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路基础教学8篇

时间:2023-07-05 15:57:27

电路基础教学

电路基础教学篇1

关键词:电子电路基础;动手操作能力;技工院校

一、引言

技工院校《电子电路基础》课程的主要介绍电子电路理论知识以及其应用。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机电机械设备工作原理,对于学生拓展专业技术视野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门课程理论性强、实用性也比较广泛,为了实现教学理实一体化,对课程教学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完善必然趋势。

二、教学目标设计改革

技工院校《电子电路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为电子电路理论以及其应用,核心为提高学生电子电路操作应用能力,教学目标设计改革也应该围绕提高学生能力入手,具体为以下三个方面:[1]第一,专业能力提高。在本门课程教学时,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指的是提高学生电子电路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特别是在介绍路灯电路、抢答器电路、振荡器等知识教学时,让学生亲自参与设计操作,对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具有事半功倍效果。第二,学习方法能力的改善提高。本门课程实际应用性强,因此,技校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触类旁通,使学生掌握更多操作方法。另外,本门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慕课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等,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能力的改善提高。第三,社会能力提高。本门课程的实际应用性比较强,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提高技术水平就能够更好地回报社会,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三、教学内容改革设计

技工院校《电子电路基础》教学内容选择,应该本着够用和实用原则,按照就业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进行定位确定。教学内容选择要有侧重性和层次性。《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思路为:第一,先确定本门课程教学总课时,才能确定教学总任务。本门课程安排一个学期完成,总课时为六十学时至九十课时之间。第二,传统教学过程中,着重于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实训教学。在教学内容改革设计中,将教学内容教学侧重于实训环节,比如电子电路仪器仪表的使用、放大电路的设计、抢答器制作等。

四、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是技工院校电子类专业和家电维修专业必修课程,本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本门课程实验课占教学课时比重较大,学生参加实验教学,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专业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感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技校生大多学习基础比较差,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多教师照本宣科而使得教学枯燥无味,学生久而久之就失去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笔者根据本门课程实用性与应用性强的特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展开教学,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性。具有焊接操作能力是电子类专业学生必备技能,笔者在安排焊接导线实验课的时候,不是照本宣科式按照教材编排进行,而是另辟捷径设计教学内容,笔者让学生用导线焊接一个字或者图形,看哪个学生焊接的字与图形更为美观漂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多安排这种有趣的实验,比如在学生上测试集成功率放大器实验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完成测试任务后,可以让学生在功放的输入端位置接入自己喜欢音乐声源,一首首优美的歌曲响起,学生成就感得到极大满足,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带上以前学生完成的电子电路作品向他们示范展现,如门铃电子电路作品、调幅收音机作品等,也能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二,示范入手,把握操作要领。理论教学具有先导意义,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为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初期阶段,采用讲解与示范法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操作要领,教师要边讲解边示范学生操作要领,方便学生观察与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印象理解记忆。比如在教学毫伏表使用知识时,先向学生讲解毫伏表理论知识,如毫伏表的作用和测量交流电压的操作方法要领等,测量交流电压操作步骤主要有准备、仪器量程的调整确定、接线、读数和拆线五个阶段。经过理论讲解,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就心里有数了;然后教师向学生示范展示毫伏表操作:第一步,仪器指针指向数字零位对毫伏表机械归零,接通电源;第二步,量程开关将量程调整到初期状态,再打开信号测试开关;第三步,先接好黑夹子线端,再接好红夹子线端;第四步,如果量程开关处在数字“1”位置时(如1mV,10mV,1V),量程应该读取第一行刻度线。如果量程开关处在数字“3”位置时(如3mV,30mV,3V),量程应该读取第三行刻度线,最终测量结果要保留到可靠数字后一位,测量结果单位就是量程单位;第五步,拆线顺序为先拆红夹子,后拆黑夹子。教师示范动作要慢,在关键步骤的动作可以反复向学生操作演示。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结束语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中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改革,并且着重于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电路基础教学篇2

