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8篇

时间:2023-09-03 15:18:19

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篇1

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展

目前高标准农田尚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开展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有关的国土、农业、水利、农发办等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既有交叉又各有侧重。在地方层面,部分省份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如四川、江苏省人民政府分别制定了《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广东省农业部门和国土部门联合制定了《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综合看来,高标准农田应具备以下特征:水资源有保证,农田集中连片且单片规模较大,灌排等农田水利设施达到一定标准,道路通达率较高,林网健全,便于机械化操作、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突出等。多年来,通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的连续投入,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优化了农用地利用结构,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耕地等级和产能。据统计,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1999年的0.53亿hm2增加到2009年的0.59亿hm2,节水灌溉面积从2000年的0.16万hm2提高到2009年的0.26万hm2,粮食单产从1999年的4687.5kg/hm2增加到2009年的4875kg/hm2①。1999—2010年,全国通过土地整治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0.13亿hm2,补充耕地的约340万hm2,农田产出率提高10%!20%,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

2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亟须破解的关键问题

2.1资金投入与耕地资源禀赋不匹配当前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涉农资金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占用税和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10%土地出让收益等,上述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其中,除中央分成的30%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外,大部分资金由各地自行使用。据统计,2009年全国2/3的土地出让收入来源于沿海省份[3]。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出让收入历年排在前列[4],这些地区耕地面积小,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粮食单产较高(表1),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少,资金富余。而河南、黑龙江、吉林、湖北、湖南、新疆等省份土地出让收入较低,耕地面积大或耕地后备资源丰富,农田水利和交通设施不健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粮食单产较低,这些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重,资金缺口大。由此形成了区域间的资金投入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倒挂”现象。

2.2田块破碎度大,权属状况复杂我国耕地形态细碎、零乱,田坎比例超过集约化水平中等国家一倍以上[2],耕地平均地块大小仅为0.087hm2,是荷兰平均地块大小的3.8%。如四川省金堂县的1个土地整治项目区,1农户家庭3口人,承包经营的土地共0.24hm2,却有37块耕地,平均每块不足0.0067hm2[5],不仅不适合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开展规模化作业,对于农户自身来说,由于其承包的耕地零星分布在不同区位,耕种起来也极为不便。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面临的巨大障碍。一方面,为减小田块破碎程度,提高灌溉保证率,确保道路通畅,则必须降低田坎系数、小田并大田,同时修建的灌排设施和道路要占用原有耕地,所有这些都涉及到权属调整工作,牵涉到农民土地权益,十分敏感和复杂,为避免产生纠纷,一些地方开展有关工作时,仅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占用土地进行权属调整,项目区田块较为破碎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通过土地整治完成了权属调整,形成了规范的格网条田,但由于农民承包的土地面积较小,户与户之间又重新筑田埂做界址,土地重新破碎化,有效耕地数量因此减少[6-8]。

2.3投资分散,综合效益难以发挥按照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开展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的工作,包括:国土部门开展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以增加耕地面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主要目标;农业综合开发办安排的土地治理项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农业部门安排的高产创建项目,主要包括推广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综合防控病虫草害、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和推进机械化生产等内容;水利部门安排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目前,除江苏等少数省份整合上述专项资金集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外,多数地区由各部门分别组织开展有关工作,投资分散,投资标准低,难以发挥综合效益。此外,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现象日益普遍,农村劳动力减少导致部分地区农民降低复种指数,或将原来的精耕细作改为粗放式经营,更有甚者撂荒耕地[9-10],这些地区农民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愿非常高,希望借此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加大机械化作业,在有效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但村集体等基层组织怕麻烦,意愿不大,没有及时争取相关部门资金。2.4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不够多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重心放在农田建设方面,对村庄整治、农村环境、交通建设等方面关注度不高。在一些项目区,常常能够看到农田配有建设标准较高的混凝土质田间道,而与田间道对接的村庄道路则高低不平、损毁严重,也常能看到杂树、杂草,垃圾乱倒乱堆等环境不良现象,与新农村建设不相协调[11],且长久下来势必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造成不良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需进一步丰富,有必要与农村公路、沼气建设、危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统筹开展[12]。

3针对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建议

3.1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结合在不改变耕地用途,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适度流转。在此基础上,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真正做到降低田坎系数和田块破碎化程度,建设集中连片的格网条田,进而保障农业规模化作业和经营。此外,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结合,可以有效破解由于农民外出打工造成的复种指数降低、耕地被撂荒等问题,并充分利用在农村留守的有效劳动力。

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篇2

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展

目前高标准农田尚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开展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有关的国土、农业、水利、农发办等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既有交叉又各有侧重。在地方层面,部分省份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如四川、江苏省人民政府分别制定了《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广东省农业部门和国土部门联合制定了《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综合看来,高标准农田应具备以下特征:水资源有保证,农田集中连片且单片规模较大,灌排等农田水利设施达到一定标准,道路通达率较高,林网健全,便于机械化操作、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突出等。多年来,通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的连续投入,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优化了农用地利用结构,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耕地等级和产能。据统计,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1999年的0.53亿hm2增加到2009年的0.59亿hm2,节水灌溉面积从2000年的0.16万hm2提高到2009年的0.26万hm2,粮食单产从1999年的4687.5kg/hm2增加到2009年的4875kg/hm2①。1999—2010年,全国通过土地整治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0.13亿hm2,补充耕地的约340万hm2,农田产出率提高10%!20%,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

2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亟须破解的关键问题

2.1资金投入与耕地资源禀赋不匹配当前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涉农资金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占用税和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10%土地出让收益等,上述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其中,除中央分成的30%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外,大部分资金由各地自行使用。据统计,2009年全国2/3的土地出让收入来源于沿海省份[3]。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出让收入历年排在前列[4],这些地区耕地面积小,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粮食单产较高(表1),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少,资金富余。而河南、黑龙江、吉林、湖北、湖南、新疆等省份土地出让收入较低,耕地面积大或耕地后备资源丰富,农田水利和交通设施不健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粮食单产较低,这些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重,资金缺口大。由此形成了区域间的资金投入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倒挂”现象。

2.2田块破碎度大,权属状况复杂我国耕地形态细碎、零乱,田坎比例超过集约化水平中等国家一倍以上[2],耕地平均地块大小仅为0.087hm2,是荷兰平均地块大小的3.8%。如四川省金堂县的1个土地整治项目区,1农户家庭3口人,承包经营的土地共0.24hm2,却有37块耕地,平均每块不足0.0067hm2[5],不仅不适合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开展规模化作业,对于农户自身来说,由于其承包的耕地零星分布在不同区位,耕种起来也极为不便。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面临的巨大障碍。一方面,为减小田块破碎程度,提高灌溉保证率,确保道路通畅,则必须降低田坎系数、小田并大田,同时修建的灌排设施和道路要占用原有耕地,所有这些都涉及到权属调整工作,牵涉到农民土地权益,十分敏感和复杂,为避免产生纠纷,一些地方开展有关工作时,仅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占用土地进行权属调整,项目区田块较为破碎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通过土地整治完成了权属调整,形成了规范的格网条田,但由于农民承包的土地面积较小,户与户之间又重新筑田埂做界址,土地重新破碎化,有效耕地数量因此减少[6-8]。

