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8篇

时间:2023-07-13 09:22:53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1

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和纽带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这一细致、复杂的任务。”家庭教育被看作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因为社会教育虽然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和范围,但无论如何,都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延伸、扩展。家庭是社会中各个机关组织赖以存在的细胞,家庭教育则成为社会教育的根本和基础。同样地,学校教育若想实现其教育目标,就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苏同时也强调,“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家庭是一个人应该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家庭每日、每时都在和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相接触;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学校里集体主义的道德文明在许多方面,就是开在家庭里的许多花朵的果实。”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孩子的义务感

培养孩子的义务感包括两方面:1.从小培养他们做父母的义务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从现实教育案例中得出的结论。在他研究的200多个年轻家庭离婚的案例中,有189个离婚案件是由于之前从未受到过义务感的教育,对家庭没有责任感的意识,所以才草率地离婚。所以他强烈地呼吁:“亲爱的父亲们和母亲们,要从道德上培养自己的孩子做好父亲和母亲的准备。”[2]2.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义务感。苏认为,“劳动是最伟大的美,同时也是最艰巨的事业。认识这个真理,是教育的奥秘之一。”家长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情感。即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二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劳动,经过锻炼形成习惯。

(二)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对孩子爱的能力的培养,按照由低至高、由浅入深的顺序主要从五个方面培养。1.爱自己。苏认为爱护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这是最基本和最首要的任务,也是人的真正的、美的源泉。2.爱父母。使孩子明白父母所付出的辛勤劳动都是为了自己,自己同样要爱父母。因为“父母给了你生命并为你的幸福而操持。要爱惜他们的身体,使他们安宁。不要给他们带来痛苦,不要使父母伤心和感到忧愁。”3.爱家庭。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父母和家庭,培养孩子形成家庭荣誉感。4.爱他人。“要珍惜孩子们的爱人之心,要不断巩固他对人的信心。”使孩子懂得,“一个人只有在他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如果孩子不善于去爱,他就不可能生活,不可能真正地在道德上得到发展,也就不可能逐渐地进入公民生活的大世界。”5.爱祖国。苏认为爱祖国是人最崇高的爱的表现,教育孩子从小就关心祖国的现在和未来。“像珍惜自己的声音、自己家庭的荣誉,珍惜这一种神圣职责。”

(三)教会孩子思考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2

未来取向是指一个人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1],它在发展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思维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指向未来的事件[2],而关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对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地位均处在巨大变化过程中的青少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思考未来,准备向成人过渡。这是一个集中建构新思想、新观念、责任、自我信念以及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未来取向的积极发展有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2],有助于其良好成长[3,4],并且能够保护个体免受环境危险因素的影响[5,6]。因此,未来取向的研究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关于未来的设想,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7,8]。青少年身心发展迅速,极易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身心发展的失衡。因此,作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他人,父母和同伴是青少年获取信息、建议及支持的直接且重要的来源。马姆伯格(Malmberg)的研究发现,在个体确定未来计划的过程中,父母最常提供信息,其次是同伴,然后是学校或媒体[7]。本文拟从对青少年未来取向影响最大的家庭环境研究入手,并结合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家庭系统的特点,对相应的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个体以家庭为基地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融洽的父母关系,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以及父母人生态度积极与否,都会对孩子的人生目标和身心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9]

2.1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情感背景[10]。它直接作用于亲子互动过程,对青少年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如父母对子女有较高的接受性,让子女较多地参与家庭事务,赋予子女较多的心理自主,对子女进行严厉监督等,能够促进青少年对自身未来教育和职业发展的积极探索和投入以及对未来教育和职业发展的乐观期待[10]。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积极的即时行为,还能够促进其指向未来的行为和态度的积极发展[11]。诺米(Nurmi)等人研究发现,青少年感知到的民主的教养方式与未来取向呈正相关[12]。在对不同父母教养类型家庭的青少年未来取向发展的比较中发现,权威型父母教养家庭的青少年对未来教育和职业的探索、投入及态度均最为积极[10]。森格纳(Seginer)等人发现,接受—自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促进青少年对未来的积极探索和投入[13]。父母的开放性、对职业发展的支持度、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以及提倡个性的家庭,会直接促进青少年今后对未来的积极探索,并且通过促进青少年适应性人格的形成间接地促进青少年的积极探索[14]。

2.2亲子互动

亲子沟通是亲子互动的重要方式,也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研究者一致认为,亲子沟通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核心且基础的方面[15,16]。父母教养方式和父母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亲子沟通而起作用的。亲子沟通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观点、情感、态度和资料,以达到相互了解、信任与合作的过程。父母对青少年未来规划和态度的指导、帮助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的。研究者指出,除温暖和支持性的家庭互动过程外,如果父母愿意公开讨论,对新信息和子女的发展持开放的态度或鼓励青少年独立思考和行动,青少年会更积极地进行探索[15]。兰兹(Lanz)等人的研究发现,积极与母亲沟通的青少年有着更高的内部控制信念[8]。诺米(Nurmi)报告了亲子互动对青少年思考未来的影响方面的发展性变化[17]。他的研究表明,父母管教在孩子11岁时起着降低乐观水平的重要作用,而家庭讨论水平在15岁时起着提高乐观水平的重要作用。这说明当孩子们寻求自我独立的自时,青春期晚期积极的、相互的交流就变得更加重要。诺米在研究中也发现,积极的家庭氛围会提高11岁孩子的未来计划水平,而对于18岁孩子则会降低其水平[1]。总之,这些结果表明,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变化,家庭互动的不同方面在未来取向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变化。

