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园林企业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12:56

园林企业管理论文

园林企业管理论文篇1

(一)预算管理中的问题。(1)园林企业的预算编制没有充分的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缺乏科学的考虑,从而使得企业的预算工作浮于表面,难以真正发挥出预算的效果。加之园林企业的预算工作还缺乏必要的部门协调与配合,从而导致了预算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间的巨大落差;(2)园林企业的预算工作并没有充分结合工程项目开展。当前,园林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很多企业为了工程项目的进度加快,盲目的修改图纸,这就让园林企业的预算工作徒有虚名,无法让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指标保持一致性;(3)园林企业的预算缺乏完整的组织体系。园林企业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根据历史数据与主观经验来进行的,并没有对预算进行有效分解,也没有对财务部门进行项目的核实,从而使得预算工作无法获得准确可靠的财务数据。加之园林企业还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从而使得一些预算人员不够重视预算工作。

(二)成本管理中的问题。(1)园林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园林企业与其他建设企业是不一样的,它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它又缺乏成本管理预算,致使其成本管理工作显得不够规范化与科学化。还有些园林企业不够重视项目管理制度,片面重视事后核算工作,还有些企业的管理层对于园林缺乏必要的了解,整个企业内部的财务建设基础较为薄弱,成本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2)园林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园林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的时候,往往存在着这么几个方面的成本控制问题。具体来说,工程项目的准备阶段,园林企业通常使用各种手段来进行投标,缺乏对成本的有效预测,并对后续施工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园林企业财务部门职能较为薄弱,无法为预算编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工程的建设后期阶段,园林企业往往会把工程进度拉长,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加之企业的工程施工记录与监管都有问题,这些都无法为预算与成本分析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园林企业预算及其成本管理工作的强化措施

(一)园林企业应该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1)园林企业预算应该对战略发展目标进行逐层分解。园林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组织结构的实际情况,并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出发,对战略目标进行逐层分解。这是因为园林企业的预算工作如果失去了战略性目标的引导,就会失去财务预算的灵魂,也无法有效结合企业的长期经营目标进行全面预算。因此,园林企业就应该强化各个职能部门的预算意识,让全员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来,强化预算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2)园林企业应该建立相互关联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应该从园林企业所处的特殊行业出发,根据园林行业的周期性与资金密集性等特点来重新调整并设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这就是说,我们应该把园林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目标成本预算和管理作为其预算管理中的核心所在,并结合苗木生产规律以及实际场地情况来规划出预算建设费用;(3)园林企业应该建立多维度的预算考核体系。这就是说园林企业应该要为预算工作提供切实的保障,即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来对预算结果进行有效评估,并建立一个以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等相互联系维度的考核体系,确保预算工作的落实到位。

园林企业管理论文篇2

1.招投标计价概念模糊。

企业除负责招标工作的人员熟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这一计价方式外,企业管理者及项目经理仍习惯于沿用传统的“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想问题、办事情,缺乏对当前计价管理的“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动态管理的了解。

2.项目管理部责任不明确。

多数企业缺乏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的学习,对“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应是成本管理主体的责任人”这一概念的认识不足。

3.企业未能建立起内部定额

由于长期不注重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数据的收集,对于铺一平方米花岗岩,铺一平方米草坪,浇一立方米混凝土,种植一棵树,叠一吨假山等,到底需要消耗多少人工,需要多少材料、几个台班等,一直依赖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定额,导致无法确定准确地实际施工成本。

4.责任成本测算滞后。

由于投标报价仍是依据国家预算定额,还未能通过成本预测直接计算投标价格,因此对完成项目研究需要多少钱,在议标时到底能做多大幅度的让步,很难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按照实际所需的人、材、机费来分析测算成本,而只能采用套定额、请分包(供应)商报价的方式。

5.经济与技术严重脱节

由于投标报价采用清单报价,投标时往往不读图纸,不将施工组织方案掺和进来,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实施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估,从而使成本管理失去了技术优势的支持。

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1.转变组织构架

由于过去的公司、分公司、工程处、工程队的兵营式管理模式,向直接的公司管理层次、项目操作层次、岗位责任层次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2.分清职责范围

