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财务会计自动化8篇

时间:2023-07-09 08:25:22

财务会计自动化

财务会计自动化篇1

关键词:电视台;财务电算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电算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信息处理高效、准确、快捷的特性也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广播电视台目前虽然仍是事业单位,但是其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管理政策使其几乎等同于企业,所以,面对广播电视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现状,电视台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高自身财务管理的必要性,而在信息化管理的今天,提高财务电算化管理水平更是重中之重,既然广播电视产业化的局势不可逆转,那么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就是提高自身财务电算化管理水平。

财务电算化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电算化就是会计电算化,是一个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与会计工作相结合的过程,用计算机代替传统的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模式,同时也替代部分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代替人脑对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决策。广义的财务电算化涵盖了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育、培训;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建设、完善以及会计电算化的执行等。实施财务电算化有利于加快会计数据处理速度,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他讲人们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单位效益上来。

一、财务电算化对电视台会计的影响

第一,财务电算化改变了电视台会计数据的处理方法,将人们从复杂、重复的劳动中解救出来。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财务人员在依照原始凭证输入记账凭证后,财务会计软件会自动进行记账、转账、结账等工作,也可在期末自动生成报表,因此财务电算化的应用使得原本复杂耗时的工作简单化,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压力,也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第二,财务电算化的应用有利于降低电视台信息处理的成本,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财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有效缩短了处理信息的时间,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在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数据处理规模的扩大,必然会降低单位成本。另外,财务信息更加及时、准确的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使得财务信息有用性提高。

第三,财务电算化的应用为电视台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财务指标,有利于电视台针对财务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决策,推动了电视台财务管理系统现代化的进程。

第四,实行财务电算化的同时促进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变革和发展,完善了电视台的内部控制制度。随着手工记账向计算机记账的转变,相应的权限访问,复核,凭证冲销也需要修改,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不适应财务电算化的发展,因此,电视台需要根据自身财务电算化系统设计或增加新的内部控制制度,运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推动自身的管理发展。

第五,财务电算化的普及增加了舞弊犯罪的难度,降低了电视台舞弊风险。财务电算化软件需要设置各种访问权限,未经授权的人员很难访问计算机数据,从而防止部分人员自动跳过授权机制,给电视台造成损失。

二、电视台财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财务电算化有效提高了电视台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电视台财务电算化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电视台成员,尤其是电视台领导对财务电算化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没有认识到开展财务电算化对电视台的重要意义,仅仅为了迎合时展的需要,因此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务电算化发展基础。电视台领导只重账务处理功能,轻视财务电算化对电视台的管理功能,没有真正发挥财务电算化的作用,限制电算化的管理功能。

其次,电算化专业人员匮乏,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由于财务电算化对电视台发挥着重要作因此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他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掌握财务专业知识的外,还应当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同时全面了解财务电算化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熟悉财务点算化系统运行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电视台属于事业单位,大多数财务人员安于现状,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这些技能,因此导致财务人员素质根本无法满足财务电算化的需要。

最后,在财务电算化系统下,虽然舞弊行为得到有效防控,但是信息安全也受到威胁。信息受到来自计算机内外部的威胁,外部威胁,主要是人为威胁,如未经授权访问信息,恶意篡改信息,恶意操作计算机导致信息丧失等,由于运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因此有些恶意篡改不会留下痕迹,从而严重影响财务信息的安全。内部威胁主要是由于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等引起的信息丧失等影响信息安全的情况。

三、提高电视台财务电算化的对策

首先,电视台应当加大对财务电算化的宣传力度,普及财务电算化对电视台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得财务电算化真正为电视台所用,为电视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电视台应当加强对财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同时提高财务人员竞争意识,使其主动学习电算化相关知识。加大培训方面可以聘请外部专家对财务人员进行电脑知识、管理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时也可以在购买相关会计处理软件时要求对方对电视台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以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在提高财务人员竞争意识方面,电视台可以定期组织电算化知识竞赛,奖励表现优异者或者惩罚没有认真学习电算化的财务人员。

最后,加强对财务信息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完整。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严格的授权访问机制,防止未经授权人员接触财务信息,同时加强财务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文档的保存和管理,防止病毒入侵计算机。另一方面,应当加强财务部门的安全,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保证财务系统安全运行。

电视台作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事业单位,也应当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尤其重视财务电算化管理。目前,电视台财务电算化水平还不高,要发挥其巨大潜能,必须从技术和制度上加以改革,使其为更好地为电视台服务。

财务会计自动化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互联网+会计”;财务云

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如今,中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网络大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中国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公司:“互联网+搜索”诞生了百度,“互联网+交易”诞生了支付宝,“互联网+商场”诞生了淘宝,“互联网+社交”诞生了QQ、微博和微信,“互联网+视频”诞生了土豆、优酷、乐视……“互联网+”把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了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会计”又将会诞生什么?对此,长虹财务云中心依托十余年财务共享经验,基于云计算、云存储、移动互联网等IT技术手段,打造了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共享云平台,尝试财务共享模式由集团内部走向社会化服务。

一、长虹财务云建设背景

(一)“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新的冲击和挑战

2015年国务院正式《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11个具体行动[1]。互联网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商业模式、交易方式、管理活动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必将对会计行业带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在会计行业政策法规及生态环境方面,银行向企业开放了银企互联接口,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用广泛,国家税务总局从2015年初起逐步推行发票电子化和税务在线申报、缴纳,海关总署于2015年6月4日公告进一步推行无纸化电子支付税款,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为电子档案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会计工作与互联网融合趋势愈发清晰。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在物理空间上的适度分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传统会计工作将线下业务发展为以线上业务为主,打破了会计服务的地域限制,促使会计工作从分散式的独立核算模式向集中式的财务共享模式转变;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不再隔离,业务与财务边界逐步模糊,低端财务服务将向标准化、智能化、去专业化方向发展,传统财务人员将面临向高端管理会计转型升级的压力;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展现形式的改变,使会计和财务外包行业有望实现服务平台化,企业内部共享中心也可向社会化服务转型,将提供更广范围、更高效、更便捷的会计服务。

(二)集团转型对财务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长虹作为传统的家电制造厂商,正面临着互联网企业的跨界竞争,云计算、大数据、O2O等一系列新事物在深刻影响着整个家电行业。为应对“后PC”时代家电产业的变化,长虹在2013年提出了以“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为重点的“新三坐标”智能战略。其核心就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广泛连接实现人、设备及服务的智能协同,做强智能终端;建设“传感器”网络,开放数据接口,为消费者提供越来越智能的终端及服务,并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围绕集团转型,财务如何更好地服务公司战略转型的需要,更高效地支撑集团战略调整、业务决策等问题,需要财务模式同步转型。基于上述背景,长虹财务云中心在原财务共享中心的基础上,启动了财务云建设项目,期望借助互联网等IT手段,通过规范数据标准、梳理单据模板、嵌入业务规则等措施,实现数据规范、采集高效、业务脱敏、自动处理、智能输出;借助有大数据支撑的通用智能财务平台,为集团内部随时随地、多种终端进行业务提交、财务处理、数据查询、决策分析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借助长虹财务云中心十余年来为集团200多家公司提供财务服务的经验和积累,也期望通过财务云的建设,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互联网财务服务,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发展。

