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财务会计与实务8篇

时间:2023-08-08 09:22:32

财务会计与实务

财务会计与实务篇1

1食堂财务及资产管理

1.1食堂物资采购及存储管理食堂物资采购的基本原则是质优价廉,经济实惠。对大宗商品如米、油、肉、面、燃料等建立定点采购、集中支付制度。1.1.1健全物资采购的报批验收制度。采购人员每天应根据食堂主管提出的采购品种、数量、价格等编制采购计划表,经审核无误后方可采购。采购回的货物需由验收人员办理过秤、验收等入库手续,并由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分别在入库单上签字认可并经食堂主管审核后登记入账。1.1.2健全食堂存货盘点制度。食堂存货按进库时间可分为进厨存货和进库存货。进厨存货指购进后直接进入厨房用于加工的原材料及辅料。进库存货指为加工过程中耗用而储存的原材料及辅料,如大米、面粉、食油、干货、山货、调料和燃料等。食堂负责人每月月末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并编制月度盘点明细表。盘盈或盘亏的存货报院部领导审批后由财务按有关规定进行账目处理。1.2食堂销售管理食堂资金来源主要是员工和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就餐收入。病人伙食费在患者出院结账时统一收取,其他来源的伙食收入均通过收费IC卡管理。在这一环节中若管理不当容易出现无单取菜、擅自将食品免费赠送或没按规定价格刷卡少收漏收的现象,从而导致收入流失、成本率提高[1]。因此,要关注食堂的月度成本核算情况,及时发现成本收入率的异常变化。1.3食堂支出管理食堂支出内容具体包括三部分:一是原辅料支出,包括医院食堂加工过程中所耗用的主料及调料等如米、面、菜、盐、味精、燃料等支出;二是其他伙食支出,指医院食堂加工过程中耗用的除上述以外的支出;三是其他支出,包括食堂聘请职工的工资或其杂费等支出。对于食堂支出的资金控制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方面,对定点采购的物品执行定期付款制度。经验收合格、手续齐全(发票填写准确、完整、规范)的物品,由食堂负责人遵照医院的资金审批流程至财务科办理,非特殊原因不得支付现金。对蔬菜、副食等存在零星或非定期采购的,采购员凭食堂负责人填写的计划单经院部领导审批后,可以领取核定的备用金并定期凭有效发票向财务科报账。另一方面,食堂零星菜类的采购由专职采购员到菜市场采购。至财务科办理资金支付时,应提供合法规范的票据以及由验收人及食堂负责人签字认可的货物入库单。1.4食堂经济考核管理食堂坚持“收支平衡、保本不营利”的原则。依托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对食堂的资金增减及经营成果进行全面反映;并建立合理的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分析各项指标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财务行为[2]。力求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消除亏损。措施如下。1.4.1食堂每日营业结束后,将当天收入和采购支出情况及时汇总,做到日清日结,每日编制盈亏计算表;同时,据此汇总编制食堂周报及食堂月份经营情况报表,如期报告主管院长。1.4.2食堂成本费用是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而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来反映和调控食堂每一环节的运营状况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3]。核算员每月根据账务系统及食堂提供的物资出库明细单编制成本核算表,计算并比对成本收入率。成本核算月报内容如表1。

2食堂业务的会计实务

会计确认和处理应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采用的会计科目与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相同;同时根据医院食堂的经营特点,在新会计制度规定的一级科目下设置个性化的二级和三级科目。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食堂分为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各食堂的收支均相对独立;根据食堂管理的质控要求,营养食堂需独立核算;故在科目设置及会计处理时均考虑区分食堂类别。鉴于食堂收入基本采用预收款结算,医院建立了完备的IC卡缴费系统,通过信息平成资金进出的监控和核算。2.1科目设置食堂经济活动虽然简单,但其核算内容却比较复杂。如何分门别类反映、监督各种经济业务,并记录食堂经济状况?需对其业务流程进行分类,按不同内容和管理对象进行科目的设置和细分[4]。(1)“库存物资”:增加二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并按物资类别建立三级明细科目“原材料”“配料辅料”和“其他”,核算食堂物资的采购、消耗。(2)“应付账款”:在现有的二级明细科目“其他”下增加三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核算从供应商定期集中采购的业务。(3)“其他应收款”:在现有的二级明细科目“备用金”下增加三级明细科目“食堂零星采购”,核算日常零星采购所需而设置的备用金。(4)“其他应付款”:增加二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核算伙食费预收款。(5)“其他收入”:在现有的二级明细科目“食堂收入”下增加三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分别核算来源于不同食堂的销售收入。(6)“其他支出”:在现有的二级明细科目“食堂支出”下增加三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并分别按支出类别增加四级明细科目“原材料”“配料辅料”“人员支出”“能源支出”和“其他支出”,分别核算不同食堂的成本支出。2.2业务处理(1)食堂支出:为简明起见,以表2汇总了食堂支出账务会计分录设计。(2)食堂收入:有关食堂收入的会计分录设计如表3所示。(3)食堂物资盘点。每月食堂负责编制物资月度盘点明细表并报送财务科;盘盈或盘亏的存货报院部领导审批后由财务按有关规定进行账目处理。物资盘点会计分录设计如表4。公立医院食堂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以服务患者和职工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食堂的财务及资产管理就成为食堂整体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通过以上会计实务的设计和实践,已将食堂总体的财务核算并入医院大账。从而在医院食堂的运营中,较好实现了对食堂资金的控制,并通过经济业务的核算体系对食堂的各项活动作出合理反映和评价。

