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8篇

时间:2023-08-16 09:19:50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篇1

先进的技术水平

大规模高精度激光点云数据获取

获取了宁波全市域20厘米高分辨率的影像和分区域激光点云数据,在全国首次提出建成区点云高程精度优于10厘米的技术指标,并通过自主创新方式采用机载和车载激光雷达联合处理技术获取重要区域位置的精确标高数据,从而满足水利、市政、城建、应急等精细化、立体化管理和决策的需求,深化普查成果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提高普查成果的利用率。

大范围InSAR技术研究与应用

首次将InSAR技术应用于宁波市地面沉降监测工作,利用成像时间为2011年9月-2015年12月的32景3米分辨率Cosmo影像,采用先进的时间序列InSAR技术,结合已有的地面沉降资料,@取监测时段内地表沉降信息,并制作沉降专题图,从而为城市规划制定、国土资源开发及大型工程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

统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

本次普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需求,综合自然和经济视角,在国家基本统计基础上,创新提出基本统计、分类统计、综合统计、专题分析和市情指数五个层面的统计分析体系,构建了详细的统计分析技术框架和技术路线。

丰富的普查成果

本次普查工作取得了多项成果,主要建立了一个融合地理国情、省情、市情和专题数据的宁波市地理国情数据库,研发了一个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据的综合管理、统计分析和成果的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平台,构建了一套包含基本统计、分类统计、综合统计、专题分析和市情指数5个层面的统计分析体系,形成了一套包括基本统计报表、基本统计报告、专题分析报告、公报、图集图册等的成果体系。

全方位的成果应用

本次普查坚持“边普查、边应用”的原则,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各专业部门迫切需求等,及时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开展相关服务工作,形成了一批重要应用成果,初步体现了地理国情普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决策管理服务的价值和作用。

服务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

围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普查数据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环境治理行动提供决策支持。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普查数据可辅助综合分析区域空间发展水平,为宁波市海洋经济区、港口经济建设、生态功能区建设等基本框架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供科学支撑。

服务新一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当前,宁波市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初步启动,普查数据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城市空间运行基础保障、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服务宁波“多规合一”工作

利用地理国情普查的地表覆盖数据,通过数据整合、底图制作、相关指标设定和计算,形成准确、客观的现状地表空间覆盖底图,对“多规合一”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服务宁波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2016年宁波市被列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海绵城市建设中地表材质和不透水层面积估算提供参考数据。

服务宁波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工作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问责机制进入社会视野,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据以其全面性、客观性和长期性,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

服务民生领域

围绕防灾减灾工作,利用普查数据为台风内涝灾害、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等的灾前预警、灾后评估分析提供服务,为消防设施、人防设施、避难场所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十三五期间,地理国情监测将与基础测绘、应急测绘并驾齐驱,形成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三大主要任务,还需进一步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打造常态化的监测业务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加强监测成果的广泛和深入应用。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篇2

关键词:海绵城市;山地城市;径流控制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07(2015)12-006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多个城市遇雨即涝、遇干则旱的问题逐渐受到城市规划建设部门的重视,而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重庆市的这种现象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指在建设城市过程中,通过“源头控制”、“中途转输”、“末端调蓄”措施,让城市能够在雨量大时蓄水,雨量小时排水,从而发挥调蓄作用,减少城市内旱涝现象的发生[1]。随着海绵城市概念不断被我国学者探讨研究,我国政府部门也开始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纳入近年来实践的重点,2014年,重庆市两江新区悦来新城作为16个海绵城市试点之一[2-3],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进行积极探索,为促进城市排水规划设计等提供支持。

1重庆市的气候及城市特点

1.1雨季时间较长、降雨量大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中上游地区,该地区地貌以丘陵为主,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因此土壤蓄水层较薄,不适宜存水。且重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量较多,随着近年来重庆地区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水土流失现象逐渐加剧,这都进一步促成了重庆市的降雨量不断增加;有数据表明,2010年以来重庆市每年的降雨量要明显高过2010年以前,这为重庆市内部排涝工作增加了难度。

1.2城市土质变硬、遇雨即涝

重庆市是典型的山地城市,而且随着重庆市城市化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中不透水性路面范围也开始越来越广,城市排水越来越难。虽然部分雨水能够通过地下排水网进行排解,但是部分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经常发生内涝现象,一旦内涝现象发生,不仅严重阻碍了交通,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重庆的山地地形特征,降雨时地表冲刷较大,由此产生的径流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可以说,海绵城市在重庆山地城市建设应用迫在眉睫。

2海绵城市在重庆市建设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技术研究已经开展,且部分技术已在重庆市试点地区应用,下面针对海绵城市在重庆市试点地区建设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2.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介绍

目前来看,重庆市在海绵城市的技术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特细沙源区面源污染控制、复杂地质条件下源区促渗减流技术、大坡度道路径流路肩带渗滤技术、组合模块式大坡度径流控制滤池系统、径流入湖强化侧向流生物滤池净化、道侧绿地径流滞控技术及微型水景滞存技术[4],下面对这七项技术成果进行简单的介绍。(1)特细沙源区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是指在建筑及道路的建设中使用的一种土壤聚合物,通过这种聚合物来让细沙粘性增强,从而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及保证稳固性;并且这项技术还能够有效避免土壤水分渗透不充分的弊端,从而提高地面的渗水性能。(2)复杂地质条件下源区促渗减流技术,是指针对已经建成的硬质地面地表,应该有效利用硬质地面附近的绿地、草坪等设施,来减少地表径流,重庆试点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在绿地中采用植草沟等,在转输过程中逐步减少地表径流。(3)大坡度道路径流路肩带渗滤技术,是指针对城市中地形坡度较大的地区,在路肩建设能够承载路面径流的排水渠,并通过排水渠的梯级设计来缓解水流速度,有效缓冲洪峰流量和洪峰时间。(4)组合模块式大坡度径流控制滤池系统,也称之为塘床系统,是指在水流进入排水系统之后,通过在滤池上面铺设的砂砾来对泥水进行分级过滤,从而防止由于雨水过度污染而造成的城市排水不畅。(5)径流入湖强化侧向流生物滤池净化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系来对雨水进行净化,尤其是针对大量流进湖中的雨水,从而让雨水有充分利用的可能性,为城镇干旱季节的到来储备更加充足的水资源,并有效控制面源污染。(6)道侧绿地径流滞控技术,是指利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来让雨水形成滞留,并初步对泥水进行过滤,为下一步的排水及净水工作带来便利,尤其是道路两旁绿地暂时的存水性,能够有效缓解地面排水压力。(7)微型水景滞存技术,是指利用小型的城市绿地景观来对大量降雨时地表的雨水进行暂时的存储,比如花坛、水池等等,并且这项技术还能够有效利用小型景观中的生物对雨水进行净化,有利于后期的水资源利用及城市排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2.2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检验

目前来看,上述七项技术在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已经逐步开始应用,通过利用监控设施对试点地区与普通城市地区的地表雨水排放速度进行比较发现,在同一降雨量的前提下,试点地区的雨水在20min以内就已经排放干净,而普通城市地区在降雨一个小时以后地表仍然有大量存水。其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中的相关规定,对重庆市两江新区的海绵城市试点与普通街道的排水过程进行检测,发现试点城区内的水量排泄非常顺利,而且也几乎没有排水死角,另外还对试点的排水时间进行测试,虽然也有部分地区排水时间与预计时间要长一些,但是并不影响雨水接下来的排放程序。从上述测试中可以看出,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海绵城市在重庆山地城市建设应用带来的启示

