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工程质量管理特色8篇

时间:2023-07-24 09:23:23

工程质量管理特色

工程质量管理特色篇1

关键词: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 比较研究 质量工程

一、“质量工程”概述

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1月联合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质量工程的若干意见》等教高1、2号文件,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对高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施质量工程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直接针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采取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中央财政专项投入25亿元,面向1000多所本科高校,1000多万在校本科生,以提高高等学校的本科生质量为目标,提供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在专业、课程教材,实现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评估等六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引导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方向,带动教学的全方位改革和创新,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

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是现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1]。在这样的前提下,质量工程对于教育工作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不仅是一套全面、系统的指导机制,还是新时期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趋势和导向。

二、质量工程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由于旅游学科具有综合性、渗透性、交叉性特点,学科体系构建还不成熟,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在大多数高校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中仍然处于弱势,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契合市场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教育部质量工程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它提供了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高校通过积极申报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各类项目,不仅能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特色和多样性,而且能从整体上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湖北大学均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特色和重点专业建设,并在质量工程项目中进行了创新性改革实验,在质量工程环境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和创新趋势具有代表性。

(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是全国最早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之一,其旅游管理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与国际上众多旅游院校、研究机构保持合作,在开拓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研究成果受到世界旅游学术界的关注。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师资力量、双语教学。由于本身是外国语学校,因此在双语教学方面有良好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参与各项国际性旅游活动的志愿者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国际性学术论坛。旅游管理学院质量工程建设措施之一,即“教学质量年”活动。邀请国内外旅游学界和业界的专业人士前来举办各种讲座和交流研讨活动,如亚太旅游联合年会、双周学术研讨会、“名仕之约”系列讲座等。3.特色资源库。旅游特色资源库项目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创新平台资助,依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术高台建立的资源整合信息平台。旅游特色资源库以普通大众为服务对象,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机构、旅游信息网络及北京旅游目的地系统六个资源包,具体包括度假旅游、红色旅游、奥运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特种旅游、生态旅游等7个版块,全面介绍了国内外上述各种旅游活动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二)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旅游科研工作始于1983年,1989年建成旅游管理专业,是华中地区最早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之一,该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科质量与专业建设上已经较为成熟。湖北大学在质量工程建设中,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1.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团队。湖北大学建立了专门的精品课程网,将学校申报成功的部级、省级精品课程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精品课程网上具有相应课程的教材、试题、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在线答疑等完善的资料信息,并不断进行更新。湖北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申办的《旅游规划与开发》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是国内旅游本科院校中目前仅有的5门部级精品课程中最早申报成功的一门,并由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确立为全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八门核心主干课程之一。2.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入选百个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通过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3.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方面,除了一部分单独设立旅游学院外,更多处于“隶属于”的地位,就发展状况看,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实力较强的学院之下,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规模往往发生萎缩,发展速度放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上受到诸多制约。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虽然隶属商学院,却具有重点学科和品牌学科地位,这是湖北大学将旅游管理专业办出水平和特殊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比较

虽然两所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各有侧重,建设重点各不相同,通过对二者培养特色的比较,仍能体现出质量工程建设初衷与要求。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要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科学地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是对教学过程实施规范管理的依据,还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国际化与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训练,重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旅游业中高级管理、教学与科研人才。而湖北大学则着重于培养具有导游讲解、饭店服务、景区规划等实践能力,能从事旅游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虽然两所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侧重点不同,但在培养模式上均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办学资源、发挥优势,使人才教育适合行业发展,建立特色与优势并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优化教学课程

我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存在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与旅游管理业务的需要联系性不强,课程设置与旅游产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互脱节,与行业接轨不密切等问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联系紧密,是培养目标的全面体现。因此,如何整体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尤为重要。精品课程(教材)及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有助于高校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科学设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并且改善高校教材内容陈旧、单一的现状。目前本科旅游专业的精品课程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能够体现出各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的特色和定位,以及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加强师资力量

高水平的师资、良好的教学氛围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湖北大学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培养,均建立起独具优势和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高校教学团队,培训与培养双语师资,外聘国内外学者与专家,表彰教学名师等都是质量工程的重要课题,也对高校师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如教学团队要求具有明确的公共目标,具有鲜明的团队精神,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具有优良的教学建设成果[3]。通过实施一系列激励措施和政策,促进优秀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不仅理论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授课经验丰富,实践能力也强的目标。

(四)实践教学与合作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其本科毕业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行业实践能力也是其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中一个关键环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澳门等旅游教育发达国家与地区建立国际合作,同时与国家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局、首都旅游集团、国旅集团等旅游政府部门及旅游企业集团有着长期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良好资源和机会。而湖北大学则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成为完善的实践基地。

质量工程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试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资助大学生竞赛活动等项目,提供近5亿的建设经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满足国家对复合型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有助于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克服经费不足、师资薄弱、设施简陋等诸多困难,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和完善的环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湖北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在质量工程背景下,提出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的探索方向和模式创新的切入点:实施差异化、特色化战略,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整合校内外资源,创造创新环境,加强校际、校企交流与合作等。更重要的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道路上给予了支撑与保障,不仅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且推进整体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佚名.教育部部长周济谈“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J].中国外语,2009(1).

