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体育类职称论文8篇

时间:2023-03-30 10:40:15

体育类职称论文

体育类职称论文篇1

(1.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1519;2.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摘要:中职学校师资队伍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各种类型结构比例的失调,应改善、促进师资队伍各种类型结构,措施包括补充专业课教师、实施双师型导向、鼓励教师专业提升、组织教育理论培训。在解决量的层面的类型比例后,还需要解决质的层面的水平问题,以此促进教风的好转、办学品质的提升。由此获得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是实事求是、凸显区域特色,抓住机遇、讲究推进策略,营造氛围、提升职业境界,抓住重点、完善管理制度。

关键词 :中职师资;类型比例;失调;教师文化;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058-03

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于1984年建校,原名重庆市合川行知职业中学,是一所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特别是生活教育理论实验的中职学校。我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问题,将师资建设作为我校“国家中职示范学校项目”改革发展的切入点进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中职师资队伍的类型分析

中职师资因为其建校时期的师资来源及专业发展环境的影响,使得师资建设中存在着诸多深层次问题。从师资队伍类型的角度分析,主要表现在:

课程类型的角度: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不足 我校作为新建职校,教师主要是来自普高、初中等学校,他们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教师,不愿意转教专业课程。因此,学校从一开始就面临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的困境。

智能类型的角度:单一型教师偏多、“双师型”教师不足 当时,我校教师中大多数教师只能教文化课或专业课,缺乏教专业课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单纯由文化课转岗而来的教师,因缺乏专业训练而难以将专业知识讲透;从企业转岗、社会招聘而来的教师,因缺乏良好文化基础而难以将专业知识讲清。这种单一型教师偏多、“双师型”教师缺少的状况严重地影响着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来源类型的角度:半途转岗任教多、专门培养任教少 在我国开办专门的职业技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职教师资以前,中职学校不得不动员基础课教师转教专业课,80%以上专业课教师都是转岗而来。由于缺少专门的职前训练,这些转岗教师只得边学边教,教学效果不好,于是一些教师又放弃专业课教学而转教以前的基础课,使得专业课教师队伍处于不稳定状态。

职称类型的角度:低级职称教师多、高级职称教师少 对于职称高的优秀教师,中职学校难以引进,来校任教的教师职称普遍偏低。在急需师资情况下,学校大量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如此一来,整个学校教师的职称结构呈现偏低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年龄类型的角度:中老年教师偏少、青年教师偏多 作为新建学校,前来应聘的大多是年轻人,加之,招聘部分新毕业大学生,使得学校呈现中老年教师偏少、青年教师偏多的现象。虽然青年教师有热情、有精力,但缺少老教师的传帮带。

教学类型的角度:经验型教学较多、思想型教学较少 建校之初,我校许多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还有一些教师是由企业转岗而来。他们缺乏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更缺少教学技能培训。他们模仿、移植自己教师教学的样子,简单重复教学多,反思改进教学少。

基于类型分析的建设策略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问题的实质既不是简单的数量问题,也不仅仅是质量问题,而是师资队伍类型结构的失调,即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不足,是师资队伍在课程结构类型上的失调;单一型教师偏多、“双师型”教师不足,是师资队伍在智能结构类型上的失调;半途转岗任教多、专门培养任教少,是师资队伍在专业培养类型上的失调;低级职称教师多、高级职称教师少,是师资队伍在职称类型结构上的失调;中老年教师偏少、青年教师偏多,是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类型上的失调;经验型教学较多、思想型教学较少,是师资队伍在教学品质类型上的失调。基于上述判断,解决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处方是改善师资队伍的类型结构。为此,我校采取了系列措施。

补充专业课教师,稳定文化课教师,促进二者比例合理化 近年来,我校坚持只进专业课教师的原则,学校领导亲自带队到高校招聘数控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汽车制造与检修、会计、学前教育等专业毕业生,专业课教师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学校通过政策引导,让部分文化课教师专学急需教师的专业,转教专业课。经过持续建设,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就趋于合理了。

实施“双师型”导向,减少单一型教师,搭建二者的合理比例 我校与近百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批派送教师到企业代岗、顶岗实践;学校选送专业课、文化课教师到各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鼓励教师报考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多管齐下,我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迅速从当初的不足20%提升到85%,形成了与课程结构比例相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鼓励多方进修,帮助教师提高职称,促进职称结构合理 近年来,我校派送了一批教师到各地高校进修,要求教师在进修期间参加技能展示、发表教研成果,为晋升职称做好准备。同时,学校从西南大学等高校聘请专家为教师专业发展实施个别化引导,青年教师的水平迅速提高,教研成果纷纷发表,教学风格逐步形成。一批教师的职称逐次得到晋升,师资队伍职称结构逐步得到改善,走向高端化。

组织教育理论培训,塑造教育灵魂,打造思想型教师 我校来自普通中学的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一般,来自理工科专业的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工程人员没有接受过教育科学训练。缺少教育思想作为支撑的师资队伍,缺乏职业发展愿景、专业发展动力,应付性、机械性的教学是自然的。为此,学校邀请高校专家来校做系统专题培训,组织教师到高校学习,同时还组织教师开展说课和赛课活动。通过多途径的持续推进,教师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教师还进行反思、总结,发表教研成果,一支思想型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

基于类型优化后的水平提升

上述措施虽然解决了量的层面的类型比例问题,但仅仅是“治标”,接下来的任务自然该转向质的层面的质量水平问题,进行“治本”。

各中职学校的区域社会环境资源不同,学校如何利用环境资源以打造有特色质量的师资队伍,也是需要自己探索的。在反复研究基础上,发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解决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治本”之方。为此,学校组织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学习活动,让教师体会陶先生“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教学做合一”等主张的现实意义。学校围绕学陶、师陶、研陶,要求教师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定位教学理念、形成教学模式,逐步走向有教育理论支撑的思想型教师,并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以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理论认识。

机械训练少了,人文意味浓了,课堂富于生气 我校教师在学习生活教育理论中,领会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精神,按照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要求,将职业技能训练与人文思想熏陶结合起来,课堂散发出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学校教学生机勃勃,促进了校风的好转。

教学中简单重复少了,反思教学多了,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 通过学习,教师体会到“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要“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中学”的真谛,开始注重课后反思,自动总结教学成效,重新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教师从中获得了职业成就感,进而推动着教学改革的持续。

教学中单一传授少了,引导探究多了,学习主体性得到激发 在陶行知先生“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等思想的启发下,教师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创造新生活的人,并尝试探究教学,注意激发、引导,将“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了学风的好转。

经验型教师少了,专家型教师多了,学校教学品质得到提升 在“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做的法子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启发下,教师自动加入到“生活教育、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探讨中,积极参与到“工学交替、理训一体”的培养模式改革中,自觉地实践着“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教师将教研心得写成100多篇出来,学校教师队伍出现了由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的良好趋势,学校的办学品质由此得到了提升。

经验:彰显特色、讲究策略、提升境界、完善制度

目前,我校中青年教师100%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有20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教师中有高级讲师57人,特级教师1人,研究员1人;有区科技拔尖人才1人,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有部级培训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15名,区级骨干教师22名,“双师型”教师141名,打造出一支数量规模合理、质量水平较高、各种类型比例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还涌现出一批典型人物。

总结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实事求是,凸显区域特色 首先要正视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其次要清晰认识、高度重视中职师资队伍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基于这些认识,再探讨师资队伍的准确定位和特色打造。其中,特色打造要注意分析所处区域环境,如我校建校在陶行知创办重庆合川古圣寺育才学校的故乡,有“行知文化”的历史资源,师资队伍建设就要运用好这个资源,抓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陶味文化”来支撑师资队伍思想建设。

抓住机遇,讲究推进策略 面对上述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我校领导分析其产生的主观与客观因素,积极利用“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等政策与发展机遇。同时,分析推进策略,制定支撑政策,分门别类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突出专业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全员培训教师等类型的教师培育,促进各类教师的类型比例逐步走向合理。

营造氛围,提升职业境界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校以“行知校园文化”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灵魂支撑,注重思想层面的职业境界引导、提升,努力建设“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风文化,并辅以“以德立人、能行天下,培养做大事的人”的办学理念,“行知合一、德能兼备”的校训,“教学做合一”的校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中人”的学风,教师沉浸在浓厚的“陶味”校园文化之中,使敬业与奉献精神成为教师的身份名片。

突出重点,完善管理制度 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无疑是中职学校师资建设的重点。为此,学校采取了观念先行、制度跟进的策略。一方面,组织教师从学生就业短板、中职教育国际经验出发,诊断教师队伍素质的缺项,形成建设“双师型”队伍的共识;另一方面,学校制定系列配套奖惩制度,如要求专业课教师每年带任务、带技术到生产一线去参加30天以上的顶岗锻炼、考察研修、教学研讨,有力地推动了教师向“双师型”的转变,提高了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参考文献:

[1]叶上雄.生活教育十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

[2]合川生活教育整体改革领导小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合川教育整体改革[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的出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唐智松.陶行知居渝期间教育思想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⑷.

