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8篇

时间:2023-11-26 15:33:27

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

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篇1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是个人内心关于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倾向,是个人内化了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与定向作用[1]。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参加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取向,是其内心关于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倾向,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面对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它对大学生的实践态度和实践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体育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是指体育专业大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的一项创造经济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3]。以往研究中发现关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问题相对比较集中,主要观点为现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取向较明显,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关于体育专业大学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的形式和发展对策方面;但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还存在空白;研究大学生对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所持有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实践价值观,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研究方法

1.1研究参与者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西安体育学院5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采用配额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每所学校、每个年级、每个专业发放15份问卷,共计发放450份问卷。实际回收问卷422份,回收率为93.8%,其中有效问卷409份,有效率为90.9%。

1.2自编【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价值取向问卷】

1.2.1通过访谈收集题项1)围绕着“是否参加过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参加过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等问题,对20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确定体育院校大学生参与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17个题项。2)2014年11月,对北京体育大学王华倬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王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董翠香教授、武汉体育学院唐宏贵、谢雪峰教授、陈晴教授、彭晓伟副教授,就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有偿社会实践价值取向的维度展开访谈。

1.2.2通过特尔菲法确定维度根据开放式访谈结果,运用特尔菲法对10名专家(表2)进行3个轮次的问卷发放以确定问卷的效度;第1轮回收后,删除3个题项,然后进行第2轮发放,回收后,根据专家意见,又删除1个题项,合并1个题项,合并1个维度,然后第3轮发放,最后形成12个题项、6个维度的正式问卷。

1.2.3信度检验正式测量后,选取武汉体育学院20名学生进行重测信度检验,时间间隔为15d,克隆巴赫系数为0.85,p<0.05。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价值取向的确立通过特尔菲法调查结果得出体育院校大学生有偿性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为:1)积累经验价值取向;2)适应社会价值取向;3)积累人脉价值取向;4)实现就业价值取向;5)服务社会价值取向;6)赚取金钱价值取向[6-7]。积累经验价值取向,指大学生通过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1)能检验自身所学能否学以致用;2)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积累相关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访谈中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在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方面有着较为正面的价值取向。适应社会价值取向,指体育专业大学生通过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是为了更好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场所[8]。大学生要想尽早地融入社会,缩短从一名学生向社会人之间角色转变的过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积累人脉价值取向,指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持有的以扩大交际范围、认识更多朋友,积累人脉为主的价值取向。实现就业价值取向,指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主要为了能提前尝试自己的职业,寻找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同时也为将来的就业创造机会。服务社会价值取向,指大学生在进行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持有的以服务大众、奉献社会为主要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利用自身的所学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应有的力量。利用自身专业所学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是每一位体育人应尽的社会责任。赚取金钱价值取向,指大学生在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以赚取金钱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购买体育服装、鞋帽、课余训练等专业要求,消费水平较高,希望通过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赚取生活费用,减轻家庭负担。

2.2体育专业大学生有偿性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特征

2.2.1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价值取向的整体描述表3显示,大学生参与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的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积累经验、适应社会、积累人脉、实现就业、服务社会、赚取金钱。从以上体育院校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6个价值取向可以看出,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多元化价值取向特征。体育院校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价值取向的6个方向已经体现出多元化特征。既有从个人利益出发的价值取向,又具有服务社会公益性价值取向。既有现实出发的价值取向,又具有理想状态的价值取向。分析产生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原因,与当前社会特征分不开的。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点,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大学生们即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又同时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即认同奉献,但又非常现实[9]。育人价值取向特征。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积累经验和了解社会方面选择重要。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曾指出,“实践能力是一种包含知识运用、动手操作等多方面技能的综合性活动能力”[10]。提高教学水平和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力是育人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同时表明体育院校大学生有偿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从主流上分析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关注自己大于关注他人与社会的价值取向特征。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低于积累经验、社会适应、积累人脉价值取向得分,从而说明体育院校大学生更加关注自己发展的需要。这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相一致的。朱秋在其硕士论文中得出:在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关注自己大于关注社会。多层次、多差异价值取向特征。体育院校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存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差异,呈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

2.2.2体育院校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价值取向的性别比较性别差异是个性心理和价值取向领域研究较为关注的问题,多数研究发现性别在个体心理各领域的差异显著。在对不同性别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所持有的价值取向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男生和女生在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力价值取向不存在差异外,其他5个方面均存在差异。在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和扩大交际以及赚取金钱方面男生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更重视提高教学水平、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力和赚取金钱的价值取向。而在实现就业和服务社会女生高于男生,说明女生更加重视实现就业和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男生对金钱的需求大于女生,而女生的就业压力大于男生,女生比男生更富有奉献精神。

2.2.3体育院校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的专业比较以专业为自变量,价值取向的6个维度为因变量作方差分析,见表5,后续检验详见结果见表6。从表5数据得出,不同专业6个维度价值取向均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表6后续检验得出,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专业6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均存在差异。体育教育专业最为重视积累教学经验的价值取向(M=4.34,SD=0.63);运动训练专业最为重视适应社会的价值取向(M=4.31,SD=0.75)。社会体育专业最为重视积累人脉价值取向(M=4.17,SD=1.06)。从学生入学方式来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社会体育学生途径与方法是相同的,运动训练专业则是通过优秀运动员单招考试入学的,从这点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由于培养方向与就业方向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该专业学生不重视教学能力的提高,而更加关注实现就业的价值取向。体教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上相对较集中,而运训和社体专业的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则相对较均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比运动训练更加重视通过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来积累经验、积累人脉以及实现就业。运动训练专业比体育教育专业更加重视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赚取金钱的价值取向体育教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比较得出,体育教育专业比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更加重视通过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来积累教学经验、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力、扩大交际以及实现就业;而社会体育专业比体育教育专业更加重视服务社会和赚取金钱的价值取向。运动训练与社会体育专业比较得出:6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均存在差异;运动训练专业比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更加重视通过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来积累经验、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赚取金钱的价值取向,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比运动训练更加重视扩大交际、积累人脉和实现就业的价值取向。

3结论

3.1体育院校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主要有:积累经验、适应社会、积累人脉、实现就业、服务社会、赚取金钱。

3.2体育院校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价值取向的特征为:多元化价值取向;育人价值取向;关注自己大于关注他人与社会的特征以及多层次、多差异。

3.3从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价值取向的性别差异来看男生更加注重积累经验、积累人脉和赚取金钱价值取向;女生更加注重实现就业和服务社会价值取向。

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篇2

“培养目标确定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和要求,以及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1]由于每个学校都有自身发展的优势,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都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对象,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受市场需求和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的影响,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1.1 培养目标“照抄照搬” 专业培养计划在高校各专业的发展中具有指导作用,它的核心是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确定决定了人才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对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务必要根据本校的实际特点来制定。但是,由于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不少院校的该专业也才刚刚开展起来,因此,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往往容易忽略了自身的发展优势以及市场需求,只是对培养计划的“照抄照搬”。

