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8篇

时间:2023-07-10 09:24:33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1

论文关键词:学校;德育工作;问题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努力实现个人的社会化,造就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人才。德育的根本宗旨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校德育工作,通俗地讲就是做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一定时代的要求,根据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渐具备教育者所希望的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德育工作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面貌,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1.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建设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我党把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就学校德育工作明确指出:“今后一二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如何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思想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文明程度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因此,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做好思想道德工作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需要。从微观角度来说,理想和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而德育是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校的教育秩序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一个人学业上的欠缺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只有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育人先育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接班人。

3.德育工作的迫切性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遵循的要求。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和社会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当今世界,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致使思想和文化渗透愈加激烈和复杂,西方某些国家越来越注重把意识形态的渗透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企图利用国际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优势,通过对我国大量输出影视、书刊、游戏等精神文化产品,对青少年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也将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再则,我国的文化环境已从二千多年文化大传统过渡到建国以来形成的文化小传统和西方外来文化传统构成的现实文化环境,在这种现实、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中,不同价值观的矛盾不时发生冲突,这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困惑和迷惘。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让每一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现代文明人,这就给德育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

现代化教育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即为社会培养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在评判和选拔人才上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才能的考核,因而导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技能至上”,以至“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凡此种种,必然导致我国学校德育的疲软和低效。

2.德育观念缺乏科学性

首先表现为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在德育大呼改革的今天,我们的目光更多地到德育体制的改革、德育理论的建设、德育教材体系的重建与设定,德育内容有泛政治性倾向,虽然德育包括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这本无可厚非。但德育过多地联系政治生活和许多时刻变化的政策问题,使教师过多地把精力放在教材的变化上,而无暇钻研德育的教学方法,消化所讲授的内容,又忽略了对教育对象本身(学生)的研究,因而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抵触与不满。

其次,德育目标脱离社会现实。诚然未来的接班人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这是主旋律。但是现实中许多学校和教师不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过高地要求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一旦教育目标和要求高不可攀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3.教育方法僵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课堂上提耳听命式的灌输、居高临下的说教使教育的功利色彩暴露无遗。这种教育模式还未等展开说教的程序,学生已经从心底产生了抵触情绪。如果教育者一味地墨守成规,把学生当成毫无灵性的“录音机”进行灌输式教导,并期望学生能积极响应,如此“教育”不但是无效的,而且是负效的,是对教育的亵渎和对学生人格的扭曲。

4.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德育教育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师的知识素质、人格要求是较全面的。现阶段德育工作者存在着几个误区:一是考核误区。德育工作考核注重量化、资料、台账。考核是教师的指挥棒。在考核的驱使下,迫使许多孩子死记硬背道德规范和校纪校规。二是认识误区。现实生活中,教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劳着,易产生“短视效应”和“轰动效应”,迫求教育的急功近利,幻想一时半会儿的教育行为就能产生效果。孰不知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是熏陶,是浸染,于是教育工作中细节被忽略了,教育良机被错过。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1.德育观念现代化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首先要实现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观念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战略德育观。即把德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对待,摆到战略的地位。二是素质德育观。即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通才素质和适应性。三是科学德育观。即德育自身的科学性更加强化,德育体系、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将更加科学。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因回归生活,注重个体情感的陶冶和情感的发展。教育标准必须为社会大多数人所普遍接受,人人能够遵守,人人能够践行。这种教育标准是理想道德和生活道德相结合,是基础道德和先进道德相结合。四是全员德育观。德育应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必须在全校乃至全社会形成育人合力,使学校教育、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形成广泛的德育一致性,这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五是终身德育观。即德育是一项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同时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使学生终身受益。

2.创新德育工作的手段

(1)让德育在动态中生成。

1)随机遇生成。就是指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抓不住不期而遇的教学机会,借机发挥,对学生进行点拨教育。这既可以发生在课堂上,也可以发生在课堂外。这种随遇而行的教育方式自然而不生硬,学生容易接受,从而起到积少成多、潜移默化的功效。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明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模糊认识展开讨论,因此顺势引导,让学生在辩论中增强自我内省力,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能力,形成辨明是非的思想品德。