【关键词】电子电路基础;教学方法;创新;实践

当前电子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教材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传统教学在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方面有很大局限性,有时由于没能给学生必要的表象,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也较难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致使有的学生“不解渴”,有的学生则接受不了;高才生被抑制,低才生又赶不上。再者现在的技校学生对教学要求越来越高,逃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上课睡觉、玩手机、看小说屡屡皆是,主要原因也是一些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不能同步与科学的发展和改革,因此我们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

一、《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材及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目前,技工学校电子类专业使用的《电子电路基础》教材,内容较落后,很多教材都是由大学教材改编而来,理论性太强,就现在的技校生而言,基本上都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容易使学生产生放弃学习该课程的念头。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在教室上理论课,讲授的是诸如各种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各种参数的推导与计算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知识。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工教育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条件逐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们的学生厌学、逃学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原因之一就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存在问题。

3.由于《电子电路基础》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整个电子专业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的学生却很难学好这门课,其原因之一也是在于陈旧的教材及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技校学生的特点。

综上几个原因我们有必要对《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以下是我对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些总结。

二、《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1.现场模拟法。现场模拟法就是,把所讲授的内容以实际行动展示出来,让学生有真实感,这样就将抽象问题实际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例如,在讲本证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时,我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现场是教室,人物是学生和老师。我将一部分学生排成晶体结构,每个学生都代表一个电子,老师是其他作用力。老师没有命令之前(相当于常温下),学生都老老实实的站着(相当于共价键中的两个电子被紧紧束缚在共价键中);当老师一声令下(相当于热激发),使第一个学生离开原位(相当于一些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同时留下一个空的位子(相当于共价键上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相邻的学生也移次向相邻的空位移动,那么空的位子就相对于向后移动,这样既有移动的学生又有移动的空位(相当于本证半导体中就有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移动形成的电子流和空穴相对运动形成的空穴流),参与的学生越多,移动的学生和空位就越多。此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是参与学生的多少(即载流子的浓度)。这样就将抽象的问题给学生真实地展示出来,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掌握。这种方法的优点:学生参与教学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使得抽象问题简单化。

2.游戏互动法。为了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电子电路基础》课教学中,引进快乐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创造民主、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抓住技工院校的学生对游戏非常感兴趣的特点,设计游戏――“我来问,你来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这种方法我是用在教学回顾中。游戏规则是:采取加分制。先将学生座位按列分组,每一组的学生可以选出一个代表答题,第一组先开始,如果第一组的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抢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老师在课堂表现中多给加分。例如,我在讲授负反馈的时候想调查一下学生对上次课的理解程度,问:“共发射极电路中,如何判别反馈类型?”第一组的学生马上回答“集出为压,射出为流,基入为并,射入为串”,同时其他组的学生都聚精会神的听答,准备着随时找出差错或随时抢答,好为自己多加一点分。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期效果。这种方法的优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达到互动同时使得抽象问题简单化。

3.角色互换法。角色互换法就是,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讲解,老师扮演学生的角色听课,同时可以提出问题。这种方法适应于例题讲解。例如,我在讲解估算法时,大部分学生一看到计算就头痛,心里面就产生厌烦情绪。讲课完成后好多学生都听的一头雾水,此时老师可以写出两道相关的例题,一道是老师示范讲解,另一道找一名学习较好的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到讲台上讲解,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假如这个学生不能解释出答案,老师可以在一边协助学生回答,同时,老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有见解性的问题,这时其他同学也会跟着一起思考回答。

我采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是,有时老师讲解学生很难听懂,原因是老师用到的专业术语比较多,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现在我让学生与学生沟通,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交流讨论,还能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在学生讲授过程中出现不够到位的地方或者有错误的地方进行强调和纠正。这种方法的优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知识能力和交往能力。