2.3投资分散,综合效益难以发挥按照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开展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的工作,包括:国土部门开展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以增加耕地面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主要目标;农业综合开发办安排的土地治理项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农业部门安排的高产创建项目,主要包括推广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综合防控病虫草害、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和推进机械化生产等内容;水利部门安排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目前,除江苏等少数省份整合上述专项资金集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外,多数地区由各部门分别组织开展有关工作,投资分散,投资标准低,难以发挥综合效益。此外,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现象日益普遍,农村劳动力减少导致部分地区农民降低复种指数,或将原来的精耕细作改为粗放式经营,更有甚者撂荒耕地[9-10],这些地区农民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愿非常高,希望借此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加大机械化作业,在有效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但村集体等基层组织怕麻烦,意愿不大,没有及时争取相关部门资金。2.4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不够多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重心放在农田建设方面,对村庄整治、农村环境、交通建设等方面关注度不高。在一些项目区,常常能够看到农田配有建设标准较高的混凝土质田间道,而与田间道对接的村庄道路则高低不平、损毁严重,也常能看到杂树、杂草,垃圾乱倒乱堆等环境不良现象,与新农村建设不相协调[11],且长久下来势必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造成不良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需进一步丰富,有必要与农村公路、沼气建设、危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统筹开展[12]。

3针对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建议

3.1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结合在不改变耕地用途,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适度流转。在此基础上,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真正做到降低田坎系数和田块破碎化程度,建设集中连片的格网条田,进而保障农业规模化作业和经营。此外,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结合,可以有效破解由于农民外出打工造成的复种指数降低、耕地被撂荒等问题,并充分利用在农村留守的有效劳动力。

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篇3

 

为加快推进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14号)和《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赣农规计字〔2020〕2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号)要求,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为适应确保国计民生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粮食产能,进一步优化高标准农田项目布局,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和“两区”实施,提升口粮绝对安全保障水平,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效益明显提升。2021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根据各乡(镇)的申报,建设地点确定在全县14个乡(镇)84个行政村(详见附件1,具体实施地点和面积以上级批复的设计为准)。

三、组织实施

(一)统一规划布局。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和《上犹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文件精神,按照“集中力量、重点投入、综合开发、连片治理”的原则,统一划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布局及重点建设区域,明确2021年度建设计划。

(二)统一建设内容。项目将围绕改善或消除农田主要限制性因素,全面提升农田质量而开展,主要建设内容有: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修复、田间道路整理、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农田输配电建设、建后管护等方面。

(三)统一实施程序。县农业农村局为项目法人单位,统筹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与协调,项目乡(镇)为项目二级法人,负责具体实施。

1.项目申报。由各乡(镇)根据县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关于下达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初步任务的通知》(上高标准农田组字〔2021〕1号)有关目标任务要求,申报本乡(镇)高标准农田实施计划,县农业农村局汇总后报县政府审定,县政府统筹各乡(镇)的申报计划,研究确定本年度项目实施地点和建设规模。

2.建设要求。本年度实施项目的乡(镇)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工作要求完成土地流转或查清土地权属现状。县高标办开展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的招标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县高标办依法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管。县农业农村局与设计、监理等前期工作单位分项目区签订合同,县农业农村局作为一级项目法人,各项目区乡(镇)人民政府作为二级项目法人负责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履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施工法人职责,承担本乡(镇)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责任,在规定时间内督促施工单位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在项目建设工程完工后七天内,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后,按规定向上级部门申请验收。

3.管护要求。项目建设竣工验收后,移交给项目所在乡(镇),由项目所在乡(镇)负责项目的后期管护工作,并与县高标办签订后期管护合同,明确工程设施所有权、使用权,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义务。

4.其他要求。县自然资源局对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开展“上图入库”工作,并划入为基本农田,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加的耕地按规定程序纳入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

(四)加快实施进度。项目建设在晚稻收割后进行,实施面积3万亩(详见附件2)。具体安排如下:

1.2021年3月30日全面落实实施地点和田块,下达年度实施方案,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县农业农村局负责];

2.2021年5月30日前完成勘测和规划设计;完成好规划方案“三进三出”,确定规划方案;乡(镇)、村组完成土地权属登记,明确涉及到的农户及相应田块面积[县农业农村局、项目乡(镇)负责];

3.2021年6月15日前完成初步设计方案评审[县农业农村局、发改委、项目乡(镇)负责];

4.2021年7月15日前完成工程造价预算评审及标段划定报县政府批准后执行[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负责];

5.2021年8月15日前完成监理和施工单位招标并签订承包合同[县农业农村局、项目乡(镇)负责]

6.2021年9月20日前完成田块流转或完成农户同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承诺书签订[项目乡(镇)负责];

7.2021年10月1日前,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施工期到2022年2月底,项目开工前,乡、村明确建后管护员名单,施工过程中作为监督员参与项目建设监管[项目乡(镇)负责];

8.2022年3月15日前,完成单元工程验收及项目初验[项目乡(镇)负责];

9.2022年3月25日前,完成县级验收并移交给项目村,组建县、乡(镇)、村三级建后管护网络;项目建后启动管护工作[县农业农村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项目乡(镇)负责];

10.2022年3月31日前,完成项目竣工验收测量,并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重新分配至农户或与流转的经营户签订协议[县农业农村局、项目乡(镇)负责];

11.2022年4月20日前,完成项目工程结算审计,同期完成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及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县农业农村局、审计局、项目乡(镇)负责];

12.2022年4月30日前申请上级验收[县农业农村局负责];

13.2022年5月15日前完成上图入库及新增耕地核定工作[县自然资源局、项目乡(镇)负责]。

(五)统一项目管理费。项目管理机构参照2017年项目管理办法的标准提取项目管理费,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地考察、评审、检查验收、宣传培训、工程招标、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监管、绩效评价、资金、项目公示和乡村工作经费等项目管理方面的支出。项目管理费从建设资金中提取,约128万元,按项目乡(镇)、村占65%,县农业农村局占35%比例分配,其中乡(镇)、村项目管理费按项目乡(镇)35%,项目村65%比例分配。乡(镇)、村工作经费在宣传发动阶段预付40%,施工单位进场后再付30%,其余30%用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对项目乡(镇)、村的绩效考评。

四、资金保障          

项目计划总投资90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投资8441.1万元(含竣工验收测量、审计等费用),项目前期工作费用430.90万元,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费128.0万元。资金来源于省统筹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作为本项目的资本金和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解决,具体以省财政厅或省高标办下发的文件为准。其中项目前期费、项目监理费、项目管理费、第三方竣工验收等费用按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提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实行县、乡(镇)、村三级“一把手”负责制,成立县、乡(镇)、村三级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县级成立由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审计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市场监管局、扶贫办、人民银行等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由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村参照县一级组织队伍建设,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小组,负责工程施工前期的工作宣传动员、田块丈量明细到户登记造册、配合设计部门做好工程踏勘,协调施工单位与当地村民的关系,协助监理单位和业主监督抓好工程质量,负责项目建设完工后的田块再分配以及带领群众做好工程的长效管护工作等。

(二)明确职责分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建设方案和资金使用计划、日常监管、完善制度、项目验收、督促总结,开展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招标等前期工作,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的支付和监督管理。牵头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项目实施开展年度绩效考核,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开展各环节工作;县发改委负责规划编制、立项申报、设计方案审查批复;县财政局负责工程招标控制价审核;县审计局负责结合统筹整合资金新的规定作为审计依据开展审计工作;县自然资源局负责对项目规划设计期间田块性质的审核把关,全面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有关信息的“上图入库”,并划为基本农田,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按规定程序纳入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县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负责建设方案、工程设计及施工等技术指导和服务;项目乡(镇)政府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责任主体,承担本乡(镇)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职责,在规定时间内督促施工单位全面完成工程建设;成立乡(镇)、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理事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监督小组,负责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纠纷,协调做好工程设计工作;其它成员单位在县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做好相应工作。

