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投资最好的方式8篇

时间:2023-07-13 09:23:05

投资最好的方式

投资最好的方式篇1

【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时机;退出方式

1.引言

风险投资是一个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特性的资本运作和资本增值过程。风险投资公司以一定的方式从投资者处筹得资金之后,以权益资本方式投向选定的风险企业,并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风险企业成长、实现增值,最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出售所持的股权,回收投资并获得超额收益。一轮风险资本投资退出以后,该资本将投向被选中的下一个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这样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因此,风险投资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所谓风险投资退出,是指风险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风险投资者认为有必要是时候将风险资本从风险企业中退出,因而选择一定的方式(公开上市、出售或回购、清算)通过资本市场将风险资本撤出,以求实现资本增值或者降低损失,为介入下一个项目做准备。高收益是通过风险投资成功的退出而实现的,可行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风险资本家实施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必须对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进行选择。

2.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的选择主要受风险企业的增值情况、预期持有成本和预期持有收益、股票市场的行情以及风险资本退出的期限等因素有关。以下主要对这些影响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2.1 风险企业的增值情况

任何投资都追求资本增值,风险投资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追求超常规的高额资本增值,它是通过风险投资家转让风险企业的股权来实现的。在风险投资正式退出之前,风险投资家必须关注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因为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退出,只有当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足够大时,风险投资家才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卖出”价格。风险企业股权增值状况是决定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

风险企业的成长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存在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因素,风险资本家不可能对风险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状况有一个确定性的把握。风险资本家将风险资本投人到风险企业后,可以通过向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风险企业实施运营监控来促进风险企业的成长,动态地掌握风险企业的股权增值状况,以获取风险企业成长信息,适时调整风险投资项目退出规划。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不是事先就能够准确地确定的,必须依据投资后的风险企业成长状况适时确定,这样才能选择最佳的时期退出。

2.2 预期持有成本和预期持有收益

所谓的预期持有成本是指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期间所发生的直接的成本费用和机会成本之和。预期持有收益是指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期间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

风险投资机构在对风险企业投资时,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采用分期投资的方式。风险投资机构应该在每一期投资之前对风险企业的价值以及增值潜力进行评估。一旦发现如果继续对风险企业投资,其预期持有成本大于预期的持有收益的话,就应该考虑选择适当的退出方式退出,以实现风险资本增值的最大化。

2.3 股票市场的行情

风险企业的股份转让价格是以风险企业的价值为基础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要受股票市场的行情的影响。当股市处于“牛市”时,股票发行一般供不应求,风险投资在使用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时可以采用溢价方式发行股票,取得相当可观的资本溢价。如果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退出,收购公司也会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收购风险企业。相反,当股市处于“熊市”时,新股上市往往无人问津,即使折价发行也很难成功,风险投资获得资本溢价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那些愿意并购风险企业的公司也会利用这个“低进”的好机会,压低风险企业股份的价格,以相当便宜的价格收购很好的风险企业。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在选择风险资本退出时机时,应尽量选择股票行情较好的时候。 转贴于

2.4 风险资本的退出期限

风险投资与一般投资相比的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不论该轮风险投资成功与否,它都必须如期变现,从而保证风险投资在时序上和空间上的不断循环。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偏好的投资者。作为风险投资基金主流形式的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的存续期通常为10年。在存续期末,所有的现金和证券都必须在有限合伙人(投资者)和普通合伙人(风险投资家)之间分配,风险投资基金清盘。由于存在风险资本退出的时间限制,因此无论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如何,风险资本都必须在退出期限之前实现退出。

3.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方式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在确定了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之后,就应该考虑风险投资项目以何种方式退出。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方式有四种: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风险企业并购、风险企业回购、风险企业清算。

风险企业清算是指风险企业在经营期内的经营状况与预计目标相差较大,财务状况恶化,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同时又无法得到新的融资,风险资本无法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并购或回购从风险企业退出,而对风险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与处分的行为。本文只对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企业顺利实现增值的情况下,风险资本应采用何种方式退出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进行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的选择时应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3.1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价格

所谓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价格是指风险投资退出时,风险投资家转让风险企业股份的转让价格。风险投资项目采用不同的退出方式,其退出价格往往不同。

在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四种方式中,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取得的退出价格往往是最高的,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退出价格往往不高。首次公开发行的退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相关资本市场的影响,其退出价格的制定缺乏灵活性,而且极易受外部市场条件的干扰。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退出价格是意愿的买方与卖方达成一致的价值,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定价机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关键在于该企业对于潜在“买家”的吸引力。此外,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而言,风险企业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会直接影响风险投资的退出价格。所以,风险投资以IPO方式退出时面临很大的退出价格风险,而以并购和回购方式退出时面临的退出价格风险就小得多。因为企业并购和回购的价格一经确定后,虽然不太可能“冲高”,但也不至于“跳水”。企业并购定价机制更具灵活性的结论是有普遍意义的。

3.2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成本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成本是指风险投资实施退出战略时产生的费用。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的费用非常昂贵。有资料表明,一般地讲,当发行规模超过2500万美元时,发行成本约为发行市值的15%;而当发行规模低于1000万美元时,发行成本将大大超过15%的水平。美国NASDAQ的筹资费用占筹资金额的13%-18%,最低不少于30万-50万美元,其中,承销费通常占5%-10%。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费用则相对较低。

3.3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所需交易时间

风险投资采用首次公开发行退出时,从风险企业准备上市到正式上市之间通常至少需要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而采用并购方式或者回购方式退出时,由于很多并购和回购都是双方私下通过谈判达成的,交易所需时间一般较短,所涉及的部门和手续也相对要少。因此采用并购方式或回购方式退出相对于首次公开上市方式退出来说,操作简单,可以实现一次性全部撤出而没有后顾之优,并且适合各种规模类型的公司。对于处于萌芽阶段规模弱小、风险巨大的高新技术企业,采用并购方式或回购方式退出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退出渠道。