二、长虹财务云建设思路

(一)从异构系统到统一构架

长虹在信息系统建设初期,受IT技术水平限制及顶层设计缺乏,共享中心业务架构基本按照销售应收、采购应付、费用报销等业务线条进行设计和运作。长期运行下来造成系统异构、接错、功能重复,系统调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运维成本大幅提升。在财务云的建设过程中,更加强调统一架构、去厂商属性、去业务属性。所谓统一架构,是指按照云采集、云处理、云产品的思路来统一设计各类业务、财务处理流程,并对云平台处理系统进行统一设计、迁移整合,对各类财务业务数据按照最小颗粒统一采集。所谓去业务属性,是指对财务会计处理业务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化分工,而不是按传统的业务线条分工为应收会计、应付会计等。以发票信息采集为例,过去费用报销的发票由费用会计处理,采购物资发票由采购应付会计处理,而在财务云平台上,发票信息采集岗位只负责采集发票上的各种要素信息,不必关注这张发票隶属于哪一类具体业务。所谓去厂商属性,是指按统一架构设计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按照产品化、平台化思路打造,既能处理长虹集团内部业务,也能处理其他公司的业务,使平台更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此外,财务云还对各项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剥离、整合原有各信息系统应用模块到统一平台,同时统一规范接口标准和数据标准,形成可自由定制的各功能模块,使得平台架构具有灵活性和高扩展性。

(二)从依赖人工到系统自动

传统财务信息处理方式从信息采集、过程审核、财务记账、资金收付等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需要人工去参与整个财务产品生产的过程,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虽可一定程度通过组织整合、流程优化节省人员,但仍摆脱不了劳动密集型对人工的依赖,并且财务数据质量往往受制于人员素质、成本与效率矛盾等因素无法进一步提升。在财务云的建设之前,长虹便开始探索通过自动化手段替代人工,通过要素精确化、数据标准化、凭证无纸化、内控实效化等手段,实现了整个会计循环过程中的自动采集、自动审核、自动记账、自动支付,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并使财务核算更加精准,时效性更高,彻底摆脱了财务服务质量对于人员素质的依赖。

(三)从机械隔离到数出一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的挖掘和运用近年来成为热门话题,大数据战略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在大数据和共享经济时代,作为企业必须向管理和科技创新要效益。数据资产作为企业管理中决策支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集成数据处理、长期与短期决策平衡、不确定性风险识别与规避、预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为单位提供更多信息系统所不能提供的、更高层次的信息支持,更好地发挥价值创造的作用。传统信息系统仅注重于业务功能的实现,往往缺乏统一的数据规划,在数据兼容能力、自动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导致数据孤岛林立,数据的潜在价值尚未有效挖掘和利用。鉴于数据的重要性,长虹财务云在设计阶段便以XBRL为数据标准,以XBRL通用分类标准来定义系统信息要素,实现财务云与XBRL深度融合,基于长虹自主研发的XBRL数据共享通道统一企业内部数据交换接口,实现数出一门。

(四)从物理集中到云端服务

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时,非常强调对共享中心地址的选择,共享选址需要重点考虑业务相对集中度、通信服务能力、当地人员工资水平、员工安置培训费用、办公场所租赁或购置费用、当地教育水平、语言技能、人员专业素质等因素,对地域这一物理属性的考虑权重相当大。而在财务云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云计算、云存储、移动互联网等日益成熟并广泛运用的IT技术来降低时间、地点、空间对业务处理的限制。在业务前端,可以在有网络覆盖的任何地点使用移动终端来进行业务处理。办公不再受“8小时工作时间”和“固定办公场所办公”的时间、地点等物理属性限制,线上移动审批、众包抢单计件等新的工作模式,使工作时间、办公地点、人员组织形式等传统概念越来越虚拟化、模糊化、社会化。在云端后台,采用“私有云+公有云”模式。私有云的服务器等硬件设备采用企业自购模式,解决常规业务量的运算需求及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公有云采用租赁外部数据中心模式,解决波峰时段业务增量运算需求,并按租用设备的带宽、内存、存储、CPU性能等参数支付费用,有效利用了公共资源,以节约成本,提升系统使用体验。

三、长虹财务云建设内容

(一)长虹财务云建设方法

1.信息颗粒化采集

传统财务信息的处理往往只关心财务处理结果本身,由人工进行单据信息读取,人工或者信息系统辅助确定业务合理性及信息完整性,进而进行财务核算及财务信息输出。这种处理方式一是受制于传统财务职能定位,二是受制于信息技术对全面采集要素信息的效率和手段,导致企业运作大量的有用信息难以后期深度分析、挖掘和利用。随着智能图像识别、云计算、云存储的逐步成熟,财务云在建设初期便要求按照要素精确化的原则对原始凭证的要素进行提炼,进而对所有业务信息(包括纸质影像单据及电子业务单据)进行全口径、全业务采集。以增值税发票为例,在信息采集环节对其48个要素点进行了数据获取。信息采集颗粒度的提高也为财务云实现自动审核、自动记账及大数据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2.业务标准化定

义业务标准化定义包含业务类型、单据、要素三个方面。(1)业务类型的标准化定义:通过列举法,尽可能把不同行业、企业规模的业务类型进行列示,进一步梳理业务类型相关的核算规则、单据规则、业务关键控制点。(2)单据的标准化定义:财务云按单据特征进行了多层次划分。按单据类别划分为报销单、发票、合同协议、报告、专用附件、图片资料六大类,按物理属性划分为电子影像件和电子信息单据,按单据来源划分为自制单据和外部单据。单据标准的建立,就是将经济业务按业务类型进行细分,给每类业务匹配足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实质的必要原始单据,以及帮助全面了解业务全貌的辅助信息。(3)要素的标准化定义:根据要素颗粒化采集的方式,按照要素精确化的原则,将原始单据的要素进行提炼,并对每个要素进行定义。参照XBRLGL(XBRLforGlobalLedger)标准进行颗粒化,按照国标《会计软件接口标准》规范标准化数据及语义,规范信息交换、共享介质,赋予财务云灵活输出XBRL标准的能力,更有效地处理业务数据,降低平台各业务单元的耦合性,大幅提升平台的可扩展性,实现跨企业、跨地域的数据融合。

3.过程智能化处理

长虹财务云建设过程强调通过自动化实现智能化,最终达到去人化这一目标。信息的颗粒化采集和业务的标准化定义,为过程的智能化处理提供了基础。通过分类、归纳、抽象的方式,把业务场景以业务类型、单据类型、单据要素进行信息化还原,将人工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的过程通过信息组合,由点带线形成业务逻辑线条,嵌入计算机系统处理程序,由计算机根据业务类型、单据及单据要素信息自动进行业务逻辑规则检查,确定核算规则并自动记账。最大程度的实现业务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可以有效节约人工参与处理的成本,使得财务人员向财务管理全面转型。自动化的提升也减少了会计人员接触了解业务信息的范围,为实现业务过程脱敏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实现财务服务的全面外包。

4.架构产品化设计

“互联网+”时代IT产品越来越倾向于平台化模式,互联网时代一向是得用户者得天下。财务云在建设初期便定位于不仅服务集团内部,而且为外部企业提品化服务,将财务云打造成一个服务平台而非财务软件(图2)。在产品化设计理念方面,财务云非常注重以下方面:一是注重产品体验感,以用户为中心,简化用户操作,减少专业属性;二是推行一键配置,简化用户接入手续,实现轻松接入,一站式入驻;三是设立客服中心,随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分析用户需求并迭代更新系统;四是强调数据标准,基于XBRL国际标准,为更广泛的数据交换和数据挖掘奠定基础。

