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8篇

时间:2023-08-11 09:13:37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1

【关键词】 区域合作 信息化 工业化

一、引言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报告首次强调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这对于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我国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认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其最本质的技术特征就是信息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主要由信息技术(信息化的前提条件)、信息资源(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信息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信息产业(信息化应用的必要条件)、信息人才(信息化发展的能动因素)、政策法规和体制标准(信息化实现的保证)六个要素组成,为信息化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产业信息化平台、社会信息化平台、农村信息化平台、社区信息化平台)促进区域合作指明了方向。

区域合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今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关键点,是各区域谋求发展合作新契机的突破口,也是拓宽各区域新空间的大舞台。信息化能够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升,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推动区域合作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二、信息化平台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

1、信息化技术提供区域合作的手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的前提条件,没有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就没有信息化。信息化的实质就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内容也在不断扩充(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即4c技术是信息化赖以生存及发展的核心技术),与现代工业相结合,其能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改变生产组织、经营模式和社会协作方式,为结构调整提供新型管理模式,并最终实现缩小城乡差别、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区域合作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伟大目标。

当信息成为人类社会重要需要时,加工及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反过来技术手段的发展又为信息的获取、加工、整理、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信息技术能够通过管理创新重组传统产业,使我国具有传统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焕发生机,为我国具有雄厚基础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区域合作提供了手段。信息技术渗透性强、覆盖面广,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发研究信息化技术有助于增进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缩小信息化在不同区域和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使人民能更好地分享信息化成果,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2、信息化网络拓展区域合作的空间

信息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它既能将区域细分至个体,同时又能使区域扩展到全国、全球。凭借着网络,各种知识和信息可以低廉、自由、高效地传递,而且信息资源不遵循“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在有限的自然资源衰竭时依然丰富,从而减少实物型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束缚,使得区域要素之间信息量趋于对称,拓宽了区域合作的空间。

传统工业化以物资、能源、人力和资金作为基础性资源,信息化则将知识和有效信息作为战略资源。信息网络将增加这种战略资源要素相互需求,从而有助于产业的错位竞争、优势互补以及城市的准确定位、特色经营。区域之间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产业之间、地域单元之间的关联度以及产业与地区内部各组之间的依存度加强,最终分工协调的程度提高,交流协作的范围扩展,区域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为区域合作拓展了空间。

3、信息化服务加快区域合作的进程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加速了区域合作的进程。一批重点战略性资源库,如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国家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工程、农业资源库、企业资源库、科学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等正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建设,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呈指数增长态势。信息资源的价值同使用的数量、区域经济发展是成正比的,甚至可决定国家及民族的生死存亡,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化服务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区域间的信息共享、信息整合,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加快区域间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引进,从而加快区域合作的进程。

区域间搭建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开放共享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能有效降低区域间信息使用的成本,优化信息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间信息资源服务的发展。例如区域间不断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网络新闻、远程教育系统等为推动区域、政府、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选择。信息化服务平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了产品检测、网络化制造、工艺指导和产品设计;服务于政府、区域,为政府、区域间信息的公开、交流和社会化增值开发添加了剂。

4、信息化设施搭建区域合作的桥梁

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的信息基础工程,是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与通道。它主要由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和计算机终端组成。我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CNII计划投入1500―2000亿美元,到2020年建成。

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由固定互联网(Stable Internet)、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多种网络组成等方面构成,建设、完善现在“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可以拓展信息的通达性。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区域网络的组织方式是构成区域合作软环境的重要因素。通过信息设施、信息传输的瞬时性和有效性都增强了区域合作的联系深度和广度。信息化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改变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区域合作,特别是以“面”为主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合作搭建了桥梁。

三、信息化平台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1、信息化平台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经阶段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搭建信息化平台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经阶段。

信息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呈现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逐步递减,自然资源分布由东向西递增的局面。随着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省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的同时,中部经济整体发展却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信息化平台则通过加大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合作提供服务,普及信息化知识和信息技能,促进区域间能更好地分享到国家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信息化平台是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经阶段。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成为社会活动的战略资源和重要财富,信息化技术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信息科技人员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当今由于通信、电子、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全球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传统工业社会正在向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社会演变,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社会正在形成。

2、信息化平台是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消除“数字鸿沟”的突破口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信息即是财富,一个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共同富裕理所当然地包括数字上的共同富裕。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特别是重视西部信息产业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国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就必须跨越“数字鸿沟”。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有现实的迫切要求,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中,特别是在网络技术方面,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差距”。由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二元化结构,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特别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信息产业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国网络用户的普及和应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农民用户只有0.3%。信息化将推动区域增长极,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推动下,城市可将其技术、理念、服务、能量向腹地辐射。通过建立互联网,城乡信息拥有量的差别在减少、区域交流的障碍在化解,从而有助于区域之间生产力的梯度转移和优势互补。因此我国要想缩小这些数字鸿沟,跨越数字鸿沟,乃至消除数字鸿沟,关键是要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

3、信息化平台是打破区域“条块分割”、解决资源浪费的关键环节

区域合作是地区间突破行政区划进行资源配置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手段,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行政区资源和要素数量有限,基于行政区划产生的地方经济必然会出现统一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的需要,因此,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可以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整合资源,消除恶性竞争,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化除了丰富区域的资源类型外,还对工业化中传统的实物资源具有明显的替代作用。信息化使得区域间的资源要素软化和无形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物型的资源对区域发展的瓶颈作用,拓宽了区域发展的空间。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契机,打破部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自成体系格局,实现信息、技术、设施、管理等信息化要素的共享,搞好社会和企业的分工与协作,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重复建设,并通过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点,将优质的生产资源得到广泛的共享,形成跨城市、跨地区的分布式信息资源网。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大都市作为我国信息极、信息源或信息化的发动机,率先实现大都市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实现大都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畅通。总之,信息化平台突破了狭隘的地理空间,是打破区域“条块分割”解决资源浪费的关键环节。

4、信息化平台是推进我国“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潜能开始成倍释放,并逐渐成为权力和战略的主导力量,决定着国家的整体实力。谁在收集、处理、加工和传播信息上拥有更强的能力,谁就有条件获得竞争的优势。信息革命的伟大成果使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分析和使用以及交互式网络化的信息交换实现了便捷、大容量、高速度和低成本,这也赋予工业化以新的内涵。我国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体系,才能为信息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两化”融合的崭新命题,是促进我国近代经济社会转型的一项巨大工程,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最终目标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所谓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指运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与传统的生产、销售、管理方式相结合,改善工业化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实现经济、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路径,开创一条全新的工业化道路,充分把握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走信息化与工业化互补共进、同步发展的道路,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世界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1] 甘中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论与道路选择[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 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推进司:跨越与融合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9[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 姜元章、张岐山:区域经济信息化程度比较的灰关联分析方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1).