2.3家庭支持

与儿童期的教养、保护、社会化功能相比,家庭在青少年期对青少年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功能就变得尤为显著和重要[18]。父母支持是影响青少年在关注他们未来和对自身发展期望等方面表现出差异的重要因素。父母支持可以增长青少年在教育和职业领域的计划活动水平[19],还可以增加其对未来的乐观性和内控性[17]。知觉到父母爱自己、支持自己的孩子将形成对未来信任和积极的态度,他们更相信未来的成功是自己行为的结果,较之于感知到父母支持少的孩子更加倾向于投入到未来目标成功的活动中去[20]。麦凯布(McCabe)等人研究发现,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和计划的支持程度能预测其对未来思考的频率和详尽程度,也能预测青少年对未来的乐观性程度[21]。这些研究表明,当青少年感知到家庭是支持性的、可依赖的时,他们可以通过家庭关系网络获得更好的心理准备,从而成功地向成年期过渡。

3.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几点启示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这两者所无法取代的。针对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家庭系统的变化,笔者认为当前未来取向的研究成果至少对我国家庭教育有如下几点启示:

3.1通过营造优良的家庭氛围,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家长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团结、和睦、民主的家庭气氛,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

首先,为子女提供心理自主的机会能够促进青少年思考和规划未来的主动性,提高其规划和决策能力[22]。当前我国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切忌对子女过度溺爱,万事包办,父母应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给予每个家庭成员公平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使其获得应有的尊重,鼓励子女进行独立思考,学会自我反思,并且协助子女规划其未来发展。

其次,个体的气质、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控制信念等也会影响到个体未来取向的发展[23,24]。研究表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个体比自我概念一致的个体报告了更多的焦虑,对未来更加悲观,在回答与未来有关的问题时他们感觉更孤单,并且他们对自己是谁感到更加困惑[25]。还有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较之于低自尊的人更加积极地思考他们的未来[26]。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引导。例如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在孩子成功时对其能力多加肯定,失败时帮助其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力,一方面培养孩子能经得起成功和表扬,不骄傲不浮躁;另一方面要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当遭受挫折和失败时,能迅速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再次,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父母与青少年交流,能够为其提供信任感和安全感。父母通过与子女交流自己的期望、道德观念、社会习俗标准等,来指导其兴趣、目标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惑,家长应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沟通不是父母单方面传达自己的意见、想法,而是与孩子交换各自的意见和想法。家长与子女进行交流时,应本着尊重、真诚、同理心的态度,注重积极倾听、理解包容,在孩子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烦恼和挫折时,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支持;对孩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兴趣加以鼓励;对孩子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情感的归宿。

此外,家长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随时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变化。处于青春期的不同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及心理需求是不同的,家长应因势利导,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和方式、方法。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人生观的最佳时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完善其人格,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家庭的重要职责。营造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与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子女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培养子女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豁达乐观的个性、勇于面对困难的品质,使他们树立远大又切合自己实际的理想,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

3.2树立正确的父母行为典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研究发现,家庭环境为青少年树立了一个生活中的榜样。拥有态度积极的父母及婚姻幸福家庭的个体,在婚姻未来取向和家庭未来取向方面更乐观[17,19]。身教重于言教,父母通过为子女树立角色榜样并提供教导,来影响青少年应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态度及方式。家长是子女最直接、最经常的模仿对象,只有家长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检点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不断克服并修正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应对子女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首先,对子女的正确行为给予强化。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予理睬或直接拒绝;对于合理要求,除了必须立即给予满足的要求之外,应尽可能的延迟满足,以使他们明白,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必须为之付出努力,借以塑造子女的积极行为,同时也要对积极行为进行奖励,既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其次,对子女的错误行为进行正确教导。一旦孩子有了错误的言行,要及时对其进行教导。青少年正处于各方面发展的过渡时期,教导方式不当可能造成其逆反心理,进而引发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讽刺和奚落,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摧残其身心,要耐心地对孩子进行疏导,指出其错误言行的危害,使孩子感到羞愧,有所觉悟,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倘若是由于家长观点有误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家长也要勇于承认错误,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3

一、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含义及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含义

家庭,是指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它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关于环境,在《现代汉语字典》中,是这样定义的:周围的地方、情况、条件。那么何谓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呢?即是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氛围。

2、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特征

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行为规范等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家庭环境对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规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和突出的,这种明显和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长久性。一谈到家庭,每个人都会对它有种特别的感觉。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家庭中生活地最长久。作为人,我们从出生开始便在家庭当中生活了,并且我们生命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一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家庭,人的一生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2)渗透性。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直接地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在家庭生活当中,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在无形当中对人们起着渗透作用。父母的一举一动、家庭的气氛以及家庭的生活习惯等,都会渗透到子女的思想意识中。这种影响不一定是自觉的,但却会像春雨润物般实实在在地作用于每一个家庭成员。

