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8篇

时间:2023-06-06 09:00:24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篇1

关键词:高校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建设意义

在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体系进程中,根据财政部2013年新制定或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以及《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法规,高校预算全面、规范、精细,绩效及目标引领、易于操作,符合教育规律、内控原理,预算执行全过程可管或可控等已成为行业基本要求和标准。传统的以核算为核心的财务系统已不能适应新的内外部环境要求,亟需构建新制度体系下的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适应新形势的同时,还要在“程序驱逐劳动力”方面展开探索和实践。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是循环,新系统从该循环的源头(即预算编制基础和预算编制)开始,经执行、控制、核算、决算和分析结束,再到下个循环重新开始。在循环中顺应事业发展规律,实现制度和系统的结合(即“从预算到决算及分析全程一体化制度”与“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满足信息使用者多层次、多维度需求。

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概况

(一)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简介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应用管理会计原理和工具,扩展财务服务的时间、空间、人员范围,尽量优化简化流程,基本实现制度和系统结合,摆脱工作对人工的依赖。通过该系统构建可以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规范》的精神及要求细化到高校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的具体环节中去。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提高管理能力,不断梳理、学习,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良好的声誉和服务,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优秀的团队以及自身的资源优势,总体设计,构建即符合高校发展,又顺应财政改革的全面预算管理框架和服务体系。

(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模块

根据现代财政体制改革进度,高校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至少包括以下模块: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直接下载收支指标,绩效管理应用(战略管理、战略财务、计划预算管理、合并报表等应用)、智能应用(财务分析、学校人员、资产、债务、学生结构及层次分析)等,可实现开放、有效的数据集成。如:详细的工作业务计划、多维度的预算编制、模拟预测及试算、预算报表分层级合并汇总、预算编制结果的执行控制与预警、预算的场景模拟、滚动预算与预算调整、预算考核、数据采集接口技术下统一的数据平台(保证全校数据一致)。

(三)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特点

系统的关键特点:工作流程引导、数据采集验证和错误检查、定时数据映射和上载、详细的审计复核和调整、集成的安全控制。

根据战略定位,围绕指导思想总体设计,构建即符合高校发展,又顺应财政改革的全面预算管理框架和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程序驱逐劳动力”。即:以最少的人力、精力、时间,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及时提供高准确率的财务服务。增强信息使用者对数字的信心、降低合规性成本,简化财务数据收集和转化过程,剔除并标准化重复的环节。

三、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

(一)编制预算

1.基础信息库整合

通过基础信息数据库和预设的定额标准,自动生成收支预算和决算。包含:收入规模测算,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中心;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信息统计查询和存储;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信息分析。

2.支出项目立项,资金申请、审批和下达

申报项目要按5年规划编制3年资金滚动预算,同时,要编制预算当年的政府采购计划。实现项目在线申报、财务处资金安排建议。自动生成预算委员会审议稿、校党委会审议稿、预算下达文件及附表等文献资料。

(二)决算报表、报表编制说明及报表附注按模板自动生成

主要实现采集单位综合信息、在职人员信息、离退休人员信息、其他人员信息、单位资产信息以及其他按需填报的信息,经过审核程序后,形成基础信息库。实现自动生成预算报表、决算报表(文字和报表),最大可能节省人力,提高编制速度,提高准确率

(三)分析指标体系

动态查询、生成统计表和分析表,自动生成统计和分析报告,实现对项目申报全过程、宽口径的查询统计;数据时间序列横纵向对比。

(四)财务内部复审预警信息系统

制定灵活的财务预警规则获取用友财务系统,在每天或每周的固定时点,系统自动分析规定时间段以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对这段时间的业务数据逐笔扫描,对违反规则的业务提示预警信息,生成报告,财务处按要求协调报账部门及时整改。

四、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

通过系统建设,增强对数字的信心、降低合规性成本、简化财务数据收集和转化、标准化可重复的财务流程、通过审计线索跟踪提供流程透明度、通过Web将源数据连接到全面数据管理系统,引导工作流程实现数据及时性、提升财务人员工作效率。

(一)消除数据完整性风险

可以创建标准化、重复性的流程,避免收集财务数据的低效率。透明的流程可以保证干净数据和准确结果,为端对端自动化采集、映射、验证、上报财务数据创建了一个标准化流程。数据验证和质量审核机制保证用户在每一步都进行数据检查,错误识别、生成提醒和差异调整。

(二)降低合规性成本

财务数据质量管理可以大大降低财务管理成本,系统可以完整追踪财务数据的移动和处理,包括:即时的错误检查支持快速识别错误并通知相关人员;审计复核追踪评估、差异分析、行动计划等。通过系统可以通过结果追溯业务的来龙去脉;自动存档功能可以保护完成的业务痕迹。

(三)简化财务数据收集和转化

可以通过从多数据源有效地导入数据,来消除因为学校多系统而引起的数据采集过程的瓶颈和手工文档管理。提供数据准备引擎,可以集成、转化、验证任意来源的数据。

(四)提升财务人员的效率

财务数据通过系统收集和整理,程序化后不再需要费时的人工数据处理。基于Web的用户界面便于所有用户间的信息传递,保证信息及时、统一、准确。

参考文献:

[1]范雪.企业预算方法研究[A].北方经贸,2012.