2)随人、事生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顺乎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具体实情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教育。首先因人而异,我们对学生开展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个性迥异,认识有高低,品质有落差,如采用单一的教育方法则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深入其内心,洞察其性格特点和思想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采用不同的方式:或直白或委婉;或正面或侧面;或暴风骤雨或润物无声……其次因事而异,道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等“大事”,有的只是日常行为中的一些“小事”;有的带有普遍性,有的则为个别现象;有的长期存在,有的暂时出现。应动态应对,采取相应策略,可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2)让德育教育走向社会化。校园内的德育教育是经过提炼的纯而又纯的教育。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常常陷入一种自我封闭状态,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良风气和影响采取“堵”的办法,对一些不文明行为采取“严禁”措施层层保护。随着学生社会实践生活的范围扩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因此,“堵”是堵不住的。只有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社会活动,在不同的角色实践中自觉实践价值规范和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使学校德育向校外拓展,进一步健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网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相补充,形成合力,依靠社会各种力量协助学校做好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走向社会化。

(3)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教育。德育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教导过程,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教育者往往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教导者的身份教育学生,学生心理上较难与教师接近。而心理教育则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老师以辅导者的身份、尊重接纳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学生在老师面前是开放无拘无束的,能积极探索自我、充分展现自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长。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学生自助,是辅导而不是教导,是启发自学而不是强迫命令。心理教育可以在吸收当代心理学知识和技术过程中通过调查、心理测试、访谈、观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借助行为矫正、提出合理建议、设计教育方案等形式进行心理干预,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其教育成效不在于学生掌握多少心理学知识,而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水平是否有所改善和提高。开展心理教育课、开设心理咨询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心理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心理环境。

3.抓好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2

关键词:小学德育;综合素质;健全人格

随着社会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新问题:(1)学校的传统德育内容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传统德育内容与社会现实价值观念产生矛盾,缺乏与时念的融合,显得较为陈旧。(2)学校的传统德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的说教形式适应不了接受众多信息资讯学生的需要,德育方式上的灌输模式已经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因此德育工作显得较为被动。(3)大众传媒和网络给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给学生的情绪、人际交往、学习、娱乐方式等产生了消极影响,这需要教师加以重视。那么,在此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小学德育工作呢?

一、摆正德育工作位置,丰富德育工作内容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不仅要将德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还要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各个教育环节中去,全面体现德育工作。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丰富完善德育内容,不仅要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还要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抵制大众传媒及网络不良影响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要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学会关心等方面的教育,丰富德育内容。

二、强化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强化各种德育实践活动,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品德在行动中得以践行。首先,教师可以布置品德践行作业,结合学生的实际布置为社区做贡献的作业,如捡垃圾、公益宣传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为为他人服务的角色,如在班级中轮流当班干部、劳动委员、擦黑板等,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再次,教师可以创设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开展道德游戏,如道德叙事等,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启发,进而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如节日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道德联欢会、故事会、辩论会、文艺会等,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3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1.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建设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我党把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就学校德育工作明确指出:“今后一二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如何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思想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文明程度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因此,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做好思想道德工作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需要。从微观角度来说,理想和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而德育是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校的教育秩序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一个人学业上的欠缺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只有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育人先育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接班人。

3.德育工作的迫切性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遵循的要求。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和社会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当今世界,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致使思想和文化渗透愈加激烈和复杂,西方某些国家越来越注重把意识形态的渗透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企图利用国际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优势,通过对我国大量输出影视、书刊、游戏等精神文化产品,对青少年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也将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再则,我国的文化环境已从二千多年文化大传统过渡到建国以来形成的文化小传统和西方外来文化传统构成的现实文化环境,在这种现实、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中,不同价值观的矛盾不时发生冲突,这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困惑和迷惘。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让每一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现代文明人,这就给德育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