[5]周毅,等.陶行知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体育类职称论文篇2

一、征稿对象: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及硕博士研究生,社会各界关心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人士。

二、主要栏目:专家观点、理论与政策、区域改革与发展、院校治理、比较教育、人才培养、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等。本刊也欢迎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现实意义强,能够涵盖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研究或教育研究论文。

三、来稿要求

1.篇幅:以5000一8000字为宜。

2.题名:简明、具体、明确,概括论文要旨;不超过20个字。

3.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多名作者姓名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于其姓名右上角及工作单位名称前标注相应的数字序号;工作单位名称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含院系)、所在省市名称及邮政编码。

4.摘要:直接概括论文的学术观点和结论,一般不超过300字。

5.关键词:3一5个,中间用分号隔开。

6.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一),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置于论文首页的页脚。

7.图表:插图、表格要清晰、整齐,用序号标明,并命名图题和表题。

8.注释与参考文献: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用带圈数字注于当页页脚;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内容的出处,用带方括号的数字按顺序编码标明,并与文末编码对应。

9.英文翻译:包括论文题名、摘要、关键同、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置于参考文献后。

四、注意事项

1.本刊以刊发较高质量论文为原则,优先刊发依托部级、省级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

2.本刊不收任何版面费,实行优稿优酬。

3.本刊编辑对来稿有必要的修改或删节权,作者对此若有异议,请在来稿时说明。

4.请务必在文末注明作者联系方式,包括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

五、投稿方式:本刊已启用在线投稿系统,地址gzvef.gzpyp.edu.cn。请将按步骤填写资料,将论文电子版上传至本系统,原投稿邮箱gzpypxh@126.com保留使用。联系电话:020-84738555。来稿审稿期约一个月,自投稿之日起一个月内未收到采用意见,作者可自行处理。

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文献类型代码、电子文献载体代码

1.普通图书、学位论文、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代码〕.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08.

[2〕王伟宜.中国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3〕王乐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21-22.

[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25.

2.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例:

[1〕贺修炎.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高职教育[A].王乐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265-272.

3.期刊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期):起止页码.

例:

[1金顶兵.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专业选择的比较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 , (3):129-139.

4.报纸〔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称,年一月一日(版次).

例:

[1〕焦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N].中国教育报,2010-12-06(1) .

体育类职称论文篇3

 每周三是本市电视报出刊的日子,我下班时都顺道在固定的摊点买一份。接到3月17日的新报纸,发现报纸变厚了(报价未变),翻开来阅读,我惊讶地看到三篇学校教师撰写的教育文章,每篇约两三百字,旁边的报眼特别提示———教育论文。  这是教育论文吗?不错,教师写、写教育的议论文,但将它定性为“教育论文”,似乎还不够格。首先,两三百字,就一个教育观点浮光掠影地扯几句,几乎没有实质性内容,并不具有可读性,更不用说指导性,这样的“教育论文”发表出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其次,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为这些“教育论文”把关的居然是非教育人士,他们在教育论文面前有发言权和审批能力吗?那三篇文章纯属“炒馊饭”,但它却堂皇地变成了铅字。  无从得知该报刊发“教育论文”的真正动机,但从其他一些同类现象中能够洞察一二。这几年,很多媒体十分看好教育的潜在经济效益,纷纷改变自己的媒体定位,单列教育栏目,刊发各类教育文章。这种现象本无可厚非,但这些栏目里的文章大多以刊发“教育论文”为主,而且都是一些内容过时、低劣不堪的文章,有些甚至是从其他教育报刊上盗抄而来的。这些媒体上经常出现的征稿启事多少暴露出了他们开栏的不良动机:本报(刊、网)欢迎广大教师投寄教育论文,在本报(刊、网)上发表的论文在职称评审中有效……。一位记者朋友告诉我,为了让他们报纸上刊发的“教育论文”具备评审效力,报社特地攻“关”,得到有关教育部门的认可;在他们那儿刊发论文,作者要按字交钱(而不是报社给作者付稿费),1字1元,500元封顶。可以自己交论文,也可由报社代为撰写论文;报社将这列为采编人员的广告任务,从中提成……。面向需要论文的教师卖版面已是某些媒体创收的“公开秘密”。  职称评审中的论文要求成为媒体创收的机会,这恐怕是有关部门始料不及的。连电视报都开始刊发所谓的“教育论文”时,教师职称评审部门真该反思把教育论文定为职称评审必要条件的合理性了。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建议将教育论文列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参考条件,不影响参评资格;同时,把课题研究列为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提倡多人合作,但必须从最初报送选题开始接受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审查和跟踪督察,有阶段性成果即可参评职称,杜绝任何急功近利、闭门造车、空谈理论的教育“创造”,让教师脚踏实地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让学生从中得益。  广播电视报刊登教育论文是教育的不幸,也是媒体的不幸,请教育主管部门和媒体主管部门都来问一问、管一管,不要再让这样的“黑色幽默”继续上演。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体育类职称论文篇4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专业名称 职业名称 职业分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72-04

中职学校的专业名称是专业学习内容的集中体现,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 年修订)是学校设置专业与学生专业选择的基础性文件。企业和社会对专业的理解直接来源于专业名称,而且专业名称对学生的选择以及学校的专业设置具有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学生后续发展及职业取向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确定中职专业名称,讨论中职专业名称与职业名称的关系是十分必要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中职专业命名的现状分析

根据 2010 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下简称《目录》),新版《目录》要完成“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对应专业技能、职业标准和继续学习专业方向”的任务。

众多专家学者针对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以及职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学者姜大源的《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一书认为专业划分是职业学校对现行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客观实际的科学描述,也是对潜在的职业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这一观点强调了专业能够客观描述职业、预测职业发展趋势的两大功能,充分体现了专业与职业的紧密联系。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要求在两年内力求做到“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和信息化”。可见,目前中职专业建设的确仍然存在“专业与职业”脱离、“专业建设不规范”等现象。学者刘春生、徐长发的《职业教育学》一书提出专业建设要遵循五个原则:方向性原则、适应需求原则、条件可能原则、科学规范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其中科学规范原则,包括专业设置要科学布局、专业划分要科学、专业名称要规范三个方面。尽管这本专著 2002 年就已出版,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五个原则的提法有些保守,但就目前中职专业目录的现状来看,强调专业建设“科学规范原则”的重要性仍然十分必要。

《目》作为学生选择专业、企业招聘人才以及社会培训的参考标准,专业命名应遵循一定规则,以保证《目录》的清晰、明确。本文将结合表 1(均摘自《目录》)从中职专业的职业性体现、中职专业命名的词性规则以及中职专业命名的内容性规则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职专业的职业性体现。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指出,专业是指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的学业门类,其专业名称应能够准确地体现出学生的培养目标。以表 1 中医疗卫生类护理专业为例,其对应职业有护士、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医疗救护员。其中心理咨询师职业通过 2005 年增补本加入到职业分类中,根据《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其职业定义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心理咨询师最低等级为三级,其中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报考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根据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不满足学历要求。并且他们大都为不满 20 周岁的青少年,自身心理还处于相对不稳定的阶段,难以胜任“心理咨询师”。从另一方面来说,护士与心理咨询师两个职业的职业内涵存在很大的区别。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对护士的工作内涵的定义中包括“给予病患心理支持”一项,但其与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涵中的“心理咨询”不能相等同。仅从字面上根据护士应“给予心理支持”就将心理咨询师与之等同并划入护理专业的范围是不科学的,也许《目录》在编写过程中忽略了职业的领域特殊性。

(二)中职专业命名的词性规则。专业名称不能统一容易引起社会大众对专业的基本内涵及专业范围的误解,并造成对相关专业研究的困难。例如,2012 年 9 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中国汽车科技人才发展研究”课题的框架内,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学校在实际开设专业时,会更多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只有少部分学校的专业名称与现有《目录》完全相同,大部分学校的专业名称都是对《目录》中专业的拆分、合并、组合或具体化,以实现与当地就业市场的更好“对接”,如“汽车制造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对“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的拆分,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汽车制造与检修”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重新组合。由于各校专业名称不统一,加大了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的难度。同时,专业名称不能统一也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和社会在专业人才培养上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目前中职学校的专业命名方式以多种形式呈现,在《目录》的不同专业类别中存在用物(中药)、技术(康复技术)、学科(医学)、职业(会计)、行为(飞机维修)等不同类别的词用作专业名称的现象,并且这些专业名称的词性并未呈现一定规律。更有甚者,部分地区中职学校存在更改《目录》中专业名称的做法,以保证与当地职业的“对接”。

