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低效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2-07-24 04:21:06

低效教学论文

低效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激发兴趣;咬文嚼字;情感体验;有效朗读

      《课程标准》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低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与纯真的情感,更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然而由于认知和识字量的局限,使得他们在朗读课文时“唱读”多,感情朗读少,背诵快,情感体验少。作为一名低段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抓住低段孩子的这些特点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如何调动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用朗朗书声表达童真,童趣。以下就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兴趣,体验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他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朗读的海洋中,使他们在朗读中乐而忘返,教育者都愿我们的孩子能插上理想的翅膀,遨游在回旋着琅琅书声的艺术天堂

1.利用课文情境图。低段课文一般都有与课文内容结合的情境图,教学课文前让学生先看图,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课文。例如在教学课文《雨后的森林》时,我先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课文情景图,激发学生对雨后森林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当读到“蘑菇撑开小伞,木耳爬满老树,红果枕着绿叶,葡萄滴着水珠”时,我让学生边看书上的情境图,边表演“撑开”“爬满”“枕着”“滴着”这几个动词。一方面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读中体验了思想感情,在课文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另一方面,在读中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爱读情感。

2.多种形式朗读相结合。低段孩子活泼好动,表现欲强,但注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对对子识字,“云对雾,雪对霜,鸟语对花香,山清对水秀”,老师可以带领孩子或击掌或叩桌,一组接一组,男生连女生,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念,当轻而脆的击掌声,柔而温的叩击声和着甜津津的童音送出古老而清新的韵句时,孩子们早己把朗读当成了乐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小时候养成的,越早受益越大。随着孩子们周围生活日益扩展,情感世界也得到了丰富,朗读感悟的水平得到了提升,在更高层次的品味赏析朗读中,我佑更应该让意趣多些,以保护他们朗读的兴趣。

3.师生共读。我一直有这么一个执着的做法,那就是师生“美文共欣赏”,平时向孩子诵读优美的散文、诗歌、有趣的童话等,也确实享受到美妙的效果。班上订阅的《学语文之友》,《少年百科知识报》,当我看到好文章时,我会绘声绘色地读给孩子们听,有好听的故事,我会讲给他们听,孩子们总会如痴如醉地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或热情地鼓起掌来,我就趁机告诉学生好文章、好故事是读不完、讲不尽的,你们想知道得更多,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看、自己读,你们会读得比老师更棒,从而激起他们看书的欲望,读书的劲头一个比一个足,朗读的样子一个比一个入情入境。孩子还相互推荐好书,把自己最喜爱读的书赠给班级,设立读书角。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只要手上拿到文章,就能找到感觉,语感就在这美读诵读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二、咬文嚼字,有效朗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因为有时抓住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抓住重点的词语进行朗读训练。

1.咬文嚼字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由于自身素质、家庭条件、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对朗读的处理也各有千秋。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感受。我在上《春雨的色彩》一文,对小鸟们的“争论”中麻雀说的话怎么读,孩子们各有看法,一位自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认为,“争论”读时语速应又快又急,他见过麻雀与燕子争论时,不该像吵架,要有礼貌,读得缓一些,和和气气的。可这一位又遭到了第三位孩子的反驳,认为有理能说清楚,读得不可太急,但也不能太软,显得没有说服力,语气一定要自信、坚定,理由是,他见过电视中小学生的辩论会就是这样的。学生的每一种朗读处理都是不同的个性气质与生活经验的体现。

2.咬文嚼字与说说写写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例如在教学《学校是我家》时,引导学生从“爱”字入手,体会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情,让学生用“爱”字说话,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快说出了“我爱爸爸妈妈。我爱我的家人。”等很多的句子,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引导了学生的朗读。通过让学生转述、复述、谈体会等方式带动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同时培养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这就是以说带读。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儿童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来用扮一扮课文中的人物,演一演有关的情节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娱乐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树叶》一课,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树叶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向大家作“我是谁.我拿树叶做什么”的介绍。这样学生自然会抓住文中的重点动词,自然地复述课文,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在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滋发学生读的积极性。只有突出多读,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只有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形成富有成效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低效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 低年级;识字;教学;学习策略;有效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对于当前的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具有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中之重,要通过不断的研究学生的典型性和普遍性,这样才可以将低年级的识字学好,不断缔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识字讲堂、不断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交往能力。

