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8篇

时间:2023-08-11 09:14:00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篇1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国家相关教育部门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策略和计划。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近年来,我国教育部组织开展了大量职业技能竞赛,希望以此将职业教育工作贯彻于社会实践中,稳步推进教育发展。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教育部自注重职业教育发展以来,选择了多个地区院校作为改革试点,相关负责人也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形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加大了创新改革力度,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引导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基于就业导向,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任务。从本质上来讲,职业技能大赛应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成果检测手段,能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质量进行客观全面反馈,帮助教师和学生意识到自身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优化教学过程,加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一、职业技能大赛概述

从2011年开始,国家、省级、市级、地区等均开办了职业技能竞赛,并且随着教育发展,逐渐呈现出阶梯式的竞赛模式和选拔方式。2011-2016年,大多数院校已经接受在院校进行比赛,在省市进行选拔,最后参与全国竞赛,形成这种竞赛模式和基本格局。根据实际调查可以看出,在2018年,我国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已经高达277项,其中,常规赛项238项,行业特色赛项39项,全国范围内的参赛队伍已达5000余支,共计7000余名优秀竞赛指导教师,上万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本身属于大型竞赛项目,参与人员众多,且考察科目较多,主要包括导游服务、宴会主题设计、烹饪3个主要方面,其中,所设计到的知识点主要包含导游业务基础知识、餐饮服务、综合实训等。

二、职业技能大赛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基于学生能力本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相关实践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在2012年就已经提出了明确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具体规则、竞赛原则、大赛开展目标等,提出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是为了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设计能力等,通过作品展示,使学生能够对现有的旅游管理产品进行改革创新,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使学生提前感受到社会环境和岗位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学生作为职业技能竞赛的主体对象,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大赛成绩的高低与否。在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下,学生多半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观念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出推广,这样的教学方法是错误的,只有以学生的实际需求改变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明确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顺利就业。有效推广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正确看待自身发展的优劣势,从而改变学习方法,优化学习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培养学生应当基于社会及企业的实际需求,输送更多的一线基层应用型、综合型优秀旅游人才,并在未来的就业中能够体现出自身价值。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出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必须掌握相应职业技术能力,将其作为自身核心能力进行巩固,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科学合理地制订出人才培养策略和计划,并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职业技能大赛的基本要求和竞赛内容,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创新。

(二)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学生作为职业技能大赛的关键因素,最终的成绩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指导水平也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参赛成绩。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职业技能大赛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能力,也体现出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在职业技能大赛的准备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务实教育,指导学生进行项目设计,肩负起材料采购的职责,自主进行项目采购、设计、材料准备、资料打印、服务产品研发等工作,提升职业技能大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能力,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并且可以根据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其他高校开展的培训活动中。另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定期开展教师的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比赛推选出优秀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并参与到更高级别的竞赛中。为了激励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制定出一系列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异、能力突出的教师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从而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尤其对于青年教师而言,作为院校的新鲜血液,更应当参与到大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优化教学内容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仍然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对很多项目内容并不是十分了解,面对理论知识问答能够应对自如,但面对导游服务、讲解等项目却无从下手,整体表现不尽人意。根据实际调查得知,在旅游管理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过程中,80%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理论知识问答,在此基础上,大约有60%的学生会因为导游服务和导游讲解项目发挥不佳被淘汰,由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据职业能力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框架、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实践教育的基本比例。尤其是对于导游项目的讲解而言,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加强学生对导游服务相关技能技巧的理解掌握,提高基本业务能力、带团能力、旅游景点讲解能力、心理素质、突发情况应变能力等,寻求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协调性和有效性,及时调整课时安排。

(四)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联合办学已经逐渐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主流趋势,校企合作能够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平台,并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集中在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服务企业中。在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宴会主题设计、景区服务等项目,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特征,在酒店或是旅行社进行顶岗实习,拜师学艺,由专业的优秀人才对其进行技术实践指导,学习并掌握企业发展的主要战略思想、目标任务以及创新模式,将其灵活运用于职业技能大赛中。另外,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建设条件,将职业技能大赛中的项目活动融入到实训过程中,例如中餐厅和西餐厅的结构设计、导游模拟等,建立起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并且根据大赛的开展标准进行设备设施、材料采购,教师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通过完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契合职业技能大赛的相关标准规定,从真正意义上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以便高效实现教学目标任务。根据相关实践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均与周边的优秀企业积极开展了校企合作。例如,安徽省铜陵市的职业技术学院在2011年就已经组织开展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活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任务,与当地五星级酒店——逸顿国际大酒店进行了联合办学,并且通过建设完善相关设备设施、实训基地,已经成为安徽省的校企合作示范训练中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铜陵市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逸顿大酒店进行了有效整合,形成长期的联动机制,逐渐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后期学生就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五)基于大赛标准,及时更新课程设置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评判标准应当是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所在,竞赛中的新型理念、工艺技术、方式方法等都是目前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企业迫切需要的技能技术,因此,也应当作为高职院校调整优化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课程内容设置主要包括职业素养、职业基础、技术技巧、未来拓展4个方面。在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时,关于导游服务,主要设置了讲解、知识问答、才艺展示3个模块。其中,导游讲解和知识问答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术技巧,涵盖的知识点包括基础业务知识、模拟实训、旅游文化以及相关政策制度等;才艺展示则主要考察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在课程内容中并没有直接得到体现,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加形体训练、音乐鉴赏等内容,从而满足职业技能大赛的基本要求,同时为学生顺利就业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