  现代化教育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即为社会培养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在评判和选拔人才上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才能的考核,因而导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技能至上”,以至“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凡此种种,必然导致我国学校德育的疲软和低效。

2.德育观念缺乏科学性

首先表现为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在德育大呼改革的今天,我们的目光更多地到德育体制的改革、德育理论的建设、德育教材体系的重建与设定,德育内容有泛政治性倾向,虽然德育包括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这本无可厚非。但德育过多地联系政治生活和许多时刻变化的政策问题,使教师过多地把精力放在教材的变化上,而无暇钻研德育的教学方法,消化所讲授的内容,又忽略了对教育对象本身(学生)的研究,因而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抵触与不满。

其次,德育目标脱离社会现实。诚然未来的接班人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这是主旋律。但是现实中许多学校和教师不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过高地要求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一旦教育目标和要求高不可攀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3.教育方法僵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课堂上提耳听命式的灌输、居高临下的说教使教育的功利色彩暴露无遗。这种教育模式还未等展开说教的程序,学生已经从心底产生了抵触情绪。如果教育者一味地墨守成规,把学生当成毫无灵性的“录音机”进行灌输式教导,并期望学生能积极响应,如此“教育”不但是无效的,而且是负效的,是对教育的亵渎和对学生人格的扭曲。

4.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德育教育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师的知识素质、人格要求是较全面的。现阶段德育工作者存在着几个误区:一是考核误区。德育工作考核注重量化、资料、台账。考核是教师的指挥棒。在考核的驱使下,迫使许多孩子死记硬背道德规范和校纪校规。二是认识误区。现实生活中,教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劳着,易产生“短视效应”和“轰动效应”,迫求教育的急功近利,幻想一时半会儿的教育行为就能产生效果。孰不知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是熏陶,是浸染,于是教育工作中细节被忽略了,教育良机被错过。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1.德育观念现代化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首先要实现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观念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战略德育观。即把德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对待,摆到战略的地位。二是素质德育观。即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通才素质和适应性。三是科学德育观。即德育自身的科学性更加强化,德育体系、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将更加科学。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因回归生活,注重个体情感的陶冶和情感的发展。教育标准必须为社会大多数人所普遍接受,人人能够遵守,人人能够践行。这种教育标准是理想道德和生活道德相结合,是基础道德和先进道德相结合。四是全员德育观。德育应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必须在全校乃至全社会形成育人合力,使学校教育、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形成广泛的德育一致性,这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五是终身德育观。即德育是一项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同时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使学生终身受益。

2.创新德育工作的手段

(1)让德育在动态中生成。

1)随机遇生成。就是指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抓不住不期而遇的教学机会,借机发挥,对学生进行点拨教育。这既可以发生在课堂上,也可以发生在课堂外。这种随遇而行的教育方式自然而不生硬,学生容易接受,从而起到积少成多、潜移默化的功效。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明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模糊认识展开讨论,因此顺势引导,让学生在辩论中增强自我内省力,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能力,形成辨明是非的思想品德。

2)随人、事生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顺乎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具体实情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教育。首先因人而异,我们对学生开展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个性迥异,认识有高低,品质有落差,如采用单一的教育方法则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深入其内心,洞察其性格特点和思想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采用不同的方式:或直白或委婉;或正面或侧面;或暴风骤雨或润物无声……其次因事而异,道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等“大事”,有的只是日常行为中的一些“小事”;有的带有普遍性,有的则为个别现象;有的长期存在,有的暂时出现。应动态应对,采取相应策略,可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2)让德育教育走向社会化。校园内的德育教育是经过提炼的纯而又纯的教育。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常常陷入一种自我封闭状态,对社会上形形的不良风气和影响采取“堵”的办法,对一些不文明行为采取“严禁”措施层层保护。随着学生社会实践生活的范围扩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因此,“堵”是堵不住的。只有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社会活动,在不同的角色实践中自觉实践价值规范和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使学校德育向校外拓展,进一步健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网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相补充,形成合力,依靠社会各种力量协助学校做好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走向社会化。