通过对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来看,海绵城市建设能够较好的起到促进城市建设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达到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提高山区城市的蓄水功能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内涝可能性的目的。在对重庆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得到以下启示。

3.1技术创新应持续加强

从上述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措施来看,虽然已经初步研发了几项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成果,但是径流聚散工程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水文、土壤侵蚀、水资源研究等相互交错影响,一方面通过降雨时间空间的分布研究,将充分利用计算机模拟如GIS、HSPF、SCS、PLOAD及SWMM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分段集蓄利用、优化配置各种径流调控技术措施相结合,不断创新突破,方能较高精度的解决海绵城市的建设遭遇的瓶颈。因此,相关研究院校机构等应针对重庆山地城市的实际需求,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不断创新,从而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3.2不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加强协作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市政、规划、建设、园林等各个部门之间的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筹协作。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技术规程》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正在编写的《重庆市海绵城市技术细则》等,政府以及相关机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透水铺装区域,合理控制透水地面面积比例等,市政、园林部门应在绿地规划中协调下凹式绿地建设,建设部门应根据用地功能、地质条件等综合考虑技术措施以控制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在为海绵城市的政策建设工作提供良好氛围,保证海绵城市技术应用的最佳实践效果[5-7]。

3.3市政基础数据收集范围应逐步扩大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范围的不断加大,国内一些城市例如辽宁沈阳市、江苏镇江市、浙江嘉兴市、山东济南市等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应广泛开展经验技术交流,促进海绵城市发展建设。目前来看,我国现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主要在长江流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江流域普遍降水量大,该地域土质较硬,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比较迫切的原因导致的;但是实际上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不仅仅在长江流域,同样在东部沿海其他城市有着迫切的需求。另外,不同地域的城市降水情况不同,地形地貌等地质条件不同[8],试点范围的扩大也能够为海绵城市建设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更大范围的基础数据。

4结语

随着开发建设周期的缩短,海绵城市建设的任务也日益艰巨,海绵城市不是某一项政策提议,而是真正的用实践来证明海绵城市的时效性。这不仅需要新理论、新技术体系、新的开发建设模式的建立,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技术及管理、监控措施,包括新的规范标准的制定,传统规划、设计、观念的改变,政府不同职能管理协作,合理的监测评估等。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长期的系统性的建设工程,重庆典型山地特征对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更要迫切,需要在当前的经验积累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改善生态水环境,为其他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借鉴和支撑,促进社会及经济和谐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S].2014.

[2]刘春雪.重庆两江新区:建“海绵城市”解“城里看海”[N].新华每日电讯,2015-03-31(7).

[3]刘宇斌.建设海绵城市,倡导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2015-01-29(4).

[4]张亦筑.“海绵城市”对雨水“吸放自如”[N].重庆日报.2015-04-02(3).

[5]张旺,庞靖鹏.海绵城市建设应作为新时期城市治水的内容[J].水利发展研究,2014(9):5-7.

[6]车伍,马震,王思思,等.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雨洪控制利用专项规划[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2):8-12.

[7]董淑秋,韩志刚.基于生态城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J].生态城市,2011(12):37-41.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篇3

一、引言

城市作为一个巨系统,与生态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由于城市化过多关注经济功能、忽视城市的生态功能,造成下垫面硬化,湿地、湖泊被部分填埋,绿地减少。此外,现有的管网设计多偏重末端集中控制,造成城市地表径流增大,既浪费了雨水资源又使城市埋下了内涝多发的隐患。实践表明,采取单一的工程措施很难全面解决城市旱涝、水体污染、绿地减少等问题,城市建设与管理亟需树立系统整合的理念,以此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建设理念,开始在我国推广。那么,如何建设海绵城市、避免一哄而上导致决策失误,首先要认知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其建设的核心主旨。

二、海绵城市内涵及核心主旨

海绵城市的内涵可概括为通过保护河流、湖泊、湿地等“海绵体”,修复已被破坏的城市水生态系统,通过采取“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的排水方式,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保障城市水安全,解决水污染及生态退化等问题。海绵城市的本质在于解决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问题,构建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系统,最终目的是使城市具备能够“弹性”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正如有关专家所言:诸多水问题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失调,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出发,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因此,从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建设的核心主旨出发不难发现,海绵城市项目具有不同于一般项目的自身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推进相比普通项目的推进,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和隐性。

三、海绵城市PPP项目特点

第一,多层次特征。从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到城镇海绵系统,再到综合水安全系统与水生态基础设施,每一项海绵城市的建设项目都要为实现微观实效-中观实效-宏观实效服务。第二,集成性特征。海绵城市PPP项目是海绵城市系统的各微观组成要素,面对的是动态的生态系统,与轨道交通、管线建设等不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固定性特征,其内部运行机制更为复杂,集成性和隐性程度也更高。第三,动态性特征。海绵城市PPP项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运行上的灵活性,为不断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及项目间的协调配合留有一定的动态发展余量。第四,公用性特征。海绵城市承载的雨水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改善生态环境等职能使海绵城市PPP项目大多带有公用事业性质。第五,成本相对性特征。短期上,由于很多城市在生态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欠账过多,因此建设海绵城市的投入比较高;长期上,从理论上讲,综合经济收益高于运营成本,如果能在最初的规划阶段将这一理念融入建设过程中,其成本可大大降低,甚至比传统的以灰色基础为主体的城市建设设施更加节省成本,相对旧城区的改造成本也会更低。第六,不确定性特征。海绵城市项目生命周期较长,参与各方多且相互关系复杂,在立项、融资、建设、运营等环节会有很多不可测、不可控的因素出现。由于当事各方很难约定各种情形下的责权利,因此会呈现出资产专用性强、信息不对称等特征,导致不完全契约状态下风险和效率的不确定性且呈现动态化发展。

四、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潜在问题

由于我国在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加之海绵城市项目自身的特点,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建设将面临项目选择、规划、设计、融资、运营、监管等方面的潜在问题。这些潜在的问题将会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浮出水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绵城市的建设速度和实际成效。为了有效应对、妥善解决这些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应充分分析并探求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项目选择

海绵城市PPP项目前期评价机制的不完善。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物有所值”审查结果将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世界上很多国家运用资金价值(Value for Money,VFM)评价方法,对PPP项目进行评价,而我国PPP项目前期评价中VFM的评估体系尚不完善,对PPP项目本身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和外部性考虑不足,缺乏大量影子r格与行业数据等基础数据。由于缺乏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积累支撑,定量VFM不仅成本高而且缺乏准确性。

(二)规划层面

第一,规划过程中控制参数的选择问题。虽然美国低影响开发、英国可持续排水系统管理、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等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经验,但是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从我国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到具体实践,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本土化案例可供研究。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调控参数标准的选择成为瓶颈,亟需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进行全面论证。

第二,两类系统的有机衔接问题。从系统衔接角度讲,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建成了大量灰色基础设施,如何在实际管理和操作层面实现海绵城市建设与现有灰色基础设施的衔接,如何将绿色建筑(海绵建筑)有机纳入海绵城市的发展战略中亟需进行深入论证。