公司管理层次主要负责责任成本的确定,对项目进行过程监督、服务、核算及兑现工作。而项目层按照下达的责任成本,进行施工管理成本的核算和操作,岗位层负责具体工作,对分解的责任目标明确,接受管理层和项目部的管理和监督。

3.控制两个极端

建章立制是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严格成本控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法,分工明确、关系明晰。控制两种极端的现象发生,一是以包代管,即公司管理层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持放任态度,强调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二是越俎代庖,即公司管理层对项目成本管理干预过多,而造成责任不清,互相推诿,影响了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编制合理的目标责任成本

投标报价的确定应通过市场询价、估价、报价3个阶段预测出直接成本,最后由公司的高层管理人确定需要在这个预测成本上另加的公司管理费、期望利润、不可预测的费用所组成的投标报价。中标后责任成本的确定要根据自己内部定额进行拆分,绝对不能使用以往以定额为基础和费用系数的测算办法,必选按照每一个子目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分析后进行单独测算,其他直接费、现场管理费需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核算。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是以投标预算为基础,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一个严重脱离实际的责任成本预算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必须在项目开工前将它完成,确保责任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管理层和项目层两方面利益不会因为客观情况的影响而产生巨大的内耗。

落实成本管理过程的控制

1.人工费的控制

坚持以劳动定额为基础,制定责任单价,以完成合格工程数量的多少来确定的原则,减少重复用工,改变传统的按出勤天数的结算计价以及流于形式的工程数量测定不准、验工计价把关不严、乱签点工、乱签费用的承包方式。也可以结合现场的实际,进行计件承包,保证人工费的节约,管理层重点进行总量控制,定期指导单价。

2.材料费的控制

由于供货渠道不一,加上市场波动因素,选购材料时应当货比三家,价比三家。各层次责任人需根据公司和项目部的采购权限,分别承担各自的责任,建立材料单价逐级审核制度;项目部消耗的各种材料,需进行限量领用。

3.机械费控制

关键在于机械的使用采取租赁和自购的方式进行价格比较,同时需对施工方案进行不断优化,提高机械使用率。

4.费用管理

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数量,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使用的管理,规范办公、通讯、差旅、招待费的指标控制,对日常使用的水、电、煤气要有节约措施,本着合理、高效的原则,控制各项费用。

除上述几项外,还需注重合同、商务签证、质量、工期、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也不能忽视索赔、回收工程款的工作,由此每个环节都需时刻保持受控状态,

防止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园林企业管理论文篇3

论文论文摘要:当前低价中标愈演愈烈,市场竞争的趋势直接转为价格的竞争,因而凸现出成本管理在提升企业竞标报价中的基础性地位。在无法改变日趋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的背景下,只有通过管理创新,培育成本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投标报价的市场竞争力和成本控制力,才能为企业赢得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关 键 词:成本管理 报价 控制 当前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1.招投标计价概念模糊。 企业除负责招标工作的人员熟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这一计价方式外,企业管理者及项目经理仍习惯于沿用传统的“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想问题、办事情,缺乏对当前计价管理的“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动态管理的了解。 2.项目管理部责任不明确。 多数企业缺乏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的学习,对“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应是成本管理主体的责任人”这一概念的认识不足。 3.企业未能建立起内部定额 由于长期不注重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数据的收集,对于铺一平方米花岗岩,铺一平方米草坪,浇一立方米混凝土,种植一棵树,叠一吨假山等,到底需要消耗多少人工,需要多少材料、几个台班等,一直依赖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定额,导致无法确定准确地实际施工成本。 4.责任成本测算滞后。 由于投标报价仍是依据国家预算定额,还未能通过成本预测直接计算投标价格,因此对完成项目研究需要多少钱,在议标时到底能做多大幅度的让步,很难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按照实际所需的人、材、机费来分析测算成本,而只能采用套定额、请分包(供应)商报价的方式。 5.经济与技术严重脱节 由于投标报价采用清单报价,投标时往往不读图纸,不将施工组织方案掺和进来,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实施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估,从而使成本管理失去了技术优势的支持。 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1.转变组织构架 由于过去的公司、分公司、工程处、工程队的兵营式管理模式,向直接的公司管理层次、项目操作层次、岗位责任层次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2.分清职责范围 公司管理层次主要负责责任成本的确定,对项目进行过程监督、服务、核算及兑现工作。而项目层按照下达的责任成本,进行施工管理成本的核算和操作,岗位层负责具体工作,对分解的责任目标明确,接受管理层和项目部的管理和监督。 3.控制两个极端 建章立制是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严格成本控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法,分工明确、关系明晰。控制两种极端的现象发生,一是以包代管,即公司管理层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持放任态度,强调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二是越俎代庖,即公司管理层对项目成本管理干预过多,而造成责任不清,互相推诿,影响了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编制合理的目标责任成本 投标报价的确定应通过市场询价、估价、报价3个阶段预测出直接成本,最后由公司的高层管理人确定需要在这个预测成本上另加的公司管理费、期望利润、不可预测的费用所组成的投标报价。中标后责任成本的确定要根据自己内部定额进行拆分,绝对不能使用以往以定额为基础和费用系数的测算办法,必选按照每一个子目

