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8篇

时间:2023-07-27 09:28:20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1

关键词:言语行为;戏剧反讽;宏观言语行为;微观言语行为

莎士比亚的戏剧,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受全世界人们欢迎的。我们不但被戏剧中的情节所吸引,而且还对戏剧中莎士比亚对语言的处理所吸引。莎士比亚堪称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在他的戏剧中,表面意义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涵义。只理解表面意义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研究莎士比亚所使用的写作技法。在众多的技法当中。戏剧反讽是莎士比亚经常使用的,我们可以在很多戏剧中看到,如《第十二夜》、《错误的喜剧》、《李尔王》、《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言语行为理论可以有效地对戏剧反讽这种语言现象进行解读,从而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由说话者的意图与听话者的感知所产生的差距而导致的误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反讽效果。

一言语行为理论

austin认为话语具有“施事”功能,也就是说,说话的同时也是在实施一种行为。许多陈述只不过是“伪陈述”,人们所说的话根本不是有意图或者只是有部分意图来传递信息,做一说话行为的同时也在做施事行为…。他将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显性施为句,把不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隐性施为句。在显性施为句中,施为动词可看作是表达言语行为或施为用意的标签。而在隐性施为句中,由于缺乏具体的施为动词。发话人的真正意欲实施的言语行为或施为用意变得不透明,其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交际语境.

austin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种: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字面意义,指说话人说出一句有特定意义和指称的、能让人理解的话语的行为。言外行为指的是发话人通过话语来实施其交际意图或执行某个特定功能的行为,也称作言外之力或语力。言后行为指的是某一行为对听话人产生的影响,即话语说出之后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和结果。

j.r.searle在austin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不存在不带语力的句子”。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话语就是言语行为,而这种言语行为就是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也就是说,语言交际的最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他使我们的注意力从说话者的意图转向听话者对说话者意图的解读。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这一概念,即“一种施事行为通过实施另一种施事行为来实现的情况”。顾日国认为,有时是一言做多行,有时是一行得多言。言语行为既是一个个人行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行为,因为ausitn反复强调施事行为是规约性的,这就是施事行为的社会性。

searle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言语行为。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按话语字面意义推断出来的“言外之意”,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则指交际双方要根据共有的知识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出发话人的“言外之意”。

van  diik将文学看作是一种具有自己合适条件的、具体的言语行为。他将文学作品分为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宏观言语行为决定整个文本,而微观言语行为则可以由文本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句构成。宏观言语行为就是文学作品的作者通过其作品与读者进行交流时所产生的盲语行为,也就是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是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在戏剧中,剧中人与观众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就是宏观言语行为,而剧中人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就是微观言语行为。通过对宏观言语行为与微观言语行为的区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具有双重语境的戏剧反讽。

二反讽与戏剧反讽

“反讽”这个词直到1502年才出现在英语中,并且直到18世纪才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irony”通过拉丁文和希腊语进入英语,意思是“虚伪、掩饰”。从语用学的角度,反讽可分为四类,即言辞反讽、戏剧反讽、情景反讽和矛盾反讽。有的反讽很容易定义,但有的却很难,其中包括戏剧反讽。《布留沃文学词典》(百年版)将戏剧反讽定义为:有观众领会舞台上某个场景或菜句语的含义而剧中人却没有领会。《美国百科全书》(国际版)认为:“戏剧反讽使一出戏的观众或读者比剧中人物知道更多的东西,是剧中人的认识与某一行为实际上表现出的结果之间的一种对照;误会的一种形式是悲剧,处于这种场合的剧中人物说的话,对自己是一种意思,对那些比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当前处境的人又是另一种意思。”《牛津文学术语词典》给戏剧反讽所下的定义是“观众比剧中人更了解剧中人的处境,其预见的结果与剧中人所期望的结

果形成对照。”

虽然上_面对戏剧反讽所下的定义在某些方面有不同之处,但它们都体现了戏剧反讽的最基本的特点:观众知道了,但剧中人却不知道。我们将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戏剧反讽的最基本特点进行分析。

三言语行为理论与戏剧反讽

言语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来解释人们如何以言行事。反讽是一种间接施为句,实施的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而且是非规约间接言语行为,其“言外之意”必须要经过推导。间接施为旬一般者可以插入施事动词,但反讽却不能。正如haverkate所指出,言辞反讽与元所指表达是不一致的,言辞反讽没有施事动词“toironize”,其意义需要推导才能得出(研)。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说“canyoureachthesalt?”,我们可以将其变成“irequestyoupassil1ethesalt”,但是我们不能说“iironize…”。因为反讽是隐性施为句,所以要想理解它,我们必须了解反讽所发生的环境,也就是austin所认为的那样,我们必须与说话者有“公认的”语境。但是,戏剧反讽与一般反讽还有一些不同之处。戏剧反讽具有双重语境,其一是戏剧中角色之间共有知识所形成的剧内语境,即微观言语行为产生的语境;其二是戏剧与观众基于剧内浯境的戏剧语境,包括宏观言语行为所产生的语境。

在《哈姆雷特》中,有很多我们可以用言语行为理论进行解释的戏剧反讽的例子。在哈姆雷特听了鬼魂(死去的老哈姆雷特)讲述了他是如何被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父报仇之后,哈姆雷特开始装疯。其实这时候哈姆雷特的一言~行都是他真正情感的表露。波洛涅斯问了他几个问题,哈姆雷特因为“精神有问题”而给出的是“愚蠢”的答案。但哈姆雷特的答案是尖刻的,直指波洛涅斯的弱点:圆滑世故,表里不一,以奥菲利娅为工具来刺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j}清楚波洛涅斯不允许奥菲利娅与他接触。但通过问答之后,波洛涅斯只是感觉到这个神志不清的人所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1)olrdpoolnuis;doyouknow me,mylord?

(2)hamlet:excellentwel;youareafishmonger.

(3)ol rdpolonius:noti,mylord.

(4)hamlet:then1wouldyouwely~80honsetitman.

(5)olrdoplonuis:honest,mylord!

(6)hamle’t;ay,sir tobehonset,asthisworldgoes,is tobeonemanpickedout0ftenthousand.

(7)lordpo10mus:t[mt’8verytrue,mylord.

作为微观言语行为,也就是波洛涅斯与哈姆雷特的对话,哈姆雷特的回答是空的、无效的,虽然波洛涅斯承认哈姆雷特的回答有一些道理,但似乎对他没有任何效果,因为这些回答是愚蠢的,全是废语。波洛涅斯之所以认为哈姆雷特的话没有意义而造成误解,是因为他们没有公认的语境,波洛涅斯不清楚哈姆雷特已经知道他父亲死亡的真相。但是,从这段对话的两个不同的语境来分析,其言后行为(对听话者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剧内语境中,哈姆雷特的意图是让波洛涅斯认为他是真的疯了,而且波洛涅斯也确实这么认为。但是在剧外语境中,哈姆雷特是想让观众知道他在讽刺波洛涅斯的不诚实。作为一个小的宏观言语行为,哈姆雷特的回答确实是有意义的。他意欲说明一些事情,他的目标(言外行为)就是产生让人接受波洛涅斯是虚伪的这个结果,而且观众接受了这一观点(言后行为),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这段对话所发生的背景。

