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09-24 10:36:07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安全管理;护理管理;儿科

由于儿科患者比较年幼,很难准确而又清晰地表述身体的感受,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进而使得儿科护理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这也是造成护患纠纷率较高的重要原因[1]。在此状况下,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我院小儿骨科收治的184例患儿提供安全管理服务,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小儿骨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84例患儿,其中男性101例,女性83例,年龄为3个月~12岁,平均(6.25±1.29)岁。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92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5.91±1.42)岁,对照组92例,包括男性48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6.43±1.1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资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做好患儿的饮食指导,为其提供基础服务,实时观察与分析患儿疾病的变化情况等。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外,然后再分析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且采用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安全管理评分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2]。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SP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安全管理评分(94.3±3.9)分,高于对照组的(72.1±4.2)分;且实验组发生护患纠纷2例(2.2%),对照组9例(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非常满意49例,满意40例,不满意3例,对照组非常满意38例,满意43例,不满意11例;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为了更好地保护患儿的身心健康,使其更快更好地恢复身体健康,需要儿科的医护人员、患儿及其家属都必须要充分重视护理安全,要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地做好安全防护工作[3]。医院不仅要加强对儿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而且要努力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努力提升护理技巧与护理水平,进而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更好地保护患儿的人身安全;医院自身也要为患儿提供安全、良好的住院环境,做好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患儿的家属也要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使其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及时发现护理风险,也可以掌握应对风险的措施[4]。只有从各个方面充分重视儿科护理风险,及时发现风险,并充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患儿的人身安全,进而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以促进患儿的身体更快康复[5]。我们研究发现,观察组安全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王月儿对120例患儿实施了安全管理模式,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6.9%,护理纠纷发生率仅3.3%,优于对照组[6]。王芳研究发现,为观察组患儿提供风险管理,其护理质量评分显著较高,患儿家长焦虑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且护理满意度达98.2%,优于常规护理组[7]。施建文也发现为患儿提供安全管理,其护理综合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8]。总之,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合理地运用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安全管理评分,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概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玲玲 单位:郑州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

参考文献:

[1]陈清.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185-186.

[2]郭岚.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2):2055-2056.

[3]徐金霞,王雪兰,华祯.儿科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7):1203-1204.

[4]徐丽文,李文华.小儿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0):4164.

[5]靳英红.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6):167-168.

[6]王月儿.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7):169-170.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细节管理;常规护理;儿科

伴随医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提高了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医院要充分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重视患者的切身权益,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了能够提升儿科的护理整体水平,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那么医院就必须要加强细节管理[1]。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后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小儿骨科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86例患儿,其中男性107例,女性79例,平均年龄(6.45±2.8)岁。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3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6.12±2.31)岁,观察组93例,包括男性56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6.67±2.74)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及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和细节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细化护理服务流程:在对儿科患儿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充分树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尽量了解并且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为其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建立健全护理流程,充分重视服务的细节,积极地找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积极改变护理模式,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主动地了解并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2]。(2)细化培训体系:儿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先进与扎实的护理操作技能,医院要加强对其培训与教育,细化培训体系,为在职护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3]。(3)细化护理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的细化以及量化,动态监督与控制儿科护理质量,避免风险事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效监督与管理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4)制定科学的细化管理考评体制:建立考评体制,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感,确保护理质量。对护理工作表现较好的护理人员及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于护理工作不够认真,护理工作完成不好的护理人员就要给予一定的批评或者惩罚[4]。比较两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1例,护理风险事件2例,对照组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7例,护理风险事件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非常满意39例,满意51例,不满意3例,对照组对护理非常满意34例,满意48例,不满意11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高于对照组的88.2%(P<0.05)。

3讨论

一直以来,儿科是一个护理风险事件与护患纠纷事件高发的科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儿科的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获得患者的认可与满意,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5]。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合理应用细节管理,要细化护理服务流程,细化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体系,细化管理制度以及考评体制等,进而在确保细节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儿科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认可[6]。我们研究发现,开展细节管理后,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护理相关并发症为1.1%,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达96.8%,优于常规护理(P<0.05)。万丽研究发现,在患儿提供护理服务中加强细节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7]。朱丽琴也发现在儿科护理中合理运用细节管理模式,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投诉率均较低,护理满意度达96.67%,优于常规护理组[8]。

作者:王曼 单位:郑州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

参考文献:

[1]韩颖.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11):77-79.

