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8篇

时间:2023-03-25 10:45:08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 知识基础研究

一.引言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新任务,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为以后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下,核心素养引发了新一股研究热潮,不过,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培养途径、评价体系等,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①而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对学生学习成长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所以,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进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本文基于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着重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二.关于核心素养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丰富,理论框架也比较成熟,我国有不少研究者都介绍了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重要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核心素养模拟建构的启示。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先前所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后又把核心素养划分为身体健康、社会和情感、文化和艺术、语言和交流、学习方法和认知、算和数学、科学和技术七个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SeCo)项目,认为:“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它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总体参照框很具有代表性,是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参考依据。在这项目中,她们提出了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一级素养,以及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等九个二级素养。欧盟则进一步提出母语交往、外语交往、数学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会学习、主动创新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等终身学素养体系。其后,有许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参照以上三项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的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这些都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比如,美国于2002年制订,2007年更新的《“21世纪素养”框架》,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分别是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要素要求。

国内一些学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也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见解。比如:成尚荣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核心”即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决定着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他还强调了核心素养是发展的概念,既可以表述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还可以表述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褚宏启则具体描绘了21世纪核心素养所应包含的三大类素养,分别是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辛涛、姜宇、刘霞则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这三个原则”②。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多借鉴国外成熟研究成果的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背景,提出自己观点,虽然表述不同,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核心素养主要是个体适应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素养,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能条件,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③

三.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很重要,尤其在我国,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不过,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相较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来说,是比较少的,在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则更为单一,偏重理科。自《意见》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也有不多学者对语文核心素养展开了论述,主要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和定义的探讨;二是结合教学,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1.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姜树华从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思维力、阅读力、表达力,三者之间,思维力又是核心。顾之川从宏观角度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具体来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孙双金认为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可以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其中人文修养的内涵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底蕴三个维度;语言能力包含说写表达的维度和听读吸收的维度,孙双金老师的分类主要依据传统的语文能力分类方法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规定。也有不少学者从2011版课程标准所颁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是出于基础和主体地位的知识与能力。

2.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研究;另一种是基于某种教学形式的语文核心素养研究。关于第一个方面有林嵘春、刘仁增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大要素,并且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应该构建怎样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秦艳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了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并分析通过三种学习方式与四种教学策略来构建语文助学课堂。还有张伟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王超群、韦冬余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这些研究多是依据学科特点从而提出语文核心养的内涵,基于此分析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意义,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少结合实践深入展开。另一方面,丁文静、韦冬余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逐步形成能促进个人终身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通过梳理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肖芸从综合性学习的角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为我们如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经验,但是只从单一的教学形式出发,难以全面把握语文核心素养。

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开展语文教学顺应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教育改革确立新方向;同时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只浅略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基础,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

4.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

5.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6.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7.辛涛,姜宇,王烨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8.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

9.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10.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J].中国教育报,2015(4).

11.张贤志.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 教育视界,2015(9).

12.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1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14.姜树华.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有三[J].七彩语文,2016(4).

15.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中学语文教学,2016(3).

16.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七彩语文,2016(5).

17.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3).

18.林嵘春,刘增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建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19.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

20.肖芸.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四川教育,2016(2).

21.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教学研究,2016(6).

22.张伟.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看小说教什么[J].语文建设,2016(1).

注 释

①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②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篇2

关键词:“8S”理论;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纵观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11-2015年)指出:护理事业的主要目标正在由前一个五年的“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向“‘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发生改变。

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拟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培养出的五年护理毕业生在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等刚性素养方面,人文素养、行为习惯和心理素养等软性素养与优质护理服务的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已经成为五年制护理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瓶颈。护理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教育,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不仅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有丰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养,这是为人之本,从业之基,执业之要。未来护理人才的竞争将是在硬性护理技术基础上软性护理素养的较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渴望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这无疑对护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尝试将企业上广泛应用的“8S”理论尝试性引入到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通过有效干预,着重培养、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软性素养,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目的。

五年制护理学生在校的学习中,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养上侧重实施“前4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等刚性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护理的基本功;在软性职业素养的养成上侧重“后4S”(素养、安全、节约、学习),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内涵,培养他们的隐性素养。

(一)运用“前4S”管理 理论操作要兼顾

课程的设置,可以将护理教育课程分为普通类(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类(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人际沟通、护理礼仪、计算机等)及专业类(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三大模块,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组合。课程的实施,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办法,以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组织教学,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

实训基地要营造真实的医院氛围,尽可能贴近医院、贴近临床,从技术、管理水准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模拟医院环境,并突出职业素质训练,让护理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医院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训,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清洁习惯开始。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组长监督学生清扫实训场地,维护保养医疗设备。清扫要全面彻底,以保证保持实训室干净明亮。实训过程,注重强化基础训练,动作规范,举止得体,指导老师要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让学生勤于动手,严格管理,形成真实医院工作环境的氛围,在实训课日常教学的最后一个程序,指导老师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加以改正提高。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训基本功,长久规范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运用“后4S”管理 提升学生软性素质

