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反思8篇

时间:2023-09-08 09:28:54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1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1、学校领导不重视民族音乐教学

首先各中小学校领导虽然重视音乐教学,但是却忽略了民族音乐教学,没有意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这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对多元音乐文化理解不深刻,不清楚民族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特征,同时没有做到各民族音乐的平等教学,导致各音乐文化之间无法平等交流和发展。此外是各中小学没有专门的民族音乐教学设备和教具,尤其是服装。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音乐舞蹈和音乐服装,通过舞蹈和服装等设备,学生能够进一步走入民族音乐,感受民族文化,无疑这是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缺失。

2、学生潜意识里抵触民族音乐教学

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总体表现为喜欢新鲜和好玩的东西,而对于民族音乐这种传承性较强的文化,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很难提起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此外是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不足,这主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有关,随着我国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学生更加喜欢哼唱一些最新的音乐,而且相互之间也比较喜欢推荐张杰、周杰伦等现代歌手的最新歌曲,很少会有学生去讨论一些传统的民族音乐。当然这也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有关,尤其是一些比较喜欢流行音乐的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孩子。

3、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

首先是各中小学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主要以教材为主,但是目前教材中涉及到的民族音乐较少,尤其是小学音乐课本上。这样学校难免会缺乏对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挖掘,使学校教师很难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较难实现民族音乐教学与本地区文化的融合。其次是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过多的把数学、语文等主科放在了教学的首要地位,而忽视了音乐教学的课程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族音乐教学的低效率。例如目前很多中学把音乐课程缩短到了每周二到三节,甚至更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时间较少,同时得不到巩固,难免会使得教学效果不好,还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最后是各中小学没有安排相应的民族音乐课程实践,导致音乐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不强,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清楚学习民族音乐具体可以做什么,学习时就会消极怠工、注意力不集中。

4、教师的民族音乐知识水平不足

首先是学校在招聘音乐教师时,门槛较低,而且很多学校只要求教师会演奏一种民族乐器,会跳几段民族舞蹈就可以,甚至没有对教师的学历进行相应的要求,这样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都不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就可想而知。其次是学校在师资力量方面投入较少,尤其是一些中小学不重视音乐课程,连带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偏低,招不到优秀的人才。此外是学校没有提供给音乐教师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种民族音乐讲座的机会,教师再学习能力很低,长此以往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的学生也很难有突破。最后是教师自身没有学习的意识,尤其是一些小学音乐教师。例如在小学音乐课上学习京剧时,教师的京剧水平不高,只能教给学生西皮二黄唱腔和反二黄唱腔,小学生正处于性格活泼和喜欢流行音乐的阶段,咿咿呀呀的西皮二黄和节奏慢吞吞的反二黄唱法根本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使教学过程难以满足学生的音乐需求。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策略

1、学校重视民族音乐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很多中小学领导已经认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逐步开展起了民族音乐教学,但是重视水平依然不够,不明确民族音乐的最新发展和民族传承性。为此,首先学校领导应该作为民族音乐的带头人,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大力支持民族音乐教学。这主要表现在与音乐教师合作,开发和研究较好的民族音乐教材,以及一些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等。此外是学校积极购进一些教学器材和道具,这样学校就可以开展选修课,鼓励中小学生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民族音乐课题,根据他们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服装和设备,形成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教学文化。在营造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环境的过程中,中小学应该重视视听环境的影响。这样学校可以从广播站、宣传栏和图书馆等入手,每天通过广播站播放几首经典民族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每天在走廊上的宣传栏里张贴民族乐器和民族服饰等,刺激学生的视觉。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激发中小学生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成立专门的音乐表演团队。现阶段常用的音乐表演团队主要有合唱队、民乐队、舞蹈队和戏曲小组等。合唱队的形式比较多样化,可以在全班、全年级和全校等范围内开展,也可以采取女生合唱、男生合唱和男女生小合唱及大合唱等,可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民乐队可通过古筝、二胡、琵琶和唢呐等民族乐器开展,通过学生对乐器的兴趣,进而激发起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舞蹈队应该从各民族的象征性舞蹈入手,如典型的蒙古舞、傣族舞、朝鲜舞和藏族舞等,使中小学生通过肢体运动形成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戏曲小组是针对我国戏剧种类繁多的提点提出的,尤其是我国的京剧、吕剧、豫剧和越剧等,都是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瑰宝,虽说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接触,但是学习和传承的价值很高。此外是各中小学组织学生去民间艺术团采风,通过上网和实际考察的方式,了解较多的民间艺术素材,形成学生完整的民间音乐学习体系。这样教师可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使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采风;同时学生在采风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对他们多一些评价和鼓励,以提高学生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学校合理安排民族音乐课程,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

