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财务会计一体化8篇

时间:2023-06-18 09:57:26

财务会计一体化

财务会计一体化篇1

[关键词]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体化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企业会计是会计的主体。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两个重要分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两大基本内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同,共同为实现企业的企业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服务;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同时管理会计信息有时也使用一些与财务会计并不相同的方法来记录、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会计的改革有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财务会计主要通过企业定期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服务。相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时对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虽然管理会计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决策,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独立领域,但是在会计行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无处不感受到“管理”与“会计”的融合。

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一体化的原因

1.1 内容侧重点的互补使企业内外兼顾

财务会计的侧重点在于根据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在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日常工作中管理会计并没有重复财务会计的工作过程,而是将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扩展。所以可以将二者的关系概括为基础与建筑的关系,管理会计离不开财务会计提供的日常基础性的资料数据,财务会计也是依赖管理会计对基础数据的整合与加工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增添色彩,而不是只起到记录的作用。所以二者的一体化可以更好地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1.2 时间范畴紧密相连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财务会计时间范畴概括为过去和现在,将管理会计归纳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财务会计记录实际工作完成的情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做历史性的描述。而管理会计主要是对未来的分析预测,依据所掌握的信息和计划,对尚未发生的事项进行指导和处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时间范畴紧密相连涵盖了企业概括总结过去、记录分析现在、预测指导将来的整体时间范围。在时间上的环环相扣加强了企业对时间的控制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流程的完善,更好地创造效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1.3 服务对象殊途同归

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管理会计服务对象主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员。二者的服务对象可以共同概括为企业整体。存在意义都是为了改善经营管理,实现最优管理决策,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二者殊途同归,所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一体化趋势也是它们自身性质所决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将形成一个集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在内的全面核算与全程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核算型会计系统,二者不仅在逻辑上紧密联合,若能在实务中共同协作,便可以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作用,更好地为企业运行服务。

2 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体化的对策

2.1 从事前预测入手促进一体化

在对会计信息整理过程中,会计凭证是所有会计工作及管理会计运用的基础信息来源,也是最基础的数据库管理的信息来源,更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联系、融合的媒介。现行的以货币为单位,仅有财务会计借、贷方记录的会计凭证显然很难满足上述需要,因此必须对会计凭证的记录形式和输入方式进行重新设计。会计凭证记录形式的变化可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原有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加统计信息代码,以求在基础上为管理及会计工作做好准备,避免以后在运用中的重复筛选;二是增加备用信息栏,以记录管理会计所需的非货币信息,使会计信息更加完善,整体提升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一体化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2.2 从事中决策入手促进一体化

财务会计的工作过程中,采集基础数据的收集填写过程可以概括为会计确认和计量以及填制会计凭证的过程,财务会计的分类账、总账和会计报表都可以看作是模型运算的结果。而对管理会计而言,基础数据的采集过程就是对财务会计循环中的原始信息挑选的过程,然后进行计算、对比、差异分析,并产生相应的报告,为事后分析评价做好准备。由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数据可以通过将原始信息源合并的方法达到一致兼容。基础数据的统一确定,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事中决策的统一提供便利,使二者的一体化更进一步。

财务会计一体化篇2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企业会计是会计的主体。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两个重要分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两大基本内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同,共同为实现企业的企业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服务;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其主要工作http://内容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同时管理会计信息有时也使用一些与财务会计并不相同的方法来记录、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会计的改革有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财务会计主要通过企业定期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服务。相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时对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虽然管理会计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决策,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独立领域,但是在会计行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无处不感受到“管理”与“会计”的融合。