(二)长虹财务云业务框架

长虹财务云按照业务处理流程,将原始单据等业务信息要素颗粒化后对要素进行审核、加工、组合,输出会计凭证和报表等产品,整个运行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云采集、云处理和云产品。

1.云采集

云采集是指对各类经济业务活动数据的获取、加工、确认、组装及存储等活动。具体过程如下:(1)以业务活动触发为起点,确定业务类型,在业务前端通过扫描、照相等方式收集、提交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单据。(2)通过光学识别系统,确定扫描、照片形成的电子纸质原始单据识别模版,对纸质单据进行全要素自动识别。(3)将识别后的纸质单据按模版要素进行图像切片处理,系统可按模板要素的图像切片和对应的要素识别结果进行显示,方便对未能准确识别的要素信息进行人工纠偏。(4)需要人工纠偏的要素识别结果以任务的方式统一进入待办工作池,由纠偏人员在线上随机获取并处理完成,人工纠偏后的要素数据存入全要素数据库。除业务过程产生的内外部纸质单据外,对于有业务信息系统支撑的电子表单信息,及与银行、海关、税务等第三方机构进行业务数据交互形成的电子数据,都可通过标准接口转换成要素数据,存入全要素数据库。

2.云处理

云处理是指对云采集环节形成的颗粒化要素信息,按照事先设定的检查规则、记账规则及业务处理流程,按照流水线式的模式,将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的过程通过系统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实现。为了确保数据能够及时、准确、高效、完整地处理、加工和传递,减少业务处理流程中的人工干预,实现全过程管理的自动化,云处理需要对处理动作、处理机构和处理环境进行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财务云处理最核心的部件包括规则检查引擎、自动记账引擎,全要素数据库中的财务数据依次提交规则检查引擎、自动记账引擎、自动完成规则检查和记账处理。财务云处理的方式打破了传统财务组织机构岗位设置,从传统的会计、复核、出纳岗位,转向业务售前、售后及质量控制人员,在提供企业内外部财务共享服务时,更加专注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

3.云产品

由于长虹财务云对业务发生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了全要素采集,而不是仅关注财务信息,所以财务云处理形成的产品,不仅包括自动记账输出会计凭证、自动支付和基础财务报表等简单会计产品,而且通过汇总分析等方式形成了大量综合类产品。采集和生成的全部数据与大数据中心对接,通过构建数据模型,自动、实时地处理数据,大数据中心输出各类经过深度数据挖掘的数据分析结果。通过专业的管理咨询团队,向外输出各类管理咨询服务、企业信用评估、行业分析报告等复杂会计产品。

四、长虹财务云建设效果

(一)全过程自动化,大幅提高人效

通过要素的自动采集、财务规则自动检查、自动记账、自动支付以及基于数据模型的自动分析,长虹财务云充分运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尽可能减少人工处理。到2015年,长虹财务云中心的人效(薪酬收益率=全年收入总额/全年薪酬总额)达到了2.85。财务云全面自动化的实施,将使长虹财务云中心的人效翻倍,预期将达6以上。不仅如此,“去人化”更可以有效防范人为舞弊风险及非主观性过失,帮助长虹财务云中心减少人员招聘、培训、业务沟通等费时费力的环节,提升了组织整体的运营效率。

(二)全标准化嵌入,高精准度核算

将长虹财务云中心多年积累的业务流程标准、单据要素标准、财务审核标准和凭证输入标准嵌入财务云,由系统自动完成检查和记账,实现了财务控制和处理准确性的提高,防止了因人为疏忽造成的遗漏、错误和经济损失。长虹财务云中心通过传统财务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推进,将差错率从2009年的万分之五下降到2015年的万分之零点四五。财务云进一步自动化、标准化处理的实施,预期可将差错率再降低一个层级,达到万分之零点零五左右。

(三)全部要素采集,备战数据经营

基于财务云平台的财务共享服务,并不止步于处理基础的财务核算业务。紧随大数据时代的浪潮,长虹财务云平台全面提升了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的采集覆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数据,整合XBRL数据标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海量数据,实现企业内部业务价值链深入分析和利用。例如长虹作为首家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开展应收账款融资试点企业,利用内部供应链大数据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帮助供应商解决融资难,融资手续复杂的问题。

(四)网络众包模式,优化配置资源

长虹财务云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处理方式,将人工需要处理的业务大大减少。对于需要人工处理的任务,在云处理的过程中打破了传统集中时间、集中地点的办公模式以及按岗定人的组织方式。2015年,财务云中心实施了网上抢单、按工作量计算薪酬、多劳多得的“抢单计件制”改革,这是对互联网众包模式的一个模拟。员工无需设置固定岗位,只需要取得相关业务的资质,便可随时参与对应工作的抢单。从实施效果来看,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积极性,抢单以前人均每月处理会计服务订单2160笔,抢单以后人均每月处理4524笔,直接提升人效109%。

(五)图像切片脱敏,减少泄密风险

财务往往伴随着许多商业机密,是否泄密是客户在外包财务时首先担心的问题。财务云运用光学自动识别、图像自动切片、在线分散处理等技术手段将纸质票证的信息进行自动化采集、切片和离散化人工处理,保证了无任何处理人员可以获取纸质单证上足够的商业信息,从而防范了人为泄露商业秘密的风险,打消了客户的后顾之忧。

(六)突破行业瓶颈,拓展千亿市场

原有的财务共享模式下,被共享单位信息系统实施费用是一笔刚性开支,并且需要协调各个系统的诸多实施人员,花费两周以上才能完成。通过一键配置,提高了长虹财务云的通配性。新客户在实施财务云时,可以快速复制各项系统配置,大大提高了初始化速度。即便后期会计准则或公司规模发生变化,调整起来也比较灵活、方便。长虹财务云更大的价值不在于能够节省多少成本,而是使财务云中心打破办公选址的限制、人力资源的限制、推广效率的限制,通过向全国中小微企业推广财务云平台,改善中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状况,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助力创业公司成长。作为一个有600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蕴含千亿级的财务外包市场,相信通过财务云的成功推广,必将成为财务界的“淘宝”。

【主要参考文献】

[1]戴柏华.适应新常态,融合促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下的会计改革与发展[EB/OL].

[2]胡嘉,刘碧民,胡绍万,等.大型企业智能化嵌入式风险管控体系建设[C]∥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四川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汇编(2015),2016:16-17.

