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党员课程教育8篇

时间:2022-08-08 12:17:24

党员课程教育

党员课程教育篇1

关键词 微课程 农村党员干部 远程教育 质量保证 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D262.3 文献标识码:A

基于数字科技与现代网络的发展,现代教育逐步形成数字化网络教学体系。其中,教育与数字科技融合的经典之作莫过于微课程教学模式的诞生,其不仅行之有效的确保了校园教育的科学开展,对社会教育发展也拥有卓越的贡献。这在现代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中拥有充分的体现,并形成了促进党员干部学习质量提升的关键。对此,为保证微课程应用能借助其短小精炼,概括性强等特点来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效果,本文将以强调微课程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为基础,拟定科学的微课程应用方案,以此来确保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质量提升。

1微课程对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

微课程作为现代课程体系中数字技术应用到极致的科学教育手段,其短小精悍、精炼直观的特点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知识学习与知识掌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详细分析微课程对农村党员干部学习质量提升的作用,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1精简直观促使党员干部知识点快速记忆

微课程的优势之一是其篇幅短、内容精索,概括性极强,这对于忙于政务的农村党员干部而言是极为贴心的教育手段。借助微课程的短小精悍,很多农村党员干部可更直观、更高效的了解需求的知识点,并借助微课程中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法来记住与内化相应的知识点。这对于年龄较大,记忆力与学习精力有限的农村党员干部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学习方法。

1.2时长较短有利党员干部闲暇时快速浏览

微课程其不仅能借助自身的短小精炼令农村党员干部更快的学习与记住相应的教育知识点,其内容短小,借助数字技术可随时随地浏览,用时较短等特点可为忙于实务的农村党员干部节省更多的学习时间,并可利用闲暇之余来学习相应的知识内容。

1.3信息即时保证党员干部培训中思想构建

微课程在保证知识内容科学落实的基础上,其作为数字技术下的科学产物,在信息内容更新上也具备即时性的特点。无论是社会主义传统思想的理念解读,亦或是现代市政体系中“两学一做”的渗透,再或是先进技术、管理技巧及实施政策的解读,微课件都可随着时展的变化而获得更新。可以说,与时俱进的微课程可将更多的先进的思想引入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之中,保证农村党员干部培育的科学化与高效化。

2微课程于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应用的具体方案

农村党员干部在微课程的学习中可更好的掌握时代思想,更快速的学习现代化知识。对此,为确保微课程于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发挥作用,应注重以下两方面的内容贯彻落实:

2.1思政思想的贯彻落实

思政教育是现代党员干部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不仅是传统的马哲思想、毛邓概论,还包括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两学一做”等众多党政重要思想,其科学贯彻入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体系,才能保证农村党员干部在科学的党政思想引领下开展农村建设工作,保证农村科学发展。因此,微课程在其课程教育内容中应注重加强现代党政思想的融入,及时有效的更新现代思政理念与思政意识,确保包括“两学一做”等重要的现代党员思政理念融入微课程之中,普及到农村党员干部之中。利用微课程搭建的远程教育平台,融入现代党政思维才能真正的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政觉悟与党政素养。

2.2先进知识的深入浅出

除思政理念的有效落实外,融入先进知识入微课件之中也十分必要。对现代农村党员干部来说,仅仅有良好的思政思想并不足够,其还需要拥有对先进知识的敏感度与理解性,特别是数字技术与先进科技的认知,决定了其在未来的工作之中如何应用科技来保证农村建设。对此,微课程的应用本身便是提升农村党员干部是技术理解度的手段,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课件的短小及远程教育的随时性来加强先进技术的讲解,促使农村党员干部了解先进技术的操作价值,有助于其在日常工作中应用数字技术,基础农业建设时指导农民引进先进技术,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确保农村建设向科学化、高效化转型。

综合而论,微课程无论是其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都能有效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远程教育质量,所以,充实思政思想与先进知识入微课程之中,并将其融汇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里,将保证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科学,知识技能丰富,行之有效的协助农村经济与文化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甘乐平.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03):145-147.

党员课程教育篇2

一、内容围绕大局,服务党员群众

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是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谋划工作,做到两个服务。一是服务大局,把好节目的方向关;二是服务基层,把好党员群众的需求关。因此在农业节目的选题策划中,要突出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紧跟农业部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把最新的政策和技术带给党员干部群众。例如,大学生村官是党培养农业人才、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刚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官往往会遇到一些共性问题――满腔热情找不到发挥的空间、所学专业总也派不上用场,怎样才能尽快融入农村,等等,于是制作了大学生村官实用指南《沃野催春雷》电视教材,不仅帮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也服务了大局。《测土配方施肥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等多部电视教学片,不但符合国家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安全的大政方针,更满足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此类知识的需求,可谓是上下都受欢迎的教材。

为便于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我们将“农业生产经营”栏目细化为“政策法规”、“市场点金”、“种植技术”、“科学养殖”、“储藏加工”、“农业机械”等九个子栏目,涉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满足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

