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8篇

时间:2023-05-21 08:14:46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1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分享;自主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性质,其中实践性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体验、分享。

笔者深入教育教学实践一线,通过大量听评课发现思品课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大部分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不能把握教材的脉搏,只了解教材的外表形式,不懂得教材的科学内涵,不能灵活运用教材。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同学科教师各自为战,整合教师的经验优势不能形成合力,青年教师上课随意性太强,教学方法缺乏灵活多样,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探索过程;三是部分老师的课堂观念陈旧,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五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沟通较少;七是学生组织性较差,学习习惯尚未养成,课堂上缺乏纪律性,缺乏对自我的掌控;

针对以上在初中思品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校都进行了“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二、“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分享是对体验的升华,学生将在体验中获得认知和情感,在课堂上或生活中进行交流分享。体验分享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环节:激趣导入:通过多媒体出示视频、图片、漫画、歌曲、复习提问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自主学习:出示结合教学目标的学习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熟悉教材,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和感知,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探究体验:设置情景材料、课堂小辩论、角色扮演、小品表演、模拟活动等让学生感悟体验,从中获得认识和情感;交流分享:在组内或班内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谈收获、感悟,谈今后学习生活中的打算,从而让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参与,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多元评价:包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小组捆绑式评价和课堂评价,考虑到小组使用情况、班级特点和教师授课特点,本研究主要采用师生评价和课堂评价:师生评价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老师当堂对学生讨论交流情况的及时反馈,课堂评价主要采用课堂练习,练习可以是口头也可以是书面的。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就在于依托于新的课程标准,从教学实际出发,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能力,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寓教于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三、“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果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良好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教学兴趣高涨,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而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一堂课下来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教学的民主意识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交互的形式,有利于师生两方的情感体验,教学不仅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方式。课堂上教师接受每个学生的亲身体验、倾听所有学生的意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所有的这些都是学生尊重并喜欢老师,从而体现了“亲其师才信其道”的真理。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目前“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问题

自从“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学生方面来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教师方面,在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新教师较多的情况下,有助于形成较为稳定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教师的教学质量普遍得到一定提升。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问题

1、教学模式趋于形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虽然被引入了课堂,但是只有个别教师真正把它当做一种模式去使用,大部分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说教式的上课方式。教学流于表层的模式,学生的参与不足,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刻

2、部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不足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指导者。但是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之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尽管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但是这种课堂上会出现很多生成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老师始料未及的,是教师课前没有预料到的。当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时,在短时间内有一大批教师是很难解决的。

同时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理解水平都层次不齐。因此,面对同样一个事物,让学生们自己去体认,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去体悟,所得的结果会因人而异。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比学生有更多的生活经验、人生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会强迫学生接受他们的认识,所得到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

3、缺乏对应的评价体系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对学生的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更重过程性评价。“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包含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积极体验使人精神愉悦、情感高涨、乐于参与;消极体验使人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易从心里上形成挫败感,失去战斗力。目前,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成就的评价仍然以考试成绩这一终结性评价作为唯一标准,而对于学生关于“体验分享”的结果评价,尚缺乏标准的体验式评价系统。

4、该模式不适用于九年级课程的讲授

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重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九年级的课程知识点相对较多,往往在采用了“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后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任务无法完成。(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芳.体验式教学在中小学思品课中的运用[J].新教育.2016(06)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2

【关键词】分享让学语文课堂教学备学核心素养

2015年3月,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素养的集合,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素养说”学者将“母语沟通”素养(我国称为“语文素养”)列为学科素养的核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五大支柱”说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列为相互关联的五大核心素养;我国将包含着“诚信友善、合作担当”的“社会责任”列为九大素养之首,同时将强调“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学会学习”列为中国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紧扣语文素养来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核心素养时代”语文教学方法如何革新与完善?

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分享・让学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通过五年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将“分享”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让学”的生本课堂,可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路径。

一、 离开了教师的控制,学生是否有能力自学语文

面对这个问题,任何一个理性的教师都会给出肯定答案,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总是不放心,总担心教师没有讲授过的课文学生不理解,教师没有讲解过的知识点学生不关注,教师没有训练过的能力点,学生不扎实……

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分享・让学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组织的问卷调查和对比试验表明,教师多虑了――

对比试验回顾:

常规教法对照组:

试验内容:按常规教学预设实施《云雀的心愿》一课教学,教后完成测试。

自主学习实验组:《云雀的心愿》

试验内容:学生自学课文《云雀的心愿》,翻看工具书,讨论交流,遇到难题向教师询问,课后完成测试,时间为一课时。

对照组实验组备注测试内容总得分正确率总得分正确率默写课中词324277.19%302472%满分100分简答:云雀的心愿是什么?40796.9%38992.6%满分10分填空:云雀分别到过哪几个地方?37489.0%37789.7%满分10分用自己的话总结森林的作用。33479.5%34281.4%满分10分描述你本课学习的收获。100%有收获100%有收获自由表达实验数据分析:常规教学班和自主学习实验班形成性测试中数据差别并不显著。

