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建筑施工行业8篇

时间:2022-08-24 20:57:52

建筑施工行业

篇1

关键词:环境;措施;材料。

中图分类号:R181文献标识码: A

1、指导思想: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响应国家低碳节能环保的政策,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2、组织管理

2.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

2.2根据目前企业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制定本工程的绿色施工目标:施工现场主要道路硬化、场地覆盖或绿化100%;工程降尘100%;沙土覆盖100%;进出车辆冲洗车轮100%;噪声和光污染控制100%。

3、定期对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增强全员“绿色施工”意识,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使每个管理者和工人从自我做起,自觉爱护施工现场一草一绿,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不乱扔废弃物,保护现场环境。

4、成立专门绿色施工检查评价小组,结合文明施工定期对绿色施工的实施进行检查评比,并提出改进建议。

5、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5.1环境保护措施

5.1.1大气环境保护

(1)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

(2)规划市区的施工现场,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3)施工现场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

(4)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

(5)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6)清理模板内已绑扎好的钢筋中残留的灰尘和垃圾时使用吸尘器,不得使用吹风机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

(7)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

(8)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有专人负责。

(9)施工材料、垃圾的运输:

①施工现场路面硬化处理的宽度应不小于出口。

②运输车辆严禁超载、超量装载运输。运输土方、渣土、垃圾等物质的车辆必须采用密封运输,必须持有市政管理部门批准运证件;

③施工现场门口处铺垫草帘子,设置洗车池,车辆出场前冲洗车轮。

④对预拌混凝土的运输要加强防遗洒的管理,混凝土浇筑完后必须在现场清洗干净车辆方可离开;

⑤施工现场有毒、有害废弃物的运输应确保不遗洒、不混放,应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5.1.2废气排放

(1)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车辆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2)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车辆尾气中有害成份的含量,应选择清洁燃油、代用燃料或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和高效燃料添加剂等。

(3)建筑材料采购要严格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产品。

5.1.3噪声影响

(1)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2)对施工机具设备进行良好维护,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3)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应有管理制度和降噪措施;

(4)对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木工棚、包锯、钢筋加工场等强噪音设备,要采取降噪防护措施:

(5)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保噪音标准(分贝)昼夜施工要求的不同,应合理协调安排分项施工的作业时间:施工应安排在6:00~22:00时间进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要求,确需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要会同建设单位一起向工程所在地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5.1.4水污染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对暴雨径流、生活污水、工程污水等不同来源的工地污水,采取去除泥沙、去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

(2)生活污水排放处理措施

①施工现场食堂、餐厅应设隔油池,生活污水经隔油池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网。

②临时厕所污水不准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应采用小型化粪池及渗透井对厕所污水进行处理。

(3)生产污水排放处理措施

①工程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②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设置沉淀池,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施工现场洒水降尘。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

5.1.5光污染

(1)对施工场地直射光线和电焊眩光进行有效控制或遮挡,避免对周围区域产生不利干扰。

(2)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眩光外泄;

(3)施工现场大型照明灯安装要有俯射角度,要设置挡光板控制照明光的照射角度,应无直射光线射入非施工区;

(4)夜间施工使用的照明灯,要采取遮光措施,限制夜间照明光线溢出施工场地以外范围,不对周围住户造成影响。

5.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5.2.1材料节约措施

(1)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

(2)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3)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

(4)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5)周转材料注意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

(6)要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的材料。

(7) 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

5.2.2材料选择利用

(1)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应尽可能就地取材。

(2)采取措施使用符合对环境无害,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的绿色建材。

(3)严格控制临时设施用料,尽量利用旧料、现场拆卸回收的材料。

(4)使用的模板、脚手板、安全网等周转材料要选择耐用,维护、拆卸方便,回收方便的材料。

(5)施工中购入的主材、辅材应符合设计对使用绿色材料的要求。

(6)装饰装修材料的购入,尽量选择经过法定检测单位认证的绿色材料。

(7)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彩钢板周转活动房,现场临时围挡采用装配式标准围栏,保证工地临建、临时围挡材料可重复使用率达80%。

