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简述体育的功能8篇

时间:2023-08-06 09:01:20

简述体育的功能

简述体育的功能篇1

关键词:教育;Web Service;UDDI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4-0000-01

Research on Network Distance Education System on Web Service

Huang Shaozhen1,Qin Bingsong2

(1.Hainan Radio&TV University,Haikou570105,China;2. Philately Bureau of Hainan,Haikou570311,China)

Abstract:Network distance education ha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upport, so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all over the computer network users can access the remote system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achieve learning. Based on the Web Service technology, research, the Web Service technology 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system solution, allowing the system to achieve a cross-platform, cross-loose coupling between the databases.

Keywords:Education;Web Service;UDDI

一、Web Service技术

Web Service是一种新型的Web应用程序,具有自包含、自描述以及模块化的特点,可以通过Web、查找和调用。其实现的功能可以是响应客户一个简单的请求,也可以是完成一个复杂的流程。Web Service技术是在现有的Web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新的协议和标准组成的。Web服务相关的主要协议和标准包括:SOAP、WSDL、UDDI等。一个实用的Web服务应当按照需要选用其中若干层次的功能,而无须所有的特性。

二、系统设计

(一)系统总体结构

网络远程教育系统采用Browser/Web Server/Database Server三层体系结构。在三层体系结构中,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结构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Web服务器上,从而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用户界面完全通过客户端浏览器来实现,在客户端实现部分事务逻辑,但是主要事务逻辑通过服务器端来完成,即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的分布点发出请求,当Web服务器接到浏览器发出的请求后对其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及所需信息通过网络分布点返回给浏览器。三层B/S结构简化了客户端的工作,客户端上只需要安装Web浏览器就可以了,客户端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维护,系统的扩展变得也非常容易,从而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并增加了交互性。三层B/S结构组成如下图1所示。

(二)课程学习功能的Web服务实现

在远程教育系统中使用了Web Service技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定学习课程,实现课程学习。这些Web服务包括课程Web服务、调用课程查询Web服务。

课程Web服务中以专业名称作为查询参数,得出相应专业开设的课程情况。提供服务描述文档将课程查询Web Service部署到UDDI注册中心。将WSDL服务接口文件作为UDDI的TModel模型。其主要有以下步骤:

1.读取和解析WSDL文档,通过WSDL文档设置Tomdel的名称。

2.将描述元素内的Documentation元素创建Tmodel描述。

3.将WSDL服务描述接口文档的网络访问位置发到OveriewDoc中。

调用课程查询Web服务需要采用动态链接的方法调用服务,也就是通过UDDI注册中心,查找特定类型的WEB服务,然后调用它。所有的WSDL服务接口在UDDI注册中心作为Tmodel,所以可以通过UDDI注册中心提供API函数查找分过类的Tmodel,从而检索特定的服务接口描述。

结论

本文讨论了Web Service技术在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的应用,通过对Web Service技术的研究, 提出了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的系统总体结构和课程学习功能的Web服务实现方法。本文所做的研究对于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Paul Grefen,Heiko Ludwig. An analysis of web services support for dynamic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J].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06,48:1115-1134.

[2]王云,史浩山,巩进生.一种基于Web的智能化远程教育系统.远程教育,2005,(8):32-35

[3]龚小勇,罗军.Web Services技术在开多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3(8)

简述体育的功能篇2

教育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学者是

A.培根 B.休谟

C.柏拉图 D.康德

2.在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生物起源说

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尔》

4.强调教育活动的“交往性”,实际上就是强调教育存在于个体和社会之间的一种不断的

A.对话活动 B.讲授活动

C.思维活动 D.教学活动

5.文化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和拉伊 B.狄尔泰和斯普朗格

C.鲍尔斯和金蒂斯 D.康德和黑格尔

6.决定“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利”的是

A.政治制度 B.社会文化

C.生产力水平 D.经济基础

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学派是

A.个性发生学派 B.道德认知学派

C.活动心理学派 D.认知发生学派

8.主张“神学本位教育目的论”的教育家是

A.福禄倍尔 B.傅立叶

C.圣西门 D.夸美纽斯

9.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就在于人具有

A.能动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可塑性

1O.提出情境、疑问、假设、推断、验证“思维五阶段说”的教育家是

A.谢夫特 B.杜威

C.布鲁纳 D.罗杰斯

11.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B.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C.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之间的矛盾

