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8篇

时间:2023-07-31 09:20:49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篇1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现状、存在的问题:

我县是国家贫困县,长期以来,由于受全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地域条件的限制,我县农产品市场一直是沿街为市,没有一个象样的专业批发市场,这对于一个传统农业县来讲,无疑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短缺,无从筹措,这是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根本问题。二是地理条件限制,我县县城集中在一个狭小的清水河流域内,发展空间太小、没有足够的土地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全县只有一个农贸市场,规模还不是很大,还有一个松散型的果品批发市场,也形不成规模。

二、各级政府对部级贫困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的扶持政策,扶持项目的实施效果:

几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部级贫困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的政策,但对于我们县来讲,光给政策是不够的,因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资金筹措十分困难,有限的财政资金保吃饭都相当困难,搞建设就无从谈起。**年,通过我们申请省发改委对我县桥南苹果批发市场给予50万元的资助,但杯水车薪,根本不解决问题,所以谈不到实际效果。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篇2

我县是国家贫困县,长期以来,由于受全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地域条件的限制,我县农产品市场一直是沿街为市,没有一个象样的专业批发市场,这对于一个传统农业县来讲,无疑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短缺,无从筹措,这是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根本问题。二是地理条件限制,我县县城集中在一个狭小的清水河流域内,发展空间太小、没有足够的土地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全县只有一个农贸市场,规模还不是很大,还有一个松散型的果品批发市场,也形不成规模。

二、各级政府对部级贫困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的扶持政策,扶持项目的实施效果:

几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部级贫困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的政策,但对于我们县来讲,光给政策是不够的,因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资金筹措十分困难,有限的财政资金保吃饭都相当困难,搞建设就无从谈起。20xx年,通过我们申请省发改委对我县桥南苹果批发市场给予50万元的资助,但杯水车薪,根本不解决问题,所以谈不到实际效果。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篇3

我县是国家贫困县,长期以来,由于受全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地域条件的限制,我县农产品市场一直是沿街为市,没有一个象样的专业批发市场,这对于一个传统农业县来讲,无疑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短缺,无从筹措,这是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根本问题。二是地理条件限制,我县县城集中在一个狭小的清水河流域内,发展空间太小、没有足够的土地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全县只有一个农贸市场,规模还不是很大,还有一个松散型的果品批发市场,也形不成规模。

二、各级政府对部级贫困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的扶持政策,扶持项目的实施效果:

几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部级贫困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的政策,但对于我们县来讲,光给政策是不够的,因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资金筹措十分困难,有限的财政资金保吃饭都相当困难,搞建设就无从谈起。20xx年,通过我们申请省发改委对我县桥南苹果批发市场给予50万元的资助,但杯水车薪,根本不解决问题,所以谈不到实际效果。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 经济社会 小康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073-02

前言

县域沿边村经济是以划分县行政区域内的边沿村寨的区域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容易忽略的一个区域经济,但却是全面推进农村脱贫致富的重点。在党的十上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贫困边沿乡村的经济,因此发展县域沿边村经济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县乡差距、实现强县富民的重要途径。加快县域沿边村经济发展,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只有县域沿边村经济发展良好,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根据我校2015年度教学科研要求,我们对黔西县域内部分边远村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力求理清沿边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一、黔西县部分沿边村发展现状

黔西县有29个乡镇办事处,362个行政村,县域沿边村主要与金沙、大方、织金、清镇交界。为了充分了解这些县域沿边村经济发展状况,我们走访了黔西县花溪、新仁、协和等少数民族乡镇的20余个沿边村,走访、座谈、收集整理资料,综合分析出沿边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呈现不均衡、相对滞后等特点。黔西县多数沿边村基本处于河谷交叉地带,沟壑纵横、土地切割破碎严重、土地资源缺乏,交通不便、通讯不畅通,无支柱产业,普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

以耿底村和化屋村为例。耿底村地处花溪乡东南面,东与金沙县化觉乡相邻,南与太来乡交界,西靠安作村,北面为金沙县化觉乡,村委会驻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15公里,1958年建金华大队,1981年依古名改称耿底坝大队,1984年大队改村,2001年相河村并入。曾是耿底乡机关驻地。志愿军二级英雄特等功臣易才学出生境内。村域面积为7.5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组,主要居住汉、苗、彝等民族,总人口1573人,356户,贫困人口多,贫困率发生率70.5%,属于沿边村中发展滞后型。化屋村地处鸭池河大峡谷,位于新仁苗族乡南部,平均海拔1165米,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县城48公里,东与清镇市隔湖相望,南及西与织金县韬相邻,全村面积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7亩,居住村民主要以苗族、彝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为主,村民共有223户,总人口936人,贫困户98户476人,贫困发生率50.9%;其中,扶贫低保户48户343人。化屋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所有沿边村中经济发展条件处于优势的村寨,但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处于缓慢状态。