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

5.3.1节水措施

(1)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

(2)制订计划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按预算用水量下调3%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

(3)生产、生活要推广节水型水龙头和使用变频泵节水器具,实施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用水量。

5.3.2水资源利用

(1)对施工现场的污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回收利用;

(2)居住区和建筑排水设置废水回收设施,用于绿地浇灌;

(3)施工过程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可结合实际情况收集屋顶、地面雨水再利用。

5.4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

5.4.1节能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提高节能意识。

(2)建立能源消耗台帐,制定节能措施。

(3)施工过程中要制订节能措施,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4)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指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节水、节电措施的实施,杜绝无谓的浪费。

(5)临时设施用电设备要使用标有“CCC”标记的合格产品。

(6)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能耗。

5.4.2节能效果

(1)制订节能计划,采取控制手段(主要为用电)。

(2)办公和生活照明灯要采用先进的节能灯具,做到人离灯闭。电脑、打印设备等工作人员离开要随手关机,以降低电消耗。

(3)对电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能措施。

5.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

篇2

做好工程监理工作,是建筑企业完成好某一项目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目前,很多建筑企业聘请的监理人员学历普遍比较低、资历低,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很大一部分都没有达到工作要求。监理技术员或者是监理工程师一定要全程跟踪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将标准和施工图纸执行到位,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监理人员很难做到这些。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工程都成了豆腐渣工程。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浪费了国家的能源,损失了国家的财产。我国部分施工企业的分配、用人、劳资制度改革滞后,常常存在有责无权、权责脱节等现象。传统的计划分配形式使得责权利没有统一性的机制,责任和利益不对等。这是建筑管理常见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2施工机械、材料质量不合格

一些建筑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原料的采购上随意的降低采购标准,完全不顾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一些不合格的原材料应用到建筑项目中去。同时,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一些合格的原材料也不能够合理的使用,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了工程质量。很多建筑企业在对建筑机械的使用上不能够严格把关,引进了一些陈旧和淘汰的施工机械,甚至一些新的先进的施工机械都不能合理有效的使用,更做不到及时的检查和维修,严重的影响了施工进度和质量。

3建筑管理的相关措施

3.1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安全工作一直受到国家和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直接与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挂钩。但是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亟待解决的一项工作内容。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从基础抓起,每个施工环节都要监督到位,施工前,一定要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施工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包括劳动保护用品的佩戴、安全教育工作的培训一定要落实到位,安全员或者是安全工程师一定要亲临现场。

3.2制定合同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的要有自己的法律专员、合同专职管理者,在进行某一项目的施工前,建筑企业要与项目使用者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合同所规定的内容一定要体现双方的合法权益,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签订,施工方一定要派专人进行合同的管理工作,并严格按照合同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施工。同时要将项目所签订的事项报请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3.3培养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

工程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我国工程建设人员多为普通农民工,缺乏基本的知识培训。多数的工程建设单位没有对新招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职业培训,导致技术人员和工人都不懂得施工现场的基本常识,这给施工质量控制造成了许多的麻烦。倘若要提高施工的质量,就要严格的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做好工程职业素质培养,才能让现场施工人员基本了解施工中的状况,快速处理,杜绝隐患。

3.4开展环保施工

现在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的严重,一定要按照国家环保法的规定进行施工,尽管选择环保型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5严控施工机械、材料的质量

施工时做好材料的选择、进场验收、保管和周转材料方面的工作。材料根据自身的品种、型号分区的堆放,设置标识和编号,建立台账。根据施工的流水段,划分好材料的计划用量,实施分批进场,避免积压周转材料造成经济损失。及时清理用完的材料,并加以归类,去除多余的材料。根据施工工艺选定施工机械,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布设。购买的机械要选择经济实用型,注重运行的质量。使用大型机械,要注意安排操作人员定期检查并填写资料表。

4结束语

篇3

关键词: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issues that concern the people’s great significance, to grasp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will have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 protection of workers in production,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指标,更是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是建设工程伤亡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一系列事件中,突出反映出当地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实。因此,一方面要求政府职能部门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讲政治的高度对待安全生产工作,恪尽职守,健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既要对违法情节的责任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又要对负有管理责任的企业领导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只有通过严肃法规和落实责任。只有通过严肃法规和落实责任,才能有效控制伤亡事故,真正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1人的不安全行为