[2]林雪娥.关于企业弹性预算方法的研究[M].财会月刊.2012(01).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篇2

关键词:高校财务;财务预算系统;实现

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出现显著提高了各行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其中在高校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系统的出台有效满足了学校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在该系统的支撑下,财务管理水平、预算结果的准确度等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应该进一步开展有关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研究,为提高高校财务整体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设计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主要阐述了各类信息在系统内部流动、处理、存储的资料,一般在系统设置预算项目后,会导入相应的财务管理信息,并结合具体的财务管理方案,生成各项目预算明细表,并且在经过相应的设计改造,各个项目预算明细表就会汇总生成预算汇总表,对下一段时间的预算结果进行分析[1]。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能够对预算结果做调整,并在最后生成预算执行报告,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1.2 主要系统模块与说明

1.2.1 管理系统模块

管理系统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年度预算计算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在系统模块功能的影响下,用户能实时登录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并在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模块引导下,确定具体用户使用权限,包括浏览预算信息、下载预算信息、更改预算信息等,并且用户所开展的操作都会由专门的系统模块记录,并生成历史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2]。同时,系统管理人员会定期输入预算管理系统管理指令,并下一阶段财务预算管理方向进行明确,确保能完成数据预算、信息处理等工作。

1.2.2 预算设置

预算设置包含预算分配、预算信息设置等内容。其中,预算分配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确定预算关系定义、开展预算调整等,其主要工作涵盖了整个预算分析的全部内容,不仅能生成具体的预算信息,还能完成导出、修改、分析历史预算信息等工作。而预算信息设置主要是指设置校内各种申请预算或者分配预算单位的设置资料,包括定岗人数、学生数量等,并相应的记录预算项目资料,分析历史资料属性等。

2 系统实现

2.1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1)用户与管理权限的实现

在系统管理模块中,用户与算理权限主要是指记录系统登录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登录密码、记录用户信息等工作。对于上述数据,用户能完成信息记录、修改、删除等工作,并在权限的控制下,重置用户登录密码。同时,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是否在用]字段,显示自己是否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3];对于所显示的用户信息资料,在设置过程中会判断其是否使用系统菜单与功能权限,而这些权限,一般只有系统管理人员才能操作。

整个流程的实现技术方案为:现在数据窗口进行记录改变,得到用户编号[Ynbh];之后,再次更新用户的权限资料,将其权限更改为[是],并在特定的窗口位置显示修改信息。在用户信息修改完成后,会先删除用户权限中原本属于该用户的权限信息,并从权限设置窗口的第一条记录开始,将所新启用的用户权限信息插入其中即可。

(2)设置年度预算信息

设置年度预算信息窗口主要实现的内容为:需要通过记录系统包括的存在预算信息资料,将年度列表中的相关数据信息加密明确。在这个过程中,操作人员会通过[是否在用]的字段进入年度预算编辑界面,并判断目标数据是否为可编辑状态,只有确定为可编辑状态,才能对系统数据进行处理。

实现预算年度结算的技术方案为:通过操作,将当前高校财务信息资料输入到系统中,并将上一年度的[本年实际]字段更换为[上年实际],并更改本年预算资料。

2.2预算模块实现

预算模块是整个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其主要模块内容包括:设置单位信息、设置教育支出项目、设置预算执行等。其主要实现方法为:

(1)设置预算信息:将本年度学校内部更重申请预算的信息进行详细设置,并记录与申请项目有关的数据资料,包括功能属性、定编数量、学生人数等,在确定上述资料后,将各单位记录与[单位设置表]向关联,并完成打印、修改、导出等[4]。

(2)预算分配模块:根据单位年度设置报表的相关内容,对预算类财务信息资料进行处理,并结合具体的预算信息进行处理,其具体的处理流程包括:记录单位变化输入单位名称确定预算类型输入上一年度实际数目确定本年预算资料确定本年申报数目等。在经过上述流程之后后,能完成预算数据导入、输出等功能。同时,可以通过与账务数据库之间建立连接,也可以直接导入外部财务数据资料等方法,对本年度的实际预算数据进行分析,

结论:

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中,应该高度重视对整个系统预算流程的控制,能在整个数据分析的基础下,对预算资料结果进行完善,并相应的优化预算流程,能以现代化信息手段为依托,不断完善系统财政预算流程,_保预算结果能真实满足高校财务管理IDE基本要求,为更好的满足高校财务工作开展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薛辉,汪玉琳.基于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价值工程,2012 (7):161-162.

[2]赵洁,申岩,袁继英.关于加强高校预算执行控制的思考[J].会计师,2013(21):26-28.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篇3

关键词: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61-02

0引言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和财务管理规模急速扩大,财务负债问题日趋突出,高校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科学合理规划有限的资金,加强学校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成为高校科学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性工作。然而,由于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差异,内部财务预算模式不尽相同,现有的用友、天财等商品化财务管理软件由于软件的通用性和全面性,会造成使用中的不适用以及功能冗余[1],难以适应高校各自的管理特点和要求。因此,设计和开发一款适合学校自身管理需求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功能侧重于校内各部门经费支出预算的管理,通过系统来反映财务数据,将财务制度变成办事的流程[2],可以有效执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有利于财务会计核算和部门查询,给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1高校财务预算系统业务分析

财务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大决策工作[3]。高校财务预算策略往往采用先制定学校的年度总经费预算,然后把总经费按照部门工作性质、主管业务和学校对部门工作的要求分成基本运行费和各种不同的项目经费,比如教务处有基本运行费、考务费、教学奖励费、学科建设费、学术活动费、教学质量管理费等,物理系有基本运行费、新专业建设费、学生管理费、就业指导费、学生活动费等,有些部门的个别业务还有上级下达的专项经费。财务处设定各部门各类经费的预算额度,各部门各项经费开支后由报账员报账,财务处核减相应的项目经费。校领导、财务处、各部门需要随时查询自己管理的相应经费的预算、开支和结余情况,以及每一笔开支的详细情况,以统筹安排工作。此外,财务处需要一些财务信息,便于校领导和各部门了解财务预算工作的相关情况。

2系统结构

基于对高校财务预算系统业务的分析,设计一个如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图。系统采用B/S结构,工作环境为局域网。各模块功能如下:

2.1 最新公告模块财务处的财务信息在这里显示,校领导和各部门可以浏览最新的财务信息。

2.2 资金变动模块财务处操作员主要通过该模块进行预算的制定和核减。在总经费设定模块可以设定学校的年度总经费,在项目设定模块里可以为各部门设定不同的经费项目,然后在制作预算模块设定该项目的预算,部门经手人报账时通过资金核减模块减去相应的经费。

2.3 查询统计模块在查询统计模块可以查询各部门的基本运行费和各项目经费的预算、开支和结余情况,在专项经费模块可以查询上级下达的专项经费的预算、开支和结余,其中结余不存入数据库中,而是通过预算减去开支来计算。在历史记录模块可以详细查询各项目每一笔资金的报账情况。