二、黔西县域沿边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产业结构单一

县域沿边村在前几年犹如“世外桃源”几乎与外界隔绝,大部分村民最远就到过乡镇集市进行商品交换,村民生活几乎靠自给自足,“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下蛋为盐巴钱”是沿边村的真实写照。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玉米、小麦、大豆、生姜等为主,由于土地贫瘠,大多数时候都是广种薄收。大部分村70%以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从事生产的大多是老、弱、残,文化素质低,思想守旧,农业技术知识缺乏,致富能力弱。

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县域沿边村都处于边远偏僻的地域,农户居住零散,严重受到地理环境和经济制约,一是通村通组公路修建困难,全县县域沿边村虽然通村公路基本修通,但大部分村寨的通组公路只通部分,部分村寨几乎不通,更别说通户路了,由于道路不畅,农产品和经济作物外运困难,难以推销市场,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完善交通设施是当前刻不容缓任务。二是养护机制不健全。在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里没有建立起切实可行的道路等公共设施养护机制。三是水利设施薄弱。几乎没有一个村完整通安全用水,每个村都有部分农户存在饮水困难,饮水安全。

3.社会服务事业薄弱

一是教育条件差,县域沿边村都是处于边远贫困的区域,村小校舍简陋,师资缺乏,几乎没有正式教师,就一两个代课教师包揽所有班级。距离乡镇学校基本都有六七公里左右,路途较远,路况较差,来回不便,即使部分村民想把孩子送到乡镇学校也得在乡上租赁房屋,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去照顾孩子读书,因此子女上学非常困难。二是公共医疗卫生条件差。村级卫生室医疗设备落后,医务人员缺乏,技术条件较差,只能简单医治一般疾病,病情稍微复杂的病人只能到乡镇、县医院就诊,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医疗卫生的需求。三是劳动力外出突出。县域沿边村由于贫穷,土地贫瘠,外出务工人员占了劳动力人口的85%以上;从2000年至今很多村有文化、有劳动力的基本全部外出务工,缺乏人力资源。四是公共文化设施滞后。沿边村大部分都通了电话、85%的有电视,但由于地势沟壑纵横,信号覆盖率低,很多地方信号时有时无,村里没有安装宽带互联网,与外界联系不畅通,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缺乏,村民主要以喝酒打牌娱乐。

三、对黔西县域沿边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1.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

由于受种种原因,沿边村村民无法了解国家对农村建设的一些方针、政策,必须依靠乡党委政府、驻村干部大力宣传,宣传关于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政策、关于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关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政策、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关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等等。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省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委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加强沿边村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县域沿边村由于历史因素,在这边远村寨里居住基本都是少数民族,在过去,这些村寨犹如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与外界隔绝,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用自己民族语言交流,自己织布、蜡染、刺绣,用自己创作乐器和歌曲自娱自乐。我们要加强对这些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如今这些最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已经不多,我们应该去开发和传承这些民族文化,打造民族特色,推广民族产品。发展县域沿边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但发展经济同时,也要重视非物质文化的发展,让外出村民回家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村民。

3.加强沿边村基层组织建设

沿边村建设要靠政府引导,村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沿边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两委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肯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村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没有改变不了的贫穷,只要我们有赫章海雀村文朝荣支书和村民意识和精神,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斗贫困、求生存、谋发展。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建设,尤其是县域沿边村建设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农村建设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不说大话,不喊空口号,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我们干部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使贫困山区群众不断得到实惠。”

4.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治贫必须治本;扶贫必须扶智,要根治贫穷,首先就得改变思想,改变思想从教育开始。沿边村村民文化程度低,思想意识落后,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这种恶性循环似的现状普遍存在。边远山村教育短板:“教育设施简陋、师资紧缺、教学单一、家长、学生对教育不重视。”因为贫穷,孩子不可能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改变教育短板是发展沿边村经济社会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专递的重要途径。县委政府、乡镇党委政府应严密思考,引以重视,有计划、有步骤地去改变沿边村教育,加大对沿边村教育的扶持力度,让村里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受教育环境,让知识文化去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只有思想意识得到提高,才能根治贫穷。

5.加强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

县域沿边村总体来说土地贫瘠,零星分散,占地面积多,人口少等特点。如何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发展沿边村经济的主要环节,我们必须做好大量的调研和考察,根据各村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特色养殖”的产业结构调整,找准产业之后,各部门要在经费上、技术上、销路上给与大量的扶持,尤其是驻村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先学会,再指导。为沿边村产业化打下基础,和村民一起把产业做大做强,只有将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从而才能推动沿边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民增收是沿边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以优势产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发展趋势。使每个村都能稳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6.加强精准扶贫推进同步小康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篇5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由我传达全市县域经济工作座谈会、招商引资工作汇报会和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汇报会精神。

一、传达全市县域经济工作座谈会精神

6月1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市几大班子领导,各区县和黄山管委会负责人,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胡学凡主持。会上,市委书记王启敏、市长李宏鸣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市发改委、统计局和各区县先后作了发言。会议通报表彰了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的黟县和歙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全市上下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全市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总体态势初步显现。2006年,我市县域经济(三区四县)实现生产总值165.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88.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指数考核评价中,各县均进入全省综合经济强县考核前25名,黟县较上年度位次前移17位,歙县前移13位。