作者:马煜 单位: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财务科

财务会计与实务篇2

    1食堂财务及资产管理

    1.1食堂物资采购及存储管理食堂物资采购的基本原则是质优价廉,经济实惠。对大宗商品如米、油、肉、面、燃料等建立定点采购、集中支付制度。1.1.1健全物资采购的报批验收制度。采购人员每天应根据食堂主管提出的采购品种、数量、价格等编制采购计划表,经审核无误后方可采购。采购回的货物需由验收人员办理过秤、验收等入库手续,并由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分别在入库单上签字认可并经食堂主管审核后登记入账。1.1.2健全食堂存货盘点制度。食堂存货按进库时间可分为进厨存货和进库存货。进厨存货指购进后直接进入厨房用于加工的原材料及辅料。进库存货指为加工过程中耗用而储存的原材料及辅料,如大米、面粉、食油、干货、山货、调料和燃料等。食堂负责人每月月末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并编制月度盘点明细表。盘盈或盘亏的存货报院部领导审批后由财务按有关规定进行账目处理。1.2食堂销售管理食堂资金来源主要是员工和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就餐收入。病人伙食费在患者出院结账时统一收取,其他来源的伙食收入均通过收费IC卡管理。在这一环节中若管理不当容易出现无单取菜、擅自将食品免费赠送或没按规定价格刷卡少收漏收的现象,从而导致收入流失、成本率提高[1]。因此,要关注食堂的月度成本核算情况,及时发现成本收入率的异常变化。1.3食堂支出管理食堂支出内容具体包括三部分:一是原辅料支出,包括医院食堂加工过程中所耗用的主料及调料等如米、面、菜、盐、味精、燃料等支出;二是其他伙食支出,指医院食堂加工过程中耗用的除上述以外的支出;三是其他支出,包括食堂聘请职工的工资或其杂费等支出。对于食堂支出的资金控制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方面,对定点采购的物品执行定期付款制度。经验收合格、手续齐全(发票填写准确、完整、规范)的物品,由食堂负责人遵照医院的资金审批流程至财务科办理,非特殊原因不得支付现金。对蔬菜、副食等存在零星或非定期采购的,采购员凭食堂负责人填写的计划单经院部领导审批后,可以领取核定的备用金并定期凭有效发票向财务科报账。另一方面,食堂零星菜类的采购由专职采购员到菜市场采购。至财务科办理资金支付时,应提供合法规范的票据以及由验收人及食堂负责人签字认可的货物入库单。1.4食堂经济考核管理食堂坚持“收支平衡、保本不营利”的原则。依托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对食堂的资金增减及经营成果进行全面反映;并建立合理的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分析各项指标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财务行为[2]。力求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消除亏损。措施如下。1.4.1食堂每日营业结束后,将当天收入和采购支出情况及时汇总,做到日清日结,每日编制盈亏计算表;同时,据此汇总编制食堂周报及食堂月份经营情况报表,如期报告主管院长。1.4.2食堂成本费用是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而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来反映和调控食堂每一环节的运营状况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3]。核算员每月根据账务系统及食堂提供的物资出库明细单编制成本核算表,计算并比对成本收入率。成本核算月报内容如表1。