[4] 王梅英、王玮: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数理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3).

[5] 徐长生:信息时代的工业化问题――兼论发展经济学的主题[J].经济学动态,2001(2).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2

去年8月份我们在接到市政府办公室转来的(政发[]31号)文件和领导批示后,落实了一名同志专门做前期准备工作,于年9月初向市政府上报了关于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请示报告。(市统发[]34号)。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批复。我们提出了具体贯彻意见(市统发[]39号),另外及时向财政局上报了市本级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所需经费的预算报告。经局领导多次与财政局联系,市财政局及时将县域经济考核经费列入市本级年财政预算计划。(财政预算5万元)。在做前期准备工作阶段,我们还深入县区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对考核资料搜集渠道进行了调研。与此同时,各县区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由于我市前期准备工作行动早,为全面开展考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进入实战阶段

全省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的各项考核工作步入了紧锣密鼓的实战阶段,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领导重视,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考核工作。市政府对考核工作非常重视,于年召开第一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县域经济考核工作,市局局长到会对县域经济考核工作进行了汇报。为了保证我局上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关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所列各项议题都能顺利通过,会前,我们就县域经济考核工作的要求、步骤、方法等向主管市长进行了详细汇报,对上会研究的各项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汇报材料。从而引起了市政府领导对考核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决定1、成立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市长助理玉,市统计局长为副组长,计发委、经贸委、卫生、教育、科技、民政、公安、财政、人事、社保、城建、农业、林业、水利、外经、交通、广电、统计、乡企等20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中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办公室主任由杨建林局长兼任。2、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我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的通知》(政发[]5号),对考核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范围、指标、时间按排,工作开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3、市政府决定召开一次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会议。由于市政府对考核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扎实有序的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周密部署,市政府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要取得圆满成功,必须取得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会议,是对考核工作的支持和重视,是搞好考核工作的关键,是落实县区政府和市直主管部门的责任,夯实考核基础工作的重要措施。市局要求大家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定要抓住全市县域经济考核工作会议的时机,让市政府领导把问题讲透,把要求讲明,把工作讲细,把责任夯实。为了开展会议,市局先后召开了多次局务会议对会议的筹备工作进行具体细致的部署,成立了材料组、会务组,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市局杨建林局长要求,这次会议的材料质量要高,会务组织要严密,各项工作要细致。按照局领导的要求,考核办几名同志分工协作,积极筹备会议材料,在筹备材料过程中,局领导和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对每一份材料都认真进行推敲。由于会议材料的高质量和准备工作的周密细致,从而保证了市政府2月1日召开的全市县域经济考核工作会议的高质量。这次会议各县区分管统计工作的县区长;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各县区统计局长和市统计局、考核办、普查办的科级干部共60余人参加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文正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市政府市长助理李宝玉同志主持,市局杨局长代表市县域经济考核领导小组对全市县域经济考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会议主题突出,任务明确,市政府领导重视,会议对全面完成全市县域经济考核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对会议的意义和重要性做了及时的报道,中日报也刊发了会议召开的消息和主要内容。从会后各县区反馈给市局的信息看,各县区都及时召开了县长办公室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没有成立机构的县区尽快成立了考核机构,落实了工作人员,夯实了工作责任。另外按照会议要求,各县区政府解决了考核工作中的困难,疏通了部门资料搜集渠道,落实了考核经费。据统计全市落实财政预算经费27万元,目前已落实到位11万元,从而保证了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明确分工,建立考核工作责任制。为了使县域经济考核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尽快制定了中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制定了分县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统计表,在考核工作中要求各县区上报的《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表中的数据必须与中市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表中的数据一致,相关部门的数据必须与上报给市政府主管部门的数据一致,涉及考核指标的数据必须与上报给市局年报数据一致。严防同一指标几套数据的问题出现。为了落实各项数据审核把关责任,市政府要求各县区政府、市直部门分管考核工作的领导,要对考核工作负总责,实行报表上报审签制,各县区统计局长是考核数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涉及部门的数据,由各部门及时提供分县区2003、两年的数字;部门领导必须对数字质量负责。为了把部门责任落到实处,县域经济考核领导小组成立后及时召开了第一次成员单位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领导要把考核工作列入部门重要议事日程,考核工作不但要有领导亲自抓,还要落实一名工作人员具体从事考核工作,认真填写考核表,并于2月20日前上报市考核办。市考核办人员根据考核任务进行了具体分工,明确了工作职责。正是由于分工明确,建立了考核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上下,部门之间齐抓共管的好局面,保证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四)认真审核,严把数字质量关,考核表中的数据质量是县域经济考核工作关键,数据真实可靠,考核工作才能发挥作用,才能考核出水平。市政府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各级考核办要确保考核数据的真实性。市、县考核部门要根据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统一数据来源、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规范考核数据采集,汇总、审核上报办法。目前,按照市考核办的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已将县域经济考核报表上报市考核办。市考核办正在认真进行审核。在审核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方法:一是涉及统计部门的数字将各县区上报的县域经济考核表中的数字与统计局2003年年鉴资料进行核对。年数字与各县区目标责任考核表中的数字进行核对。二是涉及各部门的数字,各县区上报县域经济考核表中的数字与市考核办搜集各部门的数字进行审核。三是对考核表中出现的红色数字认真进行审查,弄清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对审核出的问题,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记录。针对存在的问题,市考核办将于25日、28日分两批召集各县区考核工作人员集中进行讲解,按照市考核办会议要求各县区考核工作人员立即进行复查核实,并将核查情况电话报告市考核办。市考核办认为考核表没有问题后,各县区方可填写正式报表,由县区长签字后上报市考核办。在整个考核工作过程中,审核是重要环节。市县考核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恪守职业道德,说实话、报实数、确保数出有据、真实可信,严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数据质量关。

三、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3

关键词:数据收集;信息平台;资源调配

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从产业发展的根本现状来看,农业的生产水平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性的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数字化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1数字化农业技术概述

