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繁殖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11:49

繁殖管理论文

繁殖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管理,母牛繁殖力

 

提高母牛繁殖力是获得更多畜产品的基础。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对于肉牛业来说,只有多产犊才能多产肉,产犊力下降和产犊间隔延长,都明显影响牛肉生产和增加成本。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按目前农村养牛实际情况,要想提高肉牛繁殖力,就得做好母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几项工作。

一、造成母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不高的原因

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难产、流产、胎衣不下、死胎或产弱犊等,往往严重影响牛群的繁殖力。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营养不良。营养状况是否良好对母牛的发情、配种、受胎以及犊牛成活起着决定性作用。营养不足时,对于青年牛会造成生长缓慢,生殖器官发育受阻,性成熟延迟,性周期无规律。对成年牛,会引起发情不正常,发情期紊乱,排卵不正常而难配难怀。

2、管理不善。发情牛未及时发现和对妊娠牛、小犊牛管理不善,就可以引起误配、失配、流产、生病及小牛死亡等。

3、配种技术不过关。主要是在人工授精过程中,操作不科学、不卫生,配种时机掌握不好,直肠检查技术不熟练,配种技术不佳等,导致繁殖率不高。

4、疾病引起不孕。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引起不孕的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传染性疾病有布氏杆菌病、滴虫病及生殖道颗粒性炎症等,非传染性疾病有阴道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囊肿、子宫颈炎等。

二、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1、改善饲料水平。牛的不孕在很大程度上与营养有关,因此在饲养上必须满足与繁殖有关的主要营养物质,特别是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针对不同阶段的牛群要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合理饲喂,掌握好喂量,要避免营养水平过高使母牛过肥造成卵巢脂肪变性。

2、提高配种技术。要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就要提高配种技术,一是要加强管理,做好母牛的发情观察。母牛发情的持续时间短,约18h,25%的母牛发情征候不超过8h,而下午到翌日清晨前发情的要比白天多,约80%母牛排卵在发情终止后7-14h,20%母牛属早排或迟排卵。因此要做好每头母牛的发情记录,每天早晨与晚问都要巡查一次,对那些发情症状不明显或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治疗,保证母牛正常发情。二是适时输精,人工授精是目前提高母牛受胎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牛一般在发情结束后排卵,卵子的寿命为6-l0h,故牛在发情期内最好的配种时间应在排卵前的6-7h。在实际生产中当母牛发情有下列情况时即可输精,①母牛由神态不安转向安定,即发情表现开始减弱;②外阴部肿胀开始消失,子宫颈稍有收缩,粘膜由潮红变为粉红或带有紫青色;③粘液量由多到少且成混浊状;④卵泡体积不再增大,皮变薄有弹力,泡液波动明显,有一触即破之感。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对母牛实行人工授精时,应选用品质好、符合标准的冷冻精液,每次购进的精液都要进行抽样镜检,对于不合格的成批精液应及时调换,同时配种技术人员还要掌握一定的解冻方法,控制好解冻温度并保持在38~4O℃ ,解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O~15 s为佳,配种前要对配种的器械进行消毒,技术员要戴好长臂乳胶手套。母牛在配种后两个月要及时通过直肠把握法来检测母牛是否受孕,对于没有受孕的要及时检查,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三是提高输精效果,除了适时输精外,尚可在输精的同时净化子宫,以提高受胎率。其方法为在母牛配种前后用红霉素100万IU,蒸馏水40ml,稀释后用于子宫净化。也可应用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在配种前8-12h子宫注射硫酸新斯的明l0mg,并注射青霉素80万IU和生理盐水30-50ml混合液,同时也可采用同期发情技术。

3、做好初生犊牛的护理工作。产犊时及时消毒、擦净犊牛嘴端粘液、合理断脐,断脐后一般不要进行结扎以免形成积液发生脐带感染,有些犊牛出生后由于体质较弱不能及时吃到初乳,这样就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母体的免疫抗体,容易生病而死,因此在犊牛出生后2 h内要让小牛及时吃到初乳,补充其体力,同时要对新生犊牛加强护理,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受凉拉稀。犊牛2周龄时可以训练吃食。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发生疾病的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

4、严格执行兽医检疫措施。注意预防严重影响繁殖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严格执行防疫注射、检疫和卫生措施。对病牛要按照兽医防疫措施隔离处理,对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母牛要及早治疗。

5、 做好空怀母牛的防治工作。在正常的生产中,有些母牛会出现屡配不孕或长时间不发情往往造成空怀,对于这类母牛要及时排查原因,多数可能因为持久黄体、卵巢囊肿、卵巢萎缩等原因造成的,对于前两者原因可以用前列腺素、LH等药物治疗,卵巢萎缩可能是因为营养水平不够或者是母牛年龄太大造成,对于实在调理不好的应及时淘汰。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河滨北路5号+明溪县畜牧水产局

繁殖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家畜;繁育改良;人工授精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64

1 完善家畜繁育改良的市场体系

1.1 提高养殖户对家畜繁育改良的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养殖业加强家畜繁育的改良几乎成了一种必然要求。但与此同时,仍有一些地区的养殖户缺乏与市场经济需要相一致的养殖意识。因此加强家畜繁育改良的宣传和引导必须进一步落到实处,使养殖户深刻认识到改良家畜繁育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对养殖户进行逐渐引导,例如将人工冻精配种与传统繁育方式进行对比,同时进行其他养殖户成功案例的宣传,使养殖户受到鼓励并产生改良家畜繁育的积极性,从而切实提高养殖户对家畜繁育改良的意识。

