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中政治教案大全8篇

时间:2023-06-05 08:42:18

高中政治教案大全

高中政治教案大全篇1

一、加强地方教育立法

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促进学前教育机构规范发展,科学编制了《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修订)》及《云南省公办幼儿园登记注册管理办法》立法计划,目前,《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修订)》已列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预备项目,《云南省公办幼儿园登记注册管理办法》已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项目6项。取消“教育类网站审批”行政许可项目和“办理高等学校赴境外设立教育机构(含合作)及采取其他形式实施学历教育”其他行政职权。取消“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申请人验资”中介服务事项,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验资证明。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阶段性回头看,全面总结承接教育部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已取消实施行政审批事项落实、严控新设行政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情况。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对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编制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

(二)依程序制备规范性文件。制定《云南省一级普通高级中学管理办法》1件规范性文件,严格依程序登记备案,并抄送教育部。

(三)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向省政府法制办报送2015年已结案10卷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结果为:合格卷9卷,其中有一件涉及审批权在教育部,未纳入评查范围。全面清理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编制并向省政府法制办报送近5年行政执法案例5件,其中行政调解案例2件、行政复议案例2件、规范性文件审查案例1件。

(四)做好应诉和学生申诉处理工作。2016年,共发生5讼案件,其中行政诉讼案件2起,委托法律顾问及相关工作人员出庭应诉,法院已判决案件省教育厅均胜诉。接到高校学生申诉1件,未予受理。

(五)坚持法律顾问制度。2016年,聘请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单位,参与处理诉讼、申诉案件6件,起草、审查合同或就专项事务出具法律意见书40余次或件。起草《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的指导意见》。

(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通过云南省教育厅门户网站及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共公开信息2 500余条;受理网上件450余件,按时回复率100%;接听答复96128专线转接来电500余个,答复率达100%;按时答复省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咨询30件、投诉8件、建议2件。

(七)积极开展“双公示”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自作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在云南教育网上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决定予以公示,并推送至“信用云南”。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云南省教育厅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印发《云南省教育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试行)》,积极开展随机抽查。

(八)制定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办法。制定并实施《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 云南省教育厅任命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

(九)荣获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2013-2015年云南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

三、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一)荣获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及个人表彰。云南省教育厅被、司法部表彰为“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政策法规处龙德芳副处长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1-2015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

(二)印发实施“七五”普法规划。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精神,印发实施《云南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统筹部署全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三)组织法律知识学习考试。组织全省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向全厅干部职工发放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学习读本并组织学习。组织参加2016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及考试工作,全厅应参加考试362人,实际参加考试360人,参考率99.45%,合格率100%。

(四)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年级和七年级全面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2016年,全省共有135万人使用《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其中,一年级68万人,七年级67万人。

(五)开展法律知识网络竞赛。组织参加首届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全省共584 538名中小学生参加初赛,325 991名中小学生完成复赛,云南省教育厅荣获优秀组织奖,政策法规处邱言锋同志荣获优秀组织奖(个人)。举办云南省第三届中小学法律知识网络学习和竞赛活动,共417 474名中小学生及教师和家长参赛,参赛人数比第二届增加47.4%。

(六)组织参加宪法学习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按照小学、初中、高中、高校4个组别,各评选出省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各组一等奖选手及其指导教师组成云南代表队,参加首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分获相应组别三等奖。主办云南分会场同步举行国家宪法日暨教育系统宪法学习日活动。

(七)组织参加第二届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优秀多媒体课件资源征集活动。云南省投稿数居全国第9位,省教育厅荣获优秀组织奖。

(八)继续开设“教育法治”专栏。重点宣传各地和学校“六五”普法先进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进行政策解读。

(九)开展“以案释法”工作。录制“法治在线――以案释法”电视栏目第14期节目(教师资格制度主题),于2016年5月4日在云南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在云南教育网开设“以案释法”专栏,组织全省教育系统宣传学习。

(十)开展“学法守法――送法进校园”活动。与云南法制报社联合开展“学法守法――送法进校园”活动,《云南法制报》每周安排1期《校园与法》专刊。2016年《校园与法》专刊共出48期,刊登稿件483篇,向学校捐赠报纸4 000余份。