(三)设计层面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在我国的具体实施需要大量详细的海量数据支持。但是,我国很多部门和企业尚不具备低影响开发的设计能力。

(四)融资层面

社会资本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普遍持谨慎态度。2014年7月,财政部第43号文件,提供了新一届政府对城市融资和地方债务治理的框架,其中明确提出将逐步剥离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创新型项目投融资模式,但是社会资本对此却普遍持谨慎态度,其中的原因之一即海绵城市PPP项目的融资环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主体的地位和权责不清晰,无法律层面界定。特别是随着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逐步剥离,需要与PPP模式下的特殊项目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实现市场机制下的分工合作,要求必须针对海绵城市各类项目的特点以及不同企业的自身条件和优势,探索不同阶段、面对不同主体下的运行模式,否则将很难形成持续的市场化推进力。

五、海绵城市项目在我国实行存量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操作层面缺乏可行性论证和实证研究

(一)建设运营模式

1.政府购买服务型,项目公司进行设计、建设、资金筹措和运营。这一类型的项目有可能出现项目资产所有权所属对运营服务价格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加大财政支出以及公私部门之间风险分配的纠纷,有悖于海绵城市PPP模式实现政府建设与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关于所有权的配置问题,即使是PPP模式做得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对所有权配置的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研究,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还很欠缺。

2.消费者付费型。政府部门仅参与项目计划和许可,项目公司独立进行设计,资金筹措和运营通过收费收回投资和实现利润。需要注意的是,海绵城市涉及的生态水基础设施服务如何与消费者的间接付费合理联系是难点之一。宏观上讲,这是一个在分税制基础上跨区域的水生态系统治理问题,决定了社会资本进入海绵城市建设的方式、数量和质量。而方式、数量和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海绵城市的进度和成效。

(二)监管层面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的水生态质量信息问题需要智慧城市系统大数据支撑和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监测与信息传导,以提高政府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的质量和效率。从我国目前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看,很多城市还不具备提供大数据支撑和物联网技术的能力,由此必将为海绵城市项目的整体启动和运行带来影响。此外,从项目后评价层面的角度讲,PPP项目绩效指标多以问卷调查、模型计算归纳得出,很难动态纠正项目过程中的错漏,并且PPP的绩效指标体系也不尽完善。

六、对策

解决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诸多潜在问题是多方参与的一个系统方案,涉及法律体系、公共政策、技术体系、管理机制、公众参与等多个层面,最终这些层面的问题都将归结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因此明确分类管理是重要前提。

第一,推进PPP项目VFM评价体系建设,建立适用于我国水生态基础设施的计算条件和指标参数,为VFM执行制定统一的量化范围和标准,科学计算以往管理体制下政府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支出总量和采取PPP模式政府的支出总量。第二,每个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象水文条件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要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具体项目立项的可行性,以分区目标、用地分类目标、用地控制指标为基础,综合考虑现有的灰色基础设施的运行能力与拟建的绿色基础设施的运行能力,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海绵城市所涵盖的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有机融合的问题。因此要设立协调机构,协调住建、水利、财政、环保、交通、农林、气象、规划等部门,建立区域协调管理机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第三,加快开展LID技术应用研究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工作,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本土化的设计能力。第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分类管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很多城市组建了投资建设公司,对基础设施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上市,但是这些举措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有效管理的问题,对社会资本进入公共项目的作用很有限。海绵城市建设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其所涉及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系统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部分项目属于非盈利性质,有些又属于盈利性质,因此必须区分海绵城市的项目组成并实行分类管理。比如,以非盈利性质项目为主的政府投资建设管理与以盈利性质项目为主的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必须分离管理,即以城司为代表的地方融资平台和SPV共生的局面,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主体权责,保障海绵城市PPP模式的政府一方、项目一方和社会资本一方等各主体的利益。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和经营权有偿转让机制,促使政府投资从经营性水生态基础设施领域稳妥、有序地部分退出。此外还应完善金融市场,特别是要与发展银行、保险、信托、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开展海绵城市项目在我国实行存量资产证券化的实证研究工作。第五,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征收雨水排放费的法律法规。我国对于海绵城市项目的服务定价研究需要与监管环节相联系,结合实际数据研究并制定雨水排放标准,并对现有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加以改进和完善,确保政府对海绵城市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合理。第六,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变的进度,特别是要加快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的信息应达到实时网上公开化,让公众能够分享海绵城市项目的规划、设计、融资、建设及运营信息,这对于推进社会资本投入、加快混合制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第七,加强对海绵城市PPP项目的后评价实证研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海绵城市PPP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积累理论与实践经验。

综上,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规划部门、项目公司、业界和社会资本必须针对本地实际,在建设模式、技术体系、城市管理体制等方面积极创新实践,这是推M海绵城市建设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2]叶晓东.海绵城市实施途径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6(2):51-57.

[3]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6):26-36.

[4]胡振.公私合作项目范式选择研究――以日本案例为研究对象[J].公共管理学报,2010(3):13-121.

[5]何常清.以控制指标的分区分类落实引导海绵城市建设[J].江苏城市规划,2016(2):38-39.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篇4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园林工程;应用可行性;应用措施

1引言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地对城市洪雨水进行管理的一种新概念,目前,在许多城市已经被投入使用,它很好地解决了城市突出的水问题,以及生态和环境问题,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而海绵城市理念的实现正是通过大量的植被种植,因此,政府应加强园林工程的建设,最大限度地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进一步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布局,为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做好提供充分的保障。接下来,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运用做了详细的阐述。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中应用的价值

海绵城市不仅是自然环保理念的综合体现,也是改变城市道路积水、规避房屋倒灌现象、缓解热岛效应、降低污水排泄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项目工程,对城市形象、城市宜居性、城市功能等都会存在积极影响。从城市形象来看,很多多雨城市、地势低洼城市、径流量较多城市遭遇强降雨时,容易出现雨水“漫城”的现象,给外地游客留下负面影响,对城市排水泄洪能力存在担忧,尤其是在雨水挤占污水、恶臭水体排泄通道下,可能会造成恶臭水体堆积在路面上,给游客留下“味道”上的深刻印象,借助海绵理念的渗透,路面沉积水可以很好地渗透到地下,污水、恶臭水体可以得到有效净化,运用绿植增强城市抗洪、抗涝能力下,还可以贯彻绿城理念,进一步改观城市面貌形象,从城市宜居性来看,城市道路积水不仅会阻碍交通,飞溅水沾湿行人衣服,内涝型城市直接对城市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除了直接停产外,一楼居民、商店等可能在雨水作用下被浸泡,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借助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理念,可以蓄积与排泄相结合,增强城市抗洪抗涝能力,渗水与滞水相结合,减少城市积水现象,透过净水与用水相结合,还可以减少城市污水、黑臭水体,通过“蓄水反补”,缓解城市温岛效应,城市宜居性大幅度增加,从城市功能来看,传统城市对雨水、径流水、生产生活废水等的处理较为被动,大量消耗净水,排泄污水,雨季来临时,下水道、水渠、湖泊等泄洪能力较差下,很容易出现洪涝,另外,城市化的进程中,热岛效应日益显著,在夏天,城市内温度普遍较高,再加上大量空调外机,室外温度进一步被拉高,借助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城市抗洪、泄洪功能得到统筹规划,路面积水问题得到很好的治理,在夏季,蓄积的水体可以通过“蒸发吸热”的形式降低城市温度,大量绿植的运用既可以起到绿景作用,又可以为室外群众提供绿茵场地,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宜居性、完善城市功能,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工程存在现实价值。