言语行为的单位可以是词(这个词必须有句子的功能)、词组、句子、段落或章节14nd,而且必须把它们看成是具有语力的话语。在戏剧中,为了达到反讽的目的,经常使用双关语。在上面这段对话中,话轮(2)就是使用双关语来进行反讽。哈姆雷特使用“ifshmonger”来讽刺波洛涅斯利用他与奥菲利娅的关系来调查他是否疯了。波洛涅斯将“fishmon一异cr”理解为“鱼贩”,所以他在话轮(3)中回答是“noti,lont”。所以,他认为哈姆雷特的话有些莫名其妙,这样哈姆雷特所说话语的言外行为就是空的、无效的。但观众了解哈姆雷特的真正用意。在观众这里,“ifshmonger”的意思是“皮条客”,也是哈姆雷特的意义所指。这样哈姆雷特的话就是有效的,而且达到了讽刺波洛涅斯的目的。在上段这个大的言语行为中又有很多小的言语行为,而这些言语行为的意图对观众来说是清楚的。话轮(4)中的“1wouldyouweresohonestarllan”和话轮(6)中的“tobehonest,8.8thisworldgo

es,istobeonerllanpickde outoftenthousnad”都是反话正说的例子。哈姆雷特也是用其来讽刺波洛涅斯的表里不一。

另外,在这种情景下哈姆雷特的讽刺言语行为也是恰当的(felicitosu)。对于剧中人来说,哈姆雷特的回答是可笑的,但是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哈姆雷特疯了。但是对于观众来说他的回答具有讽刺意义,因为观众是知道哈姆雷特是装疯的。观众从戏剧中所得到的与剧中人所理解的正好相反,并形成对照。正如张冲所说的那样,“戏剧反讽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是剧中人的无知,正因为他对别人的身份不清楚,正因为他对自己所处的情境的有利与否浑然不知,他在某种意义上比别人更自由:可以无拘无束地讲出自己换了个环境也许就不能讲的话,可以自由地做原来做不了的事情。’’

在《哈姆雷特》中三幕二场有一个名为“捕鼠器”的戏中戏,这个戏也是整个事件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转折点,也是《哈姆雷特》的一个特点。哈姆雷特想检验一下老哈姆雷特的阴魂所说的话是否是真的,便雇佣巡回剧团上演一部凶杀剧,其剧情与老哈姆雷特被毒死的情形一样,来看一下新国王的反应。这个时候观众中又多了一员,那就是哈姆雷特。当“戏中戏”演到奸夫毒杀国王时,新国王克劳狄斯就下令不要再演并离座返宫。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整个“戏中戏”做为一个大的言语行为,当然也可以说是一个小的宏观言语行为。这也符合顾日国的“一行多言”的说法。这个“戏中戏”的戏剧反讽言后取效行为结果就是怀疑被证实了。反讽的言后取效行为效果包括精神效果和功能效果。对于我们和哈姆雷特来说,这部戏中戏的作用在于检验新国王毒死老哈姆雷特是否是真的,而我们得到的答案是真的,这是这部“戏中戏”的功能效果。但对于新国王克劳狄斯,这部“戏中戏”有心理效果,他在真心地忏悔,因为我们看到了他在祈祷。

《哈姆雷特》这部戏剧最后一个且是最大一个反讽就是最后他们的复仇与争斗使他们失去了土地和国家。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及福丁布拉斯都肩负着为父报仇的责任。从表面上看,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可以说都为其父报仇了,因为杀父仇人都死了。但是真正为父报仇的是福丁布拉斯,因为杀父仇人没了,而且他最后还得到了这片曾经失去的土地。当然。对于很多剧中人来说,这个结局是他们离开这个世界才发生的。如果将这个戏剧反讽作为一个宏观言事行为,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当然,不同的观众会因自身的环境及生活背景会有不同的解读。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2

关键词:言语行为;戏剧反讽;宏观言语行为;微观言语行为

莎士比亚的戏剧,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受全世界人们欢迎的。我们不但被戏剧中的情节所吸引,而且还对戏剧中莎士比亚对语言的处理所吸引。莎士比亚堪称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在他的戏剧中,表面意义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涵义。只理解表面意义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研究莎士比亚所使用的写作技法。在众多的技法当中。戏剧反讽是莎士比亚经常使用的,我们可以在很多戏剧中看到,如《第十二夜》、《错误的喜剧》、《李尔王》、《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言语行为理论可以有效地对戏剧反讽这种语言现象进行解读,从而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由说话者的意图与听话者的感知所产生的差距而导致的误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反讽效果。

一言语行为理论

Austin认为话语具有“施事”功能,也就是说,说话的同时也是在实施一种行为。许多陈述只不过是“伪陈述”,人们所说的话根本不是有意图或者只是有部分意图来传递信息,做一说话行为的同时也在做施事行为…。他将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显性施为句,把不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隐性施为句。在显性施为句中,施为动词可看作是表达言语行为或施为用意的标签。而在隐性施为句中,由于缺乏具体的施为动词。发话人的真正意欲实施的言语行为或施为用意变得不透明,其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交际语境.

Austin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种: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字面意义,指说话人说出一句有特定意义和指称的、能让人理解的话语的行为。言外行为指的是发话人通过话语来实施其交际意图或执行某个特定功能的行为,也称作言外之力或语力。言后行为指的是某一行为对听话人产生的影响,即话语说出之后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和结果。

J.R.Searle在Austin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不存在不带语力的句子”。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话语就是言语行为,而这种言语行为就是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也就是说,语言交际的最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他使我们的注意力从说话者的意图转向听话者对说话者意图的解读。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这一概念,即“一种施事行为通过实施另一种施事行为来实现的情况”。顾日国认为,有时是一言做多行,有时是一行得多言。言语行为既是一个个人行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行为,因为Ausitn反复强调施事行为是规约性的,这就是施事行为的社会性。

Searle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言语行为。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按话语字面意义推断出来的“言外之意”,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则指交际双方要根据共有的知识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出发话人的“言外之意”。

Van  Diik将文学看作是一种具有自己合适条件的、具体的言语行为。他将文学作品分为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宏观言语行为决定整个文本,而微观言语行为则可以由文本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句构成。宏观言语行为就是文学作品的作者通过其作品与读者进行交流时所产生的盲语行为,也就是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是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在戏剧中,剧中人与观众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就是宏观言语行为,而剧中人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就是微观言语行为。通过对宏观言语行为与微观言语行为的区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具有双重语境的戏剧反讽。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3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戏剧反讽;宏观言语行为;微观言语行为

莎士比亚的戏剧,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受全世界人们欢迎的。我们不但被戏剧中的情节所吸引,而且还对戏剧中莎士比亚对语言的处理所吸引。莎士比亚堪称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在他的戏剧中,表面意义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涵义。只理解表面意义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研究莎士比亚所使用的写作技法。在众多的技法当中。戏剧反讽是莎士比亚经常使用的,我们可以在很多戏剧中看到,如《第十二夜》、《错误的喜剧》、《李尔王》、《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言语行为理论可以有效地对戏剧反讽这种语言现象进行解读,从而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由说话者的意图与听话者的感知所产生的差距而导致的误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反讽效果。

一言语行为理论

Austin认为话语具有“施事”功能,也就是说,说话的同时也是在实施一种行为。许多陈述只不过是“伪陈述”,人们所说的话根本不是有意图或者只是有部分意图来传递信息,做一说话行为的同时也在做施事行为…。他将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显性施为句,把不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隐性施为句。在显性施为句中,施为动词可看作是表达言语行为或施为用意的标签。而在隐性施为句中,由于缺乏具体的施为动词。发话人的真正意欲实施的言语行为或施为用意变得不透明,其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交际语境.

