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8篇

时间:2023-07-27 09:28:48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篇1

【关键词】哲学观点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对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和运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的话,那么,这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的教学活动来说,其方法论意义就更加直接。作为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者,我们如何将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分析一下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以哲学观点并阐述它们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企业的发展要与国家的政策相结合,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要走出困境,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又要依靠国家政策;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同时不断深化,扩大开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在政治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要发展起来一要靠自身艰苦不懈的努力,二要结合国家的扶贫政策及发达地区的援助;我国实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同时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来指导自身的学习生活,既要刻苦努力,坚持不懈,又要充分利用学校营造的良好学习环境和国家的有利政策来实现成才的理想。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方案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在经济学教学中,在讲授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时结合学生对价值规律的作用即市场的调节作用的掌握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理解和运用。在复习宏观调控的手段时,运用学生对财政、税收和银行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关注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民生(农村医疗)的投入,国家对个税的调整及银行利率的调整等,让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在哲学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明白哲学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是: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基本运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教材上的知识点与材料的关系,进而把知识点扩散,做到触类旁通。

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也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自觉地把这一矛盾的思维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如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国民收入分配最终用途中的积累与消费、生产与消费以及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由一系列规律、范畴组成的,对立统一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讲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一把钥匙。比如,质量互变规律阐述的质和量、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运动和静止、实践和认识、真理和谬误等等;政治常识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我国国家制度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及国家的各项重大政策等知识,其中的民主与专制的关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等等,它们之间无不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只有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每个基本范畴的实在内容,加深基本原理的理解,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为首要、基本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一总的原则和方法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篇2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行政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B0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38 ― 02

一个国家要想不断实现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就要保障公民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要具备和谐稳定的国家政治。目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步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按照法律的要求,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能够有效应对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考验,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

(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含义

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包括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如: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等,是在当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也是一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从研究领域和侧重点上来说,其具有两种代表性观点:(1)“体系说”、“系统说”。何增科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以制度体系为支撑,以目标体系为追求的结构系统,其基础就是价值体系”;而应松年则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国家经济建设体系、政治建设体系、文化建设体系等在内的制度与体系总合,是国家治国理政制度体系的总称”。(2)“制度说”。罗自刚认为:“国家治理体系能够保证国家得到有效治理,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治理体系构成的制度体系”;而俞可平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包括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些列制度和程序,是规范社会权利运行的一系列制度,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一些列程序”。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界定上,丁志刚认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主体的现代化、治理客体的现代化以及治理方式的现代化、治理目标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适应现代变革的本质要求而对自身进行的现代化。”而方涛则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注重治理能力建设,把各个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增强其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的意识。”

(二)加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在整正治理思路、健全治理制度等领域的过程中,加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作用,能够顺应时代与社会的进步要求,是实现全面应对国家治理难题与治理困境,实现人民群众期待而提出的治国理政思想。王胜平认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从价值论维度看,具有重要的动力供给和价值实现功能;从认识论维度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逻辑的确证;从实践论维度上看,其具有强烈的实践导向性,通过主体间关系的调整和主客关系的和合理定位,能够直接改善治理效果。”黄秋生、罗成翼则认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振兴民族,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伟大策略”。欧阳康认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能够帮助我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话语体系,能够在学术上理清与国家治理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为党和国家提供‘治国理政’的咨询报告和决策建议”。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哲学思考

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去探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包括有形现代化和无形现代化,科学技术、方式方法、手段工具等现代化是有形的。而目标、价值等方面的现代化是无形的,但是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有形的现代化是一种治理现代化的体现,更多借助与积极发展电子政务、网络政治、现代化办公手段等自然科学知识,来增强改进行政方式、工具和技术等,也就是借助信息技术高速的发展,来改进行政管理,促使行政管理现代化。从政治哲学、行政哲学、治理哲学意义上来说,国家治理体系无形的现代化是另一重本质意义上的治理体系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从行政哲学的高度上去思考,能够进行宏大叙事,赋予国家治理体系建构以人文关怀。

行政学说具有科学与哲学的双重本质,是一门治理社会的科学和学问。当社会处在不同时期中,治理社会就发生了变化,如:革命时期、变革时期以及稳定常态发展时期。行政学得研究随着时代的需要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如:在现代社会进入未定发展常态以后,政治科学、法学等获得了极大的繁荣,而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哲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变革时代中,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哪些价值和意义?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其方向在哪里?动力在哪里?这些为行政哲学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都需要行政哲学做出回答。行政哲学以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 都有无所谓谁优谁劣,如:市政研究、哲学思辨等等,有助于对社会治理变革的思考,其繁荣和运用取决于社会治理和解决问题的现实需要。对于我国来说,从长期的革命战争到建立国家,从社会主义革命到建设时期,我们逐步由建设国家阶段进入了治理国家阶段,建设起了繁荣富强的国家。建设国家需要更多的治理社会的科学。但是我国国家治理需要行政哲学的滋润,具有特殊性。

行政哲学是关于行政科学的技术细节和社会治理技术是否符合公共价值、满足社会治理需求的追问,是关于未来社会应是什么的追问。行政哲学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一种理想、方向、标准,体现了人民对于更好生活的追求,为人民的行政实践提供激励。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应然”目标,本身就蕴含着在行政实践中实现现代化治理的目标,如果没有行政哲学,人类的行政实践就会变得没有意义。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是在好的制度安排下进行的良好治理,首先表现为一种制度安排,注重对科学和事实的追求与崇拜,如:法律制度的建设。长期以来,行政科学的发展关注如何提高行政效率,而作为一个科学精神根深蒂固的领域――公共行政是行政哲学的重要问题,公共行政的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需要行政哲学做出回答。科学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上,必须通过追问“什么是最好的治理方式”和对现有治理制度提出批判性的思考,只有通过行政哲学的思考,才能构建更好地制度和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建立一个让人民满意、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就是公共行政的至高使命,这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美好目标。为了达到人民的期盼,改革和创新政府是人类世世代代美丽的期盼,因此,政府改革要不断的进步,要朝着“人民政府”的目标进行永无止境的改革。在行政实践和研究中,“变革是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社会治理不能缺少哲学思考,要通过哲学思考对社会变革做出科学研究,促使社会变革为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好的结果。

目前,我们的时代需要对变革进行哲学拷问和反思,作为一个社会常态的时代,通过以行政改革为途径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行政改革成了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途径,而行政哲学主动承担起研究行政、社会变革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为了使国家治理体系在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方向,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行政哲学的人文滋润,需要行政哲学来引领改革的正确方向,解决宏观、根本性改革问题,并且为改革注入精神动力和元素。

