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中数学的秒解方法8篇

时间:2023-07-31 09:20:38

高中数学的秒解方法

高中数学的秒解方法篇1

【摘要】数学高效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交往过程中二者达到双赢的途径。因此,在理解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含义下,探析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建构价值,从而提出高效课堂的策略对现实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文章的价值诉求所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内涵;价值

学无涯,教无止。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当前理论与实践者一直关注的事情,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是课改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诉求。但真正的有效课堂其内涵是怎么样的?又如何架构这样的有效课堂呢?这些都是建构数学高效课堂要思考的事情,也是最关键的事情。教师只有思考清楚,理解透彻,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使教学真正走向学生。

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内涵分析

(一)理论价值应有之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直是教师奉行的指导方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要关注自身的教以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这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也是教学理论下的应有之意。以皮亚杰的认知主义为代表,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学习是需要自我的主动建构,只需要自我的动脑和动手,然后通过“动作”“图式”的方法表征出来。如对时间“秒”的认知,首先是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秒,然后将生活经验与理论知识相联系,这才能有效地完成课堂任务或教学目标。

(二)高效课堂自我之意

高与低相对,高效的反面则是低效,而高与低最后的评价指标应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两个方面。小学课堂一般在45分钟左右,且在这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一些间接性的知识,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不仅是认知的生长,还是情感的生成。因为高效的课堂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情感的共鸣者,既传授知识又对话学生。这些都是高效的数学课堂的自我之意。

(三)新课程改革之意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直是课改围绕的热点话题,也是课改方案的制定、理论的探讨、实践评价的依据标准。近年来,我们一直反对传统法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下”,这样的“天下”缔造是需要教师的“引”的。教师的“引”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提升,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有所获,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觉到知识的实用性。这同样意味着对当下“热热闹闹”的课改课堂提出一个标准,课改的课堂不是徒有其表。让学生有所获,建设高效的课堂是新课改之意。

二、在教学中追求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价值

吃透教材,巧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把教材吃透,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者意图。对这些,教师只有仔细琢磨,深入钻研,做到胸中有书,才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还要研究教材内容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怎样教学的问题。

案例:秒的认识

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此次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并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最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三、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知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任何新知R都是在已学过的旧知识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学时才能做到瞻前顾后,利用前面的知识为后面的新知识做好铺垫,才能让课堂有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抓住数学概念本质的知识,建构学生数学思维

如:单位“1”这个概念,不仅对分数的理解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而且在以后全部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学习分数乘法时,必须让学生彻底理解这个关键的问题。这样,在学习“工程问题”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就不会感觉理解困难。很明显,单位“1”是贯穿分数、百分数这部分内容始终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因此,教师在分数部分教学一开始就要紧紧地抓住它,通过种种形式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单位“1”的意义。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上例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第一,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事情所需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在估测其他事情时可借鉴作比较。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认识”时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一些做法。这样的教可以使学生既在掌握“秒”的知识中学习,又可以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一种方法思路。这是高效的数学课堂应有之意。

(二)要了解知识引申变化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

教师只有理解得深,才能深入浅出地教。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授业和解惑,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对疑难问题是否清楚,主要是看教师对知识是否能正确、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所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做一番认真的研究、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熟练掌握,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如:在四年级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节时,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小档愕囊贫引起小数变化的道理,可先提出四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己进行探究,学会弄懂,找出每个问题的答案,搞清它们的来龙去脉。(1)为什么一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一变,小数的值就变了呢?(2)为什么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变大了呢?(3)为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变小了呢?(4)一个小数的小数点每移动一位,小数大小的变化为什么是十倍的关系呢?课前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做了研究,理解得比较透彻,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点拨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加强练习

在上述“秒”的活动练习方式上,教师既可以让学生抓住课堂教学的填空练习方式,如“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跑步比赛。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除在专门性的有目的的设计下让学生感受外,还可以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启发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学习。如下课铃声响了,教师可以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这样的学习过程完全可以留给学生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我的反思与评价能力,当然教师要学会去发现、去运用这种能力,让其变成自我高效课堂建构的一种手段。如教师在教学完某一知识点后,可以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逐渐学会反思自我,尝试着“三省吾身”。对于教师已经讲解过的练习,学生不仅要尝试着举一反三,逐渐养成自我检验的习惯,还可以借助这一过程提升自我的思维能力,建构良好的知识表征和思维链条。

总之,高效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合力而成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关注小学数学知识本身的学科体系,也要学会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建构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促成学生智慧的成长。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的秒解方法篇2

一、两个常用的结论

1.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直线x=-b2a.