[2]薛红莲.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1):42-43.

[3]王莹.儿科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8):5899,5902.

[4]罗爱华,李庆华.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5):704-705.

[5]张瑞霞.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241-242.

[6]陈钰欣.细节管理在儿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4):95-96.

[7]万丽.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7):241-242.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细节管理;儿科护理管理;作用效果

细节管理,是指在总体管理中,对具体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要求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做好的自己的工作,从而完成自身的小目标,进而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1]。在儿科护理中,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没有自理能力,产生的相应问题也较多。因而,儿科护理密切需要优质护理,优质护理的实施依赖于细节管理,细节化的护理能很好地减少护理风险事件,进而提升医疗护理的质量。我院为更好地服务于儿科患者,使患儿得到更为优质护理服务,选取84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应的医学护理研究,论证细节管理对儿科护理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4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48例;年龄3~7岁,年龄(4.5±1.5)岁;本护理研究都经患儿监护人的同意并签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2例。两组在性别、病症、年龄、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内容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一般健康教育、对家属的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管理护理。(1)强化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意识和态度。护理工作属于一种烦琐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容易使护理人员产生相应的懈怠和厌倦的心理,对此我院会要求护理管理人员定期与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沟通与交流,摆正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使护理人员养成“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意识,从而使护理流程的服务工作更加精细化。同时,我院要求护理人员密切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儿家属的所遇到的问题,帮助患儿家属缓解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合理安排护理服务流程和注意护理细节上的问题,进而减少护理纠纷。(2)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训练。要使患儿得到优质服务,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的纯熟度有着密切关系。我院会定时或不定时组织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邀请护理专家指导我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升我院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技能,帮助我院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护理工作习惯。我院根据历来的护理经验,制定相应的护理指导手册,其中有详细的护理工作指导和应注意的护理事项。这样一来,使护理人员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护理操作两者更加系统全面。同时,我院也会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礼仪服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3)细化护理工作考评机制和管理机制。我院针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建立了相应的护理工作考评机制和管理机制,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实践操作更加具体化和细节化,从而保证护理质量。我院儿科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考评,从而纠正不合理的制度或者护理工作流程。

1.3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护理相关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并发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以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反馈,且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符合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比较两组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满意度越高,说明效果越好。整个问卷100分,大于或等于95分为满意,大于或等于70分而小于95分的为一般,小于70分的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相关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并发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相关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并发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满意27例,一般14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7.6%;常规组中满意16例,一般18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为81.0%,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细节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以阶段性目标为导向,以细节操作为手段的一种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细节管理强调各个岗位的员工都应尽职尽着,做好本职工作,注重工作过程中的各项细节,减少和避免工作失误[3]。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融入细节化管理,能够很好地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加优质化,从而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对患者而言,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使患者身心处于健康状态。本研究表明,实施细节管理的儿科护理比常规的护理更加有效,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护理差错的发生。同时,患儿的并发症也相对减少,使患儿身体康复的进程更短,从而改善患儿生命质量,而且患儿家属也比较满意。

综上所述,将细节管理的理念应用到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创造并发展具有细节管理特色的新型护理模式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也是病房管理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绍珍,刘红菊.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2):65-67.

[2]陈清.加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地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2):185-186.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儿科;沟通技巧;护理

由于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常常不能较好地配合临床护理操作。而沟通是执行护理操作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在操作中的配合度。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对本院收治的儿科住院患儿进行宣教中运用沟通技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住院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种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不同的病种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在每日上午09:30~11:00期间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及输液的操作,向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时间控制在10~15min。对照组在操作前进行常规宣教,即向患儿及家属讲解操作的目的、操作要点及患儿与家属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沟通技巧,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包括以下方面。