1.2 针对家畜繁育改良工作进行人员培训

虽然家畜冻精及人工授精技术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并在有些地区已经证实了其显著的效果。但我们在开展家畜繁育改良工作的过程中,仍然不应过度依赖技术本身而忽略了技术使用者知识素养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坚持把技术人员的培养当成家畜繁育改良工作中的重点来抓,使家畜冻精及人工授精技术的优良效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具体来讲,应定期组织养殖人员进行家畜繁育改良管理的培训。各乡镇要有相应的配种技术培训班,聘请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讲授,有条件的还可进行现场指导[1]。除此以外,还可让成功的养殖户现身说法,给其他人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应该吸取的教训。

1.3 统一冻精收费标准,规范冻精包装样式

目前冻精收费的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方式常常造成一些问题和纠纷,给繁育员和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一定损失。比如一次性全部费用的收费方式,即保准胎。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账目清楚,能有效消除养殖户的消费顾虑。但同时由于患有疾病的难孕牛极有可能不准胎,而使养殖户质疑冻精的质量并拒不支付冻精费用。再如产犊后收费这一方式,不论配种次数,先进行赊账,以最后受孕牛产犊为前提进行收费。这种收费方式极大地保证了养殖户的利益不受损害,还能够使繁育技术的提高更有效率。但优质的冻精价格及其昂贵,这样做必然会使繁育员的经济压力增大[2]。因而这种收费办法由于缺乏实现的条件,所以很难在现实中得以应用。这种方式既提高了繁育员的收入,又保证了养殖户能够得到优良品种。若实行此标准,就需要加强繁育员的技术水平。

在冻精的外包装方面,目前的销售大多以大包装为主。但现实情况是,养殖户的家畜养殖品种很多,单是绵羊就有很多需要加以区别的品种。因此养殖户实际需要购买的冻精种类多种多样,为了购买齐全则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况且过多闲置的冻精存放在液氮罐中,时间一久就有出现问题的可能。因此冻精包装的小型化是目前应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2 领导应加强重视

家畜繁改工作的成效关系着各地畜牧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因而应当引起各级畜牧主管领导的重视。改变只重种植业而忽视畜牧业的管理思维,采取各项方针措施,使所管辖区域内的养殖户能够走上科学养殖之路。

要使各级繁育站及相关畜牧业部门认真带头,做好本职工作。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该地的繁育改良工作做出合理的规划和指导,也要重视从微观的角度在具体的咨询顾问方面,切实为养殖户提供建议和解答疑惑。

加强对繁育员的管理工作。确保所有上岗的繁育员持有相关证件,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是对繁育员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为调动繁育员的工作积极性,可考虑设置表彰制度,对先进工作者进行奖励和表彰。同时,对于那些身处欠发达地区的繁育员,应对其多加鼓励进行技术交流,研究操作技巧等。

继续坚持科技下乡的政策。多组织繁育改良专家到各级乡镇举办讲座,与养殖户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3]。可重点针对农闲时期来进行相关讲座的开展,以求不误农时。

树立典型示范。应制定相关政策,要求养殖大户必须选用优良的冻精品种并进行科学化、现代化的养殖,用事实来说话,使众多养殖户看到改良繁育的甜头,从而使家畜繁育改良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3 结 论

本文通过对加强家畜繁育改良管理的意义入手,研究探讨了在选用冻精并实施人工授精的前提下,如何使家畜繁育改良工作取得实效,文章主要从建立并完善繁育改良体系以及领导对政策的制定这2方面,提出了针对此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本地黑猪选育座谈会在复县召开[J].现代畜牧兽医,2012,11(05):87-9.

繁殖管理论文篇3

论文摘要:人工放流、移植驯化、繁殖保护是我国内陆水域增殖渔业资源的主要方法。本文对我国江河、湖泊、水库采取的增殖和利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渔业资源增殖具有增加种群数量、恢复已衰败种群和重建渔业的作用(刘海映等,2000)。我国内陆水域的增殖渔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即从“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大量苗种成功获得而发展起来的(邓景耀,1995)。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江河、湖泊的不合理利用或过度开发,普遍带来了水域污染、环境恶化、物种濒危、渔业资源衰退等一系列问题(杨秋玲和刘其哲,1992;陈文祥等,2002),亟待对水生生物资源采取增殖和保护措施。本文概述了增殖渔业资源的主要方法,并拟对内陆水域增殖渔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1增殖渔业资源的主要方法 

 

1.1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的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育种苗或捕捞天然苗种后,将其释放到自然水体中进行增殖,同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人工放流是世界各国增殖渔业资源的普遍方法,也是恢复和重建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张缉,2006),还可以为养殖提供优质的天然种苗(姜浪波,2005)。70年代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采取人工放流、有计划的增加和补充鱼类种群数量,可以有效地增殖我国大水面的鱼类资源。进入80年代,许多大中型湖泊、水库采取人工培育的苗种放流到水体,以充分利用天然饵料生产大型经济鱼类,放流苗种获得的产量已经成为大水面渔业产量的主体。 

1.2移植驯化 

移植驯化是将其它水域中优良的,又适于在这一水域繁殖生长的种类移植进来,经过驯化后使其在新的水域中繁衍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自然种群。将物种从一个国家引进到另一个国家则称为引种。我国已引进了百余种经济品种,最具代表性的有淡水的罗非鱼和海水的扇贝、牡蛎,极大丰富了我国的水产资源(胡晓龙,2006)。国内地区之间移植较为成功的例子有团头鲂、银鱼、池沼公鱼、鲴、鲤、鲫等优良品种。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自开展鱼类的移植驯化以来,由于理论基础研究滞后、缺乏科学引导和有效管理,频繁地进行鱼类的人工繁殖、近亲交配,导致多种鱼类的经济性状退化、遗传多样性丧失、爆发性疾病频发;或由于引种不当导致外来种入侵,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威胁土著种类。典型的例子是:云南一些水域的原有土著鱼类中,有30%难觅踪迹,有34.7%由常见种变为偶见种,余下的1/3也面临着衰退的趋势(郑王亚明和曹文宣,2006)。