工程质量管理特色篇2

关键词特色烟叶;涵义;开发优势;问题;思路;湖南宁乡特色烟叶是指优质、稳定,适用卷烟企业需要,拥有自己独特的香味风格(如浓香、清香等)的烟叶。它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质量风格,能够在卷烟配方中发挥独特作用,是打造中国烟叶生产核心技术,构建中国烟叶原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中式卷烟的重要原料基础,特色烟叶开发也是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1-4]。2010年,湖南省宁乡县纳入了全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县推进的示范烟区和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区,为宁乡县烟叶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给宁乡县的烟叶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生产工业企业所需的优质卷烟配方原料,是宁乡县特色烟叶的开发方向。

1特色烟叶的涵义

1.1 特色烟叶的内涵

一是特。特是特色,是工作定位。不同烟叶生产区域基础条件、生态环境、技术和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具备生产风格多样化烟叶的客观条件。特色烟叶内涵主要包括烟叶质量、基础条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4个方面。通过充分发挥基础条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特色优势,最终形成适应中式卷烟发展需求的风格多样化的优质烟叶。二是优。优是优质的质量,是过程控制。需要产区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制约特色烟叶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围绕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制订和完善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以提高技术到位率为中心,以生产优质特色烟叶为目的,加强过程控制,生产适应中式卷烟发展要求的特色烟叶。三是名。名是名牌,是工作目标。品牌是质量的象征,是企业形象和产区形象的象征,也是市场认可的象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品牌要有鲜明的质量特色、较好的生态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规范的技术要求、较高的科技投入、适度的生产规模、良好的市场信誉和长远的发展规划。通过明确工作定位,加强过程控制,生产特色鲜明、质量稳定、满足中式卷烟发展要求的名牌烟叶,是烟叶产区特色烟叶研究与开发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方向。

1.2特色烟叶的基本特征

一是特殊性。特色烟叶必须具有不同于其他烟叶的特点,主要包括烟叶内在品质、化学成分、物理特征、安全性等方面。特色烟叶既是优质烟叶,又是有个性的烟叶。二是稳定性。特色烟叶的特色必须相对稳定。具有产地烟叶特色的普通性、时间上的连续性、指标的确定性。三是可用性。特色烟叶的特色必须为卷烟工业所接受,并且在卷烟配方中特别是在高档卷烟中得以利用。四是规模性。特色烟叶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具备一定的数量,才能在卷烟产品中得到稳定的利用,形成批量的产品,产生经济效益。

2宁乡县特色烟叶开发的优势

2.1自然资源

一是耕地资源充足,烟叶产业发展潜力大。宁乡县耕地面积92 787 hm2,占总面积的31.93%,耕地中水田面积79 58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85.77%)、旱土面积13 20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4.23%)、旱涝保收面积66 000 hm2(占耕地面积的71.13%)。耕地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地层发育较齐全,从土壤质地、酸碱度、土壤肥力等指标综合评价宁乡烟叶种植区划,适宜烟叶栽培的面积有41 333 hm2,发展特色烟叶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二是土壤类型丰富多样,适宜特色烟叶种植。宁乡县土壤类型多样,全县分为水稻土、红壤、紫色土、黑色石灰土、潮土、黄壤等6个土类,11个亚类,37个土属,81个土种。全县适宜烟叶生产的土壤主要有红壤、水稻土两大类。红壤是宁乡县旱土面积最大的土类,全县共有红壤1.3万hm2,占旱土面积的98.4%,有机质含量中等,土壤呈微酸性反应,耕作土壤的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自然土壤,适合于烟叶生长。全县共有水稻土79 58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85.77%,从海拔28.7 m的湖滨至800 m的山区,都有水稻土分布。水稻土一般分布于既有灌溉水源、又有排水出路的地方,氧化还原过程交替频繁,淋溶淀积作用明显,有机质积累和富盐基作用强烈,有机质含量平均为40.89 g/kg,适应于烟稻轮作。三是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优质特色烟叶的生产。宁乡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全县年日平均气温16.8 ℃,1月日平均4.5 ℃,7月日平均28.9 ℃;年平均无霜期274 d,年平均日照1 737.6 h;境内雨水充足,年均降水量1 358.3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气候类型多样,具有多种类型的局部气候或小气候,具有生产优质特色烟叶优越气候条件。

2.2人力资源

宁乡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79万人,现有烟农9 816户,其中烤烟3 152户、晒烟6 511户。从种植面积来看,烤烟户均规模达到1.13 hm2,远远高于湖南省、全国户均规模,晒烟户均规模达到1 400 m2,拥有了一支稳定的职业烟农队伍。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稳定的烟农队伍为宁乡县特色烟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从烟管理队伍结构合理,宁乡县现有从烟管理人员650人,分为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共有300人。技术服务人员350人。这些人员管理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能有效指导和管理全县烟叶生产,为特色烟叶开发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源。