3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可行性分析

影响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运用的质量主要是有城市信息了解程度、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规范性、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城市信息了解程度来看,不同城市呈现不同城市信息,对海绵城市理念的需求程度、需求目标、规划方案也会存在差异,在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时,应当注重城市信息了解,根据城市现状,了解境内水体、地势、污水排泄通道、气候类型、城市布局等信息,以此为基础,评价泄洪压力、降温需求、植物栽植要求、空间规划要求、黑臭水体净化压力、海绵城市改造成本等信息,鉴于此,一般可以充分保障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与待改造城市适配性,不仅可以规避后期建设风险,还可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能对城市发挥应有的效果。从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规范性来看,应用海绵城市理念,需要重视决策会议、方案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工程验收等流程,决策会议是评估资金、成本效益、风险等与城市建设是否相协调,对后续专项市政建设资金划拨等工作具有奠定作用,方案设计是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将海绵城市理念转化为具体方案的过程,对后续施工过程具有指导价值,方案可行性论证在方案设计完成后,对成本、风险、工期等状况论证可行性,避免设计方案与城市规划矛盾,或建设成本超出专项资金总额等,工程建设质量可以通过现场监督、建设公司资质审核、定期验收已完成工程量等形式保障施工质量,避免设计方案与施工实际现状脱节,预期目标无法得到实现,工程验收是在工程结束后,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考虑到海绵城市理念的特殊性,可以延长验收期限,或延长追责期限,便于综合考虑工程家建设质量。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工程大部分需要长期维护,另外,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并非独立时,该项市政工程一般与当地地理水文、人文活动、城市基建等息息相关,因而,海绵城市需要具备持续存在能力及拓展能力。从持续存在来看,海绵城市体系初步落实后,市政府应划拨专项资金,委托工程管理人员,修缮绿植、疏浚淤泥、监督黑臭水体净化公司等,从拓展能力来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呈现不断扩充的姿态,海绵城市体系应当具备可拓展能力,同步城市拓展,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综上所述,市政府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时,注意城市信息了解程度、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规范性、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可以充分保障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质量。

4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具体措施

4.1选取与城市环境和气候相适应的植被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将水分进行有效的储存和排放,从而对雨洪水进行有效的利用,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当前任丘市在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有关要求时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了园林工程建设中,采取了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设了众多的集雨型绿地,这有效地解决了任丘市水资源短缺以及减轻排水系统运营压力。但海绵理论的运用离不开绿色植被的支持,如果任丘市政府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植物用于园林建设中,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园林建设的蓄水能力。所以,政府在建设园林工程之前,首先应选取任丘市环境和气候相适应的植被进行种植,促进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政府首先应对所在城市的环境,气候以及年降水量的分布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紧接着,应聘请相关的植被和海绵城市研究专家,结合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对植被进行合理的选择。可以先设立植被实验室,进行小面积的植被种植和试错,并且采取植物快速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和生物滞留技术对植物材料进行有效的测定,可以将植物置于干旱,适中,水淹的三种条件下,利用植物荧光仪测定在这三种条件下成熟植物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值,并且详细记录每一种植物材料叶片在三种条件下的荧光产量,然后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在保证实验数据准确的情况下测试植被的抗旱性和抗涝性,此外,还应充分考虑植物材料本身的根系发达程度和自身繁殖能力,对植物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根系稳定程度和生长繁殖速度进行测量,并且选取一个恒定的参考标准。而就任丘市海绵型植物园植物的选择来看,其在栽植水生植物时就选择了抗旱性,抗涝性强,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的植被(芦苇、千屈菜)种植,这既营造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而且也起到了雨水储蓄净化的功能。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因地制宜选择栽种植物,可以将园林景观中植被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打造一块巨大的海绵,解决城市的各种水资源问题,促进城市的不断建设和发展。

4.2建设可渗透地面,为植被提供充足的水分,加强储水和排水效果

海绵城市的整体布局思路主要包括“渗,滞,蓄,净,用,排”等六个步骤,这同样适用于市政园林工程的建设,因此,针对渗的工程,政府应积极地财务措施,建设可渗透地面,从源头减少径流,净化初雨污染,促进海绵城市在市政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而可渗透路面是指采用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和透水性能强的材料所铺设的地面,雨水通过这样的地面可以很好地往下层进行渗透,从而大大解决地面积水的问题。以海绵型植物园的建设为例,其位于任丘市京开道以西,北环路已北,整片园区共占地36.19公顷,其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创造了河、湖、岛相连的格局。植物园在修建过程中全园铺装面积51331.58m2,透水铺装面积33793.54m2,透水砖应用比例为65.83%,正是这些可渗透地面使得植物园做到了水能存得住,大雨排的出。现如今,新建道路中华西路、昆仑南道、渤海西路、会战北道、泰山北道等9条道和植物园园、站前公园张华绿色家园等9处公园采用透水铺装材料。主要的三种可渗透路面分别是透水砖路面,透水混凝土路面以及嵌草砖路面,因此,在铺设可渗透地面时,应根据园林景观工程的具体位置以及地形地貌采取合适的路面进行铺设,可以在人行路和园林广场中铺设透水砖路面,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置一定的路面坡度,在坡向道路两侧采用嵌草砖路面,这样既可以在降雨时,通过路面坡度将雨水进行有效的渗透,解决地面积水问题,还可以起到美化园林景观的作用,实现有效地渗水排水。

4.3采用下凹型绿地,打造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指自然形成或者人工挖掘的浅凹性绿地,主要用于汇集和吸收地面的雨水,并且通过植被和沙土将雨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到土壤当中,很好的涵养园林植被,促进其茁壮成长。因此,可以即利用雨水花园这一特点,在市政园林景观的工程中采用下凹型绿地,打造雨水花园,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例如,张华绿色家园公园根据现状地形做的下凹性绿地,设计时在雨水花园区域底层铺设了碎石,上层铺设了上层铺卵石及散铺种植土,并种植半湿生植物,这样可以在下雨时将雨水汇集到雨水花园中形成雨季池塘景观,有效增加了公园的观赏性。与此同时,还可以考虑在其表面覆盖一些净化能力强的沙子,有效地去除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净化水资源,在此基础上,在地下铺设与其相通的管道,将净化过的水用于补给景观用水,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这种下凹型绿地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蓄水和净化水的功效,还可以通过其表面植被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有效地改善环境,美化整个园林景观,将海绵城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促进城市的绿色建设。

4.4在植被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植草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城市的内涝一直以来都深深困扰着城市管理者,其具有积水量大,积水面积广的特点,在段短时间内很难进行解决,而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生态植草沟是一项十分有效地设施,因此,可以在市政园林景观植被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植草沟,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例如,植草沟是种有植被的地表浅沟,可以收集,输送和排放雨水,并且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与雨水花园类似,但植草沟的成本较低,且能够较好地美化园林景观,但铺设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铺设时应充分结合地形,可以在市政园林景观中不透水的路面再用干式植草沟进行铺设,并且聘请相关的园林设计和植被铺设人员,将植草沟的断面形式设计成三角形或者梯形,并且控制植草沟的边坡坡度,如果坡度较大,可以采用阶梯式的方法进行铺设,同时控制植草沟的深度和宽度,不断地进行实验,确保其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排放水资源,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植草沟可以用于衔接其他的单项设施,比如城市的雨水管道系统和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等,所以,可以将生态植草沟与雨水管道联合应用,发挥其最大的效果。通过在市政园林景观中建设生态植草沟,不仅可以很好地将其与外界雨水管道系统进行连接,最大限度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还可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与建设。

