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技术的影响8篇

时间:2023-09-10 15:10:55

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1

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一方面,我很高兴看到信息技术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我经常苦苦思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什么影响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琢磨和实践,我作出了以下的分析。

一、问题解析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然而,学科整合是双向的,信息技术学科也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以此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实践这个问题,发现了学科整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些有效影响。

二、具体影响

1.相互联系,提供素材

各门学科知识的发展都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信息技术学科也不例外,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应融入多学科组成的大环境中,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发展。

2.学科素养,全面提升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积累基本经验、培养基本品质,从而生成基本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其他学科形成的学科素养在不知不觉中也会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中,被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所使用。

美国著名学者霍斯曼在《艺术与学校》一书中指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艺术,艺术教育的价值是潜能的开发、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从学生活动的角度来说,艺术是美的经验共享,视界的融合和心灵的升华。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中会涉及许多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理解艺术,也让艺术素养渗透到我们信息技术教育中来。

3.教学方法,相互融通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传统学科,教学方法与传统学科有所差别,但是也可以采用传统学科中的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如英语学科中采用频率很多的是交际型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或模拟真实情景交际,让学生通过交际活动不断沟通交流、进行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一些模块中,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教学。

4.德育,重中之重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但也不能忽视信息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引发自身犯罪。如何把他们引导到健康的网络生活中,是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更新教学思路,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方法,让德育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

我在讲《IP地址及其管理》这一节内容时,以网络警察利用IP地址破案为例。一方面传授了IP的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也穿插了要做个文明网民的德育。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一些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弱的学生可能会被诱发破坏心理,冲动地利用网络技术去做一些破坏性的操作,如在网站论坛上发表一些虚假信息、破坏他人的网络资料等。学习了本章内容后,学生就会意识到网络环境没有原本想象中的那么具有隐蔽性,可以利用IP地址对其进行监控,有效地抑制人们逾越社会规范的举止。

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还是一个崭新的内容,里面有很多问题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去思考和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其他学科整合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摆脱纯技术指导的片面性,视界要从本学科转向各学科,从其他学科的素材、素养、教学方法乃至德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我相信,这样的学科整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同时更能促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2

关键词:文学艺术 数字技术 创作形态 传播手段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宇航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1998年1月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随后同志提出了“数字中国”概念,此时全球信息技术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数字化技术的深刻变革,这场以信息的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将对世界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其它领域产生重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无疑也对文学艺术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面对数字化及网络技术全球化的冲击,现当代国际上许多著名的美学家、艺术学家,甚至许多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也都在思考文学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关系问题。数字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各个角落。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论述。

一、数字技术对创作题材的影响

数字技术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包罗万象的素材资源,直接影响和丰富了文学艺术的表现内容,扩展了文学艺术的表现范围。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探索自然的能力日趋增强,从而大大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视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全世界的资源全部共享,目前,Internet己成为世界上资料最多、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资料库。不管在世界什么地方,只要坐在微机前,都可以从Internet分布在世界各地计算机上浩如烟海的文件中找到所需文件资料和素材,或者至少对你提供这种文件的相关信息。Internet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服务于社会。文艺创作者能够在浩瀚的素材资源中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和审美感受,有利于激发文艺创作者的创作灵感,从而对其自身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启发与推动作用。

二、数字技术对创作思维和创作观念的影响

随着数字新技术和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快步进入现代技术文明的新时期,网络虚拟空间的引入,现实和虚拟世界的交错,引起人类社会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革新,人类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交往方式和节奏都在改变,文学艺术的思维深度也不得不进一步拓宽和立体化、多样化。

文学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文学艺术作为时代的影子,在时刻关注着世界的一切变化。《技术帝国》一书的作者特意发出了一个警告,他说:“我们所面临的21世纪将越来越受制于世界的数字化。”社会各个行业也都在积极迎接数字化的变革和洗礼,文学艺术更是毫不例外。英国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和宗教都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科学则属于现实实证的领域,理智的领域。而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理论的推广与应用,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联姻,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紧密结合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思维当中。