差距最大的项目“词语默写”,自主学习班级的学生尚未形成识记生字新词的自觉,离开了教师的要求和指挥,识记质量有所下降。

阅读理解项,两班的差距不大,自主学习实验班反超了常规教学班级。究其原因,“我们在小组里讨论过,就记住了”。“我们自己分工演这个课文的,每一个地方都记得”……学生自己给出的解释已经表明――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课文,记忆反而深刻。

综上所述,课题组确信:语文学习的根本是学生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母语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应充分发挥儿童已有的学习能力,尊重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发现和积累,在同伴共学中分享成果。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学习行为真正发生,没有教师絮絮叨叨的要求与指导,学生也能读懂课文,增长知识。教师要有充分的信心构建“让学”的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时空,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是多元的,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其次,语文素养还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作为包含着诸多内隐性知识在内的“素养”,必定是在动态实践中获得和积累的;再次,语文素养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

因此可以说,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绝不是简单的师生口耳相授就能够完成,更不是师控线性课堂能够实现。“教师退一小步,学生进一大步”,语文教学的课堂必须摒弃师控单线性,走向学生自主、开放、互动,才能在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离开教师的线性控制,学生有能力有可能学习语文。

二、 分享让学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主张

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分享・让学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经过五年的研究,尝试从改变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课堂学习活动的程序,以“分享”为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让学”愿景,让学生的言语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旋律,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接壤核心素养的平台。

(一) 分享能力是儿童社会化必备的核心能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提倡分享并且不得不学会分享的时代。人口的急剧增长,生存空间的有限,人均资源的相对减少,生活方式、道德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分享”的价值、领悟“分享”的意义、发挥“分享”的智慧。随着网络的普及,分享意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分享行为广泛出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汪堂家教授从哲学的层面研究了“分享的意义”――“它(分享)不但暗示人的群体性,而且暗含对他人的承认;它不但包含‘分而居之’的意义,而且意味着在‘共存状态’中对分有之物的共同享受”。并提出了“共有是分享得以可能的条件”;“分享以共同体为前提”;“公开承认和尊重他人权利的分享构建了体现当下对话性关系的“你”和“我”关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你”和“我”在形式上的平等关系(我承认你的当下性),克服了“他”与“我”的关系中“他”对于“我”的外在性;“分享是出于公共利益并合乎公共利益的一种要求”……

当下的儿童大多为独生子女,其分享的意识薄弱,分享的能力更有待培养。分享行为不可能靠说教养成,必定是在“分享”活动中不断习得和完善。学校作为儿童期主要的活动场所,“上课”作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学习”作为儿童生活最重要的内容,着眼于“分享”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应该让每一节语文课成为学生在“分享”活动中发现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提升分享能力的主阵地。

(二) 语文学习课堂是分享能力培养的优选时空

我国的语文课堂学习本质上是母语学习,对于培养分享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分享行为充溢在语文学习的每个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交流与互动”是语言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同样也是“分享”活动最大特点,“分享”与语文学习的结合顺理成章。

阅读是在和文本分享,享用人类的文化成果,不断拓宽着自己的视野、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享受着美感与愉悦;与同伴交流,是在分享同伴视角与智慧,发现着身边人的精彩;和老师讨论,是在分享长者的阅历与智慧,快速增长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每一次分享活动对于行为发出者而言都是一次整理自己的思想、选择组织语言、实现自我表达的复杂的语文实践活动;对于行为接受者而言,都是一次聆听、思辨、整理、吸纳的语文思维过程;分享过程中衍生出的总结、质疑、讨论、争辩……无疑是思维含量更高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本身为分享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无尽的资源。

(三)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用“分享”贯穿始终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现代班级授课制下的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使每一个学习者拥有众多“学友”,每一节都有条件营造成一个“分享”的场境。《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理解的多元性为语文课堂学习的“分享”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也正是在“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前提下,“分享”活动呈现出别样的风采,完全可以成为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常态,贯穿语文课堂学习的始终。

学生课前自学的资源可以分享,放大个体的学习成果,形成小组共学;学生的疑难可以分享,使之成为全班探究学习的内容;答疑思考的过程可以分享,教师或学习领先同伴的思维示范,有助于各学力层级学生的“各取所需”,帮助他们发展;教师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可以和学生分享,帮助学生积累拓展,巩固所学……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在“分享”活动的整合下指向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成长。

三、 分享让学式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选择

分享让学式语文课堂教学基于分享的理念,引入“分享行为”,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以分享为主要的课堂行为方式,打破教师对课堂教学进程的全控状态,“让学”与生,是不断促成学生生成新知新能的教学方法,是激活学生成长动力,使学生的成长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多元满足的生本课堂。强调把课堂活动的权力、过程、时空尽可能多地让给学生,使尚蒙的学生觉悟、聪慧,进而实现教学活动向“学”的本质回归。课堂成为“主动习得的学堂”,“情智交融的场境”,“互动温馨的共同体”,师生共同分享丰富的课堂资源;共同享用人类社会已有的方法知识;共同分享探索未知世界活动中丰富自己智慧系统的乐趣;共同享受满足自身精神生长需要的活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儿童是主动的、学习是真实的、过程是愉悦的、收获是丰富的。