在农业领域进行数字化管理其实质是将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到农场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利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维持农场的健康高效运行。数字化管理技术,是根据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创新性的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农场人员调配、基础机械建设、财务数据运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将先进的科技手段与传统的管理经验相结合,研发出的一种加强农业管理效率,提高农业产出的综合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填补传统管理系统的漏洞,提高农场运行效率,实现人力的充分调动与农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农业机械的利用水平,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农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增强现代化技术在农业产业的运用,也为农业经济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数字化农业就是将数字化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流程,实现可视化管理,从而使农业管理的过程实现数据的高效有序处理、控制农业经济运行成本和加强基础农业机械的建设等发展目标。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区域水平差异较大,数字化管理技术通常与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发达的区域对于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为此加强农业数字化进程,首先要强化其在区域推广的力度,促进区域农业的高速发展,只有当区域农场的发展具有规模性,才能带动该区域对数字化管理的技术需求,从而有效推动农业产业整体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率先成为数字化管理的试点地区,将为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现代化农业运行模式提供了参考模板。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实现农场管理方面的统筹规划时,要切实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管理系统的内部,不要只将其作为一种外在的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实践环节、农业技术研发环节和农产品的运输存储环节要切实落实数字化管理技术,实现现代化技术对农业产业的全面管理。

2农场农业统计信息系统的建立

准确全面的信息采集,是建立数字化农场管理系统的基础环节。在建立农场统计信息系统时,农场应加强专业化机械的建设,使用专业化技术人才进行农业指导,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信息管理技术的全面有效推行。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建立实时传递的信息渠道,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从根本上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2.1农场经济统计数字化系统的数据采集

(1)在信息的存储方面。将农场信息通过网络数据的模式进行存储,在保证信息完整性,将农场历年的产量、收益进行对比,制作明确的统计报表,分区域实行综合绩效等方面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技术辅助。(2)在对农场大数据的处理方面。数字化的网络技术,可以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计算,对于农场的财务管理、产量统计、农产品运输等方面的数据信息管理提供了便利。然而,尽管数字化管理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力推行,但由于历年来信息数据的保存不当和基础数据的记录不完善,使得农场数据的采集和区域内农业信息的交互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3)在农业信息采集方面。建立一个专业化的信息交流存储平台,成为了数据信息有效管理的首要前提。相关部门应将农业数据平台作为各区域农场实时信息数据存储的数据库和区域化数据对比的网站,从而实现对农场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

2.2农场经济统计数字化系统的指标表达与实现

(1)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并利用基于ASP动态网站技术开发的网络应用系统,最终实现了散点图分析、经济增长率分析等。这一技术在农业数字化研究的实现,可以直观、具体地展示农业经济投入和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突破了农业数字化研究中单机版系统现状,实现了网络下多终端共享,并为农场数字农业集成系统网络平台的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2)数字化农场的方差贡献率是指它所包含原始指标信息变化的程度,当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0%至106%以上时,我们还可以认为这几个主分量可以代表原来的多个变量来反映原始指标的信息。在分析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个主分量中载荷因子相关系数大小排序,说明第一主分量主要表达了农场产出收益能力;第二主分量主要代表了第一、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第三主分量主要表达了林业的高产效益类指标。

3结语

农场经济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发展过程中应深化数字化管理技术在实践环节的应用,保证信息化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加强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数据收集与存储的全面有效性。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管理方面,不仅是农业产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发展数字化农业提升大农业层次[J].农场经济管理,2016(3).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4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区域性 资源 服务 政策

[分类号]G250

1、从区域的视角看数字图书馆

可被远程访问是数字资源的最大优势,是数字图书馆的生命特征,也是资源共享得以在更大范围推进的技术要求。这个“远程”有多远?理论上应该是无限的,至少从资源共享的角度看,在我国境内的无障碍访问应该不是过高的目标。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地域辽阔,体制繁冗,要一下子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地区、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需要高效权威的组织体系、充裕的经费支持和先进的技术支持,需要打破地方政府多项权利诉求,难以做到一蹴而就。相比之下,区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因范围地区有限,牵扯关联较少,成员馆间沟通方便,组织协调相对容易,且易见到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实效,因而更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对数字图书馆区域性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解,有助于为数字图书馆从现时的“小联盟”到将来的“大一统”奠定基础。

研究者们把那些相对非计划性的、在相对的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其内部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的地区称为“区域”,而将更加主动的,一般是在意识形态驱动下的地区创设的政治过程称为“区域化”;覃洁贞认为:区域信息中心就是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及与其他地区相关的信息系统,受一定政策、法规和标准制约和保护,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信息生成与共享网络的社会系统。它植根于这样一种最基本的哲学或社会理念,即在一个地区边界管辖意义逐渐下降的公共管理世界中,区域内各政府应该突破或超越以边界为基础的科层制公共管理模式,构建以跨边界为基础的一体化的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以提升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绩效。区域数字图书馆发展归根结底是对利益关系的协调,即通过协调区域之间各个成员馆的相互利益达成彼此互惠共利的契约,实现区域信息资源的共同增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对数十家数字图书馆的跟踪调查和实际使用,笔者选取了8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数字图书馆(或图书馆联合体),对其资源建设、获取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区域性问题研究有所帮助。如表1所示:

2、体现“资源”的区域性

资源建设应该突出区域性特征。区域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整合体系决不应等于一个个具体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全方位意义上的一体化集成体系。网络环境下如果一个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被网上其他机构数据库覆盖,那么它的存在价值会大大降低。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最重要的部分是区域性特色化资源。各成员馆应充分挖掘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资源,并使之数字化,在网上共享。一般而言,除科学技术原始创新研究或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研究之外,用户在信息需求上往往有地域共性,其研究课题和项目往往与当地和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说,某一区域的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特点。从调查中笔者看到,某些数字图书馆联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源总量,统一了检索平台,推进了资源共享,但资源的地域性、文化特色、经济特色远远不够,服务本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能力欠缺。多数区域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就是各成员馆资源的简单相加、罗列,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贫乏,同质化情况严重,8个馆几乎全部拥有期刊网、超星、万方和EBsc0资源。个别已建成的特色资源库,也存在一个规模、深度、影响力和使用效果评价的问题。浙江、贵州、东莞都有一些特色库,但都是原省(市)馆的现成资源;宁波有4个新建库和成员馆的14个自建库,和本地产业经济的关联度还比较高;其他几个联盟的特色资源较难统计,在门户上看不到特色资源的明示。这一点至少也说明了资源整合的重点不在区域性特色资源上。没有鲜明的特色,就没有了共享的价值,就缺少了传播与被传播的内在动力,就有可能成为信息垃圾,进而成为区域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障碍。我们可以设想:当数字图书馆发展到市际、省际联合那一步时,家家都是cN KI,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在资源建设中,我们必须思考自建专题特色数据库和购买成品数据库的关系问题。