(三)强化制度建设。按照《江西省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江西省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9个文件的通知》(赣高标注农田组字〔2017〕1号)等有关规定,加强对资金运行全过程风险防控。建立整合后的项目管理制度、验收考核及奖惩制度,统一规范项目申报、勘察设计、招投标、工程施工、工程监理、检查验收等程序,对项目各环节实行统筹管理,确保整合工作科学、规范、有序推进。在上犹县政府门户网站和主要媒体公开统筹整合使用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实施阳光操作。

(四)实行严格奖惩。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纳入现代农业攻坚战调度和重点督查工作,从提取的项目管理费中切除部分资金对工作力度大、管理规范、成效突出、综合考评靠前的乡(镇)进行奖励(详见附件4)。任务面积3000亩(含)以上的为一类项目乡(镇),1000(含)-3000亩的为二类项目乡(镇),1000亩以下的为三类项目乡(镇)。一类项目乡(镇)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奖励,二类项目乡(镇)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奖励,三类项目乡(镇)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分别给予1万元、0.5万元奖励。对未完成建设任务、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视情况给予组织处理。

 

附件:1.上犹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安排表

2.上犹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工作推进表

3.上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奖励及管护

  方案

4.上犹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考核方案

 

附件1

 

上犹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安排表

单位:亩

项目区名称

序号

行政村

实施面积

陶朱项目区

1

安和村

34.91

2

车田村

158.69

3

富湾村

8.35

4

黄坑村

99.18

5

鄱塘村

14.89

6

陶朱村

256.73

小计

572.75

元鱼项目区

7

伏坳村

141.52

8

黄竹村

581.79

9

群英村

89.09

10

元鱼村

732.97

小计

1545.37

城关项目区

11

中稍村

799.84

12

茶亭村

131.8

13

东门村

31.79

14

南河村

18.29

15

彭洞村

17.19

16

上埠村

106.36

17

石坑村

362.94

18

沿河村

132.16

小计

1600.37

红星项目区

19

红星村

50.13

20

月仔村

32.32

小计

82.45

上丰项目区

21

上丰村

162.99

小计

162.99

新建项目区

22

联群村

154.7

23

上坪村

585.26

24

新建村

379.31

小计

1119.27

水陂项目区

25

水陂村

456.57

26

水径村

484.84

27

洋田村

170

28

竹山村

408.1

小计

1519.51

大潭项目区

29

大潭村

438.85

30

平富村

828.17

31

上寨村

65.18

32

向前村

206.09

33

庄坑村

111.35

34

庄前村

193.88

小计

1843.52

龙田项目区

35

六村村

53.36

36

龙口村

197.82

37

龙田村

128.53

38

乌溪村

266.05

小计

645.76

大安项目区

39

大安村

1257.57

小计

1257.57

石崇项目区

40

社陈村

261.25

41

江头村

82.23

42

麻田村

66.21

43

沙段村

494.05

44

社溪村

612.45

45

石崇村

261.26

小计

1777.45

双溪项目区

46

大布村

119.01

47

大石门村

91.63

48

高洞村

792.27

49

水头村

265.45

50

右溪村

62.08

51

左溪村

37.73

小计

1368.17

金盆项目区

52

金盆村

1198.43

53

太乙村

225.38

54

铁石村

545.57

小计

1969.38

龙门项目区

55

茶坑村

191.04

56

古田村

126.31

57

龙门村

114.24

小计

431.59

横岭项目区

58

横岭村

1282.28

小计

1282.28

龙潭项目区

59

龙潭村

392.21

60

泥坑村

38.67

61

寺下村

302.64

62

坛前村

496.22

63

新华村

181.49

64

新圩村

161.7

65

杨梅村

32.43

小计

1605.36

鹅形项目区

66

鹅形村

64.35

67

双宵村

122.66

小计

187.01

新溪项目区

68

新溪村

1296.32

小计

1296.32

合河项目区

69

合河村

588.34

70

石溪村

949.91

71

蕉里村

35.08

小计

1573.36

上湾项目区

72

上湾村

1091.55

73

下湾村

553.29

小计

1644.84

大小园项目区

74

大小园村

193.94

75

花园村

1303.13

76

清溪村

1021.72

小计

2518.79

笔架山项目区

77

河唇村

323.93

78

油石村

929.77

小计

1253.7

高基坪项目区

79

高基坪村

1699.14

小计

1699.14

秀罗项目区

80

秀罗村

214.32

81

长岭村

150.62

82

胜利村

648.67

小计

1013.61

下佐项目区

83

下佐村

1155.64

84

店背村

180.45

小计

1336.09

总计

31306.62

说明:具体实施地点和面积以上级批复的设计为准。 

 

 

附件2

上犹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工作推进表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

任务

时间节点

工作要求

责任单位

1

项目选址

整个项目

2021年3月30日前

计划任务落实到村组,并做好宣传发动

各项目乡镇、高标办

2

勘测规划设计

整个项目

2021年5月30日前

征询意见,完成勘测设计。

县高标办、

设计单位

3

初步设计方案评审

整个项目

2021年6月15日前

形成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组织通过方案评审,批复方案。

县发改委

4

工程造价预算审核

整个项目

2021年7月15日前

出具工程造价预算审核报告,报县政府研究。

县财政局

5

 施工、监理单位招标

整个项目

2021年8月15日前

按程序招标确定施工、监理单位。

县高标办

6

施工

3.0万亩

2021年10-2022年

2月

召开项目村组干部会议,组织村民签署项目建设承诺书,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组织项目实施,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开展项目自验,重新划分项目区农户土地权属到户。

各项目乡镇、施工企业

7

项目初验、考核

整个项目

2022年2月10日前

完成对各项目实施单位的验收考核,报县项目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

领导小组

8

项目工程建设结算审计

整个项目

2022年4月15日前

对项目各施工单位工程结算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县审计局

9

申请上级验收

整个项目

2022年4月25日前

通过上级验收,迎接上级考核。

领导小组

10

上图入库

整个项目

2022年5月15日前

完成建设区域的上图入库,并列入永久基本农田。

县自然资源局

11

建后管护

整个项目

2022年5月30日前

项目乡镇与项目村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鉴订后期管护合同,做好移交工作。

项目乡镇

附件3

 

上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

奖励及管护方案

 

为保障我县农田建设再投入和债券偿还、贴息等,落实新增耕地农作物种植,根据省政府《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范围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经验收合格并通过上级核查,报自然资源部备案入库的,可用于占补平衡的面积。

二、奖励对象及标准

县域内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在满足高标准农田发行债券的偿还、贴息后,对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进行奖励。奖励标准均为:新增水田部分按5000元/亩,新增旱地奖励2500/亩标准,奖励给乡(镇)、村委会;按新增耕地(不分水田、旱地)验收面积400元/亩奖励给县农业农村局。

新增耕地种植管护由所在乡(镇)负责,县财政安排种植管护补助资金,其中水田500元/亩·年,旱地300元/亩·年,共补助3年;同时按300元/亩·年标准,安排新增耕地三年的培肥资金,逐步提高项目耕地质量,种植管护补助资金和三年培肥资金按年度拨付。所有已验收通过的新增耕地按规定纳入耕地地力补助申报范围,种植水稻纳入稻谷补贴范围。

三、工作要求

县农业农村局(县高标办)负责确保新增耕地开发质量。水田开发必须有水源、耕作层达到耕作标准,保水保肥性好,排灌沟渠完善,田间道路通畅,便于水稻耕种。旱地开发质量符合农作物种植要求,并做好新增耕地农作物种植的专业技术指导。