Austin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种: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字面意义,指说话人说出一句有特定意义和指称的、能让人理解的话语的行为。言外行为指的是发话人通过话语来实施其交际意图或执行某个特定功能的行为,也称作言外之力或语力。言后行为指的是某一行为对听话人产生的影响,即话语说出之后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和结果。

J.R.Searle在Austin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不存在不带语力的句子”。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话语就是言语行为,而这种言语行为就是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也就是说,语言交际的最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他使我们的注意力从说话者的意图转向听话者对说话者意图的解读。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这一概念,即“一种施事行为通过实施另一种施事行为来实现的情况”。顾日国认为,有时是一言做多行,有时是一行得多言。言语行为既是一个个人行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行为,因为Ausitn反复强调施事行为是规约性的,这就是施事行为的社会性。

Searle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言语行为。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按话语字面意义推断出来的“言外之意”,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则指交际双方要根据共有的知识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出发话人的“言外之意”。

Van Diik将文学看作是一种具有自己合适条件的、具体的言语行为。他将文学作品分为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宏观言语行为决定整个文本,而微观言语行为则可以由文本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句构成。宏观言语行为就是文学作品的作者通过其作品与读者进行交流时所产生的盲语行为,也就是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是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在戏剧中,剧中人与观众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就是宏观言语行为,而剧中人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就是微观言语行为。通过对宏观言语行为与微观言语行为的区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具有双重语境的戏剧反讽。

二反讽与戏剧反讽

“反讽”这个词直到1502年才出现在英语中,并且直到18世纪才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irony”通过拉丁文和希腊语进入英语,意思是“虚伪、掩饰”。从语用学的角度,反讽可分为四类,即言辞反讽、戏剧反讽、情景反讽和矛盾反讽。有的反讽很容易定义,但有的却很难,其中包括戏剧反讽。《布留沃文学词典》(百年版)将戏剧反讽定义为:有观众领会舞台上某个场景或菜句语的含义而剧中人却没有领会。《美国百科全书》(国际版)认为:“戏剧反讽使一出戏的观众或读者比剧中人物知道更多的东西,是剧中人的认识与某一行为实际上表现出的结果之间的一种对照;误会的一种形式是悲剧,处于这种场合的剧中人物说的话,对自己是一种意思,对那些比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当前处境的人又是另一种意思。”《牛津文学术语词典》给戏剧反讽所下的定义是“观众比剧中人更了解剧中人的处境,其预见的结果与剧中人所期望的结果形成对照。”

虽然上_面对戏剧反讽所下的定义在某些方面有不同之处,但它们都体现了戏剧反讽的最基本的特点:观众知道了,但剧中人却不知道。我们将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戏剧反讽的最基本特点进行分析。

三言语行为理论与戏剧反讽

言语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来解释人们如何以言行事。反讽是一种间接施为句,实施的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而且是非规约间接言语行为,其“言外之意”必须要经过推导。间接施为旬一般者可以插入施事动词,但反讽却不能。正如Haverkate所指出,言辞反讽与元所指表达是不一致的,言辞反讽没有施事动词“toironize”,其意义需要推导才能得出(研)。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说“Canyoureachthesalt?”,我们可以将其变成“IrequestyoupassIl1ethesalt”,但是我们不能说“Iironize…”。因为反讽是隐性施为句,所以要想理解它,我们必须了解反讽所发生的环境,也就是Austin所认为的那样,我们必须与说话者有“公认的”语境。但是,戏剧反讽与一般反讽还有一些不同之处。戏剧反讽具有双重语境,其一是戏剧中角色之间共有知识所形成的剧内语境,即微观言语行为产生的语境;其二是戏剧与观众基于剧内浯境的戏剧语境,包括宏观言语行为所产生的语境。

在《哈姆雷特》中,有很多我们可以用言语行为理论进行解释的戏剧反讽的例子。在哈姆雷特听了鬼魂(死去的老哈姆雷特)讲述了他是如何被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父报仇之后,哈姆雷特开始装疯。其实这时候哈姆雷特的一言~行都是他真正情感的表露。波洛涅斯问了他几个问题,哈姆雷特因为“精神有问题”而给出的是“愚蠢”的答案。但哈姆雷特的答案是尖刻的,直指波洛涅斯的弱点:圆滑世故,表里不一,以奥菲利娅为工具来刺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j}清楚波洛涅斯不允许奥菲利娅与他接触。但通过问答之后,波洛涅斯只是感觉到这个神志不清的人所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1)OLRDPOOLNUIS;Doyouknow me,mylord?

(2)HAMLET:Excellentwel;youareafishmonger.

(3)OL RDPOLONIUS:NotI,mylord.

(4)HAMLET:Then1wouldyouwelY~80honsetItman.

(5)OLRDOPLONUIS:Honest,mylord!

(6)HAMLE’T;Ay,sir tobehonset,asthisworldgoes,is tobeonemanpickedout0ftenthousand.

(7)LORDPo10MUs:T[mt’8verytrue,mylord.

作为微观言语行为,也就是波洛涅斯与哈姆雷特的对话,哈姆雷特的回答是空的、无效的,虽然波洛涅斯承认哈姆雷特的回答有一些道理,但似乎对他没有任何效果,因为这些回答是愚蠢的,全是废语。波洛涅斯之所以认为哈姆雷特的话没有意义而造成误解,是因为他们没有公认的语境,波洛涅斯不清楚哈姆雷特已经知道他父亲死亡的真相。但是,从这段对话的两个不同的语境来分析,其言后行为(对听话者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剧内语境中,哈姆雷特的意图是让波洛涅斯认为他是真的疯了,而且波洛涅斯也确实这么认为。但是在剧外语境中,哈姆雷特是想让观众知道他在讽刺波洛涅斯的不诚实。作为一个小的宏观言语行为,哈姆雷特的回答确实是有意义的。他意欲说明一些事情,他的目标(言外行为)就是产生让人接受波洛涅斯是虚伪的这个结果,而且观众接受了这一观点(言后行为),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这段对话所发生的背景。

言语行为的单位可以是词(这个词必须有句子的功能)、词组、句子、段落或章节14nD,而且必须把它们看成是具有语力的话语。在戏剧中,为了达到反讽的目的,经常使用双关语。在上面这段对话中,话轮(2)就是使用双关语来进行反讽。哈姆雷特使用“ifshmonger”来讽刺波洛涅斯利用他与奥菲利娅的关系来调查他是否疯了。波洛涅斯将“fishmon一异cr”理解为“鱼贩”,所以他在话轮(3)中回答是“NotI,lont”。所以,他认为哈姆雷特的话有些莫名其妙,这样哈姆雷特所说话语的言外行为就是空的、无效的。但观众了解哈姆雷特的真正用意。在观众这里,“ifshmonger”的意思是“皮条客”,也是哈姆雷特的意义所指。这样哈姆雷特的话就是有效的,而且达到了讽刺波洛涅斯的目的。在上段这个大的言语行为中又有很多小的言语行为,而这些言语行为的意图对观众来说是清楚的。话轮(4)中的“1wouldyouWeresohonestarllan”和话轮(6)中的“tobehonest,8.8thisworldgoes,istobeonerllanpickde outoftenthousnad”都是反话正说的例子。哈姆雷特也是用其来讽刺波洛涅斯的表里不一。