(一)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

职业技能大赛相比其他实践型活动,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岗位技能、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能力考核,这样的考核目标使高职院校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时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就业目标,基于能力本位,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之前,指导教师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都会得到极大考验,同时这也是提高自身能力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大放异彩,实现自身价值作用。

(三)完善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职业技能大赛的相关比赛准则、规则、标准等都进一步凸显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重难点和核心要点,明确了旅游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岗位职能。基于此,高职院校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满足社会及企业的实际发现需求。

(四)加快了校企合作建设

根据上文可以看出,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拉进了高职院校与旅游相关企业的关系,彼此之间可以进行高效交流沟通。高职院校可以深入企业进行旅游管理方面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企业也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积极拓展实训基地。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篇2

高职院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已拥有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专业老师。但一些院校对操作技能课不重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老师自己对操作技能课不重视,责任心不强。有的老师是由其他文化课老师改行教授操作技能课,这些老师没有经过正规的操作技能的培训,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在教授操作技能课中力不从心。因此,加强操作技能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应从培训操作技能师资队伍入手,加强老师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是“老师”的同时,又是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和一名称职的“师傅”。即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真正具备“双师型”素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坚持教师“持证上岗”,即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旅游与酒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才能上岗指导培训学生。同时专业教师定期到旅游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操作技能课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决定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授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动手能力强,速度快,记忆力好。因此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讲授。比如在客房操作甩单时,个子高的学生在甩单时明显比个子小的学生容易甩到位;又如在托盘操练时,如要求体力相差较大的同学,托盘训练的时间相等,就有点难为体力差的学生了。所以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性格、爱好、能力、体力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安排进度及强度,因材施教。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学生刚接触一种新技能,都有一个了解、消化、吸收、掌握、提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这个规律,采取循序渐进原则,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的操作技能马上达到要求,只能让学生在操作技能训练中逐步提高,一点一点的达到规定的标准。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一下子就要达到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服务员的标准,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应该看到,一名优秀服务人员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热情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服务技能来源于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得。标准太高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标准太低,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老师在教授操作技能课时,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授课期间应松紧有度,不能太严,否则学生会有压抑感。授课时应多鼓励学生,机动灵活,讲授、操作交叉进行,让学生产生兴趣、有新奇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餐巾折花这一操作内容,各类花型达上百种之多,老师不可能逐一动手示范,可让学生在了解、掌握折花要领后,自己动手照书折叠。同时鼓励学生自行创造各种花型。在教授操作技能课时,还可采用情景模拟演示,让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一部分扮演服务人员。通过实际情景模拟,使学生对操作技能,潜移默化逐渐掌握;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操作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操作技能课的课堂气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高职院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由于受到经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某些学习目标很难在实际的情境中实现,因此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营造间接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学习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知识,进而掌握操作技能。如通过播放酒店服务过程的视频资料,把课堂教学引入到一个实际的情境中,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具有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良好设备设施,这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还要有相应的场地。因为经费的原因,一些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室条件较差,缺乏必要的设备设施,使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有条件的院校应投入必要的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完善操作技能课必需的设施设备。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篇3

关键词:执业能力;教师;旅游管理;应用技术大学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教师执业活动与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研究”(编号:JG13DB03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日

应用技术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旅游企业、事业单位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成为这样的人才,要求学生在应用技术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就读期间,不断积累和掌握旅游企业、事业单位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工作技术和能力,以便就业时实现与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这样,对应用技术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在书本教学的基础上,提升专业岗位实践教学的能力,而专业执业活动的开展可以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执业能力构成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执业能力是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依据相关规定,根据旅游教育、旅游企业和旅游事业单位岗位从业要求,独立开展岗位工作的学识、技术和能力。从应用技术大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出发,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执业能力应该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一)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执业能力。教学执业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发展的基本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履行应用性人才培养职责、完成应用性教学任务、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它具有培养目标性、知识传授性、教学方法性等等特点。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执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专业教学实践和旅游行业从业标准为基础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反映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用性知识传授能力,这种能力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符合旅游行业岗位从业的需要,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程和岗位实习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具有扮演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师角色和实习师傅角色的能力,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传授者和实践训练指导者,与学生合作完成专业实训、实习任务,帮助学生成为旅游行业的准员工;三是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进行应用性效果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具有对专业教学过程和专业教学成果进行应用性评价的能力,这种教学评价能力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能够以实践能力为指标,对学生的应用性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应用性教学能力进行综合的、客观的评价。