(3)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教育。德育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教导过程,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教育者往往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教导者的身份教育学生,学生心理上较难与教师接近。而心理教育则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老师以辅导者的身份、尊重接纳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学生在老师面前是开放无拘无束的,能积极探索自我、充分展现自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长。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学生自助,是辅导而不是教导,是启发自学而不是强迫命令。心理教育可以在吸收当代心理学知识和技术过程中通过调查、心理测试、访谈、观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借助行为矫正、提出合理建议、设计教育方案等形式进行心理干预,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其教育成效不在于学生掌握多少心理学知识,而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水平是否有所改善和提高。开展心理教育课、开设心理咨询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心理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心理环境。

3.抓好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中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和现象也渐渐凸现:学生的自主、平等、法制、民主意识显著增强;学生的人格需求和个性发展呼唤尊重和关注,传统的被管理受监督的地位正在动摇;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日益多元化,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传统的一元化封闭式教育方式已被打破。面对新课程带来的挑战,德育如何应对,并采取有效措施主动适应,很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笔者认为,德育工作同样应以课程改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为导向,正视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情况,创新工作理念,优化德育机制,探索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的新型德育模式,把德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新课改要求学校德育必须立足提升学生素质

教师要建立发展性思维,树立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其根本任务是要解决好两个关键性问题:一个是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一个是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掌握知识、学习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看重的是智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看重的是情商。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的讲就是“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品质、道德人格要比知识的获取、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更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德育工作就要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变部分人的德育为全员的德育。全员德育,提了很多年,但在很多学校还停留在观念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创新式的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年级组长、团队和教导处的事,而是学校各个部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育人目标,应该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德育。要把学科教学作为落实全员德育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明确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要让教师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唤起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健康素质的发展。

二、新课改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欲望,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从实现人的价值看,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改善人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引导和提升。个性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就没有创造性。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爱好、追求、特点、兴趣,塑造不同模具,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创新式的德育工作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一个性发展,要改变过去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德育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的空间。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发展的的教育,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可能就是一种畸形发展。我们有些教师往往把全面发展误解为全科发展,要求学生样样都学,样样都精,事事都成,但实践证明,这样的发展将来可能一事无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孙云晓说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让他们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自己决定养成哪些好习惯,改正哪些坏习惯,自己决定采用哪些方法,并主动学会与成年人的合作,这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第一原则。当然,成年人的引导与帮助是必要的,但只有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育才能成功。

三、新课改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要增强课程观念。学校德育活动最有效的载体就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并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情感和态度”的目标。要加强课程意识,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生长点,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德育工作新的切入点,使其成为德育工作大有作为的阵地和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只有增强课程观念,使学校德育工作主动运用课程、整合课程、创建课程,才能发挥课程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5

关键词: 小学德育工作 成因 对策

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小学教育的内容范围广泛,其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一个优秀的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小学德育教育正好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品质,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从目前小学的德育工作来看,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中存在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现象。尽管小学德育工作得到了开展,但是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从小学德育教育的长远利益出发,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够促进小学德育工作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一、小学德育工作发展现状

1.普及率高

目前在小学教育中,展开德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的发展需要德育工作的展开,此外,更加重要的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需要德育工作的进行。在广大小学中开展德育工作,具有极高的普及率,每一所学校都会进行德育工作。通过这种途径,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并且满足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高与进步的需要。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的小学都会开展德育工作,促进了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普及。

2.实效性不高

小学德育教育一直存在于小学教育之中,和小学教育不可分离,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尽管如此,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尽管已经开展了德育工作,旨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但是通过对学生的检验和生活的观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德育工作的成效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许多学生对德育工作产生了反感情绪,更加不利于德育工作作用的发挥。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是目前小学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得到解决[1]。