另外,在这种情景下哈姆雷特的讽刺言语行为也是恰当的(felicitosu)。对于剧中人来说,哈姆雷特的回答是可笑的,但是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哈姆雷特疯了。但是对于观众来说他的回答具有讽刺意义,因为观众是知道哈姆雷特是装疯的。观众从戏剧中所得到的与剧中人所理解的正好相反,并形成对照。正如张冲所说的那样,“戏剧反讽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是剧中人的无知,正因为他对别人的身份不清楚,正因为他对自己所处的情境的有利与否浑然不知,他在某种意义上比别人更自由:可以无拘无束地讲出自己换了个环境也许就不能讲的话,可以自由地做原来做不了的事情。’’

在《哈姆雷特》中三幕二场有一个名为“捕鼠器”的戏中戏,这个戏也是整个事件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转折点,也是《哈姆雷特》的一个特点。哈姆雷特想检验一下老哈姆雷特的阴魂所说的话是否是真的,便雇佣巡回剧团上演一部凶杀剧,其剧情与老哈姆雷特被毒死的情形一样,来看一下新国王的反应。这个时候观众中又多了一员,那就是哈姆雷特。当“戏中戏”演到奸夫毒杀国王时,新国王克劳狄斯就下令不要再演并离座返宫。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整个“戏中戏”做为一个大的言语行为,当然也可以说是一个小的宏观言语行为。这也符合顾日国的“一行多言”的说法。这个“戏中戏”的戏剧反讽言后取效行为结果就是怀疑被证实了。反讽的言后取效行为效果包括精神效果和功能效果。对于我们和哈姆雷特来说,这部戏中戏的作用在于检验新国王毒死老哈姆雷特是否是真的,而我们得到的答案是真的,这是这部“戏中戏”的功能效果。但对于新国王克劳狄斯,这部“戏中戏”有心理效果,他在真心地忏悔,因为我们看到了他在祈祷。

《哈姆雷特》这部戏剧最后一个且是最大一个反讽就是最后他们的复仇与争斗使他们失去了土地和国家。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及福丁布拉斯都肩负着为父报仇的责任。从表面上看,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可以说都为其父报仇了,因为杀父仇人都死了。但是真正为父报仇的是福丁布拉斯,因为杀父仇人没了,而且他最后还得到了这片曾经失去的土地。当然。对于很多剧中人来说,这个结局是他们离开这个世界才发生的。如果将这个戏剧反讽作为一个宏观言事行为,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当然,不同的观众会因自身的环境及生活背景会有不同的解读。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4

    [论文关键词]文学作品;反讽;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丁(J.Austin)于1962年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的功能除了陈述、描写、说明外,还可以实施某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之所述,言之所为,以及言之后果。其中,言之所为是该理论的研究重点。通过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s)、祈使、疑问及陈述三种句型来表达命令、请求、疑问及叙事的是直接的言之所为;间接言之所为是指通过实施一个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行为。听话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据常识及一般推理能力,评价言语行为则要通过适合条件。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在语言学界引发巨大反响,继而成为语用学的基础核心理论之一。此后,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进一步把适合条件归纳为:根本条件、命题内容条件、前提条件和诚意条件。他还把言语行为放在一组对话交际中分析,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语境因素,并进一步将言语行为分为五个大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及宣告类。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国外许多学者对该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玛丽·普兰特(M.Pratt)指出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范代克(Van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并区分出文学作品中决定整个语篇的宏观言语行为和语篇中单个句子所执行的微观言语行为。我国学者朱小舟认为,“宏观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与读者所进行的交流,即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反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学作品中惯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平均每4页就有一例反讽。文学作品中的反讽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修辞技巧上,也隐含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上。反讽的使用属于间接言之所为,其言外之意是对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海佛凯特(Haverkate)特别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

    三、《傲慢与偏见》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为读者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反讽艺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讲述青年男女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的同时,用反讽手法批判了19世纪初英国中上阶层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观。

    作者在小说一开场就通过反讽点明主题。“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作为卷首第一句话,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无疑会影响读者的认知思维,进而博得读者的广泛认同。但随后的一句“这样的单身汉……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又不动声色地推翻了上文的“真理”——不是有钱的单身汉想娶太太,而是尚单身的女儿非要嫁个有产业的男子不可。这便将句中“人们”的代表人物班纳特太太的真实心态表露无遗:一心要把五个待在闺中的女儿嫁给有钱人。经过“真理”的陈述及推翻,讽刺意味一目了然,令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禁为作者含蓄展现其智慧魅力拍手叫好。在小说结尾,书中的“智者”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等人都受到了现实的嘲讽,而可笑的“愚人”班纳特太太、科林斯先生等却被证明是正确解释了这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奥斯汀通过形式多样的反讽抨击了当时英国中上阶层错误的婚姻观,这既是这部小说的主旨,也是作者所执行的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为整个语篇定下了反讽的基调。

    四、《傲慢与偏见》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文学作品中,微观上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人物对白中,由小说人物执行。反讽作为《傲慢与偏见》中最出彩、最显着的语言艺术手段,在人物对白中贯穿始终。小说人物的反讽言语行为不仅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与整部作品的反讽基调相得益彰,令读者回昧无穷。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反讽也可分为五种类型,即: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承诺性反讽、表达性反讽和宣告性反讽。反讽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主要见于阐述类。

    1.阐述性反讽。阐述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陈述、描绘、报道、说明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所表达的命题是真的,适应方向是言语到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信念。舍尔指出阐述性言语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做出承诺”。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说话人在不相信命题真实性的情况下仍然发出话语,则该话语就含有言外之意,具有反讽意味。

    当班纳特太太得知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搬到了附近,便匆忙将此消息告知丈夫,并敦促他即刻去拜访这个新邻居。班纳特先生不堪其烦,故意气她说:“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我的好老爷,你太捧我啦。……”

    班纳特先生假意赞美妻子的美貌,是希望班纳特太太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从反面领会其言外之意。然而,班纳特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丈夫的嘲笑,反而信以为真,令读者忍俊不禁。 2.指令性反讽。指令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其目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者去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愿望,命题内容是让听者做某事。它的言之所为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当说话人发出一句话语要求或命令听话人做某事时,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他会依据关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判断说话人的真意。此种情形下,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

    班纳特先生故意不断地提到彬格莱,不明真相的班纳特太太感到厌烦,迁怒于咳嗽的女儿。但是,当她得知丈夫已经拜访了彬格莱,立刻兴奋异常,对丈夫说道:“你真是个好心肠的人,我的好老爷!……”“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啦。”

    班纳特先生一面说,一面走出房间"“。班纳特先生的回答就是一个指令性反讽。该言语行为并非针对女儿吉蒂,而是对一心只想着把女儿嫁给有钱人、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妻子的嘲讽。

    3.承诺性反讽。承诺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意图;命题内容是说话人做某事。它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通过许诺,说话人就自觉承担起做某事的义务。如果交际双方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又主动承担义务,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班纳特太太听说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住了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急于抢先结识,便试着说服丈夫尽快去拜访他:“……你的确应该去一次,要是你不去,叫我们怎么去。”“你实在过分心思啦。彬格莱先生一定高兴看到你的;我可以写封信给你带去,就说随便他挑中我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地答应他把她娶过去……”。。