2.3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较好,近几年的投入力度大。硬件方面,以基本烟田为中心,做好烟水、烤房、机耕路、农机具、育苗工场、信息系统、基层站点、防雹网络八大配套。2005—2009年宁乡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22 737.31万元,其中烟水配套工程和机耕路建设投入11 543.81万元,密集式烤房建设投入11 193.5万元。全县共完成烟水配套工程688个,完成烟水配套面积3 880 hm2,建设密集式烤房4 859座(可满足5 500 hm2烤烟的烘烤),密集烤房数量居全省第1,其中50座以上的烤房工场9个,30座的烤房工场7个,20座以上的烤房工场5个,3座以上的烤房群438座。在软件建设方面,以生产组织形式创新为突破口,全县建立烟叶专业合作社5个,不断提高烟农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

2.4其他

宁乡具有悠久的种烟历史,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独特的调制方法和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造就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宁乡烟叶和宁级烟叶品种。特色烟叶的特色必须为卷烟工业所接受,并且在卷烟配方中特别是在高档卷烟中得以利用。近年来,宁乡县通过不断改进烟叶生产种植技术、规范技术规程,烟叶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所生产的烟叶已逐渐进入浙江中烟“利群”品牌的主料配方。特色烟叶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在卷烟产品中得到稳定的利用,产生经济效益。宁乡烟叶生产年生产量已达到1万t。2010年,国家烟草局下达宁乡2 500 t特色烟叶生产计划,现已进行规范生产,能较好完成。

3宁乡县特色烟叶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因素。宁乡县已具备年生产烟叶量1万t的规模和能力,但宁乡县的烟叶生产计划资源仅5 500 t,制约了生产的发展。二是技术因素。部分烟农对烟叶生产认识不足,一味地追求效益,追求产量,不顾烟叶质量,从而导致烟叶生产的田间农事操作不到位,生产技术方案难落实,制约烟叶质量的提高。生产的烟叶不能完全符合卷烟工业企业的质量要求。三是基础因素。宁乡县虽是一个适烟区,烟田基础建设也已得到一定改善,但同特色烟叶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基础建设只是就“烟水配套、烤房配套、站点配套”进行了部分的改进与完善,大部分烟区水利条件不能做到涝能排、旱能灌,电力设施、路网建设不能满足集约化烘烤、机械化生产的要求。收购场地、仓储设施、技术力量与特色烟叶规模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四是人才因素。近几年,宁乡县烟叶产业的队伍虽不断发展壮大,但纵观全县烟叶产业的队伍现状,不论是生产经营管理队伍,还是烟叶生产的技术队伍和直接生产者;不论是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还是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不论是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机构建设,还是教育培训的政策机制建设等,与特色烟叶发展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都有较大的差距。

4宁乡县特色烟叶开发思路

立足宁乡烟区实际,从确定特色烟叶质量指标入手,以工业需求为目标,强化保障措施和技术落实,形成有特色的宁乡优质烟叶品牌,使宁乡项目区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市场信誉和企业形象明显提高,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达到工业配伍要求。

4.1确立宁乡烟叶特色

纵观国际市场,国外的优质烟叶能够进入我国众多的名优卷烟配方,并在配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靠的是其独特的质量特征和良好的配伍性,而这些优质烟叶也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和管理水平下形成的。特色烟叶的形成,是烟区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烟区没有明确的烟叶质量特色定位,就无法打入重点企业、名牌卷烟的配方,无法为中式卷烟的发展提供优质原料,搞好烟叶质量特色定位是开发优质特色烟叶的重要基础。为此,宁乡烟区根据国家烟草局的安排,确立了自己的特色风格。其定位是香气质好、香气量高、烟碱适中、吃味醇和的风格特色。在开发过程中,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认真分析宁乡烟区烟叶品质特色,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宁乡烟区的烟叶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引导宁乡产区按照浙江中烟卷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需要组织烟叶生产,对宁乡产区特色定位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4.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制定区域规划

为保障宁乡县特色烟叶的开发,2010年省、市烟草局给宁乡且的烟叶生产增加了大量的投入,并且在不断追加和延续,目的就是保证宁乡特色烟叶的顺利开发。现在,宁乡正在努力实施,新增建了现代化的烤房工场4个(420座),现代化育苗工场10个,促进了特色烟叶的开发。不同烟区的生态条件、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生产出的烟叶特色也不尽相同。搞好区域定位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烟区生产资源,维护和保持烟叶特色[6]。制定烟区的整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是开发特色烟叶的重要前提。按照国家烟草局《中国烟草种植区划》要求,宁乡县根据自身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烟叶质量综合评价,确立了优质烟叶的适宜生产区,即宁乡2个烟草生产单元区域,建立了一个333.33 hm2连片的优质特色烟叶示范区,并辐射全县的10个种植生产区。根据宁乡县烟叶的主要品质特性、工业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制定了宁乡烟区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整体规划。

4.3配套生产技术规程

对制约烟区特色烟叶形成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深化研究,形成特色烟叶生产技术规程,逐步完善配套措施,搞好技术定位,是开发特色烟叶的有效手段。宁乡烟区针对本地情况,围绕提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改善化学成(下转第94页)