D.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时间之间的矛盾

12.孔子、老子等人倡导并践行的“无言之教”属于典型的

A.反诘法 B.谈话法

C.陶冶法 D.实践法

13.现代教师面对着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集体,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

A.教育教学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自我调控能力

14.下列描述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正确命题是

A.教学是智育的途径 B.教学等同于智育

C.智育是教学的途径 D.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15.教育目的的功能之一是

A.调控功能 B.系统功能

C.信息功能 D.程序功能

16.下列教育家中主张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是

A.诺笃尔普 B.裴斯泰洛齐

C.涂尔干 D.凯兴斯泰纳

17.决定教育目的性质的社会因素是

A.文化制度 B.科技制度

C.军事制度 D.政治经济制度

18.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与发展”中的发展是指

A.教学发展 B.一般发展

C.智力发展 D.情感发展

19.单轨学制在美国形成的时间为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初

20.将教育制度分为学前教育制度、基础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等,这是

A.从学校管理工作内部分类 B.按教育机构的类型分类

C.按教育阶段分类 D.按教育制度赖以存在的社会性质分类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最近发展区

22.讲授法

23.教育制度

24.学生的年龄特征

25.德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简述当代教育学发展的特征。

27.简述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体系的构成。

28.简述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29.简述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

30.简述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的基本问题。

31.简述教师思想品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题13分)

32.试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3.案例:

小D是高中一年级女生,已经有两天没来上课。班主任老师在和家长联系未果后,及时把情况向学校汇报,校政教处又及时向社区相关部门反映。很快,派出所民警带着小D来到学校。原来,小D因幼年时父母离异,母亲作为监护人又忙于生意,平时回家只是给零花钱,而对于小D学习、交友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却很少过问。养成小D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经常旷课上网吧,并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近来,小D母亲因生意出国已一个多月时间,小D因上网吧已将妈妈给她的零花钱用光,为了上网玩游戏,小D伙同“网友”一起在网吧偷窃他人财物,被网吧管理员抓了现行并送到派出所。派出所决定向学校通报情况后,将小D送少管所进行监督教育。

学校在了解详细情况后,迅速通知小D母亲,并成立了学校、社区派出所和家庭三方共同帮教感化小组,三方达成一致,小D尚未成年,如送少管所会对其今后的发展和成年生活带来阴影。于是,班主任成为小D学习和心理的辅导员,派出所指定老王专门负责对她的法制和人生教育,母亲则主要从生活和亲情的角度来感化。

小D被巨大的亲情、爱和温暖包围。每天,班主任老师都会在放学后和小D一起回家,防止小D社会上“朋友”的纠缠,督促她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并针对小D青春期心理波动大的特征及时展开心理辅导。民警老王除了给她讲解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还用一些“不良青年”转化为优秀生、后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故事鼓励她树立自信,坚定信心。母亲则除了对她在生活上多方关心,还和已离异的父亲一起带她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他们一家在一起散步谈心、打球、旅游,还一起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并一起栽下了“亲情树”。

简述体育的功能篇3

【关键词】教学管理 管理平台 现存问题 系统简介 可行性分析

1 国内网络教育平台现存基本问题

1.1 不健全的交互

当下,部分院校的网络教育平台仍然只是延续着“广播式”教学方式,以至于我们借助这样的教育平台与其余学生甚至是与教师之间完成的交流基本也只能停留在“留言、回复”的交流方式上。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该方式时效性较差、具有局限性,若留言并未被及时发现,留言中的问题便不能当时得到解决,这就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今的网络教育平台并不单单局限于教育,还集互动、交流于一体,我们可借助该平台及时而有效地并解决学习时出现的各类问题。因此,互、交互性等应在当下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过程中被给予充分的考虑和重视,以便我们最终能为学习人员提供所需的交互环境。