一、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策略

1、创建科学的识字合作小组

(1)选出组长。为识字创建合作小组,首先就要对组员进行合理的分配,不要让组内的人数过多,可以4人分为一组,构成的要素是学习突出,责任感强,组织能力较强。小组分配完毕后,要对组长进行单独训练,这包含了上课前的预习工作、怎样引导组内成员进行识字的工作。

(2)轮值组长。为了避免一些表达能力过强、识字量过大的组长霸占职位,独揽小组全部识字工作,特别容易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作陪衬,将这部分学生的兴趣磨灭掉。应当让所有的组员进行轮值组长职位,所有组员都体验一下各种职位和任务,让识字的效率明显上升。

2、将学生合作识字的兴趣调动起来

通过对学生认知的能力把每堂课的生字进行归类,一些简单的可以透过学生小组进行识字,让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学习,还可以建立小组之间的合作精神。对于一些较为困难的绳子可以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学习。老师可以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字的难度降低,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为学生建议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

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而是要通过学生之间的长期磨合才可以将合作学习的精髓体现出来,如今的孩子都被家长过于娇生惯养,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和同学之间经常出现摩擦,学生上学不仅是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学习来学会做人。

(2)探索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培养

学生可以通过先阅读后总结的方式学习识字,自行阅读后将不理解的生字归纳出来,这样学生会对阅读产生一种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形式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学习识字产生动力;老师要不断的发掘学生的特质,将学生的潜力发掘出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更加敢于发言,通过不断的讨论而学会更多的生字。

3、将合作识字小组进行优化

(1)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里,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点,调动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积极性,让学生和小组之间的合作水准有所提升。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识字,还可以避免掉只有成绩好的学生在讲,成绩不好的学生听的局面。透过一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思考的机遇,不断鼓舞学生投入到小组竞争当中,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要有被动的感觉,通过有效的合作,让学生可以全方位的进行发展。

(2)认真策划活动主题。识字的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识字游戏为学生组建一些识字交流活动,达成资源共享的目的,为学生更多的提供一些开放型的合作方式。

(3)科学控制小组合作时间。如果组里有学生特别善于“讲”,此时老师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机智的进行教学,科学的控制小组的讨论时间,将学生之间的竞争力激发出来,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

4、强化合作识字小组的管理

合作小组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小组识字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于低年级的合作小组应当适当进行管理和指导。

(1)不要随意改变组员。组员之间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磨合,因此,对组员的管理也要有科学性,尽量不要变更组内成员,但在建立之初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2)良好的组员构成形式。组员人数最好控制在3到4人;成员最好以混编形式进行组合;组长要通过组员进行选择或者轮值的形式进行担当。这样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将识字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也可以加强这部分学生的信心,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3)组内成员采取轮流发言制。让每一位组员都进行发言,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合作精神以及其他能力。小组的交流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快的得到发展,要以人人进步为目标,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提升学生识字的效率。

5、加强合作识字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合作识字能力的培养指的是学生透过不同的识字活动,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友好的沟通、相互扶持等方式,处理一些识字的问题。

二、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反思

1、将合作法和探索法相结合

在进行新课程的学习当中,探索、合作、自主成为了主要的学习方式,这三种方式既是独立体,也是融合体。小组合作的识字形式体现了自主、探索的方式。通过合作,组员之间分工明确,平等的进行探讨学习,让学生锻炼相互交往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识字的效率。尤其对于一些成绩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让其从被动转为主动,通过合作识字的方式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让每个成员都可以得到提升。

2、将合作方式和竞争方式相结合

合作和竞争并非相斥体,可以通过有效的结合来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这里的合作和竞争分别针对的是小组内部和组组之间。通过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竞争,来建立起组内的团结精神。加强组员的集体凝聚力,在竞争中合作,将两者有效结合,提升小组的识字能力。

3、将合作识字和小组评价进行有效结合

在低年级语文识字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合作和评价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让学生可以有效的提升识字效率。

三、结束语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以识字为主,通过对学校、班级实际状况进行分析,通过不断的努力,让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较高的提升,这样不但可以提升课上的效率,也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学生可以进一步做好合作识字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龙秀.识字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谈谈小学生扩大识字量的问题[J].大理师专学报.2000(02).