    2食堂业务的会计实务

    会计确认和处理应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采用的会计科目与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相同;同时根据医院食堂的经营特点,在新会计制度规定的一级科目下设置个性化的二级和三级科目。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食堂分为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各食堂的收支均相对独立;根据食堂管理的质控要求,营养食堂需独立核算;故在科目设置及会计处理时均考虑区分食堂类别。鉴于食堂收入基本采用预收款结算,医院建立了完备的IC卡缴费系统,通过信息平台完成资金进出的监控和核算。2.1科目设置食堂经济活动虽然简单,但其核算内容却比较复杂。如何分门别类反映、监督各种经济业务,并记录食堂经济状况?需对其业务流程进行分类,按不同内容和管理对象进行科目的设置和细分[4]。(1)“库存物资”:增加二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并按物资类别建立三级明细科目“原材料”“配料辅料”和“其他”,核算食堂物资的采购、消耗。(2)“应付账款”:在现有的二级明细科目“其他”下增加三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核算从供应商定期集中采购的业务。(3)“其他应收款”:在现有的二级明细科目“备用金”下增加三级明细科目“食堂零星采购”,核算日常零星采购所需而设置的备用金。(4)“其他应付款”:增加二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核算伙食费预收款。(5)“其他收入”:在现有的二级明细科目“食堂收入”下增加三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分别核算来源于不同食堂的销售收入。(6)“其他支出”:在现有的二级明细科目“食堂支出”下增加三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并分别按支出类别增加四级明细科目“原材料”“配料辅料”“人员支出”“能源支出”和“其他支出”,分别核算不同食堂的成本支出。2.2业务处理(1)食堂支出:为简明起见,以表2汇总了食堂支出账务会计分录设计。(2)食堂收入:有关食堂收入的会计分录设计如表3所示。(3)食堂物资盘点。每月食堂负责编制物资月度盘点明细表并报送财务科;盘盈或盘亏的存货报院部领导审批后由财务按有关规定进行账目处理。物资盘点会计分录设计如表4。公立医院食堂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以服务患者和职工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食堂的财务及资产管理就成为食堂整体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通过以上会计实务的设计和实践,已将食堂总体的财务核算并入医院大账。从而在医院食堂的运营中,较好实现了对食堂资金的控制,并通过经济业务的核算体系对食堂的各项活动作出合理反映和评价。

财务会计与实务篇3

1食堂财务及资产管理

1.1食堂物资采购及存储管理食堂物资采购的基本原则是质优价廉,经济实惠。对大宗商品如米、油、肉、面、燃料等建立定点采购、集中支付制度。1.1.1健全物资采购的报批验收制度。采购人员每天应根据食堂主管提出的采购品种、数量、价格等编制采购计划表,经审核无误后方可采购。采购回的货物需由验收人员办理过秤、验收等入库手续,并由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分别在入库单上签字认可并经食堂主管审核后登记入账。1.1.2健全食堂存货盘点制度。食堂存货按进库时间可分为进厨存货和进库存货。进厨存货指购进后直接进入厨房用于加工的原材料及辅料。进库存货指为加工过程中耗用而储存的原材料及辅料,如大米、面粉、食油、干货、山货、调料和燃料等。食堂负责人每月月末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并编制月度盘点明细表。盘盈或盘亏的存货报院部领导审批后由财务按有关规定进行账目处理。1.2食堂销售管理食堂资金来源主要是员工和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就餐收入。病人伙食费在患者出院结账时统一收取,其他来源的伙食收入均通过收费IC卡管理。在这一环节中若管理不当容易出现无单取菜、擅自将食品免费赠送或没按规定价格刷卡少收漏收的现象,从而导致收入流失、成本率提高[1]。因此,要关注食堂的月度成本核算情况,及时发现成本收入率的异常变化。1.3食堂支出管理食堂支出内容具体包括三部分:一是原辅料支出,包括医院食堂加工过程中所耗用的主料及调料等如米、面、菜、盐、味精、燃料等支出;二是其他伙食支出,指医院食堂加工过程中耗用的除上述以外的支出;三是其他支出,包括食堂聘请职工的工资或其杂费等支出。对于食堂支出的资金控制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方面,对定点采购的物品执行定期付款制度。经验收合格、手续齐全(发票填写准确、完整、规范)的物品,由食堂负责人遵照医院的资金审批流程至财务科办理,非特殊原因不得支付现金。对蔬菜、副食等存在零星或非定期采购的,采购员凭食堂负责人填写的计划单经院部领导审批后,可以领取核定的备用金并定期凭有效发票向财务科报账。另一方面,食堂零星菜类的采购由专职采购员到菜市场采购。至财务科办理资金支付时,应提供合法规范的票据以及由验收人及食堂负责人签字认可的货物入库单。1.4食堂经济考核管理食堂坚持“收支平衡、保本不营利”的原则。依托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对食堂的资金增减及经营成果进行全面反映;并建立合理的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分析各项指标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财务行为[2]。力求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消除亏损。措施如下。1.4.1食堂每日营业结束后,将当天收入和采购支出情况及时汇总,做到日清日结,每日编制盈亏计算表;同时,据此汇总编制食堂周报及食堂月份经营情况报表,如期报告主管院长。1.4.2食堂成本费用是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而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来反映和调控食堂每一环节的运营状况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3]。核算员每月根据账务系统及食堂提供的物资出库明细单编制成本核算表,计算并比对成本收入率。成本核算月报内容如表1。