1.2 培养目标过大、过广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介绍》中,指出该专业“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各高校在教育部所指出的专业介绍的基础上,从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出发,制定培养目标。除此之外,存在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扩大、扩广,因为大多数高校将“厚基础、宽口径”作为共同追求的培养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宽就业渠道。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上,容易出现将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细化处理,模糊专业方向之间的关系,使得同一个专业却有多个有关联或者相似的发展方向,“方向过多不利于专业核心目标的形成,无所不包会导致专业‘空心化’”。[2]

2 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2.1 与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相似 社会体育专业起步较迟,关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的制定的经验还十分缺乏,因此需要通过对相近专业的教材的选择,逐渐形成自身的优势。而体育教育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长,也不断地为中小学输送专业的体育教师,其课程设置是值得社会体育专业借鉴和思考的。梁旭鹏指出现如今的社会体育专业在对课程进行设置时,“拼盘式的课程体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厚基础、宽口径’理念的导向下,对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体育社会学专业等课程进行‘杂烩式’的简单组合,形成‘面面俱到、面面都不到’的‘四不像’课程设置。”[3]使得好多课程看似脱离了体育教育专业,实际又还在体育教育专业的范围内。因此缺乏对专业的认识,则课程设置无法凸显社会体育专业的特色,该专业也就得不到长远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有教学资源的限制也对开设的课程产生阻碍,如无法开设专业方向特色的项目和传统的运动项目或者户外健身项目等。

2.2 专业实践课程条件不完善 从总体看,实践环节在社会体育专业培养中,还未受到完全重视,“社会体育专业没有规范的实习内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实习缺乏目的性,目标模糊等等。这些严重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土壤,就很难生根、开花、结果,学校也就缺乏社会对这个专业的人才标准、规格、培养目标的有效信息反馈,使学校对这个专业的办学缺乏针对性。”[4]因此,就目前针对高校实践环节的实践基地、实践实践、实践指导教师等各个方面都会限制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

3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也不断的发生更替,就业的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呈现多层次。蒋钢强认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包括“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服务能力、营销能力”。[5]夏贵霞认为基于社会需求,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6],社会体育课程设置围绕“体育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三大主干课程,但是这三者之间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选修课、必修课、公共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7]如倾向于社会体育管理方向的,偏向由专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使得社体专业的学生失去了自身的优势。此外,由于专业课程的限制,导致的就业压力,不少学生转型,偏向于教师、政府部门的工作,长此以往,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4 对策

4.1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在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教学特点以及社会需求的基础上,[8]从中不断发掘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对于课程设置,专业结构要合理,突出专业发展的重点。

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篇3

关键词:体育专业;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就业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2-0093-0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por t Majors in China and Japan

HAN Ye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Harbin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 Heilongjiang Ch ina)

Abstract: By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iterature and investigation in university sp ort majors in China and Japa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y have great difference s i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education curriculum, course contents, credits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Their training modes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In addit ion,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reason of these differences is attributed to the di fferent views of sport education, economical developmental level and cultural ba ckground of the two countries. Som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n the related sport

majors of China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sport majors; arrangement of specia lty; course structure; employment rate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纲要》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专门人才应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合理 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1]。随着我国 经济的发 展及高校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趋向多样化,虽然我国体育专业教 育改革不断深入,但仍然面临一些新问题。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高校体育专业教育的比较 分析,探寻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模式与方法。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 分要求等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1.2 专家访谈法 对本省有关专家教授进行了详细的座谈访问, 对各种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的整理。

1.3 调查法 对本国的部分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查,并 将专业课程设置整理形成表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日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趋向分析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日本随着中学对体育教师需求的减少以及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 增长和日益多样化,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发生了很大变化(表1-2),体育专业办学方向 由传统的体育教师培养转向多方面专门人才培养。

17.00其他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尽管学校性质不同,但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基本一致,即就职于教师职 业的人数在逐年减少,如国立大学体育系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从1980-1987年下降了3 2.83%;保健体育专业以教师为职业的毕业生1980-1988年下降了66.00%,特设体育则从1985 -1988下降了49.42%。进入90年代后,这个下降趋势还在持续,筑波大学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表1、2看出,就职于企业的毕业生则迅速增加。如国立大学体育系毕业 生就职于企业的人数从1980-1987年上升了190.63%,保健体育专业毕业生就职于企业的 从1980-1988上升了201.21%,90年代后就职于企业与其他部门的毕业生的人数仍呈上 升趋势。

但是不同的专业或方向就职于企业毕业生上升比率是不一样的,从表1可以看出,特别是企 业对于保健体育方向的学生需求量迅猛增加,达到201.21%。

我国自高等体育院校建立以来,体育一直被划归为教育学门类,专业结构以体育教育为 主导,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要目标,毕业生的分配去向一直是以教委、体委部门为主。体育 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领域是教育系统,主要从事中等和初等体育教育,在其他行业部 门就业的人数很少。但近年来部分地区体育教师趋向饱和。

从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江西5省11所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2002-2003届体育 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表3),分配于高校的学生占6.90%,于中专及中小学就 业的占83.77%,于政府部门及其部队就业的约占8.11%,而于企业就职仅占0.61%,均是在 外资企业工作,而于私人企业工作的则没有。

据黑龙江省教育部门公布的普通高校就业状况,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率2002、2003年 仅64.66%,排在黑龙江省的后十位。

对中国日本两国体育类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1) 我国体育类人才的就 业依然以教育部门占据绝对多数,而于企业就职的比例相当低,与日本差距很大。2) 目 前我国体育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低迷。

2.2 中日体育专业设置的比较

我国共有15个独立的体育院校和109个体育本科专业点,这里不包括台湾的三所体育院 校和香港体育学院。其中体育教育专业为67个,占61.5%;运动训练为18个,占16.5%;这 说 明我国体育专业教育仍然是以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为主体。其中体育院校所设专业较多,师 范类院校所设专业较少一些。

表4列举了目前全国体育院校里整体学术水平较强的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 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以及实力较强的普通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 师范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均有博士点)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表4也体现了我国高校仍 然是以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为主体的特点。

表4 中国体育院系培养体育人才所设专业

各 高校名称本科专业设置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 业管理(体育管理)、新闻学(体育新闻)、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英语(国际体育) 、表演(体育艺术)等10个本科专业。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新闻学(体育新闻 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营管理方向)、社会体育、市场营销、英语(体育外事方向 )和应用心理学。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 育、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经济学(体育经济学方向)、表演学(体育 舞蹈方向)、现代教育技术、运动康复与健康、外语14个本科专业。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方向)、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经济 学(体育经济方向)、英语(体育外语外事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表演(形 体与动作表演方向)、舞蹈学(现代舞、国际标准舞方向)13个本科专业。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3个本科专业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经济专业3个本科专业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注:由各学校概述和专业设置制成。