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一体化的原因

1.1 内容侧重点的互补使企业内外兼顾

财务会计的侧重点在于根据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在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日常工作中管理会计并没有重复财务会计的工作过程,而是将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扩展。所以可以将二者的关系概括为基础与建筑的关系,管理会计离不开财务会计提供的日常基础性的资料数据,财务会计也是依赖管理会计对基础数据的整合与加工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增添色彩,而不是只起到记录的作用。所以二者的一体化可以更好地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1.2 时间范畴紧密相连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财务会计时间范畴概括为过去和现在,将管理会计归纳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财务会计记录实际工作完成的情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做历史性的描述。而管理会计主要是对未来的分析预测,依据所掌握的信息和计划,对尚未发生的事项进行指导和处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时间范畴紧密相连涵盖了企业概括总结过去、记录分析现在、预测指导将来的整体时间范围。在时间上的环环相扣加强了企业对时间的控制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流程的完善,更好地创造效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1.3 服务对象殊途同归

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管理会计服务对象主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员。二者的服务对象可以共同概括为企业整体。存在意义都是为了改善经营管理,实现最优管理决策,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二者殊途同归,所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一体化趋势也是它们自身性质所决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将形成一个集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在内的全面核算与全程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核算型会计系统,二者不仅在逻辑上紧密联合,若能在实务中共同协作,

转贴于 http://

便可以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作用,更好地为企业运行服务。

2 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体化的对策

2.1 从事前预测入手促进一体化

在对会计信息整理过程中,会计凭证是所有会计工作及管理会计运用的基础信息来源,也是最基础的数据库管理的信息来源,更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联系、融合的媒介。现行的以货币为单位,仅有财务会计借、贷方记录的会计凭证显然很难满足上述需要,因此必须对会计凭证的记录形式和输入方式进行重新设计。会计凭证记录形式的变化可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原有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加统计信息代码,以求在基础上为管理及会计工作做好准备,避免以后在运用中的重复筛选;二是增加备用信息栏,以记录管理会计所需的非货币信息,使会计信息更加完善,整体提升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一体化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2.2 从事中决策入手促进一体化

财务会计的工作过程中,采集基础数据的收集填写过程可以概括为会计确认和计量以及填制会计凭证的过程,财务会计的分类账、总账和会计报表都可以看作是模型运算的结果。而对管理会计而言,基础数据的采集过程就是对财务会计循环中的原始信息挑选的过程,然后进行计算、对比、差异分析,并产生相应的报告,http://为事后分析评价做好准备。由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数据可以通过将原始信息源合并的方法达到一致兼容。基础数据的统一确定,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事中决策的统一提供便利,使二者的一体化更进一步。

2.3 从事后分析评价入手促进一体化

财务会计一体化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体化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企业会计是会计的主体。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两个重要分支。财务会计主要通过企业定期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服务。相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时对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虽然管理会计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决策,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独立领域。但是在会计行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无处不感受到“管理”与“会计”的融合。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一体化的原因

(一)内容侧重点的互补使企业内外兼顾

财务会计的侧重点在于根据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在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日常工作中管理会计并没有重复财务会计的工作过程,而是将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扩展。所以可以将二者的关系概括为基础与建筑的关系,管理会计离不开财务会计提供的日常基础性的资料数据,财务会计也是依赖管理会计对基础数据的整合与加工才更好的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增添色彩,而不是只起到记录的作用。所以二者的一体化可以更好的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时间范畴紧密相连

我们可以简单的将财务会计时间范畴概括为过去和现在,将管理会计归纳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财务会计记录实际工作完成的情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做历史性的描述。而管理会计主要是对未来的分析预测,依据所掌握的信息和计划,对尚未发生的事项作进行指导和处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时间范畴紧密相连涵盖了企业概括总结过去,记录分析现在,预测指导将来的整体时间范围。在时间上的环环相扣加强了企业对时间的控制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流程的完善,更好的创造效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三)服务对象殊途同归

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管理会计服务对象主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员。二者的服务对象可以共同概括为企业整体。存在意义都是为了改善经营管理,实现最优管理决策,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二者殊途同归,所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一体化趋势也是它们自身性质所决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将形成一个集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在内的全面核算与全程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核算型会计系统,二者不仅在逻辑上紧密联合,若能在实务中共同协作,便可以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作用,更好的为企业运行服务。 转贴于 二、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体化的对策

