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8篇

时间:2023-03-20 16:17:23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临床护理;措施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之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人们开始逐渐关注糖尿病的护理与治疗。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1],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概率要远远高于正常人发生冠心病的概率。临床护理干预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同时,还要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的状况,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指导、运动护理以及饮食护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机率,有效的控制危险因素,降低患者的血脂、血糖,缓解胰岛素的抵抗,提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与痊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3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2例,女性90例,年龄在23-67岁之间,入院的时候302位患者的空腹血糖均处于6.6mmol/L至21.2mmol/L范围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诊断302例患者均并发冠心病,患者在入院时的收缩压处于143mmHg至180mmHg范围内,舒张压处于90mmHg至120mmHg范围内,血浆总胆固醇处于240mg/dL至260mg/dL范围内。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多食、胸闷、多尿、多食、心悸以及多饮等。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耐心的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关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知识,引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支持,增加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与信心,尽量满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医疗与生活上的需求。

1.2.2 药物护理

1.2.2.1 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要重视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每一种降糖药物对于患者心肌血供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例如:优降糖,会增加患者的心肌缺血,而格列美脲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肌血供影响较小,所以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选择合理、有效的药物。

1.2.2.2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Ca通道阻滞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效果良好,但是容易导致患者的血脂、血糖絮乱;Ca通道阻滞剂治疗心率过快症状的效果良好,但是无法有效的降低血脂、血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够有效的降压,而且还能够提高葡萄糖在患者体内的利用率,在治疗中应当推广使用。

1.2.3 生活指导

避免患者出现便秘状况,定时的进行沐浴,自我调节身体机能。

1.2.4 运动护理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运动方式,老年患者应当以散步、打太极以及慢跑等运动事项为主,饮食1h之后才能够进行运动,每次运动15-30min,不得超过1h。

1.2.5 饮食护理

患者的饮食应当坚持高钙、低盐、低糖、高纤维素以及低脂饮食原则。

1.3 统计方法

对患者入院与出院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利用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综上所述,对比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的生化指标,发现患者出院时的血胆固醇、病理了解程度、血压以及血糖要比入院时的效果好,出院与入院数据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糖尿病,是由于内分泌代谢絮乱产生的一种疾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与冠心病之间呈现相互影响的关系[2],两者都会加重彼此的疾病危害程度。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除了常规治疗,还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重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冠心病的机率,还要合理的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与运动护理,促进患者体内血液循环,控制血糖、血脂的上升,防止血液过于粘稠而造成患者心肌缺血情况的恶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药物不当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心理护理、运动护理、生活指导、病理知识讲解以及饮食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使患者痊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杜春丽. 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7):62-63.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篇2

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以运动治疗为主的综合心脏康复方案。冠心病康复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急性(住院)阶段,恢复(门诊)阶段和社区(家庭)康复阶段。急性(住院)阶段康复治疗方案70年代后住院早期康复治疗常在监护病房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早期活动和早期离床,并控制活动强度在低水平,即大约为1~2代谢当量(METS)[1METS=3.5mlO2/(kg;min)],这些活动包括个人生活、进食、床边大小便、简单的上下肢被动和主动练习及床边椅坐位等。活动时以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心率不能低于50次/min或高于120次/min,不出现不适症状,心电图没有缺血改变为宜。

2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焦虑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冠心病初次发病的患者,而且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并发症和不良预后。

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疑虑,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再发性心肌梗死,心衰反复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总感到身体不适,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

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的装置精神就紧张,促使病情加重。针对这种心态,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忧虑的心理护理 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担忧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复查,精神开朗,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可减少或不再发作。

2.4 否认的心理护理 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

2.5 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满足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 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心绞痛的诱因、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诉患者每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检查后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患者。

3 冠心病康复护理

3.1 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目标: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包括:①从冠心病有临床表现时就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康复;②康复服务的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并维持良好适应性;③对潜在的疾病过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迟其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增加患者相关知识,减少心理的焦虑和抑郁,进行医院、家庭和社区三阶段康复治疗,提高其再就业的能力。