2食堂业务的会计实务

会计确认和处理应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采用的会计科目与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相同;同时根据医院食堂的经营特点,在新会计制度规定的一级科目下设置个性化的二级和三级科目。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食堂分为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各食堂的收支均相对独立;根据食堂管理的质控要求,营养食堂需独立核算;故在科目设置及会计处理时均考虑区分食堂类别。鉴于食堂收入基本采用预收款结算,医院建立了完备的IC卡缴费系统,通过信息平成资金进出的监控和核算。2.1科目设置食堂经济活动虽然简单,但其核算内容却比较复杂。如何分门别类反映、监督各种经济业务,并记录食堂经济状况?需对其业务流程进行分类,按不同内容和管理对象进行科目的设置和细分[4]。(1)“库存物资”:增加二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并按物资类别建立三级明细科目“原材料”“配料辅料”和“其他”,核算食堂物资的采购、消耗。(2)“应付账款”:在现有的二级明细科目“其他”下增加三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核算从供应商定期集中采购的业务。(3)“其他应收款”:在现有的二级明细科目“备用金”下增加三级明细科目“食堂零星采购”,核算日常零星采购所需而设置的备用金。(4)“其他应付款”:增加二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核算伙食费预收款。(5)“其他收入”:在现有的二级明细科目“食堂收入”下增加三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分别核算来源于不同食堂的销售收入。(6)“其他支出”:在现有的二级明细科目“食堂支出”下增加三级明细科目“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并分别按支出类别增加四级明细科目“原材料”“配料辅料”“人员支出”“能源支出”和“其他支出”,分别核算不同食堂的成本支出。2.2业务处理(1)食堂支出:为简明起见,以表2汇总了食堂支出账务会计分录设计。(2)食堂收入:有关食堂收入的会计分录设计如表3所示。(3)食堂物资盘点。每月食堂负责编制物资月度盘点明细表并报送财务科;盘盈或盘亏的存货报院部领导审批后由财务按有关规定进行账目处理。物资盘点会计分录设计如表4。公立医院食堂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以服务患者和职工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食堂的财务及资产管理就成为食堂整体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通过以上会计实务的设计和实践,已将食堂总体的财务核算并入医院大账。从而在医院食堂的运营中,较好实现了对食堂资金的控制,并通过经济业务的核算 体系对食堂的各项活动作出合理反映和评价。

财务会计与实务篇4

就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由于受到资源匮乏以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大多数重要的产品和资源的获取都要依赖于国有企业,而获取资源的基础是以有充足的资金为依据,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国有企业资金的来源有两个方向:企业内部自给自足;外源性资金援助。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诱导,科层下行层级在对重要产品进行采购时,对资金使用分配力度不够合理,存在一些漏洞;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层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关注度不高,进而使一些工作人员出现不良动机。另外又由于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失误,进而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一、问题形成的现状分析

 

(一)委托关系所引致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在派遣工作人员进行物资采购时对采购员的食、住、行采取报销政策;采购员只要将报销凭证上交,经过有关部门进行确认就万事大吉了。而有关部门对于报销凭证的是否有误或有无都一概不问,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采购员实施个人主义行为。致使这一原因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采购员自身因素引起的;其二,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企业管理部门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二)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我国问题形成的因素,除了委托关系所引起之外还有一重要原因:信息不对称。所谓的信息不对称,简而言之,就是企业管理层对采购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关注度不高,对采购员的采购信息了解的不够详细,进而出现公司对采购员的信息和采购员反馈到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纵观我国各大国有企业,随着权利重心的转移,其实务模式是权变理论的指导方法,但是,又由于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以及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其生存时间不会太长。笔者根据工作经验认为,企业对采购员信息核对的主要依据是报销凭证,但是由于凭证的不真实致使采购员实际采购信息和凭证信息失衡,又由于有关部门对采购信息关注度不高,进而致使采购员的采购信息的正确与否无从得知。为此,这一问题成为建立财务管理与实务契合模式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财务会计理论

 