(3)情感性。在任何一个家庭当中,孩子都是父母心中最美丽的天使,父母对子女不求回报的关怀与爱,使得他们之间形成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关系。我们都知道情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是促使我们的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家庭环境所独具有的这种亲情关系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形成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1、从教育方法来看:教育方法不科学,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1)简单粗暴,过分严厉。在一些家庭当中,父母只信“打骂”,对孩子从来不讲道理,一旦发现孩子有问题,动辄打骂、训斥等,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这种教育方法的结果要么是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行为鲁莽,要么就是变得十分胆小,遇人遇事便退缩。

(2)盲目溺爱。与上一种教育方式相比,有些父母则是对其子女溺爱有加,总是会倾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地去满足子女;对孩子的一些不正当要求以及不好的言行举止也从不予以干预和引导,他们觉得满足了孩子的所有要求就是爱孩子的表现。这样的后果就是使得孩子养成一些坏毛病和不良习惯,使他们在长大成人之后很难一个人独自去面对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3)期望值过高。如今,有很多父母不顾孩子的年龄水平,智力情况,按照自己的期望模式给孩子设置了一些过高甚至难以达到的要求。然而,由于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潜力,他们自身的爱好以及他们潜在的能力都很有可能会与父母所期望的模式不相符合。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发展与父母的期望产生一定的差距,甚至有的孩子的发展完全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过高期望,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全发展的。

2、从教育内容来看:教育内容单一,“重智轻德”现象明显

在应试教育占主导的情况下,很多父母评判孩子好与坏的标准发生了严重的失衡。他们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于他们而言,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是一个“好”孩子,而学习成绩差就是“坏”孩子。而往往忽视了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忽视了对孩子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于这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偏离,使很多父母都不同程度地陷入进“重智轻德”的误区。这样的后果十分严重,一些孩子学不会怎么去做人,为人处世,道德品质极差。

3、从家长自身来看:思想认识不够,自身素质不高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以身作则”对孩子自身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一边是教育批评,另一边却又是难以做出表率。此外,很多家长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意识不够,总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学校来完成的,与自己关系不大,作为父母就是让孩子“有吃有穿”。这种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是没有意义的。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环境与子女的成长密切相关,它对子女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在《颜氏家训?序改》里面的这样一段话:“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虐,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可见,教育家颜之推是主张建设家庭环境,赞同家庭环境在子女的道德素质、行为规范等的形成中有着重大作用的。针对在家庭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优化对策及建议: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

提到思想政治教育,人们都会认为是学校和社会的事,而家庭却常常被忽视掉。而在实际上,学校、社会、家庭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的,并且只有这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符合我们期望的教育效果。因此,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自身,都必须认识到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学校,社会与家庭之间应努力进行良性互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它更大的实际效用。

2、转变教育方式方法

父母要学会与自己的子女沟通,试图深入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凡是人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孩子也不例外,父母要做的不应该是一味地去指责他们,而是要给予他们积极改正错误的机会;父母也不要盲目地去溺爱孩子,要理性的去教化他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

3、改变教育内容,给予孩子合理的期望

父母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要充分考虑到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给孩子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应该做到合理,盲目地为孩子提出高要求甚至是无法达到的要求,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的。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4

关键词:卢梭;家庭教育;自然教育

一、引言

卢梭是18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他虽然没有系统地提出家庭教育的思想理论,但是《爱弥儿》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完成的一部教育著作,本文主要是以《爱弥儿》中的家庭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系统的阐述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

二、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卢梭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他自幼酷爱读书就是效仿他父亲的行为,而在《爱弥儿》一文中卢梭也多次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最好的老师是父亲,最好的保姆是母亲,所以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父母责任重大。父亲除了生育孩子这个职责外,另外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教育孩子,将孩子培育成一个合乎社会道德的人。母亲首先的职责就是亲自哺育孩子,而且在六七岁之前最好是由母亲照看,可见卢梭十分重视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1.以自然教育为主

(1)教育目标――自然人。卢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由、平等、独立的自然人。因此他认为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要充分尊重儿童,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和思考问题,应该按照儿童特定的年龄阶段教育儿童,反对本末倒置的教育方法,在社会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没有判断能力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却表现的如同一个大人一样,这样的儿童他们是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去生活,毫无人生自由和乐趣。卢梭希望父母让儿童在自由、健康的环境下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2)自然惩戒。卢梭认为在面对儿童的失当行为应采用自然惩戒的一种教育方法。例如,家长面对孩子们的撒谎行为不要急于惩罚,因为孩子们为了逃避惩罚有可能再次撒谎,要让孩子们自己明白撒谎的后果会降临到自己身上。而且,如果因为孩子的骄纵行为打坏某样东西,父母不要下意识的给他修补,应该让孩子们自己感觉到不适应。

2.家庭教育的方法

(1)家庭和睦。卢梭认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深远,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帮助孩子们抵抗不良风俗的侵蚀,家庭和谐则父母感情和谐,母亲更乐意履行自己的职责,父亲也乐意担负自己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兄没之间更加亲密,这种良好的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改善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孩子们外在的人际交往。