低效教学论文篇3

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症结所在

缺少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主体作用挖掘得不好。目前较有影响力的目标教学法、自学辅导法都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都不能切合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特点,难以顾及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有不少教师也探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点拨法、五步教学法,部分教师运用是适合的,但是否有大面积推广的意义尚需研究。

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课堂效率。这里排除因课堂教学形式而造成的因素。学生课下的预习准备和课后巩固时间较少,尤其是对目前的长篇目,造成课堂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有不少学生课本已经学完,竟然有不少课文还没完整地读过一遍。大部分学生只是上课记记,下课背背。这样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课堂效率怎么提高,又可能学到些什么呢?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体现不够也是一个原因。一道数学题,学生经过思考解出了,马上产生价值实现的愉悦感,从而培育出持续的学习兴趣。而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是课本,课下还是课本,加上本来学生可阅读的时间和书籍就很少。愉悦之感难以激起,长此以往,自然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评价方式等相对客观因素短期不可能变化的情况下,唯有从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问题。建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创新的课堂学习环境。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兴趣、创新习惯及创新能力。从而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成绩和能力。

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分达标类任务和提高类任务达标任务是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合作、思考、讨论、研究;然后用灵活新颖有创新性的方式进行评价。这类学习目标,一是要达到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的基本要求,二是要有启发性和导向性。三是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方式、思考过程、理解分析步骤,不做具体的要求,让学生自主总结学习规律和方法。四是方式自由,并尽量把学习目标在课前就公布,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准备时间。四是教师在进行检查学习效果中,要让学生有时间相互质疑,相互讨论,让他们在辩驳中认识到对错,体会到周密思考、认真准备带来的快乐。这种检测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

提高类的任务由学生自主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所知所学,特别是课后收集的资料,由课文内容向外发挥和延展,内容主要是围绕文章的作者、体裁、思想内容、社会作用及相关人物、事件等等方面,学生依据兴趣,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方面是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本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

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

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

功夫要下在备课上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低效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小组合作;语文课堂;低效现象;小学生;对策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员讨论,相互启发,优势互补得出正确答案,有助于小学生加强解题能力。但是在课堂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几点低效现象。

一、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低效现象分析

1.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学生合作不主动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经常会遇到一种尴尬情况。正常情况下,教师分配完组别,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后,小组成员会聚集到一起,然后展开激烈的讨论,得出一个正确答案。但事实上,有的小学语文组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一些组员会简单说几句应付了事,一些组员依然默不作声地看书,甚至还有一些组员漠不关心地做与合作学习事项无关的事,同学之间互不商量,这种学生无交流,不参与的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使合作流于形式,对学习语文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2.学生层次不同,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

笔者通过教学观察与事实调查发现,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不但给小学生增加了课堂参与机会,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性,也实现了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真正主人的目的。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除了经常会遇到小组合作学生不积极,课堂冷场的现象,还发现一个规律――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学习优秀的学生比较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后者是前者的2倍,严重的比例失衡。

3.分组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合作不充分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有些教师把这种学习模式变成了教学任务。语文教师在布置合作学习任务时,有的小组参与合作学习没多久就率先完成,可有的小组讨论才刚刚进入状态,教师为了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就立刻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从而忽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

4.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确,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导致学习低效的原因。语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是引导者,把控制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发散思维,展示自我,而不是充当主导者,全程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缺乏学生能力发挥的语文课堂小组合作不是一个成功的学习方式。

二、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低效现象的解决策略

1.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当面对语文小组学习课堂出现学生合作不主动、冷场的问题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和学生多一些交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下课后,让学生之间多一些互动,培养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意识。

2.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讨论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是保障小组合作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思维辩论能力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讨论也有一定的弱点,教师在讲台上感觉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却不能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其中,因为一些思想游离的学生也隐藏于小组里,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学习层次,组织学生有效地进行讨论,使学习合作参与度达到均衡,保证每一名小组成员的思维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

3.保证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充足

目前,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被小学生列为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小组成员能够在课堂讨论时,知无不言,直抒胸臆,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能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组织,更不能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减少合作学习的时间。所以,我们实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杜绝形式主义教学,保证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充足。

4.明确教师定位,尊重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负责讲课,学生只负责听课,但在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是指引者,给予小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解决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低效问题势在必行,因为小组合作是有利于维持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鑫.基于小学生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对策研究[J].读与写,2015.