以活动教育人,以形象影响人。中高职学生来校绝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技能,还必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是一种软实力,是隐形的,是护生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气息,良好的人文素质,能超越药物的治疗,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学人文主要靠内化,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就是一个良好的内化过程。我们应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的灌输,使护理专业教师能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讲授专业同时,润物无声地提高护士生的人文修养。

高职学校跟初中、高中不同,专业知识、人文素质的学习培养不仅仅拘泥于课堂,学习很重要,但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通过第二课堂----“校园课堂”开展专业兴趣小组,演讲、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人文丰厚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质,实现教育目标。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着力从制度、精神、环境、行为等方面构建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在护理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以第三课堂----社会课堂为外延。现实的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的说教对人的教育效果更深刻、更持久。可以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医院,进社区、福利院,护理实践基地等社会场所,开展参观学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对护理职业崇高性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从而端正学习护理的态度,树立牢固的护理专业思想。

目前,高职护理学生的培养模式仍然是常规的以理论教授为主、而且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研室与医院教学长期分离,高职护理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未来护理人才的竞争将是在精湛护理技术基础上人文素养和心理素养的较量。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员,肩负着为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服务人才的使命,护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向医疗机构培养合格护理人才。将“8S”理论引入到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可以在提高其刚性柔性职业素养,锻炼其职业能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护理职业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教育科学 2007-01-01

[2]《学习“8S” 管理精髓的心得》(沈玲 企业信箱 2008年12月19日)

[3]《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潍坊市某护理学校为例》(邱建明 鲁东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论文2015年1月)

[4]《木桶理论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阚师鹏 价值工程 2004年第9卷)

[5]《浅谈“新木桶理论”在护理队伍管理中的运用》(蔡红霞 大家健康 2013年5月)

[6]《新解木桶理论与企业培训的重点》(周俊 培训广场 2008年6月)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现状;成因

作者简介:张亚男(1981-),女,黑龙冈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讲师。(辽宁 阜新 123000)张慧慧(1982-),女,辽宁锦州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测绘系,讲师。(辽宁 沈阳 1101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提升研究”(项目编号:GXDJ2013-B03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97-02

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既是学生党员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一所高校综合能力的精炼表现;既需要学生党员本身的内在修养,又需要良好的校园氛围熏陶。所以,对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对学生党员的强化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校学生党员应具备的理论素养

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的评价是高校学生党员的重要指标。中明确规定大学生党员应该具备的一系列要求,其中基本要求就是对大学生党员的基本素养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群体里,大学生党员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养。

1.较高的自身思想素质

学生党员的自身思想素质包括身心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而身心素质又是指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一名大学生,要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神贯注投入工作和事业的发展中,不但要有健壮的体格,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各种困难,并且圆满完成各项工作。而与此同时,对其政治思想素养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自觉抵制历史以及西方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心同学,服务社会。更要主动并强烈抵御拜金思想、利己主义等一系列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反对腐败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内涵,对广大党员理论素养也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2]

2.丰富的基础文化底蕴

在十中强调,高校学生党员应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之余,要增强自己的人文修养,使自己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道德涵养。事实上,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全党特别是高校学生党员的学习,因为,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改革开放伊始,党中央就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善于从各方面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争做全方位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3.过硬的专业素质

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也在不断前进。当今社会是一个急需专业性创造人才的社会,我们必须从社会的角度去强化自己的素养。学习新文化则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生存方式,学习新技能也是我们人生的必经之路。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必须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水平,才能在高校以及今后的社会上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大学生要想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进步,就必须让自己拥有过硬的专业文化素质。

4.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中明确表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领导地位确定了党员不仅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还必须具有较强的领导艺术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崇高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样,才能带领广大学生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1]

二、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现状

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提升,是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关键所在。面对当前复杂纷繁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各种思想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深刻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深化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和党性观念。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呈现出的突出特点是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视政治理论学习,能够关注时事政策的变化但缺乏对党的基本理论的系统把握。其主要表现为:

1.入党动机趋于世俗化

转型期的社会对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趋向世俗化。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党员入党的动机只是为了自身能够更好地在高校以及今后的社会中发展,只是为了自己以后所谓的“仕途”能够更加通畅。现如今,很多党员入党的动机不再是为了祖国的更好发展,不再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2.组织观念不够强烈,模范带头作用不够

部分学生党员组织观念不够强烈,对党员身份和主体地位认识不够,一些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动作用不够。党的十报告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为高校学生党建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心,有关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的一系列因素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点。

3.学习缺乏主动性,共产主义信念不坚定

一些学生党员学习缺乏主动性,对理论学习是被动接受,不够关注时事;在面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时,缺乏理性的观念、正确的认识、政治的立场,容易感性判断,导致共产主义信念不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牢固。对于高校学生党员来说,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要学会主动学习国家时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党员的现状却是缺乏学习主动性,对社会热点问题漠不关心,做事只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缺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三、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现状的成因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3]每年高校发展的大学生党员人数超过全国发展的三分之一,但是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偏低,这一问题应该受到高校党建工作者及高校所有党员的高度重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下:

1.入党动机不纯,政治思想不成熟,党性观念薄弱

现在有许多大学生入党的动机不纯,抱着入了党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发展的想法才去入党。入党带有功利性、投机性,入党之后,即使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仍然没有完全入党。由于入党动机不端正,导致自己的党员先锋作用不强,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坚定,没有强烈的组织纪律性,从而学习上不思进取,对党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的义务和宗旨,甚至有些党员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对社会问题和国内、国际大事一概不理,认为那都是与自己无关的。

2.学习态度松懈,理论水平不高,自身认识不清楚

部分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后学习态度松懈,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以及对自身党性思想的要求不高,只注重于学习专业知识。即使他们在入党前对党的理论知识有了初步学习,但在入党后就放松了自己,未能继续深入系统地学习,导致其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始终停留在较低水平,对党的宗旨、理想也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进而使这部分学生党员缺乏对其他同学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党员的先进性在他们身上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对党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也不够坚定,因此不能时刻提醒自己应在同学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更不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4]

3.社会不良风气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社会风气即社会群体的风尚习气,是指人们集体惯有的偏好和行事习惯,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和审美等多方面,是社会群体意识的外化和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高校是大学生党员乃至所有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阶梯,也是高校学生价值观、事业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时高校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以及党性思想没有稳定的基础,很容易受到外界社会的干扰,意识形态被扭曲。

4.基层党组织教育力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名党员,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的党组织,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但是很多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教育不够,也不够重视,更没有建立完善的系统和教育机制。这对于刚刚入党的新党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些学生党员本身应有的理论素养就不高,对自己的要求无法做到高标准,就会偏离一名真正优秀党员应有的轨道。随着学生党员的不断扩大,党支部对于党员的再教育日益松散,无严格规定的理论学习制度,学生党员既不清楚理论学习的要求,也没有参加理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导致理论学习流于形式或处于停滞状态。[5]所以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以有利于对党员进行管理、有利于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为目标,科学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配备齐整负责人员。[6]

四、结束语

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学习需要形成分层次、分阶段的体系,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党的理论知识以及国外先进理论也需要以不同的载体和丰富的教育形式向学生展现,通过学习促进理论素养提升,建立学生党员考评和监督机制,及时检验和监督党员教育培养效果,使理论素养提升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构建并拓展学生党员素质提升实践平台,在实践中砥砺党性,以实践育人的视角促进党员理论素养提升,进而全面提高和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建立全新的体系,适应新社会新时代的要求,完成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培养出能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使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建明.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素质现状与培养方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2):75-77.

[2]刘光峰,曾以林.关于高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问题调查分析[J].党史文苑,2006,(22):36-37.

[3]郝艳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探索[J].党政论坛,2012,(10):58-60.

[4]刘树道,安涛.对大学生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的理论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12.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篇4

[关键词]大学生 艺术素养 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薛莉(1977- ),女,河南南阳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西 南昌 33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体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YB0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83-03

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培养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德智体美四种基本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基础。在人的四个基本素质中,艺术素养是人类生活的调和剂。人们追求愉快幸福的生活,仅有物质财富是不够的,还需要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和素质,只有提高审美素质才能提升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层次。一个人在生活中,艺术素质不健全,不懂得艺术享受,不善于感受美好的自然世界、人文景观,就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社会的所有进步都是追求美的结果。因此,加强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文对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艺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象中受益,历代艺术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成为人才培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艺术素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带来有益的补充。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进行过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从思维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的论证,换句话说,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者是先艺术而后才是科学。”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认为:“通过美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通过美使精神的人回到素材和感性的世界。”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结合使人处于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自由境界中,使人成为协调发展的自由个体。

二、艺术素养概念的界定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是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运用逻辑学中下定义的基本理论,结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对艺术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传统逻辑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的较为简短而明确的命题,“概念=概念所归的属+种差”。所谓种差是属下面一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特征。传统逻辑认为,属加上种差,构成事物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或固有属性)。艺术素养概念中,素养是概念的属,艺术的本质是种差。因此,要想了解艺术素养的本质,既要了解艺术素养这一概念所归的属,又要对概念的种差及艺术教育的本质进行挖掘。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素质和素养两个概念时经常相互替代,交叉使用。从词源学角度看,在整体意义上,人的素质包含着素养,素养只是素质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的主要不同就在于“素质”侧重于结果的表达,“素养”侧重于过程的表述。

纵观关于素质概念的研究,有的学者把人的素质看作是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质属性,认为“素质”就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固有基础”;有的认为人的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所谓素质可以概括地表述为:个体得自遗传的智能和气质乃是素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从外界输入的直接体验与间接经验是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诱因和材料。在主体对外部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行为模式,最终内化为以能力与价值观为核心的个体素质,它与个体的人格特性融成一个统一体。人体对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和处理特定问题时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便是素质的外化形式”;有的认为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稳定而巩固的属性”;有的从素质的形成途径对素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人的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巩固的属性”。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先天遗传条件是素质形成的基础,个体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化是素质形成的途径,稳定性是素质的特点。我们认为,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各种潜质,通过社会环境和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

