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采油工艺论文8篇

时间:2023-04-13 17:08:39

采油工艺论文

采油工艺论文篇1

关键词:机械采油 工艺 技术

伴随着我国对于石油这一主要动力能源需求的不断提升,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在新时期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在机械采油工艺技术更新与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无论在石油的产量还是品质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但是,面对石油行业激烈的竞争以及非可再生能源的衰竭,如何分析目前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机械采油工艺技术会成为了目前石油行业关注的热点。

一、主要采油工艺技术探析

采油工艺技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的进步,目前我国应用范围相对较广的采油工艺技术主要由通过抽油泵效、沉没度以及管式泵适应性三个方面对于目前主要采油工艺技术进行探析。

1.1抽油泵效探析

泵效对于石油行业的工作效率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我国目前泵效维持在80%以及80%以上的油井,其平均泵效能够达到102%的油井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从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连抽带井喷的情况在我国的诸多油井生产作业中时常存在,并且其沉降度的最高值已经达到了1400m。诸多数据都表示,我国部分油井所在地区其底层含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并且具备一定的供液能力。

目前,在我国仍然存在泵效低于30%的油井,总结其共性问题就是其效率偏低。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造成其效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油气含量偏高;第二,油井供液不足;第三,原油粘度的影响。

1.2沉没度分析

目前,沉没度的统计数据相对较多,通过分析过往数据与对比可以得出我国抽油机井的有有关沉没度的数据设计相对偏高。目前,沉没度超过600m的油井已经超过了90口,并且该数目正在呈现上升。在沉没度超过600m的油井中,部分油井的平均沉没度已经达到了1300m。沉没度的有关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发挥设计方面的有关优化因素,减少沉没度对于生产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分析

2.1螺杆泵采油工艺

在目前的采油技术工艺中,极少采用螺杆泵工艺,深究其原因是由于螺杆泵工艺在应用过程中受到其应用原理的影响容易出现诸多不可预测的问题。因此,结合目前螺杆泵采油工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找到科学的解决对策。目前,螺杆泵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脱螺纹和抽油杆断裂的情况,并且螺杆泵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这也使得其在具体的应用中主要适用于高含砂、高粘度、高含气原油的开采。但是,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抽油杆断裂和泵筒橡胶内垫老化的问题非常突出,并且其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就会出现诸多潜在性的问题,进而直接缩短了螺杆泵的使用寿命,影响了油井作业效率。

2.2螺杆泵工作机理分析

螺杆泵其主要由地上驱动与地下螺杆泵组成。在其日常作业中,电控箱作为其动力电能的传输点将电流传递至螺杆泵的电机,通过皮带的传动力进而将动力传输至输入轴。定子和转子组成地下螺杆泵,并且定子和转子之间还存在养很多的密闭的空腔,当转子在定子内部转动时,空腔也会随之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这样就完成了泵送提液的工作了。

2.3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

2.3.1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的结构

这种采用工艺主要是由三个结构组成,一是抽稠结构,二是环空沉砂结构,三是泵筒结构。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的泵筒结构在使用方面具有方便拆卸的特点,在结构方面是一个整体的缸筒,具体是指在泵外套的中间部位,用双通接头和扶止固定。这种工艺在使用的过程中更主要的是关注油田勘探开发的广度,而对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度并不是十分重视。这种情况能够促使油田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对油田的勘探和开发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掌握油田勘探和开发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与油田勘探和开发相关的决策更加合理和具体,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3.2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的工作原理

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的工作原理相对比较好理解。这种工艺分为上行程和下行程两个方面。在上行程的过程中,进油的阀门会自动关闭,使泵筒储油腔内的油井压力逐渐增大,这样使泵筒内的液体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逐渐排到上油管内,可以说上行程主要是完成了泵的排油过程。在下行程过程中,排油阀门会自动关闭,而进油阀门则会自动开启,这样使油井中的液体逐渐进入到泵储油腔的内部,因此,下行程就是进油的过程。