1.3繁殖保护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是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陈大庆2003),其后果是:为了延续后代,鱼类进行自我调节,性成熟提前以增加补充量,导致种群结构趋于个体小型化和低龄化,渔产品的经济价值大大降低(李明德,2001)。我国自70年代便开始重视水产资源的保护问题,1986年《渔业法》的实施使得我国的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繁殖保护、渔业水域环境和渔业管理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制定各种鱼类的最小起捕规格、杜绝有害渔具渔法、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捕捞限额制度等一系列控制捕捞的措施,对鱼类资源起到了直接的保护作用。对鱼类实施繁殖保护还可以通过人为地保护和改良水体中经济鱼类的栖息条件和环境来实现。如:闸坝修建过鱼设施,保证江河洄游性鱼类的繁衍;调整水库调度方式,在鱼类繁殖季节通过人造洪峰刺激鱼类集群繁殖;鱼类产卵场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通过模拟天然繁殖的某些条件,建立半人工或全人工的鱼类产卵场;实行关键栖息地保护,如已设立的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就是对天然繁殖场的保护。针对我国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面临资源衰竭的状况,有专家呼吁在赤水河或特有鱼类大多栖息、繁殖的支流上建立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并对一些濒危鱼类实施迁地保护(曹文宣,2000)。 

 

2我国内陆水域增殖渔业的发展现状 

 

2.1江河增殖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切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阻碍了溯河产卵的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的繁殖产卵。欧美国家普遍采取的方法是在大坝建造鱼道、鱼梯、升鱼机等过鱼设施。然而,我国拥有独特的鱼类区系组成,且洄游性鱼类不多,曹文宣院士强调:修建鱼道不是我国长江流域鱼类保护的有效手段。在沿江或坝下建立孵化场繁殖鱼苗,在主要江河设立经济鱼类放流站,进行人工放流是恢复江河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我国江河流域的放流品种有四大家鱼等鲤科经济鱼类和鳜、中华绒毛蟹、中华鲟、胭脂鱼、罗非鱼、大麻哈鱼等名贵珍稀种类。一些特有鱼类如黑尾近红鲌、厚颌鲂、岩原鲤、华鲮等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相继攻破,对珍稀鱼类的保护和养殖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我国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令人堪忧的状况,刘建康和曹文宣(1992)提出,应针对长江不同江段制定相应的资源保护措施。如:上游江段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特有种为主,有必要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中游应保证主要经济鱼类的自然繁殖条件,加强珍稀鱼类的人工繁殖放流工作;下游应注意保持江水质量,控制水体污染;河口江段应规定幼鲟保护期,保护幼鲟资源。基于河口区主要渔业资源(凤鲚、、刀鲚、蟹苗、鳗苗、幼鲟)锐减的趋势,陈渊泉等(1999)指出应大幅度削减渔船数量,实施新的渔业生产和管理措施。陈大庆(2003)提出应加强长江流域的渔政管理、保护渔业环境、建立更多长江鱼类人工繁殖放流站。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科研部门开展了持续的增殖放流活动和长期的渔业资源监测和增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2湖泊增殖 

通江湖泊对维持长江中下游鱼类的种群丰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常剑波和曹文宣,1999),江湖之间建闸阻隔了江河中的鱼类进入湖泊肥育,直接影响了湖泊的鱼类资源。湖泊围垦使得湖泊面积日益缩小,环境容纳量减少势必会影响鱼类的资源量。70年代中期,针对江湖阻隔导致湖泊鱼类组成简单的问题,灌江纳苗作为补救措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胡德高和潘隐和,1979;李恒德和王勇,1987)。常剑波等(1995)总结了灌江纳苗的生态效益,并提出应将灌江纳苗作为恢复长江江湖洄游性鱼类资源的措施之一。湖泊采取人工放流可促进定居性鱼类的资源增殖。60年代中期在长江下游湖泊人工放流河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得几乎绝迹的河蟹资源得以恢复。70年展了以四大家鱼放养为主的渔业模式,获得了很高的产量。进入80年代,太湖新银鱼的成功移植是湖泊资源增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典范,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移植银鱼的热潮。 

物种保护的最佳途径是保护原有环境,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鱼类资源而言,其核心是保护水域环境及资源持续利用(戴解林和李亚白,2003)。湖泊可采取建立繁殖保护制度,坚持湖区增殖与科学捕捞相结合;湖区种植水生植物,恢复水草群落结构;运用生物操纵、生态调控防治富营养化;采取退田还湖、污水截流、生态清淤等措施来改良水体环境。 

2.3水库增殖 

我国现有各类水库8600余座,总体上呈现分布不均、发展不衡,库区鱼类组成简单、自然资源量偏少的情况(范明生,2002)。一些水库的渔业利用不合理,渔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使得我国的水库渔业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马波和熊邦喜,2002)。为了提高鱼产量、改善品种结构,水库鱼类的增殖显得尤为重要。