“艺术”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是对所有具体艺术门类或所有的艺术作品的一种抽象,其内涵始终具有不确定性。美学家W.肯尼克曾自我解嘲般地说:“当没有人问艺术是什么时,我倒清楚艺术是什么,只是当别人问我艺术是什么时,我则答不出来。”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提到艺术提到美的概念时,说了众所周知的名言“慢慢走,欣赏啊”。本课题在考察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根据研究需要,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创造美的特征。

三、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构成

明确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深入理解和把握艺术素养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和依存性,对制定艺术素养培养目标,建构艺术素养培养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艺术家的创作是把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和自我的审美理想融注于艺术形象中,然后物化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欣赏、领悟,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积累审美经验,并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美好、和谐的情感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基于此,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应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等。

1.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指个体对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包括对艺术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艺术的分类方法、东西方艺术的流派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艺术基本的表现要素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对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宏观认识,帮助他们在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面前进行认识比较,明确个体的爱好与艺术风格的取向。

2.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是指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分析、批判、评价解读中所展现的综合素质。艺术审美能力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依托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在具体的艺术欣赏过程中不断锤炼提升。

3.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侧重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个体面对审美对象时的情绪表达。艺术并非纯粹的物质存在,而是承载了丰富情感精神产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会感受到欢乐、悲伤、宁静、激昂、甜蜜、苦涩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艺术审美情感素养的培养,能使大学生对艺术作品展开想象,通过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享受欣赏艺术作品所带来的乐趣,帮助大学生学习正确的表达自我的情感,以适当的方式释放自我情绪,健康快乐的成长和生活。

4.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是指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艺术知识,依据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经验,表现出具有一定美感的社会实践能力。艺术审美创造素养可以分为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思维的层面,艺术可以使学生以更感性、更活跃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无限可能性。爱斯坦曾深有感触地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实践层面,艺术实践是学生艺术参与从艺术欣赏的旁观者到艺术实践的主动创造,有主动的优势。艺术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容易产生灵感火花的教育环节,学生在艺术活动参与中思维的激荡运转,往往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性,并随之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艺术审美创造培养的过程。

5.艺术审美道德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是指艺术审美在精神层面的升华与体现。艺术不仅表现美、同时也表现真与善,善往往被赋予美的形式,美又因有善的充斥而更富人性的光彩。这里所讲的艺术道德素养,并非强调艺术的“辅德”功能,把艺术当成德育的媒介和益智的手段,将其“非艺术化”和“德育化”,而是在强调艺术和道德在精神层面的融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健全和完善的人格,在审美教育中净化心灵。

四、艺术素养培养实践探索

1.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丰富艺术知识,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培养艺术情感。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偏重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学习。高校通常以公选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门公共艺术课程,如“美术鉴赏”“影视评论”“古典美学”“现代流行音乐理论与实践”等。学生通过观看绘画图片或聆听音乐录音等直观的形式,结合教师理论讲解,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大量的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艺术情感。

2.引高雅艺术进校园,使学生走近艺术大师,感受艺术经典,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2005年以来,我国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部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演出,这给大学生直接欣赏高水准艺术作品,参与高层次艺术活动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和节目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直观感受,体会了艺术之美的震撼,艺术素养的理论知识得以印证和体验。

3.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艺术展演活动,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提供艺术实践机会。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是高校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文化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展示了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和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为配合这一活动,各高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评选本校优秀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DV作品。另外,每年省级文化厅与文联、美协、音协等主办的艺术活动,多以作品展览、表演比赛为形式,如江西省第×届青年素描展,江西省第×届数字动漫大赛等,比赛在参与者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占有一部分比例,是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一个平台。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龙头,以校团委和学生社团为支柱,举办各种艺术文化活动。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团委及各院系纷纷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校园艺术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对真、善、美艺术的追求。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每年举办一系列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如校园歌手大奖赛、中国书画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心理剧大赛等。其中有特色的艺术活动之一是外语学院的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组织本院学生举行的英文歌曲比赛,从2003年举办第一届开始已经有9年历程,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断进取,在2011年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这是对艺术与外语专业成功接合实验成果的肯定,验证了艺术让学习更快乐。

再如,每年一度的校园心理剧大赛,由校团委和校心理咨询中心主办,2011年11月举行的第九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全校有14个学院参与,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剧本近两百个,直接或间接上台表演人数近5000人,直接辐射和影响在校2万多名师生。活动中,无论剧本的构思创作,演员的选拔与角色安排,道具的设计制作,演员服饰与化妆的设计,还是剧情的设计与排练等都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心理剧剧本的创作往往充斥着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评判,是他们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评价,体现着他们的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服装、道具和化妆的设计是学生对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运用和艺术审美创造素养的有效释放,他们有着艺术创造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艺术的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的星星之火,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从排练到正式的演出比赛,学生一次次体验着角色的心理历程,整个剧情的发展与冲突,表演过程展示出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素养和艺术审美情感素养。