    班纳特先生所说的“写封信给你带去”,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习俗的制约,班纳特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班纳特先生的许诺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毫无诚意的口头许诺,其实是对班纳特太太一门心思寻找有钱婿的挖苦讽刺。

    4.表达性反讽。表达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其目的是表达由真诚条件说明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式无适应方向。此类表达式所表达的命题的真是预设的,命题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

    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那傲慢的神情和居高临下的口吻令对方感到反感,以致遭到拒绝。当伊丽莎白以犀利、刻薄的语言历数他所犯下的罪恶时,达西再也不能保持沉默:“这就是你对我的看法!”达西一面大声叫嚷,一面向屋子那头走去。“你原来把我看成这样的一个人!谢谢你解释得这样周到。这样看来,我真是罪孽深重!’,达西所说的“谢谢你……”就是一例表达性反讽。凭借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达西一向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当他决定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丝毫不曾料到会遭拒绝。此刻突遭意料之外的指责和拒绝,达西内心的震惊和沮丧是不难想像的,但他毕竟是有教养的绅士,不便有过激的言行,于是他在房间里飞快地来回走动,并以这缺乏诚意的“感谢”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这一反讽言语行为使得这一幕成为小说开篇以来最强烈的冲突。

    5.宣告性反讽。宣告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这种言语行为与诚意条件的联系不是特别密切,因而较少出现由于违反诚意条件而实施的反讽言语行为。但是,海佛凯特强调指出“宣告性言语行为如果违反了合适性条件,同样可以表达反讽”。实现宣告不仅需要语言规则,还必须有超语言惯例——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另外一个适合条件就是可接受性,即交际双方都清楚说话人所承诺的行为将给听话人带来益处,所以听话人从内心愿意接受说话人的承诺。如果违反了该条件,话语就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所谓的“宣告”变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咖苔琳夫人是一位极度自负、傲慢无礼又尖酸刻薄的贵夫人。为了让外甥达西娶自己的女儿,防止伊丽莎白与他结合,她兴师动众地跑到班纳特家向伊丽莎白问罪,以此来扼杀他们之间的爱情。咖苔琳夫人对伊丽莎白威胁道:“……不允许(你)这么做。……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会斥责你,轻视你,厌恶你……”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5

[论文关键词]文学作品;反讽;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丁(J.Austin)于1962年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的功能除了陈述、描写、说明外,还可以实施某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之所述,言之所为,以及言之后果。其中,言之所为是该理论的研究重点。通过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s)、祈使、疑问及陈述三种句型来表达命令、请求、疑问及叙事的是直接的言之所为;间接言之所为是指通过实施一个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行为。听话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据常识及一般推理能力,评价言语行为则要通过适合条件。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在语言学界引发巨大反响,继而成为语用学的基础核心理论之一。此后,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进一步把适合条件归纳为:根本条件、命题内容条件、前提条件和诚意条件。他还把言语行为放在一组对话交际中分析,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语境因素,并进一步将言语行为分为五个大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及宣告类。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国外许多学者对该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玛丽·普兰特(M.Pratt)指出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范代克(Van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并区分出文学作品中决定整个语篇的宏观言语行为和语篇中单个句子所执行的微观言语行为。我国学者朱小舟认为,“宏观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与读者所进行的交流,即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反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学作品中惯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平均每4页就有一例反讽。文学作品中的反讽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修辞技巧上,也隐含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上。反讽的使用属于间接言之所为,其言外之意是对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海佛凯特(Haverkate)特别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

三、《傲慢与偏见》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为读者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反讽艺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讲述青年男女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的同时,用反讽手法批判了19世纪初英国中上阶层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观。

作者在小说一开场就通过反讽点明主题。“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作为卷首第一句话,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无疑会影响读者的认知思维,进而博得读者的广泛认同。但随后的一句“这样的单身汉……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又不动声色地了上文的“真理”——不是有钱的单身汉想娶太太,而是尚单身的女儿非要嫁个有产业的男子不可。这便将句中“人们”的代表人物班纳特太太的真实心态表露无遗:一心要把五个待在闺中的女儿嫁给有钱人。经过“真理”的陈述及,讽刺意味一目了然,令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禁为作者含蓄展现其智慧魅力拍手叫好。在小说结尾,书中的“智者”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等人都受到了现实的嘲讽,而可笑的“愚人”班纳特太太、科林斯先生等却被证明是正确解释了这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奥斯汀通过形式多样的反讽抨击了当时英国中上阶层错误的婚姻观,这既是这部小说的主旨,也是作者所执行的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为整个语篇定下了反讽的基调。

四、《傲慢与偏见》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文学作品中,微观上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人物对白中,由小说人物执行。反讽作为《傲慢与偏见》中最出彩、最显着的语言艺术手段,在人物对白中贯穿始终。小说人物的反讽言语行为不仅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与整部作品的反讽基调相得益彰,令读者回昧无穷。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反讽也可分为五种类型,即: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承诺性反讽、表达性反讽和宣告性反讽。反讽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主要见于阐述类。

1.阐述性反讽。阐述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陈述、描绘、报道、说明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所表达的命题是真的,适应方向是言语到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信念。舍尔指出阐述性言语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做出承诺”。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说话人在不相信命题真实性的情况下仍然发出话语,则该话语就含有言外之意,具有反讽意味。

当班纳特太太得知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搬到了附近,便匆忙将此消息告知丈夫,并敦促他即刻去拜访这个新邻居。班纳特先生不堪其烦,故意气她说:“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我的好老爷,你太捧我啦。……”

班纳特先生假意赞美妻子的美貌,是希望班纳特太太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从反面领会其言外之意。然而,班纳特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丈夫的嘲笑,反而信以为真,令读者忍俊不禁。 2.指令性反讽。指令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其目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者去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愿望,命题内容是让听者做某事。它的言之所为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当说话人发出一句话语要求或命令听话人做某事时,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他会依据关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判断说话人的真意。此种情形下,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

班纳特先生故意不断地提到彬格莱,不明真相的班纳特太太感到厌烦,迁怒于咳嗽的女儿。但是,当她得知丈夫已经拜访了彬格莱,立刻兴奋异常,对丈夫说道:“你真是个好心肠的人,我的好老爷!……”“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啦。”

班纳特先生一面说,一面走出房间"“。班纳特先生的回答就是一个指令性反讽。该言语行为并非针对女儿吉蒂,而是对一心只想着把女儿嫁给有钱人、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妻子的嘲讽。

3.承诺性反讽。承诺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意图;命题内容是说话人做某事。它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通过许诺,说话人就自觉承担起做某事的义务。如果交际双方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又主动承担义务,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班纳特太太听说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住了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急于抢先结识,便试着说服丈夫尽快去拜访他:“……你的确应该去一次,要是你不去,叫我们怎么去。”“你 实在过分心思啦。彬格莱先生一定高兴看到你的;我可以写封信给你带去,就说随便他挑中我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地答应他把她娶过去……”。。

班纳特先生所说的“写封信给你带去”,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习俗的制约,班纳特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班纳特先生的许诺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毫无诚意的口头许诺,其实是对班纳特太太一门心思寻找有钱婿的挖苦讽刺。