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新增耕地验收,核定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可种植作物面积,并将新增加的耕地按规定程序纳入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新增耕地的建后管护及农作物种植,新增耕地三年内必须种植农作物,不得种植油茶、果树、茶叶等其它木本植物,不得在项目验收范围内开展非农建设和设施农业。其中水田种植水稻,旱地推广种植红薯、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并提供耕种和收割影像资料,不得撂荒。

四、资金管理使用

项目验收报备后,由县农业农村局向县财政申请,县财政局审核后,奖励经费统一拨付至县农业农村局;乡(镇)、村的奖励经费由县农业农村局和县自然资源局根据相关乡(镇)所涉村验收合格的报备面积计算奖励资金金额,将资金拨付至乡(镇)。

 

 

 

附件4

 

上犹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考核方案

 

为全面客观、公平公正的考核各乡(镇)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完成情况,充分调动乡(镇)、村(组)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加快推进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江西省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考评办法(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一、组织领导

考核工作在县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具体工作由县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二、考核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定性与定量结合、注重平时与年度考核结合的原则。

三、考核对象

上犹县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乡(镇)。其中任务面积3000亩(含)以上的为一类项目乡(镇),3000-1000亩(含)的为二类项目乡(镇),1000亩以下的为三类项目乡(镇)。

四、考核内容

实行百分制,具体分值如下:

1.工作保障30分,包括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工作协调、政策落实。

2.项目管理23分,包括项目选址、矛盾纠纷调处、社会投资、群众参与、竣工验收。

3.资金管理3分,主要指工作经费规范使用情况。

4.工程建设30分,包括任务完成、工程质量、质量监管、督促施工。

5.高效利用14分,包括建后管护、新增耕地、群众满意度。 

考评组对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

1.项目未通过县级全面验收考评的;

2.项目实施地点不符合规划要求,工程质量存在明显缺陷的;    

3.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群体事件、重大纠纷的;

4.经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检查发现重大违纪违法行为的;      

5.群众举报、新闻媒体曝光并查实,或未正确引导舆情,造成严重影响。

五、考核方法和程序

考核按进度考核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实地查看,查阅相关资料、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具体程序:

1.自查总结。2022年4月10日前,各乡(镇)对照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任务,逐一对照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形成自评报告和自评分上报。

2.组织考评。2022年4月15日前,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评组对各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结合平时工作情况打分。

3.统计汇总。2022年4月25日前,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各乡(镇)的评分,排出名次,汇总后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审定。

 

附表:上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评分细则(乡镇)

 

 

 

  

 

 

 

 

上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评分细则(乡镇)

内容

分值

考核指标

分值

评分标准

评分

30

机构设置

2

4月上旬前成立乡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及设立办公室1分;有专职工作人员办公1分。

 

制度建设

2

印发了乡镇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性文件2分。

 

工作协调

16

乡镇高标准农田领导小组召开2次以上协调会2分,每少1次扣1分,扣完为止;召开户长会或村小组会3次以上6分,每少1次扣2分,扣完为止;3月底前上报年度实施地点2分;宣传报道:横幅标语上墙2分;报送材料新闻等至县高标办2次以上4分,每少1次扣2分,扣完为止。

 

政策落实

10

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调度会每次均参加10分,每少一次扣1分。

 

23

项目选址

9

选址科学、未做重大变更5分;耕地保护与利用合理2分; 项目选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2分。

 

矛盾纠纷调处

8

及时有效调处矛盾纠纷8分,每造成因矛盾纠纷调处不到位扣1分,扣完为止。

 

社会投资

1

社会投资50万元以上1分。

 

群众参与

3

每个项目区都设立公示牌1分;项目设计方案征求了群众意见2分。

 

竣工验收

2

次年4月底前配合县高标办完成单项工程验收得2分,每推迟一个月扣0.5分,扣完为止。

 

资金管理

3

工作经费

规范使用

3

乡镇工作经费使用规范,未出现违规使用资金情况3分。

 

30

任务完成

15

建设任务全部完工15分,完工率每下降1%扣1分,扣完为止。

 

工程质量

5

优秀5分,良好4分,合格3分,不合格0分。

 

质量监管

4

成立村组监督机构1分;项目村设置1名以上监管员1分;发生问题及时处理2分。

 

督促施工

6

督促施工进度情况,乡镇积极配合县高标办检查、验收6分。

 

高效利用

14

建后管护

3

明确管护主体1分;成立管护机构1分;有相应管护经费1分。

 

新增耕地

5

积极配合县高标办和设计单位寻找新增耕地5分。

 

群众

满意度

6

土地经营者对工程质量满意度100%得4分,满意度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0.2分,扣完为止;对项目村农户调查不少于3户,满意度100%得2分,每少1%扣0.5分,扣完为止,出现重大舆情等问题被上级通报的,得0分。

 

总得分

 

 

 

 

 

 

 

 

 

 

 

 

上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27日印发

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篇4

关键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践研究;泰兴市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全面完善新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产业进一步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直接关系到基层农民的农业发展和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已经逐渐成为农村工程建设不可忽视的环节。建设完善、现代化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的农业效益和生活质量。因此,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泰兴市开展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

1泰兴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泰兴市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全市共有15个乡镇、1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169.55km2(不含长江水域面积),耕地面积1.0034×106hm2。全市共有市级干河14条,总长389km;共有乡镇级中沟372条,总长1004.6km。泰兴市主要针对新街、广陵、珊瑚、张桥、古溪及滨江6个乡镇开展具体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布局采取骨干工程灌排结合利用、田间工程灌排分开的模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灌溉提水泵站、田间混凝土衬砌渠道和渠系分水闸、沟系排水涵工程建设等。全市现存灌溉泵站因建成时间长,设备老化、破损,完好率不足60%,亟待更新改造;各类原有土质渠道渗漏十分严重;部分已建衬砌渠道因建成时间长,受当时资金不足及施工条件限制,工程布局不合理、工程老化等,完好率约占65%;田间排水涵等小型配套建筑物因建设资金不足,配套率仅为50%,完好率为60%。由此可见,泰兴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更新完善工作量较大,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部署。

2开展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泰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泰兴市绝大多数的农业基础设施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泰兴市内有很多灌溉泵站老化失修,泵房及设备损毁严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使用功能。泵站运作效率低,远远低于相关标准,造成农业灌溉成本居高不下,农民负担较重。基础设施运行时间较长、建筑老化严重等问题直接增加了近年来的运行和维修费用[1]。除此之外,部分偏远村落仍采用土渠输水,而衬砌渠道已运行多年,破损、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泰兴市农村田间渠道布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地区内的现代农业发展。为全面落实现代农业技术,必须通过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水利设施保障。

2.2是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措施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重视,将农村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促进农村产业进一步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的直接体现[2]。泰兴地区的渠道渗漏损失约占输水损失的80%,不仅影响了农村灌溉的综合效果,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因此,必须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农村水利工程的综合设施建设,有效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确保基层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3]。

2.3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本质需要

泰兴市乡镇工业的不断发展导致基层地区的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地区的生态农村建设。在开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更要加大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农田建设,有效降低农田养分流失,合理规划地区内的渠道脉络,进一步降低水体污染的发生概率[4]。因此,全面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农村用水矛盾问题,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3泰兴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实践

3.1制定具体标准和总体布局规划

在泰兴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初期,相关部门对此次项目覆盖的农村进行了摸底调查,制定了详细的项目标准,涉及防洪除涝降渍功能建设、水质环境治理、河道疏通建设、灌溉情况等多方面的施工具体标准,为后期的具体实践施工奠定了良好的规范保障[5];除此之外,针对不同乡镇明确规划了建设内容,涉及高效节水低压管道灌溉建设面积、排涝站、灌溉站、河道整治、渠道建设等具体内容。具体的标准制定和总体布局规划为后续的施工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体系基础。