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复杂的科研命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更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也是沧海一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探讨艺术素养及其培养问题,携手并肩,共同丰富和完善艺术素养理论。

[参考文献]

[1]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章安祺.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洪宝书.教育本质与规律[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5]张志海,李西云.人的素质论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篇5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素质教育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不是专门培养学生的某项技能和专业知识,而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培养和引导。所以,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符合时代特征的基本品质,是大学生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毫无疑问,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尽管就主流和整体而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与此同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政治信仰模糊、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协作理念弱化、心理素质脆弱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以解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教育为重点,深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些任务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使命,正因如此,我们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发挥的是主渠道作用。

2.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灵魂和根基,对于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起着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传授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美学等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实现人的价值目标需要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服务社会。自我完善除了知识和技能方面外,还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质作底蕴。尤其是在理工农医等非文科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技能、轻素质,忙考证、疏修养的现象。如今又不可能过多增开人文类课程,因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就显得尤为必要了。目前,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为无关紧要,可开可不开的课,这种心理直接导致学习动力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熟意义重大,它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完善自身人格。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专家。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青年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人的发展,而不是单纯技能教育导致的“单面人”的发展。同专业课的学习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对其意义进行宣传倡导,以期引起人们对其价值的应有重视。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独立人格、道德理念、人生态度、社会关怀等方面。这些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相一致的。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同时还进行革命传统、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民主法制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这些内容涉及到哲学、历史、经济、政治、伦理、法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这充分印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3.方法论的培养功能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进行理性思维的工具,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哲学原理部分就以提供方法论见长,其中蕴含着大量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哲学思维的学习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方式和辩证思维方法,进而提高鉴别和主动吸取优秀文化的能力,与此同时,增强抵制落后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标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文、史、哲等知识的融入,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取有关社会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人格、情操和人文精神。进一步而言,就是学会为人、做事和生存,包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及处理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从基本功能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于灌输思想、形成意识、塑造人格、指导行为。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正确的道德情感和理想信念,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教育功能的关键环节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展开,理论层面上的研讨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更为重要和艰难的环节在于如何把理论探索转化为教学实践,这是取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决定性环节。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理论任课教师的作用便突显出来,任课教师素质这个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总体状况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1.加强使命感,提升自我意识

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其中,除了专业技能培养外,其他诸多方面的素质,如思想政治、人文精神、身心健康、法律道德观念等等的培养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使命。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认识到:我们的素质教育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重技能轻修养的单项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此责任重大。为此,

必须提高自我意识,不能仅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一门普通的知识性课程来传授,在自我意识中要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教育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素质教育课程来对待。

2.增强责任感,提高业务素质

教师的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甚至是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尤其是在目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方向,才能够在言谈举止间,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功底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积累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各异。因此,同一个内容,对有的专业学生可能较有好感,而对另外专业的学生则可能味同嚼蜡。对此,任课教师必须做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面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授课中应该结合现代经济学内容。以有利于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面对理工科专业学生,就该尽量联系现代科技的相关信息以及使用自然科学的案例,以利于增强授课内容的说服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对此,任课教师唯有拓宽视野充实储备,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不可低估。任课教师在提升自身素养、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以自己言行中反映出来的思想倾向、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治学态度和气质修养等人格力量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树立起健康向上的做人典范。

3.提高技能,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还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其一,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灌输方法,充实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改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

其二,凝练教材内容和框架结构,补充专题讲座方法。结合国内外大事,就学生们关心的问题组织专题学习,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说服力。

其三,根据专业差别调整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的是不同专业学生,若忽视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自然会影响教学针对性。为此,有必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

其四,丰富教学手段,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本身只是手段,只有恰当针对某些内容合理使用教学课件,以及适当安排名师录像、专题片、专家学者讲座,才可以达到改进教学效果的目的。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篇6

关键词: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1引言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等,使大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文精神。在大学思政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大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使大学生在思政课程中悟到更加深刻的知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内在涵养。然而,当前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太理想,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使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政教学中无法发挥重要作用。

2大学思政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2.1高校教育重视专业知识,忽略人文教育

在大学教育中,校方往往把专业课程放在首位,而素质教育则位居第二,这样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使大学生毕业后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某些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中,他们认为学好专业知识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而对于素质教育,可有可无,学生不能在素质教育上花费太多时间。但是,这种看法往往阻碍了素质教育在大学中的发展,也妨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高职院校一般重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知识,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得不到重视,最终会导致一些高职院校中的大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使得这些学生难以形成较高的人文涵养,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