(一)从事前预测入手促进一体化

在对会计信息整理过程中,会计凭证是所有会计工作及管理会计运用的基础信息来源,也是最基础的数据库管理的信息来源,更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联系、融合的媒介。现行的以货币为单位,仅有财务会计借、贷方记录的会计凭证显然很难满足上述需要,因此必须对会计凭证的记录形式和输入方式进行重新设计。会计凭证记录形式的变化可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原有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加统计信息代码,以求在基础上为管理及会计工作做好准备,避免以后在运用中的重复筛选。二是增加备用信息栏,以记录管理会计所需的非货币信息,使会计信息更加完善,整体提升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一体化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二)从事中决策入手促进一体化

财务会计的工作过程中,采集基础数据的收集填写过程可以概括为会计确认和计量、以及填制会计凭证的过程,财务会计的分类账、总账和会计报表都可以看作是模型运算的结果。而对管理会计而言,基础数据的采集过程就是对财务会计循环中的原始信息挑选的过程,然后进行计算、对比、差异分析,并产生相应的报告,为事后分析评价做好准备。由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数据可以通过将原始信息源合并的方法达到一致兼容。基础数据的统一确定,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事中决策的统一提供便利,使二者的一体化更进一步。

(三)从事后分析评价入手促进一体化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一体化, 并非把二者机械的加在一起, 也不是为一体化而一体化,而是把两者有机结合,形成未整合前不具有的整体性质。这样在事后分析这个环节就要把整合后的整体性质发挥出来,当然会计的工作也不能只局限于当下的记录与事前的预测,同样要加大对事后的分析力度,统观会计的各期数据,对营业利润的增长与降低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弊端鼓励优势。具体过程财务会计可以在财务方面进行分析,管理会计仍然可以将侧重点放在企业管理,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完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财务会计一体化篇4

关键词:社会保险 业务财务一体化 设计 实现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228-02

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险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不仅是对业务数据、权益记录的要求,也是对基金数据、资产记录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产生了“两张皮”的现象,造成业务财务数据口径不一致、核算细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同时,经办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财务系统中录入凭证信息。因此,使用技术手段实现业务财务数据的衔接与共享是实现社会保险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1 现状和问题

1.1 业务财务数据不一致

目前大多数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业务财务剥离的方式,业务经办系统由开发单位根据地方业务需求定制开发,财务系统则一般是选购成熟的财务软件,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用人工录入模式,因此业务和财务数据很难保持一致。

1.2 业务财务数据无法联动

由于两个分离的系统无法做到业务财务数据的衔接、联动,当业务经办需要财务联动数据时要在业务系统里开发相关财务查询程序,数据来源由财务系统定期导入系统,数据延迟是不可避免的,且需要的数据种类较多本地化开发工作量较大。

1.3 统计分析困难

各经办机构财务应用软件种类多、平台不一致,接口处理不统一,不同的财务数据间互相孤立,数据收集困难,无法实现上下级数据交流,无法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困难。

1.4 财务对账复杂

经办机构财务部门跟财政部门,银行部门,地税部门,审计部门进行数据交流、对账时,由于目前业务财务“两张皮”的状况使得对账工作变得复杂甚至无法实现。

2 解决方案

2.1 业务系统中建设财务收付确认功能

财务部门将委托银行托收、扣款、两定结算或待遇发放的数据进行复核确认,可根据银行回单在业务管理系统中进行实收实付的确认。

2.2 接口方案

业务系统在完成实收实付确认后,产生财务核算所需的业务原始数据,并将实收实付数据存入中间表,财务接口系统可接收此中间表的业务数据,转换为财务凭证数据并向财务系统传递,财务人员在财务系统中审核财务生产接口产生的凭证数据,使得凭证生效,完成记账过程,并向中间表返回凭证编号等信息供其他业务使用。

2.3 基础数据统一

统一基础资料设置:基数数据设计符合社会保险业务和基金财务有关规范和要求;指标体系设计符合《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结构通则》、《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业务部分》;统一单位和账套,统一科目体系。