二、形式灵活多样,符合大众口味

远程教育教学课件是电视节目,所以在制作传播上要遵循观众的接受规律,要结合教育培训对象的学习特点、思维习惯和语言特色,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一种是故事化形式。如《风力发电――户用型风光互补系统》的技术推广片,讲述了一个牧民迎来了科技队,安装并用上了风力发电机,从而感受到了电力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编导巧妙地将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安装、操作等技术环节融入到故事中,使观众在看故事的过程中就学会了技术,记忆深刻。第二种形式是引入主持人,通过主持人对节目内容进行评述、提示、强调、总结等,达到导视、导学和与观众互动的目的。第三种形式是专家访谈讲座,可通过主持人与专家问答或专家自己讲解的方式讲授内容,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于政策法规和经济类节目,当然节目应当同时配以图片、图表、视频等图像素材,力求达到突出难点和重点、加深印象和强化记忆的效果。

三、强化责任意识,提高业务能力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政治性很强,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对内容和技术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教学课件的质量安全。比如在语言使用上要规范,片中涉及到身体残疾的人士不能用“瞎子”、“聋子”、“傻子”等称谓,而要用“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在技术上要符合节目播出对画面、声音等要求。

党员课程教育篇3

关键词:教学资源课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教学资源课件出现供求不匹配的现象

伴随着“三农”问题得到党和政府极大地关注,贵州省农业、农村、农民信息化进程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农民对教学资源课件提出了适应本地特点、政策法规与时俱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等更高的要求。

由于现阶段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省级资源库里的绝大多数教学资源课件来源于省委、省政府各个涉农厅局单位,而这些单位的绝大多数教学资源课件都以购买全国各大出版社的光盘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省级资源库里的教学资源课件不能很好地适应贵州本地实际情况的现象。

(二)省级资源库的全面开放与教学资源课件版权形成矛盾

随着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用户对各种教学资源课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省级资源库对外应该实现全面开放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教学资源的每一个课件都有相应的版权。如果没有加以说明就于公网上任意对其进行下载传播,会造成极大地侵权。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省级资源库本因全面对外提供下载服务和维护教学资源课件版权的对立矛盾。

(三)不能迅捷地管理监督全省课件工作

随着全省教学课件的不断增加,以及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全省各个县(市、区)开发教学课件的计划任务、完成工作量、课件实际使用成效、课件开发经验交流等课件组织管理情况出现了相对闭塞的不利情况。此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对全省各个地区工作的考核,从而严重挫伤课件开发工作的积极性。

(四)各个地区教学课件资源、技术经验缺乏交流

全省各个县(市、区)开发的教学课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的部分需求,但由于绝大多数县(市、区)还是封闭式管理没有进行教学课件资源的共享,从而各个县(市、区)对教学课件的需求仍存在很大的空缺。教学课件资源在制作过程中,应建立互动交流学习机制以便于课件制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应对措施

(一)加强自主开发课件力度,丰富本土课件资源

不断加强教学课件的自主开发力度。首先可以制作贴近贵州、贴近社会、贴近农村党员干部及其农民群众实际的实用课件资源;其次可以减少在购买省外课件资金上的花费;最后还可以解决自主版权使用上的问题。

(二)建立专用通道,专项服务远程教育

为保证课件节目版权,建立一个只针对远程教育工作者使用的平台。在省委、省政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现省级资源库已经建立“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的应用充分实现了“目录集中管理,资源分布存储”的有效资源整合模式。此系统可用专门的用户名和密码,让相关工作人员进入课件节目下载平台下载相关所需课件节目。同时下载平台注明下载的课件只能用于远程教育的非营利活动。此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省级资源库的全面开放与教学资源课件版权形成的矛盾。

(三)及时公布全省课件工作情况,提升工作积极性

工作没有比较,就很难进行考核与奖惩。为了更好地促进全省课件工作,将全省各个教学课件开发工作站点的开发课件数目和课件质量等相关事宜在网上公开,并进行排名;从而便于各级管理机构作出相应的决策借鉴和督促各级教学课件开发工作站点更好地工作。

(四)建立、健全教学课件开发工作的学习、交流平台

党员课程教育篇4

【关键词】党校教育;培训机制;创新;课程体系

党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其他教育事业基本相同,其生命线就是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与党校教育规律相符的教育管理体系,才能够完成教育目标。党校教育存在着自身规律,它实际上就是培养党员干部的学校,有着其他教育单位不可替代的地位。党校教育与一般国民教育中存在共同点,也存在差异,一般学校教育的主要在于传授技能,培训知识,党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党员干部了解党的思想,提高党员干部的专业素养。

一、党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创新

党校教育定位决定了其在教学机制与教育方式上存在自身特点,党校课程的开展需要与社会紧密联系,它服务于党员干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稳定发展,控制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控制教学过程。从党校质量管理方面上看,其产品就是学员,党校质量高低可通过学员学习效果反应出来,党校需要采取有效手段,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坚持高效、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有效的教育制度。