(二)从事旅游行业企业岗位工作的执业能力。从事旅游行业企业岗位工作的执业能力,也称专业岗位执业能力,是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具有以旅游岗位员工的身份在旅游行业中从业的能力。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社会上兼职做旅行社经理、酒店经理或职业导游,表明他们的专业能力已经达到旅游行业执业活动水准,可以有力地推动他们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在旅游岗位执业活动中,不断开发自己的各种岗位能力。首先,要开发自己的旅游产品研发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具有运用雄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专业实践、不断开发旅游产品的能力,并且这种旅游产品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合格产品;其次,要开发对旅游服务技术进行改造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旅游服务流程改造的能力、对旅游服务技术改造的能力、对旅游企业管理改造的能力和对旅游行业运作改进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长期深入旅游行业一线,长期蹲守在旅游岗位之中,与旅游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最后,要开发知识成果转化的能力。这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的开发,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能够根据旅游行业和旅游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将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旅游行业服务新流程、旅游行业服务新技术、旅游企业的新产品等等。

(三)从事为地方旅游发展服务的执业能力。从事为地方旅游发展服务的执业能力,是应用技术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综合执业能力。建设应用技术大学,要求教师既能教书育人,又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既要开发教书育人能力,又要开发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这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综合执业能力应有之意。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必须具有为地方服务的意识,时刻探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机会,并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执业活动的前提下,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地方旅游行业和企业进行决策咨询服务、业务培训服务和管理指导服务,体现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综合执业能力。这种能力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具备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现状的调研能力,具备了解地方旅游行业与企业发展现状的沟通能力,具备与地方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协调能力。

二、应用技术大学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执业能力的要求

(一)具有旅游行业企业岗位工作执业经历。应用技术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具有旅游行业企业岗位工作执业经历,这是先进的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验的启示。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各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办学,得益于教师在各类专业执业活动中锻炼了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使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得到增强,从而使应用技术大学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各行各业急需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德国大学的培养目标因此调整。为了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德国的应用型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以专业执业能力为突破口,将专业执业经历作为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录用的必备条件,保证了教师的专业岗位水准和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因此,我国应用技术大学要提高教学水平,必须从专业教师的执业活动抓起,培养专业教师的执业能力。

(二)完备的执业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录用的基础条件。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正处于应用性转型发展阶段,各应用型专业的办学处于探讨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只能借鉴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经验,以实现快速转型。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要求专业教师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教授的任职资格要求有:博士学位;至少5年的行业、企业岗位执业经历,而且5年中,至少有3年属于完全脱产工作状态,这3年中,教师完全脱离学校工作,全身心投入专业相关领域的岗位工作;至少2年的教学或培训经历。这种任职要求使得专业教师时刻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保持联系,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动态,及时调整专业教学,使专业教学与企业同步,保证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岗位就业创造了条件。这一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内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聘用上,也应该奉行“学位+行业经历+培训经历”的模式,以此为基础,录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录用制度体系。

(三)旅游行业企业执业能力不断提升是教师考核的必要条件。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执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应该是应用技术大学对在岗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进行考核的指标。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授工作满4年,就需要主动申请到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去工作1个学期,目的是了解最近几年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使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同行业发展现状和企业生产实践同步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执业能力。这种情况属于对在岗教师的继续培训范畴,应该纳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岗位考核范围。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每隔3~5年,就到旅游行业企业中脱产顶岗1个学期,保证他们的执业能力持续不断地提升。

三、营造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升执业能力的环境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参与执业活动是否积极,执业能力是否得到锻炼,专业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与学校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管理制度密切相关,学校大力营造教师参与专业执业活动的氛围,是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一)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造到行业企业执业的机会。国内应用技术大学刚刚起步,各种管理制度都需要改革,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推进制度还不健全,表现为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进行专业执业活动的口号较多,切实的保障制度较少或者较为笼统,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事业单位执业锻炼的实际行动得不到充分的制度肯定和利益保障;同时,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社会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展,但是还没有得到全社会最广泛、最深入的认可,多数企业事业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它们在我国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建设中的社会责任,接受应用技术大学专业教师参与岗位执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提供实质性的工作岗位给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执业活动的教师往往游离于企业中主要的专业岗位,而在一些边缘岗位虚位以待,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执业活动不但少,而且效果欠佳。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应对内完善教师专业执业活动管理制度,调动专业教师参与岗位执业活动的积极性;对外与相关行业领域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疏通渠道,为专业教师的执业能力提高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重要的岗位支持。