水库一般以放养滤食性的鲢、鳙为主,通过移植碎屑食性的鲴类和杂食性的鲤、鲫等经济鱼类,可使饵料资源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能改善水库鱼类的品种结构。对于凶猛鱼类,以往都作为敌害和清除的对象。而现研究表明,利用凶猛鱼类控制非经济鱼类的种群数量,一方面有利于经济鱼类的增殖,实现从低值鱼向高值鱼发展;另一方面可通过营养级的联动效应来调控水库生态系统。如:鳡鱼种群强烈的生态作用与种群数量的快速操控性能,在具适宜自然环境的大型水库可用作维护良性水库生态系统的有效操控手段;大型水库适度增殖鳜鱼,抑制底层及沿岸杂食性鱼类种群数量,对延缓水库富营养化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梁旭方,2006)。90年代以来,依据水库类型和生态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增殖途径:小型水库通过施肥以提高初级生产力,投饵精养为主;大中型水库以资源保护与人工放流相结合,同时采用水面分室利用的生产对策,发展围栏、流水、网箱养殖;开发新品种的驯养,移植驯化优质的短食物链种类,如公鱼、银鱼、匙吻鲟等(乐佩琦,1994)。胡传林等(2005)指出,水库渔业今后应朝着与生态系统多功能协调的方向发展:即依据水库的功能定位,选择合适的水库渔业发展模式,既能充分利用水体生物资源,又保护水质,同时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近年来,我国内陆水域增殖渔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发展中带来的问题和后果应当引起重视。其一,不合理的增殖或盲目移植驯化导致天然水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渔业资源逐渐衰退;其二,一些珍稀濒危物种资源必须借助于人工增殖放流的手段来恢复和重建,但有关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手段滞后,使得渔业资源的增殖现状与资源恢复的需要还有所差距;其三,管理机构分散、体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得一些开放或半开放的水域得不到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其四,过度养殖和水环境的恶化普遍导致了水体渔业功能和产量的退化,保护环境与发展增养殖之间的矛盾日趋显著。 

3.2建议 

3.2.1加强科学研究 合理增殖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的增殖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前期调查、对象选择、增殖技术、效果评价、配套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涉及到科学技术问题。科研单位应继续深入增殖放流的科学性研究,在苗种优选、放流跟踪评估、种群遗传资源保护、种质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建议生产单位和科研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有利于进行科学地引导和示范;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帮助渔民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指导实践;加强天然水域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动态变化的监测,以便管理部门及时制定和调整资源利用和增殖保护对策,更科学有效地增殖渔业资源。 

3.2.2完善科学管理 促进增殖渔业发展 

科学的渔政管理应该保证种群的再生能力,合理利用天然饵料资源获得优质高产的渔获物,保证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稳定性。我国出台了《渔业法》等法规和政策,但执法不严、管理困难的问题使得渔政混乱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渔民素质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一方面,要遵循生态学原理,深入基础理论研究,制定和完善科学的渔政管理对策;另一方面,各地各级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创新管理,严格执法;此外,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使基层渔民了解到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繁殖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学术近亲繁殖;防范;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5-0120-05

收稿日期:2013-06-2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毕业即就业:成功谋职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力调查研究”(09yja880036)。

作者简介:罗仲尤(1970-),男,湖南浏阳人,湖南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在自然生态中,近亲繁殖会严重影响到生物的进化,导致一代不如一代,是一种生物进化的逆淘汰。同样,一个社会组织,如果要充满活力,要不断创新,也不能搞“近亲繁殖”。对于需要学术创新和思维碰撞的大学来说,“近亲繁殖”是优化学术生态的主要障碍。

一、我国学术近亲繁殖的现状及危害

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组织的一次调查发现:在17所中国大陆高校共987位教师中,有60人毕业后直接在母校任教,平均值(近亲繁殖程度)为0.654;而在6所海外高校共205位教师中,简单平均值(近亲繁殖程度)为0.1115。对比国内外高校,我国大陆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平均值高出近6倍(0.654/0.1115=5.865)。海外高校近亲繁殖程度最高的也只有0.181(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最低的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其近亲繁殖程度仅为0.07;而国内近亲繁殖程度最高的为0.85(西安交通大学商学院),最低的也有0.26(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内近亲繁殖程度最高的要比国外最低的高出11倍,国内近亲繁殖程度最低的也比国外最高的要高44%[1]。这些数据说明一个铁的事实,那就是我国大学中“近亲繁殖”现象的确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这将影响高校学术生态,对学术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一)“近亲繁殖”不利于高校学术自由

在许多人看来,中国的研究水平不高是由于国家设定了太多的学术禁区造成的,更具体地说,是缺乏学术自由的结果。然而,在不设禁区的领域,例如自然科学的大部分领域,我们同样没有取得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缺乏学术自由的主要原因恐怕不应归到国家和制度身上,而应从学校和学术体制内部去寻找。其中,“近亲繁殖”是导致学术丧失自由的重要原因之一。张维迎指出,对学术自由的一个很大的限制是来自于学术组织本身[2]。什么情况下一个学者在院系里敢于直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一个有权威的人坐在那里,如果你承认他的绝对权威,你就不会去挑战他;如果这个权威的人就是你的导师,你就更不可能去挑战他。所以,近亲繁殖是不可能有学术自由的。而且,学术自由是与学术平等联系在一起的,但在面对自己的导师时,认为自己与导师“平起平坐”的学生并不多。在一个按学术辈分架构起来的学术组织中,学术的自由将会大打折扣。

(二)“近亲繁殖”容易扼杀学术创新

“近亲繁殖”会使学术创新失去基础,因为它导致老师来源单一,“同质性”强,不利于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的同源性,使学术自由、学术创新、学术争鸣失去了基本的土壤。在同一种声音下浸润久了,人们会自然地把其它观点视为异类。面对积威日久的师长,学生也罕有超越和否定老师的勇气,只会把老师的思想复制给下一代,代代相传,从而导致其学术视野越来越窄,创新精神也只能越来越弱。在这种师生一家亲的小环境里,从导师的角度讲,把弟子留在跟前,办起事来更方便,有利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留在导师身边,凡事都有人“照应”。于是,人情高于学术,关系胜过真理,学术真谛成为了人情关系的牺牲品。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指出,大陆高校六成教师毕业于本校,日趋严峻的“近亲繁殖”现象危害了大学的创新能力。