3.4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市场容量

所谓退出市场容量是指风险投资退出时,资本市场或产权交易市场对风险投资家拟发行或转让的风险企业股份的吸纳能力。资本市场往往对采用首次公开发行的退出方式有一定的数量限制。事实上,不仅仅是对风险投资支持的首次公开发行有限制,任何资本市场对普通的首次公开发行也有限制,因为一个企业能在资本市场上向公众融资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因资本市场的定位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只有当这些企业达到规定的标准之后方可上市。例如当前的中国,不存在二板市场,主板市场则限制多,主板市场相对于大多数的风险企业来说门槛太高。如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不少于3000万元,股票发行后的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企业有三年以上的营业业绩且连续盈利等等。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是一种非公开的产权转让,它既可以在上市公司间进行,也可以在非上市公司间进行,或者在上市与非上市公司间进行,因此,从理论上讲,产权交易市场对采用企业并购的退出方式没有任何数量限制。 转贴于

3.5 对风险企业的独立性和风险企业家控制权的影响

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不但使风险企业家获得巨额的财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首次公开发行可以使风险企业家在较大程度上保留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若风险投资采用这种方式退出对风险企业家是一种有效激励,激励他们在企业上市前更好地为该企业创造价值。与之相对,如果风险投资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退出则很有可能使风险企业家彻底丧失对该企业的控制权,容易遭到风险企业家和风险企业管理层的反对,也不利于他们在风险投资退出前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相对于首次公开发行和企业并购这两种退出方式而言,采用风险企业回购方式退出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风险企业的独立性以及风险企业家的控制权,避免由于风险资本退出而给风险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风险企业家很大的激励,使其将自身的利益同风险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更多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为企业的发展前景着想。

4.结论

风险投资的高收益是通过风险投资成功地退出而实现的,可行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只有风险投资顺利成功的退出才能够使风险投资这一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风险投资家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退出时机以及适合风险企业的最优的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以实现风险资本的成功退出,获得高额的风险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刘辉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J].经济师,2004(1):76-77.

曹玲,周莉.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

18(6):56-60.

练娜,夏恩君.管理层收购:一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5(5):68-70.

桂雁军.购并—当前我国风险投资最佳退出机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19(6):16-18.

投资最好的方式篇2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博弈论

1 私募股权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最早起源于美国,指以非公开的方式募集一定资金,对具有融资需求的未上市企业进行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募集、投资和退出[1]。其退出机制是指私募股权投资过程中,投资机构在受资企业发展成熟并产生增值价值后,通过一定方式在资本市场上转让或出售持有的股权,从而获得收益的过程。我国现行的主要的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有以下三种:(1)首次公开发行(IPO):指投资者通过受资企业股份的公开上市,将拥有的私人权益转换成公共股权,在获得市场认可后,转手以实现回收和资本增值。(2)股份转让:当企业难以满足IPO的条件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时,投资者可以借助股份转让实现资金退出。股份转让可以按出售对象不同分为一般并购和股份回购[2]。(3)企业清算:包括破产清算和非破产清算,是私募股权投资迫不得已而选择的最不成功的退出方式,却也是投资失败时最好的退出方式。

鉴于企业清算的退出方式,耗时较长,需要经过繁琐的法律程序处理,诸多因素不可量化考虑,本文主要对IPO和股份转让两种方式展开博弈分析。

2 退出方式的x择博弈

在退出过程中,由于投资家和受资企业的利益与成本的不对称性,导致双方在退出方式的选择中发生分歧。投资者往往选择投资回报最大的退出方式,而受资企业则偏向退出成本较低的。

2.1 基本假设

(1)博弈双方为投资者和受资企业;(2)投资者在退出过程中面临两种选择:转换证券和不转换证券;受资企业面临两种选择:IPO和股份转让;(3)企业选择IPO方式,受资企业的费用为F,股份转让方式的费用忽略不计;(4)企业通过IPO或股权转让获得的预期收益为E,企业与投资者通过IPO方式退出后获得的声誉收益分别为R1、R2,且R与E呈正线性相关,R1=r1E、R2=r2E,而股份转换方式的声誉收益为0;(5)投资者实行转换后,投资者持有1-α的股权份额,受资企业持有α的股份,且企业取得控制权可获收益为B,若不执行转换投资者从企业获得的收益为D。

则投资者与受资企业的策略选择效用组合矩阵如下:

2.2 博弈分析

由上图可知,当投资者选择不转换证券时,受资企业选择IPO和股份转让的净收益分别为:(E-F)-D+r1E、E-D。此时,当受资企业的声誉收益大于IPO所有花费的费用,即r1E>F时,受资企业会选择IPO方式退出;但当IPO花费的费用大于企业获得的声誉收益时,企业更偏向以股份转让的方式退出。当投资者选择转换证券时,企业选择IPO和股份转让获得净收益分别为:α(E-F)+B+r1E、αE+B。此时,当企业的声誉收益大于其按所占份额承担IPO花费的费用,即r1E>αF,企业会选择IPO方式退出,反之企业将以股份转让的方式退出。

相应的,当投资者选择不转换证券时,受资企业选择IPO和股份转让两种退出方式时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分别为:D+r2E、D。显然通过IPO方式退出总能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投资者更偏好以IPO方式退出。当投资者选择转换证券时,他的两种收益分别为(1-α)(E-F)+r2E、(1-α)E。此时若投资者按其所占比例承担的IPO退出方式花费的费用大于获得的声誉收益,即r2E>(1-α)F时,投资者将会以IPO方式退出,反之将选择股份转让。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最优的退出决策应该是博弈双方效用之和的最大化。通过IPO方式退出时,投资者选择不转换证券时,双方的总收益为E-F+(r1+r2)E,反之双方总收益为E-F+(r1+r2)E+B,即当选择IPO方式退出时,投资者会选择转换证券,总效用U1=E-F+(r1+r2)E+B。相应的,以股份转让方式退出时,投资者不转换证券时,双方总收益为E,选择转换时双方总收益为E+B,即选择股份转让方式退出时,投资者也会选择转换证券,总效用U2=E+B。由此可得,无论企业选择哪种方式退出,投资者都会选择转换证券。

但是当投资者选择转换证券时,哪种退出方式会是社会效用最大化需要考虑预期收益、声誉收益和交易费用等因素。当E-F+(r1+r2)E+B>E+B,即(r1+r2)E>F,投资者和企业获得的声誉收益大于IPO方式退出花费的费用时,选择IPO方式退出使得社会效用最大化,反之选择股份转让方式。预期收益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预期收益持续增长,则企业发展状况良好。而且声誉收益一般与预期收益呈正线性相关,预期收益的增加不仅能够为企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且也会同时使投资者和受资企业获得良好的声誉,所以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受资企业都倾向于选择IPO方式退出。