1.2.1语言沟通

在和患儿初次交谈时,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向患儿家属介绍医院制度与住院环境。每次为患儿进行操作前,均和患儿家属沟通好,告诉他们我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注意说话技巧,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做到确切、清晰、简洁,符合患儿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例如,避免提及“扎针”“穿刺”“消毒”等粗暴专业的词汇,取而代之的可以是“连接一个小管子”“擦一擦你的小手”等保护性、儿童易于接受的词语。由于患儿的年龄不同,护理人员可采取树立榜样、鼓励结合批评、表扬的方式与患儿交流。例如,向患儿讲解“你看,旁边床的小朋友多勇敢,刚才阿姨给他输液时就没有哭。让阿姨看看你是不是也很棒,来,主动把手伸到阿姨这里”等。交流时注意选择患儿感兴趣、有密切关联的话题切入。如患儿正在玩玩具,可以与患儿借此沟通,玩的什么玩具呀,这么好玩呀,你给阿姨玩会吧。以此与患儿拉近距离,消除其恐惧感,以利于沟通治疗。一般来说,与患儿最佳沟通时间为他们有兴趣与他人交流时,护理人员应当运用符合不同年龄患儿的语调与音色,调整自身情绪状态,情绪不佳时避免与患儿交谈,以免伤害患儿心理。可在患儿哭闹时暂停治疗,待情绪稳定后再做治疗。

1.2.2非语言沟通

操作者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时,除仪表端庄外,还可适时抚摸一下患儿的额头、肩部或握一握小手,使其产生亲切感。此外,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时护理人员面带微笑。在患儿面对护理操作时流露出焦虑恐惧的情绪时,护理人员则及时以关怀与同情的目光注视患儿,从而使患儿及其家属在心理上产生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目光中传递给患儿及家属勇气,有利于患儿接受治疗。必要时也可停下来,认真听取患儿及家属的倾诉,以满足患儿的心理需要。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患儿对护理操作的配合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分别通过数量统计及满意率调查表书面形式进行统计分析。配合率的评价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患儿能够参与到操作中,对操作者提出的要求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为配合。患儿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处于哭闹、拒绝、反抗状态者为不配合。在完成护理操作后,向患儿家属询问对此次操作是否满意,“是”为满意,“否”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操作中,观察组患儿的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家长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护理操作前的健康宣教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患儿在护理操作中的配合率及家属对护理操作的满意率。

充分的语言沟通有利于患儿及家属对操作充分的了解,更好地配合、参与护理操作治疗。此外,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亦可在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中无形地提高沟通效果。抚触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能增加舒适感的实用护理技术,是肢体语言沟通中重要的手段之一。适当的抚触可使患儿感受到关怀与温暖,增强信任感与安全感。抚触不仅可以促进患儿的健康成长,还可以拉近患儿与护理人员的距离,增进护患的感情交流。面部表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过程中最容易被对方捕捉到的重要信息,对患儿的心理和身体康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在面对患儿时,必须控制好表情,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和陌生感,缩短护患间的距离,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深入沟通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开展护理工作铺下基石。罹患疾病,对患儿和家属的压力都比较大,与家属沟通时注意眼神的交流也可极好的提高沟通效果。听是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倾听痛苦是一种帮助患儿及家属宣泄和情绪转移的方法。认真听取患儿的诉说,深度的共情和倾听是治疗病痛最佳良药,因此,无言的倾听、共情亦是不可少的沟通技巧。

综上所述,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沟通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护患间的相互作用与良好沟通是密切护患关系的前提与基础,不仅有利于维护患儿正常权益,而且能够促进临床工作顺利开展。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技巧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患儿在护理操作中的配合率及家属的满意率明显提高。从而降低了护理操作难度,使操作得以更顺利的进行,治疗效率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翠花.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1(20):123-124.

[2]李颖红,梁锦娣.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3,37(7):628-629.[

[3]何文杰,邓范艳,王江.在儿科护理操作中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8):2795-2796.