(三)“近

亲繁殖”容易导致学术封闭

“近亲繁殖”容易导致大学在学术管理上的集权,形成学术帮派或宗派。通过近亲繁殖所构建的学缘关系中,处处流露出的是封闭、权威、服从甚至迷信。为了显示“师门”的高贵与显赫,其成员在自己的单位是不屑于与其同事开展平等的学术交流的;在校外,他们也往往瞧不起学术同仁。他们把学术研究当作一种“祖传”的基业来进行维护和延续,其封闭性是非常突出的。在这种环境中,名师可能出高徒,但师徒型的人才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在该链条中呈现出知识积累逐级递减的趋势。不仅如此,师徒型的人才链还可能催生学术思想僵化与思维模式固定化,从而将极大地制约学科的创新和发展,最终必然会导致学科的枯萎和学术活力以及学术创新能力的丧失,尤其表现为人才的“代际退化”效应。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曾就“中国高校与美国顶尖大学的差距”这一问题指出:“在生源上,中美高校没有丝毫差距,师资是中美高校的最大差距”[3]。在以近亲繁殖为主体的师资队伍中,人才“代际退化”效应势必阻碍我国大学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我国学术近亲繁殖问题存在的制度根源

在新制度主义者看来,学校、精神病院和教堂等社会组织主要运行于强制度而弱技术要求的环境中,因而深受制度环境的影响[4]。要分析我国学术近亲繁殖问题存在的原因,就必须从制度根源上来考察。

(一)大学内部治理体制的泛行政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教界对旧的大学内部治理体制作了全面深刻的反省,并尝试进行改革。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政府体制改革的滞后,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模式依然是较完整的政府主导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显现出行政等级制度的内部治理方式。  由于行政等级制度注重的是行政职务和职权的权威性,行政手段成为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方式。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高校内部的治理更多地体现在平衡行政等级的各种关系中,大学内部治理呈现泛行政化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层层领导以追求自己的小圈子利益而不是以追求学术为目的。泛行政化的直接后果是,改变了大学的性质,否定了教学和科研的主体地位,不仅使大学按照教学科研规律自主办学和管理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使真正追求教育工作和学术创新的人才在大学中不断被边缘化。这样,越是职位高的导师,其学生留校的可能性就越大,就更容易直接导致学术“近亲繁殖”。

(二)学术近亲繁殖防范制度缺位或制度执行不力

一项制度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制度”,在于它是可实施的,如果不可实施,这样的制度就不是真正的制度。真正的制度是那种能够自我实施的规则,不管它是显规则,还是潜规则[5]。因此,制度并不表现为“条文”,它不是“宣布”的结果。一种制度,只有当所有的当事人真的相信并遵从它时,才能真正地成为有效的制度。成文法、条例、命令,如果没有人把它们当一回事,或者只在表面上把它们当一回事,它们就构不成制度。

我国学术近亲繁殖防范制度还处于缺位或制度执行不力的状况,因此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制度。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开始着手建立一系列学术规范管理制度,但在学术生态保护和学术近亲繁殖防范方面至今还没有探索出有效的制度安排。而且,即使在有些高校建立了制度,也存在着制度执行不力的现象,制度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从学术近亲繁殖防范治理制度来看,我国一些高校虽然制定并实施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术近亲繁殖防范制度,但由于制度本身失效或制度实施效果不好,使学术近亲繁殖得不到有效控制。

(三)现存制度安排对新制度供给的影响

现存的制度安排对新制度供给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原有的初始制度惯性会影响现有制度的改革,因为沿着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总比另辟蹊径要方便快捷一些;另一方面,现存制度安排会形成既得利益集团,阻碍制度变迁。影响我国学术近亲繁殖防范的现存制度安排主要有人事制度、科研评价制度、激励制度等。

解放以后,我国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也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运行的。其具体表现为,大学生是按计划招生和分配,教师也是按编制分配的,每个大学都会选留自己的毕业生当教师。不仅如此,年轻的教师成家以后,又要求照顾性地把配偶调入学校,或要求照顾把子女调入学校。于是,大学就成了近亲繁殖的世袭领域,以至于形成

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不仅增加了人事关系中的矛盾,而且也使得工作效率低下。这恐怕是我国大学学术近亲繁殖的重要原因[6]。

另外,现存制度安排的影响,还在于实施行政化体制的大学,其层层领导往往以追求自己小圈子的利益为目的,而不是以追求学术为目标。所以高校在人事管理上,不仅不能从制度上来限制乃至杜绝学术界“近亲繁殖”现象的生成,相反还存在着各种优惠政策,以利于本校毕业生的留校。这样一种人事管理制度,实际上是在保护着“近亲繁殖”现象的生存与蔓延[7]。

(四)缺乏制度实施的文化环境

“制度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基本结构,它也为人们创造出秩序,并试图降低交换中的不确定性。”[8]但是,制度的这种作用的发挥却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从中国学术近亲繁殖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术近亲繁殖防范意识的低下,使一些具有约束力的制度缺乏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影响了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

圈子文化就是主要制约学术近亲繁殖防范的文化环境。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圈子文化国度。所谓圈子,就是指的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固定而频繁的交往对象。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每个人似乎都逃不出圈子的“手掌心”,都会在一定意义上有着属于自己的圈子范围。圈子有大有小,有相交也会有重叠。在大学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学者会与一部分学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与另一部分学者则形成相对较弱的关系。这样以学术权威为中心,将他与其他学者间的关系划个“圈子”,互动关系良好的学者将会囊括在圈内,成为“圈内成员”,其他学者则成为“圈外成员”。一个圈子就是一个世界,圈外的人与圈内的人常常是互不了解的。为了扩大自身圈子的影响力,圈子成员会极力吸收成员,而有师徒关系的人员自然就成为最好的选择。这种圈子文化,容易使“圈中人”产生消极、被动地对待有关学术近亲繁殖防范规定的心理和行为,诱发有规不依、知规犯规的现象,进而影响近亲繁殖防范制度的实施。

三、我国学术近亲繁殖防范的制度设计

根据制度需求和供给理论,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效益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人们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就是对效益更高的新制度的需求[9]。我国大学学术近亲繁殖现象比较严重,说明原有的制度安排效率比较低,因此必须设计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制度来替代原有制度,以实现对学术近亲繁殖的有效防范。

