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学素养知识8篇

时间:2023-06-09 10:02:28

文学素养知识

文学素养知识篇1

【关键词】专业知识素养;语文教师;农村中学

一、问题提出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知识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四大方面。本文通过对宜春市部分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初中语文教师。分别在宜春市的宜丰、上高、高安三县选取多所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共发放问卷105份,有效问卷共100份,占回收问卷的95.3%。利用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自编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请调查对象对特定专业知识对教学发展的有用性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从“非常重要”到“非常不重要”共5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研究中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研究比较少。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一般是通过自身的知识积累、高校的全日制培养、入职后的课余学习和教育培训。因此,逐渐形成了职前教育—上岗培养—实践锻炼—职后培训的教师专业知识培养模式。当前随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从学科内容知识向学科理论和教师实践转化,极大拓宽了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来源的渠道。

(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来源情况的调查

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城市中学的教学资源相比存在很大的缺陷,如教育经费短缺、教学设施和资源比较缺乏等问题,这严重影响教师专业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素养的培养,降低了语文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因此,采用何种方式满足满足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诉求是影响教师教学的关键问题。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几个方面。[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来源主要有阅读专业书刊、同事间的日常交流、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在职培训、教学观摩活动。结果显示:教师获取的专业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主次不分、知识不系统,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知识来源对促进语文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教师的学科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语文学科知识的发展仍以教师的在职培训和业余学习为主要形式。本文认为获取语文学科知识的来源主要有语文专业课、语文教法课、各种专业书刊。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1%的教师认为各种专业书刊对学科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有27%的教师认为语文专业课对学科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有11%的教师认为语文教法课对学科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结果表明知识来源对语文学科重要的排序为:各种专业书刊、语文专业课、语文教法课。

(三)知识来源对促进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获取教育理论知识的来源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自学专业书刊、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活动几个方面。[3]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4%的教师认为自学专业书刊、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对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有25%的教师认为和同事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活动对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有11%的教师认为教育见习和实习对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结果表明教师知识来源对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的排序为:自学专业书刊、自身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教育见习和实习。

(四)不同来源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知识、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教学法知识、语文课程知识几个方面。[4]语文学科知识是指基础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是中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性知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语文课程知识原本是学科知识转化而来的适合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所教的具体知识,

主要表现为语文素养目标知识。语文教学法知识是具有语文学科教学特色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知识,是中学语文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知识。[3]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45%的教师认为学科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有25%的教师认为教育理论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有23%的教师认为学科教学法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有17%的教师认为课程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结果表明:中学语文教师认为不同来源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

四、建议

(一)加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与引领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应在教师教育和培训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与引领。在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与引领过程中主要工作应该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知识量的积累。同时在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中要突出不同学段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积累经验,勤于反思,加强同事交流,同时注重阅读专业书刊,通过以上途径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同时建议学校的管理者采取措施为这些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

(二)建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

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课程中专业知识对于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和中国语文教育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建构存在重要问题,集中表现为由于语文学科知识的建构比较困难而导致到目前为止语文教育领域没有统一的课程知识。由于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的本体性知识建构存在问题,而导致其他相关条件性知识的建构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所以,以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为核心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当务之急,对于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建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

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入职及在职评价的重要内容。由于现阶段没有建构起科学完善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所以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为完善语文教师专业教育体系,应该尽快建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36.

[2]李琼.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学专长的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3.

文学素养知识篇2

“语文素养”一词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前后出现了十多次,可见语文素养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性。

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想情感、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结合。

在一定的范畴里面:“语文素养”和“语文素质”都指称语文教育的一种结果形态和存在。顾云龙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思考得比较深入。他进一步指出:“从概念的周全性看‘语文素养’要比‘语文素质’概括得更准确,更能揭示学生语文素养(或素质)生成的主要原因。”

因此,“语文素养”的进一步具体化,就应当表现为一种能力,一种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这一种能力又怎么在一个人身上得到体现呢?有什么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有要求。但都较为系统,我们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受此影响,一般也就从通常所讲的“听、说、读、写”入手,并以此作为标准,最终造成受教育者“听不清,说不明,读不懂,写不好”的可悲局面。好的语文素养,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应是能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听话看文章能融会贯通,说话写文章能自然充分地表情达意。

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看他认得几个字,写得漂不漂亮,背了多少成语,记了多少名言警句等,有的甚至就看他考试得多少分。这是及其偏颇的。

我认为,一个人要能听、能说、能读、能写。仅认识几个字,背几个成语,几句名言那是不够的,应掌握多种的表现手法,当然包括修辞。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以修辞为主的语言。通过修辞,使学生了解语言准确、生动、有理的美感来源。通过修辞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智力,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修辞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我们的修辞教学现状怎么样?