现实与虚拟的碰撞,极大的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形式,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了新的审美取向。在审美感受中,美和新是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种美好的艺术方法一旦停止发展陷于重复,就会在读者和观众心理中引起疲倦,文学艺术家只有紧跟数字技术化时代的步伐,不断变异和更新自身的创作思维和观念,才能保持最大的审美价值。

三、数字技术对创作方法的影响

“数字”或“数字化”揭示了计算机工具的本质,是指直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的工作,其着眼点在于工具本身。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文学艺术的创作表现提供了新的方便快捷的技术手段。相对于传统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它在编辑、表现、传播、存储、复制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形成了科技美与文学艺术美的融合,它使得许多思维想象变为视觉审美呈现,冲击人的视觉神经。

通过数字技术收集、整理、保存、加工、编辑、展示、研究各类文学艺术信息,数字技术介入了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成为文学艺术的一部分。人们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来创造文学艺术形式的整个过程。传统的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阅读鉴赏的方式是线性的由点到线到面,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则使许多想象中的画面具有直观性、整体性和多元性。然而数字技术的创作方法引入到文学艺术的创作当中直接冲击文字的表现功能。

四、数字技术对创作形态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文学艺术的创作形态产生了质的影响和改变。数字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文学艺术的表现提供了新的物质手段和技术手段,使文学艺术作品更富有表现力,也促使了新的职业人群和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种类的产生。例如:网络文化、自由撰稿人和数字艺术专业。

数字科学技术在文学艺术创作形态中的介入,促使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更大程度上向视觉艺术形态的转变,同时促进了数字艺术的发展。数字艺术是一种以技术为主导表现的艺术,是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并以技术为核心的新艺术,广义的理解就是艺术的数字化。狭义的数字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的发展和全新的传媒技术为基础,把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感觉巧妙融合一体的艺术。数字艺术作品必须在实现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使用了数字技术手段。

通过数字媒介,数字化后期合成技术使得许多幻想画面呈现视觉上的可能,数字虚拟现实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使艺术的各种成分,如:声、光、色、画、镜头、语言文字交融成一体,从而给人一种审美的共通感。这种审美的共通感是我们单纯在书面语言的文学作品中无法获得的。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许多传统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经过数字化技术的加工也正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又呈现在人们眼前。如:《西游记》、《红楼梦》、数字电影京剧《对花枪》、《指环王》等。

五、数字技术对传播手段的影响

数字传播媒体的应用及普及,便捷的收集、整理、保存、加工、编辑、复制、展示和运输,使得文学艺术的传播手段由静态转为动态、由单一转为多元,由二维转为多维,它创造了新的审美活动形式,为文学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时空。

数字技术对文学艺术传播手段的影响,最重要的表现在于文学艺术的电子媒介化倾向。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艺术作品的表现、传播和体验都能在技术上很容易地融合在一起。传统的纸质媒介、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传播媒体,即:数字传播媒体。数字传播媒体技术介入了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成为文学艺术的一部分,同时也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与广度,创造了新的审美活动形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残奥会的开幕式的呈现即是文学艺术数字化传播的典范,为人们呈现了一场文化艺术的视觉盛宴。

但是,数字传播媒体技术对传统信息传媒形成强烈冲击。《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认为,人类的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更加数字化,从事与信息相关事业的人,如果不及时进化到数字化时代,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在美国,“如何才能拯救报纸?”已成为当下美国报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当然,数字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但同时数字化本身也是一柄双刃剑,对文学艺术也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影响,如:数字技术的复制性和仿真性与文学艺术独创性的矛盾、数字世界的全球化与艺术的民族本土化的矛盾、技术理性与审美情感教育的矛盾,及文学艺术的商品化倾向、对某些传统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的毁灭性的改变等等,同样也值得我们深思。而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学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认识和运用数字科学技术,去防止数字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人文精神缺失、审美趣味庸俗化与心理疾患蔓延等负面影响;用好数字科技这柄剑,让文学艺术真正地发挥它的审美教育作用,让世人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达到精神的愉悦与审美的满足,让人类的发展再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杨建民:《艺术感觉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2]张佐邦:《文艺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朱 狄:《美学・艺术・灵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谭好哲、凌晨光:《文学之维:文艺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3