统一数据规范:基础数据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基础数据管理组件按照平台、主管单位、基层单位和账套四个层次对公共基础数据进行管理。

2.4 整体架构图(如图1)

3 功能设计和实现

3.1 功能设计

根据业务需求分析,财务生产接口系统功能设计为4大模块,如图2所示。

3.1.1 账套信息设置

该模块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建立生产接口软件与财务管理系统的连接,配置需要连接的财务账套。

3.1.2 转换方案管理

该模块主要实现以下功能:设置业务数据转化成财务凭证的转换方案。即根据业务类型,定制接口中间表数据与要生成财务凭证数据的转换对应关系。通过指标对照关系,配置数据库字段之间的转换规则和条件,包括业务类型和凭证模板。

3.1.3 生成凭证

该模块主要实现以下功能:调取中间表中符合条件的业务数据,将原始业务数据转换成财务生产接口中的临时财务凭证。记录业务数据转换为财务数据的全部过程及相关信息。

3.1.4 凭证管理

该模块主要实现以下功能:调取转换后的财务凭证信息,对已经转换生成的凭证进行回退到业务数据、作废、传递到账务管理系统等操作,向财务系统中生成真是的财务凭证数据。

3.1.5 工作组管理管理

该模块主要实现以下功能:配置操作人员的工作组,配置工作组权限。

3.1.6 操作员管理

该模块主要实现以下功能:新增、修改操作人员信息,设置密码等。

3.2 详细设计

3.2.1 基础数据统一

财务生产接口系统将业务接口中间表数据与要生成财务凭证的数据进行转换,转换为财务管理系统中统一的单位和账套,统一的科目体系。

3.2.2 业务财务一体化

业务系统将实收实付数据存入接口中间表,财务接口软件将接口表中业务数据通过方案配置转换为财务数据,财务系统审核凭证数据、记账后回写接口表(供查询、内控使用)。生产接口原理如图3所示:

3.2.3 精细化核算

账务处理系统可实现审批权限控制,凭证预算控制,大额基金控制、财务科目、凭证辅助核算,支持凭证交叉核算。丰富的账表查询可实时了解单位明细账,单位类别明细账,人员明细账,缴费类型明细账等账务相关信息,实现财务精细化核算。

3.2.4 预算决算一体化

基金报表系统可根据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基础数据经过提取汇总生成劳动保障部门标准的报表数据,即时了解基金预算指标余额,预算指标明细账,此外,考虑经办人员操作工作量,基金报表系统内嵌上报统计财政决算报表功能,实现基金预算决算一体化。

3.2.5 基金综合信息查询

综合信息查询可满足不同层次统计要求,日常账表查询可满足核算层次要求;跨单位查询、统计、分析、预警可满足管理层次要求;跨系统、跨数据库整合信息可满足决策层次要求。

3.2.6 票据管理

票据管理系统可实现票据实物管理及单张全生命周期跟踪,主要功能有票据入库、作废、报销、领用、核销、收回等。

财务会计一体化篇5

[关键词]ERP-U8;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业务处理

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逐渐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经济给企业有效管理提出挑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进行的商务活动将更多的依赖于虚拟网络,需要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企业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与业务职能实现了越来越明显的融合,出现了一体化趋势。财务业务一体化借助先进的管理平台和财务软件实时处理并监控财务信息、供应链管理信息以及生产信息,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有机的统一起来。

一、财务业务一体化概述

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企业集合互联网、数据库、软件平台等技术要素,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企业信息数据汇总、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与预算管理等工作内容融合为一体,建立基于任务驱动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模式,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管理。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必须贯彻全局、系统和集成的观念,克服会计核算只是单纯的以单一的财务软件为核算中心这一缺点,会计核算与管理模式应基于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集成,财务与各业务子系统之间要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使各个子系统组成一个集成优化的、有机连通的信息管理系统。财务业务一体化将极大的丰富企业财务分析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完善会计工作职能。