[4]张春日.非语言性沟通应用于儿科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174-175.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篇5

1护士的因素

表现在个别护士基本素质差,专业知识欠缺,不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应用于临床,服务于病人;儿科床位紧张,护士人力资源配备欠缺,护士常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人性化服务意识差,只注重临床技能操作,忽略了患儿及监护人的心理感受,不能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及解答工作。

2调查时间及调查对象的因素

护士在进行问卷调查时不注意时间段的选择,发放调查表时不能视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时机,不关注患儿监护人的心情,只是为了完成调查任务而将表发放给患儿病情不稳定、心理不安定的监护人。另外,护士不注意调查对象的选择,往往将调查表随意发放给不掌握治疗及护理情况的临时探视人员,而不直接发给直接监护人。

3调查表的设计因素

结合我院护理部满意度调查表重新逐条审视调查表,发现有的条目调查内容表达过于专业化,不够通俗,且调查维度不够。如“您是否知道您的责任护士”这一条,因监护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不理解什么叫“责任护士”,导致单项满意度较低。

制定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素质教育

针对现存问题对护士采取集中培训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实行个性化思想教育,定时召开护士会议,将专科护理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及新动向及时传达,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深化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人性化服务思想,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高护士服务质量。

2正确选择满意度调查时间段

患儿住院时间太短,护患双方均存在了解不够、印象不深的情况,患方很难对护士的工作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所以原则上尽量选择3d以上的住院患儿,但尽量避免对病情危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儿进行调查。另外,需避开患儿一日治疗的集中时间,一般选择在下午进行,因此时段大部分患儿已完成一日的输液治疗等工作,监护人心情也由上午为患儿实施输液注射等治疗的烦躁心理逐渐转为轻松或稳定状态,愿意配合此项工作,容易得到真实的结果。

3将满意度调查问卷逐条重审

对部分不合理或不完全的条目内容、维度及分值进行了修改,由原来的15个条目45个维度修订为18条70个维度,如原来条目“您是否知道您的责任护士”修订为“您认识每天给您输液治疗的护士吗?”,在调查维度上也做了扩充,由原来的3项“知道、不知道”改为“知道、忘记名字了、不知道”3项。再如原来“住院期间护士为您做用药告知、饮食及健康指导吗?”修改为“住院期间您对护士用药告知、饮食及健康指导满意吗?”,调查维度由“是、否”调整为“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分值分别为10分、6分、4分、0分,该调查表再次经我院熟悉该领域内容的专家人员做过信度检查,科学、合理、具有实用性。

实施阶段(D)

针对以上分析存在的问题现场召开护士会议,由护士长将整改的具体措施及意义反馈给大家,并定于从当月开始执行整改措施。每月选择适当时间与护士座谈1次,畅谈工作、学习及生活感受,互相交流工作心得,激发工作热情,树立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信念。科室创建学习型氛围,注重低年资护士的培养,实行一带一、一帮一的管理方法,每周安排布置相关知识学习任务,并进行实时考核。每月定时召开公休座谈会,广泛征求患儿监护人的意见,及时给予解决或答复,详细介绍科室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情况,告知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并将需要监护人配合护士工作的内容讲解明白,以取得监护人的理解与配合。加大满意度调查绩效考核的权重比例,奖罚并举,有效激励护士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检查阶段(C)

护士长不定时地进行检查,每周组织质量控制小组集中检查1次,实地询问患儿监护人对护理工作的感受与意见,并认真做好记录。对每周安排的学习任务按时考核,严格执行考核制度。从2010年8月—2010年10月发放修订后的满意度问卷,累计225份,每月75份,回收率100%,以9月为例,结果见表2。

处理(总结)阶段(A)

实施改进措施后应用新问卷调查患儿监护人对护理的满意度,8月、9月、10月科室满意度调查逐月总满意度分别为98.7%,98.2%,96.6%;护理部对科室满意度调查逐月总满意度分别为97.8%,98.4%,97.6%,满意度明显提高,全院排名居前。对本循环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改进的内容。

讨论

在临床中护理工作模式是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程序是护士工作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是提高护理质量标准的最基本的管理方法。2010年3月以来通过运用PD-CA循环对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发现影响满意度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护士本身的因素,它与满意度调查表的设计、调查时段的选择、被调查人员的心理因素以及住院患儿监护人的不固定等因素均有密切的关系。为此针对相关因素对应分析,制定整改措施,经过一个季度的应用,解决了影响我科满意度提高的问题。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实施;儿科

