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传统文化的利弊8篇

时间:2023-07-13 09:23:12

传统文化的利弊

传统文化的利弊篇1

一、会计电算化舞弊方法

会计电算化舞弊具有智能性高、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其舞弊的手段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就目前情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篡改输入。该方法是通过在会计数据录入前或处理过程中对数据进行篡改来达到舞弊目的。包括虚构、修改、删除业务数据行为。会计数据要经过采集、记录、传递、编码、检查、核对、转换等环节进入计算机系统,任何与之相关的人员都有可能篡改数据。

(2)篡改应用程序。该方法通过对应用程序的非法修改达到舞弊目的,如通过对维护程序或直接通过终端来修改文件中的数据,或暗中加入隐藏程序。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录入到会计报表的生成都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产生错误或被修改,计算机就会以错误的方式处理所有业务,一旦系统被嵌入非法舞弊程序,则后果不堪设想。

(3)篡改输出。指通过非法修改、销毁输出报表,将报表送给竞争对手,利用终端窃取机密信息等行为,从而达到作案目的。

(4)其他舞弊方法。如违法操作,即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或不经允许就上机操作,改变计算机的执行路径;或通过物理接触、拍照、拷贝、复印等方法来舞弊。

对于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审计,审计人员首先应评价内控制度,关注舞弊环境。内控制度是控制舞弊的有效措施。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对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进行评估,并进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的测试,通过测试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点,确定被审单位可能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舞弊手段,有针对性地实施技术性审查和取证。其次,审计人员应关注容易引发舞弊的途径,确定审计重点。由于会计电算化舞弊者主要通过输入、输出、程序等途径入侵系统的,审计人员应针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业务特点,采用专门的审计技术方法及策略对舞弊的高发地带进行重点审计。

二、系统输入类舞弊的审计

会计电算化输入环节是会计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的入口,也是舞弊发生频率最高的环节,当被审单位系统内部控制的弱点比较明显时,比如,职责分工不明确、接触控制不完善、无严格的操作权限以及系统自身缺乏核对控制等环节,就可能出现下列舞弊行为:舞弊人员将假的存款输入银行系统,增加作案者的存款数额;将企业账号改为个人账号以实现存款的转移;消除购货业务凭证,将货款占为已有等等。

审计人员应重点收集输入环节的审计证据,以捕捉舞弊迹象。如原始数据文件和业务中有疑问的数据记录;记录有关数据的介质,如磁盘、光盘和磁带等;系统运行记录,如修改的审计线索记录、日志记录、异常报告以及错误运行记录等等,并采取以下实质性检查方法:

第一,应用传统方式审查手工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的合法性。首先,审计人员应抽查部分原始单据,重点使用审阅法确定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判断原始单据的来源是否合法,其数据有无被篡改,金额是否公允等。其次,采用核对法,将记账凭证的内容和数据与其原始单据的内容和数据进行核对,审查计算机处理的起点是否正确。

第二,将人工控制审查和计算机自动校验审查相结合,测试数据的完整性。审计人员模拟一组被审单位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输入,使该系统在审计人员的亲自操作或者控制下,根据数据处理系统所能达到的功能要求,完成处理过程,得到的数据与事先计算得到的结果相比较,检验原来数据与现有数据之间有无差异,并且输出差异报告。

第三,对输出的差异报告进行分析,核实例外情况,检查有无异常情况或涂改行为。

三、程序舞弊类的审计

程序审计是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内容,此环节舞弊的隐匿性极强,舞弊人员通常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有的甚至精通计算机。常用的手法是采用截尾术、隐藏逻辑炸弹、活动天窗等,对系统的破坏性也极大。当被审单位电算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分离不恰当,如程序员兼任操作员;系统开发控制不严,如用户单位没有对开发过程进行监督,没有详细检查系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文档,被留下“活动天窗”或埋下“逻辑炸弹”,系统维护控制不严,如程序员可随时调用机内程序进行修改;接触控制不完善,如操作员可以接触系统的源程序及系统的设计文档等,表明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弱点,极有可能为舞弊者提供便利,审计人员应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审查程序编码;核对源程序基本功能,测试可疑程序,如果是非法的源程序,就是被埋下了“逻辑炸弹”和“活动天窗”。除此之外,还应注意程序的设计逻辑和处理功能是否恰当、正确,以检查是否存在“截尾术”舞弊。

第二,进行程序的比较。将实际运行中的应用软件的目标代码或源程序代码与经过审计的相应的备份软件相比较,以确定是否有未经授权的程序改动。

第三,使用特殊数据进行测试。审计人员应采用模拟数据或真实数据测试被审系统,通过系统的处理来检查系统对实际业务中同类数据处理的正确性以及对错误数据的鉴别能力。审计人员要根据测试目的确定系统中必须包括的控制措施,检查其处理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

第四,追踪非法编码段。使用审计程序或者审计软件包,对系统处理过程进行全方位或某一范围内的跟踪处理,得出的结果与系统处理结果相比较,以判断系统是否安全可靠。并追踪那些潜在的可能成为其他目的所利用的编码段,追查由此可能获取的收入。

四、系统输出类舞弊的审计

该类舞弊的主体除了内部用户外,大多为外来者。他们主要通过拾遗、破译密钥、篡改输出报告、盗窃可截取的机密文件等手段作案。当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以下弱点:(1)输出控制不健全,如对废弃的打印输出信息没有及时送到指定的人员手中。(2)接触控制不完善,如无关人员可随便进入机房,无专人保管系统输出的数据磁盘,或虽有专人保管但无借用手续。(3)传输控制不完善,如网络系统的远程传输数据没有经过加密传输,容易被截取。此时应该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警惕,并采取以下对策审查输出类舞弊:

第一,检查无关或作废的打印资料是否及时销毁,暂时不用的磁盘、磁带是否还残留数据。

第二,审查计算机运行的记录日记和拷贝传送数据的时间和内容,了解访问会计数据处理人员,分析数据失窃的可能性,追踪审计线索。

第三,向计算机重要数据的管理人员了解原始备份文件和拷贝的内容,分析特殊的舞弊线索。

传统文化的利弊篇2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作弊行为;防治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无纸化考试在考试系统的比例越来越重,由于无纸化考试具有自动组卷、出卷效率较高、自动评分以及公平公正的优势特点,为学校考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逐步受到学生与教师的认可,但是无纸化考试在考试中也逐步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说:主观试题在考试中受到限制、机房数量不足以及各种作弊问题的出现,使无纸化考试发展陷入了困境,其中无纸化考试作弊手段给考试监管带来很大难度,甚至导致考试失去了公平公正性,这就需要从作弊的根源入手予以解决。

一、无纸化考试中的作弊行为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各种考试中,无纸化考试逐渐替代了传统考试,无纸化考试具有很多的优势,逐渐受到教师与考生的亲睐,虽然无纸化考试模式的应用,给考试环境带来了很大而改变,但是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根治,甚至作弊手段更加的隐蔽,这给监考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目前无纸化考试中的作弊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手机的作弊手段

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的提升以及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不在单纯的被人们当成是通信工具,很多手机都具备了拍照存储功能、上网搜索以及电子词典等功能,很多学生利用手机的这些功能进行无纸化考试作弊,比如说:利用手机的存储功能记录笔记以及考题等,或者是利用手机的传输功能去传输答案等,这些作弊的手段在无纸考试中比较常见。虽然在考试中经常明令学生禁止携带手机,但是由于手机提及相对较小很容易被其他的物体遮挡,不利于考试的监管。

(二)利用通信软件的作弊

主要是利用微信、QQ、MSN以及电子邮件等工具软件进行作弊,一般情况下学校机房都能够连接到互联网或者是进行局部联网,在考试期间如果没有切断网络连接等,很可能就会使这些通讯工具成为考生作弊的手段,考生可以利用网络将试题以及答案等通过互联网或者是局域网等传输给其他考生,给监管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串通作弊

由于考试系统并不能够鉴别学生的头像信息,仅是显示学生的学号姓名等,在考试中即使学生更换考试的账号也很难被监考老师发现,考生往往会利用这一弊端,相互串通,在考试时进行账户交换,甚至是帮助其他考生登录账号完成试卷等,而且此种作弊的方式非常隐蔽,是作弊学生经常会选用的手段。

(四)U盘作弊手段

U盘作为一种工具软件,能够很方便的的插入到考试的计算机中,而且U盘的体积小,容量有比较大,更便于携带,有些学生会把考试信息内容复制到U盘中然后再利用U盘复制到计算机系统中,学校机房的计算机一般也会安装有还原卡或者是软件等,在计算机重启以后复制的这些内容会自动还原,因此很难发现学生的作弊行为,这也给考试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防治策略

无纸化考试改善了传统考试环境,给考试带来很大的便利,并且无纸化考试系统中也带有一些防止作弊的功能,比如说:自动组建试卷、自动编排作为编号等以及具有摄像头监控等,但是这些防止作弊的功能仅是防止相邻学生进行的作弊,并不能够防止其他的作弊行为,比如说:串通作弊等,不仅给监考带来很大的难度,而且导致考试失去的公平公正性,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方式作弊行为的发生。

(一)防止手机作弊的措施

针对收集作弊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对手机设备进行信号屏蔽,比如:可以利用手机信号干扰仪器等使手机信号弱化,但是这样有违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另外可以利用手机检测仪器检查进入考场的学生,杜绝学生带手机设备进入考场,但是这就会无形中增加无纸化考试的成本,目前采取的主要方法是监场老师在监场中拒绝学生使用手机,并进一步加大对手机作弊手段的惩处,使学生在自身的思想意识上引起高度重视。

(二)防范通信软件的作弊

对于QQ、微信以及电子邮件等及时的互联网通信软件的作弊行为,可以采取在考试期间,对学校机房内的局域网以及互联网进行有效的隔离,也可以用检测作弊的软件靠对作弊行为进行检测,但是检测作弊软件的设计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也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网络监听软件等来对作弊性进行监管,有效的避免作弊行为的发生。

(三)防止串通作弊的措施

首先可以改进考试系统,可以在学生使用的计算机屏幕中的明显的位置标注考生的考生姓名、考号以及照片等相关的信息,以便监考老师的检查核对,防止串通作弊行为的发生。其次可以对考试系统软件段进行调整,比如: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一台计算机只能够允许一个账户进行登录,如果要退出登录需要管理员的许可才可以,对于已经提交试卷的考生,系统拒绝再次进行登录,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作弊行为的发生。

(四)对于U盘作弊的防范措施

首先,可以切断计算机的外部接口,所有的外部接口既不能够使用了,但是这需要采取拆除硬件的方式,但是也可以采用修改BIOS设置,在计算机中的BIOS将USB接口等设置成为disabled,并为防止非法用户对设置进行更改可以对BIOS进行密码设置,这就可以有效的防范U盘作弊行为的发生。

总之: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普遍应用,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的普遍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无纸化考试系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得说来利大于弊。而且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给广大的师生带来更大的便利,当然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甄别与选拔优秀的学生,在考试试题的设计方面应该更具针对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考试的内容以及题型,增强考试信心,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考生的作弊行为,有效的提升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成效。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利弊篇3