4.百位名人教我学。由于技工学校面向招生的区域不同,语言理解能力也就不同,一个老师可能很难满足各个学生的需求,这时我们就可以邀请更有经验的老师个别辅导。同时,每个星期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求教时间,让他们向专业相关的老师请教,听听其他老师的讲解。每个老师的授课方式都不一样,总有一个老师的方式会适应不同的学生,同时学生从其他老师那里也会学到很多课本中没有的内容。据学生反馈,他们能学到不同方面知识,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可谓是受益匪浅。这种方法的优点: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沟通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交往能力。

以上是我个人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方法,用以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实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年龄和文化程度上有所差别,心理特征也不一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是个特别重要的原则,教学方法也因人而异,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从实际出发,灵活应用,不断创造出更新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来,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蕙.《教育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2]邵展图.《电子电路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电路基础教学篇3

关键词:嵌入;EWB;仿真电路;分析电路;教学

《电工基础》是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电路的组成及对电路的分析。本课程具有包含的内容广、理论性强,概念、原理、公式多又计算量大,实践性也强的特点。但中职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主动性差,学习这门课程时感觉很难。在以前的教学中,笔者采用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到实验室做实验等措施,但总觉得教学方法还是欠缺什么、实验还跟不上理论,教学也达不到较好效果。通过在教学中嵌入EWB分析电路,弥补了实验的不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EWB介绍

电子工作平台Electronics Workbench(EWB)(现称为MultiSim)软件是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推出的电子电路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台软件,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1)采用直观的图形界面创建电路:在计算机屏幕上模仿真实实验室的工作台,绘制电路图需要的元器件、电路仿真需要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从屏幕上选取;(2)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外形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可以实时显示测量结果;(3)EWB软件带有丰富的电路元件库,提供多种电路分析方法;(4)作为设计工具,它可以同其它流行的电路分析、设计和制板软件交换数据;(5)EWB还是一个优秀的电子技术训练工具,利用它提供的虚拟仪器可以用比实验室中更灵活的方式进行电路实验,仿真电路的实际运行情况,熟悉常用电子仪器测量方法。

二、教学中嵌入EWB分析电路案例

案例一,电阻的串联电路:电路中的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

1.题目:如图1所示,求RAB

3.引导学生根据结果来分析串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电阻阻值间的关系。这个过程是课堂上最热烈、最活跃的时候,大家通过各自的思路来猜测结果是如何得来的。

最后得出RAB=R1+R2+R3,应用EWB再仿真别的电阻串联电路,测量出结果。反复多次,从而得出串联电路的一般规律。

案例二,电阻的并联电路:电路中总电阻与各分支电阻的关系

1.题目:如图3所示,求RAB

3.引导学生分析结果的得来。作为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如果不看书,是不可能猜测到计算方法的,因此,笔者直接告诉他们方法是:,要求学生用该方法去验证。接着再应用EWB去仿真别的电阻并联电路(如图5示),并测量出并联总电阻,再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验证,从而得出并联电路计算总电阻的一般规律。

三、教学中嵌入EWB分析电路的体会

1.EWB软件界面简单,操作简单易学、易掌握,且关于该软件的学习资料易通过多种渠道获得。EWB软件中还有关于多种仪表的使用及参数设置,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在后续课程中需要掌握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该软件界面进行介绍,元件库中元件进行认识。第二,对EWB软件的操作进行讲解,如元件间的连接方法。第三,常用仪表的参数设置及仪表与电路的串并联连接原则。当然,这些讲解可穿插在电路仿真分析中去。

通过嵌入EWB分析电路,可以使学生在仿真过程中随意改变感兴趣的参数,实时观察系统行为的变化,交互性好。同时,EWB的仿真环境更能使学生摆脱深奥数学推演的压力,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也为后续电类相关课程的仿真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很适合中职生学生特点。