1.2 不恰当的学习评价方式

当下,学习评价方式的问题仍是在网络教育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受我国以往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人们往往不愿意相信学习的效果,除非对已学知识进行固定的测验。但就当下网络教育平台而言,其高度开放的性质决定其自身必定缺乏具体而统一的测试标准,因此,我们往往建议学习人员按照自身需求来展开具体学习过程。但这样一来我们就很难借助考试、测试等统一的检测方式来对学习成效进行评价。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会因此而受到严重的打击,最终将直接影响甚至可以说阻碍着网络教育的发展。

1.3 功能繁多的网络教育

当下的教育平台(包括设计培训机构开设的以及各个高校开设的各类教育平台)的功能之多,远远超出了现代网络教育事业所需。这样一来,造成了功能浪费不说,冗余的功能势必会导致相应系统结构的日益繁琐,并且,逐渐增多的平台功能势必会“掩埋”其主要功能――学习功能,最终,这样一来难免会给学习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当然,就教育平台的建设成本而言,重复、缀余的功能也会给其带来太多不必要的成本负担。所以说,我们应该以教育功能为主要基础,并针对各个教育平台所面对的不同适用对象来确定各自的功能特色,以此来确定必要的拓展功能。避免因冗余功能过多而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建设基于分布式的教学管理平台时首先确定了一个基本的建设框架,首先确定该系统的主要面对对象为:学生、教师以及管理人员,而不同角色所需功能是不一样的,具体如图1所示。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将在下文对该系统的可行性及其安全措施展开详细论述。

2 系统可行性分析

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所谓技术可行性,也就是指我们是否具有完成该系统全部预设功能的全部技能和技术,本文所涉及的系统主要采用当下已相当成熟的Java技术以及J2EE平台,目前,借助于此类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教育、物流、电信、金融等各个领域。总之,就该教育系统而言,在技术上完全是可行的。

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所谓经济可行性,也就是指我们是否能承担得起该系统开发所需所有费用,具体就本系统而言,一部普通的PC机已完全足够,而该PC机上开发、安装的软件基本算是免费的,也就是说整个系统的研发设计并不需要过于昂贵的费用。总之,就该教育系统而言,在经济上完全是可行的。

通过上述简要分析不难得知,该系统在技术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都是极高的,所以,该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以及研发都是可行的。

3 系统应用的安全措施简析

在系统研发过程中,我们将从“程序编写安全”、“访问安全”以及“数据库开发安全”等反面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1 实现IP访问限制功能

在过滤功能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外加了IP访问限制等子功能模块,也就是说,我们会将频繁访问数据库系统的IP地址归入怀疑对象的行列,之后,若该IP地址对数据库系统的访问含有SQL注入攻击并被该系统管理员认定是恶意行为时,将被归至黑名单行列,日后,若访问HTTP的IP地址与被标记为黑名单的IP地址相同,将会拒绝此次的访问并向客户端及时自动生成并发送相应的报告和警告。

3.2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功能

所有的软件的差错以及硬件的损毁都为日后数据的丢失埋下隐患,为防止此类数据丢失,我们往往会备份该数据。一般情况下,数据的备份工作完成于数据库内,这也是保证数据库的持续、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保障。我们往往会为数据的备份而设计专属功能模块,并在系统内部留有备份信息的存储空间,当数据被破坏后我们可以利用备份信息。

3.2.1 web服务器的安全防护

在启用web服务器时,它往往会自动加载并充当HTTP请求,完成“提交”以及“响应”步骤。此时我们能检测SQL注入攻击是不是存在于程序中以便完成服务器的安全防护工作。

3.2.2 连接串优化

与开发系统过程中,我们可借助连接池技术来建立数据库的链接以便提高链接效率,并且,还将pooling参考值定为true以方便连接池的打开并最终提升信息检索效率、优化系统功能。

4 总结

本文主要对当今国内网络教育平台现存基本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出了基于分布式的教学管理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并随后简单介绍了基于分布式的教学管理平台并简要分析了其可行性及其可靠的安全措施。为日后网络教育平台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方向。

参考文献

[1]肖悦.浅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5:39-44+109.