(一)对事前控制的理论补充

 

所谓的“事前控制”,通俗的讲,就是在对某一物资进行采购时,有关管理部门做好预算工作。要想做好预算工作,仅仅依赖于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在了解企业实际实力的情况下结合我国国家资源部门对采购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其进行分析时,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也要综合考虑。

 

(二)对事中控制的理论补充

 

笔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认为现阶段在我国各大国有企业中,对事中进行控制的的企业寥寥无几。所谓的事中控制,简而言之,就是对物资采购过程密切关注,了解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方向。但是,纵观我国各大国有企业,有关管理部门实施所谓的“事中控制”仅仅是局限于间隔一段时间对资产进行巡查。

 

三、对财务会计理论导向功能的认识

 

(一)目的性导向功能

 

众所周知,资金是进行一切经济往来的基础,相应的,如何合理的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也是国有企业的核心问题问题之一。资金配置较多,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但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相反,资金配置较少,不仅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大大降低。为此,要想使公司的资金的预算能够合理应用,有关部门要同时对事前和事中资金应用加大关注力度,进而达到目的性。

 

(二)结果性导向功能

 

反应财务会计实务进行好坏的最好凭证要看指标评价结果和企业要求是否一致。要想财务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目标尽可能的一致,企业可以用结果对过程进行导向。所需结果细致划分到每一环节中。如此一来,还可以避免发生机会主义行为。

 

四、理论与实务契合下的模式构建

 

(一)建立资金预算的党员监督机制

 

笔者认为,建立资金预算的党员监督机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企业内部做到廉洁自律,企业的发展才能持续、长久。要想使廉政工作彻底落实,财政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必不可少。财政部门结合其他部门做好预算工作,政府党员做好监督工作。部门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进而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建立全过程的资金管控机制

 

纵观我国国有企业在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大多说企业的资金管控部门的建立还有待完善。企业在资金管控方面,大都采用以年为单位,而且对于资金的计算统计比较笼统,容易发生机会主义行为。企业资金管控部门进一步完善,将资金管控进一步的细致划分,不仅可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也会使资金的配置更加合理。

 

(三)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

 

所谓的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机制,简而言之,企业高级管理部门制定一定的政策,定期对各个部门的经济效益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在公司内部会出现你追我干的工作状态。而对于机制的创建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根据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着重于事前分析和事中的权变管理。

 

(四)建立与单位各业务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们的需求为基础的。在上文笔者也提及资金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在开展这一过程中,资金配置方面,财务部门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企业财务部门和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使资金的配置更加合理,同时也使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

 

五、结束语

 

在本文,笔者从问题形成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信息经济月的视角对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契合进行说明,以期为读者、有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财务会计与实务篇5

全面性是设计选择实习作业的基本要求。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期性

实习作业的设置要体现一个完整的会计期间,经济业务为发生在同一个会计期间的业务。

(二)完整性

模拟的经济业务要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活动。即按供、产、销设置相应的经济业务。

(三)多维性

要指导学生按照正常的会计程序操作一个会计小(或大)循环的全过程。即根据原始凭证(或业务题)编制记账凭证(或会计分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或丁字账);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试算平衡表和基本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同时还要考查学生的成本计算等能力。(四)序时性要按每月的时间先后顺序合理设计经济业务。

二、实习作业的实施

(一)差异性

因材施教是大作业的一个原则。实施实习作业的指导思想是区别对待,循序渐进,量力出发。从学科和年级上设计大作业的指导思想是区别对待,循序渐进,量力出发。从学科看,《基础会计》学科或在低年级可设计简单的经济业务,《财务会计》或在高年级可相应提高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也可以同时布置由浅入深的多个大作业。针对高职班学生素质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弹性实习作业。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完成一般的基本业务作业,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完成复杂的业务作业。实习作业可以分工负责,重要的角色由学习优秀的学生承担。如学习优秀的学生充当主管会计角色,其他学生观摩其工作。在具体的实训过程当中,小组长记总账的同时,辅导本组同学填好凭证和做好记账工作。这样,同学之间可以互相配合,相互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实习作业的质量。