2.对于抛物线上的两个不同点P1(x1,y1),P2(x2,y2),若有y1=y2,则P1、P2两点是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且这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x1+x22;反之也成立.

二、在解题中的应用

【例1】 已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2,且图象过点(1,4)和(5,0),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此题的解法比较灵活,可以用二次函数的一般式来解,但运算量较大.

我们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来解决此题.本道题目的特点是给了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及一个x轴上的点的坐标.因此可以依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求出抛物线所过的x轴上的另一个点的坐标为(-1,0),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选择用二次函数的交点式来求解析式.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x-5),然后将(1,4)代入即可求出a的值.

本题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解题减少了大量的运算,既可以准确解题又节省了时间,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例2】 (2010甘肃中考题)向空中发射一枚炮弹,经x秒后的高度为y米,且时间与高度的关系为y=ax2+bx+c(a≠0).若此炮弹在第7秒与第14秒时的高度相等,则在下列时间中炮弹所在高度最高的是( ).

A.第8秒 B.第10秒 C.第12秒 D.第15秒

分析:此题用常规办法将x=7和x=14代入,由于y值相等,得方程49a+7b+c=296a+14b+c,因无法解下去而陷入困境.

本题已知炮弹在第7秒与第14秒时的高度相等,即x=7和x=14时y值相等,我们可以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来解题.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10.5,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第10.5秒时达到最高,根据选项10秒离10.5秒最近,所以选B.

【例3】 (2011山东潍坊中考题)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2=4和x1x2=3,那么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有可能是( ).

分析:本题由x1+x2=4可得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对称轴是

直线x=2,由 x1x2=3可知二次函数交x轴于正半轴,所以正确答案为C.

【例4】 (2011贵州贵阳中考题)如右图所示,二次函数y=-x2+2x+m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3,0),另一个交点为B,且与y轴交于点C.

(1)求m的值;

(2)求点B的坐标;

(3)该二次函数图象上有一点D(x,y)(其中x>0,y>0),使SABD=SABC,求点D的坐标.

分析:此题前两问并不困难,只是对知识点的简单考查.

高中数学的秒解方法篇3

对典型应用题,训练学生寻求多种解法,通过比较,找出最佳解法,可以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解题技巧,拓展创新思维,加深对典型应用题的记忆,一石数鸟,多重受益。

【关键词】

趣题;创新思维;一题多解;多重受益

清代李汝珍著《镜花缘》一书中有几段关于术算的论述,笔者愿与同好分享。《镜花缘》书中主人公之一米兰芬精于术算,每每有捷径或曰诀窍,试录几则。

例1. 盈亏算法

或曰:一盘鲜果按人分散,每人七个多一个,每人八个少十六个,问几人几果?

兰芬对曰:此乃盈朒算法,极其容易,以七个八个相减,余一个为“法”;多一个,少十六个相加得十七个为“实”。法除实得人数。本题法为一,不用除,十七便是人数。以十七乘七个得一百一十九个;加上多一个是一百二十个。乃十七人分一百二十果儿。

例2.雉兔同笼算法

宝云道:“我家花园的灯笼有两种:一种上缀一大球,下缀二小球;一种上缀一大球,下缀四小球。大球360,小球1200。兰芬姐姐若是把灯笼数算得清楚,我算服了。”

兰芬道:“这灯笼数用‘雉兔同笼法’算之,似甚简捷:小灯球1200,折半得600,以之减去大球360,得240,是四小球灯数;于360内扣除240,得120,是二小球灯数。”

注:雉兔同笼算法的诀窍是:兔数=足数÷2-头数;或鸡数=头数×2-足数÷2。

例3.等差数列

宝云指着桌上一套金杯道:“此杯大小九个,我用金一百二十六两打成,兰芬姐姐能算大小各重多少么?”兰芬道:“此是‘差分法’。法当用九个加一个是十个,九与十相乘得九十,折半得四十五,即作四十五份算;用四十五除一百二十六,得二两八钱,此第九小杯重。

遂用笔开出:①25.2;②22.4;③19.6;④16.8;⑤14;⑥11.2;⑦8.4;⑧5.6;⑨2.8两。”

金庸著《射雕英雄传》中关于求解“幻方”的描述,甚是精妙。

例4. 三阶幻方

黄蓉道:“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七右三,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例5.四阶幻方

黄蓉又道:“至于四四图,以十六字依次作四行排列,先以四角对换,一换十六,四换十三,后以内四角对换,六换十一,七换十。这般横直上下斜角相加,皆是三十四。”

例6. 自由落体运动

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下落的距离多9.8米。这个物体开始下落时距地面多少米?