1.1.1施工人员的素质,操作水平,熟练程度不一致,操作水平低,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人就会较多的出现不安全行为。

1.1.2人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如超体能,超负荷上岗,饮酒,内心压抑,精神过度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反应迟钝而作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安全的行为。

1.1.3思想上简单化,依赖性,选择性。经验主义,简单的推断和马虎的工作态度。

1.1.4由于外界环境刺激出现行为偏差。

1.1.5非理智行为的原因,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投机、逆反、赌气等心理支配,在生产中表现为违章作业,冒险蛮干,违纪现象等;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那么,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和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1.2物的不安全因素

建造不同的建筑物,对材料、机械设备、防护用品、施工技术等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建筑现场环境千差万别,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就会不断面临新的安全问题。

1.2.1建筑工程的流水施工,使得施工班组需要经常更换工作环境。施工过程中的周边环境、作业条件、施工技术等都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往往落后于施工过程,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例如:临边不搭设防护栏杆,安全网搭设低于施工作业层面高度,作业面没有实行全封闭;有的电梯井口无护栏,电梯井内隔层不设置防护;预留洞口、采光井、通风口不设防护盖,造成坠落事故发生。

1.2.2有些施工机械设备年久失修或带“病”作业,加上施工中超负荷运转,加重了设备的老化程度,容易造成事故。一些施工单位为了经济利益,使用一些破旧的安全网和伪劣产品,不能有效拦截高空坠物,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很重的“伏笔”。

1.2.3非专职机械操作人员擅自操作机械,造成机毁人亡;电工在接线时,不将电闸关闭,带电操作造成触电身亡;工人在脚手架上作业不戴安全帽、穿拖鞋以及不佩戴安全带,不小心失足,造成坠落死亡;高空拆架拆摸,架杆、模板往下乱扔,砸到地面施工人员造成坠物打击死亡。

1.3机制不健全

1.3.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匀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消防防火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和对各自的职责负责,经济承包合同未能体现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作业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且目标管理及考核,未能认真如实的执行和落实。

1.3.2建筑安全管理落后

我国很多地区没有专门的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很多企业趁转换经营机制之机,撤销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削弱安全人员,使得施工中安全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监督管理。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在当前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缺乏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一些企业非法转包,越级发包现象严重。还有一些建发单位和非法中介人利用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不顾企业安全资质,使得一些建筑企业资质与所承接工程等级不符,给施工带来不安全因素。

2. 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的目的是用来指导施工,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因此在编制时应紧密结合工程的地理环境、施工条件,尽可能细化、周密,确保万无一失。例如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应包括模板的制作、安装及拆除等施工程序、方法及安全措施,设计时不仅要有计算书,而且要有细部构造的大样图,同时对材料的规格尺寸、接头方法、间距及剪刀撑设置等均应详细注明。在重视国家规定的七项专业性要求较强项目的安全时,千万不能忽视一般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例如施工临时用电、夏、冬季季节性安全措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小型机具使用时的安全技术措施等,这些也可能是引发事故的重要环节。

3. 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3.1人的管理

3.1.1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3.1.2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的进行分析、讨论。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3.2现场管理

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特别是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3.3项目安全控制

项目安全控制是指项目经理对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控的一系列活动,从而保证施工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结构安全、则产安全和适宜的施工环境。 确保安全目标实现的前提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木、关爱生命的思想,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专职(兼职)安全员应持证上岗,保证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实行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应由承包人全而负责,分包人向承包人负责,并服从承包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责任。这些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作业队长、班组长、操作工人、分包人等。

篇4

所谓执行力,是指企业管理过程中,理解和实施管理措施的能力。企业的发展除了要有好的战略、先进的技术和足够的资金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施管理战略的执行能力。没有执行能力,任何伟大的、完善的战略计划都是“水中的月亮”、美丽的谎言。从这个意义上说,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