(三)中职专业命名的内容性体现。在《目录》的财经商贸类中会计专业与会计电算化专业对应的职业、职业资格完全相同。如若两个专业面向完全相同的职业,就无需保留两个专业同时存在;如果两个专业存在区别,就应该在《目录》中有所体现。会计电算化专业相对会计专业来说是个年轻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为会计工作编写程序及软件,并且能够使用已有程序及软件完成会计工作的人才。目前,普通会计亦需要具备利用软件、程序的进行工作的能力,故而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间存在相当程度上的重叠,二者的区别应在面向职业上有所体现,完全相同的职业面向容易引起学生或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内容的疑惑。根据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当修改专业面向有利于反映专业内容特性,有助于企业、学校以及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理解,避免学生选择专业以及企业招聘时出现对专业认识不清的情况。

根据以上分析,《目录》中专业存在专业名称对应岗位名称;多个专业名称对应相同职业名称、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名称与职业名称对应不上;R得称对应职业名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没有收录等情况。要完善《目录》的建设,做到“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对应专业技能、职业标准和继续学习专业方向”,需要为《目录》设计规范的质量检查标准,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中职专业命名过程进行审核,对不妥之处进行调整以提高中职专业名称的规范性。

即使在专业的团队合作下,《目录》仍未能完成修订说明中“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对应专业技能、职业标准和继续学习专业方向”的任务。专业与职业的衔接如此困难也许亦说明我国职业分类标准同样存在不足。

二、职业分类名称的现状分析

职业分类的概念首次出现在 1964 年的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中。1999 年,原劳动部组织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问世后,掀起了对职业分类、职业资格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热潮。《大典》是国家职业管理的纲领,直接影响到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职业结构和职工配制体系的建立以及职业资格的考核和培训等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尽管 1999 年版《大典》的颁布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管理方面的空白,标志着我国职业分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1999 年版《大典》逐渐出现不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症状。本文结合表 2 从职业分类的领域特殊性体现、职业分类的社会性体现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职业分类的领域特殊性体现。《大典》对职业的定义是“从业人员为获得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工作类别”,认为职业有 5 项基本特征,即目的性(以获得报酬为目的)、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和群体性。职业的类型多种多样,每一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研究和分析职业教育的问题,必须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分类。职业分类就是指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社会分工是职业分类的依据。在分工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上,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以及劳动的支出形式都各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各种职业之间的区别。职业的领域特殊性是职业分类的基础和依据。我国还有一些与职业相关的、有时甚至经常混淆使用的概念,如工种、岗位和职位等。由于对职业认识的不确定,特别是对职业与劳动组织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多,以及受安格鲁文化对职业认识的影响,常常认为这些概念只不过是“职业的不同的分类方法中或分类层级上的表述”。要做好职业分类,首先要明确“职业”的特殊性并准确将其与“岗位”等其他概念区别开来。从定义上来看,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岗位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一名员工承担若干项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职务、责任和权限。从对象来看,职业的对象是“工作类别”,而岗位的对象是“若干项任务”。

根据表 2 所示,在《大典》中护理人员类中的职业被分成病房护士、门诊护士、急诊护士、供应室护士四个细类。这四个细类在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以及劳动的支出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事实上它们属于同一职业的不同岗位或是不同部门存在的相同性质的职业,而非具有特性的不同职业。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职业分类中存在“职业”与“岗位”并存的现象。

(二)职业分类的社会性体现。在 2010 年教育部对《目录》进行修订的过程中,专业类别由原来 13 个增加到 19 个,专业数由原来的 270 个增加到 321 个。由此可见,社会职业在经济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社会分工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职业也在不断变化。新的社会职业的产生,原有职业的分化与综合,旧职业的消亡,这一延续不断的演化过程决定了职业教育专业的相应变迁。

但是,由于《大典》颁布时间较早,职业分类更新较慢,目前社会上相当一部分新兴职业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群体,但在职业大典中却没有相应的分类。比如中医护理专业在《大典》中没有相应的职业与之对应的职业种类,若只是将其归于与“护理”专业相同的职业群体,其职业内涵又不尽相同。又如土木水利类中建筑表现专业对应的建筑效果制作、建筑平面图设计、建筑动画制作、建筑后期与特效制作等职业已经在社会上存在稳定的职业群体,但是却没有能够进入《大典》。

三、总结与建议

(一)关于中职学校专业命名。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名称设置需要一个可参照的科学标准。传统专业大多与职业共用一个名称,如“会计”;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急缺技术型人才,国家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许多高职专业与普通高等教育曾共用一个名称,从而影响中职专业命名,如本科与中高职共用“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名称。

中职学校专业命名规律性不强,容易模糊社会大众对专业内容的理解,这不仅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和社会招聘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基于此种原因,笔者认为厘清专业命名的基本规律对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考虑我国中职学校专业命名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关于专业命名的建议:

1.要突出专业的职业性。姜大源在《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中将专业与职业的对应关系归纳为以下三个层级:社会职业(多个/单个)职业群(单个)专业/教育职业(单个)。换句话说,中职专业名称应当是对应某个职业群体的科学描述。专业名称的制定应以能够清楚、客观、科学描述一个职业群体为主要前提,按照教育规律予以分析与概括,将职业群向专业转化,由职业群导出专业,从而确定在职业性原则框架下的、符合教育规律的专业名称。

2.要突出专业的直观性。专业名称针对的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群体,涉及相当一部分的职业,如果专业名称过于笼统,将不利于学生建立职I归属感以及自身的职业定位。如果专业名称锁定在某个职业上,也可能限制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专业的选择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而专业名称作为最直观、最常见的专业实质的体现应具备一定的直观性。尽可能从名称上直接反映专业内涵以及职业内容,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学生及家长专业选择的难度。

3.要保持中、高职专业名称衔接。有学者曾通过认知发展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等方面论证了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中职与高职的衔接不只是层次上、形式上的衔接,实质衔接的操作还须做大量的细致工作,比如在名称上,中高职专业也应当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对于高职学校来说,主要招收中职升学以及高中毕业的学生,但中职毕业与高中毕业的学生程度并不一样,为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优势,中高职的专业名称应当保持一定的衔接关系。

(二)职业分类调整的原则。职业分类是一个烦琐而精细的工作,需要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职业科学知识以及对职业发展动向的敏锐作为支持。为提高《大典》中职业分类的科学性,保证按照《大典》制定的其他标准的质量要求,笔者为职业分类标准的制定提出以下三个建议:

1.要明确概念界定。《教育大辞典》中对职业作了如下解释: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种类。《大典》作为国家标准,应该对职业、专业、岗位等概念进行明确的区分。不同专业背景、社会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的人对职业的理解不尽相同,不仅如此,不同著作中对“职业”的解释也存在细微的差别。为保证阅读《大典》的人能够站在相同的视角上看待问题,作为国家标准《大典》应当对“职业”进行重新界定,并将重点放在与其他类似概念的区分上,从而明确职业的职能、要素以及分类依据。

2.要明确职业内涵。职业分类是指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首先要正确了解职业内涵,才能根据职业内涵的不同对职业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命名与分类。通常,职业的内涵是指一个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殊性,其表现在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劳动的过程,等等。只有在正确理解职业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区别划分。

3.要保持前瞻性。前瞻性是现代教育的属性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须优先于经济的发展,因而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选择不仅服从于现实的社会需要,还应从社会发展的未来需要出发。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更为密切,国家职业分类标准的制定会造成学校招生、企业招聘、学生就业等多方面的影响。

社会职业在经济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社会分工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职业也在不断变化。新的社会职业的产生,原有职业的分化与综合,旧职业的消亡,这一延续不断的演化过程,决定了职业的划分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它随着科技的进步时刻在变化着。《大典》作为全国统一的职业分类标准,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是保证其科学性的基本要求。职业划分包含着复杂的职业结构分支,要想使依照职业分类标准编写的其他标准做到与时俱进,就要首先保证《大典》的前瞻性。

总之,中职学校专业名称的规范,对于各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考生报考、社会用人单位选择和接受毕业生等环节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专业名称规范了,各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便会更加顺畅和方便,各考生报考专业时便会更加明朗和清晰,社会对专业的认可和接受也会更加快捷。作为中职专业命名的参考标准,《大典》的科学性是保证专业名称规范的重要条件。职业大典的科学性与专业命名的规范性是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重要体现。只有更规范了、更科学了,职业教育才会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与实施说明[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1012)[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10-27