[2]李华昱,张千.离散数学实验平台构建及实验方法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5,10:49-50+52.

[3]江兴刚,罗明,唐绪伟.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15,09:71-73.

[4]陈勤.基于分布式的教学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硕士论文,2015(10).

[5]晁平复,郑芷凌,房俊华,张蓉. 支持通信数据查询分析的分布式计算系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89-102+116.

作者简介

陈勤(1981-),男,湖南省东安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应用研究。

简述体育的功能篇4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对于美学学科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A.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活动的社会科学

B.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经验的人文学科

C.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想象的社会科学

D.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人文学科

2.美学之父是

A.康德

B.鲍姆加登

C.席勒

D.海德格尔

3.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形态,还是一种

A.社会历史形态

B.自然客观形态

C.逻辑归类形式

D.理性抽象形式

4.中国文论中所谓“不平则鸣”、“发愤著书”等命题,实质上都是揭示文艺创作中的

A.崇高现象

B.悲剧心理

C.荒诞感

D.虚无感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 A.自然

B.含蓄

C.隐秀

D.优美

6.崇高与壮美的区别是

A.崇高指自然现象,壮美指社会现象

B.崇高一般展示冲突的过程,壮美一般显示人的活动的结果

C.崇高是道德的象征,壮美是自由的显现

D.崇高多与戏剧相伴,壮美则与史诗结缘

7.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 A.哈奇生

B.休谟

C.康德

D.黑格尔

8.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表明审美经验具有 A.直观性

B.功利性

C.超越性

D.超验性

9.《毛诗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所体现的审美 经验的构成要素是

A.感知

B.情感

C.想象

D.理解

10.《礼记•乐记》中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大体上可划入西方艺术起源理论 的

A.表现说

B.符号说

C.形式说

D.巫术说

11.“art” 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

A.思想

B.情感

C.技艺

D.智慧

12.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与对象相似的是

A.抽象

B.喻象

C.兴象

D.仿象

13.艺术多元功能的间接实现须通过

A.审美功能

B.认识功能

C.干预功能

D..交流功能

14.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研宄的是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的形式特征

C.艺术的创作行为

D.艺术的功能体系

15.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

A.意蕴

B.意象

C.意义

D.意指

16.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分类原则是

A.艺术是人类的主观愿望

B.艺术是神灵凭附的结果

C.艺术是对于现实的“摹仿”

D.艺术是对于某种理念的“摹仿”

17.蔡元培对中国近代美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

A.“以美育代宗教”说

B.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力

C.艺术可以“畅神”

D.“性欲升华”说

18.《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A.斯宾塞

B.歌德

C.席勒

D.康德

19.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其理论缺陷在于

A.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

B.把情感从人的整体心理结构中抽离出来,变成了目的

C.把美育变成了传授知识的一种单纯手段

D.把美育变成了培养个性的一种途径

20.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

A.使人具有崇高的人格

B.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感

C.使人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D.使人成为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的标志包括

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问世

B.有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

C.形成独立的研究对象

D.形成独立的研究范围

E.有明确的研宄人员

22.下列关于喜剧的命题中表述正确的有

A.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B.喜剧对象的特征是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

C.喜剧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D.喜剧是形象压倒观念,表现了理性内容的空虚

E.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

23.柏拉图认为迷狂状态的四种类型是

A.预言的

B.宗教的

C.寓言的

D.诗神凭附的

E.哲学的

24.意境的类型包括

A.道器同一之境

B.天人合一之境

C.默坐证心之境

D.有我之境

E.无我之境

25.关于艺术敏感表述正确的有

A.它是由对象引发的感触

B.它能激发艺术家的意象思维

C.它能调动起艺术家的诸心理功能

D.它是主体对客体的感受能力

E.它是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分析能力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审美意识

27.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

28.审美理解的多义性

29.以道制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析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31.简述西方悲剧理论的主要发展过程。