(一)制定留校任教授禁止制度

德国是最早有成熟的法律法规防范学术近亲繁殖的国家,后来美国又师法德国。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就在实践中形成了得到严格贯彻的留校任教授禁止原则。该原则在20世纪下半叶被进一步实定化①。按照该原则,完成教授资格论文撰写者只有在例外情况下得以在本校任教授。该原则在2002年高校法改革之后有所变化,形成了现在正在执行的强制流动机制,即博士毕业之后到最终被任命为教授之前必须更换过一次高校。这一制度同时辅以强制的公开招聘原则。这些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学术流动性并杜绝了学术近亲繁殖[10]。

为防治学术近亲繁殖,我国也应制定相关的学术近亲繁殖防范制度。制度的内容应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严格控制选留毕业生的比例。为了防止学术的“近亲繁殖”,应规定本校毕业生不直接留校任教,强调师资“远缘交杂”。即使是本校优秀毕业生,也必须先到其他大学或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回校任教。如果优秀毕业生有志回母校任教,必须在别的地方取得一定成就后再作考虑,并和来自其它学校的学者一起公平竞聘[11]。鉴于中国大学的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明确的师资建设制度,遏止“近亲繁殖”的蔓延,明确规定不直接选留本校毕业生执教,极特殊情况需要破例直接留校的,也要控制在极小的比例之内。其二是制定留校任教授禁止规则。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最值得推荐的无疑是“一次性流动”的硬性规定,指的是在博士毕业到晋升教授这期间至少应该更换过一次学校或者科研机构。  (二)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

中国的圈子文化注定了各自圈子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会极力吸收“近亲”成员,而有师徒关系的人自然就成为圈子成员最好的选择。这种圈子文化势必导致现实中的研究生教育非常注重师承关系,导师在有意无意中要求学生跟着自己的学术路子走。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学生在继承导师的学术传统方面能够做到“承袭衣钵”

、“学有传人”,但往往却只是传承的多,创新的少[12]。防止学术上的“近亲繁殖”,除了在培养方式上要尽量淡化“师徒”关系,确定以导师组的方式培养研究生,使他们能够在本培养单位内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导师、接受更好的学术指导之外,还有必要建立起国内研究生访学制度,使研究生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接触到本学科专业最优秀的导师,接受最前沿的学术指导,从而消除由来已久的“近亲繁殖”现象,切实加强对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学术近亲繁殖防范的监督制度

监督制度在学术近亲繁殖防范制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规范制度、支持制度、激励制度等其他制度的落实力度,并且监督制度还可以起到反馈作用,为进一步调整和规范其他制度提供反馈信息。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公共性,因此,学术近亲繁殖防范的监督制度主要属于自上而下的外生型制度。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监督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仅仅应该是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事。我们需要改变目前这种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独揽监督职能的现状,将社会力量纳入到监督环节中来,尤其需要将社会媒体纳入到监督制度的构建与执行中来。通过媒体公开招聘信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监督制度也不仅仅应该是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下级高等学校的监督,在学校层面上,也应该建立起学校的自我监督制度。这种内生型的监督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便于学校更快地找到问题,更及时地采取相应对策。

(四)发挥规范制度的功能,引导高等教育学术健康发展

规范制度主要发挥规范与引导作用。它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政府及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术近亲繁殖防范发展方向和办学的宏观要求; 二是高等院校按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基于自身办学实际情况对办学过程的自我规范。

政府及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术近亲繁殖防范的规范制度的供给,要改变当前这种由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包办的做法,使高等院校也成为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制度供给主体。宏观的规范制度主要是提供方向和基本要求,而不作具体的指导和规定。政府及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包括法律、法规、条例、规则、章程、决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就是这类制度的代表。高等院校需要对自身的办学进行自我规范与引导。建立学校层面的规范制度,需要将学生家长、学生、媒体纳入到制度供给主体中来,利用他们的智慧,听取他们对学术近亲繁殖防范的意见。学校层面的自我规范制度,是内生型制度,它的产生应该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主。

参考文献

[1] 胡敬艳.研究称中国大学近亲繁殖程度比海外高校高5倍[eb/ol].http://news.163.com/06/0729/01/2n5mtr200001124j.html.

[2]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

[3] 李雪林.耶鲁复旦高层就中美大学合作问题展开对话[eb/ol].http://news.sina.com.cn/c/edu/2006-11-17/075710525090s.shtml.

[4] [美]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m].姚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3-134.

[5]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28.

[6] 刘道玉.必须遏制大学教师队伍的近亲繁殖[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56-59.

[7] 王振东.近亲繁殖危及大学创新能力[j].发明与创新,2010(2): 15.

[8] [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7.

[9]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34.

[10] 袁治杰.德国“留校任教授禁止”原则[j].清华法学,2011(1):141-148.

繁殖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笼养丹顶鹤;繁殖期;粪便;生殖激素

丹顶鹤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为世界最濒危灭绝的鸟类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与研究和保护价值。多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在丹顶鹤的人工饲养及繁育扩群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根据丹顶鹤的生物学特性及有关繁殖行为学方面的资料显示,丹顶鹤每年春季繁殖,一般在4月初产卵,5月底结束。本研究利用采集粪便的非伤害法对笼养条件下丹顶鹤的性激素进行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动物的伤害,更可以避免动物应激其生理状态、繁殖机能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笼养丹顶鹤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粪便中性激素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丹顶鹤的繁殖行为与性激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变化关系,这对加强丹顶鹤繁殖管理以及进一步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在福州市动物园内进行,取两对繁殖状况良好的成年丹顶鹤进行粪便采集提取激素。采样时间按照繁殖期和非繁殖期进行划分,繁殖期又按照产卵前后划分为产卵前期(3~4月),产卵中期(4~5月)和产卵后期(5~6月),非繁殖期为(1~2月)和(6~7月),分别进行采样检测。