3 完善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建议

3.1 选择合适的退出战略

投资者在投资之初就要制定明确的退出战略,根据受资企业的发展计划就宏观环境发生变化时退出策略如何变化等问题在投资合同中列示明确的相关条款,把握退出方式的主动性,以免出现投资规模扩大后,找不到合适的退出策略而失去退出过程中的优势地位。

3.2 建立灵活有效的监管机构

有效的监管是退出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一个灵活的监管机构要对不同的监管对象,采取分类监管的方法,以确保监管部门能够及时根据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信息制定不同类型的监管任务[3]。有效的监管则要求监管机构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来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3.3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且我国并未出台与其直接相关的法律政策,这成为了制约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国应该出台一部专门针对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对私募股权投资的组织形式、资金募集过程、投资过程和退出过程等问题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以促进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市场的健康发展。

3.4 建立统一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

私募股权投资资金退出的实质是产权在投资者之间的转移,而转移是否顺利一方面取决产权关系是否明确,一方面取决于产权市场是否健全。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产权市场,可以在政府的监管下对市场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加大市场假意的透明度,对退出时机的选择发挥重要作用。避免了信息不对称下投资者获取利益时的劣势。

参考文献

[1]王云峰.私募股权投资博弈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2015.

投资最好的方式篇3

【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时机;退出方式

1.引言

风险投资是一个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特性的资本运作和资本增值过程。风险投资公司以一定的方式从投资者处筹得资金之后,以权益资本方式投向选定的风险企业,并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风险企业成长、实现增值,最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出售所持的股权,回收投资并获得超额收益。一轮风险资本投资退出以后,该资本将投向被选中的下一个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这样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因此,风险投资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所谓风险投资退出,是指风险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风险投资者认为有必要是时候将风险资本从风险企业中退出,因而选择一定的方式(公开上市、出售或回购、清算)通过资本市场将风险资本撤出,以求实现资本增值或者降低损失,为介入下一个项目做准备。高收益是通过风险投资成功的退出而实现的,可行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风险资本家实施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必须对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进行选择。

2.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的选择主要受风险企业的增值情况、预期持有成本和预期持有收益、股票市场的行情以及风险资本退出的期限等因素有关。以下主要对这些影响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2.1 风险企业的增值情况

任何投资都追求资本增值,风险投资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追求超常规的高额资本增值,它是通过风险投资家转让风险企业的股权来实现的。在风险投资正式退出之前,风险投资家必须关注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因为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退出,只有当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足够大时,风险投资家才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卖出”价格。风险企业股权增值状况是决定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

风险企业的成长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存在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因素,风险资本家不可能对风险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状况有一个确定性的把握。风险资本家将风险资本投人到风险企业后,可以通过向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风险企业实施运营监控来促进风险企业的成长,动态地掌握风险企业的股权增值状况,以获取风险企业成长信息,适时调整风险投资项目退出规划。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不是事先就能够准确地确定的,必须依据投资后的风险企业成长状况适时确定,这样才能选择最佳的时期退出。

2.2 预期持有成本和预期持有收益

所谓的预期持有成本是指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期间所发生的直接的成本费用和机会成本之和。预期持有收益是指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期间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

风险投资机构在对风险企业投资时,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采用分期投资的方式。风险投资机构应该在每一期投资之前对风险企业的价值以及增值潜力进行评估。一旦发现如果继续对风险企业投资,其预期持有成本大于预期的持有收益的话,就应该考虑选择适当的退出方式退出,以实现风险资本增值的最大化。

2.3 股票市场的行情

风险企业的股份转让价格是以风险企业的价值为基础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要受股票市场的行情的影响。当股市处于“牛市”时,股票发行一般供不应求,风险投资在使用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时可以采用溢价方式发行股票,取得相当可观的资本溢价。如果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退出,收购公司也会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收购风险企业。相反,当股市处于“熊市”时,新股上市往往无人问津,即使折价发行也很难成功,风险投资获得资本溢价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那些愿意并购风险企业的公司也会利用这个“低进”的好机会,压低风险企业股份的价格,以相当便宜的价格收购很好的风险企业。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在选择风险资本退出时机时,应尽量选择股票行情较好的时候。

2.4 风险资本的退出期限

风险投资与一般投资相比的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不论该轮风险投资成功与否,它都必须如期变现,从而保证风险投资在时序上和空间上的不断循环。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偏好的投资者。作为风险投资基金主流形式的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的存续期通常为10年。在存续期末,所有的现金和证券都必须在有限合伙人(投资者)和普通合伙人(风险投资家)之间分配,风险投资基金清盘。由于存在风险资本退出的时间限制,因此无论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如何,风险资本都必须在退出期限之前实现退出。

3.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方式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在确定了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之后,就应该考虑风险投资项目以何种方式退出。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方式有四种: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风险企业并购、风险企业回购、风险企业清算。

风险企业清算是指风险企业在经营期内的经营状况与预计目标相差较大,财务状况恶化,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同时又无法得到新的融资,风险资本无法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并购或回购从风险企业退出,而对风险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与处分的行为。本文只对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企业顺利实现增值的情况下,风险资本应采用何种方式退出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进行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的选择时应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3.1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价格

所谓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价格是指风险投资退出时,风险投资家转让风险企业股份的转让价格。风险投资项目采用不同的退出方式,其退出价格往往不同。

在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四种方式中,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取得的退出价格往往是最高的,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退出价格往往不高。首次公开发行的退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相关资本市场的影响,其退出价格的制定缺乏灵活性,而且极易受外部市场条件的干扰。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退出价格是意愿的买方与卖方达成一致的价值,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定价机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关键在于该企业对于潜在“买家”的吸引力。此外,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而言,风险企业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会直接影响风险投资的退出价格。所以,风险投资以ipo方式退出时面临很大的退出价格风险,而以并购和回购方式退出时面临的退出价格风险就小得多。因为企业并购和回购的价格一经确定后,虽然不太可能“冲高”,但也不至于“跳水”。企业并购定价机制更具灵活性的结论是有普遍意义的。