胡性初先生在1994年国际语言教育研讨会上就指出:“从大陆与香港现行的中学语文(汉语)教材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大陆或香港,都没有把修辞教学提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都是以修辞的辨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其实都是把修辞当作语文教学的一种点缀,从而,把修辞教学引向了误区。”他进一步指出,当前的修辞教学一是目标不明确,二是重点不突出,三是过于依赖参与教材附录联系资料。

时隔十多年,我们的语文修辞教学又如何呢?

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其中第二部分对修辞教学方面是这样阐述的:“了解常见辞格的一般用法。”第三部分对语法修辞教学的要求是:“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内。”受此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会有多大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若是遇上那些对语文有兴趣的教师,他们还会津津乐道地趣讲一番――因为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种享受,有时可以说是一个卖弄才华的机会,别的教师就只会照本宣科地讲一讲――此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等。而学生呢?根本就没有兴趣理会什么修辞了!

可见,从1994年香港国际语文教育大会到现在,虽然时隔十多年,但修辞教学仍未能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当前没有把修辞教学提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其次,当前的修辞教学只是让学生了解了常见辞格的一般用法,而对修辞手法所起的表达效果学生都没有掌握。我想,这势必会影响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教学实践要求我们重视修辞教学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较好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子、阅读能力、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包括情感态度和知识认知能力两个方面,要养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抛开修辞,恐怕是很难办得到的事情。不懂得修辞,阅读文章是难会其意的。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一切壮烈的搏斗开始了。”一般而论,搏斗选用“激烈”修辞而不用“壮烈”。然而作者,此时无意说明搏斗本身形态上的剧烈程度,而是着意表现这场搏斗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意义――勇敢和气节。可见作者选“壮烈”而舍“激烈”正是从所要表现的题旨出发,注意用词的修辞和感彩。可见,不掌握一些修辞并能熟练运用,无论是在“听、说、读、写”的哪个方面,都不会有出色表现。

总之,为了养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抓好修辞教学。

四、科学修辞教学的策略

1.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课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养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而这所谓“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人文素养”都离不开修辞。一个不懂得一点修辞知识的人,看文章能看懂,写文章能写得生动,与人交流能恰当地表情达意,那是很难想象的!所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出发点出发,从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养成与发展出发,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理念出发,搞好我们的语文教学,而不要忽视或淡薄修辞知识教学。

2.提倡以语体教学为中心的修辞教学之路。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走上修辞教学、风格学的道路。也就是语言的研究,这是语言学的文学交界的学科。”由此,修辞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重要性可见一斑。

(1)语体是语文课中的修辞理论和各种修辞现象的载体。修辞与语体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修辞离不开语体,修辞寓于语体之中,并为语体服务。中学语文教学,如果抓住了以语体为中心这个纲,就如同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就能做到纲举目张,使教师教得主动,学生学得灵活、生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以语体为中心的修辞教学体系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根本保障。中学语文教学目标,归纳起来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交际能力。而现行的中学语文修辞教学,却只重视培养学生去辨识几个修辞格,教师也只讲十几个修辞格来代替全部修辞格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必须建立以语体为中心的修辞教学体系,打破以修辞格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才能切实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有很强的汉语交际能力的人才来。

(3)建立以语体为中心的修辞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

(4)奖励以语体为中心的修辞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的思路。

3.贯彻修辞教学的基本原则。修辞教学要努力贯彻中学生语文大纲提出的“精要、好懂、管用”的要求,并注意两个原则:其一,整体考虑,分项教学。如可以按“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辞格运用――变长结构”来确定。其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实施修辞教学的基本方法。