园林企业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园林施工;绿化面积;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建设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园林工程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内部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但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尚不完善,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施工管理问题,进而影响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因此,根据园林工程设计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优化配置人力物力以及技术资源,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对于园林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及其特点

园林工程施工项目是指园林施工企业对一个园林产品的施工过程或成果,属于工程项目分类中的一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以园林工程施工项目为对象,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构成园林施工管理项目要素为条件,以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施工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为保障,对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系统地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体系。施工项目是园林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因此它可能是一个园林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具有多样性、固定性、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养护时间较长等特点。

2.当前存在问题

2.1 重视度不够

园林企业被戏称为“城市农民”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企业管理滞后,不注重经营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无从谈起,工程项目施工中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等现象普遍存在。施工现场组织计划性不强,操作不规范,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比比皆是。导致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力得不到增长,经济效益差,工程质量不好,严重制约影响企业的发展。

2.2质量问题严重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不符合的现象大量存在,产生的后果就是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和要求。还有些单位没有摆正质量与进度的关系,重进度、轻质量、盲目赶工的现象经常出现,因质量不合格而返工的事件时有发生,既诋毁了信誉,有造成经济损失,往往会延误工期。

2.3监控力度严重匮乏

当前,园林工程项目呈现出工程多、任务重、工期紧等现象,而该行业不为一些大的公司所重视,参建的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许多施工企业常常机械地照搬图纸施工,设计思想不能被充分体现。个别施工单位严重缺乏专业对口和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严重匮乏,施工过程监控流于形式等,导致工程质量差.。

3.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对策

3.1 推行项目监理制、加强管理和施工队伍的建设

首先,推行项目监理机制。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制度的推行,既保护了业主的权益,又能够有效的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以科学的方法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秉承诚信、公正的工作理念,实时发现问题并督促及时整改。其次加强管理和施工队伍的建设。园林施工项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被保质保量地完成,与园林施工项目施工人员的选用和管理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园林施工项目的专业性较强,工序较为复杂,其施工人员的选用也相对较为严格,这就要求园林施工项目管理部门选用专业素质较高的专业施工人员和技术主导及监督人员,并根据不同施工人员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岗位分配。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管理队伍的建设水平,才能让我国的园林施工整体质量得到更大提升,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园林施工建设的水平提升。

3.2 组建现场施工项目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由项目部统筹管理。施工项目部作为施工管理单位,通常由工程项目的施工项目经理组成施工项目部,其目的是为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为项目管理服务,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对于小型的园林工程,采用直线式的组织形式,整个组织结构自上而下实行垂直领导,统一指挥。由公司下属分公司组建施工项目部,分公司经理即为现场施工项目经理,分公司下设多个施工队;对于大型综合园林工程,适合矩阵制,施工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可由各职能部门中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从而使多个项目与各职能部门有机结合。该形式的特点是:不同部门专业人员汇集在一个施工项目部内,可以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集思广益,密切合作,有利于工程施工难题的解决;矩阵制中的每个成员虽然接受双重领导,但是强调施工项目经理的综合管理,有利于目标实现;可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使施工项目部具有弹性;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的同时,可发挥项目部的横向优势,使决策问题集中,管理效率高;各职能部门保持稳定,施工项目部随项目施工完毕而结束,是临时性的组织,各职能部门人员在施工项目结束后,便回到原来的职能部门,有利于施工项目部的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