[4]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2:132-135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6

[6]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S].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

[7]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研究报告[R].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2

[8]李忠海.卢春恒.林传礼.职业分类大典专家谈[J].中国培训,1999(7)

[9]刘春生,张存群.论中、高等职教衔接的理论依据[J].职业技术教育,2000(19)

[10]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一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6

[11]舒底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学出版社,2013:2-3

[12]张红.高职会展专业名称设置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9(16)

[13]蒋纯利.浅议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名称及其基本内容[J].艺术教育,2009(12)

[14]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S].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999:9

[15]赵志群.我国职业研究概述[J].中国职业研究,2012(6)

体育类职称论文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院系设置;文化分类;高职教学单元;院系设置理论;院系设置实例

院系设置,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范畴,它是高等教育教学单元的总分类在教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高等教育管理学在我国还不是一门十分成熟的学科[1],专门研究“院、系设置”的论述极少。高职教育的院系设置,还没有进入高职教育研究的视线,许多比这更重要的问题正等待厘清。然而,当高职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确定之后,其理论体系构建就应该开始了。高职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若能认定是从“人类三种文化”[2]41-42的分类开始的话,高职教育的“总分类”(实践中的院、系设置)就是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一件事,高职教育理论应该按着高职教育的逻辑来发展。

一、高职教育“院、系设置”的依据

普通高教,是“知识文化”体系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是“技术文化”体系[2]42-49的教育类型。在技术文化体系下的“院、系设置”,与在知识文化体系下的“院、系设置”,应该是有区别的,不管普通高校对“院、系设置”的研究是否开始或成功。因为普通高校的“院、系设置”是以学科为标准的,即以学科分类的名称来设置;高职院校的“院、系设置”是以技术为标准的,即以社会产业、行业、部门的名称来设置。

注:中国大学的学院设置情况来源于各学校的网站,学院数量中不包括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管理型学院及独立学院。国外高等学校的学院设置情况来源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以及有关学校的网站。关于学科分类,中国学校主要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国外大学主要参照2000年修订的美国学科专业目录(ClassificationofInstructionalPrograms,简称CIP),为了便于比较,也参照了中国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

上表中清楚表明,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普通高校,它的院系设置都是按学科分类设置的。而高职教育,因为是以技术文化为逻辑起点的,它的院系设置就只能以技术部门来分类。问题是学科分类经历了几百年的研究与发展,已经十分明确并细化,它可以按学科门类和一、二级学科设置院系(只有中国内地按二级学科设置院系)。而技术教育过去是附着在知识教育体系之中,靠知识主体在各技术部门的实际工作中体悟、试验、重复、熟练而得到。国际上,专门开设技术教育,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而且各国模式不尽相同。所以,我国高职教育的院系设置,不是我们想怎样设置就怎样设置,必须在技术文化理论指导下找到高职教育院系设置的依据,才能研究、分析出来。

知识文化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记录、储存在书本里。技术文化也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但不全部储存在书本中(书本中的技术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全部、系统地存在于社会各技术部门里。知识文化是主观认识的产物,技术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高职院校只能以“社会技术部门”的分类为依据,进行教学分类。

社会技术部门,泛指社会存在的各行各业。对各行业的分类有许多种,如产业、行业、部门、职业等多种称谓。有的部门是产业,有的则不能称之为产业,只能称之为部门,像“教育产业”的称谓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就是在一个产业内部也有层次之分,如机械行业——汽车行业——轿车行业等,它们之间是包含关系。这样复杂的社会技术部门,理出一个大中小的类别,比较困难,但我们必须选定一个社会公认的依据,对社会技术部门(技术文化)进行必要的“总分类”,且能细分下去,直到专业设置为止。

二、高职教育“总类”选定

选定高职教育的“总类”,有两大目的:一是找到技术文化的科学分类方法,既与知识文化区别开来,又能自成体系;二是找到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依据,既让专业技能完整,又能与社会实践一致。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可供参考的“社会技术部门”分类方法有3种:一是职业分类法;二是人口职业分类法;三是教育分类法。

职业分类法,是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职业按一定标准进行划分归类,以便于统计的方法。职业分类的方法很多,标准各异。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简称ISCO(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s),并于1986年第二次出版。它把职业由粗而细分为4个层次,即8个大类、83个小类、284个细类、1506个职业项目,总共列出职业1881个。如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把主要行业的职业划分为23个主类,下分81个子类,489个细类,7200多个职业基本名称。

199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4]正式颁布,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了科学划分和归类,将其归入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并具体划分为1838个细类(职业)。到2005年12月12日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分5次增补收录了共77个新职业。

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人口职业分类法,是为人口和职业统计需要,由国家标准机关颁布的职业分类。国家技术监督局1999年3月18日的国家标准(GB/T6565—1999)——《职业分类代码》,把我国全部人口按职业分成10大类,66个细类,并分别给定代码。

教育分类法,是指清华大学袁德宁教授(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研究负责人)牵头,先后7次在全国范围征求意见,经一年半时间研究出的“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的”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最后,由教育部颁布,从2005年起,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试行的专业目录分设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公安、法律19个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

上述3种分类法,都是“部级标准”。由于高职教育理论的不完善,以学科分类为模式的“教育分类法”,不是“技术文化”的产物(甚至能与本科专业目录一一对应,只是专业名称后面加了“技术”二字,以示高职特色)。职业分类法和人口职业分类法,都是以社会存在的职业为分类对象的国家标准,而且二者的修订时间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实现了相互对接与兼容。因此,我们选择以国家职业分类标准为蓝本,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分类方法,作为高职教育分类、析种的基础。因为,它既参照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88,也参考了外国典型职业岗位分类;既结合我国国情与实际,又能随着社会新职业的产生而增补。

当然,我们不能直接借用它的名称,而是让它既具有教育特征的名称,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国家标准》基本一致。

三、高职教育内部“教学类与单元”的确定

《职业分类代码》的10大类,除学生和失业两类外,还有8大类,8大类的名称,不能直接用于高职教育的分类。如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一,它指的是人,而非产业、行业、职业。其二,领导干部,不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职培养的是劳动一线的操作工、办事员、技术员。因此,第一大类,必须改成“社会管理类”,把中类的领导干部综合为“公务员行业”,同时,析出“公共事务管理业”、“企业管理业”、“社区管理业”。第二大类“军人”改成“军事”,列为第类,把第三大类“专业技术人员”提到第二大类,改为“社会专业服务类”。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提到第三大类,改为“服务保障类”。把“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拆解为两类,即“加工制造类”和“资源、环境类”,以突出我国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的相对恶劣性,分列第六和第七大类。

高职教育分类的直接目的有3个,一是使高职教育系统化、科学化;二是要实现教育与社会各行各业的技术岗位零距离对接;三是为了科学设置院系和专业。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分类代码》大、中两类我们可参照,小类和细类是指具体的职业、工种,对高职教育的院系和专业设置没有指导意义。按国家职业标准,第一大类,基本上是按产业和大的行业分类;中类基本上就是具体的行业或部门;小类是职业。而“我们需要的小类”不仅仅是职业,还可能是岗位群,二者统称为“专业”,有的专业可能比小类还要小,就是岗位或工种。因此,大中小分类方法,是高职教育院系设置的根据,中小类和细类(指岗位和工种)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根据。

四、高职院校“院系设置”的理论与实践

一所高职院校,究竟应当设置多少系或学院较为合适、合理?这绝不能仅仅靠决策者的凭空想象,而应当寻求一定的理论根据,使决策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是管理跨度理论[5]131。管理跨度,亦称管理幅度,指一名管理者直接领导或管理的下属的数量。管理跨度的宽窄是直接影响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管理层次设计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管理跨度过宽或过窄都不利于组织的高效运作,常常会造成管理者疲于奔命或人浮于事的现象。

管理跨度理论认为,一个管理者由于精力、知识、能力、经验的限制,所能管理的下属人数是有限的。随着下属人数的增加,可能存在的相互人际关系数将呈指数级增长,信息量和管理难度也是如此,当下属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就超过了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范围。而且越往高层,一个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人数越少。研究表明,基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宜超过15至20人,中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宜超过10人,高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宜超过7人。当然,管理跨度的大小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管理者的能力、分权的程度、下属的水平和素质、管理的环境等。一般而言,管理者的能力越强,分权的程度越大,下属的水平和素质越高,管理的环境越好,管理跨度可以越大。但就高职院校而言,在管理跨度方面,院、系数量不宜超过10个。否则会导致学校和校长的管理效率下降。二是知识管理理论[5]131。知识管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新兴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重视和强调知识的交流和共享,认为知识与有形资产不同,它具有收益递增性质,即知识的使用不但不会减少价值,反而会使价值有所增加。如果措施得当,管理有方,知识得到共享,其价值会呈指数级增长。如果两个人互相交流知识,双方都可以取得知识的线性增长。但如果随后他们都与其他人共享新知识,其他人会提出疑问、作出解释或提出修正意见,这样收益便会呈指数增长。因此,善于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所获得的收益是巨大的。相反,如果知识得不到交流和利用,不仅得不到增值,反而会变得陈旧和失去价值。