3.认识不够

一些学生对德育工作存在不科学的认识,导致在接受德育教育中缺乏热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德育工作的开展存在许多阻力。不仅如此,许多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够。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并不能通过对德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开展科学高效的德育工作,进而将科学有用的德育知识传递给学生。其中一些教师认为,德育工作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并不能和语数外这些科目相提并论。正是由于这种误导,间接影响到了学生,导致德育工作的效果不佳,难以朝着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小学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成因

1.缺乏实践与锻炼

目前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最常见的就是在课堂中进行德育工作,对于学生进行相关实践与锻炼,普及率并不高。这是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展开所存在的不足,也是导致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重要原因。在课堂中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只能记住一部分生硬的德育知识,而难以真正科学正确地把握它们。对于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德育知识,大多存在盲目性,无法将生硬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阻碍了德育工作高效性的发挥,也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造成了不良影响。

2.重视不够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德育教育并不能够与主要课程相提并论,这种思想就导致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使德育教育处于不良的地位。在长期教育中,这种思想愈演愈烈,形成了一种不良趋势,就更加导致德育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动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良的潜意识,就不会真正认真对待德育教育,而是把它放在次要的位置。更有甚者,尽管接受了德育教育,但是在生活中却我行我素,完全没有展现出作为一个学生的优良道德素养。这些不良现象都导致了小学德育工作的低效乏力[2]。

3.缺乏引导

教师作为德育工作展开的重要主体,在引导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接受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小学德育工作低效乏力,其中一个重要不良因素在于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这是教师在教育方面的不足,需要得到弥补。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于学生为了体现自身思想品德素养良好,采取虚假的方式,让教师产生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高的假象。实际上,这种不良的现象对其他学生造成了误导,导致小学德育工作效果的强化显得更加艰难。

三、小学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对策

1.结合生活实践

小学德育工作的展开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这样可以将生硬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途径符合当代教育的需要,也有助于逆转小学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不良趋势。具体来讲,结合生活实践,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在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蕴含丰富的德育知识,学生要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发现它们,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科学把握德育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使自身的行为符合德育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2.提高重视度

正确认识德育工作对于学生和教育的重要性,是开展高效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针对教师和学生对于德育工作不良认识的问题,需要立刻进行改正,才能够为德育工作的高效展开奠定相应的基础。因此,在教育中,教师不能持有德育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而是要将它列入与主要课程同等地位的行列,在思想方面的改观能够促进他们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做到高效科学。教师的这种行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进一步促进学生配合教师的工作,改善小学德育工作的面貌。

3.科学引导

除了进行课堂教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工作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学生刻意进行的虚假行为让教师产生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良好的错误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强调与引导存在错误性。不能够仅仅将好人好事列入思想道德素养良好的范畴,进行简单的形式化的记录与表扬,还要采取综合的方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参与到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评价工作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这对于小学德育工作来讲,能够改变不良现状[3]。

参考文献:

[1]郭春燕.关于黑龙江省中小学德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1:73-74.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6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成因;对策

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小学教育的内容范围广泛,其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一个优秀的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小学德育教育正好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品质,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从目前小学的德育工作来看,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中存在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现象。尽管小学德育工作得到了开展,但是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从小学德育教育的长远利益出发,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够促进小学德育工作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一、小学德育工作发展现状

1.普及率高

目前在小学教育中,展开德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的发展需要德育工作的展开,此外,更加重要的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需要德育工作的进行。在广大小学中开展德育工作,具有极高的普及率,每一所学校都会进行德育工作。通过这种途径,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并且满足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高与进步的需要。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的小学都会开展德育工作,促进了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普及。2.实效性不高小学德育教育一直存在于小学教育之中,和小学教育不可分离,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尽管如此,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尽管已经开展了德育工作,旨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但是通过对学生的检验和生活的观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德育工作的成效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许多学生对德育工作产生了反感情绪,更加不利于德育工作作用的发挥。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是目前小学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得到解决[1]。

