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课堂学习效率8篇

时间:2023-06-22 09:13:12

课堂学习效率

课堂学习效率篇1

兴趣是人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一步,很多有成就的人,他们的事业的起步就源于兴趣。作为学生,只有对所学学科,所学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坚定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利用新课设疑,激发学生思维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首要环节。一堂课要尽可能设计些和学生生活相关,容易引起兴趣的疑问,使学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和道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被悬念紧紧吸引,真正进入学生的角色。例如,在讲《指数》的概念时,可以以《两个老板发工资》这个故事开篇导入新课。“第一个老板第一个月发200元,以后每一个月发的工资是前一个月的2倍;第2个老板第一个月发2000元,以后每一个月发的工资是前一个月的一半。你跟着哪个老板干?”这样导入新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对课堂教学的展开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教学过程设计中要善于诱导思维

“诱思”是教学的灵魂。诱导者,诱发思维动机,导正思维航向。“无疑――有疑――再无疑――再有疑”,如此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这其实是诱导思维的含义。教师适时诱导,学生不断深思,在诱导和深思的不断转化下使学习不断深入,这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诱思点可以是“开拓点”。就是在对某些知识的理解、掌握后,又能顺理成章地提出新的具有开拓意义的疑问,诱导学生进入新的思维境界。譬如,在讲到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时,先让学生看艾菲尔铁塔,然后问:“埃菲尔铁塔美不美?”学生齐声回答,“很美。”再问:“为什么没?既是问它美在什么特点上呢?”通过提示,学生马上回答,没在对称上,然后又让大家举一些生活中对称美的例子,接着提出问题:“在咱们数学中这些具有对称美得例子存在不存在呢?”然后让大家根据提示做出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

三、利用班班通等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动态展示,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和动作等信息作为一个集成体进行处理,多层次多维度地呈现出某些数学现象和数学过程,创立例题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复杂艰难的认识深度变得简单而轻松,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且,班班通教学对图形精准度的呈现,很具有直观性,大大提高理解的程度。

四、利用数据和生动的比喻激发学生的兴趣

具体的数据和生动的比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具有说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创造条件,结合教学内容,对抽象的内容加以具体形象的描述。比如,在处理“对称轴不确定的抛物线在给定区间的最大或最小值”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具体操作,增强学生感知,减少思维长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利用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兴趣

给定知识点,利用学习小组探究,在学生组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概念第一课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医学系小组为单位,自己举几个等差数列的例子,一小组为单位,发现首项、项数、公差、项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再配以竞赛和积分制度,这样,学生参与程度高,积极性强,知识点牢固,学习效果好。

六、加强课堂展示,重视课堂评价

对于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展示出来,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强化。展示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可以课堂演板展示,可以争当“小老师”,可以以办展板的形式,也可以以办“手抄习题集”班级传阅。学生的认可度高,关注度高,参与性广,有效性强。有一句话这样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精当的课堂评价语言,可以使学生全情投入,使教与学达到一种境界,更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七、利用好课后三分钟,展示典型例题

教师在课前用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有关本节课内容的典型例题,例题宜少而精且较容易理解,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大部分都能完成。这样,学生在每节课后完成所给作业,很有成功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更加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八、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喜欢这个老师,渐渐地他就会喜欢上这门功课,成绩也会不断进步。因此,教师要有一颗博大而宽容的爱心。这种爱,是建立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人格成长的充分尊重上,是一种深沉而理性的爱。要加强沟通,沟通是加深师生友谊,消除隔阂,祛除矛盾的一剂良药。沟通根据需要可长,可短,可整体,可局部,可个别,可文字,可语言,内容可是学习、生活、兴趣,也可以是爱好,沟通可以情动人,可以理服人,也可以两者皆用。十七八岁的孩子已经有通情、通理的心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沟通的首选。