一、对建筑施工企业执行力的理解

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企业的执行力是指各个管理部门、各个项目、各个岗位员工贯彻执行公司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制度措施、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和实现公司经营战略的目标能力。它是连接公司战略决策与目标实现之间的桥梁,是把公司意图、规划变为现实的具体执行效果好坏的体现。其强弱程度将直接制约着公司的经营目标能否履行或顺利实现。对企业管理而言,再伟大的目标与理想、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缺少强大的执行力,将是无源之水,最终将是纸上谈兵。

执行力不是一个表象的问题,要达成“提高执行力”的目标,我们首先要找出执行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分析执行力不强存在的现象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达到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效果。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最缺乏的并不是业务知识能力问题,而是工作态度、强烈责任心和强大的执行力。执行力的关键在于人员行为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来自于执行计划,但是,很大企业的管理策略思想都在管理团队的设想中,平常都是通过与人员之间的沟通来推动策略的执行,因而有效沟通也是有效执行的重要前提。

二、执行力不强存在的几种现象

近几年,随着国家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建筑施工企业有了高速发展,企业往往缺少的并不全是战略、制度和措施,主要缺少的是一种坚决执行这些战略、制度和措施的毅力和魄力,缺少的是执行力度。企业内部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力的现象仍然存在,甚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步伐。概括起来,执行不力的现象有:一是只图形式,不问实效。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文件,习惯于当“收发室”、“二传手”,以为会议开了、文件发了,工作任务就完成了。二是责任不清,敷衍塞责。布置工作责任不明确、不细化,不能到岗到人;干工作推诿披皮,检查工作走马观花甚至是只部署不检查。三是抓而不实,抓而不力。工作不扎实、不深入、不持久,部署之时雷声大,落实起来雨点小。四是不得要领,忙而无功。不注意学习钻研,不善于把握规律,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思路不多,方法不对,措施不力。

因此,从机制建设入手,配合作风建设,大力加强执行力建设,是建筑施工企业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要提高项目的执行力,首先要分析项目执行不力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造成建筑施工企业执行力不强的原因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缺乏执行文化氛围。目前执行力不强的企业都缺少“没有任何借口”、“不讲条件”、“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姿态,虽然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有一套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中走样,有的成为挂在墙上的摆设,没有形成员工共同遵循的执行力文化氛围。刚进企业的新员工由于经验缺乏,不能正确认知环境和社会,遇到挫折便消极后退,工作热情不高。老员工面对重复性的工作,也容易产生思维和工作疲劳,工作缺乏动力、缺乏热情等。

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建筑施工企业大多都以项目为基本单位进行构建,一个项目的管理机构具有临时性,从进场组建到撤场一般就是两年左右时间,一旦项目完工后就马上解散。在项目工作的员工也是从公司各个地方调集,工作时间、经验和能力参差不齐,都或多或少带有过去的工作风格习惯。有的素质高,有的素质低,造成在执行制度和管理过程中标准不一致,效果不理想,制约了项目的运行和管理。

3、奖惩没有及时兑现。奖惩制度作为一项最基本的管理制度,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一直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基本构建单位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执行不彻底、执行不到位的个人以及阳奉阴违、拒不执行者实行责任追求制,没能真正发挥制作作用。有些项目重奖轻罚或只奖不罚,造成项目的指令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贯彻,有些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有效解决,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4、有效沟通不多。企业管理中虽然也存在部门的分工,但是更多的工作需要部门之间必要的沟通、相互协助才能完成,比如建筑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成本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都是需要企业的工程、物资、机电、经合、财务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做好。但实际管理过程中,部门之间过多强调各自利益,缺乏有效沟通的事情常有发生,造成企业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低下,管理目标不能及时实现。

四、提高执行力的举措

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执行力,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六个环节。

1、落实责任。瞄准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问责制度,建立健全任务分解、定期汇报、督促检查、公开通报、考评奖惩等制度。做到责任到岗、到人,层层形成抓落实的目标体系和岗位责任制,使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明确指标、完成时限、基本要求和责任追求机制。