3.认识不够

一些学生对德育工作存在不科学的认识,导致在接受德育教育中缺乏热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德育工作的开展存在许多阻力。不仅如此,许多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够。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并不能通过对德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开展科学高效的德育工作,进而将科学有用的德育知识传递给学生。其中一些教师认为,德育工作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并不能和语数外这些科目相提并论。正是由于这种误导,间接影响到了学生,导致德育工作的效果不佳,难以朝着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小学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成因

1.缺乏实践与锻炼

目前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最常见的就是在课堂中进行德育工作,对于学生进行相关实践与锻炼,普及率并不高。这是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展开所存在的不足,也是导致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重要原因。在课堂中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只能记住一部分生硬的德育知识,而难以真正科学正确地把握它们。对于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德育知识,大多存在盲目性,无法将生硬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阻碍了德育工作高效性的发挥,也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造成了不良影响。

2.重视不够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德育教育并不能够与主要课程相提并论,这种思想就导致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使德育教育处于不良的地位。在长期教育中,这种思想愈演愈烈,形成了一种不良趋势,就更加导致德育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动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良的潜意识,就不会真正认真对待德育教育,而是把它放在次要的位置。更有甚者,尽管接受了德育教育,但是在生活中却我行我素,完全没有展现出作为一个学生的优良道德素养。这些不良现象都导致了小学德育工作的低效乏力[2]。

3.缺乏引导

教师作为德育工作展开的重要主体,在引导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接受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小学德育工作低效乏力,其中一个重要不良因素在于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这是教师在教育方面的不足,需要得到弥补。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于学生为了体现自身思想品德素养良好,采取虚假的方式,让教师产生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高的假象。实际上,这种不良的现象对其他学生造成了误导,导致小学德育工作效果的强化显得更加艰难。

三、小学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对策

1.结合生活实践

小学德育工作的展开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这样可以将生硬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途径符合当代教育的需要,也有助于逆转小学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不良趋势。具体来讲,结合生活实践,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在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蕴含丰富的德育知识,学生要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发现它们,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科学把握德育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使自身的行为符合德育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2.提高重视度

正确认识德育工作对于学生和教育的重要性,是开展高效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针对教师和学生对于德育工作不良认识的问题,需要立刻进行改正,才能够为德育工作的高效展开奠定相应的基础。因此,在教育中,教师不能持有德育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而是要将它列入与主要课程同等地位的行列,在思想方面的改观能够促进他们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做到高效科学。教师的这种行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进一步促进学生配合教师的工作,改善小学德育工作的面貌。

3.科学引导

除了进行课堂教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工作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学生刻意进行的虚假行为让教师产生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良好的错误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强调与引导存在错误性。不能够仅仅将好人好事列入思想道德素养良好的范畴,进行简单的形式化的记录与表扬,还要采取综合的方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参与到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评价工作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这对于小学德育工作来讲,能够改变不良现状[3]。

作者:古少坚 单位: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郭春燕.关于黑龙江省中小学德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1:73-74.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7

伴随着21世纪前行的脚步,中国的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场重要的变革,以新课程为载体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广大教师理念与教育行为之中。教育部在2000年制定的教育工作重点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德育工作”,即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钟启泉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由此可见,德育的发展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充分体会到这一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素质教育只会流于形式。

尽管,中央的有关文件一再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目前,在我国的中学德育工作,任然存在很大误区。学校里担任德育工作的主要是学生处、团委工作人员、政治课教师以及班主任,即德育工作是由专门的德育人员负责,而学科教师只重视认知技能的目标制定和实施,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德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各科教师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结合本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全体教师都应当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者,既教书又育人。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更要求学科教学以德育为核心,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德育素材,以知识为载体,以课堂为途径,运用探究、合作等新型教学方式,创设德育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德育在课堂中鲜活起来,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笔者认为,在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不佳的情况下,学科德育是帮助我们走出德育困境的最高效的方式。由此可见,学科德育在学校德育的重要地位。因此,认真研究学科德育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高中学科教师实施德育的现状