传统的日本体育院系专业设置有保健体育、健康教育、社会体育和武道教育。一般而 言,教育大学只设保健体育专业和特设体育课程(培养中学体育教师),如:福冈教育大学、 大阪教育大学所设专业均是两个。而体育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体育系设置专业较多,多在3~4 个。据文部省1995年《全国大学一览》统计,日本体育院系现有如下专业:体育科学、运动 训练、运动科学、社会体育学、健康学科、武道学、保健体育、学校体育、健康体力学等。 一些专业还呈现出进一步分化的特征,如:体育科学在大阪体育大学设有运动文化、运动行 为、身体运动三个方向,日本体育大学则设学校体育、运动科学、运动管理三个方向,而中 京大学体育系的体育学科则分为体育科学、竞技体育、生涯运动等方向(表5)。此外社会 体育的分化也较为突出,可见同样的专业在不同的大学具有自身的特色。

此外,日本体育及其相关专业和方向设置方面可以看出,日本特别重视人本身的增强 体质与健康、维护健康、保护体能合理发展及体育休闲。如大阪体育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设有 余暇运动和企业健康两个方向。日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则设有运动与健康、社会教育和 室外休闲三个方向。国立鹿屋体育大学是以培养社会体育人才为办学宗旨的大学,其体育和 运动专业担负着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任务,设有地域体育、企业体育和野外体育三个方向。 筑波大学、日本体育大学、早稻田大学、大阪教育大学、大阪体育大学等将运动管理学列为 必修课,国际武道大学、中京大学和仙台大学则将其列为选择必修课程。可见,以人体健康 为目标的终身体育受到许多学校的重视。

从中日两国专业设置来看,我国仍然以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为主体,但日本在设置专业 及其方向时已针对社会需求的变化表现出新的趋向,如余暇运动和企业健康、社会教育和室 外休闲、地域体育、企业体育和野外体育等方向的设置,大大拓展了体育的内涵,也应对了 社会与企业对体育人才新的需求。

2.3 中日体育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比较 2003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新方案对人才的 要求提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明确具体的培养规格,即思想政治觉悟高、素质强、专业基础 扎实、高能力的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与我国1977年的旧方案相比,新方案对人才培养 规格方面,在质和量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课程结构和体系整体优化上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6]:1) 优化了课程结构,更新 了教学内 容,拓宽了课程设置,调整了知识结构。增设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突显了人体科学教育地位 ,体现了师范性课程与学术性课程的有机结合。2) 一主一副的术科专业选修课程和学科系 列选修课程的开设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的竞争力。3) 突出以人为本、学习分 程、方向分流的特色。4) 合并交叉学科、压缩重复内容、优化整合课程、重视前沿知识。 5) 开设小型课程、突出地方特色,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前瞻性。6) 体 育课程群的交叉重组是各高校课程改革的创新和突破。

我国体育类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构成由 基础课和选修模块课程共同形成的课程体系。强调厚基础、重师范技能的特点,充分发挥课 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在强化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划分专业方向,定出模块,让学生参照 模块进行选修。通过这一新的课程体系,开阔、发展学生的智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 强学生的适应能力[7]。此外加强教育实习环节的指导和教育,实践课程由原来的8 ~10周增加到现在10~12周。

从表6中看出:新方案与1977年比较,必修课的课时比例降低了4.7%,选修课的课时比 例提高了17.6%,其中方向选修课时增加了11.1%,这是新方案的突出特点。充分体现了新方 案给学生提供选择课程的自由度越来越大。选修课时的大量增加既保证了学生所学选修课的 系统性和完整性,又保证了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以此促进个性的发展和形成。

从我国北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修订人才培养计划看(表7),其必修课与选修 课的学时比例做了较大调整,大部分院校压缩必修课,提高选修课比例。如哈尔滨师范大学 ,专业必修课1 186学时,占总学时42%,专业选修课948学时,占总学时33%。哈尔滨体院, 专业必修课902学时,占总学时34.1%,专业选修课1 044学时,占总学时39.5%。齐齐哈尔 大 学,专业必修课1 128学时,占总学时41.3%,专业选修课762学时,占总学时27.9%。多数 院 校课程设置选修化,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这是21世纪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变化的主 要趋势[8]。选修课不仅数量多,而且分科细,门类齐全,所占的学分比例大。选 修课的形式自 由度较大,不受年级、科系的限制,学生自己选择,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 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日本体育院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对课程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增大了选修课的比例, 见表8-9,从表中可以看出,必修课所占比例从8.8%~65.7%,变化比较大,平均为37.4%, 选择必修课所占比例从34.3%~84%,平均51.27%,此外部分院校设置了自由选修课,平均 15.7%。

从我们所了解知道,日本的体育专业在大学二年级末,学生才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不同方 向,这样保证了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专业基础,同时又能尊重学生的兴趣特点。

注:出自曲宗湖,杨文轩.域外体育传(第一版)[M].从中日两国比较来看,我国必修课的比例仍然高于日本的院校,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 育本科专业课程必修占53.6%(表6),黑龙江省六所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必修课占7 5.29%(公共与专业合计),反观日本体育院系课程必修所占比例仅37.4%。从选修课程设置 来看,日本则分为选择性必修与自由选修,前者其实是在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时选择所用,后 者则是随意的选择,日本的教育体系一是可以保证不同的方向学生在选择方向后由于课程上 的保证,质量相应会得到保证,自由选修又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利于个性的形成 。

此外,从实践教学环节来看,日本的集中性实践环节占16.8%,我国则占4.6%。可出日 本教育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此外,日本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了综合教育课程,这有利于学 生增强知识整合的能力,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综合运用数门课程的整合课程[9]。可 见日本的体育教育比较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3 讨论与建议

3.1 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正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体育教育以培养体育类师资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体系正在受到市场的考验,从日本进入80年代后的毕业生就业部门可以看出,体育师资的需 求大大下降;相反,于企业就职的毕业生迅猛增加。这与战后日本逐渐接受西方体育观 念有关,人们逐步认识到体育锻炼主要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健康教育主要是维护健康 ,保护体能合理发展。正是基于此,企业更重视员工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与健康,所以企业对 体育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反观我国,毕业生就业于教育部门的占据90%以上,而与企业就业的人数1%还不到。一 方面我国体育类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日趋严峻,体育师资的需求日趋萎缩,同时,企业及其他 部门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市场还没有打开。此外从目前社会需求来看,健身健美指导员、康乐 管理员、体育经营管理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残疾体育指导员等已成为社会需求的热点。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逐渐普及以及经济的发展,企业及其政府部门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会有比 较大的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因而我国的教育体系的改革必须随着这一 发展趋势相应进行改革。

3.2 体育专业教育正从基本技能的培养向增强体质与健康、保护体能合理发展方面转变

日本在战后第一部《学习指导纲要》中接受了西方的体育教育思想[11],明确把学 校 体育的名称从战前的“体育”、“教练”改成“保健体育”。一种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为主要目标,追求综合教学效果的新体育教育思想形成。大众更注重自身的健康与自身的体 育保健。体育类培养目标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学习运动的方法,提高运动和活动 能力,同时重视学生对健康生活的理解和保护指导,对运动技术的要求很少提出。所以在日 本的体育类专业出现了健康学科、保健体育、健康体力学等专业,在方向设置上有余暇运动 、企业健康、运动与健康、室外休闲、企业体育等方向。这与人们对健康与休闲的需求完 全一致的。