构建这样的课堂,必须始终坚持“四点关注”,建立过程性操作体系。“四点关注”中的“四点”为“基点、起点、重点、宿点”。基点关注,旨在“凸显语文交往特征,激活儿童分享愿望”;起点关注,重在“指导充分备学,丰沛分享资源”;重点关注,是研究的关键所在,涉及“构建分享共同体,营造分享情境,提高分享质量,调控分享进程,保障分享成果”;宿点关注,以学会分享、实现“让学”为主旨。

优选课程资源,壮大分享课堂的基点。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教师职责,彰显教师的智慧和艺术。分享让学式的语文学习课堂不是生硬的“知识批发市场”,而是学生实践、探究、思考、生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体验,收获知识和技能,更收获方法和智慧的实战场。选择一个学生乐于探索的课程资源,设计学生乐于分享的话题,激活儿童的分享愿望,是构建分享型课堂的基点,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凸显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交往特征”和“交往活动”对于儿童的吸引力。

指导学生备学,丰沛分享资源,夯实分享式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分享让学式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生生之间的阅读收获分享、疑问分享、解决问题策略分享等都有赖于学生的积极主动的行动。如果没有每个学生个体充分的“备学”,带来充沛的分享资源,学习活动无法开展。对于已经习惯了听从教师安排的“被动学习者”而言,备学――提前自主学习,形成自己分享资源,有备而来――至关重要。这也是学生磨炼学习能力的必由之路。

“备学”,顾名思义就是“准备学习”,其行为主体是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为即将进行的课堂学习所做的自主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把预习规定为“练习阅读最主要的阶段。”他《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指出:“这个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的阶段,就是‘预习’;它于‘养成读书习惯’关系极大。”叶老所说的“预习”就是“备学”的一种方式。

备学既可以是指向“新知新学”的提前预习;也可以打开“旧识未知”的思维蓄势、动力储备。常见的方式有:

1. 由教师提供课堂学习的目标要求,提示学生对新课文进行初步感知。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能还不够全面,心里肯定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但对于一些阅读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会在好奇天性的驱动下提高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意识。

2. 给学生提供课堂学习分享话题预告,实现思维预热提前思考。每一次阅读活动都是在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无论是与文本的互动还是与同伴的分享都需要已有积累为基础。课前备学,不仅仅是熟悉教材的过程,更融合了经验激活、知识背景铺设,求知管道打开等过程,是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个体思维预热活动,提前思考带来的是一个较为丰厚的知识的“地基”,有助于在课堂分享中呈现更丰富的内容,驶向更精彩的思维的深处。

3. 根据教师的备学指导,提示学生自主收集相关经验。整理相关知识记忆,完成“三三三备学”,“三忆”(回忆三个相关知识记忆和生活经验记忆)、“三思”(与新课相关的三个思考)、“三问”(准备在新课学习中讨论的三个问题),充分打开学生思维,调动已有知识储备,为课堂集体学习备足分享资源。

构建分享共同体,保障分享进程,紧扣分享教学法的重点。语文分享课堂的建构离不开五个关键:构建分享共同体;营造分享情境;提高对话质量;调控分享进程;保障分享成果。在具体的分享情境中,训练有素的合作学习小组互相分享各自对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发现,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借助教师的资源发展各自的认识,无论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抑或学习能力、思维习惯都能得到发展。更为可贵的时,这样的课堂让每个学生借助小组这个平台,呈现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成果,获得展示的快乐、助人的成就感以及自身成长的愉悦。

完善课堂评价机制,将分享能力纳入评价体系,直指“核心素养”的“宿点”。“分享・让学”课堂教学活动效果评价强调“三全”角度:全员、全程、全面,以促使每个学生课堂中主动活泼地个性化生长。

全员角度:教师课堂评价的焦点尤其要集中在弱势学生身上,在即时诊断的基础上加强学困生的个别化辅导,使语文课堂成为不同水平层级学生的加油站。

全程角度:评价不仅要有形成性成果评价,更要有针对分享意识、分享能力、分享效能的过程性评价,并在即时评价的基础上及时调适分享进程。

全面角度: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倾听能力,分享能力纳入评价范畴。

课题研究的事实证明,分享让学式语文教学课堂,因为“备学”的存在,儿童语文课堂学习的程序从“教师单线指导”变成了“学为先导”“生生互学”“教师介入点播”到“指导备学”,程序的变化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经过备学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表现欲望加强。很多同学在备学阶段就已经基本掌握了新知,直接挑战教师按部就班的传统授课模式,倒逼教师提高课程设计能力;学生备学以后,产生大量意想不到的学习需求,涌现各种问题,学生的提问能力和学习期待水平提升,倒逼教师不断完善教学预设;备学以后的学生,各自携带了学习资源进入课堂,学生的分享基础、分享愿望和分享能力都显著提高,“小先生”式的生生互动有时比教师的教授更有效,倒逼教师改变课堂组织形式。