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体现在王启敏书记和李宏鸣市长的讲话中。

㈠王启敏书记讲话精神

第一,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发展县域经济不仅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还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一强三大”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黄山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全市上下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始终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和争先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必须准确分析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省加快东向发展的战略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环境,狠抓工作落实,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全省范围内比较,我市发展速度偏慢,工业经济支撑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民营经济发展不快,部分县位次下滑。在全市范围内比较,也存在着发展速度偏慢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全市上下必须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来抓,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和争先意识,做到发展目标更高,发展思路更宽,发展举措更实,以扎实的作风,饱满的热情,千方百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第三,必须找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全市上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区)目标,全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力争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今年,要力争有1~2个区县进入全省“十佳县(区)”行列。为此,必须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工业经济、旅游经济、农村经济、城郊经济、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等“六大经济”。

第四,必须切实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浓厚发展氛围。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建好班子,抓好队伍;优化环境,改进作风,努力在全市形成争先恐后、百舸争流的发展新格局,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㈡李宏鸣市长讲话精神

李宏鸣指出,今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黄山大跨越发展、加快率先崛起的关键一年。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在全省的争先进位,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全市上下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李宏鸣要求,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发挥优势,培育工业核心竞争力;二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三要抓好乡村旅游发展,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四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五要强化支持和激励,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策,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李宏鸣最后强调,各区县要进一步增强进取精神和进位意识,锐意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二、传达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汇报会精神

6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汇报会。市各套班子领导,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各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黄山经济开发区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胡学凡主持。会上,市委书记王启敏、市长李宏鸣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市招商局、黄山经济开发区、各区县、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分别通报了1~5月份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年初召开的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克服困难,创新方式,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1~5月份,全市招商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新签内资项目220个,协议投资额86.9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2.09亿元(其中续建30.19亿元、新建11.9亿元),同比增长39.8%,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5.3%,超序时进度3.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4384.11万美元,同比增长8.9%,占全年目标的58.0%,超序时进度16.3个百分点。

这次会议主要精神体现在王启敏书记和李宏鸣市长的讲话中。

㈠王启敏书记讲话精神

王启敏肯定了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在招商引资上作出的努力,同时指出招商氛围不够浓厚,创新精神不够强,引资任务完成不够理想,区县之间、部门之间、园区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与兄弟市的差距较大等问题。

王启敏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主观上分析存在的问题,鼓足干劲抓招商。要清醒地认识到“黄山市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一强三大’目标,增加投入是关键”。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战略,在争取国家投资、扩大金融信贷、启动民间资本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推进招商引资,使外来投资成为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资本投入的主要渠道和重要增长点。

王启敏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拓宽招商思路,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战略和重心,在关键环节上求突破,把招商引资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相结合、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与旅游发展第三次高潮相结合、与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的广度和深度。要突出招商引资重点区域,重点抓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招商。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招商方式,充分运用已有的小分队招商、园区招商、网上招商、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充分发挥好浙江企业联合会和温州商会的作用。同时,要立足资源、区位、人文和环境等优势,善借“外脑”,搞好项目库建设,努力形成储备一批、洽谈一批、跟踪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运行机制。

王启敏指出,地区之间招商引资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投资环境的竞争。招商引资要重视招商环境打造,环境要再优化。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招商引资的全局观念,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做到想政府招商之所想,解客商经营之所难,形成强大的招商引资合力。要突出抓好招商引资载体建设,抓好各园区和特色经济园区的规划建设,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推动园区建设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转变,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当前,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在黄山经济开发区,要把黄山经济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新窗口、招商引资主平台、工业发展硬支撑、园区建设排头兵,进一步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完善政策扶持体系,研究产业发展定位,完善功能配套,全面加快建设步伐,确保“183”工程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王启敏强调指出,招商引资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黄山率先崛起。全面完成今年招商引资的目标任务,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立即行动起来,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积极投身到招商引资中去,确保工作落在实处,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

㈡李宏鸣市长讲话精神

李宏鸣强调,今年我市招商引资形势严峻,各级、各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克服松懈思想,进一步抓好招商工作的落实,营造招商引资浓厚氛围,在全市上下形成招商引资是促进黄山未来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识;要进一步聚焦重点,认真分析把握市情,把握黄山发展的脉搏、规划、思路和方向,有的放矢去招商;要进一步优化环境,从全局高度出发,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并把有限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三、传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汇报会精神

7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汇报会。市四套班子领导,各区县和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市委书记王启敏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倪玉平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今年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投资重点凸显,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园区建设进度加速。1~6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68亿元,占年计划投资200亿元的51.34%,同比增长42.5%;省“861”项目完成投资31.29亿元,同比增长47.25%,占年投资计划的63.44%,完成投资进度位于全省第三位;市“443”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7.20亿元,同比增长45.5%,占年计划投资的58.77%。

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体现在王启敏书记和倪玉平常务副市长的讲话中。这里简要传达一下王启敏书记的讲话精神。