从知识管理视角看,高职院校设置10个左右的院系,在同一学院内使不同的专业相互交叉融合,有利于不同专业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有利于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三是集权与分权理论[6]。教学一级单位是设院,还是设系,就有一个集权与分权的问题。按照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的理论,在制度与成本之间,一般表达是制度决定成本,即不同的制度产生不同的成本。反过来,即根据成本的高低来选择制度,从若干可供选择的制度中,选取成本最低的制度。

1.企业决策的集中和分散。在企业决策中是一个人说了算,还是大家说了算,这是企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作出多种制度安排:可以一个人说了算,可以大家说了算,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多种组合,比如:一般决策一个人说了算,重大战略决策大家说了算;与职工利益无关或关系不紧密的问题一个人说了算,与职工利益关系紧密的问题大家说了算,等等。

2.权力安排与决策成本。从信息方面看:权力越集中,权力背后的信息越少,盲目决策就会越大,由此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大;权力越分散,权力背后的信息就越多,决策的失误就越少。从效率方面看:权力越集中,决策效率越高。在所有的决策制度中,如股东会决策、董事会决策,职代会决策,党委决策,等等,都不如一个人说了算的效率高。从利益方面看:在私人企业,权力越集中,越有利于避免;在公有制企业,权力适当分散,相互制衡,更有利于避免。

3.信息分布与权力安排。从知识和信息方面看,权力资源与信息资源的高度统一,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在任何一个企业,信息资源都是相对分散的。企业规模越大,产业越是多元化,信息资源就越分散。比如,某种产品在上海市场是否该降价,只有上海分公司的经理最有发言权,按照权力跟着信息走的原则,应该将此项权力交给上海分公司的经理,而不应该由总公司的总裁说了算。因为总公司在北京,让总公司的总裁决策在上海市场是否降价,很可能盲目决策。

4.权力安排与决策效率。集权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分权的弊端是,一件事情反复研究,大家七嘴八舌,久拖不决,贻误商机。

5.权力集中与成本。在私有企业,集权的好处是,有利于减少。权力越是分散,给他人的机会就越多。由于企业规模较大,管理链条较长,委托——关系较多,给人的机会也多。结果,职业经理人利用权力牟取私利的现象大量出现,公司成本由此大幅上升。这个成本就是分权的成本。

综合上述三大理论和高职院校的实际,1~1.5万学生的院校,以设10个左右的系为宜,不宜设置学院,学院本身就是“学科”的标志,否则会延长链条,增加管理成本。一个系500~1000学生为宜,超过1500人的,学生管理就会出问题,就应该分设。

[参考文献]

[1]罗建国.论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1):23-25.

[2]王波.观念主义——观念与哲学、美学、艺术和社会文明[M].香港:天马图书出版社,2002.

[3]李福华.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比较分析与理论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20-26.

[4]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体育类职称论文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院系设置;文化分类; 高职教学单元; 院系设置理论; 院系设置实例

院系设置,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范畴,它是高等教育教学单元的总分类在教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高等教育管理学在我国还不是一门十分成熟的学科[1],专门研究“院、系设置”的论述极少。高职教育的院系设置,还没有进入高职教育研究的视线,许多比这更重要的问题正等待厘清。然而,当高职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确定之后,其理论体系构建就应该开始了。高职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若能认定是从“人类三种文化” [2]41-42的分类开始的话,高职教育的“总分类”(实践中的院、系设置)就是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一件事,高职教育理论应该按着高职教育的逻辑来发展。

一、高职教育“院、系设置”的依据

普通高教,是“知识文化”体系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是“技术文化”体系[2]42-49的教育类型。在技术文化体系下的“院、系设置”,与在知识文化体系下的“院、系设置”,应该是有区别的,不管普通高校对“院、系设置”的研究是否开始或成功。因为普通高校的“院、系设置”是以学科为标准的,即以学科分类的名称来设置;高职院校的“院、系设置”是以技术为标准的,即以社会产业、行业、部门的名称来设置。

注:中国大学的学院设置情况来源于各学校的网站,学院数量中不包括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管理型学院及独立学院。国外高等学校的学院设置情况来源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以及有关学校的网站。关于学科分类,中国学校主要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国外大学主要参照2000年修订的美国学科专业目录(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简称CIP),为了便于比较,也参照了中国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

上表中清楚表明,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普通高校,它的院系设置都是按学科分类设置的。而高职教育,因为是以技术文化为逻辑起点的,它的院系设置就只能以技术部门来分类。问题是学科分类经历了几百年的研究与发展,已经十分明确并细化,它可以按学科门类和一、二级学科设置院系(只有中国内地按二级学科设置院系)。而技术教育过去是附着在知识教育体系之中,靠知识主体在各技术部门的实际工作中体悟、试验、重复、熟练而得到。国际上,专门开设技术教育,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而且各国模式不尽相同。所以,我国高职教育的院系设置,不是我们想怎样设置就怎样设置,必须在技术文化理论指导下找到高职教育院系设置的依据,才能研究、分析出来。

知识文化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记录、储存在书本里。技术文化也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但不全部储存在书本中(书本中的技术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全部、系统地存在于社会各技术部门里。知识文化是主观认识的产物,技术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高职院校只能以“社会技术部门”的分类为依据,进行教学分类。

社会技术部门,泛指社会存在的各行各业。对各行业的分类有许多种,如产业、行业、部门、职业等多种称谓。有的部门是产业,有的则不能称之为产业,只能称之为部门,像“教育产业”的称谓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就是在一个产业内部也有层次之分,如机械行业——汽车行业——轿车行业等,它们之间是包含关系。这样复杂的社会技术部门,理出一个大中小的类别,比较困难,但我们必须选定一个社会公认的依据,对社会技术部门(技术文化)进行必要的“总分类”,且能细分下去,直到专业设置为止。

二、高职教育“总类”选定

选定高职教育的“总类”,有两大目的:一是找到技术文化的科学分类方法,既与知识文化区别开来,又能自成体系;二是找到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依据,既让专业技能完整,又能与社会实践一致。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可供参考的“社会技术部门”分类方法有3种:一是职业分类法;二是人口职业分类法;三是教育分类法。

职业分类法,是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职业按一定标准进行划分归类,以便于统计的方法。职业分类的方法很多,标准各异。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简称ISCO(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s),并于1986年第二次出版。它把职业由粗而细分为4个层次,即8个大类、83个小类、284个细类、1 506个职业项目,总共列出职业1 881个。如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把主要行业的职业划分为23个主类,下分81个子类,489个细类,7 200多个职业基本名称。

199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4]正式颁布,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了科学划分和归类,将其归入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并具体划分为1 838个细类(职业)。到2005年12月12日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分5次增补收录了共77个新职业。

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 119个细类;

转贴于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人口职业分类法,是为人口和职业统计需要,由国家标准机关颁布的职业分类。国家技术监督局1999年3月18日的国家标准(GB/T 6565—1999)——《职业分类代码》,把我国全部人口按职业分成10大类,66个细类,并分别给定代码。

教育分类法,是指清华大学袁德宁教授(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研究负责人)牵头,先后7次在全国范围征求意见,经一年半时间研究出的“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的”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最后,由教育部颁布,从2005年起,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试行的专业目录分设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公安、法律19个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

上述3种分类法,都是“部级标准”。由于高职教育理论的不完善,以学科分类为模式的“教育分类法”,不是“技术文化”的产物(甚至能与本科专业目录一一对应,只是专业名称后面加了“技术”二字,以示高职特色)。职业分类法和人口职业分类法,都是以社会存在的职业为分类对象的国家标准,而且二者的修订时间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实现了相互对接与兼容。因此,我们选择以国家职业分类标准为蓝本,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分类方法,作为高职教育分类、析种的基础。因为,它既参照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88,也参考了外国典型职业岗位分类;既结合我国国情与实际,又能随着社会新职业的产生而增补。

当然,我们不能直接借用它的名称,而是让它既具有教育特征的名称,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国家标准》基本一致。