3.2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成本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成本是指风险投资实施退出战略时产生的费用。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的费用非常昂贵。有资料表明,一般地讲,当发行规模超过2500万美元时,发行成本约为发行市值的15%;而当发行规模低于1000万美元时,发行成本将大大超过15%的水平。美国nasdaq的筹资费用占筹资金额的13%-18%,最低不少于30万-50万美元,其中,承销费通常占5%-10%。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费用则相对较低。

3.3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所需交易时间

风险投资采用首次公开发行退出时,从风险企业准备上市到正式上市之间通常至少需要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而采用并购方式或者回购方式退出时,由于很多并购和回购都是双方私下通过谈判达成的,交易所需时间一般较短,所涉及的部门和手续也相对要少。因此采用并购方式或回购方式退出相对于首次公开上市方式退出来说,操作简单,可以实现一次性全部撤出而没有后顾之优,并且适合各种规模类型的公司。对于处于萌芽阶段规模弱小、风险巨大的高新技术企业,采用并购方式或回购方式退出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退出渠道。

3.4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市场容量

所谓退出市场容量是指风险投资退出时,资本市场或产权交易市场对风险投资家拟发行或转让的风险企业股份的吸纳能力。资本市场往往对采用首次公开发行的退出方式有一定的数量限制。事实上,不仅仅是对风险投资支持的首次公开发行有限制,任何资本市场对普通的首次公开发行也有限制,因为一个企业能在资本市场上向公众融资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因资本市场的定位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只有当这些企业达到规定的标准之后方可上市。例如当前的中国,不存在二板市场,主板市场则限制多,主板市场相对于大多数的风险企业来说门槛太高。如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不少于3000万元,股票发行后的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企业有三年以上的营业业绩且连续盈利等等。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是一种非公开的产权转让,它既可以在上市公司间进行,也可以在非上市公司间进行,或者在上市与非上市公司间进行,因此,从理论上讲,产权交易市场对采用企业并购的退出方式没有任何数量限制。

3.5 对风险企业的独立性和风险企业家控制权的影响

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不但使风险企业家获得巨额的财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首次公开发行可以使风险企业家在较大程度上保留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若风险投资采用这种方式退出对风险企业家是一种有效激励,激励他们在企业上市前更好地为该企业创造价值。与之相对,如果风险投资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退出则很有可能使风险企业家彻底丧失对该企业的控制权,容易遭到风险企业家和风险企业管理层的反对,也不利于他们在风险投资退出前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相对于首次公开发行和企业并购这两种退出方式而言,采用风险企业回购方式退出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风险企业的独立性以及风险企业家的控制权,避免由于风险资本退出而给风险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风险企业家很大的激励,使其将自身的利益同风险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更多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为企业的发展前景着想。

4.结论

风险投资的高收益是通过风险投资成功地退出而实现的,可行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只有风险投资顺利成功的退出才能够使风险投资这一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风险投资家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退出时机以及适合风险企业的最优的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以实现风险资本的成功退出,获得高额的风险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刘辉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j].经济师,2004(1):76-77.

曹玲,周莉.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

18(6):56-60.

练娜,夏恩君.管理层收购:一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5(5):68-70.

桂雁军.购并—当前我国风险投资最佳退出机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19(6):16-18.

投资最好的方式篇4

关键词:海口市;投资;意向

一、海口市居民投资基本状况

1.居民目前投资方向:仍以“储蓄”、“保险”为主流

作为一种较为传统和稳妥的投资方式,“储蓄”在海口市居民的投资方向上有绝对的优势,有77.3%的被访者在该方面有一定数额的投资。而“保险”在近几年被当做一种新型的理财方式已经被相当数量的人接受,在本次调查中,有50.8%的被访者有该方向的投资。另外,“期货”、“实业投资”和“房地产”也占有相当的份额,分别有24.9%、22.7%和20.0%的被访者在这些方面有资金投入。

2.居民投资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份额相当可观

本次对于“投资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居民都将一部分为数不小的资产进行投资,其中,投资份额为20%以下的被访者仅有21.4%,而占到21%~50%比例的有接近一半(47.1%),投资份额多于一半(51%~80%)的被访者有22.5%,与相当少的基本持平,而将几乎全部的资产(81%~100%)都用来投资的被访者只有6%。

投资数额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个人的偏好、总资产的数目、宏观环境的变化等等都是原因,对此,我们将在以下的调查结论中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3.居民选择投资方向的信息依据:利益第一

本次调查中,被访者在选择投资时,最重视的因素是投资方式的“利润回报情况”,有66.5%的被访者选择了此项。很显然,投资的直接目的就是取得利润回报,因此虽然是“利益第一”。同时,有43.2%的被访者选择了“政府的政策法规”,理性的投资者当然要重视客观的外部环境的因素。另外,“行情走势”也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有36.8%的被访者支持此项。而投资者们对相关的“投资咨询机构的信息”则持不信任的态度,仅有5.9%的被访者选择了此项。

4.投资者获得投资信息的途径:电视、报纸杂志是主要渠道

电视作为中国老百姓最普及的娱乐休闲方式,无疑是所有信息传播的最好媒介,投资信息也不例外。在本次调查中,有65.9%的被访者是通过“电视”来了解各种投资信息的。另外,有50.3%的被访者选择了从“报纸杂志”上获取投资信息。

“亲戚朋友介绍”(30.3%)和“网络”(27.6%)是另外两个较受青睐的信息获取途径。他人的亲身体验可能是最令人信服的参考信息,但是又因为个人的差异性又不可尽信。而“网络”作为时髦而有效的媒介是效率较高的信息渠道之一。

5.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预期回报”和“自有资金状况”唱主角

在问及“影响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时,有接近半数的被访者选择了“预期利润回报”(51.4%)和“自有资金状况”(44.9%)。利润的因素在与投资相关的方面总是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对自身因素的分析也是投资者理性的另一个表现。还有一部分被访者选择了“个人偏好”(28.6%)和“投资环境”(27.0%)。现代人的个性鲜明在投资方面也有体现。

