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8篇

时间:2023-05-21 08:14:47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1

一、设置多种情境,激感体验

1.进行“角色”模拟,获得换位式的体验感悟。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采取角色体验方式,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形成价值观,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我与父母交朋友》时,如何让学生体验父母的劳苦,体验生活的艰苦是孝敬父母的情感基础。于是我将每一位学生推到生活的最前沿,让他们在每个学期中去当一天家。一位同学将他一天的工作经历记了下来:早上我为全家准备早点,然后带着钱去菜市场去买菜,在反复的迟疑之后,我终于买下了平时挂在嘴上的“吃腻了”的那几个菜,当我在家里坐定准备喝口水时,发现该做午饭的时间已将近,我赶紧择菜以致差点将手指头剁掉。做好饭,我想跷起二郎腿看看电视,无意中看到还一大堆脏衣服。我有些泄气,想到还有一部武打电影未看,但也只能咬咬牙,干完这一切再说。终于晾完最后一件衣服,我如释重负,还好,离吃午饭尚有一些时间,正想忙中偷闲,忽然惊醒:晚上吃什么呢?我看着那只空空的方便袋有些发愣……中午父母用赞许的笑容品尝我做的“佳肴”,这时我才发现每道菜都没有先前可口。这是学生当一天家的经历。他干了一天父母每天都在重复的烦琐的劳动,当他回到校园时,他感到静静地听课是那样的幸福;当他在饭桌前坐下时,他感到每一只碗里都是母亲忙碌的身影。母亲说,今天没啥好吃的,他回以真诚的一笑,毫无怨言。因为他实实在在体验过,体验过这期间的不易。“经历了才会感动,行动了就会有收工收获”。

2.创设特色的情境,获得置身其中的体验感悟。

教者通过设置特定的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让学生激起的情绪成为需要的推动。如在讲授九年级“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时设置了这样一个背景材料:吴小玉是一名初中生,她很想打工挣钱多买些书。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她利用暑假到一家公司打工,负责向市民发送公司产品的宣传画。一次,她不慎丢了四百多张宣传画。按照公司规定,她要照价赔偿。要不要向公司汇报?她陷入了矛盾之中。

(1)小玉为什么矛盾?

(2)假设你是小玉,你该怎么做?为什么?

(3)在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如何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的?你那样处理会产生什么结果?

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下产生认知,道德情感的冲突,通过体验、讨论、感悟,完成个人价值由“顺从”到“认同”到“内化”的过程。

二、定向实践,在直接探究中进行体验感悟

思品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实践体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社会调查、辩论、竞赛、采访等,这些形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合作精神得到加强,道德品质得到内化。如在者在教和年级《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让学生去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状况如何?又怎样去解决?带着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深入村庄、河流、农贸市场去调查、访问、收集材料。在汇报会上,许多学生感慨万分,他们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这里的环境问题依然很严重,仅乡里每天的垃圾就拖了20多板车到填埋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全部都排到龙河,使龙河变成又黑又臭的“龙须沟”。同学们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写成的调查报告《杨税务乡环境状况调查》已送往有关部门,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加深了对环保知识的认识。

三、自主教育,在以知促行中进行体验教育

教师要注意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外的生活表现,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教育的专题汇报、研讨等到活动,帮助学生交流经验,体验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感悟做人之德,借此实现学生的课内外自主教育,形成“以知促行”的体验感悟。

如在教七年级《为坚强喝彩》的内容时,我多次运用报告展现情境的方法,让学生选出本班内一两个榜样同学,然后由这些同学作个人经历或事迹报告,报告的内容诸如“妈妈患病以后”“胳膊虽然骨折了,但学习不能落下”“挺起胸膛走路,相信自己能行”等,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的,因而很具有说服力。听完报告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讨论:你和该同学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你打算怎样缩短这些差距?结合教材内容采用记者现场采访、举办自主教育论坛等多种形式,加快学生主体性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的双向转化过程,促进了学生主体活动内化和外化的和谐统一和情感体验的理性升华,使学生感悟到了做人的道德之美及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家庭、社会和时代的重要意义。