财务会计自动化篇3

一、加强领导,确保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活动顺利进行

成立市直机关工会开展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市直各机关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验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市直机关工会开展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活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直机关工会工委。

(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三)高度重视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工作。市直机关各工会组织要成立规范化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部署,财务部门要具体落实,财务人员要带头贯彻执行。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并把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

二、制定计划,逐步实现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全区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活动总体目标是:市、县级工会、区产业(系统)工会、区总直管基层工会力争到2012年,100%通过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验收;有独立账户的基层工会力争到2015年,90%以上通过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验收。结合市直机关工会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考核验收计划:

(一)到2012年3月31日前,市直机关工会工委通过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验收;

(二)到2012年12月31日前,市直机关有独立账户的基层工会100%通过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验收;

(三)2013-2014年为查漏补缺阶段,新组建的基层工会及以前年度未通过考核验收的基层工会,力争在当年100%通过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验收。

三、做好申报、考核验收、确认工作,确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验收,以《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验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依据,采取500分制,凡按《标准》考核评分达到400分以上的基层工会为验收合格。

(一)工会考核验收确认权限

1、市直机关工会工委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由市财政局考核确认。

2、市直机关工会工委所管辖的市直各机关工会组织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由市直机关工会工委组织考核验收,报市财政局复核确认。

(二)工会考核验收确认程序

1、自查

各单位要以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工会会计制度》和《标准》为准绳,逐项逐条对照认真进行自查,对自查中查出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整改完成至少三个月后才能申报。各单位提出申报前,必须对照考核标准自检评分进行模拟验收。

2、申报(每年4月)

各单位以《标准》为依据,通过自查、整改、模拟验收后,自评分400分以上的,应当主动向市直机关工会工委进行申报,申报时需提供以下资料:

(1)填写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申报审批表;

(2)对照标准自查后制定的整改方案以及实施情况小结;

(3)自检评分表、模拟验收的有关资料;

(4)开展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工作小结;

(5)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6)单位财务人员回避制度证明;

(7)单位财务人员基本情况表;

(8)单位财务人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9)其他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

3、考核确认(每年5-10月)

(1)市直机关工会工委将组成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验收小组,考核小组成员不少于三人,其中中级会计师职称的不少于30%,考核小组成员选派坚持原则、作风正派、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组成。

(2)考核验收小组成员要认真学习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工会会计制度》、《标准》及有关会计法规制度,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做法,做到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据实评分,宽严适度。

(3)考核验收小组在收到单位提出申报后,应对报送的资料进行审查,并结合申报时提供的资料深入单位作实地考核,考核资料不得少于三个月的会计资料,并按《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验收评分表》(以下简称《评分表》)的规定逐项评分。在考核中发现自查结果与实际差距较大或发现有涂改、重制、更换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等情况的,应停止考核,并责成申报单位重新整改后,另行申报。

(4)考核验收小组全部考核确认工作完成后,应出具书面考核意见。考核意见的内容包括:

①申报单位在开展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主要做法、成绩以及基本经验;

②考核计分的详细资料;

③考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

④考核结论及推荐意见;

⑤考核小组负责人以及全体成员签署意见;

⑥考核确认部门盖章。

(5)申请单位对考核小组提出的改进意见,应当在限期内整改完毕,并经考核小组复核。

4、确认(每年11-12月)

考核验收小组工作结束后,对于验收合格的单位,应将其申报材料、书面考核意见连同《评分表》报市财政局进行确认,并颁发合格证书。

5、实行定期验收确认制度

验收合格期限保留为三年,对于已达到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单位,每三年重新进行申报验收,对合格单位继续颁发合格证书。过期不申报或重新验收不合格单位,自动取消规范合格单位称号。

6、归档管理

考核验收单位要建立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业务档案,记载考核验收、颁发证书、复查等情况。考核业务档案视同会计档案,并做长期保管。

四、实施奖惩,充分调动单位和财会人员工作积极性

(一)经考核确认为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将作为工会重点工作评先依据之一。

(二)凡严重违反财经法规、依法受到财政、税务、审计和上级工会等通报批评的单位,或在审查审计中发现严重问题并受到处罚的单位,当年不得申请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考核。

(三)对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基础工作薄弱的单位如期达不到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限期整顿;过期不积极进行整改的,由上级工会监督整顿,并建议撤换该单位财务负责人。

五、其他要求

财务会计自动化篇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日益普及,社会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这给各个行业的经营环境及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环境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財务会计流程难以适应时展及企业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从信息化视角来说,优化财务会计的流程势在必行。

1信息化视角下优化财务会计流程的意义

财务会计流程是企事业单位实际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获取企事业单位在业务流程中所产生的业务信息,并进行加工,将其提供给管理流程,帮助管理者有效地计划、控制并评价管理活动,可以说,财务会计流程的设计思想、信息获取、信息加工成效,直接影响着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质量及成效。而信息化视角下,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理论基础落后、仅反映小部分企事业经营状况、不支持实时控制等不足,已经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会计工作的需要。财务会计流程理论基础落后主要体现在严格按照“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这一顺序化的业务流程,造成财务会计的各个核算系统彼此分割,各个模块形成孤岛,难以实现会计数据传输的系统性、实时性及一致性;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只能反映企事业经营活动的小部分信息,而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单位经营状况,使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及有用性大打折扣;此外,传统财务会计流程中常常存在财务及业务相分离的状况,财会核算反映出的资金流信息大多滞后于物流信息,会计数据不是实时采集,而产生于业务发生滞后,而财务信息的加工及财务报告也需进行一系列排序、过账、汇总、对账、后台加工等过程才能交付给使用者。信息化视角下,应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积极优化财务会计流程,改变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存在的不足,才能切实满足现代社会对会计工作的需要。

2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策略

2.1简化流程

信息化时代中,财务会计信息量呈井喷式发展,信息处理日益繁重,而以往财务会计、业务分开的流程造成工作及数据的充分处理,因而简化会计核算流程是优化财务会计流程的重要举措。企事业可根据自身需要,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流程,将制记账凭证等不增值的环节摒除,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财务部门信息及业务部门信息的实时共享、传递,大大减少出现重复处理财务会计数据的情况。简化流程后,发生经济业务时,企事业的业务部门将确认无误的单据保存在单据数据库中,财务部门则根据这些单据采集财务数据,并加工处理数据,继而借由系统软件,将其转化成为记账凭证,保持于记账凭证数据文件当中,并根据要求生成相应的报表,借助报表生成系统,从共享数据库文件中获得实时数据,自动生成财务报表。

2.2打破顺序

以往的财务会计操作顺序体现了劳动分工的原则,财务会计和经济业务是相互分离的,财务会计工作往往不涉及经济业务内容,只限于记录业务单据和流转工作,不利于企事业内部信息的完整性、全面性。信息化视角下,现代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需要打破以往严格遵照“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这一顺序化的业务流程,可利用财务软件,实现会计业务流程的再造,保留软件中会计线索功能,便于财务信息的顺序化查询和反向查询。实施“事件驱动”的方式,依照不同的使用动机,将财务信息若干种事件,并为各种事件设计对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如此以来,使用者可根据不同事件启动相关的过程程序,以获取所需信息,借助计算机软件监控财务数据的输入环节,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数据处理失误率,每一笔数据处理的录入、改动、删除均有记录并留有痕迹,为会计工作提供了线索及便捷。

2.3建立规范

信息化视角下,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及规模等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会计优化实施办法,并借由恰当的引导机制,引导财务会计规范,强化制度建设,使之更好地规范财务会计工作,促进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与此同时,企事业应全面分析自身的财务会计流程,找出并明确自身财务会计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为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奠定基础。此外,做好对原始数据的整理工作,根据数据的特性将其归纳整理为账务相关、项目经费、职工收入、往来账数据、收费相关和票据等多个部分,结合自身信息化条件及要求,构建新型的财务会计流程,依照财务会计软件的数据接口标准,设置相应的标准编码源数据、报表数据结构、账簿、凭证等,给财务会计数据设定统一的标准,提高数据输入及输出的正确性。促进财务会计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便于存储和查找,切实实现财务会计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

2.4实时控制

在企事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引入控制机制,利用财务管理软件,实施实时控制的方案。一是在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初始设置时,财会人员应将各项控制标准及准则纳入到系统或数据库中,以支持会计控制,一旦发生经济业务,管理软件接受到事件信息,会根据数据库中的会计控制标准及准则,准确判断并分析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格性,体现出财务会计流程中的实时控制功能。二是在经济业务发生的情况下,财会工作人员可利用管理软件实时判断业务信息及其性质,实时控制经济过程,并迅速为管理决策层提供准确有用的数据,有效预防并抵御经营中存在的风险。

3结语

总之,信息化视角下,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积极优化财务会计流程,掌握主动,简化流程,打破顺序,建立规范,实时控制,从而为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促进单位的持续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小玲.浅谈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

[2]王赣.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0).