(1)结合题旨、情境。

题旨是说和写的目的,是说和写的灵魂。因此通过修辞活动进行的语言训练要结合题旨。如《茶花赋》中描写山茶花,先写“像一团烧的正旺的火焰”,结尾又写:“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目的是表达歌颂社会主义祖国的题旨。

(2)重视技能培养。

文学素养知识篇3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学科建设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大力倡导新课改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具备什么样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丰厚的知识和文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键就在于语文教师自身的学养、自身的文化积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语言学知识

现代汉语方面: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汉语的系统知识,懂得汉语的声、韵、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懂得一定的词汇学,懂得词的构成与规则,了解词的基本义,掌握辨析词义的方法,掌握词语的感彩。熟悉汉语语法学和修辞学知识。古代汉语方面,应初步了解一些比较常见的文言知识,能为学生在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二)文字学知识

根据小学汉字教学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应从一定程度上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与体系等,了解汉字的历史功能与发展前景,为更好地教学汉字打下基础;熟悉汉字的各种笔画、笔顺、各种结构与形、音、义的关系;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识字习惯;懂得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熟悉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三)文章学知识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小学语文教学的大量内容是文章的读写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学习与精通文章学。首先要掌握文章本身的构成规律,熟悉文章的主旨、质料、结构、表达、语言等要素,了解它的内部联系。具有一定的阅读学知识,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同时,还得学习一定的写作学,掌握写作基本理论知识,能对文章的写作与批改做切实而有效的指导。

(四)文学史知识

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的从教师身上受到影响,有时不知不觉中从教师身上受到的影响效果强烈而持久,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提高自身能力素养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能力素养要求不仅包括一般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正确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力等,而且包括反映新要求的特殊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把教学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这将很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愉快和高涨的学习情绪,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使学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就会乐学、爱学,这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

(二)具有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在新课程中,出现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三)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种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丰富的知识海洋中自主探究,寻求答案,提高学习能力。

(四)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素养最重要的是有引导创新意识,其核心是推祟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创新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创新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意识,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活想像力和创新思维。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懂得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

在一些调查中,学生列举的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特征,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学生喜欢幽默感强的老师,因为这样的老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学生可以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他的睿智,他的风趣以及他的对世事别具一格的洞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善用幽默能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使人相处得更融洽,使彼此的关系更和谐。课堂上,教师如果能运用幽默的话语,委婉的提醒,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达到批评的目的。例如:有一位教师在看到有学生伏在课桌上打瞌睡。他就停止了讲课,用诙谐的语言讲道:"听说有一个小企鹅,在跟师傅垒巢时,总是爱把头和长长的脖子贴到地面上呆一会。它师傅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小企鹅回答说:'我是对师傅的礼貌。'由此我深受启发,有的同学上课总喜欢把头贴在桌子上,可能也是出于对老师的礼貌吧!"话音刚落,学生哄堂大笑,那个睡觉的同学在笑声中被惊醒,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又如,在听到有学生在讲悄悄话时,老师可以巧妙地说:"听,两只蜜蜂在嗡嗡地叫呢!"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也能听出老师的言外之意。这样随机的幽默马上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融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享受快乐。

四、小学语文老师必须真诚求真、锤炼思想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学科,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的重要学科。科学是求真的,人文是求善的,因此我们信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定是真诚的,课品如人品,会影响学生一生。我们要上真实的课,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我们听课,常会听到一些假课,学生在课堂上对答如流,教学各环节"上演"得环环入扣、天衣无缝。但是学生却没有任何长进,无非是为了显示教师的"教学才华"无辜而虚假地当了一回陪客。课堂教学不同于舞台表演,看重的是一个过程。看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智慧地引导学生。

"我们教师不必刻意追求完美,而是应该尽心尽力地把课上好,追求一份真实。"著名语文教研员周一贯老师如是说,"还课堂以真实,允许不完整。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探索,充满了尝试,也充满了失败的过程。我们老师不必和自己过不去,崇尚自然才是人性化的追求。"

文学素养知识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人文素养;以人为本;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培养路径方面,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渗透关于物理的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本原则,将物理教学与物理课程的人文底蕴联系起来,把握好人文素养与物理教学的辩证关系,加强学生对物理的客观认识,提升教学质量。