2.教学中仅是嵌入EWB仿真教学,对于多媒体课件、动画的插入、必要的演示实验、到实验室做实验等措施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多媒体课件、动画可以表达出EWB仿真电路中无法看到的现象。电工基础的许多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有些现象在电路中是无法展示的,所以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点。

例如,在讲解电压这节内容时,其教学难点就是“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教材是把水流比作电流,水压比作电压,以抽水机比作电源进行描述的。这种比拟方法,可以说是符合职高生形象思维的特点,但有的学生缺乏想象力,有的学生还未见过实物抽水机,无法在头脑中把水流、水压、抽水机和电流、电压、电源相匹配联系,使其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屏幕上观看模拟水流的形成过程的同时,看到正电荷从正极向负极运动,这样将电流转换成电荷的流动,将课本中不动的图形变为电荷不断流动的动画,遵循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第二,演示实验、到实验室做实验有EWB无法仿真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动磁生电”这节内容时,其所要呈现的是一种物理现象。因此,EWB是无法仿真出该物理现象的。因此,必须通过演示或到实验室实验来使学生“看见”这种现象。器材:螺线管、磁铁、导线若干、电流表就可。通过将磁铁来回插入螺线管这个过程,电流表指针的摇摆现象来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EWB软件仿真分析电路嵌入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为我们改进、完善、发展和创新教学方法创造了新的条件。它不但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和发展性。既克服了传统教学过于抽象和枯燥及教学内容难以扩展的缺点,又弥补了实验、实习环节的不足,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庄英.EWB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2] 朱清智,袁铸,胡应占.EWB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S2).

电路基础教学篇4

关键词:《电子线路基础》;教学现状;教程改革

目前的职业中专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的专业人才,搞好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电子线路基础》课程作为工科职业中专的主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基础技术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的职业中专教育的《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并不是十分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师专业素养不强以及课程内容的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等。为此,对《电子线路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

一、职业中专《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电子线路基础》课程作为工科类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子线路基础》也因为其课程内容复杂、原理抽象,而且由于职业中专的学生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就更使得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到很困难,并因此对于这种分析性强、动手实验多的课程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影响了《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的完成以及教学成果的提高。

二、职业中专《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落后的原因

1.教学内容过于复杂,学生基础太过薄弱

《电子线路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多的特点。而目前的职业中专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不过硬的现象,这也是造成《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落后的原因之一。多年来,我一直担任这门课的教学和研究,对于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深有体会,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成效性。

2.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当前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老师作为教学任务的主体,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中心这个现实。老师们在《电子线路基础》的教学活动中都是以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毫无新意可言。这样就势必造成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更严重地影响了《电子线路基础》的教学的进展。

3.学习方法不对,动手能力不足而创新能力低下

学生在《电子线路基础》的学习中只注重死记硬背,而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的思考与探讨,并且对《电子线路基础》的实验也是重视不足,从而造成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再加上缺乏深入的思考与刨根问底的学习劲头,对实验敷衍了事,根本谈不上创新能力的提高。所有这些因素都造成了《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的落后,造成了职业中专教育的落伍。

三、职业中专《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

1.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对《电子线路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成果的关键所在。我们都知道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对后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有效导入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把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因此,教师在《电子线路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电子线路基础》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针对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有计划地利用实物演示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给出电子电工方面的定性知识。

2.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电子线路基础》课程的学习,既需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学会分析电子电路。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而不能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初级学习阶段。在平时的电子实验中,也不能敷衍了事,应当熟悉每一步实验的操作,而且能尽快适应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学习。老师的任务不再是单纯地传授和灌输知识,而应当是充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3.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终极目的。《电子线路基础》课程,不是一门简单的理论课程,而是一门应用于实践的基础课程。目前的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文化程度偏低,理论基础水平薄弱。面对枯燥的理论与原理,学生大都缺乏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电子线路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再用实践来验证理论,在实践中掌握和巩固理论。