[3]王天一.如何优化财务会计流程[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

[4]邹存艳,程杰.传统会计流程的缺陷分析[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6(6).

[5]陈军.无现金报账的风险管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2(3).

[6]吴亚炳,黄晓东.成本会计流程及税收问题思考[J].会计师,2012(9).

[7]周改艳.浅谈构建医疗机构信息化会计流程的内部控制体系[J].现代商业,2013(5).

[8]汤四新,庄明来.会计流程绩效评价与实施过程研究[J].当代财经,2011(2).

财务会计自动化篇5

【关键词】 财务信息化 财务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

财务信息化是指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综合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会计电算化,对财务数据等信息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使各种信息资源的使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企业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考核等财务活动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从而更高层次地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革新,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财务管理要求,支撑和保障各单位中心工作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传统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覆盖范围小

会计电算化处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处理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会计部门内部,而财务信息遍布整个企业,涉及企业中许多相关部门。会计部门只是财务信息的最后处理者,会计电算化也只是对已经形成的财务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无法满足企业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2、会计电算化系统仅是人工会计的模拟系统

旧的财务软件只是人工会计的模拟系统,并未真正使财务人员从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首先,财务软件只局限于财务部门使用,其他部门如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查看相关财务数据,必须通过财务人员编辑、打印方可查看,不能得到实时数据。其次,许多业务如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等业务都与会计信息紧密相连,有业务的发生,就有会计信息的产生。但过去的财务软件没有与业务系统很好的对接,许多业务要先通过手工方式登记,开据相关单据,再进行电脑处理。再次,由于各个业务部门的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不统一,使得财务信息必须采用手工辅助的方式与外界交流,其信息化的作用也大大降低。

3、财务信息成为信息孤岛,不利于经营决策

我国有些企业在推行信息化建设时,只要求财务部门使用信息化软件,其他各个部门没有普及。在进行财务核算时,所需要的信息仍然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资金流反映的信息时常是滞后的,不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此外,在推行信息化建设时各部门采用自己的信息建设标准,只负责将个人所属业务模块反映到信息系统中,确切地说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是由不同部门管理信息系统拼凑而成的。多个部门在信息交叉部分,因为数据指标的口径不一致,无法实现链接,阻碍了经营业务的及时处理。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财务信息化可大大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财务信息化可大大减少原来手工做账和核算的繁重劳动,财务人员可以及时地将财务数据录入信息系统,并通过系统快捷、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自动生成各种会计报表,增强了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会计人员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方面,促使在管理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面的重整和组织结构改革,使财务工作更加标准化,提高财务操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财务和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2、有效加强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在财务信息化的支持下,财务部门可及时了解成本支出的申请、采购、审批等各个环节,并进行相应的记录,从而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与控制,使企业财务的各项成本费用指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3、财务信息化是优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把财务系统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通过信息的快速传递实现企业和社会的有机联系。财务信息化不同于会计电算化,依靠的是网络和通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强调财务信息处理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改变了整个财务管理流程,是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无障碍地及时获取财务业务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的信息,整合企业内部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现阶段的筹资、投资、采购、生产等各环节的情况。甚至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正确地分析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结合长期战略目标和经营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实现企业价值增长,最终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并保持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优势。

三、财务信息化体系的设想

1、财务信息化的目标

财务信息化的目标是建成一个覆盖整个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化企业资源规划系统。该系统可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统一与并行运作,实现企业内部充分的信息交流。

(1)信息集成与流程整合。一方面是信息集成。会计核算信息大都来源于业务系统,通过信息集成将业务系统信息和财务系统信息相结合,实现会计凭证的自动生成;另一方面,将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进行整合,消除重复环节,简化会计核算流程,实现财务业务流程一体化。

(2)根据不同权限,共享相应的财务信息。在企业管理当中,财务管理是一个中心环节,因其准确、综合与全面的特点,一直是经营者重要的企业治理、经营控制、资源配置手段。财务信息是企业经营结果的反映,财务信息资源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根据不同权限,共享相应的财务信息,便于不同级别的领导了解相应的经营情况,有利于其经营决策及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3)将控制机制嵌入到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实施实时控制策略。传统的内部控制一般要到年末才审计和检查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针对业务操作和制度遵守情况的预防性控制所起的作用不大。而将控制机制嵌入到财务信息化中,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控制,为预防、检查和纠正财务信息的错误和舞弊提供了便利。在数据进入企业数据库前,系统可及时自动检查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检查业务活动所用的资源和资源数量,检查活动执行人员的权限,满足实时监控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2、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1)领导高度重视。由于系统实施涉及的范围广、信息量大、时间长,项目实施起来纷繁复杂,甚至涉及到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改变,是一项企业管理的系统工程。因此这是一项“一把手”工程,必须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以推动项目顺利开展。

(2)具备信息化基础。在实施财务信息化体系之前,企业必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基础,拥有基本管理信息化平台,企业局域网应覆盖大部分部门。财务不是一个孤立的部门,财务的大多数活动都与业务部门密切相关,仅仅将财务管理整套体系变为信息化控制,而不与业务部门相联接,最终的财务数据不能与业务部门互动,将不能发挥财务信息化的作用。

3、财务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整个财务信息化体系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三个部分。其中:财务会计包括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管理会计包括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包括投资管理、筹资管理和资金管理。构建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规范网上报销流程。报销流程由实物转变为虚拟方式,报销信息按照设置好的流程自动提交给相应的人员,审批不再通过面对面的询问与亲笔签名来实现,而是通过网上核实与电子签名。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报销流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查找风险点,实施流程再造,确保其可控性和可靠性。二是审批的凭据由发票、收据等原始票据按照一定规则扫描或输入财务信息系统,财务事项网上流转过程全程自动记录,同时转变为可视的网上电子信息,供授权用户随时进行查询、监督。三是财务审核付款由领导亲笔签名转变为网上报销系统里检索和打印已审批的电子签名信息,领导审批时可以随时查询到审批事项的所有相关信息。四是报销事项由依靠人驱动事件流转转化为网上报销工作流引擎驱动,系统会不断提醒具有审核、审批权限的工作人员及时完成自己的待办事项。网上报销系统实施后,报销流程中各环节人员的职责分工更为明确,各级领导负责报销事项的审查批准,财务人员则负责费用报销单据的审查核实。