而我国的体育专业仍是以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为主体,还是以培养三基(即基本知识、 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特别强调运动技术的掌握。故我国现行的体育专业教育以“ 专业培养”模式为主。虽然近年来有的高校进行了相关改革,工具课程和社会化体育课程渐 渐的得到重视,但是健康、休闲这些理念还是突出不够,部分专业设置过细。随着全民体育 、全民健身理念的提出,今后我国的专业设置必须应对这些新的变化趋势。

3.3 个性与特色教育得到尊重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日本 修选课的比例所占较大,日本学生的选择是两个层次,一是 专业方向的选择,这是在大学二年级末期进行。二是自由课程的选择。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地 域体育的特色。如鹿屋体育大学开设了海洋运动、相扑等课。此外课程设置还体现了体育与 卫生相结合的特点。普修课和选修课中开设了多种卫生健康课。这些变化为学生提供了不同 的选择,体现了对学生兴趣的尊重以及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中国正在向此方向发展,但总体 来说,专业方向不很明确,特别是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设置尚未形成。必修课仍然 占据比较大的比例,毕业生的个性不突出。

3.4 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得到空前的重视

从日本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其中有综合教育课程的设置,这在国外是相当普遍的,即强 调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我国更强调单门课程的体系与完整,但对综合运用多门课 程知识则注重不够。目前部分大学正在进行尝试,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从实践 教学环节来看,日本的集中性实践环节占16.8%,日本教育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我 国的体育类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进一步突出这一理念。

参考文献:

[1] .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R].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 讲话,2006,1.

[2] 曲宗湖,扬文轩.域外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1999:35-37.

[3] 曲宗湖,扬文轩.域外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1999:45-46.

[4] 颉梦宁,李风雷,孙超,等.探析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体 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化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1).

[5] 曲宗湖,扬文轩.域外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9:56-57.

[6] 黄汉升.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 刊,2003,10(2).

[7] 宁亮生,卢凯.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理性思考[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

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篇4

一、实践中休闲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休闲体育专业是紧密针对社会需求而开设的新兴专业。但是,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该专业存在严重的就业难问题。从高校视角反思,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对休闲体育人才的需求。

(一)高校中学科导向的传统使得培养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举步维艰

许多高校把培养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作为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然而学科导向的学术传统使得高校逐渐偏离“应用型”的定位,忽视“专业”的实质,而走向“学术”“研究”和“学科”的道路。学科是知识的逻辑体系,关心的是知识自身的理论体系、专门研究方法、专业研究人员和专项学术研究活动,而不够重视社会需求。专业是对学科的理性选择,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由此可见,专业是学科及其分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结合点或交叉点,因此,办专业必然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重视学生就业、重视社会需求,这同样适用于休闲体育专业的办学过程。我国高校无论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诉求,还是对学校教学组织的定位评价,抑或是对教师的考核评聘,学术性倾向和学科导向的传统依然是主流,作为新兴专业,休闲体育专业也诞生和成长于这个学术生态圈中,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困难重重。

(二)课程体系不确定,教学内容、方法与社会需求之间差距甚大

课程体系合理与否、质量高低、实施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休闲体育专业在我国开设的历史不足十年,缺乏办学经验,在课程体系设置、主干课程方向、教学内容方法、教学资源手段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与社会需求之间差距甚大。例如,与体育类相关专业的课程交叉和课程雷同现象严重,针对不同项目、不同岗位、不同能力需求,可能需要开设多种选修课程,这导致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更新快、内容多,使许多本专业学生和任课教师都感到迷茫、困惑。

(三)沿袭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均需大力提升

从目前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二十余所高校的培养方案来看,实践能力培养并未被充分重视。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中均含有入学教育、入学军训、就业指导、中期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内容,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仅仅通过这些传统方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到实际的单位实习实践”几乎是用人单位对休闲体育人才的共同要求。因此,必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提升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整体面临严峻的就业环境

研究表明,近几年大部分体育院校本科生就业率出现大幅度下滑。在这种整体就业环境下,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也不能幸免,加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教学资源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尚存较大差距,在新兴就业市场不占有绝对优势,又缺乏传统的就业渠道,所以可能遭遇更为严重的困境。

(二)休闲体育专业实际就业岗位有限

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小企业、私企、家族式企业多,存在着不稳定、不成熟、不规范等诸多问题,短时间内很难成为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有效的就业依靠。而政府、学校、国企和社区等对休闲体育人才虽有需求,但无论是数量和待遇都存在难以逾越的“制度鸿沟”,难以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

(三)应用型目标定位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定位。这就决定了人才培养必须贴近行业、企业,必须关注生产服务的实际需求,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休闲体育人才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注意教育性、职业性和技术技能性的协调发展,培养出真正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高校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者向合格劳动者转化的重要环节。只有实现了这个转化,教育才是成功的;只有实现有质量的就业,人才的培养才是成功的。因此,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人才培养。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规格细分

休闲体育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最早于2007年出现在广州体院和武汉体院。随后,许多高校也相继开设此专业。据统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去向主要为:社会体育指导岗位,主要服务于街道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休闲健身岗位,主要服务于健身俱乐部、户外拓展机构等;体育经营管理和营销岗位,主要服务于开展体育旅游的公司、体育产品生产和营销公司等;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岗位;体育服务业的自主创业岗位等。根据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我们可以对其人才规格进行精细化研究。人才规格主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细分。知识要素体现培养目标的知识结构,包括达到培养目标所应具备的与学历层次和专业结构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力要素主要指专业能力,是指系统学习了某一专业之后形成的具有专业特点的能力;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品质。根据就业主要去向,我们认为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人才规格应细分为如下三类:1.知识要素方面。不但具有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有管理学、社会学、休闲学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有益补充。2.能力素质方面。根据就业岗位,其最重要的能力为指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指导开展休闲体育活动是诸多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包括技能传授、锻炼指导、方案策划等;组织管理能力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岗位的基础,主要指休闲体育产业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此外,由于休闲体育涉及领域宽广,从业人员还必须拥有社会活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经营决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及市场预测和风险防范能力等。3.素质要素方面。休闲体育人才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智能素质,并兼顾其他素质,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进取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等。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篇5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难是普遍性趋势,尤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调整、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经济生活的改善,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影响,是多向的、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也就造成了当前多样性的就业倾向现实。

1.1、专业特长发挥优选

这是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比较理性的选择表现。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在扬长避短并结合自己兴趣的情况下,去确定并实施自己的就业,既具有科学性也具有内源动力的支持性。首先,专业吻合优先性就业选择。无论是从事教育行业倾向的学生,还是其他非教育行业的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去选择工作,这是他们最为明智且理智地就业倾向,减少了因为个人盲目地喜好或盲从,而导致的就业曲折现象。再者就是,专业发挥支持性优先就业选择。这是非教育专业倾向学生的表现,在权衡各种现实和自己的爱好后,他们会相对屈从于相对理想的现实,只要就业倾向能让他们一定比例地运用到自己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即可。如上述从事体育产品销售专业的学生等。还有就是,专业关联性就业优先选择。这相对前两者是专业吻合性最低的,其中既有无奈的选择,也有自己对自己体育专业方向和个人职业未来前景的认识。他们为自己设置的就业最大范围,只要与他们所学习的专业有关联性的,都是他们的就业倾向,既泛化又广阔。