如何体现资源的区域性?本研究认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①资源规划应遵循计划大于市场原则。从政府的高度,以区域内类似“信息委员会”这样的机构为领导,编制一个体系,设计一个体例,对本区域产学研所需信息支撑作一个系统的规划,统一经费,统一购买或统一组织建设,各馆不介入成品库的购买,专注于提出特色库建设的申请和分配给本馆的数字资源的维护这样一个机构,一定要强化它的专业色彩和服务作用,避免其演变为一个行政性政府机构。②特色资源建设遵循市场优于计划原则。“信息委员会”可以根据资源规划需求,根据成员馆的专业特色技术实力,要求、协助成员馆建设某一特色数据库;各成员馆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建设特色数据库,但应报“信息委员会”批准,以避免重复建设或选题不当。也可以依托行业协会建立相关平台和数剧库。由行业协会来建设并运行部分平台和数据库优于由政府或单个企业来建设运行。政府可通过资金扶持、信息共享来支持行业协会建设本行业数据库。③数字图书馆工作者必须考量自身和数字资源生产商的关系问题。如果对资源同质化无动于衷或任其发展,一方面,数字生产商会挤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生存空间,图书馆将丧失资源建设的主导地位,沦为纯粹的工匠;另一方面,更大区域的资源共享会变得毫无意义。

3、实现“服务”的区域性

区域数字图书馆的总体目标是协调、规划、组织地区内不同系统的文献资源和数据库建设,提高本地区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率,整合网络和远程信息服务机构的资源,构建系统、行业相结合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体系。传统的图书馆联盟(联合体)只注重资源共建,而忽略或不能实现服务体系的整体性重构。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各自独立的网站,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区域联盟的实质是什么?不仅仅是资源的联盟,更应是政策的统一和服务的联盟。徐引篪的研究表明:美国读者通过计算机网络服务,95%以上的文献要在本地获取,利用全国性网络系统获得的资源只占很小一部分。这里虽然可能忽略了纸质文献传递问题,但还是说明了区域性资源的实用性,因之也为服务的专指性提出了要求。课题组调查显示:在8家数字图书馆中,成员馆跨出市一级的有三家,跨出本行业系统的有两家,同时实现跨系统、跨市的还

没有。这也说明现有的数字图书馆联盟还处在初级阶段,成员分布有着较强的区域性、行业性,用户的集中度较高,这就为提高服务的指向性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何实现服务的区域性?本研究认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①区域数字图书馆要明确提出本馆服务的现实和潜在对象,应列明行业、单位、重点人群,越细越好。对象明确后,再要求提出服务的措施和办法,倡导积极主动的服务精神和方法。希望自己的用户越来越多,是一种对用户的共享,也是衡量某一馆工作是否主动的标志之一。孙坦说:我们已经不只是在共享对方的资源了,或者说共享对方的资源是我们的基础、前提,但不是全部,更多的是如何进行服务的共享、服务的提升,技术的共享、技术的提升……不把区域图书馆联盟理解成仅仅是资源共享的体系,而最终应该走向服务共享、资源共享、人员共享的局面。②要会同政府相关部门,明确提出本区域经济文化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方向,然后围绕这些方向,依托各成员馆、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等多方力量,设计、规划、建设各种数据库。比如,本地的主导产业是旅游和软件,那就必须设计建设和旅游、软件相关的数据库,不主动这样做,就是缺位,就是失职。还应认识到:这些数据库的建设是长期的,持续的,要根据使用情况随时做出调整,对用户是否因此而得益必须有真实的跟踪调查反馈。③服务的区域性应该还包括非数字资源在本区域之内的良好的可获得性。当然,这种可获得性更多地是指文献载体的物理获得,因为,没有被数字化的文献还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那么,在对区域数字图书馆资源获得问题的讨论当中提出了文献载体的物理获得,是不是背离了数字资源的特性?笔者认为不是的,理由是:数字图书馆联盟在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资源共享时把非数字资源的共享放在一边是不恰当的,几乎所有的称之为“区域数字图书馆”的组织,都依托于数家实体馆,拥有大量实体馆藏。之所以屡屡强调了“区域”,恐怕也是基于纸质文献馆际互借等传统协作方式得以方便开展的便利性。假如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真的定位成仅仅是数字资源的共享与传播,那么,“区域”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因为数字资源可以很方便地跨越“区域”而纵横驰骋。

4、应对“政策”的区域性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工程量大,政策性强,科技含量高,标准要求高,持续时间长,经费投入大,受益面广,需要一个强大的权威部门领导和组织,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只能是政府。地区政府对本地社会经济文化事业都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组织能力,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制定出信息资源支撑政策,对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败有决定性意义。彭彦强在谈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时说: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障碍实际上是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阻隔和扭曲,体现了行政权力对资源的配置情况,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关键则在于打破行政权力对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阻隔;约翰,埃文思(Jhon Evans)研究了地域内行行的机构组织共享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的问题,指出信息共享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行动的机制。2000-2001年间先后建立起的“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虽已历经近10年发展,但至今各只有30多个成员馆;而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BALLS)成立仅一年,却已有了约70多所高校图书馆成员,究其原因,应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新加坡,整个国家的所有图书馆均在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体制下,实现了全国图书馆馆际间人财物及文献信息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完全共享。区域内政策对信息资源保障率与区域经济建设之间的关注度和协调能力,决定了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方向与步伐。在这一点上,宁波地区的政府政策就显得卓有远见,其实践成果也就颇有意义。

