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摄影艺术的类别8篇

时间:2023-07-18 09:34:53

摄影艺术的类别

摄影艺术的类别篇1

一、视觉文化的时代特征

1.视觉文化正在生成

把摄影作为业余爱好,或作为消遣的工具,或当作谋生的手段,是20世纪常见的现象,这是前视觉文化时代的现象。当21世纪的大门开启之后,伴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影像传播和电脑网络的蓬勃发展,视觉文化正在生成。

第一、照相机、摄像机在一定程度上,像笔一样,也成为人类的一种书写工具;摄影作为一种记录活动,参与了是自然、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形象记录,参与了各种历史文献的构成。

第二、影像应用不再局限于艺术、科研、宣传这些局部领域,而扩展到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各个领域。

第三、摄影图像在传播和交流中不再是语言文字的附庸,而上升到与文字和声音并行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的地位。

视觉文化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继原始图腾时代、文字时代之后的第三个时代。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认识我们所处时代的变化,才能在变化中保持主动性。

2.摄影创作要澄清和转变的观念

(1)转变将摄影等同于拍摄、单纯为获奖的观念,将摄影活动看成一个来自于生活、又回到社会生活的动态过程。

摄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以生活对摄影家世界观、审美观的影响和塑造为起点,以拍摄为核心行为,经各种传播方式回到社会生活。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摄影家的拍摄只是完成了作品的生产,如果没有读者的接受和响应,生产就失去了意义。而且,读者在接受作品的时候,是对作者创作的参与,是二度创作。只有读者凭借自身的个体经验观看作品并进行判断和鉴赏,接受影响,才算完成了摄影过程。我们要树立起不但为自己拍摄,为获奖拍摄,而且为读者拍摄的观念。

(2)转变在记录与艺术之间骑墙的观念,打破摄影创作的瓶颈。

我们常常把摄影称作摄影艺术。许多人既怕人们说他的作品不真实,又怕人们说他的作品不艺术。他们骑在纪实和艺术之间的墙上,顾此失彼。诸如,纪实时不考虑叙事而单纯考虑光线和色彩是否有艺术特性,脱离了记录历史进入图像文献的目标;进行艺术创作时又担心不真实,不敢大胆运用多种手段,难于创新。我们应当打破这种目的不清的拍摄,真正发挥不同的摄影门类的优势。

(3)转变商业与我无关的观念,推动商业摄影走上无限广阔的发展道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有上千万人。这其中,一部分摄影爱好者通过不断学习,加入到新闻摄影行业成为专业记者;一部分加入到广告摄影或人像摄影队伍成为专业摄影师。二者都与经济有十分紧密的关系。蓬勃发展的经济给商业摄影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摄影人应该转变商业摄影与我无关的观念,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商业摄影的拍摄和制作,一方面要主动在市场上推销自己的摄影作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现代生产和生活服务。

(4)转变把作假归罪于数字技术的观念,大胆、恰当地使用等新技术。

作假与否关键在人,不在于技术。技术的改进使我们获得了更多解放,但社会对真实的需要仍然存在,因而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也不会被颠覆。摄影行业应制定纪律,摄影人应有职业道德。

同时,我们大力鼓励艺术摄影工作者大胆运用数字技术,丰富创作手段,开辟新的艺术空间。

(5)释放相机的各种功能,树立新的摄影文化观。

摄影的艺术存在于各种形式的摄影作品中,但并非所有的摄影都是艺术摄影。我们一方面要推动艺术摄影的发展,一方面要把摄影的记录功能释放出去。一个人拍自己,他留下个人的影像史;一个家庭拍自己,这个家庭就建立了家庭图像发展史;一个民族拍自己,那么这个民族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影像史。这是摄影的独特功能,也是摄影家的责任所在。

二、建立和完善开放的摄影作品分类和评价体系

1.第二十届国展分类的总体思路

分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人类认识世界首先是对事物进行区别和合并同类项。分类有助于深化对事物本体的认识。当我们以photography这个词给运用光学成像设备和感光材料来摄取客观对象面貌的活动命名的时候,我们将摄影的本体性已经寓于其中。

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可以按题材来分,可以按照使用器材来分,可以从摄影作品的功能和作用上分,还可以从地域和时代来分,等等。

我国的摄影分类,走过了很长一段路程。《半农谈影》就作过“写实”与“写意”的区分。建国初期,新闻摄影就是否允许摆布和加工问题进行讨论,引发了摄影分类的思考。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摄影界专门讨论过分类问题,著名摄影家郑景康当时撰写了《对摄影艺术分类的初步意见》的文章,不少理论工作者参与讨论。此后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关系的讨论断断续续延伸到八十年代,后来对摄影的纪实性、纪实摄影和摄影中的现实主义问题讨论逐渐成为热点,分类的问题在这些讨论中也有涉及。

上述讨论也有达成共识的地方,比如认为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各自的规律,既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也不能将二者混淆起来。用新闻摄影的原则和某些基本方法来要求艺术摄影会导致对艺术摄影的妨害;反之,把艺术摄影的原则和某些方法加到新闻摄影头上也是不行的。

90年代后期至第20届全国影展前的分类讨论,是由纪实摄影的兴盛、数码技术不断推进等直接原因和摄影比赛增多及摄影大众化浪潮等间接原因引发的,这些新情况导致摄影队伍中原本并不清晰的类别界限更加模糊,分类再次成为摄影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为了适应视觉文化时代的需要,推动摄影创作,第2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对参赛摄影作品的分类进行了一次尝试。分类的目标是使参赛作品在同等的要求和规则下进行比较,促使摄影人对于拍摄的目标有所思考与选择。

这次分类以艺术类摄影(求美)和纪录类摄影(求真)为基本分类,并以设立商业摄影类对90年代以来异军突起、蔚为大观的商业摄影给予了积极的关注。

第20届国展的作品分类是中国摄影界努力追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贯彻“三贴近”要求的必然结果,也是落实“团结最广大摄影人,以摄影手段,记录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进程,同时大力推动艺术创新”战略思想的具体措施,符合目前中国摄影创作的现状和队伍建设的实际。分类注意到了学术性的基础,也兼顾了历史的继承性和现实的可操作性,初步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类别体系。较之以往,类别更加细化了,同时各个类别的摄影作品可比性增强了,提高评选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成为可能。

2.完善摄影作品分类评价体系

目前,在全国影展分类的基础上,对摄影作品进行分类评价是当务之急。我们知道,展览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第20届全国影展的分类只是其中一种,但这是应有的一种。我们还当在完善作品分类评价的工作中,不断深入研究。为了完善作品分类评价体系工作,我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完善作品分类评价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分类评价要以摄影本体研究为基础,从相关学科汲取营养;

(3)完善作品分类评价体系,要对新技术给予充分重视;

(4)完善作品分类评价体系,要捍卫记录类摄影的客观真实性,有利于强化记录类摄影人的职业道德。

3.理清摄影活动中的几个扭结点

上个世纪持续很久的关于摄影艺术特征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的有两点:纪实性和瞬间性。此后,研讨很难继续深入,原因是,在“摄影”这样一个笼统的概念之下,各个类别摄影的共通之处少了。第20届全国影展的分类体系,针对性地解决这个问题,但也出现几个扭结点,造成扭结的原因是照片的多重价值。

一是关于艺术摄影的记录性与纪录摄影的艺术性问题。实地拍摄、不加工合成的艺术摄影作品也有纪录性,但如果它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审美感受和情趣而拍的,实当归艺术类;而纪录性作品也有艺术性,但如果其拍摄的出发点在于记录和认识客观世界,归入纪录类无疑。但在摄影文化现象中,存在着某一作品既具有高度的纪录性和又具独特的艺术性的现象,这恐怕与摄影师的水准相关,也与人们对两类作品评价标准的把握相关。其间的理论解答还需理论家们再做研讨。

二是关于纪录、艺术摄影作品的商业性与商业摄影作品的艺术性问题。纪录摄影和艺术摄影两类作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有商业价值;商业摄影作品中的摄影元素也有纪录性或艺术性。但从创作本体而言,纪录类摄影是叙述性摄影,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其认识价值是第一位的;艺术摄影是抒情性摄影,属于文学范畴,审美价值是第一位的;商业摄影是实用范畴,它根据客户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

摄影艺术的类别篇2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关注度最高的摄影事件,至今已有55年的历史,素有“国展”之称,而这称谓不仅是简称,更是对该展览权威性的尊重。