随着分享活动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尊重”与“理解”“聆听”与“表达”“分享”与“合作”日益成为学生熟稔的行为。为了儿童的美好未来,连接着核心素养培养的分享让学式语文教学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5-04-01(4).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3] 汪堂家.论笛卡尔的自我\[J\].中国社会科学,1998(3).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3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性质,其中实践性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体验、分享。

笔者深入教育教学实践一线,通过大量听评课发现思品课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大部分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不能把握教材的脉搏,只了解教材的外表形式,不懂得教材的科学内涵,不能灵活运用教材。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同学科教师各自为战,整合教师的经验优势不能形成合力,青年教师上课随意性太强,教学方法缺乏灵活多样,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探索过程;三是部分老师的课堂观念陈旧,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五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沟通较少;七是学生组织性较差,学习习惯尚未养成,课堂上缺乏纪律性,缺乏对自我的掌控;

针对以上在初中思品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校都进行了“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二、“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分享是对体验的升华,学生将在体验中获得认知和情感,在课堂上或生活中进行交流分享。体验分享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环节:激趣导入:通过多媒体出示视频、图片、漫画、歌曲、复习提问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自主学习:出示结合教学目标的学习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熟悉教材,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和感知,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探究体验:设置情景材料、课堂小辩论、角色扮演、小品表演、模拟活动等让学生感悟体验,从中获得认识和情感;交流分享:在组内或班内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谈收获、感悟,谈今后学习生活中的打算,从而让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参与,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多元评价:包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小组捆绑式评价和课堂评价,考虑到小组使用情况、班级特点和教师授课特点,本研究主要采用师生评价和课堂评价:师生评价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老师当堂对学生讨论交流情况的及时反馈,课堂评价主要采用课堂练习,练习可以是口头也可以是书面的。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就在于依托于新的课程标准,从教学实际出发,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能力,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寓教于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三、“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果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良好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教学兴趣高涨,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而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一堂课下来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教学的民主意识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交互的形式,有利于师生两方的情感体验,教学不仅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方式。课堂上教师接受每个学生的亲身体验、倾听所有学生的意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所有的这些都是学生尊重并喜欢老师,从而体现了“亲其师才信其道”的真理。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目前“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问题

自从“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学生方面来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教师方面,在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新教师较多的情况下,有助于形成较为稳定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教师的教学质量普遍得到一定提升。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问题

1、教学模式趋于形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虽然被引入了课堂,但是只有个别教师真正把它当做一种模式去使用,大部分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说教式的上课方式。教学流于表层的模式,学生的参与不足,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刻

2、部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不足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指导者。但是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之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尽管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但是这种课堂上会出现很多生成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老师始料未及的,是教师课前没有预料到的。当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时,在短时间内有一大批教师是很难解决的。

同时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理解水平都层次不齐。因此,面对同样一个事物,让学生们自己去体认,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去体悟,所得的结果会因人而异。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比学生有更多的生活经验、人生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会强迫学生接受他们的认识,所得到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

3、缺乏对应的评价体系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对学生的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更重过程性评价。“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包含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积极体验使人精神愉悦、情感高涨、乐于参与;消极体验使人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易从心里上形成挫败感,失去战斗力。目前,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成就的评价仍然以考试成绩这一终结性评价作为唯一标准,而对于学生关于“体验分享”的结果评价,尚缺乏标准的体验式评价系统。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4

一、教师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创造和收获幸福。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收获经验、收获成功、收获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幸福感体现于课堂教学的细节当中、体现于对自己职业的认同上、体现于自己的价值在学生身上的延续上。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过程中自身需要、期望和目的得到实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也是教师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及成就的一种体验和评价。

教师的幸福首先建立在满足教学劳动需要基础上,也就是将教学劳动与自身发展一体化。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如果人在劳动创造中身心得到充分发展,内在的潜能得到发掘,自己的力量得到实现,自己的存在得到体验,这样的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为解放人的手段,劳动就会由负担变成快乐,成为自由的生命表现。教师的幸福其次是来自于创造性劳动。课堂教学是教师特有的创造性劳动。教师每一次的备课就是一种研究、一种创造。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材料,每个教师都会有不一样的教学设计,上出不一样的效果。教学相长,教师在这种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地经过反思、研究,把教与学看作是增长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从而逐步成长,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特色,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收获幸福。再次,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学生的幸福作为自己幸福的重要源泉,主动体会学生的幸福而感到幸福。学生成长了,老师则到达人生价值实现的境界,自然会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二、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实践主体学会和体验幸福。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都感到课堂不快乐,快乐在课堂之外。他们对幸福的需求不像成人那样富有层次、那样稳定,对幸福的体验处在由物质需求的满足向精神需求的满足过渡阶段。比如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因课堂表现好,老师给一个巧克力就会幸福好几天,其效果比口头表扬要好得多,但很难说清楚这种幸福是来自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生理层面上的幸福是个体本能欲望的满足而产生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将产生心理层面上的幸福状态。每一个层次的需求的满足都会使人产生幸福感,但最高层次的幸福在于不同层次需求的和谐满足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自身不同层次的需求的客观存在和幸福的不同层次,学会提升自身的幸福层次,从而追求更高境界的幸福的实现。