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行政哲学的使命

为了探求人类行政活动的本质,行政哲学是以哲学的理念与方式,来说明人类行政活动的规律,并且通过反思推行行政理念与行政认识发生跃迁与创新,反思现存的行政理念与认识,从而形成新的行政理论。行政哲学担负着行政知识建构的重要使命,成了行政的重要知识基础。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行政哲学的担当与使命,在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不是行政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实际上建设国家治理体系以及实现体系现代化,是以公共价值和利益的实现为目标,是维人民谋福祉的。而公共行政的价值问题一直都是行政哲学研究的主题,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赋予了行政哲学研究重要的担当与使命,其研究主题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目标是一致的,那么行政哲学必须要回答国家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如何发展这种价值?是否符合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如何实现现代化目标?这些问题是行政哲学的责任与担当,是行政哲学研究的范畴。政府的改革、社会的革新等都离不开公共行政,公共行政需要科学化、技术化的加工,业需要公共行政哲学的回应与关怀。目前,由于我国很多制度还没有定型,为了使人不至于丧失道德本性,在制度和程序定型之后,还需要继续探讨新的行政价值。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科学是促成技术革新的重大力量,行政哲学给予制度成长与变迁以养分。但是同时技术也有可能侵蚀人的道德。并且在政治和行政实践中,科学不能解决人来面临的文化难题,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哲学的使命就是解决在科学行政中的文化难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发展行政哲学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找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正确道路,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这种改革的先导恰恰就是现代行政哲学的建构。为了构建新的适应国家治理的行政范式,我国需要行政哲学承担起为上层建筑改革做好先导的功能,需要行政哲学对原有的管理主义行政范式进行反思,必须加强行政哲学的研究,从而从哲学上,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

四、国家治理体现现代化加强行政哲学的有效措施

(一)关注行政实践的发展,以发展行政哲学知识来指导行政实践

行政哲学是公共行政学的前提性、引导性知识,是关于行政生活的哲学反思,具有对公共行政前提性批判和方向引导的知识功能。新公共行政、管理、服务理论的出现,都离不开行政哲学的功能,从统治行政模式到管理行政模式、再到后现代公共行政范式的探索,都是对原有行政范式的否定和批判。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批判功能,公共行政才能不断的发展。如果少了哲学的思辨,那么公共行政就会远离时展,脱离实际。目前随着全球化不断的发展,管理行政开始向服务行政转变,人类的行为模式、行政行为有统治、命令转向了治理、服务等。服务行政需要构建服务型政府,因此,行政哲学如何顺应公共行政的转型,如何实现更好地治理,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成了公务人员的指路明灯。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行政哲学的繁荣能够构建国家治理的价值观,如:公平、法制等,从而建构起适应国家治理需要的公共行政价值观体系等。因此为了积极发展行政哲学知识来指导新的行政实践,行政哲学就要积极关注行政和国家治理实践中各种突出的问题,从行政生活和实践中吸取养料,对社会进行关怀,以行政生活为基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积极发展行政哲学,推进国家治理各项工程

政府展开行政活动主要包括行动者、问题、情景和工具等四个基本要素。从哲学视角来看,人是行动者,是国家治理活动的主体,人处在公共行政的世界中,对公共行政的理解和解释构建了公共行政的世界、制度等。受社会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人与社会发生作用,产生互动。同时,在治理适合过程中,作为治理主体的人又是一个发挥主观认知和积极采取行为的重塑社会系统过程。而治理是一个运用解释与批判思维方式进行社会建构的过程,是一个治理者与社会不断互动辩证的社会过程。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为了获得各项治理体系现代化工程的政治合法性,意义建构的过程将充分运用叙事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将“公共行政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逻辑重塑为讲故事”,积极发展行政哲学,奠定好公共行政研究的知识叙事论基础,指导国家治理实践。而行政官员和社会公众是行政实践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国家体系现代化必需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公共行政的建构本质就是这种将行政官员与社会公众共同的实践行动,通过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在分享与互动的基础上,政府与公民之间达成共识,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的各项工程,从而促成好的行政,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参 考 文 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篇3

一、政治与哲学的关系

具体而言,葛兰西认识到当时政治斗争的失败一方面是资产阶级牢牢掌握住维护和美化统治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自身没有形成更高级的反映自身利益的哲学。针对这些情况,葛兰西指出,政治斗争不能采取自发主义的态度,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引导。在他看来,“哲学是一种世界观,哲学活动也不要看成只是‘个人’对于系统的、融贯一致的概念研究,而且也要并首先把它看成是改变群众的‘心态’,传播哲学新事物的一场文化上的战斗”。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政治离不开哲学。从哲学本身来讲,葛兰西认识到“实践哲学是以过去的文化为前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德国哲学和法国革命……它是一种政治的哲学,又是一种哲学的政治”。而以往的思辨哲学在纯粹的精神领域思考历史发展的过程,把历史引向神秘主义,使被统治阶级无批判意识地自愿听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宣传。以往哲学满足于进行纯粹的逻辑推理和先验假设,这种状况使葛兰西认识到“应该特别注意批判地审查思辨性质的历史理论。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写一部新的《反杜林论》,并且大可称之为《反克罗齐论》”。葛兰西反对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关系来看待哲学。他高度肯定实践哲学并称赞实践哲学是摈弃了一切先验论和神学痕迹的“最高的‘历史主义’,它完全摆脱了任何一种抽象的‘观念论’,它是历史的世界之实在的成果,它是新的文明的开始”。在此,葛兰西所强调的哲学是指向现实政治斗争、远离思辨王国的,它要求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它要找到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深层矛盾的理论基础。

葛兰西认为政治本身就是哲学,因为政治是一个由现实走向理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体现了群众提高自身文化和道德水平及社会地位的目的和意愿,所以政治不是价值中立的,也不仅仅是技巧和手段,它还体现了哲学所追求的价值与事实的统一。另外,他还指出哲学为政治提供伦理基础,实践哲学不仅仅是反映现实,更重要的是为改变现实提供实践和逻辑论证。葛兰西上述思想表明:实践哲学是对政治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政治实践是实践哲学的现实基础,二者在本质内容上反映的都是社会历史的辩证动过程。

二、知识分子理论

葛兰西创造性地指出,实践哲学直接指向的不是建立一套解释和反映现实的理论体系,而是寻找到积极变革历史的主体以扭转在意大利和其他发达国家工人运动失败的局面。所以,从历史主体及其政治实践活动出发来构建整个哲学思想是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在历史的实际运动中能真正意识到和引导这一辩证历史活动的是知识分子,能真正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是由知识分子和群众组成的历史集团。马克思依据的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区分,在更为狭隘的传统意义上使用“知识分子”这一术语,与此相反,葛兰西则是以宽泛得多的方式来使用“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在葛兰西看来,以往对智力活动标准所作的定义过于狭隘了。“在我看来,方法上最普遍的错误是,从智力活动的内在本质去寻求这种区分的标准,而不从这些智力活动(以及人格化地体现这些活动的知识分子集团)在社会关系总复合体中占有其地位的整个关系体系中去寻求这种区分。”他继续写道“:所有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但并非所有的人在社会上都具有知识分子的职能。”