(2)爱教有度,一视同仁。卢梭认为做父母的不能溺爱更不能偏爱孩子,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当一个母亲过于关爱自己的孩子时,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母亲的过于溺爱不是在帮孩子清除障碍,而是给他创造更多磨难,在将来有更多的苦痛等着他。而且作为父亲更不能偏爱某一个子女,对孩子应该给予一样的关心。卢梭指出父母不要偏爱和溺爱子女的教育方式,至今仍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3)循序渐进。卢梭认为儿童的成长是由特定的年龄特征的,父母应该按照儿童特定的阶段进行教育。幼儿跟儿童期的孩子们,对事物缺乏清晰的判断,没有自己的概念,这时候主要以身体养护为主。进入少年阶段以后,身体已经发展完备,主要以智力教育为主,当成年以后,身体和智力已经完善,这时候开始进行情感教育和劳动教育,循序渐进的开展教育。

三、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自然教育

儿童的成长有着自然发展规律,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进行家庭教育,让尚处在让儿童期的孩子们有个快乐童年,代替各种学业负担,还孩子快乐的童年。在儿童长到十二岁左右的时候,开始智力的开发,同时伴有磨难教育培养他们坚强勇敢的性格,同样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培养儿童必须的生活技能,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在这样慢慢由松弛到严格的管理方式上,让儿童成长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独立自主的新人。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和睦是家庭生活的核心,父慈子孝,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友爱,夫妻之间相亲相爱,家庭成员之间才能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孩子们才能感受家庭的温暖,这是抵抗一切不良习惯最好的武器。同时作为父母要重视加强自己道德修养,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潜移默化的模仿自己的父母,父母的高尚的道德修养对孩子自身素质的提高能产生积极效果,所以,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身涵养,树立良好榜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转变教育方式

中国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有效的教育方式,过分溺爱偏爱子女,同时在对孩子的管理上过于专制。而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家庭教育教育方式是值得中国父母学习借鉴的,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榜样示范、磨难教育、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环境陶冶以及实践教育等方法,希望通过对卢梭家庭教育方式的学校,从而促进中国家庭传统的教育方式的转变。

⒖嘉南祝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5

[关键词]殴打;家庭暴力;调查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一、导言

本文的研究以笔者2005年11月和12月进行的问卷调查(分别设计了针对所有中学生和曾经殴打过父母的中学生两套问卷A、B)和个别访谈的结果为主要依据,同时辅以相关的文献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一)A问卷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法,以武汉市武昌、汉口(均包括城区和郊区)8所初中、高中班级为抽样单位,共抽取13个班级,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603份,回收率为92.8%。其中男生325名,占53%,女生278名,占47%;初中生288名,占48%;高中生315名,占52%;城区学生301人,占49.9%,郊区和农村学生302人,约占50.1%。

(二)B问卷以曾经殴打过父母的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09份,其中有效问卷302份,有效回收率为94.4%。其中男生172人,女生130人;初中生160人,其中男生84人,女生76人;高中生142人,其中男生72人,女生70人;城区学生165人,郊区和农村学生13了人。

(三)个别访谈的对象主要是曾经殴打过父母的青少年及其老师、家长、同学。

二、原因分析:新型家庭暴力的产生绝非偶然

子女殴打父母这种新型家庭暴力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调查发现,这种新型家庭暴力的发生(特指此次对中学生进行的调查)与青少年的性别、年级、学校的城郊分布等均无明显的相关性,但与青少年所处的家庭氛围、受暴力传媒影响状况、期待压力的存在与否及大小、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接受道德与传统美德教育的效果等因素高度相关。

(一)学校教育的缺失

就青少年而言,学校教育相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具有权威性。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以分数为导向,以升学率为指挥棒,忽视和冷落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和感恩教育。从中学的各门功课课时安排看,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课时本来就不多(见图1),还经常被其它学科的老师挤占。从教育的受体学生来看,87.2%的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课的态度上选择“平时都不学,到考试时背背以应付考试”,79.7%的学生在道德课的学科内容设置上选择“道德课教我们热爱祖国、尊重他人、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很少教我们孝敬父母”。从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课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脱离学生实际、远离学生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另外,在对学生评价时,由于在思想品德方面缺乏硬指标,导致学生本人及家长、学校不愿在这方面投入,也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现象。一些青少年在不良环境等因素的刺激下走上不尊重、孝敬父母――中伤父母――殴打父母的道路,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缺失的结果。

(二)家庭教育异化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是否长治久安和安定团结的大局,而家庭教育更是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全面成长、成才的关键。调查显示,家庭的完整度、和谐度、家长教育方法的科学程度和青少年的暴力赞成度成反比。家庭越完整、和谐度越高、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越科学,青少年的暴力赞成度越低。(见图2)

1.家庭不和谐导致青少年暴力的产生

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三次离婚高潮,父母离异会导致父母双方都不愿抚养或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孩子在父母的漠不关心或者无休止的争吵中,年轻和单纯的心深受伤害。调查中有4.6%的青少年认为为了避开不堪忍受的家庭悲剧、寻找一时的快乐,便频繁地沉浸在网吧、游戏厅暴力环境中,从而诱发了家庭暴力。