数字化摄影技术日臻完善

我院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引进了一些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1981年6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15届国际放射学会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数学化X线成像技术的物理概念及临床应用结果。使医学影像技术步入了数字化的新纪元。数字X射线摄影的成像技术包括成像板技术、平行板检测技术和采用电荷耦合器或CMOS器件以及线扫描等技术。成像板技术是代替传统的胶片增感屏来照相,然后记录于胶片的一种方法。平行板检测技术又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结构类型。由于成像方法的改进,除了在成像质量方面有明显提高外,图像数量也急剧增加。例如随着多层CT的问世,每次CT检查的图像可多达千幅以上,因此,无法想象用传统方法能读取这些图像中蕴含的动态信息。这时在显示器上进行的“软阅读”正在逐渐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软拷贝阅读是指在工作站图像显示屏上观察影像,就X线摄影而言这种阅读方式能充分利用数字影像大得多的动态范围,获取丰富的诊断信息。2008年我院成功安装了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并与HIS(医院信息系统)、RIS(放射影像系统)成功对接,PACS系统是图像的存储、传输和通讯系统,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图像和病人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并且可以与医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放射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相连,实现整个医院的无胶片化、无纸化和资源共享,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远程会诊,或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在没有PACS的时候我院影像中心工作流程:划价门诊交费病人登记查找原史档案检查室胶片打印分类匹配送医生组打印报告胶片归档胶片存放到片库,而有了PACS后工作流程:电子申请单检查室诊断医生诊断和出报告临床医生查看影像及相关报告科室应用,应用PACS系统后,科室病人诊断优化效果:简化病人看病流程和时间;优化改造医生烦琐诊断流程;提供给临床科室便捷的医疗服务;建立有效的病人档案系统;完全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业务流程重组;实现数字化社区医疗、远程医疗;增加医院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医学科研和教学水平。

总结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4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发展

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最初出现在美国,20世纪中期引入我国,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也会在其他领域中应用。当下,全球呈现出变暖的趋势,水资源逐年减少,对此,需要技术人员实现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创新,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优化应用效果。

1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概述

用人工的方式改变天气,其方法是根据天气变化的规律以及云运动的不稳定性,在空中播撒适量的催化剂,使云的运动发生变化,调整降水量,用较少的成本换取较大的利益,用降水缓解干旱带来的缺水,降低恶劣天气对环境的影响。人工影响天气除了会影响降雨外,也会消除空气中弥漫的浓雾与冰雹,避免出现霜冻。人工影响天气除了有意识的影响外,也有无意识的影响,比如人们日常生活对天气的影响,是在无意识间进行。

2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方向

2.1发展现状

云物理是这项科学技术主要应用的理论之一,从20世纪末到现在,这项科学技术随着其他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有了明显的提升,采用大量信息技术,比如卫星技术、雷达技术等,扩大了涉及的科学领域,让多个科学技术互相交叉,互为影响,以此为基础,创新了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使其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云物理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都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当下,我国已经有156座天气雷达网,局部地区天气的监测也达到了344部,根据天气变化感应预测可能的降水量,或是出现降雪、大风天气的时间。虽然很多先进的技术都已经在该项科学技术中应用,但仍有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实现技术的创新。

2.2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分为2方面:数值模式;与检测、观测技术紧密结合。2.2.1数值模式随着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提出的要求,数值模式成为实现技术创新的工具之一。现在,技术操作人员可以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出云物理运动的过程,模拟云物理的变化,这可以实现云物理所有资料的同化,并建立数值模式,最终用这种云物理的处理方式,分析人工影响天气的各项业务,为实际应用打好基础。数值模式包括3点:通过方案的设计,确定整个作业的过程,优化设计方案;开始作业,根据作业内容进行指导;分析整个作业后的结果,解析作业出现的问题。即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可以让作业人员准确分析天气变化,减少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作业水平与能力。它还可以在云物理运动相同的情况下,对比有无散播到出现的情况,预测散播的方向,给出潜在效应的结果,使技术人员找到最佳的影响方式。2.2.2与监测、观测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使其找到新的发展方向。现代,这项技术需要使用监测与观测技术,由原有的雷达与飞机探测技术,变成使用卫星技术、GPS技术、监测网络等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科学技术。因为人工影响天气较为复杂,需要考虑不同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这项科学技术的使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求该技术使用的探测飞机可以持续续航,工作性能优越,长时间保持在一个飞行高度上,不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影响飞行,即飞机与探测系统的融合,这是这项技术未来发展的要求之一。探测式飞机在飞行中,可以监测云层里水分的种类与各占的比例,帮助技术人员了解云层中水量的分布与水分的变化,变成信息。现在,飞机上探测探头安装的位置以机头为主,有数个探头,这些探头会用激光拍摄粒子图像,纪录并分析粒子的谱图及粒子的普测量。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也会使用多普勒雷达网,这种雷达网虽然出现的时间较短,但也已经在天气预测中广泛应用,提前预测降水量,控制降水量的大小。人工影响天气这项科学技术除了使用监测、观测技术,也会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散播技术等,并不断创新,从不同的渠道实现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提升,提高科学水平。