(二)灵活性

实施实习作业的形式灵活多样。

“真账”与模拟账相结合。仿真实训使用的是实际凭证和实际账页,这样的作业更能接近实际。如果业务量少,为节省账页可用会计分录和丁字账代替凭证和账簿。完成实习作业的地点可以在模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一般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是在课后规定时间完成(一般为个人独立性作业)。从承担人角度看,实习作业可以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分工完成。一人完成的作业可以考查出每一名学生掌握全部会计核算技能的情况。这样的实习作业一般为业务量较少的实习材料(只有几十个业务),可用丁字账和会计分录代替账簿和凭证。教师设计此类作业的工作量较小,批阅及时,学生也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知道自己作业情况的反馈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完成的实习作业一般为业务量较大的作业(有上百个业务)。这样的作业往往需要在模拟会计室完成。可按会计岗位分工,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小组中有人记总账,有人记明细账,有人担任出纳工作,有人负责编制凭证,有人从事稽核工作。教师在实验中巡回指导。这样的模拟实训操作一般较为正规,采用实际凭证和账页。但这样的作业耗时较长,反馈的信息较滞后。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

财务会计与实务篇6

就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由于受到资源匮乏以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大多数重要的产品和资源的获取都要依赖于国有企业,而获取资源的基础是以有充足的资金为依据,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国有企业资金的来源有两个方向:企业内部自给自足;外源性资金援助。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诱导,科层下行层级在对重要产品进行采购时,对资金使用分配力度不够合理,存在一些漏洞;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层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关注度不高,进而使一些工作人员出现不良动机。另外又由于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失误,进而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一、问题形成的现状分析

(一)委托关系所引致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在派遣工作人员进行物资采购时对采购员的食、住、行采取报销政策;采购员只要将报销凭证上交,经过有关部门进行确认就万事大吉了。而有关部门对于报销凭证的是否有误或有无都一概不问,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采购员实施个人主义行为。致使这一原因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采购员自身因素引起的;其二,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企业管理部门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二)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我国问题形成的因素,除了委托关系所引起之外还有一重要原因:信息不对称。所谓的信息不对称,简而言之,就是企业管理层对采购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关注度不高,对采购员的采购信息了解的不够详细,进而出现公司对采购员的信息和采购员反馈到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纵观我国各大国有企业,随着权利重心的转移,其实务模式是权变理论的指导方法,但是,又由于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以及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其生存时间不会太长。笔者根据工作经验认为,企业对采购员信息核对的主要依据是报销凭证,但是由于凭证的不真实致使采购员实际采购信息和凭证信息失衡,又由于有关部门对采购信息关注度不高,进而致使采购员的采购信息的正确与否无从得知。为此,这一问题成为建立财务管理与实务契合模式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财务会计理论

(一)对事前控制的理论补充

所谓的“事前控制”,通俗的讲,就是在对某一物资进行采购时,有关管理部门做好预算工作。要想做好预算工作,仅仅依赖于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在了解企业实际实力的情况下结合我国国家资源部门对采购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其进行分析时,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也要综合考虑。

(二)对事中控制的理论补充

笔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认为现阶段在我国各大国有企业中,对事中进行控制的的企业寥寥无几。所谓的事中控制,简而言之,就是对物资采购过程密切关注,了解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方向。但是,纵观我国各大国有企业,有关管理部门实施所谓的“事中控制”仅仅是局限于间隔一段时间对资产进行巡查。

三、对财务会计理论导向功能的认识

(一)目的性导向功能

众所周知,资金是进行一切经济往来的基础,相应的,如何合理的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也是国有企业的核心问题问题之一。资金配置较多,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但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相反,资金配置较少,不仅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大大降低。为此,要想使公司的资金的预算能够合理应用,有关部门要同时对事前和事中资金应用加大关注力度,进而达到目的性。

(二)结果性导向功能

反应财务会计实务进行好坏的最好凭证要看指标评价结果和企业要求是否一致。要想财务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目标尽可能的一致,企业可以用结果对过程进行导向。所需结果细致划分到每一环节中。如此一来,还可以避免发生机会主义行为。

四、理论与实务契合下的模式构建

(一)建立资金预算的党员监督机制

笔者认为,建立资金预算的党员监督机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企业内部做到廉洁自律,企业的发展才能持续、长久。要想使廉政工作彻底落实,财政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必不可少。财政部门结合其他部门做好预算工作,政府党员做好监督工作。部门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进而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建立全过程的资金管控机制

纵观我国国有企业在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大多说企业的资金管控部门的建立还有待完善。企业在资金管控方面,大都采用以年为单位,而且对于资金的计算统计比较笼统,容易发生机会主义行为。企业资金管控部门进一步完善,将资金管控进一步的细致划分,不仅可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也会使资金的配置更加合理。

(三)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

所谓的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机制,简而言之,企业高级管理部门制定一定的政策,定期对各个部门的经济效益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在公司内部会出现你追我干的工作状态。而对于机制的创建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根据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着重于事前分析和事中的权变管理。

