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8篇

时间:2023-06-29 09:31:44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1

关键词:PLM系统;双师型;人才培养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是指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开始,到产品淘汰报废的全部生命历程。PLM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信息化思想,它让人们思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为企业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

而国内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现状跟国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制缺失因素制约

国内的教育人才培养缺乏合理的培训机制。学校与行业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教结合的模式,教师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少。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学校仍然是主体,企业参与度很低,培养培训内容相对滞后,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培训模式不但影响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影响了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

二、认识不足因素制约

虽然教育部早就对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培养提出了实施方案和迫切的要求。但实际上,非常多的教师对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认识还非常模糊,主要表现在工作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基本专业素质、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这一核心要求,依然只注重理论讲授,追求系统性、理论性,并以单向教授灌输为主,这些都已不能再贴合高职人才的需求。而且,高职院校没有对“双师型”教师有很严密的界定。其任职资格缺乏严密、细致、具体的规定,没有形成统一的、可操作的科学评价标准,使高职院校对”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没有具体的目标,从而延缓了”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目前还没有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职称评定制度。在现有的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着重科研教学、轻技术的倾向。并且,专业教师参加非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评选也受相关部门的制约,企业的专家很难转入教师职称系列,政策滞后于实际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三、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双师型”专业教师与“非双师型”专业教师在高职院校实际工作中在待遇上并无差别。“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晋升晋级、进修机会、工资津贴、奖励评优等也没有与“双师型”特点挂钩,来自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评定教师系列职称时,不仅没有优先权,而且必须经同级转评后才能晋升高一级的职称,延缓了晋升时间。这些现状,打击了”双师型”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发挥作用。

高校如何基于PLM理论来进行“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呢?

措施一、根据高职院校现有情况和机制,基于PLM理论,贴合企业培养的成本角度和收益,建立一整套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1)教学知识管理解决方案:把一个高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疑难点和教学总结、教学考核及参与者都一起融入一个单一的教学周期管理环境当中。

(2)教学社区协同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协同的框架,在框架内,教学信息、内容和相关资料能够在教学周期的所有关键参与者之间沟通,消除了教学组之间的障碍,把不同来源的教学数据信息集成到一个易用的界面之中。

(3)教学报告和分析解决方案:可以提供高效的报告与分析,用于提取、聚集、分析并传播教学信息,以便帮助学校做出更好的教学决定。

措施二、建立教师人才培养电子档案数据库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是一个高校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高校的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速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来管理档案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例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容易出错,所需时间长等,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对于用户不管是查找、更新还是管理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我们意图改变现有的落后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一个单一的数据逻辑视图,提供一种安全、透明、一致的教师人才数据存取机制,而不论数据在物理上分布在什么地方。数据管理将具备基本的数据检入/检出、管理、元数据管理和一致性管理等功能。通过教师人才培养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更好、更直观、更快捷的了解“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数据和体系。以便于学院精准管理和更新培养细节。

措施三、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工作流管理系统

(1)实时跟踪教学活动: 实现了教材内容与教学最新动态实时同步、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教学相长。

(2)实时更新教学概念:实现与世界最新的教学资源同步,利用“互联网”科技,使教学资源更丰富。

(3)实时跟踪教学培养变更情况:实现教学培养变更及时更新和追踪。

(4)通过工作流系统,将数据和信息发送给流程执行中相关的教师用户、组或角色,支持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措施四、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精准分类管理系统

拟根据相似、接近的培养任务,统一分配培养目标和方案;根据不同的、有差异的培养任务,分类、区别、精准的分配培养目标和方案。(1)按专业领域分类:可按照教师不同的专业大类来分类培养,建立共同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和培养明细,使教师培养精准且高效。同时,在相同的专业教师当中,可更细化的按教师的自我提升培养需求分类。如:有强烈意愿想提升计算机水平的,可统一安排计算机培训及进修;有强烈意愿想提升英语水平的,可统一安排英语培训及进修等。

(2)按特色和教学生涯发展分类:

高校教师可分为教学型教师和学术科研型教师。对教学型教师和学术科研型教师实行不同的考核评审标准。学校在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精准分类管理系统时,应对教学型教师和学术科研型教师实行分类管理,对教学型教师应主要培养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技能。对学术科研型教师应主要培养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科研实践效果和学术领域改革等方面的技能。高校应该合理平衡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之间的权重,由单纯的注重数量评价向注重质量评价转变。高校在对教学型教师和学术科研型教师分类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对教学型教师的支持。

措施五、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模块式培养管理系统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设计,使系统符合高校教师的信息管理需求。以Microsoft SQL Server 为后台数据库,系统架构采用B/S模式,可以满足掌握和管理学校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还可以在系统中灵活的浏览教育信息,并且及时更新自己的基本信息,还能进行教学信息的编辑操作,最后还可以将教师相关信息生成报表并打印。

(1)教师活动模块管理系统:内容涵盖教研活动、教学活动、其他活动等。

(2)教师资源模块系统:内容涵盖教师聘用、流向、更新等。

(3)教师继续教育模块系统:内容涵盖教师进修、培训、学历获得等

(4)教学社区协同模块系统:拟建立一个教学社区平台,教师可在社区里自由沟通、交流、学习;将教师教学的协同性、交流性充分融合。

(5)订单式培养模块系统:可由企业视具体情况进行局部PLM管理系统操作管理。

加强“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全面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和实践水平,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符合当今时代要求、能有带头示范性和辐射作用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战备等编著.产品生命周期管理D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8).

[2]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5-10.

[3]赖永波.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引进教材研究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5(17).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2

    我国大学生创业对于解决就业、激发社会正能量、改变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具有正面作用。但是创业不能只靠激情,理智和思考才能更好的创业创新。这就需要了解当前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现状和问题,改善创业创新教育,为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成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通过对三百多位学生的实践模拟课程的调查、以及通过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比赛的观察来看,大学生创业缺乏关于创业方面的知识,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与问题。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对于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尚不足够,较多的创业创新项目缺乏资金来源或者来源不足,;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大学生创业技能欠缺。据调查,78%的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其中仅有42%的学生愿意接受创业课程的指导。创业的成功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创业的外部环境还不足以支撑大学生创业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氛围需要大力改进.

    创业教育意识薄弱,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束缚。学生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业能力比较弱,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缺乏热情,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等、靠、要”的依赖情绪。

    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授课教师大多是学术专家出身,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没有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已经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一些高校在选择教材方面也存在很大局限性。

    大学生普遍缺乏资金。技术、经验和能力.思想准备不足,创业风险意识不强,缺乏细致充分的调研,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力量,市场化经营运作经验不足,资金贷款困难重重,创业带有一点盲目性。创业项目技术含量和层次普遍不够高,“质”与“量”不并重。

    二、SMELL模式内涵与教学实践检验

    (一)SMELL模式内涵

    SMEiL模式(STRATEGIC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Learning),即战略性创业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该模式是一些大学自2006年以来,结合国际创业创新教育模式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围绕强化学生创新知识转化能力建设以及创业精神的培养教育理念,通过基于全球商业竞争的创业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力求探索出一套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创业创新型综合能力人才的新路径。

    其中STRATEGIC是指(如图):

    Simulation Learning----商战模拟学习。主要学习形式是要促进学生参与全球创业实战模拟、全球创业计划大赛、案例大赛以及各类科技作品大赛;

    Team-based Learning----团队协作学习。即学生是创业创新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要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学习者之间是协商、合作的;

    Role-play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角色扮演和互换学习。强调创业创新教学过程的角色扮演和互换性,以及学生积极参与创业问题的解决过程;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Integrated Learning ----知识整合应用学习。强调创业创新教学导向是以引导学生整合运用所学综合管理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为前导;

    Target-oriented Learning ----目标导向型学习;教学的目标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强烈的目标导向性;

    Entrepreneurship Chain Learning----创业学习链;教学程序是基于“创业活动 + 双导师制+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引导基金” 的创业学习链进行的;