1.2、专业结合性创业

在经济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和各地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由于体育专业大学生无论是专业还是其他方面,在自主性的就业选择中,并不具有典型的优势,开展专业结合性的创业活动,是一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造性选择。根据有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育专业性创业。目前较为典型的创业形式有三类:第一,健身俱乐部。这是体育专业大学生所作出的努力最多的形式,有力地推动社会体育的专业化发展。这类俱乐部,既有单项目专业性的,如瑜伽俱乐部;也有综合性的。第二,某种体育项目培训机构。主要是以培训某种项目和技能为主,如较多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少儿轮滑培训部与跆拳道培训部等,学员人数相对少、教师少与培训机构的场地小,是其典型的特点。第三,体育技能类学校创办。目前一些在各地活跃的私立体校是其代表,这类学校不仅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创办,也为其他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使更多具有体育专业特长的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才华。二是,体育专业结合性创业。开展这类创业的学生,主要是从社会与群众对体育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市场潜力,实现个人专业特长发挥和就业。这类创业形式主要有体育理疗机构、体育用品店铺、时尚体育用品专营、野外拓展类体育用品制造和专营等。有效地弥补了休闲体育、娱乐体育、探险体育与旅游体育的市场空白,扩大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面和专业发挥质量。

1.3、非学校性教育机构选择

这种情况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体育专业大学生长期在室外学习和训练,所养成的自由习惯。非学校性教育机构往往在纪律和制度方面比较灵活,对他们实际的约束较少,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专业才华创造性的发挥。根据上述调查,作出这种选择主要出于三种倾向:一是,专业技能充分发挥需要。这种就业倾向的决定和就业的实际选择,是双向的,而且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较大的就业自主性。无论是健身俱乐部或相关的培训机构,只要有专业对口性的岗位,他们会更积极地加以考虑和作出就业的选择。如健美专业方向学生会选择具有健美岗位的健身俱乐部就业等。二是,个人专业素养提升需要。是指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学校专业方向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为了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技术技能,他们会选择能给创设各种软硬件研究条件的非学校性机构就业。如乒乓球专业学生到各级乒乓球竞技专业培训机构去就业。三是,个人创业学习需要。对那些有着创业理想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他们这种暂时性、积累性与学习性的就业,是为了满足他们个人创业的经验、专业知识和相关阅历的需要。

1.4、各类各级学校教师选择

教师无论作为行业还是职业,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尤其对大部分女生而言,这对他们是比较理想且理性的选择。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实践中,主要是三类倾向的学生:一是,就业理念相对保守的学生。这类或是出于理性的就业环境认识,也或是缺乏拼搏与创业的勇气,他们把教师作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最理想职业,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能发挥他们的专业才华,还能把他们的创新精神运用起来。二是,喜欢做教师的学生。这类学生本身就喜欢教育事业,能作为教师是他们的人生理想,即使在面对多种职业选择的情况下,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教育,无论是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还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学习方面,他们都积极地开展学习,以满足他们在未来的教师工作的需要。三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本身专业学习和培养方向的既定性,他们未来的就业从被录取的开始,就没有了太多的选择性,除非他们愿意放弃专业学习。这类主要是师范院校、综合院校与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2、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从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实践看,他们的就业选择方向虽然有很多,但是,目前,他们的就业率是相对较低的。其中,既有各类教育机构体育专业教育人才需求少,与体育专业社会发展适应性差的因素,也有体育专业学生自身的问题。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必定要接近这一难题,调整好教学方向,才能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代背景下,促进与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

2.1、强化创业能力培养

即开展专业的创业知识、技能和案例的培养,让他们在这种学习中能受到更多的创业启发,为他们理想就业做好创业能力培养和知识储备。尤其是培养他们运用体育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开展创业的能力,如上述的健身俱乐部的创设等。

2.2、加强体育研发能力培养

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他们的社会化体育研发能力、职业化体育研发能力、处方性体育研发能力,以及其他的定制性体育研发能力,是发挥他们的体育才华,并积极地开拓各种体育方式市场的源动力,能推动他们实现高就业,甚至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如体育专业大学生针对某种职业病群体,研发具有治疗和保健作用的体育运动方式或技能等。

2.3、加强跨专业能力培养

根据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其他特长,为他们开设更多的选秀专业,以及与其体育专业方向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他们的就业和创业培养更加宽阔的视野。如开设舞蹈专业、音乐艺术与其他的相关选修教学。只有注意加强大学生跨专业能力培养,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是解决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面狭窄的重要路径之一。

3、总结

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篇6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教师教育专业化为背景,分析专业、专业化、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及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及支撑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认为:构建并完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发展策略。

课程发展的历史表明,课程总是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之上并受一定价值取向制约,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往往是课程变革的先导。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的历史也表明,其课程的改革都受到一定时期教育观、体育观的影响。因而,确定明确的价值取向,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前提。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强调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背景下,以培养体育教师为本位目标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也理应与时俱进、深化改革,确立明确的改革取向。由于按一定方向构建的课程体系是专业的存在实体,因此,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取向的确立就决定着体育教师教育的方向,因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取向在体育教师教育实践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先导作用,而且这一影响并不会因为以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忽视而销声匿迹。那么,现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确立怎样的取向呢?在教师(包括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国际师范教育专业化取向的现时背景下,以专业化为取向无疑应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导向。本文首先从专业及专业化、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概念的分析来认识教师教育的专业化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和策略,以期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1教师教育的专业化问题

1.1专业及其评判标准

明确专业的概念是理解专业化的前提。专业的概念常在教育学和社会学范畴论及。专业是指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由专门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广义也可指专门的职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就其内容而言也可称为“专业教育”,可以说“专业”就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可见,在教育学范畴,专业常指高校为培养专门人才设置的各种专业,是培养专门性人才的基本单位,由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组成。在社会学范畴,专业指专门性的职业,指必须经过专门化的高等教育后方能从事的复杂职业。在汉语中,专业也有“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专业和专门的学问”两层意思。从专业的两种取义来看,教育学范畴的专业与社会学范畴的专业虽有视角的差异,但二者的联系是密切的。

虽然,近年“宽口径、厚基础、淡化专业”的提法常见于高等教育的文献,但伴随高等教育重心的下移,多数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要考虑专业的培养方向即职业指向,并以专门性职业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技能为自己专业课程体系的资源;而社会分工导致的专门性职业的从业者又通过专门性的高等教育培养。即社会分工造成的职业种类很多,但并非每一个职业都被称为专门性的职业,即专业性职业或专业。而非专业性的职业人员也不必在高等教育设置专业来培养,尤其在高等教育尚未普及的情况下。那么,怎样的职业才能称为专业,或者说专业或专门性职业以什么标准来判别?显然,这关涉到怎样理解专业的标准问题。