由此,葛兰西得出结论说:“最终,每一个人在他的职业活动之外,还从事某种方式的智力活动,就是说,他是一个‘哲学家’、一个艺术家、一个有鉴赏力的人,他对世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自觉的道德行为准则,从而对维护或改造某种世界观,即为造就某种新的思想方式作出贡献。”依葛兰西的看法,每一个社会阶级都是这样:“都有组织地亲自参与创造一个或几个知识分子阶层,其中每个阶层都具有同质性,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社会和政治领域都对自身的职能有一种自觉。”葛兰西把“传统的”和“有组织的”知识分子区分开来。传统的知识分子是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独立于社会各阶级之外,他们看似体现某种超越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连续性。这类知识分子大都是作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特别是牧师。虽然造就他们的生产方式已经消亡,但他们一直存活着、世代相传。他们与历史上垂死的阶级有联系,却又自称具有某种独立性,这一事实就包含了一种思想意识形态(通常具有某种唯心主义倾向)的产生,借以掩饰他们实际已落后于时代。如果说传统知识分子的概念主要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那么,有组织的知识分子的概念则具有更多的社会学含义。衡量一个知识分子有组织的程度如何,是以他所在的组织与该组织所代表的阶级的联系紧密度来确定的。有组织的知识分子在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明确表达出他们那个阶级的集体意识,同时他们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些有组织的知识分子的任务(葛兰西尤其依据他在《新秩序报》的经验)是把工人阶级活动中所固有的潜在斗志和潜力挖掘出来,并使之协调一致。由此,有组织的知识分子同他们的阶级的关系成为这样一种辩证关系:他们从工人阶级的经验中汲取养料,同时又向工人阶级灌输理论意识。在此基础上,葛兰西认为哲学和道德伦理的发展与群众自觉意识的发展及知识分子和群众政治实践活动的深入是辩证统一的。强调群众也是追求和实现价值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葛兰西还强调“是”与“应该”的统一,即历史的发展只存在于群众的批判精神和自我意识中,存在于知识分子积极把理论付诸实践进而改造现实社会的政治实践活动中。展开来讲,在葛兰西看来,群众能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或政治哲学家启蒙教育的结果,如果没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所谓改变社会只是空话。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普通群众能感受到却无法认识或理解,知识分子能认识到却接触或感受不到,所以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方是庸俗而又卖弄学问的知识分子,另一方是拥有盲目热情和带有宗派主义性质的普通群众……任何人或团体如果没有革命的热情、没有把知识分子和民族国家联系起来的行动,就无法创造历史”。

三、领导权理论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篇4

一、提高认知,高中政治哲学内容的重要性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为景山学校题词时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当前高中政治教育,尤其是高中政治哲学内容教育成果的重要衡量标准。首先,熟练掌握高中政治哲学的学习内容,最直接的是能为高中学生进入理想的高等院校提供重要的基础和平台。同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进入大学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公共课程的学习,还是硕士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都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以高中政治哲学部分的内容为基础。其次,高中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型塑”的阶段,通过对高中政治哲学内容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情况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各种事物有客观、公正的认识。新时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而哲学是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根源,高中政治哲学则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高中政治哲学内容对每一位高中学生都有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二、理论艰涩,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瓶颈”

高中政治哲学的掌握是高中学生政治学习的重要“瓶颈”,是制约高中政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之进行深刻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高中政治哲学内容教学水平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高中政治课程的成果,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成就感,制约着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对高中政治哲学内容的学习是“零基础”,学生普遍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对哲学没有较完整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提及,使学生对哲学内容感到陌生。第二,认为哲学部分除了在高考中有所应用之外没有实际作用,而现在高考“3+2模式”更加降低了学生对高中政治哲学部分的重视,学生更喜欢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或了解自然变化的地理。第三,高中政治哲学部分内容相对艰涩难懂,尤其是入门阶段“物质”、“物质形态”、“意识”等新接触的内容使学生在较为繁忙的高中学习中没有充足的时间对之认真钻研,加之高中政治哲学内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等原因,使得高中政治哲学内容成为高中政治教学发展的“瓶颈”。

三、实践教学,高中政治哲学部分教育的突破口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篇5

一、我们知道,正是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这一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特拉西的意识形态(Ideology),即观念学或观念体系,还只是一个中性的称谓,不附加价值判断,马克思正是通过对抽象的、唯心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指出对任何意识形态的理解都必须深入到其背后的以经济政治关系为核心的人的实践活动,正是通过这一路数,马克思发现了传统意识形态与经济政治关系的反向的关联,那就是意识形态总是掩盖了其关联着的经济政治关系的本质,而“占统治地位的将是愈来愈抽象的思想,即愈来愈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马克思的结论是明确的,资产阶级的看起来带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念体系所掩盖的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对立的阶级冲突关系,而一切看起来赋予了某种理论中立性的抽象哲学理论都有为其辩护的阶级基础,从这一意义而言,马克思显然要揭开意识形态的真理幻相(从哲学必须是抽象的形而上学而言,马克思就已经终结了哲学,在此,我们也许只能称为马克思思想)。马克思是从否定的意义上看待意识形态概念的。实际上,马克思揭示意识形态与实践的表里关系,本身就要求从意识形态批判向实践批判的转变,即“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是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并不相信意识形态与实践的直接同一关系,他也不会沉浸于意识形态的体系建构和诱人的理论说教中,而是要深入到与一定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权力关系之中,由此批判、解构甚至颠覆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批判不可能源于意识形态本身,因为意识形态的形成正是通过真理式的话语系统替代并遮蔽真实的权力关系发生的,因此,对意识形态话语与真实的权力关系的批判,就不可能凭借纯粹观念的分析,而是要跳出意识形态观念,从人的实践活动入手,揭示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境遇条件并强化人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的自为性。传统哲学是无法跳出意识形态的,不仅如此,在马克思看来,传统哲学的症结就在于意识形态化,传统哲学的看起来远离世俗意识形态的抽象的观念体系所表达的正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资产阶级的抽象的法权关系。当马克思指责以前的哲学家不可能真正将唯物主义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时,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值得注意的是,当马克思在实践意义上展开其意识形态批判时,所谓意识形态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典型当然是政治领域),而是应该扩展为更广泛的社会与文化生活领域,并表达为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在这一意义上,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境遇下展开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科学技术批判(工具理性批判)以及大众文化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历史的延伸,也值得通过与马克思建立在实践哲学基础上的意识形态批判的互动展开自我批判。