2.2师资队伍水平有限,不利于开展素质教育

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在学校中开设得不多,在所有课程中占有非常低的比例。而真正具备高端人文素质的思政教师很少,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质量。思政是一门具有较浓厚人文精神的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思政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自身要培养一种由内到外的人文精神,因为这样的教师能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深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无形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少教师具备这种人文精神,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不深入研究与思政教学紧密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学目标。对于一些年轻教师来说,他们大多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阅历不够丰富,对人文知识的研究不够深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利于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因此,一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丰富人文知识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3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为了应对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以上现状,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使学生在大学中得到全面发展,很有必要明确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政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大学思政教学提供良好的教育途径。以下将介绍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3.1充分利用人文资源,营造良好的思政教学氛围

在大学思政课程中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能有效提高教师对利用人文资源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在思政课堂中深入学习人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涵养,同时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大学是知识的聚集地,拥有良好的人文资源,包括校园文化资源、进步的思想资源以及红色教育资源等。在思政课堂中,教师要搜集、充分利用以上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熏陶,从而能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对于我国历史上的优秀人文资源,只要教师愿意花费时间备课,积极寻找资料,就会找到很多有趣且值得学生学习的人文资源。在大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冷静思考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人文气质,避免学生在这个经济主导型的社会中感到心烦气躁。因此,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人文资源,帮助学生培养优雅的气质,营造一种良好的思政教学氛围。

3.2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传播人文精神的桥梁,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审美等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形成一定的认知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涉及的学科内容比较广,但是内容比较浅显,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写小论文、团队合作完成有关学习任务。前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由发表个人观点,有利于学生培养独立的判断力;后者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使学生培养一种积极乐观、善于沟通交流、自信的心理习惯。因此,在大学思政教学中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3.3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主要依靠对人文知识的积累和人文素养的积淀。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他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有着很大的联系。在网络时代尚未发达的时候,大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教师、同学、书籍、报纸等,而在如今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网络风靡全国,所以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但是网络囊括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防止大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金钱观,就要营造人文氛围,在思政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其中,红色教育能使学生坚定自己的信念。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使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革命的艰苦,让学生更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生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4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4.1正确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确立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从广义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是教师传播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气质的一种教学途径。要正确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首先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学科内容,为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其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存在共同之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爱国、守法、文明的人,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文素质教育则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奉献社会、独立自强的人。这两者有交叉重叠之处,都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一批有责任感的优秀的当代青年。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既要落实好思想政治教学的工作,又要把学生培养成一批有思想、有理想、文明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4.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起着传播知识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作用,就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和人格素质。为人师表,教师要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在教学上,教师要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决不怠慢,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宽广的知识视野、深刻的逻辑思维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课本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研究课本的内容,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灵活地取舍课本内容制作精美而简洁的PPT课件。另外,校方要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人文素质培训,尤其要针对部分年轻、缺乏教学经验、人文知识不够丰富的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者要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考核,并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有关人文素质的论题,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

4.3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要从根本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作用就必须从实践中感知,从而得到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制作一个与历史遗迹有关的视频,学生可在网上寻找有关视频,也可以实地考察制作视频,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这样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当地的文化风俗,使学生觉得更加真实,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另外,还使课本里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践,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思政教学中重视专业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了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得不到全面发展,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思政教学的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思政教学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很有必要在大学思政教学中重点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苏冰星 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篇7

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师德、文化素质、学科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量基础教育师资靠地方师范院校来培养。这个意义上,地方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地方师范院校,应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和战略定位的高度,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教师的培养质量,使体育教育专业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为地区基础教育服务的体育师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质上是教师教育及其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教师教育而言,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除了一般的专业技能外,还应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人文素养。无论是从基础教育改革还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来看,体育教师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应比专业技能的提升更为重要。所以,应从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改革着手,建立融师范性、学科性、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基础教育的师资的培养,学生除了应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之外,作为教师,还应有深厚的人文素养。针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教育体制和机制以及改革发展趋势,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程体系,科学和人文素质培养并重,校内外一体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改革思路。

(一)优化课程体系

增加人文科学板块,特别是有利于跨学科和人文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应用性和技能型的特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在通识教育中适当增加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文学科特别是大学语文、体育美学和艺术欣赏类的人文科学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二)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以面向基础教育改革、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体育师资为目标,构建了融学科性、专业性、实践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术科之外的人文教育,构建“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并进,师范教育与专业技能相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体,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并举”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要强化与基础教育新课改关联的选修课,聘请一线优秀教师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专项培训;加大实习改革力度,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使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实行无缝对接。

(三)全面推进体育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外,也体现出特殊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如不太重视文化课学习,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较差,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过于狭窄等。由于课时的限制,指令性的教学课程过多,通过增设课程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的余地不大。改革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关注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好的路径和方法就是在专业课(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中渗透人文学科教育,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1.推进体育专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上应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来说,一定程度地淡化“专业”意识,避免对“专”的误解,我们培养目的不是专项运动员,而是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实际上,对基础教育而言,学校并不需要单一的“专项”体育师资,而需要相对“博”,学科知识和专项上的“博”和“通”。其实,对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而言,需要篮球专项的老师上其他球类或田径课程是最正常不过的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专”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应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学改革,要加大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注重在专业课(基础理论和术科)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和素质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体育、体育教育和体育科学与社会特别是科技、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体育教育专业应注意通过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使学科教育和当今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体育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中体育人文社会学本身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课,体育学科基础理论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属自然科学,有大量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既有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又有人体结构、运动生理所包含的美学原理;体育实践教学如术科技能和体育竞赛,更是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多方面展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以及审美教育的价值理念,成为体育教育中科学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专业教育中推进科学和人文精神并举的教学改革,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宗旨通识教育的目的。