(上接第92页)

分的协调性、工业配伍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有关问题,研究建立了《宁乡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技术规程》。《烟叶成熟度研究》项目,就是针对宁乡烟叶成熟度不高、烟叶香气量不足、工业配伍性差的矛盾进行研究的主攻方向,这一项目的研究,有力促进了宁乡县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和烟叶质量的提高。宁乡县较大规模的工厂化育苗,完善了烟苗生产组织管理模式,使宁乡县的烟草育苗走上了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道路。宁乡县大型密集式烤房群的建设有力地解决了烟叶烘烤分散、难于管理、烘烤关键技术措施难以落实的矛盾。这些技术规程的建立和推广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特色烟叶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4.4强化措施管理

特色烟叶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科研和技术力量的支持,需要在深化研究的基础上,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烟叶生产的技术到位率。强化措施管理到位是开发特色烟叶的有力保障。一是加强对特色烟叶开发的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工业企业和科研单位领导参加的特色烟叶开发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开发的组织管理、协调督查工作,确保特色烟叶开发工作的进行。二是提高特色烟叶收购价格,保证烟农利益。特色烟叶不同于普通烟叶,它的生产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它的收购价格必须高于普通烟叶收购价,才能为烟农所接受。三是深化管理,落实责任。制定项目的管理考核办法,定期督查考核,确保生产措施的落实。四是搞好工业验证和利用,为特色烟叶开发明确方向和目标。在特色烟叶的开发工作中,工业企业作为项目协作单位,对开发的特色烟叶进行工业验证和利用研究,不断提出改进意见,使所生产的烟叶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产区要根据验证的结果,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方案,从而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5结语

特色烟叶的开发是一个综合、系统的过程,是当今卷烟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烟草发展的必由之路。适宜的生态条件、优质特色的烟叶品种、标准化生产的大田管理、先进的烘烤工艺、正确合理的分级、正常科学的收购、工业企业的验证使用,环环紧扣。只有正确处理好各项环节的关系,特色烟叶的开发才能顺利进行,从而保障生产适应中式卷烟发展需求的风格多样化的优质烟叶。

6参考文献

[1] 李克明.论中式卷烟开发、品牌扩张和维护[J].烟草科技,2004,11(4):10-12.

[2] 刘建福,刘钟祥,杨达辉,等.我国卷烟产品发展方向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3,10(1):9-12.

[3] 朱尊权.烟叶的可用性与卷烟的安全性[J].烟草科技,2000(8):3-6.

[4] 唐远驹.试论特色烟叶的形成与开发[J].中国烟草学报,2003,10(1):10-13.

工程质量管理特色篇3

进一步凝练特色,提高“质量工程”建设质量结合学院特色建设“质量工程”。我院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土建类高等职业院校,围绕工程办专业是我们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所在。在我国大力发展铁路运输,铁路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大的情况下,对我院来讲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近年来,学校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统筹发展的原则,更加注重内涵提升,“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在学院特色项目上还是有所欠缺,没有突出我们特有的优势。因此,我院将进一步依托交通土建行业、围绕工程办专业,坚持突出铁路工程特色,做强铁路工程类专业,做优道路桥梁工程类和工程测量专业,做精高速铁道及城市轨道类专业,做大工程管理类专业,发展建筑工程类专业,拓展机电类专业,走特色取胜的发展道路。将“质量工程”建设融入专业建设之中,继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专业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方针。

进一步完善“质量工程”相关政策自“质量工程”项目启动以来,学院及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针对各项目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管理办法。如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教学名师奖评选办法、精品(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办法、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多媒体课件评选办法等。这些办法从项目的申报、评选、立项建设、过程控制、经费支助、成果验收、奖励与评奖等各个环节做了详细规定,能够极大地规范学院“质量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为学院“质量工程”丰硕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随着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应该及时修改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条款使它能够很好的约束和控制“质量工程”的建设环节。同时,还应该向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学习不断完善“质量工程”建设的相关政策,弥补其中的漏洞。

进一步加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积极申报部级、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争取外部资金投入,以项目带动“质量工程”建设。

工程质量管理特色篇4

[关键词] 药学;计量;人才培养;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451.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c)-102-02

Head teacher's working for the new metrological pharmacy major

HU Huajun,WU Yihang,LIU Hongbo

(Department of Pharmac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task of the new metrological pharmacy major in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is to cultivate new talents with the pharmaceutical and metrological ability and serve for the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quality system. As a key player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e head teacher should kn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rological pharmacy major deeply and carry out pioneering work. In this paper, the head teacher's several opinons about the new major were commented.