低效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低效现象 成因 对策

新课改十年以来,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诸多喜人的变化。当然,在令人欣慰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其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课堂的低效行为,就是比较突出的一面。低效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低效的现状、成因,找到克服这些现象的办法,显得尤为迫切和关键。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

当今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低效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方式和情境创设不合理

课前预习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许多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要预习,学生只是为了预习而预习,书本草草看一遍就算预习了,没有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教师也没有认真研究教材,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创设良好预习的情境。

2.教学过程低效

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应只限于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赏析优美语句、理解文章主题。默读深思、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再由教师小结。教学中应注重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3.教学提问无效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对话教学手段。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问时表现出的不足、低效、甚至无效现象还普遍存在。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1],看似师生交流频繁,实际上因为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

4.课堂讨论无效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出示一问题后,不管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就立即组织课堂讨论。有的学生可能对要讨论的问题还没弄明白,就开始乱说一气,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偏离了讨论的主题,到最后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讨论了些什么。

5.课堂练习无效

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考试,学生模仿练习、机械套用方式、方法的现象有很多。这种练习是为了练习而练习,无序列性、系统性、层次性、归纳性,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之间联系不清楚。课堂练习应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把握下,做到以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地适量练习[2]。

6.教学评价模糊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教师的评价态度是影响学生积极应答和提出问题的重要因素。学生很需要教师的尊重、关心和爱护,需要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而模糊的评价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枯燥、单调、沉闷的局面,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现象低效的解读

要解决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必须寻找到问题的根源。根据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不和谐。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教参,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

(2)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3)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活动,使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语文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被动;有的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依赖性很强;有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态度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部分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学校认真阅读的机会就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还有的学生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也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语文学习目标极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语文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

总之,由于教师的循规蹈矩,生搬硬套,备课不能“备学生”,再受传统应试的影响,使现在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再加上学生基础差和厌学情绪的困扰,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就很难避免了。

三、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

1.教法创新——目中有人

(1)要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走向“自主式课堂教学结构”。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按“导入新课小结作业”这几个步骤进行的。它注重文本知识的讲解,但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自主式课堂教学结构”则按“自学评学导学”这几步骤进行,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够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积极探索知识;它让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多向交流过程,使学生会交流、会质疑、会借鉴、会合作,从而提高收集处理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2)从“全盘教学”走向“选择教学”。有的教师上课面面俱到,看似环节完整,实际上“包办”过多,教学效率不高。再说语文的知识千头万绪,学生要学的知识更是浩如烟海,教师要想把每个知识点都教给学生,既不可能,又没必要。我们只能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通过看书来了解知识,对重要的内容进行梳理解读,省下教学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目中有人”,就是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要,有选择地教学。一般说来,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六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教,让其自学;凡是学生自己能解答的不教,让其独立完成;凡是学生能说出的教师不说,让其充分发表意见;凡是学生已学会的不教,避免重复劳动;凡是学生可以借助课本理解的不教,通过适当提示让其看书思考,培养自学能力;凡是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不教,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3)从“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封闭教学”表现为教学机械,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教育科研的发展,语文教学应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这是大势所趋,更是一种明智选择。

①教材开放。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甚至可以根据本地区或班级学生的实际,打破教材编排顺序,重新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程序。在教学目标方面,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拔高引申,或降低难度等。

②空间开放。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空间的限制,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组织学生校外考查、实地写作等,甚至可以向传媒延伸,向网络延伸,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③问题开放。提问要有新颖性和多面性,通过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要急于告知答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思考,尤其是要注意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勤于提问,变“一言堂”为“群言堂”[4]。

2.学法创新——自主发展

学习创新的主体是学生,思想精髓是自主发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发展,同时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和渗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导向和行为规则。

(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被动参与学习是一种低水平、低效率的学习方式。而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对学习怀有浓厚兴趣,发自内心想学,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是当前学习创新的关键之所在。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其次,要改变学生“死记、死背、死练、迷信权威”为“大胆质疑和奇思异想”,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2)变“书本学习”为“实践学习”。事实证明,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不仅学得快,而且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5]”陶行知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结论;结论生行动。[6]”在实践中学生易于遇到新困难和产生新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多让学生实践,容易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3)变“任务学习”为“发展学习”。许多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被动的差事,完成交差就万事大吉,不愿更深入地探索未知领域,哪怕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方面。因而埋没了儿童的潜能,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缺乏某一拔尖的知识和技术,将来极少能有创造性的发现。因此,教师要有“前瞻”意识,经常鼓励、引导学生从小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总之,教的方面,要不断地进行教法创新,变封闭为开放,让教师成为真正的指导者;学的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综上所述,只有进行教法和学法的创新,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才能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中低效的现象,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真正实现“把学生推向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7]”从而使教学效率得以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明.“满堂问”比“满堂灌”更残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2]高长梅.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128个故事[M].九州出版社,2010:94.