4.表达性反讽。表达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其目的是表达由真诚条件说明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式无适应方向。此类表达式所表达的命题的真是预设的,命题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

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那傲慢的神情和居高临下的口吻令对方感到反感,以致遭到拒绝。当伊丽莎白以犀利、刻薄的语言历数他所犯下的罪恶时,达西再也不能保持沉默:“这就是你对我的看法!”达西一面大声叫嚷,一面向屋子那头走去。“你原来把我看成这样的一个人!谢谢你解释得这样周到。这样看来,我真是罪孽深重!’,达西所说的“谢谢你……”就是一例表达性反讽。凭借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达西一向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当他决定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丝毫不曾料到会遭拒绝。此刻突遭意料之外的指责和拒绝,达西内心的震惊和沮丧是不难想像的,但他毕竟是有教养的绅士,不便有过激的言行,于是他在房间里飞快地来回走动,并以这缺乏诚意的“感谢”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这一反讽言语行为使得这一幕成为小说开篇以来最强烈的冲突。

5.宣告性反讽。宣告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这种言语行为与诚意条件的联系不是特别密切,因而较少出现由于违反诚意条件而实施的反讽言语行为。但是,海佛凯特强调指出“宣告性言语行为如果违反了合适性条件,同样可以表达反讽”。实现宣告不仅需要语言规则,还必须有超语言惯例——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另外一个适合条件就是可接受性,即交际双方都清楚说话人所承诺的行为将给听话人带来益处,所以听话人从内心愿意接受说话人的承诺。如果违反了该条件,话语就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所谓的“宣告”变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咖苔琳夫人是一位极度自负、傲慢无礼又尖酸刻薄的贵夫人。为了让外甥达西娶自己的女儿,防止伊丽莎白与他结合,她兴师动众地跑到班纳特家向伊丽莎白问罪,以此来扼杀他们之间的爱情。咖苔琳夫人对伊丽莎白威胁道:“……不允许(你)这么做。……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会斥责你,轻视你,厌恶你……”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6

[论文关键词]文学作品;反讽;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丁(J.Austin)于1962年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的功能除了陈述、描写、说明外,还可以实施某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之所述,言之所为,以及言之后果。其中,言之所为是该理论的研究重点。通过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s)、祈使、疑问及陈述三种句型来表达命令、请求、疑问及叙事的是直接的言之所为;间接言之所为是指通过实施一个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行为。听话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据常识及一般推理能力,评价言语行为则要通过适合条件。

言语行为理>:请记住我站域名/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国外许多学者对该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玛丽·普兰特(M.Pratt)指出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范代克(Van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并区分出文学作品中决定整个语篇的宏观言语行为和语篇中单个句子所执行的微观言语行为。我国学者朱小舟认为,“宏观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与读者所进行的交流,即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反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学作品中惯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平均每4页就有一例反讽。文学作品中的反讽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修辞技巧上,也隐含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上。反讽的使用属于间接言之所为,其言外之意是对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海佛凯特(Haverkate)特别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

三、《傲慢与偏见》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为读者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反讽艺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讲述青年男女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的同时,用反讽手法批判了19世纪初英国中上阶层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观。

作者在小说一开场就通过反讽点明主题。“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作为卷首第一句话,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无疑会影响读者的认知思维,进而博得读者的广泛认同。但随后的一句“这样的单身汉……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又不动声色地了上文的“真理”——不是有钱的单身汉想娶太太,而是尚单身的女儿非要嫁个有产业的男子不可。这便将句中“人们”的代表人物班纳特太太的真实心态表露无遗:一心要把五个待在闺中的女儿嫁给有钱人。经过“真理”的陈述及,讽刺意味一目了然,令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禁为作者含蓄展现其智慧魅力拍手叫好。在小说结尾,书中的“智者”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等人都受到了现实的嘲讽,而可笑的“愚人”班纳特太太、科林斯先生等却被证明是正确解释了这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奥斯汀通过形式多样的反讽抨击了当时英国中上阶层错误的婚姻观,这既是这部小说的主旨,也是作者所执行的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为整个语篇定下了反讽的基调。

四、《傲慢与偏见》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文学作品中,微观上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人物对白中,由小说人物执行。反讽作为《傲慢与偏见》中最出彩、最显着的语言艺术手段,在人物对白中贯穿始终。小说人物的反讽言语行为不仅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与整部作品的反讽基调相得益彰,令读者回昧无穷。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反讽也可分为五种类型,即: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承诺性反讽、表达性反讽和宣告性反讽。反讽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主要见于阐述类。

1.阐述性反讽。阐述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陈述、描绘、报道、说明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所表达的命题是真的,适应方向是言语到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信念。舍尔指出阐述性言语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做出承诺”。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说话人在不相信命题真实性的情况下仍然发出话语,则该话语就含有言外之意,具有反讽意味。

当班纳特太太得知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搬到了附近,便匆忙将此消息告知丈夫,并敦促他即刻去拜访这个新邻居。班纳特先生不堪其烦,故意气她说:“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我的好老爷,你太捧我啦。……”

班纳特先生假意赞美妻子的美貌,是希望班纳特太太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从反面领会其言外之意。然而,班纳特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丈夫的嘲笑,反而信以为真,令读者忍俊不禁。

2.指令性反讽。指令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其目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者去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愿望,命题内容是让听者做某事。它的言之所为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当说话人发出一句话语要求或命令听话人做某事时,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他会依据关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判断说话人的真意。此种情形下,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

班纳特先生故意不断地提到彬格莱,不明真相的班纳特太太感到厌烦,迁怒于咳嗽的女儿。但是,当她得知丈夫已经拜访了彬格莱,立刻兴奋异常,对丈夫说道:“你真是个好心肠的人,我的好老爷!……”“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啦。”

班纳特先生一面说,一面走出房间"“。班纳特先生的回答就是一个指令性反讽。该言语行为并非针对女儿吉蒂,而是对一心只想着把女儿嫁给有钱人、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妻子的嘲讽。

3.承诺性反讽。承诺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意图;命题内容是说话人做某事。它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通过许诺,说话人就自觉承担起做某事的义务。如果交际双方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又主动承担义务,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班纳特太太听说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住了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急于抢先结识,便试着说服丈夫尽快去拜访他:“……你的确应该去一次,要是你不去,叫我们怎么去。”“你实在过分心思啦。彬格莱先生一定高兴看到你的;我可以写封信给你带去,就说随便他挑中我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地答应他把她娶过去……”。。

班纳特先生所说的“写封信给你带去”,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习俗的制约,班纳特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班 纳特先生的许诺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毫无诚意的口头许诺,其实是对班纳特太太一门心思寻找有钱婿的挖苦讽刺。

4.表达性反讽。表达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其目的是表达由真诚条件说明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式无适应方向。此类表达式所表达的命题的真是预设的,命题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

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那傲慢的神情和居高临下的口吻令对方感到反感,

以致遭到拒绝。当伊丽莎白以犀利、刻薄的语言历数他所犯下的罪恶时,达西再也不能保持沉默:“这就是你对我的看法!”达西一面大声叫嚷,一面向屋子那头走去。“你原来把我看成这样的一个人!谢谢你解释得这样周到。这样看来,我真是罪孽深重!’,达西所说的“谢谢你……”就是一例表达性反讽。凭借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达西一向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当他决定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丝毫不曾料到会遭拒绝。此刻突遭意料之外的指责和拒绝,达西内心的震惊和沮丧是不难想像的,但他毕竟是有教养的绅士,不便有过激的言行,于是他在房间里飞快地来回走动,并以这缺乏诚意的“感谢”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这一反讽言语行为使得这一幕成为小说开篇以来最强烈的冲突。