关键词:自学考试;考风考纪;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067-03

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整个国民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推进终生学习制度和创建学习性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众多成人高等教育中,自学考试以其考试的难度较大,考试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通过率较低而著称。大多数人认为,通过自学考试而取得文凭的人大都能真正掌握不少知识,因此,自学考试文凭一度被认为是仅次于全日制本科教育文凭的一种含金量较高的文凭。但是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自学考试中也出现了例如考试舞弊等不正之风,虽然出现考试舞弊违纪现象是极少数人,但其负面影响是不可小视的。它不仅给社会和求学者带来不良影响,而且直接影响了自学考试的质量和可信度,损害了自学考试的威信,动摇了自学考试的地位,影响了自学考试教育功能的发挥,并加大了自学考试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考纪考风。因此,在分析自学考试的考风考纪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导致考试不正之风的原因,提出改善考风的对策是事关自学考试质量和声誉的重大问题,也是为了维护自学考试的严肃性与公正性的必要举措。

一、自学考试考风考纪存在的问题

自学考试是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自1981年我国推行自学考试制度以来,自学考试一直以严肃的考风、严明的考纪享誉全社会,自学考试的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自发、自主的学习,其中绝大部分人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他们仔细复习、认真备考、严守考试纪律,很少出现考试舞弊现象。由于自学考试的含金量高,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参加自学考试的群体也越来越广。从整体上看,虽然大多数考生仍然严守考纪,有着良好的考风,但目前自学考试考风考纪中存在不正之风也是不争的事实,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传统作弊现象日益增多

目前,在自学考试中,采用传统作弊方式进行作弊的考生越来越多。传统的作弊方式主要包括偷看、夹带、传递答案和请人替考等四种形式。第一种传统作弊方式就是偷看。偷看是考试作弊中最常见、最原始、最普遍的舞弊方式,也是教师不容易发现和难以处理的一种方式。第,二种传统作弊方式是夹带。夹带是指考生将考试相关资料带入考场,并伺机抄袭的舞弊现象。通常考生会将其认为可能考到的重点内容、笔记或从小道消息获得的可能考试内容带人考场。虽然夹带作弊方式风险较高,但隐蔽性较强,也是目前诸多考生所热衷的作弊方式之一。第三种传统作弊方式是传递答案。这种方式一般是学生考试前约好,一方将试题答案写于橡皮胶带上,以借用文具或是趁教师不注意时扔给另一方。第四种传统作弊方式是请人替考。请人替考是指考生请其他人以自己名义,冒名顶替进入考场进行考试的舞弊行为。

(二)高科技作弊手段层出不尽

高科技作弊手段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的考试舞弊行为。主要包括利用手机、隐形耳机、针孔摄像机、眼镜蛇、口腔骨传导耳机、作弊笔、作弊橡皮等作弊。手机作弊是指考生通过把手机带入考场,利用手机来传递考试相关信息的作弊行为。目前,有些自学考试的考场没有实施无线信号屏蔽,这也为考生利用手机舞弊提供了土壤。还有些考生特意购买隐形耳机、针孔摄像机、眼镜蛇、口腔骨传导耳机、作弊笔、作弊橡皮等高科技设备,通过这种设备可接收来自考场内外人员传递的考试答案。由于高科技舞弊手段隐蔽性较强,一般情况下监考教师难以发现,除非使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测和干扰。

(三)参与作弊人群日益扩大

目前,自学考试中的舞弊行为已经由极少数个体及个体之间的舞弊行为发展到团伙式的集体作弊;由单一的学生群体作弊发展到多方人员参与的群体舞弊。团伙式的集体作弊是指有些考生在考前就组建“作弊团队”,进行分工协作,并制订出详细的考试舞弊计划。多方人员参与的群体舞弊是指在考试舞弊过程中参与的人员除了考生以外还有其他人员参与的舞弊情况。如有些社会人员为考试舞弊提供帮助,创造条件,甚至有少数监考教师及管理人员也参与其中。如极个别教师受人所托给予个别考生予以关照,无视其舞弊行为,进而助长了舞弊不良之风和考场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还有部分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和商家的共同参与舞弊,使得如今的作弊有了公开化、专业化,甚至产业化的趋势,大大降低了自考的含金量,动摇了自学考试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二、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现状产生的原因

当前,自学考试考风考纪不正之风呈现出日益复杂化、扩大化的趋势。导致自学考试考风考纪不正的原因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考生自身原因

1.部分考生存在投机取巧心理。考试的本质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与评估。成绩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交易原则泛化和其他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不少考生滋生了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从而使其参加自考的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复习不认真、准备不充足。在考试中总想着能够不劳而获,投机取巧,于是便挖空心思寻找考试作弊的方法和途径。

2.部分考生考试的动机不纯。有些考生想通过提高文凭,来调换工作岗位;有些考生想通过提高文凭,来晋升职称;有些考生想通过提高文凭,来提拔职务。说到底,其参加自学考试的动机不是源于自身对知识的追求,不是想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而是源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因为当前文凭仍是谋求个人利益的重要资本之一,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活、政治待遇、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但有些考生本来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自然也没有努力学习的动机,不愿意付出太多努力,于是便滋生了作弊动机。

3.部分考生道德滑坡、是非观念淡化。考试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传统观念认为,考试作弊是一个人诚信缺失的典型表现,是考试道德的沦丧。曾几何时,人们都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考试作弊为耻。但是近几年,有些考生道德出现严重滑坡且是非观念淡化。如有些考生不但不以考试作弊为耻,反而以通过作弊获得高分为荣,甚至有些人还大肆宣扬其作弊手段之高超,还鼓动其他考生参与作弊,进而导致了考试作弊现象的增多。

(二)自学考试管理的不到位

1.考试主管部门及主考单位的重视程度不足。有些地方的自学考试主管部门及部分主考单位对自学考试的组考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到位。只满足于进行常规性的考务工作安排和考试期间的事务性管理,忽视对自学考试形势的研判,缺乏对考风建设的有效管理,或放松对考点、考场等考试主要环节的防范和管理,容易给作弊者以可乘之机。实践证明,凡是思想重视程度比较高、宣传教育和考试管理工作抓得紧的地方,那里的考风就正,违纪舞弊现象就少;反之,其考风就差,考试舞弊现象就容易发生。