学会幸福,学生会因丰富的课堂体验感到多重幸福:因老师赞许的眼神感到幸福、因同学的鼓掌认同而感到幸福;因正确回答问题而感到幸福、因自由的思维而感到幸福;因为小组争光而感到幸福、因分享同学快乐而感到幸福;因达成目标而感到幸福、因获得技能而感到幸福;因愉悦的课堂氛围而感到幸福、因同学互助而感到幸福……

三、教师幸福与学生幸福二者统一于课堂。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两个能动的因素,各自作为教与学活动的主体,享受各自的幸福。个体的幸福体验是独立的,但在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幸福是可以互动的。假如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你仍然按照教学要求备课、上课,效果必然不理想。尽管通过严格要求、课后辅导等手段提高班级成绩,但教师的劳动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同,甚至没有得到家长、同行的认同,教师不会感到幸福;同时学生因没有兴趣或压力太大也不会感到幸福。反之如先关注学生不喜欢英语学习的原因,再针对性地进行兴趣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效果必然事半功倍,教师和学生都会收获幸福的体验。

在幸福课堂里,教师与学生的幸福体验是一种分享关系。教师可以分享学生独特的经验,学生也可以分享教师和同伴的经验。大家在分享中激励探索,在探索中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成果而感到幸福。课堂不是教师单向的付出,而是师生生命互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情感交流处于和谐状态,教师和学生的幸福的达到水融的境界。

四、幸福课堂充满着意趣、情趣和灵趣。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5

关键词:政治课 说教 魅力 重塑

一、传统教学中的“说教风”

许多教师把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有意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视为己任,他们的教学总是有意无意地承担起“说教”的任务。于是,一股强劲的“说教之风”狂吹课堂,而这种狂风正是学生所讨厌的。柯岩在《特邀代表》中指出:“惩罚和空洞的说教都是教育无能的表现。”

二、重新解读政治课堂“说教”方法

“说教”是政治课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说教”有其缺点,但不是一无是处,只要运用得当,避免抽象空洞的灌输,可以使其重新焕发魅力。

教学的本质在于沟通与合作。在平等的师生交流中,教师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领航人和促进者,更是与之互助合作、共同学习的伙伴。教师应克服传统政治课堂教学中单向灌输的“说教”模式,把握各种教育契机,创设鲜明的教育情境或借助典型的实例、生动的故事,把“说教”引导与情境陶冶结合起来。同时,以“沟通、分享、互助、合作、参与者”的身份组织学生学习探究,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寻求多维、开放的互助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

三、重塑政治课的“说教”魅力

1.重新定义“说”之涵义

“说”可以解读为“沟通、分享”,包括说出已知、询问未知和分享心得体会。

(1)“说”之沟通。技校生缺乏理论知识和社会经验,难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与学生所接受的正面教育、他们的美好向往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当学生尝试运用课本所学知识去分析这些现象时,难以解释明白,这时便会对老师所教知识产生质疑,进而怀疑政治的“正面说教”。此时,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遵循政治教育的疏导原则,因势利导地采用沟通(讨论、思辨)的方法解决。

沟通从“说”开始。教师要创设情境,赋予学生话语权,让学生敢说、想问。让学生说出对教材的理解、听到或看到的故事、亲身经历、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等。学生说话的过程实际就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自我表现的过程和知识消化的过程。沟通在讨论、思辨中得以延伸,说出事实,道明真相,辨别曲直,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认知的同时,也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社会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说”之分享。技校生张扬、有个性,不喜欢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反而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多给学生一点自由空间,让他们充分表达、尽情分享、激情表演,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体会思想、交流情感、品味生活哲理、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正是“分享”要义之所在,笔者是这样做的。

一是分组学习。让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学习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分组学习,有利于学生无拘无束地分享,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在交流中各表意见、互通情感、讨论质疑,共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是分组学习的精髓所在,分组为分享提供了服务,分享则为分组提高了效率。

二是平等对话、互动交流,打造愉悦的课堂。民主平等的教学方式便于师生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认知、情感、意志方面的交流过程。通过交流,达到认识上的协调、情感上的呼应和意志上的相互鼓励,并为探索学习创造有利的精神条件和气氛。课堂研讨讲求平等,无论是情感交流,信息、经验互通,还是各自心得体会的分享,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平等和谐的。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相处融洽,学生在心理上真正体验到快乐,从而增强课堂上分享、探究的吸引力。

三是情景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现实、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例如:影视、音乐、图片、模拟表演、小品等)创设各种情景,启迪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意愿,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感知美好;让学生互相学习,互勉共进;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和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最终实现个性的发展。