二、海口市居民的投资意向

1.投资者对目前投资状况的满意度:多数投资者持乐观态度本次调查显示,61.1%的被访者对目前的投资状况是满意的,而仅有38.9%的被访者表示悲观。

2.对各类投资的综合评价:“房地产”和“实业投资”赢得高分。在本次调查的被访者对各种投资形式做的根据收益与风险的综合评价中,“房地产”赢得了最高分3.60分(满分为5分),紧随其后的是“实业投资”,得分为3.51分,这些较为具体的实物性的投资兼有收益高和风险小的特点,是公认的最优秀的投资领域。其他的如“储蓄”、“保险”、“基金”、“外汇”和“债券”都得到了一般的评价,得分在2.50分左右。另外“股票”和“期货”因其高风险得分较低,只分别得到了2.28分和2.12分。

三、海口市居民的投资对策

储蓄和保险这两类较为传统和常规的投资方式相比其他方式似乎丧失了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投资者渐渐将目光远离了它们而转向新的领域。储蓄的相对平静和低调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息息相关的。对于保险业来说,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说明了保险观念在老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后劲不足。因此,保险业的改革势在必行。特别在面对国际保险业的挑战,本土的保险业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很明确地表明房地产和实业投资的热度非常高,房地产在投资者中的人气是与海口的客观环境是分不开的。房子可以用来升值的这一点,吸引广大投资者的投资性消费。而对于实业投资,可能更多地要靠投资者们自身对机遇的敏锐性和运作能力了。

股票和期货这两类风险较大的资本运作的投资方式在广大市民的头脑中已经不是理想的投资方式了。这与我国的资本运作机制的规范和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债券、基金和外汇等其他的形式则还未深入老百姓的头脑,这些方式由于收益不高、不易操作或者概念相对模糊而未能成为主流的投资形式。因此对于这些投资方式的推广和宣传是下一步可以做的工作。

市民们对于每一项投资方式的关注,主要集中于“预期利润回报”上,这也符合投资的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最客观的信息。而其他的外部信息诸如“政府的政策法规”和“行情走势”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恰恰就是这些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成为了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因此,各媒体,特别是电视和报纸杂志这些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媒体,要加强对各种投资信息的和进行一些大方向上的指导,相信可以使投资者的眼界更加清晰。

“个人理财能力”也是投资者遇到的问题之一,而同时“个人偏好”又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投资者们一方面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又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投资,这可能是造成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投资者要主动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不要一味地跟着感觉走,要客观而理性地给自己找思路。

参考文献:

投资最好的方式篇5

摘要风险投资退出是风险投资过程中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风险投资的退出存在风险,但风险并非仅存在退出这一个阶段,从选择投资项目开始就存在风险。从风险投资的项目选择、风险资本注入企业后的管理、风险投资退出时机和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四个方面来阐述对风险投资退出风险的控制。

关键词风险投资风险控制退出时机退出方式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金融投资工具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风险投资退出是因为其关键环节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国外关于风险投资退出研究理论的理论体系主要着眼于各种退出方式的比较选择和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相关的研究。国内则主要是介绍和比较各种退出方式的优劣、适用条件以及我国的使用障碍等,对退出的风险控制研究则较少涉及。风险投资存在风险,而风险投资的退出本身也存在风险,这种风险在风险投资的项目选择、风险资本注入企业后的管理、风险投资退出环节均存在。因此,本文从风险投资的项目选择、风险资本注入企业后的管理、风险投资退出时机和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四个方面来阐述对风险投资退出的风险控制。

1风险投资退出的风险分类

风险投资退出所面临的风险有来自被投资企业外部的和内部的风险以及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和退出时机的选择所带来的风险。

(1)来自被投资企业外部的风险有:政策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环境风险等。政策风险主要指政府在指导经济工作时所做的突然性政策转变,这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有致命的威胁。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动导致投资收益率的变动,从而使投资人的收益受到影响。通货膨胀风险是指当物价上涨时,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可能给投资人带来的风险。环境风险指企业的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形成的风险。

(2)来自被投资企业的内部风险有:技术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技术风险是指由于即技术不成熟、不完善给产品开发带来的问题,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成功。管理风险指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企业破产、亏损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风险投资家能否成功运作风险资金与管理是否到位密切相关,如果创业者素质差、独断专行,员工无凝聚力、管理松散,必然使管理风险增大。道德风险是指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经营管理者拥有企业投资者所不具有的内部信息(信息不对称)从而牺牲投资人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私利。

(3)风险投资退出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带来的风险。选择何时退出和选择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退出对风险投资的成功退出非常关键,其中也并存很大风险,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投资者的收益受到影响甚至投资失败。

2风险投资退出的风险控制

风险投资中存在着多种风险,一般来说,外部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是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所无法控制的,风险资本家主要采取尽可能回避的态度。因此,风险投资家主要关注的是来自风险企业的内部风险和退出环节的风险。因此如何控制风险投资退出所面临的利率风险、通胀风险和环境风险等所有企业经营所必须面对风险,在此不予分析。由于选择风险投资项目和投资后对企业管理对于风险投资的退出非常关键,直接影响退出绩效。本文并非单纯分析退出这一个环节的风险控制,而是从选择风险投资项目、投资后对企业的监督指导和管理、风险投资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的选择四个方面来分析风险投资退出的风险控制。

2.1风险投资项目时的风险控制

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进行投资是风险投资操作的首要问题,也是整个风险投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风险投资是否能顺利退出。风险投资家在选取项目时要对项目做具体的、长远的分析。风险资本家在分析某个投资建议是否可行时应该从管理者、市场和技术三个方面考虑。风险资本家应从各个角度去考察企业领导者是否在他从事的领域里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是否掌握市场全貌并懂得如何去开拓市场,是否懂得利用各种手段去筹措资金,是否有将自己的技术设想变为现实的能力,是否有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是否能组建一个由具有各方面专长的人才组成的相辅相成的管理层。风险资本家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市场的认识,分析判断待投资项目和技术的市场前景。该项技术能否形成产品并有广阔的市场。

2.2投资后对企业监督指导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投资项目确定后,根据协议,风险投资家就要为风险企业注入必要的资金,支持风险企业的发展。一般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不仅仅只是不断地注入资金,满足其发展的资金需求,而是要完全地参与到风险企业的发展中去,参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因为,对于风险企业,其创建者多是一些技术专家,相比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他们的弱项,他们一般都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风险投资家正好和风险企业家形成了互补,他们拥有市场研究、生产规划、经营战略、财务法律方面的优势,并且在社会上有广泛的信息与关系网络,可为风险企业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规范管理。因此,风险投资的资金投入阶段,是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阶段,风险投资家必须要全面的融入到风险企业中去,利用自己在管理、财务方面的专长,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为其风险投资的顺利退出奠定基础。