    Global Environment Learning----全球化商业环境学习;创业创新教学背景是基于全球化商业竞争的环境的,国际创业论坛,国际创业交流平台,国际创业培训师的培训项目为此提供良好的全球化商业学习环境;

    Innovation-driving Learning----创新驱动学习;教学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成功,这也是创业创新教学效果最终评价的依据。

    Competition-pushed Learning----商业竞争推动式学习。创业竞赛、模拟实验室和创业平台是主要教学工具,通过竞赛机制,这些工具能够为学生的商业竞争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SMELL模式下教学实践检验

    在SMELL内涵理念下,对五个班级学生进行了实战模拟教学,通过实战模拟教学实践,使学生体会到真实企业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思维效果,并对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方式方法进行了锤炼。通过对教学结果的统计以及实践教学的体检,发现了以下成果与问题:

    1.smell模式下实践教学检验的成果

    (1)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加深了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和体会。

    五个班级共二十五组,每个组都进行了职务分类,每个组成员根据自身的性格、特长、专业等特征进行了适当的安排。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分工合理的工作效率,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并能通过讨论、会议等形式灵活处理团队工作的效率问题。较好的领会了团队合作的实际问题以及处理方式。

    (2)商战模拟与角色互换提高学生的实践领悟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面临着未知的模拟实战环境,往往会发现角色担任中的不适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分析进行角色互换等手段进行解决。另外,在商战中,还存在违约、欺诈等情景设置,为提高学生的契约意识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而这些是一般的课堂教学所无法体会的内容。

    (3)以最终综合实力比较为目标,推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在最终考核中,以商业运作战绩作为考核结果,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业积极性,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多个小组又参与了挑战杯竞赛以及实际创业项目,目标导向在此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4)专业知识的整合过程得到深化。

    在实践教学学习过程中,财务、营销、生产运作管理等知识需要完美的组合,深化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得以体现。讲述性的专业链条无法让学生充分领会,但在实践教学中得以较好的贯彻,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体系的理解与使用得到很好的深化。

    (5)教学各环节促进了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创业促进了学习、商业化的环境以及商业竞争模拟促进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通过仿真的实践教学,结合着竞赛等的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寻。主要是由于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发觉知识的缺乏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主动学习,弥补由于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缺乏所造成的缺憾。

    2.smell模式下实践教学检验中发现的问题

    在实践教学与竞赛等的综合观察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1)搭便车现象严重

    在团队合作中,有部分小组成员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影响了团队合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影响了小组的工作效率。由于没有解雇机制的存在,所以团队无法顺利的解决搭便车问题,这与实际环境有差异。如果设置解雇机制,则会造成学生考核没有分数,也包含了一定的强制性的特点。此问题需要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

    (2)面对违信等社会常见问题,学生不知如何处理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发生多起违信现象,经过统计:企业间交易出现三次违约现象。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未签订合同,口头协议被违信,导致公司出现业绩下滑等现象。学生的社会经验需要得到提高。

    (3)战略思维有待提高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大多缺乏战略规划,对战略型问题忽视情况比较严重。经过访谈,得知学生对于战略问题忽视的主要原因在于:战略被认为是纯粹的理论,认为理论性的东西不适合实战创业创新。这种错误的认识主要是由于大学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

    (4)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目前略显不足

    在所有几百名学生中,最终参加相关比赛的经过考察大约为20%,大部分学生对于创业创新的理念不积极,更多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创业创新的条件和能力,其中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外部环境不允许进行创业创新。

    三、基于SMEiL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学模式推广建议

    综上所述,推广smell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学模式需要从外部环境与内部改进两方面进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效率与积极性,并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促进学生就业和发展。

    (一)外部环境方面建议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3

随着高等教育和经济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社会对于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的背景之下,创新创业教育逐步上升到整个大学教育体系的关键地位,对于地方应用型大学更是如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更是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为国家战略。也就是说,大学生是否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逐渐成为地方应用型大学教学成果与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基于此,文章主要从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应用型大学如何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提升其育人质量以及社会影响提供思考。