2.对考试违纪人员的惩处不得力。近年来,由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成人高等教育入学门槛的进一步降低,使得自学考试的生源质量在不断下降,报考人数不断减少。针对这一现象,一部分自学考试管理人员及教师认为,自学考试已不再重要,从而便放松了对其考纪考风的管理,从而使得部分监考教师对自学考试中的舞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限或者干脆视而不见;一些主考部门也对被查获的舞弊者不认真处理,大事化了、小事化小,对违纪人员的处理也是避重就轻,最后不了了之,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自考不正之风。

3.技术防控措施不到位。从自学考试的考点现状来看,许多考点设施设备状况落后,如有些考点至今还没有安装考试监控系统,无法实时监控考场动态,这给考生作弊提供了可乘之机,也给规范监考教师的行为带来一定的难度。设施设备比较落后的考点对于考生出现的高科技作弊行为更是无从查处。

(三)社会的负面影响

1.社会重视程度不足的影响。自学考试建立至今已三十多年,社会对自学考试的关注度、认同度远不及普通高考,主要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学考试的考试气氛不严肃,社会不关注,而普通高考气氛严肃,社会高度关注。二是各级领导对自学考试的重视程度不足,投入不到位,组织不严密。而对普通高考而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做到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全面到位,如领导到位、组织严密、措施得力等,并在全社会达成了神圣、严肃的共识。三是监考人员不愿意参加自学考试的监考工作。由于自学考试的考生对象复杂,部分考生染有较重的社会不良习气,导致监考教师在考试过程中不敢严格监考,担心考生事后打击报复。而对普通高考而言,大多数教师愿意参加普通高考的监考工作,且认为能参加普通高考的监考是一种值得骄傲的事情。

2.社会诚信缺失的影响。从表面上看,自学考试中作弊行为是一种特定现象,只反映考生的诚信缺失。但深层追究,自学考试作弊是一种社会行为,是社会诚信缺失在自学考试中的反映。因为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除了有应届毕业生,还有许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在职人员,如警察、医生、政府干部、企业工人等。这些人的诚信状况与社会诚信息息相关,是社会诚信状况的一个缩影。因此,社会诚信的缺失必然会导致自学考试作弊行为的产生。

3.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目前,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对某些关键行业和领导干部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督不到位,社会腐败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存在,并有渗透到各行各业的趋势。自学考试的考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必然会受腐败现象的影响,也必然会将社会上的腐败思想带入到自学考试中来。如个别考生为了通过考试,不惜重金去行贿相关人员导致考试舞弊现象屡禁不止。同时,有些考试相关人员也形成一些错误思想认识:认为考生在自学考试中的舞弊行为与社会上损人利己的腐败行为相比,要好得多,对社会没有多大危害。因此,他们对考试中的舞弊行为也持包容之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自学考试的作弊之风。

4.社会黑暗产业链的影响。在市场化大力推进的发展时代,追求财富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主要中心之一。少数不法分子心存贪财之心,抓住自学考试考生迫切希望考试一次性过关、早日拿到文凭的心理,通过联合极少数管理者,用金钱蒙蔽良知,视国法于不顾,以高额价钱卖答案、请人替考、包考试过关等方式谋求非法利益,甚至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玷污了考试的神圣和尊严,践踏了做人的最本质的良知和诚信。也正是这种黑暗产业链的影响,给自学考试的考风考纪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三、改善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的对策

(一)提高对自学考试重要性的认识

主管自学考试的各级领导、主考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和监考教师都要加强对自学考试的认识,要认清自学考试的重要性。因此,各相关人员要从维护整个高等教育公正、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高度来管理和组织自学考试。对于从事自学考试的管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的重要性和神圣性,不给社会不法分子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二)加强对自学考试考纪考风的宣传教育力度

思想决定行为,而端正考生及相关人员的思想关键靠宣传和教育。第一,要加强对考生遵守考纪考规的教育。引导考生履行诚信考试的承诺,增强遵规守纪的意识,要加大对《考场规则》、《考生须知》、《考生违纪作弊处理规定》等与考试严格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教育,讲清利害关系,引导考生诚信考试;要加强对考生的诚信道德教育,引导考生提高考试自律性和道德水准。第二,要加强对监考人员和考场管理人员的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责任到位的重要性和违纪处理的严重性,促使他们自觉按照考试相关要求认真组织考试、认真监考,确保不出现相关人员参与或协助考生作弊的行为。第三,加强对可能参与协助考生作弊的社会人员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参与有组织的考试作弊行为是违法行为,从而达到规范自学考试中的舞弊行为的目的,进一步净化考试氛围。

(三)进一步规范自学考试管理

实践证明,考试管理规范的考点出现考试作弊的现象较少。因此,在自学考试的组织过程中,各级部门和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考试相关规定认真组织考试,确保整个过程科学规范,并加强考试巡查力度,不给各种违纪作弊行为以可乘之机。第一,要认真查证,具体包括检查考生身份证和准考证等,坚决杜绝替考现象;第二,按随机方式编排考场和考生编号,严防考生考前作弊行为;第三,采取考前抽签的方式,确定各场监考教师的做法,防止监考教师照顾考生;第四,监控设施配备到考点;第五,增加巡考人员。

(四)加大对违纪行为的处理力度

自学考试的各级领导、主考单位等要本着对高等教育发展负责的态度,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切实负起责任,要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严肃查处考试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将依法治考落到实处。对于已经查实的作弊考生。要把作弊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取消该课程的考试成绩,并上报考点负责人,按要求进行严肃处理,并通报其他考点,以儆效尤;对于作弊情节严重的考点,要取消该考点来年的主考资格,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对其他有关违纪人员也要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同时要严厉打击社会人员参与考试的舞弊行为,对触犯法律的,要依法处置,不能姑息迁就,不了了之。

参考文献:

[1]李福珍.关于加强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的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04,(5).