2.强化体育专业教育中精神意志、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占用的时间最多,不能简单地把专业技能理解为术科教育,应把术科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强身健体、健美心灵、提高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结合起来。专项教育中动作的要领固然重要,但精神意志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体育术科除了动作的要领,还有潜能的挖掘、个体极限的发挥、战术战略的运用,这既体现了综合智力的运用,也是精神意志和心理素质的比拼,也包含了如何管理和协作关系、使团队力量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的管理科学的学问。术科教学和体育竞技的规则和规范,又是思想道德和精神意志最好的教材。术科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应注意挖掘和渗透这样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让公平公正、尊重规则、尊重对手、超越自我、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渗透于专业教育中,培养和丰富未来体育师资的综合素质,提高师德水平。现代教育认为,心理健康和意志力的培养不亚于智力的开发,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只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因为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会有健全人格。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健康,健康的生活观念和心态,体现为意志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体育是培养意志力和增强心理修复能力最好和最有效的方式,体育专业教育应渗透这样的健康教育理念,使之成为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

3.增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和美有着不解之缘,多方面展示了人体的形式美和人的精神美,成为人们审美体验的对象。体育的强身健体、健美身心、提高人的精神气魄和审美教育对人的精神陶冶、美化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处。体育,既是具像化的人体美,又有抽象化的精神美,是审美教育不可多得的形象化的教材。体育专业教育中,人体解剖和运动生理学,术科教育中的艺术体操等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素材。体育专业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就是在这些专业理论和术科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体育和体育科学所包含的美,以及体育美的丰富表现形态如形式美、运动美、精神美、社会美,“使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认知美,感受美,体验美,化抽象的理论为审美鉴赏,培养学生对人体美、运动美和体育美的鉴赏力,达到基础理论学习和审美情趣培养相统一的目的”。影响和提高大学生心灵境界,达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新世纪以来,师范教育改革面临着方向性的选择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篇8

关键词 职业基本素养;教学情境;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95-03

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修养与职业能力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能否形成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等。对我国当前以应试教育经历进入高校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其未来的职业选择显得很迷茫,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能力产生前所未有的畏惧和不适应性。这突出表现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和有些企业却招不到所需人才这一矛盾。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职业基本素质不高的客观现实,开设职业基本素养课程就成为学生和社会的双重需要。

职业基本素养作为一门课程组织实施教学,运用传统的思想理论教育教学模式不适应该课程自身属性和特点的需要。如何把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教学的效用发挥到最佳状态,使学生能够成为一名社会认可的优秀人才?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结合本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属性,根据社会职场中新的发展变化需要,适时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内在功效,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1 传统思想理论教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职业基本素养课程属于学—思—行渐进循环形成教育的范畴,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属性和实践性。组织该课程教学就应该突破传统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探究一种符合本课程内涵属性和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传统思想理论教育课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讲授贯穿始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单方面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这就使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思想理论教育课在教学内容上过于注重条文和理论,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这样的思想理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其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现实依托,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遇到问题时却又感到迷茫,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对此类课程失去兴趣。因此,对职业基本素养课程的教学需要建构一套符合当代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本门课程自身属性的全新教学理念和模式,以提高当前在校大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学的实效性。

2 提高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高校实施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新时期社会所需要的职场优秀人才。其中,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与参与社会从业能力是该门课程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学—思—行循环渐进形成的教育理念,掌握好教学规律,探索适用本门课程自身属性和特点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思—行循环渐进教育氛围中固化课程教学中的精神实质,同时引导学生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体验,内化职业基本素养,实现从业能力的自我超越。

根据课程知识架构体系,按照学—思—行的教学理念,找好教学切入点 职业基本素养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正确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自觉养成内化基本素养的品行。因此,教师要结合当今社会职业发展中的基本素质要求并结合自己及他人现实生活中的切身经历去教育和引导学生,让课堂教学散发出灵性的光芒。当学生感受到了课程教学内容的丰满与真实的同时,就会自觉地用心体验,就会不断内化提高自身基本素养。教师知、情、意为一体的全身心投入,传授给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社会职业行为能力。

1)研究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统一。职业基本素养课程的任务是要从社会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基本素质。因此,要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认真系统研究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的架构体系,捋清单元模块间的联系与区别,找准理论在现实中的落脚点并夯实其佐证材料。根据高校学生现实的职业基本素养状况和客观需要,真正把教材中的有限内容有效转化为课堂无尽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使学生感到职业基本素养不流于形式,能使他们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后真正感悟到职业基本素养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内化、践行职业基本素养。