(2)加强财务预算控制、执行、分析。完善预算控制加强预算管理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做好预算实时控制,一要科学分解预算指标和内容,预算指标应准确、贴近业务实际,预算内容必须全面、充分。二要科学划分职能,明确岗位责任。财务不仅仅包括预算事项的审核、评判,还包括对预算事项的事中执行监控,预算执行计划的评估、考核、反馈。三要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强化数据分析比较。将控制纳入信息化,单位预算的编制、调整、审核、审批、执行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管理流程,同时对相似部门、各类相同支出结构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3)创建人性化的信息表达方式。在财务信息人性化表达方面应遵循三个“尽可能”原则:一是尽可能使财务信息化专为简。各种财务信息报告、数据分析要尽可能把专业术语和数字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图表,使各种财务信息能够被各级决策领导读懂、理解、接受。二是尽可能满足个性选择。不同单位之间、不同级次部门之间关心的财务信息内不一样,因此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中的各种数据查询必须尽可能满足个性选择。三是尽可能使财务信息数据智能生成、自动更新,自动从不同信息用户的角度提炼要点,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内容,主动提示信息用户查阅。

四、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运行的前提是建章立制

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作为财务管理的创新和探索,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制定和完善各种财务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内控机制、流程设计、操作手册等各类规范性文件十分重要。只有明晰和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使各项业务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才能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运行的关键是常态培训

财务信息化实现跨部门的业务流程运作,会有更多的部门和人员进入财务信息化管理,因此,培养参与人员的理念和操作能力,对于保证业务运作的流畅非常重要。由于基层人员的财务素养参差不齐,定期进行操作经验的积累和推广,有利于顺利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

3、复合型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力度应加大

财务部门精通会计知识的人才不少,但同时又懂得网络信息技术、具备现代财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只有通过引进人才、短期培训、学术交流、岗位自学等方式,加大对现有财务人才的培训力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信息化的优势。

4、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投入应加大,并深层次进行开发创新财务

信息化管理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就需要加大对财务信息化软硬件的投入,与软件供应商保持持续、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便不断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创新,优化信息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燕、李静思: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探讨[J].商业经济,2013(7).

财务会计自动化篇6

在传统的人工会计核算中制证工作非常的繁琐,从凭证到记账中间环节众多,影响了会计核算的效率。而实施会计电算化以后,可利用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将制证的程序由复杂化向简单化过渡,相关人员不用将精力和时间花费在核算繁琐的数据中,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制证工作上来,提高制证速度。电算化是加强整个财务管理的需要在传统的人工会计核算中基本上所有的会计核算环节都是手工操作,比如数据的录入、核算程序、报表生成等,手工操作不仅浪费人力和时间,而且失误率很高,难以满足当代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的需求。而实施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信息核算程序能够很大程度上的得到简化,且能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有利于满足整个财务管理的需要,并且由于会计电算化的自动化水平高,越是规模大的单位,其会计工作越复杂,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就越明显。

2财务管理与会计电算化综述

2.1财务管理的性质

事业单位管理在实行分工、分权的过程中形成一系列专业管理,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更加注重使用价值管理,有的更加注重信息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目前主要要求其以价值形式对经营活动进行管理,规划和控制事业单位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进而实现财富的增加。因此,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2.2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是将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会计电算化创新了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使处理数据实现了自动化。传统的手工会计当中记账、算账和报账等工作都是人工完成的,由于这些工作非常的繁琐,完成这些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而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将相关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了,不仅有效提高了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效率,也推动了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2.3会计电算化对财务管理的意义

2.3.1减轻手工操作下的繁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有的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涉及大量的数据,此时采用传统的手工会计方法不仅核算手续繁杂,而且效率低下,但如果实行会计电算化就可以有效减轻手工操作下的繁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实行会计电算化还可以随时查阅计算机内存储的会计资料,随时输出报表等,有效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2.3.2细化核算内容,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由于事业单位分支部门众多,因此其明细分类核算工作异常繁琐,但又是财务管理中不得不做的一项工作。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下,所有的部门明细账都是人工设置和登记的,并且如果领导想了解某个部门的费用支出情况,相关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满足领导的要求。而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完全规避了上述情况,这是因为会计电算化系统具有多级科目设定、快速分类统计、查找等功能,不仅可以清晰的部门明细账,还能够进行预算管理,可有效满足领导随时想了解某一个部门费用支出情况的要求,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由此我们发现通过会计电算化细化核算内容,可有效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帮助领导者做到更加正确的决策。2.3.3提高财务分析结果的时效性由于财务分析常常都是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大量的计算等,在传统的手工方式下面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为减少自身的麻烦,很多人都会草草了事,导致最终的财务结果不准确,同时也失去了时效性。会计电算化有效解决了传统手工方式中存在的弊端,由于会计电算化具有财务分析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进行各种财务指标分析、现金收支分析、报表分析及因素分析,不仅分析结果比传统的手工方式的分析结果准确率高,而且更加的直观明了,同时通过实行会计电算化有效提高了财务分析结果的时效性。2.3.4加速了财务管理模式从“核算型”到“管理型”的转变进程会计电算化不是简单的模仿手工管理流程,它实现了对传统会计在核算手段上的变革,会计电算化通过结合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将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不仅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也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加速了财务管理模式从“核算型”到“管理型”的转变进程。另外,实行会计电算化还有效解决了核算和管理之间的矛盾冲突,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进而促进了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3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对财务管理的作用

在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各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财务工作都是分开进行的,因此很多相关人员都没有参与到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去,导致其主人翁意识不强,对单位的整体业务状况、问题和发展趋势等不甚了解,往往造成最终的财务分析难以满足单位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

3.1改善了单位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实现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一体化

通过应用会计电算化有效解决了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不仅简化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业务流程,也促进了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一体化,具体优势如下:凭证实现了集中式审核,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率;过去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都是事后进行的,属于“核算型”的财务会计,通过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增强了计划和控制功能,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转变为多层次、全面的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如此一来,财务人员在做财务分析时就会面向全局,而不是仅仅从经济或者核算的角度出发,核算结果会更加客观和有说服力,同时也有效避免了由于财务分析失误或者不准确造成的领导层策略失误。

3.2有助于单位动态跟踪和管理财务信息

在传统的手工方式会计核算方式下,会计体系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信息传递、处理滞后等,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一些经济活动的凭证不是及时传递到会计部门的,通常都是现在本部门流传一段时间,然后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才会传递到会计部门,而且相关信息直到月底结账、下月初才能得出。面对这种形势,会计部门无法及时的获取相关的会计信息,也就无法及时的做到正确的、科学的会计核算管理,不仅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也难以保证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而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会计电算化有助于单位动态跟踪和管理财务信息,会计部门会更加及时的了解相关的会计信息,更加迅速的做到相应的财务管理措施,不仅提高了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也提高了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

3.3有助于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下资源的优化配置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应用财政统一财务软件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即成立核算中心,可以把各项费用及投资项目分解到每个责任部门,帮助各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算管理控制,从而提高整个单位的资源利用率。例如,事业单位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在凭证录入过程中,对于所归集的费用项目已经超出预算的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可以随时核算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使用情况。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电算化软件对单位内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资源进行控制与平衡,在关注内部效率的同时,关注外部协调效率,通过形成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系统,将整个单位的财务数据、资金结算、投融资管理集中起来,从资金运作的角度来管理和控制整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使财务部门利用最佳的业务方式,最好地利用资源、减少费用。

3.4有助于实现数据共享

会计电算化需要事业单位重构单位全局共享数据库,即通过对单位财务、人事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作全面分析,以数据为中心,重组原有的信息资源,建立全局共享数据模型,不仅有助于实现数据分类集中存放和管理,可以做到在财务各岗位间的资源共享,实现系统内部各职能部门或不同管理层次的联系,保证财务数据一体化;而且在设置权限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相关部门在同一时间内对生成的财务信息进行任意查询,有助于实现与系统外部的信息交流。