首先各中小学应该积极开发民族音乐教学的教材,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从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促进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素养的发展。其次是学校合理安排民族音乐课程,虽说民族音乐课程不参与学生的升学考试,但是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学校可实施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中小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提高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此外学校还可以安排学生参加一些社会上的民族音乐活动,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最后是学校可与社会上的民族音乐兴趣小组建立合作,随着社会和我国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人士对民族 音乐的兴趣也不断衰减,真正懂传统艺术的人越来越少。这样学校在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提高社会各界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使学校的民族音乐教学活动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民族音乐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学生能进一步明确自身学习的目的,更能找到民族音乐学习的动力,学习的过程会更加积极和主动。

4、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民族性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除了把好招聘关以外,各中小学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是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供给教师更多进修的机会,使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例如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去各地了解民风和习俗等,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其次是学校积极组织各民族音乐教师进行教材的挖掘,开发本土教材。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教材为主线,适当地延伸和拓展,使学生有兴趣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知识。最后是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注重将民族乐器引入课堂。教师在引入乐器时,可根据本校的特点进行选择,不仅利于学生学习,还有利于养成学生长期的兴趣。例如教师将葫芦丝作为本校的乐器,就可鼓励学生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更好地接受民族熏陶,逐步养成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并逐步积累起来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中华人民大家庭中的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弘扬、传承民族音乐,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以使民族音乐更好地绽放光彩。这样在多元化音乐背景的前提下,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民族音乐素养的养成,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使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有自身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塑造出爱国、爱家乡和爱自己等的良好品质,实现我国民族音乐教学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当然中小学生自身也应该树立积极学习民族音乐的意识,以掌握更多的基本技能。

作者:刘然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莹.谈民族音乐教育的当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2,04:64-66.

[2]博雅杰,张海彬,尹爱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疆中小学音乐师资现状及反思[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22-125.

[3]张应华,谢嘉幸.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目标、功能探析[J].中国音乐,2012,03:25-31.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音乐教育;误区反思;教学对策;音乐脱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3-0079-04

新课程的实施让我们看到音乐课堂的可喜变化:原先单调、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热闹了;简单的教师一言堂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替代了;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手段新颖,可谓到处有“创新”,到处有“亮点”。当我们津津乐道的时候,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郭声健教授却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音乐教育需要脱盲。理由是“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教育结果却出现种种问题……”

“学生上了12年的音乐课,不会唱,不会跳,不识谱……”“课上‘热热闹闹’,课后 ‘啥也不知道’”“音乐是什么?就是唱唱歌、听听曲,放松放松……”这样的教学现象并不鲜见。音乐教育的现实提醒我们:音乐教育太多空白点造成的误区,使得学生对音乐的熟悉了解程度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以至于无法正确理解与充分享受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郭声健教授的“音乐脱盲”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本文借鉴郭教授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五个“脱盲标准”,结合自己对当前音乐教育误区的反思,略述笔者的音乐教学对策与建议。

一、要着力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脱盲最主要的价值体现在脱盲者能充分享受音乐之美感,能够在音乐中获得乐趣,这是音乐脱盲的必经之路。”音乐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它通过音响、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手段与人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美的感受。高尔基在小说《童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外婆听音乐的情景:“她垂下头,屏息静气,脸上的笑容更加迷人,她仔细听了听乐曲,忽然间,她迈开舞步,像旋风似的旋转起来,整个身子显得更加匀称,身材也显得更高大了。此时此刻,她奇迹般地恢复了青春,变得漂亮、可爱,优美动人的舞姿紧紧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文有的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感受到欣赏者的感情和音乐情感的相互交融,产生共鸣。这是音乐产生的联觉反应。音乐创作本来就是运用一定的作曲技术将作曲家的内心体验转化成音响形式,是人类艺术创作活动中一项最具特殊性的精神活动,它同所有的艺术创作一样,具有其自身的心理学规律。作曲家在创作时,无论本人是否意识到,他总是按照一定的心理学规律去完成自己的作品的,它能触及人内心最敏感的地方,从而产生情感的交融。我们感到庆幸的是:这种联觉反应一般人都具备,教师只要善于利用,就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给学生做这样一个测试,同时给出咖啡和雪碧,让学生用乐音进行表达,结果同学们都选用了“低、重、舒缓”来表现咖啡,选用“高、轻、跳跃” 来表示雪碧,“这是饮用时产生的感觉”(学生语),这对于初次接触音高、力度、音区这些内容的学生非常有效,因为它源于生活的直接感受,方法简单,易于把握。这种贴近人内心心理期待的音乐感知是很好的敲门砖,它让孩子体会到音乐欣赏“原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而愿意聆听和敢于表达。有了初步感受之后,老师则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作为范本加以分析、解释、评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让学生在“操千曲”的审美实践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知晓音乐艺术特有的审美性质、手段和方法,提高审美敏感性,从而达到培养音乐审美的目的。