3.2 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肾脏病、静坐的生活方式、过多生活压力等。根据WHO调查报告显示,由吸烟引起的冠心病病死率约为20%,如果停止吸烟1年,冠心病发生率将减少50%,停止吸烟15年以上,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性将很小。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绞痛发作处理、服用药物(如扩张冠状动脉药、抗凝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等)的注意事项及毒副反应、运动时选择运动种类、强度、频率、时间的方法、质量的技巧等。

4 讨论

患者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却影响着康复效果。设法提高患者对危险因素的意识和执行自我护理性康复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

恢复(门诊)阶段康复方案。主要针对出院早期患者的康复,一般在病后3个月内进行。包括在康复中心接受为期8~12周的运动治疗,如二阶梯负荷康复医疗方法。通常从心肌梗死后3~14周开始,以1周为单位制订康复程序,每周按1/2、3/4、单倍量、1.5倍量、双倍量顺序增加,均进行负荷后心电图检查。8周后,即心肌梗死11~12周,患者多能完成二级梯双负荷,相当于6.7Mets,即可进入社区康复治疗程序。在此阶段,护理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健康的维护,制订运动方案,安排患者定期进行康复运动,记录具体执行情况,评价提高康复效果等。康复运动的效果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有研究发现,如果在康复运动时播放适宜的音乐,可提高运动的效果。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篇3

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以运动治疗为主的综合心脏康复方案。冠心病康复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急性(住院)阶段,恢复(门诊)阶段和社区(家庭)康复阶段。急性(住院)阶段康复治疗方案70年代后住院早期康复治疗常在监护病房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早期活动和早期离床,并控制活动强度在低水平,即大约为1~2代谢当量(METS)[1METS=3.5mlO2/(kg;min)],这些活动包括个人生活、进食、床边大小便、简单的上下肢被动和主动练习及床边椅坐位等。活动时以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心率不能低于50次/min或高于120次/min,不出现不适症状,心电图没有缺血改变为宜。

2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焦虑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冠心病初次发病的患者,而且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并发症和不良预后。

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疑虑,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再发性心肌梗死,心衰反复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总感到身体不适,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

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的装置精神就紧张,促使病情加重。针对这种心态,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忧虑的心理护理 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担忧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复查,精神开朗,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可减少或不再发作。

2.4 否认的心理护理 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 2.5 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满足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 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心绞痛的诱因、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诉患者每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检查后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患者。

3 冠心病康复护理

3.1 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目标: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包括:①从冠心病有临床表现时就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康复;②康复服务的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并维持良好适应性;③对潜在的疾病过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迟其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增加患者相关知识,减少心理的焦虑和抑郁,进行医院、家庭和社区三阶段康复治疗,提高其再就业的能力。

3.2 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肾脏病、静坐的生活方式、过多生活压力等。根据WHO调查报告显示,由吸烟引起的冠心病病死率约为20%,如果停止吸烟1年,冠心病发生率将减少50%,停止吸烟15年以上,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性将很小。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绞痛发作处理、服用药物(如扩张冠状动脉药、抗凝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等)的注意事项及毒副反应、运动时选择运动种类、强度、频率、时间的方法、质量的技巧等。

4 讨论

患者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却影响着康复效果。设法提高患者对危险因素的意识和执行自我护理性康复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硝酸甘油;冠心病心绞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88-02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近年来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表现为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1]。其进展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选取我院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冠心病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严重原发性疾病、急性炎症、出血倾向、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其中稳定性心绞痛30例,劳力性心绞痛42例,自发性心绞痛8例,将以上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其中,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57.4±4.7)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56.2±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类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患者给予硝酸甘油0.5mg,每天3次,舌下含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每20mL加入250mL9%生理盐水或5%de 葡萄糖中静滴,每天1次,两组患者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3 疗效标准 依据《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心绞痛等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心电图正常或基本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或减少,心电图至有效标准。无效:主要症状和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无变化。恶化:疼痛次数、疼痛程度和疼痛的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患者例数×100%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14天后,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及注意事项