回顾历史,1957年12月,第一届“国展”在北京评选,有3309幅作品参评,321幅入选。历经55年24届,本届来稿已达11万余幅,也印证了中国摄影这几十年的发展与壮大。本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在历届的基础上对征稿类别、评委构成等进行了新尝试,受到业界的关注和热议。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在国展第一阶段评选预备会上介绍了本次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组委会所做的几项新尝试:一是规定了投稿的数量。其目的是为了兼顾来稿数量和质量的同时,更加强调作品质量的重要性;二是新增设了多媒体类别。对于这个新奖项的设立,期待评委在评选过程中共同实践,探索建立起相对科学、完善的多媒体影像评价标准和评选规则;三是在评选环节,为了确保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规定中国摄协的驻会领导和工作人员,都不担任评委,一心一意做好组织服务工作;在终评时采用网络播出的方式,便于广大摄影人更直观地了解、监督评选过程;增加了评委的数量。评委从初评到终评都只参与本类别的评选,目的也是为了保障评选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设立了监审、观察员等制度,欢迎大家随时监督批评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对于摄协的这些实际性改进举措,一位数次担任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老评委在总结会上颇有感慨:“这届国展的评选,避免了行政干预的行为,组织工作也具有较高的水平。”

一评到底的评委机制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评委可以说是展览的灵魂,他们的选择决定了一段时期摄影发展的方向,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性。本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分为4大类别(艺术、纪录、商业、多媒体),评委数量一共是32位,再次刷新了上届22位评委构成的纪录。本届评委中23位首次担当这一重任,占总人数的72%。评委主要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各专业摄影委员会委员以及成就突出的摄影家、学者、理论和教育专家构成,其中不少人来自新闻媒体。评委的年龄结构安排遵循老中青结合的原则,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仅35岁。

以往历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评选都吸引着广大摄影人的目光,也会成为风向标,一些人创作不是从个人内心出发,而是揣摩评委的喜好与风格,因此每次参赛来稿都不乏大量的模仿之作、投其所好之作,这次评委的数量众多,在客观上一定程度地消解了这一摄影界的积习,也更好地促进摄影创作的多元化。

评委的水准和判断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本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成与败,这也让他们倍感责任重大。评选结束后,很多评委都表示,评选给了自己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对于新观念、新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知识储备,了解新形势下摄影发展的走向和未来趋势,无疑,也是评委今后必备的素质之一。

虽然本次评委背景各异,但都在事前充分研读了评选程序和规则,严格遵守程序和规则也是本次评选的另一特点。开始阶段,评委分别进行探讨,对评选工作中的细节等达到共识。对新设立的多媒体类别,评委们在对作品时长、静态元素所占比例等展开充分讨论后,就评选标准达成统一认识,确保了评选工作有效进行。初评阶段,评委对参评作品进行海选,保证了每幅参评作品都经过每位评委的过目甄选。到了终评阶段,评委们更是在影像素质、思想内涵、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严格要求。金、银、铜奖和入选作品更是经受住了多轮投票、讨论、动议、调整。

不同于以往,由于中国摄协领导成员不再担任评委,并采取从初评到终评“一评到底”的评选方式,担任本届评选工作的评委们普遍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随着终评的深入进行,评委们之间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也越来越频繁,大家各抒己见,对自己喜欢的作品充分表达,在本届评委当中,著名摄影家、历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获奖者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他们更体验过作为投稿者、参赛者的心情,也犹记自己当年获奖时的激动,因此在评选中,各组评委都出现过为了一张照片反复讨论、争论、辩论的情景,但是由于评选机制本身的因素,评委达成最终共识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虽然以往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上那种四平八稳、但缺乏创新精神的作品在本次有所减少,但一些评委认为最终的结果还不是最理想的,真正代表中国摄影界现实走向的作品还不是很多,对摄影作品文献性、艺术性、学术性的界定与分类还有待以后总结与提高。

多媒体类:国展新宠儿

在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选现场,不同于那些围着桌子不停地俯身观察照片的评委们,有一群人头戴耳机“不闻窗外事”,他们就是多媒体组的评委们。

多媒体作品是指将静态影像与动态影像结合,并配以音频、特效等多种艺术手段创作的影像作品。作为新兴的传播载体和艺术形式,在大众接受信息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备受业界瞩目。

在本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首次增设了多媒体类别。虽然近年来,国内的多媒体作品逐渐在影像表达、艺术处理和技术融合上趋向成熟,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渠道和终端进入公众的事业,甚至荷赛组委会都将中国作为其多媒体调查的重点地区之一,但对于多媒体首次亮相全国影展,很多参评作品在整体叙述和制作上都还显得不够成熟,表现手法相对单一。对此,评委们显得格外慎重,将焦点放在多媒体奖项评判的标准和未来走向的思索和探讨上。

评选期间另一个焦点集中于版权问题,更突显在多媒体作品中使用的音乐上。参评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没有对音乐版权问题进行详细的标注,但几乎所有作品又都含有音乐。摄影人使用这样的作品参赛,在公众平台上出现或播映、获奖时,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非自采内容都必须得到版权认可。针对这一问题,展览组委会在第一阶段评选后迅速与入围第二阶段评选的作者联系,签订了版权责任确定书。

首次多媒体类别的评选结果实际上就是这个行业的推手,评委们认为,本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首次设立多媒体类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引领中国摄影未来几年的走势,并对多媒体的发展、多媒体行业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对创作者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首次尝试设立多媒体类别,也留下了很多可供思考和改进的空间:静态照片是否是硬性规定?各类题材的多媒体作品一起参评是否要分类?对个体作者和专业团队是否要以区分?……评委们结合实际评选经验,在多个细节问题上逐一讨论并达成共识。在评选结束的总结会上,多媒体评委的发言是最具有建设性的,有的评委建议借鉴电影界的方法,推行参赛推荐制,建立有效的参赛机制,疏通参赛渠道,吸引专业的多媒体人才关注这一赛事。

组照增多的喜与忧

2012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自2012年9月开始征稿,至12月15日截稿,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11357人的投稿参评作品共计70522件(117145幅,每幅/组作品为“1件”)。其中,纪录类共收到投稿40515件,约占总投稿量的57.5%;艺术类28509件,约占40.4%;商业类1243件,约占1.8%;多媒体类255件,约占0.3%。在纪录、艺术、商业三类中,组照数量分别约占本类别参评作品总量的15%、10%、9%。

这些数字揭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本届参赛作品,组照蔚然成风,而最后的获奖名单中,组照更可谓是份量极重。5个纪录类金质收藏中,组照就占了3席;而艺术类金质收藏中,组照更是以4席占据了绝对优势;商业类的两个金质收藏,也是组照与单幅平分秋色。与单幅照片相比,纪录类组照叙事能力更强,包含内容更丰富,也能更好地体现事件的深度与广度;而艺术类组照则大多是用形象艺术语言表达主题,连续多幅的照片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摄影人的艺术理念。组照往往是一个摄影人迈向摄影更高层面的必经阶段,国外成熟、专业的摄影师往往经年专注于某个特定的摄影主题,最终作品也是系列化呈现。

但是,组照的极大丰富也带来了新问题,纪录类评委于德水坦言:“在很多的组照作品中不乏有精彩表现的独幅作品,若以单幅形式出现会是极有竞争力的,却被一大堆无谓的组合淹没其中,由于评选规则不得改变作者所送作品的类别及形式,也就只能扼腕感叹了。组照的结构方式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所在,作为一个专题摄影的组照,其影像的组合,不仅是表现主题内在结构的启承转合,亦是外在视觉呈现的渐进次第、节奏控制所使然的结果。而缺乏语言逻辑关系、或是关系混乱的组合方式,往往就沦为了图片的简单堆砌。”艺术类评委石广智也有同感:“艺术类组照和单幅放在一起评比,单幅就不如组照显得有分量,显然单幅有些吃亏。作为艺术摄影作品,我更倾向于一图胜千言的单幅作品。然而把单幅放在一连串的组照作品中评选,单幅就有被组照淹没的感觉。在最后一轮的评选中,关于单幅与组照、前期与后期作品的取舍往往是导致评委们讨论达到“白热化”的诱因。”

本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规定,纪录类组照作品每件限4-12幅,艺术、商业类组照作品每件限4-6幅。评委李洁军认为这一数字限定还有待商榷:“通过组照的来稿分析,绝大多数参赛作者对组照的概念不清、作品水平严重欠缺,照片单一的组合和拼凑现象严重,是组照奖项设置的初衷偏离了主题。建议以后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征稿组照改为6―8幅。”

组照绝非图片的简单堆砌,记者观察到,在参评作品中,既有拍摄一个人八张特写头像组合到一起作为组照的,也有本来其中一张照片不错结果淹没在组照中导致全部照片落选的,更多的是组照图片数量超过规定,最后导致作品遗憾落选。这也提出了一个新的展览课题:是否要将组照与单幅分开评选?横向比较,我们会发现诸如荷赛等有影响力的国际摄影赛事,单幅与组照分别设有不同的类别与奖项。尽管组照与单幅并不是区分专业业余的唯一标准,但组照与单幅在拍摄理念与实际操作过程都有明显的不同,不同的平台可能更有利于各自的公平与特点,相信下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参赛规则与评选上还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这对厘清摄影人的创作思路也有益处。