3结语

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资源不断减少,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要求技术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这项技术,使用先进的监测、探测技术,提高探测水平,及时收集信息,保证信息的全面性,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水平,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车秀杰.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发展论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29.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5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种产物,无论是在今天的农业生产方面还是天气调节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与人类对天气过程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天气的敏感性越来越强,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文章紧紧围绕着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对其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起源于美国,1946年传入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以服务农业为根本,以防灾减灾为核心,在农业、林业、交通运输、航空、水利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日益短缺的背景形势下,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更为重要与关键。因此,必须对其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促进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效用的最大化发挥。

1.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

人工影响天气实现对天气进行人工影响的基本原理是依据与利用天气的自然规律和云的微物理不稳定性,通过播散适量、适合的催化剂,来引导云、降水按照人们的预定方向发展变化,从而达到以少量成本换取巨大利益、促进降水缓解旱情、消云散雾、减少冰雹等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目标[1]。人工影响天气具体包括人工降雨、人工消云散雾消冰雹、人工防霜冻等。除了上述这些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天气进行影响之外,人类对天气的影响还包括无意识的影响,如都市、工业生产、供暖等对天气的作用,但这并不属于人工影响天气的范畴,而仅仅是人类对天气的一种无意识影响。

2.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云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是我国发展最早的与天气科学相关的内容。从上世纪末至今,伴随我国综合国力与科学水平的显著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与云物理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先进大气物理探测技术、卫星技术、雷达技术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使人工影响天气逐渐趋于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现代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逐渐建立起来[2]。而云物理在宏、微观特征、云基本特性的地基、空基直、间接观测等也都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现阶段,我国已投入运行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共有156座,局地天气监测与作业指挥雷达共有334部。目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已基本形成了依托天气来预测降水、降雪、大风等各种天气情况。虽然雷达、卫星、探测、观测等许多先进信息技术已被应用在人工影响天气当中,但总体而言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需不断改进与完善。

3.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3.1数值模式根据当前及未来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和社会生产需要,数值模式将成为未来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发展与水平提升的重要工具[3]。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具备了云实际模拟能力,这就为我国将具有详细云物理过程和具有资料同化功能的数值模式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实际业务处理当中提供了可能。数值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主要包含三方面,即方案设计与检验,作业过程的指导和作业后的结果分析。这意味着数值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运用可以优化方案设计和物理假设,提高微物理过程和实际天气信息分析的准确性,降低实际工作中的许多不确定性,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与实际处理能力。不仅如此,数值模式还能够在相同云况条件下,对播散与无播散进行对比分析,对播散物质的扩散路径进行预测模拟与提供不同播散方式所产生的潜在效应,从而帮助人们选择出最佳天气影响方式,并向人们提供试验与实际作业所需的实时预报。