二、要着力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表现能力

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是音乐脱盲的内涵之一。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表现”包含了四项内容:识读乐谱、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时常加入一些读、唱谱的训练,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可以指导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并尝试创编节奏去表现风雨雷电或某个生活的小场景。我们也可以尝试将一首歌曲用说唱、摇滚、爵士等不同的风格加以二度、三度创作,从中感受不同的音乐特点及独特的魅力。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个人的表现,也可以建议小组互助式的表演,等等。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其完美的演唱演奏不仅体现着音乐鲜活的生命力,而且所流淌出来的歌声、乐声无不洋溢着动人的乐感。在这些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过程中,旋律、和声等美感必然潜移默化于学生的心田,随着日积月累,音乐美的“痕迹”会逐渐强化加深,乐感自然会转化为自身的感受与表现能力。当然,在进行这方面的学习时,必须注意以下细节:

1.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必须做到不仅有“音”之表层,还要有“乐”之内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加强音准、节奏、律动、合唱等知识技能的训练,这是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日常音乐学习中扩大积累,敢于提出自身的音乐观点(哪怕很浅显),敢于尝试用不同的音乐方式表达。

2.启动情感体验心理,避免单纯的形式模仿,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审美情感,只有这样才容易捕捉到乐感的本质特征。

3.“面向全体,各显神通”,使每个同学都能在展示中得以肯定,在表现中获得不同的音乐感知和审美,从而刺激产生增强自我音乐才能的愿望,培养学生敢于表现音乐的信心和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这是音乐脱盲的一项重要指标。以往“音乐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娱乐手段”的言论是片面的、肤浅的,现如今,音乐是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音乐本体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是指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综合。

1.音乐本体的知识与技能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知识技能到底要不要传授”让很多音乐教师感到很纠结。新课改之前,知识技能教学一直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于是,人们把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责任归结为过分强调了知识技能,也因此,新课改提出了“淡化知识技能”的理念, 于是一时间大家都不提“双基”(即知识技能和基础知识)了,好像一提就是应试教育,就是旧观念。这实际上是老师理解的偏差,试想没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理解多少音乐内涵呢?他们又怎么通过什么表达他们心中的音乐呢?所以音乐课“不能没有知识技能”,它是音乐之本。“淡化知识技能”不是不要知识技能,它要求我们老师在知识技能与音乐感知、音乐趣味之间找好平衡点,将让它简单化、生活化,易掌握,好运用,将音乐基本知识有效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熟悉和掌握音高、节奏等要素的听辨、识别和表达,在音乐听觉感知的基础之上识读乐谱,以便更好地感悟音乐的真谛,并逐渐积累听觉审美经验,在这里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洛兹等音乐教育体系都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方法。

2.与相关文化的综合

新课标基本理念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它强调的是音乐文化的内涵。以鉴赏课《一个华沙幸存者》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小号演奏的尖锐、不安、恐怖的四个音的动机,感受已成废墟的犹太人居住区的冰冷、慌乱的景象;可以通过激动不安的音乐衬托的朗诵者富有“宣叙调”特点的朗诵声部,揭露德国纳粹用枪托去赶、殴打、辱骂犹太人,逼迫他们走向屠场的残暴罪行;可以通过军鼓、打鼓、木琴、镲等打击乐器来强调其间夹杂的纳粹军官的野蛮的嚎叫,进一步感受纳粹的残暴;一切以尖锐强烈的音响效果和感人至深的音乐语言来展开,形成了震撼人心的宏伟气概,引起了学生对法西斯的仇恨,对受害者的同情,和为在希特勒残酷迫害下的犹太民族伸张正义的崇高而强烈的责任感。这就是音乐特有的表达方式:不刻意,一切均源于音乐的真实感、音乐美的范畴和文化内涵。

四、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是音乐脱盲最本质的内涵。如果说音乐的感受能力侧重的是音乐的感知能力,审美情趣则侧重于音乐的内在品质,它可以帮助学生辨别音乐的好次或良莠。然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纯粹经典,学生不爱听;光学流行歌曲,违背新课程标准;谈“超女、快男”,音乐老师并不爱关注且有专业排斥。笔者认为,面对当下新的形式,一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另一方面也不需要完全排斥,适当迎合一下学生的口味也未尝不可,但要把美的“点”和“度”给把握好。比如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就可尝试三个切入点。一是歌词之美:典型的古诗词入歌,古今交替,其词笔端蕴秀,走笔曲折,淡淡离愁,缓缓萦绕;二是音律之美:琵琶滚动、二胡起舞、古筝撩拨、牙板清脆……民族风格的配器加上民族调式的运用,配以唯美的词,古朴典雅,清新流畅;三是情感之美:《青花瓷》是未来得及上演就已谢幕的恋情,偶遇、期待、烟雨中的“凄美”随歌声娓娓道来……在这里老师的分析引导非常重要。