2)理论启迪与接受心理的统一。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教学要真正发挥理论的启迪作用,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思想理论教学模式进行,要根据不同教学模块中的内容进行理论教学创新,而且还要研究作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主体的接受心理。由于职业基本素养课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学生在其成长历程中就耳濡目染的,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渠道的教育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它们或多或少地在学生的心目中有一定的位置。这些被固化在心目中的色彩各异的“意识框架”和“行为惯性”,就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一方面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对课程中涉猎的教学内容产生一种选择心理。

因此,对于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教学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接受心理,不能用传统的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学生,而是要细心地去研发蕴含在职场中的看似普通实为高尚的美好事物中的人和事,揭示隐匿在事物中不光鲜的人和事,使学生通过对比认知和感悟,对前者产生崇敬感,对后者产生厌恶感,使其在心灵深处真正得到陶冶。

将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情感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古人云:“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作为高校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教育,就必须按照情理相通、氛围熏陶、榜样示范的模式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情感,才能增强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所以,职业基本素养教育必须注重该课程教学所需的情感文化氛围的创设,在其模块教学内容的逻辑设定和教学组织方法上既要富于理性,又要渗透人情、人性。

1)注重校园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职业基本素养课程的特点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职业基本素养,提升职业基本素养,完善职业基本素养。作为在校大学生能够时刻感知、感悟到的素养氛围是身临其中的校园文化,如学校中的各种制度文化、校训文化、生活文化以及社团文化等。因此,在整个课程教学设计中,按照学—思—行的渐进形成理念,以情境教学设计为切入点,注重挖掘校园隐性文化中的有效成分,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教学的情感兴趣。按照青年人学—思—行的特有规律,不断创建和完善职业基本素养认知、体验、提升的校园文化平台,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的感染中内化自身基本素养,真正把职业基本素养养成教育贯穿到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

2)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发和利用。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作为一门课程组织教学,就必须遵循这门课的特有属性。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关键在于学而明、思而变、行而成。因此,职业基本素养教育课的教学设计应始终贯穿应有的实践教学环节点,并以其为依托设计教学实施方案,按照职业基本素养养成的特有规律,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断研究和利用校内外实践素材和情境,全面提升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本门课程的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始终以主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中认知、体验和感悟,内化提升自我职业基本素养。

3)注重榜样示范的开发和利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组织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收集在现代社会职场中涌现出来的令人敬重的人和事,特别注重发现具有较高师德水准并令学生仰慕的一线教师的先进事迹,善于细心观察学生自身的素养亮点,利用学生身边的榜样作为教学中的示范案例,会使他们体验到该课程教学内容更加真实、可信、可学。身教胜于言教,职业基本素养课教师本人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也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任课教师为人要有道德感和责任感,要有做事严谨、敬业执着和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在学生面前言行一致;教师的言行示范,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中的教学,还应从日常工作中的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做起,才能成为学生身边学习的榜样。

4)注重案例教学的开发和利用。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教育是按照学—思—行的认知规律组织实施的。所以,创设各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案例情境并让他们置身于情境中的角色,使其“亲历”过程,感悟内涵,是提升本门课程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科学合理的案例教学法是实现这一路径的较好选择。

案例教学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社会实践的时间、费用成本,并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案例教学是以社会实践中的经典事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重新引入虚拟的社会实践情境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和多向互动,认知和感悟这一经典事例中的精神实质,不断内化和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例如,在安排“如何树立协作意识”这一教学模块的虚拟社会实践情境时,为了让学生认知并感悟团结协作的精神实质,教师把当今技术密度极高的空客制造的虚拟社会实践情境展现在他们面前,通过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讨论,使学生感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因而,教师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随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和案例。职业基本素养课程尽管有其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但也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突出特点,就是必须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只有这样的教学才具有生命力。案例教学必须突出其实践性,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认知、感悟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3 在生活上引导学生进行素养养成的自我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高职业基本素养自我教育认识和剖析能力的同时,应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自我提高的职业基本素养养成的内在驱动力。实践证明,一个人的职业基本素养的高低不是单一靠教就能形成的,而是在不断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从我做起,“躬行实践”。在参与素养养成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实践活动的灵活性,防止单一的实践活动。心理学实验表明,当同一种刺激反复作用于人的大脑时,所引起的反应强度会越来越低。因此,在素养养成实践教育中应注意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和新颖性,深入地发掘、探讨,开通多种素养养成实践渠道,发掘每一实践环节的教育功效,以达到提高学生自我素养养成教育的能力。

总之,提高大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课的实效性必须突破原有传统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将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学习体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素养养成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改革和方法的不断创新,使学生养成自觉内化提高自身职业基本素养的能力。只有在方法和手段上把握教学规律,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伟.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14-115.

[2]吴文广,李奎香.职业道德概论[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3]马必学,王式正.职场必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道德观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