四、强化依法治校

(一)开展民办高校章程核准工作。充实调整云南省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委员人员。组织机关各相关部门及专家对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等7所民办高校章程进行审查、质询。

(二)印发《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为指导和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章程建设,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印发《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学校全面实现“一校一章程”。

高中政治教案大全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政治教学;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政治教学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对政治概念进行理解。而案例教学方法正是针对这一现状,以实际案例为教学典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政治决策的理解,这是教育改革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政治教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知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点方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对问题分析透彻,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论认识。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科教学充满色彩与活力。

2.促进教学改革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课堂理解,还能促进高中教学的改革,是教育体制发展中的新举措。在新课改中,以人为本教学观念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局面,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地位。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实施教学,正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案例教学分析

(1)“走进国际社会”案例法教学分析

在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中,教师需要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实行案例教学,而在“走进国际社会”的教学分析中,由于是国际范围的社会案例分析,大部分教师对国际形势侃侃而谈,该种方式中规中矩,但是却不能加深学生对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感悟。要想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想办法拉近国际社会现象与学生的距离,如可以从我国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然后沿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相衔接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该种分析方式不仅易于使学生接受,还达到了较好的案例分析效果。

(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案例分析

首先教师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实际案例的选择,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相衔接。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上海世博会,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基点,在向学生普及世博会内涵的同时,展现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上海世博会的盛况,引导学生切身感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教学讨论

在该环节中,教师对课堂中案例进行引入,如果案例内容较多且复杂,教师应先梳理案例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在课前向学生展示案例中的主体内容,以免学生政治课程学习中跟不上进度。在多媒体的案例介绍中,案例展示不仅需要具有独特的文字解释,还需要加入一些漫画以及实际现场视频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而在实际的案例讨论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政治问题的引导,教师不能在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中指导过多,会对学生的问题思考带来干扰。在学生进行问题的自主归纳总结中,教师的简单指导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中,应该注重书本中所学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并伴随着课堂讨论的逐层深入,逐渐摆脱掉琐碎的引导性问题,实现问题的深入探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案例讨论,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3.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在案例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对政治教学的反思和分析,同时也是对学习新知识的指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科学地进行知识归纳与总结,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在教学总结中进行问题反思,梳理教学中的难点,获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反馈的信息,并对错误之处进行改正。此外,对于案例教学法进行课后反思,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整理思路,使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视角,还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感悟。

参考文献:

[1]张姣.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高中政治教案大全篇3

关键词 案例 思想政治课 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案例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现状

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一门课,应该在教学中置于重要的位置。但是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发现,由于部分地方的新课改还处于尝试阶段,对怎样合理安排还没有一定的经验,致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点位置不够突出,主要表现在课时安排上比较紧张。这样,欲使思想政治课在如此紧张的课时安排上能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那么案例教学就必须要起到关键的作用,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压力,案例教学在中学生的课堂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再加上处于高中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正是他们处于叛逆的时期,没有适当的案例,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也就难以使他们重视起来。综上所述,现如今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案例教学并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

2 案例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现如今在思想政治课中使用案例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在部分使用案例教学的学校里,案例教学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成绩突出,备受师生们的重视。

第一,适当的案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处在学习的压力之下,为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引用新的时事案例将对他们的学习压力有所缓解。比如,在讲到我国政府的职能时,可以采用日本大地震对我国人民影响的案例,地震后,受季风影响,核泄漏对我国东部沿海人民的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并由此而引起了轰动一时的“盐荒”事件。政府一方面积极应对核污染,一方面加大食盐的供应,切实维护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凸显出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在对待灾后重建这个问题上,我国政府的积极作为让全国人民感觉到的是温暖,而日本政府的消极对待引起当地人民的不满,我国政府的作为与日本政府的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我国政府的性质与职能,凸显出我国政府的优越性,强调出我国政府扮演的“公仆”角色,这样不仅仅引入了课题,而且让学生懂得我国政府的便民利民,使他们对我国政府产生兴趣,激起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