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中间学习好的学生的思路可能是,一步一步地推理,一步一步地求解,最后加起来求总和。具体过程为:第二秒下落的距离是:4.9+9.8=14.7(米),第三秒下落的距离是:14.7+9.8=24.5(米),第四秒下落的距离是:24.5+9.8=34.3(米)。

物体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是:4.9+14.7+24.5+34.3=78.4(米)。

但如果借助线段图来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物体4秒内下落的高度就是4个4.9米与6个9.8米的和!

第一秒4.9米

第二秒9.8米

第三秒9.8米

第四秒9.8米

4.9×4+96.8×6 = 78.4(米)

答:物体开始下落时距地面78.4米。

对于中学生,应用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12gt2,可以轻而易举地求出任意时间内下落的距离!克服了重力加速度,就可以使卫星上天。记住本题吧,自由落体的“尘埃落定”,诞生新一代的宇航员也未可知。

例7.古希腊数学家刁藩都(也译做丢番图,公元3~4世纪)的墓志铭写道:“过路人,这儿埋着的死人叫刁藩都,他生命的1/6是幸福的童年;他再活了他寿命的1/12,两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他结了婚,又度过了一生的1/7;再过五年,他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儿子活了他父亲全部年龄的一半;儿子死后,他在极度悲痛中度过了四年后,也与世长辞了。你知道他活了多少岁吗?”

解法三:直接法:由16、112、17、12可知,他的年龄是7和12的公倍数,在通常范围内,答案只能是84岁。

答:刁藩都活了84岁。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第五册

[2]小学数学第六册

高中数学的秒解方法篇4

1.将新旧知识不断进行融合

高中教师需要在认真研读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基础上来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断将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问题在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初中物理教材进行对比,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掌握学生已经掌握哪些内容的基础之上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当设计到重新构建物理知识模型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举例来说,初中物理在描述物体运动时涉及速度与路程等知识,而高中物理则是描述速度、位移、加速度等,其中位移、加速度又是矢量,问题的复杂性大大提高,由于其实际问题,学生会出现知识点混乱的状况。下面有一个例题:质点A、B分别在做S=3+2t-52与S=4+5t-3t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试判断两者的加速度大小。不少学生认为A的小于B的,他们的答案是A的加速度为-10,而B的加速度为-6。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其没有理解矢量中负号的含义,在矢量中,大小与正负无关,只与数值有关。所以答案是A的大于B的。再举一道例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为v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求其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速率。很多学生认为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导致其算出来的答案为0,但是平均速率不是指平均速度,平均速率是指质点所经历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所以答案是v。

2.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利用数学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主要是由于其逻辑能力不强,导致其只会使用初中的算术法来解决问题,却用不好代数法,不能及时发现题目所给数据之间的联系,导致不能合理利用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应用更多的数学知识。举例来说,在学习“匀变速运动”这一章节时,学生对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矢量认识往往避免达到实际需要,只知道套用相关公式算出数值,却忽视了矢量都是有方向的。下面有一道例题:一个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一时刻其速度为4米/秒,一秒之后其速度变为10米/秒,试求该物体在这一秒之内所发生的位移。大多数学生由于没有考虑到方向问题,根据公式S=12at2,其算出来的答案是3米,却忽视了7米这个答案。再如,一物体在平直路上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面有障碍物之后立即进行刹车,刹车是的加速度为2米/秒,求8秒之后该物体的位移。不少学生在解题使套用公式S=v0t+12at2,得出答案为16米,却忽视了根据物体的刹车加速度,物体在5秒钟之后就可以停止运行,所以t不是8秒,而是5秒。