由于国情及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对专门性职业即专业的认识界说不一,对专业所下的定义及特征的描述也不尽相同。由于职业分化由社会分工所致,对社会职业的专业性研究也多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国外有学者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也有学者把专业理解为:“通过特殊的教育或训练掌握了业经证实的认识(科学或高深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的特殊技能,从而按照来自非特定的大多数公民自发表达出来的每个委托者的具体要求,从事具体的服务工作,借以为全体社会利益效力的职业”。近年来,我国的学者认为,所谓专业,是指对社会的进步具有较大的贡献,地位较高,具有不可替代的职业特点。在专业的标准或特征方面,我国学者对专业的标准也提出了概括性的论述,认为: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不仅仅以学历或业务要求为标准,而是由与职业性质相关的综合性要求决定的。因而提出公认的专业至少有3个方面的规定。首先,作为专业的职业实践必须有专业理论知识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因此,从事专业工作的人任职前必须接受过规定的专业教育,同时,每一个专业还必须具有与其它专业有区别的专业要求,方能具有独立专业的资格。其次,作为专业的职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把社会利益、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即对从业人员应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最后,作为专业的职业在本行业内具有专业自。

总体来看,学者们对专业特征的描述及标准的确立,往往以比较成熟的专门性职业(如医生、律师等)的特征为参照,因而所提的特征或指标体系往往是一种理想化的专业模式。但同时也认为,这些专业模式也的确为职业的专门化提供了理想目标,使“半专业”或“准专业”的职业有了专业化的方向。而专业化就是这些“半专业”或“准专业”迈向专业的一个持续不断的、并有阶段特征的过程。

1.2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与理想的专业标准相比,教师职业是否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呢?从国际组织方面看,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已对教师职业的性质作了明确说明:“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性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显然,这一表述实际上更多地是关于教师应该成为专门职业的一种强调,反映的是一种理念,并不能反映教师职业的实际专业地位。实际上,长期以来,教师职业并不被西方社会视为一种专业,半专业或准专业地位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专业的尊重,专业工作享有崇高的社会声誉和优厚的经济待遇,非专业工作者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地位较低。这种社会现实反过来形成了一种社会意识:尊重专业工作者,并认为优厚的经济待遇是专业工作的一个主要指标。而恰恰因为这方面,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这反过来又造成了另一个现实的存在,真正有才华的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的子弟不喜欢进入教师队伍。西方国家教师们不满足于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在为争取自己的专业地位而努力。以致于20世纪60年代,还造成了教师与官方的对立。

以较成熟的专业标准来衡量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及专业属性。日本学者认为,如果以专业标准来衡量教师职业,它还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实践中包含的知识、技能缺乏作为一门专业的那种独特性,不能维持有别于其他专业的严密性;第二,教育工作的内容和程序都事先作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教师的自由时间和工作独立性都比其他专业少;第三,教师的修业年限远比其他专业短;第四,教育许可资格容易获得;第五,教师多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第六,教师经济待遇低下。教师仅在非赢利这一点上符合专业标准,在专业技术和长期训练及特殊才能和素质上尚逊色于其他专业。因而,教师只能达到“准专业”的水平。

美国学者较一致的看法是:“依照目前的表现诊断,教育只能算是半专业。不过,就其贡献及社会功能而言,在本质上,教育应该是一项专业。平心而论,教师一职并未充分发挥其潜能。我国学者多从教师的特性及教师培养的角度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进行分析。基本的观点有:“教师是一种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具有其固有特性的专门职业。教师劳动产品是活产品,某个教师的某种直接作用的效用是较难确定的,也不易看到即现的成败效应。与医生、律师等专业相比,是有一定替代性的专门职业”;“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还只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的师范教育还只是一种‘职业’定向,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使教师走向专业化道路的所谓‘教师专业’,以及适应这个专业特点的课程结构体系”。在科教兴国的今天,“教师的社会待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教师的地位尚具有明显的伦理性质”。

从国内外情况看,对于教师专业的现状并非实质上的“有”或“无”的问题,而是专业化程度上的高低问题。从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看,它确实具有其它职业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就专业现状来讲,与其它较成熟的专业如医生、律师等相比,还不得不承认由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足,使其处于“半专业”或“准专业”的状态。即“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还有一定的可替代性,这种可替代性源于教师教育缺乏较强的专业性”。也正因为如此,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也才有了必要,而如何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最终提高教育的质量,也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1.3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取向

职业并不等于专业,专业代表着一类特殊的职业,这类特殊的职业之所以被称为专业,在于该职业及从业人员必须达到公认的一系列“专业”标准,专业化就是这类职业及从业人员迈向这一公认的“专业”标准进而成为专业的不断努力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半专业”或“准专业”不断提高其专业化程度的过程,即其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职业从性质上看已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专业,但其专业化程度不高也是公认的,因而还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而这一提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或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既然把教师职业看作是专业性职业(专业),而其专业化程度尚不高,那么其专业的发展就应具备专业性职业发展的一般特征。因此,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就是把教学工作视为一种专业工作,把教师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专业发展强调两点:首先强调教师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过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这样一个专业人员所必须经过的发展历程。因为,新教师虽然经历了职前的教育训练并获得了合格的教师资格证书,但并不意味他就是一个成熟的教学专业人员,即成熟只是相对的,而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人员,其发展的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态度的转变、情意的发展。

既然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多阶段、多内涵的持续发展过程,那么教师教育就应该提供相应的全程支持。因此,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概念就随之而出。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概念,是指教师教育的方案要根据教学工作的性质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实施。既然以专业化为取向,那么教师教育就得具备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但由于教师教育的学科基础——教育科学的地位尚不如教师教育制度那样稳固,发展与完善教育科学体系就成为教师教育专业化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取向,就成为教师教育的理念。而重视教师教育的教育科学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构建职前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师教育制度,是教师教育专业化取向所强调的。

2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必然性

不言而喻,教师教育专业化取向这一理念具有普适性,并且要通过各具体的师范专业体现和落实。即教师教育专业化取向的理念涵盖了各具体师范专业教育的取向,各师范专业教育的改革取向也应顺应这一专业化理念。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师范专业教育的一种,自然不能例外。这是因为,培养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本位目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要通过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化体现。那么,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化取向所指什么呢?