(一)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了解党校的实际情况,管理者要具有系统管理的思维方式,并且将管理目标与管理过程结合起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坚持相应的原则,可将管理系统分为多个层次,经分层后,有利于降低管理难度。

(二)全面控制教育质量。全面控制教育质量可通过建立管理组织系统而实现,管理组织系统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其中主要有质量活动、质量环节、质量关联、组织结构等,所谓组织结构就是指设置执行结构与决策结构;质量环节就是指质量管理工作中所包含的所有流程的顺序;质量关联是指将质量活动在相关单位中落实;质量活动指的是质量管理中的活动与环节;质量信息指的是将质量管理体系转变为闭环系统,所有质量信息均可通过流程管理显示。

(三)党校课程教育改革。党校课程教育改革非常必要,教育改革要注重可实施性,可以通过建立党校信息平台、教学管理一体化等,使党课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党校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质量的评价以教育标准和教育目标为依据,利用系统对信息进行搜集,并分析数据信息,同时还要判断党校教育是否与现阶段的社会需要相符,对教学效果、教学流程等进行判断。党校管理者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手段与教育理论,对现阶段的教育机制进行创新。

二、党校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一)实现党校管理的规范化。首先,党校管理者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方法,结合以往的管理制度,实现党校管理的规范化。另外,管理者要意识到自身的管理职责,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相应考核与评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党校还可组织交流会,大家各自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每个人都可以发言,讲述自己在培训过程中学习的知识,并提出自己在日后如何做才会变得更好。党校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对党员的上课情况、考核结果等进行详细记录,将党员考核成绩纳入对其的年终整体考核中,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意识,明确党校教育培训机构的重要性。

(二)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建立一支专业的党校队伍,对党校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好实现师资网络的形成。扩展并不断完善党校教育队伍建设工作,将教育途径与思想政治资源结合在一起,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实现党校课程的系统化教育。党校还可以从校外聘请专家进校授课,这样有利于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不懂的问题,还可踊跃提问。

(三)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党校可以适度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参与活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党校老师进行授课,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干部既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也可亲身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党员干部感受到自身价值,还能够让他们了解到党校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对党校课程培训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另外,党校还可组织党员参观革命先烈的纪念馆,参加义务劳动,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让他们了解基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党校老师可以让他们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增强其对基层人民的了解,党员干部了解基层人民生活后,他们便能够及时提出改善人民生活的方案,并设置相应的目标,以这种形式开展党校教育,让党校课堂不再局限于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得到实践,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群众的生活环境,增进对基层人民生活的了解,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三、结语

党校在提高党员干部专业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党校课程管理体系可以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让党员干部真正了解群众生活,使他们意识到党员干部培训课程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党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创新体现,然后探讨了如何做好党校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分析得知,党校课程教育需要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让党员干部接近群众,了解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向东.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培训机制创新与课程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0):53-55.

[2] 杨翰美.增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之我见[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1(01):37-40.

[3] 许晓菁.关于高校党校教育培训的“自助学分制”路径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1(06):77-79.

党员课程教育篇5

【关 键 词】党课教育 民族贫困地区 创先争优 四群教育

党课是党组织以授课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也是党支部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党课教育旨在教育广大党员忠实履行规定的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自觉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培养和塑造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上好党课是时代的要求,意义重大!民族贫困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文化程度、语言文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的特殊性,开展党课教育更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上好民族贫困地区党课?是摆在我们民族贫困地区党校教师或者说党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建议用“三心”上好民族贫困地区党课。

一、民族贫困地区上好党课的重要意义

加强民族贫困地区基层党课教育是新形势下提高党对意识形态领导力,夯实党执政思想基础的需要。新形势下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首先党的政治主张要在党内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民族贫困地区基层党课教育的对象是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党课教育旨在教育广大党员忠实履行规定的义务,正确处理好实现现阶段党的任务与党的最高理想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自觉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党的先进性。党课教育着力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针对当前改革开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广大民族贫困地区党员解开思想扣子,有利于基层党员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和各项主张,做到真信真懂,坚定理想信念,进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加强基层党课教育是推动党的建设规范化,增强党建活力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民族贫困地区党员流动性增强,基层党组织传统的组织结构、行政功能呈弱化趋势。适应新形势,如何很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网络优势,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是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基层党组织活动制度,党课是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定期参加党课,在接受党的思想理论的同时,也增强了党的意识,强化了组织观念。坚持党课教育制度,有利于增强党组织在党员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推动民族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制度化建设和基层党的生活正常化、规范化。

加强民族贫困地区基层党课教育是提高民族贫困地区党员素质,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党员教育的内容,拓宽了党员党性锻炼的阵地,扩大了党员教育的舞台,给党员队伍注入了并将继续注人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思想认识等方面的较大变化,特别是信息社会和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课教育形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党员教育工作和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知识水平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通过党课教育这种载体,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我们民族贫困地区各级党组织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新形势下的民族贫困地区党课教育只能加强,决不能放松;民族贫困地区党员的素质只能提高,决不能降低。从实践中看,党课教育则是基层普通党员学习教育的有效机制。