随着泵的不断运行,实现了液体的不断抽吸,这样就会使液体逐渐被排放到地面。这种工艺在使用的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砂子下层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泵停止抽吸时,或者泵的上柱栓挡住了液体正常的流动。这种情况导致砂子无法正常进入泵筒,而在这种工艺的设计中,砂子会沿着泵筒与外管之间的沉砂通道进入泵的下沉砂管的内部,这样就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由于沉砂引起的采用事故。

三、结束语

本文对我国当前石油开采中使用的主要技术、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和机械采油工艺技术的理论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机械采油工艺技术的工作原理、工艺结构进行了阐述。机械采用工艺技术在进行油田开采时,具有一定懂得优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要想再我国的石油开采体系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完善机械采用技术的工艺。通

参考文献:

采油工艺论文篇2

关键词:采油工艺 综合研究 分析技术

一、把采油工艺综合研究作为首要任务

1.制定好投产油田的综合工艺方案

当中国投产油田进入到中期甚至后期之后的发展阶段之后,就会存在产层、含水量矛盾突出的现象。但是如果只靠一方面的采油工艺挖掘是不能很好的解决有关的问题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依靠采油工艺技术的综合研究,根据中国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将香肠的工艺技术与工艺水平进行结合来进行综合的探讨分析,从而可以制定出合理、科学的综合工艺方案。

2.为勘探开发的新型油田制定采油工艺综合方案

根据我国目前的采油工艺技术综合的研究,在油田投产前,油田的有关负责人必须要根据油藏测量的结果来制定出很多套完善的采油工艺技术方案。同时为了能最为合理、最为科学、最大力度地勘探开发一个好油藏的资源,因此需要对有关的采油工艺技术方案进行优选的工作。其中优选的工作也是采油工艺技术综合研究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3.编制的采油工艺综合发展的规划要合理、科学

中国油田的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根据科学、合理的规划采油工艺原则,制定出中后期的工作部署。在油田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的工作也会涉及到各个方面,比如:需要提前准备好物资内容以及技术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最关键的工艺技术;工作量的预算;需要推广的工艺范围以及技术;装备的配置以及技术的配置等等。另外,在制定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的规划时候还必须要充分的研究上级部门以及相关政策的经济要求和技术要求。

二、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的作用

第一,为了提高我国油田的作业和管理水平,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我国采取了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的措施,采油工艺综合研究还可以促进我国油田在施工过程中的采油工艺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在我国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采油工艺技术能够增强各个环节的配合,并且合理、科学的协调各个系统工程。能够有效的避免一些重复劳动的问题,从而可以使采油技术进一步提高,促进技术管理水平以及技术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了经济效益的发展。总之,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和采油施工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同时也是优化油田整体工作的重要环节。第二,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可以科学的选择采油工艺方案,有效的判断不同工艺方案的优劣,从而保证采油工艺综合方案的实用性以及科学、合理性。第三,合理的选择出适合油田采油的工艺技术,然后科学合理的制定有关的技术指标。合理配置操作的队伍,制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最科学的采油工艺方案的实施规划,为相关部门的油田生产提供了数据参考,同时为生产部门以及相关科研的生产工作以及组织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三、采油工艺技术的综合研究内容

我国油田采油工艺 技术的综合研究主要是结合了目前我国采油的工艺技术,然后从整体上来掌握油藏采油的工艺技术的,科学合理的分析采油工艺技术的方法方式。一般情况下,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根据目前我国的采油工艺技术对于新井以及老井的生产层面以及资料层面进行掌握,对于完井的开采方式、方法、勘探井身的结构以及方式等等的方面进行评价。能够总结缺点和优点,也可以为新井的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完井新井技术主要是把采油工艺方面和开发的方案结合在一起,科学合理的研究出新井的套管程序、完井的方法、井身的结构、钻液的使用方法等内容。并且对于固井的质量来提出新技术要求以及检测方式方法,设定好射孔的参数。另外,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的内容还包括修井技术。采油工艺技术的综合研究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修井技术。该技术需要结合当地的井下工作环境,然后科学的预测未来需要开采的有关内容和工作,提出可以比较实际的质量要求,并且还可以计算出采油施工过程中需要的修井人数以及设备的数量。最后采油工艺技术的综合研究内容还包括采油金属和增产技术。其中采油金属技术的研究是采油工艺技术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采油金属技术主要是对于注采压力系统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动态分析,然后筛选自喷的管柱,并且还需要科学合理的预测出油井的自喷生产期。增产技术主要是结合了我国油田、油井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增产的方法和方式,从而可以计算出采油工艺技术有关的工艺参数,设置在采油施工过程中的设备,从而可以分析研究施工的工艺以及措施的规模。