既然,教师专业的发展把教学工作及教师当作专业性工作和专业人员,教师教育专业化取向是指教师教育的方案要按教学工作的性质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进行规划实施;而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又属于“教学”和“教师”的范畴,那么,作为师范专业教育的一种,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化取向即指该专业的教育方案要按体育教学的性质和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规划、实施。

由于专业是按特定方向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换言之,按一定方向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就是专业的实体。因而,从教育内容的视角看,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化取向从根本上说还要通过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来体现和落实,即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最终要靠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专业化来落实。因此,以通过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来促进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目的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必然要求其课程改革以专业化为取向。所以,以体育教师是专业人员为前提,以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直接目标,以专业化为取向进行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核心思想,可以认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是:以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统整,尤其注重能体现其专业性的课程构建,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课程支持和支撑。这是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3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学科基础

3.1早期体育专业教育的学科基础

教师教育史研究已表明,教师教育的产生、发展与教育科学的发展、完善相伴,教师教育制度的确立巩固也是教育学科不断完善的结果。虽然教育科学的地位还没有教师教育制度那样稳固,但教育科学的发展的确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学科支持。体育专业教育发展史研究也表明,满足社会对体育教师的需求是体育专业教育发生、发展的动因,因而体育专业教育制度也基本依附于教师教育制度,其学科基础也多依赖于教育学、心理学。由于对学校体育功能早期的追求更多地趋向于强身健体,因而与生物学和医学相关的学科也是体育专业教育课程的主要学科基础。例如,美国早期的体育专业教育课程中就多由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组成,生理学、解剖学、卫生学是其传统课程,且多由医学专家执教,这一传统对今天的体育专业仍有重要影响。可以说,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是早期体育专业教育的学科基础。

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历史发展也表明,体育专业教育的最初社会动因也是为社会提供体育(体操)师资,因而其专业制度也与教师教育制度相伴。由于我国近代教师教育制度模仿日本而来,尤其是早期体育专业教育多由日本人或留日归国学者执教,因而体育专业教育带有明显的“日化”痕迹,其专业教育的课程也多以兵操和普通体操为主,虽有教育学、心理学及医学、生理学类课程但并不太受重视。20世纪20—30年代,随教师教育模式的“美式化”以及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传人,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类学科课程开始大量出现在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计划中。之后,这些学科课程继续受到重视,体育理论、体育学科教学法、卫生教材及教法等能针对体育教育、教学特点的课程也开始广泛出现并受到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体育专业教育的“苏化”以及学校体育受技术传授为中心倾向的影响,体育专业教育的课程结构重心发生了变化,运动项目成为课程的中心,但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生理学及解剖学仍是主要课程,体育教育学科类课程则集中于“体育理论”。至改革开放前期,这一状况尚无实质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的1988年,为突出体育教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以及更加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国家教委颁发的体育类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原来的“体育”专业更名为“体育教育”专业,并提出该专业的主要学科基础有教育科学、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所列的主要学科课程也相应以此3方面为主构成,最能体现体育教育学类学科的课程被命名为“学校体育学”。

3.2现今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从上述体育专业发生发展的概述中可以看出,早期体育专业教育更多地依赖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现统称人体科学)学科,这些学科也成为体育专业教育的学科基础。随后体育教学法、体育理论、学校体育学等体现体育教育、教学特点的课程开始出现并逐渐受到重视。可以说,以培养体育师资为本的体育(教育)专业是建基于教育科学、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学之上的,这不仅反映在专业的课程中,也反映在国家的有关文件中。但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发展中也可以发现,在以上3类学科中,对体育教育学类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曾度重视不够,相当时期内能体现此类学科知识的课程往往是“体育理论”或“学校体育学”,也反映出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有所忽视。而被我们所忽视的这个体育教育学类学科(课程),却恰恰是最能体现体育教育专业特征的支撑学科(课程),尤其在当今体育专业教育已广泛分化、非师范类体育专业相继出现的背景下,更能彰显这一点。

专业性的职业不仅应有相应的基础学科(组)支持,也更应有能突出体现该专业独特性的支撑学科来支撑;同样,专业教育不仅要有相应的基础课程,也应有能体现该专业教育之所以存在的支撑课程,否则这一专业教育就无存在的理由。这个支撑课程也就是所谓的专业课。所谓专业课,一般是指高校各专业为教授学生该专业的专门知识、专门理论、专门技能所设置的课程。显然,强调专业性是专业课的特征。就体育教育专业来说,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在于“体育教育”。因而,这个支撑学科(课程)理应是体育教育学(课程)。

4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策略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根本要求,就在于必须明确并构建专业化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要有宽厚的专业基础课,还应有体现并反映体育教育、教学特性的专业课。因此,明确专业的支撑学科及课程并按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对其合理构建,是以专业化为取向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以专业化为取向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以把体育教育、教学及体育教师当作专业工作和专业性职业来看待为前提,这就要求专业教育不仅要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课,更要求提供能体现并支撑其专业发展特殊性的专业课。而体育教育学类课程则是其专业课的集中体现。

由于学科是课程的资源,且由于长期对体育教育学学科研究的重视不够,构建体育教育学类课程首先要从该学科的建设人手。因而,构建并完善体育教育学学科,是专业化取向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前提工作。

概括地说,体育教育学是研究体育教育现象、本质及发展规律的学科领域。虽然对其的研究范围尚难作定论,但体育教育的目的、体育教育的内容、体育课程编制、体育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体育教育的手段、体育教育的评价等,应是其研究的主要问题。虽然体育教育学学科与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教材教法密切相关,但并非它们的简单相加。影响体育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以往常将它们等同,或视为几者的相加。事实上,它们应有所区别。学校体育学主要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总括性学科,它虽涵盖了体育教育学的内容。但由于其“总括性”而难以对体育教育有关问题深入探索。而体育教育学是学校体育学的局部,同时也是该部分的扩展和延伸。体育教学论则注重体育教学过程基本规律和特点的探索以及教学法则的理论研究。而体育教材教法则着重各具体运动项目的教法分析。

从以往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教材教法学科内容来看,已难以适应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的需要。因为在现今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对体育教育的本质、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体育课程的改革等问题进行重新审视,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解决已非传统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教材教法所能单独胜任。因而,需要一个统整的学科(组)来对此做出解释、预测和指导,体育教育学即是这样的学科(组)。

体育教育学的构建至少应包括3个层面或领域:一是从哲学意义和原理意义上探讨体育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体育教育目的任务、内容及原则方法的关联性;二要探讨体育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和评价问题,即体育课程的编制问题;三是体育教育方法与体育学习方法的统一问题,以及各自的特殊性问题。这样构建的体育教育学将会是一个学科体系,它可能会有体育教育史、体育教育目的论、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研究、体育(运动)学习论、体育方法论、体育教育评价论等多个分支领域。

需要指出的是,对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来说,不必以课程的形式与之一一对应。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并非是只针对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而言的。这是因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长期发展过程,本科教育阶段只是其专业发展的预备或初期阶段,可以说只是预备性教育。据此来看,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应是针对“为体育教师专业全程发展提供支撑课程”而言的。

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市场的需求;人才培养的模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34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水平逐步提高,希望业余文化生活得到满足,更渴望和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素质,体育融入生活中来,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完善自己的观念也逐渐增强,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或者欣赏体育比赛,陶冶了情操,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如何提高人们健身的科学性,参与体育运动的动作准确性,这就对具有体育专业的院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国内一些专业院校调整和探索社会体育专业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此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满足人们对体育的需求。

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做了阐释界定,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方法。换而言之就是培养者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方法使被培养者身心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达到之前预定的目标,使之成为各领域专业内的人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在合理的教育思想上,通过明确教育方法手段,借助与人才培养的方案、专业培养计划等措施手段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它借助于多种规格、措施、手段等,使一系列因素的结合最终达到教育的目标。