(二)建立积极参与旅游行业企业执业活动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高校改革的关键是应用性大学转型,围绕这一中心工作,一切有利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做法都应该鼓励,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岗位执业活动。应用技术大学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应该以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为归宿点,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包括专业岗位执业活动在内的各种有利于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活动,并给予合理的激励。比如,将参与岗位执业活动和行业企业运行实践活动等内容,纳入到职称评审上,从根本上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积极向应用技术型的专业教师转变;又如,改革学校的绩效管理制度,鼓励教师行业企业顶岗实践,并作为任职考核标准之一,同时给予适当的补助和工作量支持。

(三)科学安排,稳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执业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参与专业执业活动,是提升应用技术大学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科学的方案支持,学校要科学规划校内教师的执业活动,除了脱产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大规模地外派教师到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岗位工作,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执业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扩大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增进对校内专业教师的传帮带。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是应用技术大学专业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拥有专业领域一线工作的丰富经验和岗位执业能力,不但能够改善专业教学的效果,还可以传授先进的岗位工作经验,并通过对校内教师的传帮带,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姜锋.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工程师摇篮[N].中国教育报,2014.5.7.2.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篇4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普通话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广范,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现了“汉语热”。 国家非常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将语言文字工作推上了新的舞台。各行各业对各层次人才的普通话口语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市场人才运作机制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http://高。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旅游市场高级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技能课程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等方面不能停留在公共课程基础上,必需进行教学改革,充分体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竞争优势。

1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口语技能训练

普通话口语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课程[1]。“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中明确规定:公共服务行业的解说员、导游员等特定岗位人员持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上岗[2]。”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将普通话口语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之一,对学生进行普通话口语强化训练。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普通话口语表达是各项技能中的基础技能,是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要做到踏踏实实地投入学习。

2改革教学内容,提升专业口语技能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技能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加上足够的实践训练,才能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技能。wWW.133229.cOm学习普通话首先要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语音知识: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掌握韵母的发音、开口度以及音位滑动的过程,并注意唇的圆展,舌的伸缩;掌握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值,特别是上声的调值。认真发好普通话每一个音节。其次要掌握上声的变调、“一”和“不”的变调、“啊”的变化以及轻声、儿化的音变知识。南方人说普通话没有音变规律,特别是轻声、儿化的音变知识在南方口音中基本不存在,对于南方学生来说不容易掌握,因此需要做较精心的讲授。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之后再进行实践训练,重点练“读”和 “说”。根据声母、韵母、声调的语音知识读好单音节词语;根据音变规律多读多音节词语;准确读好每个音节之后,进入到多读绕口令、经典诗文、优秀导游词等的朗读训练中,促使学生形成普通话语感;最后进入到说话训练,让学生完全脱离文字凭借,用标准的普通话边思维边流利地表达。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技能。

2.2注重学习方法

2.2.1提倡多读多练

提高普通话口语技能的最佳方法是多读多练,首先教师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并做示范正音;然后让学生反复练读并相互听音、正音,相互点评;最后教师给予纠正,学生再读。直至字音规范。课后布置学生反复练读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养成多读多练的好习惯。

2.2.2加强平翘舌、前后鼻音训练

广西大部分地区的普通话发音都不规范,就声母而言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翘舌音,或平翘舌音不分,或分不清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就韵母而言,广西人由于受方言区影响,大部分人说普通话或没有后鼻韵母,或没有前鼻韵母,或前后鼻韵母不分。针对这种现象,将平翘舌声母及前后鼻韵母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做为重点讲清楚,指导学生对翘舌声母zh 、ch、sh、r,前后鼻韵母en-eng、in-ing逐一反复训练,然后带出相关字、词进行练习。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朗读短文、说绕口令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

2.2.3增添趣味朗读与会话训练

朗读是从普通话训练到一般口语交际训练过渡的桥梁,对于逐步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形成熟练讲普通话的技能,具有重要作用[3]。在做好单音节和多音节词训练的基础上,进入朗读和会话训练。朗读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读书方式,要做到以下几点:1)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基调.读出真情实感;2)发音清晰、准确;3)语调朴实、自然;4)语速适中(3分钟左右读完400个音节);5)注意读好

转贴于 http://

具有区别词义、词性作用的轻声、儿化及其它音变现象,轻重格式的把握;6)注意停顿、断句无误,情感自然、真切,并能恰当处理语言节奏,力求以声传情,声情并茂;7)多读多练达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回读的熟练程度。教师可指导学生练读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议论性、抒情性、叙事性的散文,也可以朗读报纸新闻。

会话训练作为常规训练的最终环节,是最能体现说话者的口语水平,要求说话者脱离文字凭借,用标准普通话准确流利表达所思所想。为体现专业特点,笔者认为必须增添旅游管理专业术语及有关当地著名景点导游词的训练,达到熟能生巧,学生能用标准普通话准确流利自主导游的目的。