四、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油田工艺技术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研究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油田勘探开发的时候还必须要结合计划的工作量,科学合理的运算采油工艺措施的设备投资、维护费、效率、设备利用以及科研费等,从而可以充分保证油田的各个项目能够顺利的完成,提高我国油田的生产效率以及油田的管理水平和作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付长春,李新宝,李峰华,葛要华,黄刚;套管开窗侧钻工艺技术在濮城油田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7期.

采油工艺论文篇3

[关键词]石油机械 抽油机生产 轴承装配 工艺改进

中图分类号:TE92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005-01

抽油机是石油机械有杆泵采油中使用最普遍的地面采油设备,在石油开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延长石油唯一一家生产抽油机系列产品的陕西延长石油机械制造装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游梁式抽油机、下偏杠铃抽油机和双驴头抽油机,这些机型主要由底座、支架、游梁、连杆、曲柄装置、减速箱、动力设备、辅助设备等部分组成。这些机型工作原理简单论述为:启动动力设备(电机),由电机皮带轮高速旋转带动皮带并经减速箱传递到曲柄轴,经减速后的曲柄轴做较慢的旋转运动,曲柄利用连杆经横梁带着游梁上下运动,挂在游梁另一端的悬绳器便带动抽油杆作上下往复运动。本文论述的工艺改进主要是作用于游梁链接横梁、支架和连杆轴承座等总成中,装配各类轴、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工艺改进

实际工作中,轴承瓦座按照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轴承与连杆轴装配后,组装轴承与瓦座时,通常要两人一组,通过榔头用力击打才能装配起来,这样工作不仅容易损坏轴承,而且工人操作安全也存在隐患。

同样,抽油机的支架总成中,支架瓦座与支架轴轴承的装配;吊瓦总成中,吊瓦瓦座与轴承的装配,都存在类似的风险和困难。

下夹具:在装配支架瓦总成时,为了找准支架瓦座与支架轴的垂直度,我们自制的下夹具能够让支架瓦座及吊瓦座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下夹具上加工了两个对称分布的M16的螺纹,便于工作中及时校正。

工艺改进成效:工艺没有改进前,完成一套连杆轴承座总成或支架瓦座总成的组装,要靠两个工人合作,一人扶正对齐,另一人用榔头用力击打才能装配,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下,操作稍有不慎,就会损坏轴承或使工人受伤,6名工人一组,一个工作日能够装配三型抽油机的支架瓦座总成15套,大型机装配的更少。工艺改进后,完成一套连杆轴承座总成或支架瓦座总成的组装,仅需一名工人在液压机工作台上校正上下夹具,放好工件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组装,工作效率是改进之前的两倍,而且轴承不会损坏,工人也不易受伤,保障了工人的安全。

结语:本文论述了石油机械制造技术的工艺改进,在抽油机生产的第一线,抽油机轴承装配工艺的改进,为车间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工人的安全。此类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激发了技术人员和工人学技术、钻技术的干劲,也为企业培养人才搭建了平台。

参考文献

[1] 邹振春,邓立新,王艳华,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技术最新进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采油工艺论文篇4

关键词:油田 天然气 开采 排水

近年以来,油田的天然气勘探一直无重大突破,所发现的气田几乎全部投入开发,储采比严重失衡;同时,现已探明的气田均属小断块,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随着气田不断生产,地层压力和产能逐渐下降,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要有一套适合气田的配套采气工艺技术,才能有效保证气田的高产稳产,提高气藏的最终采收率。