王启敏指出,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总体形势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全省发展大格局相比,位次后移,发展进度未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各区县、黄山风景区、各园区之间、项目之间、固定资产投资产业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有的项目仍未开工建设;部分领导思想认识不足,对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重视不够,未将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大跨越发展的重点来抓。

王启敏强调,项目建设是推进黄山大跨越发展的基础,是大跨越发展的平台。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全面提速项目建设进度,优化发展环境,推进黄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争当安徽东向发展的排头兵,加快实现黄山率先崛起。各地、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在各自领域内不遗余力地抓好项目建设,尤其是推进大项目的建设进度,从思想上、工作中重视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并将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不断地研究重点项目尤其是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项目调度,检查项目进度。

王启敏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提速项目建设。一是在建的项目要不受年度计划限制全面提速,特别是服务型项目,要利用当前黄山旅游大发展的有利契机,提速建设,以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已谈好且已经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要抓紧时间立即开工。三是要筛选出一批牵动性大、符合黄山产业特色的项目对外招商引资。

王启敏最后强调,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同志要深入一线,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快速推进项目建设;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亲自到项目现场了解情况,帮助业主解决存在的问题。市直各部门要以黄山发展大局为重,优化发展环境,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和各督查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反映项目建设的真实情况,以确保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实现我市在全省的率先崛起。

会议精神就传达到这里。

今天的会议,是区委、区政府在“7·10”洪灾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近期市里召开的三个重要会议精神,根据全省县域经济“十佳”考核体系,对照13项考核指标,研究解决“形势怎么看、路子怎么走、措施如何定、劲往哪里使”的问题,以决战的姿态干好当前,赢得全年,确保实现“纵向跨越发展、横向率先崛起,力争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十佳行列”的目标。

上半年,我区县域经济指标大部分完成情况较好,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但是gdp和外贸进出口两项指标不够理想,存在一些欠帐,gdp仅增长了12.9%、比年度计划低1.1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仅增长了42.1%、只完成市下达任务的43.1%,加之7月10日发生了50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经济社会发展遭到了严重创伤,年内要实现“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十佳行列”的目标,难度和压力是相当大的。越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越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合力攻坚,以最大的决心和信心,迎接挑战,应对困难,为实现全年目标而努力奋斗。等一会,区直八个部门还要发言;区委督查组将要通报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情况;各位区委常委、副区长也将结合分管工作实际,分析和部署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十佳”工作;区人大、政协班子也要就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最后,叶书记要作总结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县域经济发展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第一,争创“十佳”要准确把握四个关系

一要把握“好”与“快”的关系。“好”是就质量而言的,“快”是就速度来说的。我们不赞成盲目追求“快”而忽视“好”,也不赞成只注重“好”却忽视“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好”为基础,又好又快,好中求快,在追求质量的前提下予以提速。

二要把握“近”与“远”的关系。要立足于“近”,干好今天,干好现在;同时,要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紧扣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不断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三要把握“大”与“小”的关系。“大”与“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对我区来说,“大”指规模企业,是强区的支撑;“小”指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富民的根本。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大”、“小”两手抓,抓“大”不放“小”,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形成不同规模的合理配比关系。

四要把握“内”与“外”的关系。“内”就是自主发展,“外”就是对外开放。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共同作用。因此,要切实调动民资创业的积极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全面激发发展的内在活力;同时,要注重搞好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外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大力发展、壮大本地企业。

第二,争创“十佳”要注意突出五个重点

一要突出新型工业化。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工业富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建设园区,尝到了不少甜头,但是,能耗少、污染低、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还比较少,科技创新、应用能力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经济发展。因此,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招商引资,进一步鼓励、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信息化、精品化在工业发展中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

二要突出农业产业化。农业是我区的主导产业,在富农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前些年,我们抓农业动了不少点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各地都在发展现代农业,我区怎么办?必须坚持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引进和培育茶业、竹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配套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

三要突出旅游国际化。这两年,我们切合实际,在乡村旅游、宣传促销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迈出了旅游国际化的第一步,但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发展高潮还没有到来。当前,我们推进旅游国际化,一定要以集散接待功能完善为基础,以旅游市场营销为重点,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关键,以旅游产品开发为突破口,抓示范、树品牌,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绝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发展。

四要突出农村城镇化。就市内而言,我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加速农村城镇化,必须突出城区和中心镇,激发其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镇的促进作用;必须突破资金障碍,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之路;必须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农村建筑风貌的控制、整治工作。

五要突出县域经济民营化。发展县域经济,招商引资与全民创业同等重要。过去,我们偏重于招商引资,在推进全民创业上用心不够,用力不足。现在,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在全民创业上大做文章。为此,我们要优惠政策、优化环境、优质服务,努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切实把民资引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力促县域经济民营化。