32.简述想象力在审美对象的构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3.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

34.简述美育的独特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5.结合下面两段话,谈谈对“审美是有限无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一”这一命题的 理解:

(1)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简述体育的功能篇5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的必修课程的相关标准和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生物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生物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突出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又兼顾覆盖面,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同时能够突出生物学科的特点,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4.实践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生产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关注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

三、考试目标要求

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分别从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的角度,把考试目标划分为如下5个要求层次:

1.了解水平(以A代表):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2.理解水平(以B代表):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3.应用水平(以C代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4.独立操作水平(以D代表):能够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5.认同水平(以E代表):能够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等。

三维目标作为有机整体,主要通过知识为载体,综合地进行考查。

四、考试内容

本考试的范围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其具体内容如下:

1.《生物1:分子与细胞》模块

(1)细胞的分子组成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细胞的结构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3)细胞的代谢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举例说明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描述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

(4)细胞的增殖

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描述细胞的分化;举例说出细胞的全能性;描述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关注恶性肿瘤的预防。

2.《生物2:遗传与进化》模块

(1)遗传的细胞基础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描述配子的形成过程和受精过程。

(2)遗传的分子基础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描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概述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描述DNA分子的复制;描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3)遗传的基本规律

分析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描述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概述伴性遗传。

(4)生物的变异

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5)人类遗传病

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6)生物的进化

描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描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举例说出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3.《生物3:稳态与环境》模块

(1)植物的激素调节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简述生长素作用;列举其他植物激素;举例说出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简述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简述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举例说出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描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种群和群落

列举种群的特征;描述种群的数量变动;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描述群落的演替。

(5)生态系统

描述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生态环境的保护

描述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认同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五、考试形式

纸笔测试,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六、试卷结构

1.题型:包括选择题(第Ⅰ卷)和非选择题(第Ⅱ卷)。其中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四选一)。

2.题量及占分比例:选择题30题,占60%;非选择题7题左右,占40%。

简述体育的功能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简约之美;途径

所谓“简约”,《辞源》上的解释就是“简易”“简单”。陶行知早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就撰文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获最大的效果。”高中政治课堂的简约之美以“减少、减少,再减少”为原则,信奉“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剔除课堂教学喧嚣与华丽,它是一种风格,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内涵。塑造高中政治课堂的简约之美,要从教学目标的认真确立、从教学案例的千挑万选、从教学语言的千锤百炼开始。

一、精简教学目标,明方向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指南针”,也是检验教学成效的直接尺度,具有定向和调控的功能,统率着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教育目的还是教师层面的学年目标、学期目标,还是单元目标,我们都要力求简约、准确、不繁琐,而和教师每节课直接相关的是课时目标,笔者曾经在一些公开课上看同行写的课时教学目标,洋洋洒洒几百字,看似内容全面,层次清晰,描述详实,但实在过于繁琐,实际操作上很难做到全部落实。

2014年的11月份,笔者在校内开设了一节高三政治的讲评课,主题是高三期中考试试卷主观题部分的讲评。笔者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考题中涉及的4个基础知识点。知道图表题、一般性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找问题,合作探究觅对策,运用答题技巧,提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自身不足,增强学好政治的信心。

笔者认为,好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上文提到的笔者开设的公开课中,教学目标在学案中表述为学习目标,形式上可以采用行为主义者梅杰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系统,即“学习行为+学习条件+检验标准”。如期中试卷的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可以最为简洁地表述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重做试卷成绩提高至少20%。

二、精选教学素材,重实效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中精选素材,巧用素材,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不仅可以去除臃肿,走向凝炼,去除繁琐,走向精干,还会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师生对话和动态生成,而且相同的情境(题境、语境)既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性和课堂的流畅性,又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凸显教学主题,包含其中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术,更是教学艺术。教学素材的精选、精用,应该成为简约化高中政治课堂成功实施的有效保障。

1.一例连续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在2014年10月份浙江省湖州、绍兴联合教研活动上,吴兴高级中学的沈老师开设了《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一课,朱老师选择将“桑塔纳”这一素材贯穿全课,素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PPT设计简单大方,没有华丽的辞藻,还原最本真的生活,娓娓道来,课程连贯、顺畅、自然、完整。