[Key words] Pharmacy; Metrology; Talents cultivation; Head teacher

近年来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加速,培养药学人才的高等院校由原来的数十家猛增到300多家,但新增培养单位大多学习和沿用原高校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使得仅掌握传统药学知识的医药产品制造人才渐呈饱和趋势,而掌握现代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1]。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药品开发、生产和流通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要求也进一步提高。21世纪的药学教育日益关注创制新药和合理用药,在客观上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人才[2]。中国计量学院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药学基础、较强药学计量能力的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医药质量振兴事业。但作为新办专业,药学计量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任务,深入领会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的内涵,积极探究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对有效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作用。

1 提高班主任对培养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的认识

1.1 国家医药质量振兴事业需要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

自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来,我国药事管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多级药品监管网络体系,包括各级药检所、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机构就有数千家,仅浙江省这些机构就有近百家。他们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典、质量管理规范及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从药物计量、药物评价、药事管理方面做好药品开发、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科学监管,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同时,医药企业为了长远发展,也主动加强对药品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接轨国际标准和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培养具备药物计量、药物评价、药事管理方面综合能力的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非常符合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1.2 药学计量特色专业具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目前我国300多家药学院系的不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还没有一所高校专门设立了针对药物计量、药物评价、药事管理方面综合能力的药学计量特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药品监控领域对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通过对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方式来弥补专业方面不足,但这无疑也增加社会负担。因此,高校药学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有必要不断地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和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行业亟需的各类药学人才[1]。

中国计量学院作为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是一所以工为主,计量、质量、检测、标准、检验检疫特色鲜明,工、理、管、法、文、经、医(药)、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学系秉承学校的“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坚持“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药学教育模式,并以继承为基础,培育专业特色,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建设药学计量特色专业,明确确定以培养具有扎实药学基础、较强药学计量能力、适应国家医药质量振兴事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与学校发展定位和特色办学思想是一致的。

1.3 班主任在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活动中的重要性

发展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符合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但作为新办专业,当前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还亟待提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热爱所选专业,坚定成才目标?如何有效宣传药学计量特色专业,既能让社会上了解,又得到业内认可,同时也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心?如何切实加强学生在药学计量方面能力的培养,体现特色专业优势及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医药质量立业理念,增强对药学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如何指导学生深造和就业?等等。虽然有些问题不属于班主任的工作范围内,但作为新办专业,这些问题都是班主任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全面负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但同时班主任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排头兵,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线,有更多机会接触、思考和处理人才培养中的具体问题,可以从中获取很多教育活动资料和及时了解教育效果的信息反馈,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为药学计量特色新专业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工作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乃至整个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需要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开拓性地开展工作[3]。

2 发挥班主任在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本质特点是为学生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目标服务。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作为新专业,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的出台、实施总有一个时间上的落后,相比之下,班主任的工作显示得更快捷、灵活[4-5]。班主任身为学生的引导者、指导者、策划组织者,积极探究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能动作用。

2.1 传递计量特色办学思想,激发学生对医药质量事业热爱

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的一切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也对某些事情缺乏正确的态度。在专业上,这个想学,那个也想学,这山望着那山高,摇摆不定,浪费时间和精力,以致难以成才。作为班主任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确定职业理想、职业目标,指导他们为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的实现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对药学专业学生进行计量特色的专业教育,要发挥班主任作为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需要结合自身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客观地向学生分析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学科基础和与学校发展定位的吻合度,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优势,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信心。同时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人才服务国家医药质量事业、服务百姓健康,通过药学计量特色职业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投身医药质量事业热情,更加热爱所选专业,刻苦学习,努力成才。

2.2 抓班级管理和学风建设,营造计量特色的学习氛围

班主任要加强班级建设、激发班集体整体潜能。学生是生活在班集体中的,班级的学风和整体状况,对每一名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不宜采用“保姆式”教育管理,而应实现班主任指导下的班级自我管理。良好的班级建设是实现自我管理的保障,是营造良好学风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学校政策的传达和落实,关系到班集体的整体潜能能否有效激发。作为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的班主任,重视班级建设、党团组织的建设和规范、班委会和学团组织的建设、宿舍自管小组的建设、培养学生骨干发挥表率作用,使班级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坚持正义、积极向上。同时班主任也要善于指导班集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开展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学生活动,寓教于活动之中。如指导学生社团“中国计量学院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和学生刊物《医药方舟》,围绕质量点评、疾病防治、用药安全、医药管理、新药动态等内容开展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利于营造特色药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2.3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高校中都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课堂教学课时减少的同时,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要得到加强,其中包括重视学生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科研训练,我们学院在这些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如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小研究生”等不同形式人才培养策略,倡导和鼓励专业教师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项目研究,并且学院每年也组织一定数量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和学生科研计划项目吸引学生申请参加。此外,学院围绕计量特色背景,积极与药检所、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医院药房等校外单位密切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聘请校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科研工作。以上多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在实际中得到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班主任要响应学院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帮助学生联系指导老师,认真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目前已有很多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后,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而且还帮助指导教师完成课题任务。尤其学生在实习基地的良好表现得到校外指导教师的认可则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3 讨论

多年来,我校“以特色求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与实践取得了“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人才培养工作效果,生源质量和就业率排名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大部分毕业生均在质检系统内或普通企事业单位与质检相关的岗位上工作,直接服务于国家的质量振兴事业。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作为药学领域的新专业,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突破创新,所培养的计量特色人才在药物计量、药物评价、药事管理方面具备优势竞争力。但新专业发展要经历有一个过程,人才培养体系也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路人,要紧密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深入理解特色专业内涵,积极思考专业特色建设方案,以班主任的工作创新来推动学生的素质提高,将具有计量特色的药学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旭明.对药学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思考[J].药学教育, 2006,(5):5-7.