第三,争创“十佳”要高度重视六个问题

一要重视合力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牵动全局的大动作。各地、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理清思路,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更要加强联系,注意沟通,主动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共同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重视稳定问题。社会稳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各地、各部门要重心下移,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及时排查、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抓紧制定、完善各项应急预案,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平安黄山区建设,为发展县域经济创造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牺牲环境发展县域经济,得不偿失。我区作为全国旅游十强县,更应注意这一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严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做到没有规划不招商、没有评审不开工、没有环评不落地,突出抓好环山、环湖等核心部位的保护。

四要重视节能减排问题。节能减排是经济实现由“快”到“好”转型的重要一环。各地、各部门要超前谋划,示范带头,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加速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能耗少、污染低、技术含量高的工业企业,切实加大高耗能行业淘汰力度;要宣传、引导全民特别是企业合理消费,努力形成全社会自觉节能减排的良好风尚。

五要重视耕地保护问题。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国土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严格保护、管理土地资源,坚决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对于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垦等质等量的耕地,或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确保占补平衡。

六要重视开源节流问题。我们从事的不少工作需要开源节流。财政开源节流必须解决财政缺位、越位问题,缺位的要跟进,越位的要退出,能够对上争取的一定要争取到位,不应政府财政注入的一律不予注入。各地、各部门要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在确保法定支出和重点支出的基础上,将有限的财力用到民生工程和企业发展等方面。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篇6

同志们:

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是为了及时总结交流贯彻落实省政府冀政(2005)8号文件的情况和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在扩权强县工作中的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刚才听取了省发展改革委汇报和10个扩权县(市)的发言,对工作中的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在这里也进行了沟通。总体上讲扩权强县工作已经在我省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会议开的很成功,下一步主要任务就是抓落实。下面我根据前一阶段扩权强县工作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扩权强县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全省扩权强县工作会议后,省直有关部门、各设区市和扩权县(市)积极贯彻落实允石省长、庚茂常务副省长讲话和冀政[2005]8号文件精神,及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扩权强县工作,统一认识,制订措施,加强培训,上下衔接,谋划发展,形成了全面启动的态势。特别是11个设区市和22扩权县(市)都召开了扩权强县工作动员会议,成立了扩权强县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各扩权县(市)和部门行动迅速,热情高涨,主动与省、市有关部门进行工作衔接。一是领导认识充分,组织机构到位。各设区市、各扩权县(市)领导高度重视扩权强县工作,认真学习领会了两位省长的讲话和冀政[2005]8号文件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措施。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部署具体工作,建立了领导机构,加强对工作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从前一阶段的情况看,扩权强县工作呈现以下五个突出特点:二是工作部署迅速,制定措施得力。各设区市和扩权县(市)按照全省工作会和冀政[2005]8号文件要求,认真研究扩权强县工作,采取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措施。迁安市通过调查摸底,认真梳理扩权事项。他们按照省政府文件赋予的11个方面62项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初步梳理出全市共有21个部门100项权限可以直接享有,有22个部门102个事项可以直接审核,汇总列表发到各个部门。三是部门协调联动,上下衔接积极。各设区市把落实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举策,按照“能放的都放、放彻底、放到位”原则,加快放权的速度。有关部门到省发改委进行工作沟通,及时了解省直部门放权的要求和操作办法,确保上下工作尽快衔接,并组织2个扩权县(市)到省直部门接受培训,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行政能力。张家口市要求市直有关部门主动与扩权试点县联系,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对口部门的业务工作水平。不仅作好放权工作,而且要坚持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全力做好省与县的工作衔接,确保工作不断挡、不缺位。各扩权县(市)不等、不靠、不拖,在省各部门具体办法还没全部下发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认门、认人、认事”,与设区市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衔接。目前,22个扩权县(市)都已和省、设区市部门进行了衔接。霸州市在先后从发展计划局、经贸局等涉项单位派出40余人到省直机关进行接洽和业务学习,涉项的28个单位都制定了规范明晰的工作流程图。平山县为了适应扩权强县的工作要求,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体制、工作机制、人员组织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理顺,对内设机构该增的增、该减的减、该并的并,人员不足的提出增人计划,在全县范围内择优选配。四是修订规划谋划思路,加速发展欲望高涨。扩权的县(市)表示将以此次扩权强县试点为契机,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增强发展动力,把扩权转化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进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五是省、市各部门鼎立支持,积极主动自觉放权。从省扩权强县工作会议到省直个部门开始组织人员培训和实施意见的出台,从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省政府8号文件到建立健全了各级领导组织机构,从设区市和各扩权县(市)研究制定落实办法到与省直各部门业务工作对接,可以充分的看出我省扩权强县工作正在健康有序的向前推进,并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与各级、各部门领导重视及省、设区市扩权县(市)和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与在座的各位同志们付出了辛勤工作分不开,在此,我代表省发改委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要认真应对扩权强县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第一阶段工作总的来看我省扩权强县工作的发展是健康有序的,进展比较顺利,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不断向深入发展。但在运行中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发展进度不平衡。有的扩权县(市)工作衔接的积极性较高、较快,特别是在县(市)机构改革还没启动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主动调整部门人员设置,先期开展工作。反之,有的扩权县(市)和设区市部门在推动该项工作上有等靠思想。二是扩权县获取信息的渠道还不十分及时畅通,急需完善建立信息平台。扩权县信息共享后信息渠道制约了信息量和传递速度,直接影响了办事效率。特别是远离省城和设区市的边远地区的扩权县获取信息不如设区市快。如张北、承德等扩权县,经济实力较弱,距省会较远,过去只是到设区市里办事,将来要参加省及有关部门召开的会议,行政成本会大大增加。三是扩权县普遍担心财政等权力上划后失去设区市的支持。特别是经济实力较弱的扩权县(市),如张北、承德等四个扩权县(市),担心将来张家口和承德市会减少对他们的支持。目前对与设区市各部门的关系处理上持谨慎态度,不敢放手工作。四是一些扩权县(市)反应市里部门部分管理权限下放不彻底。如涿州市反映在价格管理权限下放方面,扩权县(市)在天然气销售价、公益性公墓收费、部分医疗服务价格以及高中学费等几项没有享受与设区市同等管理权。迁安市反映还有部分权限没有明确意见,主要集中在工商、民政、经贸和劳动保障方面。造成了一部分项目向省里申报,其余的还需向设区市部门申报的现象,给工作造成诸多不便。五是扩权县(市)机构需要进一步理顺。扩权县(市)的机构改革还没到位,一个部门要对口省直多个部门和处室,也有多个部门对口省直一个部门的,使得工作不顺畅;县级部门科室和人员较少,还不能适应扩权后的工作机制要求。六是扩权县(市)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与扩权强县的要求还有差距。各扩权县(市)普遍认识到,在取得省政府扩大的管理权限同时,相应的也承担与管理权限对等的责任。这就对县级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压力。迅速提高扩权县(市)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是关系到扩权强县工作能否落实的关键。