三、高职教育内部“教学类与单元”的确定

《职业分类代码》的10大类,除学生和失业两类外,还有8大类,8大类的名称,不能直接用于高职教育的分类。如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一,它指的是人,而非产业、行业、职业。其二,领导干部,不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职培养的是劳动一线的操作工、办事员、技术员。因此,第一大类,必须改成“社会管理类”,把中类的领导干部综合为“公务员行业”,同时,析出“公共事务管理业”、“企业管理业”、“社区管理业”。第二大类“军人”改成“军事”,列为第八大类,把第三大类“专业技术人员”提到第二大类,改为“社会专业服务类”。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提到第三大类,改为“服务保障类”。把“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拆解为两类,即“加工制造类”和“资源、环境类”,以突出我国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的相对恶劣性,分列第六和第七大类。

高职教育分类的直接目的有3个,一是使高职教育系统化、科学化;二是要实现教育与社会各行各业的技术岗位零距离对接;三是为了科学设置院系和专业。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分类代码》大、中两类我们可参照,小类和细类是指具体的职业、工种,对高职教育的院系和专业设置没有指导意义。按国家职业标准,第一大类,基本上是按产业和大的行业分类;中类基本上就是具体的行业或部门;小类是职业。而“我们需要的小类”不仅仅是职业,还可能是岗位群,二者统称为“专业”,有的专业可能比小类还要小,就是岗位或工种。因此,大中小分类方法,是高职教育院系设置的根据,中小类和细类(指岗位和工种)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根据。

四、高职院校“院系设置”的理论与实践

一所高职院校,究竟应当设置多少系或学院较为合适、合理?这绝不能仅仅靠决策者的凭空想象,而应当寻求一定的理论根据,使决策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是管理跨度理论[5]131。管理跨度,亦称管理幅度,指一名管理者直接领导或管理的下属的数量。管理跨度的宽窄是直接影响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管理层次设计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管理跨度过宽或过窄都不利于组织的高效运作,常常会造成管理者疲于奔命或人浮于事的现象。

管理跨度理论认为,一个管理者由于精力、知识、能力、经验的限制,所能管理的下属人数是有限的。随着下属人数的增加,可能存在的相互人际关系数将呈指数级增长,信息量和管理难度也是如此,当下属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就超过了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范围。而且越往高层,一个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人数越少。研究表明,基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宜超过15至20人,中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宜超过10人,高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宜超过7人。当然,管理跨度的大小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管理者的能力、分权的程度、下属的水平和素质、管理的环境等。一般而言,管理者的能力越强,分权的程度越大,下属的水平和素质越高,管理的环境越好,管理跨度可以越大。但就高职院校而言,在管理跨度方面,院、系数量不宜超过10个。否则会导致学校和校长的管理效率下降。 二是知识管理理论[5]131。知识管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新兴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重视和强调知识的交流和共享,认为知识与有形资产不同,它具有收益递增性质,即知识的使用不但不会减少价值,反而会使价值有所增加。如果措施得当,管理有方,知识得到共享,其价值会呈指数级增长。如果两个人互相交流知识,双方都可以取得知识的线性增长。但如果随后他们都与其他人共享新知识,其他人会提出疑问、作出解释或提出修正意见,这样收益便会呈指数增长。因此,善于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所获得的收益是巨大的。相反,如果知识得不到交流和利用,不仅得不到增值,反而会变得陈旧和失去价值。

从知识管理视角看,高职院校设置10个左右的院系,在同一学院内使不同的专业相互交叉融合,有利于不同专业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有利于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三是集权与分权理论[6]。教学一级单位是设院,还是设系,就有一个集权与分权的问题。按照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的理论,在制度与成本之间,一般表达是制度决定成本,即不同的制度产生不同的成本。反过来,即根据成本的高低来选择制度,从若干可供选择的制度中,选取成本最低的制度。

1.企业决策的集中和分散。在企业决策中是一个人说了算,还是大家说了算,这是企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作出多种制度安排:可以一个人说了算,可以大家说了算,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多种组合,比如:一般决策一个人说了算,重大战略决策大家说了算;与职工利益无关或关系不紧密的问题一个人说了算,与职工利益关系紧密的问题大家说了算,等等。

2.权力安排与决策成本。从信息方面看:权力越集中,权力背后的信息越少,盲目决策就会越大,由此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大;权力越分散,权力背后的信息就越多,决策的失误就越少。从效率方面看:权力越集中,决策效率越高。在所有的决策制度中,如股东会决策、董事会决策,职代会决策,党委决策,等等,都不如一个人说了算的效率高。从利益方面看:在私人企业,权力越集中,越有利于避免以权谋私;在公有制企业,权力适当分散,相互制衡,更有利于避免以权谋私。

3.信息分布与权力安排。从知识和信息方面看,权力资源与信息资源的高度统一,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在任何一个企业,信息资源都是相对分散的。企业规模越大,产业越是多元化,信息资源就越分散。比如,某种产品在上海市场是否该降价,只有上海分公司的经理最有发言权,按照权力跟着信息走的原则,应该将此项权力交给上海分公司的经理,而不应该由总公司的总裁说了算。因为总公司在北京,让总公司的总裁决策在上海市场是否降价,很可能盲目决策。

4.权力安排与决策效率。集权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分权的弊端是,一件事情反复研究,大家七嘴八舌,久拖不决,贻误商机。

5.权力集中与成本。在私有企业,集权的好处是,有利于减少以权谋私。权力越是分散,给他人以权谋私的机会就越多。由于企业规模较大,管理链条较长,委托——关系较多,给人以权谋私的机会也多。结果,职业经理人利用权力牟取私利的现象大量出现,公司成本由此大幅上升。这个成本就是分权的成本。

综合上述三大理论和高职院校的实际,1~1.5万学生的院校,以设10个左右的系为宜,不宜设置学院,学院本身就是“学科”的标志,否则会延长链条,增加管理成本。一个系500~1 000学生为宜,超过1 500人的,学生管理就会出问题,就应该分设。

[参考文献]

[1]罗建国.论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1):23-25.

[2]王波.观念主义——观念与哲学、美学、艺术和社会文明[M].香港:天马图书出版社,2002.

[3]李福华.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比较分析与理论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20-26.

[4]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5]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体育类职称论文篇7

1."硬件""软件"共同发展针对当前体育类高职院校引进人才中重视学历、职称,轻视实践经验的倾向,首先应当切实转变体育类高职学校的人才观念。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体育类专业人才,因此在引进教师时首先要重视其实践教学经验。除此之外,除了要重视教师的薪资待遇和安置情况,还要重视其职业规划。一些高职院校引进的高级教师往往重视"软件"配置超过"硬件"配置,即重视校园文化、校园风气等要多于其他物质方面的待遇。因此体育类高职院校一定要切实加强校园"软件"建设,即建设一个重视人才、重视经验、重视能力的教学氛围,而降低人际关系、人情政治在教师职业规划中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高级人才,从而提升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

2.建立人性化考核、流动机制众所周知,体育类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特有的教学构成体系。体育类高职院校的教师,其工作付出包含了很多隐性的内容,如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帮助学生推荐工作以及对学生进行课外指导。以上这些工作不同于一些显性的内容,一些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考核、流动机制并没有专门针对这些隐性内容的规定,而是仅仅针对教师科研、辅导以及课时这些显性标准来进行考核的。这样不仅对于那些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愿意与学生进行深层次沟通的教师不公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很多教师只求完成学院规定的教学内容就万事大吉了,这样就会慢慢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一些高级教师除了重视学院提供的物质待遇外,还重视其自身价值的实现程度,即学校、学生对其的认同感,而融洽的人际关系是留住高级教师的一大重要因子。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建立人性化的流动、考核机制,根据教师的综合表现来评价其工作状况,这样就能够使一些高级教师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积极地开展工作。除此之外,体育类高职院校还要重视相关的顶层设计,在进行考核流动机制设计时将公平性放在首位,转变以往重视职称、重视学历、重视编制,而轻视贡献、轻视实践经验的理念。因为越是人才流动快的地方,其产业越是发达,因此体育类高职院校应当鼓励人才流动,而不是惧怕人才流动,鼓励相关体育类高职院校之间实行人才的自由流动,从而切实提升人才活力。

3.重视人才制度设计的创造性众所周知,随着体育类高职院校教学职能的逐步多样化,其人才制度设计也一定要体现出创造性。当前很多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制度依然延续传统的衡量标准,如教师评定职称的衡量标准是课题与论文。由于这种人才制度轻视了学生的具体反馈,从而导致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被忽视,久而久之就导致教师们逐渐偏离体育类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而是以自身的职称评定、物资待遇的提升作为工作重心,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整个学校教学风气的浮躁,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当前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导致教师与学生创造性的劳动不被重视,因而产生了一味模仿的教学风气。对于体育类高职院校来说,想要切实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要从基础做起、从基层做起,充分重视自身学院教学工作的创造性,不追求一味的模仿,不单纯强调教师的职称评定。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体育类高职院校只有着力于培养具备创造力的学生,才能"生产"出自己的核心产品。