2.4 信息和数据模块财务处操作员在信息模块信息。数据备份模块用来备份数据库,分为自动备份和手动备份,自动备份每天备份一次,如果数据在一天之内有多次重大变动,操作员可以手动备份数据。数据导入/导出模块可以把数据以ACCESS的格式导入或者导出。

2.5 系统管理模块在此模块对系统进行初始设定。设定财务处操作员、校领导以及各部门,包括增加、修改以及删除。如果用户忘记密码,可以通过修改密码模块给用户重新设定密码。

3权限分配

权限分为4级,系统管理员、财务处操作员、校领导以及各部门,分别用0-3来表示。其中系统管理员有权使用系统管理模块;财务处操作员有权使用最新公告、资金变动、查询统计以及信息和数据模块;校领导有权使用最新公告和查询统计模块,但只能查询自己所管理的部门的经费信息。各部门有权使用最新公告和查询统计模块,但只能查询本部门的经费信息。

4数据库设计

为了便于和专业财务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对接,数据库采用ACESS数据库。各表结构如表1-5所示,其中用户表用来存放系统管理员、财务处操作员以及校领导的账号和密码。

5编程

由于系统使用B/S结构,所以编程采用框架,C#语言,可以快捷高效的制作该系统,并且易于维护和扩充功能。

6讨论

此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在设计思路上和同类软件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6.1 侧重于校内各部门经费支出预算的管理,针对性强,功能实用,结构合理,布局清晰,便于扩充功能,易于学习和使用。

6.2 经费的数据包括预算、开支和结余,其中结余不存入数据库中,而是通过预算减去开支来计算,减小了数据库的容量,保证了结余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6.3 数据备份既可以自动备份,又可以手动备份,平时使用自动备份降低工作量,在年初或年底数据变动频繁时使用手动备份保证数据安全。

6.4 数据库采用ACESS数据库,并增加了导入/导出功能,便于和专业财务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对接。

总之,此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利于财务部门管理,便于校领导和各部门查询财务预算信息,给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在此基础上扩充,可以完成更多更强大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海明,朱保安,冯飞.基于局域网的财务预结算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4).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篇4

【关键词】财务 信息化 建设

一、财务信息化整体建设情况

以浪潮GS财务信息系统为平台,建立全面预算、网上报销、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四大系统的闭环管理。

二、信息化建设具体成效

三、财务信息化建设总体回顾

(一)贯彻公司信息化战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建设

公司在2012年启动全面预算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同浪潮公司组织成立了全面预算信息化项目工作小组,稳步、有序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年底全面预算系统顺利实现上线试运行,并利用系统进行了公司2014年度全面预算的编制工作。

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实施范围涵盖所有下属分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收入、科研、人工成本、融资、财务等专业预算,系统的建设完成改变了公司原有预算编制通过EXCEL表样下发,采取手工录入后进行汇总平衡的方式进行编报的预算编报模式由此造成预算汇总工作量大、编制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通过本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实施建设,最终构建一个满足公司管理部门和各责任中心的预算管理协同管理系统。公司预算委员会在此系统中进行年度目标的下达,各预算执行主体在系统权限允许下,根据各管理职责进行年度或月度预算编制,各级归口管理部门在根据上报的预算报表进行审核与批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实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的沟通机制,加强了上下级部门之间、以及同级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实现了自动汇总、自动计算的功能,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和灵活度,缩短预算编制周期。

通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全面预算管理支持经营决策的水平,促进了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的融合。

(二)启动费用预算系统建设,实现机关费用全过程预算管理

按照公司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目标,通过全面预算信息项目的实施,实现公司差旅费费等日常经费的收支申请、预算控制、报销流程审批和执行分析的全过程预算管理,利用实际发生数来反映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及预算的执行情况,揭示实际与预算的差异所在,实时的监控预警,实现日常费用网上报销申请、审批和预算控制。

(三)启动建立浪潮GS核算系统,构建财务集中数据库

为了使预算和核算工作有序衔接,提升财务管控能力,公司经过多次论证决定更换原有用友核算系统,2012年启动了浪潮GS财务核算系统建设,通过精心部署、有序推进公司集中核算系统已于2013年1月正式上线运行。

浪潮GS财务核算系统的实施改变了公司原有财务核算实行一级和二级核算模式并行,下属各分、子公司分属多个不同的账套,无法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各单位财务数据的局面。

(四)建立资金管控平台,实现全集团资金统收统支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感触

(一)正确认识财务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行业改革的深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谁能够迅速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现代商业竞争中抢得主动权,信息流逐渐成为企业的生命现。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财务信息化是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夯实财务基础工作,推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必须要引入信息化工具。

(二)实施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规范化合个性化相结合

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手段推动公司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实现财务资源集中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现行的管理方式和财务制度进行规范,其实质就是对现行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建立集中核算系统和全面预算管理报表平台,不仅为规范财务核算、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工具,同时引入了一套规范化工作标准和科学的工作方式。因此,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必须坚持规范化的原则,同时考虑到各单位实际情况不同,确需对财务系统进行个性化设置,但是这种个性化设置必须建立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之上。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篇5

关键词:业务系统;问题;对策;财政管理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当代财政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加,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此,河南省和全国财政系统同步,全面启动了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一大批财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相继开发并投入具体应用,大大地提升了财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今后几年,国家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财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推进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的升级改造和补充完善,构建高效安全的预算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财政业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能力。

一、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的发展历程

2002年前后,财政部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在收入、支出、宏观调控等方面启动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在支出管理改革方面,主要推出了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和金财工程建设等五项重要改革。而财政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则是金财工程建设的核心。十几年来,河南省各级财政部门立足财政改革和管理需要,大力推进财政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着力深化应用层次,扩展应用范围。截止目前,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已经投入应用的财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20多个,其中,由信息技术公司分散开发的占90%以上。在财政内网上部署的业务系统,主要包括预算管理系统、预算执行系统、财政工资统发系统、非税收入征管系统、财税库银联网系统、行政办公系统、财政专户管理系统、单位会计核算系统、部门决算系统、财政总决算系统等;在国际互联网上部署的业务系统,主要有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项目预算评审系统、会计事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上述业务信息系统基本支撑了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的主要业务管理工作,初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财政业务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了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全省财政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应用大平台建设不到位