当然要上升到音乐审美情趣,仅有流行音乐是不够的,也是很难达到的。古典与流行是两种不同的体验,流行奔人的感官而去,古典奔人的灵魂而去,浅薄的表面漂亮与热爱不能持久。“学习古典,才能通晓你们心中的音乐”,这是我在衔接课上和孩子们说的话。对于很少(或者不愿)接触古典音乐的学生,这样的衔接课是可以尝试的。两段音乐,一首是流行音乐(以最流行为挑选标准),一首是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让学生在律动中体会流行与古典的区别。前者“热烈、浓郁、充满动感和时尚气息”(学生语),通过节奏、鼓点,电子合成音效加以呈现;后者“柔和、舒缓,充满对美好世界的意向及爱的慰藉,更注重音乐细节的考虑,旋律清晰,通过小提琴加以诠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在学生产生了不同的音乐体验后,“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既需要热情也需要思考,对待音乐艺术,我们应该多元和包容……”在这里,教师没有对学生普遍喜爱的流行音乐予以全盘否定,有的是一种融合,一种相互的借鉴,学生乐于接受且愿意深入。当然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应该有一个螺旋上升的体系,否则一切将流于形式,难以实现其真正的意义。随着学生文化艺术知识越来越丰富,接触的音乐作品越来越多,个人的偏好和审美趣味逐步形成和提高,最终带来的是学生音乐审美品位的变化,从而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音乐学习动力

拥有一定的音乐学习动力,是音乐脱盲的重要推手。动力来源于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倾向性意识。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它也是学生音乐方面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对学生来讲,音乐首先应该是生活的,而不是枯燥的理论、概念,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为此我们要建立围绕着兴趣培养的音乐教学体系,比如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这些革新和变化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音乐之美,成功之喜悦,产生更为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形成从兴趣出发——实践活动——审美体验——获取知识和技能——创造——增强信心——提高个人音乐素养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音乐脱盲”的五个标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促进的。随着音乐感受能力的增强,音乐知识的积累,就会产生音乐表现的欲望,便会增强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作为标准,五者缺一不可。音乐脱盲的标准,是音乐脱盲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条件与核心,从一定程度上说音乐脱盲的教育活动应围绕这个“核心”来运转,没有这个标准,音乐脱盲就成了“空中阁楼”,会失去存在的理由。

音乐艺术本身的博大精深和浩瀚无边决定了音乐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人都不能穷尽音乐艺术的所有奥妙,都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盲点,“音乐脱盲意味着教育有素,能够分享音乐所提供的内容,如果一个人对音乐艺术了解很多——它的历史,它的技法,它的风格,它的主要实践者,去哪里去找它的优秀范例,如何去找,如何对它做出明确的判断,如何对它做出恰如其分而且有感染力的反映,就可以认为他在音乐上脱了盲”。这将是我们今后音乐教学中应把握的基点和努力的方向,必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必须学会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课所带来的知识与乐趣,将音乐的感悟升华为生活的感动,将精神的力量提炼成生活的智慧,建构学生性情的真,品格的善,这才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郭声健,等.音乐教育新概念[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 现状与反思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发展健康和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精神文化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另外,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

1.2 音乐教师素质低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1.3 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更别说升级音乐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了。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1.4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2.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2.1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 心育艺术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235-01

1 小学音乐教育的心育作用

1.1 增强意志

意志力的作用过程就是不断地发出包含指令信息的神经脉冲,直至其最终到达神经末梢而引发行动。音乐则可以通过反复,循环,递进的旋律,逐步增强的音量和音高,渐次加快的节奏和速度,来模拟这种过程。音乐教育过程可使小学生的意志过程与音乐发生共振,从而培养坚强的意志力。例如,反映人类与自然斗争、与命运抗衡的作品可培养小学生坚定的进取心与坚强的意志;高昂的军乐可振奋斗志,增强勇气。

1.2 开发智力

音乐能够协调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发展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性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音乐教育过程一方面可以激发大脑的活力,改善大脑的整体功能,从而在根本上促进智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音乐对情感意志品质的作用,音乐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情绪智力,为智力的充分发挥创造必要的心理条件。

1.3 陶冶性情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多次重复以后,会在人的心中留下痕迹,与心理活动的节奏融为一体。在音乐的长期熏陶下,小学生的行为模式、生理心理反应模式、心理活动过程的节奏和速度等结构特征,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与习惯,都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发生某种变化,性格也就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例如,宁静的曲调可令人气息平和、心情安定、反应沉着;欢愉的旋律可使人摆脱冷漠、孤寂的心境,精神焕发而开放合群;委婉、细腻的音调还能驯服粗暴、蛮横的性格。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育在促进小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这应该得到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视,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音乐教育,方能收到明显效果。

2 心育艺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2.1 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人们所喜爱的事物往往是他们所熟悉的,这是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音乐亦不例外。音乐爱好是反复强化形成的。一个人所喜欢的音乐,他自然爱听、多听,在长期的重复中得到自我强化,从而形成他的音乐偏好特色。学校是小学生能听到丰富艺术音乐的重要场所,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使艺术音乐成为正常的、自然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成为欣赏艺术音乐的常客。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音乐艺术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对高雅的艺术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2.2 尊重小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是人所共知的真理。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小学生为主体,引导其进行欣赏、娱乐、倾听、表演等主体性活动,并通过小学生的这种主动活动,优化和改善其精神状态。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使小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动之中,按自身的心理规律展开音乐心理活动。音乐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只是为这种教育活动提供一种引导和诱因,创设一定的外部条件。为使小学生能主动参与音乐教育活动,应当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和动力。小学生的心理需要是他们参与活动的强大动因,因此,要从其心理需要(包括兴趣爱好、情感需求等)出发,引导他们自觉、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并在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投入”状态,从而产生发自内心(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教育效果。