一、配套采气工艺技术的研究应用

油田采气工艺技术立足于适合气田的特点,并加大采气配套工艺技术的研究力度,目前已形成了以水力加砂压裂为主要手段的储层改造技术;以化排、气举、小油管、机抽为主要内容的排水采气技术;以高低压分输、井下节流、地面增温为主的地面管网改造,地层、井筒、地面相互配套的工艺技术系列,较好地解决了影响气井生产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

根据油田气藏的特点,天然气储层致密低渗,自然产能低,要提高动用储量,获得较高产能,必须通过储层改造。首次压裂获得成功,该井压前无产能,压后使用油嘴,日产裂改造,选用了具有良好流变性、防滤失性、低伤害的胍胶作压裂液;用低密度高强度的陶粒作支撑剂;在压裂中加入助排剂以利返排;运用液氮、气举、化排等系列技术手段进行返排,保证了支撑剂压的进,压裂液排的出获得成功,地层渗流条件明显改善,产量明显增加。

实践证明,水力压裂是气藏增产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油田气藏改造的主要手段,满足了油",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油田自正式投入开发以来,由于油气开采的兼顾不够,造成气顶不同程度的水淹,同时,油田的气田(藏)开发已进入中后期,气田(藏)均有不同程度水侵(淹)或凝析现象,因此要使气田在中后期开发时保证稳产,提高采收率,就必须利用先进的排液采气技术。油田通过研究和技术攻关,形成了以气举、化排、小油管、气井工作制度

三、优化为辅的系列化排采气工艺技术

1.气井工作制度的确定

在气井依靠自身能量带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过程中,通过计算气井的动能因子确定气井合理的工作制度,能使气井依靠自身能量将井下积液带出,防止和延缓了气井的水淹。式中:!为动能因子气井可稳定带液生产;不完全,易形成积液,需要调整气井工作制度,延长

气井带液采气期。

高了带水能力,避免了水淹情况的发生。该井稳定带水采气一年多。

2.化学排水采气技术

化学排水是一种向井内注入发泡剂,利用气流的搅拌,使井筒内的水泡沫化,密度大大减少,从而增加了气体的举液高度,达到把水带至地面的化学方法。其效果取决于泡剂的品质和适用性。油田与四川天然气研究所合作,研制出适应高矿化度地层水特点的发泡剂

验后,取得日增气!倍、有效期%+.的效果。目前该泡剂已在油田用,均达到增产目的

3.小油管排液采气技术

根据垂直管流理论及动能因子理论,在相同的条件下,管内径越小,气井的自喷带液能力越强。针对油田井深的特点,油管管柱组合,其强度完全能满足以上气井管柱的需要,并且最终达到使老井复产的目的。

4.气举排水采气工艺

气举排水采气是在气井能量不足,带水困难甚至停产时,向井内注入气体或液氮,增加瞬时压力和气量,从而提高带液能力的一种物理方法,是目前排水采气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气举。在气井产水量大,压力较低的的情况下利用临近高压气井气举助排,诱喷生产。

气举效果愈来愈差。氮举。在气井自身能量较高,地层出液量大的情况下,使用液氮气举,方便快捷,是目前压井作业后复产常用的方法。

5.机抽排液采气工艺技术

地层渗透性好,产水量大的气井停产后,氮举、气举因无法实现连续排液不能使其恢复生产,机械排水采气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四、集输气管网的改造

合理的集输管网是搞好气田开发的地面条件。随着气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控制储量小的气井会较早出现因井口压力低于管网系统压力而停产的现象,个别井距远、压力高的气井因油或水化物的堵塞不能正常生产,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对部分管网进行了改造。

改高压输气为低压输气文(,气田的气层气原来输入脱水站,进入管线,系统压力

实施井下节流消除管线堵塞,管线变径、保温效果变差等原因,冬季无法生产,采用井内下节流器的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1.井口加温改造,保证安全输气

对井距长、压力高、凝析油粘度大的气井采用井口加热的方法来保证冬季安全生产。文!、都是在井口增加了水套炉成功地解决了冬季无法正常的问题。

2.气井防腐技术

年以来,腐蚀已造成了口气井油管穿孔或断脱,严重影响了气井正常生产。研究表明:

是气井腐蚀的主要因素,生产时流体的冲蚀又加快了腐蚀速度,二者的共同作用造成了油管的穿孔、断脱。经过经济技术评价,采用加缓饰剂的方法进行防护,室内筛选出的!中药剂经现场实验,平均缓饰率达到,腐蚀速度降至。

3.采气工艺分期配套技术

油田为实现气田的合理开发,保持气田的稳产,提高气藏采收率,进一步提高气藏开发的效益。气田阶段不同、压力、出水量不同,因此采气工艺也进行了相应的选择,以满足不同阶段采气工艺的需要。

五、结论和认识

1.气田开发是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阶段不同,气田压力、出水量也不同,相应采气工艺的选择、组合。

2.由于油田气田水矿化度含量普遍高,采气管柱易腐蚀,因此应加强防腐工作。

油田气藏埋藏深,必须探索适合油田的采气技术,以满足油田的需要。

油田配套采气工艺技术,通过在油田应用,适应性强,实现了气藏稳产,提高了气藏采收率。

参考文献

[1] 魏纳,刘安琪,刘永辉,刘小平,冉乙钧,周祥.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新进展[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6(02)

[2] 任彦兵,张耀刚,蒋海涛.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在长庆气田的应用[J]. 石油化工应用. 2006(05)

采油工艺论文篇5

【关键词】采油工艺 自动化 技术 应用

自动化技术指的是通过各类技术工具与系统延伸人的信息取得、处理与决策控制的功能,进而更好的提高劳动生产力。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经广泛的应用在采油工艺中,有效的降低了采油设备磨损,提升了数据准确率以及采油时率等等。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本文对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1 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从现有的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来看,主要有模拟式自动化控制与数字式自动化控制系统。其中模拟式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以模拟控制装置为基础所进行对三相分离与缓冲罐液位等等工艺参量进行的控制。数字式自动化控制系统又包括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以及监测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等等。在采油工艺上,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通过控制变频调速器对输油泵的电机转速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对缓冲罐液位进行控制的目的,做到生产过程中能够闭环控制。在采油工艺中,可编程控制器被应用在污水处理、排放以及泵的变频调速控制等等。监测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则被用在对运动设备进行监视与控制,进而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以及各种信号报警等方面的功能。

2 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有情况来看,伴随着系统功能的不断强大,也暴露了一些在技术上存在的仪器、仪表产品不能满足油田恶劣环境的要求,或者通讯系统地理分布较大,设备易受干扰和遭雷击损坏等问题。除此以外,采油厂在采油工艺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主要存在认识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人才素质较低、制度不健全以及资金不足等问题。采油厂的管理层在采油工艺中对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视存在着不足,尤其是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学习和掌握自动化技术的水平较低,甚至存在着由于对设备维护不良导致设备无法使用。同时,采油厂中专业水平以及实践技能较强的技术操作人员较少,进而影响了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一些采油厂由于受自身设备陈旧等问题的限制,导致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障碍,无法跟设备进行兼容,进而影响了石油开采效率的提升。加之,采油厂等在制度上存在着不健全的问题,尤其是在内部考核和后续资金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导致有的采油厂对系统的日常维护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存在没有维护的情况,进而使得机械停用或者处在半停运的状态,影响了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应用优势作用的发挥。

3 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针对我国采油工艺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油厂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支撑,因而我国应加大力度对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以及相应的监管措施等等。

从上文关于采油厂在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应通过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的认识、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企业制度以及提高投入等多个方面来进行优化。采油厂应通过加大宣传和学习等方式,提高管理者与员工对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应用重要性的认识。采油厂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实现对生产测控系统的有效管理,进而优化采油工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采油厂的不同部门应提高在自动化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意识,充分发挥自动化技术在采油工艺中所具有的优势,进而提高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采油厂应加大自身对自动化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选拔基层技术人员进修或者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企业人员的技术素质,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在自动化项目上的研究与开发能力。除此以外,采油厂还应结合自身的情况优化考核管理机制,采油厂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制度,重视数据信息管理,通过优化的数据信息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来提高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有效性。采油厂可以通过强化测控仪表设备的管理来保证测控设备应有的完好率,进而实现测控设备使用合理与管理科学等等。企业还应通过技术情报调研工作的提高,来有效的推进自动化技术在自身采油工艺优化中进步作用的发挥。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必然会给采油工艺带来影响,这种影响是双方面的。这就决定了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化工作,需要结合采油工艺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加强在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动化技术在采油工艺中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元博.石油化工企业中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1):245