2.一例变式用。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双林中学的丁老师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课中,选择“丁谓修建皇宫”这一传统经典素材,将材料细化、深化和拓展,配上娓娓道来、简洁而富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分为“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和“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两个层面,将这一原本单调的教学重难点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正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说“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如果举例过多,课堂看上去“丰富多彩”,实则浮光掠影,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思考力的培养。

3.一例反复用。高一、高二以新授课为主,教师为确保课堂的简约和完整,多采用一节课一个案例,而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常见的是复习课和讲评课。笔者尝试将一个事例贯穿全书,甚至贯穿高中必修的四个不同的模块。例如,在复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一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该部分知识点和哲学模块的“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似性。同时在复习这两部分知识的时候,笔者都会选择同样的事例:赵本山的历年小品集合。再比如,旧题新做也是不错的方法。如下面这道图表题在笔者所教的班级已经做过两次,但每次都有所遗憾,学生难以拿到高分。笔者觉得已经足够典型,所以笔者在期中试卷讲评课中将这道题在讲评课中重新做,以它为例,系统介绍图表题的答题方法技巧,学生反映说,相比初次做题有新的感受和更大的收获。

(2014・浙江卷)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2013年末以来,浙江全面展开“五水共治”。

材料一: 表 2006――2012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亿元)

图2006――2012年浙江省废水排放情况

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三、精练教学语言,重启发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及教学阶段,力争做到教学语言的规范科学、精练准确、生动幽默、激发思维,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示范,且能够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并产生新的思维点,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做到“学术功底语言艺术”。二者必须有机整合,缺一不可。“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一预想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上文提到丁老师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文中,将丁谓建宫分为挖沟取土、运输建材、建造宫殿和处理废墟四个部分,将整个工程、整个工程历时一年多视为一个整体。问:

1.整体和部分是一回事吗?

2.它们的地位、作用一样吗?

简述体育的功能篇7

[关键词]大专院校;英语教师;话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4-0025-02

英语作为世界第一语言,是我国目前普及率最高的外语语种,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专院校英语教学作为高等英语教育的重要平台,对完善英语教学体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有重大的意义。在大专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话语是信息交换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否充分理解教师话语的特征,合理利用教师话语的功能,决定整个英语教学的成败,应该被重点关注。

一、大专院校英语教师话语的特征

Roberto、Neil于1999年全面地概括了教师话语特征:话语内可分意群,教师应有规律地停顿以鼓励学生提问和评论,简洁自然,教师在讲解新的词汇和结构时要给予例句阐释,教师要保持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以此来调整语言方式,多使用“可理解性”语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给予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教师应该通过提问等手段得到教学反馈。[1]根据我国大专院校的实际情况,英语教师的话语具有语言简练且精彩、信息含量大、思维延展空间大的特征。

(一)语言简练且精彩

语言简练且精彩是大专院校英语教师话语的形式和表现,也是最基本的特点。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像中小学的学生,前者接受能力较强。教师在授课时的话语要尽量简练,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过多的语言解释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学生的疲劳,影响教学效果。大专院校的教师在授课时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使用精彩的语言或者幽默性的语言。此外,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要想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就必须精练自己的语言。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用书English Book 3“Unit 14 Watch Your Language!”的讲授,教师可以根据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一家》里面的语言特色来进行讲述,如最为经典的是Homer经常在受伤或者走霉运时候说“D’oh!”,或“Can’t you take a hint”中的“take a hint”。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些简练的语言补充完成,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信息含量大

大专院校英语教师语言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含量较大,这是因为教师的自我知识结构较为完整,向学生传授的话语就具有更强的知识包容性。教师语言的信息含量大主要包括单位时间内传授的信息数量多且质量高两方面。要充分体现教师话语这方面的特性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出色的专业技能。如在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用书English Book 4 “Unit 5 The English and the Americans”第一部分“FUNCTION: Comparing”的教学中,对“comparing”的讲解不能只解释其在语言使用中的含义,还要通过讲解向学生传递一些社会、环境等人文信息,如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思维延展空间大