(四)建立与单位各业务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们的需求为基础的。在上文笔者也提及资金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在开展这一过程中,资金配置方面,财务部门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企业财务部门和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使资金的配置更加合理,同时也使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

财务会计与实务篇7

关键词:高校;财务和会计;机构分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各项制度越来越完善,再加上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发展受到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收入来源通常渠道都比较单一,但是近些年逐渐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高校收入也日益增长,高校对于资金的有效利用是高校财务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难题。当前的现实情况也显示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高校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

1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的意义

1.1分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重会计管理轻财务管理的现象

目前在高校财务部门存在重会计管理轻财务管理的情况,弱化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发挥,使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不利地位[1]。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的分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在面对重大财务事项的时候有关人员可以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督。当然,在进行分设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财务和会计的目标,以便二者的职能可以充分发挥;其次还要进行制度化建设,财务和会计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促使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相互监督。

1.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财务与会计在机构未分设的情况下,资源的配置时常得不到最大限度地优化,并且在资金的使用效益方面也得不到提高,不利于高校财务和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2]。若将二者分设,可以科学合理地对财务预算进行编制。高校一般都会对未来几年的发展进行财务预算,但是在预算的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意识到预算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很多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预算编制。财务与会计的分设,使得各项工作之间的透明性更强,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更具体更细节,部门之间的职责也更透明,预算编制可以得到完善。

1.3可以完善财务监督和绩效评价

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的分设,有利于财务部门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也有利于各项经费使用效益的评价和完整的财务绩效评价。分设之后,财务内部的工作开展更清晰,各项流程也更具体,审批程序的环节上也更高效。同时责任明确,内部控制得到加强,考核与评价的环节绩效评价得以加强。此外,财务与会计机构的分设还使得会计核算更加规范。前文笔者也提到高校的收入日趋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之下,独立会计部门的开展工作,进行业务核算的时候对于不同性质来源的经费更加清楚。

2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的原则

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的分设本质上就是将财务人员分为几类,比如说从事会计基础工作的归为一类。当然,高校进行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的时候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在这些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机构分设。首先,高效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必须要遵循精简、高效的原则。高校将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是为了使得二者权责分明,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更加清晰明了[3]。放在具体的情况当中就是要更好地解决学校的绩效运算、财务分析、投资风险等问题,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和合理化。因此适用的、精简的原则必须要考虑进去。坚持适用、高效、精简的原则,可以促进使得高校资金利用的效益最大化,从而有利于高校的快速发展。其次,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要遵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兼顾的原则。机构分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对高校财务进行管理,并且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提高高校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高校是一个教育机构,主要以服务为主,所以在对财务与会计机构进行分设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益。最后,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的分设还应当坚持全方位全过程资产管理的原则。高校的性质是事业单位性质,这决定了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同其他国有资产部门一样,必须使国有资产增值或保值。所以,在进行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的时候,高校在保证分设的合理性时,还应当考虑分设是否对学校资产管理形成全方位、全过程以及全人员模式,只有形成全方位、全过程以及全人员的管理,高校的资产才能够做到账证相符、账实相符以及账表相符,有利于高校资产管理。

3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的具体内容

对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应当有一个内容上的界定,这对于高校财务与会计分设的把握至关重要。前文提到,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的分设其实就是将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分为不同类型,这种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根据财务与会计工作具体涉及的内容划分的。通常,业界一般将高校财会人员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主要负责的是财会的基础工作,比如进行常规的会计核算或者会计结算等,这一类一般称作一线财会人员,也有人称之为基础财会人员。第二类的主要工作就是充分利用好财会有关的技术手段在第一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必要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获取能够为高校决策起到实质性意义的信息,这类人员一般称作二线财会人员,有时也称作技术财会人员。还有一类主要是负责学校年度财务预算规划、中长期财务规划以及预算、决算等,此外还需要对学校的专项经费进行评价、考核、监督和控制等。这一类人员一般称作三线财会人员,也可以叫战略财会人员。高校在进行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的时候应该有所侧重,那么,到底分设该如何进行、如何划分呢?一般来看,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的分设并不是将两个部分完全拆开,不存在丝毫的联系,而是进行适度的分设,分设的前提是在高校财务部内部进行[4]。尽管财务和会计在实际运用中确实存在很大区别,但是仍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普遍认为,高校财务处应该设立会计管理中心和财务管理中心,会计管理中心主要从事的是会计的基础工作。财务管理中心主要是上文提到的对数据输入、输出进行加工、整理,以及进行中长期的财务预算、经费考核结算等,而会计管理中心主要就是工作人员从事基础的会计工作[5]。具体可以根据高校的规模进行分设,会计管理中心主要有会计核算、资金核算以及会计稽核科。而财务管理中心主要有预决算与综合管理科和绩效评价与财务分析科。预决算与综合管理科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年度的预算进行规划,三年期滚动预算编制,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负责教职工的工资、养老保险、税务以及处理日常工作问题等。绩效评价与财务分析科的主要内容则包括了对教学、科研等专项的立项管理与绩效评价考核,同时还要对财务与会计的有关数据进行加工、整理。