3.3 促使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科学发展

3.3.1 加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目前,国内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各行业专业管理人才、技术人员的教育与培养,而对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则相对较少,在高校逐步加强对园林施工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的同时,风景园林工程相关管理部门和单位也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岗前教育和在职培训,教育的内容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及时解决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3.3.2 强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研究。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研究要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园林工程技术人员、政府相关部门领导、高校园林专业教师和外国园林工程师等人员共同组成,并且要结合世界上先进的园林工程管理理论,以及国内园林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逐步制定出适合国内园林行业施工管理的管理理论,这是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生活、生产等活动场所和室内外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质量。为了能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林工程精品,就必须加强园林施工项目管理,通过充分的安排和计划,从根本上提高施工建筑的水平,达到物与美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刘禹.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及成本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09(25).

[2]刘有新,罗小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浅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0(6).

园林企业管理论文篇5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线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切入点,以新疆园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基于新疆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程序,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就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三段式指学生能力培养,分三阶段展开,即是第一阶段在校内培养绿化养护能力(实践教学与教学实习完成);第二阶段在合作企业的施工和设计项目中培养施工组织、设计能力(顶岗实习完成);第三阶段在预就业单位培养社会工作能力(预就业实习)。两联动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广泛与企业合作,每个教学年度开始前向企业征召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施工项目,即企业施工项目等于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工程任务联动,实践教学时间随工期机动,第一二学期教学实习为主的时期为一期联动;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为二期联动;最终实现就业能力递进。

(二)“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是综合行业工作程序,以园林工程项目工作全过程为载体,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规律而形成的。其中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约占总课时量的50%,技术技能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计约占总课时量的50%。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约占技术技能教学课时的60%。

1.第一学期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第二学期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及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学期,根据季节以企业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加强技能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时期,教学实习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及昌吉周边苗木生产企业基地等单位。结合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生产任务(项目)与课程内容的高度结合,实地技能学习和操练,通过1~2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将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的技能,能够承担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工作;而此时,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知识和技能又是学生3~6学期要学习的知识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教学实习即为第一阶段“联动一期”。

3.第三学期为专业及专业核心课学时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场、实训室完成初级训练。

4.第四学期主要为顶岗实习教学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外58家合作企业,使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具体岗位,完整地完成企业中的一个园林工程项目,进行技能学习、技能检验与行业实践。并且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所学技能相互融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5.第五学期为专业拓展课程阶段,充分凸显行业发展趋势和具体岗位要求。

6.第六学期学生进入预就业实习阶段,确定自己的就业岗位和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这个时期为“联动二期”,也是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形成期。

二、以“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设计开发课程

(一)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深入开展职业岗位调研,凝练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国家绿化工、花卉工、预算员、绘图员、施工员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现工学结合、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开发,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标准。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之上加大了各门课程的开发,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设计,按照每门课程在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处的环节设置相应的知识内容,根据真实工作过程设计相应的情景进行教学,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不脱节。

2.深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成绩评价体系。打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训项目进阶式通道,以精品课程为支撑,合理划分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从基本技能逐步向核心技能提升的进阶式实践课程体系。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合并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教学时间,突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课程设置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综合性的统一,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园林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及核心课程

依据企业调研及校园绿化、嘉禾新居绿化工程实施操作,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模式,对职业工作岗位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分析,由岗位群—主要岗位—典型任务—核心技能—核心课程—课程群,开发课程和核心课程。

1.岗位群。

园林植物生产管护岗位群、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群、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群;主要岗位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岗、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施工内业岗、景观设计岗。

2.核心技能。

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技术、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园林植物培育土肥水管理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技术、施工放线、管网布设、大树移栽、识别工程设计图、常用工程材料识别、编制园林工程流水施工组织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网络图计划编制、园林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园林工程施工图工程量计算、园林工程各项工程量计算规则、园林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编写、园林设计平面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

3.核心课程。

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花卉栽培技术。

4.建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21门,其中,专业基础课10门,包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制图、园林测量、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美、园林苗圃、园林植物学、园林文件撰写、园林建筑技等;专业核心课程7门,包括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专业拓展课程4门,包括园林法规与标准、插花与花卉装饰技术、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园林史;公共基础课程9门,包括英语、体育、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等。