2.3选择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风险控制

从理论上看,风险投资的最佳退出时机应为收益最大化的那一点,但由于在退出中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如政策、市场和法律等的影响和干扰,实际退出时机与理论的最佳退出时机之间存在一定偏差。下面从企业的产业周期、企业股权价值和退出方式这三个方面分析风险投资家应如何选择退出时机来控制退出风险。

(1)从企业的产业周期看,普遍认为风险投资应该在被投资企业的“成熟期”退出。而针对一些由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在成长期就破产的企业和发展一般的企业应该尽早退出;针对那些发展到成长期后期,由于技术替代以及改进等使得竞争加剧,盈利降低的投资项目也应该在竞争对手产品入市前尽早退出以获取高回报、早回报。针对少数闯过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在成熟期的前期发展成为中型企业,在符合正式股票上市标准时,可上市退出以便获取高额回报。

(2)风险投资家根据企业股权价值决定退出时机。当风险企业的财务状况存在严重问题时,如计算出的股权持有价值小于零时,风险投资家应立即退出。如果市场中出现某一项目给风险投资家带来的股权持有价值大于现有项目的股权价值,风险投资家就应果断实施退出,撤出资金进入下一个风险投资项目。

(3)最佳退出时机与适宜的退出方式相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采用何种方式退出往往与当时的金融环境有关。若金融环境良好,风险投资家一般优先考虑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方式退出。那么在企业符合上市标准后,可以获得最大收益时应选择退出。在行业和经济衰退时期,并购活动增加,信息不对称程度高。这个时期对于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退出并不有利,对于收购有利。若风险投资采用出售方式退出,风险企业的出售应该选在企业未来投资收益的现值比企业的市场价值高才时,这时风险企业获得的利润最大,最有利于风险投资者的投资利益。

综上所述,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选择受到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所处的金融环境,风险投资家和被投资企业的预期收益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选择时机退出。

2.4选择退出方式时的风险控制

风险投资家在进行风险投资时总是希望通过投入最少的资本,获得最大的资本收益,而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因此慎重选择风险退出方式是控制风险投资退出风险中及其关键的一步。各种退出方式中,公开发行上市的回收倍数最高,其次是股份回购,再次是收购,最后是清算。然而,现实中最优先考虑的并非一定是公开发行上市,最后考虑的也并非都是清算。为使投资风险降低,风险投资家在选择时,需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主要有:

(1)风险企业自身经营状况。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较差,或者行业不景气时,必然要采取清算退出。当经营状况较好,达到预期目标时,采用股权转让方式。其中,能否采用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退出,还要看企业财务数据是否达到上市要求,企业家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上市的各种费用。能否采取出售和回购,还要分别看企业家能否找到合适的接收方,以及风险企业家的购买能力。

(2)风险投资家的偏好。希望减少退出的复杂程度和花费,实现资本一次性迅速退出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出售或者回购作为退出方式。而愿意承担上市复杂的手续、高昂的费用、不能一次退出但是希望得到最高回报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退出。

(3)经济金融环境。如果资本市场不完善,或是资本市场活跃度不够,风险资本家在考虑退出时,就要谨慎选择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方式。产权市场的混乱也会给采用股权转让方式实现退出的企业造成很大阻碍。风险资本家在选择时,需要考虑经济金融的综合环境。

作为风险投资家,在决定退出投资时,应根据风险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当时的外部环境,灵活地选择退出方式,规避由于退出方式选择不当带来的投资风险。

3结语

风险投资的退出对于整个投资环节非常重要,风险投资退出风险的控制也尤为关键。目前关于风险投资退出风险的控制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时间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去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曼红.创新与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刘辉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J].经济师,2004(1)

3谢科范,杨青.风险投资管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杨敏.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思想战线,2002(6)

5胡茂生,唐波.对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5(7)

投资最好的方式篇6

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绩效评价

引言

风险投资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经在美国产生,而我国则到了80年代中期才引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已经日渐成熟完善。但是,相比国外更发达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我国的风险投资业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完善的风险资本退出方式绩效的评价指标、一些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亟待建立等等。此外,关于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绩效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针对风险投资的退出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一、国内外关于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Kaplan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一些风险投资企业,最终得出不同国家的风险投资企业会因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退出方式。Bygrave和Timlnons通过研究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和企业净利润的一系列数据,最终得出以公开上市方式退出利润最高。Brau通过对一些风险投资企业项目的数据研究发现,当选择不同的退出方式时,其最终获得的溢价也不同。而且即使不受公司规模影响,IPO方式一般都要比企业并购高出20%左右。Murray通过对一些风险投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当对初创企业进行投资时,大家一般更倾向于使用出售的方法来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

(二)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分析研究国外风险投资成功退出案例,佟国顺在《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中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得出股权转让、IPO和企业清算最与我国现极端的发展情况和经济体制政策相适应,并对其适用性作了具体研究。王国松、戴国强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风险退出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考虑,并购方式比IP0方式要好,尽管后者效率更好:同时研究还发现,是否采用IPO方式退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好坏,市场状况好,则选择IP0方式,反之则用其他方式。李斌在《MBO,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一种现实选择》中结合管理层收购的优点,通过分析认为在短期内管理层收购方式将成为我国风险投资企业最重要的退出方式。最后作者还对这三种风险投资方式做了适用性方面的具体分析与探讨。黄超惠则认为,产权市场是未来我国风险投资企业最主要的退出方式,这是由产权市场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我国必须加快产权市场建设步伐,帮助风险投资企业快速获取投资回报。通过研究美国风险投资金额和IPO实证,李松涛等得出IPO的频率也是风险投资者评价风险投资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丁楚红通过一系列研究,指出IPO等增值程度较高的方式是成功的风险企业退出时较多的选择。

(三)研究现状评价

国内外学者在风险投资方面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大部分是关于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风险企业的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在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绩效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国内学者关于风险投资退出问题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对风险投资退出的宏观条件、外部环境、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缺少案例分析的研究,因此,笔者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绩效进行了比较研究。