1、仍有2.8%的学科教师德育意识薄弱

调查后的统计结果显示,2.8%的教师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从整体上来说72.9%以上的教师还是能够认识到学科德育的重要性。笔者可以从中得出结论,接近80%的学科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学科德育的重要性,但也应看到,还有约占27.1%的相当数量的教师对学科德育的认识浅淡,增强学科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仍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一大重要课题。

2、高中学科教师的德育素质参差不齐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学科教师的道德素质较好,而专业素质和教育素质较低,这使得高中学科教师的德育工作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1)关于道德素质

据调查显示,75.7%的老师认为师德师风建设在学科教育中是重要的,22.1.%的老师认为一般重要,这些教师能自觉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

(2)关于专业素质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3%的教师完全了解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这表明学科教师在德育理论的储备上仍然较为缺乏。在此次调查中,有87.9%的受调查教师认为在目前的学科德育操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有86.4%的教师认为需要加强德育技巧学习,84.3%人次认为需要提高与学生了解沟通的能力。无论是哪一项都可以看出,现今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对所需技能的掌握还明显有所不足。

3、绝大多数高中学科教师对德育目标和内容仍缺乏明确的认知

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德育内容丰富,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17.1%的教师不能准确的掌握德育内容的涵义,而真正认为自己清楚掌握了德育内容内涵的教师只有22.9%,笔者从这个角度的现状来看,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在学科德育目标制定的时候,不够具体系统化,学科教师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具体的导向。第二,学科教师对德育的内涵缺乏系统的、整体的了解,只知晓其一二。

调查统计显示,高中学科教师能够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德育内容的挖掘,能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德育,但遗憾的是,71.4%认识仅限于有关教材有关陈旧话题,所以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坚忍不拔、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团队合作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4、高中学科教师在掌握德育方法上较为薄弱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科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德育方法多样,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22.2%的教师认为“学科德育的方法很多,实施操作掌握”容易。调查还显示,大多数教师习惯采用1-2种德育方法,在德育方法的使用上,认为能达到“新课改”要求的教师仅有47.9%。

5、高中学科德育评价缺乏实效性

新课改后,只有20%的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几乎100%学校的德育评价主体是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参与德育评价的只有17.9%和12.9%。即使学科教师参与评价,评价内容和标准缺乏科学性,故52.2%的学科教师“感觉本校的德育评价标准和内容差。”

调查结果看,占40%的学科教师认为德育评价方式单一,有68.6%对新兴评价方式不了解,多数采用课堂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评价,故不到一半的学科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对策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国目前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状况令人堪忧,学科教育中的德育仍是薄弱环节,离大纲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此次调查研究也表明,高中学科德育实效性较差,学生科学品质,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的完成情况还不太理想。鉴于前面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要改变高中教师学科在德育工作中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进高等师范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师资的德育素质

学科教师认为学科德育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德育的技巧和德育理论,他们中多数的高中学科教师认为为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德育理论知识不能胜任德育工作,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德育素质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这些结论与目前高中学科教师队伍的现状是吻合的。要改变现状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高等师范学科教育应该改变培养模式,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纳入到师范生学习的基本科目中,在提高师范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强化师范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向中学输送合格的师资,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以提高高中学科教师的整体德育水平。其次,高等师范院校可邀请从事德育研究的教授开设讲座,展示最新的德育研究成果,让师范院校的学生更新德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培养德育意识。

2、加强在岗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

针对德育实施的不足,加强对现有高中学科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通过有效的校本培训和外出培训,提高高中学科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德育专业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学科德育工作的要求。提升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德育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德育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师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学科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才能达到一名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要求。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这是提高教师修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3、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