二、不断推进直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高中数学的秒解方法篇5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学习者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如在教简易方程一节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同学们,你们心中各自记住—个数,我说你心中的数加上几,再减去几,得数再乘几,只要你说出结果,我就能知道你心中想的是几,你们信不信?”学生纷纷回答:“不信!”师说:“不信咱们试试看,我设计了一个题目。”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迫不及待的让老师讲课。由于创设了探究性的学习氛围,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都能以积极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给足时间空间,引导独立探究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新知识的意义。教师无法取代学生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独立探究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广泛地采集信息,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做保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减少“自我表演”,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

三、参与合作交流,提高探究效率

当今,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研究。科研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通常都是组建课题小组或项目小组,按一定方案,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序的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目的。探究式学习“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他们也常常采用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与同伴共同努力,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讨论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学生已感觉出圆柱体积与长方体有关,但怎样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呢?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大家相互讨论,终于有学生从圆面积的推导过程进行推想是否可以把圆柱体切割成长方体。于是,学生—起动手,找来—个圆柱体的白萝卜,合作操作,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此时学生完全沉浸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式的喜悦之中。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程度高,自身潜能得以发挥,获得了知识,提高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新时代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感受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而自己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

如教学“秒的认识”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在钟面上找到走得最快的针一秒针。接着,通过引导学生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随着秒针走动的频率体验秒的实际意义。同时让学生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和“秒”实际关系(1分=60秒)。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进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随眼保健操的音乐节拍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用的时间就是1秒,闭眼睛数出60秒;推荐一名同学跑50米再返回,估计跑100米大约用多少秒等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切实体验到了“秒”的实际意义,形象地建立了有关“秒”的感性知识。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的个数、拍手的次数、音乐的节奏等现实的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探究式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教学形态,都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的创造空间。它的成效不在于学生获得重大的创新成果,而是在于学生获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意谓和态度倾向。它顺应了课改综合化的走势,促进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

高中数学的秒解方法篇6

一、从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出发,让体验成为学生需要

人文精神,本质上就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小学数学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以儿童为本,以儿童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以儿童认知水平为起点,搭设文本与儿童心灵沟通的桥梁,唤起儿童参与数学活动的欲望,给他们创造宽容的体验情境,创设能够自主发挥的广阔平台。华应龙老师说:“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我认为,学生心中有‘数’是最大的目标。学生从心底里害怕数学,那是最大的失败。如果我们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启迪智慧,更在点化生命,那么,我要学生心中无‘数’都不可能。”《秒的认识》这一课在体会“一秒有多长”这一环节时,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秒,学生有的用手打节拍,有的用脚打节拍,有的伴随节奏拍身体,发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做到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又如,为了加深对“一秒有多长”的体验,教师把全班学生一起一秒一秒地打节奏称为合奏。在此基础上,老师说:“合奏得真好呀!老师听到了一秒一秒整齐的节奏声。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单独来演奏,谁愿意来?”通过老师精心设计,激励学生进行“独奏”,学生积极参与、深度体验,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字和运算,而变成了美妙的音乐。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欣赏、赞美每一个孩子,肯定他们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孩子经历了探究,也体验到了成功。

二、回归孩子生活世界,让体验回归真实、朴实、扎实境界

新课程标准指出:“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这种人文性的教育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新课程提倡数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数学课程教学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多发掘生活中的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的切入点,让数学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能力,把课堂打造成放飞学生个性的蓝天和快乐成长的乐园。在本课教学中,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系列拍球、跳绳、下蹲起立以及口算等活动,让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在“体会1秒的价值”这一环节,教师将事例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介绍:我国生产的高速电梯,1秒可上升6米,“滴答”一下可上两层楼;飞机1秒能飞行250米,绕学校操场跑了一圈;亚太纸业1秒生产的纸能做500本本子,够50个同学每人发10本;三峡水电站1秒最多能发电4900度,够50个家庭用1个多月。这些来自生活的事例与学生的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将数学教学融入生活应用中,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水平;同时在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用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课堂实践活动回归到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摒弃了虚假、空泛和浮华,体现出真实、朴实、扎实的价值取向。