三、“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条件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配备与建设

高职院校的优势就在于创建与众不同的、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这就有赖于一支由学术人才、技术人才领衔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采取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到施工、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带头实践锻炼;同时引进校外“双师型”教师(即外聘兼职教师)。选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辟专业建设有效途径。目前专业教师团队已有33位专兼职教师,其中,专职教师11人,占3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2人,占70%。

(二)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如何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互惠互利合作运行机制,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突破点。为此,我们制定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并做如下工作。

1.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权利,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2.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与合作,实施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3.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实施互兼互聘。

4.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监控专业和课程建设。

5.定期召开一次校企座谈会:探讨专业建设;解决顶岗实习中合作教学管理问题;宣传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概况,发放职业教育理论文章,使企业了解、认同学校,支持职业教育。

(三)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与建设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先后建成实训室3个:《园林制图室》、《园林规划设计室》、《花卉装饰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场2个:《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中心》。在教师教学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2.校外实训基地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群,目前已有51家校企合作企业,确保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带薪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为专业教学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构建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园林企业管理论文篇6

摘 要 本文从园林施工企业的角度出发,首先阐述园林施工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园林施工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园林施工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化的策略。

关键词 园林施工 企业 成本核算 财务信息化

从2002年我国城市规划部门出台的“城市规划信息化发展相关基本条例”开始,就已经得到了众多园林建设企业的高度关注,因为提高企业信息化发展就是提高自身市场竞争优势,这样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园林建设公司开始逐步往信息化发展道路靠近。可现实是,要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且财务信息是园林建设企业进行实质性的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元素,只有小部分借由资金投入获取相对满意的财务信息化发展效果;部分旋工企业在质量、安全等信息化管理上较好,但在财务信息化管理上却很不理想;相当多的园林施工企业刚启动。为此,园林施工企业的财务信息化既来自企业财务管理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的自身需求.也来自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方的要求和推动。

一、园林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园林施工企业缺乏财务信息化观念

随着近年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一大批园林施工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且它们中的大多数企业都是由个体、作坊、家族企业等发展而来的,其法人的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企业内部的制度也不健全,内部约束机制以及经营机制等比较薄弱。一些园林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权限等不够清晰,对于成本费用的核算、控制等不够严格,也没有重视财务业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这一类园林施工企业的管理者通常更加注重自身的营销、业务,认为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责仅仅是管好资金、做好账目,对于财务信息化视而不见,造成园林施工企业在普及财务核算模块之后没有向业务前端延伸,也没有拓展管理会计以及报表分析。

(二)不具备控制成本的可操作依据

园林绿化园林施工企业的企业产品是工程,它的施工环境以及结构、规模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而各个工程之间的成本缺乏可比性。一些园林施工企业在制定工程的目标成本时太过表面、简单,仅仅是依据以往的工程经验确定出工程成本的降低目标,将该工程的实际情况置于不顾。园林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的管理措施方面不完善,仅仅建立了简单的规章制度,并没有明确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具体程序、职责。且制定的项目工程的目标成本不具备一定水平的可操作性,无法发挥控制作用,更不能分析出产生成本差异的具体原因。因此,园林施工企业的信息化通常能够在其质量、技术、安全等方面取得进展,却在成本控制等财务信息化的实现上面临重重困难,导致园林施工企业的财务信息化推行停滞不前。

二、改进园林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财务核算基础的信息化

园林施工企业应当抓好建设财务核算基础的信息化,大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致力于推行财务信息化。而完善化、合理化是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就园林建设企业施工成本核算过程中频繁见到的代码而言,可谓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所以需要将其合理规范起来。可以先将每个企业的财务账单进行排号分列,每个号码对应一个园林建设企业,这样能够方便对财务信息实施全面或专门的核算、估价与研究。为了与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基本需求相匹配,总公司必须就所以子公司的财务账单与财务信息进行统一完善化,下属公司在建立本企业账务时可以导入统一的基础科目信息,并根据自身特点个性化地增改明细科目。