一、对物理学科人文素养的认识

人文素养含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人文”,二是“素养”,用物理的眼光来解读,即人文科学和物理素养的整合。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客观认识人文素养,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增强教学质量。首先说,人文素养的核心概念并非一种能力,而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对象的精神”。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主旨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知识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关心人的心性完善和成长,体现以其发展为需要的情感与价值观。其次,人文的本意是以人为本,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本质,树立起以知识来造福人类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而素养则蕴涵了两个基本要素,即能力要素与精神要素。其中,能力要素突出了学习知识的价值,只有不断地学习知识,才能提升自身的能力,这是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时必须重点渗透的一个思想理念。而精神要素则体现在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要包含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人文素养培养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懂得为何学知识、如何学知识以及如何应用知识,从而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而造就更多的人才。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应把握好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将物理学深奥的人文底蕴尽量以浅白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中学生更乐于接受知识,接受更多的知识,同时注重培养方法的多样化,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一)利用物理学史,搭建学生与人文素养之间的桥梁

纵观整个物理学史,千百年来一部物理发展史即是一部完整的科学演进史。其中蕴涵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以及物理学家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这些史料对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史,搭建学生与人文素养之间的桥梁。在实践中,展现物理学史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在备课时结合课题内容,补充一些物理学家获得成果的经历,剖析他们成功的原因,以及为学生介绍这些研究成果对人类发展造成了哪些影响。如在教学电阻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东汉王充《论衡》中“顿牟掇芥”的典故,让学生了解用“顿牟”(琥珀)吸起“芥”(菜籽)的神奇;也可向学生介绍“莱顿瓶”的由来,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第一个能够保存电荷的容器是怎样诞生的,等等。通过这些小故事,或典故的导入,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物理知识的由来,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二)发掘教材的魅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初中物理新课标中融合了大量的精彩短文、精美图片或小故事,这些因素的导入增强了物理的趣味性,同时也为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了基础。利用教材资源,发掘教材的魅力,将教材内容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带领学生对教材中所提到的一些有趣现象进行实验,是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例如,“人眼看不见的光”,将太阳光用三棱镜折射出来,在红光下放上一个温度计,用温度计的读数来确立红外线的存在。通过这种实验,可有效将教材中的小故事用实践形态展现出来,而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并激发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教材中散文一般的语言描写也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媒介,在学习这些物理知识时,教师可结合课文的语言描写,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音乐来创设一种文化情境,从而感染学生的情绪,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将“运动”在音乐和绘画中的表现展示出来,使学生对运动的理解具有广阔性,而不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物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的层面上。这些人文资源具有高度的利用价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深入发掘,并加以利用,以此来让学生认识物理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物理实验教学――人文素养的催化剂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物理实验一直被用作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这种实验的目的比较单纯,许多教师还没能发现物理实验的更大价值,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摘要:对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对物理的客观认识,提升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首先,物理验中的人文素养体现在了实验的严谨性层面,鼓励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实验材料采集的科学性,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其次,物理实验中的一些理论知识大多源于物理学家已经定论的知识,借鉴前人的思想,体验前人实验时的感受,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进中学生与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发现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

(四)借助生活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生活资源的采集需要学生的自学与探索,但其不是一种单纯的课外活动,而是由课外自学和课堂组织引导探索两个部分构成。其中,课外自学的主要内容是实践部分,主要包括了解课题内容、在生活中查找与课题相关的现象、提出问题以及准备实验材料等等。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一课,这一课的概念性较强,蕴含了较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生的自学难度也较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课外自学能够有效把握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课的重点,并明确该课的知识点,最后通过实验材料的采集,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对于教师而言,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教师应将培养的重点放在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层面,配合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树立起积极探索的意识,加强对物理课程的客观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在神奇的物理世界里翱翔。

文学素养知识篇5

商科院校 人文素养 教育体系 措施

一、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内涵

《周易》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程颐《伊川易传》释作:“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可见,在中国古代,人文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西方,人文是指高雅学问和高超技艺的教育与训练,统称教养。“素养”是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的总和。人文素养,就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其内涵十分丰富,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层面,大致可分为六方面。