二、体育类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探索

1.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念长期以来,在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中,逐渐形成这样一种开发管理理念与模式,即特别重视制度化的管理而忽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但是,通过对当前很多体育类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的、制度化的人才开发管理方式往往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或者是仅仅能够开发教师们的教学能力,而不能够很好地开发其创造性。当前大多数体育类高职院校都是通过规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力求限制住教师,使其只能够在规定的制度下完成教学、职称评定等工作。但是人的本性告诉我们,如果管理模式不够灵活,只重视制度管理而忽视人性化管理的话,那么就会导致人的主观能动性下降,进而影响其创造性的发展。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体育类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营造一种轻松、自由、和谐的工作与人际环境。与此同时,要切实转变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意识,将服务学生学习放在教师工作的重点,重视教师的隐性劳动。除此之外,还要切实关注教师的主体地位,不仅在物质、福利方面给予教师保障,而且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建设,帮助教师更好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此同时,以教师为本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轻松自由,懈怠教学工作。以教师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还要与教师评价模式相结合,体育类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以往单纯以教师论文、学生成绩为标准进行职称评价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全方位的教师职称评价模式,如考验教师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教师的创造性以及学生的培养情况。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标准,灵活的开展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

2.建立弹性化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当前很多体育类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时,往往重视的是其制度性与规范性,而忽视了其弹性化。要知道,在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中,只有实现教师职务的能上能下,才能保证人才的能进能出。当前很多体育类高职院校的教师一旦评上某一职称后,其基本的待遇就会保持不变,从而实现"一劳永逸"。但是这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并不符合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本精神。体育类高职院校不应该仅仅将职称作为教师一切待遇的评价标准,而是应该积极吸收当前先进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念,即用理念凝聚人、用目标激励人、用魅力感染人、用文化熏陶人。这样一方面能够切实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保障学校的教学效率与人才培养水平。体育类高职院校要将实现教师与组织文化的双向建构作为自身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大目标,学校要切实为教师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关注教师的潜力发挥和长期发展,关注教师的个体价值和专业价值,关注教师的参与和沟通。

3.建立基础性创造性兼备的人力资源团队众所周知,当前我国体育类高职院校的薪金结构是按照教师的职称以及行政级别划分的。这种薪金结构模式导致学校真正从事基础性教学工作的教师薪资低于从事行政类工作教师的薪资,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而且这种薪资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我国体育类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急功近利的局面。毫无疑问,以论资排辈代替实际的工作表现作为教师薪资的评价标准,这种薪资结构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体育类高职院校必须在建立创造性团队的工作上下工夫,强化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中青年教师的引入比率,通过引进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实践经验的中青年教师,从而按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方式,即项目组件方式来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将一部分教师集中起来,按照相关的项目内容组织一个项目组,当项目完成后,学校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对参与项目的教师实行集体奖励,不论职称高低,只论项目贡献进行奖励。这样才能切实转变体育类高职院校的薪资结构模式,从而实现更科学、更公平、更合理的薪资分配。除此之外,当前困扰体育类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因素还有教师编制这一问题。公办高职院校的教师编制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缺乏核心竞争力,长期参与行政事务而忽视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的体育类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采取降职、解聘甚至主动离职、淘汰等退出机制来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竞争观念。这种方式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但是十分有利于高职院校构建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就业环境,最终受益的仍旧是广大基层教职员工。

三、结语

体育类职称论文篇8

关键词:职业;专业;高职专业;专业研究

Abstract: under the educating elicit condition, we set up profession on a subject catgoring basis in a long term, which does not link closely with the social vocation, and sabotag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profession and social vocation. In this case, it not only effects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but also curb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cademic and teaching, learning, researching, training. This article starts the concepts of vocation and profession, stating that it must depend on social vocation to set up new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 regarding profession is not from research, but from regulation, and illustrating seven 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 research.

Key words: Vocation; majors; the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ofessional research

一、职业

1、职业的学术性定义

职业(Career)一词,它更多的是指一种事业,不同于工作(Job)。因此,职业问题不是简单的工作问题。在德语中,职业一词为“Beruf”,乃是“天职”之意。它意味着个人毕生应当为之而不懈奋斗的目标。因此,职业本身已经包含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内容,它是一种具有高尚性的事业。

社会学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社会位置;职业是已经成为模式并与专门工作相关的人群关系和社会关系;职业同权利和利益紧密相连(垄断权、经济收益权);职业是国家确定和认可的。

经济学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者所获得的一种劳动角色;职业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具有社会性;职业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职业具有经济性。

法国权威词典认为:职业是为了生活而从事的经常性活动。美国经济学家阿瑟萨尔兹认为:人们为了获取经常性的收入而从事连续性的特殊活动。

职业一词的本意,至少包涵了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职业体现了专业的分工,没有高度的分工,也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观念,职业化意味着专门从事某项事务;其二,它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职业要求个人对它的忠诚。

2、职业的通俗含义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须同时具备五个要点: (1)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2)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3)稳定性,即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4)规范性,即职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5)群体性,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3、热门职业的含义

热门职业,又称时髦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们通常所说的热门职业一般包含以下几种含义:(1)“热门”职业指那些从需求上看,最短缺的职业。(2)指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数量增长最快的职业。(3)指人们最希望从事的职业。人才紧缺性是热门职业定位。

4、职业的分类

职业的种类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与各国职业分类标准也有关系。由于各国职业分类标准并不统一,因此,国与国之间的职业种类不具可比性。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职业活动及职业角色接近的程度,将众多的职业分成若干大类、中类和细类。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并于1986年第二次出版。它的出版,为各国编制或修订本国的职业分类提供了一个样板。

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所谓工作性质,即一种职业区别于另一种职业的根本属性,一般通过职业活动的对象、从业方式等不同予以体现。职业分类的目的是将社会上纷繁复杂,数以万计的现行工作类型,划分成类系有别,规范统一,井然有序的层次或类别。对从事工作性质的同一性所作的技术性解释,要视具体的职业类别而定。而职业分类体系则通过职业代码、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所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等,描述出每一个职业类别的内涵与外延。

我国1999年国家组织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①,使得我国的职业分类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二、专业

1、专业的含义

专业,一般指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实际上,专业有广义、狭义和特指三种解释[1]。

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

狭义的专业,主要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这些职业的从业人员从事的是比较高级、复杂、专门化程度较高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一般人所理解的专业,大多就是指这类特定的职业。

所谓特指的专业,即高等学校中的专业。

“精英教育”阶段的高校专业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其中,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教育结构是专业表现形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

2、专业的学术性定义

薛国仁、赵文华通过整理教育论著,将较有代表性的关于专业的定义归为以下四类[2]:

(1) 《教育大辞典》第3卷(上海教育出版社)将专业定义为:中国、苏联等国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学校的主修。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薛对这个定义的评论是,“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描述性的定义,说明了专业划分的依据,兼顾了中国、苏联与美国的特点,缺憾是不太明确,不是一个精练的定义。”

(2) 《教育管理辞典》(海南人民出版社)将专业定义为: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这个定义基本与《辞海》的解释一致,认为专业是一种学业门类。薛对这个定义的评论是,“这种解释只强调了社会分工需要对专业划分的重要性,忽视了专业与学科的关系。事实上专业与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 周川“专业散论”(载《高等教育研究》1992.1)从广义、狭义、特指三个层面来理解专业[3]。其中,特指是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薛认为,“视专业为教育基本单位,比较符合事实,更有利于指导实践,但没有涉及到专业划分的依据。”

(4) 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0)的定义是: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因而在谈到课程时,其中也就包含了这种组织形式。薛认为,“用课程定义专业,揭示了专业与课程间的本质联系,比较符合美国高等学校中的专业的事实,但作为专业的定义来讲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5)薛本人综合上述专业定义的优缺点,给定的定义: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个专业定义既有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属性,又具有分门别类地进行这种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属性。

其实,上述定义都是建立在以学科为核心的“知识文化”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定义。

3、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专业定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于1973年6月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他分别将15%和50%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4]。我国从1999年扩招开始,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5],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

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专业,仍然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高校与社会接轨的接口。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社会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6]。它主要强调的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为培养社会人才的职能需要,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愿景。