摄影艺术的类别篇3

关键词: 摄影艺术 音乐艺术 二者联系

一、何为摄影艺术

1.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种,那么,何为造型艺术呢?造型艺术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拍摄者使用照相机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思想感情,并根据艺术创作构思,运用摄影造型技巧,经过暗房制作的工艺程序,制成有艺术感染力的照片。简言之,摄影艺术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摄影的艺术,广义上包括一切与摄影有关的艺术活动;狭义上特指可以作为一个艺术品种存在的那一部分摄影。”

2.摄影艺术的特征

我们所拍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现实场景的逼真再现,这是摄影的第一个特征。另外,摄影艺术还具有真实性、瞬间性、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特征。

真实性是摄影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它可以将现实世界的每一个场景即时“留影”,镜头在一定程度上有“镜子”的功能,可将现实世界摄入其中,逼真再现。因此,照片可作为流金岁月的“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可作为“呈布公堂”的证据,这都源于它本身固有的真实的特性。一开始,摄影的发明就起源于“针孔成像”的科学发现。摄影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器材”,如照相机、胶卷、放大机、冲洗药液等。摄影的发展与照相器材的发展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用于拍照的照相机,从最初形式的“暗箱”,到简单的全手动照相机,再到现代全自动电子照相机、数码相机。一百多年的摄影历史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摄影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型范例。

二、何为音乐艺术

音乐是以声音为其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意象的塑造,是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因此,如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样,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音乐艺术表现手段的声音,有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不同的一些特点。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中所发出来的声音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这些声音在自然界绝对不存在。所以,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是通过人的创造性艺术活动创造出来的音响,无论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都是作者创作思维的结果。

三、摄影艺术与音乐艺术之间的联系

1.各类艺术间的联系

摄影艺术作为艺术种类的其中之一,有它自身的特点,也与其他艺术种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要说到摄影艺术与其他种类艺术的关系,首先应该探讨艺术的分类问题。艺术的多样化存在促使人们很早就开始对艺术分类问题进行研究,不论是东西方都产生了许多建立在不同分类标准之上的分类方法。分类方法不同,分成的类别也不同。历史上比较流行的艺术分类法有:(1)按照表现手段的不同,把艺术分为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文学、电影、曲艺、摄影、杂技等艺术门类,每一门类又可细分为若干品种、体裁和样式;(2)以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听觉艺术(音乐)、视听艺术(也称想象艺术,主要指文学)三类;(3)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把艺术分为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时间艺术(音乐、文学)和时空艺术(舞蹈、戏剧等)三类;(4)以艺术形象的展示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把艺术分为静态艺术(绘画、雕塑等)、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两类;(5)依据创造形象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和手段的不同把艺术分为造型艺术(绘画、雕塑等)、音响艺术(音乐)、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影视)。

艺术现象的复杂多变及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上述分类方法都带有一定的相对性,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来确定各种艺术的特点和异同的,但这种分类有助于显示每一艺术门类的特点,同时也能促进各艺术门类的接近。这是因为每一艺术门类都有其相对独立的领域和特性,在描绘生活的不同方面、表现人的情感的微妙变化上都有其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优越性,同时又有其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定的局限性,这使得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吸引。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种艺术样式一方面竭力追求自决,努力创新出独特的、自己所特有的艺术地掌握现实的方式,另一方面每一种艺术样式都受外来的、其他艺术的影响,吸取其他艺术的经验,这就使得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2.摄影艺术中时尚摄影与音乐艺术的联系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一切艺术都希望达到音乐的状态。”摄影与音乐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其表现手段的艺术的,音乐形象的塑造是完全以声音为材料的,它不像美术通过视觉作用于感官,而是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心灵,通过表达情感来引起人们对一定生活情景的联想,以声表情。时尚摄影虽然与音乐在许多重要方面截然不同,但二者又有一些共同的美学特征。首先,二者都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是主体精神的表现,不是描写而是表情,这使它们都具有比拟和象征性、多义性和概括性;其次,二者都要靠一定的变量的比例关系来构造形象,都具有鲜明的比例、节奏、韵律的和谐美。

具体来说,作为平面艺术的时尚照片虽然是静态的,但它通过整体布局,通过整体的构图,通过角度的运用,通过气氛的营造,通过色彩的掌控,通过光线的把握,可以体验连续流动的空间影像在瞬间的美,使三维空间的物体或人体具有在二维平面上成像的特殊美感,从而具有四维空间的魅力即音乐的表现性。同时摄影技术中各种形式因素的运用,如形体的大小、高低,线条的刚健柔和,色彩的冷暖浓淡,质感的粗糙细腻及对比、统一、均衡、对称、比例等形式美法则的合理运用,都使表现对象具有类似音乐形象的节奏与韵律。当我们在欣赏时尚摄影时,被摄影中模特优雅的身形线条与环境的完美融合,面部表情的胶质柔和感所带来的和谐而深深影响时,便是时尚摄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结合时所带来的绝佳的呈现效果,也是二者相结合迸发出的情感的激流。

3.时尚摄影以数字媒体为载体与音乐艺术的融合

摄影艺术的类别篇4

小时候我爱打破砂锅问到底,没少挨父亲的骂,遗憾的是到了学校这一习惯也挨老师的批,这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困惑。但这一习惯一直未改,比如对摄影分类的质疑,就惹得许多人不舒服。其实我只是想把事情弄清楚,殊不知这就是哲学精神。哲学问题比较异于常理,当我们开始思考自以为是的事物时,就产生了哲学问题。它是对真相与真理的追求。

笛卡尔说:“如果你要成为真正追求真理的人,在一生当中你至少要质疑一次,尽可能地对所有事情提出质疑。”

但我们这个民族好趋同,一边倒,特别是唯上是尊,喜欢锦上添花,不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如我们有过纪实摄影的大讨论,当时很热闹,多是叫好声,很少有人质疑,纪实摄影作为分类可能根本就不成立,质疑也未必有人当回事。

我们是个讨厌质疑的民族。我过去在单位就常常被领导批:大家都混着过,你为什么非要搞清楚?中国出不了像苏格拉底那样的大哲学家,是有社会原因的。

李巧(以下简称巧):像老师这样有点苗头的,早早掐了。

宋:你挖苦我呢!

纪实是摄影的共性

宋:老杨,我问你什么是纪实摄影?

杨新民(以下简称杨):您不问我知道,您一问我就不知道了。

宋:你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吗?因为纪实与摄影是无法拆解的,纪实是摄影的基本特征。分类有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子分类不能等于或大于母分类,不然你分不清。

巧:老师提出的人文摄影概念,好像认可它的人越来越多了,许多网站都用它取代“纪实摄影”了。

宋:人文摄影这词不是我发明的。我第一次见到这词是台湾清华大学的陈传兴教授在《美学七问》中回答阮义忠先生的提问,“为什么史上留下来的影像经典作品,都是人文摄影。摄影持久的感染力,是不是就在于它的见证内容?”我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分类提出来了。

《美学七问》通篇谈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纪实摄影,但找不到纪实摄影这个词。纪实摄影是中国的土产,国外应该叫文献摄影(document photography),或者报道摄影(news photography)。

把我们现在称为纪实摄影的分类叫文献摄影应该是比较准的,我们现在称为纪实的作品未必是实录,而是有文献价值的作品。但不知什么原因,“文献摄影”就是叫不开。可能因为文献有客观记录、琐碎的意思吧。我提出人文摄影,是因为我们现在推崇的纪实摄影都是有人文精神的作品。

纪实摄影的名声好,让许多人趋之若鹜,并不是纪实二字有多高的境界,是因为这个类别的作品是经过过滤的,把有史以来人文精神强烈的作品全网罗进来了。

金铭勇(以下简称金):叫什么也许没那么重要吧,拍出好照片才是硬道理。

宋:我们有些理论家也这么认为,当我们被问得词穷的时候,常常就搪塞一句:叫什么不重要,拍什么才重要。孔子说:“名不正言不顺。”你不是军委主席就不可帅令三军,不然就是犯上作乱。亚里士多德对后世最大的贡献就是分类,试想如果我们在物理类里有《红楼梦》,数学类里有唐诗,会是怎样的乱象。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数学、物理、化学作为分类一直沿用至今,可见一个科学的分类对世界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摄影过去的分类也是很清楚的,比如新闻、风景、人像、广告,后来我国提出的纪实、艺术、观念作为分类在词意上都太大了,这些都是摄影的基本特征,哪个摄影不纪实?哪个艺术无观念?这与国人事事喜欢拔高有关,其实也是假大空的余毒作怪。