[3]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87.

[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8.

[5]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200道经典数独游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48.

低效教学论文篇6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本文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对高职护理理论教学中出现低效教学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低效教学;理论教学;高职护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叫低效或无效教学。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高职护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和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本学科即重理论学习,又重技能学习,具有很强的学科特点。笔者根据多年护理专业教学经验,针对护理理论仍存在低效教学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差,课堂反应效果不佳,理论考核成绩偏低等现象,分析导致护理理论低效教学可能存在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1护理理论低效教学可能存在的原因

1.1教师课堂教学缺乏教学艺术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足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学生是否喜欢这门课,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人格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实情况中,现代医学发展一日千里,许多护理理论教师脱离临床实践多年,对临床进展知之甚少,知识落伍,只能照本宣科,难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也不愿通过学习、锤炼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所以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率偏差。另外,教师教学方法不创新,课堂组织能力不强,缺乏课堂管理技巧,致使教师习惯于“专制式”教学,学生习惯于“被动式”学习,很难坚持集中注意力,也可导致低效教学,影响课堂效果。

1.2高职护理学生自身特点限制课堂教学效果

1.2.1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护理学生生源类型复杂,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生迫于家庭、就业压力被迫选择护理专业,存在厌学情绪,学习缺乏动力,具体表现为上课不听,下课不学,去上课只是为了考勤合格,更有甚者上课玩手机、睡觉,在课堂上各显神通,对学习无兴趣,对未来职业发展无规划。

1.2.2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弱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行为依赖性强,把学习局限在课堂,课后用于学习的时间少,而且不能合理的安排和支配自己的时间,生活茫然。

1.2.3高职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许多高职学生对职业院校学习特点认识不清,沿袭初高中学习方法,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和现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的处理自学与听课,理论与实践,技能与能力等发面的关系,也不能很好得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缺乏有效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1]

1.3多媒体技术在护理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技术。现代护理理论教育需要大量图像、音频、视频等支持,多媒体、网络化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更是不可缺少。但遗憾的是,多媒体教学的质量、效果并不像人们预期的那么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通过自身教学感受和学生们的反馈,发现多媒体教学效率不佳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3.1部分教师缺乏教学课件设计的理论知识,制作技术水平不高

课件的使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护理理论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教师多媒体技术,致使课件水平较差,未发挥信息表现形式多元化的优势,直观未体现,图文未并茂。

1.3.2注重形式,忽略内容

一些课件不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却过分重视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效果,片面追求课件版面设计的美观及制作的技巧,在课件中加入一些不必要的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极易误导学生将注意力过多的集中于媒体技术展示上,而忽略教学内容,造成喧宾夺主,同样影响教学效果。[2]

1.3.3多媒体教学加快了教学进程,增加了教师把握教学进度的难度,缩短了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讲授相同内容的时间大大缩短,或者,相同时间内课堂信息量增加30%左右。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面对眼花缭乱的动感画面和层出不穷的内容,学生无暇思考,丧失了课堂思考、记忆和巩固的功能,造成知识的消化吸收不良。[3]

2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2.1教师应积极寻求自己的教学风格,练就高超的教学技能

高校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将自身独特的人格特点、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护理理论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文献、临床进修、外出交流学习等途径不断学习、交流、锤炼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2.2转变学生学习理念、态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应具有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能因材施教;还应具备公平、平等、开放的态度,能积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了解其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正确引导学生,如向同学们讲述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良好形势、列举临床成功救护案例等,使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树立职业信心,增强职业荣誉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3提高教师多媒体技能,倡导精品教学

针对教师多媒体技能薄弱等问题,应定期组织计算机培训,提高教师多媒体技能。学院应积极倡导鼓励精品教学——精品课程和精品课件。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推行精品教学资源网络化共享,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充分满足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艳萍.论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J].职教研究,2014.