儿科护理的对象范围是不到15岁的儿童少年,由于这个年龄段患儿有其特有的生理需求以及心理需求,也就意味着对护理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为话题展开的高质量、高水平、高要求的护理理念,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取得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现浅析如下。

1 在儿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1.1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现展的需求 伴随着生物心理需求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医学模式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这是新时期、新环境对于医学服务行业提出的新的严峻要求,只有不断改进才能符合发展的需要,才会使人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所以才会提出既要重视“科学精神”又要符合“人文精神”这一说法,但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思想方面人类也在与时代同行,“人文精神”越来越体现出其独特的一面。

1.2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含有特殊的意义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更是家中的核心人物,是家长心中的无价之宝,是长辈重点疼爱的对象,充分体现了儿童的独特性,当儿童生病时,不外乎家长是格外紧张和焦虑,对此,家长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与他们紧张的心情成正比,然而,护士既要配合好医生的工作又要给予儿童关心与关爱,还要配合家长情绪的变化,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还要给予不同方式的护理。因此儿科护理比成人护理要更困难更复杂,这也就要求护士人员有更高的文学知识水平和更高的专业知识来适应为儿科护理,也就是说护士已不再仅仅关注疾病,而是更广地去深入关心患儿及其家长的内心需要。所以坚持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患儿可以早日恢复健康以及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1.3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素养和品质 现在想要从事护士行业的学历必须要在大专以上,大家都在说医德、护德,在经济发展的社会中,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品质得跟得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这样也就要求了护士不仅要深知护理儿童的理论水平和熟练的操作水平,还需要护理要在感情上对患儿关怀,这也就提高了护士的素养和品质。

2 如何在儿科护理中推广人性化护理

2.1 挂有带关爱性的标语 人们来医院无非是生病或者探病,肯定是不好的心情,这时他们看到这么温馨的话语,心情可能就峰回路转,从阴天转为晴天,人类的内心都是脆弱的,所以从他们的心灵入手,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这就是人性化护理的力量。

2.2 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患儿在住院过程中生理上已经受了伤,我们就应该让他在良好的环境中来弥补生理上的创伤,多用绿色和红色为主的东西,红色能让人有种温馨的感觉,绿色植物可以保持空气清晰,让人保持好心情。这对缓解患儿的精神压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儿的症状

2.3 提倡温馨服务 可以请小丑来表演各种搞笑的节目,也可以让美丽的护士给患儿唱歌、讲故事、变魔术,医院也可以提供多功能玩具给患儿玩,定时播放动画片、电影,组织游戏让所有的患儿互相认识并了解,可以成为好朋友,让病房成为一个温馨的家庭。可以对患儿形成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

3 人性化护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地提倡“人文护理”,在高科技的时代中,人们逐渐从生理需求转变为心理需求,任何学界、各个领域都在向人性化方向前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人性化护理将会新兴发展在各大医院,更好的服务态度是护理的基本要求,让大家都享受人性化护理是护士的宗旨,人们不断地最求生活品质也不断地促进了人性化的发展和雄起,在未来几年人性化护理将会覆盖整个护理,首先为在儿科护理中实行人性化护理奠定了护理基础。

4 总 结

人性化护理的推行使我们的服务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强了对患儿的针对性,人性化护理可以让患儿更好地恢复健康,以愉快的心情来面对疾病,并且用内心强大的力量与疾病作斗争,提高了患儿的信任度以及家长的满意程度,提升了儿科的整体质量,总之,人性化护理对儿科具有深刻以及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黄丽霞.人性化护理在基层医院儿科病房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8(01).