(二)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以财务的标准驱动前线业务的规范

园林建设企业需要基于规范化的财务制度以及供应链管理模式,建立物资采购工作中高度透明的物流、资金流、 信息流的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实现物资采购资金预计划、 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的顺利进行,并且建立库存管理及库存分析体系,减少不必要的库存占用资金, 增加流动资金;建立物资质量跟踪体系, 严把质量关, 同时为评定供应商的质量分数提供依据;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园林建设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创新, 在实践中发展。

(三)完善项目成本预算,控制和分析

财务会计核算得出的数据、信息等在其真实性、客观性以及系统性等方面拥有独到之处,因为科学且合理的核算能够帮助园林施工企业组织生产施工,同时为企业高层决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园林施工企业应当在完善财务核算的基础上拓展管理会计,如成本管理、资金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内容,从而提供为企业高层做出准确决策的分析报告,积极体现财务管理的价值。对于园林施工企业来说,苗木成本问题是整个园林工程施工的关键所在,它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园林施工企业应当致力于提升苗木的成活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工程成本,为财务信息化的实现提供帮助。

(四)为决策提供智能分析报告

园林企业必须创造出属于企业自身的财务信息监管模式,为企业发展做出正确、合理的会计核算,由于园林施工企业只有在实现财务核算信息化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加准确、完整、及时地了解自身企业实际的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现状,确保对成本核算和控制实施有效监督。借由正确、合理的会计核算达到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全面管理与筹划,优化企业资源。另一方面,还能就园林企业进行实际性的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成本开销、资源调配与资金流通等问题实施监管,可以实质有效的体现出建设过程里的资金动态,并根据管理需要形成使用情况报告与分析,实现景观施工企业的日常监管与控制。

三、结语

作为下游企业,园林施工企业需要尽快转型,财务管理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来加强业务的管控和发挥作用,致力于推行财务信息化,促进园林施工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效益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詹敏,章瑞文.园林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会计之友.2011(04).

园林企业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园林专业;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13-03

高等职业教育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单纯的企业需求导向转向兼顾个人发展需求导向,这种转变必然引起高职教育的深刻变革,而变革的核心正是培养模式的改变。它既是对传统高等职业教育机制的重大突破,也是对传统高职教育方式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必将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活力。[1-4]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了食品检测与管理专业的能力、素质结构和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园林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1. 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和导向

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因而其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注重培养综合应用能力,见图1。

通过3年的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训,通过大量的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逐步在工作中发展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从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工程预决算以及观赏植物栽培、生产和养护管理(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

(1)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建立与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针对培养懂园林施工技术和园林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会进行园林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和园林设计的素质良好、知识够用、能力强的技术性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园林专业建立了“公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与“职业训练课”四大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见图2。①基础理论课: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体能、应用文写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及法律意识,等等。②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本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技能课程以及能力训练课程,培养本专业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③专业核心课:传授从事园林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培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等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④职业训练课:培养从事园林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应具备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综合职业能力和熟练技能。

(2)建立与园林专业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根据行业需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围绕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整体素质培养为载体,从行业实用着手,通过理论启发、实践尝试、基本技能应用和技术创新等环节,培养实用型的园林人才,见表1。

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工学结合”实践

1. 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

(1)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组织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开发课程,针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开发出具有企业特色,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以服务就业为主线的课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企业用工需要、能够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正是在这种机制下建立了大二假期到企业实习,大三上半学期有一个月的专业定岗实习,大三下半学期定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2)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按照“引进与培养结合、专职与兼职互补、自有与外聘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路,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面向企业、生产一线,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聘请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担任《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的主讲教师;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合作。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实习所需资料,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和专业教学。本专业注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开展科研、技术服务工作,为企业服务,达到锻炼专业教师队伍、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

2. 双证融通的课程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改革教学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接轨。如园林专业的《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植物造景》、《园林绿地规划》、《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溶入了“助理景观设计师”、“高级花卉工”、“高级绿化工”、“造价员”等职业标准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即可通过职业技能考核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进行“工学结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本专业目前有4个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满足学生大部分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如植物与植物生理学实验实习、盆景与插花艺术教学实习等都在专业实验室进行。随着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学院和系部不断加大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实训条件,共建设校外专业实训基地23个,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满足学生能够了解行业企业实际、职业体验及教师挂职锻炼等需要。拟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用来展示园林材料的特性,具体的施工工艺等内容,使学生能够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课堂上得到场景训练。