2.深化塑造“教”之意义

“教”可以解读为“互助、合作”,包括互相交流、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合作。

(1)“教”之互助。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师生互助共赢。技校生已经有了自我判断能力,课堂上枯燥无味的“说教”方式已经无法接受,他们更喜欢听老师的经验、同学的生活乐事,从中感受乐趣,进而引发探索新知欲望。由互动到互助,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而且增加了师生的情感沟通,从而在共同探索学习中认识社会、了解生活、获取经验,并逐步掌握各种技能。师生互助,让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学习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实现心灵转换并创造新的自我。学生在教师指导帮助下,不断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通过自我消化,改变自己的心灵和行为方式。

互助学习需要教师明确科学的指引。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堂上则让学生分组展示预习成果,互通有无,互补差缺。然后,学生通过交流梳理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共同探索新知。接着,通过设计辩论质疑解难,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的问题。最后,师生交流共享,把课本上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加以应用,以便获取更多信息和累积更多经验。

(2)“教”之合作。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此前提及的分组学习,目的是让师生交流学习经验,增强学习效率。这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学习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同时,教师以“合作参与者”的身份走下讲台,深入学生当中,一边组织学生探讨研究,一边引导督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对学生合作学习情况及时做出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改进和完善。

在互助、合作中实现共赢。例如:教师针对技校生早恋给予适当的辅导,提供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并鼓励学生投放更多精力到学习上;面对技校生的心智不成熟,可以帮助他们超越自卑,走向成熟;面对技校生的社会阅历不足,可以鼓励他们积极融入生活,关注社会,并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虚心接受同学们的帮助。通过互助、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新知识,得到帮助,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经验。这种集体智慧的凝结,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至此,政治课堂传统、抽象、空洞的“说教”模式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颇具时代特色和魅力的“沟通、分享、互助、合作”。实践证明,这种新型“说教”模式颇受学生好评,且有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或许有可借鉴之处,有意者不妨一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6

关键词:分享型课堂;知识分享;分享质量;协同精神;教学模式

1 引言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也是推进课程改革、落实学校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关系着教学质量和教育质量[1]。然而,当前普通高校的课堂基本沿用“教师讲、学生记”或“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难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慕课为代表的世界名校优秀教学资源在线开放式课程,对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课堂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甚至不是最有效的场所。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越加多样化、便捷化,改变了教师知识垄断者的地位。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如何吸引学生,即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改善课堂生态,将教师简单给予、学生被动接受的关系转化为师生互动的创造性活动,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 分享型课堂概念的提出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知识分享行为成为西方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尽管不同学者对知识分享的定义各有侧重,但都认为知识分享行为是个体通过相互交换知识使知识重现或共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大量对于组织层面的研究表明,员工的个人智能和工作经验通过知识分享可以转化为组织财富,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组织绩效。互联网的出现为让学生从简单的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主体提供了可能。基于组织分享行为影响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理念,本研究将知识分享模式引入课堂教学。正如叶澜教授所述,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交往,教育就是以分享知识为内容的交往活动。分享型课堂教学就是按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往模式开展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这种基于分享理念的课堂为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思路,其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课堂教学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属于灌输式教学;分享型课堂则是知识构建的过程,其特点是师生共建,师生地位平等,属于分享式教学。

3 分享型课堂的理论依据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基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辅导者和重要学术顾问,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2]。

3.2 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用数字形式形象地显示了不同学习方式下,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采用向别人讲授知识、相互教、快速使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学生两周后的知识保留率达到90%。该理论通过定量分析,揭示了从简单的照本宣科灌输式学习到多种感官参与的深入体验式学习给学习者带来的学习效率的改变[3]。

3.3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内驱力”迫使大脑皮层激烈地运动,去完善和填补那些缺陷和空白之处,最终建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获得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因此,教师将课堂的时空留白,学生就会在任务驱动下积极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与他人交流分享,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整体都产生收获的愉悦。

4 分享型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要点

分享型课堂的影响因素包括分享的资源、分享的意愿与动机、分享的能力、分享的环境。显然,分享资源是前提,分享的意愿与动机是内驱力,分享能力是基础,分享环境是保障。分享型课堂必须围绕这些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教/学互动式分享成果―总结、提升”的流程组织教学。

4.1 把握好课堂知识分享质量

高质量的知识分享主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兴趣。选择分享资源时,要仔细把关分享知识的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准确性、可理解性、完整性、及时性。因此,分享资源要由教师来选取。根据大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教师经过慎重思考后组织的分享主题通常具有系统性和组织性,能够激发学生从不同视角研究和探索主题内容。分享型课堂的基础是对话,这种对话的引发始于特定的情境和主题,需要学生在对话开始前充分准备、认真思考。教师要提出具有多重研究探索视角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将主题分解成几个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从不同视角探讨主题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启发思维,增强自我效能感,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