[2] 李志阳,胡晓亮.论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所在[J].民营科技. 2009(10):46

[3] 王茜,朱祥栋.采油自动化管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科技资讯. 2011(34) :97

采油工艺论文篇6

1试油工艺及压裂技术概述

1.1试油工艺

传统的试油工艺很多,如射孔方式、自喷方式、气举方式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设备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油田自身环境的变化,传统试油工艺也面临着淘汰。以下针对传统试油工艺的弊端进行分析。第一,射孔方式。射孔方式是我国油田勘探中使用最多、最传统的一种工艺,主要采用输油管道输送射孔或使用水力喷射射孔,根据采集液的构成分析井下环境。这一工艺的特点是需要地质环境符合条件,如果井下压力过强,射孔器的功能就无法发挥,试油作业也就无法进行。同时,采取射孔工艺的方式会造成精确度较差的现象,无法准确定位。第二,自喷方式。作为一种传统的试油工艺,操作简单,投资较小,但其应用的范围较窄,只能适用于自喷式油气井,对于地层压力较弱、温度较高的油层无法使用。第三,气举方式。气举方式的试油工艺主要利用人工操作的抬举排液进行产量分析,精确度有保障,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力量,成本无法控制,随着试油深度的增加,难度也会相应地提高,目前来说只适应于4000米左右的油气井。

1.2压裂技术

压裂技术,即在油气勘探开采的过程中,使用一定的外力作用和配合液将油层压出裂缝的技术。压裂技术有两个层面构成,其一是压裂液,其二是压裂配套设备,压裂技术的应用目的,是针对地质环境操作中,确定开发的位置油气层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并由此制定改造策略。本质上说,压裂技术是一个操作行为定义,在这一范畴内适应的技术类别很多,包括滑套式分层压裂技术、选择性压裂技术、多裂缝压裂投球压裂技术、限流压裂技术等。综合来说,将试油技术和压裂技术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油田勘探开采准备工作的最优化。

2试油压裂新工艺探讨

2.1工艺应用分析

本质上说,试油压裂新工艺是在完善油气井开发工艺的基础上形成的,面对一些特殊的地质环境,如高压、高温、低渗透、高杂质等情况,一般或单独的工艺技术是无法完成的,而新工艺的使用中,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无论是试油工艺还是压裂技术,在单独使用的过程中都存在弊端,但实践证明,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要,配合发挥的效果却十分显著。一方面,这种新工艺的使用范围很宽,不仅在低渗透压油田中有很好的表现,对于深油气井也有很好的效果。如深油井的操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压力、温度选择射孔技术、气举技术等,以达到排解堵塞的问题,其次采用压裂工艺,在加上配套的耐高温压裂液,可以达到各种油田增产的效果。对于作业人员来说,只需要对地质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即可对试油压裂新工艺进行匹配,寻找更合理的钻井方式。

2.2工艺发展前景

作为一种全新的工艺手段,石油压裂新工艺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射孔、排液系统等也有了很大的促进改善。随着油田开采的逐步深入,各种问题也会出现,尤其是二次采油或三次采油的过程中,产量降低,开采难度增大,而试油作为油田开采的第一道工序,准备工作提升的越高,所取得的最终经济效益也就越好。总的来说,无论是试油工艺还是压裂工艺,对地质环境都有很强的敏感性,而我国的地质环境结构复杂、地形多样,且具有不可改变力,必须从应用工艺角度来提高适应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影响整个油田的正常运转,轻则导致财产损失,重则对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危险。

3结语

采油工艺论文篇7

【关键词】稠油井;热采工艺;现场实践

中图分类号:TE34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1-002-02

引言:

从实际出发的角度来看,鉴于高粘稠油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题,为了进一步让原油开采工作顺利进行,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稠油井强化热采工艺的技术,从其工作原理分析,电热杆与反馈式抽稠泵管柱结构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它主要借助的是集肤效应,从而达到对原油粘度与井眼举升的改善,而先期借助吞吐原理,及时对原油的渗流程度进行了改观,有效加大了原油驱动能量。而通过实验室的有关实现,对稠油水敏及温敏等特性进行了相应测试,对泵的工况机进行了转换,从而对提升原油产量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且从该项技术的投入运作来看,在我国苏北油田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原油开采工艺。

一、 稠油井强化热采工艺组成概论

1. 电热杆采油

从电热杆采油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简单来说电热杆采油就是借助加热原理使得抽油杆温度升高,从而实现降粘的目标。具体而言,电加热抽油杆是空心结构的,实际中借助空心结构将其绝缘电缆线放在其空心杆中,电缆延伸到底部与抽油杆连接形成电路回路,在电缆与空心抽油杆通电的状况下,通过杆体的作用将电能转变为热能,这样一来,热能能够让抽油杆温度快速升高,进而使得油管内液体的温度也得到提升,这样能够起到降低粘稠度的作用,进一步延长了油井泵检测、清洗油井的周期。电热杆采油工艺主要由电热杆、电源控制柜子以及电三通三部分组成,工作状态使用的是交流电。电热杆采油与其他的井筒加热工艺进行对比来看,电热杆采油成本费用投入少、热能产生效益大,并且对地层没有损害作用。电热杆空心杆中采用的电缆一般选取的是5mm的铜丝并且进行了绝缘处理,在空心杆与电缆之间充满了淀子油,主要是为了平衡电缆芯的运作温度,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形成故障。

在实际的电热杆工作中,当接通交流电流以后,经过绝缘处理的电缆与空心杆在底部形成回路,由于空心杆内径小的缘故,因此在电缆与空心杆在通电作用下能够产生邻近效应,并且在表现形式上其两种电流呈现出方向相反的状况,这样一来就会形成磁通与邻近效应的双重作用,空心杆内出现涡流并且产生热能,这种电流主要呈现为空心杆内表面存在,而在其外表面呈现出很好的绝缘性,从而形成“内集肤效应”。通常来看,电热杆的直径要大于普通的抽油杆,加上原油稠度的存在,电热杆与稠油的摩擦力也会增大很大,而电热杆的直径又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较为固定,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中,一方面需要从电热杆的加热深度进行考虑,确保原油顺利送到地面,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减少电热杆与稠油之间的摩擦力,减轻负荷,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 反馈式抽稠泵

反馈式抽稠油泵由上下泵筒与柱塞、进出油凡尔四部分组成,反馈式抽稠油泵借助的是非固定凡尔,在液压柱的作用下产生自上而下的作用力,对其抽油杆进行推行向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减小了抽油杆在稠油中运行的巨大阻力。而在实际工作中,选取大小柱塞结构,能够在工作运行中做到自行密封,可靠且方便维护。进出凡尔安装在柱塞中,能够随着抽油杆的起落而上下运行,在检测泵的状况下,管柱与泵筒保持原来的状态基本不变。由于无固定凡尔的存在,且能够与抽油杆一起上下运作,故一般不会出现积砂或砂卡的状况,从工作效率上大大提升了的泵的利用率,总体来看,反馈式抽稠油泵主要适宜原油粘度在4000mPa・s以内的稠油井中广泛应用。

3. 稠油井CO2吞吐机理

CO2在原油中能够表现出很强的溶解性能,这样最终能够达到对原油粘度的降低,使得体积得到扩大。从有关试验及实践应用来看,原油粘度与降粘成效呈正比例关系。我们对苏北油田原油膨胀试验进行分析,CO2在原油中注入率的增加形成了原油体积的增涨,当CO2摩尔浓度达到40%以上的时候,原油体积膨胀的速率明显增加,而后当CO2摩尔浓度达到80%是,原油体积膨胀达到了40%。由此可见,稠油井在稠油油藏方面发生的CO2吞吐机理,能够使得原油粘度大大降低,从而使得渗流能力增强,同时也能够起到对近井地带驱动能量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原油的生产能力及生产效率。