[2]张群, 吴曙光.紧跟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创新药学教育方式[J].医学教育探索, 2007,(12):1128-1129.

[3]唐日新,徐昌明.谈高校教育改革中班主任的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 2000,(2):115-117.

[4]张兴德,王九龙.浅谈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J].药学教育,2008,(2):16-19.

工程质量管理特色篇5

关键词:全要素;绿色施工;管理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mainl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quality, progress, cost. However, from the " green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 ISO140001 and on the green construction in the literature is not hard to see, especiall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personnel management,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ll elements of the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on personne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three big essential factors to improve quality, schedule and cost, equal status, the six elements are treated equally, common management. That is to say,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elements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three elements, the three elements from previous management into six elements of management, namely: quality management, schedule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personnel management, resour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is improves to some extent on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in management.

Key words:; total factor;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成本要素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调整、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来将项目成本控制在计划目标之中。一般情况下,一个施工项目要经历投标时的投标成本预测、开工前的成本预算、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完工后的成本汇总与分析、成本控制的总结及评价等五个过程。

目前在既有条件下应用某些绿色施工技术,会增大资金的投入,增加了建筑成本,比如无声振捣技术、采光屋顶太阳能利用及光伏发电综合施工技术、玻璃幕墙太阳能利用施工技术等。采用这些技术,在前期需要购买相关设备或者采取特殊措施,则较大幅度的提高了一次性的投入和建筑成本。但是,也有的绿色施工技术能够产生节约的效果,比如短钢筋头再利用技术、浇筑后利用剩余混凝土的节材技术、土石方挖填平衡施工技术、就地取材的采购办法等,这些技术又充分利用了资源,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做好绿色施工的成本管理,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全面的控制。

2.质量要素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就是对于工程项目质量所进行的指挥活动、协调工作和控制管理等。根据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的观点,它一般是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三部分组成的。由于绿色施工中会采用一些新型的绿色建材或者新式的绿色设施、设备等,这些直接关系到最终所形成项目的质量。因其本身被打上了绿色环保的烙印,那么相对于以往的材料和设备来说,在质量上势必会又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其原材料是再生的、可回收的,也可能是其在功能上进行了改进(如降噪、减排等对环境的影响)。值得强调的是,绿色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必须保证建筑产品满足建筑性能和质量的基础上,不能盲目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环保材料或设备。

绿色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周全详细的质量策划。在开工之前,依照业主要求、企业规划、项目实情等,合理的确定项目管理的质量目标(包括总目标与具体的目标),编制符合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规程、质量责任体系以及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等。

(2)强化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若无特殊规定,则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程序的相关文件,实时动态的监控项目质量,确保质量处于可控状态内。其中有两方面值得一提,第一,重点把好材料质量关,所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并进行严格的材料验收,特别是绿色建材和绿色环保设备务必需要考察其各方面的性能与指标,以确保能满足质量要求。第二,重视关键部位、关键节点。比如:地基、地下室、首层、屋面、卫生间等部位,不显眼或不常过人的部位,隐蔽工程,以及采用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进行实时监控。

(3)循序渐进的质量改进。施工条件和环境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管理团队的管理经验与能力也在随之提高,所以通过不断整合项目资源,改善施工条件,优化施工或管理方法,尤其是对于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深入了解,来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质量目标,不断提高施工各阶段中可交付的建筑产品的质量以及最终的产品质量。

总之,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不但要监督控制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确保硬件质量(包括土建工程质量、安装工程质量等),还要严格把关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程的软件质量(包括完善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等),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好质量管理,实现质量目标。

3.进度要素

工程质量管理特色篇6

(PDCA)全过程受控状态。通过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使党建工作目标更加鲜明、工作流程更加清晰、责任主体更加明确、业务推进更加规范、工作标准更加严格、结果评价更加科学;能够在各级党组织、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何燕斌领导干部、相关部门、党务工作者、全体党员中树立党建质量观念、形成党建质量导向,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目标,主动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素质能力,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能够建立起“输入需求、输出满意”的工作模式,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标准,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能够及时将党建工作中形成的创新经验与做法不断固化为长效机制,推动再实践与再创新,建设创新型党组织,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推动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自身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二、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方法