2.3 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对不同的小学生,实施音乐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都应有所不同,要从对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和不同孩子的兴趣、特长、身体、嗓音条件、音乐素养、欣赏水平等的不同,因材施教、因材施训。例如,有的孩子喜欢京戏,就可从京剧中选择合适的段子作为其欣赏或练习的素材;有的孩子擅长演奏,就可鼓励和安排他们演奏特定的曲目来进行教育。只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小学生的音乐陶冶过程才能收到实效。

2.4 循序渐进地导入音乐

音乐教育活动要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为前提,从他们的即时心态入手来实施音乐教育,避免“对牛弹琴”或“听而不闻”。在教育过程中,则要循序渐进,遵循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逐步深入,切忌盲目冒进,急于求成,“欲速而不达”。

2.5 合理选择音乐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改善和优化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心理健康。音乐形式与内容的选择、调节的手段和方法的选择都要以此为宗旨,不得起反作用。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选择曲目时要注意上,强烈刺激、噪闹、声调怪异的音乐,过分悲哀、抑郁的音乐,一般不宜采用。这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2.6 综合采取多种手段

实施音乐教育不能“单打一”,而要充分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和手段,多管齐下,相互配合,和谐统一,产生优势互补、综合协同的效应。不仅音乐这一艺术形式本身的各种要素应当和谐统一,而且还要获得音乐之外的其他条件、手段以及别种艺术形式的支撑和配合,例如灯光(光线)、环境、色调、语言等,以及影视,舞蹈、文学、游戏等形式,以使音乐教育活动不致落入效果单调,枯燥乏味、孤立无援的境地。

2.7 发挥群体效应的作用

有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做,可以促进个人的学习、工作活动效率的提高或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效应或共同行动者效应。在这种效应中,凡能促进增量或增质的称为社会助长效应,反之称为社会干扰效应。群体效应是群众情感信息的一种连锁反应。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能更直接、更有效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它的群体效应。我们组织音乐活动时,要注意作品的选择,注意小学生群体之间在音乐爱好方面的影响,使社会助长效应起积极作用,使大家的情绪相互感染,在音乐审美趣味、标准、理想上出现增量或增质现象,抑止社会干扰效应。例如,许多人在一个声场聆听音乐,有时因为听众同时受到乐曲的激发而产生巨大的群众情绪波动。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次这样的事例。1933年斯特拉文斯基的组曲《火鸟》公演,就引起了剧场的骚动。

3 结语

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领导和教师要重视音乐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的音乐心理开展音乐教学学习、研究小学生音乐生理和心理发展。小学生音乐心理特征,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从他们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出发进行音乐教育教学,遵循和运用音乐教育教学心理规律,提高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学校教师要切实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性,以此为基础采取有效策略,方能顺利完成小学音乐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文婧.浅谈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7(8):117.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5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材。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来说就好比丝丝春雨,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使命感,更应当具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二、具备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指的是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指的是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跳”指的是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音乐新课程呼唤综合型的小学音乐教师,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扎实的基本功、必备的音乐素养,还应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如:绘画、书法、舞蹈、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等,单一的知识结构根本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而现在的很多专职小学音乐教师,都是师范学校音乐班毕业的,这些教师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化知识相对贫乏,这种现状是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加强学习、多读书、多思考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和主体,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重视他们的情感交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所以教师要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面对学生,新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而是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音乐课较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产生师生间的互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善于表现自己、模仿他人,教师只有在互动过程中才会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宽松、活跃的课堂看似很“乱”,但实际上是“活”的,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在“乱”的课堂上学到“活”的东西,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具有既要放的开,又要收的拢,把握好课堂,驾驭好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既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挥,又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四、具备教学反思的能力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程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也曾说:“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理念、音乐教学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不假思索地照搬到自己的音乐教学中,而应持怀疑的态度,对之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检验其是否适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为自己的音乐教学服务。

五、具备与人协调、合作的能力

过去,音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常是单兵作战,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解决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特长训练中的所有问题,而音乐新课程注重学科整合、综合化的特征,就需要音乐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平等的方式进行协调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具备协调、合作的能力。