四、多元评价,在激励反省中进行体验感悟

多元评价是指从多种角度对学生的多维表现进行评价的策略与方法,具有反馈、导向和激励的综合功能。初中生的认知感悟和情感体验正在不断发展、变化,他们需要并且必须经常借助于外部评价媒介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才能从多维角度体验道德的丰富内涵,感悟自身价值的得失。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用“多元化激励评价”的策略,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进行了以激励为主的综合评价,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励他们追求新目标的愿望。

1.在对自身“多元表现”评价进行的反省中,获得“自我认同”的体验感悟。即对学生在不同时空、不同场合表现出来的能反映自身道德的综合道德进行评价,促使学生获得自身认识并进行自我矫正的体验感悟,如对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场合参与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自控能力、合作能力、行为习惯等“多元”素质进行评价,等等。通过这种横向的全面联系性的“静态”整体评价和纵向的对比变化的“动态”发展评价,使学生体验感悟到自身进步与差距,进而被“自身认同”的自尊心理所驱动,并努力改进道德行为和习惯。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2

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自觉性,要着力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是一个人生命运动的内在规定性,伴随生命运动始终,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人的,而是人生命运动的必然要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遵守各种道德,同时要认识到,一个人从事一定工作的过程是其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其生命存在的方式之一,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事该工作的人生命运动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的约束,尊重职业就是尊重自己生命的存在,因此要像尊重生命一样尊重职业。只有确立了这种观念,将来才有可能遵守职业道德。中职学生的理论水平有限,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应定位于常识层次,换句话说就是不是给他们灌输理论,而是教会他们自己悟出道理,通过“悟”达到提高其职业道德觉悟的目的。

2引导中职学生悟出职业道德真谛的途径

2.1课程开悟

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依托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系统讲授,让学生把握职业道德的意义及体系。因此,要专门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增加教学课时,真正夯实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同时,要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推行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其职业道德情感;推行情景教学,通过职业环境模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营造准职业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推行角色扮演教学,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场景设置、角色扮演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悟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实践体悟

经常组织开展参观访问、义务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有组织、有计划地让中职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真谛,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重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道德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行为选择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最终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观念。特别是在顶岗实习阶段,要切实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落到实处。学校要与实习单位团结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办法和措施,明确分工和职责,让每位学生在实习中都能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熏陶。

2.3阅读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职业道德的真谛。现在市面上励志类的书籍特别多,有很多故事既简短又意味深长,很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阅读励志类文章,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同时还经常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感悟,共同成长。

2.4反思省悟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方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思考自己对他人职业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从事此工作时会怎么做。通过反思,使学生不断内化职业道德,提高道德品质。

2.5惩戒顿悟

抓住关键时间,找准关节点,进行必要的惩戒教育,这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成长中,往往一些很小的事情也会影响甚至改变其一生。对于学生成长中关键时刻的一次批评或一次惩罚会矫正其人生坐标。所以,抓住这些关键时间、关节点对中职生进行惩戒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有的人不主张进行惩戒,实际上只要把握好度,惩戒会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手段。

2.6环境引悟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要根据学校历史与定位,突出特色,加强基础性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发展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

2.7心理导悟

心理咨询与指导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众多学校德育成功的经验之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益途径来对待,把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统一于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2.8榜样领悟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3

学科渗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重视学科渗透的研究,让教师走出去吸收新知识,学习新经验,才能大大提高各学科教师的渗透水平。

1 移情感悟原则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体验原则,离开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将苍白无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情感调控的主导者,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移情感悟,对教学内容的移情感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移情感悟;而学生则是情感活动的主体,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移情感悟,对学习内容的移情感悟。对学习活动的移情感悟,对人生美好前景的移情感悟。

2 科学化、系列化原则

各学科的教材,都是依据本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该学科特有的知识体系编排的,而德育内容只能蕴含于知识内容之中。同一学科不同阶段的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及要求亦不同。

3 不断深入的原则

教材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旬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认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4 客观性原则

道德规范存在于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戒律、艺术作品等形式中,语文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德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这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即德性。

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

英国哲学家赖尔认为:“美德不能单纯通过口授和训练的方式来救。确实,单纯的口授方式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纯自然的知识,通过反复训练也可以使学生习得一些技能。但单纯的用口授或训练的方式是不可能过到学生道德精神的升华之目的的。”

1 挖掘渗透法

教师需要对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挖掘,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渗透,让学生入境、生情、悟道,从中既学到了文化知识,又受到品德的熏陶和感染、得到思想上的教诲,可谓一举两得。