1.2 试验方法

激素浓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软件系统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雄鹤粪便中睾酮的变化

表1 不同生理阶段雄鹤粪便中睾酮的浓度

阶段 性别 n 睾酮(T)浓度(ng/dl)

非繁殖期

(1-2月) 2 86.81±27.43

(6-7月) 2 84.54±24.35

繁殖期

产卵前期(3-4月) 2 205.59±45.67**

产卵中期(4-5月) 2 350.50±20.08**

产卵后期(5-6月) 2 201.32±34.76**

注:* P

从表1可以看出,从1月到7月,所研究的雄性丹顶鹤粪便中睾酮的浓度水平表现出了“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雄性丹顶鹤粪便中睾酮水平从3月开始升高,并在4月升到最高点,5月后开始降低,到6月降低到繁殖前的水平。与非繁殖期相比,繁殖期的睾酮明显高于非繁殖期,表现出差异极显著(P

2.2 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雌鹤粪便中雌二醇的变化

表2 不同生理阶段雌鹤粪便中雌二醇的浓度

阶段 性别 n 雌二醇(E2)浓度(pg/ml)

非繁殖期

(1-2月) 2 8.14±3.73

(6-7月) 2 8.17±4.01

繁殖期

产卵前期(3-4月) 2 13.17±5.74**

产卵中期(4-5月) 2 40.34±8.49**

产卵后期(5-6月) 2 12.68±4.56**

注:* P

从表2可以看出,从1月到7月,所研究的雌性丹顶鹤粪便中雌二醇的浓度水平表现出了“低-高-低”的变化趋

势,雌性丹顶鹤粪便中雌二醇水平从3月开始升高,并在4月升到最高点,5月后开始降低,到6月降低到繁殖前的水平。与非繁殖期相比,繁殖期的雌二醇明显高于非繁殖期,表现出差异极显著(P

3 讨论

3.1 对试验方法的讨论

研究生殖与内分泌的相互关系,需要采集大量连续的样本。早期的研究大多以血液为样本,但在野生动物特别是一些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中进行大量连续的血样采集既不方便也不现实。本试验中对性激素的分析采用了粪便采集的非损伤采样方法,在动物不受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取其粪样来测定动物的激素水平,从而避免了人为因子对动物激素分泌与释放的影响。

3.2 研究繁殖季节丹顶鹤粪便中性激素的意义

对丹顶鹤繁殖季节粪便中生殖激素的研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建立理想的丹顶鹤生殖模型,二是提高丹顶鹤的繁殖力。后者随野生丹顶鹤数目的日趋减少而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丹顶鹤粪便中生殖激素的测定,对笼养丹顶鹤繁殖行为与粪便中性激素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从丹顶鹤粪便中提取和测定性腺激素的方法和丹顶鹤的繁殖行为与性激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变化关系,为日后大型珍稀鸟类的各项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对加强丹顶鹤的繁殖管理以及进一步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丹顶鹤生殖激素浓度测定和放射免疫测定在丹顶鹤上的应用在国内外尚不多见,所以本研究所得的结果可作为今后同类试验研究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冬辉,李拥军,赵万里等.丹顶鹤血浆中生殖激素的初步测定[J].江苏农业研究,2001,22(3):51-54.

繁殖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葡萄试管苗;灭菌时间;培养基;灭菌效果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041-1

0 前言

葡萄试管苗繁殖己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实践当中。近年来,国内在葡萄离休繁殖技术方面开展了不少研究,并取得明显进展,刘培德等(1983)报道了葡萄茎尖培养,曹孜义等(1979)报道了葡萄试管苗快速繁殖技术,为葡萄快速繁殖提出了一套可行的离体繁殖方法。在葡萄试管苗的工厂化育苗过程中,对葡萄培养基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是其关键步骤之一,本试验研究不同灭菌时间对培养基和葡萄试管苗繁殖的影响,以期为葡萄组织培养和规模化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对葡萄培养基按灭菌时间的长短,设3个处理;分别为A:l5分钟;B:20分钟;C:25分钟。每处理20瓶(为150ml容量三角瓶),每瓶内装GS培养基50ml,在压力上升至0.14MP、温度达到124℃时完全排除冷空气,再加热至124℃,压力达到0.14MP时开始计时,达到各处理的灭菌时间后,逐渐排气减压,冷却后在培养架的光照条件下放置3-7天内调查污染情况,l周后在未污染的培养基上转接红宝石无核葡萄脱毒种苗,转接时每茎段留1个芽.每瓶内接5个茎段,接种后25天调查试管苗的增殖倍数。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A处理灭菌时间最短,为15分钟,污染率达100%,灭菌效果最差;B处理20分钟,污染率次之,为65%;C处理25分钟,污染率为0,灭菌效果最好。因此,在额定的压力条件下,灭菌时间达到25分钟,就可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

注:表内的接种材料为红宝石无核

由表2可以看出,C处理茎段生根率,每茎段生根数,芽的增殖倍数分别为71.7%、3.2条、2.3倍;B处理的为88.6%、4.4条、3.0倍。其中C处理的茎段生根率,每茎段生根数,芽的增殖倍数各项指标比B处理低16.9%、2.2条、1.7倍。A处理由于培养基全部污染,未进行接种。可见,随着培养基灭菌时间的延长,对葡萄试管苗的生长发育将产生不利影响。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额定的压力条件下,对培养基灭菌时间达到25分钟时其灭菌效果最理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但是随着培养基灭菌时间的延长,对葡萄试管苗的生长发育将产生不利影响。室内试管苗的扩繁,培养基的高压灭菌一定要充分,灭菌时间太短,达不到灭菌效果,而灭菌时间过长,将使培养基中的有些激素、维生素类等营养成份被破坏或分解,不利于试管苗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倍数的提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基的高压灭菌,应在额定压力条件下,灭菌时间以25分钟为宜,在达到灭菌效果(100%)以后,不能人为地延长时间,否则,不但影响葡萄试管苗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人为地加大了用电成本,不利于节本增效。

参考文献

[1] 苏小玲.不同光质对葡萄试管苗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2] 刘培德,朱林,孙建朴.葡萄茎尖培养[J].中国果树, 1983,(2).