课堂学习效率篇2

一、认真备课,备透教材,备好学生

要想让一节课有效率,备课须下功夫。备课首先要吃透教材,在高瞻远瞩的前提下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训练点。而重难点和训练点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讲是会有所不同的,因此老师在备教材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要切实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再与教授内容互相联系,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设计可行有效的课堂情境,布置针对具体的课堂练习,让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比如,我在教三角形内角和时,在前一天向学生布置了让他们任意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次所画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第二天,我让学生考老师:只要说出两个角的度数,我就一定能够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都想难倒老师。我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继而导入了新课。这是一个用活动、用问题引入的好例子,圆满地完成了导入的四个任务。

二、培养师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这种天性,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如我在讲“找次品”时,我根据孩子们喜欢探究科学这一特点,向孩子们播放了美国航天飞机爆炸的视频,接着又讲述了隐藏在我们生活中部分次品的危害性等。课前充分的准备,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必须要找到次品的情境中,学生怎能不被吸引,又怎能不倾听呢?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求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

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追求。

1.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给大家说说他们搜集查找的相关内容与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3.媒体教学,激发兴趣。用多媒体教学容易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它改变了以往学生不论什么内容都只能面对教师和黑板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情境,改变以往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气氛,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知识、培养口语能力,从而提高英语的实践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情境,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如我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利用生动的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为更好地教学本节课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创设积极的竞争气氛

其实,课堂的高效,便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唤醒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角。在课堂上,不妨分成若干小组,从课堂纪律到小组合作,从积极发言到快速准确的做题,从各个方面展开竞赛。老师及时总结、表扬、肯定,让学生及时体会成功的,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思维的火花,效率可想而知。例如:我在教一年级时,经常让孩子们进行“口算小火车比赛”。一年级的孩子很可爱,都喜欢得“第一名”,这样的小活动,人人都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五、设计切实有效的练习

课堂学习效率篇3

【关健词】有效指导;预习;教学效率

预习、听课、课后复习是学习中三个重要的基本环节。学生要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切实做好预习。因为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率、掌握好课堂知识的先决条件。预习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的一种途径。

一、有效指导课前预习的意义。

(一)课前预习的意义及要求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课前预习需要学生做到:

了解新课大概内容;找出新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并复习所需的旧知识;找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二)教师有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意义及必要性

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预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或学习资源链接,以课前学习任务单为方式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公平评价的一种方式。其意义在于:

帮助学生复习和掌握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新课的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并给予奖励,可使学生持续保持活跃的学习动力及信心,从而具备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有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依据与策略

(一)学习动机的模型---ARCS模型

ARCS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科勒(John M Keller)教授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模型。科勒教授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有四个主要因素,即注意、关联、信心和满足。该模型主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引起学生对一项学习任务或学习目的的注意和兴趣,其次,使学生理解完成这项学习任务与自己密切相关,再次,要使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这项学习任务,从而产生自信,最后让学生产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满足感。

(二)有效指导课前预习策略

课前预习本质上就是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当其对所学内容怀着某种兴趣、某种内在需求,学生就会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就会顺利完成预习内容;但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内在的学习需求或缺乏自信感,从而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则学生就不能完成预习任务。

对学生的课前预习给予帮助,为学生提供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课前学习任务单,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的导课前预习。

课前学习任务单如何设计呢?根据教学内容,把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提出来,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探究心,从而产生学习动机。所以问题设计是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单的关键.而问题设计,要以影响学生学习的四个主要因素即注意、关联、信心和满足为依据。

1.课前学习任务单要能够引起学生对所学新课的注意力并产生兴趣。

以高中数学必修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为例,设置如下问题:请你回忆初中数学是如何定义锐角的三角函数?这种定义方法是否可以用来求任意大小的角的三角函数值?如求sin480o的值。这里以问题的形式,导出由于原有知识的局限性,不能再以旧有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心,并进而使学生引起对所学课程的注意。

注意力能否持续维持在整个课前预习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能力设计问题或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需要说明的是,所设计问题或情境既要符合学生现有能力,又要为实现预习目标服务。

