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安全教育的认识8篇

时间:2023-10-02 08:55:34

安全教育的认识

安全教育的认识篇1

【关键词】安全;思想教育

一、如何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呢

1.着眼人的安全心理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心理是人在生产劳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与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劳动生产中的安全心理、职业安全心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群体心理、安全组织心理等。通过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心理现象的总结,可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产生安全教育的心理效应,达到抓住人心、震撼人心、深入人心的效果。因此,安全教育应抓住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利用安全心理的优先效应,抓好对新员工进厂后的安全教育,以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新员工打下安全生产烙印。二是利用安全心理的近因效应,以本单位的典型安全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用活生生的事实影响员工、激励员工。三是利用安全心理的暗示效应,运用含蓄的、间接的办法,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行常规教育。

2.把握人的安全行为贯彻安全制度。安全行为是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保护自身和保护设备、机器等物质的一切动作。在我们电力建设行业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自动化操作、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安全行为不仅是个体自我保护行为,而且是生产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总体行为。要建立起总体的安全防范系统,离不开个人的自我安全保护,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把个人安全与总体安全密切联系起来的制度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这套制度要站在安全行为者的角度来编制和操作,由安全行为者从内因产生“我要安全”的行为。因为企业生产性质不同,存在着多工种联合、多工序交叉、多环节衔接作业的特点,所以就应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紧紧把握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建立和健全个人自我安全保护制度。主要是:员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指挥不执行;有权对违章的生产工序不交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设备不操作;有权不在违章的生产环境中作业。这就从行政法规上确立了员工劳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自觉地进行安全保护。员工们说得好,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最大祸根是失职,最大隐患是违章。只要我们真正把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当成生命之友,安全之伞,就能够站在安全生产的主题地位上,实现安全生产。

3.针对人的事项障碍展开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思想障碍是影响员工“要我安全”的重要问题,是各种不安全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在抓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一般情况下,员工都会为满足自己的安全需要而采取自我保护措施,遵守安全生产规程,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则可能因为存在某些思想障碍,不仅忘记了“我要安全”,而且做不到“要我安全”。这类思想障碍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对安全生产规程并没有真正理解,看不到违章操作的严重危害性;对安全生产规程感到麻烦,图省事、求简便而不去遵守;因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忘记安全生产规程;对自己的熟练技术过分自信,心存侥幸,麻痹大意;逞强好胜,表现为胆大妄为的冲动,明知故犯;因为身体疲倦,精神松懈,注意力分散而顾不上安全生产规程等。因此,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消除员工思想障碍入手,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活动。通过这些,使员工逐步消除抵触、违反、消极、侥幸、松懈、逞能等思想障碍,增强“我要安全”的自觉性。

二、注重“人性化”安全思想教育,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安全教育的认识篇2

关键词 幼儿 安全教育 工作 认识

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在活动中他们不能自己{节活动量,感到不舒服时不是哭就是什么也不说,走路时总喜欢跑,下台阶时喜欢往下跳等。由此看来,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1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必须设计好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笔者充分运用绘画、音乐、手工、情景表演、故事、儿童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如:当你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办?有人自称是你爸爸或妈妈的同事来接你回家时,你跟他走吗?当你在超市、公园或街上与爸爸妈妈走散时,你会请谁来帮助你呢?通过活动,幼儿明白了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在家不随便开门,遇到困难请警察或商场营业员帮忙等。

(1)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安全防火知识;注意保护自己,不能让硬物、锐气损伤任何部位;不能乱攀、乱爬,以免摔伤、碰伤等。利用图片、谈话、讲故事等形式,向幼儿讲一些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而酿成灾祸的实例。

(2)教给幼儿意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电话,教幼儿模仿打电话回家,拨打110、119、120等,让幼儿懂得遇到意外时,可以采取应急措施,拨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在室内外进行自护自救演练,让幼儿学到一些自护自救方法,防止遇到危险时,进行自护自救。

(3)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能力,并让幼儿在生活中参与安全管理,为他们提供交流、交往的机会和环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能力,培养了品质,又维护了秩序,保证了安全。实践告诉我们:幼儿一日生活是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的必要环节。