5.宣告性反讽。宣告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这种言语行为与诚意条件的联系不是特别密切,因而较少出现由于违反诚意条件而实施的反讽言语行为。但是,海佛凯特强调指出“宣告性言语行为如果违反了合适性条件,同样可以表达反讽”。实现宣告不仅需要语言规则,还必须有超语言惯例——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另外一个适合条件就是可接受性,即交际双方都清楚说话人所承诺的行为将给听话人带来益处,所以听话人从内心愿意接受说话人的承诺。如果违反了该条件,话语就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所谓的“宣告”变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咖苔琳夫人是一位极度自负、傲慢无礼又尖酸刻薄的贵夫人。为了让外甥达西娶自己的女儿,防止伊丽莎白与他结合,她兴师动众地跑到班纳特家向伊丽莎白问罪,以此来扼杀他们之间的爱情。咖苔琳夫人对伊丽莎白威胁道:“……不允许(你)这么做。……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会斥责你,轻视你,厌恶你……”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7

关键词: 反讽艺术 言语行为 《傲慢与偏见》

一、前言

简・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文坛最耀眼的一位女作家,其小说的描法独特细腻,尤其是对话语言的描写幽默风趣,博得了古今中外读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习和争议。

约翰・兰索・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认为词语、表达式和句子不是存在于真空中的,它们总是在实际情境中为了某种目的或意图由人类创造、生成和使用。人们通过词语、表达式和句子,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行为。人们的话语分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塞尔继承和发展了奥斯汀的思想,进一步对言语行为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把言语行为分为行为(utterance act)、命题行为(propositional act)、语旨行为(illocutionary act)、语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同时将语旨行为学分为断定式(assertives)、指令式(directives)、承诺式(commissives)、表达式(expressives)及宣告式(declaratives)[1-2]。

二、反讽的艺术

本文以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3]为基础,分析语言行为学的运用,而反讽是奥斯汀小说最为显著的特色,隐含在人物、情节或主题中,以正面描述意义相左的暗示或对照技巧,以“似是而非的反论”方式传达作者的美学评价,故本文从塞尔的语旨行为分类入手,分析其反讽的艺术。

1.断定式反讽

反讽在断定式中的应用,断定式即陈述、描绘、报道、说明。如果在发出话语时作者并不相信语言的真实性,该话语就具有反讽意味,说话人希望并相信读者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等因素,从命题的反面领会自己的真意。如文章起始“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当读者(听话人)读到这一句时,单从语义角度或字面上理解,觉得只是陈述性开头而已,难以领悟其隐含的深层含义。这也是奥斯汀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讽刺而耐人寻味,含蓄而锋芒毕露,简洁而立意新颖。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给读者带来异样的感觉,促使他们去咀嚼其中的深层含义[4]。当接下来读到小说中贝内特女儿们和贝内特夫人“钓金龟婿”的技巧时,就可以领悟到这句开场白的反讽意味:一个尚未婚配的女人,无论她有钱没钱,肯定需要一个丈夫,甚至可以说,贝内特的女儿们,正因为没钱,更加急需丈夫。奥斯汀的言外之意作用到读者身上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跟随她的结构设计,不断打破原本对人物命运和小说结构的设想。当最终结局出现时,由于反差巨大,读者内心会产生强烈震撼,并将自己放到作家所处的年代和社会,也会将自己所处的社会与当时社会进行对比联系。这样,简・奥斯汀的“言外之意”所要揭示的主旨便得以在读者脑海中不断清晰明确。

正如结尾“I wish I could say,for the sake of her family,that the accomplishment of her earnest desir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o many of her children produced so happy an effect as to make her a sensible,amiable,well-informed woman for the rest of her life;though perhaps it was lucky for her husband,who might not have relished domestic felicity in so unusual a form,that she still was occasionally nervous and invariably silly.”依然是奥斯汀所特有的那种反讽的语调,但是这位粗俗浅薄、目光短浅的贝内特太太还是成了最终胜利者,荒谬可笑和举世公认的真理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指令式反讽

反讽在指令式中的应用,指令式即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或感觉说话人不可能要求他做某事时,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他会依据关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判断说话人的真意。如文章前几章节中伊丽莎白和达西共舞的时候,伊丽莎白有这么一段话:“It is your turn to say something,Mr.Darcy.――I talked about the dance,and you ought to make some kind of remark on the size of the room,or the number of the couples.”根据当时社会的礼节,跳舞是女士与男士社交的方式,故跳舞时双方会有所交谈。伊丽莎白本打算在沉默中与他跳完这一曲,但转念一想“It would be great punishment to her partner to oblige him to talk.”伊丽莎白采用了这一指令性言语行为,言下之意这种不礼貌的缄默使达西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换句话说,如果你默不作声,我要你谈些乏味而无意义的谈话来惩罚你,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

3.承诺式反讽

反讽在承诺式中的应用,承诺即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如果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前者又主动承担义务,这句话就具有了反讽意味。如作为牧师的柯林斯,为了弥补贝内特家财产被他继承的损失,就向贝内特家的二小组求婚。贝内特先生说了如下一段话:

“Very well,we now come to the point.Your mother insist s upon your accepting it.Is it not so,Mrs Bennet?”

“Yes.or I will never see her again.”

“An unhappy alternation is before you,Elizabeth.From this day you must be a stranger to one of your parents,Your mother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 if you do not marry Mr.Collins,and I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 if you do.”一句“I will never see her again.“向伊丽莎白提出了反威胁,使其置女儿于可笑的选择境地,其实是给女儿以有力的支持。同时先生的承诺使用的是太太的原句,只是将结构上的否定词去掉,便产生了相反的语义,体现出贝内特先生言语行为虽然违反常规,但产生了讽刺效果。

4.表达式反讽

反讽在表达式中的应用,表达即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如果表达式所表达的语言是预设的,好运语言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如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的时候,达西认为自己是在屈尊向伊丽莎白求婚,因此言语充满傲慢,而伊丽莎白也毫不示弱,倾诉心中的怨气:“She further hurts Darcy by frankly declaring:‘From the very beginning,from the first moment I may almost say of my acquaintance with you,your manner impressing me with the fullest belief of your arrogance,your conceit,and your selfish disdain of the feelings of others...and I had not known you a month before I felt that you were the last man in the world whom I could ever be prevailed to marry’”达西显然受不了心理从优势到劣势的大幅落差,这一点从他回应“Thank you for explaining it so fully.”然后离开,读者不难看出来。

5.宣告式反讽

反讽在宣告式中的应用,宣告即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如果说话人知道自己所承诺的事不符合听话人的利益而是将给对方带来坏处或灾难,且他相信听话人并不希望他做这件事,但他仍然决定发出该话语,这时,话语就违反了可接受性条件,因而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具有威胁的含义。如咖苔琳夫人拆散达西和伊丽莎白的一段话:“Do not expect to be noticed by his family or friends,if you willfully act against the inclinations of all,you will be censured,slighted and despised,by every one connected with him.Your alliance will be a disgrace ;your name will never be mentioned by any of us.”结果起到相反的作用,让伊丽莎白对达西误会尽消。在语用上达到相反的效果,很好地起到反讽的作用,同一段话在不同心境里达到不同的效果,最后直接玉成了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结合。