第二,适时引入案例可以加强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案例用得好不好,用得得不得当,全部体现在引入案例的时间把握上。案例引入的合适,那么就如顺水行舟,相反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讲什么内容,引入什么样的案例。比如在讲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时,针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个基本措施,可以采用经济类的热点案例来引入,而且只有在学生对知识显得有些迷茫、懵懂的时候引入是最有效的。而且及时让学生加入到案例的讨论分析中来,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的预期效果。

第三,积极正面的案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社会的初步认识阶段,接触积极的、正面的案例越多,对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越有利。例如,在讲到我国政府的作用时,先给学生讲清楚我国政府是服务型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他对人民负责。然后引入每个公民的生老病死与政府息息相关的案例,一个人出生后要登记户口,接受政府的管理,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毕业后要享受政府提供的工作岗位等等。从这个案例中让学生明确我国公民一方面接受政府的管理,一方面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让学生懂得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具有优越性,让他们在一点一滴中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对我国政府的信任与感激,进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四,案例的合理搭配有助于改变学生对课程、对老师的看法。想要把思想政治课上的精彩,自身就必须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这是对思想政治课老师的最基本要求。比如在讲到我国政府的职能时,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因此就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政府干预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这一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政府提高房贷利率,是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倡导人们合理投资,一致维护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来限制购买二套房,同时加大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投入是在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干预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是以人民生活的安定为出发点的,本身就是在维持我国的长治久安,这是在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我国长治久安的职能。这就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职能,有利于改变学生心目中政治就只是政治的这一态度,让他们明白思想政治课所涉及的内容很丰富,教思想政治的老师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也很雄厚。

3 对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作用的思考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案例教学具有它的优越性,应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被推广,以此来改变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并且能够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案例教学中使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在案例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通过自身的分析、和同学的讨论、老师的引导,使那些平日里难得参与活动的同学加入进来,开拓他们的思路,增强他们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主人翁意识,营造整个班级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氛围。当然,事无完事,每件事都有自身的缺陷,案例教学也不例外。准备案例的过程比较艰辛,需要从大量的案例中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如果案例引用得不好,没有针对性,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既浪费了时间,又给学生增加了负担。所以,所用的案例必须要切中学生的关注点,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才会让学生喜欢你,并且喜欢上你的课。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好坏区分还不十分明确,如果给他们加以错误、消极的引导,必定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因此,在选用案例的时候,要尽量用积极的、符合他们那个年龄阶段的案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学的科学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案例教学的作用不能被忽视,在高中强压力下的学生更能容易接受案例教学,所以,案例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让学生爱学思想政治课,学懂思想政治课。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教案大全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政治教学

初中政治课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它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初中政治教学的任务。为了增强初中政治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法被引入政治课堂教学中来,以期有效地解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施案例教学法所坚守的原则

1.坚持针对性原则

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政治教师应该注意案例的针对性,结合教学内容,选用与初中生有关的案例,并且明确案例的指向,以便学生能够在听完案例之后,理解和吸收课本知识。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政治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将课本知识通过案例展示出来,合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受到教育,有所感悟。例如,在教学“防患于未然”这部分时,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选用合适的案例,让学生明白“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性,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坚持实践性原则

学以致用是进行教学的目的,因此,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政治教学的目标。初中政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使学生养成高尚的素质和人格,因此,初中政治教学更应该注意教学的实践性,以确保政治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珍惜学习机会”时,政治教师可以以贫困家庭的学生为例,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拥有学习机会的重要意义,从而促使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充分利用上学时间,努力学习知识。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1.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案例

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案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对于教学质量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政治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案例,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政治教学内容,从教材或者自己的所见所闻中,选取科学有效、针对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案例,通过课堂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以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教师伴我成长”时,政治教师可以引用教材上的案例: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在讲台上认真地讲课,一些学生却在窃窃私语,给周围的同学造成不良的影响,数学教师强制对一位学生进行处罚,而受处罚的学生不满数学教师的做法,致使师生之间的矛盾升级。通过这一案例,政治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政治教师说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与学生互相讨论,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另外,政治教师需要认真筛选案例,选择恰当的案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准确把握时机,适当呈现案例

案例呈现的方式有很多种,政治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案例呈现方式,准确地把握时机,适当地呈现案例,以确保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政治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阅读文字资料或者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呈现案例,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教学中来。例如,在教学“我们维护正义”时,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播放视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在视频播放到有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暂停播放,询问学生对视频中行为的看法和意见,然后继续播放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中的处理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政治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合理地教育和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和思想。另外,政治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品、辩论等活动呈现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理解案例,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政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案例教学法,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鸿燕.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10):54.