[3] 曹孜义,齐与枢,郭采月.葡萄试管繁殖[J]. 葡萄科技,1979,(04).

[4] 李胜,张真,李婷,杨广兴.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葡萄试管苗生根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01).

[5] 陈子萱,曹孜义,田福平.扁桃砧木Nemaguard和Lovell的组培快繁[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05):59.

[6] 张立军,白雪梅,等.植物组织培养污染原因分析及外植体的消毒[J].安徽农业科学,2007,(3).

[7] 李朝周,张利平,曹孜义.葡萄试管苗炼苗过程光合特性的变化[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5,(04).

繁殖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家畜繁殖学 理论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20-01

《家畜繁殖学》作为高等学校动物科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含生殖生理和繁殖技术两方面内容,其中生殖生理部分主要讲述家畜生殖系统的构成、生殖活动的规律及其种属特征,繁殖技术部分是在动物生殖生理基础上重点阐述控制家畜繁殖活动和提高家畜繁殖力的相关技术,如排卵控制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等;本课程在繁殖理论的基础上更侧重于技能训练,具有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特点,在提高家畜繁殖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家畜繁殖学》的理论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索,以期完善教学方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后续相关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丰富教学内容,深入浅出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因素。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授课内容,结合课程特点,做好教学计划,认真准备课件。如前半部分内容主要侧重于雌雄动物的生殖系统及其生殖生理等,具有内容重要,知识点较多等特点,需要多个课时讲述,如果通过传统的讲授方式,略显枯燥乏味,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可通过引入动物发育生物学或者人类生殖学相关内容,针对某个知识点,巧妙的融合相关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如讲授受精过程,早期胚胎的发育等内容时,可以先提出“如何……”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生殖激素,其在家畜繁殖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家畜繁殖学理论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将生殖激素与动物生殖生理和繁殖生物技术结合起来,如促卵泡素,它不但在期卵泡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胚胎移植技术的超数排卵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采用多个知识点相交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同时,授课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积极参与各项学术活动,及时吸收家畜繁殖领域新理论,了解畜牧生产上繁殖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不断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家畜繁殖学在动物生产和生物技术发展上的推动作用。

二、理论联系实践,加强互动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目前,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对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体的高级技术人才的理念逐渐加强,因此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改变以前的授课老师为主题的模式,把学生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每节课的最后15分钟左右,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养殖场的相关案例录像,同时引入下一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后整理案例报告,下次上课前进行汇报,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学生参与和补充,同时授课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根据课程特点,在学期伊始设计多个讨论话题,结合学生的兴趣,组成兴趣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根据授课计划,对应每个讨论话题,每组成员上台发表自己认识和理解,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相互间的合作精神,同时又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其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另外应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实验教学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所以在课程设置时,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一一对应,互为补充,通过实验教学加强理论教学的效果。

三、加强网络教学,充实内容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已从最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发展到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直观性强、效率高、信息量大等优点,具有扩大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等作用,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通过多媒体或者网络教学,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如两性配子的生成过程以及两性配子受精过程等,通过视频的展示,使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其过程。同时,也可建立课程网页或采用微课堂教学模式,把课程课件、教师授课录像和微视频上传到网上,使学生能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扩大获得知识的渠道,同时还可以在网上提出问题和观点,授课教师在课后答疑解惑,积极参与讨论,加强互动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家畜繁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授课教师应在现有的理论教学基础上,不断探索提高理论教学水平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技能的锻炼,为培养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繁殖管理论文篇8

参考文献

[1]宋重境.奶牛犊牛的饲养管理[J].大理州服务三农畜牧兽医,2012:1-1

[2]李妍,戚建允.犊牛早起断奶的饲养管理[J].科学养牛,2011:1-3

[3]张建林.初生犊牛护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1:1-1

[4]陈传强.犊牛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1,5:1-1

[5]于广成,周晓秋,王洪宝,等.中国荷斯坦奶犊牛的饲养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1,5:1-4

[6]王云洲.犊牛培育技术问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1-125

[7]邱怀.全国高等农业学院校教材,牛生产学[M].1995,(5):181—190

[8]覃国森,丁洪涛.养牛与牛病防治[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24—130

[9]李国江.动物普通病[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0):215—221

[10]解春亭.畜牧概论[M].科学出版社,1983,(12):186—190

参考文献

[1]桑润滋.从冀、鲁、豫肉牛业发展,看我国肉牛业发展潜力──国家“九五”重中之重课题:“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初见成效[J].黄牛杂志,2000,(5):17-20.

[2]夏广奎,王作武,李斌.如何提高北方地区肉用母牛的受胎率[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7,(6):21-27.

[3]禚度鹏.母牛的发情鉴定及提高繁殖率的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0,(6):33-35.

[4]程贵忠,秦宏伟,程之渊,唐朝忠,程培涛,唐中伟.提高肉牛繁殖率技术的研究报告[J].畜禽业,2002,(7):44-46.

[5]孙宏新,崔丽.提高受胎率是提高黄牛繁殖率的关键[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4,(7):18-21.[6]原平贵,王欣,王海玲,王小国.把握最佳配种时机,提高肉牛情期受胎率[J].中国牛业科学,2009,(4):33-36.

参考文献

[1]季华员,李省辉.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7.第21期

[2]杨公社.猪生产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97

[3]蔡尚文.猪场高效益管理技术.[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8~119

[4]刘振生.农村高效养猪新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2007.131~132

[5]李铁坚.自然养猪法.[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58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