思维延展空间的大是大专院校英语教师典型的话语特征。思维延展空间大是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手段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这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开拓其思维空间,发展其想象力和联想力。在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用书English Book 3 “Unit 3 If I Were 21”的讲授中,教师结束基本知识的讲述后,利用语言的思维延展性给学生抛出“What will you be doing when you are 22 years old”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论述,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大专院校英语教师话语的功能

(一)教学功能

教学功能是大专院校英语教师话语功能的第一个重要功能。话语是英语教师在组织教学、传授知识中使用的行业语言,其本质是教学的媒介、知识的载体,其首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在教授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用书English Book 4 “Unit 4 The Road to Happiness”一文时,教师为了更好地表述文章的内容,在教学话语中经常穿插使用一些如“smile”“happy”“well-being”“joyful”等有关幸福的单词,以实现教师话语的教学功能。

(二)提问功能

提问用语是教师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教师提问的质量,教师有好的提问才能方便学生回答。现下在大专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教师提问有封闭式问题、参阅式问题、展示式问题、开放式问题;主要提问作用有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和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核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生发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词汇和语句。

(三)互动功能

互动功能主要是帮助教师在教学中降低话语输入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目的语。在大专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目的语的表达形式和功能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有两种类型:输入调整和互动调整。输入调整是对词汇、语法等进行语言形式的调整;互动调整是语言交际双方通过确认查核、理解查核、澄清请求等手段进行互动性的可理解性输入。[2]互动功能也是对教师话语的简化,体现了教师话语中语言简练的特征,如“You feel so good?”通过互动调整后可以简化成“Are you OK?”,之后还可以核查是否还有进一步简化的空间,发现可以简化为“OK?”。

(四)反馈功能

反馈功能是教师话语中除了教学功能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教师对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一般有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两种反馈形式。[3]一般而言,积极反馈更加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大专院校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反馈用语的使用多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而学生能够从教师处获得这一评价信息。积极反馈是肯定的表扬,这种反馈是对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后进行再次重复,或者根据答案提供其他额外的信息或答案,如“excellent!”“good!”“wonderful!”等。积极反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消极的反馈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忽视学生的回答,这种情况一般不是有意的;二是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是较为普遍的消极反馈形式;三是批评,如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会说,“how did you come up with the answer”,这种消极反馈会严重打击学生的信心,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应该避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话语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这对高等英语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大专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正确的话语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帮助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内部或者社会上的交际活动,给学生进行英语双向交际提供更多的机会。目前,我国大专院校英语教师话语的主要特征是语言简练且精彩、信息含量大、思维延展空间大等,主要功能有教学功能、示范功能、提问功能、互动功能、反馈功能。研究大专院校英语教师话语的特征及功能,不仅能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还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卉.高校英语课堂教师话语: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24.

简述体育的功能篇8

关键词:电工教学 教学语言 特点

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的传输工具主要靠语言,教师教学语言运用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除了把握好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以外,充分发挥语言、肢体艺术,施展教师独有的个人教学魅力,将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把握教学语言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下面就在电工教学中的几个教学实例,谈谈教学语言的特点。

一、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无论是概念、定义的阐述,还是公式、定律的推导,所有的词句、语言都要既正确又准确,既严格又严密,既专业又严谨。切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更不可似是而非,以伪乱真。例如在讲解“电阻定律”这一内容时,如仅仅表述为“导体的电阻与其材料有关,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截面积成反比”,看起来是正确,其实不够严密,必须要表明“在温度不变非极端条件”这一前提,因为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极低时,会出现“超导现象”,同样在讲述“戴维南定理”时,必须要向学生讲清楚“有源二端网络必须是线性的,而待求支路是否线性则不必要求”这一重要条件,因为离开这一条件,“戴维南定理”是不适用的。再例如,我们在给“功率因数”下定义时,有时会表述为“功率因素就是在交流电路中总电压与总电流之间相位差的余弦”,这一定义是非常正确的,但它不能准确反应功率因数的内在涵义。如果定义为“功率因数是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占视在功率的比例”,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功率因数”的意义,从而为讲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这一节打下基础。总而言之教学语言一定要注意科学性,避免随意性、任意性,更不可信口开河。