[2]刘岩.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机制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1,(1).

[3]陆桂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存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高教论坛,2007,(S1).

传统文化的利弊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舞弊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是指某些人员为了达到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在使用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时,利用业务便利或者不按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对会计信息化系统进行破坏、恶意修改、偷窃等故意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1我国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舞弊产生的原因

1.1 应用软件自身缺陷

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我国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信息化软件供应商,SAP、Oracle等进口软件以及金蝶、用友等国产软件,数量繁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用户只能根据软件供应商演示与叙述对软件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难以对软件的质量有一个全面的检验,这就导致这些软件的质量水平并不一致。部分软件不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的规范》要求,质量得不到保证,利用信息化软件舞弊也就成为了可能,例如,一些软件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 安全性与保密性得不到保证,一旦出现问题无法追究责任;部分软件的数据库可以轻易地从外部打开修改,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更有一些供应商为了提高销售量,在软件中设计了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功能。这些情况都给了舞弊者可乘之机。

部分企业自己研发信息化软件,由于保密措施不够以及专业化不强等原因,开发出的软件出现了加密措施不强、权限混乱、操作复杂、数据易丢失等漏洞,这些软件缺陷也成为了信息化环境下舞弊出现的原因。

1.2 财务人员素质不符合信息化需求

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应用,对财务人员的素质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和道德修养要求。在我国企业中,有部分财务人员不能满足信息化的需要,导致了舞弊的发生。

作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人员,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已经不仅仅是财务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现代网络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知识。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有些财务人员由于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现代网络知识不足,对财务软件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核算流程的要求。比如许多在手工会计时期经验丰富的“老会计”,在实施会计信息化之后,感觉很难适应,部分年长的财务工作者甚至需要从头开始学习计算机知识,这就给他在新环境下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另外一些信息化知识不够全面、扎实的财务人员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及时解决信息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舞弊行为,更不能在使用或者维护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上报会计信息化软件的漏洞,这些情况都留下了隐患,可能对个人甚至整个企业造成损失。

财务人员的道德修养在信息化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信息化的运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企业对于该系统的内部控制、审计以及外部监督都需要有一定的变化和完善,而在这个完善的过程中,财务人员道德素质的高低、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强烈程度,成为是否进行舞弊、是否主动揭露舞弊的关键因素。一些财务人员害怕揭露舞弊行为后遭受打击报复而放弃坚持会计原则;一些用心不良的财务人员乘机钻空谋取私利;还有一些计算机水平较高的财务人员利用会计软件的漏洞等,进行舞弊;更严重的是部分企业领导、财务负责人在利益面前不能保持清醒,为了一己之私,对于舞弊情况不及时进行处理,放任舞弊甚至是自己直接利用漏洞谋取利益,进行舞弊。

1.3 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尚不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组织上的控制和账簿之间的控制来实现。在现今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是按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组织起来的,除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编码、输入由会计人员操作之外,经济业务的记录和加工、会计报表的生成和查询等一系列的工作都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会使得传统组织控制功能被削弱,同时会使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失去作用。所以,在实施会计信息化时,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并加以约束和控制。

由于计算机以及信息化的应用对财务工作带来的改变,导致了以前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满足企业对于控制舞弊发生的需求。我国部分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未做实质性调整或者内控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信息化环境下舞弊行为未能被及时发现和制止。总结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对于信息化实施过程的了解不够明确,准备不足。由于实施时间较短,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与传统会计的区别认识不足,没能及时制定一套与新环境相适应的内控制度,导致财务系统存在漏洞,存在舞弊风险。二是系统操作与维护控制不足。财务人员对于信息化系统的操作规范性的监督不够,在系统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财务岗位分工不明确,缺乏完善的授权制度,财务人员缺乏权限意识,出现责任无法找到责任人。对于系统维护的控制不足,企业不能及时进行系统维护或者系统维护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不强,对于信息化运行环境、信息化软件的不当维护以及运行过程中产生意外的错误处理,都会造成信息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一个存在漏洞的信息化系统在企业中长期被使用。三是财务流程控制无效。实行信息化后,一些传统的诸如审核原始单据、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核算、对账等各个财务流程均使用计算机和程序进行,在新的环境下,要实施一套全新的财务流程控制制度,来保证整个财务流程中内控充分有效,内控无效,就会引起像财务人员岗位分工不清、权限不明、操作不符合要求等等情况的发生,整个财务流程存在漏洞,却无法通过内控识别并加以控制,舞弊就成为了可能。四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不力,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它既可用于对内部牵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又可用于对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由于其功能和性质成为了杜绝舞弊行为的最后一道屏障,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来发现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控的不足可在审计识别后进行完善。由于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及管理者的不作为,我国部分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环境过程中对会计数据、会计流程的内控审计力度不够,会计实施了信息化,而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相应的调整,导致了内控审计工作存在滞后性。另外,由于会计信息化采用了全新的技术和运行方式,需要审计人员掌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部分审计人员素质无法满足,在内部审计时不能发现舞弊的迹象,无法发现新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漏洞,无法对潜在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一来,内部控制的预防保护作用、评价鉴证作用就无法发挥,给整个系统的运行留下了隐患。由于以上原因,企业无法通过内部审计发现舞弊或者即使是发现舞弊,往往已经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五是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档案与传统会计有了一定区别,具体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其它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会计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的保管,需要有一套适应新环境的制度,帐表的生成、数据的保存、会计数据存储介质的保存及备份及保密,都需要严格控制,否则,就会出现诸如会计数据归档不及时、不完整,资料丢失、泄密等情况,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1.4 外部监管松懈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事业发展迅猛,但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并不是很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会计信息化的专门法律,多数是用管理办法和基本规范来约束会计信息化工作。虽然《会计法》中对会计信息化的凭证生成、账簿登记及档案保管等作了规定,但多数是程序性的,可操作性不强。由于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导致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舞弊行为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不法分子违法违规成本低,给他们以可乘之机,导致舞弊现象屡禁不止。另外,我国目前对于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审计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外部主管部门对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相关主管部门仍然存在审计方法不科学、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以税务机关为例,只是利用现代化手段部分地实现了网上或远程报税,却没有启动远程监管或远程稽查,对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和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对一些单位的舞弊行为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和警告。