二、运用指标对案例进行比较分析

(一)退出市场容量比较

从退出市场规模上看,对于首次公开发行,任何资本市场都有一定的限制,因为一个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在资本市场上向公众融资,即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时才能上市。2010年10月,渤海轮渡曾第一次申请上市,但证监会并没有审核通过;直到2012年公司第二次申请才于4月25日终获通过。而中青旅收购乌镇旅游则没有任何限制。从退出市场质量上看,因为有明确的产权界定规则,中青旅收购乌镇旅游时,企业间的并购只需在相关中介组织如投资银行等的帮助下,根据产权界定规则自行操作。相对于IPO来说风险投资采用这一方式退出简单易行。因此,从退出市场容量来看,企业并购的退出绩效比首次公开发行更高。

(二)退出时效性比较

由于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渤海轮渡登陆上交所收盘上涨6.91%,报11.76元,差于市场预期平均价12.24元。市场行情并不是很好,因此不利于及时退出。而IDG有退出的需求时,中青旅方面也有增持的意愿,可以实现及时退出。因此,在退出时效性方面,首次公开发行企不如企业并购的退出绩效。

(三)退出成本比较

公司上市的成本费用主要由中介机构的费用组成,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分析统计,包括上市初费、承销费、保荐人费、法律顾问费、会计师费等在内。从上市各项成本费用与筹资额的比例看,渤海轮渡募集106421.17元资金仅发行费用就达4678.83元;而中青旅收购乌镇旅游的费用远没有上市的费用高。从退出的时间成本看,渤海轮渡两次申请上市,从准备上市到最终成功上市至少历时两年时间;而IDG从乌镇旅游的退出只用了要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显然企业并购的交易时间成本比IPO的要低。分析可知,首次公开发行退出的成本要高于并购。

(四)退出收益比较

从退出收益看,按首日上市发行价格计算,中信产业基金账面退出回报为13.78亿元,为理论账面退出回报率3.19倍。从最初入股时投入4412万元,到如今的约4.14亿元,IDG该笔投资的回报率达到了近8.4倍,明显高于中信产业基金首次公开发行。

结语

风险公司一般选择在公司的未来投资收益的现值比公司的市场价值高时把公司出售给收购者。收购的公司希望通过收购完成一个或几个战略目标,作为被收购的公司了解他们的这些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被收购公司对收购公司生存有重大意义,被收购公司在收购的谈判中就会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因此,准备采用收购方式退出的风险投资企业,在选择收购企业时,应更多考虑与被收购企业相互补的企业,这样成功概率更大。总之,本文只是通过有限的几个指标和两个案例得出企业采用并购方式的退出绩效要优于IPO方式,对此,还有待后来学者进行更加全面、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邓小明.风险投资退出研究[J].价格月刊,2009,(7):82.

[2]丁璐,赵寅.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创新建议[J].武汉金融,2010,(7):32.

投资最好的方式篇7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政策意见

一、私募股权基金定义及特点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PE)是通过非公开的方式募集资金,投资于非上市企业的股权,待实现收益后依照一定的退出机制出让股权实现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工具。

其特点包括:(1)是对非上市的企业的股权投资;(2)对企业无控制权;(3)资本流动性较差;(4)非公开性;(5)退出方式多样化。

二、私募股权基金主要的退出方式

1、公开上市。在公开上市方式中,基金投资机构持有的被投资公司的股份通过投资银行或证券交易所向公众出售,可以使被投资公司的股权充分实现社会化和公众化。公开上市有一个锁定期,即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机构并不是在被投资企业开始上市交易时就一次性出售其所持有的所有股份,而是逐步退出并从中获利。现在,公开上市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退出方式。

2、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是指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出售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给第三方,第三方一般也是投资机构,可能是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机构,也可能是风险投资机构。不同投资机构有不同的分析判断方法,所以对企业发展的预期也不同。

3、兼并收购。通过兼并和收购实现退出时,被投资企业的资产和股权将卖给给第三方。并购退出方式中的买方参与这种退出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将被投资公司的技术、资产和人才整合到自己的企业中,实现协同效应。

4、股份回购。股份回购是指被投资企业的原股东从投资机构手中购回其所持的股份的一种退出方式。一般情况下,投资机构于企业之间会有协议,规定如果被投资企业未达到一定的要求,则采取回购方式,管理层将被迫按照协议价格及其变动方式购回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所持有的部分或全部股权。

5、破产清算。私募股权基金这种投资方式的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很有可能发生部分或完全的失败。如果投资机构认为被投资企业盈利能力较差,并且不具备调整的潜力,难以实现预期投资回报,就会采取立即退出的策略,具体方式是破产清算。

三、影响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因素

私募股权机构对企业的投资,并不计划长期持有其股份,而是在一定阶段之后退出被投资企业并获得回报。所以,私募股权基金进行投资活动的重要环节是退出。一般情况下,退出方式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收益性、流动性和品牌价值。

1、收益性。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的主要目是获得收益,因此,在退出时首要考虑收益因素。通常,可以给投资机构带来最大收益的退出方式是公开上市。投资机构既要评价在统计上各种退出方式所对应的平均收益率和预期收益。

2、流动性。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另一个目的是将资金用于再投资,这体现的是流动性。从流动性角度评价,公开上市不一定是投资机构的最优退出方式。如果选择通过公开上市方式退出,就必须经历复杂的手续和程序。兼并收购方式一般发生在企业之间,较少涉及政府,效率较高。股份回购由于前期被投资企业与投资机构之间已有一段时间的合作,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般不严重。从收益方面看,股份回购的支付方式一般为现金或者票据;在兼并收购和股权转让中,一般以股票等有价证券支付。因此,股份回购、并购和股权转让方式的收益实现具有明显的直接现实性。如果采取这三种退出方式,投资机构获得的不是代表未来收益的期权,而是流动性最强的现金或者可变现的证券。

3、品牌价值。在各种退出方式中,公开上市最能显示私募股权基金的品牌价值,提高它的知名度。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活动的品牌价值一般包含几个方面。第一,好的品牌价值可以提高投资机构本身募集资金的能力。第二,拥有良好声誉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能够促进被投资企业在上市时获得高水平承销商的加入,从而有助于降低发行费用、吸引优秀的投资机构。第三,良好的声誉可以提高被投资企业的市场地位。第四,良好声誉对人才具有吸引力,有利于投资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持续发展。