2.家庭教育失当诱发青少年暴力倾向

溺爱放纵型。这在新型家庭暴力的发生家庭中占17.2%。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却忽视精神培养。他们年幼时骄横、任性,年龄稍大一点,稍有不顺心,便对自己的“朝臣”父母厉声呵斥,甚至大打出手。

隔代抚养型。这在新型家庭暴力的发生家庭中占5.3%。父母工作繁忙或在外地工作的子女被托给老人抚养。老人对孙辈疼爱有加,教育不足,无法留意到青少年思想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常在无意中纵容了青少年的不当行为。如是导致青少年价值导向扭曲,极易产生暴力行为。

棒打出孝子、恨铁不成钢型。在已经发生家庭暴力的案例中,20%的父母教育青少年时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习惯粗暴教唆,动不动就打骂、惩罚。久而久之,会造成青少年和父母情绪的对立、互不信任,造成青少年孤僻、自卑、暴躁,性格也逐渐扭曲表现出粗暴和攻击性。

家庭成员行为不当型。21.9%的家庭缺少温暖和爱,父母整天吵吵打打,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如同家常便饭。暴力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极易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滋生暴力倾向。

(三)社会环境尤其是暴力传媒的刺激

调查显示:65.7%的青少年表示自己经常通过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等接触到暴力镜头,29.4%的青少年偶尔会接触到暴力镜头,只有4.9%的青少年表示通过传媒没接触到什么暴力镜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支配的,而其思想不可避免的受外界信息的影响。现时代的青少年是伴随着媒体的成长而成长的,在铺天盖地的宣扬暴力的录像、书刊、电影、电视、网络、网络游戏的狂轰滥炸下,他们或多或少的会滋生暴力意识和暴力情绪,甚至刻意模仿传媒暴力。在曾对家长施暴的青少年中,认为自己经常通过电影、电视、网络接触暴力的比率则高达95%,认为暴力是理所当然的解决矛盾的好办法的比率高达81.8%。89.1%的青少年表示自己对家长施暴是一种潜意识的对传媒暴力的模仿。

(四)“期待”压力严重

与西方父母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期待不同,中国大多数父母对青少年的期待涉及面窄,主要集中在孩子的学业成绩方面,且期待值普遍偏高。美国社会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在实验中证明了“期待效应”的积极影响,即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适度期待,可以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乐观的影响。但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的公式M(激发力量)=v(目标价值)*E(期望值)表明:如果父母的期望值很高,当这一期望价值的实现不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它的价值就会相反陡降为零甚至更低,这种期望就只能起到微乎其微的作用或根本不起作用。久而久之,青少年就会厌恶父母与老师的过高期待,产生叛逆情绪。55.7%的青少年认为父母视成绩为衡量自己“争

不争气”的唯一标尺,15.8%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经常因成绩不理想而遭父母责怪,36.3%的青少年认为父母会把自己的成绩和成绩好的孩子进行比较,极大地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39.6%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叛逆和反抗情绪的与日俱增与父母在学业上对自己的过高期待密切相关。在257名认为父母对自己有过高期待的青少年中,决定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以报答父母的只占20.6%,(见下表3)。由此可见,父母对青少年的过高期待相反造成很多消极情绪而不利于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并且在257名认为父母对自己有过高期待的青少年中,72.8%在受到不当刺激时反抗和叛逆情绪会大大被强化而有可能滋生暴力行为(见下表4),而此时即使还有4.3%的青少年决心努力学习,也是出于“不能让父母这样小看我”这样强烈的抵触情绪。

(五)青少年心理问题凸显

74.6%的青少年认为在学校老师不重视自己或者很不重视自己,只有25.4%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在学校得到老师的青睐或者老师比较重视自己27.2%青少年认为家长整天忙于工作或者生意,无暇顾及自己的成长,对自己关心不够;12.9%的青少年在学校也没有一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朋友(见表5)。没有老师的教导、父母的关爱和同学的友谊,剩下的只有学习的压力、空荡凌乱的家、人际交往的阴影和仍然是个未知数的未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由此便产生了。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和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发生率为33.7%,其中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占o.9%,仅有17%的学生心理素质合格。本次调查发现,新型家庭暴力的当事人中,93.3%的青少年在事发之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自卑、抑郁、暴躁、敌对、反抗情绪等。

(六)传统道德失传,使青少年成为“忘亲”的一代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孝”被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奉为首节。孔子亦曰“百善孝为先”。然而对青少年调查的结果却让人痛惜不已。调查发现,当代青少年的亲缘意识较以前要淡薄,开始“忘亲”。62.4%的青少年认为他们更多地接受现代因子,从父辈那里已经无法获得很多知识上的帮助,以知识为载体的交流在两代之间已没有动力和需求了。44.3%的青少年认为父母思想保守、生活沉闷,很难沟通交流。47.6%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情感支持大多来自同辈群体,因为在一起更有“共同语言”。而只有21.2%的被调查者承认同辈群体由于生活阅历少、思考问题理想化、行为处事感性化等共性,极可能使自己已经初具端倪的暴力情绪得到情感和道义上的支持,使暴力倾向上升为暴力行为。