从这次会上汇报的情况看,有些问题有些已逐步得到化解,特别是省直部门实施意见的全部出台,进一步明确《文件》具体事项和程序,扩权县(市)提出的一些在文件里没有明确的事项也在实施意见中加以明确了,各扩权县(市)的机构正在做相应调整等。但是透过一些问题可以看出,各级、各部门对扩权强县工作的不适应,即对有些政策不熟系,有些方法还不掌握。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对省领导讲话和8号文件的学习还不够深、不透,致使在有些工作衔接上还不顺畅,政策落实上还不坚决,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把扩权强县工作继续往深里做、实里做,努力把我省的扩权强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一,要进一步增强对扩权强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实施扩权强县,是加快我省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县域经济是县(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经济总和,是我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县(市)一级行政区上承省、市,下启乡、村,处于强国、强省、强市和为民、安民、富民的第一线,是统筹城乡发展、维系群众生活和巩固基层政权的关键点。因此,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把县(市)一级的发展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要壮大经济,就必须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全局的战略部署看,要增强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全国县域人口占总人口的80%,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会落空。

同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仍有很大差距,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河北县域经济发展落后原因很多,存在许多矛盾,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旧思想观念、旧体制的束缚,以及旧经济结构和新增长因素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解决与否以及解决程度将直接影响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省委、省政府实施扩权强县,是在全省进行观念革新和体制创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力求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我省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实施扩权强县,为加快我省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些省将扩大部分县(市)管理权限称为“强县扩权”,我省将其发展为“扩权强县”。就是考虑到了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化布局结合,一方面考虑了有实力的县(市),另一方面也考虑了城市化布局。主要是通过扩权刺激经济发展,扩大中心城市。培育多个中心城市,为今后行政体制改革打基础。这就为我们这些县(市)提供了优先负责的机遇,扩权强县有利于我们试点县(市)抓住地区优势,形成了特色经济,有利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我们必须树立为全省县域经济加速发展,这也是各个扩权县(市)第一批列入试点后为之振奋的原因。我们必须增强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责任感,尽心尽责推动我省的扩权强县工作。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扩权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抓住机遇,谋划长远,以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要求,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实现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实施扩权强县,是一项长期重要的艰巨任务。扩权强县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我省提出要抓住一条主线,两个支撑,其中一大支撑是县域经济发展。这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政策。但一个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不代表这项工作的全面推开,我

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省委、省政府对22个县(市)下放部分管理权限,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率先使一部分县(市)发展起来,进而加快全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了使省政府8号文件的政策落到实处,前一阶段重点抓了省直部门的贯彻落实冀政(2005)8号文的实施意见制定工作,核查督导了实施意见的下发;由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省财政厅、建设厅、地税局、国土资源厅5部门组成5个省政府扩权强县工作督察组,于2005年3月22日—31日,分赴11个设区市和22个扩权县(市)进行督导检查;了解报告了扩权强县工作的进展情况,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该项工作,克明书记为此专门批示要直接听取扩权强县(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措施,下决心抓好落实。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做好该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勇于开拓,不断探索寻求新放方法、新思路。