高中政治教案大全篇5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有效运用

高中教学,应该充分注重时事政治的鲜明个性特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高中政治教师,不但要传播政治教材中的知识要点,更应该重视时事政治在政治课堂教学当中的运用,特别是要及时抓住各类热点与焦点信息等时事政治案例,贯穿于教学始终,做到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机结合,才能对增强教学效果产生重要作用。

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时事政治案例教学符合高中生求知期盼

新课程改革认为,现代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认知的发展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更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有效统一。学生的求知欲即兴趣是情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中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是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特点。时事政治案例就是新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能够让高中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课本以外的知识,更贴近新的时代、贴近社会现实,在内容上更具丰富性、新颖性、动态性,能够弥补政治教材中所列举的部分事例时效性不够强、缺少新鲜感等特点,引起学生对政治学科的重视,更好地激发出学习政治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

2.时事政治案例教学转变高中传统政治教学观念

新课改认为,学生不仅仅是知识接受者与传递知识的主体对象,更是新时期政治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时事政治案例教学,将时事话题当作其主要内容,能够把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实现理论的具体化、内容的形象化,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时事政治案例教学能够提升政治学科的教育作用,通过长期的、潜在的影响,从量的积累逐步发展到质的飞跃,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提升其爱国热情,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时事政治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事政治案例具有时代性、真实性的特点,虽非亲身经历,但通过教师的启发、描述和深刻的含义讲解,能够提升个人的洞察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收集、整理时事政治案例,锻炼学生收集整理时政素材的能力,开阔自身视野,刺激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时事政治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阶段时事政治教学主要是围绕热点新闻、热点时评及时事评论来进行讨论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枯燥,导致学生不完全感兴趣,教师授课重点也不够突出。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事政治案例观念有偏差。按照目前的教育体系,高中阶段面临较大升学压力,教师、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转,时事政治只占极少分数,平时不闻不问,高考前临时勾勾重点、抱抱佛脚,学生背背重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二是时事政治案例选材不科学。主要在于教师看报纸杂志不多,对时事政治了解较少,时事政治知识更新慢,往往是一个时事政治案例今年讲明年讲,时间久,与现实的差距就大了,效果就不好。高中学生自我摄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很多时事政治案例可能比教师更先接触,了解更透彻,如果教师课前准备不足,运用时事政治案例与时代脱节,陈年旧事就不再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影响教学效果。

三是时事政治案例处理不准确。时事政治案例,首先要注重时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对时事政治教材把握不全面的情况,甚至出现案例与所讲内容无关的情况,即使讲得再精彩也无济于事。有时引用材料过多,但与考试的重点、难点没有关系,只注重引入案例的外在形式,不注重实实在在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求得精彩的教学过程,更没有换得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时事政治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1.课前新闻评论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还要进行延伸拓展教学,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按照次序分别安排学生阅读报纸杂志中的新闻,特别是要让学生组织或主持学习与当前课程相关的国内或国外政治、经济、体育、生活等重大事件或新闻,然后动员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让全体同学在交流与评述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2.开展专题讲座

学校应该组织教师或者聘请专业人士,对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特别是一些重要政策,开设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专题解读。

3.打造“时事园地”

充分运用墙报或者黑板报,打造“时事园地”,主要围绕近期所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进行时事政治案例的选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所学的时事政治内容,提高学生的采编能力。同时,能够较好地结合高中政治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写作评论,可以各抒己见,把时事园地作为每位学生充分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均有发言展示的机会,充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高中政治教案大全篇6

——浅议案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要正确使用案例必须做到:(1)选用类型要精当。(2)运用时机要适当。(3)使用方法要恰当。