3.2完善施工质量管控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后期工程的使用效果。建设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为了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完善农村防洪排涝减灾设施建设、提高水源利用率以及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益等,而能否达到计划的最终效果直接受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6]。因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自上而下形成完善的施工质量管控机制。首先,政府通过定期开展的施工会议,不断加大对地区内各施工组的质量管控,要求各基层水利建设项目将施工质量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第一要素,全面提高施工质量;其次,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基层施工项目组组建专门的施工质量监管小组,负责统筹监管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这种自上而下的全面质量管控有效提高了泰兴市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3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

泰兴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作业人员大多是农民,综合素质水平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建设的综合水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泰兴市始终以施工技术为基准点,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理念,全面提高施工综合质量。首先,不断引进先进的创新型技术方法,引导各施工企业将先进的技术运用到施工作业中,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先进性;其次,通过现场指导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准确性,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精准完成;最后,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施工理念,在进行河道、渠道建设与整治过程中进行专项优化和创新运用,有效确保了各项施工建设都能发挥最大效益。

3.4健全日常维护制度泰兴市针对基层农田水利设施

采取了基层分管的日常维护制度,由当地选拔负责的农民进行日常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水利设施能够发挥作用。通过实施定期检查制度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设施故障,方便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这种日常的分区检查维护制度进一步确保了水利设施能够更好地为农村现代化农业发展服务。

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篇5

 

根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赣农规计字〔2020〕26号)和《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同意调整吉安市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批复》(赣农函〔2020〕6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做好我县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目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高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夯实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基础。集中力量建成一批田块平整、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道路通畅、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努力把我县建成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为加快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奠定坚实基础;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合理规划,统筹安排。综合考虑各乡镇自然资源条件、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和粮食生产基础,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与抛荒耕地整治、农村土地流转、富民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相结合,统筹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

(二)集中投入,整体推进。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治理、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建设方式,确保建一片、成一片。

(三)严格标准,确保质量。严格落实《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试行)》要求,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四)节约资源,保护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挥高标准农田在生产、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

(五)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切实落实政府投入责任。鼓励和引导项目区广大群众积极筹资投劳,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六)建管并重,良性运行。按照“谁受益、谁管护”原则,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义务,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等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的运行管护,探索委托养护、合同养护和承包养护等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工程规范、良性运行,发挥长久效益。

三、目标任务

2021年度全县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6万亩,其中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面积6000亩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土地流转比率达到80%以上,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排灌方便、道路通畅、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

四、工作措施

(一)明确部门职责,健全工作机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工合作工作机制,县农业农村局作为项目县级法人单位,履行县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领导小组、县高标办)职责,负责综合协调、督查调度、情况汇总等牵头抓总工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做好工程勘测设计、监理及工程施工等招标工作;县发改委负责规划编制、立项申报、设计方案批复、工程变更审批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落实项目资金、对项目实行专账管理、执行县级报账制、工程招标控制价格评审等工作;县审计局负责对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计监管;县水利局负责指导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等工作,与项目法人单位共同指导工程质量管理,行使质量监督权,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按时序要求完成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新增耕地认定及耕地质量提升评价等工作。

同时,县高标办从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原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四个督查指导组,负责所挂片区从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指导和项目管理工作。具体分工如下:县农业农村局负责雩田片5个乡镇(雩田、衙前、五斗江、新江、双桥);县水利局负责左安片共6个乡镇(珠田、禾源、左安、南江、黄坑、高坪);县自然资源局负责大汾片6个乡镇(草林、大坑、堆子前、西溪、大汾、戴家埔);原县农业综合开发办负责泉江片4个乡镇(泉江、枚江、碧洲、巾石)。

(二)实行二级法人制,强化乡镇责任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战场在乡镇,为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增强乡镇政府主体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我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行县、乡两级法人制。

县农业农村局代表县政府行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县级法人职责,负责综合协调、情况汇报、验收考核等牵头抓总工作,具体负责建设计划下达、工程勘测设计、工程监理招标与合同签订,工程施工招标与合同备案,工程设计变更总体审批以及组织推进工程结算、审计等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乡级法人和实施主体。负责成立项目领导和工作机构,督导项目村组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理事会;负责落实项目实施地点区域、核实建设田块面积,配合县高标办做好本乡镇各项目村工程勘测设计,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做好项目施工日常管理等工作;负责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协调处理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纠纷;负责与县高标办、督查指导单位共同对设计变更进行审核把关;负责组织工程单标段验收;负责项目完工后重新分田或耕地流转,签订管护合同,落实项目建成后的日常管护,协助做好项目前期以及施工、验收等各阶段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工作。

(三)统一规划布局,集中连片推进。按照“新建为主、综合开发、连片治理、注重实效”原则,根据高标准农田省级总体规划,编制以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的全县2021年度建设方案,经县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划分为平整区、非平整区两类,平整区按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要求进行土地平整,达到“路成网、田成方、地平整、渠畅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建设目标,建成后功能齐全,管护到位,便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非平整区重点新建或改造灌溉渠道、田间道路、小型水陂水坝等农田配套设施。

(四)统一建设标准,确保建设质量。一是统一技术标准。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试行)》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为确保工程标准统一,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工程勘测设计单位,按照统一标准设计规划。二是严格质量监管。落实工程质量监理制,施工程序、工程质量须经工程监理人员签字确认,做到每个村有工作指导,每个项目标段有专人监管,确保工程耐用、实用、美观。

(五)规范实施程序,优化操作流程

1.落实计划和下达建设任务。2021年度省、市下达我县建设任务6万亩,其中高效节水建设面积6000亩。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各乡镇2020年度耕地保有量和2011-2020年已建成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面积,统筹下达各乡镇建设任务,高效节水建设面积按比例分配。

2.确定项目村点和实施区块。各乡镇结合耕地抛荒整治、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承包地规模流转、产业结构调整、新增耕地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优先选择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组地块,按整村整片推进建设的原则确定建设地点和面积。同时,各乡镇成立领导和工作机构,组织发动群众,充分调查研究,提出规划设计意见。

3.选定招标、勘测设计、监理服务单位。由县农业农村局依照有关规定,通过择优遴选确定招标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勘测设计和工程监理服务单位,并与其签订合同,将勘测设计代表、工程监理人员分片区落实到各乡镇开展相关服务工作。

4.初步设计方案审查批复。勘测设计单位完成外业勘测后,按照“三进三出”程序充分征求项目实施区村组干部和群众意见,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再由市高标办或县发改委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形成审查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批复。

5.工程招标控制价财政评审。设计方案评审批复后,由县财政局负责对项目工程施工招标控制价进行评审和批复。

6.工程施工招标。由县级法人按照有关规定,以乡镇为单位,结合工程总量,合理划分施工标段,通过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公开招标。根据招标结果,由乡镇及时与施工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施工标段划分以项目小区为基础,一个施工标段可就近由多个项目小区组成,一个乡镇可划分多个施工标段,单个施工标段不跨乡镇。

7.项目施工建设。项目工程施工招标完成后,各乡镇和项目村组督促农户及时采收田间作物,作好田间施工准备,中标单位组织材料、机械、人员进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县高标办各督查指导组及乡镇高标办做好项目施工督查指导工作,各施工标段设计代表、现场监理人员、项目村理事会成员做好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管理工作,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工程施工。

8.单标段工程验收。单标段工程竣工达到验收条件后,施工单位在自验合格的基础上,向乡镇提出验收申请。在县督导单位指导下,由乡镇高标办组织设计、监理、村理事会等人员,以标段为单元开展工程验收。对于工程质量验收不达标的,必须进行整改,直至质量合格。单标段工程验收合格后,由乡镇向县高标办申请县级验收。