2.学习任务单的问题设计要与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目标相关,让学生知道他们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是与他们有关联的,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作法之一是熟悉化,即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与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相关,如关于根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先回忆平方根、立方根这些已熟悉的概念,通过类比得到方根的概念;作法之二是目标定向,教师跟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价值;或者让学生感到所学内容在现在或将来会很有用处。比如,在每章开始列举本章知识的应用实例。 3.学习任务单的设计须能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信心,使学生具有强列的成功期望,这是学生对课前预习能否长期进行的条件。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信心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经历和体验及学生个人的控制力。一方面,对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设计,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较为简单、直观,属于中低档的问题,让多数学生能根据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即能解决;另一方面,问题的解决还须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使他们懂得学习的任何成功都需建立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的道理。

4.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是必要的。通过测试,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便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另外,还可对学生测试效果的分析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对其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对其在学习中所获得的进步感到满意,才能保证学生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良好动机。

做好预习、听课及课后复习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提高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预习作为学习过程的第一步,应该得到每一个教师及学生的重视,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掌握预习方法,本质上就是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教师给予学生有效指导,才能使学生更快的掌握预习规律及方法,学生才能更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进而促进教学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课堂学习效率篇4

关键词:优质高效课堂 学习效率 调动思维 兴趣激发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中,“学洋思,学杜朗口,提效率”的呼声已响彻了整个教育界,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已成为课改的亮点和必然,成为每个教师的追求和理想。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对学生的重要性;深知:课堂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阵地;深知:新课改下打造优质高效英语课堂的紧迫性。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优质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率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更新观念,弄清优质高效英语课堂的特征

在打造优质高效英语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英语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我认为优质高效英语课堂有以下三个特征:

1、它是“特色的课堂”

俗话说“教无定法”。由于性格、习惯、阅历、素养等方面的不同,课堂上师生都是活生生有个性的人,同时,由于班情,学情的不同,各个年级,各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因此,优质高效课应该是因地制宜的课或者说是因班制宜的课,或者说是因人制宜的课,也就是说应该是颇具特色的课。

2、它是“创新的课堂”

既然是课堂改革,就要有创新的地方。所以在新课改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下,这堂课也应该是“创新课”。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保持有效的互动,形成对知识的真正了解,求得新的发现,使得师生伴随着课堂一起成长。

3、它是“实惠的课堂”

不论怎样的课堂改革,一节优质高效课首先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就是让学生有所收获,要么获得知识,要么获得了方法,要么增进了交流,要么拓展了思维,要么提升了人格等。

二、精心备好课,是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关键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工作,备好课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基础和根本,做好了这一步,也就做好了优质高效课的第一步。怎样备好课呢?

1、认真研究教材

首先要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的内容;把握知识、技能目标,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要备好重点和难点的策略,要整体地、清晰明了地把握教材,才能在课上得心应手。

2、认真研究学生

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熟知,能够知道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需要多加指导;对学生的反馈还要进行预设,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多种答案信息。

3、认真设计教案

我们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这些环节该如何导入,如何进行,用什么教学方法等等,力求删除无效环节、达到最优化,从而实现整堂课的高效。

4、认真设计学案

这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具体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完成的练习是什么?等等,教师都应提前设计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堂可的优质高效。

三、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而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交际是一种双向性或多向性的活动,这种活动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在热身活动中动起来

英语新课前的热身活动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环节中,我经常安排Daily talk这块内容。我先和学生打招呼,起一个示范作用:“Hello,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然后就让学生找朋友打招呼,我特别强调:大家可以离开座位,自由找同学。于是,他们就开始活起来了,纷纷找到同学打招呼:“Where are you going after school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等,使学生动了起来。

2、在练习活动中动起来

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在操练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动口,而且还应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表情、甚至可以把教室当作舞台让学生去表演。每节课我都设计不同的pairwork或 groupwork,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活动中动起来。