1.科学素养。这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部特质,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0年我国只有3.27%的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欧盟国家的水平。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软实力”,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增强其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2.传统文化素养。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不仅外显于民俗民风、建筑艺术、经典文献当中,也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自身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深刻影响。

3.文学素养。这是一个人的语言、行为、思想体现在文学方面的综合能力和修养。观其文,秉其性,知其人。文学素养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情趣以及阅读、写作、思辨和交际的能力。商科院校的大学生尤其需要加强文学素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知识,通晓古今中外主要作家和作品,熟悉儿童文学、民间文学常识,学会文学创作。

4.艺术素养。主要指对艺术的认知、体验与创作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大学生艺术素养主要表现在对艺术的兴趣、鉴赏、体验与创作等。商科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鼓励学生了解多种艺术形式、流派,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

5.历史素养。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而形成的内在品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可以明智”。良好的历史素养,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明辨是非,还可以培养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6.法律素养。这是公民具有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并自觉应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目前,不少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由此引发的恶性案件亦屡见不鲜,如2004年“马加爵杀人案”,2010年药家鑫杀人案等,其案犯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培养其良好的法律素养具有战略意义,影响深远。商科院校尤其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

二、商科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

1.顺应现代教育改革潮流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转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也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责任,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商科院校主要培养现代商科人才,应顺应教育改革潮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学校建设成传授科学知识与倡导人文精神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2.商科院校培养特色人才

国内外的商科院校大都将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好的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商科专门人才,尤其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道德情操、富有洞察力和深刻见解的,有文化教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北京工商大学2004年启动“新世纪十大教改工程”,明确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商科人才的总体要求。湖南商学院坚持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商科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商科人才的责任,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实现其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3.WTO时代社会亟需高素质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重要成员,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贸易大国,正在向贸易强国迈进,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这种发展态势为我国商科院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求商科院校培养出既懂经济又经营管理、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商科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亦义不容辞。

4.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提高人的素养,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商科院校的大学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健全的人格等,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必不可少。首先,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在追求知识、获得技能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其次,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完善商科院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其人文知识体系,培养其人文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既具有科学素养,又具有道德修养,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保证大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不足

1.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养陶冶

爱因斯坦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只能使人形成一种有用的“机器”,而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目前,商科类院校大都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却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开设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偏少,课时不足,教学资源缺乏。其次是人文素养教育流于形式,开设的相关人文课程也主要停留在人文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和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2.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教学

目前,商科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主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未能很好地做到“学思结合”和“知行合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因此,高校必须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人文素养教学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将所学人文知识运用于实践锻炼,并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只有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大学教育体系,这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3.学生人文素养参差不齐

目前,商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呈现参差不齐的特点。部分学生人文素养好,知识全面,有良好的思想境界和积极健康的心态。但也有不少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以自我为中心,好高骛远,缺乏社会责任感。

四、商科院校应构建立体式人文素养教育体系

1.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商科院校应构建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将人文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教学大纲编制、教材选订和教学组织的指导,开设种类丰富的人文素养课程,如历史与传统文化课程,语言与文学课程,艺术与审美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哲学与思想政治课程,法律与社会伦理课程等等。商科院校应保证人文素养课程在课程体系占有一定比例,对授课教师的资质和授课方式做出具体要求,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言传身教,还应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还应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一定量人文素养课程的学分,使人文素养教育得到贯彻落实,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2.大学生社团是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它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爱好自愿组成、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以其开放性、学习性、互、趣味性吸聚广大学生。据调查,8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高校社团组织。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锻炼了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课余生活。大学生社团也可以组织有特色的活动,提高社团成员的人文素养。如理论学习型社团,可组织社员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参观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先烈的遗迹,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如学术型科技社团,可通过组织学术交流、科技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如社会公益型社团、文学艺术社团,也可组织文艺演出和公益讲座等,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商科院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社团蓬勃发展,培育优秀社团,使高校社团真正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平台。

3.社会是一所大学,也是商科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舞台。社会实践拓展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磨练意志,坚定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获得比在课堂更直接、更深刻的体验,社会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理想情操、人格信念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商科院校应与社会紧密合作,整合校内校外多种教育资源,创新人文素养教育的模式和手段。