二、构建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地方应用型大学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构建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显而易见的是,无论开展何种形式、何种目的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的设计都是高校需要开展的首要任务,否则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对于贴近经济实际、贴近市场活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是如此。

第一,理论性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首要原则。地方应用型大学需要将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纳入课程内容中去,包括市场营销学、金融学、管理运筹学、公司理论等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更让学生掌握成本-收益、质量-效率等项目分析方法。第二,应用性原则在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更加需要我们重视。地方高校需要深入把握当地经济、产业结构以及学校的优势资源来挖掘潜在的课程创新点,在结合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禀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

三、搭建“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除了需要重视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在地方应用型大学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搭建“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搭建该平台的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非只是大学自己的任务,更需要发挥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其实践逻辑在于,高校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高质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学生在获得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研发、创新活动,其研发结果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与自主创业的形式与市场建立紧密的关系,从而实现完整的协同创新路径。

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基于“创客空间”的产学研耦合、园区孵化的实战综合平台。具体而言,“创客空间”是一种新型孵化器载体,包括天使投资、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和技术转移等平台,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政策咨询、投融资、中介、品牌宣传和技术认定、评估、交易等服务和保障,让学生的创新创业计划成长壮大。由此可见,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是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有序进行的支柱,是决定项目实施质量以及项目成果能够达到预期的关键所在。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在地方应用型大学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评价体系。无论从内部风险控制还是外部收益衡量的角度来看,完善的质量评估系统、严谨的质量评估方案都是科学衡量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效益的重要支撑。具体而言:其一,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地方高校需要设计差异化、层级化的质量评估方案。同时需要摒弃以“绝对分数”作为量化考核的指标,而需要采用以“相对程度”作?榱炕?考核的指标,后者的目的在于区分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学习与实践成果。

其二,学校构建多元评价机制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考察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段性成果,更重要的目的是“以考促学、以评促教”,让学生和教师能够从意识上、态度上以及行动上意识到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性。因此,构建质量评估体系的另一个核心目的为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从而形成与“终身学习”类似的“终身创新”、“全民创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4

关键词:工程硕士;创新能力;企业实践;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张建斌(1966-),男,陕西岐山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屠远(1981-),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刘维平(1965-),男,江西吉安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周全法(1966-),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6-ZX-424),主持人:周全法;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6_08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m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

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围绕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岗位实习、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3]。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企业实践之前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企业实践时完成,学位论文还要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企业、产业和行业实际,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第一导向,注重技术性、工程性,兼顾学术性。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专设了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共100名)。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高达52.9%,占全校优秀率的69.2%。不难看出,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成果丰硕,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樵则,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

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选题,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下从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签订就业意向。从已毕业的两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和企业均对此模式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结合”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研究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毕业后如何服务特需”和“如何高质量对口就业”等问题,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硕士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5

关键词: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44-03

引言:

工学硕士学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分为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其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区别于侧重理论研究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律师、会计师等。《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指出[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增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因此,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培养的重要目标[2]。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工程实现能力。如何在校园环境下增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并激发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是目前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提出通过建立校企共建的高校重点实验室与工科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以校内导师与实践基地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为主的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一、交通运输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2009年起,我国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3][4]。由于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执行时间不长,其培养方向往往有所偏离:一方面,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等同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统一的培养模式,单方面强调纯理论学习,强调发表学术论文档次与水平,而忽略了实践环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另一方面却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视为“升级本科”,是本科生即将融入社会的“岗前培训”,因此,很多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导师“干活”,甚至有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为“放羊式”管理,导致研究生失去创新能力与创新激情。实际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将基础理论以灵活、创新的方式应用于实际中,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观念、体制、培养模式正处于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另外,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不明确等问题,也有必要结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采用“双导师制”,其思想是对研究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实施“引导+激励+管控”的管理措施,以校企共建实验室为创新基地,以校外实践基地为创新平台,实现创新思想在实验与实践中的有效转换,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能力再到实践创新的良好过渡[5]。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图1):