4.5注重园林工程和天然水体的保护,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如今,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各个城市内部的天然水体也遭受的很大的破坏,并且严重影响了生态的平衡,因此,要想促进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对天然水体和园林工程的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市政园林工程的建设当中,大部分的水景观都是人造的水体景观,这在日常的管理和运行当中具有很大的经济和水资源消耗,完全不符合海绵城市的新理念,因此,应注重对天然水体的引用,可以设置管道,将城市内部的天然水体输送到每个园林景观当中,利用天然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来形成自然的美丽景观,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很大的费用和水资源,还可以有效地补充地下水,实现自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应意识到,市政园林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长时间的维护和运营,才可以真正地建海绵城市。所以,政府还应积极地采取措施加强对市政园林工程的维修和保养,可以派遣专业的植被修剪人员对园林植被进行定期的修剪和改造,将植被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还可以个聘请专业的维修人员对可渗透路面,植草沟等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一旦出现路面损坏等问题,及时地采取措施加以完善,提升整个市政园林景观的质量,促进海绵城市的形成。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我是个贼”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绩效亮点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按照中共北海市委员会 北海市人民政府督查绩效考评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2020年度绩效宣传展示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现将我局2020年度绩效工作亮点以及突出成绩总结如下:

一、继续推进冯家江湿地公园建设,打造生态综合治理典型样板

2020年我市继续推进自治区以及北海市生态立市示范项目——北海市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该项目以“治污、生态、为民”为主线开展生态治理,对改善冯家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好银滩和红树林、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自2018年12月开工以来,经过2年艰苦卓绝的努力,项目约6000亩用地范围已全面建成投入试运营,冯家江流域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翩翩,“治污、生态、为民”成效显著。项目计划于2021年1月中旬正式开园对公众开放,为广大市民享受美好生活提供高品质的绿色生态活动空间。

北海市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作为国内首个近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我市已组织申报了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自治区宜居城市示范项目,我局将继续探索总结可复制推广的治理模式和经验,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建设银滩西区滨海绿道项目,打造沿海美丽风光带

2020年我市推进银滩区域改造工作,其中由我局作为责任单位推进的银滩西区滨海绿道项目,国际客运码头至银滩公园段于今年11月已顺利建设完成。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绿道、人行栈道、绿化、标识系统、公共设施及市政配套等。银滩西区滨海绿道项目位于我市著名景点银滩公园、海滩公园北面,是承接各地游客的重要通道。通过项目建设,银滩区域城市景观得到了大幅提升,沿途景色宜人,沿海风光特色鲜明,有望成为我市未来又一个“网红”打卡胜地。对我市旅游发展、城市象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为民办实事,全面推进背街小巷改造工程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北海市住建局积极推进背街小巷提升畅通行动,背街小巷改造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改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和阻力,我市领导及各有关责任单位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督促指导,并赴现场督查,最终我市背街小巷完成了“脱胎换骨”式地改变。截至目前,全市背街小巷改造任务1887条已基本完工,分批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抓好背街小巷的改造,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此举聚焦并及时解决好了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切实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推进城市更新,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2020年,我局响应国家、自治区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号召,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推进城市更新,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0年是我市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第一年,我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为原则,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解决群众困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目,组织开展该项工作,大力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目前,我市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涉及老旧小区33个,共计3585户,小区开工率100%,户数开工率100%。我局将继续加强监督指导工作,协调各辖县(区)项目业主加快推进项目改造工程进度,按时保质保量完工。争取春节前让部分群众体验到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五、推进宜居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建设,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

2020年我局努力推进宜居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作为城乡建设管理大会战项目管理办公室,共计统筹推进68个城乡建设管理大会战项目,由我局作为责任单位具体推进的绩效项目共45个,包括市政道路23条,桥梁3座,排水设施5项,供水设施7个,公园广场、绿地项目4个,综合治理改造3项。截至目前,已建成湘潭路(新世纪大道至江苏路)等一批项目。西村港跨海大桥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其他项目也在开展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通过不断建设完善我市城市基础设施,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我市已经实现全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设要求,完成了海绵城市评估工作。做到了城市海绵化,城市功能和品质进一步提升,今后我市将继续坚持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我市发展中。

六、率先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持续加大管网建设力度

我市已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市的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17个建制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污水处理规模总共为1.95万吨/日。按照规划,银滩镇、侨港镇、平阳镇、兴港镇、廉州镇等5个镇根据实际情况将污水接入城市(县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我市已实现所有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目标。

目前,我市已建成镇级污水管网约90公里。2020年计划建设35公里,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市镇级污水管网已经完成35公里,提前完成建设计划。为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优化获得用水办理流程,达成营商环境任务目标

2020年我市持续优化获得用水服务。大力实施“三免三零三个一”创新服务,“三免”即免外线费用、免行政审批、免打扰服务,“三零”即对供水管径50厘米以下的小型工程实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三个一”即一表式申请、一个环节、一站式服务。目前我市获得用水优化为2个环节,其中依托联审平台实施一站式服务,优化为供水接入1个环节。无外线工程承诺3个工作日办结,有外线工程承诺6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中用水报装环节承诺2个工作日内完成,2020年办理项目均在承诺时限内完成,达到自治区目标要求。2019年第三方评估我市用水报装成本占人均年收入的17.6%,2020年我市在2019年免外线费用的基础上,对50厘米以下管径的小型工程实行零投资的优化举措,用水报装成本占比优于17.6%(2020年具体数据测算,需待第三方评估标准明确后方能准确计算);全市各供水企业均已实现掌上移动报装、查询、缴费等业务办理。截至目前,我市获得用水各项指标已全部达到自治区目标要求。

八、大力推进农村公共照明,构建优美农村居住环境

我市2020年自治区为民办实事之农村公共照明项目任务33个。截至12月3日,我局已推进完成农村公共照明项目40个,完成率达121.2%,完成投资率251.5%,领先全区平均水平。

农村公共照明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对路灯照明项目需求、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为更好为民办实事、让更多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怀,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我市积极筹措市本级配套资金,全力推进村庄公共照明路灯工程。2017年至今,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组织实施158个村庄公共照明工程,共安装了约1500盏太阳能路灯,受益群众约1万户,每年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九、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近几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主动作为、创新举措,大力推进我市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20年12月2日,我市培育了2个部级特色小城镇、4个自治区级第一批特色小镇,1个自治区级第二批特色小镇,还有6个市级特色小镇,其中2个广西特色小镇已转入建设阶段,2个广西特色小镇已通过自治区验收评估,在全区排名靠前。合浦县月饼小镇建设成效显著,多次获得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充分肯定,2020年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在我市召开全区特色小镇现场培训会,我市市政府副秘书长严廷宇、合浦县政府领导分别作经验交流发言。