关 键 词:教学法 案例教学

案例以其具有的典型性、直观性、时效性和趣味性而被广大政治课教师喜爱。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案例呢?我认为要正确使用好教学案例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精当。即选用案例类型要精当。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政治课教师都会有这种体会:如果选用的案例不具有趣味性、典型性和时代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选用案例是否精当是案例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在教学实践中选用案例要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新。就是选用的案例要新鲜,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比如,教师要阐述“青少年要有开拓进取精神”这一观点时,如果选用“张衡发明地动仪”这个案例来说明虽然也能说明清楚,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有些陈旧和遥远。相反如果选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院士是怎样成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这个案例,则不但可以给学生讲清“开拓进取”的深刻内含,而且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2)近。就是选用的案例要切近学生的生活。“隔山打抢,难辨虚实”这是学生对教师在教学中所举的一些远离学生,远离现实的案例的确切评价。这样的案例不仅不具有说服力,而且还会让学生怀疑其真实性,削弱案例教学的实效性。相反,在教学中如果多运用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学生就会感同身受,印象深刻。(3)真。就是选用的案例要有事实依据。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案例,经不起推敲的案例,如果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不但不能说明思想政治有关的概念和原理,而且还会大大降低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4)精。这里所说的“精”就是选用的案例必须是最贴切地说明概念和原理,最能引起学生兴趣,最有教育意义。如果在教学中对所选用的案例不加筛选,仅仅是为举例而举例,是泛泛举例,那就失去了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真正意义,有百弊而无一利。

二、适当。即运用案例的时机要适当。能否抓住有利的教学时机运用案例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在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时,要抓住适当的教学时机,开展案例教学。(1)欲“引人入胜”之时。即烘托课堂气氛时使用。思想政治以其理论性、抽象性、思想性而让学生难以理解以至产生厌学心理。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穿插一些典型案例,给学生以新鲜感,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强烈兴趣,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比如,我在讲授“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这一内容时,一开课我就播放了《焦点访谈》播出的“痴迷者傅怡彬杀亲灭妻”这一典型案例。这个案例的运用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通过案例弄清了我国刑罚的目的。同时,通过这个案例,还让学生认清了“反人类、、反人民”的罪恶本质。(2)需“画龙点睛”之时。即突出教学重点时使用。突出教学重点是一节思想政治课的中心任务。政治课教师为突出教学重点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教学资料,设计教学方法来加以实现。因此,如果运用典型案例来突出教学重点,则是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比如,我在讲授“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重点内容时,选用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因贪污受贿被依法判处死刑”这一典型案例来加以说明。这个案例不仅充分证明了“公民在法律在前一律平等”这一重要法律原则,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教育了广大学生,增强了他们学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同时又表明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决心,起到了舆论宣传、监督的作用。(3)应“围魏救赵”之时。即突破教学难点时使用。思想政治课中的教学难点往往都是些知识性、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概念、原理或观点。政治课教师如果还采用过去的那种单纯说理、“填鸭式”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其效果显然是不会理想的。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正确运用典型案例来“围魏救赵”,就可实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比如,我在讲授“诉讼与审判的基本程序”这一内容时,为了突破“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程序的区别”这一难点,我采用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为维护自己丈夫的合法权益所进行的多种诉讼”这一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秋菊所打的“官司”中分别包括哪些诉讼程序?这些诉讼又是如何进行的?结果,学生不仅在浓厚的兴趣中学到了知识,弄清了各种诉讼之间的区别,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教师也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4)望“醍醐灌顶”之时。即发出警醒、明示时使用。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以外,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全体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以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高度统一。运用典型案例来说明深奥道理,给学生树立榜样、做出示范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有效方法之一,能给学生以深刻的警示与激励,能起到醍醐灌顶的功效。比如,我在讲授“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理想”这一内容时,我选取了“革命烈士周文雍、陈铁军在刑场上举行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绝世婚礼”这个典型事例,充分地说明了正是因为有了崇高而伟大的理想,无数革命志士才表现出如此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这个案例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震撼,更加坚定了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 努力的崇高信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恰当。即使用案例方法要恰当。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能否恰当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是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要恰当运用案例进行政治课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力求全面具体,切忌顾比失彼。教师在进行政治课教学中,要始终牢记教书育人这一宗旨。如果只重视知识性和趣味性而忽视思想性和教育性,就会丧失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比如教师在讲授“犯罪的本质特征”这一内容时,举例说:“一名只差一天就满14周岁的少年,为打游戏机与祖母发生争执,用极残忍的方法杀害了祖母,这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犯罪。但他却没有被判刑,原因是他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人。”教师举此案例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严重性,但运用这样的案例则可能会诱导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学会钻法律的空子,甚至以年少不会被判刑为由,铤而走险去实施违法犯罪活动。(2)坚持正面教育,切忌追奇猎艳。正面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强有力杠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追求有“趣味”,一味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而过分地讲述一些离奇古怪的案例,或过多地描述一些奸淫烧杀的犯罪情节,就会在学生中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这不仅有悖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而且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所不容许的。(3)确保有的放矢,切忌随意评议。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要有针对性,要力争达到案例内容与学习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案”“理”合一。如果教师对所采用的案例随意评价,妄加断言,就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有害的结果。比如,教师在讲授“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内容时,如果举例说:“人称‘中国烟王’、原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因大肆鲸吞国家和集体财产而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从客观上讲他多少有些冤枉。因为他为国家和集体创造了巨大财富,每年创利税就达200个亿。”显然,该教师所举的这个案例不仅会极大削弱学生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正确理解,增大思想教育上的困惑与障碍,而且甚至还会产生错误的结果,形成“即使犯罪也情有可原”的错误心理。其实,教师举此案例的落脚点应是“不论是谁,不论功劳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只要侵害了社会和他人的利益,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决不能让情感上的差异取代法律上公正。(4)注重典型引导,切忌涉案过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举例一个接一个,甚至搞案中案,把政治课上成案例堆砌会,让知识服务于案例,让学生沉迷于案例讲述中,就会严重削弱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冲淡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教师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以开启他们思维的闸门,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听课中思考,从案例中汲取,以达到预期学习目的。