第一阶段,加强研究生利用实验室(或实习基地)创新研发能力,与企业共建“产、学、研”一体的互动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一年为理论学习阶段。在此期间,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开放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发挥研究生实验室创新研发能力。校内导师充分发挥科研带头作用,建立以研究生为基础、2个及以上教师在内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借助纵、横向课题,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逻辑能力、专业技能及创新实践能力。同时,研究生需完成专业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结合校外导师实践项目确定研究方向。学院需建立与企业合作“产、学、研”一体的互动机制,成立“院企合作委员会”、“专业理事会”,成立学院“院企合作委员会”、“专业理事会”的相关制度,制定院企合作校外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以保证校企培养模式的高效性。

第二阶段,为实践引导阶段,以校企共建实验室为创新基地,以校外实践基地为创新平台,实现创新思想在实验与实践中的有效转换。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二年为实践与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阶段。在该阶段,研究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科研项目,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与企业科研人员共同推动科研进展。结合校企双方的实际,以企业实际工程和科研项目为载体,企业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得到研究生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同时拓展企业吸纳人才渠道。高校发挥服务社会功能,通过校企实验室对企业有偿(或部分有偿)开放,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同时,与企业定期互动交流,了解交通运输行业创新需求,形成一、二阶段的互动反馈机制。这一阶段促使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学生能充分接触到生产第一线,增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定期成果考核评估机制,导师指导研究生完成论文,帮助研究生顺利就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三年面临着就业与毕业论文的双重压力,因此称为岗位群能力培养阶段。结合前面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积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与就业。

三、实例分析

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桥梁与隧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5]。

交通工程学院在校企共建方面一直走在学校的前列。2009年山东建筑大学、山东路通道路材料有限公司和山东大山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建实验室。学校提供600平米的实验场地,两共建方共同出资1000余万元人民币。实验室筹建完成后,由学校对实验室实施组织管理,安排专家和专业教师到实验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其他两方共同享有知识产权。在30年的合作期限内,经过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该实验室2011年被评为“十二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研究生实践教学方面发挥了巨大优势,成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实践和创新的基地。

在校外实践平台方面,学校与济南金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济南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些单位还是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研究生实践基地。该培养模式中,以我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济南金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为校外实践平台,聘任该单位学术水平较高或有技术专长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或合作导师,并纳入学校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在校外实践基地导师的指导下,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实现创新思想在实践中的有效转换,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能力再到实践创新的良好过渡。

四、结语

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遵循“合理定位、明确方向、突出特色、提高发展”的原则,强调科学的、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紧紧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力争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C].2009.

[2]段培永.建筑强弱电结合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28(6):590-594.

[3]董芳.基于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72-73.

[4]李景元,蒋国平,等.浅析“双导师制”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落实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19-23.

[5]张思峰.交通运输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C].2014.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Graduate Degree of Engineering Major:A Case Study on Transportation Discipline in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YU Xiao-hua,ZHANG Si-feng,LI Mei-ling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101,China)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6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求,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所以,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个主要培养目标,实践能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一种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合作单位共同建设,且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校外培训基地,并形成一种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实现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1]。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偏理论且弹性不足。很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实践性不强,且缺乏灵活性。无法真正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有些高校涉及实践应用能力的课程较少,有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安排了一系列实践课程,但多数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二)双导师制度不完善。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用双导师制,但大多数高校的双导师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校外导师多数只是挂名、签字,没有履行指导的职责,而学校导师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无法在实践问题给学生做指导。此外,校内外导师的权、责、利不明确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企业实践不能有效落实。

进入企业实践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进入企业实践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学校导师与相关企业有项目合作,导师介绍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并完成具体项目,项目结题后,学生的实践工作也将中止,无法保证学生实践的稳定性。二是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实践,学生只作为临时实习人员,无法接触到企业项目的核心部分或者技术部分,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二、建立校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必要性

(一)缓解研究生的就业压力。研究生在培养创新基地参与项目研发,能够提高基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恰恰是企业引进人才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与其他未进入基地的研究生相比,他们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进而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2]。