2、加强督查。不断探索督查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坚持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明察暗访相结合,及时掌握落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提出解决问题之道。健全并强化抓落实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把抓落实的情况作为考核干部工作能力、作风的一项重要内容。

3、讲求方法。正确处理“抓大事”与“抓小事”、“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找准切入点,以切入点为突破口带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学会“弹钢琴”,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各方,不顾此失彼。深入实际,抓好典型,以典型推动工作。

4、改进作风。坚持抓工作落实与抓作风整顿同步进行,以作风的改进来促进工作的落实。强调“决—行—果”的一致性,做到“议而能决,决而能行,行而能果”。不能把抓过了当作抓好了,必须一抓到底、跟踪问效;不能把没发生问题当作没有问题,必须措施超前、防微杜渐;不能把突击性成果当作突破,必须抓根固本、打牢基础;不能把领导表扬当标准,必须头脑清醒、持续改进。

5、建立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员工建立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将员工薪酬、晋升向讲贡献、讲业绩转变,尽可能地挖掘员工的潜力,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要运用岗位履职关键绩效指标来管理执行力,从主要岗位履职业绩。行为态度,能力等主客观方面来评价个体的执行力。运用包括奖金、工资调整、轮岗、评选优秀、储备人才培养等具体奖惩措施辅之以一定比率淘汰制来更好的管理执行力。

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展望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力量和源泉。随着科技信息的日益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标准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高新技术得到不断发展与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建筑施工中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而且成为了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呈现出不断向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

1 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发展现状

建筑施工行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技术提高十分显著,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在建筑施工行业技术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了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复杂技术难题的能力和水平,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领先水平。从我国建设施工的一批又一批规模大、结构精、技术高、难度大、施工快的建筑物中,我们可以窥见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发展的轨迹。这是因为,建筑这些技术含量高,施工规模大,施工条件复杂的工程,对于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必然把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因此,总结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展望其发展的趋势,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由于我国人口越来越多,耕地逐步减少,环境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现代建筑施工行业基本呈现逐步向空中和地下两个方向同时发展,在空中建筑施工的高度和难度越来越高,向地下发展的困难更加艰巨。诸如在建筑和地下管线密集的区域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如果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去做,不仅需要搬迁、撤除大量的建筑和管线,还引起了重复施工的现象发生,造成了建筑工程成本比较高,施工周期比较长。而如果我们采用了现代高新技术来施工,就可以在地下管线以下连续墙的侧向打成凹槽。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深度基本可以达到了30米左右,建筑的效果非常理想。近几年来,向高空和地下开发发展建筑工程比较迅速。这是因为在建筑施工中采用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如盖挖法施工、矩形地下通道顶进施工工艺、远程计算机操纵机械进行土方开挖、计算机控制气压室进行施工等等,不仅大大加快了建筑工程的进度,也不断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2 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筑施工行业技术整体水平相比,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发展进步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奋力拼搏,努力追赶,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对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客观需要。

2.1 全面提升建筑施工行业的整体水平

我国始终把建筑施工行业技术进步作为全面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整体水平的主体,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扶持和帮助。

然而,要全面提升建筑施工行业的整体水平,就要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还要全面提高建筑施工行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通过集中培训、会议、参观、考察、深造等多种方式相互结合,积极为建筑施工人员创造机会与条件,使他们逐步学习掌握建筑施工行业新技术,进而更好地为建筑施工服务,进而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整体水平。总的来看,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一些建筑施工行业和单位的整体水平不够高,思想意识转变不够,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资源浪费极为严重。因此,要通过各种措施与手段,逐步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大力推行竞争择优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管理与技术水平。

2.2 大力推进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进步

当前,随着科技信息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行业也不例外。因此,大力推进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进步,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有效措施与方法,不断建立健全推进建筑施工行业技术进步的激励制约机制。要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的实际,积极研究制定运用高新技术的优惠政策,把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建筑市场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推进建筑施工行业运用高新技术的强大动力。此外,对于浪费大、效益低的技术,要逐步进行淘汰,这样就有利于促进高新建筑施工技术的全面运用与推广。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精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建筑施工行业技术队伍,要想推进高新技术的运用是比较困难的。进一步加大建筑施工行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力度,就要充分调动各类技术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技术交流的作用,使建筑施工行业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先进的技术。