2 扩展渗透法

扩展能广泛读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得学生能从疑问转化为知识,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离不开拓展联想。

3 情感渗透法

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教师运用情感性教学手段,渲染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达成德育目标的方法。

4 架桥铺路渗透法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4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 新课改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 “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5

关键词 小学 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 新课改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 “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一)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1.“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6

体验与感悟是时刻伴随人的认识的两种生活形式。就学习而言,体验和感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的童年生活是伴随认知的动态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始终贯穿着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对可能生活的感悟。可见,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是现代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传统的品德课程教学往往强调认知,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了德育的实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学习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探索了一条“体验——感悟”品德与生活教学模式的路子。

二、模式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品德与生活》课堂倡导动态的、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这个知识观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基本的前提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关系体系来建构。儿童通过重复、反应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的关系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美国教育理论家布朗等人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活动和感悟上。

2、品德心理学基础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小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研究表明,首先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习实现的。从“体验”入手是解决品德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

3、课程标准理念

课标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基于以上几种教育理论,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在课堂上的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使教育因素情境化,采用“体验——感悟”式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发展道德能力,实现课标提出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课程框架。

三、模式的建构标准

1、着眼学生的发展

课堂的总目标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摈弃传统的语言说教式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确定教学的内容标准,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热爱生活的儿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不注重启蒙教育,一旦形成不良的认识行为,重新塑造就非常困难。低年级是品德、生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立足生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2、指导教育活动

传统的学科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传授、轻体验,重知识、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等倾向。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本课程以儿童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本模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实现体悟式学习。一方面,在现实生活的美好听体验积极愉快的情绪,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发展能力,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3、倾注人文关怀

每次说起身边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明辩。生活是第一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通过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体现以了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课堂上,教师必须倾注情感因素,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三、模式的操作程序

1、课前提示

课前,教师要根据主题的特点,创设开展教育活动的环境与条件,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同时,要利用好学生的生活。如让学生事先搜集与活动有关的资料,增强感性认识。也可鼓励学生把即将要学的内容在家与家长进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活动时就会产生更深的体验。

2、课中引导

根据体悟式教育思想、理论,可构建如下课堂“体验——领悟”教学模式

导入活动

体验感悟

实践提升

背景提示,唤起感受

进入情境,引发观点

激活经验,尝试体验

讨论交流,感悟内化

回归生活,巩固导行

正确引导,促进提升

3、课后延伸

品德课堂的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课后必须加强实践,让学生用课堂上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从而把活动引向纵深。

根>文秘站:

(一)导入活动

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以激情的语言手势提示活动背景,以唤起学生的最初感受。如《小心,别伤心》一课,课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拍自于班级,画面是××值日生擦黑板时因够不着高处而踩在椅子上擦,结果导致身子倾斜,失去重心快要摔下来的情景。此时,观看的同学中响起一阵惊慌,教师及时揭示本课主题:小心,别伤着。一幕由于大意,险些造成伤害的情景强烈地刺激着

学生的感官。由此引出的课题实则成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关心和提醒。 (二)体验感悟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多种形式的活动、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体现课程的价值。

1、进入情境,引发观点

在产生导入课题的真切感受后,教师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进入情境,来激发学生此刻的情感。《小心,别伤着》一课,揭示课题后,教师马上追问:“看到这个情景,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想对××说些什么?”然后马上把录像中的那位同学叫起来进行对话,本人的害怕,同学的担忧,都会通过对话交流传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如果遇到意外伤害,于己于人都会带来痛苦和烦恼。

2、激活经验,尝试体验

课标倡导的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努力调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表演等活动,在活动中互动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为促进体验,我在《小心,别伤着》这课教学中,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平时的观察所得,让学生说说在学校生活或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伤害,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给学生提供情境。然后,让学生回忆以前曾有的伤害经历,与其他学生自由组合,模拟表演自己受到意外伤害后,自己的痛苦和家人的表现,以及当时的处理方式。通过角色体验和教师小结,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各种意外活动无论大小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进行各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伤害,确保安全。

像这样,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虚拟的情境,动一动,演一演,引起学生对痛苦滋味的回味,这远比教师数遍说教更令学生印象深刻,有助于加强下步学习活动的必要性。