4会计电算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影响

4.1对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环境的影响

4.1.1电算化会计系统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事业单位引入电算化会计系统后,财会部门原有的工作机制和人员结构都相应进行了调整。比如工作内容上增加了运用计算机处理财会数据的内容,人员结构上增设了计算机操作人员及计算机专家,计算机逐渐取代传统手工做账方式,工作人员还能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各类复杂的业务活动。近几年,远程通讯技术在财务系统中的应用为在线实时处理财务数据提供了一个实现的途径,操作人员只需借助终端机就能够远程处理财会数据,原先必须由指定的财务人员或指定的部门完成的工作内容,现在其他业务员或一个人通过终端机就可能一次完成。因此,要保证企事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事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事业管理的目标,首先要在原有手工会计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控制,以最大限度规避财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4.1.2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会计电算化使得原来的财会凭证、财务报表等纸质存储媒介变为了电子存储媒介,改变了传统财会业务工作流程及工作模式。以往的财务报表、工作底稿、财务凭证等财务数据多以纸质媒介进行存储,一旦保管不当,就可能导致资料丢失,数据不全。由于电子商务、在线交易等新的交易形式的推行,当交易发生时,工作人员只需在计算机系统中录入交易的相关信息,系统就会自动记录和处理各种单据、凭证,并自动审核所有信息是否一致,而无需手工做账,大部分纸质凭证都会以电子介质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这是电算化会计系统不同于传统手工做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手工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人进行控制,而电算化会计系统除了涉及对人的控制,还包括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控制的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程序相一致。4.1.3电算化系统自动化处理的充分体现“自动转帐”是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一个主要的账务处理功能。“自动转帐”即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转账凭证的账务处理方式。自动转账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直接从账项数据中取数生成记账凭证,如结转期间损益;二是经过系统的函数运算得到凭证上所需的会计数据,如计算并分配应付福利费。自动转账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在总账系统(或称账务处理系统)中定义并使用的自动转账;另一个层次是在各个子系统中定义和使用自动转账,如工资系统中的工资费用分配、固定资产系统的折旧费用分配等。“自动转账”一旦完成定义,即可在不同会计期间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4.2对事业单位会计发展趋势的影响

4.2.1会计服务范围更加广泛会计电算化需要建立在传统会计模式的基础上才能逐渐延伸和发展起来。传统会计方法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综合运用是财务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有的单位仍然认为会计电算化仅仅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传统会计工作模式的一种会计工作方法,这种认知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并未看到电算化会计系统实际应用意义。就目前来看,电算化会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如果不彻底解决其中的问题,必然影响其工作质量。过去各单位财务人员至少二至三人,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纪委推行会计委派制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承担了财务收支业务活动,这样核算中心一个人就可以核算二十几个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并且结算中心都会实时记录款项收支情况,整个运作流程公开透明。因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财务管理、控制目标的实现及科学决策提供了条件。4.2.2会计电算化对事业单位引起在线财务管理网络技术与电算化会计模式的融合与实践应用,使数据存储媒介从纸质逐渐过度到电子系统,会计工作者不必再面对一摞一摞的账本,而是利用网络平台办公。大部分会计数据的计算、存储等操作均在线完成,业务处理速度更快,工作流程更顺畅。财会工作者可以参考动态财会信息对现有数据进行在线操作,并适当调整会计活动,实现在线财务治理。会计电算化更加速了财务报告生成的及时性,为会计的充分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我们核算中心已经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和网络会计业务,可做为全区12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核算及资金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通过会计电算化建立了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

5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5.1会计制度的修改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现行财会制度仍以手工核算作为主要的财务处理手段。会计电算化的引入,使传统财会工作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譬如记账方式、账务处理流程、会计内部控制方式、会计档案的存储等内容都发生了改变,必须相应的修改现行财会制度,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要求。但是实际上,企业只引入了会计电算化专业软件,并未调整现行财会制度。

5.2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在互联网主导下的经济社会,企业的工作流程越来越顺畅,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但是企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隐患。在会计电算化工作模式下,通过互联网传输会计信息需要承担一定的安全风险。人们习惯用U盘、计算机磁盘等载体来存储财会数据,如果这些载体受热、受潮或折损,就会造成数据丢失,这必然对财务管理产生严重的影响。

5.3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

一般来讲,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都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机密数据,一旦数据泄漏或丢失,将对单位内部造成重创。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公司并不重视财务数据安全与否,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功能设计和财务制度方面。

6应对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6.1应用会计电算化改进会计软件功能,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当前,事业单位所用的会计软件虽然已经由以往的核算型逐渐转向了管理型,但就整体而言,软件中的各个模块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要使会计电算化真正服务于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将其纳入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适当增设因素分析、设计比较分析、图表分析、差额分析等具有管理功能的模块等,完善软件功能。

6.2财务及管理软件的框架结构应具有可扩展性,且对内与对外接口必须符合行业一般性标准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款应用系统都只能针对适用群体来发挥作用,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这就要求财务管理软件的框架结构必须是可扩展的,这对于互联网操作十分重要。这种可扩展的框架结构使软件维护变得更加简单,用户只需简单了解便可以掌握操作方法,可以说既方便又实用。

6.3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比会计核算软件的简单应用更复杂。就电算化软件而言,目前各个事业单位都有各自的一套电算化工作流程及软件操作习惯,商品化的定式软件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客户化、多样化的应用需求。管理软件应以服务为主,应该能够为事业单位提供咨询、二次开发和客户化的服务项目,因此需要培养一批精通软件二次开发和系统维护的电算化专业人才,通过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使电算化软件更好的融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中。

6.4电算化软件的集成化和智能化要有所突破

当前的电算化软件设计应该强调“管理型”、“智能型”“、网络化”的应用特点。电算化软件在企业财会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算化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财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而是能够连接事业单位内部各个机制的专业管理部门。如果发展到成熟阶段,只需在电算化软件中输入所需的会计数据,就能够形成一整套管理决策所需的财务数据,这是电算化系统智能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7A研究所会计电算化实证研究

7.1A研究所基本情况

A研究是某科学院直属研究所,主要研究植物学。现有教职工500多人,研究生500多人。有1名所长,3名副所长。管理部门下设科技处、人事教育处、财务资产处、联合办公室、网络学会部。财务资产处向所长负责,分为资产可和财务科。财务科内共6人,科长负责日常组织工作,1人负责审核和工会会计(院工会和所工会用的是新中大财务软件,非APP软件),1人负责审核和学会会计(学会尚采取手工记账),1人负责出纳和税务,1人负责研究所账务处理,1人负责工资核算、课题间往来账核算和计算机软硬件维护。

7.2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A研究所的电算化水平比较落后,财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差,对电算化这一“新鲜事物”不太适应。另外,所内现有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漏洞,可维护性差,一旦出现问题,系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完善,不仅浪费资源,还影响了财会部门的正常运作。

7.3整改措施

A研究所针对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了一些改进措施:①妥善存放光和磁介质等数据存贮体,确保数据完整;②定期更新和维护硬件设备,使各业务系统成为基于同一种操作系统平台的大系统,各种业务之间能相互衔接,相关数据能够自动核对、数据备份能统一完成;③设置网络安全性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授权控制等,并且针对本单位的特定状况,开发相应的技术来保护系统;④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并严格执行防范病毒管理制度,对服务器及客户端定期杀毒,并且在客户端系统中严禁使用游戏软件,以降低病毒感染几率;⑤定期培训财务管理人员,培养一批具有多学科知识,精通会计与计算机理论及网络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7.4整改效果