3.2与地球环境监测和观测技术紧密结合科技进步是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发展的唯一原动力,在当前社会科技日益发达的环境下,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趋势良好,尤其是观测技术[4]。现代人工影响天气在观测方面未来的发展将以充分利用先进观测技术和地球环境检测技术为主,将逐渐由单一波长雷达和飞机探测技术转向为集卫星、GPS、多普勒雷达、装载先进探测飞机、偏振雷达、监测网络、微波辐射计等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探测技术和观测技术。考虑到人工影响天气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要求探测飞机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续航能力、飞行高度和抵御不良天气等能力,因此将先进探测系统装载到飞机上是人工影响天气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先进探测式飞机可以观测播散前后云中水物质的变化,从而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云中水物质的类型、演变过程等信息。目前,普遍使用的机载离子探测系统是由多个分别装载在飞机不同位置的探头组成,是一种基于激光拍摄粒子图像并对粒子记数粒子谱测量的先进系统[5]。此外,多普勒雷达网已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并在天气预警、强天气预测、降水观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观测技术、地球环境探测技术和数值模式是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对象之外,高灵敏度的风廓线仪等仪器设备、播散技术、吸湿剂催化技术、播云优化技术等也都是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主流趋势。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日益短缺、干旱逐年加剧的发展状态下,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在拥有广阔、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所背负的使命与责任也逐渐变得更为沉重和巨大。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发展观测、探测水平高、播散技术先进多样、信息获取及时全面、分析完整准确、集成多种先进科学技术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不断努力提升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1]邵洋,刘伟,孟旭,王广河.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研发和应用进展[J].干旱气象,2014,04:649-658.

[2]车秀杰.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发展论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29.

[3]姜宗元.基于WebGIS技术的人工影响天气预警指挥系统研究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3.

[4]黄巧明.车载移动式火箭人工影响天气监控指挥及信息管理[D].电子科技大学,2013.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6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S1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99

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最初出现在美国,20世纪中期引入我国,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也会在其他领域中应用。当下,全球呈现出变暖的趋势,水资源逐年减少,对此,需要技术人员实现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创新,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优化应用效果。

1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概述

用人工的方式改变天气,其方法是根据天气变化的规律以及云运动的不稳定性,在空中播撒适量的催化剂,使云的运动发生变化,调整降水量,用较少的成本换取较大的利益,用降水缓解干旱带来的缺水,降低恶劣天气对环境的影响。人工影响天气除了会影响降雨外,也会消除空气中弥漫的浓雾与冰雹,避免出现霜冻。

人工影响天气除了有意识的影响外,也有无意识的影响,比如人们日常生活对天气的影响,是在无意识间进行。

2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方向

2.1 发展现状

云物理是这项科学技术主要应用的理论之一,从20世纪末到现在,这项科学技术随着其他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有了明显的提升,采用大量信息技术,比如卫星技术、雷达技术等,扩大了涉及的科学领域,让多个科学技术互相交叉,互为影响,以此为基础,创新了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使其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云物理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都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当下,我国已经有156座天气雷达网,局部地区天气的监测也达到了344部,根据天气变化感应预测可能的降水量,或是出现降雪、大风天气的时间。虽然很多先进的技术都已经在该项科学技术中应用,但仍有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实现技术的创新。

2.2 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分为2方面:数值模式;与检测、观测技术紧密结合。

2.2.1 数值模式

随着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提出的要求,数值模式成为实现技术创新的工具之一。现在,技术操作人员可以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出云物理运动的过程,模拟云物理的变化,这可以实现云物理所有资料的同化,并建立数值模式,最终用这种云物理的处理方式,分析人工影响天气的各项业务,为实际应用打好基础。

数值模式包括3点:通过方案的设计,确定整个作业的过程,优化设计方案;开始作业,根据作业内容进行指导;分析整个作业后的结果,解析作业出现的问题。即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可以让作业人员准确分析天气变化,减少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作业水平与能力。它还可以在云物理运动相同的情况下,对比有无散播到出现的情况,预测散播的方向,给出潜在效应的结果,使技术人员找到最佳的影响方式。

2.2.2 与监测、观测技术紧密结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使其找到新的发展方向。现代,这项技术需要使用监测与观测技术,由原有的雷达与飞机探测技术,变成使用卫星技术、GPS技术、监测网络等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科学技术。

因为人工影响天气较为复杂,需要考虑不同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这项科学技术的使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求该技术使用的探测飞机可以持续续航,工作性能优越,长时间保持在一个飞行高度上,不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影响飞行,即飞机与探测系统的融合,这是这项技术未来发展的要求之一。探测式飞机在飞行中,可以监测云层里水分的种类与各占的比例,帮助技术人员了解云层中水量的分布与水分的变化,变成信息。现在,飞机上探测探头安装的位置以机头为主,有数个探头,这些探头会用激光拍摄粒子D像,纪录并分析粒子的谱图及粒子的普测量。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也会使用多普勒雷达网,这种雷达网虽然出现的时间较短,但也已经在天气预测中广泛应用,提前预测降水量,控制降水量的大小。