3.1 舒血宁注射液是纯中药制剂应当避光、密封保存,若保存不当,可影响其治疗效果,在输液过程中,输完后,输入其他药物时,应先输入5%葡萄糖或0.9%的生理盐水20ml左右,以避免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出现药物配伍禁忌,引起患者严重不良反应[4]。

3.2 舒血宁注射液是由银杏叶提取而成的水溶液,内含少量乙醇成分,因此输液前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乙醇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要慎用,并在输液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5]。对银杏过敏的患者治疗时不建议应用此药。

3.3 舒血宁注射液是一种黄色透明液体,护士在配药时若发现沉淀、混浊、漏气、变色等现象时严禁使用。

3.4 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捕获超氧阴离子,一方面通过内源性扩张因子发挥其扩张血管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内源性扩张因子增加机体内环磷鸟苷酸的合成来间接扩张血管,起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循环血流量,改善组织血管灌注,解除血管痉挛,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区的血液循环[6]。因此静脉点滴时要缓慢滴注,30-40滴/min为宜。临床上我们观察到点滴速度过快时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

3.5 护理人员要注意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向患者介绍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相应治疗方法等,缓解其紧张恐惧等的不良情绪,告诉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能量、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及刺激性的食物,戒烟戒酒,鼓励患者平时适当运动,每日注意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4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而导致的代谢产物在血管内的大量堆积引起的血液粘稠,在血管管腔中形成斑块造成动脉腔狭窄甚至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脏缺血引发心绞痛[7]。传统多是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为主,如硝酸甘油,对于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作用,但可能引起面部潮红、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呕吐、低血压、眩晕、视力减弱、昏厥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有耐受性,而舒血宁注射液主要成分是萜类内酯及黄酮苷类,由银杏叶的提取物制备而成,可清除氧自由基,增强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调节血管的张力,改善动脉血管的顺应性;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加速纤维蛋白的溶解,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8-9],且该药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 张学涵.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5):105-106.

[2] 刘亚娟,刘天骄.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4):28.

[3] 顾雪村,郑静维,陆伯华.舒血宁注射液主要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J].中国社区医师,2009,25(17):14.

[4] 颜勤思,谢平,代欢.舒血宁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0):244.

[5] 卫蓉,丁应勇,张书国.参麦注射液加丹参酮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夹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l,33(6):4042.

[6] 郎涛.益气化痰祛癖汤治疗老年慢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7] 孔灵芝,胡盛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篇5

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冠脉介入术后可能出现腰部酸痛(61.1%)、尿潴留(22.2%)、形成血肿(7.0%)、拔管综合征(5.4%)、造影剂不良反应(1.1%)这五种并发症,经对症护理后均予以纠正。结论: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有助于做好预防性护理,从而为降低并发症几率奠定基础。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并发症;原因;护理措施

冠脉介入术又称冠状动脉血管形成术,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逐渐成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1-2]。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自身的机体素质较差,在接受冠脉介入术这种侵入性的治疗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3-4]。为进一步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冠脉介入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为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提供参考资料,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85例接受冠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85例接受冠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冠脉介入术手术指征,其中男性患者133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在63-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9±5.42)岁。