2 我国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舞弊的形式

2.1 改动输入的业务数据

操作人员在经济业务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前或输入过程中,人为虚构、修改或者删除会计数据,以此来达到舞弊目的。由于不需要过高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这类舞弊最简单、最常见。

2.2 篡改输出的文件、记录

与前一种手段相对,还有一种情况是在财务文件输出时,通过非法修改、截留、销毁输出的文件、记录等手段,来制造虚假信息,达到个人目的。例如对输出的财务报表进行修改。

2.3 非法改动应用程序

与前两种手法不同,这是一种高科技的舞弊手段,舞弊者直接对信息化应用程序进行非法改动,或者是利用职务之便,在维护程序的过程中,修改或删除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以此来达到个人目的。

2.4 其他舞弊手段

信息化环境下,还有许多的舞弊手段,通常情况下,这些舞弊手段对计算机硬件和信息载体不造成任何损害,且不留痕迹,作案时间和地点又不受限制,因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通过仿造、模拟验证信息以冒名顶替,通过黑客手段或者利用漏洞来盗取密码、磁卡非法进入等。

3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化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大大加快,会计信息的质量得以提高,会计人员的负担也大大减轻。但是,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也存在着舞弊,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弄虚作假的现象。而会计舞弊的存在会造成企业管理人员判断和决策失误,使企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企业利益相关者造成危害,最严重的是,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可能会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宏观经济的把握,误导相关政策的制定,导致宏观调控失效,破坏市场经济规则,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造成重大的打击。

参考文献:

[1]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宋建波.企业内部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李立志.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典型舞弊技术手段分析[J].上海企业,2009年,第4期:50.

传统文化的利弊篇5

    摘要: 考试作弊的原因种种,市场经济发展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影响是双重的,其中唯利是图思想冲击了社会。滥发和制假文凭使一些人轻松获利、单位用人的高消费和人才市场学历的高门槛,都给学生错误的信号。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通过道德、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来杜绝考试作弊是需要的,而倡导诚信、诚实应考是抵制作弊的重要措施。 

2010年6月20日,央视《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多所大学发现,贩卖答案现象异常猖獗。2011年1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考研作弊调查》报道,吉林省四平市考区个别人员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在教育考试工作中,我倍感压力,如何还广大考生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考试呢? 

一、教育考试作弊现象客观存在,作弊手段多样 

国家教育考试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实施,由经批准的教育考试机构承办,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教育考试。 

《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哈尔滨某高校教学楼附近发现,离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还有20分钟,有人就接到了贩卖答案人员发来的考前答案。a卷快速阅读1—7题答案分别是adcabca。再往下看,听力11—15题答案是abbcd,接下来陆续还有很多答案。记者在考前几天调查发现,通过贴在校园里的小广告购买考前答案,一份考前答案最低只要200元。考生购买答案通常分为考前答案和考中答案。目前由于监管加强,通过手机作弊很难。现在卖答案的不法分子会给作弊考生提供相应的器材,如格尺、手表、橡皮,这些作弊工具看起来很普通,但其中另有玄机。记者发现一种十分隐蔽的耳机作弊工具,竟然比绿豆还小。作弊考生只要把耳机放在耳朵里,戴上一副相当于接收器的眼镜,外面的作弊人员就可以把看到的答案发给考场里的考生。 

窥一斑而知全豹,作弊现象确实存在,而且作弊手段日益先进,有组织和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现象频繁发生,甚至出现考试作弊产业化的趋势。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作弊惩罚的力度 

考试作弊的原因种种,主要还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倡导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帮助考生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是诚实应对考试、防止作弊的根本策略。社会诚信受到挑战,考生诚信意识受到冲击。市场经济发展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影响是双重的,其中唯利是图思想冲击了社会,如滥发和制假文凭使一些人轻松获利,而单位用人的高消费和人才市场学历的高门槛都给学生错误的信号。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通过道德、行政和法律手段来杜绝考试作弊是需要的,而倡导诚信、诚实应考是抵制作弊的重要措施。 

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作弊惩罚力度。目前《考试法》还没有出台,《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法律位阶很低。在规范考试方面的法律严重缺失,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不足,从而无法有效遏制或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在工作中有些打击、报复、威胁等侵犯考试工作人员行为都不能得到有力的惩罚,严重打击了监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认为最好的惩罚应该是在全国建立诚信档案,把诚信档案和个人生活、工作的每个环节联系起来,把考试作弊记入诚信档案,只要社会高度重视诚信档案,中国就将不再是制假大国。 

三、多方面配合,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惩罚作弊行为的前提是发现作弊行为,考试作弊方式多样,我总结如下:替考、考前答案、传统抄袭作弊、考试期间高科技作弊等。根据考试作弊方式,应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替考行为分为考前报名时就替考和考试中替考两种,报名这种替考行为隐蔽行极强,但只要把考试和考试后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解决问题。如a参加高考,b去上学,只要把高考时的相片、指纹等信息提供给大学比对就可以解决。当然,在实际中,相片的参考价值不大,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相貌,加之大批量图像采集,不可能清楚,个人感觉不能作为主要依据。考试中的替考行为也应主要采用指纹、计算机容貌识别等高科技且唯一性的技术手段来辨别。 