四、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始于风险投资。而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逐渐完善,基金规模和质量逐渐的提升。从2005年开始,保持3年的较高增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规模显著下降。其后,逐渐恢复。2011年共新设133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企业的私募股权基金,其中以美元募集的基金有71支,总额805.76亿美元;募集的人民币基金有62支,总额691.37亿美元。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退出渠道是通过证券市场,主要退出方式是公开上市。与2010年相比,2011年有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并通过公开上市方式退出的企业数量从197起增长到323起,增长较快。2011年,以股权转让方式退出的企业有75家,兼并收购方式退出的有42家,股份回购的有12家,比公开上市方式退出的企业数少很多。

五、政策意见

1、完善国内资本市场体系。中国缺乏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这是影响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在我国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困难。其次是区域性产权交易的市场退出作用有限。此外场外交易市场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不发达的拍卖市场限制了破产清算退出方式的应用,这些都因素都阻碍了PE的退出。

2、健全法律法规。我国在PE退出机制方面,缺乏系统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内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中国缺乏一个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是影响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主要障碍因素。其次是区域性产权交易的市场退出作用有限。此外场外交易市场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不发达的拍卖市场限制了破产清算退出方式的应用,这些都因素都阻碍了PE的退出。

3、规范交易。目前我国产权交易所转让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还缺乏一定的法律依据,转让交易操作上还存在着很大障碍。并且在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显著萎缩,交易混乱,缺少相应的监管。这些导致了在我国实现公开上市的退出方式操作性不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清算或破产这一退出方式由于缺乏配套的法规,经常是被迫的,有可能带来巨大损失。我国现在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来保障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破产清算退出的权益。

4、建立有效的中介组织。中介机构一般存在专门中介机构和一般中介机构两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事业性中介机构都带有一定的政府色彩,而且一般中介机构缺乏为PE服务的实践和经验,有些中介机构的运作不规范,还需要进行整顿等。(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向聪.2009.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立法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52~253

[2]戴国强,王国松.2002.信息不对称和风险资本退出.财经研究,28(2):30~35

投资最好的方式篇8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单从投资这一行为的角度,通俗点来说是将融资得来的资本和资金投向有潜在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发领域中去,为的就是将这些高新技术尽快商品化然后将其投向市场,最后通过这一投资行为获得很高的资本收益的一种过程。但是另一方面,从运作方式讲,风险投资是指由专业人士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虽然具有高新技术但是没有资本将其市场化的企业投入资本的过程,这也是协调技术专家、投资家和风险投资家三者的关系,有风险一起担,有钱大家赚得一种投资方式。

二、风险投资的管理

风险投资的管理一般都包括调查选项、论证、决策、谈判、订合同、跟进管理和退出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操作手段,同时各个环节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之间的联系。我们要想做好风险投资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做好这几项。下面依次介绍这几项:

(一)调查选项

每个真正拥有自己高新技术而正等待资金的企业都会向风险投资管理人提出申请,请求投资方进行投资,但是作为投资方,他必须要考虑投资报酬率的问题,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筹资进而获得投资收益而非接济他人做慈善。所以投资方会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慎重选择以免自己的钱打水漂。

投资方应该首先分析这个团队的综合素质怎么样,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如果有好的领导人和好的工作团队,那么他们的技术也不会差到哪里。其次,从市场方面考虑,看这一技术转化为产品在市场上能不能占有一席之地,看这项产品能不能给投资方带来利益。做好前两项的调查之后,再考虑这个占核心地位的技术能力,包括将技术转化为成品的能力,将成本降到最低的能力以及后续的开发能力等。

(二)论证决策

做好前期的调查准备后,综合所有后最后做决定的还是投资决策人。投资决策人根据各项方案、调查及可行性报告等组织投资管理方征询大家意见,并最后确定投资方案,交给具体的投资管理人跟进。

(三)谈判订合同

由投资方和被投资方以及专业咨询机构的人员共同组成一个谈判组,就投资多少及投资进度、股本结构、监督和管理工作、追加资金时股本结构变化的原则以及优先退出条款等内容达成初步意向,然后交由投资方的决策人核准后签名盖章。一旦合同生效以后各项具体的工作举要展开了。

(四)跟进管理

现在我国的风险投资领域对管理的概念很淡薄,大家太过注重前期的投资却忽视了投资后的管理工作。风险投资人作为董事会的成员对企业的运行模式有知情权,只有详细了解被投资方财务管理和市场渠道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后才能随时评估这个投资行为的可行性。

(五)退出计划

风险投资方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股权转让和破产清算这三种方式退出这次的投资行为,获得投资收益。

三、风险投资的控制

在完成对被投资对象的评估、确定投资行为后,一定要对风险投资加以控制,掌握主动权不能被动的接受。风险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注入资本和股权方式注入。前者应用的很少因为这要冒更大的风险。一般投资者多用的是股权方式投入资本。只有这样投资方才能够成为股东进入企业的董事会,参与对投资对象的管理和控制。在投资对象由现在的状态转化为理想状态的过程中,投资方可以运用本身的优势,为被投资者引入合适的合作伙伴或项目,多增加这以项目的优势以达到提高投资可行性的目的。

四、将风险投资管理及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风险投资说白了就是以高科技下的赌注,成功了可以获得利益,失败了这次的钱就没有了。如果是一项高风险的大投资项目出了问题,那可能这个投资机构就一辈子不能翻身了。所以将做好对风险投资的管理及控制工作,将风险降到最低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必须要作的工作。

(一)将跟踪管理放到与投入同等的地位。

作为风险投资方不能只满足于各种报表、报告,这样不能及时发现企业管理和运行中得问题,一旦投资方失去主动权只能被动地挨打,投资失败是无法避免的。要派遣具体的投资管理人员实地深入的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以防不法分子趁机弄虚作假。

(二)将退出战略放到与导入战略同等的地位。

做事不能虎头蛇尾。做好了开头就要连带着做出个完美的结局。风险投资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控股,而是利用高新技术转化的过程获得利益。而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把握退出的时机。当被投资企业步入正轨,经营状况良好以及各方面都增值以后适时上市,或者进行股份转让。这样才能获得最高的利益。但是如果发现这个被投资企业在经营了一段时间后没有发展的前景,目前也不能赚钱,也看不到增值的空间,这时作为投资方就要果断地做出明智的决定,适时脱身,破产清算虽然不是最好的结局,但是这样一来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