[2] 李建秀.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实施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7(20).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儿科护理;继续教育;实践措施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儿科护理水平日趋成熟,社会对于儿科护理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为了主动迎合时展潮流,满足日益严格的护理工作要求,儿科护理工作重心逐步向提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实践措施转变[1]。同时,伴随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现代化医学模式不断变革,促使护理人员原有的知识面已无法满足患者对高质量护理的要求,客观上要求相关护理人员通过继续教育等方法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积累,增强其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以达到推动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目标,而如何强化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是儿科护理工作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鉴于此,本文针对儿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实践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儿科护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伴随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临床护理工作不再是低层次或单一化的机械操作,主张将服务性、技术性及科学性融为一体,促使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向人性化及专业化转变,而临床护理工作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2]。由此可见,医院必须构建以全面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为核心目标,充分发挥岗位要求导向的作用,制定以岗位胜任能力为中心的培训机制。同时,依据整体护理责任机制的要求,组建具有本院特色的护理团队,纳入年龄、级别及学历等指标的差异性制定个体化继续教育方案,综合考虑儿科不同护理岗位的人才要求,对于增强医院儿科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一般说来,我院儿科大部分护理人员为女性,深受社会层面及家庭层面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够充分。从目前我国儿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水平来看,大部分护理人员自身对于继续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且自身兴趣及信心不足,少部分护理人员学习过程过于盲目,甚至尚未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直接影响其继续教育效果[3]。同时,儿科护理工作往往呈“三班倒”形式且护理工作任务相对繁重,超负荷的工作运转情况及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造成护理人员往往下班后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再取参与继续教育。由此可见,加大对于护理人员终身教育理念宣传的重视程度能帮助其深入了解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一旦护理人员将继续教育视为自身岗位追求、道德追求及权利追求则有利于形成继续教育的动力及动机,规范自身继续教育行为,进一步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及护理能力,尤其是医院组织的学术性活动,可通过张贴学术活动海报及发送微信通知等方法扩大宣传面,提醒广大护理人员广泛参与学术学习活动[4]。同时,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的护理人员深受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工作年限及知识层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继续教育学习内容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开展继续教育时必须结合护理人员层次差异性及自身知识需求,制定个体化分层教育方案。例如:针对刚刚入职的护理人员,医院可结合自身制定的新护理人员入职培训考核方案,确定岗位实施前培训计划及专科轮转计划,帮助新入职的护理人员了解儿科护理工作的常规流程,尽早独立护理病情轻微的患儿;针对初级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结合儿科护理工作特点制定具体的人才培训计划,确保护理人员完全掌握儿科疾病相关知识及专科护理要点,尤其是急危重症患儿护理及查房工作,不断增强自身护理个案报告书写能力;针对中级及以上护理人员遵循个体化培训方案,指导其广泛参与急危重症患儿抢救过程及护理过程,主动承担起临床带教、日常查房及病例讨论等方面工作。

2儿科护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的实践措施

2.1转变认知理念

由于继续教育是在职护理人员更新知识积累、增强个人护理水平及拓展知识面的主要途径,客观上要求相关儿科护理人员从根源上认识到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有利于形成长久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其参与热情。因此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医院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继续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外提供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途径及平台,以达到增强儿科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自觉性,促使其真正意义上革新自身观念转变错误认知。同时。儿科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扩宽自身知识面,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其临床知识操作水平。

2.2构建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组织体系无法脱离医院行政管理层面所予以的政策支持,提供组织实施方面的有力条件,成为儿科护理人员广泛参与继续教育的强有力保障。因此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医院结合实际护理工作情况,制定儿科内外教育中期规划方案、长期规划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方案,构建院内教育与院外教育相结合、科室层面与医院层面相统一的继续教育网络,尤其是管理方必须综合考虑儿科护理人员的学习愿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广泛参与继续教育的热情及积极性[5]。除增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自觉性外,医院尽可能于日常工作时创造更多机会,确保护理人员群体真正意义上与时俱进,提高总体护理质量。

2.3丰富教育活动

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医院必须强化理论基础学习及专业知识学习,每月定时组织学术交流会、研讨会及学术讲座,安排科室开展详细的业务学习,邀请其他院的护理骨干、临床教师、护理管理人员、科室主任或研究专家入院进行知识宣讲,帮助护理人员革新自身知识积累,叮嘱每一位护理人员详细记录继续教育活动的笔记,每隔1个季度进行知识点考核,确保真正意义上掌握相关知识内容。除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外,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科护理技巧,例如:电除颤、小儿心肺复苏及头皮静脉穿刺等,将技术比武精神贯穿于教育过程始终,通过设置初赛、预赛及决赛等方法实现护理岗位练兵。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篇8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3-00-01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在护理实践中则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1]。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既是规范人性化、优质化护理服务原则,是提高护士素养和品格的途径,也是适应时展,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实践与创新。近2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果,也证明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丰富和发展现代儿科护理学重要组成部分。