针对考前答案现象,应严格检查试卷各个环节,排除试卷外泄的可能。同时在制作试卷时不要只制一套试卷或ab卷,从技术角度完全可以一套题改变题号生成n套试卷,n应大于10,随机分发给考生,每套试卷配套对应的答题卡,答题卡上含有题序,阅卷时按照答题卡上的题序匹配正确答案,这样n套正确答案可以解决考前答案的问题。 

针对传统抄袭等作弊方式,需要从增强考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入手,做到“三不”:不接受条子、不传递信息、不参与作弊,要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责任感、积极性。 

高科技作弊方式日新月异,监考老师已经很难发现。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重视高科技作弊,在提高防作弊的科技手段的同时,精细化教育考试环节,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要针对无线耳机等设备,配备无线耳机探测器,并做到每考场一台;针对笔、橡皮、尺等常用作弊文具,可以禁止考生自带,由监考老师统一发放;手表禁止带入,考试有统一考试时间,由监考老师提醒或设置考场时钟等措施解决。 

此外,公安部门也要采用切实手段,打击作弊团伙的产业链,尤其是宣传渠道,主要从大学校园小广告、作弊宣传网站入手,净化校园和网络环境。 

维护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需要教育考试部门、纪检、公安、无线电监管等部门通力协作,全方位监督、检查、打击,重点是营造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与严惩作弊两手都要硬,共同为广大考生营造公平公正的和谐考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宗曦,李日波,李峥.高考中的高科技作弊及治理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2]彭婧.利用无线电监测手段查处考试作弊的几点心得[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 

传统文化的利弊篇6

关键词: 教育考试 高科技作弊 诚信

2010年6月20日,央视《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多所大学发现,贩卖答案现象异常猖獗。2011年1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考研作弊调查》报道,吉林省四平市考区个别人员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在教育考试工作中,我倍感压力,如何还广大考生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考试呢?

一、教育考试作弊现象客观存在,作弊手段多样

国家教育考试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实施,由经批准的教育考试机构承办,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教育考试。

《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哈尔滨某高校教学楼附近发现,离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还有20分钟,有人就接到了贩卖答案人员发来的考前答案。A卷快速阅读1―7题答案分别是ADCABCA。再往下看,听力11―15题答案是ABBCD,接下来陆续还有很多答案。记者在考前几天调查发现,通过贴在校园里的小广告购买考前答案,一份考前答案最低只要200元。考生购买答案通常分为考前答案和考中答案。目前由于监管加强,通过手机作弊很难。现在卖答案的不法分子会给作弊考生提供相应的器材,如格尺、手表、橡皮,这些作弊工具看起来很普通,但其中另有玄机。记者发现一种十分隐蔽的耳机作弊工具,竟然比绿豆还小。作弊考生只要把耳机放在耳朵里,戴上一副相当于接收器的眼镜,外面的作弊人员就可以把看到的答案发给考场里的考生。

窥一斑而知全豹,作弊现象确实存在,而且作弊手段日益先进,有组织和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现象频繁发生,甚至出现考试作弊产业化的趋势。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作弊惩罚的力度

考试作弊的原因种种,主要还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倡导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帮助考生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是诚实应对考试、防止作弊的根本策略。社会诚信受到挑战,考生诚信意识受到冲击。市场经济发展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影响是双重的,其中唯利是图思想冲击了社会,如滥发和制假文凭使一些人轻松获利,而单位用人的高消费和人才市场学历的高门槛都给学生错误的信号。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通过道德、行政和法律手段来杜绝考试作弊是需要的,而倡导诚信、诚实应考是抵制作弊的重要措施。

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作弊惩罚力度。目前《考试法》还没有出台,《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法律位阶很低。在规范考试方面的法律严重缺失,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不足,从而无法有效遏制或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在工作中有些打击、报复、威胁等侵犯考试工作人员行为都不能得到有力的惩罚,严重打击了监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认为最好的惩罚应该是在全国建立诚信档案,把诚信档案和个人生活、工作的每个环节联系起来,把考试作弊记入诚信档案,只要社会高度重视诚信档案,中国就将不再是制假大国。

三、多方面配合,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惩罚作弊行为的前提是发现作弊行为,考试作弊方式多样,我总结如下:替考、考前答案、传统抄袭作弊、考试期间高科技作弊等。根据考试作弊方式,应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替考行为分为考前报名时就替考和考试中替考两种,报名这种替考行为隐蔽行极强,但只要把考试和考试后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解决问题。如A参加高考,B去上学,只要把高考时的相片、指纹等信息提供给大学比对就可以解决。当然,在实际中,相片的参考价值不大,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相貌,加之大批量图像采集,不可能清楚,个人感觉不能作为主要依据。考试中的替考行为也应主要采用指纹、计算机容貌识别等高科技且唯一性的技术手段来辨别。

针对考前答案现象,应严格检查试卷各个环节,排除试卷外泄的可能。同时在制作试卷时不要只制一套试卷或AB卷,从技术角度完全可以一套题改变题号生成N套试卷,N应大于10,随机分发给考生,每套试卷配套对应的答题卡,答题卡上含有题序,阅卷时按照答题卡上的题序匹配正确答案,这样N套正确答案可以解决考前答案的问题。

针对传统抄袭等作弊方式,需要从增强考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入手,做到“三不”:不接受条子、不传递信息、不参与作弊,要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责任感、积极性。

高科技作弊方式日新月异,监考老师已经很难发现。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重视高科技作弊,在提高防作弊的科技手段的同时,精细化教育考试环节,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要针对无线耳机等设备,配备无线耳机探测器,并做到每考场一台;针对笔、橡皮、尺等常用作弊文具,可以禁止考生自带,由监考老师统一发放;手表禁止带入,考试有统一考试时间,由监考老师提醒或设置考场时钟等措施解决。