2002年初,财政部启动金财工程建设,但直到2009年,财政部才在完成软件开发和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向全国财政系统推广实施带有顶层设计概念的“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应用平台建设目标主要是将此前各个分散开发的财政业务系统迁移、整合在这个平台上,统一技术标准,实现信息共享。2011年前后,河南省市县三级完成了平台建设实施工作,部分财政业务系统接入平台并上线运行。但是业务系统迁入平台数量较少,系统之间的统一整合没有突破性进展,信息共享、综合查询分析和利用等平台应用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平台建设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二)财政业务系统信息孤岛林立

从当前财政内网运行的业务系统看,预算编制系统与预算执行系统之间、预算编制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非税征管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财政专户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行政办公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部门决算系统与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之间、部门决算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均割裂脱节;从外网运行的业务系统看,项目预算评审系统与预算编制系统、政府采购系统与预算执行系统也都是各自独立运行,没有实现有效衔接,共享数据信息。

(三)业务流程信息化处理存在盲区

由于流程和职责结合不够、信息系统没有互联互通,目前业务流程信息化应用覆盖面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管理盲区、盲点。例如,财政监督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开发,不能实现对财政管理日常动态监控;监督检查手段落后,仍主要靠手工查看账簿、报表、凭证等,没有使用信息化手段查询、汇总、综合分析业务信息。又如,财政总决算系统和部门决算系统目前还是单机版,在数据录入、审核汇总、报表生成等环节均采用半人工方式进行,工作效率低下;此外,信息化应用与流程管理在一些环节上不匹配,有些财政业务流程如项目预算评审工作目前大多仍在线下手工操作。

(四)预算管理缺乏有效源头支撑

随着财政预算管理深入发展,细化预算编制、加快预算执行、强化财政监督检查,都必须由切实可靠的项目库、资产库及人员基础信息库作为基础支撑。目前运行的项目库无论是形式要素还是主要内容都还不能满足预算编制的需要,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检查还没有与项目库建立融合的管理机制。人员基础信息库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两个业务系统内分别建立,缺乏统一的采集、更新和完善规范。相比前两个基础库,资产库还没有完全真正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扎实的基础数据库,预算管理源头控制措施比较匮乏,不能满足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

(五)部分财政业务系统运行效率不高

目前应用的一些财政业务流程,在设计工作流程时,因过于强调资金安全,存在设置层层审批、拉长监管链条问题,并不科学合理。以预算执行系统为例,预算单位发起一项普通的专项支出用款计划流程后,需要经过主管部门、财政预算管理部门、国库支付管理部门和国库支付中心等10来个业务流程节点。而涉及政府采购事项从用款计划申请到资金支付共需要经过近30个业务流程节点。繁琐而重复的业务流程一方面有碍规范财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模糊了预算单位执行主体责任和财政部门监管责任的边界,难以做到简政放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部门良好形象。

三、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和传承创新

在当前财政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时期,面对新老问题叠加、环境复杂多变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打破思想禁锢和利益藩篱,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整合、完善财政业务系统,实现系统建设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要传承和创新并重,对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要进一步强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使其成为技术标准的统一载体;对平台扩展生长及数据分析等功能,要结合财政云计算平台和财政大数据建设工程的实施,予以改进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省财政数据中心,对财政经济数据信息进行融合、深度分析和共享使用,实现财税政策决策的精准性、科学性及时效性,建设智慧财政。

(二)完善财政业务系统信息共享体系

适应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业务系统的整合力度,以工作流贯通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基本建立起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纵向贯通各级财政部门、横向联通相关单位、核心业务管理高度集成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对原分散开发的内网业务系统设计程序接口或数据平台,实现系统之间无缝对接;对分别运行在内、外网上的业务系统,要通过内外网交换系统实现信息自动传递或定期提取;总之,要通过系统的补充开发和改造,使各业务系统之间打破信息孤岛壁垒,全面实现数据共享。

(三)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应用全覆盖

大力推进财政核心业务系统即财政生产系统建设,不断提高系统建设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构建“预算编制一预算执行一会计核算一决算一预算编制”的财政业务管理闭环,以预算管理系统为龙头,以预算执行系统为主体,形成顺向相互支撑、有效制衡和逆向真实反馈、有效监督的完整体系,覆盖全部财政业务管理节点,消灭业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盲点和死角。近几年内,要积极开发、部署和推广应用国库电子化支付清算系统、财政监督检查信息系统、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信息系统、部门决算和财政总决算信息网络平台等业务系统,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四)整合完善信息库服务预算管理

建立统一的支撑各级预算编制和中期规划的单位人员基础信息库(含单位基础信息、人员工资信息、法人基础信息、财政补贴补助人员信息等)、项目库、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库,并实行实时滚动管理,以上述“三库”为支撑,建立跨年度多维度的财政管理模式。“三库”集中整合和统一后,将广泛应用于预算管理全流程,包括预算编制、非税收入征缴、预算调整和追加、资金支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资产管理、账务信息、决算编制、财政监督及绩效管理等财政业务,实现财政收支管理的精准化和政府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精准化。

(五)进一步提高财政业务系统运行效率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篇6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财权结合,共同参与的原则。高校财务管理需要全校上下的协调配合,学校财务部门与各预算单位应共同参与讨论,相互沟通,学校与院系要共同分担学校办学的各种成本支出。在分级管理体制下,财权的获得是以事权为基础的,财权随着事权而转移。院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准办学实体,在承担本部门相应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自主理财权。在合理分配办学经费的同时,院系和校部分别承担相应的办学成本,院系负责本部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发生的直接费用,校部则负责学校办学的间接费用或相关费用。