3、在评价机制中动起来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激励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长在充满激励氛围的孩子,会不断进取。我的评语有:Clever boy /girl;Good,good,very good;Well done;Great;Excellent;Wonderful;…被赞扬的同学都是神采奕奕,这就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了。

四、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就会敏捷,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就会达到最佳状态,学习的效率也就会明显提高。

1、导入激趣

运用多样的导课方法来导入新课,一堂课从一开始就要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来。导课方式很多,我尝试过这几种:提问式导入,歌曲式导入,短片式导入,游戏式导入等。这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情景激趣

情景教学在英语中越来越广泛,它能培养是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当组织者、示范者、指导者,努力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创设 Ask the way,Making telephones,Shopping ,Greetings,等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活动,让学生融入情景中去,即情趣盎然。

3、表演激趣

新教材每课都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对话,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和自己想表示的词替换到对话里。如教学就餐(have a meal)、看病(see the doctor)等话题时,我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表演,扮演服务员和客人,医生和病人,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都积极参与表演,学生的兴趣很高。

参考资料:

课堂学习效率篇5

【关键词】:高效 课堂 复习 备考 效率

初中化学复习备考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学生普遍感觉内容庞杂,无从下手,复习费时费力,且收效甚微。如何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真正意义上做到“减负”、“提质”和“增效”。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所以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能获得充分发展,其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来规定“发展”的。那么,构建高效化学课堂,提高复习备考效率,该如何着手呢?

首先,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

“激情成就梦想,爱心创造未来”。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而学情又是一切课堂决策的依据和出发点。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关心学生,走近学生,做个让学生喜欢上化学课的教师,激励学习热情,创造一个活跃而不混乱、和谐而不喧闹的课堂氛围,克服为难情绪,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其次,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制定好科学、有效的复习计划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在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化学知识与相关的自然现象、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以及生产实际的联系,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适当考查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复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要转变观念,更新方法,研究命题思路和特点,把握命题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设计合理的复习进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和结构化;教会学生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通过规范化科学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改变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做法,全面落实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变学生“学会”为“会学”,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第三、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

一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集体备课,集众人智慧做好以下几点:

(一)确定复习思路和策略

在复习中要加强针对性、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复习工作有的放矢。具体思路是:立足起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讲清疑点、不留盲点、强化热点、关注亮点。其策略为:基础知识系统化,系统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考点化,考点知识习题化,习题知识能力化。

(二)加强集体备课

初中化学知识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所以复习时要以《考试说明》为导向,立足新课标,全面构建讲、练、析三维体系。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群体优势,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力争向45分钟要质量。“抓点、连线、建网”---着重整理知识点,将其按板块汇总,找出相互间的联系,将其串成“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抓本质,促兴趣,探方法、求效率,让教师快乐的教,让学生快乐的学。

(三)整合资源辅助教学

教学媒体的合理利用,可以优化教学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减少学生学习思维障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依本、质疑、合作、共进”的教学理念引领下,我们可以根据内容、学情和媒体的特点,正确定位,扬长避短,进行有效整合,制作出一些精美的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化学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使其辅助功能发挥最大化,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

(四)注意化学实验设计的高效性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和灵魂,又是理解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要提高实验的高效性,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实验,还要精心准备实验,充分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实验的目的、功能必须清晰可见。尤其是要学生做的演示实验更要充分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偶发性因素、学生心理因素、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教师的意图等。

(五)努力上好试卷讲评课

讲评课的质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应当体现教师的示范性,学生思维的启迪性及知识应用的综合性与灵活性。评要点睛,评是考的继续,练的补充,试题评析应科学正确,评出试题特征,有利开阔视野,启发思维;讲要升华,讲思路要突出抓住关键题示,找准突破口,使之逐渐升华为技能方法。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透彻领悟,使其解题能力与思维能力均有较大提高。

总之,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提高复习备考效率,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