此外,公安部门也要采用切实手段,打击作弊团伙的产业链,尤其是宣传渠道,主要从大学校园小广告、作弊宣传网站入手,净化校园和网络环境。

维护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需要教育考试部门、纪检、公安、无线电监管等部门通力协作,全方位监督、检查、打击,重点是营造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与严惩作弊两手都要硬,共同为广大考生营造公平公正的和谐考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宗曦,李日波,李峥.高考中的高科技作弊及治理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2]彭婧.利用无线电监测手段查处考试作弊的几点心得[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

传统文化的利弊篇7

1、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恢复二者的相对平衡,促进阴阳的平和状态(阴平阳秘),即为中医诊疗必须遵循的总纲。

2、为了补偏救弊,为佛教争得更大发展空间,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释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选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

4、所有这些替代的组合,构成一个补偏救弊的系统。

5、最后,针对这种大学入学考试方案的不足,本文设想了通过完善本科生转专业制度作为大学统一入学考试的补偏救弊之策。

7、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地补偏救弊,这也是实事求是嘛。

8、苟不自其本页图之,则亦仅能补偏救弊,偷为一时之治而已矣。

11、在教育上,应发挥补偏救弊的功能,对弱势者施予更多的援手。

12、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恢复二者的相对平衡,促进阴阳的平和状态,即为中医诊疗必须遵循的总纲。

14、认真总结,可达到补偏救弊的目地,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

15、我们要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补偏救弊,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16、我们的研究成果存在很多错误和漏洞,必须及时补偏救弊,否则将前功尽弃。

17、说明协调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

18、我们一定要看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确有补偏救弊之益,但如果认为西方文明已完全丧失了自我更新的机制和能力,身处绝境而有待儒学的拯救,则不免将极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0、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割裂学术之间的传承关系,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乃是以前人的成绩为起点,对前人学术补偏救弊的结果,充分肯定了前人的成绩,表现出深刻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21、而且,以儒学为传统资源而形成起来的现代人权意识,更会以其独具价值对欧美式的现代人权意识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从而对当今以至未来人类的人权思想与人权事业作出贡献。

22、一代大师,在学术思想上有创辟,彼必具有一番济世救世淑世教世心,而又高赡远瞩,深思密虑,能补偏救弊,推陈出新,发掘出人人心中所蕴藏所要求之一个新局面与新花样。

24、应该说,我国文艺学研究中由价值论倾向向科学论倾向的转换带有某种必然性,就实际情形而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是一种补偏救弊之举。

26、其实,问题不在批评本身,而恰恰在于批评观念的不由自主地改弦易辙,虽然有时是为了补偏救弊,但矫枉过正仍然是当前批评的症结所在。

27、这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的立场,任何文化都不应该偏离这样的一种立场,一旦如此,则必然要进行文化上的补偏救弊的工作。

29、中医药膳以此为据,巧妙合理的利用五味之偏性以调整脏腑之偏颇,补偏救弊从而使五脏之间恢复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30、同样,他们力图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已经成就的现代性补偏救弊所立足的智慧资源也明显是源自于中国传统的。

传统文化的利弊篇8

1、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恢复二者的相对平衡,促进阴阳的平和状态(阴平阳秘),即为中医诊疗必须遵循的总纲。

2、为了补偏救弊,为佛教争得更大发展空间,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释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选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

4、所有这些替代的组合,构成一个补偏救弊的系统。

5、最后,针对这种大学入学考试方案的不足,本文设想了通过完善本科生转专业制度作为大学统一入学考试的补偏救弊之策。

7、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地补偏救弊,这也是实事求是嘛。

8、苟不自其本页图之,则亦仅能补偏救弊,偷为一时之治而已矣。

11、在教育上,应发挥补偏救弊的功能,对弱势者施予更多的援手。

12、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恢复二者的相对平衡,促进阴阳的平和状态,即为中医诊疗必须遵循的总纲。

14、认真总结,可达到补偏救弊的目地,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

15、我们要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补偏救弊,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16、我们的研究成果存在很多错误和漏洞,必须及时补偏救弊,否则将前功尽弃。

17、说明协调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

18、我们一定要看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确有补偏救弊之益,但如果认为西方文明已完全丧失了自我更新的机制和能力,身处绝境而有待儒学的拯救,则不免将极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0、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割裂学术之间的传承关系,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乃是以前人的成绩为起点,对前人学术补偏救弊的结果,充分肯定了前人的成绩,表现出深刻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21、而且,以儒学为传统资源而形成起来的现代人权意识,更会以其独具价值对欧美式的现代人权意识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从而对当今以至未来人类的人权思想与人权事业作出贡献。

22、一代大师,在学术思想上有创辟,彼必具有一番济世救世淑世教世心,而又高赡远瞩,深思密虑,能补偏救弊,推陈出新,发掘出人人心中所蕴藏所要求之一个新局面与新花样。

24、应该说,我国文艺学研究中由价值论倾向向科学论倾向的转换带有某种必然性,就实际情形而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是一种补偏救弊之举。

26、其实,问题不在批评本身,而恰恰在于批评观念的不由自主地改弦易辙,虽然有时是为了补偏救弊,但矫枉过正仍然是当前批评的症结所在。

27、这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的立场,任何文化都不应该偏离这样的一种立场,一旦如此,则必然要进行文化上的补偏救弊的工作。

29、中医药膳以此为据,巧妙合理的利用五味之偏性以调整脏腑之偏颇,补偏救弊从而使五脏之间恢复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30、同样,他们力图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已经成就的现代性补偏救弊所立足的智慧资源也明显是源自于中国传统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