9.县、市级验收评价。县高标办收到验收申请后,组织人员进行项目县级验收评价;对于完成县级验收评价的工程标段,由县高标办向市高标办申请市级验收。

10.工程移交落实建后管护。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移交和管护规定,高标准农田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先由县农业农村局与乡镇签订移交管护协议,将项目工程移交乡镇政府,再由乡镇政府与项目村组签订管护协议,并按照“谁受益,谁管护”原则建立健全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

五、工作步骤

(一)前期工作阶段(2021年1月1日—3月15日)。各乡(镇)政府成立领导和工作机构、落实人员,做好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工作,于1月20日前落实建设地点和面积。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统计汇总,并于2月10日前完成项目建设地点的调研核实工作;3月15日前,县级法人完成招标、勘测设计单位选定工作。

(二)实施准备阶段(2021年3月15日—10月20日)。4月15日前,勘测设计单位完成田间勘测;5月30日前,勘测设计单位完成初步设计方案编制工作,县级法人完成工程监理单位招标工作;7月30日前,县级法人组织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设计方案审查批复和工程招标控制价评审;10月20日前,县级法人完成施工招标并指导各乡镇法人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三)工程建设阶段(2021年10月20日—2022年3月31日)。各项目区于2021年10月20日前敦促农户完成农作物采收,项目村组完成实施田块面积核实,按时将田块交付施工,施工企业进驻项目区做好施工准备;2022年3月20日前完成施工,将田块交回村组,落实管护责任;2022年3月31日前,项目镇村完成田块权属调整、将田块落实到户或流转,确保春播。上图入库各阶段工作由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按规定时间节点共同完成。

(四)验收考评阶段(2022年4月1日-7月30日)。2022年5月20日前,由县高标办牵头,组织各项目乡(镇)政府、相关单位完成县级验收评价;2022年6月20日前,完善结算资料报送市高标办申请市级全面验收;2022年7月30日前完成项目市级验收和省级绩效考评准备,并开展项目工程建设评优评先等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成立遂川县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附件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统筹协调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同时有关乡镇须参照成立乡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项目实施村成立理事会,并明确专人负责,妥善解决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二)强化经费保障。根据省高标办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开展,县财政按30元/亩标准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工作经费,其中县高标办8元/亩、乡镇政府10元/亩、村组12元/亩,用于处理工程施工中的各类问题和项目日常管理经费支出,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同时,为激励项目区新增耕地开发工作,提升项目建设效益,县财政根据新增耕地开发认定成果,按20000元/亩安排奖补资金,对新增耕地开发参与单位予以奖补,具体奖补办法由县自然资源局和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制定。

(三)强化责任落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是我县今后几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方向。各乡镇、有关单位务必严格按照要求认真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统筹安排,细化责任,做到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力推动,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具体落实,上下一心,全力推进,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四)规范资金管理。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度,工程预付款、进度款、质保金等所有项目工程款项均应经所在乡镇审核认定、并经工程督查指导单位、监理单位及县高标办签字确认后,再予拨付。

(五)严格考核奖惩。县政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综合考评,并酌情增加评分比重,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县高标办要落实工作督查机制,及时掌握各乡镇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对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的乡镇,在年度综合考评时予以加分奖励;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没有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造成不良影响的乡镇,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附件:1.遂川县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

2.遂川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落实分解表

 

 

 

 

 

 

 

 

 

附件1

遂川县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肖凌秋  县委副书记、县长

第一副组长:邹海松  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常务副组长:周日红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副  组  长:彭水生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康  蛟  县发改委主任

廖建峰  县审计局局长

曾建兵  县财政局局长

蒋隆浦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张晓曲  县水利局局长

黄桂梅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古小亮  县扶贫办主任

各乡镇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由蒋隆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王夏华、胡子钦、郭源、彭春玲、刘小亮、刘祖剑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由相关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室具体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协调、业务指导、督查、考核等工作。

 

 

 

附件2

        遂川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落实分解表

乡镇名称

(任务数)

村名

拟实施面积(亩)

项目涉及的村民小组名称

督查指导单位

泉江镇

(5000亩)

里口村

1800

1-14组

农业综合开发办

共同村

680

黄溪上、黄溪下、金田、豪坑、龙源、白果

良头村

610

岭下、寨背1组2组、瑶下1组2组、良头

上坑村

450

向阳、冷水坑、排上

下坑村

500

坑口、黄竹坑、下塘、祠坪、布口、井上冈

黄练村

400

大岭、中村、中塅、大窝、马安、下村、朱溪

高源村

600

塅内、慈源、增上、楼下

小计

5040

大坑乡

(1500亩)

灵潭村

900

上仁、后园、灵潭、永灵、上坑、车田、六和、裕民

自然资源局

罗坊村

600

罗坊、象形、西溪、上段、中段、坝角、洋中、冷田

小计

1500

珠田乡

(2500亩)

仙溪村

1300

上村、中村、罗带、下村、山坳、寨下、仙溪

水利局

达溪村

1200

洋溪、塔前等村民小组

小计

2500

雩田镇

(8000亩)

村口村

190

1,2,3,4,5,6,7,8,11,12组

农业农村局

皋村村

380

1,2,3,4,5,6,7,10,11组

加庄村

800

1,2,3,4,5,6,7,8,10组

下塘村

800

1,2,3,4,5,6,11组

任溪村

700

12,13,14,15,16,17, 18,19组

雁林村

780

1,2,3,4,5,6,7,8,9组

龙脑村

2100

1-15组

堂境村

1410

关门口、天塖、穆厦、樟树下、竹山、下肖、樟前、城头

江背村

1000

罗口塘、船角上等村民小组

小计

8160

巾石乡

(3500亩)

丘坊村

850

1、2、3、4、5、6、7组

农业综合开发办

巾石村

600

7、8、9、10、11、12、13、19组

界溪村

980

1、2、11、12、13、14、15组,塘下,岐上,彭段,下南坑,黄仚

竹坪村

1200

1、2、3、4、5、6、7、8、9组

小计

3630

枚江镇

(6000亩)

高升村

350

1、2、3、4、5、6、7、8、9(组)

农业综合开发办

豪溪村

630

1、2、3、4、5、6(组)

钱塘村

540

1、2、3、4、5(组)

东江村

1700

2、3、5、6、8、9、10、11、12、13、14、15、16、17、18(组)

高垅村

1230

2、3、4、5、6、7、9、11(组)

舍上村

260

1、3、7(组)

石牌村

780

1、2、3、4、5(组)

莲溪村

900

1、3、5、6、13、14、15、16(组)

小计

6390

碧州镇

(2000亩)

宏山村

1200

精木垇、上芋、其上、满田、大坎、小坎

农业综合开发办

黄岗村

130

黄岗二组

安子前村

680

小水1组2组、龙下组、安子前1组2组、长岭1组2组

小计

2010

草林镇

(3500亩)

锡溪村

1000

茶坝、莲花、坳上、塘下、水坪、下村、凤形、坑口、珠溪、坑尾

自然资源局

冠溪村

1300

坑尾、田心、上屋、逢源、新富、小活、新屋、祠堂、高堪、蟹形、溪口、下坑、中塅、虎形、上坑

蕃源村

1500

寨下、锡源、横段、田心、陈坑、甲水、上村、中村、新富、高排、富里、庙坳

小计

3800

禾源镇

(2000亩)

谷团村

520

蛇形、排上、坪里、坳下、石角、坳坪

水利局

三溪村

1720

陂丘、横路、洞上、洞下、坛下、鸭坑、太平、茶园、富田

小计

2240

南江乡

(1500亩)