[2]刘佳.多媒体课堂教学低效归因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

低效教学论文篇7

0引言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应将富有时代气息的低碳经济教育问题纳入自己的视野,并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

1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界定

关于低碳经济的谈论,可以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但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的却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但低碳经济真正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并跃为年度热词的触发点,应定位于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这次会议既是一个论坛,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在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责任和义务差别大,各国间存在着尖锐的利益冲突,难以达成定量协议。会议所讨论的深刻问题,立足于一个虽然是令人无奈的、但又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大量资源的消耗,引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的排放,导致了资源逐渐走向枯竭、气候逐渐变暖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使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最后,会议达成了如此共识:只有低碳绿色才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出路。

从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过程,可梳理和提炼出其基本内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等。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在经济发展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气候变暖的一种重要手段。低碳经济概念提出的过程及其内涵的界定,呈现给了我们一个偏向于经济特征,但又综合着政治、文化、伦理、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特殊社会发展时代,即低碳经济时代,而这正是现当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客观的时代舞台。

2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2.1 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神圣使命,与时俱进,突出体现时代性特征,既是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对大学生进行低碳经济教育,正是紧密结合低碳经济时代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增强其实效性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角度的低碳经济教育,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们实现生产生活理念的更新,还可以有效帮助他们提高把握时代特征的自觉性和敏锐性,并通过现实行动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2.2 这是由高校所担负的社会职责所决定的高校作为传播人类文明和知识的重要机构,势必要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教育活动,使他们实现知识和观念的更新,担负起引领人类文明的社会责任。对大学生开展低碳经济教育,可以促使他们从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当今社会实际和时代特征有更加全面的把握。这正是大学教育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时代性特征,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的突出体现。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目前拥有2000多万大学生群体的高校,不仅是水资源和电气等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重要的节能技术研发基地,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中责任大,任务重,理应利用专业和人才优势,开动脑筋,集中智慧,开发节能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这是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所决定的虽说把握低碳经济时代特征,了解低碳经济相关知识,自觉践行低碳经济生产生活人人有责,但集中于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从其所处的环境、受知能力、传播知识和文明的影响力等方面讲,还是拥有着身处人才培育高地的优势。毫无疑问,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骨干和主力军,引导他们自觉而有机地融入低碳经济时代,不仅可以通过“低碳我先行”理念的树立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促成当下见效的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绿色校园,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将带着牢固树立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陆续走进社会,以企业员工或政府官员等社会角色,参与到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并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成效。所以,作为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高等学校,通过促使学生树立环保理念,养成节能、减排、节约的良好习惯,不仅保证了大学生们能自己带头行动,将低碳生活进行到底,更主要的是还能发挥由“蝴蝶效应”而产生的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所起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使未来社会科学的生产生活有了核心的力量依靠。

3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的内容选择

有效的教育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作为载体和有力的支撑。笔者以为,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低碳经济教育的内容,主要地应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三方面入手进行精心选择。

3.1 应从低碳经济“是什么”的角度进行选择俗话说,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由此,前述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过程及对其内涵的界定,是对大学生开展低碳经济教育首先选择的内容。只有让大学生知道了低碳经济的来龙去脉,才会吸引他们进一步了解和关注由其内涵延展而来的,诸如低碳社会、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碳中和、碳足迹等颇具“时尚”和“潮流”意味的热词及其所反映的基本观点和核心理念,并自觉传播和践行。

3.2 应从“为什么”要进行低碳经济教育的角度进行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只有理解了的才能更好的感觉它。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导向和育人功能,从开展低碳经济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角度精心选择教育内容。为此,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的高碳经济运行模式所引起的气候变暖,资源走向枯竭等反面事例和类似《节能减排“减”出个绿色校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年省下2500万元的背后》等正面报道的一些典型实例,就应该作为生动直观的教学案例,有机引入和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以培养大学生面对资源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并由此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和敢于改变社会现状的责任感。

3.3 应从“怎么样”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选择有了“是什么”、“为什么”的教育内容做铺成之后,还应通过“怎么样”才能有效促进低碳生产生活的教育内容,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于己无关,也不是遥不可及,而是人人有责,大有作为。事实上,也只有让大学生们弄明白了自己可以做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力着刀刃,真正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为此,如何行动就意味着我们是在促进着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低碳生产生活,就应是我们要进一步选择的教育内容。当大学生们注意到:假如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那么每年就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许多电器在摁下遥控器之后虽然处于待机状态,但其实仍在耗费着电能,只有将电源拔下,它才彻底不耗电,如果人人坚持,全国每年省电180亿度,相当于三座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的总和;如果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等这样一些事实,那么,类似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少用一次性用品,健康环保绿色出行等简单易行的事情,就会成为他们把低碳理念有机外化的习惯性行动。