广州市作为一线发达城市,具备较好的经济条件及资源,体育产业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是体育专业领域的人才满足不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态势。就广州市而言,广州体育学院、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等院校开展了社会体育指导专业,通过对民办或者公办院校调查可以看出,广州市独立学院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的培养模式都是紧紧地以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院校就培养对应的人才,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也培养了大批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文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为例展开探讨。此院校的社体系就是通过调查知晓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来设置专业及相关的课程,非常实用且有可借鉴性,学校动用各方面力量和方法,在课程专业设置上以满足市场需求与实习就业挂钩,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专业招生始于2006年,是广东省最早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独立院校,同时也具有广东省独立院校中最大规模的体育专业,具有很强的优势和条件,目前,松田学院已经向社会输送了400多位体育人才,截止到2016年在校体育系学生有500多人。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分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两大块,社会体育指导专业方向分为: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体育健身指导方向、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方向。就业方向:可以在各级各类体育组织机构、场馆、健身俱乐部等单位。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体育教学、健身技能的指导、大众体育的组织管理等。休闲体育专业方向:户外运动方向、体育旅游方向。就业方向:可以在体育旅游公司、户外拓展与训练机构、体育文化传媒公司等部门。从事的工作主要有: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户外休闲运动的指导与管理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结合市场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就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紧贴市场需求,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使学生在校所学知识能够发挥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社会体育系专业人才建设就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条件,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的创建人通过学生就业率及就业市场的调查,积极调整和修正人才培养计划,参与相关体育产业论坛及广州大型体育赛事,同时走访珠三角健身俱乐部,了解市场动向,学校培养了大量健身专业方向的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保障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市场需要的人才相挂钩。在多角度多方位的调查取得综合性的成果时,明确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方向,人才的合理利用及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同时满足市场的需求,减少了就业难,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满足就业需求,人尽其才。

2.2 以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

组织有经验的教授、教师,群策群力编写《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在编教材分别为《运动、营养与康复》、《羽毛球》、《游泳》、《体育旅游实务》,针对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实用性、专业性特别强,同时学校开设的课程具有针对性,也贴合了我系的培养目标,比如《运动、营养与康复》论述了合理运动过程中如何保证营养,受损如何康复,让学生学的明白。开设的《体育俱乐部管理与实务》讲了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礼仪及从业的基本知识、健身俱乐部运营管理、健身教练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等,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从事健身俱乐部工作打好了基础。开设《运动解剖学》时,学校建设投入了体质测试中心、生理解剖实验室,学生实地学习,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明确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及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深化学生知识结构。

2.3 以职业能力为重点完善相关培养方案

社会体育指导专业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对人才培养方案有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课程设置分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向和休闲体育方向,每一个专业都不同,都有各自的特色,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体育管理学、体育产业概论、健身俱乐部管理与实务、体育社会学、运动解剖学、网球、藤球、体育游戏等。休闲体育方向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休闲体育概论、体育旅游市场法律法规、体育市场营销、户外拓展等,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4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强调实习实践过程

我系对学生实习过程尤为看重,理论知识只有到实践中才能检验学习的效果,也只有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学有所用。学校每年组织教师看望实习的学生,实地去学生实习的地点检查慰问,要求学生写实习周记,教师两周审阅一次,实习检查发现的问题,老师及时反映汇总并解决问题。校企联合,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分为集中实习和自主学习,不论哪一种实习方式,每一个学生都有对口的老师负责,通过实践实习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与社会紧密相系。

3 结语

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学校向社会输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以市场为导向,在课程安排、培养计划等方面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积极与市场相结合,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和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遍布广东的大中小型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等体育岗位,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夏贵霞,舒宗礼,唐吉平.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布局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7):104-108.

[2] 李东鹏.辽宁省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规格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4):96-99.

[3] 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28(6):130 -132.

[4] 王正伦.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闯市场努力提升体育院校的办学竞争力[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 22(3):1-5.

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篇8

摘要:我国高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招收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张,据统计,我国高校公布的2013年招生计划中,有185所学校开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因为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办学规模增长较快,是一个新兴专业,所以社会体育专业在专业建设与学生就业中存在较多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究,结合社会人才的市场需求对社会体育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发现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专业定位不准确;2、人才培养规格不足;3、专业师资力量欠缺和实习基地不足。根据社会需求探究更为合理的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成为了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发展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办学规模增长较快,在专业建设与学生就业中存在较多问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困难。因此,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对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率,实现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概念与分析

1.1社会体育众多学者对社会体育的概念进行过深入剖析,笔者通过总结认为,社会体育是指以城乡的居民为参与对象,以提高参与者的社会适应力、丰富物质和提高文化生活质量、保持和促进身体及心理健康为目的,以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各种身体运动为内容而开展的形式多样、组织灵活的体育活动,及由此派生出的行业和产业。

1.2人才培养模式指学校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以及评估方式,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觉悟等方面的素质结构,进行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根本特征,是教育思想与观念的集中体现。

2、结果

2.1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分析和总结,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基本归纳为以下三种培养模式:

2.1.1综合型培养模式 不设置专业方向,通过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培养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1]。

2.1.2“2+2”型培养模式 即前两学年开设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后两年划分专业方向,按照专业方向开设选修课程,专业方向一般有: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户外运动、中医保健等;

2.1.3 “T”型培养模式 即横向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运动技能,纵向培养学生体育经营管理能力。

2.2我国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喜爱体育锻炼的人数急速上升,体育相关产业也快速发展,社会体育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和欢迎,而根据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在本科专业中一直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就业情况上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而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因此,可以从市场需求探究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通过对社会体育人才用人单位的访问总结,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如下:

2.2.1 工作技能需求 主要为专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指导传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用人单位需要社会体育从业人员具备以上能力,开展相关体育活动。

2.2.2职业素质需求 用人单位对当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敬业及社会责任感等职业素质满意度较低,认为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与岗位需求错位,毕业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高,好高骛远、缺乏踏实的职业精神。

2.3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2.3.1课程设置的不足 大部分高等体育院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雷同,教学中沿用培养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2],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不能相吻合,造成学生在社会体育方面知识结构和能力的缺失。

2.3.2人才培养规格的不足 随着近年来高校生源扩招,高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承受更大压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对大学生专业深度的培养,形成了普遍的通才式培养。虽然注重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但忽略了对学生的指导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3、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3.1明确专业定位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应当分工明确,协调发展,避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体育教育化”,比较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的工作更加偏向服务行业,有专门的行业规范和要求。高校在设置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时,应当明确划分,有的放矢。

3.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呈现师资力量不足,实习基地欠缺的现状,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停止一味的生源扩招,减轻高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压力,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保障,培养出特色明显,特长突出的社会体育人才。

3.3结合市场需求,创新教学模式社会体育专业具有以市场为导向的特点,因此必须关注市场需求,建立与市场需求互动的良性发展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校外实习时间,提倡走出教室,走向市场,在实践中反馈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新方向。

4、结论

我国当前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与社会体育岗位需求错位,形成了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高、但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现象。我国高校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改革创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