(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的平衡对学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算编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有超前意识。预算编制一方面要贯彻积极稳健的原则,同时应坚持资金的来源多样化,自力更生搞好创收。只要是合法,合规的都必须加以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事业属性决定财务管理的中心必然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提高教育投资的综合效益,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才是预算管理的本质所在。

(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校部既要对全校的财务实行统一领导,又要保证院系在财务管理上的自主决策权。院系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财务制度的前提下,有权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自主编制院系财务收支预算,统筹安排和使用院系拥有的各类资金。校部则主要依据相关财务法规和批准的预算,对院系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指导、考核和监督。

(四)自主理财与规范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旨在赋予院系一定程度的资金使用自,以提高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院系自主理财权应建立在资金使用的透明化、合法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实行传统体制下的财务包干制。而严格实施预决算制度则是自主理财与规范运作相结合的有效措施。由于各院系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不同学科专业资源获取能力的不平衡性,为保障所有教职员工的基本权益,保障学校整体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一些因客观原因缺乏自我平衡能力的院系,学校还必须行使适当的宏观调控职能,对相关院系进行适度的再分配,并在必要时行使专项资金调控权。

(五)统筹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实施预算管理是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它与学校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对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统筹规划,制订整体实施方案,稳妥推进,分步实施。

二、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做法

(一)建立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预算管理体系基本框架的建设重心在于院系二级预算管理体系。而院系二级预算管理体系应包含校拨资金分配、预算分配、监督管理及考核与奖惩等四个方面内容。校拨预算资金应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院系教职工的工资和岗位津贴;二是学校下拨给院系规定用途的各项经费;三是部分校内安排的专项经费;四是学校用于支持改革的部分增量资金。预算分配由各院系在学科基础、学生规模、师资规模与结构、承担的教学任务等为依据,本着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以促进学校整体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校本部决定在确定分配给院系的资金总量的基础上,采取按学生人数下拨经费,补足工资性支出下拨经费,超教学工作量下拨的经费,按学科点下拨经费,按学科点下拨经费,补贴下拨经费为学校下拨经费的总额。如果存在资金节余,将作为学校调控资金,以保障校部行使必要的宏观调控职能。

(二)建立预算管理体系。院系二级预算应包含预算内容,编制的方法,预算的执行,预算的调整和预算的管理。

1.预算内容。一是预算收入,各院系的预算收入由两部分组成:学校下拨经费和院系自筹经费。二是预算支出,各院系的预算支出由七项组成:工资津贴支出;教学支出;科研支出;师资队伍建设支出;学生事务支出;招待(礼品)支出;其他支出。

2.预算的编制方法。各院系在编制收入预算时,除学校下拨经费外,需考虑院系自身在年度内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和计划以及院系自身的创收能力,确定本院系年度预算的总盘子。在收入总盘子确定以后,在扣除工资津贴支出后,根据各院系的特点,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原则,分别确定剩余各大项的预算支出总额和各小项预算支出的金额。工资津贴支出的数额暂由财务处核定。在预算编制时为避免院系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失衡和超过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凡涉及院系学术管理和学科建设的经费预算,须经院系教授委员会审议通过;凡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经费预算,须经院系教代会审议通过;凡涉及行政经费预算,须经院系务会议审议通过。校财务处在经过初审后,若无修改要求,将提交校财经领导小组审核。经校财经领导小组审定后交各院系执行。

3.预算的执行。院长系主任是院系二级预算执行的第一责任人。按照管事与管钱相结合的原则,由各院系行政主管审批执行本单位支出预算,严格按照预算中列明的项目和金额办理有关结算手续。

为便于财务处正确核算各院系支出的项目和金额,各院系行政主管在审批有关报销凭证时,应具体指明应列为支出的某一大项某一小项。实施二级预算管理后,各院系教职工的岗位津贴,由院系根据各人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自主分配,由人事处每月汇总各院系岗位津贴发放名单及金额后通知财务处发放。财务处只对各院系的预算执行情况作追踪和提示。

各院系年度预算结余经费,除因院系未履行有关义务由学校收回一部分以外,原则上仍由院系在下一年度继续留用。在下一年度继续留用的经费,应按照原先所确认的用途纳入下一年度预算。

4.预算的调整。学校建立相应的预算调整制度。对学校下拨经费,院系可根据各方面工作计划的调整,于每年暑期提出调整方案。各支出大项间的一般经费调整,由财务处负责审定并处理变更事宜;如有重大调整或要求学校增加投入的,须经校财经领导小组审定后交财务处进行预算变更处理。各院系可随时动用创收结余资金以补充预算经费的不足,但为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追加预算经费应征得院系教授委员会和二级教代会的同意。

5.预算的管理。各院系在编报年度预算时,必须同时编报预算年度创收项目的预算表。各院系的创收活动按项目进行管理。每个项目的收支预算应交结算中心备案,作为将来核算和管理的依据。各院系创收项目的收支活动,统一由结算中心进行核算和管理。

(三)建立预算管理监督体系

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后,为确保院系财力使用上的合理、合法、有效,应建立了相应的监控体系。院系财务的监控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建立校财经领导小组审批制度;二是财务处的动态监控。财务处作为学校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根据校财经领导小组批准的预算对院系财务进行动态的过程监控,对院系决算实施目标管理;三是职能部门的目标考核。相关职能部门对下放的事权和与之匹配的财权,分别制订相关的操作性的考核指标体系,对院系履行相应责任的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并预留小部分总经费额度,年底根据相关职能部门对院系的考核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作出将该笔留置费补发还院系或扣发后转入校财务等相应处理;四是建立院系内部的民主监督制。院系二级财务预算,必须经过院系教授委员会和二级教代会的审议批准。教授委员会和二级教代会有权对学院的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同时,院系党组织对院系预算公开和决算公开情况予以监督,保证院系财务的公开透明。

三、预算管理改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

与传统财务管理体制相比较,预算管理体系至少在下列三个方面改善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增强了财务管理服务于学科建设的功能。通过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对财务部门的使命进行了重新界定,为学校发展提供理财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即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创造互相信任的环境、团队精神及开放的态度,与院系及各部门建立伙伴关系、顾问关系与监控关系。伙伴关系即财务部门与院系及各部门共同合作,共同达到财务管理目标以完成大学使命;顾问关系即学校财务部门要为院系提供专业财务管理知识;监控关系即学校财务部门要确保各部门按已制定的财务规则办事。显然这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部门与院系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别。