(二)弥补导师社会实践能力不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所以需要为研究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而有些导师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指导研究生,而企业内部有大批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将这些人才充分调动和利用起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实践教学能力匮乏的问题。

(三)缓解高校教学资源紧缺。研究生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造成了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短缺 [3]。通过校企共建基地,可以整合校企双方实验室资源,推进教学、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缓解高校教学资源紧缺的状况。

(四)推动企业科技进步。通过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搭建起校企合作桥梁,企业通过吸收高层次研究生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重大项目研发,利用学校的技术、智力优势参与企业课题、帮助破解技术难题,加速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校企培养创新基地培养过程中,让研究生充分参与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及实际科研和工程问题,将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对策

建设校企培养创新基地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企业实践不能有效落实的问题,课程设置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导师制度不完善能够在培养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解决,因此,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创新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专业学位培养创新基地构建过程中,首要的是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组织机构与培养模式,合作培养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基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合作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组织机构是对研究生有效管理、科学培养的有力保障。培养模式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培养创新基地的培养过程。

(一)构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管理组织机构。

1.建立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

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以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为主任,研究生处长、相关院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学科负责人和合作企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为委员。基地管理委员会应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签订合作协议、落实基地协作机制、制定保障基地运行的相关制度,决策基地重大事项等。

2.建立基地管理小组

基地管理小组可由对基地研究生作具体工作安排与指导的企业项目负责人组成,一般由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职工组成,具体负责管理制度的制定、对基地研究生进行日常管理等工作。

3.建立学校管理小组

学校管理小组可由对基地研究生作具体理论指导的院系教师组成。具体负责对基地研究生的理论指导、解决基地研究生研究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工作。学校管理小组还需要定期和基地管理小组对基地研究生的科研、学习、生活的情况进行沟通交流。将基地研究生的情况反馈给学校导师,并根据学校导师的指导意见对研究生进行理论指导。

(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选拔研究生――开展特色课程学习――进入培养基地――研发实践――评估反馈――自主管理的“六段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1.选拔研究生。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评审、企业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4]。在选拔工作中,要重点研究生的考核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企业导师、基地管理小组确定入选名单。

2.开展特色课程学习。根据企业科研项目的需要、研究生个人兴趣选开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既要有系统的理论深度,又要反映行业前沿和市场需求。可以以开设讲座的形式介绍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研究成果等,为进入培养基地做好基础准备。

3.进入培养基地。课程学习成绩符合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申请即可进入合作培养基地。由基地管理小组根据前期理论课成绩并综合考虑个人兴趣、特长及人生规划选择适合的基地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

4.研发实践。进入基地后,研究生即可按照基地管理人员的安排,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在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行项目研发实践。

5.评估反馈。基地管理小组根据基地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情况、日常工作表现、取得的科技成果等方面建立绩效评估体制,根据评估结果的不同为基地研究生制定不同的基地发展规划。

6.自主管理。基地的研究生除开展和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外,具备独立研发能力的研究生还可以独立主持或全面参与省和国家的研究课题,实现研究生自主研发、自我管理。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对策

1.完善“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需要双方在管理上做好沟通、监督的工作。双导师制的实施使得传统教育中的导师制有了一定的变化,不再是一对一的师生关系,而是两个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如果学校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机构没有做好导师间信息渠道的沟通工作,就会出现培养监管职责不明的状况。因此,在“双导师制”的实施中,明确他们各自的职责。只有导师之间相互配合好,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

(1)学校导师的职责

学校导师应和校外导师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负责指导的学生课程学习,保持与校外导师紧密、有效的联系,并且在需要时就学生实践的情况给出指导意见及建议,并负责学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

(2)企业导师的职责

校外导师应对学生实践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具体指导,和学校导师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以保证学生前期学习的课程能够为以后的实践、将来的工作服务,并提供学位论文需要的相关项目材料以协助学校导师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

2.建立相应保障制度。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可确保创新基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制定《基地导师遴选办法》、《基地研究生遴选办法》,选拔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制定《基地课题申报与管理办法》,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依托企业科研工作为研究生提供资助、科研训练的实习实践模式。制定《基地建设管理机构及职责》等,强化日常管理,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转。