二、用友ERP-U8管理系统简介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信息化主流系统,而用友ERP—U8系统以ERP系统设计思路的核心,运用模块化管理将企业的经营过程划分为独立子系统,以软件工程技术将各子系统进行集成,系统主要包括总账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薪资管理系统、应收应付管理系统以及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采购、销售、库存、存货核算等模块,各系统的数据关联以总账系统为核心,发生的相关数据、凭证最终汇总传递到总账系统当中进行统一核算。当前国内大中型企业较多的采用各类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和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它以供应链业务为基础,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有效的运行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将成为今后的必然趋势。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流程解析

下面将以生产制造企业为背景,着重介绍用友ERP-U8系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和采购业务的一体化财务处理流程。

(一)销售

业务流程是首先对整个业务过程进行集成优化,使销售管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过程,而是与库存、存货、成本、生产及应收、总账形成一体化集成管理。通过订单、发货单、出库单、销售发票、凭证等环节进行精确的过程管理,单据之间形成可追溯性的流转,简化了大量的计算和校对。财务针对销售业务发生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对业务单据进行核算生成记账凭证。这里,需对其中几个重要环节进行说明。首先,销售管理中分为支持先发货后开票和先开票后发货两种业务模式,并提供历次售价、最新成本加成以及按价格政策定价等三种价格依据。按价格政策定价时,依据业务类型、单据、客户分类、客户、存货分类、批量、价格有效期间制定价格政策。价格政策可以依据不同的销售对象、不同的业务类型进行定价,可以按客户定价也可以按存货定价。当按存货定价时,比如某款时装除尺寸外其他特征均相同的情况下,尺寸作为自定义项,不同型号服装可以采用不同的价格。在保证价格合理精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建立价格档案的工作量。其次,销售管理中提供两种针对信用期限和信用额度的管理角度,可以针对客户,也可以针对部门、业务员进行信用管理。通过设置单据信用控制的触发点策略,完成信用对象的业务处理以及对信息额度的审核。在单据保存、审核时按照选择的信用策略,对信用额度、信用天数按照指定的选项进行信用控制。信用额度、信用天数两项可按业务员、客户进行复合控制,超过信用额度可以逐级向上审批。最后,销售管理中销售发票的处理采取多种灵活的处理方式,发票不但可手工录入,还可根据销售定单或销售发货单生成,并且针对某些行业(如超市等)在某些时候需要开具发票,很多时候不需开销售发票的情况下,增加了销售发票可选的业务模式。同时,多张发票合并现结的功能极大的满足不同行业不同情况的企业用户。