参考文献

[1] 《201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考试说明(化学)》

课堂学习效率篇6

一、课外的预习和有效无关,它使课堂出现“陪读”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看中甚至看重预习这一环节,把它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并且不断加强。为什么?因为它对课堂教学“有效”。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年级越低,课外预习受重视的程度越高,学生用于课外预习的时间就越多,这主要和各年级课业负担的量有关。对学生来说,它们对待预习的态度与做法非常不同,基本上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动预习,受老师的压力所致,不得不预习;另一种是主动预习,被语文这门学科或语文老师的教学所吸引,他们爱学、会学,因此在课外自觉自主地预习。可是,不管是课外不预习还是被动预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都是有限的,或许没有,或许甚微。而主动预习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真正有效吗?

1.这种预习的时间不好控制

有的同学用15分钟预习,查阅了工具书,过了字词关;基本把握了文章结构和内容;对课后的练习题进行了思考;并在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或有疑问的地方做好了标记。而有的同学完成相同的预习却花费了30分钟,也就是说,学生的主动预习的时间无法控制。因此,预习的效率就不能确定。

2.这种预习体现在课堂上的负面作用比较大

具体地说,就是课堂成了很多学生在给其他学生做“陪读”。主动预习的同学由于在课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有的甚至像老师备课似的,因此在课堂上是“对答如流”。而那些被动预习的同学自己感觉“囊中羞涩”,便不敢表现。这样,不该出现的情况出现了:少数同学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回答问题的“专业户”;而大多数同学成为课堂的“仆人”,成为“陪读”。

二、作秀的预习亵渎了效率,它使课堂成为“流水线”

现在,经常在听完某教师的有准备的课之后,除了惊讶于课堂的精彩,往往又觉得很无奈。课堂上流光溢彩,效率很高,有时候应安排三课时的内容可以两课时甚至一课时就能上完,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极高,教学环节非常紧凑,就像“流水线”,一环扣一环,一个接一个。我们不能不承认一部分教师教学艺术的确精湛,但我们也不能否定一部分教师很重视课前的间接预习或者直接预习。间接预习主要通过原任教师对学生进行任务的布置和“学习引导”,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也比较保险,保密度较强;直接预习是参评或者接受检查的上课老师,在课前直接对学生进行“学习诱导”,甚至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布置、授权,要求他见机行事。这种情况不多见,但是效果非常明显。

可以确切地讲,有准备的课堂教学大多数离不开课堂外的预习,而这种预习是“作秀”式的,是虚伪的甚至带着误导性、欺骗性,是对效率的错误理解甚至是亵渎了效率,他使听课老师产生错觉:提高效率是很容易的,他有预习这一最好的途径。

三、正确的预习能保证效率,他使课堂成为“学堂”

某些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实施者理解、操作有误,或者由于实施缺乏必要的条件,因而出现了一些问题。这种情况如果经常出现,必然是推广有效教学的最大障碍。我们说,“课外的预习与有效无关”“作秀的预习亵渎了效率”,并不等于说预习是不好的甚至是无效的。其实前面所说的两种预习,可以归结为消极预习。而积极的预习是应该大力提倡乃至大力推广的,这种积极的预习可以称为“堂上预习”。“堂上预习”有明确的预习目标,教师能对预习方法予以指导,必要时教师可以设计“预习学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及时进行反馈、评价。

1.堂上预习是教学的必要环节,它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因此,它对效率的衡量具有权威性。

2.堂上预习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因此,它对效率的衡量具有公平性,它体现了在同一起跑线的公平竞争的原则。

3.堂上预习是在课堂进行,因此,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学习能力,对健全学生人格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为学与为人的统一。

4.堂上预习是教师教学的有意识安排,因此,它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师生的知识相融、心心相通。

我在上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水浒传》这一名著阅读时,《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其中的一个精读情节。我事先设计了一个学习方案,内容包括“字音字形”“鲁提辖如何三激郑屠”和“三打镇关西”等核心情节,以及对“鲁提辖这一人物的形象”分析。这其中有的问题已经在学案上给出了示例性的答案,有的把繁长的文章内容化简为表格形式。在课上预习时,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预习完课文,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文中找出答案。这样,十分钟的预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很快整体感知了故事情节,并通过化繁为简的表格很好地理解了人物形象,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