3、讨论交流,感悟内化

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传递,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多种信息作创造性的加工组合,学生在听取不同意见时,可进行比较,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学生经过讨论,凭借对情境体验的直感,产生新的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内化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小心,别伤着》这课中,在学生体验到意外伤害所带来的种种不愉快之后,教师出示各种学生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校园走廊拐弯处奔跑,上下楼梯跳格子,边做作业边用铅笔打闹,放学一下车不看来往车辆就横穿马路,用湿的手去插电源开关……)让学生小组合作,选取一至二幅情境,对图中的行为进行讨论,提供帮助。在交流中感悟正确的做法,内化为引导生活的自觉的行为表现。

(三)实践提升

1、回归生活,巩固导行

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实践来巩固活动的成效。更有利于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小心,别伤着》一课,尽管通过体验、感悟,学生内心都产生了要保护自己,避免受伤的强烈的愿望。可是在生活中又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万一受伤了,怎么办?所以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学习一些小伤口处理办法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选出几种常见药,向学生作一介绍,演示其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在课上当场练习操作,既学会了自疗方法,又增加了一份体验。

2、正确引导,促进提升

课的结尾,教师针对学生的现实心理所存在一些偏差进行化解导向,以激励性的语言提出希望,用以引导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心,别伤着》结尾时,提出问题:万一不小心受了伤,能不能因害怕大人的责备而隐瞒情况?经过师生、生生对话,让有隐瞒倾向的学生明白:为了安全,一定要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最后教师送上祝愿,愿所有的学生都平安、健康快乐地生活。

五、模式的教学策略

1、真切的情境体验

根据低段学生直观形象性思维占优势和年龄小、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情境中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引入录像、投影、音乐等多媒体进行,有利于让学生迅速产生感受,引起情感共鸣,进入体验状态。本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也由以往的讲授教材变为精心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选择合理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体验,产生师生双方体验感悟的融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的教学,课始,教师给学生观看一段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一些精彩的生活镜头,像凶猛的老虎、悠闲的大象、可爱的企鹅……这些动态的情景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对学习充满兴趣。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演小品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从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学会自我发展。

2、鲜活的实践体验

相对于情境体验而言,实践体验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无比宽广的空间。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已不仅指教室。校园、家庭、社区、商场、大自然,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如教学《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正值春天,不妨把学生带到校园,让学生寻找挂在植物上的“名片”。引导学生从“名片”的说明介绍中获得更多的植物类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每人领养校园里的一棵植物,在平时用自己的行动去课堂关爱它、照顾它,让它和学生一起健康地成长。这里,学生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实实在在体验过的。感悟到的。这是无论多么精彩的课堂教学都无法超越的。

3、丰富的课程资源

开放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性质。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既是品德教育的优点传统,更是新课程下需发扬光大的教学理念。教师应从教材、师生、环境等途径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让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促进学生发展品德的活动。

(1)教材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应建立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大环境前提下。就教材而言,为调动学生的内在感受,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地看图讲话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只有努力寻求切合本地、本班学生的内容,让教材厚起来、活起来。如《秋天的收获》一课,可以组织学生把秋天成熟的各类水果、干果及各类作物带入课堂,尤其应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常见的一些收获物,如南方的稻子、柿子等。让学生在认识、分类等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从而发展认识,培养能力。

(2)师生资源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本课程要求教师既是活动的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地位也较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转变。师生自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资源库。挖掘这类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让学习产生强大的亲和力,极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迅速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教学《认识新朋友》时,教师可用猜一猜的形式,请学生看看老师小时候的照片,听一段老师自我介绍小时侯的我的录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自由、开放的教学气氛,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的能力。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本课程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生活习惯和道德水平。在活动之中更应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发现,一些活的情景,教学生成性的问题。教师应认识到这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本模式以体验促感悟,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情境的体验不尽相同,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课堂上产生的情况,并非都能在备课时能预测到。因此,教师应认真快速地考虑这些信息,凭借灵活的驾驭能力,及时调整教学,带领学生不断探索。

(3)环境资源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教师应对学校、家庭、社区的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从中发现期间有教育意义的资源为教学服务。如课程相关资料的搜集,可以借助于家长的指导。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来实现。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也是有意义的生活体验。此外,教师还应