3 结语

高新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出现,不仅有效解决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面临的许多困难与问题,而且还提供了更多更广思路与方法,更为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证。因此,对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既推动了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行业结构,建筑垄断,竞争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建筑业得到了迅猛发展。1980年,建筑业从业人员为1044.1万人,国有企业机械设备净值为125.7亿元,年完成总产值767亿元,施工面积2753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809万平方米。1999年,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3300万,机械设备净值为1040.7亿元,年完成总产值10062亿元,施工面积137593.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5682.6万平方米。

虽然建筑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行业总体平均水平提高不多。从人员结构看,整体素质提高不大,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建筑业初中以下人员所占比例为80%,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76%。低文化程度人员仍占到四分之三以上,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只有4%。动力装备率80年为4.0千瓦/人,98年仅升到4,3千瓦/人。人均竣工面积1980年为26.4平方米,1998年为32.4平方米。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没有大的变化,多数企业组织结构形式趋同。虽然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进行了十多年,但智力密集型的管理型企业仍然很少,原有大中型企业劳务力量没有分离出去,总体上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新成立的乡镇企业走的还是以人数取胜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路子,很多企业是靠全县、全市企业联合形成的规模获得的高资质,管理水平未见提高,本质上也不占有专有技术或核心技术。结果是企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趋同,只得在同一层次展开竞争,形成全行业的过度竞争形势。

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是缺乏行业组织的统筹规划和安排落实。虽然提出了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三个层次的设想,但是有目标没有规划,有设想没有措施,大多数企业只能去争取施工承包企业的地位和资质。

因此,需要研究行业组织结构构成,制定行业组织政策,通过建筑业资质管理等行政手段,根据市场需要去引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从而达到行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

建筑业应适度垄断

行业组织结构是指行业内各类企业的构成、协作方式、企业与企业间的垄断或竞争关系的框架等,涉及企业规模结构、组织关系、进入与退出、技术进步等问题。行业组织政策的作用是为调整行业组织结构而制定的指导性政策,以促进企业调整组织结构,促使企业组织向更高的组织层次跃升,并推动行业组织结构的进一步变化和优化。

进行行业组织结构调整、推行行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就是要造就行业的有效竞争,能否实现有效竞争是行业组织优化的标准。

非有效竞争有多种表现形式,过度竞争是其中之一。过度竞争一般发生在集中度较低的产业中。建筑业是行业集中度很低的行业,日本各产业的产业集中度CR8均在60%以上,美国汽车业高达97%,我国建筑业只有4.5%。产业集中度过低,一方面极难达成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造成大量企业为同一工程过度竞争。过度竞争阻碍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导致企业利润率过低,造成无效工作和隐形失业增加。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谢菲尔德对美国产业中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利润率进行回归分析,证明了集中度与利润率的正相关关系,即市场份额增长l0个百分点,利润率可以提高2-3个百分点。很显然,相反的结果是利润率下降,这在我国建筑业中有充分的体现。

过度竞争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的无差别化。众多企业以相同的组织形式、相近的管理方式、相似的生产水平开展竞争,过度竞争就是必然结束。

解决过度竞争问题,一是进行行业组织结构调整,二是进行产品(生产)结构调整,即形成差别化生产。组织结构调整与产品(生产)结构调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建筑业产品(生产)结构调整,必然带来行业组织结构调整,行业组织结构调整必然推动产品(生产)结构变化。

从组织结构调整看,当生产社会化达到更高程度以后,垄断是一种高层次的资本社会化,可以说是一种不同企业之间协调、联合的产物。垄断是科技革命基础上资本与生产集中发展的必然结果。