马克思拒绝承认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恒久性,相反要求通过“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去揭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与暂时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看不到意识形态的巨大的社会效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此,马克思强调的是意识形态对于历史主体的教化与启蒙功能,而其理论基础正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性的考察与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以及世界历史时论的构建是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把代表先进历史前进方向的主体确定为大工业社会的无产阶级,进而构建了一套以政治解放为核心、以人类解放为最终要旨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包含了知识社会学,但又不是局限于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仍然不可否定地具有其价值立场,马克思是要为无产阶级建构一套意识形态学说,在同样的历史唯物主义及社会主义旨向中,这套学说也可以看成、且事实上已经被看成是被剥削、被压迫国家、民族以及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包含着两种价值立场或关怀,一是哲学人类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关怀,一是基于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及群体的立场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社会主义关怀。这两种关怀统一于马克思的实践观,不过前者更为强调实践理念的建构,而后者则在于如何实现这一实践理念。这两种价值立场或关怀本身也客观地构成了早年马克思与成年马克思思想的差异。早年马克思关注的是实践理念,这就是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展示的人道主义的或共产主义的(更确切的称为“共生主义”),在那里,马克思实际上建构了一种个人、社会以及类主体之间具有共生结构的生存论存在论结构,而成年马克思关注的则是如何通过现实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运动实现实践理念的问题。当阿尔都塞把早年马克思和晚年马克思的思想分别等同于“意识形态”和“科学”并由此认定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存在一种“认识论断裂”时,实际上是忽略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连续性。首先,马克思在早年提出的并不是与“科学”对立起来的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而恰恰是通过对传统的抽象的、实质上是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人道主义做出了科学的批判之后提出来的实践的和历史的人道主义,而马克思由此展开的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生存论存在论结构,就不再是传统意识形态的僵化的和抽象的形式,而是具有流动性和自我批判功能的开放性的理论结构,在此,马克思同时也展示了意识形态的新的存在样式。其次,作为实践理念的人道主义或共产主义关怀本身就是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马克思思想与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不过在前期表达为显性的理论,而在成年以后的理论努力中则归属于某种隐性的理论承诺,正如在早年的实践观中已经潜在地蕴含着一种从理念到实践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一样。当马克思将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统一起来时,就已经敞开了一条通向以人自身为目的的共产主义道路,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结构的剖析也正是为了内在地表达其实践人道主义的旨向。因此并不存在一种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之间的截然对立,而那些建立在这种对立之上的学术努力看起来也需要对自身的思想前提做出必要的甄别。

二、我们说马克思使政治意识形态发展为一种新的样式,并且也使得自己的哲学活动与意识形态之间展开了一种新的关联形式

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中国社会发展也特别具有思考价值。传统的意识形态是忽略了实践的抽象的意识形态,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则是通过不懈的意识形态批判、从而表达着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双重旨趣的新的政治意识形态。这种政治意识形态通过马克思本人所谓“无产阶级的普遍化”从而引入了自我批判机制并体现为高度的反省与自检能力。在此,作为马克思政治意识形态的实际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显然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想后果与历史承继者,这是当我们联想到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功能时必须承认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把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完全等同起来。作为马克思思想后果的马克思主义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系统,马克思哲学虽然在一般的意义上也承担着对这一系统的解释与建构功能,但马克思哲学的更重要的功能似乎还是在于建立一种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批判功能是不能取消的,事实上,历史事实已经证明,若取消了这一功能,政治意识形态也会因此失去了一种有效的制衡,而成为马克思所批判的那种极端的和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晚年要求把自己与“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实际上就已经表达了这份忧虑。马克思自己实际上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间既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也不能完全等同。马克思一方面努力在展开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此同时,他也在努力地跳出这一具体的实践并反思和观察这一实践。正是后一项工作使得马克思即使在自己的理论学说成为意识形态之时,仍然能够保持一种超然的和冷静的思考,并在这一意义上培植起了一种历史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这种既积极参与又冷静旁观的方式提示了一种特别值得提倡的学术研究方式,这一方式也间接或直接地确定了马克思哲学的学术研究方式。一方面,马克思哲学研究不能完全介入意识形态,在理解意识形态之时一定要保持适度的距离,只有适当拉开与意识形态的距离,我们才能明确地意识并思考意识形态的存在。“马克思以自己的方式回答了哲学之谜:哲学是对意识形态的意识,说得更明确一些,哲学是旨在达到批判意识形态的自觉意识”。意识形态只有通过反省的方式才能成为我们的自觉意识,而人们用以反省意识形态的凭据就是生活实践,“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把马克思哲学从马克思主义中适当分离开是有必要的,这既是一种基本的学术态度,也是基本的思想立场。另一方面,与意识形态拉开距离并不意味着漠视意识形态的存在,拉开距离不是远离,更不是逃避。相对于生活事实的直观性与事实性而言,意识形态给人提供的解释总显得表面化、僵化甚至于是假相,在这种情况下,似乎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干脆悬置意识形态,直接面向生活事实,以使研究活动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这种做法或许对于纯哲学的研究有一定道理,可是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恐怕行不通。在马克思看来,就像任何纯粹观念体系都存在着使这一观念体系发生作用的利益基础一样,并不存在纯粹的生活事实,在此,马克思实际上是把直接的生活现实与意识形态都看成是哲学批判活动得以展开的“生活关系”,对“生活关系”的批判不可能绕开意识形态,不能把对意识形态的价值态度代替对意识形态的研究活动,实际上,对意识形态的反感乃至厌恶情绪,不仅不可能确立起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还会反过来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认识,进而影响到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学术质量与应有的社会功能。马克思哲学以及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工作者需要自觉地思考意识形态并把这一思考活动及其结果融入到整个研究活动中。在此,思考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地思考问题其实是应该区分开来的。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篇6