合理依托社区社区教育,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广泛的资源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定能给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4、准确的课堂评价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及时判断教学信息,面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孩子,具体、准确地实行课堂评价,而不停留在一种概括性的评价上。充分发挥教学即时评价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激励作用。教师不仅要用语言,更要通过表情、眼神和形体姿态、鼓励学生,扬起学生参与体验的愿望,自信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7

关键词:德育;养成教育;体验学习

德育教育要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体会到德育课是养成教育、感悟教育,非知识教授。

一、德育教育是养成教育

德育教育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

可是良好的习惯不是靠一天两天,说养成就能养成的。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用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养”。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希腊的哲人就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实际上,一个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道德判断之类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习性使然,所谓“习惯成自然”。要养成一种习惯,需要我们给予耐心和关爱,给予信任和鼓励,给予重视和培养。

所以,我们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德育课程,极力发挥好德育课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二、德育课的“体验性”学习

在德育课堂上,如何实现德育课的养成教育,有这样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在培养中成长。”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养成教育尤其强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为此,我们应注意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普遍参与,让他们在自觉参与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中职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中职德育教师应该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根据不同专业班级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体验教育是由参与活动的学生自愿参与一连串游戏及户外活动,然后分析所经历的体验,总结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和感悟,并且能将这些知识和感悟运用到日常生活及工作上的一种教育模式,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学习方法,即“体验性”学习。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中道德情操得到陶冶,道德习惯得到养成,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1.原则

(1)主体性原则。德育活动课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已经安排好、策划好、完全确定下来的程式去做,不给学生一点发挥和展示的机会。因此,学生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活动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方式和具体要求由学生自己安排,活动的材料也由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二是体现学生参与程度。一堂德育活动课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如果一次活动只有少数几个人参加,多数同学只是听客、看客,这样的活动是无法收到人人接受教育的理想效果的。我们应该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2)实践性原则。实践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德育育人的实践过程是内含于生活之中的过程,不可能脱离生活,凌驾于生活之上。因此,学生需要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获得新的感知、体验,从而引导自己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

2.三个阶段

“体验性学习”的模式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体验―感悟―反思。

(1)体验。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空间去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自身举例、现身说法等来调动自己的主体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摸拟情境等体验性学习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体验中用。

(2)感悟。提倡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鼓励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3)反思。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取了大量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占有了大量的第一手的感性材料,包括参观访问的所见所闻、活动操作的亲身体验、调查(考察)的结果、社会实践的亲身经历等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对上述感性材料进行辨别、分类、筛选,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的分析和综合,上升为作为理性认识的结论,使学生从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一个搜集材料并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己思考、自己提高的过程。

3.方法

德育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活动方式,例如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德育老师更应该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角色扮演法最受学生欢迎,学生会完成得非常好。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一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原则

学科渗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重视学科渗透的研究,让教师走出去吸收新知识,学习新经验,才能大大提高各学科教师的渗透水平。

1.移情感悟原则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体验原则,离开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将苍白无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情感调控的主导者,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移情感悟,对教学内容的移情感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移情感悟;而学生则是情感活动的主体,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移情感悟,对学习内容的移情感悟,对学习活动的移情感悟,对人生美好前景的移情感悟。

2.科学化、系列化原则

各学科的教材,都是依据本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该学科特有的知识体系编排的,而德育内容只能蕴含于知识内容之中。同一学科不同阶段的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及要求亦不同。

3.不断深入的原则

教材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认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4.客观性原则

道德规范存在于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戒律、艺术作品等形式中,语文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德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这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即德性。

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

英国哲学家赖尔认为:“美德不能单纯通过口授和训练的方式来教。确实,单纯的口授方式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纯自然的知识,通过反复训练也可以使学生习得一些技能。但单纯的用口授或训练的方式是不可能过到学生道德精神的升华之目的的。”

1.挖掘渗透法

教师需要对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挖掘,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渗透,让学生入境、生情、悟道,从中既学到了文化知识,又受到品德的熏陶和感染、得到思想上的教诲,可谓一举两得。

2.扩展渗透法

扩展能广泛读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得学生能从疑问转化为知识,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离不开拓展联想。

3.情感渗透法

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教师运用情感性教学手段,渲染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达成德育目标的方法。

4.架桥铺路渗透法

对于那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距较远的文章,要使学生把握其思想内容,教师必须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桥铺路,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及认识水平相沟通。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