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由《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质量记录》五个部分构成,《管理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是控制性文件,《作业指导书》是操作性文件,《管理制度》是支持性文件,《质量记录》是证据性文件。五个部分“五位一体”相互衔接、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党建质量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系统,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作策划准备与体系文件编制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机构、开展前期调研、梳理总结以往党建工作、确定建设体系范围、明确党建工作主要过程、形成党建工作总体方针目标、收集党建活动相关文件与记录、广泛宣传动员、实施体系知识培训、编写体系文件并修改完善等。通过开展第一阶段工作,初步构建起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框架,从思想认识、人员机构、制度机制、物质资源等方面为体系运行做好充分准备。第二阶段是体系实施运行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召开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会、对管理者代表进行授权、组织学习体系文件、配置体系所需资源、正式运行体系、建立内审员队伍、实施内审员培训、适时组织内部评审、管理评审、外部专家评审、发现并纠正体系运行问题、修改完善体系文件等。通过开展第二阶段工作,使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健全完善,达到闭环管理的要求。第三阶段是体系总结验收改进提高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开展经验交流与推广、组织有关方面对体系建设总体情况进行评估验收、根据验收结论全面改进存在问题、围绕企业党建工作的新任务新变化充实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内容、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循环改进、推动创新提高。

三、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对相关人员素质能力要求比较高、涉及面比较广、前期工作量比较大的、兼具长期性与复杂性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在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抓好思想认识这个前提与组织领导这个基础。提高认识。要在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整个过程中,特别是遇到重点难点问题时,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扫清思想障碍,将宣传教育贯穿于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召开动员会、部署会、专题会、交流会等,组织针对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各阶段内容的专题讲座、到已经实施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发放学习材料等,运用企业内部网络、刊物等宣传媒体,不断深化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相关部门、党务工作者、全体党员对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坚定信心、明确方向,提高参与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力与本领,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凝聚各方面智慧与力量,共同推进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践。加强领导。成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部门、人员及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意见与工作方案,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加强监督检查,掌握工作进度,纠正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工作,开展经验交流,建立责任制考评,加大对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的领导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党建质量管理活动,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协调互动、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格局,推动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各项任务扎实落实。

2.立足实际突出特色

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是在以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企业为主体的党建工作中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理念与管理方法,强调的是思想方法的标准化,而不是内容的一致化。因此,在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绝不能照搬复制其它企业的体系文件,必须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画出“自画像”,编制出真正属于本企业的体系文件,这是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成功的关键。立足实际。就是要从企业所处行业领域、中心工作、党建工作、党组织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实际出发,认真梳理本企业党建工作流程要求、制度规范,总结党建工作特点特色与党建创新实践成果,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做好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与文件编制。体系文件要突出符合性,坚持“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使体系文件符合本企业党建工作实际;突出适宜性,做到“简而精、准而便”,形式要简,流程要精,文字表述要准,要便于查看、使用与操作;突出有效性,要着眼于过程控制、质量管理,注重体现与检验党建工作的效果。突出特色。就是从对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整体策划,到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构成要素的确定、党建工作方针目标的确定、各类体系文件的编制、工作流程的设置、工作职责的划分、记录内容格式的规范等,再到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管理评审、纠正改进等,都要突出企业自身特色。同时,要注重继续发挥企业以往党建工作中形成的特色文化、特色活动、特色载体、特色经验的重要作用,通过建设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使原有党建工作特色更加鲜明,效果更加显著。如:对于企业规模比较小、党组织层级与党员人数比较少的企业,可以将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中《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三个部分内容“三合为一”,简化体系文件。对于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好做法、长期坚持定期开展的特色活动,纳入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中进行管理,固化经验,形成长效机制,推动特色活动在体系运行中持续改进提高。

3.贵在执行重在坚持

工程质量管理特色篇7

具体措施

1本院于2001年初步构建特色技术准入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制定并实施《专科特色技术管理规定》,成立由医疗部门牵头、有关专科组成的专科特色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对特色技术实施准入管理。将准入标准量化、细化,按照“重点扶持、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采取“科室申报、集中答辩、投票评审”的方式,由科室填报“特色技术开展申报表”,由医疗部门汇总后,由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答辩。项目负责人就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答辩,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项目名称,技术的安全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创新性,国内外同类技术开展现状,经济和社会效益预测分析,预期开展目标,科研发展目标、所需的经费和条件等。

经过委员会投票评议,获得全体委员2/3同意的项目获得准入资格。对原有专科特色技术主要根据过去一年开展例数、技术安全性、实用性、先进性和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审核,通过审核将自动获得下一年度的准入资格,如未能通过,则取消该项目的资格。

2通过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专科特色技术的过程管理专科特色技术并不全部是理想、成熟的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构建规范、科学的特色技术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体系,促使医护人员加强对质量的重视程度,把握好专科特色技术实施过程中的质量,以确保专科特色技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

医院成立院、科两级特色技术质量监控机构,始终将持续改进质量作为特色技术全过程管理的重中之重。积极引进PDCA、TPS、QCC等先进管理理念、管理工具和技术,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校专家来院进行中层管理培训,建立特色技术缺陷直报制度、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分析和缺陷整改通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特色技术高质量开展的规章制度。医院注重营造一种追求精细的文化氛围,使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深入到全体医护人员的思维意识中,落实在专科特色技术实际工作中。