对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工作内容及业务流程加强管理后,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为误操作率降低了43%,因会计事故所浪费的会计成本降低了52%。同时,会计电算化所取得一系列会计信息也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大大提高了单位财务管理效率。

8结语

财务会计自动化篇7

关键词 电算化会计 信息自动化 对策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现代会计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互相融合并逐渐发展的产物,它引发了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并带来了会计观念的更新、会计目标的重新定位、会计对象范围的拓宽、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会计核算程序方法和操作手段的改变等一系列历史性变革。

二、气象部门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气象部门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并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是整个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人认为只要气象业务实现信息化就可以了,会计实现信息化与否问题不大。还有人将会计信息化等同与会计电算化,认为财务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够了,没必要再实现会计信息化。

(2)会计报表的自动化程度低,大部分的报表仍然需要财务人员手工编制。A++报账系统的实施,使得部分会计凭证(主要是支出凭证)的录入实现了半自动化,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是,从目前A++系统完善的程度看,报表板块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较小,除了季度报表和预算执行报表以外,目前其他所有的报表,仍是靠财务人员手工填制、编制。包括每个月提供给核算单位的内部报表、往来款报表、预算执行报表因系统核算的进度与银行支付进度有差异,大部分填报也由会计人员手工填列,还有税务系统中的各类报表,会计人员目前也只能一张一张手工填列输入进去等等。还有决算报表,到目前为止,也是与账务系统完全独立开的,靠财务人员一张张手工输入填列的。在会计电算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种软件研制出各种报表需要我们财务人员提供数据,每年各种表格成几何数据增长,而我们的会计信息自动化水平没有随之快速发展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不减反增。

(3)气象部门会计电算化开发及管理能力薄弱,缺乏专业人才。目前,全省气象部门二百多家预算单位的A++财务系统的专职管理人员只有一人,他只能做到解决日常工作运用的故障,做日常的数据库管理及备份管理的常规工作。省局核算中心和大部分地市州财务核算中心是没有专门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和专业人员的,有的问题也许我们需要更好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但是因为没有专业的人员或其他诸多原因,很难解决和实施。在全省财务人员中,绝大部分都是财务专业出身或者由原气象相关业务岗位人员转岗至财务,极少招收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到财务部门,而且因财务部门编制有限,几乎所有的财务部门人员都从事财务业务岗或者管理岗位,也从来没有条件设置专门的会计电算化科室或岗位专门从事财务系统软件的开发及研究,提高日常工作中的会计信息自动化水平。

(4)会计核算不规范统一加大了会计信息自动化统一实施的难度。由于省市县局的财务会计核算目前还没有达到完全规范、口径一致的程度,即使省局有条件开发出一些会计软件和程序来实现从账务系统到各种会计报表的转换,如果各个单位核算的口径,各个会计核算的方法不一致,将很难生成科学、规范的数据报表。

三、加快实施会计信息自动化的几点对策

针对目前气象部门会计信息自动化程度偏低的现状,我们能尽量去做到的有如下几点:

(1)提高气象部门对会计信息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应该充分了解会计信息化建设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重大意义,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让部门管理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从信息社会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到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作用,认识到开展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气象部门的领导层。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领导的重视,这是会计信息化成功的保证,因此一定要使部门的领导层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有正确的理解和足够的认识。

(2)分析目前财务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对于能够通过计算机程序和软件实施的工作环节,进一步加强同财务软件公司的协商合作,寻求解决途径。1)针对目前最困扰财务人员的报表问题,能否联系财务软件公司对A++系统中的报表系统加强开发和运用,能够由财务人员自己设置本单位内部报表的格式,并能完成公式的编写及自动按月取数。通过软件公司专业人员的指导,能够将报表系统运用成同账务系统完全对接,财务数据能根据需要自动生成的各种模板,统一模板或者根据单位自身特征单独设置的模板。报表模板的生成和运用,会大大提高财务信息产出的效率和准确率,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自动化。财务人员可以将时间花费在财务数据的分析上,而不是每天机械的将账务系统中的数据,一个个搬到电子表格里面。2)开发财务辅助小软件提高财务信息及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财务日常工作环节是重复的,完成方式也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出纳每月对账,会计对账,公司固定资产的按月计算计提等等。可以委托财务软件公司,开发应用型小软件,实施银行对账单和出纳帐的自动核对,实施对账单和会计账的自动核对功能,实施公司固定资产按月计提的自动计算,这些适用型软件的开发,将减少人工核对的时间,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软件自动核对和生成的数据也减少错误几率。

(3)提高对财务信息自动化重要性的认识,引进和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发展,气象业务能力和水平逐年提高。气象部门的财务管理要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除了依靠一支专业的队伍外,更要掌握现代化的工具,充分运用财务信息自动化的成果。财务队伍需要核算精英,也需要掌握会计电算化,能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来提高财务信息自动化的专业人才。要将财务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充分结合和运用,来提高我部门的财务信息自动化的质量和水平。

(4)加强会计核算规范化的培训,确保各单位会计核算规范统一性。会计核算是最基础的工作,只有基础工作做好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会计信息才科学、有意义。有的报表模板是按照规范核算的要求写的公式,提取的数据,如果有的单位核算得不准确规范,那么生成的会计信息就不真实,不准确,上级单位汇总下级单位生成的数据也会丧失科学性。会计信息自动化是建立在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规范完善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实现会计信息自动化的成效,一定要先把会计基础工作做好,会计核算一定要规范、统一、科学。

参考文献

财务会计自动化篇8

一、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和挑战

(一)对会计要素的挑战会计要素主要包括的是与财务状况相关的资产、负债等各个会计要素,以及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利润、成本、费用等方面的会计要素。随着知识经济的推进和发展,资本所有者权益和人力资源所有者权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会计等式中的所有者权益的重视范围应该在向人力资源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

(二)对会计职能的挑战会计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的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职能作为一个变化的过程,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扩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进,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信息量庞大,对传统的会计基本职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财务会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等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并且财务会计人员可以根据网络及时收到的信息进行会计核算和分析,拟出正确的方案和决策。因此,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充分利用网络科技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需要会计人员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以适应会计职能的进行,是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挑战。

(三)对会计流程的挑战计算系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流程的冲击无疑是最大的,随着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引入,使传统的手工会计流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由于会计核算软件对会计处理的流程与传统的手工处理流成基本一致,并且速度快、效率高、方便快捷,在审核之后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会计报表,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因此,知识经济的新环境,对财务会计员工会计处理工作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财务会计的应对措施

(一)更新财务会计理念知识经济社会是以知识为主体的经济环境,知识作为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中企业以及职业人员必备的条件。与传统经济不同,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它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对经济的理解和认知更加深入,并通过自身的知识基础,提出有创新意识的政策的方针。同时,财务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是应对会计工作中遇到诸多困难和冲击的坚实后盾,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本要求。知识作为经济建设的“软实力”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不可忽视。因此,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应该加强对知识理念的灌输,使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知识的作用和力量,并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储备,提高其自身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同时,在财务会计的各项活动中应该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财务会计人员对技能和技术的掌握情况,随时灌输与时俱进的会计理念。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