同志在2000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就为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精当、适当和恰当运用案例进行政治课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趣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而且还必将使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与觉悟得到较大提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学教学全书——政治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中学课堂教学全书——政治课堂教学(上、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3.《思想政治课教学》(98——2002)

4.《政治课教学》(97——2002)

5.《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2002)

6.《政治教育》(98——2002)

7.《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2002)

高中政治教案大全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初中政治教学 运用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引入,对于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进行了进一步的强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成为了现阶段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完善,导致政治课程教学过于沉闷,学生缺乏一个展现自己,实现独立思考的环境。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政治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问题的分析、探讨与解决的过程当中,更好的实现政治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引入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在对于案例的分析与探讨的过程中,达到获取政治知识,提高自身思想品德水平,实现创新思维成长与综合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意义

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大学教学当中,并且逐渐的在工商管理、医学、数学等不同领域逐渐的推广,直至在世界各国的不同学科中广泛的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法,也是教学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目的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教育回归实际,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高度情境性,降低了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性,拉近了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案例教学法应用的过程中,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作为研究内容,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丰富的案例当中,回归生活,身历其境的进行问题的思考,深入的了解政治知识。

其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具有主动参与性。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将现实生活中的时事作为题材,教学过程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共同的融入到教学当中,并且进行主动的思考,促进思考潜能的发挥。时事事件具有现实性与趣味性,学生乐于进行参与,并且通过相互沟通与讨论,有效的将枯燥的政治知识转化为有趣的课堂讨论,将以往传统政治教学工作中学生厌学的态度进行转变,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

再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具有启发性。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进行了演绎,以逼真的事件作为理论学习的支撑,将时事与理论相结合,对于传统政治教学中单一知识理论灌输的情况进行了改善,帮助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问题的分析,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成长。

最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实践性。实践是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吸收的有效途径,政治知识与社会实践内容有着深入的联系。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所学政治知识进行检验,深入的了解政治知识,潜移默化的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实现身心的全面成长。