六、具备音乐教育科研能力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6

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世纪的教师必须道德高尚,知识渊博,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终身学习和创新教育能力。终身学习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要求。终身学习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在深刻认识教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用的基础上,必须把终身学习看作是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人自身发展的需求。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设想,如果一位教师他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从始至终都是一成不变的,他如何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要大胆进行音乐新课程改革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以生为本,重视学生音乐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整合发展,应该是音乐教师努力的方向。面对飞速而来的多种媒体,学生受教育的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为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及时改变教学模式,让课堂不只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展示自己能力才干的天堂,音乐课程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学习,教师从中倾听、观察、随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借助小组活动,学生资源开发通过通过小组的学习活动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每个小组成员能力各有高低,小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合作。"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材资源,运用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用,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学会汲取,学会总结,最终将知识的获取过程自觉转化为一种实际的学习能力。只要给学生机会,给学生时间,学生比任何时候都喜欢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这样就会达到让学生有兴趣,喜欢上音乐课的目的。

三、要在教学反思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2、上课过程中验证反思。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7

这本书出版之后,被很多人奉为“新音乐教师的入职宝典”。但是,仅仅只是这样吗?诚然,新音乐教师是这本书的最直接受益者,他们能感同身受地从张晓敏的经历中获得问题的答案。感性的语言背后,渗透着对音乐教师职业认知与职业道德、音乐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方法、音乐教学研究的途径与方式等方面的理性思考。更深层次地看,还包含着对我国音乐教师教育、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等问题的深入探究。所以,在实践层面上,这本书对新音乐教师和在读师范生具有指导意义,也能使在职音乐教师有所启发。在理论上,则能引发音乐教育研究者及肩负培养音乐教师任务的高校教师的深深思索。

目前,市面上的音乐教育论著林林总总,而这本兼具人文色彩与理性思考的对话集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这是一本入职读本,是一种理论的解读,也是一幅微型的图景,更是一次沉重的反思。

一、音乐教师的入职指南

这本书对于新音乐教师的入职指南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与一般的音乐教育著作不同,这是一本对话录,语言真实质朴,没有因为是“专家”与“新手”的对话而充满虚假的奉承与刻意的说教。郭教授平易近人的解答,也使晓敏老师由胆怯的提问到大方的讲述,他们的交流,也从答疑变成了彼此经验的分享。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音乐教师减少阅读专业文献带来的技术障碍,由于书中所述贴近生活,他们能最迅速、最高效地获取信息。书中并未频现艰深的专业术语,也没有假大空的口号,只是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新音乐教师答疑解惑、出谋划策,一起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教师角色,分享他们的喜悦,分担他们的忧愁。

“对于新老师来说,怎么样才能把第一堂课上好呢?第一堂课应该上些什么内容呢?”①“您觉得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把教材内容更‘活’地传递给学生呢?”②晓敏老师的这些疑问,是每一位初上讲台的音乐教师都会遇到的。郭教授逐一将问题解答,并且常常会发散开来,由此及彼。让晓敏老师不仅得到问题的答案,还触类旁通地打开新的思路。在这十二封信中,他们分别就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教材使用、师生关系、职业认知、教学内容、课堂氛围、课程评价、欣赏教学、唱歌教学、职业道德、教学形式等问题展开讨论。可以说,几乎囊括了新音乐教师入职时会遇到的方方面面,虽然这不是条分缕析的步骤式行动指南,但这种轻松的表达方式及蕴含的巨大信息量,会更使他们受益匪浅。

这本从新音乐教师入职真实经历出发的小书,可以成为他们探寻未知世界的引路者。绕开难懂的理论说教、避开机械的模仿与重复,循着郭教授与张晓敏的对话,他们就能拨开迷雾,逐渐清晰。

二、音乐教育理论的轻松解读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③可是,提到“理论”两个字,许多音乐教师便条件反射地皱起眉头,认为“理论”是晦涩难懂且“没有用”的。有些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突出,但平时很少看书动笔,缺乏理论知识储备和思维方法,无法科学理性地看待与分析音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文化底蕴不深,理论修养浅薄成为音乐教师群体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理论”该以何种方式走入音乐教师的视野中呢?恐怕不顾基础,强迫教师们手捧理论书籍去使劲研读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一种更轻松的方式,让音乐教师在心理上解除对于理论学习的畏惧感,初尝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指导的积极作用,找到突破口之后,再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地逐步完善自身的理论结构。那么,一幅全新的思维图景就会展现在音乐教师[前,让他们超越日常经验,能全方位地审视与反思教学,主动进行教学研究和自主发展,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走向专业化道路。

《音乐教育书简》正是这样一本轻松解读音乐教育理论的书籍,它行走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线上,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阐释与音乐教学息息相关的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的阐述,都是基于晓敏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见的困惑而展开的,并非毫无根据的理论说教。这样,音乐教师在阅读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也促使他们对自身教学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思考。