4.2 增强学生分享的动机与意愿

储存和囤积知识是人类的天性,不参与分享会增强个体的知识储存动机。在分享过程中,总有学生存在侥幸心理,用沉默、旁观代替分享。因此,要让人人参与分享,必须建立分享规则,减少学生的分享惰性。这种规则必须是具体而明确的。首先,从观念上改变学生对知识分享的态度,上述的三种理论均表明,学习分享是最有效率的一种学习方式,互动分享的过程会加速知识的内化,建构更为完善的知识框架。要让学生明白,课堂知识分享不是给予他人恩惠,而是自我学习、自我提炼的过程。其次,要从组织形式上鼓励人人参与知识分享,使人人获益。例如,按照组内交流、组间分享、师生互问的程序展开学习过程,或是在分享的发起者与参与者之间确定发言规则与顺序,轮流发言。当学生明确自己无法旁观时,才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参与分享,从而建立良好的分享环境与氛围。

4.3 构建良好的分享环境

课堂分享过程中,有的学生害怕当众分享,害怕自己分享的主题内容被视为无价值或是错误的。这些顾虑会对知识分享者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主持过程中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分享氛围,及时给予分享者积极的反馈,设立有利于构建良好分享环境的调节机制,比如精神奖励制度,鼓励积极参与分享等有利于构建良好分享环境的行为。用制度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分享行为变为一种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分享环境。此外,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网络分享平台,如微信、QQ等,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分享创造了更宽松的环境。因此,分享型课堂同样可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设置虚拟场景来开展。

4.4 注重协同精神的培养

协同精神是知识分享主题的基本动机。所谓协同精神就是指内部成员之间以目标和小组绩效为导向,齐心协力完成知识分享的过程。这种协同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协同。在分享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搭便车”现象,要使人人有任务、个个有目标,责任到人,让所有参与人之间互相依赖。此外,还要重视在分享过程中实施协同激励机制,促使学生之间加强协作与沟通,培养团队意识。

5 结论

分享型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利用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发掘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能力,通过互教互学的分享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效率。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势:

5.1 改善课堂生态

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比较,分享式课堂把讲台交给了学生,把课堂的部分时空归还给学生,也把相应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参与分享的学生在讲台上成了老师,师生角色在特定时空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活跃了学习气氛,改善了课堂生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与分享产生新的信息,相互影响,共同成长,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简单给予、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5.2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分享型课堂能在改善课堂生态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分享式课堂的特点之一是任务式管理。通过制定明确的分享规则让学生参与分享,使学生关注问题,带着分享的意识和责任感投入学习。在这种任务式管理模式下,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会自觉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准备好将要与老师、同学分享的内容,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大大加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5.3 提高教学质量

分享式课堂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按照“提出主题―探索学习问题―分享学习探索成果―总结提升”的方式组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此模式下,学生拥有较多的时间独立思考,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知识、构建知识。这样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

5.4 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大多是照本宣科,学习是一个封闭、静止的吸收系统,注重的是输入,知识是学生自储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而分享式课堂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不是教师居高临下地教授、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形态,而是师生之间不断进行分享与交流,既有输入也有输出。师生共建的精彩课堂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探寻解决方案的发现之旅。旅程中充满未知,却总有意料之外的收获,这使学生对分享课堂充满期待。分享式课堂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满足感,这种愉快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存生.课堂文化共同体: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J].教育探索,2014(9):22-24.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7

一、趣味课堂:体验比成功更重要

传统课堂中,教师能成功完成所有教学环节,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功,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如果只重视学生的成功,而忽视了学生是否有幸福感的体验,这就有了偏颇。成功只是幸福的其中一个来源,并非幸福的全部。面对成功的诱惑,教师往往失去应有的耐性,面对学困生的精神世界,尤为显得苍白。为追求一些“成功”,教师方法简单粗暴,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面对成功的巨大压力,学生也变得急功近利,失去了进取与宽容之心,失去了感恩与友谊之情。成功只是手段,学生在课堂中各种成长的愉悦情感宣泄、需求得到合理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幸福才是目的,只有有利于实现学生满足感的课堂,才是真正成功的课堂。

曾经听过戴建龙老师的《静夜思》古诗教学,开篇戴老师就将思这个字读为四声,为孩子们设置了一个为什么会把思读第四声的悬念,整个教学过程,戴老师或吟或唱或舞,进程跌宕起伏,评价诙谐幽默,总让孩子们沉浸在探秘、欣赏、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枯燥的古诗有了戴老师的各种“调料”,瞬间散发出各种异香,孩子们个个留连其间,探究古诗的奥秘,课堂上包含了这样的乐趣,孩子们怎能不为之乐此不疲呢?