第二,实施扩权强县必须打破旧的传统发展观念,扎实抓好扩权政策落实工作。只有深刻理解和领会了省委、省政府决策的意义的精神实质,才能把扩权强县工作落到实处。扩权强县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探求加速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生事物,任何新生事物的推开都需要我们更新观念,更新思路,只有创新思路才能使我们省的扩权强县扎扎实实向前推进。由于各地区的情况不同,发展速度和起点存在差异,这些情况决定了扩权强县工作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平衡的过程。这就给我们从事这项改革工作的同志提出更高的要求,任务是艰巨的,但也是崇高和付与挑战和光荣的。在这次扩权强县(市)工作中听到一些扩权县(市)反映在一些财税返还与设区市算帐上产生一些想法,这也是一种认识不到位的表现。要准确把握实施扩权强县根本深远意义。省委、省政府这次扩权强县是一项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培育中心城市长久政策,是把发展县城经济的发展作为突破口,着眼于建立带动整个区城经济的发展为目标。做为设区市应该考虑到扶植扩权强县(市)发展对于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要坚决彻底的放权给县(市)。做为扩权县(市)应把考虑如何发展,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增加发展动力,谋划新的增长点,增长点多了,财税收入扩大了,今后留的也就多了,享受财政直接结算的县(市)在河南的35个扩权县中只有4个,其他省的力度一开始也没有我们省这样大,我们这次一下将22扩权县全部做到了扩权强县(市)财政由省直接结算,也是在外省的经验基础上迈了很大一步,这对于经济实力强的扩权县(市)是一个很好发展动力,所以,扩权县(市)一定要将眼光放远一点,找准自己的特色经济,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谋划划大发展。

第三,要狠抓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省政府冀政[2005]8号文件将下放的管理权限归结为11个方面62项,经过省直部门在学习贯彻中认真的梳理,这次有33省直部门又形成34个文件(财政厅2个文件),整理下发了共400余条具体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制定执行,使得扩权政策更具体化,更具有操作性,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内容和学习任务。这次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的33个省直部门中,有22个省直部门是8号文件的62项中直接涉及到的,有5个省直部门(省民政厅、省农业厅、省药监局、省卫生厅、省体育局)是在第7项证照直接发放的第36条中提及到的部门,另有6个省直部门(省民族宗教事务厅、省新闻出版局、省公安厅、省信息产业厅、省文物局、省畜牧局)是在学习贯彻《文件》后主动要求制定实施意见的。要认真展开新的一轮衔接活动,实施意见给扩权工作带来新的内容,一是62项条文内容的细化。如省发展改革委62中涉及8项,在实施意见中体现为28条,这就大大提高了可操作性,这就需要我们要加深理解,掌握方法,掀起新一轮的学习阶段。二是提及到和主动要求制定实施意见的10个部门增加了《文件》新的内容和设项,如文物管理的审批事项在实施细则中就有26项,这就更需要我们重新学习和部署落实。三是《文件》提及的部门原没有具体设项,这次在实施意见中把要实施的事项都加以明确,如民政厅将民政事业经费、救灾款划拨,军休、军退干部人员、车辆、医疗等补助费的下达,烈士、红军身份、经营性公墓的申报,福利中心的单列等18项下放内容,其中不少解决了前段各扩权县(市)对《文件》内容的疑惑。这些新内容的明确和增加,需要各设区市部门和扩权强县(市)认真学习,逐条理解,弄懂贯通,逐条去落实。为了便于大家学习贯彻,省发改委将省领导的讲话和冀政[2005]8号文件及32个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编辑成册,发到各设区市、扩权县(市),希望大家认真组织学习。

第四,各级政府部门要加速职转变职能,为扩权强县(市)搞好服务。一是省有关部门要加快转变职能,尽快搭建省与扩权县(市)的信息平台。省政府办公厅、省直有关部门要尽快搭建与设区市同等的信息平台,支持扩权县(市)的信息网络建设,保证政府信息畅通。进一步充实完善扩权政策。要继续搞好跟踪调研,在广泛征求省、扩权县(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扩权强县政策内容,以确保扩权强县健康有序进行。二是各设区市要真正放手放权,大力支持扩权县(市)发展;各级发改部门要主动担负起督导协调该项工作的责任,及时协调市直部门把该下放的权力彻底放下去,将下面出现的问题、意见和好的做法及时反映上来,适时组织部门和扩权县(市)到外省学习;三是加快推进扩权县(市)机构改革。扩权县(市)要尽快理顺机构设置,以适应扩权工作要求。在机构改革未启动前,要推广平山县等扩权县(市)先行调整和理顺工作机制的做法,调整和理顺扩权县(市)相关部门的工作体制、工作机制、人员组织等内部机构,实现与省直部门的对接;四是扩权县(市)要抓住机遇,更新观念,通过开展“一站式”服务等集中办公方式,提高行权能力,加快发展步伐。