就垄断结构而言,从理论上可分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等几种类型。垄断竞争使竞争以新的形式发挥作用:包括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等等。垄断组织之间在合作的同时,也在价格、质量、品牌、售后服务等方面展开有威慑力竞争,并使垄断组织不得不进行研究开发,推动技术进步。垄断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由于新技术革命在促进生产集中化、大型化的同时,也造成某些产品、部件生产的分散化与小型化,并日趋专门化和社会化,这为大量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条件。虽然垄断组织占据优势地位,但自然进入壁垒不可能高到阻止中小企业进入的程度,生产和流通领域总有大量的空隙供中小企业生存、发展。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 财务会计 管理

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我们不仅仅要能够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建筑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管理,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稳定发展。

鉴于当前激励的市场化竞争,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才能更好地推动建筑企业新的发展机遇,而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作为保障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我国建筑施工行业财务会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混乱,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在现代化的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应该明确分开,相互协助,相互制约,而国外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都完成了这种分管的改革,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使得企业在发展中更具优势。首先,如此分工使得企业内人才的工作更为明确,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流畅运转。其次,这种方式使的企业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在明确的分工下,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也在不断提升,更提高了企业经济周转的效率,稳固了企业发展的步伐。我国在现代企业的改革中,也进行了此类的探索,但少有企业能够完全的完成,这种分管的不明确,使得企业的会计审计等部门也难以真正的独立,使得其职能不能很好的发挥。

(二)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上缺乏有序的结构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是要能够进一步确保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进行自我调整、自我管理,在另外一方面是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好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用。但是,从我国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还是面临不少的挑战,其中就包括企业财务信息缺乏科学性和可信度。这样就会在各个部门执行相应的命令时,造成各个部门间管理混乱,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很多都是由项目负责人直接进行任命,这样的做法就很有可能会造成企业信息可以进行随意更改,但是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说,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却往往能给自身带来巨大的利益,所以,很多的建筑施工财务信息人员与项目负责人之间达到某种“默契”,这样就会造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

(三)施工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制度不够透明和完善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违规方面不作为,相关的监管部门执法力度不够,使得相关法律规定的惩罚力度不够,这样就会造成会计违规惩罚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这也将会间接造成会计信息管理的不明确。另外,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管理不够科学的主要性原因。

二、如何来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行业财务管理

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来看,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来加强企业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第一,企业要能够实行集权性的财务管理体制,集权型的财务管理就是通过将企业财务管理的权利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集中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对财务管理上的有效控制,同时还能有效避免企业资金的挪用和资金使用资源的浪费,有利于企业资金的统一安排和调配,建立有序的财务管理机制,防止资金的非法流失。第二,企业可以详细规范财务审计管理和决策过程,从而有效避免很多违规操作现象的产生,同时也可以避免企业资金进入私人的口袋。第三,建立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对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起着重要的财务控制作用。

三、结束语

针对当前建筑施工行业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就认为,只有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建筑施工财务管理机制,才能进一步确保我国建筑施工行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从另外一方面看,我们还应该要针对不同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信息制度,进而能够对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做出典范,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的会计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晓翔,吕丽平.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研究与仿真[J].科技通报, 2013

篇8

关键词:信息化原因;数字化;网络技术普及;市场导向

引言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检测系统的广泛运用,建筑施工过程的精确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借助于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也得到加强,并使得建筑企业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建筑企业得以实现网上竞标、招标,这不但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还有助于通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支出和成本的监控,有利于优化建筑施工过程。

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原因

1.客观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传统的以人工计算工程造价的计算方式、手工描绘工程图纸的设计方案以及单纯的依靠人工体力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行为,以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建筑施工方面,引进高科技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施工生产方式和施工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是市场经济环境对建筑施工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主观原因

我国加入WTO之后,为了增强国内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破传统的“以政府分配项目,建筑公司承包”的建筑施工模式,促使我国的建筑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对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了“投标竞争”的形式,以谋求在建筑施工领域有步骤有层次的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意识。进而促使建设施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