(4)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根据幼儿生活需要和社会化人的素质要求,在生理和心理上确立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目标。幼儿在他们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其次要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安全技巧。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我们再细心也无法预见到孩子可能面临的危险,所以安全教育中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掌握一些避开、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

2加强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自我安全防护教育

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身体,而且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自由选择游戏,老师可根据幼儿活动量的大小随时组织幼儿玩一些情节较为复杂的游戏,如“小兔回家”、“老狼老狼几点了”等等,幼儿百玩不厌。由于幼儿玩得非常专注、非常投入,跑、跳的动作较多,更容易发生一些碰撞、擦伤等现象。为了更好地开展好活动,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组织幼儿进行四散跑、快速跑时,老师先示范奔跑动作,再提醒幼儿奔跑时,不能低头猛冲,眼睛要学会观察周围情况,要注意不要和别的幼儿碰撞,要学会躲避和闪让,避免相互碰撞而跌倒等等。追逐跑时,要求幼儿拍到对方即可,不要抓住不放,另一方被拍到后也应立即停止,不再奔跑。又如:在玩球类游戏时,老师先和幼儿讨论玩法,注意不让球砸到自己,也不能把球踢到别人的头上、身上等,要把握方向;在抛接球、滚球和踢球中,要注意速度和力度,以防韧带和关节扭伤等。幼儿在练习抛接物体活动时,告诉幼儿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物体落在周围同伴的身上。另外,在幼儿活动时,更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随时提醒幼儿,逐渐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3家园配合,共同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

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幼儿的安全并对其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不要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教师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利用班级家长会、家长园地等,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家长主动参与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经常给孩子讲一些自救的典型事例。如美国六岁小女孩拨报警电话救护犯心脏病的母亲的事例,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不攀爬阳台,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不用其他东西挖鼻孔、耳孔等。同时利用散步、游玩进行随机教育,如带孩子外出时,可以问:“你找不到家怎么办?被别人拐骗怎么办?”给孩子提供一个能提出许多“为什么”的机会,进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学习,去寻求答案,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是多方面的,教师还应随时随地的注意周围环境中有关安全方面的不利因素,消除隐患。如:教室门窗是否有损坏,铁定是否暴露于外,大型玩具是否固定好,电插座是否用胶带遮住等等,幼儿教师一定抱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才能切实做好安全,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郭静静.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安全教育的认识篇3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47-02

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如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要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除了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国家安全知识外,借助于具有丰富的国家安全教育素材的历史学科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会有一举多得之功效。笔者,对此曾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一、历史教育中培养国家安全意识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社会长期保持稳定,政通人和,一派繁荣景象。在这样的和平环境下,青年学生往往认识不到国家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思想麻痹,缺少忧患意识。因此,青年学生要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睿眼。

1.在和平年代看到的不和平景象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虽然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我国的安全和统一仍然面临严重的威胁。西方超级大国亡我之心不死,东面的强邻日本也不愿反思侵略历史。特别是,西方超级大国在前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日渐衰微的情况下,把中国看成其二十一世纪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开始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周边安全也存在不少隐患。南沙群岛被东南亚小国强占,尚未解决,中日东海问题和争端也日益升级。同时,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空前加强,一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地提出了“中国”, 叫嚣压缩中国的战略发展空间,或明或暗地支持纵容“”、“”、“”等分裂势力,增加中国维护国家与领土完整的成本,使我国国家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当前,国家间的竞争日趋广泛、激烈,当达到白热化的时候,战争就在所难免。因此,歌舞升平之下掩藏着波涛汹涌。

2.花样百出的新的国家安全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走私、贩毒、非法枪支买卖、环境污染、跨国犯罪、经济情报战、疾病的跨国传播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虽已出现,但还构不成战略威胁。现在这些问题已相当严重。生物入侵滋生,洋垃圾不断涌入,新的国家安全问题凸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受益的同时,也使国家安全防范更加困难,安全风险扩大到经济、文化、信息、科技人才等诸多领域。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和技术优势,扰乱中国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迟滞中国的发展步伐。控制中国对外联系的交通枢纽与咽喉航道,扼制中国发展的生命线等等。所有这些,虽然不像全面战争那样立即带来国家生死存亡问题,但也直接关系到中国发展的态势与前景。这种矛盾还会随时转化为刀光剑影的军事冲突 。可见国家安全不是无忧无患,而是凶险交织,既有急流冲击,也有暗潮隐涌。