建国以来,我国在制定和表述中小学德育目标时,一直存在着过分理想化和政治化的倾向,要求过高,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学科教师在进行德育的实施时,德育内容应当始终贯穿于学科教学中,挖掘高中学科德育资源,将新课程标准中的德育内容落实到教学中,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4、提高学科德育方法的有效

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者在引导德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预期变化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德育工作者通过德育方法与德育对象发生德育和被德育的关系,提高德育有效性必须增强德育方法的实施有效性。我们提出了三条对策:

(1)研究者应在符合国家整体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把理论上的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放在研究的第一位,使得理论的方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操作,以便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容易的进行实践操作。

(2)研究者应把研究重点放在具体方法实践上,通过实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新方法的运用规范和程序,使之具有普遍性、实用性,每个学科教师都能够将之有效运用。

(3)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应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下学科的德育目标要求,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与所在班级的特点,选择具有实用价值的多种方法,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中。

5、根据新课程标准建立科学的学科德育评价系统

笔者认为,学科德育的评价,既是对德育效果的检验,又是实现德育目标情况的反馈。新课程正式实施以来,各实验区都非常重视学生德育评价改革工作,围绕着突出学生德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工具、评价反馈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1)加强学科教师德育评价的意识,使德育评价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德育评价每一个有效功能,导向功能、强化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3)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策略,重视质性评价(美德袋、档案袋、成长记录袋评价)。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多主体评价策略,突出评价的过程性。

(5)评价标准和内容要多元化,从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评价。

(6)建立激励性他评(个人的道德发展与经常获得正确的他评分不开,鼓励性他评,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反思性自评(自知之明、道德日记)机制。

高中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动摇性大、可塑性强的重要时期,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新课程下的教育工作者,,应及时转变观念,以一种负责的态度,科学有效的引导学生去认识、思考自我和认识现实生活,正确把握人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力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所需的一代。

参考文献:

[1]周鸣鸣.学科教育中的德育和美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远蓉.现代学科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3]石秀芹.高中学科教师德育作用的调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2.

[4]何晓文.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7]陶志琼.关十教师德性的研究「J].华东帅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

[8]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9]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8

关键词:高中德育;班主任工作

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班主任工作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必须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在与其他任课教师处好关系,协同努力的过程中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那么,在学生德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又有哪些方法能够促使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呢?

一、将德育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德育内容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使的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素养。比如说,班主任在进行理想主义的教育时就需要与学生一起制定短期、长期奋斗目标或是制定将来希望考取的大学等方式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将远大的理想与个人的学习、实践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再比如,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树立集体主义意识,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使学生通过参加活动逐渐培养起热爱班级体的高尚情操。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对学校组织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解说。那么,学生就会受到班主任的影响,对学校组织的活动采取不积极的态度,那么,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就无法得到培养和锻炼,那么,班主任教师就会错失一个很好的进行德育工作教育的机会。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该切实通过班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真切的感受,只有这样,学生的品德教育才会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效果。

二、不断丰富德育内容

“三生教育”属于学校德育的范畴,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将新鲜的事物和思想融入到教学中来。班主任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在教学中除了开展传统的德育教育外还需要不断更新德育内容,将“三生教育”的思想融入到原有的认知体系中。可以说,“三生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比如说,“生命教育”是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生存教育”强调学生应该懂得保护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增强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生活教育”重视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班主任应该对德育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运用最新的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德育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并逐渐转化成道德行为。

三、遵循德育规律,实施道德教育

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认识和行为进行全面的观察。如果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只是停留在道德教育层面上,那么,德育工作开展的意义就不大。因此,教师根据德育规律应该适当的采取道德教育与道德体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同学们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其次,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多样性。因此,班主任在实施德育中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提教育内容和要求。此外,受教育者所在的家庭环境不相同,那么,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内容也就不一致,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过程中需要坚持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此外,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使得学生在多次的反复重复中真正的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养成自己的道德习惯和行为。

四、科学选择德育方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