二、民族贫困地区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上好党课是党员领导干部一项光荣的任务。民族贫困地区在开展“云岭先锋”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四群教育”活动中,许多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讲党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受历史和环境影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基层党组织管理薄弱、党员队伍素质不齐、党员流动较大等原因,导致民族贫困地区党组织开展党课教育不规范,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党课教育效果不显著。

一是党课教育形式化。民族贫困地区少数基层党组织对新的形势下党课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把上党课只是当作完成“”的简单任务,搞形式主义应付检查,没有认真考虑党课教育的实际效果。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党员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到村乡参加党课教育路程较远,不情愿参加组织活动,久而久之党组织活动形同虚设。少数民族地区因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多数青壮年党员外出务工人员长年在外,在家的老党员行动不便,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更不要说参加党课教育,党课教育形成“空壳”。一些基层组织管理散漫,没能够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党课教育学习,开展党课教育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通盘考虑少,实施措施少,督促落实少,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一听说上级要来检查,就临时选定党课教育内容,临时指派讲课老师,临时召集人员听课,课堂教学松散,课后又不检查考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还有的地方甚至把党课与其它会议混为一谈,有的党组织负责人把党课变成工作总结会、工作布置会。更有少数党组织,用业务学习取代党课。这样的党课教育,是很难收到应有效果的。

二是党课教育内容缺乏灵活性。民族贫困地区的有些党组织,党课教育的内容往往仅局限于党的知识、党的会议决定、社论、领导人讲话、上级有关方面的文件等。一些党组织的领导干部文化程度较低,不念念报纸就讲不出什么内容。一些党支部书记身兼数职,根本没有精力认真准备党课。一些党务工作者不注意学习,只能老生常谈讲一些老掉牙的框框条条。严重脱离时展和党员的思想、工作与生活的实际。长期如此,势必在党员中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

三是党课教育理论缺乏针对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党务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的各项决议等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不是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而是原封不动地照本宣科,缺乏对本支部党员现状的了解和分析,缺少对党员思想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的解决,给人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失去了党课的针对性,从而失去了党课教育应有的教育作用和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一些党课授课者在山区却大谈特谈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和听众缺乏共同语言,形如“对牛弹琴”,这样的党课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

四是党课教育方式方法简单单调。民族贫困地区党课教育方法依然是一人台上讲,众人台下听。讲课者“居高临下”,听课者处于从属的地位。讲课者“口干舌燥”,听课者“昏昏欲睡”,严肃有余,活泼不够。无形之中使讲课者与听课者之间产生了距离,行不成强烈的共鸣。更让人忧虑的是,还有少数基层党组织,根本就不知道怎样上党课,总是一年发放给每个党员一本党课参考书,让大家自学了事;或者一上党课就是单位领导做工作报告,听的人“食之无味”,不知所学为何。

五是党课教育手段缺乏吸引力。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展了党员对信息了解的渠道。但由于种种原因,民族贫困地区的很多基层党组织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手段上;有些单位虽然电化设备投入不少,应用率却不高。有的基层党组织仅仅把党课教育当作完成“”的简单任务,由此出现只讲究举办党课的次数,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缺乏实效。

三、“三心”上好民族贫困地区党课

一堂好的党课需要认真思考,精心准备,并联系民族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用与群众交心谈心的态度授课,才能达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效果。课后还要及时了解学员的感受,查缺补漏“回头看”,巩固党课教育成果。

1.要精心备课

笔者的体会是,精心准备好了党课,党课就成功了一半。如何精心准备党课?笔者的经验是“四备”。

一“备”听众。上党课前,授课者要深入到民族贫困地区听课对象的工作圈、生产圈、生活圈、交际圈,了解、观察、分析听众在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有什么疑难困惑。对民族贫困地区听众的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年龄特征及思想状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把握。只有如此,才能使党课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我们的听众想听什么内容,想了解什么信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掌握这些情况后,授课人在备课时就可联系听众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备课,这样的党课针对性强,听众才坐得住、听得进,入心入脑,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备”资料。资料准备得如何,对于上好一堂党课至关重要。资料准备充分,其实就做到心中有数,讲课时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因此,作为党课教员,要有为倒“一碗水”而积满“一桶水”的准备。这就要求授课者平时博学广闻,注意搜集、积累相关资料,资料越多,内容越实,说服力越强,听众听课的兴趣就越浓,效果就越好。准备些什么资料呢?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习俗,科技文化,法律法规,正面典型案例,反面经验教训等等,都是我们应该把握的材料。