沙美村

400

沙溪组、桥头组

水利局

南江村

1440

南江、义坑、游渡、河溪、岑下、新华、坑口、大坑、排溪、杏林、彭高、茶溪、庄口、下车、新屋、荷树

小计

1840

西溪乡

(2500亩)

黄源村

1000

光明、光背、大一、大二、楼下、全心、中心、街里、坳背、黄源、宝洞、社坑、高峰、寨下

自然资源局

廖坊村

1600

新建组、瑶下组等村民小组

小计

2600

堆子前镇

(500亩)

堆前村

260

光明、上洪、永洪、油槽、石坑、田心、圆湖等组

自然资源局

久渡村

240

坳里组、龙门、坪坑、姜口

小计

500

大汾镇

(4000亩)

寨溪村

2200

新合、中东、烟头、大坑、店背、上塘、寨坪、下塘、黄岗、船形、永丰、中心、上寨、合明、新明、长青、金星

自然资源局

螺汾村

770

螺汾、黄屋、张屋、湾里、庙边、田心、龙岗、档下、石桥、新屋、阶背、文山、丰树、槽下、路下、大屋

石花村

550

光明、下杏、坳下、新坊、石红、花心、杨坑、杨溪、水口、塘唇、中心、洞口

小计

3520

戴家埔乡

(1000亩)

大洞村

200

大部、炸坑

自然资源局

福龙村

450

福兴、庙湾、吊湾、社下、龙门

立新村

220

竹围、水口、象湾、柏树

七岭村

230

坑里、淲湃

小计

1100

左安镇

(3500亩)

连河村

570

陈东、光辉、安下、太坪、丰收、丰产、邓坪、上坑、黄泥、半坑、贡塅、胜利

水利局

东光村

950

水南、桥头、渡头、上岭、岗坪、凉桥、上沙、上排、新开、进士、横岭、安口

红裕村

1850

立新 龙池 洛溪 中心 围心 桥头 下村

小计

3370

黄坑乡

(2500亩)

古洲村

1470

新华、新屋、下屋、上屋、船形、河唇、坪塅、南埠、南村、上在、新在、中心、红星、新光

水利局

黄塖村

1100

新建、曲塘等村民小组

小计

2570

高坪镇

(1000亩)

明坑村

1000

寨下、大屋等村民小组

水利局

小计

1000

衙前镇

(2000亩)

溪口村

1080

溪口街、犁壁洲、茶盘洲、福禄洲、下竹园、龙凤桥、锡嘉坪、洞口、岭下、贤子、横坑

农业农村局

衙前村

1200

下坑、丹潭等村民小组

小计

2280

五斗江乡

(2000亩)

联桥村

1400

拱溪、大杏、老店、坛西、圣斗田、红星、坪上、石桥、米西、大岭、烟竹

农业农村局

三和村

600

易家坪、黄土等村民小组

小计

2000

新江乡

(2500亩)

横石村

2500

槽下、禾丘等村民小组

农业农村局

小计

2500

双桥乡

(1500亩)

马埠村

1400

山坝组、下洲组、大丘组、马埠组、岐山洲组、院里组、

下兰组、车田垄组、

农业农村局

双溪村

150

大岭组

东垓村

100

南塅坑、水南塅

小计

1650

全县合计

60200

                   

 

 

 

 

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篇6

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以实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为抓手,以发展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为核心,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管护运行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旱涝保收和稳产高产,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布局合理、配套完善,达到农田防御洪、涝、旱、渍灾害的设计标准;旱涝保收面积占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比重达到75%以上(平原县达到85%以上,其他县达到70%以上);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区域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冬季地下水位控制在60~80cm以下,旱作区1日暴雨1日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1~3日暴雨2~4日排至耐淹水深;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达到5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相应目标;集中连片33.3hm2种植规模以上的农业“两区”达到旱涝保收农田水利标准;农田水利建管护运行长效体制机制建立,农田水利信息化基本实现;大中灌区配备雨水情、墒情等监测设施,各乡镇形成管理服务系统;各类农田水利特色示范区(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全面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按照标准化设计、集约化生产、程序化管理和定额化补助等措施组织开展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灌溉设施配套水平。

搞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关键在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站在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高度,把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作为当地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建立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考核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以县级为单位实施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新农村建设评比、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优秀水利评比的一项重要依据。将“十二五”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综合性指标和主要建设任务逐一落实到县(市、区)、分解到年,具体落实工作方案。为将本地区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抓好抓实,各地要健全有效的工作保障机制,成立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各乡镇也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采取上下结合,巡回检查的方式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水利局应成立专门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所实施的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工作。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权责不明、管理不善等问题,工程建成后,交项目村管理使用,项目村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全村浇地工作,统一管理项目区内机泵、管道等设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全面实行有偿服务。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和标准化管理,要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统筹安排,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功能,发挥综合效益。要根据农业“两区”不同建设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因地制宜实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工程。要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处理好发展速度、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关系,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加大对建设领域的违纪违规和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做到奖惩分明,以此来规范建设领域的组织和个人行为。全面加强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一是安全管理。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人为破坏;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二是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三是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四是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五是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期长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在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有条件的可设立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左右足额定向用于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其用于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支出不低于20%。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资金的计提划缴、预算管理、定向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各地政府应加强对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中来。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首先,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无论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受益者都是国家;其次,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第三,农民负担重、农民尚不是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学习基层水利人力资源要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目前,农田水利网络体系不够健全,站网建设与标准要求尚有差距,高层次人才短缺,地方试验站的技术力量薄弱,尚未建立可持续的保障机制等问题非常突出,现代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不仅要研究有效、适用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人才,需要在全国形成适合我国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符合世界规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突出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农业基础脆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又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的科研创新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的战略举措。

高效生态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具有“生态循环、经济高效、优质安全”特征。目前,农田灌排技术还是以追求作物节水、增产为目标,对其它如节能、节本、减排、减灾等因素考虑较少,已不能完全适应高效生态农业的灌排要求。优先在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业区、饮用水源地、低丘缓坡和经济园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快以灌区配套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田间工程配套建设,积极推广节水省地的地下管道技术,大力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继续开展作物灌溉和耐淹试验,建立墒情测报系统,提高灌区服务水平。

进一步提升研究与开发农田水利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能力,特别是适应农业集约化要求的、体现节省劳力、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的农田水利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能力,如经济实用、高效节能的喷灌、微灌设备及产品,渠道防渗衬砌机具,灌溉自动化控制设备等。

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篇7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全区农田建设管理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和全区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新增9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为确保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建设

(一)落实项目任务。及时分解下达年度建设任务及资金,尽早落实任务到到项目、到地块,有序推进项目设计、审批、招标、实施等工作,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9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二)严格审查审批。严格立项前置查重、审核,拟建项目设计前位置查重、地类核实全覆盖,确保新建项目不重叠、地类符合要求。继续实行分级审批制,脱贫摘帽县自主审批,建设规模8000亩以上单个项目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审查审批,建设规模8000亩以下单个项目由市农业农村局审查审批,专家审查和第三方中介技术咨询相结合,严把审查审批质量关。规范项目变更管理程序,确需变更的项目依据管理权限进行变更。

(三)加强全程管理。县(区)农业农村部门严格履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主体责任。自治区和市级联合开展技术服务,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全要素监督指导,加强关键节点控制,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建设质量。6月底基本完成前期工作,8月底基本完成招投标,9月底开工建设,11月底完成80%建设任务。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使用方向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规范项目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专人负责,严格把关。