二、逻辑性

所谓逻辑性就是在讲解时要注意充分讲理和逐条分析,环环相连,不但要给出结论,更要注意讲出结论的过程,使教学活动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深入,这样讲述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而且可以分散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例如,在讲授“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这一节时,我们可以先向同学们介绍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而后简单介绍其能量转换过程,然后通过对电动机实物解剖介绍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作用,最后通过“手摇碲形磁铁旋转使鼠笼跟着一起旋转”这一演示实验,重点讲授电动机实现正转、反转的工作原理,最后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总结。这样以典型工作案例为引入,动手又动嘴,师生交替互动,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讲解,既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又突出这一节的重点。总之教学语言一定要注意逻辑性,要充分重视科学结论的形成过程,而不可主观臆断,从而体现教学的严谨。

三、简洁性

所谓简洁性就是在讲课的时候,使用的语言要简明扼要,精炼而不要含含糊糊,避免言不及义无味地反复,切忌口头禅,强调专业术语,如需反复强调的语句,如定义、定理、结论、教师的教学用语一般应予定型,也就是教师第一次讲的和第二次、第三次讲的应该一样,这样学生才便于做笔记,便于记忆。例如在讲“中线作用”这一问题时,可以谈“中线作用就是在三相不对称负载作星形连接时,每相负载将承受对称的相电压”,也可以说成“中线作用是在三相不对称负载作星形连接时,中点电压不位移”。教师在讲述时应选其一个定型,在多次讲述中将使用这一定型语句规范表述。总而言之,教学语言既不像书面语言那样文绉绉,也不同与日常生活语言那样随随便便。教学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要言简意赅。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而不可以唆唠叨,繁琐冗长,前后不一。

四、生动性

所谓生动性,就是所使用的语言要鲜明、形象、活泼,饶有趣味,要善于运用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词句,将枯燥的内容讲解得妙趣横生。但要注意不能牵强附会,尤其要注意的是通俗而不可庸俗,生动活泼而不可低级趣味。教学语言应既幽默而又严肃。譬如,为了说明“电容器的容量由电容器本身的固有属性所决定,而与是否带电无关”这一问题,可以以“水桶”为喻,“水桶的容量取决于水桶本身的容积这一属性,而与水桶是否盛水无关”。这样比喻形象生动,学生豁然开朗。再如在讲述半导体导电过程中的“电子流”和“空穴流”时,可以用礼堂的座位比喻,如果前面一排走了一个而出现一个空座,后面的人依次递补空座,一个观察者从楼上往下看,就仿佛空座在往后移动。当然这种空座在往后移动同没有座位的人到处流动不一样,没有座位的依次后移相当于“自由电子”,而空座相当于“空穴”,空座的依次后移相当于“空穴”的运动。通过以上比喻可以将枯燥难懂的半导体载流子的导电运动过程变得浅显易懂,使学生恍然大悟。当然任何比喻都只是近似而不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比喻时要贴切、恰当,同时还要加以必要的说明。

五、亲切而富有感情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桥梁,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要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一些后进学生,更应该如此,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应该注意的是,教师不要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会使学生失掉学习的信心。著名教育家波利亚就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祥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验证推导。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更好”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批评,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自然就学得好了。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笔者以为,教师的教学语言恰是这样一种能协助我们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直接用具。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除了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外,更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能正确把握教学语言的特点。这样才能难的问题讲容易了,复杂的问题讲简单了,深奥的问题讲明白了,含糊的问题讲透彻了,才能使学生听得微笑颔首,心领神会,这样才能与教师的思路合拍、谐振,把真正该学到的知识听入耳、学到手、记在心。

参考文献:

[1]张建敏.浅谈教师教学艺术的就用[J].教育与职业,2009(32):189-190.

[2]张乐天.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