本文通过对目前职业中专学校的《电子线路基础》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浅谈了《电子线路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并且通过自身多年的教学意见,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改变教学方式,改善学习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创新能力,最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其纯.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振源.电子技术基础[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电路基础教学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内容的安排、实验课堂教学的方法等几个方面,针对应用型本科电路基础实验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力求通过电路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验技能与动手能力。 

前言:电路基础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是本专业同学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电路基础的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而作为电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电路基础实验的教学方法就很值得我们去分析和研究。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将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及实验课堂教学方法的先进性等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电路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应用型本科的学生,除了掌握好理论知识之外,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电路基础实验对电路基础的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实验课不仅仅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的实验技能,培养他们敢于实际操作善于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电路基础实验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脑动手相结合搭建了一个平台。 

二、电路基础实验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以前的实验与理论教学是一体的,实验内容按照电路基础课程设置实验,每讲一章或几章电路课,穿插一个实验进行验证,所以验证性实验较多。但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而言,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因此目前的实验设置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故此,建议使用自编教材。在编写教材时,根据应用型本科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特点,重点突出实用性、直观性,体现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培养动手能力的实验。在实验中,还应该安排适当的测试,测试性实验可以真实的反应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通过测试及时对程度稍差的同学提供帮助,以提高实验效果。 

三、实验课堂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由于电路属于专业基础课程,而实验内容又多以验证性为主,因此,在以往教学中,灌输式实验教学指导思路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所用仪器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没有主动思维的过程。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实验,基本都能得出正确的实验数据,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因此,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在验证一些定理时加入电路的设计,做实验前提前告知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经过教师的批改后,利用自己设计的电路完成实验。如此一来,既达到验证定理的实验目的,同时经过电路的设计,学生对所学理论也能更好的应用。 

结束语:电路基础实验是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所有电气类课程实验中的第一步,走好了第一步,就等于为今后的学习道路打好了基础。因此,我们要注重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实验教学多做一些努力,让学生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一名拥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本科学生。 

参考文献: 

[1]邹玲,姚齐国.电路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胡翔骏.电路分析(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电路基础教学篇6

论文关键词:电路基础 实验 教学探讨

论文摘要:本文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内容的安排、实验课堂教学的方法等几个方面,针对应用型本科电路基础实验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力求通过电路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验技能与动手能力。

前言:电路基础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是本专业同学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电路基础的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而作为电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电路基础实验的教学方法就很值得我们去分析和研究。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将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及实验课堂教学方法的先进性等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电路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应用型本科的学生,除了掌握好理论知识之外,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电路基础实验对电路基础的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实验课不仅仅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的实验技能,培养他们敢于实际操作善于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电路基础实验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脑动手相结合搭建了一个平台。

二、电路基础实验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以前的实验与理论教学是一体的,实验内容按照电路基础课程设置实验,每讲一章或几章电路课,穿插一个实验进行验证,所以验证性实验较多。但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而言,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因此目前的实验设置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故此,建议使用自编教材。在编写教材时,根据应用型本科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特点,重点突出实用性、直观性,体现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培养动手能力的实验。在实验中,还应该安排适当的测试,测试性实验可以真实的反应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通过测试及时对程度稍差的同学提供帮助,以提高实验效果。

三、实验课堂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由于电路属于专业基础课程,而实验内容又多以验证性为主,因此,在以往教学中,灌输式实验教学指导思路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所用仪器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没有主动思维的过程。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实验,基本都能得出正确的实验数据,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因此,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在验证一些定理时加入电路的设计,做实验前提前告知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经过教师的批改后,利用自己设计的电路完成实验。如此一来,既达到验证定理的实验目的,同时经过电路的设计,学生对所学理论也能更好的应用。

结束语:电路基础实验是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所有电气类课程实验中的第一步,走好了第一步,就等于为今后的学习道路打好了基础。因此,我们要注重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实验教学多做一些努力,让学生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一名拥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本科学生。

参考文献

[1]邹玲,姚齐国.电路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胡翔骏.电路分析(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电路基础教学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路基础;教学