政府是地方整体利益的代表和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政府层面的合作是实现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和保障。我国的行政区各区域之间是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纵向经济运行体系,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本位主义盛行,过度竞争、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区域的开放性和行政区的封闭性之间产生的矛盾凸显,地方政府惟有加强政区之间的联系,调整政府的管理方式,合理构建新型政府间竞合关系,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要使区域政策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本研究认为应关注以下几点:①认识并捕捉区域内相关政府部门利益共同点。现有体制下,政府部门、政策层面更关心的是能直接提升GDP、能快速提高政绩的社会事务,政绩考核体制不适应区域协调发展要求。信息支撑虽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它对政绩的提升就如同学校教育对国家民族发展一样,很难看到直接的和快速的效益。所以,本区域内科技、教育、文化、财政等部门的共同利益,比如是否可提升形象?是否获领导认同?都是重要关注点。②实现行政权协调。通过行政权协调来改变原有的各地方政府间、各行业系统间的行政权力绝对化分割配置状态,实现行政权力在区域层面上的再配置,从而实现资源在整个区域的优化配置。地方政府间是通过行政权力的相互调整来实现资源再配置的,可否考虑将权力让渡给一个独立组织,或者是签订共同限制、规范某项权力的行使协定,或者是将某项权力转交给另一方行使并承担责任等等,比如前面提到的“信息委员会”,将区域内不同行业、系统、组织、单位的信息资源建设保障职能,统一归并到这个委员会。就像所有单位的保卫部门,在业务上完全服从当地公安部门的领导一样,这在我们现有体制下,只要政府愿意,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所以说,地方政府间合作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关键在于解决行政权力的配置问题。③解决制度。现有体制下诸多“事业单位”的运行是被动的,简单讲就是做事与撞钟在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上讲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主动地去建设特色资源,不是许多干部愿意去做的,而不做也是没有任何后果的。这恐怕是技术层面无法解决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5、几点思考

5.1 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地理概念

数字资源的优势是通达、共享、快速、远程,由数字图书馆联盟而成的区域数字图书馆,应不应该过分地强调地理位置的集中或靠近?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区域”的概念有扩大的理解。区域除了是一个地理单位之外,或许还应该是一个政治单位,文化单位,功能单位,机制单位,仅仅依靠其行政边界是不能完整理解一个区域的。这样,我们在理解区域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政策的区域性时,才不至于太过僵化。

5.2 区域内资源共享的动力问题

共建是条件,共享才是目的。那资源共享得以实现并维持的动力是什么?定位成利益?还是公益心?抑或是职业精神?朱强说:我们考察国外图书馆的共享,总是有人来买单,没有免费的午餐。北京大学就有这样的问题,我们输出得多得多,这样就必须成立一个班子、专门聘一些人来满足其他馆,要有人来支付费用。而在贵州数字图书馆的首页却写着:“贵州数字图书馆让每一位公民在贵州省任何能上网的地方,都能免费获得数字文献资源的查询、浏览、下载、原文传递和知识导航等服务”;浙江网络图书馆首页写着:“浙江网络图书馆是面向全省开放的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免费的文献查询和获取服务”,难道是共享资源输出数量决定了是否免费?从调查表中还可以看出,区域外IP的资源来访,大多是被拒绝的,只有自建资源可被访问。表面看是资源使用权限问题,实质上还是商家的利益问题。利益是维系资源共享、信息传播的动力还是障碍?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5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类的生存环境,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乃至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现代交通工具和信息传播手段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地球、数字区域、数字国土……无疑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的选择。数字国土的提出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从国家的层次整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地球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共享,发展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的机遇。

数字国土是国土信息化、系统化、虚拟化、可视化的复杂信息系统工程。通过数字国土战略的实施能够大大促进数字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信息科学技术与相应的产业发展,使区域在现代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现代科学技术为实现数字地球、数字国土提供了的科学技术手段,就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地球观测技术组成的地球观测系统,它提供了对整个地球系统进行长期的、立体的监测能力,为收集、处理和分析地球系统变化的海量数据提供了工具。

二、 数字系统内涵

国土资源是国计民生的根本依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新时期 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加强对国土资源的宏观调控,构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地运行。RS、GIS、GPS为国土资 源的监测、规划、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目前,3S技术在土地、水文、矿产 林业等国土资源领域应用中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国土资源监测与管理不仅涉及范围大、领域广、部门多,而且内容包括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声音、实地录像等,只 有站在数字地球的高度,建立数字国土系统才能实现国土资源综合管理的现实需要。

数字国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建立一个以空间地理位置为主线,将各类国土资源与环境信息组织起来并对其进行动态描述复杂的综合信息系统。数字国土是数字地球的体现和延伸,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国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实时性和为社会服务的广泛性,将已有国土资源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并将其数字化;建成基于GIS平台具有信息管理、综合分析和 评价功能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图形图件库;实现实施过程和调查结果的数字化和网 络化;建立资料汇总、交流和共享制度;向国家和社会提供国土资源的基础资料和相关信息。 信息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主要经济资源,数字化是知识经济的物质形式。数字国土为 国家管理资源、发展经济充当参谋,也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 手段。

数字国土系统结构使它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信息系统整体。数字国土的功能是数字国土系统在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它可在数字国土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数字国土的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应对数字系统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

三、 建立数字国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使国土资源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央做出了抓好国土开发整治的重大决策。国土资源部将“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列为五大目标任务之一,并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计划中设立“数字国土”工程,旨在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 护和合理利用的现代化,为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国土资源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国土资源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实现对国土资源科学管理与规划,实施国土资源动态监测。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就是数字国土与卫星遥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其执行情况也依靠数字国土和遥感来监测。

简单地说,“数字国土”就是把国土方面的有关信息数字化,其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球”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和实现。它以国土资源为研究对象,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融合多源、多分辨率数据,并可用多媒体和虚拟仿真技术对成果进行表达,具有空间化、数字化、时间化、网络化和可 视化的技术特点。

建立区域数字国土系统,并使其长期运行,要受到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据、应用、人才、组织管理、宏观与微观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缺一不可。其中应用处于核心地位。系统所用计算机大都为通用产品,因此其技术集中于软件。这几个因素相互影响,不能只重视技术而忽视应用目标、数据收集、人才培养、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等非技术问题,否则就无法使系统长期稳定的发挥作用。建立本区域的数字国土系统,必须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实力,有目的有重点的实施,不能脱离现实环境,应做好总体战略规划及分布实施的系统计划。它应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各种技术为工具、以多种理论为指导、以信息为生命线、以实际应用为根本目的的复杂巨系统,而不单单是一个技术手段。

四、 数字国土系统的层次结构

数字国土包含着众多的层次不一的各类信息系统,组成系统的要素也是一类系统(子系统),系统的信息环境和结构又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如各类地籍信息(如某一地区所有宗地的名称、位置、面积、界址、权属等信息)结合组成某地区地籍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现状系统、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系统、土地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系统等。土地信息系统、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组成了数字国土信息系统。