3改革教学形式,拓宽教学场所

为了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觉地修正错误的发音,教师可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形势,利用绕口令、朗诵会、角色朗读、短剧、导游等多种形势对学生进行听音、辨音、正音的训练,让学生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自觉学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可改变教学环境,拓宽教学场所,将这门课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语言训练要与语言环境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利用语音室以及电化教学设备来组织教学,也可以走出课堂到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进行训练[4]”。如导游专业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周边景点或农庄做临时导游员,利用“黄金周”或寒暑假期间做兼职导游,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充分感悟语言运用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发音方法,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据调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学生认为普通话人人都会说,没什么学问,只要别人听得懂就行;另一方面,学校及专业老师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没有为旅游专业学生开设普通话必修课,学生只能在课程不相冲突的情况下选修,学习时间不充足,没有获得专业性口语技能指导。因此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普通话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4.1用老师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老师在上课前可用3-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语言熏淘,可通过标准语音、抑扬顿挫的声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加上适当的眼神和体态语作声情并茂的配乐诗朗诵,也可作配乐导游词解说,或说一段绕口令,充分展示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有新鲜感。在口语训练的教学方法上,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朗读模式,尝试让学生采用短剧、角色朗读、绕口令、朗诵会、讲笑话、排练小品、表演相声、开展演讲比赛和辩论赛、导游词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觉地修正错误的发音,提高学习普通话的兴趣。http://

4.3教给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学生很难丢弃原有的方言习惯,不能在短时间内牢记普通话的标准音。必需交给学生一套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

4.3.1记少不记多。广西人学习普通话最大的难点是发不出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或分不清哪些字发平舌音、哪些字发翘舌音、哪些字发前鼻音、哪些字发后鼻音。可采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识记。即记住少部分的平舌音或前鼻音,当看到不在我们记忆当中的字就判断为翘舌音或后鼻音。转贴于 http://

4.3.2记声韵配合规律。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声韵配合是有规律可循的,如ua、uai、uang只拼翘舌声母zh、ch、sh,韵母ong拼s不拼sh。

4.3.3声旁类推。一个声旁是翘舌音,其带出的其它形旁的字大多是翘舌音,如主(zh)——拄柱注驻住蛀炷砫疰。

4.3.4 对比练习。将读音相近或字形相近,平翘声母或前后鼻韵母不同的词作对比练习,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4.4营造活泼、轻松、融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选择尝试播放一些著名电影录音剪辑、经典电视节目解说词、优秀导游员现场导游音像、散文诗歌朗诵、名人演讲、辩论比赛、幽默小品等等,营造一种活泼、轻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切地领略到普通话的美感。

4.5与相关的考试、比赛活动接轨。鼓励旅游专业的学生参加相关的考试,除了跟普通话等级考试接轨外,还可以跟全国导游员考试、森林讲解员考试以及演讲、朗诵、辩论等活动接轨。在今后的全国导游员现场考试中,还可以尝试适当提高现场语言表达的分数比例,在客观上使学习普通话、进行口语训练成为一种“必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5改革教材及其他相关内容

5.1教材的改革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技能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或《普通话口语技能训练》等,仅可满足公共课程的教学、满足测试使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真正能让旅游专业学生在今后生活中能经常运用上的教材还没有。因此应尽快组织人力编写生动有趣、实用的教材,教材编写时可增加:“乘客、风光、导游、餐饮、服务质量、旅游费、线路、行程、住宿、游览、购物”等旅游专业词汇,可选用《导游西安华清池》、《中国旅游胜地40佳》等旅游景点优秀讲解词及地方景点导游词,也可选取历史趣事、幽默笑话、中华经典诗文等作为学生口语技能训练的配套学习材料,以适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5.2增加教学时数

据调查旅游管理专业的普通话口语技能课时数与公共课程时数相同,远远满足不了专业口语的训练。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应增加教学时数,从30课时增加为46课时,并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授课时数。笔者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技能课程的全部学时中,理论知识的讲授学时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课时应留给训练,加大学生训练时间,确保训练效果。

5.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承担旅游专业普通话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要掌握良好的普通话能力,而且要具有旅游专业的相关知识;不仅要有一定的语言正音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要有语言训练的理论知识,更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训练的指导能力,能够具体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直至使学生形成完美的表达能力[4]。但是,目前各院校普http://通话教学的教师大多是毕业于中文专业,有较扎实的汉语知识和语音学方面的知识,旅游专业的相关知识尚有待充实[5]。而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导游实务与技巧》、《导游讲解与促销》等的教师的普通话口语水平不高,没有达到一级乙等,甚至带有浓重的方言口音,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时没有得到标准普通话语言的感染,在指导学生进行导游实践时没能结合普通话全面指导,导致学生导游水平不高。因此需要现有教师通过学习或进修来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全方位满足旅游专业的教学需要。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篇5

一、背景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对此,我的理解是,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探究的积极参与者。

二、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由十位同学以小品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本案例)