三“备”教案。心中理清了党课的脉络,还要把它写在纸上。一方面是有了讲课的“底气”,另一方面,党课教案才是党课教育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准备党课教案时要注意三点:一是主题要突出,紧紧围绕党课的重点选择材料和组织语言;二是观点要鲜明,对党员的教育既要循循善诱,正面启发,又要正视问题,一针见血,让闻者足诫,闻者足励。三是理论要联系实际。上党课要讲理论,但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既要介绍发达地区党员实践活动的新情况、新经验,更要联系民族贫困地区身边党员的具体事例,让党员学有标杆,赶有方向。

四“备”教法。俗话说,到那只山唱什么歌。一节党课能否吸引住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讲授者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党课。授课者要根据党课内容和听众对象,精心选择上党课的方法,运用灵活的党课形式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党课生动而富有吸引力。民族贫困地区党员文化程度一般较低,给他们上党课时可采用讲授辅导、参观讨论等方法;机关党员文化程度较高,授课时可采用专题讲座、社会调查等方法;流动党员见多识广、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可采取交流、座谈的方式。对象不同,方法各异,因材施教,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用心讲课

领导干部上党课是一项十分严肃、政治性非常强的事情。要上好党课不容易,不下一番功夫,不把学透、学深,做到熟记于心随手拈来,是上不好党课的。课堂就是剧场,讲台就是舞台,讲课人就是演员,听众就是观众。一场好戏需要有好的剧本,也要有好的演员。同理,一堂好的党课,既要有思想性、政治性、时代性较强的主题内容,又需要授课者具有较高的讲课水平,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感染力。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到两点:一是用真心打动和说服听众。要通过大量的正反事实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发生的身边的事例进行细致分析、论证说理,和听众说心里话、真心话,对学员的触动较大。二是用真情感动听众。如我以《继承光荣传统,争做合格党员》为主题,给永仁县猛虎乡么苴地村上的一堂党课。用了我自己编发的“共产党,真伟大,农民当家作主啦。种田免税乐哈哈,合作医疗笑脸挂,养老保险顶呱呱,住房电器现代化,村庄秀美人人夸,幸福生活就像花!”红色短信说起,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村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大大改善。为了让农村党员听得懂、乐接受,我用地道的永仁方言讲课,通过摆事实、举实例、讲道理,入情入理,情理交融地说明、强调党员对党要心存感恩,必须加强学习、努力工作、遵纪守法,争取做一名合格党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营造课堂氛围,我还与党员进行课间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要注意,如果上党课把会场搞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胡吹乱侃一气,那不是上党课,那是开文娱生活会。党课不应追求这种效果,应追求严肃、认真、庄重,思想上有提高,心灵上有净化的效果,不能片面地追求全场轰动。上党课也不能过于严肃,不能死水一潭。讲课人语言要幽默,恰如其分。上党课的同志要有气度,有风格。这种气度不是扭扭捏捏,也不是张扬,不是尽情挥洒,但也不要过于紧张,让人看了不舒服。在语言上要表达准确,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民族贫困地区尽量讲方言,不要使用蹩脚的普通话。服饰也应注意,要大大方方,穿着得体。党课材料,要熟记于心,要有稿子,但不要照本宣科地读稿子。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听众心理,注意讲者与听者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通俗易懂,举的例子要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来自群众所见所闻。一定要力戒照本宣科、空洞无物、枯燥无味的讲课方式,让人听了,使人昏昏欲睡。善于用群众的实践经验来教育引导群众,用群众身边的事来启发教育群众,深入浅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充分利用现代手段进行党课教育,注意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党员教育。

还有一个事项是时间问题。一个党课专题不能讲太短或太长时间。每次党课一般安排2学时,一个学时45分钟,两个学时掌握在1个半小时的时间左右。因为要讲的内容还是很多,时间短了,一个小时多点儿的,只能照本宣科一下,属于敷衍塞责,突出不了主题,根本无法把党课内容讲解透彻。大多数听众能承受的极限似乎也就是一个半小时,时间长了,厌倦的反应就多了,打哈欠的,频频看表的,左顾右盼的,就会多起来。所以一个半小时笔者认为是恰当的时间。那讲不完怎么办?调整教学内容,我们授课人要舍得舍去,有些内容可以让听众课后自己去了解。

3.要真心“补课”

有人问,党课需要补课吗?回答是肯定。笔者认为,不仅要为没有参加党课教育的党员补课,还要为参加了党课教育的党员补课。

党员课程教育篇6

关键词:党校党性;教育;问题;完善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扎实、系统的工作:

一、加大对党校的投入,培养一支业务过硬、政治素养较高的师资队伍

据我所知,目前,在县级党校师资队伍中,真正能胜任党校教育专题课程的教师还比较少,这其中,既有过往县级党校在培训中对党性教育课程重视不足、谋划不够,而导致此类课程教师培养不足的因素;也有因此类课程的开发、构建较难,不易出成果,而无法吸引更多的教师投入足够的精力;还有上级党校对此类课程的组织专题学习培训不足的因素。因此,县级党校的领导和组织部门,要着眼于长远,物色好教师,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教学业务能力强的县级党校党性教育教师队伍。