人工影响天气这项科学技术除了使用监测、观测技术,也会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散播技术等,并不断创新,从不同的渠道实现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提升,提高科学水平。

3 结语

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资源不断减少,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要求技术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这项技术,使用先进的监测、探测技术,提高探测水平,及时收集信息,保证信息的全面性,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水平,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7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生产力;对立统一性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11-02

收稿日期:2013-08-19

作者简介:杨肇松(1974-),男,安徽南陵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精神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活动为核心的高级文化系统。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中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精神文化的巨大飞跃。科学文化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观念结晶,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文化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主要以两种方式对社会发生积极作用和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科学文化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重要要素,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各要素。科学化的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能力,会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先进的劳动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已成为重要的劳动对象;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管理极大地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客观依据。如运用相对论及原子核裂变原理形成和发展了核技术,促进了原子能在军事、发电等方面的应用。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产业高级化,科学技术的贡献超过劳动力和资本;产品科技含量密集化;科技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体现,高科技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

其次,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思想影响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历史上,作为推动社会文明向前发展的科学,曾不止一次地对宗教、哲学、道德以及思想意识领域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影响。而不断积淀的科学文化又逐步构成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近现代的科学文化集中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水平,是人类日益摆脱愚昧状态、摆脱盲目力量支配、争取自由的主要标志,它使一系列古代神话变为今日的现实,并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今天的人类,如果不与科学技术相联系,不用科学文化武装自己,就不可能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和现代化的人,也无法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不可能自觉地完成历史赋予我们时代的艰巨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曾说我们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积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理性和创造性是其根本特点。理性崇尚精确、严谨。观察和实验、理论联系实际是其基本取向。创造性提倡探索和开拓,主张合理的怀疑。科学精神是保持科学自身性质、促进科学不断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它不仅同科学技术自身一样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且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主导作用。科学精神能铸造人的思想,,从而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不可低估的建构作用。把握了科学精神,就可以充分占有材料,探索本质、把握规律,正确反映和作用客观事物。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首先是影响思维客体的变化。随着人类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工程技术等的纵深认识,一系列的新领域、新学科、新对象、新方法涌入人的思维活动领域,构成了全新的思维客体。由于人类知识生产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也日益成为人类所要把握的重要对象。其次,影响思维主体的变化思维。主体因其社会关系和认识条件的变化以及社会实践和生产力的发展,刺激和唤起人们新的需要,形成人的新的目的,形成人们从事思维活动的新的动机。思维主体具有新的思维的能力。再次,引起思维工具的变化。当代科技革命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念成为思维主体在理论地把握思维客体的新工具,构成思维主体的新的反映模式。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当然,科学技术对社会也产生消极的影响。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之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以生物技术为例来审视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如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后对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等都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人体细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二是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讲,外来物种的入侵、生物资源的流失有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转基因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大威胁。三是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阐述物质和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时,指出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它们的对立是绝对的。但两者又具有同一性,物质可变成精神,精神也可变成物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列宁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同样,要看到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精神范畴的科学技术与作为物质范畴的生产力既有同一性,也有对立性。“科学是生产力”就表现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同一性,科学技术可以变成生产力,但也不能忽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对立性。两者的对立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发达的生产力不能容纳落后的科学技术。万吨油轮不适用帆船技术,高速铁路不适合马车运输。另一方面,落后的生产力不能容纳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完全禁运的情况下,缺少浓缩铀的朝鲜,拿到原子弹生产技术也造不出原子弹。即使中国拥有第一流的飞机发动机技术,如没有制造飞机发动机技术的特种合金材料,也是空白。作为精神或观念形式的科学技术要成为客观的生产力,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这不仅受到社会条件的限制,还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非洲内陆的沙漠国家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类似韩国的先进造船工业。

总之,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我们要看到其两面性,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今天的社会已经无法离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以它特有的方式渗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发挥着它的独特作用。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充分地发展和利用科技,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使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消除它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光盘版).