三、对策探讨:“多管齐下”遏止新型家庭暴力

大量调查显示:不仅是曾对家长施暴的青少年,即使是普通中学生,以上诸因素的影响同样非常严重,这预示着更多的新型家庭暴力随时都可能发生,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止新型家庭暴力势在必行。

(一)深化传统美德教育和道德教育,进行给的教育

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基础,应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下对其施加影响,使青少年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青少年进行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教育,首先应对青少年施加尊敬父母的教育影响,引导青少年加强孝敬父母的情感体验;其次,要针对青少年组织尊重关爱父母、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实践,形成行为习惯;此外,开展针对青少年孝敬父母的道德评价,深化关爱父母、孝敬父母的美德意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所有各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就是道德”(P172)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把道德教育放在基础性地位。采取思想品德课和团、队、班的显性教育和老师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相结合,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的方式,有意识的开展主题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实现道德内容的外化。而从小培养青少年感恩情结,进行给的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首先帮助青少年树立责任意识和自立意识,克服依赖心理,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培养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其次,从小教育青少年克服自我中心的自私自利思想,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最后,父母也应该对自己的父母感恩,经常带孩子看望老人,照顾老人的衣食住行,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

(二)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法制教育应和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相辅相成。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刚入学时着手,结合校内外的案例讲危害,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尤其针对青少年不知法、不懂法、缺乏法律意识的现象,强化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和预防功能,使青少年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将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定为目标人群,有针对性地适度加强个别法制指导。要建立长效机制,把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长抓不懈。另外,建议在《婚姻法》中增加新的法律条文对子女殴打父母的行为进行法律上的约束。

(三)净化暴力传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媒体应避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传媒与广大青少年受众见面,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一片绿洲。媒介在传媒内容把关上要坚决摒弃暴力、凶杀等暴力节目、网络游戏,将影视节目、网络游戏的立意根植于现实生活中,并突出教育性和正面引导性,使荧屏得到根本净化。并且,在荧屏净化的同时,媒介有责任有针对性地制作一批适合不同情况青少年收看的节目,在满足青少年情趣爱好的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和网络的主导作用大力倡导传统道德和社会美德(包括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等)。对不负责任、不考虑公众效应的媒介主体,要加强严管力度,依据有关法律和规章,严加惩治甚至取缔。净化传媒还必须提高技术支持的力度,在网络技术中要加强网络“防火墙”“过滤器”的研究,有效遏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扩散。

(四)为青少年成长营造平等和谐社会和温馨家庭

全社会都要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为青少年发展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温馨关爱的家庭环境。一方面,社会要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稳定、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建立社区青少年社会考察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尤其对单亲家庭和家庭不和睦的孩子要多关心,弥补他们在家庭无法获得的温暖。另一方面,夫妻双方应尽量避免孩子在场时的争吵、打骂行为,时刻铭记自己的行为可能随时被孩子内化和模仿;父母双方将要离异的,也要先站在孩子成长发展的角度,理性思考后再做决策;父母应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进行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沟通,多关心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交友,和孩子做知心朋友,满足孩子对亲情的需要。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6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农村女童 家庭地位 现状 成因

中图分类号:G759.2 文献标识码:A

1 女童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家庭地位的现状

在调查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家庭中,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学历仅为初中水平,有七成的人承认儿子在家庭地位的重要性。在这些家庭中,男童和女童在教育方面得不到平等的对待,一般是儿子得到的待遇比女儿好;而且在情感方面女儿得不到应有的关心;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望方面,男童方面明显占据的比例比较多,父母普遍认为男童在未来的学业和就业方面都比女儿强;还有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传统封建思想对女童的家庭地位也有一定的影响,有将近七成的父母认为生男童可以提高家庭地位,这些都是女童在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中地位低下的原因。

(1)在教育方面,父母普遍愿意让男童去学校读书,而女童一般就留在家里做家务或者外出打工,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又会对女童思想上造成以后一定要生男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自己走过的路。

(2)在情感方面,父母对男童的关心一般会比对女童的关心多,因为传统的思想上养儿就是为了防老,所以由一开始父母就会在生活和情感上给予男童的关心比女童多,而且这样的思想还会对自己的儿女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样会把这样的思想传到下一代,造成女童在农村家庭的地位一直处于低于男童的现状。

(3)封建思想对过去老一辈的影响同样延续到了现在,生男童可以提高家庭地位。在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中,生女童一般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在家根本就没有话语权,连说句话的语气都不敢大声一点。

(4)在生活饮食上女童得不到比男童好的待遇,就算是受父母的待遇也是很难平等的,家务劳活都是由女童做的,就算可以在学校里读书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为老师认为学生的父母随时都有可能让女童退学的。

2 女童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地位低的原因

2.1 传统观念的性别歧视对父辈的影响

儿童在孩童时期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而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中父母教育行为因素的有:父母和女童的沟通交流较少;与城市家长相比,农村女童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教育方法有失妥当等,这都会造成农村女童的地位处于低于男童的现状。