十、加快推进公租房项目建设,缓解房源不足问题

目前我市政府投资面向社会的公租房可供分配房源不足,为缓解这一突出问题,满足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需求,需尽快地供给公租房房源。我局监督和指导建设单位加快工程建设,不定期深入2020年续建的江苏路公租房项目三期工程的施工现场,积极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建设单位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通过采取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加大人力投入、制定施工倒排表等有效措施,在确保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推进江苏路公租房项目三期工程建设。江苏路公租房项目三期工程于2019年11月开工建设公租房房源990套(共2栋楼),总投资18000万元,原计划2020年完成50%主体、年内完成投资6000万元。通过多方努力,截至2020年11月底,江苏路公租房项目三期工程主体已全部成功封顶,砌体基本施工完成并进入装修阶段,年内完成投资9800万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0800万元,超额完成原计划进度的163.33%。

十一、推进智慧工地建设,促进监管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为改变建筑施工行业工程项目多、监管人员少的局面,同时也为尽可能减少过多的检查影响项目施工进度,2020年初我市在全广西区地级市中率先推广包含建筑市场、质量、安全、扬尘防治、工程进度、危大工程管理、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诚信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全过程监管的智慧工地建设。利用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推广应用信息化管理和物联网智能技术及相应设备,通过该平台的视频监控、扬尘噪声监控、危大工程管理、安全监督、劳务实名制管理等5大模块,可实现对工程项目人员、机械、物料、环境等环节全天候、全过程的不间断监测,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异常情况和预测预警,及时发现工程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指导相关处理工作,实现政府、企业、施工部们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了我市建筑施工行业监管服务效能和企业生产力、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了施工现场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我市目前已有65个建设工程项目接入北海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为推动北海市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实施,2020年11月26日-12月1日,我局分四批次组织开展了北海市智慧工地平台系统培训,建筑企业30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同时我局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回去后自行组织企业和项目部进行宣传和学习。下一步,我局将继续督促符合纳入智慧工地建设范围的工程项目接入北海市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

十二、优化全流程电子招投标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011年北海市在广西率先实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为继续营造公平、开放的招投标环境,我局继续优化全流程电子招投标服务,着力打造开放、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市场,坚决杜绝地方保护,助力“三企入桂”有关项目落地建设,“三企入桂”招商项目惠科电子产业新城项目S5地块项目通过全流程电子招投标,

十三、推进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企业及从业人员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我局根据《北海市建筑市场信用管理试行办法》(北建施〔2010〕151号),对在本市从事建筑活动的施工总承包、监理企业信用行为进行管理。今年我局已开展近三年企业、个人信用记录、收集的工作,待信用评价工作完成后,将企业年度诚信等级在局网站。监管评价等级分为:A 、B、C、D四级。A级表示信用优秀(优),B级表示信用良好(良),C级表示信用中等(中),D级表示信用较差(差)。目前我市施工总承包企业A级企业10家,B级企业58家,C级企业42家,D级企业23家。监理企业A级企业2家,B级企业27家,C级企业30家,D级企业3家。

将诚信评价结果与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相挂钩,实行“两场联动”,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建立北海市建筑市场“黑名单”制度,对建筑市场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施市场禁入,暂停其一段时期内开发、承接新工程的资格,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以儆效尤。

十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建设宜居城市

按照《广西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二十七条要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2020年以来,我市报建的69个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均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筑面积为263.8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绿色建筑14个,建筑面积达36.7万平方米)。

十五、多措并举,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全面推进房地产领域复产复工工作

一是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疫情防控物资紧缺问题。面对我市房地产及物业企业面临防护物资和消杀物资紧缺问题,我局主动对接社会爱心企业,协助落实一批消毒物资向1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156个物业小区发放,极大缓解了企业消毒物资紧缺状况。同时,积极对接自治区住建厅,为我市房地产企业协调落实了2万多只口罩,切实为房地产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提供帮助。此外,我局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在查询汇总165个户数超过1000户的大型住宅小区数据后,积极对接协调上级防疫部门,申请一批消毒物资向58个特大多户的物业小区发放。二是认真推动房地产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印发了《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房地产企业和房建市政工程项目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北建房〔2020〕53号),在切实做好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同时,集中推进全市房地产企业(包含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安全有序复工。三是实施开展“走企连心解困”行动。根据《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落实“走企连心解困行动”工作方案》,我科室会同相关业务科室走访调研了139家房地产企业,听取了解企业防疫物资储备情况、复工复产情况、销售进度以及遇到的政策难点和销售压力等情况,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并形成季度走访机制。

(二)积极缓解疫情对房地产销售市场影响

结合房地产市场销售下行压力大的突出问题,我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门部署研究建设北海市房地产网上展销平台工作。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制订分步开发计划,以微信小程序和手机APP应用为载体,成功搭建“北海市房地产网上展销平台”,聚集“项目信息”、“需求”、“预约看房”、“便民中心”等模块,目前已入驻47家房地产企业,汇集了51个优质项目,并在官方站点、官方微信、北海365网、《中国建设报》等媒体上对该平台进行全面宣传。打造了集宣传、展示房地产项目的销售平台,进一步促进房地产线上线下销售。

(三)统筹推进房屋智慧系统建设

2020年以来,我局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落实专项资金,统筹兼推进全新的房屋智慧系统建设。通过引入互联网+、大数据、手机应用软件APP、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手段,积极推进房屋交易管理的“掌上办理、不见面审批”,全面提升我市房屋交易“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目前该系统主要模块已进入上线测试阶段。

(四)加强房地产市场综合整治

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系统,联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开展房地产在售项目、房地产中介机构检查,重点打击“未批先售”、“虚假宣传”、“价外收费”等违法行为。截止目前,共检查65个房地产在售项目、90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并积极向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移交14条房地产领域相关线索。

十六、全力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

2020年,我局承担全市453个物业小区点位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任务。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我局印发了《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展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物业)小区管理专项整改工作方案》、《北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物业小区管理整治提升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及《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物业小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督促检查的通知》(北建房〔2020〕127号)等文件,集中开展物业管理区域综合整治工作,并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物业小区管理整治提升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5个督查小组对全市453个物业小区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和整治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物业小区当场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完成整改。截至10月31日,我局共对453个物业小区开展了三轮的专项整改工作,前后发出书面整改通知书672份。“双创工作”获得各单及广大群众的认可,并得到市创城办红榜表扬2次。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篇6

认真组织和规范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通过病原监测全面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病原分布和流行趋势,及时消除疫情隐患;通过抗体监测有效评估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及猪瘟等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效果,为科学免疫提供监测依据;定期分析评估动物疫情,把握疫情动态,科学判断防控形势,开展预警预报工作,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根据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情况,积极探索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模式。

二、基本原则

1、市级监测和县级监测相结合。市级计划由市农委按照全省计划统一制定下发,各区县要做好监测所需采样工作。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按照市农委的部署,对各区县重点区域的重点动物疫病开展直接采样监测和分析。

2、定点监测与全面监测相结合。各区县应根据本行政区域动物疫病流行特点,设立固定监测点,实行定时、定点、定量和定性持续监测。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后,分别开展一次全面集中监测工作。

3、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市级和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收汇总分析各县监测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动物疫病流行趋势、疫情特点,做好动物疫病主动监测,设置主动监测点,同时,加强对染病及不明原因死亡动物的检测诊断与报告,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相结合。各区县要按照全市动物疫病监测计划,按月度完成常规监测任务。对突发主要动物疫病和新发动物疫病,要及时组织开展应急监测。