[4] 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科学技术的影响篇8

关键词 高科技 体育产业 运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科技对体育产业的影响日益明显。就拿奥运会来说,现代的奥运会已不再纯粹是比哪个国家的运动员跑得更快、跳得更高、举得更重了。在运动员与运动员较量的背后,是国家与国家科技发展与人心凝聚的综合大比拼。奥运会上的各项纪录,不仅仅是人类突破生理极限的体现,也是科技创新在体育中的集中展现。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未来奥运赛场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科技水平的大比拼。高科技手段对体育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别介绍新的科学技术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 新科技在体育竞赛设备与场馆产品中的运用

这其中包括新科技在体育竞赛计时记分设备、仲裁录像设备、竞赛器材、运动服装、鞋、帽、配饰以及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等方面的运用。以前在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都是采用手记的方式来记录比赛信息、分析数据等,影响了整体的效率。自从引入电脑、分析机等高科技产品后,通过电脑的演算把以前复杂、缓慢的工作变得轻松和迅速。现在,我们的运动员即便是在赛前或比赛间歇时也可以与教练员在电脑前进行交流,用电脑演示战术等,这些都对提高比赛成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通过运用包括信息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绿色建材等在内的建筑科技,新建和改造了一批符合奥运会标准的智能化体育场馆,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奥林匹克公园。其次,作为“未来科技”主角的纳米材料、智能材料以及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绿色材料,承担了实现科技奥运主题的重要职责,这其中包括太阳能2008行动、“纳米塑胶跑道”、“绿色赛场”以及利用绿色建材对体育场馆进行分期改造等。

二、 新科技在场馆建设中的信息化设备与安保产品中的运用

这其中包括体育场馆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LED电子屏幕、红外显示器及指纹识别系统、安防视频监控、场馆空调通风制冷设备、体育场馆专用灯光、音响技术设备等。在2008年奥运会中的场馆建设中,国家体育场“鸟巢”在场馆的设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都注入高新科技的内容。如数字化的宽带通信、电子信息技术和其他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比赛场馆更加现代化。在建筑上广泛运用节能措施、节水技术和太阳能技术。新型的建筑材料和电子信息处理都将充分体现,同时自能化技术也将会得到应用。在安保方面,主要是运用了指纹、虹膜、人脸、签字、掌纹、话纹等生物身份认证技术对参会人员、运动员、教练员、记者进行身份检测认证以确保奥运会信息安全。

三、 新科技在体育医疗、管理、训练、科研、教学、健身等领域中的各类体育信息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应用

这其中主要包括体育医疗新技术与设备、体育电子政务系统及相关设备、兴奋剂检测技术、运动食品及营养品、体育训练健身科研相关信息技术与设备、体育教学课件、远程体育教学相关信息技术与设备等。数字体育就是指把信息技术深入广泛地运用于体育赛事的策划设计、组织管理、信息传播等活动中,从而使组织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在兴奋剂检测技术方面,已经从20年前的兴奋剂检测还只靠液相和气相色谱,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不挥发的成分还难以检测,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激素类物质的分辨还需要通过相当复杂的计算发展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配备了MAT95高分辨率磁质谱和Delta同位素质谱,以及最先进的DFSGC/MS高分辨磁式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和Delta/MS/IRMS同位素质谱系统,以承担各项赛事的反兴奋剂确认分析的任务。

四、 新科技在体育方面的其他用途

目前,全球化的数字体育运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从亚洲,到欧洲,到美洲,到大洋洲,数以千万计的玩家投身到这项运动中来。随着我国数字体育相关的电信、IT等产业的成熟与发展,数字体育凭借其娱乐性、竞技性、参与性,以及突破了年龄与性别界限等优势,逐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群众的喜爱和热衷,并逐渐成为我国现阶段数字娱乐业发展的主流。

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体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据预测,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未来5至10年,人类将可以操纵生命。通过基因技术,控制人的体能将成为可能。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基因选才,甚至也有可能用长跑基因培育出非凡的长跑运动员。生物技术应用于体育,其影响将会比兴奋剂更深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