孙冬敏(以下简称孙):就好比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不能用人专指男人一样。

宋:就是这道理。纪实从词性上说无非是强调客观性,这原本是摄影的底线,只是我国有很长一段时间突破了这个底线,假、大、空盛行,突然回归摄影的本来面目,反而成了不得了的事。凭什么你拍的就纪实了,那什么摄影是纪虚的?为什么在街上拍个你是纪实,在照相馆拍个你就不是纪实了呢?我拍块石头也是纪实啊。如果有人跟你抬杠,你真没办法理清。

巧:摄影真是很特别,其他艺术都是无中生有,比如绘画、音乐、文学,是真正的创作。唯摄影,是附着在他者的形象上说自己的事。表面看来影像很真实,其实很片面。

宋:摄影是主观选择的结果,它源于现实又与现实割裂,我们拍下的只是朝向相机的一面,那些镜头视角外的影像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不得而知,最好看的花朵可能是站在垃圾堆上拍的。所以,摄影的纪实只是貌似接近真实而已,从这个角度讲,把纪实摄影作为一个分类也不妥。

孙:关于纪实摄影有过好多次大讨论,这在其他分类中好像没有。

宋:“纪实摄影”从一诞生就存在争议,从未断过,只是多数争论只是在源流、发展上做文章,像发现一片沃土一样兴高彩烈,没有从深层找原因,就是纪实作为分类可能根本就无法成立,因为这是摄影的共性。

摄影既是真实的,也是片面的;从哲学上说,用纪实作分类也是经不起推敲的—从物理特性上摄影都是纪实的,而从哲学层面上摄影都是幻影,是强迫众生看柏拉图洞穴上的投影。比如我们把尤金·史密斯的作品也归为纪实作品,其实他的多数作品有明显的干预。他的作品好是因为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纪实摄影”不艺术吗?

金:纪实摄影对应艺术摄影不是正好?

宋:那我问你,现在提的纪实摄影不艺术吗?

金:哦。

宋:用纪实摄影对应艺术摄影,表面看很合理,其实更理不清。何为艺术?艺术是个比纪实还大的慨念,是摄影都可以称作艺术,纪实摄影就没有艺术了?我们总不能只将那些拼拼揍揍、粉饰形象,甚至低俗的摄影表现称为艺术,而认为反映民生、有人文精神的摄影作品不是艺术吧?我以为从艺术层次上讲,现在称作纪实摄影的作品要比称作艺术摄影的作品,在艺术层次上更高。

作为分类要有包容性,但不是越大越好,因为“子分类不能大于或等于母分类”,词太大了分不清。

巧:国画与版画、芭蕾与探戈都分得很清楚,唯独摄影是乱的。

宋:一种理论的建立重要的是自圆其说,不留破绽。将纪实与艺术作为分类,糟在不能自圆其说,一攻就破。也有人认为纪实摄影本来搞清楚了,是被我这一折腾,又乱了。这只能说用纪实摄影作为一类经不起推敲。你把新闻摄影、广告摄影拿出来讨论,看会不会乱?纪实摄影作为分类一追问就乱,说明有很大隐患。与其将来坍塌,不如早点弄清楚。

更有人著文说,不懂训诂学就不配谈分类,这就有点拿腔拿调了,因为训诂学是先秦的学问,在清代光大,现在提的人很少,基本死了。外国人没学中国的训诂学,分类不照样条缕分明?我正儿八经学过《易经》,那是不是说没学过《易经》就不配谈中华文化呢?这显然有点扯,或者故作高深。

分类没那么高深,分类就是插个牌子,把萝卜放萝卜堆,白菜放白菜堆。别插了牌子,比如在萝卜堆写蔬菜,让人拿着萝卜不知往那堆放,或者乱放一气你也不能说他放错了。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是古代语文的词义、语法、修辞,常常有很大争议。词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流变,但作为分类,主要是遵从今意,争议越少越好。纪实这个词作为分类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争议太大,不能服众。

吴海广(以下简称吴):“荷赛”不也有艺术摄影吗?

宋:是的,但你要知道外国人说的也不全对,把说地球围着太阳转的人烧死了的也是外国人。“荷赛”并不是个学术机构,它是几个摄影记者弄起来的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在我看来也常常会弄出一些不着调的事来,比如让静物摄影获奖。摄影的历史还太短,许多事外国人也未必弄清楚了。

金:历史短,不是更好理清吗?

宋:“”的时候,我们都认为把真理弄清楚了,过后再看,我们清楚了什么?就是今天,我们还有许多不清楚,那只是短短十年的事。就好比当朝人说当朝事,我们都是局中人,哪能看清楚。我们只能努力接近真理罢了。谁对谁错,有些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的人评说才客观。

在所有艺术门类中,没有哪个分类会专门标榜自己是艺术的,比如在绘画、舞蹈、音乐中,没见有艺术绘画,艺术舞蹈、艺术音乐。因为这些本身就是艺术!

为什么独摄影有艺术摄影?这只能说摄影人不自信,生怕人家瞧不起。摄影为争得艺术地位花了很长时间,直到上世纪,瓦尔特·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概念从理论上将摄影上升到艺术层面,人们才普遍承认摄影是艺术(注:本雅明1935年出版《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既然摄影已是艺术,我们为什么还要拉一个艺术摄影的旗帜出来?那哪个摄影门类不艺术?

艺术不是件不得了的事。艺术这个词起源于希腊,18世纪传到欧洲。中国过去是没有艺术这个词的,我们的先人只认为当官有意思,称艺术为雕虫小技,或者客气一点称为绘缕之事。艺术这个词应该是从日本转译过来的。有人从广义上说艺术有400多种,炒菜都是艺术,叫烹饪艺术。

艺术作为分类对中国的摄影有很大的误导,很多人醉心于如莲花、朝霞、水珠、云雾这些不能触及心灵的画面,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我们统称为艺术摄影,很多人自以为拍这样的照片最艺术。

这确实也是艺术,只是相对于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缺乏深刻的感染力。我认为如果将艺术排序,我们现在称为纪实的摄影作品,艺术格调应该更高。

说说“观念摄影”

吴:老师怎么看待观念摄影?

宋:前几年火过一阵,当时我就说这东西长不了,现在提起的人不多。不是什么新东西,国外早有,最早是用来记录行为艺术的一种方式。行为艺术是一个过程,留下来的只有记录过程的影像,最后这种纪录艺术过程的影像反而成了作品,后来有摄影师专门模仿这种风格制造影像,观念摄影就是这么来的。

用观念这个词作为分类显然大了。也有人说这是观念最强的作品,但要让人承认谁的观念最强,又会吵得一塌糊涂。分类最要避免的是引起歧义。“救救孩子”观念强不强?那拍希望工程也是观念摄影吗?显然希望工程既是纪实的,也是观念的。要我说这两者都不是希望工程最显著的特征,希望工程摄影作品所以感动那么多人,是因为充满了人文精神。

杨:好多观念性的作品根本看不懂。

宋:好多作品,作者自己也未必懂,很多人只是摄影语言苍白,在那儿故弄玄虚罢了。追求摄影创新,作为一种探索是有益的,探索多数也是失败的,这种精神值得鼓励,不过千万別忽悠过了。观念摄影前几年就忽悠过了,好像其他摄影形式都过气了,唯这是摄影的方向。当年北京798艺术区确实因这火了一把,现在多冷清。

任何艺术如果只在形式上刻意求新,求怪,则是缘木求鱼。你看桑徳(德国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的作品,哪有什么形式,简单得如同纪念照,但近百年来,仍然越看越有味。

孙:那纪实、艺术、观念摄影该叫什么?

宋:我认为,现在的艺术类无非是有创意的作品,叫创意摄影就很好,这样你再怎么拼凑,磨皮,多次曝光,都没问题。所谓观念摄影,其实其中不少是画意摄影的一种,过去用剪刀浆糊,现在用PS,手法前卫一些而已,叫前卫摄影、先锋摄影更贴切。至于纪实摄影,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叫人文摄影应该更接近当下纪实摄影所表述的内容。人文对应的是自然,用人文摄影对应风景摄影应该比较适当。

“人文摄影”让人望文生义

杨:这样争来争去我的头都吵昏了,我还是去拍照吧。

宋:理不辩不明,这些争论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中国的词汇那么丰富,我们为什么非抱着这么有争议的一些词不放呢?似乎我们的民族精神中,缺乏“较真”的DNA,比如我们发现了小孔成像,但我们没有发明相机;我们发明了火药,却没有发明大炮;现代科技的重要发明,飞机、轮船、汽车、甚至自行车都与我们无缘。这种状态的出现,与我们的知识阶层缺乏严谨的学术精神,不求甚解有关。摄影人常常被评论家骂没文化,这其实是评论家们最该弄清楚的事。

文学界也曾有过纪实文学的提法,一段又是真的,又是合理想象的,你说我们该相信哪一段?文学界发现问题后,很快就摈弃了这一提法。摄影圈一直被其他艺术看低一等,一个分类都整不明白,也就休怪人家看不起了。

以国家论,不讲科学要落后,要挨打;以学术论,不讲严密的治学态度,就会制造混乱,其实也是给自己找麻烦。对“纪实摄影”一直争论不休就是例证。真正的摄影艺术是求真的,如果我们在一个分类上都拎不清,不敢正视而是回避,那么我们的摄影表现能达到多高水平是令人怀疑的,我们有可能只是一个器材使用大国而不可能成为摄影表现大国。

老实说,我提出用人文摄影取代纪实摄影,并不一定全对,人文也是个很大的概念,比如人文风景;人文摄影是比纪实摄影更有价值判断的词,而分类的词应该越中性越好,这是将它作为一个类别名称的遗憾。只是觉得现在所谓纪实摄影无非是关于人的摄影,有人文关怀的作品,人文摄影中起码有个限定词“人”,可以让人望文生意,知道是关于人的摄影。

摄影艺术的类别篇5

李少白 著名摄影家

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

问:您觉得风光摄影是否要遵循 “写真”的法则?通过多个画面要素合成出来的风光摄影作品可否称得上好作品?