(二)增强了财务管理的决策咨询功能。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是以会计核算为核心,其主要职能是日常的财务结算,在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后,有效地拓展了财务管理的职能,增强了决策咨询功能。一方面,学校财务职能部门的功能从传统的微观会计结算转变为微观结算与宏观运筹并举,不仅要承担传统的会计核算与报账功能,还要增加资源筹划、资产管理、资本运营等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高校的新要求,从而直接起到了服务于学校宏观决策的作用;另一方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要求院系作为相对独立的准办学实体,必须结合本部门的办学实际制定分级预算,并结合学院教育事业发展的全面情况提交财务决算报表。学校会根据院系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对分级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予以相应的奖惩。显然这有利于学校从宏观上了解各院系的预算与决算情况以及各方面的具体财务信息,有利于学校的宏观财务调控,从而有利于为学校的决策提供财务信息,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决策咨询功能。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篇7

1 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实施背景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工程)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率的手段。随着中核工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度与业务程序的逐步完善,财务预算管理手段的落后成为制约管理推广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预算数据整理较为困难。数据整理工作是依靠财务人员手工完成的。手工整理数据不但费时、费力,数据质量也难以保证。二是,财务预算执行反馈不及时。执行反馈与实际执行将会有一段时间的延迟,存在产生“超预算”现象的风险。三是,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执行缺乏保障。2011年之前,中核工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是依靠手工完成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四是,缺乏财务预算执行过程的量化分析。由于财务预算管理过程是依靠手工完成,很多过程数据没有记录的手段,这使得财务预算管理的持续改进缺乏量化依据。

2 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优势

(1)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不同业务模块间的数据传递,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会计核算间的数据交互,强化财务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间的联系,提升反馈的及时性。

(2)应用信息系统可以固化财务预算管理流程,最大限度的减少手工处理过程中例外事件的发生,从而保障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进而保证管理数据的稳定、一致。

(3)应用数据库技术存储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数据,为管理提升所需的量化分析提供数据基础,为制度完善和流程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4)应用网络技术使得异地审批、移动办公成为可能,打破传统财务预算管理的地域限制,提升管理效率。

3 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做法

3.1 开发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构建数据管理平台

(1)以数据仓库为基础,整合财务预算与核算数据。

数据仓库是一种新的数据处理体系,它是在原有数据库基础上,通过数据筛选工具、数据转换工具、查询工具、报表工具、分析工具等,将企业内部业务数据以及外部相关的数据进行统一和综合的数据中心。中核工程在开发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将业务流程数据、财务预算数据、核算数据,以每项业务编号作为系统的标识构建数据仓库,使预算科目体系与会计科目体系相互融合,为应用数据资源,改善、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效能创造先决条件。

(2)以工作流引擎为基础,实现经费审批流程。

在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中,工作流引擎技术是实现财务预算执行流程的核心。2010年中核工程了《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预算经费审批权限一览表》,从制度上明确了经费审批流程。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以制度为基础构建了工作流,将流程固化到信息系统中。规范了业务流程,保障了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有力实施,通过明确审批权责,提高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率,减轻财务的审核压力,强化了专业技能。

(3)应用网络软件系统,实现经费支出的网络流转与及时反馈,提高效率。

在手工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审批流程的延迟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在手工管理环境中,一旦遇到审批人员缺席的情况,就会造成审批的延误。而网络环境和信息系统,使得异地审批成为可能,打破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提升审批的效率。

3.2 规范财务帐务处理模式,以业务为源头、预算为指引、核算为终点,建立财务预算与核算紧密联系

应用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将会在技术层面为财务预算与会计核算建立固定的联系模式,但是仅仅从技术层面约束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规范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保障预算业务与会计凭证的一一对应,还必须从规范会计核算出发,通过制度保障数据的对应关系。与会计科目不同,预算科目体系更为贴近业务模式,并且会计科目受到国家以及上级主管单位的规范,并不能自主改变。中核工程根据自身业务特征设计预算科目,不但将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进行对应,还将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模式进一步进行一一对应,建立了以业务为源头、预算为纽带、核算为终点的业务模式,将每项帐务处理模式与业务、预算归属进行联系,在规范了会计核算模式的同时,强化财务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的联系。

3.3 以系统应用反馈为依据,不断完善、优化财务预算管理模式

信息系统的变革也代表着管理提升,自2010年中核工程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应用推广以来,对于系统应用反馈非常重视。2011年初针对系统应用情况,中核工程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参加网络问卷调查的用户共计622人,向各部门领导发出问卷58份,收到有效回复33份。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85%以上的用户对于系统的操作模式、系统的风格及运行情况表示满意。在调查的同时,各个部门领导及员工对于系统提出很多改善性建议。自此,中核工程将系统的应用反馈常态化,每年都会根据应用反馈,对于系统的功能及应用模式进行调整。

3.4 以数据分析为指引,不断探索财务预算管理、成本控制新举措

(1)集中采购项目的实施与推广。

应用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后,中核工程通过对于财务预算执行中的数据分析,不断推出控制成本支出的新举措。例如,在结算飞机票时候,通过与机票机构合作,将集中采购管理应用在飞机票采购中,可以降低机票的平均采购成本。

(2)预算定额标准的调整。

在制定中核工程预算定额标准的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中核工程在制定住宿标准的过程中,通过数据反馈及时调整标准的制定策略。标准制定过高起不到成本控制作用,过低也会影响实际的控制效果。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国内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住宿费用差异较大,中核工程统一的住宿标准较为不科学。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中核工程细化了住宿标准,差异化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二三线城市的住宿标准,对于公司的差旅成本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3.5 推广财务预算管理理念,稳步扩展系统应用范围