第五,要认真抓好人员培训,确保扩权政策的落实。

加强扩权强县(市)的人员培训,既是省直各部门在具体落实扩权政策中担心及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各扩权强县(市)急需要求解决的问题,同时是保证具体实施意见实施的关键。前一阶段省直部门动作快的下发实施意见后组织了一批或多批培训,慢一点的实施意见刚刚下发,正在组织和准备组织培训,进度不一。但是我们扩权县(市)仍感到不解渴,当然单靠一两天或一次培训不解决问题,要扩展培训的层次,一是要抓紧督查省直各部门在实施意见出台后的培训工作进度,那个省直各部门是否组织了培训,培训了几批几次,采用何种方式,下一步要做为各级扩权强县领导小组协调部门的重点工作。二是各设区市部门也应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各设区市部门都有专门处室和人员对口省直各部门,业务熟系、程序清楚,对于扩权县(市)部门的工作要给于帮助指导,要将扩权县(市)的部门带出来再放手,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三是省直部门要组织骨干力量对扩权县(市)部门人员做好经常性的培训,特别是在具体实施意见出台后,省直有关部门要抓紧组织扩权县(市)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尽快提高扩权县(市)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总之,已经搞过培训的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没有搞过培训的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赶上进度,该项工作要在5月底前完成。四是各扩权县(市)要主动与省直部门联系,请他们来讲解业务操作事项,完善办事程序。

第六,要加强对全省扩权强县工作的督导检查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篇7

关键词:DEA;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056-02

一、DEA方法概述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数学、运筹学、数理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交叉领域。由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于1978年开始创建并命名。1986年,自Macmillan首次将DEA方法用于区域经济研究,随后DEA方法被纷纷引入到其他区域经济评价工作。DEA方法使用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随机规划等数学规划模型,进行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及输出的“决策单元”(DMU,Decision Making Unit)问的相对有效性。

二、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目前,湖南省共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其中88个县市是县域范畴的经济主体。县域占据全省96.6%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省91%的人口,提供了2/3以上的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GDP占全省的76.3%,地方财政收入占58.5%。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省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在各级贫困县中,湘西南地区占贫困县总数的65%,其中大多分布湘西自治州、永州、怀化。而这些地区中的经济中,农业占了较高比例,但是此地区的农业产业都处于初级化程度,目前还是采取粗放性经营模式,产品交易市场没有建立完善,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同时也没有形成产业加工链。该地区的GDP总量与其他湘东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相比,差距有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湖南省区域经济整体协调。

从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看,越是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作用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也就越健康,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与组合对于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三、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及建议

县域经济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经济系统,目前很多研究只是对某些产出经济指标单独进行差异程度分析,并没有从经济发展效率的角度对各经济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难以综合反映各区域问经济效率的差异。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单元,既是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结合点,又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实现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的重要环节。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在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指出,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 所以,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便找出不同县域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中的差距与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更快更好地提升不同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县域经济评价体系带来的问题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县域经济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在这种以GDP为核心的指挥棒的主导下,各地方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则容易形成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

二是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资源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经济,加之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因而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

三是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

四是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忽视了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致使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被侵害,导致民众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的稳定与和谐。

五是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使得当地、文化、卫生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冷淡化,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缺乏政策及财力的支持下,最终导致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二、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所应体现的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在五个方面的要求上:

第一,要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乡镇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

第二,要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互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

第四,要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这就要求县域财政的支持重点能够由“保运转”向“保民生”转变。

第五,要体现主体功能区发展的要求。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中,县域经济发展应与国家的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相一致。在主体功能区分工体系中,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的主要职能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财政创收能力,那么对这类县域经济的评价就要强化其对经济绩效考核;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主要职能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这类县域经济发展的评价就要弱化其对经济绩效考核。评价纳入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为衡量县域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标准,从而使县域的衡量更加多元化和科学化。

三、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设计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实际上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综合分析,鉴于其复杂性,其指标体系应该由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群来说明。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诸方面的真实情况。根据上述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求,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是经济指标。经济发展是地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反映经济发展的常用指标有GDP、人均GDP等,但是作为经济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我们需全面考量,要从发展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市场化程度四个方面来选取指标。具体来说,反映经济发展数量的指标可选择GDP、人均GDP;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可选择每百元固定资产产值;反映经济发展结构的指标可选择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反映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指标可选择非国有经济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其次是社会发展指标。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取决于社会结构、人口素质、财富分配方式、政治文明和道德观等因素。具体来说,构建社会发展指标可以从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和社会秩序四个方面来考虑。针对这四个考评因素的不同特点,可选取基尼系数等15个指标来衡量,具体见下表。

最后是生态环境指标。随着各国政府日渐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绿色GDP 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悉,2009年11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决定了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这一目标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 所以, 我们有必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考核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让低碳经济中的绿色GDP 概念深入人心。

总之,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继续推动,一个决定性因素在于反映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的县域经济的评价体系的转型能否真正实现。只有把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思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的发展理念的评价指标贯穿到实际的评价体系中去,才能引导地方官员的行为朝着经济科学发展的方向前进,才能让这个“指挥棒”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慧,张玉香.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EB/OL].jingji.cntv.cn/special/xyjjlt/20101219/102850.shtml, 2010—12—1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