四、变课外预习为扩展性阅读,使课外始终牵挂语文教学

有人这么讲:课外是自由市场,语文教学不去占领,其他学科自然会去抢占。课外应有语文的一席之地,而这地不是专门为预习而设,而是为扩展阅读而备。实践证明:扩展性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既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能。

语文课程标准上对课外阅读做了指导性的规定,不仅对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做了阐明,而且非常慎重地推荐了富含民族精神的文质兼美的篇目。这说明语文扩展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必要补充,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可能性角度来说,扩展性阅读也存在广阔的空间。

1.时间,学生的课外剩余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

语文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实施必要的时间管理,保证每天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是完全有可能的。可以在班级中设立一个独立的图书角,陈列的是对学生有益的图书,他们可以从这里知道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从而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引导他们去选择自己喜爱、需要的图书。可以选择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优秀古典文化读物,还有科普读物、人文读物、历史读物、艺术读物、法制读物等;也可以选择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如《读者》《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小说选刊》《读写月报》《中华活页文选》等具有时代

性、信息化的读物。

2.从学科特点来看,作为社会科学类读物的语文读物,比其他自然科学类读物更有吸引力

比如《柳叶儿》一课,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苦难生活,课外便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刘绍棠的《榆钱饭》,从而了解那个时代不光是哪一家人挨饿,而是我们整个民族都处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灾难之中,并进而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理当特别珍惜。当然也可以阅读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了解其写作的不同风格;还可以去阅读课文的原作,从整体上把握主题。

3.从领域上来看,现在大家已经普遍感觉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语文读物的外延空间越来越广阔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长城》专题时,除了课本上选的几篇关于长城的文章,我指导学生回去后开展以“游长城”为主题的拓展性阅读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尤其是通过便捷、资源丰富的网络,让学生收集、阅读有关长城的大量资料,了解并体验长城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内涵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并以不同的形式向大家阐述,如制作小报等,以求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学习效率篇7

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活动中学习

新课程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乐与探究?这就必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落实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向又好又快发展。真正把学生推到课堂的前台,就要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角,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力,进而让学生体验到主动参与、置身其中的乐趣,使情商获得不断的开发。

让学生利用课前的时间把要学习的内容预习一遍,在参与探究时就不会出现“丈二和尚上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在新课前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为新课做好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勇敢的“退”出讲台, 把展示的舞台留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学生的一切,包括出错的学生,因为现在教室里出错将来教室外就会少出错,甚至不出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新课教学时,教师必须善于设疑,以拨动学生思维之弦。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达到问题的解决,获取新知识和能力。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不懂方法,盲目学习,自主发展只能成为空谈,所以,在学生自学前,要进行自学指导。首先,自学内容要清楚,即自学什么内容;其次,自学目标要准确,为检测自学效果提供依据;再次,自学时间要适当,不能浪费时间,也不能早早收场;最后,自学方法要指导,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问。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观察、操作、比较、迁移、解题、思维等方法进行重点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或操作实践活动,去“发现”知识规律。进而学会运用。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认真巡视指导,并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探求数学问题,顺着学生学路教,教学方式才真正由“引导式”向“自主探求式”转变。

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当今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课改纲要》中指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是学校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载体。时代要求我们学生必须具备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样的人才,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因而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交流与合作的培养。合作学习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的发挥集体互助力量。

例如,在学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时,让学生合作讨论“如何节约用水?”“作为我们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学生不仅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和帮助,尤其为“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参与课堂的机会,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教学理念。在讨论中,因为学生的共同参与,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经过充分的交流、讨论,大大降低了教材的难度,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不断学习,在交流中不断提高。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