1.2方法 本组患者均在局麻下行常规穿刺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选择冠脉介入术的具体术式。术后进行常规抗凝治疗,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相关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本组患者冠脉介入术治疗后并发症情况 本组185例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腰部酸痛、尿潴留、形成血肿、拔管综合征、造影剂不良反应五种类型,其中腰部酸痛发生率最高,为61.1%。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老年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可能出现腰部酸痛、尿潴留、形成血肿、拔管综合征、造影剂不良反应这五种并发症,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每种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1)腰部酸痛。原因: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床面冷且硬,加之老年患者自身伴随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和骨质增生,治疗后患者腰部会出现明显酸胀感。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指导患者在拔管后6h可适当翻身,帮助按摩其腰部,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或进行热敷。(2)尿潴留。原因:多数老年患者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术前未进行卧床排尿训练或紧张情绪都会诱发尿潴留。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术前应指导患者进行卧床排尿训练,通过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顾虑和紧张情绪,防止并发症的发生。(3)形成血肿。原因:血肿形成原因较多,穿刺、拔管都有可能造成血肿,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的血管脆性较强,操作不当就会导致局部血肿的形成。护理措施:细致观察患者拔管后有无皮肤发绀、苍白、肿胀、渗血迹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遵医嘱处理。使用约束带固定患者术侧肢体,以免出现活动性出血。对出血局部血肿的患者需要采用50%的硫酸镁湿敷局部,必要时予以抗生素。(4)拔管综合征。原因:拔管刺激和穿刺后重压局部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拔管综合征。护理措施:拔管前应当与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因过度紧张造成迷走神经兴奋。拔管过程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保持静脉通路顺畅,如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需及时遵医嘱处理。(5)造影剂不良反应。原因:老年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对造影剂的耐受性较差,使用造影剂药物可能使其出现全身发热、恶心、头晕等不适症状。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遵医嘱使用止吐、抗过敏等药物,鼓励患者术后经常饮水,确保术后4h尿量>1000mL。

综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适当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刘颜.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9):60-61.

[2]杨丽君,闫海平,周翠香,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1):71-72.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优质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合并冠心病,对其身心均造成极大伤害。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8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5例,年龄43~86岁,平均年龄(60.28±3.41)岁。按照抽签方式将8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对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并发症预防等;研究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干预内容。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心绞痛(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变化情况及满意度(利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掌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满分100分,内容为护理措施、护理态度、护理结果等,分数与满意度呈正相关),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优质护理干预 ①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温度(25℃~26℃)及湿度(50%~60%)适宜,利于患者充足休息;②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介绍需接触的医护人员及讲解住院治疗规章制度,消除其由于陌生环境所致焦虑、恐惧心理;③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等,消除其由于不了解病情所致紧张、抑郁情绪;④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治疗,例举临床成功治疗病例,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积极性及自信心;⑤讲解良好生活习惯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意义,及时纠正其以往不良生活习惯;⑥讲解未遵医嘱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⑦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饮食原则应低纳、低脂、高营养等,如肥胖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适当进食膳食纤维预防便秘;⑧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运动方式及运动量,提高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运动时间宜选择午后,运动项目主要为慢跑、游泳、散步等有氧运动,若天气寒冷应尽量减少室外运动;⑨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身体不适,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⑩告知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注意劳逸结合利于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 (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措施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生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仅可通过药物控制疾病,患者需终身服药治疗,且该病将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造成严重损害,继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而冠心病的出现则将使血管腔狭窄进一步加重,提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几率显著上升[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改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等多因素共同作用,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人数也随之增加,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有研究显示[2],正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是降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致残率及致死率的关键因素,而在治疗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配合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及预后。本文中对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其血压、心绞痛等情况虽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但改善效果并不理想,且护理满意度较低;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其血压、心绞痛情况均较护理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效果较为满意,与郭秀红[3]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198-199.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篇7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8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16-01

目前中国患者接受的治疗大部分为传统路径,即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为此国家卫生部要求2010开始在国内全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院也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文件2010年3月开始对冠心病介入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概念及制定

1.1 CNP 根据对患者实施的方案为患者进行护理措施实施的方案。此路径可对护理人员、患者起到提示作用,让患者对自身应进行的措施明了,让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治疗进度,从而达到最有效的疗效[1]。

1.2 冠心病介入患者临床护理路径(CNP)的制定 根据教科书中的标准对患者进行服务,其可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保证临床护理路径全面,准确地反映病情,缩短住院周期,降低住院费用。

2 冠心病介入患者临床护理路径(CNP)的实施方案

冠心病介入患者临床护理路径(CNP)主要有表格化的护理路线图来表示,有严格的时间框架,按主要护理工作、护理重点、护理分步实施内容进行优质护理。

2.1 对病人进行入院评估,并填写入院评估单。

2.2 按冠心病介入治疗CNP的各项方案进行工作开展。此方案可由患者从住院开始一直到患者痊愈。每日对患者进行的各项操作都明确,治疗进度也很明确,每日对患者进行观察的项目,操作项目、辅助检查等都很明确。每日实施完要求的事项之后操作人员应进行签名。