李少白:我觉得风光摄影可以分成广义的风光和狭义的风光两大类别。

一切以自然与人文场景为拍摄对象的摄影都可以称为风光摄影,比如《国家地理》杂志等以科学考察为目的的风景类摄影就属于广义的风光摄影。进行这种摄影,就要以真实再现为目的,可以适当调整色阶和饱和度等,但不能人为删除、移动或者添加画面内容。2012年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大赛刚刚取消了一位作者的获奖资格,就是因为他通过Ps去掉了画面中的塑料袋。

说到艺术范畴的风光摄影,让我首先联想到电影。电影的故事是编出来的,场景是人工布置出来的,情节是演员表演出来的,但是观众依然会被打动,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作为艺术类的风光摄影同样如此,这类摄影并不是以“写真”为最终目的,而是通过“美”来感染观者,因此在创作技法上不受任何限制,当然也包括后期的Ps过程。但是,艺术范畴的风光摄影在“移花接木”时要符合自然逻辑,要做到以假乱真,即便画面内容是“P”出来的,也要让观者有真实的感受才行。

周梅生:摄影者首先要明确自己从事摄影的目的,到底是表现还是再现,这样就知道怎样Ps了。

周梅生 著名摄影家

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

问:国内喜欢拍摄风光的摄影爱好者很多,每次大赛或大展都有大量风光类的投稿作品。但是不少人对风光摄影中的Ps有些疑惑:到底该如何把握Ps的“度”呢?

周梅生:摄影者首先要明确自己从事摄影的目的,到底是表现还是再现。比如我拍摄的张家界系列作品,出发点是证明地球有这样一个生命过程,画面上这些特征与地球50亿年的生命息息相关。如果用Ps工具改变了画面的要素,就改变了人们对地球生命特征的认知。这类照片讲究的是纪录特性,不能违背真实性原则进行后期调整。当然,摄影家可以调动他所掌握的一切摄影手段,将照片创作得非常美,让人们在获得认知的同时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不过其中最重要的还不是如何表现美,而是让观者更好地了解客观事物。

如果将摄影仅仅作为一种艺术上的表达手段,纯粹表达个人的心理情感和精神上的东西,那么怎样Ps都可以,因为您尽管拍摄的是客观物象,但是目的是借助它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摄影者应该站得更高一点,认识清楚自己的拍摄目的,这样就知道该怎样Ps了,作品的艺术面貌也会非常清楚,其特殊性也显现出来,更知道投稿哪一类了。

段岳衡: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其实就是胶片时代的Ps。在艺术范畴中大家能认同胶片摄影时代的Ps做法,为何要质疑数字摄影时代的Ps呢?

段岳衡 著名摄影家

问:有人觉得您的风光摄影作品运用了很多Ps技法进行调整,并对此持有异议。您如何看待风光摄影中的Ps问题?

段岳衡:现在一提到Ps,大家往往嗤之以鼻,似乎Photoshop的这两个缩写字母Ps充满了贬义色彩。不知道对Ps存有异议的人是否知道亚当斯以及他的区域曝光法理论。区域曝光法其实就是胶片摄影时代的Ps,如显影液的浓度、温度、时间以及局部遮挡曝光手法等,这与当今的Ps性质上是完全一样的。大家能认同胶片摄影时代的Ps,为何要质疑数字摄影时代的Ps呢?再说,数字影像从RAW原始文件的转换开始就已经进入Ps程序了,因此说,只要从事数字摄影就不可能离开Ps了。摄影家通过局部的曝光增减而让画面更加均衡,通过局部柔化而增强动感,通过局部增加锐度而突出细节,这些手法不仅能充分展现艺术家的个性,同时也增强了摄影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

石广智:艺术摄影的创作手法不该受到任何限制,艺术摄影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只要最终的作品能够打动观者,别管用什么手法都是毫无问题的。

石广智 著名摄影家

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

问:请您谈谈对风光摄影中Ps的看法?

石广智:Ps是不能乱来的,不能随意组合,要做到恰到好处,要符合自然常理。

问:假如您所说的上述问题技术上都处理完善了,它可以称得上一幅好作品吗?

石广智:任何艺术作品首先要有好的形式感来吸引人,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技术、艺术和内涵的高度统一,这样才能让人产生很多联想并且受到感染。

我觉得,艺术摄影的创作手法不该受到任何限制,艺术类摄影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只要最终的作品能够打动观者,别管用什么手法都是毫无问题的。

刘宽新:很多人错误地把新闻纪实类的标准拿到艺术创作领域进行评判,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刘宽新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副院长 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委员

问:很多摄影活动都会邀请您鉴定作品的原始文件,请问如何界定“原始文件”?

刘宽新:原始文件既包括RAW文件,也包括直接从相机导出来且不经过任何后期软件处理的JPEG等格式的文件。对于RAW文件的保留还好说,而处理JPEG等文件时要格外留心,最好利用复制文件来调整,这样能够避免无意中将原始文件顶替掉。

问:对于运用艺术滤镜、HDR、全景拼接等新闻纪实类作品,您在进行技术鉴定的时候,主要依据什么原则?

刘宽新:我鉴定照片的真实性就像警察破案一样,凡是我鉴定过的作品到目前还保持不败的纪录,从来没有发生一件冤假错案。我们通过比对原始影像和最终的作品,来确定作者是否移动了像素,是否通过删减或者东拼西凑而人为改变了画面内容,只要最终的作品与当时眼睛看到的实际情况一样就没有任何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纪录类摄影并不反对艺术化的表现手段,彩色转换黑白、去掉暗角、压暗一些天空、为了扩展视角而拼接的照片都没有任何问题。

问:新闻纪实类摄影不允许对原始画面的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那么您觉得艺术范畴的风光摄影应该如何把握Ps?可否随意添加或者删减画面内容呢?

刘宽新:这对于艺术类的作品来说毫无问题,因为艺术并不要求画面完全真实。

问:有些艺术类风光摄影作品的参展者反对任意Ps,认为还是通过前期拍摄出来的作品更具艺术价值,觉得Ps上去的东西带有欺骗性。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刘宽新:是否受到欺骗不是作者的问题,因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作用是第一位的,它强调的并非是“写真”功能。艺术作品要是跟实际情况一样反而“不艺术”了,摄影家只有采取艺术化的表现手段才能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

问:有人觉得,通过前期一次性拍摄获得的艺术作品难度更大,而通过Ps添加则简化了程序,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您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刘宽新:在数字影像时代,对摄影人来说,影像的后期处理实际上是二次创作过程,合理的Ps可以让作品锦上添花。既然艺术类作品在表现手法上不受限制,那么你不进行Ps是你个人的问题,但你不能反对别人Ps。我们评选艺术类作品看的是最终的画面效果,而不是过程。很多人错误地把纪录类的标准拿到艺术类领域进行评判,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再说,通过Ps进行二次创作,不但不是投机取巧行为,反而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因为作者拍摄完场景后,还要通过多番努力才能拍摄到适合画龙点睛的元素,这也就意味着他起码要拍摄两次。不仅如此,作者在二次创作时还要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复杂的技术合成,整个过程非但不轻松,反而更加辛苦。于云天:通过Ps技术“移花接木”的作品很难称之为“大片儿”, 它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不多时日就会随风而去。

于云天 著名摄影家

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

问:您如何看待风光摄影中的Ps问题?