4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1 应通过“进课堂、进教材”的途径促使低碳经济理念和知识“进大学生头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将低碳经济理念和知识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让他们通过系统、有序的教育过程,达到对低碳经济理念和知识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应联系传统教材体系中相关的教育内容,在自然而有机的融合上寻求突破。我们面向学生进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以及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等等的教育过程,就是渗透低碳经济教育内容的契机。如果我们能疏通并自觉利用好这一看似传统但却已成熟成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面向大学生的低碳经济教育就会获得基本的成功。

4.2 应注重闲暇教育,开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阵地,以进一步强化低碳经济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仅仅表现在让受教育者的“知理”中,更主要的表现在“导行”过程。所以,应通过科学的策划和精心的组织,动员和吸引大学生参加到低碳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他们能在具体的行动中提高认识水平,提升实践能力。为此,老师们课堂外言传身教的闲暇教育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阵地的开辟,就是促使大学生们自觉开始低碳经济生产生活的有效途径。

4.3 应树立大思政观,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对大学生的低碳经济教育过程中所谓大思政教育观,就是围绕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的主体目标,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和优化,形成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管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立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大思政的教育格局,充分实现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立体工作运行模式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性推进。在开展对大学生的低碳经济教育过程中,如果能按照统筹大思政、搭建大平台、推行大教学的工作思路,促成以思想政治课为理论引导,以学生管理工作为实践拓展延伸,各相关部门及人员有机配合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立体化教育格局,势必会大大增强对大学生进行低碳经济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建设低碳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全民教育的重要方向。将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为现阶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理论和实践领地,也必将通过我们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取得更加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敏坚.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3).

[2]陈寿朋.“低碳”也需要道德动力[j].理论学习,2010,(5).

低效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教学 有效性 提高兴趣 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老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冲劲,也没有学习过程中的不断发现和有效创新。提高学生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那么,采用哪些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呢?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研究

低年级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易动、乐于参与的特点,多媒体的出现适应小学生的这个特点,使低年级学生感到兴趣盎然,不再像以往那样感到乏味。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可以图文并茂地生动传达所要教学的内容,并且有助于语文知识的扩展。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所承担的角色是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教学内容,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是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

二、利用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教学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民主轻松课堂的构建的重要价值,学生只有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才会没有学习压力,实现高效率学习。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过于严厉,随意地否定学生,挖苦学生,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差,因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被挫伤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通常都是以老师为中心,是“满堂灌”的落后的教学模式,老师具有权威性,学生不敢提出问题,思想得不到解放,没有任何思维空间,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老师要温和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经常夸奖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交流,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多与学生交流,打破课堂上独角戏的死寂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利用学习兴趣小组,提高教学效率

低年级小学生即使能力再强也没有经历过像教师那样严格的训练,一下子让学生驾驭几十个人的课堂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教师可以设置五人或六人为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就疑难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正所谓众人齐心,其利断金。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可以节省老师的力气,且如果小组讨论出正确的结果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但是小组讨论学习也是有前提的,老师要提前把教学任务设置好学生才能进行讨论,否则,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就是一个花架子,达不到任何实际的教学效果,小组内部比较容易形成宽松民主的氛围,老师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竞争,为了达到集体优胜的目的,需要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积极进行讨论,为本组尽更大努力。这样既赋予了学生义务和责任,更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同时,在合作中竞争,能促进组员之间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彼此帮助,从而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更加浓厚。

四、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提问式教学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低年级学生处于启蒙的初期,对很多知识会有疑问,但是自己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问题,同时低年级学生探究的欲望也是最强的,所以,提问式教学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对答出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借此让学生愿意答题,愿意思考。

五、利用课后修改,检验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并不提倡给学生留太多作业,但是作业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老师可以根据课堂上讲过的内容适当地留一点作业,待到下一节课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拿出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轮流讲这几道题,这样,可以让上一节课没有听懂的学生多一次学习的机会,已经会了的同学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加深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老师要认真批改学生作业,不能因为学生作业做得不好就给学生的评语上写上过激的语言,这是对学生很深的伤害,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老师要对做得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对于做得不是特别理想的学生要进行鼓励与引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无效、低效的课堂比比皆是,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这一生命能否延续,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培养他们对于知识的兴趣和渴望尤其重要,因为他们还有很长的时间要花在学习上,所以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与热爱学习的意识尤其重要。至于老师究竟要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教学才最有效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时间慢慢探索发现。

参考文献: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