二、开发和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县级党校党性教育课程

根据省内外有关资料介绍,有些县级党校的党性教育课程教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2008年11月,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委党校制定出台了《“练内功、强素质、树形象”教学竞赛实施方案》,决定利用三年时间,组织三轮十场大循环的教学竞赛,每轮安排初赛、复赛、决赛,最后组织总决赛,选出河东区委党校“首席党性教育讲师”,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三年三轮十场大循环教学竞赛的系统训练,使每位教师至少形成三个党性教育精品课题,并造就数位党性教育名师,打造了河东区委党校的党性教育精品课题库,专家师资库。另外,2009年9月,河东区委党校还创新开展激情三项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激情早读”“激情演讲”“理论学习、热点追踪、激情创作”三项活动。“激情早读”可以锻炼提高老师的语感和普通话水平;“激情演讲”可以提高和锻炼老师的讲演激情和技巧;“理论学习、热点追踪、激情创作”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放眼省外,福建省和平县委党校于2011年3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党性教育课程教研活动。通过开展党性教育课程系列教研活动,促使党校教师努力做到“三好”――“选好题材、做好课件、运用好教学方式”,为深入开好党校党性教育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两个党校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党性教育课程需要精心设计、需要有推手推动党校教师研究党性教育课程。

三、严格规范县级党校党性教育课程比例

教学规律告诉我们,一门课程的地位,需要以必要的教学时间和必要教学环节作保障。尽管县级党校培训时间短、培训班次少、培训经费缺,但党性教育课程的时间必须有规范性的比例要求,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规范县级党校的培训时间和任务,才能规范培训期间的党性教育课程安排。

四、根据本县实际需要安排党性教育课程内容

县级党校的培训对象,基本上是科级及其以下的党员领导干部,甚至是农村基层党员。这样的培训对象,不能全部套用省、市级党校的党性教育课程内容。县级党校要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首先要与组织、纪检等部门协调,在培训前对培训对象进行公开的问卷和不公开的摸底。如广西崇左市是个新兴城市,基层党员如何看待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南崇经济带”、发展“一黑一白”支柱产业、“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如何根据崇左市近首府和通边达海等优势,建设陆路东盟崇左,如何在大开发、大建设中,防范领导干部出问题等,开展调研,了解党员干部现状,有地方针对性地谋划党性教育课程内容。

五、党性教育既要有自己的“模块”,更要贯穿于培训的其他课程中

我曾经参加过省委党校的师资培训班,体验过党性教育“模块”式教学。我以为,党性教育课有自己的教学“模块”不错,但还要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其他教学模块和整个培训过程的其他环节中。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培训班办班前早谋划、建团队、求协调,使党性教育有机地贯穿和结合起来。

六、健全和不断完善县域内的党性教育基地

由于县域情况和培训对象特殊性,决定了县级党校要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自己的党性教育基地,这些基地必须是能够针对本县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需要的,使党性教育教学有基地可用、有学员可学。例如,我省莘县把鲁西第一支部纪念馆、冀鲁豫区党委旧址、马本斋烈士陵园、宋任穷旧居暨冀南区党委旧址、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作为莘县抗日爱国党性教育基地。同时,平时要建立县委党校与这些基地的信息沟通、资源利用、经费投入、基地建设业务指导等机制。只有建立、建好、维护好本县的党性教育基地,确保基地的正常运行,县级党校的党性教育课程才能更好地实施。

党员课程教育篇7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作为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下达和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索研究新时代党课教育,深入挖掘“党课的力量”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提升党员素质、改进党员工作作风、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8年,西城区委组织部从西城区区情出发,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推出“西城区党员必修课三年提升计划”。这一设想的提出,是深入研究党员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党课教育方法的生动实践,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一、“党课的力量”选题背景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对党课的教育工作。自1921年建党之初起,中国共产党人就将党课教育融入进各个历史阶段。党课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独创性举措,是党员统一认识、凝聚力量、明晰方向的有利工具。

1.马列时期“党员教育”的历史溯源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为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进行党员教育的根本内容。

党员集中教育活动是无产阶级政党集中利用一段时间、围绕相关主题,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而要妥善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遵循一定的逻辑和程序,规范地解决和处理问题。较之于当前阶段,我们所提的“党课教育”,则可以理解为在党的精神的指引下,区委组织部集中时间,组织各类党员开展丰富多样的党课教育活动,在党课教育中锤炼党性,提升思想,永葆党组织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2.革命中的党课教育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的煎熬之中,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也正逐步地从贏弱之中走出来,不断发展壮大,并自觉担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担。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便成了其担当历史重任与人民重托的必然选择。而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要不间断地应付革命斗争,党逐步摸索出通过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方式对全体党员进行集中整顿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有效方式。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彻底而根本的变化,中国共产觉也由过去的革命党转变成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这一阶段,党课教育活动则更多地偏重于通过思想建设来强化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引领。