五、商科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措施

1.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人文素养课程建设

培养商科类人才是商科院校的核心职能,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首先,高校领导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真正认识到人文素养对大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重要性,确立以育人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创新意识为重点,切实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其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人文、艺术、思想政治等人文素养层次高的专任教师担任人文素养教学工作,采取集中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学骨干队伍。再次,商科院校要加强人文课程建设,重视人文素养课程的设置、人文师资的配备、经费投入等,使人文素养教育得到充裕的资源支持。再次应科学规划和全面监控,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计划性和可执行性。制订相关鼓励政策,调动师生自觉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加强人文素养教材建设,组织编写适合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特色教材,尽可能采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人文素养教材。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作用,可从四方面着手。第一,整合校园文化资源,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建设专门的校园人文素质教育网站,通过网络平台,传播人文知识,宣传人文素养教育的活动和成果。重视校园的文化中心、文化展厅、文化橱窗的建设,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文化作品展,普及人文知识,宣传人文精神。第二,举办各类人文素养教育系列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多种人文知识讲座,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第三,充分发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大型文艺晚会、人文论坛等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积极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具有时代特征和商科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第四,鼓励大学生积极组建各种有益的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创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使社团活动成为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

3.校企互动,加强校外人文素养教育基地建设

校企互动,高效整合学校、企业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热心支持,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多赢的效果。首先,商科院校应重视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地位,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相应的学时和学分,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组织机构和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其次,商科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加强校外人文素养教育基地建设。坚持互利互惠的原则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实践平台,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开拓企业实践基地,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企业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学生积极回馈社会的感恩意识、服务意识、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完善人文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使人文素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首先,学校应建立操作性强的人文素养教育评价体系,出台相应的评估制度和评估细则,构建多元互动的科学评价体系,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评价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客观性,避免评价走过场,敷衍了事。其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化社团、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演讲辩论及知识竞赛,并将其作为学生人文素养和能力的评估内容。同时,学校为学生颁发人文素养教育的结业证书,完善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档案,为学生就业、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马明华,涂争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袁群人.文精神视域下大学生的审美艺术[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文学素养知识篇6

一.语文素养的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则进一步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把语文素养从“立人”的高度加以强调,这在以往的有关语文课程的文件中是没有的,其意义是长远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教育专家倪文锦教授认为,语文素养包括言语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审美情趣、文化品味、语言积累、智力发展、个性人格等等。

华东师范大学的巢宗祺教授认为,“语文素养”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都涵盖在语文修养的范围内。还有其他各种观点,无须一一列举。

实际上要搞清楚“语文素养”这一概念,首先应明确“素养”一词的含义。“素养”一词,早已有之,其意义也不难理解:素,向来、平日;养,修养。因而《现代汉语词典》 释之为“平日的修养”。而“修养”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意义有二:一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一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这里显然应取前者。“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是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的,“向来、平日”有一贯、稳定之意,所以我们可以把“素养”解释为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达到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稳定的水平。

点击“百度百科”,搜索出“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这样,我们可以明确地给语文素养下个定义:语文素养是学生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形成的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素养。

二.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列出十条,是对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做到了十项要求,就应该认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前,关于“语文素养”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观点:

第一种观点从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出发来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从宏观方面把“语文素养”看作“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的内容。何惠、李东航认为“语文素养”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和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等;二是过程与方法,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民族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

文学素养知识篇7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WwW.133229.coM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文学素养知识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人文素养

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素养,有利于学生冲破封闭的单科教育模式,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平衡。

一、高中物理教学弱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指科学素养之外的一种素养,它主要指人的涵养,或人的素养,与人性、情感、欲望等方面密切相关,其涵盖面很广,道德修养、个性人格、理想追求、文化品味等都属于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一种潜移默化、无所不在的力量。

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意义,如能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否具有认可相容、协调的心理品质,能否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等等。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培养出来的人不管他掌握的科学知识有多少,充其量只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而不能算做高素质的人才。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或弱势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实际上进行的还是应试教育,以高考为宗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在对待学习问题上,他们表现得十分现实。这种现实性使他们把精力集中于学习和高考,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结果就是使学生变得性格孤僻、高分低能,缺乏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与创新能力,适应不了时展的需要。