二、 稠油井强化热采工艺的现场实践

1. 油藏概况

苏北洲城油田油藏埋深1 600~ 1 700 m,原油粘度3 100~ 4 300 mPa・s,油层温度70℃ ~ 75℃ ,油层厚度2~ 8 m。油藏油层厚度小,埋藏深,油藏边底水发育,较难进行系统开发。但地层温度相对较高,原油在地层中的渗流能力相对较好,开采此类型油藏主要是解决好油井水淹、原油进泵难及原油在井眼中举升困难等问题。

2. 稠油井强采试验方案

1) 选井选层

洲城断块油田稠油井Q― 2井在测试过程中地层出砂,井眼周围岩石结构被破坏,底水上串,油井水淹,已无法进行试验。S― 3井因原油粘度高达10× 104 mPa・s,在不进行蒸汽吞吐的情况下,试验的难度较大。K― 8井在试采过程中,因含水率对粘度有较大的影响,导致油井未能正常生产。若先填砂打水泥塞进行封隔底水,试验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2) CO2吞吐

为降低原油粘度,增加驱动能量,在油井投产前,进行CO2吞吐施工,CO2用量380t。

3) 反馈式抽稠泵+电热杆采油工艺

利用抽稠泵液压反馈原理,克服抽油杆摩擦阻力,帮助抽油杆下行。利用电热杆加热原油,维持井眼上部原油的流动特性,确保原油顺利流到地面。

三、 结束语

稠油井强化热采工艺的现场实践重点是鉴于高粘稠油藏的存在难题而研发的一项技术,该项热采工艺借助CO2吞吐机理实现了对原油粘度的降低,从而提升生产能力,在稠油井的实际运作中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采油工艺论文篇8

关键词: 单泵;分层;采油

分层合采技术主要分为单泵分层采油工艺是与双泵分层采油工艺两种主要技术。其中,前者的主要目标是控制上部油层进液,放大下部油层生产压差;后者则主要解决上下两油层间的无干扰开采。本文因篇幅所限,所以只对前者进行粗浅论述。

1 单泵分层采油工艺概述

单泵分层采油管柱的组成为:抽油泵、封隔器、单流凡尔、分采装置等。实际工作过程中,以上各部分依靠分采装置对上部油层生产压差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对下部油层生产压差进行适当的有效放大。

在分采装置生产压差之前,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有下面两个方面:1)依据流入动态曲线来确定每个层系中的合理流压;2)确定每个层系流入的动态曲线;3)依靠凡尔(即分采装置)来开启压差,从而使上层以及下层的流压能够得到合理的调整。

2 合理流压的确定

通过油气层渗流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两相渗流的产油量的数学表达式如下所示:

从公式(3)我们可能得出,只要我们能够测得单井两组流压下的产油量,便可求出n值,之后,我们再利用统计学原理求出其加权几何平均值,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确定出某一油田或某一区块的n值。

在分层开采过程中,当我们对分层采油工艺进行应用时,井内上、下两油层的合理流压与凡尔(分采装置)开启压差的关系式为:

3 单泵分层采油管柱设计

一般情况下,油井抽油泵吸入口压力范围为0.45-4.48M。

我们依据国内几大油田生产中统计的实际数据,设计出了三种分采管柱如下:

3.1 插入式单泵分采工艺管柱

此项工艺的主要工作原理为:使用的是两套油层,即扶余、丢手管柱封隔葡萄花,当泵挂位于扶余油层顶界以上,即大约在1750米左右,我们使用的是插接方式使丢手管柱与生产管柱与融为一体。

脱接密封器:实际生产中,为了使单位的作业费用和工作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下降,我们又设计了管柱脱接密封器。该密封器的组成主要为:外套、丢手接头下接头、插入密封体等。实验过程中,我们的密封器的外套是利用丢手接头丢手(DQBY56328)在井下的下接头来充当的,将其放入密封体后,再随生产管柱下井插入丢手接头外套,从而使管和柱恰当结合。

技术参数如下所示: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