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力图为自我意识的自由特性作出论证,他集中考察了伊壁鸠鲁哲学,并通过对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分析与比较,批判了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决定论。他指出:伊壁鸠鲁认为所有表象都是客观现实的,但同时由于他希望保持意志自由,从而否认了世界受永恒规律的支配,这样似乎否定了自然规律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德谟克利特怀疑表象的真实性,认为世界受必然性支配。于是,伊壁鸠鲁的物理学实际上从属于伦理学。伊壁鸠鲁不是照搬了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而是把自由性观念引入了原子运动———他把原子理解为具有自由和独立精神的本质的元素,其表现就是脱离直线的倾斜运动。伊壁鸠鲁把一个人类意志起作用的富有生气的自然界加到德谟克利特的受机械规律支配的单调沉闷的自然界上。至此,马克思从伊壁鸠鲁哲学中概括出自由哲学之特性:其一,人类精神的绝对自主性把人从一切超验对象的迷信中解放出来;其二,“自由个体的自我意识”为人们指出了一条超越“总体哲学”体系的道路。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较为明显地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理性自由观。青年黑格尔派指出黑格尔哲学将绝对精神实体化事实上就是将理性宗教化,因而应该把理性的活的灵魂从沉闷的体系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自由个体的自我意识”的批判作用。但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做法还只是在黑格尔哲学的基地上进行变革,因为黑格尔哲学本身是建立在“实体即主体”前提之下的:“主体性、观念性是消除各种形式存在物的绝对的火焰,是思辨的环节……”④。而鲍威尔强调,“实体只不过是瞬息即逝的火焰,而自我意识则在这火焰中焚除了自己身的有限性和局限性。”⑤

青年黑格尔派将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去实体化,却又将之形式化、绝对化。它在抛弃黑格尔作为实体的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在实体化这一神秘模式中所包含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事实上,黑格尔早就批判过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三派哲学的独断性,他指出“这种哲学的原则不是客观的,而是独断的,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求满足的要求上面的。这样主体就成了应该被关系的东西,主体为自己寻求了一条自由的原则,不动心的原则。”⑥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也批判了伊壁鸠鲁哲学的独断性,他指出,伊壁鸠鲁把自由变成单个自我意识的象征,认为个人自我意识只有摆脱世界才能获得自由,因而他所说的自由是抽象的、虚幻的,脱离了有限的现实存在。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核心精神是批判体系哲学脱离现实而自我封闭所导致的非批判性。他指出,“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精神变成实践的力量,并且作为一种意志走出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转而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世俗的事实,———这是一条心理学的规律。……不过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正是批判从本质上衡量个别存在,而从观念上衡量特殊的现实。……当哲学作为意志反对现象的世界的时候,体系便被降低为一个抽象的整体,这就是说,它成了世界的一个方面,于是世界的另一个方面就与它相对立。哲学的体系同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哲学体系为实现自己的愿望所鼓舞,同其余方面就进入了紧张的关系,它的内在的自我满足及关门主义被打破了,那本来是内在之光的东西,就变成转向外部的吞噬的火焰,于是就得出这样的结果: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⑦

在这里,马克思表达了与青年黑格尔派基本相同的出发点,即强调哲学的实践是理论的,理论是哲学世界化的出发点。但是,马克思将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看作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而青年黑格尔派则将自我意识绝对化,赋予主体与客体极端对立的形式,然而它在不知不觉中却走向了黑格尔的老路———它让自我意识担当世界历史的主体,主张自我意识的发展决定物质世界的发展,这样它又再现了黑格尔关于自然界是精神自我异化的观点。

二反对理性的抽象性和自我封闭性,强调理性对现实世界的干预,这是马克思自确立道德自由观以来的基本理念。在马克思刚刚涉足哲学批判的时候,他跟随时代潮流选择自由个体的自我意识作为理论批判的依据,这一选择归根到底是由其批判现实的目的所决定的。面对德国的等级制度,他从激进主义立场对之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指出“自我意识是人在纯思维中和自身的平等,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⑧将“自我意识”书写在革命的旗帜上这是时代的需求:“德国的破坏性批判,在以费尔巴哈为代表对现实的人进行考察以前,力图用自我意识的原则来铲除一切确定的和现有的东西。”⑨

马克思走出书斋加入到民主主义斗争的行列,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运用于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着自己的思考。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已经从宗教批判这一间接的政治斗争进入直接政治斗争的第一线。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论证了自我意识的自由发展是理性的灵魂,在对现实进行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吸取并借鉴了黑格尔的法哲学,试图为这一内在自由的实现寻求外在的形式。与黑格尔一样,马克思认为国家和法律是自由的定在,他指出:“以前的法哲学家根据诸如功名心、善交际等本能,或者甚至根据理性来看待国家;最新哲学根据整体的思想而构成自己对国家的看法。国家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在这个机构里,必须实现法律的、伦理的、政治的自在。”⑩

马克思总结了法作为自由之保障的普遍本质:“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手段一样……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是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质。法典就是人民的圣经。”然而,马克思在现实中发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与理性国家的观点相背离。每一阶层都有特定的立场,自由不是被看作一切理性的人的自然权利,而是成了特定阶层的特权。

马克思对其政治批判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反思,发现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只能局限于宗教批判的狭隘之中,一旦超出宗教批判的领域而进入到现实的政治批判就可以看到,它根本不能触及现实的社会关系,因而依然不能走出哲学的自闭性。另外,现实中各个阶级和阶层作为特殊的存在彼此分裂乃至对立,因而作为理想社会形式的理性国家难以与现实社会的内容统一起来,“应有”与“现有”之间依然存有矛盾。自我意识哲学以及作为其“母体”的黑格尔哲学皆是从主观出发的哲学。自我意识哲学直接拒绝客观,黑格尔哲学虽然强调主客观的统一,但是将之运用于现实批判即可发现主观并未把握到客观中真实存在着的矛盾。因此,马克思一改此前从主观出发批判现实的道路,决定从客观的实现中发现矛盾的真实根源。为此,他投入到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之中,并开始为全面描述客观现实搜集资料,这便促使了马克思理性思辨的产生与发展,他认为以往从主观出发研究现实的方法必然会陷入歧途。

三在批判“母体”黑格尔哲学的主观性之际,费尔巴哈陆续发表了批判基督教和黑格尔哲学的一系列著作,他的人本唯物主义观点成为当时打破哲学精神主观自闭的惊雷,为处于思想转变中的马克思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这时,费尔巴哈哲学成为马克思整理现实素材的理论依据。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对象是宗教唯心主义。他指出黑格尔哲学是一种“理性神学”,它是宗教思辨的最高形式,因此蕴涵着一切宗教唯心主义的秘密。费尔巴哈指出宗教无非就是人的本质的启示和表达,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精神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式。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指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是哲学的最高命题。费尔巴哈集中地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根基和母体———黑格尔哲学,他从对自我意识实体化的批判引申到对自我意识主体化的批判,对于布鲁诺•鲍威尔将自我意识概括为人的本质的观点,他指出:“人才是自我意识”。费尔巴哈用“类”这一概念对人的本质做出概括,他指出类是个体的统一性所在,人的本质体现在他的类本质中。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对象性的关系。人作为主体时时有其相对应的对象,对象就是人的公开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证明。