于云天:现在的情况与我们早先用反转片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胶片创作特别讲究一次性拍好,难度非常大,因此摄影师也更加严谨,特别讲究前期拍摄的真功夫。数字影像时代让那些富有想象力的摄影者增加了胜算,很多吃硬功夫的反而不行了。

问:的确,很多有“真功夫”的摄影师不屑于利用Ps做一些“锦上添花”的工作。当您知道一幅曾经打动您的作品,有些元素是添加的之后,您还认为它是好照片吗?

于云天: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究游戏规则,现在我们只能以最终的效果来说话了。既然规则允许这样,那么作为一位摄影人来说就要逼着自己去研究后期技术,如果你不去研究,你也不要抱怨什么,只能认同。

问:看得出来,您其实并不喜欢利用“移花接木”之术得到的风光摄影作品。

于云天:尽管Ps里面那些工具我也会玩,其实我只是把它们当成游戏,并不会真正用其创作。

对于当今的参展者来说,我是过来人,我现在把拍摄自然风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与大自然的“交流”中感受那种陶冶、那种乐趣。每每面对大自然,我都会跟它有一种“交往”,我称之为“两神往”,这其实是在和神灵对话,我是虔诚的。拍摄数字影像时代的代表作《方舟》时我曾经考虑,到底该用多慢的速度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这其实是我与大自然的对话,是我与神灵的交流。我的摄影追求要的就是那种感觉,我觉得摄影的最高境界就在这里,而不是利用后期技术应付个比赛而已。

问:您本人感觉那些通过Ps技术“移花接木”的作品,能否称得上是真正的“大片儿”?

于云天:这样的作品即便遵循游戏规则而获得大奖,也不能称得上是“大片儿”。它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不多时日就会随风而去。

陈长芬:本来是空旷的、开阔的、至高无上的、海阔天空的东西,如果往里面加上一只小鸟或者一朵云彩,就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把宏大的意境给缩小了,把很大气的作品变成很小气的东西了。

陈长芬 著名艺术家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

问:现在很多摄影大赛中,往往会出现所谓过度Ps问题。那么您如何看待摄影的二次创作(后期Ps)呢?

陈长芬:打个比方,喝酒是很正常的,大家对爱喝酒的人往往还会产生佩服的心理。但是喝酒喝多了,喝醉了,甚至喝出毛病来,就不好了。这就像利用Ps工具进行色彩、影调、反差的调整以及画面元素添加与删除一样,这些后期的变动不能成为摄影人主流的创作方法,我们更要尊重摄影本体语言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要坚守前期拍摄的硬功夫。

问:有人觉得,假如前期拍摄得到的风光作品画面不够“完美”,那么通过Ps技术添加或者删减画面要素,能够让作品锦上添花。您如何看待这种作品?

陈长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因为摄影本来就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问:您认为,风光摄影怎样才能更风光?

陈长芬:“是真是实为摄影,有景有情才风光”。摄影是以真实是为前提的,这个不能颠覆。所谓风光,指的是欣赏的人感受到的风光,不是客观的风光。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后,心情开阔了,高兴了,才风光了,这完全是情绪的东西在里面。如果一个风景作品再添加上和当时心绪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就是生搬硬套,就是画蛇添足。我们辛辛苦苦拍摄到很大气的作品,本来是空旷的、开阔的、至高无上的、海阔天空的,如果再往里面加上一只小鸟,或者加上朵云彩,就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把宏大的意境给缩小了,把很大气的作品变成很小气的东西了。

我觉得,中国的摄影艺术在世界上的位置,最有话语权的还是风光摄影。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的风光摄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大象无形,情绪的东西比天大,比海阔,你加上小鸟干什么呀,完全是多余的,不过要是初学者还可以理解。

李伟坤:不是所有的风光摄影作品都能任意Ps,不要对作品为所欲为。

李伟坤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问:很多人把风光摄影作为终生的艺术追求,但是大家对风光摄影作品的Ps问题颇有争议。您本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李伟坤:用好了Ps技术的确可以让人眼前一亮,不过我本人并不喜欢通过Ps技术“做”出来的风光作品,我更在意一次性拍摄出来、志趣天成的风光摄影作品。

问:当知道一幅曾经打动您的风光作品采用了“移花接木”之术后,您会有什么看法?

李伟坤:当人们还不知道一些风光作品Ps过程的时候,可能会被打动;当了解到这些作品是被“P”出来的之后,马上就会产生受骗的感觉。

个人觉得,不是所有的风光摄影作品都能任意Ps,不要对作品为所欲为。创意类等超现实的作品可以无限地做,因为人家一眼就知道你是Ps的;而画面风格写实的作品应该开诚布公,说明Ps调整的手法,切不可在视觉上蒙骗观众。

侯贺良:不要以假乱真,不要混淆视听, 要尊重普通观者对摄影的欣赏习惯和对摄影约定俗成的认识。

侯贺良 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

问:有些摄影者为了吸引他人的眼球,往往通过Ps为风光作品增添一些“艺术性”。您认为增添到何种程度更合适?

侯贺良:这几年有关Ps的问题很多,好像Ps总是跟丑闻联系在一起。Ps技术其实是摄影科技的成果,我们不应该抵触,关键这项技术用在什么地方。摄影人应该庆幸现在有了这种技术,它为艺术摄影和商业摄影插上飞翔的翅膀。但是新闻纪实摄影对Ps要求严格,这是由它本身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进行新闻纪实摄影时就要自觉尊重规则,在Ps时可以增加点饱和度,适当调整色阶等,但要回避移动像素问题,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随意删减画面内容。

问:与其他造型艺术相比,摄影作品摹写现实的功能更强,一些风格写实的作品即便有添枝加叶内容也往往会让人觉得画面是真实的。您觉得艺术范畴的风光摄影作品可以利用Ps技术无中生有吗?

摄影艺术的类别篇6

在摄影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必须由摄影家自已去完成,而决不能由别人去代替的第一步立意构思,这不仅是摄影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的第一步,而且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的第一步,小说、诗歌、美术、曲艺、戏剧、雕塑等等创作形态,应该说都概莫能外。正因为立意构思这个东西不仅是摄影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的第一步工作,而且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的第一步工作,这个“第一步”工作就具有了一个极为鲜明的特征,这就是必须由摄影家或者是其他艺术作品的创造者自己去完成,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否则,在别人立意构思下创作的艺术作品就不是艺术创作者他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所以,一切从事艺术作品创作的艺术家都会深恶痛绝那些跟风式的指令性创作任务(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艺术家们的深恶痛绝是一方面,但艺术家们又必须不断地去完成那些跟风式的指令性创作任务则又是另一方面)。回过头来再说这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正是因为这立意构思是摄影艺术作品整个创作过程的第一步,而且必须是由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自己去完成,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第一步,所以这种在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自己立意构思下而造就的摄影艺术作品,就会整体体现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自己的基本素质、认识程度、思想和技术水准、风格个性。同时,因为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创造的某一个具体的摄影艺术作品是把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这个具体的摄影艺术作品展示于世,因此,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创造的这个具体的摄影艺术作品最后是否能够被社会所承认、被社会所接受,甚至是否可以流传于世,欣赏者是否能够给予创造这个具体摄影艺术作品的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人格人性的良好评价,甚至是符合这个具体摄影艺术作品创造者自己所希望的良好评价,那就要看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自己了。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由这个具体摄影艺术作品的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其创造这个具体摄影艺术作品的第一步立意构思是否是由创造这个具体摄影艺术作品的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自己去完成的。

二、选物定位

在摄影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必须由摄影家反复揣摩与仔细选定的又一个步骤选物定位,也就是选择拍摄的物体和确定拍摄这个物体的角度,这是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整个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过程中的第二个步骤。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过程中的第二个步骤选物定位,其又包括两个环节:一个环节是选物,即选择拍摄的物体;另一个环节是定位,即确定拍摄这个物体的角度。选择拍摄的物体要反复揣摩与仔细选定。而选择拍摄的物体之所以要反复揣摩与仔细选定,那是因为在风光无限的自然界,还是在众生芸芸的社会中,或是高远无垠的天体,或是广阔浩瀚的湖面,或是高耸陡峭的山峦,或是奔腾不息的江河,或是摩肩接踪的人流,或是琳琅满目的街道,或是灯火闪烁的夜市,或是情侣偎依的林荫等。在大千世界这林林总总的环境里,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往往会对某一物体产生突然的创作冲动,进而举起相机实施拍摂。而在这对某一物体产生突然的创作冲动和举起相机实施拍摂之间,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迎来一个选择拍摂物体或将某一物体与别一物体进行比对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所说的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过程中第二个步骤选物定位的第一个环节选物。无疑,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过程中第二个步骤选物定位的第一个环节选物是通过反复揣摩与仔细选定来完成的,这是由人的本能来决定的。对相对静止的拟拍摂物体是这样,对稍纵即逝的拟拍摂物体也是这样,对稍纵即逝的拟拍摂体,这个环节也仅仅只是进行的更为迅速罢了。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过程中第二个步骤选物定位中的第二个环节定位,是指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经反复揣摩与仔细选定确定了拍摂物体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第二个环节定位,有很多时候这定位的第二个环节和第一个环节选物是同步进行的,从一定的层面上来讲,第一个环节选物和第二个环节定位是不可分割甚至是无法分割的。所谓定位,就是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确定了拍摂物体以后,确定拍摂位子和拍摂切入角度的问题,通俗地讲,就是怎么样去调动发挥相机的技术优势与其所具备的功能,去拍摄一张令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自己满意的同时也让欣赏者满意的优质的摄影艺术作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过程中第二个步骤选物定位中的第二个环节定位,主要是指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而具体摄影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涉及到技术层面上的东西,除了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的摄影艺术作品创作技术技巧以外,其所使用相机的优劣也很有关系。当然,对定位这个环节的反复揣摩与仔细选定,也同样是由人的本能来决定的。对相对静止的拟拍摂物体是这样,对稍纵即逝的拟拍摂物体也是这样。对稍纵即逝的拟拍摂体,这个环节也仅仅只是进行的更为迅速罢了。