3.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历史学科教授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蕴涵了丰富的国家安全教育素材。以史为鉴,资治育人是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历史教育中。指导学生分析历史上处理国家安全方面史实,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对当今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有更清醒的认识,对处理国家安全问题有较清晰的思路及对策。章太炎说:“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可见,要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国家安全意识就不能忽视历史教育。我们要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二、历史教育中培养国家安全意识的途径

国家安全的内容是广泛的。传统意义上,国家安全主要被看作为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安全。在当代,国家安全被赋予了越来越广泛的内容,除了传统关注的、领土、政治及军事安全以外,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并呈扩大化趋势,尤其是经济安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历史教育中,我既重视对学生传统的国家安全方面教育和培养,更重视“非传统安全”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1.在传统的国家安全方面对学生的培养

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即独立、领土安全、政治稳定等。政治安全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国防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丰富的教育素材。

历史的教训太深刻!翻开中国近代史第一页,1840年鸦片战争,就让人触目惊心。大英帝国仅凭16条军舰、4000名陆军就迫使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领土丧失,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来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更使中国蒙受奇耻大辱。

我在执教《鸦片战争》一节时,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系列思考讨论题:鸦片战争前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大清朝,曾出现太平盛世――康乾盛世,似乎歌舞升平、一派祥和,可以高枕无忧。却蒙受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被迫接受《南京条约》的奇耻大辱,这是为什么?其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当今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社会长期保持稳定,政通人和,一派繁荣景象。在这样的和平环境下,我们是否高枕无忧?你觉得我们面临哪些独立、领土安全方面的隐患?我们如何避免历史悲剧重演,维护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安全?你如何为维护独立和领土安全作贡献?

学生经过课前准备,课上合作探究,得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说。

如有一小组提出,西方列强欺凌宰割旧中国靠的是什么?就是坚船利炮,而当时清王朝武器装备落后,军备废弛。今天,虽然中国的国防日益强大,但在高尖端武器发展上,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很远。当今战争胜负决于战场,但决定胜负的环节却隐藏于平时的竞争之中,直接表现是武器装备的研发速度和质量。这些,取决于一个国家国防工业的发展规模和创新能力。所以,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当务之急,在研制高尖端武器方面要有重大突破。我们爱好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战争,但不是害怕战争,我们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打退一切来犯之敌,捍卫祖国的和领土完整。我们有志青年要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科教创新能力,献身于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政治安全教育的最好素材,就是剧变。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些思考讨论题:剧变的实质是什么?原因有哪些?为什么说剧变是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胜利?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我们如何维护我国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的稳定?

通过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学生形成了许多共识,如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战略是有预谋有步骤的,是别有用心,我们千万不要受西方民主的忽悠,西方模式并不适合中国。我们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对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和执政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综合国力,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剧变的覆辙。

2.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对学生的培养

经济安全是指“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利益不受外部或内部威胁侵害”。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主要责任在政府,维护的效果则主要看政府的能力,维护的具体内容包括金融市场的安全、国内产业的安全等,但这并不是说经济安全只是政府一家的事情,广大民众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学校同样也可以有所作为,承担起对中学生进行国家经济安全知识和观念的教育与培养的责任。

我在执教“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内容时,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些思考讨论题: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什么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会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同时有面临哪些挑战?

还通过提供一些事实案例,要求学生思考:经济全球化下,我们如何防范国家经济安全风险?