《电路基础》是我国高职教育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行业同行课程之一,是电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知识对于该专业的深入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路基础》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理论知识上的目标

我国高职院校进行《电路基础》教育是具有一定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具备明确的培养目标。这种目标又分为三个层次,从理论知识层面上来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们掌握电压、电流以及功率等电量的测量方法;可以对交直流电路的知识加以理解,并能够独立使用KCL、KVL以及戴维南定理等相关方法进行交直流电路的分析;并了解变压器的基本参数和测量原理,学会一些变压器维修的基本内容。

(二)职业技能上的目标

职业技能上的目标则主要可以分为职业专门技能目标和职业关键技能目标两种。在职业专门技能目标上重视学生们对万能表和电压表等实际工具的使用,以及可以测试一般的交直流电路并可以安装车间照明线路等技术性手段。要求学生们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而职业关键技能则是指学生们要具有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在常规的电气线路上可以提出合理建议和方案,并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对自身的完成情况予以评价分析的能力。

(三)综合素质上的目标

综合素质上的目标则是除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学习之外的教育和辅导,要在《电路基础》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们形成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多种综合性素质,让学生们拥有科学的人生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们实际能力的培养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高职院校中的《电路基础》教育将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相关技能的基础上和知识理论上都将为学生们提供重要的基础教育。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教育工作,保证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进行《电路基础》教学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形势,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电路基础》课程注重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们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们潜能的挖掘,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以实际应用为依准

与此同时,《电路基础》教育一定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要与维修电工和国家要求的职业技能融合起来。高职院校对于该类专业的学生教育时,不应仅仅注重学生们技能证书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在每一个课程项目以及每一个细节性知识上的学习。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项目来检测学生们是否能够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来促使学生们可以获得维修电工的职业水平和能力。

(三)更新落后的教学理念

此外,相关的教师还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突破落后的学科体系教学框架,融入任务驱动和离实一体化的项目科程理念。可以将相关的知识内容分解成各个学习任务模块的形式,并改进教学手段,创建一个适合学生们学习《电路基础》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们可以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结合。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扮演好学生的开导者、学生的指路人的角色,帮助学生们形成相应的职业习惯和操守。

三、改进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实例教学的引入

(一)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技能实例来加强学生的学习

同时为了发挥《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的作用,还要积极改进课程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时注重对实例的引入。通常情况下,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都将以工程实例为主,要以构建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并以工作过程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技能实例来加强学生们的学习和掌握。

(二)采用模块化的课程框架

《电路基础》课程的内容比较繁多,为此可以采用模块化的课程框架来进行先关教学任务的完成。这种方法下,可以将课程全部集中在一体化教室进行,将知识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并在模块下在具体细化为若干部分。教师要以这些具体步骤为主要立足点,通过学生们完成各个细节任务的过程来渗透相应的知识,往往在进行完所有的任务后,学生们也就掌握了相应的学习内容。

(三)将职业技能与相关的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进行《电路基础》教学时将职业技能与相关的素质教育渗透进去。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相应的任务使学生们去收集相应的资料,由师生共同分析决策,再经由设计方案、学生们具体去实施并检查成效进行自我评估。在此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们将理论与实际向连接起来,掌握好实际的能力,并通过这一些列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提升学生们对于《电路基础》的学习热情《电路基础》是我国高职教育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行业同行课程之一,是电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知识对于该专业的深入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路基础》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理论知识上的目标

我国高职院校进行《电路基础》教育是具有一定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具备明确的培养目标。这种目标又分为三个层次,从理论知识层面上来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们掌握电压、电流以及功率等电量的测量方法;可以对交直流电路的知识加以理解,并能够独立使用KCL、KVL以及戴维南定理等相关方法进行交直流电路的分析;并了解变压器的基本参数和测量原理,学会一些变压器维修的基本内容。