人的类本质在对象性的直观中得以确证,如此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普遍与个别、本质和存在达到统一。费尔巴哈的结论是:“人是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人的本质是普遍的和无限的。”瑏瑤费尔巴哈哲学促使马克思转向到唯物主义的立场,费尔巴哈指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自在的,马克思以之为引导进而在他所逐渐积累起来的现实素材中去发现自在的真正根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确立唯物主义立场的宣言书,此书通过分析实际的社会政治关系,以此揭示出黑格尔对观念与现实之间关系的错误理解。黑格尔通过说明现实是观念的展开,因此是理性的,来竭力调和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而马克思已发现理想和现实在社会生活中的对立,他指出黑格尔的整个学说建立在与经验现实不一致的主观概念基础之上。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秘密给予如下揭示:“现实的理念,即精神,把自己分为自己概念的两个理想性的领域,分为家庭和市民社会,……目的是要超出这两个领域的理想性而成为自为的无限的精神。”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篇7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哲学,理论批判,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1-0046-04

〔收稿日期〕 2014-12-10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A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年度项目(GD13CMK01),负责人刘卓红。

〔作者简介〕 韩淑梅(1989-),女,江西余干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刘卓红(1956-),女,浙江玉环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鲜明动态的演变历程,始终贯穿着清晰的批判逻辑,即从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脱离尘世现实的哲学批判,到对黑格尔法哲学与犹太人问题的现实政治的批判,直至对经济事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方面,它清晰表征着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从抽象到具体、由思辨走向现实、从形式深入本质的转变过程,立体地呈现出马克思实践哲学之动态演进历程,有利于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发展;另一方面,在实践上也启示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秉承马克思哲学固有的批判精神,在批判中实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一、纯粹的理论批判:马克思实践哲学之初显

从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看,马克思创立实践哲学的最初动机萌生在其博士论文对当时德国盛行的思辨哲学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独特思考之中,具有明显的批判意蕴。

早在写博士论文期间,马克思就提出了对实践的最初理解。在《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第一次使用了实践的概念,认为“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正是批判根据本质来衡量个别的存在,根据观念来衡量特殊的现实。” 〔1 〕 (P75 )这一时期,马克思将实践看作纯粹的理论批判活动,视为批判的武器,而非武器的批判,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实践是马克思批判当时德国盛行的黑格尔绝对精神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与现实世界相割裂的直接结论,是其在行驶批判哲学功能的过程中,对实践提出的初步看法。

马克思对哲学的兴趣建立在其对人的现实生活及命运的自觉关注基础之上。正是为摆脱现存的异化关系追寻人的自由发展之道,大学时期的马克思才毅然决定从法律转身走向哲学。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与现实有着天然密切的关联,他们相互作用,哲学本身就具有改变世界的功能。然而,面对不合理的生活世界,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精神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并没有起到冲锋陷阵的作用,没有让马克思从中看到哲学关照现实的任何迹象与希望。黑格尔哲学以无所不能的绝对精神统摄一切,将普鲁士王朝看成绝对精神发展的顶峰,为残酷的现实制度涂脂抹粉。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与古希腊伊壁鸠鲁自由只在于摆脱尘世现实并保持内心绝对宁静的观点如出一辙,他们将自身禁锢于自我意识之内,并超越、凌驾于现实之上,抽掉了个体自我意识与当时德国现实之间的任何联系,只是简单地由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撤回至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依然被抛之于德国现实之真实图景外。在支离破碎的世界面前,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青年黑格尔派,他们都未能从“阿门塞斯王国” 〔2 〕 (P135 )中走出来,投身于尘世的“茜林丝的怀抱” 〔2 〕 (P135 )。而在马克思看来,哲学并非幽静孤寂、孤芳自赏,而是以“工人的双手建筑铁路的精神” 〔1 〕 (P220 )深入粗糙的尘世,并与之互为关联、相互作用。面对陷入危机的现实世界,哲学那“本来是内在之光的东西,变成转向外部的吞噬一切的火”, 〔1 〕 (P75 )这“火”定将烧毁一切不合理的东西,净化非理性的现实世界和重建合乎必然的自由王国,使世界成为哲学的直接实现。此时,对哲学的看法寄予了马克思企图把哲学变成改变世界力量的渴望,即一种能够变成实践力量的理论精神,一种理性的批判力量。同时,在马克思看来,“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的实现同时也就是它的丧失,哲学在其外部所反对的东西就是它自己内在的缺陷”。〔2 〕 (P258 )哲学本身也将在批判现实、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彻底抛弃与世俗世界不相融合的思辨形态,与外在世界相影相随并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而不再与之相对立,达到哲学的世界化。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是马克思对哲学应转变成实践力量并与现实世界发生关联的功能思考,是其“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一种思辨表述”。 〔3 〕 (P113 )

通过对黑格尔绝对精神与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割裂现实世界的哲学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观点。必须承认,此时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是抽象思辨的,尚未涉及客观现实的物质力量,强调的只是哲学是批判的武器而非武器的批判。但必须承认,马克思此时已经开始重视哲学与世俗世界的关联,明确了哲学应当面向现实、面向世界,并将现实世界从非哲学的状态中救赎出来,达至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马克思在开展思辨哲学与现实关系批判的进程中显露出的理论实践,实质上为哲学的出路――通向现实――指明了根本方向即实践。尽管此时马克思所理解的只是理论意义上的批判实践,但实践根本方向的确立,奠定了德国哲学尔后新哲学重建与发展的总体趋向,也指引着马克思日后开展哲学探讨再也不是进行思辨和晦涩的纯学理探讨,而是一步步地关注社会,走向历史的深处。

二、现实政治批判: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之转向

柏林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抱着使“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的信念投入《莱茵报》和《德法年鉴》的工作之中。这一时期,马克思切身接触了以物质利益与国家和法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大量政治问题,对现实政治制度与理念产生了诸多怀疑与困惑,开始由对哲学“关照”尘世的批判直接转向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在对现实政治批判的过程中,原有哲学中单纯理论批判的不足与局限暴露无遗,实践的物质属性逐渐凸显,马克思注重社会革命和政治斗争的“革命实践”的转向越来越明显。此时马克思对现实政治的批判集中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等著作中。