由于土地具有一定的时空结 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权能属性,可以综合运用现代遥感(Remote Sensing,R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以空间和属性数据库为基础对土 地资源信息进行存储、整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按照土地资源管理的模式,建 立相关模型,完成查询、统计、分析、评价、制图等自动化功能,辅助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决策。存储,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增删、修改、更新,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查询、检 索、分析、评价、预测和规划决策服务的一种信息系统。因此,土地资源和地理信息系统是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最为关键的特征。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写字楼;集聚;城市经济;产出模型

[DOI]10.13939/ki.zgsc.2016.38.144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昆明市写字楼开始发展。这期间的产物以行政办公楼为焦点,类型单一、形式相同的模式成为了这一时期写字楼的总体基调。到了九十年代,受世博会利好的影响,昆明写字楼进入了急剧扩张的出货期。这一阶段,昆明市写字楼市场呈现出盲目开发的状态,导致了供过于求的状况。之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交流合作等带来的机会,昆明开始了新城区的建设。在招商引资政策下,外资及省外财团不断地涌入昆明,从而诞生了许多商业园区和工业园区,昆明市商务办公需求迎来新的发展,高档写字楼应运而生。随着写字楼经济的发展,商务办公活动逐渐聚集,写字楼市场带来的集聚效应对城市经济的发展的贡献越来越明显。

1 文献综述

写字楼的研究包括很多层面,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提到了写字楼的区位、租金、需求、设计等。制造业的区位可能是最早被研究的,主要是成本与区位的问题。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商务活动不断增多,而商务活动的发展主要在写字楼一类的办公空间中进行,进而写字楼的区位选择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国外的研究中,对多伦多市写字楼的研究发现写字楼集中在交通线路和高档住宅附近;对韩国城市的研究发现中心地区集中的写字楼有向城市次中心集聚的趋势;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公司会向办公功能更好的地方集聚以降低办公成本,写字楼的区域集聚同该地区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其周边的商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我国写字楼市场发展缓慢,所以国内对于写字楼的研究相对较晚。姚一民对广州市的写字楼市场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写字楼内办公活动的影响因素;宁越敏通过对上海市写字楼的研究,发现生产服务业与写字楼的空间分布不协调;郑华在研究中发现第三产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写字楼市场的需求;张红指出影响写字楼需求的两个最直接的因素是行业就业人数和写字楼人均占用面积。

从国内外研究情况来看,国内相对于国外的写字楼研究较少,时间较短。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写字楼的空间分布和供需关系上,而对于写字楼对具体产出的贡献研究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的贡献已经占到了重要的位置,其中写字楼市场对经济的贡献已经逐渐成为了新的焦点。本文首先对写字楼的集聚状况进行测度,分析其集聚情况,然后通过研究写字楼与经济产出的关系,从定量的角度阐述写字楼市场的贡献程度。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本文涉及的数据包括昆明市及全国各产业就业人数、昆明市及全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写字楼投资完成额、房地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等。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昆明统计年鉴》等。方法上主要采用区位商、产业专门化率来分析写字楼集聚程度;基于柯―道函数的区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结合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昆明市写字楼市场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定量结果,从而得到相关结论。

3 昆明市写字楼市场集聚测度

3.1 区位商测度

为研究昆明市房地产业集中度,使用就业人数计算房地产业的区位商,用来显示房地产业的集聚情况。区位商表达式如下:

Q=(j1/j2)/(b1/b2)

其中,j1和j2分别表示昆明市和全国同一产业就业人数,b1和b2分别表示昆明市和全国的总就业人数,Q表示昆明市某一产业的区位商。若Q>1,则说明昆明市该产业集中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Q值越大说明昆明市该产业集中度越高。反之,Q≤1时,则说明该产业部门不是昆明市的专门化部门。

我们计算了昆明市房地产业2004―2014年的区位商,从下图中可以看出,除了2009年为1.7,其余所有年份均大于3,而且其趋势线向上倾斜,可见房地产业集中度较高。

3.2 产业专门化率测度

产业专门化率也是反应集中度的指标,所不同的是该指标用产值表示,这里通过计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专门化率,来反应昆明市第三产业的集中程度。第三产业为服务业,而写字楼正是服务业办公空间的主要载体,因此,通过昆明市第三产业集中度可以反应出昆明市写字楼的集聚情况。产业专门化率表达式如下。

其中,g1和g2分别表示昆明市及全国同产业的净产值,Q1和Q2分别表示昆明市和全国的地区总产值。若Z>1,则说明该产业是昆明市的专门化部门,其集中度较高,Z越大,表明集中度越高;若Z≤1,则说明集中度较低。

表1是昆明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专门化率,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专门化率最低,第二产业专门化率在1上下波动,第三产业则均超过1,达到1.2以上。可见服务业集中度最高,因此可以判断出写字楼集中度较高。

4 写字楼市场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从第三部分的集聚测度可以推测出,昆明市写字楼市场集聚程度较高,集聚会提高区域生产效率,改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区域产出,即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使得区域产出也会随着相应提高。在区域经济分析中应用较多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生产函数,这里采用柯―道函数分析写字楼市场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程度。

4.1 模型建立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反映的是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该函数由产出Y、劳动力L、资本K组成。联系到前一部分的三部门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三部分内容是对应关系,即产出市场对应产出Y,劳动力市场对应劳动力L,房地产市场对应资本K。因此,我们将三部门模型构造成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

式中:Y为区域产出量,用该地区的产出价值表示;K为资本量,用该地区相关投资量表示;L为劳动量,用该地区就业人数表示。A0在这里表示基础房地产开发技术进步水平;α、β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弹性系数,范围在(0,1)之间,且α+β=1。

4.2 指标选取

指标上,选取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表示趋于产出量Y;选取昆明市房地产投资中写字楼投资完成额表示资本量K;选取昆明市房地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表示劳动量L。由于无法找到房地产业中写字楼从业人员的统计情况,所以这里用房地产业投资完成总额/房地产业总就业人数,计算出单位从业人员投资贡献额。然后用写字楼投资完成额/单位从业人员贡献额,得到写字楼从业人员贡献的劳动量L。

4.3 实证结果

在Eviews软件中,对y和x进行单位根检验,经尝试二者一阶差分的P值显著,通过平稳性检验,进行OLS回归后得到检验结果。写字楼集聚效应产出模型中的各变量显著,系数符号符合实际情况。其中,变量y和截距项c在1%的置信水平下均显著,检验结果见表2。

通过回归系数结果,我们得到写字楼集聚效应模型:

从方程(4)可以看出,单位从业人员投资贡献增加一个百分点,区域产出增加0.635个百分点;资本弹性系数(0.635)大于劳动弹性系数(0.365),说明资本对于区域产出的影响更为敏感。由此可见,写字楼市场的集聚效应对于区域产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5 结 论

从昆明市的产业区位商可以看到,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昆明市城市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而在第三产业中,作为服务业主要载体的写字楼市场,其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间接作用,从一定层面上说明了写字楼市场在现代商务经济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未来城市中心经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Gad G.Office Location Dynamics in Totonto:Suburbanization and Central District Specialization[J].Urban Geography,1985(6):331-351.