1 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必要性

(1)儿科存在着特殊性,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宝贝,当其生病住院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往往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和考虑小儿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为复杂,医疗纠纷也相对较多,这就人对儿科护士的素质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关注疾病的同时,更要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不仅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恢复健康,也有助于减少或防止各种纠纷的发生,及时化解相关矛盾。

(2)提倡以人为本有利于提高护士素质和修养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的儿科护士培训基地,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人文学课程的学习,普遍缺乏社会学、心理学、人际沟通、伦理学等方面知识,提倡“人文护理”对护士职业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智慧、理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是促进护理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2 儿科护理中如何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儿科护理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除了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外,更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中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采取注重个性和突出人文服务的具体措施,重点体现在环境营造、模式转变和服务改善三个方面。

2.1 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

从人文关怀的要求上说,儿科病房则根据生理与心理特点设置独特环境,如我院儿科病房走廊摆放了绿色植物和鲜花,使用防滑地板,墙上悬挂各种动物壁画,以自然景色和可爱的卡通人物为主,画面色彩温馨宁静,使人心情愉悦、欢快。被褥以温馨的天蓝色动物画面为主,医务人员的工作衣以淡粉色为主,消除了儿童恐怖心理,此外,儿保科还设置了儿童专用游乐室。即保证了患儿就医,又为患儿提供了娱乐的场所。

2.2 倡导人性化服务模式

对于患儿来讲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母亲、姐姐、老师、朋友等。护士与患儿接触最多,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患儿及家长深刻的心理影响。所以儿科护士不但要扮演好上述角色外,最重要的是要以高超技术和人格魅力,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赖。对患儿及家属的人性化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态度和蔼,更重要的是按照护理程序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就儿科护理特点而言,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尤其是静脉穿刺技术,以消除患儿“怕打针”的恐惧心理,减轻患儿痛苦;对患儿的不恭言语和行为、家属的报怨都要忍让在先;尽可能增加患儿的欢乐情绪。总之,要根据患儿年龄病情的不同,提供个性化护理与沟通,体现儿科专科护理特色,深化整体护理内涵。

2.4 强化人性化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细节,讲求方式。一是要结合儿童特点,制定出适合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计划表,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选择恰当方式,如将健康教育内容制成卡片,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多示教、或编写讲述小故事等,寓教于乐;二是可进行集体沟通,对某一季节发病率高的疾病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体沟通、宣教和检查指导;三是办好儿童健康教育的宣传栏、橱窗,形式上要图文并茂,版面上生动活泼,最好以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卡通、漫画为主。

3 儿科护理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特别是静脉穿刺、危重患儿的抢救与护理,也由于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患方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再加上人员编制不足,三班倒的无规律生活,使儿科护士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护士长定期与护士进行思想沟通,开展护患座谈会,加强护患沟通。尽量争取提供晋升、深造、福利待遇上的优惠政策。对工作出色的护士进行表扬和各种奖励。

4 实践效果评价

近2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护士激励很大,使护理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服务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护士在实践中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儿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对儿科护理针对性、特殊性的认识,而且我院开展“星级护士评选”、“创优质服务标兵”、“谁是患者心目中最优秀的护士”等多种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护理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使护士从被动执行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提供个体化服务;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护理人员对儿科护理中的内容美、形式美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同时,在对患儿心理的正确把握与安慰上,从声音、色彩、形体方面改善护理环境中,陶冶了情操,领略了个性与风格、内容与形式、行为与科学性的和谐统一,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以高效和完美的护理手段、方式与法,满足了患者家属的合理需要,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患纠纷明显下降,床位使用率不断增高,医院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儿科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98.5%。从根本上改善了儿科护理质量,为医院创立服务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2]高明凤.以人为本护理服务中的“小事”不容忽视[J].临床护理杂志,2003,2:328.

[3]邵玉琴,宋静波,雍晓荣.实施标准化服务强化人文关怀[J].吉林医学,2004,25(3):73-7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