(二)职业技能上的目标

职业技能上的目标则主要可以分为职业专门技能目标和职业关键技能目标两种。在职业专门技能目标上重视学生们对万能表和电压表等实际工具的使用,以及可以测试一般的交直流电路并可以安装车间照明线路等技术性手段。要求学生们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而职业关键技能则是指学生们要具有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在常规的电气线路上可以提出合理建议和方案,并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对自身的完成情况予以评价分析的能力。

(三)综合素质上的目标

综合素质上的目标则是除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学习之外的教育和辅导,要在《电路基础》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们形成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多种综合性素质,让学生们拥有科学的人生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们实际能力的培养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高职院校中的《电路基础》教育将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相关技能的基础上和知识理论上都将为学生们提供重要的基础教育。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教育工作,保证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进行《电路基础》教学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形势,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电路基础》课程注重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们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们潜能的挖掘,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以实际应用为依准

与此同时,《电路基础》教育一定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要与维修电工和国家要求的职业技能融合起来。高职院校对于该类专业的学生教育时,不应仅仅注重学生们技能证书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在每一个课程项目以及每一个细节性知识上的学习。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项目来检测学生们是否能够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来促使学生们可以获得维修电工的职业水平和能力。

(三)更新落后的教学理念

此外,相关的教师还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突破落后的学科体系教学框架,融入任务驱动和离实一体化的项目科程理念。可以将相关的知识内容分解成各个学习任务模块的形式,并改进教学手段,创建一个适合学生们学习《电路基础》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们可以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结合。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扮演好学生的开导者、学生的指路人的角色,帮助学生们形成相应的职业习惯和操守。

三、改进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实例教学的引入

(一)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技能实例来加强学生的学习

同时为了发挥《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的作用,还要积极改进课程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时注重对实例的引入。通常情况下,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都将以工程实例为主,要以构建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并以工作过程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技能实例来加强学生们的学习和掌握。

(二)采用模块化的课程框架

《电路基础》课程的内容比较繁多,为此可以采用模块化的课程框架来进行先关教学任务的完成。这种方法下,可以将课程全部集中在一体化教室进行,将知识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并在模块下在具体细化为若干部分。教师要以这些具体步骤为主要立足点,通过学生们完成各个细节任务的过程来渗透相应的知识,往往在进行完所有的任务后,学生们也就掌握了相应的学习内容。

(三)将职业技能与相关的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进行《电路基础》教学时将职业技能与相关的素质教育渗透进去。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相应的任务使学生们去收集相应的资料,由师生共同分析决策,再经由设计方案、学生们具体去实施并检查成效进行自我评估。在此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们将理论与实际向连接起来,掌握好实际的能力,并通过这一些列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提升学生们对于《电路基础》的学习热情

最后,为了使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去学习《电路基础》,教师还要努力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程具备了兴趣才能使学生们以更高效率的状态去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更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激发学生们的潜在学习动力,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电路基础》是电力方面的基础性知识,相关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扎实掌握。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来对相关的教学课程予以调整。今后的教育应更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跟上时展的脚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高职院校要注重该课程方面的教育,培养出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高心,徐利梅,曹继列,邵仕泉,刘兴文. 民族院校电机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探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S1)

[2]陈爱群,吴秋平. 浅析在高职《电路基础》课程中运用“现象导向教学法”的意义[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4)

最后,为了使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去学习《电路基础》,教师还要努力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程具备了兴趣才能使学生们以更高效率的状态去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更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激发学生们的潜在学习动力,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电路基础》是电力方面的基础性知识,相关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扎实掌握。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来对相关的教学课程予以调整。今后的教育应更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跟上时展的脚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高职院校要注重该课程方面的教育,培养出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电路基础教学篇8

关键词:电路分析基础课程 案例教学法 案例

1 课程现状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1.1 教学现状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建设已引起我国教育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路分析基础在高校教育环节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以电路模型和非实际电路为研究对象,以求解电路的状态,系统中电量的变化为课程研究内容的课程,电路分析基础重在分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必需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电路分析的方法,并能预测实际电路的特性,从而改进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从而设计出新的电路。