2016 年3 月1 日时不时的能从餐厅实训室传来“啪”、“嘭”……的声音,走近一看,原来是高三旅管班的吴飞同学,为了迎接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专业技能考试而正在进行紧张的摆台训练工作。为什么会发出“啪”、“嘭”的声音?原来是餐具落地了,打破餐具的同学沮丧地说:“老师,还有10 天的时间就要考试了,我到现在还打破餐具,急死了我该怎么办呢?”“不要着急,慢慢来,打破餐具是正常现象,调整心态,多练练托盘就能克服这一现象了。”老师说。

吴飞同学今天第一次摆台开始了,她先是不急不慢地整理起来操作台,然后站到操作台边喊了声报告“准备完毕”,这时计时员喊道“预备开始”,紧张的计时摆台开始了,吴飞拿起了台布,跑到了桌边,把台布放到桌上并打开,抖啊抖,抖了半天才把台布打开,接着紧张地铺起了台布;骨碟定位开始了,她拿着一个个骨碟放下,并时不时的发出咚咚的声音,直到她放完第九个骨碟后,突然发现手上还有一个骨碟没地方放了,这时她不得不回头把其它的九个骨碟重新进行了定位,才把第十个骨碟放下;在接下来的摆餐具环节中,当摆到第三个餐位的时候,只听到“啪”的一声,一根勺子就碎在地上了,我赶紧让其他学生帮她扫了,不然容易扎到脚,餐具摆完后,接下来进行斟酒,吴飞同学晃晃悠悠地托着个托盘,十分紧张地斟起了酒,一路“洋洋洒洒”,总算是斟完了五个餐位的酒,把落下托盘的同时,喊了一声:报告操作完毕。计时员报道:十五分五十。

(二)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

问题①:你觉的吴飞同学在摆台时出现这些问题原因何在?

问题②:假如你是吴飞同学你会怎么办?

同学们积极地投入到了小组讨论活动中,认真讨论,细心揣摩,各抒己见展开了激励的讨论。每组都争先恐后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三、案例评析

中餐宴会摆台作为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技能考试选考项目之一,占二百分的分值。考核内容包括铺台布、骨碟定位、摆放餐具、口布折花、托盘斟酒、拉椅等,要求学生在15 分钟以内完成整个中餐宴会摆台的技能操作。技能考合格后才能参加专业理论和文化基础课的考试,这样对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做出了硬性规定,更加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从吴飞同学摆台过程中所暴露的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铺台布技能掌握不熟练,心理素质比较差;二、定位技能掌握不过关,十个人的餐位竞然定成了九个餐位,这一问题比较严重,需大大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三、斟酒技能不过关,在斟酒的过程中忌讳洋洋洒洒,要练到不滴不洒,姿态标准优美;四、摆台超时,说明练的还不够熟练,需加强训练;五、心理素质比较差,自信心不够。

针对吴飞同学训练的情况,我专门指定了一名技能能手帮助她一起练,技能能手往往会将老师教给的技能掌握得较快和较好,因此我会让他们在小组中发挥他们的指导作用,积极帮助其他的同学。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检查和纠正错误,可以避免使差生的自尊心在教师面前受到伤害,便于技能的巩固和消化。

其次我们要对我们自己有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内在品质,它包含有自我认可、自我接纳和自我价值。吴飞同学是一位性格很内心,有比较自卑的同学,平时几乎不和同学交流,在训练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也不问老师和同学。自信心越强,一个人对付心理压力乃至身心疾病的能力也就超强;一个人的自信心通常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客观的认识基础上。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越深刻,越积极,他也就越有条件来处理自己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和身心疾病等。所以我时常会找吴飞同学谈心,鼓励她要对自己有信心。经常找一些她的可取之处表扬她,从而来加强她的自信心。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篇6

关键词:旅游管理 课程体系 职业技能培养

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更适合高职教育?这已经成为教育部和高职院校关注的问题。然而,纵观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注重的是到底设置什么样的课程,要实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将目标设定为统一的、死板的规格,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优势和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培养。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应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学校人才培养和行业需要实现零对接。

一、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

将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紧密融合则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注重与行业、企业专家的合作,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并确定学生实习与就业的主要岗位群,分析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能力需求情况,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与主要岗位知识与专业能力及素质,确定行动领域,将其转化成学习领域。在设计的同时,应考虑到岗位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融入“岗位对接、因材施教,发挥优势”的理念,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后期有一个方向的选择。

课程体系中课程的选取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常规课程以外,根据不同企业特点,校企共同开发企业特色课程融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依据

(一)基于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道德高尚,具备旅行社运营、景区策划及酒店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沟通协调、营销策划、团队协作、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面向旅游管理、景区管理和酒店管理等行业,从事导游、旅行社计调、旅游产品设计与销售、会议旅游策划、酒店服务等工作的精服务、懂管理、善策划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将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内容作为主要的着眼点,将目标分解,确定课程内容。分解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道德,较强的技能,较好的心理素质与较高的创新能力,因而,课程的选取应充分考虑这几部分的有机结合。