4结语

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的分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要求进行,要根据财务管理、会计管理的目标、职能、原则等进行适用、精简、高效地再造,不能简单地叠加。总之,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进行合理分设之后,对于高校财务部门的资金管理、资源配置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牟林娜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谢合明,何小敏.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的实践性探讨[J].会计之友,2016(03).

[2]乔春华.高校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配置研究——三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J].教育财会研究,2012(02).

[3]赵善庆.高校财务与会计的分设[J].事业财会,2014,15(02).

[4]刘婧.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研究综述[J].煤炭高等教育,2013,21(02).

[5]范英杰.“二元制”财务机构设置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财务会计与实务篇8

一、财会电算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财会电算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上。手工会计模式下会计基本假设又有四个方面。财会电算化的实施,尤其是网络财务的实现,对这四个方面造成了影响。

1.扩展了会计主体的空间

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从空间上限制了会计工作范围,会计的主体假设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工作的范围。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伴随着资金流动加快,部分会计主体经常面临着各种变化,企业间的重组不再新鲜,传统手工模式下会计工作范围受限,总公司对旗下公司的财务难以管理,而电算化的会计系统打破了这一空间局限,大大缩小了会计服务的空间距离,给会计主体带来了大震荡。而虚拟公司的存在,也使会计主体获得改变空间局限的机会。

2.打破持续经营的境况

传统手工模式下会计核算在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下假定了持续经营。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激烈,不确定的因素增多,大多数的企业生命周期变短,显然假定持续经营已不符合实际,在电算化的情况下这些已成为历史,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要求,定期更新财务报表。

3.改变了会计分期

在电算化实行的情况下,企业根据自身评定、听取投资者和债权人提出的要求,使财务随时得到更新,而财会报表在电算化系统下表现的实时性让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限制性和不连续性,使得会计核算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概而论地进行固定分期。

4.衍生了虚拟货币

在电算化条件下,虚拟货币的出现使各个企业之间的技术、资金产生很大的流动性,各个企业加强了对虚拟货币信息的关注,使虚拟货币变成观念产生的物品,加强了对非货币信息的重视,使得货币成为观念的产物,但以货币反映的价值信息却难以满足当今的使用者,货币计量假设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二、财会电算化对手工模式下会计实务的影响

1.会计职业性质重新定义

财会电算化系统的运用,使会计人员由原先的被动变为主动,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使事后监督变为事前监督,使会计人员工作由日常的会计处理过渡到会计管理。

2.记账、账簿和财务管理由繁变简

财会电算化后,使繁琐的账簿登陆变得轻而易举,总账与明账的各自财务处理与财表均由计算机生成,使财务管理变得不再繁琐,使财务工作变得整洁美观且毫无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3.改变传统会计对账方式

财会电算化对手工模式下会计对账工作造成影响,传统对账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实核对,这些对账方式除账实核对外,在账证核对被电算化后,原先的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不同账页和账表之间由计算机完成,使很多账也失去意义,消除了账账核实与账表核实的重要性。

4.会计凭证汇总简化和会计档案保密性加强

传统的凭证分类汇总方法为会计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会计人员不堪重负,而汇总电算化将使其变得不再沉重,而传统手工会计模式下,会计档案的保管需要将纸质账表资料分类进行登记和保管,而电算化后,有纸质档案的进行同时也有电子档案的保管;能很好地对会计数据的电子档案进行备份与保管,保密性强,能防止非法入侵对档案的破坏泄密。

5.增加了会计报表的及时性和丰富性

传统手工模式的会计工作,受到信息处理的手段和能力的限制,会计的财务报表往往只能反映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报表在内容、时间和真实性方面都不能完全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情况瞬息万变,这就需要财会部门随时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财务报表。电算化后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能满足其要求,这就为企业领导迅速提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由电算化带来的影响,使得各种账簿格式有了各自的标准,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账表信息的内容,使企业领导能从不同层次和侧重点分析财务状况而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6.让会计人员与审计人员完成蜕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