事实证明,无论在何种时期,通过最为简单直接的党课教育来统一全觉思想、维护全党团结、加强党的建设是最直接有效的,这对于新时期开创党课教育新篇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改革开放以来的党课教育梳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党自身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员思想教育放在党自身建设的首要位置,党课也正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党员的政治生活中。

这一阶段,党课教育经历了拨乱反正的党内整饬、“三讲”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创优争先教育活动”等多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主题党课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特征,从党的工作实际出发,组织开展的针对性的党课教育,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提升党员具体能力的实践成果,为新时代主题党课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新时代下“党课的力量”的实际体现

回顾建党97年以来,由无产阶级政党发展为党的集中教育活动,再到新时代下“党课教育”,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进行思想建党的伟大创举。“党课教育”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实践,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法宝,更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强劲动力。

党的以来,根据新时代下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为我们理解“党课的力量”指明了研究方向。

1.党课是一种党性教育活动,体现思想建党的伟大创举

    党课是一种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党员教育工作的基础内容,是一种理想信念教育。在党课中,不能放松对共产主义理想、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通过对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把党的核心思想,党的决策融入其中,使党员这个群体形成凝聚力,使政令得以畅通。

当前,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西方自主义思潮趁势而入,最直接表现就是无党、无政府思想逐步抬头,部分党员也难以例外地受到了整个社会思潮的冲击。为此,党员党课教育不仅需要常抓不懈,同时,党性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改进,使党性教育更加科学化。

2.党课是一种服务意识教育,推动党的发展的强劲动力

党课是一种服务意识教育。早在毛泽东时代,我党就提出了群众路线是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群众路线,除了要坚持“正直清廉、求真务实”的品行作风,更要提高群众服务能力,增强责任意识感,驱使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时刻铭记我党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热心、耐心为群众服务,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尺。

党课的要求应随着时展而转变。在开展党课教育过程中,要把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作为重点、亮点。而要做好这一点,关键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打造富有理想,坚定信念;联系群众,克己奉公的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中,充分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党迎接下一阶段的任务扫清了思想障碍,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3.党课是一种警示教育,永葆党纯洁性的有效抓手

党课是一种警醒、警示教育。在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党风和廉政建设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对党课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报告中更是就巡视巡查工作做出明确指示: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

为此,必须结合新时代下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党的宗旨、党性、党纪的再教育。特别是利用一些反面典型宣传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4.党课是一种历史人文教育,加强党的组织力的软性渠道

党课是一种重视历史与人文的教育。人文是人类历史上先进思想的代名词,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我国历来重历史教育,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共产党员了解中国历史,尤其近代史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并学习其共产党人的精神,以增强历史厚重感,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与应有的知识。

因此,要着重加强党员党史教育,增强党员荣誉感。在开展党课中,加大党史的学习,通过重温党史、参观学习革命文化遗址等形式,提升党员的精神感召和意识认同,增强党员自身的凝聚力与荣誉感,提升新时代下党组织的组织力。

三、在全区内加强“党课的力量”重要意义

    西城区坚持把“红墙意识”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全区党建工作全过程,着力凝聚正能量,锻造党员干部绝对忠诚的思想品质,努力提升组织力,打造坚强过硬的基层战斗堡垒。新形势下,西城区委组织部把强化“红墙意识”作为“党员必修课”切入点,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在“红墙意识”的引领和保障下,以首善标准提升党员党课教育质量,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区党课教育科学化发展,彰显新时代“党课的力量”。

1.将“党课的力量”注入“红墙意识”,锻造忠诚

    “党课的力量”是全区党员继续忠诚捍卫党和国家首脑机关安全这一特殊使命。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西城区党课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要通过党课,传递出全区党员会继续坚持以最高的政治意识、最重的责任担当、最大的落实力度,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的决心;传递出西城人民,在协助政府治理“开墙打洞”、整治背街小巷、疏解非首都功能,破解一个个城市发展中的难题中,形成的强大的群联路线支持与精神源动力;传递出全区党员在党课学习中不断涌现出的争创首善的生动典型与鲜活案例,还有广大党员那永志不忘的初心。

2.以“党课的力量”推动城市服务发展,强化担当

“党课的力量”是对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的根本遵循。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落地第一年里,首都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重大机遇之际,全区党员要通过党课学习,深入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领区域可持续发展。

要通过党课,在推动西城区区域发展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要有对西城区建设发展历史负责的担当;要通过党课,扎实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党课传递出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决心与信心;要通过党课,不断发挥党组织的强大功能,传递出城市管理街巷长制度的力量与能量,在群众中飞扬党员旗帜,传递党课力量。

3.用“党课的力量”打造过硬战斗堡垒,强基固本

党员课程教育篇8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高校党课课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对策:开设必修+选修式党课模式;建立健全党课网上考试和网上党课系统;开辟新的党课教育社会实践学习基地。

【关键词】 高校;党课课程;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党课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内涵极为丰富、作用极其重要。党的各级组织通过党课定期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党性、党纪党规、党史等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其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传承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党课是每一位中共党员的必修课。高校党课亦是如此。