4、抗体监测与病原监测相结合。通过免疫抗体监测,及时评估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效果,对监测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的,分析原因并及时组织补免和强化免疫;通过开展病原学监测,及时掌握动物疫情动态和病原分布情况,分析和把握主要动物疫病流行趋势。

5、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开展针对性的监测,通过监测发现疫情并预警,将疫情消灭于萌芽状态。

三、职责分工

1、市农委主管全市动物疫情监测工作,负责制定、调整年度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动物疫情监测结果;组织相关实验室对主要动物疫病开展抽检。

2、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市2012年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开展全市春秋两季集中监测样品的检测,及时汇总分析全市监测数据并上报监测结果。

3、各区县农委(畜牧兽医局)、歙县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依据全市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负责制定年度监测方案并组织开展监测工作,承担全市春秋两季集中监测样品采集和送检工作,各区县监测方案于4月31日前报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四、重点工作安排

1、设立市级固定监测点。各区县根据自身动物养殖情况、流通模式和地理环境,分别设立1-2个畜禽市级固定监测点,由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每季度开展一次直接采样监测,重点监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固定监测点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与监测方案一并报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做好监测工作。各区县要按照全市监测计划,按时完成下列工作:

(1)集中监测样品的采集与送检。按时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春秋两季集中监测样品的采集工作,并分别于5月20日和10月21日前,将样品与抽(采)样单(附表1)及采样汇总表(电子版)(附表2)送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组织开展主要动物疫病常规监测工作。各区县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常规监测工作。

(3)做好家畜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监测工作。

(4)按时完成牛海绵状脑病外来动物疫病样品的采集送检工作。

上述各动物疫病的监测计划详见附件1-2。

3、各区县根据全年监测工作需要,及时上报诊断试剂订购计划至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诊断试剂所需经费由各区县财政自行解决。

五、监测结果报告及处理

1、各区县要按时通过“全国动物疫情监测和疫情信息系统”向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上报疫情监测结果和动物疫情信息;每个季度报送一次动物疫情监测和疫情总结及疫情分析评估报告。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篇7

作为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在开展抗震自救和及时恢复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同时,决心秉承学校关怀社会、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肩负起大学的社会责任,努力为灾区恢复重建作出四川大学的最大贡献。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学校就组织师生积极开展爱心捐助,全校捐款近600万元,捐赠物资价值超过2000万元。学校四个医院共收治灾区危重伤员近3000人,其中华西医院共收治灾区危重伤员2600多人,组织2万多人次志愿者分赴灾区提供医疗、排险、心理咨询等多方面服务。

此外,四川大学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迅即出台启动了一系列地震灾区受灾学生救助计划。旨在通过实施这些关爱举措和救助计划,帮扶受灾师生,把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各界的温暖以及四川大学的“大爱”送到灾区学生心中。

2008年5月16日,四川大学正式启动“地震灾区受灾收养孤儿学童亲情资助计划”。该项资助计划公布后,迅速得到全校教职工的热烈响应,广大教职工纷纷向学校表达收养地震灾区孤儿学童的愿望,帮助他们摆脱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痛苦,为他们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为地震灾区的人民献上一份爱心。目前,四川大学工会已正式发出《关于收养地震灾区孤儿相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收养人条件和收养程序,公布了报名地点和电话,正式开始接受教职工报名。

2008年5月18日,四川大学正式宣布启动“地震灾区受灾考生关爱计划”。其主要内容为:来自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的普通类本科考生,凡报考四川大学,只要符合教育部、四川省高考招生录取政策,四川大学将优先录取。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特别优秀的考生,凡报考四川大学并符合教育部、四川省相关规定的,四川大学将破格录取。在抗震救灾中,因抢救和保护国家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而牺牲的英烈子女,为保护学生而光荣献身的学校教职工子女,凡报考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将给予特殊政策照顾。来自灾区并且家庭受到地震伤害或失去亲人的考生进入四川大学后,学校还将对其实施经济援助,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四川大学承诺,学校决不让任何一名考入四川大学的灾区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面对灾难,四川大学还将学校支援灾区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北川、青川、汉旺、什邡等重灾区的恢复重建上,很快与重灾区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并在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与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2008年5月29日,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率领学校灾后重建联合调研组冒雨奔赴地震重灾区什邡市,与什邡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全面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内容,在医疗卫生防疫方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和华西第二医院分别将什邡市人民医院和什邡市妇幼保健院作为辅导医院,在人员培训、医疗设备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智力支持;学校将组织一支由心理专家组成的心灵重建顾问团对什邡重灾区群众进行灾后心理辅导和矫正;同时,学校还将派遣防疫专家和组织一批医疗卫生志愿者深入什邡开展医疗卫生及灾后防疫工作。在学校重建方面,四川大学将向什邡市提供师资培训方面的支持,并对2008年什邡籍高考考生在招生录取方面给予支持。在灾后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四川大学将派出一支规划设计方面的专家队伍,对什邡市灾后重建的规划设计、选址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在发展恢复经济方面,四川大学将组织有关专家帮助什邡制定产业重建方案和企业生产恢复计划,并抽调一批经济专家组成顾问团帮助什邡制定经济结构优化方案,尽快恢复其经济活力。

2008年6月4日至5日,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常务副校长李光宪教授率四川大学灾后重建规划环评专家组行,赴广元市青川县地震重灾区开展灾后重建规划环境评估。专家组由四川大学环境、山地灾害、建筑、生态、水文、水资源等学科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冒着余震的危险,实地考察了青川县关庄镇、红光乡堰塞湖、县城所在地的乔庄镇狮子岭等地震灾害现场,听取了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汇报。此次四川大学专家组到青川县实地考察,旨在系统考察研究青川灾区生态环境现状、历史演进轨迹,探寻生态环境发展规律;深入实地考察调研青川县情,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对灾后重建的县城选址及其环境状况进行专题调研,综合考量生态、环境、政治、经济等要素,切实提出“优和次优”供选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008年6月19日,为落实《四川大学援助绵竹市灾后重建框架协议》,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教授率我校公共政策专家组奔赴重灾区绵竹市,就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等情况进行调研。专家组在与绵竹市相关负责人座谈后,实地考察了遵道镇、九龙镇、汉旺镇等,并深入受灾群众安置点进行访谈调研。专家组将据此形成对策建议,为绵竹市居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政策参考。

为了帮助地震灾区有计划,有系统地恢复重建,四川大学还启动实施了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行动计划,决心以学校的学科、人才、科技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优势,积极联合海内外一流大学和企业、广大校友和校董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在海内外各界朋友的倾情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举全校之力,全面、全力、全程、深入地参加灾区重建工作。

海绵城市监测评估篇8

1.1土样采集为检测珠三角土壤元素变化,2001年建立了珠三角核心区的生态地球化学监控网络,共布设了98个监控点,以土壤为监控介质,以约160km2/点为监控点密度,土壤样点分布见图1。2007年对“监控网络”同点位表层土壤样品进行了采集。2001年和2007年,在监控点上分别采集了0~20cm的表层土壤样品。每个土壤样点均由4个副样混合组成,样品在常温下(20~24℃)风干,除去石子或其它杂物;土壤混合样过2mm的聚乙烯筛,然后在玛瑙研钵中研磨,过0.149mm筛[26]。为消除不同年份间的分析系统误差,2007年采集的“监控网络”表层土壤样品与2001年副样进行同批次分析。全部样品预处理后,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廊坊物化探研究所进行分析测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土壤重金属Cd的全量。分析过程中进行分析质量监控,分别插入8%的GSS-1、GSS-2、GSS-3和GSS-8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5%的密码重复样,监控样的分析数据显示样品分析质量符合《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27]。