新课程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即学习生活中数学,学习数学为生活服务。因此,教学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去发现问题的数学意识。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观察、描述和分析。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我从学生熟知的情境教室中学生的位置进行练习,进一步拓展确定位置的不同表述方法。从学生课堂的反映来看,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知识点掌握较好,思维反思灵活,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生学而不厌,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不断感受到亲自参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同时也教育了学生以随机的观点来认识社会、理解世界,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这样做,教学内容不用死记硬背也很容易就掌握。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实现了从“课本知识”走向“生活知识”的转变。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进行学习,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了解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更能培养他们观察世界、思考与发现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目的。

四、让学生在总结中学习

数学课堂小结,可把新知识的本质特征总结归纳出来,使学生形成规性的认识,也可梳理所学知识的逻辑层次,并有机地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也可促使学生独立思索,使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萌生出向更深层次思考的欲望,及时的小结对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至关重要。如对《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知识的小结可以放在《测量旗杆的高度》时进行。因为只有探索出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测量旗杆的高度问题。

课堂学习效率篇8

关键词:小学美术;和谐课堂;构建;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05-01

课堂是课程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所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课堂不仅是教师教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智慧共同展现的舞台。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否具有活力,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构建和谐民主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己通过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要深刻理解构建和谐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怎样才能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达到和谐?我认为,美术教学的和谐应建立在本学科的特性基础之上,从发展学生的个性角度出发,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结构应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其人文性和工具性。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美术学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运用美术形式有效地传承文化;②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③促进学生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④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⑤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美术的文化价值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所以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学习美术这门课程的必要性,也就没有"想学"美术这门课程的正确观点和心理。所以,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认识并进行美术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通过和谐的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

该方式和行为应该是丰富、愉悦和轻松的,其过程也应是轻松、愉悦的。我们对美术教育放弃不用或者把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生产形态"都是不恰当的。正如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在说到美术的价值意义时认为的: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罗恩菲德的观点表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艺术的目标,而不论艺术适用于哪个领域,这样就是达到艺术培养的目的了。

2.构建和谐高效美术课堂的基本途径

2.1 做好课前备课的工作。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优化。教材是教师教授课程的依据与出发点,但是教师不能照搬教材上的所有内容,要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分为重要和非重要的两种,重要的要在课堂上详述,并多举几个循序渐进的例子,让学生能充分的理解;非重要的可以简单说明或者让学生课后自学。这样有目的的教学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其次,要预备好教具。引导是美术课的目的,通过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观,因此要多引导学生谈感受,而非教师把已有观点强加给学生头脑,要时刻牢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得多了,学生的思想就容易被束缚。但是教师也不能不加以引导,如果任由学生自我发展,一来会没有正确的方向,二来学生的技艺不足,挫败感加强,对以后的发展不利。所以,指导和补充也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2.2 引导做好课堂中的多元对话。在教学中通常运用比较法、尝试法、观察法来鼓励学生亲自大胆地实践,画坏了没关系,只要敢想、敢做。要明确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观点,学生和老师是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创意,把以学生为本发挥到最大程度。还可以利用教学相长的原理,让学生当老师,介绍简单的知识。学生在教的时候做足准备,充分理解,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并且台下的同学对台上同学的观点可以补充和指正。

2.3 做好课后小结。课后反思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升华。课后的反思要做到细而勤。细,就是要对课上的每个环节做认真仔细的反思,要对课前的准备,教师、学生的情况,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方方面面都要用心反思,做好记录。勤,就是及时,要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教师应该做到勤于反思、善于反思。

3.让学生感受到颜色的美妙,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3.1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教师要梳理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善用提问。如颜色规律中的对比与协调在生活中有吗?与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带领学生先在教室内找一找(教室环境布置、学生服装等方面的颜色搭配),再让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中找一找(学习、生活用品等),由学生自己说一说找到的颜色对比与协调。学生欣赏一组生活中的图片(多媒体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运用对比色与协调色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获得颜色搭配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同时,也可引导学生明确生活中颜色对比与协调的辨证关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