二、自主课堂:诠释独特而鲜活的生命意义

幸福的课堂应该是独特的,是一个个有着差异性的个体组成一个特定的群体,在特定场合进行生命的探索。课堂是师生在体验生命,实现生命的场所。课堂的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每一个生命的成长离不开课堂的熏陶感染。同时在课堂中鲜活的经历又必影响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师生用独特而鲜活的体验共同构成课堂生命,师生之间的活动建立在对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人格充盈完满状态的追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思想、能力和兴趣融入课堂,这使得课堂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预先设定固定不变的公式化教学。我们倡导的幸福课堂,首先是尊重孩子们的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给予他们自由学习的时空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在积极参与和大胆质疑中,思维的火花会频频迸发;其次是将知识性内容提炼成为探究性问题,针对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对疑难杂问,同学们在情境中主动探讨,互相补充,甚至激烈争论;第三是将情境变化为学生能触摸到感受到的问题,再由触摸到的问题转变为学生问题解决行为;第四是将问题及解决结果的展示作为思维过程的展示,使学习效果的分享成为学生思维的共享。在课堂上,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师生间平等对话,其乐融融。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人格会得到尊重,身心能得以放松,知识逐渐充裕,能力逐步提升。学习,成为了学生们自己的事情。

三、互动课堂:对话与分享的平台

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分享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题。对话是交互的,师与生,生与生,这种对话是一种交互的关系。对话是彼此倾听,倾听中分享情感,倾听中感受心跳,沟通体验。我们倡导学生式的教师与教师式的学生。倡导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对话,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主体意识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力的发挥。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不仅仅是传授,而是一种分享和理解,教师是平等的倡导者、实践者。师生在课堂中不再只有付出,更有我实现的活动过程。教学的进程其实就是分享各自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就是精神分享的盛宴。在分享中,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彼此享受尊重、交流、成长的幸福。

我们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努力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备好每一节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合作、交流、探究,让课堂成为“大家讲堂”,成为“人生舞台”,成为“小小社会”。课堂上,小组合作、师生交际,享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对话的课堂有激情、有生命、有精彩,对话的课堂生产快乐、分享愉悦、留有幸福。

四、发展课堂:动态生成、无法复制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课前预设越细致,课堂切割痕迹就会越重,课堂上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小。在知识激增的时代,教师在课堂上即便教给学生再多知识,往往不够孩子们发展的需求。教学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学生的发展也不是一节课就能实现的。教师应该依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选择和取舍教学目标和内容,来服务于未来教学的需要。

课堂上,我们也绝不将简单的教学方案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要敢于突破预期的目标,走向生成和开放的广阔天地,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的创新人格趋向得到充分的表现。发展课堂的具体表现为:1、根据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决定课堂教学活动目标、方法、形式和内容。2、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思维活动来创造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新课堂因素。3、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4、通过生动的设计,运用活泼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创造活力。这样的课堂才是流动的,是用生命与激情去生成的。每一堂课,我们无法预料,永远无法重复,而精彩、幸福的课堂,就在动态生成之中!

同时教师应该把学生带出狭小的课堂,给他们“海阔天空”的发展空间,比如我们以经典诵读和智力棋类运动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好书伴我行,智慧满人生”、智力运动会、趣味数学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这样的空间里,智慧与人生经验在体验中迅速增长。

五、和谐课堂:诗意与欢乐的境界

人追求“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样一种高贵的幸福,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充满激情的诗。课堂教学中,孩子们也向往着充满诗意与欢乐的课堂,我们的课堂,是生命中的一段不可复制的段落。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是他们精神寄居,心灵依托的场所,他们有权在课堂上追求诗意。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他们提升课堂生活的质量,从而提升课堂的生命价值。我们理应让孩子们快乐地,充实地,自主地,舒展地,诗意地生活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经历温暖而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让他们在诗意盎然的生命里收获美丽的错误――这是每一个老师所追求的课堂境界。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享受语文课堂;现状;有效措施

随着新课改工作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语言文字对学生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B,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对语文教学重要性产生正确的认识,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意识、思想态度以及价值观,这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享受语文课堂,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驱使一个人进行某件事的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课堂参与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语文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课堂参与度比较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有学生会在语文课堂中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也难以使学生从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体验到乐趣。

2.缺乏科学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一般是以辅助教学为目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一定的手段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没有对教学辅助手段进行合理的运用,导致课堂教学氛围低沉,在很大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中难以享受到乐趣,这会对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

二、促使学生真正融入语文教学课堂,享受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1.不断增强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课堂,并享受到语文课堂的乐趣,这就需要不断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使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再由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享受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乐趣。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教学课堂,就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征和知识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现代诗教学的时候,可以使学生深情的朗读,学生要确保自己朗读的有感情,就需要充分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充分对没一句诗进行剖析,才能准确演绎出来。学生在这个演绎的过程中,就是一种情感的体验,通过这样的体验就可以使学生从教学活动中享受到乐趣,这对使学生享受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讲解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观念和看法,在这个参与大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语文课堂中获得享受的感觉。

2.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在教育教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了使学生充分享受语文课堂,就需要利用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参与才有体验,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例如,在进行与爱国主义有关主题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经典的影视作品放映给学生看,促使学生从观影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充分激发出学生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这种感情的驱使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一方面,学生对教学内容剖析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参与度,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表达出来的感情产生共鸣,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这对实现享受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为课堂教学注入生命力和活力,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语文课堂的乐趣。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