3.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提升利益各方的积极性

对于学校导师,除了发放津贴外,还可以在科研项目申报、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秀的导师一定的倾斜政策。对于企业导师,企业可以给与一定的资金奖励。对于学生,若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应用到项目中去,和实际挂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能提高,企业还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费用,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与学习的积极性。

4.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参与积极性

企事业单位可以把高校、科研院所作为创新的理论源头和人才来源,在创新产业链的上端,更多地利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借助国家多年的教育和科技投入所累积的大量智力和技术成果,进行技术创新,真正成为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从而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结论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本文针对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构建培养创新基地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建立起合理的运作机制,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就能够破解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困境。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HLJ_2012024),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试点子项目(JGXM_NEPU_201203)

[参考文献]

[1]王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6月。

[2]吕洪艳,刘贤梅,李荟,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2013(6),第二十九卷,第五期,pp:116.

[3]刘芳、刘贤梅,吕洪艳,研究生导师中的“马太效应”探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6月。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7

摘 要 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索,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出发,探讨实验教学对研究生科研以及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点探讨体育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

关键词 体育专业 实验教学 研究生 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而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指标,是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体育专业的实验教学整体上发展较为滞后,在人才培养中所特有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近几年随着实验教学越发的受到重视,体育专业的实验教学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体育专业的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两个,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它省级、市级、校级的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在发展之中。但体育专业的实验教学尚处于探索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发展的目标也指向本科教育,与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实验教学未得到相应的重视。体育学科是文理交叉性学科,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仅体现在社会科学板块也体现在自然科学板块,力学、生物化学学、解剖学、生理学等自然学科是构成体育运动理论的基础学科,其实验教学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

关于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总体上将创新能力分为了理论层面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层面的创新实践能力。以下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析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构成。

(一)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理论创新能力

学生的认识和创新能力是在新知识信息和原有知识、认知能力的融合重建中提高的、体育专业研究生要提高理论创新能力就必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创新科研学习的能力

研究生的学习以及科研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研究生理论学习的第一步首先是继承别人的知识成果,将他人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当新的知识信息不能被融入原认知结构中时,自己就要改变或重组自身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所以,研究生要有不断更新自己学习科研能力的能力,改变或重组自身,提升创新能力。

2.科学的抽象能力

对事物表面现象联系的描述称为经验,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描述则上升为理论。人们的大脑对感性材料、经验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的加工,抛弃其偶然现象和非本质特征,找出其普遍的、必然的本质规律特征;以及在他人抽象出的理论基础上,抽象出更深层次本质特征,或对其理论修正和发展,都称为理论创新。科学的抽象能力是指要能够从已知中区分出新的东西,从看似无关的东西中找出本质联系,能认识和理解这些新的共性,得出规律性的理论,还要能够演绎出低层次的抽象,并能够通过实验验证。

3.应用数学方法的能力

在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里,数学的应用是体育科研的一个瓶颈。数学是研究事物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理论,是理论思维的有效工具。一门学科只有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要突出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提高其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体育专业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中创新主要是要利用已知理论去解决体育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学术生产力,并在理论应用和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究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关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等。所以研究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就需要:

1.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能够提出问题的前提,是获取感性材料和科学事实的基本能力。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敏锐的观察力。只有能够正确的分析辨别事物之间的差异,抓住事物的特性才能够在科研过程中有创新性的发展。

2.归纳和演绎能力

演绎能力是从一般规律出发研究个别事物属性特征的能力。而归纳能力是从众多个别事物找出其一般规律的能力。归纳与演绎是科学研究中最基础的能力之一,体育专业的研究生应该能够归纳法研究某类事物的普遍因果联系,再运用演绎能力,研究具体事物的性质特征,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分析和综合能力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学生要具有将整体解剖为各部分,分别研究本部分特征,再研究各部分相互间关联特征的分析能力,同时也要有将各部分综合研究的能力。分析与综合互动交叉,创新能力才能有较好的发展。