实训过程中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教师落实具体的教学计划、要求、条件与实施方法,及其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制定实习生管理、实习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学校则负责对教学的质量进行检查、监督与评价。企业方面主要由施工单位或绿化部门来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讲解课程、安排学生跟班实习、安排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工作“项目”中去。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实践教学基地承担的教学任务也不同,指导教师预先确定好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任务都按计划、按要求实施,以求达到预期的目的。

经过多年来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笔者认识到,只有建立以职业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和能力为中心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将校企合作贯彻到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和就业指导等具体工作中去,才能不断提高园林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园林行业和企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5-7]

参考文献:

[1]陈开森等.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1).

[2]管振彬.建构主义理论大学实践教学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3]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5,(8B).

[4]郭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张源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

园林企业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园林专业;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13-03

高等职业教育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单纯的企业需求导向转向兼顾个人发展需求导向,这种转变必然引起高职教育的深刻变革,而变革的核心正是培养模式的改变。它既是对传统高等职业教育机制的重大突破,也是对传统高职教育方式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必将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活力。[1-4]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了食品检测与管理专业的能力、素质结构和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园林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1. 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和导向

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因而其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注重培养综合应用能力,见图1。

通过3年的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训,通过大量的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逐步在工作中发展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从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工程预决算以及观赏植物栽培、生产和养护管理(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

(1)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建立与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针对培养懂园林施工技术和园林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会进行园林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和园林设计的素质良好、知识够用、能力强的技术性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园林专业建立了“公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与“职业训练课”四大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见图2。①基础理论课: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体能、应用文写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及法律意识,等等。②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本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技能课程以及能力训练课程,培养本专业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③专业核心课:传授从事园林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培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等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④职业训练课:培养从事园林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应具备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综合职业能力和熟练技能。

(2)建立与园林专业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根据行业需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围绕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整体素质培养为载体,从行业实用着手,通过理论启发、实践尝试、基本技能应用和技术创新等环节,培养实用型的园林人才,见表1。

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工学结合”实践

1. 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

(1)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组织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开发课程,针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开发出具有企业特色,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以服务就业为主线的课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企业用工需要、能够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正是在这种机制下建立了大二假期到企业实习,大三上半学期有一个月的专业定岗实习,大三下半学期定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2)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按照“引进与培养结合、专职与兼职互补、自有与外聘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路,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面向企业、生产一线,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聘请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担任《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的主讲教师;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合作。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实习所需资料,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和专业教学。本专业注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开展科研、技术服务工作,为企业服务,达到锻炼专业教师队伍、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

2. 双证融通的课程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改革教学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接轨。如园林专业的《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植物造景》、《园林绿地规划》、《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溶入了“助理景观设计师”、“高级花卉工”、“高级绿化工”、“造价员”等职业标准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即可通过职业技能考核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进行“工学结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本专业目前有4个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满足学生大部分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如植物与植物生理学实验实习、盆景与插花艺术教学实习等都在专业实验室进行。随着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学院和系部不断加大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实训条件,共建设校外专业实训基地23个,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满足学生能够了解行业企业实际、职业体验及教师挂职锻炼等需要。拟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用来展示园林材料的特性,具体的施工工艺等内容,使学生能够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课堂上得到场景训练。

实训过程中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教师落实具体的教学计划、要求、条件与实施方法,及其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制定实习生管理、实习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学校则负责对教学的质量进行检查、监督与评价。企业方面主要由施工单位或绿化部门来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讲解课程、安排学生跟班实习、安排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工作“项目”中去。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实践教学基地承担的教学任务也不同,指导教师预先确定好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任务都按计划、按要求实施,以求达到预期的目的。

经过多年来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笔者认识到,只有建立以职业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和能力为中心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将校企合作贯彻到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和就业指导等具体工作中去,才能不断提高园林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园林行业和企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5-7]

参考文献:

[1]陈开森等.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1).

[2]管振彬.建构主义理论大学实践教学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3]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5,(8B).

[4]郭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张源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