一、当前高校党课课程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1、党课课程设置及实施情况

当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党课课程普遍采用班级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党课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主要以阐述党的理论知识,提升学员理论素养,加强党员的党性为主。高校党校每学期会安排时间和人员,由从事多年党务工作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们进行党课培训,一般以自学、小组讨论、课外活动、撰写学习心得、结业考试等相结合的形式。以江西省某高校为例,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课程内容上,安排了六个主要的专题课程:专题一是认真学习中国共产程;专题二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专题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高校党的建设;专题四是加强党性修养争当先锋模范;专题五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专题六是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以湖北省某高校为例,其党课课程设置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知识教育,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高校党课教育由于其本身特性,所有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均为事先统一安排,这种集中、统一的上课模式有利于党课课程的统一操作和量化。然而,高校“95后”大学生呈现出个性多样化、思想多元化的特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学习的自主性和求知的愿望逐渐增强,党课单一课堂教学中已很难满足现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需求。

2、党课课程存在的问题

(1)党课课程体系建构不够全面。党课课程一般为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设置、安排和实施的,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便于管理、实施、易于操作,对于高效率地加强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关于党的教育有着明显优势。然而,各高校设置党课课程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未形成较为统一、全面的党课课程体系,特别是缺乏实践育人的环节,较难满足党员和积极分子群体思想认识、能力培育等需求。

(2)党课内容体系更新不够及时。党员及积极分子群体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科学有效、合理搭配的党课课程体系及教育培训体系的支撑。在当前党课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上,主要注重在理论上对学员进行培训,通过考试进行考察衡量学习情况。但在党课内容体系更新上不够及时,却缺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

(3)党课教育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党课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内容不仅要着眼于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还要注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生活学习的进步。现阶段,高校党课教育的教学模式通常采用教师讲座形式,这样的形式容易缺乏互动,使学员产生懈怠情绪。此外,由于一般学校党课教育培训的时间较短,容易导致课程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够,课程内容显得单调,难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共鸣。

二、高校党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今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存在领导班子薄弱、专业性的指导教师所占比例低、大学生基层活动开展非常少、系统性的管理和发展缺乏等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着一名辅导员老师负责基层党支部所有日常工作的情况,且一个辅导员同时还兼带管理多个其他班级的具体事务,但由于辅导员老师一人精力有限,很难对学生的指导做到面面俱到、富有感召力,导致学生的各种活动组织缺乏活力,学生接受不到更丰富、更积极的党课教育。因此,加强大学生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师资力量、管理培训能力是当务之急。

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中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有了明显的变化,对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出现一定程度的偏颇。通常发展对象们的党课学习和培训会在各支部进行,但因某些主客观上的原因,象征性的政策解读是一般支部的主要学习内容,收到的教育效果甚微,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前紧后松的错觉,入党前拼命表现,入党后松懈、轻浮,模范先锋作用渐渐淡化,从而在学生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强化大学生基层党的组织活动是一项重要任务。

三、加强高校党课课程教育的对策思考

1、开设必修+选修式党课模式

党课课程集中授课的模式有利于党课课程的统一管理和量化,但课程统一安排会造成课程的灵活性缺乏问题,学生本身个性化需求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采取必修+选修结合的党课教育模式,党的重要基本理论知识这一模块设置为必修课程,党性修养、政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或为学生量身定制或由学生自身发展需要进行自主选择,以此来实现党课设置的人性化和多样化,促进党课教育的实际效果。其次,可将党校规章制度、培训资料、资源信息、最新理论动态等输入网络平台并在各学院和组织机构开通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将党课教育渗入受教育者的课余时间。从而推进党课教育的进度,提高党课教育的实际效果。

2、建立健全党课网上考试和网上党课系统

出勤情况、学习心得的提交情况、党校社会实践的参与度及活动积极性等是党课结业时对党员和积极分子的考核方面。党课课程的结业考试一般是当前许多学校考核当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然而,当前很多学校都是采取院系内部考察的模式,进而造成了各学院、各高校考核的标什痪∠嗤。因此,建立一个学习心得的提交、教师的评价、结业考试的成绩都可方便查询,且科学设计好应考察因素在总分中所占权重的网上考试系统,可以更加体系化、科学化、全面性的考虑党课结业时应该考虑的因素,且更有说服力。

3、开辟新的党课教育社会实践学习基地

党课课程设置上还需开辟新的党课教育学习基地,组织广大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深入校园之外的世界,可以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中增强对党的认识,更能增强党课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同时开展社会实践也更能吸引广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这些实践育人环节体现在明确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目标,在服务的过程中诠释和加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理解;其次志愿者服务、调研、问题考察及分析等工作中安排具体的、相对的社区课程,并要求学习者提交调研报告及学习小结,此外还可以在学员的考核的环节上加上学习基地一方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提升党员和积极分子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覃娟.高校党课教育改革创新探析[J].大学教育,2013(8).

[2] 李昆裕,杨萍.对高校大学生党课教育的思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