但目前来看,虽然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新型教学手段不断引入,但电路分析分析基础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1.2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核心是“案例”,它的本质是设置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通过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设计和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授课质量。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当时采取的案例都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这种方式,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始于1990年。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性的特点。能有效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及案例设计原则

2.1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列举案例,并进行分析,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双向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变以往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案例设计原则

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必须严加选择,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2.2.1 真实可信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必须来源于实践,而不是由教师主观臆测和虚构出来的。在案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细节,模拟实际,引导学生认真地对待,深入分析各数据和案情,训练他们的分析能力,并鼓励他们找出最终答案。

2.2.2 客观生动 在设计案例时,教师除了要保证案例真实,还要摆脱以往传统的编写方式,变枯燥乏味为客观生动,如采用一些文学手法,来加重气氛,提示细节。但一定要注意的是,案例的生动性必须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服从于教学目的。

2.2.3 多样化 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应该只设计出情况,保留结果;设计激烈的矛盾冲突,保留处理办法和结论。未完成的部分,是教师留给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决策和处理,尽量保证解决方法的多样性。设计的案例结果越复杂,越多样,就越有价值。

2.2.4 相关性 在设计案例时,还要注意所选的案例必须紧扣教学内容。一旦脱离课程内容,所设计的案例就是无意义的。

2.2.5 典型性 即案例的内容一定要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能起到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安排的案例一定要立足实践,具有典型特征,覆盖面广,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验证所学理论。

3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

要想保证学生系统地掌握电路分析基础这门课程,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大量的实战演练,通过演算习题把握电路知识,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及时进行知识小结。

3.1 电源

从定义来说,电源就是指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它来源于“磁生电”原理,其中水力、风力、海潮、水坝水压差、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烧煤炭、油渣等都可以转化成电能,产生电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源是干电池。作为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第一章的重要知识点之一,电源的产生类型有很多,发电机能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干电池能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发电机、电池本身并不带电,它的两极分别有正负电荷,由正负电荷产生电压。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当前的电网并网和新能源的应用及未来的前景预测,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电源知识,通过学科的前沿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3.2 电桥

电桥是用比较法测量各种量(如电阻、电感、电容等)的仪器。最简单的电桥装置仅由四个支路组成的电路,其中各支路被称为电桥的“臂”。在课堂环节,教师要通过具体案例,引入传感器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引导学生在掌握电桥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在复杂电路中找出电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3.3 串联谐振

在电阻、电感及电容所组成的串联电路内,当容抗XC与感抗XL相等时,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种现象即为串联谐振。串联谐振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适用于大容量,高电压的电容性试品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串联谐振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正弦交流电路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列举收音机的使用原理,作为具体案例,拉近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性思维。

4 小结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导学生深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在此环节中,授课教师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案例,深入理解电路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视野,激发学习热情,掌握课程知识。

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引入实际案例,更新了以往的育人质量评价观念,并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内部运作机制,因此,各高校为了确保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协助授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学习理念更新工作,正视学生的需求惯性和思维惯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积极创新,找出多种解决方案。教师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图片、音响、动画、录像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科学的授课方法应当能鼓励学生见仁见智、集思广益、举一反三。授课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增强其沟通能力和讨论技巧。同时高校还要做好教师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做好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要在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场地安排和教学保障上做好服务工作;要逐步推广案例教学的范例,做好教师案例教学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钰玲.提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方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4).

[2]杨志清,肖洪祥.独立学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6).

[3]彭宏娟,李崇容.探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J].消费导刊,2010(05).

[4]韩冰,钟洪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S1).

[5]商敏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大众科技,2008(09).

[6]钟洪声,汪玲,王明珍,李廷军,崔红玲,吴义华.《电路分析基础》中的课程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