在少数民族农村贫困地区,生产能力较为低下,与外界的交流少,导致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陈旧与落后,再加上传统的性别歧视思想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致使父母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心理素质滞后。父母用这种心理教育的女童,使女童的思想观念也跟着父母改变,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容易使女童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念、道德习惯和行为准则,久而久之对女童的心理和行为上有很大的约束作用,从而影响了女童受教育的程度,也就致使少数民族农村女童的地位一直处于很低的现状。

在传统观念中,教育程度高的男童相比于教育程度高的女童将来对家庭的作用是很大的。而在调查中有七成的父母更愿意生育男童;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六成人认为男童未来的工作机会会比女童未来的工作机会多,这就造成女童的受教育状况和未来女性的素质都处于一个低的状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女童处境更是令人担忧。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传统观念中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一直是制约着女童接受不到教育状况的原因之一。同时过去的婚姻习俗也是一直限制了女童接受不到教育状况原因之一,在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中女童早恋、早婚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已经被接受了的、封建的文化;而这种婚姻使本来就收入微薄的家庭在经济上雪上加霜;由于地处偏僻也使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缺乏,大都数老师都是男的这也是使教学内容与当地女童生活实际相脱离,造成女童的成长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女童自身的一些因素也是应当考虑的,女童家庭地位低现象,当地政府、学校、家长都应深刻反省,当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和农民的思想做出该有的政策,可以通过提高妇女素质,培养妇女平等的思想、把妇女组织起(下转第8页)(上接第3页)来进行授课、培训妇女树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识。这样通过改变母亲的思想来改变女童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这样对女童的受教育期望值也会逐步增高。

2.2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由于少数民族对教育的不重视,而且有些少数民族地处偏僻,人民教师都不太愿意到这些地区进行文化教育的传播,当地政府也是感到心有余力而不足,这些情况都造成了农村家庭文化程度的低下,加上读书无用论思想的错误引导,对下一代的教育也有不利影响,因此传统重男轻女思想得不到开放平等思想的转变,少数民族农村女童的地位自然也得不到改变,还是会有女童受到性别的歧视,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相应的教育,那对下一代也是这样,一直循环下去,所以要改变少数民族农村女童的地位还是需要从教育抓起,无论是父辈还是女童这一代都要接受教育,慢慢改变这种现状。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7

关键词:父母受教育程度 亲子关系 影响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对青少年的认知、个性和品德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亲子关系不良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索影响青少年的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教育观的差异

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教育观存在明显的差异。在问及“父母最关心你的哪方面”时,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低,越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对孩子包括学习成绩、身体状况、心境、人品等各个方面给与同样的关注。以父亲关注的重点为例,76.47%没上过学的父亲最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身体状况、生活得是否愉快、人品的分别只有11.76%、5.88%和5.88%。而受过高等教育的父亲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只有29.44%研究生受教育程度的父亲对学习成绩最为关注,对身体状况、生活得是否愉快和人品的关注比较均衡,比例分别为25.89%、14.72%和23.35%。由此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随着父母受教育层次的提高,对学习的单方面关注逐渐降低,对其他几个方面的关注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和研究生层次的父母,基本能对各个方面给与比较均衡的关注。

在我国,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群体大都集中在农村,而农村家庭教育意识本身又比较淡薄、教育观念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多数家长仍沿袭传统的养育观,认为自己的责任是让孩子吃饱穿暖、送其上学,能否成才全靠孩子、靠学校。农村家庭大多只看重孩子文化成绩,不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少于城市。而受教育程度层次较高的家长则不同,他们不但对孩子的学习特别关注,同时十分重视孩子的全面素质发展,调查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二、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的差异

在问及“如果你期终考试没有考好,你的家长通常会怎样做”时,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很大差异,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耐心教导分析原因)教育孩子,相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较多用批评数落、体罚等方式对待孩子。以不同受教育程度父亲的数据为例,可以看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父亲采用比较科学的教育方式的比例存在一个逐渐提高的趋势,而采取批评数落、体罚、忽视等不当方式的比例逐渐下降。以不同受教育程度父亲的教育方式为例,采用“耐心教导分析原因”这一教育方式的,没上过学的占41.2%,小学学历的占70.2%,初中占76.3%,高中占80%,大学占81.1%,研究生占80.2%,不同学历母亲的教育方式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

之所以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的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是由于这类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教育观念落后,而观念的落后必然导致家庭教育方法的简单化,因而导致受教育程度较群体的父母采用批评数落和体罚等不当教育方式较多。

三、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和孩子交流情况的差异

在问及“你的心里话是否和父母说”时,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层次越高,孩子与父母交流的频率越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低,孩子与其家长交流的频率越低。以父亲数据为例,可以看出随着父亲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孩子和父母“无话不谈”的比例明显增高,父母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的与孩子的交流频率最高。以不同学历父亲与孩子交流的情况为例,父亲没上过学的,孩子与其“无话不谈”的比例为0,父亲小学学历的,这一比例为16.58%;父亲初中学历的,这一比例为21.58%;父亲为高中学历的,这一比例为25.64%;父亲为大学学历的,这一比例为31.67%;父亲为研究生学历的,这一比例为36.95%。国内一项相关研究获得了和本研究同样的结果,该研究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低呈现在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上有显著差异,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提高,与子女沟通交流就越频繁,处理子女问题时,能够更多地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代替严厉打骂或批评。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主要集中在农村,传统上农村家长大多封建家长制观念比较强,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缺乏与孩子的平等交流与沟通。同时造成农村孩子较城市孩子腼腆,不善于表达造成家长与孩子的交流难以深入,影响到教育效果。