[2]Lyssa Jenkens.Office Location in a Post-industrial Urban Environment[M].England:Avebury Ashgate Publishing Ltd,1996.

[3]Daniels P.W.Office Location in Australian Metroplitan Areas:Centralization or Dispersal?[J].Australian Geographic Studies,1986(24):17-40.

[4]袁丰,魏也华,陈雯,等.苏州市区信息通讯企业空间集聚与新企业选址[J].地理学报,2010,65(2):153-163.

[5]宁越敏.上海市生产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2000,24(8):9-12.

[6]吴一洲,吴次芳,贝涵璐.转型时期杭州城市写字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2010,65(8):973-982.

[7]朱仁友,张娟.上海写字楼市场发展探析[J].特区经济,2010(10):56-58.

[8]杨丽,胡德斌,孔艳华.中国楼宇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2004(8):107-110.

[9]王寅啸,郑思齐.中国写字楼市场投资机会与风险对29个大中城市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11):155-161.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7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2017年“互联网+”指数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山东总指数位居前五。

数字经济快速渗透。根据“互联网+”指数估算,2017年全国数字经济体量为26.70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2.77万亿元增长17.24%。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30.61%上升至32.28%。

数字中国脉动地图显示数字技术渗透呈现明显的区域辐射特点,部级和区域级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同时,中西部地区正在形成数字经济新的增长极、增长带。

数字化先行城市和数字后线城市发展阶段不同。数字一、二线城市的数字化过程已经深层次地进入到产业领域,而在后线城市,数字化应用场景仍然停留在高频刚需的政务服务和文化生活等领域。

数字发展不均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2017年,中国的数字化基尼系数为0.59,属于相对不均衡的状态,但相较2016年的0.62已经有了一定的下降,数字后线城市正在发力赶超。(来源:腾讯研究院 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篇8

[关键词]水资源 网格GIS 数字流域平台

1水资源监控管理的必要性

全球降水量为57.7万km3,其中只有39%降在陆面上成为河川径流,全球年径流量(也称为年水资源总量)约为4.7万km3,年人均水资源量约为7800m3。世界各大洲的自然条件不同,降水和径流的差异也较大。全世界约有190多个国家,各国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的条件各异,水资源情况差别更大,许多国家缺水严重。在今后30年内,许多地区缺水形势将更加严重。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8412亿m3,河川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在世界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居第四位。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100m3,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4。同时由于地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更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状况。总体上,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南北方差异很大。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平均为46%)远高于南方地区(平均为12%),海河区高达101%,其中海河南系达123%,黄河和淮河区分别为76%和53%;辽河和西北诸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为40%和42%,其中辽河流域为66%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21%。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供水能力增长缓慢,1978年~1998年全国供水能力年增长率约为1%左右,而同期国民经济以8%~12%的高速度增长,同期人口又增加了约2.5亿,更加剧了缺水矛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降雨与径流关系,产流与汇流条件都在发生变化,有些江河的天然来水量已呈现衰减的趋势。黄河下游频频发生断流、海河成为季节性河流,以及内陆河部分河流干枯,2000年发生的旱灾,经济损失严重,充分暴露了我国城市供水系统和农村抗旱能力的脆弱性,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目前,全国每年缺水量近400亿m3,其中,农业每年缺水300多亿m3,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4亿多亩,年均减产粮食200多亿公斤;城市、工业年缺水60亿m3,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农村还有2400多万人饮水困难;在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0多座严重缺水。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而用水量却进一步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

据预测,2050年我国国民经济需水峰值为8000亿m3,最小可能是7000亿m3。届时缺水更为严重,用水更加紧张。但过去我国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时候,不重视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当前水资源管理非常落后。一方面我国水资源紧张,据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 m3。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m3至8000亿m3,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m3至2300亿m3,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农田灌溉体系和城乡供水体系,提高了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和保障了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水资源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却存在普遍的严重浪费水、污染水,用水效率和效益低下等问题。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科学合理地管理与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

*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网格GIS的数字区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研究开发》(项目编号:2010Y0004)研究成果。

效保护,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等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

2网格GIS和数字流域平台

2.1网格GIS

网格GIS即利用现有的网格技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协议规范,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环境,将空间地理分布的、异构的各种设备与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资源、计算资源的高度共享及系统集散的负载平衡,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网格GIS的特点:异构性、动态性的环境;跨多管理域(测绘、国土资源、交通、气象、商务)及多区域的动态的资源共享。与传统分布式GIS的主要区别是:松散耦合,异构、动态环境,跨区域跨多个管理域。

网格GIS是网格计算在GIS领域的应用,我们可以从下列三点理解它的概念:

⑴网格是思想。网格计算的目标是共享资源和数据,并让所有结点共同工作,这与GIS工程的需要相一致。网格一个主要特征是在某些特殊规则下共享各种类型的资源,包括数据,应用,计算能力,这些规则可以保证网格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在一起很好地工作。

⑵网格是技术。网格计算需要相当的技术来保证共享各种资源,并使它们彼此之间很好地协作;需要相当的标准来保证安全和整个系统各部分之间的通讯。网格GIS还需要更有效地共享各种类型资源的技术。

⑶网格是基础设施。网格系统由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数据、设备和服务构成。随着网格的发展成熟,建立全国范围甚至世界范围的若干资源结点变得十分重要;应当在英特网上组合大量的资源,并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当网格环境建立以后,用户可以像现在使用电力一样使用来自英特网的资源,而并不需要知道电力的来源。由于网格计算提供了软件和数据,我们投资和维护的费用将急剧减少。

目前,网格计算仅仅处在初级阶段,许多著名网格工程,例如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IPG Grid,美国的能源ASCI Grid,欧共体的Euro Grid和Data Grid已经进行了实验。自1990年以来,中国在网格计算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中国政府和科技部门已对网格研究进行了大量投资,主要目标是网格关键技术的突破,网格标准的建立和网格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同时,我们加强了网格计算的解释研究及网格计算的产业化。网格计算在其它研究领域的应用已进入实验阶段。