中核工程在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并未采用“一步到位”的思路,而是先在总部进行应用,待系统的运行模式稳定后,随后逐步向项目现场、分公司推广。2012年底,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由总部扩展到总承包项目现场,不仅实现项目现场的网络预算审批,还加强了总部对于现场的财务监督,同时形成以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现场经费管理模式,随着中核工程总承包业务逐步扩展,该工作模式将会复制应用到新开工项目中。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篇8

【关键词】 运营管控型;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之风吹进企业管理应用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末会计电算化开始到今天,我国企业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已走过30年。30年间,从企业自主开发软件到采购专业软件,从核算型会计软件到管理型ERP系统,从单机版到网络版,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领域紧跟信息技术步伐,快速发展起来。中金岭南公司作为一家由老国企整合而成的现代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方面一直以信息化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回顾近10年的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历程,是公司急剧发展的10年,是财务管理水平急速提升的10年,也是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的10年。

一、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历程

回顾近10年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初至2008年,以统一软件平台和会计科目为主线,不断整合集团内各单位的会计信息标准。公司因主体单位使用金蝶K/3财务系统,逐步将所属各单位的会计软件转换为金蝶财务系统,在转换的过程中,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及信息处理效率,公司财务人员与院校研究机构一起合作,研究出一套基本统一规范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为下一阶段深化财务系统应用打下基础。但此时存在信息孤岛、数据有限统一等问题。

第二阶段是从2008年至今,通过实施金蝶EAS系统,建立起运营管控型的财务管理平台。为落实公司管理信息化战略的部署,以财务系统信息化带动其他业务系统信息化,在两年时间里,先后在集团内各单位推行了EAS系统平台,以统一基础数据为基石,以预算管理为核心,以会计核算系统、合并报表系统及资金管理系统为财务业务应用系统的会计、资金、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平台建立起来。这套系统将预算管理与控制落实到会计核算与资金结算中去,将公司发展战略落实到日常运营中去,成为公司管理的有力帮手,极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

二、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在业务类型多样、组织架构复杂的集团公司中实施财务系统信息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面临诸多挑战。为打造一个适应公司管理需求的财务管理系统,自2007年中期开始,就开始了方案设计与讨论,其中财务管理模式、基础数据统一、合并报表、预算管理方案与资金管理方案成为重难点,经过充分细致地讨论,最终得到较圆满解决。

(一)确定运营管控型的集团财务管控模式,以适应公司管理要求

财务管控模式是根据公司对所属单位的管理深度和广度确定的,也是公司管控模式在财务工作中的体现。为将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成为加强公司管理的有效工具,公司管理层充分讨论,在对公司组织架构、总部职能、下属单位性质等进行全方位分析后,提出应根据与公司主业的关联性、投资的比例两大关键因素确定管控的深度:一是对与主业关联性强和投资比例大的所属单位的经营、管理和运作实行“一体化管控”;二是对与主业关联性不强的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实行“深度管控”;三是对国外并购公司及非控股的参股公司,按适用法律实行“适度管控”。管控模型如图1。

应对公司管控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也必须将管控模式落实到信息系统建设中去。与公司管控模式相对应,财务管理工作的管控实现模式也有运营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及财务管控型。经过分析讨论,对公司主业相关的直属单位、控股及全资单位进行运营管控,对非主业的控股、全资公司也纳入到运营管控型的管理平台上,但在预算控制上加以区别,确定了信息系统建设的范围。管控模式如图2。

(二)基础数据规范与统一

基础数据规范与统一是建立集团统一财务管理平台的基石。为了保证集团公司各单位执行统一的数据标准,首先需要统一设置各种基础数据档案,为管理者提供一个规范管理的平台。

1.规范基础数据及其代码体系

无论是在会计核算、报表及合并报表、预算、资金、分析体系中,都有大量相互关联的基础数据及其代码,如会计科目、产品、客户、供应商、职员、报表项目、预算项目、资金计划项目等,这些基础数据在各子系统中相互引用。为避免数据重复及无序,必须事前进行分析,统一数据名称及代码。以会计科目为例,2002年,公司与院校研究机构共同研发出一整套适用中金岭南公司各行业,同时满足会计核算及合并报表取数要求的会计科目表。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推出应用之际,公司集全体财务人员之智慧,上下多次讨论,形成一、二级科目统一,满足各单位灵活应用及合并报表取数要求的会计科目体系。为实施公司金蝶EAS项目,借鉴财政部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再一次统一会计核算体系,将会计科目从一级至最末级全部统一,代码参照《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同时,将原来各单位的个性化需求整合到核算项目中去,完成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并固化进会计信息系统中。由集团系统管理人员集中管理,下属单位不得修改新增删除,实现了会计核算体系在集团内统一规范应用。

2.严格权限管理

权限设置是基础数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系统安全运行。通过严格的权限设置,使各岗位人员顺利完成自己权限以内的工作,而不能够超权操作和越权获取信息。严密的权限管理体系,包括用户,用户岗位,用户单位,岗位角色权限集。在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范围等管理要求后,建立权限管理体系,明细各岗位角色的权限,明确各用户的岗位,以此来达到功能权限、组织权限、数据权限等权限维度的分配管理,实现科学、合理、方便地对系统用户权限进行管理。

(三)报表及合并报表方案确定

报表管理是集团财务管理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基础科目不统一、报表系统不统一等问题,造成报表手工编制工作量非常大,难以准确、及时上报报表,报表分析的难度也因此大大增加。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与处理效率,必须进行会计核算体系、报表与合并报表的一体化方案设计。

1.建立灵活、强大的报表系统

统一、灵活、实用的报表系统,将从报表生成、处理、汇总、查询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用的报表系统关键在于报表方案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作为一家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公司的财务信息面临诸多方面的要求。各方面对财务信息的要求不尽相同,均各有侧重点。为此,需要将各方面的要求进行整合,统一于报表体系中。而为保证报表的数据能通过账务系统自动提取,会计核算体系的设立也必须考虑报表提取数据的要求。另一方面,报表体系也需要考虑预算管理方案的需求,脱离与预算方案的需求,财务系统的报表将无法与预算体系对接,进而会影响分析体系的建设。