(二)学生就业岗位工作要求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殊需求。旅游行业是窗口行业,各工作岗位都十分注重员工的道德情操与方法能力,员工的形象代表的就是企业的形象,企业希望从业人员能够以企业为家,讲诚信,应变能力较强,能够灵活处理问题。然而,每一个工作岗位对员工又有相应的岗位要求,如导游员岗位要求员工有较高的文化内涵,熟知旅游地理,表达能力强,有较高的审美水平,周到热情,身体素质也要好。旅游营销人员要求员工熟悉旅游产品,心理素质好,思维灵活,口才好,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而星级酒店服务人员则要求员工热情有耐心,

因而,为了培养旅游行业适用人才,应以旅游管理专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对接职业标准,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创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

三、“树形”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

所谓“树形”课程体系,即把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比作树的成长,打好根基,丰富养分,明确方向,最终实现枝繁叶茂。

(一)夯实根基

“树形”课程体系的根基主要着眼于学生入学的第一和第二学期,这两个学期里,要为未来旅游从业人员打好旅游知识文化基础,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因而,在这两个学期主要设计知识文化与素质培养课程。

除了教育部要求的必修公共课程之外,应加入服务礼仪、旅游职业素养等课程,这些都是对学生道德与素质的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因而,在这两个学期里要加入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基础知识等文化课程,为了学生考取资格证书的需要,还应融入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二)给足养分

第三学期,在打好根基的基础上补充养分,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这个学期里,应设计专业技能课程,包括旅游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营销、会展策划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计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这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这更容易将学生身上的特点与优势显露,为下一步发挥个体优势,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准备。

(三)方向明确

第四学期,通过第三学期里的课程,专业教师会根据学生在技能课程上的表现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会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类,这是一个教师指导,学生自行进行选择的过程,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在第四学期选择分方向课程进行学习,此时的就业方向也渐渐明晰。

(四)开枝散叶

经过四个学期的学习,特别是第四个学期的分向学习,学生身上的特点与个体优势越发明显,这个时候,高职培养的最后一年,就要为学生安排实践课程,到相应的领域进行实践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树形”课程体系的培养过程中,自身已找到了较适合自己的实践工作岗位,在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以后,达到从树根到树梢养分的供给,实现枝繁叶茂。

为了培养旅游行业适用人才,也为了旅游行业的每一个岗位都能够拥有最适合的人才,更为了每个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我们的课程体系设计应以旅游管理专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对接职业标准,创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旅游管理岗位群无缝对接的“树形”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深度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与优势,找到适合的方向,成就高职教育,成就旅游行业,更成就每一个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篇7

(一)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目前高校服务技能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在实训室内进行讲解、示范,学生模拟、操作,形式单一,缺乏新意,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感受实际工作情景,如顾客个性化需求、酒店作息时间等,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的授课内容大多是根据现有教材按照酒店常规技能进行讲授,造成与实际工作所需相脱节的弊端。

(二)学生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在服务技能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通常存在两种观念偏差,一是侧重理论学习,认为毕业以后所从事的是管理层的工作,而诸如铺床、托盘端托、斟酒等基本的客房技能无需学习与掌握,对专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清,造成了“眼高手低”的局面;二是单纯地认为服务技能只是简单的模拟操作,忽视对服务心态、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服务意识的体会和培养,并缺乏对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教师缺乏从业经验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其所涉知识应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做到与时俱进。但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部分教师是从高校毕业直接步入教学岗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其次,虽然许多高校开始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很多教师都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但实践经验仍较匮乏,实践能力较弱,实训课的讲授无法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此外,虽有部分教师有从事过相关实际工作并拥有实践经验,但脱离企业后,就很少再实地接触行业知识,对酒店的变化情况缺乏了解,造成其所授知识与社会相脱节。wWw.133229.cOM

(四)教学设施、设备和实训基地不完善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仍存在校内实训室设备陈旧简陋、校外实训基地缺乏、校企合作不到位等问题,与服务技能课程相配套的中西餐、客房等实训室设备陈旧、环境简陋且面积小,缺少必备器具、操作软件,只有简单的模拟实验系统,甚至很多系统已落后于现有应用,致使学生的具体操作演练受到了很大阻碍。

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服务技能课程积极性的对策

(一)明确企业岗位任务要求,创新服务技能课程

学校应通过与企业合作明确实际岗位任务要求,掌握餐饮服务各环节的具体工作。服务技能课程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本门课程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熟悉酒店餐厅客房的操作技能和各项服务规范,提升学生的服务技能和树立“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在服务技能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将餐厅、客房技能划分为两个大模块进行教学,每个大模块也可分成若干个小模块,将每模块、每阶段的实训项目与目标具体化,如餐厅服务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主要有托盘、餐巾折花、斟酒、摆台、上菜、分菜等;客房服务需要掌握的技能主要有铺床、清扫整理房间、各项接待服务等,在向学生讲授每一项操作技能和 服务规范的同时,向学生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流程。