2.3 护理目标 病人按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格进行护理,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达到最佳身心护理效果。

2.4 病变记录是有特殊病情变化所采取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3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3.1 患者住院之后应先向其进行此项服务措施的宣教,告知患者如何进行配合治疗,并嘱咐其应注意的事项。在患者接受之后再进行实施。患者的接受会对治疗起到关键的作用。每日责任护士必须按照当日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观察病情,如病情平稳在护理记录相应栏内打勾,有病情变化在记录中分析、书写所发生的变化、干预措施和效果。

3.2 护士长对每位病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督导,随时进行评价、指导,促进病人的康复。

3.3 轮转护士或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中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护理路径也起着重要作用。护士即便对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掌握不全,提醒护理人员可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表格指示内容进行护理,避免工作中的漏洞。

3.4 病人出院,科室进行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及效果。

4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4.1 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护理路径表,有严格的时间框架为指导,每日每位责任护士所做的重点工作一目了然,可使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有预见性、有计划的工作,避免了个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遗漏和疏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4.2 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护理路径表以打勾形式,反映护理活动的主要、重点及分步实施的情况,减少护理人员文件书写所消耗的时间,真正意义上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把护士的时间,留给了病人。

4.3 冠心病介入治疗 CNP的实施可让护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且可促进患者痊愈,早日出院,从而节省了患者的治疗花费。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篇8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冠心病;监护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人民健康和长寿的主要疾病,且ICU病房是医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重要基地。为了真正意义上提高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我们以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包括男28例,女16例;年龄4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1±11.38岁;大学4例、中专9例、高中25例、初中以下6例。干预组包括男26例,女18例;年龄4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32±12.42岁;大学3例、中专10例、高中27例、初中以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具体如下:

1)针对危重病人多、病人陪护多,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等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体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在准确及时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细致入微的护理和心理疏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杜绝了压疮的发生,加强了各种管路护理,规范了重点科室间的患者转交接流程和“腕带”使用管理,建立了危急值登记和处置制度以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效防范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3)为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每年举办两期护理技能操作培训班,结业后进行考试,要求合格率必须达到100%。每个月,医院会组织一次护理学习,进行高难度护理理论培训。而各科室也会组织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

4)为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医院采取了许多配套措施。例如,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减少护士手工书写内容;完善后勤物资下收下送制度,降低护士外出办事频率;改进护理工作流程,在工作量大的晨晚间护理及集中治疗期间,增加护士人数;实行人性化管理,根据护士的个体需求,进行弹性排班。通过护理改革、观念转变、技能提升等诸多举措,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理工作真正贴近病人,让优质护理成为一种“惯例”。

5)注重护理细节,比如病人保暖问题。首先,患者身上有很多导连线和各种管道不便穿衣服而将衣服反穿,虽然这样也便于护理病人,但是反穿时衣服容易脱落,易暴露病人肩膀;对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或有气管切开的病人,在护理时不慎使被子往下滑暴露肩膀;意识不清、躁动的病人易使被子下滑暴露肩膀;ICU室内温度是常年按要求控制在20-24度左右的,肩膀不盖好容易使病人着凉。因此,应积极改进护理细节:除常规的护理方式即多关注患者盖被子外,设计缝制“保暖护肩带”,给易暴露肩膀的病人使用,既达到了方便观察护理病人的目的,又解决了患者肩膀保暖的问题。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设P

2. 结果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如表1,干预组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优质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1],不是短期行为,不能走过场。其目的就是能真正为社会提供“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为保证此活动落在实处,取得实效,我院院结合实际,开展了工作,其中冠心病监护病房由于危重病人多[2]、突发事件多、纠纷多等特点成为了优质护理活动重点科室之一。为了找出突破口,真正意义上提高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质量,我们以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结果发现,干预组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王丽芳. 冠心病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方法与效果[J]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50-5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