会计核算体系与报表格式的统一是报表汇总和分析的基础。上级单位通过锁定报表格式及报表取数公式、加设报表勾稽关系检查,确保收集的报表格式完整,数据真实可靠。另一方面,下级单位也可以设置报表格式,满足自身的管理需要。报表系统与账务系统的联合使用,提供从账薄到报表数据自动生成,同时也提供溯源分析,提供从汇总报表向个别报表查询、报表到凭证的反向查询能力,充分展现了报表管理的灵活、强大的功能。

2.构建及时、准确的报表合并体系

构建合并报表体系的关键是设计一套集团统一格式的报表模板,该套模板提取的数据既能够满足合并报表时的信息需求,又能够从账务系统中自动取数。为实现报表合并功能,需要从集团公司的角度出发定义所有的内部交易数据,并在设置会计核算体系时予以考虑,使得在录入凭证时就对内部交易数据进行归集。

合并流程遵循“个别报表―汇总报表―抵销分录―工作底稿―合并报表”的过程。对于子公司,根据各自的财务数据生成财务报表和内部交易数据,并按集团要求的报表模板填列并上报集团。集团在收集各子公司上报的数据后,对内部交易、内部往来的数据进行自动对账,如出现差异,要求该单位核对并调整至一致,生成汇总报表。设置股权关系,自动生成内部交易、内部往来及股权关系抵销分录,将汇总数据和抵销数据归集到合并底稿中,生成合并数据,经报表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校验公式校验后,校验正确的合并数据即生成合并财务报表。

(四)预算编制及控制方案确定

预算管理是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管控的重要手段,是将公司的意图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在使用EAS系统进行预算管理之前,公司已实行预算管理多年,有一套成熟的预算管理方案,但主要缺点是手工编制,无法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控制,预算完成情况也无法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实现预算控制是财务信息化的重要目标。而在预算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中,重难点是预算编制方案和预算控制方案的设计。

公司原来的预算编制方案是按会计核算流程来做利润预算。但随着公司组织机构改革,集团核心单位从利润中心逐步转变为成本中心,特别是制造中心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核算流程更复杂,原来思路下的预算方案,投入与产出关系不清晰,不能实现过程管理。在EAS平台上,不能将原来的预算方案原样搬过去,必须重新设计预算编制方案,抓住预算管理重点,结合资金管理需求,突出成本中心的投入产出比。

预算编制方案设计思路是:一是围绕利润设计预算总体框架;二是围绕现金流量表的生成,结合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及会计核算,设计现金流入流出项目;三是结合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围绕生产过程,突现管理环节,突出投入产出关系;四是以单个预算组织为范围,封闭生产过程的实物流转,重点展现预算组织的生产经营效率。

在考虑每个预算项目时,既要考虑会计科目的设定,也要考虑报表项目,还要考虑资金计划项目,以达到相关数据一致性,以有利于三大系统的综合应用与数据分析。

预算控制方案是实现预算意图的手段。在EAS系统平台上,预算控制是通过设置预算项目与会计核算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控制实际业务中不超过预算量。预算控制方案的设计,既要考虑预算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会计核算项目与之对应,还要考虑哪些预算项目需要控制。所以基础数据规范的重要性又一次体现出来。根据集团财务管控模式,对成本中心的预算控制主要控制在成本、费用项目上,利润中心主要控制在费用项目上。

(五)资金管理及控制方案确定

在实施EAS系统资金管理模块之前,集团就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结算模式,有专门机构(财务公司及结算中心)进行管理运作。这些运用不错的资金管理模式却没有一个全集团共享的平台进行应用,无法对资金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和控制。资金管理系统的实施难度就是如何将预算管理深入应用到资金管理中去。

资金管理方案不是一个独立方案,它的核心就是预算方案中的资金方案。预算编制方案以权责发生制编制,资金方案以收付实现制编制,两者之间的差异必须打通,而打通的思路就是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预算项目贯穿起来。预算项目如果涉及现金收支即是资金计划项目,所以资金预算是全面预算的一个子集,只是在资金方面更加细化。图3描述了一般预算与资金预算的关系。

资金控制方案体现在两个层面。由于公司内设有结算中心,并采用“收支两条线”的办法,使得集团内单位的取得资金必须通过结算中心来划转,而每月的资金计划即限定了资金使用量,超过计划量将无法从结算中心获得资金;另一方面,通过资金计划项目与现金流量表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很容易查得资金计划执行情况,超量支出将无法录入会计核算系统。

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既细致复杂又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工作。财务管控模式统管财务系统信息化的广度与深度,也决定系统应用方案的粗细。公司依托金蝶EAS系统的灵活配置、上下一体的应用特性,从统一底层基础数据开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打造了从预算管理到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从会计核算到合并报表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相互关系可描述如图4。

三、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及不足

历时两年的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集团集成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搭建起来。通过实施金蝶EAS项目,推进了管理创新,将集团管控模式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有效实现了对核心单位的运营管控,实现了物流、财务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集成管控,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业务流程重组,实现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构建了集团统一的财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有效解决了财务信息孤岛问题。由于所有上线单位的数据全部进入一个数据库中,集团总部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任何单位的报表、账簿、凭证及单据,实现了以信息对所属单位的管控。

二是建成了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集成财务核算、合并报表、资金管理及报表分析于一体的财务管理平台,有效实现预算管理落地。通过以统一基础数据为基石,打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资金管理之间的信息共享壁垒,建立了三大系统互通的财务管理平台。

三是建立起高效的报表及合并报表管理平台,有效提高了财务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账务系统与报表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个别报表自动生成,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在统一合并报表模板的基础上,合并报表的工作更加有序且简便,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财务系统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集团“财务先行、统一规划、逐步建设”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下,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有关业务系统没有上线,与业务系统信息整合不足;二是随着公司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财务信息系统跨国多语言及多准则应用未有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监管要求的日益提高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加剧,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多挑战。为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未来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将对内面向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对外面向国际化及新技术的应用,以先进技术平台,灵活系统应用,严格内部管理来打造中金岭南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 傅元略.企业信息化下的财务监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 金蝶软件公司.金蝶EAS集团财务管理解决方案.20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