在现实国家和法的关系的直接碰撞中,马克思察觉到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与德国不自由的现实政治之间的深刻矛盾,他怀疑黑格尔理性国家理念的现实性与合法性。尤其是《莱茵报》被普鲁士政府粗暴地查封后,马克思更加对黑格尔的国家观产生质疑,并开始着手系统研究黑格尔的法哲学和国家学说。其中,厘清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钻研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学说时首先需要解决的困惑,也是展开对现实政治批判的首要方面。在研究中马克思发现,国家根本不像黑格尔所描述的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外在必然”与“内在目的”,相反,“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的。” 〔4 〕 (P10 )市民社会和家庭在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先于国家产生,是“国家之光”燃起的基础,“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 〔4 〕 (P12 )而黑格尔的思辨将一切“本末倒置”,把绝对理念看成“无限的现实精神”,将来自市民社会普遍经验的市民精神视为“假象”或“现象”。马克思毫不客气将此归结为“逻辑的”、“泛神论”的唯心主义错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思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它表明马克思戳穿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错误,已意识到不是精神活动决定物质活动,而是恰恰相反。因此,要改变现实国家存在的反理性不自由的政治问题,不能沉迷于黑格尔“泛神论”式的抽象辩解,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理论批判,而应该深入市民社会,借助“武器的批判”的力量。显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实践哲学演进历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梯。不同于黑格尔,马克思主张立足市民社会,而不是精神领域来解决现实的国家政治问题,认识到单纯理论批判的不足与局限,已经开始由哲学的理论批判立场转向现实生活的唯物主义立场来思考实践的问题。

1842年普鲁士政府颁布的一项犹太人的法令引发了关于犹太人解放问题的广泛且热烈的讨论,马克思也对这一讨论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就犹太人的解放问题着重分析探讨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及其关系,构成了马克思对现实政治批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明确指出,政治解放确实是一大进步,但它并不是彻底的、没有矛盾的人类解放,它虽然摧毁了一切等级、公会、行帮和特权,消灭了封建专制制度,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但其所造就的并不是完整的人,而是在市民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同时异化的人。异化的人过着双重的生活,即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在尘世生活中,人是没有真实性的现象;而在“天国的生活”中,人是想象中的虚拟分子,充满了非实在的普遍性。 〔5 〕因此,马克思发出告诫,不要对政治解放产生错觉,将其置于至高地位,其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向“德国制度开火”,市民社会,彻底废除私有制之后,政治解放才能转变为人类解放。而要实现这一转变的首要前提就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 〔7 〕 (P16 ),即无产阶级。在现实政治批判中对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关系的正确阐发,表明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与领悟更加深入和深刻,标志着马克思实践哲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不再将实践当作纯粹理性的批判以及简单抽象的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而是将其视为改造世界的外部物质力量及革命实践活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提出了“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1 〕 (P11 )的名句;与此同时,马克思初步奠定了实践哲学的主题――超越政治解放的人类解放,并指出这一解放的“心脏”是无产阶级,从而赋予了无产阶级以实现全人类解放的领导地位,找到了扛起人类最终解放实践活动重任的主体力量。

马克思在《莱茵报》与《德法年鉴》期间对现实的批判,是他最终同黑格尔哲学分道扬镳的契机,是其柏林大学毕业后切身关注现实问题的必然转变,是对思辨的哲学批判的逻辑后承。这一“逻辑后承”在实践哲学上也有鲜明的显现: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物质力量开始扬帆起航,实践的主题――人类解放被奠定,无产阶级主体地位逐步彰显。摆脱唯心主义禁锢转向唯物主义立场,区分物质实践与理论批判,强调物质实践活动和无产阶级力量在历史上的作用是这一时期革命实践区别于理论实践的重要内容及显著特征。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最终形成

通过对现实政治的批判,马克思意识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6 〕 (P591 )因此,1844年《德法年鉴》停刊迁居法国巴黎后,马克思开始由针对“副本”的政治现实的批判转变为针对“原本”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探索从政治领域向经济学领域的推进,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形成历程中的决定性环节。在这一关键节点上,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由抽象转为具体,从形式深入本质,形成了“物质生产实践”的观点,构建了实践哲学的核心内容,实现了实践哲学演进过程中的革命性变革。

从“副本”批判转向“原本”批判的初步成果,就是明确将自由自觉的活动规定为实践的基本内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吸取了西方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赞同劳动是创造财富与价值的日常生产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个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概念作了全新的哲学阐释:“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一种手段。” 〔1 〕 (P162 )这种来自于经济学同时又升华为哲学的劳动概念,完全不同于黑格尔所唯一知道并承认的抽象精神的劳动,而是人们现实的、自由自觉的物质活动,是人的类本质力量的确证。经济学的初步批判逻辑,指引马克思在生命活动的意义上把劳动概念从黑格尔的精神活动中解放出来,将劳动和实践等同起来,从感性的物质劳动的意义上将自由自觉的活动规定为实践的基本内容,抓住了实践最本质的东西,使实践变为具有真实生活内容的实证概念。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另一切入点就是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批判与阐发国民经济学未能说明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本质及其扬弃的根本途径。通过对资本主义客观经济事实以及工人劳动状况的批判性分析,马克思果断地揭露了私有财产的本质:私有财产概念“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的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来的” 〔1 〕 (P166 )。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的根源在于异化劳动,实质是人的本质在历史性实践活动中的丧失与覆没。因此,对异化劳动以及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必定是在其覆没之地――人的实践活动中重新真正全面占有人的本质,是在无产阶级革命中“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1 〕 (P185 )即实现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本质揭发的过程,也是马克思紧紧抓住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并对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具体异化形式与历史作用进行深入挖掘之过程,它意味着马克思已经开始将生产实践劳动作为解剖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切入口,开始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奥秘。而且,通过对扬弃私有财产根本途径的强调,马克思再一次呼应和高举实现了共产主义、通向人类解放的实践主题。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实践的阐释构成了全书的中心线索与核心思想:将实践视为新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标志;基于实践,正确回答了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科学地解释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得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结论;准确回答了人与环境、人与教育的关系问题;驳斥了费尔巴哈抽象的宗教观与人性论,革命性地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宣告了新哲学的使命在于改造世界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宝贵不仅在于科学阐明的诸多实践新观点,也在于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具有历史唯物主义诞生地的重大意义。

事实上,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学说的伟大发现,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基础之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唯物史观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决定意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研究,初步阐释了私有制实质这一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神圣家族》经济学批判形成的人同人的社会关系,是对市民社会生活本质的正确认识,向唯物史观的形成迈进了一大步;而对大量经济学著作与“最顽强经济事实”有着进一步全面、深入地研究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则形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等科学认识,第一次系统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成为标志着唯物史观形成的巨著。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剖析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对《神圣家族》中物质生产的第一次提出和生产关系的粗糙表达进行了深入剖析与详细阐发,形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认识,第一次经典地表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至此,实践哲学进一步贯彻于历史观中,实现了物质生产实践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指出,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与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和首要前提,物质生产实践在历史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马克思还进一步对物质生产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揭示,形成了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认识,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与规律。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1 〕 (P532 )自然关系是人们对自然界改造的自然过程,表现为一定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和交换中发生的物质关系以及形成的社会组织,表现为一定的生活方式即生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开始从物质生产出发来说明社会历史各种现象及其发展。至此,马克思将物质生产实践作为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基于此对各种社会历史现象及发展进行科学解释与说明的“物质生产实践”已形成,实践哲学的核心内容已建构,最终完成了实践哲学上的革命性变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3〕黄楠森,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卷 〔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高中政治哲学实践与认识篇8