三、拍摄定型

在摄影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必须迅速实施完成的第三个步骤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立意构思可以由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去仔细体会并花时间去确定,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过程中的第二个步骤选物定位虽然不具备充裕的时间可以任由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去花费,但仍可以由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去反复揣摩与仔细选定,而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过程中的第三个步骤拍摄定型却只能由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实施拍摄中去迅速地完成,其鲜明特征就是必须一蹴而就,决不允许有一顶点的拖泥带水。所谓拍摄定型,是指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过程中,根据前一个步骤中经反复揣摩与仔细选定并被确定的拍摂物体及运用相机拍摂的技术技巧实施拍摂并将照片定型。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在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过程中之所以要在拍摄定型环节上迅即完成,必须一蹴而就,决不允许有一顶点的拖泥带水,这是由拟被拍摄物体的欠稳定性甚至是稍纵即逝和相机功能时效性来决定的,这一点对于那些稍纵即逝的被拍摄物体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摄影家在举起相机对准那些稍纵即逝的被拍摄物体,在调好了焦距,打好了光圈和确定了拍摄角度的同时,只有迅速地按动相机快门,才能抢拍下一张令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自己满意的同时也让欣赏者满意的优质的摄影艺术作品。而如果摄影家举起相机对准那些稍纵即逝的被拍摄物体,在调好了焦距,打好了光圈和确定了拍摄角度的同时,不能迅速地按动相机快门,不能一蹴而就,老是拖泥带水,那就永远不会拍下一张令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自己满意的同时也让欣赏者满意的优质的摄影艺术作品。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的过程,除了“立意构思”“选物定位”和“拍摄定型”三个步骤以外,还有“自我评判”“修改制作”和“作品展示”三个步骤,“立意构思、选物定位、拍摄定型、自我评判、自我评判、修改制作和作品展示”之六大环节则是摄影家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的全过程,但主要是前三个环节:立意构思环节、选物定位环节和拍摄定型环节。当然,摄影家或摄影艺术爱好者创造具体摄影艺术作品的全过程,除了上述六大环节或六大步骤以外,还有一个环节,或者说还有一个步骤,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在这里作些提示。

四、思想与技术技巧积累

摄影艺术的类别篇7

    摄影艺术在文化层面主要体现在纪录性,科学性,开放性,超越性,直观性。

    一、摄影与生俱来的纪录性

    当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摄影就宣示了它无与伦比的优势:纪录性。绘画再细致逼真,也比不得摄影更真实。尽管起初拍一张肖像照片,需要几分钟才能拍成,被拍照的人必须在摄影机前保持一动不动。但与绘画相比,速度还是相当快的,而且是原汁原味的。摄影从诞生那天起,无论是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无论是平面摄影还是电视摄影,都延续着它的根本特性:纪录性。没有那个技术或艺术的形式,比摄影的纪录性更直接更方便。而和摄影的纪录性直接对接的摄影门类就是纪实摄影。并不是其他摄影门类就没有纪录性,而是纪实摄影是尤其以纪录性为特征的一个摄影门类。说起纪实摄影就自然要提到布列松,这个拿着相机在街头闲逛的法国老头,创立了“决定性瞬间”的理论,而且以身作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纪律性很强的精彩照片。

    摄影的纪录性也包括“光学无意识”的特点,它可以把人眼看到的任何事物,任何角落,通过光学镜头,准确无误的纪录各种细节和信息。这将保存大量的历史文献。特别是数码时代,摄影机进入千家万户,可以方便快捷的拍摄纪录生活中的图像,而且成本很低,不用支付高额的冲洗胶卷的费用。可见数码时代的到来,摄影在其纪录性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就纪录性而言摄影具有其它艺术门类无可匹比的优越性。

    二、摄影发明与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性

    摄影术从发明时的专利技术,经历了韦奇伍德的实验、日光摄影法、银版摄影法、“卡罗式”摄影法、湿版火棉胶摄影、干版的发明等等,从起初的大箱子相机到胶卷相机再到现在的数码相机,从“莱卡”单反照相机、“哈苏”单反照相机到尼康FM相机、佳能EOS专业相机。摄影术自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而发展和完善。这就把摄影和科学捆绑在了一起。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摄影的发展,反过来,摄影也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技术的发达和摄影文化的繁荣象征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达的程度。

    摄影艺术的发展体现了科学精神。摄影科研、摄影理论以及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电视摄影等应用领域,无不体现着摄影的科学精神。对于新闻摄影来说,科学精神就是一丝不苟地纪实,不受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形态的制约,对于艺术摄影创作来说,科学精神就是充分尊重拍摄客体、真实表现创作主休,不搞哗众取宠或献媚邀宠的伪艺术,如此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摄影文化中,科学发现与艺术创作是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的。这一点是与其它文化圈截然不同的。在摄影中,每一种捕捉光线的新器具,每一种再现影像的新程序,都可能带来全新的视觉形象,带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享受,如全息摄影、航空摄影、立体摄影、水下摄影等等。在摄影文化里,发现就是创作,创作也即在发现,发现与创造是一对亲兄弟,互相争先,彼此有着血缘关系。

    三、摄影文化的开放性

    没有一种技术和文化像摄影具有这么广阔的胸怀,横跨了科学、技术、理论思辨、新闻、艺术、商业服务、历史、哲学、美学、司法、心理学等种种领域。可以说摄影从发明那天起,先天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模式。摄影艺术是“平民的艺术”,摄影不断的发展,相机操作越来越方便,冲印越来越快捷,摄影向着最广大的社会阶层开放。

    婚礼摄影、儿童摄影、毕业摄影、生日摄影、会议摄影等等,具体从事摄影的人数要远远超过艺术门类,如文学、戏剧、绘画等。可以说摄影是创作应用最为庞大的文化活动。

    对摄影来说,没有技术的界限,买了相机就可以拍;也没有观赏的禁地,一切感受,一切领会,如人的眼睛,只要能看见,那么摄影就为你敞开,随意的去看,去想。

    摄影文化开放与普及,超越了语言的障碍、国家的界限、民族的隔膜。摄影艺术沟通了人类的视觉直观感受和心灵的交流。实际上摄影没有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的区别,是整个世界共通的语言。一如音乐,不需要翻译就能被领会。因此,摄影艺术是具有开放性的,而摄影的活力也正式在于它没有禁区,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努力开拓的精神。

    四、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机开始进入家家户户,特别是数码相机操作方便、即时回看、直接拷贝,摄影文化已经和家庭联系在一起,亲戚朋友在一起合影留念,外出旅游考察拍照留念。尤其是现在手机上集成了照相功能,拍照就像说话一样轻松方便,从彩信到现在的微信,从博客到微博,看图时代的到来,摄影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摄影是人类视觉的延伸,摄影能够将任何感光的空间形象纪录下来并传播开来。可以说物质借助摄影超越了其时空的确定性,变得超越了时空。而人类的视觉也超越了时空,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可以随意观看“过去的”和“遥远的”事物,某种意义上,人类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借助于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地球上的人们同时感知着世界上的各种变化。通过电视,通过网络,通过手机,人们使用着各种在线视频,观看各种即时图像。人类的感知范围空前地拓展了,这种拓展所具有的超越属性和未来属性,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想象的。

    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让人类的视觉无限延伸,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空前广大的层次上形成了全人类共同的感性体验。

    五、摄影的客体决定了摄影艺术的直观性

    肖像绘画可以看着模特,但没有模特也可以画得逼真。而肖像摄影是肯定要有模特在场。摄影艺术是必须有客体在现场的。摄影艺术的直观性意味着摄影对象的物质存在,这是摄影文化的根本,没有客体的存在,也就无法摄影,离[ lunwen.1KEJIAN.COM]开了被摄体,摄影自然就中断了。可见,摄影艺术是一种客体必须参与的文化,区别于文学、绘画、雕塑等。这就在摄影美学和摄影社会学上给我们一个提示,摄影艺术表现的是客体,没有对客体的认真研究,必然是摄影理念上的不完整。