第二,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自身存在很多问题,如内容多,难度大,难于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等,这些问题使物理教学长期陷于传授知识和题海之中。过重的作业负担,整体划一的评价要求,使得抄袭作业现象特别严重,不少学生在分组实验中编造数据,不实事求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注入式的、被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成长中的非智力因素的注意不够,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第三,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少教师仍然固守传统,持“知识本位”的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知识,但学生的发展不只是学习知识。很多教师片面地认为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会使知识的重要地位受到挑战,对知识的过度关注使得大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自己是否学会了知识,而忽视甚至轻视这些知识所包含的价值因素,特别是科学知识的人文价值因素、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等问题,表现出迷信权威和盲目从众的心态。物理教学在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解题的过程中,忽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正确价值观的养成。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弱化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没有受到关注。

第四,教师自身对物理科学的理解不够深入。大部分的教师自身在接受科学教育时受到的更多的是“科学主义”式的教育,人文知识基础薄弱,而且高等师范教育很少注重理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目前中学物理教师缺乏从科学与人文统一的角度来理解问题的意识,认识问题过程中带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倾向,过高估计科学的作用,过分注重物理知识的积累与提高,忽视了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价值。

科学性和人文性是物理教学的一体两面,两者密不可分。只有把物理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渗透到我们的物理学科教学中,才能指导我们的物理教育朝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强高中物理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自然而然的诉求,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理应承担的责任。

二、高中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很多中学物理教师已经在观念上接受并认可。多数教师在实现自己的教育意图的情况下,一般都能认识到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普遍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根本内涵。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准确解读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高中物理教学应始终把握一个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能否落到实处,教师是关键,作为教师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21世纪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时代,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的根本内涵就在于“人”,就是以人为本。物理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物理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物理不仅是科学,也是文化。[1]物理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承一种文化,传播物理学发展史中真善美的东西。物理新课程标准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起作为课程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观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物理课程性质的体现。这三个维度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实现。[2]知识与技能既是教学的本体,又是实现其他教育目标的载体。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而不能仅仅停留于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从而将三维目标有效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转化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人文素养的养成。

第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是指教师从情感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加工、设计,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教育中的渗透作用。同时,高中物理教学要面向生活和社会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应用的层次上,更应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规律形成的过程,同时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教学条件和对象由始至终挖掘,创造适合于自己教学需要的,有个性的,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不是学科必修课的延伸,而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不是为应试教育服务,而是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服务。比如我们开设的《厨房中的物理》、《家电原理与简单维修》、《生活与物理》等,显然与现行高考没有多大关系,但能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是很有益处的。

第三,物理学史应该与物理教学相结合[3],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萨顿认为,一旦让学生理解科学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就会显示出它的人文性,而且极富人文内涵。物理学史是极富人文内涵的。物理学史应该与物理教学相结合。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4]和“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5]列入了三维的课程目标当中,并且作为一种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路和手段。传统的物理学史教育把科学史作为一种知识附加在科学教学内容上,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物理学史教学模式非常低效。新的科学课程标准虽然把科学史作为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在理论层面上,许多教师对物理学史教育的价值仍不明确,在实践层面上也没有找到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课堂的有效方法。

笔者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教材中的物理学知识和知识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基础,有机地渗透有关历史、社会和哲学等方面的内容,依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使科学学习的过程变为科学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定理等,还可以从中体验和学习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知识的发展也受到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影响。科学知识不仅是靠积累得来的,也是物理学发展不断渐变和革命的结果,促使学生建立起“开放的”知识观和较为完整的物理学知识体系。

第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渠道,但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等,也是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很好途径。教师应当精心组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做到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双丰收。同时,培养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仅仅在学校依靠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家庭包括学生本人的共同配合,只有多方面通力合作,并多渠道的实施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合格人才。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如果能准确把握这一点,结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科学”与“人文”的双重特性开展教学活动,定能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追求,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续佩君,薛永红.文化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课程[J].学科教育,2004(10):13-14.

[2]武淑清.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4):66-68.

[3]周国强.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4(10):1-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