一 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基本表述

高等教育为何存在和发展,这是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基础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美国学者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合法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是以政治论为基础。”认识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强调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真理的追求,要求完全摆脱价值的影响,主张按学术自由等传统大学理念追求高深学问,高深学问忠实于真理和客观事实,实施绝对的精英教育,认识论观点试图在学术与现实之间划一条明显的界限;政治论认为人们探求的不是高深学问本身,而是高深学问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价值取向,考虑了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要实现认识论与政治论两种高等教育哲学的结合,最好的途径就是重新探讨当前关于知识本身的理论,用实用主义的认识论补充现实主义认识论。

二 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其他表述

张楚廷教授的《高等教育哲学》立足于中国高等教育实际和生命论高等教育哲学,以人本为主线,从人的本体论出发,提出“生命论”的哲学基础观,认为教育起源于这种特殊生命的活力,人创造了教育这个奇迹,高等教育无论是为了追求真理还是提供社会服务,都是为了完善人的智慧和修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各方面出现了道德层面的问题。如,学术界存在学术造假问题,核工业出现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核伦理问题,克隆人技术带来生命伦理问题。然而,布鲁贝克和张楚廷两人提出的认识论、政治论和生命论并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提出了高等教育的道德论哲学基础。道德论哲学观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是以“明明德”为哲学认识论基础和前提的,重在培养整全的人,兼备知识与道德修养的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去为学术而学术,才可能实现国家或社会的利益。

除此之外,只有坚持高等教育,立足于人之生存,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本源性回归的“生存论”哲学观;还有“生产力论”强调高等教育存在的合理依据是培养一个既有知识又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人;“人本论”强调的教育是以人的自由、自在、自为和谐发展的生命存在为核心。

三 我国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从一诞生开始就没有自身的独立场域,基本上依附着国家政治,各阶段统治者都通过设置各类高等教育来培养自身所需要的统治人才。自殷商的辟雍、春秋战国的稷下学宫、汉的太学、唐的国子监到清末的大学堂;从《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到孔子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都深刻打上了高等教育与政治相结合的烙印。高等教育与政治活动结合在一起,政教不分,官师合一。教师隶属于国家官吏,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选拔、培养统治所需要的人才,国家也干预控制着学校的发展。官学体系之外的私学,曾被认为是中国学术自由的典范,虽有自己的专职教师,教育活动也较少受国家政治势力的影响,却最终也被国家所干预控制。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基础根深蒂固,但以追求高深学问的认识论哲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也有所体现,以宋朝书院为典型代表。熊明安学者指出:“宋朝书院这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师生们不为利禄所动,专以研究经学为任务。”但从整体发展看,与政治论相比,认识论的地位微乎其微,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近现代大学也都坚持单向度的政治论哲学观。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教育救国”的目的。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本着“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的宗旨,也没有完全脱离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轨道。当然,在此期间,高等教育并不是一味的出现政治论观点,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的“洪堡精神”,当属中国高等教育的认识论哲学观。蔡元培先生受德国洪堡大学的影响,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也”,主张教育要独立于政治和宗教,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可以说,蔡元培先生是我国高等教育认识论哲学观的第一人。除此之外,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的特殊历史时期,也出现了高等教育的认识论与政治论并存的局面,为我国高等教育认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被赋予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从而奠定了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观的根本地位,认识论的哲学观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现今的高等教育更多被赋予了社会职能,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今天,高等学校的运转出现了“师资紧张、学科机构不合理、教育质量下降”等方面的问题。从深层次上看,正如布鲁贝克在“学术界大为不满的冬天”中的思考一样,是因为我国政治论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出现了失调造成的。

四 对我国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观的反思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高等教育一直都坚持以政治论为主导的哲学观。过分强调政治论,使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不得不考虑价值的因素,政治论成为了高等敦育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源。政治论统治下的高等教育,成为了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和工具,“政府推动”的办法,致使大众化进程本身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它完全抛弃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本质意义。要解决我国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问题,必须正确的解读高等教育的内涵,寻找一条既可以研究高深学问,又不受价值观念影响的路径。

对认识论的忽视,对政治论的绝对遵从,都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发展规律,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职能。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更要注重高深学问的传授学习,重视纯理论的研究,从而使政治论与认识论能够在实践中相结合。

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20岁左右具有独立思想的年轻人,所以在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时候,必不可少的要考虑到人这一核心基础。显然,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哲学观当中,人这一本体性的基础是被忽视的。

五 我国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多元化选择

古代统治者为稳定自身统治地位,需通过教育选拔人才,控制人们思想,这决定了那个时代的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是政治沦的;蔡元培改革北大后,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后,主要追求的是真理和高深学问,那个时候主要是认识论的哲学基础;甚至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了罕见的认识论与政治论的短暂结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道德低下问题令当今社会和政府头疼,传统的只重视政治论乃至认识论的哲学基础已然软弱无力,难以应对。这就需要探讨新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并将其运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中。

随着多元化巨型大学不断出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种职能密切程度要求更高,任何一种单一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都无法全面解释这种多元化巨型大学的职能和功用。我国高等教育要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就必须使高等教育走出单一的“政治论”基础,使各种思想在变化中走向共存,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

存在即合理,既然出现认识论、政治论、生命论、生产力论、人本论、道德论等观点,就有其提出的必然性和实用性,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多元化的哲学观。我国应该结合国际高校发展的经验教训,根据自身高校的发展宴际,以及各个大学自身不同的发展历史建立多元化的哲学基础观。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考虑其外在的需求动力,也要考虑到其内在的发展逻辑。我们既要反对在建国初期那种忽视各校的自身办学传统,一味学习前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统一宏观管理教育模式;也要抵制那些绝对理性的价值取向,要么单纯是“认识论”的,要么是单一“政治论”的,或者是所谓的两者结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高等教育也必将在坚持本土特色和国情的基础上走向国际化。因此,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改变单一的政治论发展模式,在坚持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基础上走向多元化,促使我国能够快速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一流高等院校。

当然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属于笔者应然上的思考,具体实施起来会存在不少困难。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抓住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主要的哲学基础,使其能够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当认识论与政治论在教育实践中难以解决面临的问题时,再运用其他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对其补充。如何使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积极促进,达到平衡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教育的实际条件和环境不断进行选择、实践,以便找到最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楚延.高等教育生命论哲学观[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车艳芳.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质疑[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4]蔡元培.蔡元培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2-43.

[5]赵强.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批判与重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