高中数学的秒解方法篇7

一、与教学目标整合,提高达成度

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学的全过程都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它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有了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确定如何使用多媒体,在哪个环节用多媒体,要实现本节课的什么教学目标。如在教学《秒的认识》一课时。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迅速读出钟面上时间,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在动手操作活动和游戏中,体验秒,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观念。(3)在活动中感悟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从以上的教学目标可以看出,第一点的知识性目标中的知道1分=60秒,我们可以制作一个钟面的课件,让学生观察秒针走一圈和分针的变化。第二点中要让学生体验秒,我们根据这个目标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我是小闹钟。让学生低头闭目,用自己的方法计时,当自己觉得15秒的时间到了就睁开眼睛并举手。我们就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游戏中不受外界干扰又能在睁眼时知道自己的15秒准不准呢?如何让多媒体课件协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呢?经过思考和实践,我们设计制作了一个钟面,当游戏开始的时,秒针就开始走,但不发出滴答声,当学生自认为15秒时间到了,一抬头,就可以和大屏幕上的时间进行核对,从而知道自己数秒的准确性,就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了。实践证明,这节课由于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秒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秒、理解秒,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与教学内容整合,凸显优势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在小学数学中,学习的内容包括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概率和数学实践活动。在这些内容中,有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用传统的教、学具是无法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这时就要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一课时,学生把手中的圆片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再找出原来的图形和转化后图形之间的关系,然后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把圆沿直径平均分成8份,拼出来的图形也只是稍稍有点长方形的样子。再接再厉,把圆片平均分成16份,所拼出来的图形的边还是条很清晰的曲线。但这时候如果再细分成32份、64份甚至更多份,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件几乎不能完成的事情,时间紧、难度大,这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128份……,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大家就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所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的原理和过程。因此,找到教学内容和多媒体的整合点,在最需要的地方使用多媒体,不仅能变抽象为具体,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与教学难点整合,有效突破

高中数学的秒解方法篇8

一、在实践中感受知识

“秒”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抽象的时间单位,教师单一的讲解,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且未必真正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动作,感受一下1秒持续时间的长短,如:拍一下手就是一秒、 眨一下眼就是一秒、跺下脚就是一秒、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在10秒内最多能写多少数字,能背多少个乘法口诀;在30秒内口算、写生字、读课文、跳绳、踢毽子等。在对“秒”有一定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估算横穿教室大约需要多少秒,擦黑板大约需要多少秒,体会一秒钟的价值。

二、在实践中探索规律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几何知识部分,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分析、归纳,从而得出规律。例如在教“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几组三角形纸片、剪刀等材料和工具。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来,人人都动手,剪的剪、拼的拼……每位学生在充分操作后发现,要有两个三角形通过重叠——旋转——平移,才可以拼摆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可以归纳出,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关系: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最后再引导学生回忆拼摆过程,观察思考: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学生观察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种学习过程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不但在实践中发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还在实践中解决了问题,并且对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理解题意是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首要条件。小学生生活经验尚不丰富,理解应用题能力较弱,而亲自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练习课中有一道题:把一个长是0.5米,宽是0.4米,高是0.3米的长方体木块,平均切割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不管教师怎样讲解,即使把示意图画在黑板上,还是有部分同学弄不明白。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想不出切割完后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的部分在哪儿?二是到底该怎样切割?有几种切割法?在这语言难以解释清楚的时候,教师出示一块长方体的橡皮擦,由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切割法,其他学生说说他是怎样切割的,结果出现了三种情况:沿着长切割,沿着宽切割,沿着高切割。让学生分析每种切割方法增加的面是哪些?怎样算?那些有疑问的学生顿时感觉豁然开朗。这种实践操作活动开发了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实践中求异创新。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只有当学生动手操作时,才能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例如,在教授完“角的度量”后,在练习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画出一个120°的角,学生迅速地利用量角器把角画了出来。接着继续要求学生再画一个120°的角,学生感觉很纳闷。这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如果没有量角器,只有三角尺,你们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吗?”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了动手实践、探求规律之中。他们拿出一副三角尺进行拼摆,很快就有一位学生发现了两种画法:将三角尺的直角90°和30°的角拼起来,得到120°角;将两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也可以得到120°角。这位学生的方法不断地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同和表扬。“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继续提问。结果又发现另一种方法:用三角尺的一边先画180°平角,再减去一个60°角就得到了120°角。教师又接着问:“120°角会画了,那15°角该怎样画呢?”学生在刚才成功的喜悦中继续投入探索中,一位学生发现用一个三角尺60°角和一个三角尺45°角加起来再减去三角尺的90°直角就可以画出15°角,还有一学生有更简单的方法,用三角尺45°角减去一个30°角就是15°角了,或者用三角尺60°角减去45°角。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继续画75°、135°……学生的学习热情此起彼伏,创新方法不断涌现。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