例如,晓敏老师在第一封信中就提出来如何上好第一堂课的问题。她由于害怕自己是新教师而权威不够,所以第一堂课就给学生提出了诸多要求,但结果却发现“没有人愿意与我交流”④。看看郭教授深入浅出的解答吧:“教师的威信,主要是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职业道德、学识修养、教学水平与效果,以及与学生的亲密关系等因素慢慢建立起来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⑤这样的话语平实易懂,却蕴含深刻的道理,不仅能直接指导音乐教师处理问题,还能激发他们的思维,促使进一步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理论的轻松解读并不等于淡化理论,或把理论知识浅薄化。而是在音乐教师理论修养普遍偏低的现实下,用相对通俗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引领他们逐步走入理论学习的园地,成为兼具实践和研究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音乐教育现状的微型图景

随着晓敏老师支教工作的不断深入,她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虽然充满随机性,却也是实际的音乐教学情境下遇到的真实情况,其中一些还是广受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甚至颇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一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微型图景。

例如,在第五封信中,晓敏老师问郭教授如何处理好流行音乐与高雅音乐之间的关系。郭教授提出,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教育的目标,一个是音乐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指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自由、充分、和谐、快乐地成长;音乐的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传承和创新音乐文化。那么,那些利于受教育者成长,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音乐,就是学校音乐教育适合的音乐。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而言,没有好和不好的音乐,也没有高雅和低劣的音乐,只有适合和不适合的音乐。通过这样的深层分析,读者都能对这个问题有更多理性认识,虽然得到的不是具体的做法,但却能内化成自己的理念与观点,切切实实地指导教学。

再如,在第九封信中,晓敏老师与郭教授深入探讨了歌唱教学的问题。还有第五封信中的新教师的人际交往、合唱团的建设;第七封信中的音乐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第八封信中的“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等问题,无不从各种角度反映着音乐教育的现状。

所以,说这本书是一本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书籍也不为过。只不过这些问题是产生于晓敏老师的真实经历中,其分析也是渗透在事件的描述中。晓敏老师与接龙中学的学生,只是音乐教育实践中的一隅,我们不能说这就代表了所有的教师与学生,但也能一叶知秋,见微知著。读者能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背后,读出我国当前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隐患,能够从这幅缩略图中看到音乐教育的全景。

四、音乐教师教育现状的沉重反思

晓敏老师与郭教授的对话不仅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给予新音乐教师以指引,其背后的深意更是值得进一步探索。书中并未直指音乐教师教育的沉疴,但这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却时刻浮现在字里行间。

很多人拿到这本书后纷纷感慨:“我刚参加工作时要是有这本书就好了!”晓敏老师也在第一封信中描述了她第一次上课时忐忑不安、漏洞百出的情形。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新音乐教师即将走向岗位时手足无措的情景。冷静反思,这与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培养质量有关。下面的几点反思并不完全根据晓敏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来阐述,而是从整体的角度加以总结得出来的。

反思一:音乐教师职前教育目标定位是正确的吗?

晓敏老师是层层选的支教志愿者,可见是优秀大学生。即使是这样,她也有着很多困惑的问题要求助郭教授。她在接受了合唱团排练的任务后,“脑子一片空白”,很不自信。并且开始后悔在大学里对指挥课重视不够,高难度的民歌也让她非常胆怯。这些“被培养”的音乐教师,在培养之初是否就准确“被定位”了呢?

郭教授说,中小学音乐课堂需要的是全才而非专才,只有某方面特长的人,在面对教学工作时会无所适从,束手无策。他把音乐教师比喻成策划、制片、导]、指挥,而不是“]员”,如果音乐教室是一个大舞台的话,那么,这个舞台的主角是学生。音乐教师,应该是个全能型的音乐人。

然而,“尽管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押‘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但是我们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并不明了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特性。”⑥在人才培养时,过度重视音乐专业技能,忽视教育专业素养,音乐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发展极不平衡。虽然形式上开设了相关教育专业课程,实际上却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反思二: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合理的吗?

晓敏老师曾提到,她对于90后的高中生几乎一点都不了解,对于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得当地使用教学方法、如何用活教材,她都难以准确把握。可见,教育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对于未来的音乐教师是何等重要。

目前,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构成。在课程设置的比例上,普遍存在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的现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是培养音乐教师专业内涵的主干课程,最能体现音乐教师专业特点,是音乐教师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重要标志。而教育实践课程则是准音乐教师们在走上岗位之前的练兵与模拟,对今后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类课程比例偏小,与其他课程的结构失衡,势必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调。如果说把教育类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比作胜任音乐教师的两翼,那么,最能体现学生作为“教师”的那一翼则先天营养不良了。

十二封信笺,承载了太多内容。不同的人,能从书中读出不同的内涵,各取所需,耐人寻味。书本的装帧设计也别出心裁,宛如一封信件,寄往每一个热爱音乐教育的人的手中。

①郭声健、张晓敏《音乐教育书简――中小学音乐教师入职读本》,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②同①,第24页。

③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马列著作选读》(哲学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④同①,第5页。