1.2土壤重金属累积速率估算模型工业化程度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对土壤污染的“贡献”就越大,每年对土壤中污染物的叠加,不是等量的,对土壤的污染也不是等速的,而是加速的。因此,可认为土壤的污染过程可归纳为两个阶段:一是加速阶段,二是匀速阶段[29]。有研究表明:10a尺度土壤表层重金属元素积累符合线性关系[30~32]。根据研究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以及人均GDP与环境的关系,2000年以后研究区土壤的污染过程进入匀速阶段[32]。因此,2000年以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符合下式。

1.3土壤重金属时空分布预测模型1)时空模式。对不同时间下变量Z叠加累积速率,预测不同时间下变量Z的空间分布。先将时间ti下位置xj的变量Z,叠加累积速率。2)空时模式。先对变量Z进行空间分布预测,再将各点位的变量Z叠加累积速率,预测变量Z在不同时间下的空间分布。

2结果与讨论

2.1土壤Cd和pH特征2001年和2007年土壤pH和Cd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两期数据的均值多重比较分别见表1、2。从表1可知,2001年和2007年土壤pH的平均值分别为5.65和6.02,属于微酸性土壤。两者均值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表2),pH的均值变化达到显著水平。从表2可知,土壤pH通过Levene检验,显著性为0.099,均值比较选用方差相等条件下的t检验,pH的检验结果拒绝H。假设,即从2001年至2007年研究区土壤pH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上土壤pH有所升高,这与该区土地利用方式包含较多的建筑用地、居民用地、道路用地等,受石灰性填充物的影响较大有关。6a间土壤Cd的平均累积量不变(表1),但是两者均值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表2),Cd的均值变化达到显著水平。从表2可知,Cd没有通过Lev-ene检验,均值比较选用方差不相等条件下的t检验,检验结果拒绝H。假设,即从2001年至2007年该研究区土壤Cd发生了显著变化。2001年和2007年两期次土壤Cd平均含量(0.28mg/kg)是广东土壤背景值(0.06mg/kg)的5倍;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相比较,2001年、2007年两期次土壤Cd平均含量与其相当,但是其最大值分别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3](二级标准)的6倍和3.5倍,表明两期次土壤Cd含量在土壤中富集程度高,且有部分地区Cd含量超过了危害生态安全的阈值。变异系数在某种程度上定量刻画了数据的离散程度和变异性。在本研究中,2007年Cd的变异系数较2001年有降低,但变异水平仍属于强变异,暗示了土壤Cd主要来源于人为成因。以“土壤Cd”和“珠三角”为关键词,对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得出2007年以来珠三角各类土壤中Cd含量(表3)。从表3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珠三角土壤Cd含量有累积趋势,佛山比较突出。

2.2土壤Cd累积速率估算采用土壤重金属累积速率估算模型对研究区各地市土壤Cd进行累积速率估算(表4)。从表4可知,区域性土壤重金属Cd的年均累积速率KC2007-C2001为0.016mg/kg,对比研究区2007年与2012年珠三角工业企业周边蔬菜土壤Cd含量,土壤Cd的年均增长率KC2012-C2007为0.014mg/kg,为成都经济区土壤Cd累积速率的2.7倍[40],这可能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有一定联系。其中,东莞、广州、江门、深圳、中山和珠海土壤中Cd的年累积速率KC2007-C2001分别为0.003、0.004、0.003、0.075、0.017和0.053mg/kg,而佛山、惠州和肇庆土壤Cd的累积速率为负值。假设土壤Cd的本底含量值为2007年土壤Cd最小值,即0.02mg/kg,则36a后土壤Cd含量可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61a后则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若土壤Cd的本底含量值为2007年土壤Cd含量的平均值,即0.28mg/kg,则10a后土壤Cd含量可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45a后则可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土壤标准。

2.3土壤Cd时空分布预测采用“时空模式”和“空时模式”对土壤Cd进行空间预测(图2、3)。从图2、图3可知,2020年土壤Cd的高值空间分布模式主要呈斑块状分布,形成包括佛山-江门-中山在内的连绵区,土壤Cd的低值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南和东北部分。“时空模式”的土壤Cd空间预测(图2),可能是由于各点位叠加的累积速率是各市的平均累积速率,且采用克里金插值进行空间预测时,会产生“平滑效应”,即产生过高或过低估值,该效应在大量的文献中有相关的报道[41~44]。“空时模式”的空间预测(图3),图上有空白点或区,即其值为0。这是由于各点的累积速率不是平均累积速率,而是经过空间预测后,各点位本身的累积速率,导致土壤Cd相对累积量增加或减少的点在未来累积趋势中,其累积趋势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对比“时空模式”和“空时模式”空间预测结果,在时间序列资料较少的情形下,“时空模式”的预测结果较稳健。

2.险管理珠三角土壤Cd污染具有区域性、多源性和复合性。当前及今后中短期,研究区土壤Cd污染依然十分严重,有污染或重度污染的面积占相当比例(图2、3),土壤Cd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区域土壤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应加强土壤Cd环境风险管理,建议以防为主,预防、控制和修复相结合的原则,预防土壤污染,从Cd污染的源头进行控制,防止土壤污染扩散,修复受污染土壤。1)无污染区域——预防策略。从图2、3可知,广州东北部增城和惠州部分地区无土壤Cd污染。该区域土壤Cd污染预防需要建立以法律法规、评价标准、管理政策和公众参与等4个部分为支撑的体系。实行“清洁生产”、“全程控制”、“源头削减”等预防政策,建立和完善环境监管政策与税收政策,建立土壤环境质量例行和动态监控体系及其信息网络共享平台等。2)有污染区域——控制策略。从图2、3可知,广州市、珠海市、东莞部分区域是土壤Cd有污染区域。该区域应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技术途径,降低土壤Cd污染物浓度,从源头进行控制,防止污染扩散或暴露,是一种有效的土壤污染控制策略。通过发展物化控制技术、生物学控制技术,利用功能性植物、微生物资源控制土壤污染,阻断重金属从土壤向地下和地表水体的迁移,削减暴露风险。同时,引导生活和工作于该区域的人们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尽量减少对土壤污染物的暴露和对产于此区域的粮食和蔬菜的食用;鼓励农民在此区域种植非食用的经济作物,防止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3)重污染区域——修复策略。从图2、3可知,南海、番禺、佛山、江门、中山以及东莞部分与广州接壤的区域为土壤Cd重污染区域。该区域受污染的土壤,当其环境、生态和健康风险达到不可接受水平时,需要修复。土壤修复技术发展策略包括绿色与环境友好的生物修复、联合修复、原位修复、基于环境功能修复材料的修复、基于设备化的快速场地修复、土壤修复决策支持系统及修复后评估等技术,为解决农业土壤污染、工业搬迁场地土壤污染、矿区及周边土壤污染及土壤含水层污染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土壤修复技术规范、评价标准和管理政策,以推动土壤环境修复技术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此外,对居住于此区域的人群采取环境移民;禁止当地居民播种粮食作物。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