(二)采购

首先采购业务在以销定产的模式下,所有业务都围绕销售展开,销售部门首先根据销售定单到仓库部门提货,如库存货物不足则会由企业向生产部门下达生产任务,生产部门根据需要生产的成品数量换算成生产需要的物料清单然后向采购部门提出采购申请(请购单),而商业企业则直接向采购部门发出采购申请。采购管理部门汇总企业各部门的采购申请经审核确认后形成采购计划,采购部门以采购计划为依据向供应商询价,根据供应商的报价进行比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供应商收到订单进行发货,企业收到采购货物进行质量检验入库,同时采购发票在应付系统形成应付款,而入库单在存货核算记帐后通过凭证的方式传入总帐。财务针对采购业务发生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对业务单据进行核算生成记账凭证(见图2)。从上图中可以发现,采购业务主要涉及到的模块有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应付账款以及总账等。其中采购管理负责采购入库单、采购发票的录入和入库单结算,库存管理负责采购入库单的审核,存货结算负责采购入库单的记帐和生成入库凭证,应付帐款负责发票结算和生成发票、核销凭证。采购业务中最主要的两种单据是采购入库单和采购发票。采购入库单(物流)在库存管理中审核,在存货核算中记账和制单,登记存货明细账和存货总账。采购发票(资金流)在采购管理中审核,在应付账款中制单。发票既可手工输入也可由采购订单或采购入库单或采购到货单生成,在单货同到的情况下,由系统自动完成结算。未能结算的业务,根据单到货未到或货到单未到两种不同的业务情况分别进行暂估入账处理。同时采购发票支持现付功能,多余款项系统可自动结转为预付款。用友ERP-U8采购管理系统中还增加了请购、比价、到货、结算等业务环节,协助企业实现全程业务管理。下面,针对采购业务环节中的几个重要节点进行说明。1.采购环节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采购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需要进行采购时,要首先向采购部门提交采购申请,采购部门根据采购申请统一制定采购计划,经过相关岗位的审批后由采购部门统一进行采购,这样的环节设置在大型的集团企业经营管理中尤为重要,在提高采购透明度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重复采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2.到货功能使货物在入库前作了一次短暂的停顿,对于途中耗损厉害,甚至经常引发纠纷的情况进行统计,查找原因,对于产品质量成为瓶颈、零售企业经常为之苦恼的样品、赠品问题、一些商品库存经常性不准确或对于采购计划制作的辅助等情况,到货功能环节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3.发票结算是提供自动结算功能,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入库单和发票的供应商、数量相同,则将完全匹配的入库单记录和发票记录进行结算,生成结算单子表,记录入库单和发票相应的业务信息。如果实际入库与计划不符,可修改入库单的结算数量,发票金额作为入库的实际成本入账,并标记为已结算。这样由系统自动核算完成的采购业务,可减少了用户的手工干预,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需要强调的是,采购部门要为企业生产经营中能及时有效的提供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物资,满足企业要求,降低库存成本,保证其他部门的物资供应,降低采购成本,且应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采购周期、采购成本、采购渠道等),合理有效地使用采购资金(规划付款周期、付款量、计划采购资金)。采购业务状况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采购业务管理不善会导致生产缺料或物资过甚,从而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综合上述业务流程分析发现,物料需求计划是企业整个财务业务一体管理的源头。ERP-U8环境下的物料需求计划是完全重新规划的,在物料需求计划业务线中完全遵循MRP预算规律。其业务流程为,首先将物料需求计划建立在销售订单及预测单的基础上,经过MRP运算,形成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其次,该模块不仅仅是计划的编制模块,而是以计划为基础形成生产订单和采购订单,从而对订单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满足企业的一体化管理需求。

四、结束语

企业在基于用友ERP-U8系统下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构架之下,加强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改善企业管理结构,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将彻底改变企业财务管理单纯的财务核算功能,实现企业财务、业务系统的有机结合,带动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更快转型,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同步流动,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媛,刘桢.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7:7-8.

[2]李红亮.论财务业务一体化导向的财务流程重组[D].厦门大学,2008.

[3]张超.信息系统财务业务一体化功能设计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4]乔荣.财务业务一体化环境下业务部门的日常处理[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38-41.

财务会计一体化篇6

采购管理系统具有两大功能:一是采购管理;二是采购结算。该系统主要提供对企业采购业务全流程的管理,它支持以采购订单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其主要任务是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处理采购入库单和采购发票,并根据采购发票确定入库成本及对采购付款的全过程管理。采购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主要包括填制并审核采购订单、填制入库单、填制采购发票、进行采购结算和进行采购业务付款等业务内容。要想学好采购业务,首先得明确采购业务的流程。采购业务的流程为:填制并审核采购订单,接下来就是随着商品入库,由采购订单生成采购入库单。然后可以根据采购订单或采购入库单流转生成采购发票,进行采购结算。

二、销售系统

销售管理系统提供了对企业销售业务全流程的管理,主要通过对销售订单、发货单、销售发票的处理,动态反映各种销售业务数据,便于企业及时了解销售相关信息。该系统支持以销售订单为核心的业务模式,主要任务是处理销售发货单和销售发票,并根据销售发货单等发货成本信息确认销售成本以及根据销售发票进行销售收款的全过程管理。销售日常业务是指对企业销售业务的全流程进行业务处理、核算和管理,主要包括填制销售订单、填制销售发货单及填制销售发票等。对于销售业务,同样首先得明确销售业务的流程。销售业务流程为:根据实际业务录入销售订单,随后保存和审核,然后再根据销售订单生成销售发货单,并流转生成销售发票。进行销售结算,与客户进行收款结算,包括直接收款或暂欠货款等。