三、结语

本文从反讽学五个语旨行为学的角度对《傲慢与偏见》的言语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由此可见,当语言行为用于反讽艺术中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有时可以达到喜剧效果。细致的刻画和睿智的嘲讽构成了作者独特的叙述风格,从而使小说成为一部闪耀着喜剧色彩的现实主义杰作。

参考文献:

[1]Searle,J.R.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2]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NewYork:Longman Group Ltd,1983.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篇8

关键词: 反讽语 语用模糊 元语用意识 关联理论

一、引言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会经常听到或用到反讽语。反讽语是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反讽语又属于语用含糊的范畴。在日常交际中,说话人说出反讽语,听话人如何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对反讽语进行理解呢?本文从语用模糊的角度,根据元语用意识和关联理论对反讽语进行研究。

二、语用含糊

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是言外之意(俞东明,1997)。例如,当小王向小张询问工资情况时,小张回答:“哎呀,不多,大概就2000左右吧。”这时,小张的回答就具有模糊性,2000左右既可以是1998.5,又可以指2145。这个时候,小张使用了模糊语言,即没有明确地说出自己的具体工资――2156。使用模糊语言可能是小张以为没有必要向小王交代清楚自己的工资具体数额,还有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工资不高,而不愿意透露。

在日常交际的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进行会话交流,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手势语等)交流。语言交际可以分为刻意言谈和随意言谈。在日常会话中人们的语言通常都是比较随意的,都不约而同地带有“约略”(approximation)、“模糊”(fuzziness)、“笼统”(generality)、“两可”(ambiguity)、“含混”(ambivalence)等语用含糊(pragmatic vagueness)现象。另外,还有寓意的,即在日常会话里有时会带有隐含的“比喻”(metaphor)、“弱陈”(meiosis)、“反讽”(irony)、“夸张”(hyperbole)等表达(何自然,2000)。如果说话人的话语不能从字面本来的意义进行理解的时候,对于听话人来说,他就要根据字面的意义及上下文和语境对该话语做出并非原意的解释,这时就对话语进行了寓意的理解,而寓意句属于日常会话中的随意言谈。下图可以清楚地表达出日常会话随意言谈与语用含糊的关系。(如图1)

(何自然,2000)

由此可见,反讽语属于寓意句中的一种,即不能从字面的意义理解话语,因此,交际者要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对话语做出非原意的解释。

三、反讽语

在交际与交往的过程当中,人们会使用与自己的感觉或是当下的事实完全相反的语言,这就是反讽语。反讽是通过赞扬责备或通过责备赞扬,即所说和所指正好相反。说话人在说话的时候,如果并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话,这个时候他所说的话语就具有反讽意味。

反讽体现在命题内容和语境的不相符性,比如:谢谢你弄坏了我的新车。弄坏了新车本身不能得到车主人的感谢,这时候说话人的意图应该是批评或是抱怨,表达自己强烈的愤慨。

人们在日常会话之中为什么会使用反讽语这种具有寓意的语言,而不是直接使用非寓意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呢?反讽的交际目的包括蔑视、批评、赞扬、强调或是幽默。说话人在使用反讽语言的时候,主要是想通过反讽的手段来加强自己的交际目的。例如,大雨滂沱的一天早晨,小王对小张说:“嗨,快看呀,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这下上班可方便了!”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是说今天的天气好,上班不会有阻碍。而实际上,正是由于今天下大雨,出行很不方便。小王这时候的话语就是与此时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相反的,目的是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并通过这句反讽的话语,加强了这种不满的情绪。

四、元语用意识

在日常交际中,交际者要对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要素进行选择,相互协商,适应交际的需求。在选择过程中,交际者总会根据交际的目的对不同的语言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方面的权衡和考虑,并赋予选定的语言要素以不同形式的意识凸显。这就是元语用意识。根据元语用意识,交际者对语言的选择(模糊语言)也必然带有不同程度的元语用意识。有些模糊语言是说话者根据交际的需求而故意说出来的,如反讽语。而有些模糊语言是完全没有意识的自动处理(庞加光:2008)。我们根据元语用意识的程度和话语的模糊程度将语用含糊分为以下四类(见图2):

在这个横竖坐标轴上,横轴表示元语用意识程度从低到高,竖轴表示话语模糊程度从低到高。坐标上的四个点分别代表不同的模糊和元语用意识程度。A点表示弱元语用含糊类,B点表示弱元语用精确类,C点表示强元语用精确类,D点表示强元语用模糊类。而本文讨论的重点反讽语属于强元语用类,即说话人有意识地使用反讽语来表达对事件或事物等的看法。

五、反讽语分析

关联理论认为,任何交际都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首先,它是说话人发出明示刺激的过程。明示刺激指的是说话人设计来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并让听话人把注意力转向他交际意图的刺激,这种刺激需要足够关联,值得发话人处理,即满足关联的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刺激都携带一个最佳关联假设(Sperber & Wilson:2001)。交际对于听话人来说是一个推理的过程,说话人发出明示刺激之后,听话人会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选择可能程度最高的关联,从而形成对话语的理解。

1)甲和乙在看完一场电影之后,甲对乙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还真是一部电影。”甲说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是在电影院里看的,也是由大屏幕播出来的,时长刚好是一部电影的长度,这部电影根本就不能叫做电影:情节混乱,主题不明,画面阴暗。甲这句话是强元语用模糊类反讽语,因为他并没有说出“某种程度”指的具体是什么,而是选择了模糊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反讽意思。乙根据最佳关联假设,必然认为甲的话语和这场电影有关,于是选择了可能性最高的关联:这根本就不是一部好电影。甲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加强自己对这部电影的不满或是对乙在了解电影内容的情况下请自己看电影的不满。

2)甲乙约好了在下午四点钟见面,而乙却迟到了将近半个小时,这时候甲说:“你来得可真够早的,现在都16点25分42秒了。”甲的这句话是在批评乙迟到这么久,并且进行抱怨,自己等了好久也不见人来。这句话属于强元语用精确类反讽语。“来得真够早的”从反方面批评了乙迟到了那么久,而后半句话又把时间精确到了秒,这是在以反讽的手段向乙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根据最佳关联假设,乙在听到这句话之后,会把这句话和自己迟到这件事联系在一起。“早”表示晚,时间更是表达了此时甲不耐烦的心情。因此这是反讽语的一种精确的表达方式。

六、结语

本文从语用模糊的角度,根据元语用意识和最佳关联假设对反讽语进行了分析,反讽语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十分常见,因此,对反讽语的理解也十分重要。反讽语是说话人故意实施的一种言语行为,并且想通过反讽话语表达一种情绪,或不满、或抱怨、或赞扬、或喜悦等。反讽语是交际的一种手段,有特殊的交际目的,是值得研究的。

参考文献:

[1]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0.

[2]何自然,陈新仁编著.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何自然.再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2000,(1):7-13.

[4]侯国金.语用含糊的标记等级和元语用意识[J].外国语,2005,(1):41-47.

[5]庞加光.语用含糊的认知语用分析及其语用化[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4):13-17.

[6]冉永平,张新红编著.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