但是,虽然国家在建筑领域内的这些改革,提高了我国建设施工企业的竞争意识。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实际的市场竞争时,也遇到“投标中标难、回笼资金难、验收结算难、项目低价中标后成本控制难”的难题。并且,由于我国现阶段市场竞争机制的还尚未完善,这一社会现实更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解决这四大难题的难度。由于社会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既然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改变市场竞争体制,为了寻求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从改善自身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入手,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创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经济结构、投资方式等方面入手,建立包括办公信息系统、企业资源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四部分的建筑企业信息管理体系。这四部分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建筑企业内部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建筑施工企业的这些改革创新的举措,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促使建筑施工企业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施工企业中,利用高新信息技术对建设施工实行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渠道,使施工企业从产值效益型转变为管理效益型的有效途径。

三、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

1.全面数字化的趋势加强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程度也得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在国内建筑施工行业中,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已经渗入到了建设施工的资源配置、建筑施工的财政管理、建筑施工的人员利用、建筑施工的日常安排等各个方面。其中,我国国内的很多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商机,打赢这场现代市场的信息战。更是充分地利用企业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不仅引进了先进的信息高新技术和设备,为施工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硬件环境。并且,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建设施工企业更是注重了数字信息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软件环境。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这不但为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众多生产经营部门实现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且还为这一趋势的推动提供了必要性。谁先掌握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谁就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机遇。

2.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的发展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机遇。这主要表现在借助于互联网,建筑施工能够得到更便捷的信息数据支撑,而且对于建筑项目的管理来说,网络同样提供了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有效途径。此外,在信息交换方面,借助于内外部网络则实现了对建筑施工信息数据的无障碍交换和共享,并且通过网络数据库的建立,为便捷的检索相关信息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和现代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电子商务也成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发展趋势。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操作性强、可复制和存档的便捷性也在建设施工企业的企业重组,企业合作中凸现出来。传统的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注重了“人”的主观地位,人才的流失可能导致整个建设施工企业无法正常运行。而网络及电子商务的运用,加强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即使没有当事人的参与,整个信息系统由于自身完善存档工作而保证企业高效的运转速度,也能在短时间内,综合有效地信息,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也降低了人的主观重要性。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实现,节约了建设施工企业出门洽谈业务的经费,节约了企业资金。

3.信息里用的科学化趋势加强

建筑施工企业统一的工期信息可分别为生产计划、材料供应、预算等方面。建筑施工统计部门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进行检索,而数据库规模和种类的增加, 使施工人员不但可以及时掌握施工项目自身的信息, 还可检索到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与管理规定, 获得全面的信息支持。此外, 检索结果还可加工为各种需要的格式输出, 支持办公自动化。在信息利用方面, 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 引入科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基础信息进行自动深加工, 进一步产生支持决策的有效信息。例如, 可提供工期、质量、成本分析工具软件, 分析比较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 排定下一阶段生产计划; 发现质量通病并查找原因; 及时汇总成本, 找出节支或浪费发生的主要环节。

4.市场导向性趋势加强

施工建设企业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形式,常常根据中标项目的水准完善市场价格数据库。与此同时,根据市场人工机械成本, 主材、周转材消耗水平建立市场定额库,进而修正企业内部定额数据库,另外在建设施工作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企业技术资料储备。建立基于企业内部定额及市场价格基础上的投标报价分析决策系统;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在不同标的、交易规则、业主、对手构成特定市场条件, 分析不同市场环境对投标人及投标技术、价格的影响, 分析价格变动因素,对照企业成本价格, 得出工程结算利润的变动规律, 再根据测算竞标对手出价范围, 结合几率分析判断修正报价。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拓展企业自身的信息渠道,以真正做到以市场发展为企业发展的标杆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依据市场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市场应对策略,促进建设施工企业的长足发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引进高新信息,不仅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工程建设管理、施工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业务往来的速度。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钱方杰;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 科技资讯,2011(02)

[2]马智亮,陈娟. 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施工技术,1998,(04) .

[3]高友弟.论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 2007,(10)

[4]张奇伟;浅谈建筑施工的信息化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2)

[5]甘雄锋.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探索[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09)

推荐期刊
  • 建筑实践
    刊号:10-1584/TU
    级别:部级期刊
  • 福建建筑
    刊号:35-1120/TU
    级别:省级期刊
  • 当代建筑
    刊号:23-1610/TU
    级别:省级期刊
  • 建筑
    刊号:11-1405/TU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