三、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3.1精选案例

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案例,是案例教学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案例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在进行案例的选择上,要保证案例具有足够的方向性、启发性、实践性、时效性、趣味性、精确性与本地性。案例的选择上,要保证正面的教学方向,并且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保证案例中包含了可以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学生主动的思考与论证,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案例的选择上,要注重对实践性的保证,通过关注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的贴近社会,让学生意识到政治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实效性是保证案例教学趣味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案例选择过于陈旧,就难以符合时代的特点,进而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选择要尽量的生活化与通俗化,符合生活实际的案例,才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提高学生理解程度。案例的选择还要保证精确性,保证案例的出处准确、真实可信。最后,案例的选择最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保证案例与学生相近,通过列举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

3.2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于案例教学过程进行提前设计。首先,要对于案例进行事先的准备,通过案例的呈现,结合案例提出的问题,对于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提出。其次,在案例的分析上,教师要让学生主体学习地位进行充分的发挥,通过学生自主的对案例进行阅读来进行思考,并且通过政治知识理论的运用,对于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再次,在进行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身见解的有效发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主动的发表自身的看法,并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于社会问题进行辨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要进行主动的引导,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言的机会。最后,在对于案例学结的过程中,要结合课堂教学呈现,坚持执行新时期政治教学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自身教学的不足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有效的将案例教学法进行深化与推广,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将以往传统政治教学中枯燥、死板的教学气氛进行了改变,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进行了良好的培养,让学生主动的去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实现了学生全方面的成长。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案例选择与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水平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要深入的研究教材内容,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求,提高案例教学法应用水平。本文对于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抛砖引玉,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教案大全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思;回归

案例教学是指藉由案例作为师生互动核心的教学方法。详言之,案例教学法指藉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1](P7)。在美国、英国、法国和挪威等西方国家,案例教学被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在我国,案例教学同样受到各领域的推崇,得到有效的使用。案例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同样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产生了一批“优秀案例”等专著和来自各方面的专题研究,而且也被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然而,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反思这些偏向,回归案例教学的本真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也是教学活动展开的高度概括。以此为依据认真考察案例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可以发现不仅在认识上,而且在实施中都存在一些偏差。

(一)认识上的偏差

倾向一:案例教学等同于“事例的教学”。这是指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讲授教学中的“事例”相混淆的情形。认为举例说明就是案例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这种偏向在实践中也许表现并不明显,因为我们不会在教学中进行严格的方法上的界定,但是这种模糊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然而,事实上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讲授教学中的“事例”是不同的。首先,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虽然在实践中两者要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但两者不管在理念上,还是教学过程中都是有明显区别的教学方法。其次,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讲授教学中的“事例”也是不同的。“其一,实际的例子经常用来说明一项重点,而案例不仅要提供抽象概念的具体说明,更重要的是要引起讨论,协助学生从多元的观点,发展出分析问题的技能,并联系理论与实际,产生问题解决方案。其二,即使一个好的例子,也不可能有详尽的细节叙述,而案例的叙述较例子更为丰富。其三,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阅读或准备案例的讨论,使学生有更多反省和思考的机会,也鼓励学生对案例产生自己的解释;这与例子只由教学者在上课时提出,并依赖教学者的解释,有很大的不同。”[1](P6)

倾向二:案例教学等同于“教学的案例”。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过度强调案例本身的学习,而忽视了案例本身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载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本的教学目标。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现实联系密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使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而社会现实本身的人物、情节又是活生生的、极具吸引力的,通过多样与多层的展示手段更是可以形成“强化①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就可能出现“案例”唱主角的情况。比如,在教学中可能花太多的时间用于案例本身的人物、情节等方面的讲解,而淡化了与案例结合的教学主题。显然,这样似乎将案例变成了“典型”的报道或“事件”的回顾了。然而,案例教学不仅仅是这一目的,案例教学更强调通过案例这种媒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掌握相关的概念或理论,进而培养高层次的能力。

(二)实施过程中的偏差

不仅在认识上存在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事例的教学”和“教学的案例”的模糊倾向,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1.使用范围扩大化。就教学内容而言,案例教学中案例一般都由特定的内容组成,所包含的知识体系相对琐碎,缺乏系统性;与此相应,案例所提供的知识也必然偏向于程序性的、实用性的知识,而对实体性的、理论性的知识则相对而言分析并不深入。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2]。这表明,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使用案例教学具有契合性的一面,但并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有内容都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等等内容使用案例教学法就有可能淡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性与方向性。然而,在实践中这一问题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能注意到或落实得很好。由于这些内容具有价值性和较强的理论,不易在教学中讲好,讲得透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不自觉地采取“所谓的案例教学法”,以使教学具有“吸引力”。