4.实践动手能力

没有实践动手能力,就没有实践创新的行动,创新就成为空谈。要强调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自行进行自主的科研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

二、实验教学在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验教学的教学本质就是以学生为主题,强调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的培养就是要求研究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实验教学的课程特性决定了实验教学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的教学环境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更便于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手段,启发式、研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实验教学打造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不仅会使高水平的教师与强能力的学生产生学术与思维的交流,而且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各个组成要素提供了针对性较强的锻炼机会。

三、根据研究生创新能力组成要素体育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紧跟前沿的课程设置,突出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学习能力

实验教学要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需重新定位,改变其在体育学科不受重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明确实验教学目标,紧跟体育学科的前沿动态优化课程设置。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体育科研人员为目标,完善实验教学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和监督评价体系,注重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科研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以本科实验教学为基础,突出研究生实验教学综合性与设计性的特点,提升研究生科学的抽象能力

实验内容单一、以验证想实验为主是目前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的常见问题,研究生实验教学较之于本科实验教学更高突出其综合性和设计性的特点,根据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文理交叉,多学科交汇,联合应用多项实验技术,突出培养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并在能力塑造的过程中提升其科学的抽象能力。

(三)强调数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提升研究生创新数学应用能力

重视数学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应用数学能力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科学研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在寻求将实际问题量化为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方法探求问题的本质以及找到解决方法。作为体育专业的研究生要能够根据体育领域中实际问题的特点,建立理想化的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将其抽象成为数学问题;针对抽象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求解;根据运用数学方法得出的结论,解释实际问题。研究生运用数学方法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即是理论创新的重要能力也是解决未知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体育专业特色,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思维能力

体育院系有着服务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以及全民健身的办学宗旨,这也是体育专业的特色所在。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的科研攻关大多都是为了给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提供理论支持。体育院系要明确自身的专业特色,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精选实验教学内容,提升研究生科研服务的能力;要将实验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将最新的体育领域的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中,让研究生通过前瞻性的、先进的教学内容,把握最新的学科动态、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思想、运用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研究方法,从而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思维能力。

(五)全方位开放研究生实验教学,满足学生实验需求,提升研究生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对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其不断的实验科研操作过程中实现的,满足体育专业研究生对实验内容、实验资源以及实验时间的需求是培养其能力的基本保障。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突出“学研”结合,并且研究生较之本科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实验教学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研究生科研和学习的需求,是体育专业实验教学功能发挥的关键。研究生实验教学的开放要在实验时间、空间、内容及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体育专业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

(六)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导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过程中,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实验教师教学手段方法的采用、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对实验课程的控制等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教师在实际的研究生实验教学中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导向作用。所以,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要发挥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就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精干、专兼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体育院系要充分认识师资队伍在研究生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保证实验教学运行以及改善实验教学环境的政策,重视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使高水平的教师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提升实验教学师资质量。

四、结语

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向。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提升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素,明确实验教学在培养与提升这些构成要素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作用,对研究生实验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与优化,这样才能为竞争日益激烈的体育领域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体育创新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荣.体育院系实验室与实验课程建设的构想[J].体育与科学.1999.20(116):59-61.

[2] 陈兴胜,周元香.体育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3):53-55.

[3] 葛治波.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切入点:抓好研究生课程教学[J].扬州大学学报.2005.9(4):66-68.

[4] 郁翰萍.培养研究生创新的能力 完善研究生的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6):88-89.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8

摘 要: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创业教育内容单一,理论脱离实际,并且缺少相关利益主体的支持等

>> 基于高职院校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构建 高职会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基于Super生涯发展理论的高校分年级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虚实结合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基于“卓越计划”的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高校资助工作与育人实践相结合探析 “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与理论实践相结合原则探讨 与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新常态下地方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体系 网上创业教育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研究 科技教育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实践探析 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05-13.

[4] 李丽芳.国内创业与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述评[J].咸宁学院学报,2010,(2).

[5] 吴婕.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9,(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