(二)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

学生之所以在学习技能课时存在两种极端心态,主要是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服务技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性与主动性。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将实训与学生的兴趣要求联系起来,制订出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任务规划。

(三)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

针对当前旅游管理教师缺乏专业技能的现状,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教师要经常到酒店做实地调研,充分掌握社会发展动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聘任具有旅游行业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培养打造出一支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篇8

关键词:对口单招;旅游管理;技能考核;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79-02

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是江苏省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举措。随着近几年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对口单招受到各中等职业学校的普遍重视,被视为招生工作的一张重要的宣传“名片”。我校最近几年在对口单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学生、家长与社会的认可。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对对口单招考试方案和大纲进行了改革:技能考试由原来的各市县集中统一考试改为全省集中统一考试;由合格考试改为选拔考试;由技能分数的单一用途改为选拔和纳入总分双用途。这次考试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对学生技能水平的要求。学生的技能水平既是进入高等院校的敲门砖,又是职业学校的灵魂与核心。因此,搞好对口单招技能教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对职校生圆大学梦至关重要。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怎样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认真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难题。笔者结合最近几年执教的具体实践,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技能教学方面进行了若干尝试,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注重细节训练,养成职业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餐饮服务技能训练,除了练好摆台、折花等基本技能,职业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技能考试评委对考生进行评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有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与职业要求相悖的行为习惯,而且根深蒂固,要想革旧布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除了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外,我们还采取了一些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课前所有的学生应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面带微笑等候老师的到来;由每组的组长对学生的仪表仪容进行检查,以保证所有学生的服装统一,发型符合职业要求;制定小组轮流值日制度,由学生分组担任专业教室的清扫、操作用品的准备和清洁工作,并制定检查标准,逐步养成学生的职业习惯。总之,要在日常训练中把职业训练渗透到每一件事物和每一项活动中去,并且贯穿始终,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二、夯实基础技能,激发专业兴趣

学习兴趣是内在动力在学习上的体现,也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笔者积极创设愉悦的情境,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托盘是餐饮服务的基本技能,在操作过程中万一出现翻盘就会扣50分,并停止操作,也就意味着技能考试这一关肯定就过不了。而托盘训练又是非常枯燥的,学生一上到课就唉声叹气,说手又酸又痛,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心不在焉的现象,经常翻盘,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时采取了小组接力的方式,对每组成绩突出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竞争的训练方式,学生既体会到了练习托盘时的乐趣,又使得托盘技能得到了巩固。又如在进行“中餐宴会摆台”训练时,因为摆台的步骤较多,涉及的细节问题也多,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摆台,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且掌握不了操作要领,为此笔者首先让学生观看全国技能大赛学生的操作视频,学生在感叹宴会造型之精美、花型之丰富、服务员技能之娴熟时,不由自主地产生对宴会摆台知识及技能的渴求。以此为切入点,笔者要求学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练好基本功,才能缩短和大赛选手之间的差距,才能使自己的技能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三、精心巡回指导,规范动作细节

教师精心的巡回指导可检查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随时纠正一些操作坏习惯和错误的操作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中餐宴会摆台技能训练中,学生在摆台时就像是演员在进行表演,她们的操作动作和姿势都会影响得分,而有些学生在操作时经常要碰到杯子的上半部或杯口,有些学生托盘的时候经常要托到椅子的上方,有些学生在摆台时经常要弯腿挺肚子,因此,在训练的时候应随时纠正他们一些错误的操作姿势,努力做到“五勤”,即“腿勤”(勤下去巡回答疑)、“眼勤”(多观察操作姿势)、“手勤”(及时动手示范演示)、“脑勤”(多分析问题根源和产生的原因)、“嘴勤”(采用个别纠错,集体指导等多种方式及讲解归纳要点),使每个学生的动作做到规范、美观。

四、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技能考核

技能训练需要及时考核与巩固才有效。在旅游管理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训设备,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课程特征和学生特点,在课堂上采用分层分组、录播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方法辅助实践教学,强化旅游服务技能训练,收到了良好效果。

1.分组分层教学。分组分层教学从训练目标到训练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多样化的原则,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技能备考训练的最后阶段,本着“全部通过,高分通过”的原则,笔者对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技能的相关测试,根据学生对技能的不同掌握程度,进行了分组分层教学。设置基础组1组(确保通过)、提高组3组(尽量高分)、优秀组1组(确保高分),针对不同的组确定相应的训练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进行相关的考核。

2.录播实训教学。我校有四个餐饮操作室,在训练时,教师只能巡回检查,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借鉴微格教学的训练模式,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媒体,以反馈和评价为依据,开展录播教学实践。通过观看录像,对操作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操作中的疑难问题,师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群策群力,提出改进方案。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找到了技能训练的适当的方法,避免了其只顾埋头苦练而无视自己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等情况,促使专业技能水平螺旋式上升。

五、强化心理素质,确保稳定发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