(四)严格验收考评。按照项目验收管理办法依规开展项目验收,及时完善2019年以来实施项目标识标牌。2019年立项项目年底前全部完成竣工验收,2020年立项项目年底前完成竣工验收50%以上,并及时上图入库”。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高标准农田激励评价、财政资金绩效考评相关工作依据相关要求抓在日常、抓在经常。

(五)加强运行管护。建管并重,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竣工验收通过项目及时移交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压实县级监管、乡镇负责、村级管理责任,多措落实维修和管护经费,强化日常维护和管理,因地制宜探索管护模式。

(六)编制建设规划。对标国家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年内完成编审工作并报批。市、县(区)按照整域推进思路编制本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理清建设空间,开展项目储备,排好实施时序。规划编制应将高效节水灌溉、盐碱地改良等措施一并纳入其中。    

二、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七)谋划长远发展。按照三年全覆盖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思路,谋划《“十四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编制大纲,尽早启动编制工作。

(八)完善考评方案。结合2019年、2020年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情况,修订完善《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黄河杯”竞赛考评方案》,印发《2021年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全区2021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九)开展竞赛考评。组织召开全区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启动会,全面启动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紧密结合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黄河杯”竞赛考评工作,鼓励创新,样板引路,宣传鼓动,持续营造比学赶超氛围,补短板、强弱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监测

(十)持续提升耕地质量。突出新建高标准农田、盐碱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等建设重点,兼顾整体,谋划县级及全区《“十四五”耕地质量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施策,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地力提升措施覆盖率90%以上。继续实施退化耕地治理项目,在贺兰县、惠农区、平罗县、红寺堡区等盐碱较重区域农艺改良盐碱地10万亩。注重科技示范,在平罗县、红寺堡区探索引黄和扬黄灌区盐碱地现代治理模式。鼓励农民投劳投资开展机深翻、秸秆还田、施用农家肥等地力提升工作。

(十一)强化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扎实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加强监测网络规划和建设。抓好监测点数据采集,编制年度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报告。开展耕地质量专项监测,重点对新建高标准农田、退化耕地治理区开展耕地质量专项监测。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编制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报告。配合自然资源厅开展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验收。开展耕地质量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编制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四、统筹推进农发资金项目建设

    (十二)继续实施好国际农发基金贷款项目。项目执行期2019年至2024年,国际农发基金贷款3600万美元,中央财政统借统还,涉及兴庆区、利通区、红寺堡区、原州区、彭阳县。2021年计划投资3378万元,其中国际农发基金贷款2451万元,国内配套927万元。扶持设施瓜菜种植基地、肉牛肉羊养殖基地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十三)启动亚行贷款农田建设项目前期工作。2021年至2022年开展前期工作,2023年至2027年建设。预计投资3亿元,其中亚行贷款2200万美元,中央财政统借统还;地方财政配套1.5亿元。2021年上半年完成项目县遴选,下半年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农业农村部。建设绿色农田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亩,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五、加快提升农田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

(十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营造良好学风作风,加强政策和技术研究,注重在项目管理和施工建设实践中锻炼队伍、培养年轻干部。密切联系基层和农民群众,持续开展专家服务组下基层送服务活动。年内举办2期农田建设管理培训班和1期新型经营主体领军人物培训班,提升农田建设从业人员能力水平。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人员赴外省区学习考察,扩宽视野。

(十五)加强科技示范,典型引领带动。开展黄花菜高效节水及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试验示范、硒砂瓜高效节水精准补灌技术试验示范、旱作高标准梯田集成技术试验研究等项目,为面上示范推广节本高效的农田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按照一县(区)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要求,重点以引黄灌区高标准农田提升、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灌溉、南部山区梯田化旱作农田“三类工程”和土壤盐渍化综合治理、数字农田、绿色农田“三大示范”为重点,每个县(区)年内至少打造1个升级版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更加规范、更高质量。

(十六)加强信息化建设,注重创新突破。按照“1+1+N”思路谋划农田信息化建设,即开发农田“一张图”、一个管理平台、N个应用模块,规划编制覆盖农田建设管理、耕地质量建设监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基层农田建设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开发建设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充分利用现代智能设备和自动化技术,加快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智能化智慧化应用。

(十七)加强政策研究,健全制度规范。严格规范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工作,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组织制定相应的制度办法。研究制定《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概算编制定额》《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标准》等技术标准编制大纲,为2022年编制技术标准提供依据,逐步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提升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质量和水平。

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篇8

一、肯定成绩,认识不足,切实增强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声势、规模、投入、质量、效益等五个方面,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连续四年获得自治区“黄河杯”竞赛的优异成绩,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到了强有力地支撑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还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各县(市)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差异,从去年看,有的县区9月20日就开始大干了,有的县区等到“十一”长假上班后才开始行动,另外,一些乡村声势、规模不大,建设标准不高,还存在应付检查、做表面文章的现象;有的地方灌排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因灌水、排水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一些地区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土壤盐渍化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调整治水用水思路,积极探索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持之以恒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打造塞上“江南新风貌”

今秋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以推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和再现“塞上江南新风貌”田园美景为目标,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在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项”任务、农村造林和村容村貌整治的同时,兼顾农业综合开发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启动实施东南部水系改造工程和黄河金岸工程。东南部水系扩整改造工程是完善城市水环境生态圈、建设“塞上湖城”、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工程,区市领导非常重视,近期,市水务、规划等部门要尽快完善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争取在10月底开工建设。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是打造沿黄城市带“黄河金岸”的标志性工程,今秋要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永宁县14.3公里、兴庆区16公里、贺兰县20公里一期工程的土方任务,为明年全面实施该工程打好基础。

二是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30多万亩,涉及20多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面广、量大、任务重,要立足高标准、上档次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完善水利配套基础设施,为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打造“塞上江南新风貌”。重点是石中高速公路两侧沟、渠、田、林、路、塘、庄点综合整治,永宁县、兴庆区、贺兰县要在春季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整出档次、整出层次、整出形象,使道路两侧发生根本改观,建设成为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形成绿茵环抱、水肥鱼美、村容整洁、和谐安宁的塞上江南田园美景。

四是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今年,市政府把这项工作列为政府承诺为民办的10件事实之一,各县(市)区要牢牢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投入的有利时机,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速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扎扎实实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好做实,确保在年底前完成解决5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任务。

五是抓好沃土工程和农村造林工作。要充分利用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利时机,认真做好以农作物秸秆还田、秋施肥、秋翻地为主要内容的秋季“三项”任务,同时,做好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要做好今秋明春农村造林工程的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重点任务是:庄点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经济林造林和整地,加强设施果树、花卉田间管理。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今秋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间紧、项目多、任务重、难度大,全市上下都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精心规划,认真实施。要正确处理好近期迎50大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系,做到“两不误,两确保”。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关键在组织领导,重点在一把手的重视程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制订和完善绩效考核奖惩办法,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特别是要确定一批规模大、影响大、效益好的重点工程,由一把手亲自负责,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突击会战,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整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开展。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声势。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及时宣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好经验和好做法。通过宣传教育,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鼓舞斗志,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新闻媒体要加大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各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新动态、新情况、新经验、新典型和新做法,营造全市热火朝天、比学赶超、苦干实干的良好氛围。

三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坚持普遍与重点相结合,在广泛发动群众普遍开展的基础上抓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整体开展。贺兰县继续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永宁县、灵武市以巩固提高标准为重点,三区以移民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重点,高标准、高起点统一规划,集中劳力,集中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灌水难、排水难、饮水难、行路难等热点、难点问题,使一些一村一队无法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四是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民是最大的受益人,也是建设的主体。要引导农民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自愿投工投劳。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和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机制。加快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改革步伐,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不清、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