因此,大众化条件下的高校专业定义是:专业是指根据社会职业分工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整合学科资源和社会实践可利用的资源,分类分层进行高深知识和专门知识、专门工作经验和技术、技巧,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等,教、学、研、训等活动的基本单位。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专业概念表述,其内涵有四大要点:一是整体上不单纯以学科知识教育为核心,而是以知识与技能教育并重的双核心的高等教育思想。二是高等教育是分类教育,在分成学科知识型与职业技能型两类基础上,又是分层教育。三是分类的本质要求是“精英教育”层面仍以学科教学为主体,“普本教育”层面的应用学科以知识与技能教学并重的双主体,高职教育类以技能教学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四是三类教育都必须重视职业导向,尽量满足未来就职的需要,强化教、学、研、训四位一体的知识运用与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专业设置

1、人才与职业分类是高职专业设置的基础

高职教育的专业划分原则是以技术、职业性和职业岗位群为主。根据笔者的研究,高职教育与传统的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是不同的文化类别。普通本科教育是“知识文化”类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是“技术文化”类的高等教育[7]。因此,高职教育从内分类到专业设置不按学科分类为标准来设置,而应以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8]。其原动因是社会生产管理第一线专门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与细化。

人才结构既包括层次,也包括类型(当然人才结构还可以通过学历、职称、年龄、地域等维度来进行描述),但层次和类型常常交织在一起,所以,实践上的人才分类中往往既体现了类型也体现了层次。

人才类型首先可以被区分为应用性人才和理论性人才两大类。理论型人才主要从事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研究。应用型人才负责由基本原理向实际生产的转化。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又可以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三类。工程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设计(或工作规划、业务决策) ,技术型人才负责将工程设计转化为实际生产工艺。技能型人才负责生产工艺向产品形态的转化。所以,社会人才又可分为4 种类型:学术型(科学型、理论型)人才,工程型(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 人才,技术型(工艺型、实施型、管理型) 人才,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 人才。以上四种类型,也是人才理论层次,实践意义的人才类型应该以行业来划分。例如:机电、建筑、医疗、教育、管理等行业(专业)。

2、高职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高职教育就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的专业不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而是以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的,教学专业不等于社会职业。职教专业必须以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研究出适合高职教育需要的专业。

高职专业与职业的关系:(1)一个专业是一组相关职业的职业技能的集合。(2)专业技能核心要素与职业资格相对应。(3)专业教学与职业劳动过程、环境相一致。(4)专业名称与行业、职业的社会认同和学生理解,以及社会地位、价值判断基本一致。

高职的专业不是规定出来的,是研究出来的。一般是从研究社会职业开始,找出各相关职业技术与能力,确定通用技能项目与技能要求,集中归并研究出职业组群的技术名称或行业名称,名称尽可能使用社会通用、学术、中文称谓,并与国家职业大、中、小分类相统一。之后才是研究专业标准等一系列专业建设。

3、高职专业设置的几种模式

现有的几种主要的专业设置模式:第一,根据学校条件设置专业。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封闭办学的专业设置模式。第二,根据生源需求设置专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主体主观需求论②”的专业设置模式。第三,根据本地区经济结构设置专业。这是大众化教育条件下,地方高职院校主要的专业设置模式。第四,依托行业企业进行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这是行业和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依据本行业和本地企业人才需求设置专业的模式。第五,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让高职教育始终面对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这是自主就业条件下,跟踪热门专业、满足大批人才需求的专业设置模式。第六,立足学校现有专业资源,按高职专业设置原理,选择主体重点专业,开发新型专业方向,跟踪人才市场需求,逐年更新专业。这是多行业、多专业综合性院校,面向全国人才市场的专业设置改革模式。

以上六种高职专业设置模式,在现有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除第一、第二种模式应该抛弃外,其它四种模式都是可取的。第三、四种模式,最能体现地区和行业特色。第五种模式实践证明很难突出专业特色,若能及时收集到人才市场准确信息,分析发展趋势,提前调整专业技能组合,在专业建设上下硬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模式。第六种模式,是大多数综全性高职院校采取的可行性模式。既兼顾了现有专业资源,又能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及时淘汰更新专业。

4、高职专业设置原理

第一、高职的专业有大、中、小专业之分。这是因为行业概念具有大中小属性。如机电行业,是“大”行业,那么机电专业就是“大专业”。汽车行业是“中”行业,汽车制造与维修就是“中专业”。柴油动力机制造就是“小专业”。

第二、多个行业中有共同的技术岗位。如会计专业,是典型的多行业的共同管理技术。

第三、大、中专业开发,结合当地实际需要,就有可能是特色专业。如德国的农业专业,开发出的分支专业有:奶制品、牛养殖、羊养殖、谷物生产、羊和羊毛等。社区服务专业,开发出的分支专业有:金融咨询、老年护理、儿童服务、社区工作、残疾人工作、青年工作、酒精麻醉品工作等。商务专业的分支多达12个,如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法律服务、法律惯例、广告、人力资源、销售、销售管理、营运管理、公关、资产金融、银行业务和金融等。加拿大的管理专业设置的分支专业有:办公室管理、办公室管理主管、医疗办公管理、保健办公管理、土著自治政府管理、本土小企业管理、小商行行政管理、小商务管理、商务行政管理等[9]。

第四、需要多学科知识支撑的多技能专业,可渗透到多行业,开发出新型专业。如计算机技术,是个发展迅猛的行业,但它已透到所有的行业中,已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行业了。如德国就设置了多个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如:机械工程应用信息学、电子工程和信息技术、商务信息学、商务管理和计算机科学、医学文档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等[10]。

第五、社会大量存多技能复合型行业,专业也应按行业交叉、学科交叉、技能复合设置专业。如企业管理和汽车营销就是典型的复合专业,它既有工科知识又有文科知识。从这一点看,高中分文理科教学模式不适合职业教育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对复合型专业研究尚没有起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研究的视野,也制约毕业生的就业。高职教育研究开发复型专业必将开辟一片新天地。

澳大利亚的将管理专业与其它多个专业交叉。如:农业商务管理、农业乡村商务管理、马匹商务管理、音乐商务管理。其它的多学科交叉专业设置有德国的商务管理和经济、商务管理和环境技术、商务数学和统计学、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地理数学技术等[11]。

第六、行业垄断和地区特有职业最易开发出特色专业。

行业垄断,是指行业和企业集团主办的高职院校,凭借技术垄断、人才进入门槛和优势实验实习条件,设置行业特点极强的专业,就是特色专业,如湖南民政职院的殡葬专业、铁路职院的火车驾驶专业、中远集团所属职院的轮机与船员专业等。

地区特有职业是指针对本地区传统行业、地区特有产业开发出的专业。如牧业区的牛羊养殖、兽医与防疫、草场种植等。高寒、石漠、沙化地区的高寒、石漠、沙漠治理,高寒、石漠、沙化土地种植等。少数民族地区特有服装、饰品、用品生产与制作等。旅游区的导游专业、探险野营专业等等。

第七、行业综合创新专业。从社会同类和相关的单一职业和单一岗位,重组出新的组群,这种职业组群可称为“教育职业”[12]。教育职业就是高职教育专业。

如南方农村大量种植的粮食作物和疏菜、油料作物,前者称农艺,后者称园艺,二者组合即为种植,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家禽、家畜加上野生、外国特种物种繁养,综合为养殖,称其为“现代养殖技术专业”。若能在专业标准上设置开发出特有技术与能力,就是专业特色。

因此,高职“专业标准”和“课程标”是高职院校的知识产权,应得到保护,必须在保密状态下送上级教育主管机关审批。教育主管机关审批专业,再也不是权力审批,而是专业审批、技术审批、论证审批。主要从职业调查,职业和岗位分析,技能项目设置,以及课程知识与技术组合来看,是否达到高级人才所应具备的技术和能力,所培养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同一专业,不同高职院校可能人才标准不同,质量差较大,这就是改专业设置为专业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人才质量竞争的核心,是高职院校形成竞争态势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由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编写,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统计局批准正式颁布,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

②教育主体主观需求论,是指高职教育专业以学生要求就读什么专业,学校就必须设置什么专业的说法。其实,学生对社会职业认识不深,了解不多,这种极端需求是不存在的。

参考文献

[1][3] 周川,专业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

[2] 薛国仁、赵文华:专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J],《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4期

[4]马建富: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

[5]教育部,二ΟΟ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统计网,2007年6月7日

[6]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5月第23卷第3期(有改动)

[7]柴福洪,高职院校院、系设置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P6-9)

[8]柴福洪,高职教育“技术文化”探源[J],职教通讯,2007年第11期,中思网,

网址:sinoth.com/chaifuhong/1000006532.html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