三、库存系统

库存业务系统主要用于管理企业的存货、通过对存货的收、发、存业务的处理,能够及时动态地掌握库存存货的各种信息。该系统提供对企业库存业务全流程的管理,对存货进行入库及出库管理,并有效地进行库存控制,实时地进行库存帐表查询及统计分析,能够满足采购入库、销售出库、产成品入库、材料出库以及其他出入库等业务的需要,并且提供了仓库货位管理、批次管理、保质期管理、不合格产品管理、现存量管理和条形码管理等业务的功能应用。在购销存集成应用时,库存系统可以对采购系统生成的采购入库单、销售系统生成的销售出库单进行审核确认,为核算系统提供各种出入库单,在核算系统生成凭证后自动传递到总账系统。库存系统日常业务是对企业存在仓库中的存货进行业务处理和管理。主要包括审核采购系统和销售系统所填制的采购入库单和销售出库单;填制产成品入库单、材料出库单、其他出库、入库单及盘点单等。对于库存业务,同样首先得明确库存业务的流程。库存业务流程为:审核采购入库单;审核产成品入库单;审核销售出库单等。

四、核算系统

财务会计一体化篇7

1.1按会计岗位分专项教学环节这一层次是财务会计课教学的起点,是最基础的环节,关键所在。按实际工作中各岗位要求来完成理论与技能教学,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每个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已初步学习了会计的一些简单知识。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将教学内容分为各工作岗位独立进行,如设置出纳岗位、往来核算岗位、仓储岗位、工资岗位、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岗位等,让学生在学习中直接使用正规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来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熟练掌握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逐项完成教学。例如出纳岗位教学时,让学生在进行现金收付业务的凭证填制过程中穿插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使理论与技能操作相辅相成同时完成。从而对会计工作的理解从抽象到具体;学生在熟练地掌握各岗位专项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及技巧的同时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以各岗位的典型业务为基础,以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某一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实际会计业务资料为依据进行,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目的有计划地接触未来实际工作中将要面临的任务,为毕业后直接上岗奠定基础。

1.2按会计岗位综合教学环节这一层次是财务会计课教学环节的核心部分,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合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熟悉了会计各岗位对所发生的同一经济事项如何进行处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各岗位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进一步掌握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例如企业出现提现备用事项时,站在现金的位置上来处理显得较为简单,直接做减少银行存款,增加库存现金即可。如果从整个会计流程来看,就会涉及企业里支票的填写、确认、签章、复核和银行的核对付款等的许多环节。这时按岗位要求,安排学生分别完成不同岗位的工作,同时熟悉该业务引起的与其他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接下来让学生在各岗位之间进行轮岗学习,保证学生对核算程序以及每个环节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只有这样,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就会变得易于理解、易于记忆;同时技能训练的水平层次才会提高。

1.3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全真实训操作环节这一层次是财会课程教学的巩固和与实际工作对接过程。分析岗位要求,从真实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出发,解构和重组教材知识点,选取典型企业某个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具体经济事项作为资料,设置一套财会综合实训模拟题。使学生如同亲临会计工作的现实环境,让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个人技巧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熟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锻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财务会计各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忱,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边学边巩固,可以使同学们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进行系统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各项能力,为未来的个人事业发展打下基础。另外,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应对传统教学法的考试形式进行改革。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监督和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分评定采用一课多考形式,如根据理论测评、技能考核、作业质量、竞赛成绩、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进行综合评定。在技能考核部分增加岗位协作能力评议,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其团结协作能力;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考试合格可以取得双证书:一是毕业证,二是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做能有力地保证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同步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为教学目标的职业教育的特色。