2.2 数字流域平台

上个世纪末,“数字地球”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数字地球”是一种关于地球的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和三维的描述。“数字地球”可以将不同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的多种分辨的有关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等海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局部到整体,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融合及多维显示,并能为复杂的生产实践、知识创新、技术开发与理论研究提供试验条件和试验基地(包括仿真和虚拟试验)。

对“数字地球”最通俗的认识就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各种数据按照空间位置、时间和其他属性在计算机网络上模拟显示出来,而未来成熟的“数字地球”将是一个囊括从数字化数据构模、系统仿真、决策支持一直到虚拟现实的广阔领域。“数字地球”的概念被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大反响,我国领导人和专家学者给予了极大关注。1998年,总书记在接见两院院士代表时就提到了“数字地球”问题。在短短的几年时间,科技界已经举办了多次“数字地球”专题研讨会,先后有数百位专家学者就我国“数字地球”科技发展策略发表了见解,“数字地球”成了当今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

“数字流域”是由“数字地球”衍生出来的对不同区域层次的信息描述,它的开发和研究是实施“数字地球”的一个很好的试验场所和切入点。近年来,国内先后提出了“数字海河”、“数字黄河”、“数字长江”等一系列数字河流的建设规划。“数字流域”的建设为我国研究和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提供了有力的高科技手段。“数字流域”实质就是对流域过去和将来信息的多维描述,其研究内容是综合处理流域的空间、地理、气象、水文和经济社会信息,并应用各种水量水质模型以及数据库技术、GIS技术、虚拟仿真等显示技术描述流域的各种行为,最终为流域水资源动态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在数字流域应用系统建设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已在实际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欧美国家、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流域管理数字化程度都较高。美国在密西西比流域建立了完善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防洪自动预警系统及实时监测系统。通过气象预报模型、降水-径流模型、河道水流演算模型,不仅提供短期洪水预报,而且进行季节水情概率预报,为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CRISTAL系统是欧洲洪水预报较为成功的典范,在Loire等河流得到了广泛应用;NASIM降水-径流模型在欧洲枯水期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也较为广泛。澳大利亚的Marrury-darling河流域的基于闸门流量测量的数字化管理包括水质监控、水量分配、水权交易、水资源的实时调配等任务,该流域还开发了功能齐全的灌区配水系统软件。日本在1999年年底已正式启动三代河流信息系统,加拿大在Fraster河流域建立了类似于美国的河流监测体系。

数字流域技术具有搜集、存取、集成、处理、分析和显示定位流域空间数据等功能和强大的数据库及空间分析功能,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水环境影响评价与污染防治、土地利用规划与场地选址、自然灾害的评价与风险管理等领域。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亟需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

3基于网格GIS的数字区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研究

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3.1.1 研究思路

目前我国水资源已经形成严重不安全、不安全和基本安全3种类型的区域,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依据水资源安全程度建立相应的安全评价与预警机制,实行分区分类动态风险评估,对不同的区域实施不同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即实行水资源动态管理,建立以水资源安全评价与风险预警为基础、以总量控制和取水许可为基本手段的分区分类动态管理新模式,逐步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3.1.2 技术路线

通过对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现状调查,特别是对水利发展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环境状况的分析研究,诊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以乡镇为基础进一步细分水资源分区,建立相应的基本资料数据库。

建设完善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并运用遥感(RS)、网络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虚拟仿真及信息集成技术,以SPOT5遥感数据、1:50000 DEM及GIS基础空间数据为基础,建设数字流域平台。

以水资源B级区套乡镇级行政区为单元,按照严重不安全、不安全和基本安全3种安全类型,进行水资源安全评价,并做出相应的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编制应急预案。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设计水权制度与入河排污许可制度,拟定水量水质双总量控制方案,建立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拟订生态与环境保护战略,提出未来水利建设总体布局方案和水资源动态管理模式。

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3.2 系统开发建设

3.2.1 数字流域平台建设

借助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通过微波、超短波、光缆、卫星等快捷传输方式,对各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在这一平台和环境中,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与一系列与水资源相关数学模型,对江河开发、治理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和分析,并在虚拟现实等可视化环境条件下,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实现水事活动描述的全息化、过程的可视化和决策的科学化。

3.2.2 水资源实时监测与调度系统建设

系统功能包括4个主要层次,即水资源数据库及管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

水资源数据库及管理平台:包括在线监测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基础信息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数据库布置及现有数据集成整合;

应用支撑平台:包括系统资源服务层(统一数据访问接口、数据转换)、公共数据服务层、应用服务层(GIS服务、报表工具、图表工具、流量控制)、平台接口;

应用系统:包括水资源实时信息服务系统、水资源业务管理系统(取水许可管理、地下水管理、节水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水源地管理、水功能区管理、水务管理)、水资源动态评价系统、水资源系统运行调度系统、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水资源综合统计系统、水资源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预警与应急服务、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信息平台、水资源动态管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通过GPRS专线,实现水利专网与移动通信APN网络的连接;通过路由器,实时透明转发各相关业务部门所辖测站实时采集信息;提供完善的内外网隔离方案,确保内部数据安全;为市级用户通过互联网实现虚拟专线连接,可以通过VPN接入访问内部业务系统;实现对调度中心数据库系统、应用支撑平台、业务系统及版本控制系统等软件的硬件及网络支撑。

3.2.3 水资源动态管理

3.2.3.1 利用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和数字流域平台,建立基于网格GIS技术的空间数据库,集成分区和相关水资源空间信息;建立水资源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与预警知识库,并与4类分区建立关联,实现分区信息与知识库之间的交互查询;通过用户友好界面可以浏览各种属性数据和GIS空间数据,为实现水资源总量控制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

3.2.3.2 利用数字流域平台,结合上述成果,对区域水利建设总体布局和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形成推荐方案,供政府决策参考。

3.2.3.3 设计水权制度和入河排污许可制度,编制水量水质双总量控制方案,供政府决策参考。

3.2.3.4 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对策与水资源管理政策,对严重不安全区实施更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3.2.3.5 提出以不同类型分区水资源总量控制为目标的水利建设总体布局、水资源调配与管理机制、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和水资源保护战略,为我国水资源管理提供基于水资源安全评价与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分区分类动态管理模式和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 刘昌明,傅国斌. 今日水世界[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