    摄影艺术的直观性也决定了摄影者必须亲眼目睹、必须亲自到达现场。不管是高山还草原,无论有路的还是没路的地方,获得照片的唯一途径就是摄影者到达现场。这是其他艺术文化形态所不同的。摄影者创作者同时也是见证者,摄影艺术是一种创作主题实感化的文化。无论拍摄内容是具象的还是抽象,都是摄影者自身的真切感受,对题材的追求、灵感的出现、以及在具体的影调、色调、色彩反面的处理,都是摄影者的直观体现。

    摄影艺术的直观性还表现在对摄影作品的观赏。无论是冲印的还是数码的摄影作品,都是供人直接用视觉加以感知的。摄影的主体不仅仅是摄影者,而且也包含观赏者。观赏者对摄影作品的鉴赏,是对摄影作品的再创作。同样的摄影作品,在不同的观赏者眼里,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

    六、结语

    摄影文化就是指一切与摄影相关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带有整体性、宏观性、不可分解性。摄影作品反映的是时代的特征,通过一副摄影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最形象的特征。而摄影工作者的文化素养的深厚,决定着摄影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品位。所以一个好的摄影家首先应是一个文化人。所以追求文化根基,应成为提高摄影水平的根本选择。人的文化素质为文化能力奠定了基础,而文化能力又是得到文化理性认识的必然过程,最终理解、认识和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哲学,为摄影的瞬间选择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摄影艺术的类别篇8

摄影艺术在文化层面主要体现在纪录性,科学性,开放性,超越性,直观性。

一、摄影与生俱来的纪录性

当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摄影就宣示了它无与伦比的优势:纪录性。绘画再细致逼真,也比不得摄影更真实。尽管起初拍一张肖像照片,需要几分钟才能拍成,被拍照的人必须在摄影机前保持一动不动。但与绘画相比,速度还是相当快的,而且是原汁原味的。摄影从诞生那天起,无论是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无论是平面摄影还是电视摄影,都延续着它的根本特性:纪录性。没有那个技术或艺术的形式,比摄影的纪录性更直接更方便。而和摄影的纪录性直接对接的摄影门类就是纪实摄影。并不是其他摄影门类就没有纪录性,而是纪实摄影是尤其以纪录性为特征的一个摄影门类。说起纪实摄影就自然要提到布列松,这个拿着相机在街头闲逛的法国老头,创立了“决定性瞬间”的理论,而且以身作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纪律性很强的精彩照片。

摄影的纪录性也包括“光学无意识”的特点,它可以把人眼看到的任何事物,任何角落,通过光学镜头,准确无误的纪录各种细节和信息。这将保存大量的历史文献。特别是数码时代,摄影机进入千家万户,可以方便快捷的拍摄纪录生活中的图像,而且成本很低,不用支付高额的冲洗胶卷的费用。可见数码时代的到来,摄影在其纪录性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就纪录性而言摄影具有其它艺术门类无可匹比的优越性。

二、摄影发明与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性

摄影术从发明时的专利技术,经历了韦奇伍德的实验、日光摄影法、银版摄影法、“卡罗式”摄影法、湿版火棉胶摄影、干版的发明等等,从起初的大箱子相机到胶卷相机再到现在的数码相机,从“莱卡”单反照相机、“哈苏”单反照相机到尼康FM相机、佳能EOS专业相机。摄影术自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而发展和完善。这就把摄影和科学捆绑在了一起。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摄影的发展,反过来,摄影也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技术的发达和摄影文化的繁荣象征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达的程度。

摄影艺术的发展体现了科学精神。摄影科研、摄影理论以及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电视摄影等应用领域,无不体现着摄影的科学精神。对于新闻摄影来说,科学精神就是一丝不苟地纪实,不受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形态的制约,对于艺术摄影创作来说,科学精神就是充分尊重拍摄客体、真实表现创作主休,不搞哗众取宠或献媚邀宠的伪艺术,如此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摄影文化中,科学发现与艺术创作是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的。这一点是与其它文化圈截然不同的。在摄影中,每一种捕捉光线的新器具,每一种再现影像的新程序,都可能带来全新的视觉形象,带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享受,如全息摄影、航空摄影、立体摄影、水下摄影等等。在摄影文化里,发现就是创作,创作也即在发现,发现与创造是一对亲兄弟,互相争先,彼此有着血缘关系。

三、摄影文化的开放性

没有一种技术和文化像摄影具有这么广阔的胸怀,横跨了科学、技术、理论思辨、新闻、艺术、商业服务、历史、哲学、美学、司法、心理学等种种领域。可以说摄影从发明那天起,先天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模式。摄影艺术是“平民的艺术”,摄影不断的发展,相机操作越来越方便,冲印越来越快捷,摄影向着最广大的社会阶层开放。

婚礼摄影、儿童摄影、毕业摄影、生日摄影、会议摄影等等,具体从事摄影的人数要远远超过艺术门类,如文学、戏剧、绘画等。可以说摄影是创作应用最为庞大的文化活动。

对摄影来说,没有技术的界限,买了相机就可以拍;也没有观赏的禁地,一切感受,一切领会,如人的眼睛,只要能看见,那么摄影就为你敞开,随意的去看,去想。

摄影文化开放与普及,超越了语言的障碍、国家的界限、民族的隔膜。摄影艺术沟通了人类的视觉直观感受和心灵的交流。实际上摄影没有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的区别,是整个世界共通的语言。一如音乐,不需要翻译就能被领会。因此,摄影艺术是具有开放性的,而摄影的活力也正式在于它没有禁区,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努力开拓的精神。

四、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机开始进入家家户户,特别是数码相机操作方便、即时回看、直接拷贝,摄影文化已经和家庭联系在一起,亲戚朋友在一起合影留念,外出旅游考察拍照留念。尤其是现在手机上集成了照相功能,拍照就像说话一样轻松方便,从彩信到现在的微信,从博客到微博,看图时代的到来,摄影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摄影是人类视觉的延伸,摄影能够将任何感光的空间形象纪录下来并传播开来。可以说物质借助摄影超越了其时空的确定性,变得超越了时空。而人类的视觉也超越了时空,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可以随意观看“过去的”和“遥远的”事物,某种意义上,人类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借助于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地球上的人们同时感知着世界上的各种变化。通过电视,通过网络,通过手机,人们使用着各种在线视频,观看各种即时图像。人类的感知范围空前地拓展了,这种拓展所具有的超越属性和未来属性,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想象的。

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让人类的视觉无限延伸,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空前广大的层次上形成了全人类共同的感性体验。

五、摄影的客体决定了摄影艺术的直观性

肖像绘画可以看着模特,但没有模特也可以画得逼真。而肖像摄影是肯定要有模特在场。摄影艺术是必须有客体在现场的。摄影艺术的直观性意味着摄影对象的物 质存在,这是摄影文化的根本,没有客体的存在,也就无法摄影,离开了被摄体,摄影自然就中断了。可见,摄影艺术是一种客体必须参与的文化,区别于文学、绘画、雕塑等。这就在摄影美学和摄影社会学上给我们一个提示,摄影艺术表现的是客体,没有对客体的认真研究,必然是摄影理念上的不完整。

摄影艺术的直观性也决定了摄影者必须亲眼目睹、必须亲自到达现场。不管是高山还草原,无论有路的还是没路的地方,获得照片的唯一途径就是摄影者到达现场。这是其他艺术文化形态所不同的。摄影者创作者同时也是见证者,摄影艺术是一种创作主题实感化的文化。无论拍摄内容是具象的还是抽象,都是摄影者自身的真切感受,对题材的追求、灵感的出现、以及在具体的影调、色调、色彩反面的处理,都是摄影者的直观体现。

摄影艺术的直观性还表现在对摄影作品的观赏。无论是冲印的还是数码的摄影作品,都是供人直接用视觉加以感知的。摄影的主体不仅仅是摄影者,而且也包含观赏者。观赏者对摄影作品的鉴赏,是对摄影作品的再创作。同样的摄影作品,在不同的观赏者眼里,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

六、结语

摄影文化就是指一切与摄影相关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带有整体性、宏观性、不可分解性。摄影作品反映的是时代的特征,通过一副摄影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最形象的特征。而摄影工作者的文化素养的深厚,决定着摄影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品位。所以一个好的摄影家首先应是一个文化人。所以追求文化根基,应成为提高摄影水平的根本选择。人的文化素质为文化能力奠定了基础,而文化能力又是得到文化理性认识的必然过程,最终理解、认识和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哲学,为摄影的瞬间选择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