工程质量管理特色篇8

关键词:工民建;绿色施工;管理模式

1绿色施工管理概述

绿色施工就是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在满足建筑的质量和功能要求、确保施工的安全性的同时,尽量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与资源的浪费,降低甚至是消除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实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节能环保的目标。绿色施工管理就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地组织、安排和管理,实现绿色施工的特点[1]。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施工计划管控、施工过程管控和对施工人员健康和安全的评估四个方面。绿色施工管理在制度上就与传统的施工管理有所差别,首先是要有其自己特点的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标准,以企业自身的条件和要求来制定,要有明确的管理目的和机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能够实现四节一保。绿色施工管理也要沿用传统施工管理中一些比较好的管理经验,要不断地进行创新,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施工进行绿色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建设过程中对于资源的节约,使用更加环保、绿色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整体的环保特性。

2工民建项目中绿色施工现状

绿色施工的意义就是可以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绿色施工材料、施工工艺进行合理地应用。绿色施工是在传统的施工工艺上发展起来的,为的就是降低施工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情况[2]。如今,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为了提高自身的形象,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都会注意对施工现场进行控制和管理,尽量减少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更是对这方面管理比较严格,可是在其他的城市,在这方面做得就很不好,施工方对于这方面的管理也是不够重视,还是有着很多问题的。对于绿色施工,还是有很多建筑企业对其缺乏认识,不了解其意义所在,在施工的时候也就不够重视,不会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资源和精力,没有很好地执行绿色施工的标准。还有些企业会压缩工期、过度地控制成本,导致施工的质量达不到要求,这些也会影响到绿色施工管理的落实。

3工民建项目中绿色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绿色施工意识比较薄弱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可是在管理上还是缺少比较大的变化,采用的还多是粗放式的管理,施工管理办法也比较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绿色施工管理的要求,无法实现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的作用。企业在施工期间过于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对于绿色施工管理也不够重视,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普通的施工人员都认识不到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做好对于材料和资源使用的控制[3]。

3.2过度追求利益忽略管理

建筑施工就是将项目设计变成现实产品,而工民建项目则是为人们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优质的工民建工程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又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可是,有些企业过于追求利润空间,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过于严格,往往会削减绿色施工管理的经费以此来降低施工的成本。绿色施工管理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多企业也知道这一点,但是,由于绿色施工管理难度比较大,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材料等,而这些要比传统的技术、材料成本要高很多,会大量增加其施工的成本,所以,很多企业在这方面都不是很积极[4]。

3.3政府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我国也在陆续出台和绿色施工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不过还是有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难以适用于所有的施工情况和环节。比如说,对于建筑过程中能源的消耗以及废物的排放就缺少定额管理,政府只能是进行监督,无法进行定量的管理[5]。

3.4绿色施工技术比较落后

我国正式引入绿色施工管理的理念时间还不长,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办法,施工中经常还是使用一些比较传统的技术和设备,无法满足绿色施工的标准要求。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对于绿色施工管理的认识也不均衡,在实施过程会产生很多阻碍。

4工民建项目中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的应用

4.1提高绿色施工环保意识

要做好工民建的绿色施工管理,首先需要企业及其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认识,要有意愿还要有能力实现绿色施工管理,这就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从意识形态上提高他们的认识,从技术上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认识到进行绿色管理的意义,才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企业不只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绿色施工宣传,也要注意对普通的施工人员灌输绿色施工的理念,提高企业全体对于绿色施工的认识[6]。

4.2完善绿色施工管理机制

要不断地对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改革,使其不断得到完善,为绿色施工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和指导。这需要对工民建行业的特点和情况进行分析,还要结合施工单位以及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制定适用性比较强的制度。为了能够强化绿色施工管理,一定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进行管理,以相关的理论法规、标准要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严格的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各项制度和政策能够得到落实。根据每个阶段的要求和特点制定施工评价标准,这是进行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才能够掌握绿色施工的效果。建设各方一定要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从设计阶段就开始灌输绿色建筑的理念,施工的过程也要有监理单位的监督,对施工单位进行约束,施工方也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的实施绿色施工[7]。

4.3不断提高人员的管理素质

绿色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管理的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只有这些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够做好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因此,一定要注意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以及实践经验。要招聘那些高水平的、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经理人员来负责管理,还要对自身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8]。此外,绿色施工的管理要求和标准应该是实现每个环节的基础。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不同的员工应该接受不同类别的培训,这可以提高绿色施工管理的培训效果。应加强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管理技术,为管理和施工人员提供更多交流机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在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效率,保证民用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4加强技术管理实施

建筑绿色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可以保障实现绿色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研究新工艺,通过有效应用不断进行创新,有效提高企业施工水平。有效落实绿色施工技术,满足节能环保需求,有效平衡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样才更符合绿色施工要求。企业可以利用激励措施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可以深入地研究施工技术,提高工民建项目的绿色施工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4.5查验过程的质量管理

企业需要查验整个工民建项目的建设质量,需要获得质量管理部门的重视,不能因为自身利益建立不正当的利益关系,同时要禁止检验人员包庇工程质量问题。在实施质量查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建设质量问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解决,避免引发出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社会问题。此外需要整理工民建项目资料,对于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进行检查,并且出示书面报告,这样质量管理工作才会得到保证。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