2“理实一体化”模式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注意点

2.1会计理论是技能实践提升的基础技能课具有简单、直观的特性而理论课枯燥、晦涩,所以学生在财务会计学习中喜欢实践性强的技能课,而不愿学习深奥的会计理论知识。虽然简单重复操作会让学生有成就感,但会使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成为机械化的“机器人”,只会重复简单机械的工作。而更高级的财会技能是需要有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的,教师必须首先明白这个道理,不断提升学生财务会计理论水平。否则极易出现“师带徒式”的情景,使学生长期懒于思考,阻碍了学生自我提升和终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2教学中应该学练相长财务会计理论与会计技能实践的同一性和相融性,是“理实一体化”模式的主要特点。因此,教师在讲授每节课时都要确定技能目标,并围绕这个明确的技能目标完成与其相关的财务会计理论认知目标。不能把理论与技能变成在同一教室,同一老师同一时间进行的两块教学。否则就会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微缩版。

2.3尽量缩短训练中的“停滞期”在训练初期,学生只能完成一些简单机械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很快,成就感高。由于会计理论的缺乏,在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使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大受影响。因此,在财务会计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技能实践深入讲解会计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注意知识牵引,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帮助他们尽快跨过“停滞期”。

财务会计一体化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体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加,我国的施工单位越来越多,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出现了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施工企业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之间的工作任务分工不明确,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施工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给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资金浪费,如何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如何实现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一体化受到了国家和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文章就目前我国施工企业中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针对我国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力求能为实现我国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一体化提供适时的参考。

一、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

(一)财务会计

从管理学角度来讲,企业会计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财务会计,另一方面指的就是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手段过于传统,又被成为“传统会计”,财务会计在工作过程中的重点主要侧重于企业外部决策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在工作过程中主要通过财务报表的定期提供为主要手段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财务会计在企业在生产运营的决策阶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高企业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作为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被成为“内部报告会计”,管理会计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财务会计有一些的区别,管理会计在工作过程中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加快企业的经济发展,为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内部进行相关的经济管理及决策时提供适时的参考,同时,需要确保所提供参考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管理会计在工作过程中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对企业今后的成本规划和控制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三、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一体化的可行性

在我国,近些年来,我国的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阻碍,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很多的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立,施工企业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效性能的充分发挥,对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立,无法确保施工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的财务监督和管理,给我国施工企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一)管理会计属于财务会计的补充与延伸

在我国的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施工企业最早采用的财务管理方式就是财务会计的管理方式。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施工企业所采用的财务会计管理已经不能符合我国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国情的需要,无法适用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也在对自身的体制不断地进行着深入的改革,以求加强对施工企业的财务发展进行全面的预算和管理,以求能达到施工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所期望获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管理会计应运而生,管理会计扩充了原有的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能,但是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和职能都是以原有的财务会计为基础进行的丰富和扩展,因此,我们可以将管理会计看作是财务会计在发展过程中的补充和完善,管理会计属于财务会计的延伸。

(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作为我国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属于会计管理体系,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在工作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财务会计对施工企业的外部发展进行财务方面的管理,管理会计则是对施工企业的内部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面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都需要进行不断的改变和创新,可以说,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的最终目标一致

虽然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是实现施工企业的外部经济发展,而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则是提高施工企业的内部经济管理,但是,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两者的工作任务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两者之间的最终工作目标是一致的、相同的,都是为了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实现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战略目标,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一体化的途径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细化力度

为了实现我国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一体化,施工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细化力度,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加强对会计凭证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施工企业发展过程相关的经济业务记录的可靠性,使施工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经济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为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的、有效的原始记录,为实现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和管理会计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2.加强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

在我国,很多的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对企业进行管理过程中经常缩减企业的管理机构,我国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一体化发展,就一定要运用好信息化这一有效的平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息化技术在我国迅速的普及开来,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为我国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术支持平台,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能够确保财务管理部门及时的了解施工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财务数据的变化情况,为施工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参考资料,减少了施工企业的资金浪费,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率,为施工企业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总 结:

总之,虽然在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属于不同的工作领域,但是,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又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当然,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一体化的融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一体化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世兴,刘成立.论财务、会计、审计概念框架的共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