2.使用方式简单化。如前所述,案例教学强调以案例为介体,通过师生互动的学习,实现教学目的过程。因此,案例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课堂内的活动,相反,案例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生成过程。一般而言,案例教学的实施至少要有实施前的准备(如案例的选择、教师学生的课前准备)、实施过程(如如何组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展开、如何处理)、实施后的反馈(如学习心得、教学评价)等三个相辅相承的环节。但是,由于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少、学生多的“僧多粥少”现状,一方面,一个班级达一二百人,另一方面,每位教师往往要上三到四个教学班,工作量较大;此外,由于理论课教师在学校的位置较为模糊,在一定程度上是“课程生存”、“工作生存”的被动状态,而不是“学科生存”的主动状态,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时具体的要求并不能做好,甚至有些环节被忽略了,比如,教学反馈就是个极易被忽略的环节。

上述案例教学在认识上、实施中的偏差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当中。当然,这些偏差是很小的,并没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的实现,但是,这些不同程度上的偏差对当前的教学的影响也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存在扩大的可能。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关节点”,将有可能转向相反的一面,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有可能形同虚设了。因此,如何实现案例教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融与契合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一)提升师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核心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归根到底是价值观的教育,而价值认识却是依赖主体自身特殊性的,其认识终极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从案例教学来看,师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为案例教学不是单向的、被动的学习方式;相反,它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过程。综观上述认识上、实施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的种种偏向,不是由于主体的“不能做”,而是由于主体的“不想做”而形成的,其根本也正在于缺乏主体的能动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与师生的主体能动性是密切相关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成为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成功运用的核心。一方面,要注重教师主体能动性的发挥。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3](P155)就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而言,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受教育者的全面认识;对教育介体的科学运用;对教育环体的优化与开发。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是双重身份的统一体,既表现为教育客体,又表现为教育主体;所以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案例教学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就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而言,主要表现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意识;对教育目的价值认同;对教育活动的积极互动。

(二)加强理论研究是关键

师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中的核心要求。但仅有能动性因素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教学展开的实际条件,这就需要加强理论创新。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而研究则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一架桥。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案例教学法的契合性的研究,将可以减少将案例教学演变成“教学的案例”或“事例的教学”等倾向,超越教学的自发状态,达到自觉状态。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尤其要强调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第一,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法融合的研究。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案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辩证统一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法的融合成为避免偏向的重要条件,也成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有效教育的前提。从实践来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整个学期的课程完全以案例教学法方式进行教学显然不太合适。如果同一专题先用其他教学法再用案例教学法或先用案例教学法再用其他教学法,也许在实践中更为可行。然而,具体操作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第二,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转化的研究。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中心线索展开教学的,这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教材体系,对教材体系进行“二次创造”,实现案例的合理运用。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既存在“照本宣科”这样几乎没有转化的一面,也存在“随心所欲”的不系统的一面。因此,研究的另一层次必然是教材体系如何恰当地转化为教学体系的问题。

(三)优化教育环境是保证

案例教学法有其特殊的功能,但也有其教学上的限制。“案例教学法实施的限制,也可以分为案例本质上及案例教学法实施上的限制。案例本质上的限制包括:案例与实际情境有差距不及亲身实地经历、成效因学生背景和科目而异等。而案例教学法实施上的限制,包括:案例撰写困难而且取得不易、案例发展及案例教学均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等共四项。”[1](P138)如果说案例教学本质上的限制决定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注重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法的整合,那么,案例教学实施上的限制则是要求外部条件的保障。第一,加强教育培训。认识上的模糊和实践上的被动状态需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来改善。第二,调整班级设置。在可能的范围内对班级进行一定的调整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条件。第三,建立较为完善的案例库。当前,虽然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都有配套的教学案例,但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普遍性的案例,可能并不能适用于各层次、不同地区的教学;同时,这些案例既然成为专著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能做到及时更新。所以,建立多层次的、不断更新的案例库成为必需。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倒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