⑤同①,第12页。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8

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历经近百年,从时间纬度上对当代中国音乐哲学教育研究作一归纳。当代我国对于明确意义上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起步比较晚,从三个历史时期进行研究。中国音乐哲学教育美育一、美育研究与哲学观的觉醒20世纪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育作为音乐教育哲学最主要的实践途径和落实方式,在情感教育、美感教育的意义上受到关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陷入危机、经历变革的现实基础上确立、发展,正是以改良人心、改造社会为目标。在抗日救亡的历史境遇中,音乐教育对情感、精神的作用,在激发凝聚民族生命力、能聚战斗力的意义上,得到关注阐发并推向实践。1.“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提出――通过古籍研究发现,自春秋以来,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在音乐教育中重视音乐的政治功能、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这种特点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2.真正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提法,实际上是我国上个世纪初蔡元培所主张“美育”认识的深化。他在民国元年任教育总长后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l912)一文,首次提出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将美育作为“育人”目的实现的基本保证。1923年六月教育部颁发的《小学音乐课程纲要》和《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中强调了美育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93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将音乐欣赏列入了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形成了以唱歌、乐理、欣赏、乐器四方面为内容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这一音乐课教学内容模式一直沿用到20世纪末。直到2000年起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研制,才开始有所改变。新的音乐课提出了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3.蔡元培音乐教育思想代表了中国代新型音乐教育最初的理想目标,至今仍具有现实的启示。这在本世纪新课程标准中的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设置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也与美国提倡的官方音乐教育――审美教育达到了完美的契合。并且从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史不难窥见审美哲学在我国有它存在的内在历史的原因。二、风起云涌,百家争鸣改革开放后近20年,随着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音乐教育又转而强调智育功能。改革开放后,音乐教育界又先后引进“世界五大音乐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以教学法、日本的铃木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和美国的综合乐感教学法),此后,加德纳(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获得深度的了解,势必要超越单一学科的范围,采取跨领域的研究方式。所以综合学科内容教学,成为发展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征。)和戈尔曼(Gorman)的“情商理论”(戈尔曼的情商理论认为,与传统智力理论不同,情绪智力强调能力的情绪因素,他的研究动机在于运用情绪智力概念去解释个体的绩效和成功)又席卷我国,它们虽都从不同角度为证实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终因其只是从智力和情感技术训练角度立论,因而无法证实音乐教育是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从而不能成为音乐教育最本质的核心理论。受后现代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音乐教育专业内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如音乐教育者对于审美哲学的理智审视,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人们对哲学问题研究兴趣的高涨,以及艾利奥特创立的新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等等,致使人们急于追寻一种新的哲学思想来批判不断引起人们质疑的审美哲学观。在这种情况下,实践哲学观便应运而生。即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出现了多元化的声音,在国内出现了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提出哲学批评的学者,充分肯定了音乐作为社会文化建构的思想,提出要构建“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直至当前,中国的音乐教育的现实还是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指导下在发展着,但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这种局势在慢慢出现改变。作为多元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多元文化的交流所存在的悖论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诸文化之间如何既互相交流和理解,又能保持文化的多样化和发展固有文化的特色,是一个严峻而艰深的课题。三、批评与反思2009年,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承办的音乐教育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中,来自国内及港澳台20余位专家和代表,齐集一堂,分别作了相关学术报告,对音乐教育哲学及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等领域的相关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当代的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研究。其中,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朱玉江提交的论文《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主体性哲学反思》一文中,对当代的中国音乐教育主体性哲学进行了反思。他认为,20世纪的我国音乐教育的百年历程始终未能走出“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哲学思维定势中。在全球化时代的西方哲学、教育学、文化学研究、音乐教育学发生重大转型的时候,主体性哲学主宰的音乐教育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困境。作者总结为4点:(1)以音乐语言为基础的交往活动;(2)音乐教育是一种主体间的理性对话和理解的过程;(3)音乐教育的意义在生活世界中生成和发展;(4)音乐教育归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主要以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作为其研究对象。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余丹红教授的文章《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若干问题思考》中,围绕所提出的三个问题,点出了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1.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领域往往将音乐教育哲学的纲领性、原则性与普遍性原则暂搁置一边,而搜索、提取一些口号式的“核心问题”“可操作程序”,并不甚顾及上下文关系地将之应用于音乐教育的体系建构、标准制定、甚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使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偏离“大地图”原则而趋于实用主义。2.如何辨清哲学与美学的区别,是我们在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中首先应该理顺的基本概念。毫无疑问,音乐教育哲学中包含诸多美学问题,但是美学绝对不是音乐教育哲学的全部,或绝大多数内容。3.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历史上下文关系中的产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淡出理论研究的核心地位。音乐教育哲学变革、突破的要求,不仅来自音乐教育实践,来自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及文化环境。几十年来,我们的耳边不断地在喊着:音乐是情感的符号,“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等等,这些音乐教育主张并非都是绝对的真理,但至少他给我们的音乐教育者提供了很多参照,或引起我们的反思,让我们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音乐教育哲学自身是否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也许正是在这种反思中,加上音乐教育哲学实践的影响,萌动了音乐教育哲学的改革、突破的欲求。

参考文献:

[1]吴淑元.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