四、思考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特点,这些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父母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才有资格成为孩子“良师益友”式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父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及时把握住时展的脉搏,注重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具教育的实效性。而受教育程度层次较低的父母相对受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较大,教育方式上家长制思想严重,教育方式上多采用粗暴、专制的方法,和孩子互动少,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不充分,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要求与期待单一,与孩子自身理想和实际相差甚远,令子女失望的事情经常发生,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更多。

1.加强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

农村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非常落后,导致家长素质普遍偏低,家庭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水平差距极大,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对于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这部分家长,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更新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这对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具体措施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来加强对这部分家长的教育。家长学校在城市已不陌生,但在农村却很少见。而且,越是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上家长学校的比例越低。所以,学校以及社会各界要帮助办好农村家长学校,对家长实行免费培训,全面、系统、深入地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帮助他们彻底地改变原来的家庭教育观,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2.社区要对弱势群体家长进行协助和指导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在城市里大部分处于弱势群体中。社区要协助家长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对这部分家长,要广泛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进行教育、言传身教,让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8

关键词:中学生;家庭教育;家长会;交流;家访;品质

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非常重要,家庭教育更是关键。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送孩子上学就是将孩子全权委托给学校,自己只负责孩子的生活。其实不然,家长是学生最亲的老师,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而且家庭环境的好坏还会影响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进而影响学习情况。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长送给孩子未来最好的礼物。家庭教育应该注意平等、亲情、责任、榜样、力量等,从情感教育深入生活影响,给学生最适合的良好环境。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

家长的日常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特别是在中学以前的阶段,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叛逆时期,语言教育或是强压教育只会激起学生的反感,进而导致叛逆。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更加重视父母行为的影响力,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例如,家庭教育中重视阅读的引导,培养学生好读书的习惯。如果是父母在客厅看电视或者打游戏,而要求孩子去卧室看书,往往会产生不平衡的心态。即使父母告诉孩子,长大之后就可以看电视了,这也降低了“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服力。此时,父母就要参与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来,父母中一个人可以做家务,另外一个可以学习与工作相关或者是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总之,在孩子学习期间,应该减少家里的噪音,陪孩子一起学习。另外,在平时多讨论一些时事政治,从专业的角度评论一二,能给孩子带来很好的影响,奠定他们的爱国情节,也有利于政治、语文的教学等。

从性格影响来说,父母应该做到和善待人,和他人接触时,特别当着孩子的面,要做到亲善而有原则,不贪小便宜。只有从自身做起,才能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家庭教育就是这样的“无声无息”,却又充满力量。

二、学校要组织家访,监督和帮助家庭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家庭教育也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父母毕竟将较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当中,对教育的研究并不深刻,在一些细节上并不注意。而老师有一定的教育经验,对学生在校情况也比较熟悉,因此,增加家访次数,和父母深层次讨论学生,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有助于学生成长。

三、组织家庭活动,加深学生家庭观念

组织家庭活动是建立一个家庭的传统,塑造一个好的习惯,也同时给家庭生活带来快乐,让家庭教育更有意义。组织家庭活动,可以选择家庭成员都比较擅长的事情,例如打羽毛球,每周一次的羽毛球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可以加强内心的承受力,了解成败的意义等;再比如唱歌,既可以锻炼乐感,又可以抒发内心的不悦,提供了一个释放心情的途径,也是父母和孩子增进感情的方式之一。

四、家长要与孩子沟通,才能产生理解

在教育中发现,不少孩子抱怨父母不听他们说话,而很多父母也表示,孩子不听他们教育。其实“听与不听”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父母既不能只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这个过程父母就有了听孩子表达的义务,而这就是交流的关键。毕竟父母和孩子相差二十多年,是有代沟的两代人,如果没有恰当的交流,很难了解彼此的想法。可能原本是好意,却会产生误会。家长要和孩子沟通,可以在平时,多听他们讲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如果是比较内向的孩子,就主动讲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从而引导他们的生活趣事。或者发现孩子有不高兴的事情,也可以讲自己在上学时遇到的问题,旁敲侧击地给学生好的意见。时间一长,孩子发现父母的这些智慧,自然会向自己“求教”。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好意思当面表达一些思想,可以建立一个邮件箱,有什么想法不好意思表达时,可以写封有趣的信,表达意见,也传递情感。目前,孩子都有自己的通信交流工具,QQ、微信等,家长也可用此跟孩子交流,讲一些平时不方便说的话。时代在进步,交流方式也要更新。但是最好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在情感奠定好了之后,还是要选择最初的交流方式。

总之,中学生的家庭教育关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更是父母、孩子情感的绝对性的基础。要合理利用身边的一切,多交流便会少矛盾,多沟通便能多理解。父母更要以身作则,成为理论的践行者,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