通过课前准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提出很有见地的观点,如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但要防范西方势力的经济入侵和国际经贸活动中的风险,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的运行。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推动我国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切实提高我国由中国制造大国转变到中国创造大国上来,在世界发展的舞台上提高我国科技、经济的竞争力。

3.在国家文化科技安全方面对学生的培养

文化科技安全同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一样,是一个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文化安全问题已日渐突出地摆到我们面前。“冷战”时代美国总统杜勒斯就明确地指出: “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 ,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所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此等言论不得不引起我们警觉。如果对文化安全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从战略高度树立文化安全观,强化文化安全意识,加强文化安全防范,那么本域文化的失守势必危害国家的生存发展。

历史教材中,有好多文化科技的课目,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及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等。在教授这一系列教学内容时,我都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文化科技安全,并分析目前我国文化安全领域面临的诸多隐忧。一是全球化背景使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破坏,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变成“村落”,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伴随着经济交往而相互渗透、影响和融合,国家对外来文化的进入难以选择、难以排斥,这使得西方敌对势力推进文化渗透具有极为便利的条件。二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文化安全的潜在威胁越来越突出。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大肆宣扬西方资产阶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各种方式加强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他们利用广播、卫星电视等传统媒体,不遗余力地进行西方价值观的宣传;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采取网络贴文、电子邮件等手段,争夺他国思想文化阵地;通过电子游戏、影视作品、卡通漫画对他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戏说、丑化,损害其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消解民族凝聚力;凭借世贸组织的相关协定,向他国大规模输入影视剧、图书等文化产品,在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输入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并对我国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通过分析和合作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文化安全环境是严峻的,必须从战略层面大力构筑抵御文化侵蚀的安全防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举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才能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占据主动。为捍卫国家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三、结语

有智者说“太平景象最能带来的一种危险,就是使人高枕无忧,而保持适当的疑虑却是防患于未然的良方”。忧患意识,即人们应有的防患于未然的清醒与理性警觉。它来源于自觉的危机感和使命感,表现为无所畏惧的坚定意志和卧薪尝胆的奋发精神,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不畏强敌的主体思维以及由此焕发出来的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忽视历史的民族是肤浅的,不懂历史的军队是无力的”。忧患意识建立在对民族历史的深刻认知基础之上,是国人生发危机感的底蕴。倘若对历史文化知之不多,对世界主要国家崛起的历史及本国近代史的了解肤浅,甚至连本民族的屈辱史都不甚了了,那么,忧患意识也就失去了生存“土壤”。显然,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必须强化,教育内容要与国家兴衰史紧密结合,以鲜活、生动的史实启迪人们了解过去,反思现实,思考未来。

参考文献:

〔1〕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朱汉国,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逯兆乾.诡谲变局下的国家安全形势及对策. 国防大学周五学术报告, 中国国家安全与国防现代化特辑,下册

〔5〕张召忠.目前我国安全形势和国家思考. 国防大学周五学术报告, 中国国家安全与国防现代化特辑,下册

〔6〕魏向前.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与中国对外战略选择.当代世界,2011.1

〔7〕景乃权.提升和强化我国金融战略中的安全对策.经济参考报,2011

〔8〕宿景祥.现阶段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1

安全教育的认识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15-02收稿日期:2016-05-04

作者简介:董华丽(1980―),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生命安全教育是关乎人“生命”的教育。通过生命安全教育使学生能够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能够掌握进行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从而在灾害面前保全生命。由于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实现学生接受生命安全教育的一个新途径。

一、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现状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1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1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524%。

2研究内容

(1)大学生对生命重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认为生命重要的占875%,比较重要的占125%。说明大学生对生命的存在有着正确的认知,能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

(2)大学生具备生存技能的情况。

生存技能是大学生在危难时刻自救的能力。在对学生的调查中,认为生存技能非常具备的占30%,比较具备的占60%,不太具备的占5%,不具备的占5%。从调查结果看,有近九成的学生认为具备生存技能;但有近一成的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生存技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这些学生进行生存技能的普及和教育。在对学生是否关注应急自救和逃生技能常识的调查中,有25%的学生表示关注,55%的学生表示较为关注,20%的学生表示不关注。应急自救和逃生常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保护生命,脱离险情,自我救护的一种能力和知识储备。这是关乎学生性命的大事。从调查结果看,20%的学生对应急自救和逃生技能表示并不关注,说明部分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自身存在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大学生主要获取安全知识的途径。

大学生获取安全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调查中,通过电视网络来获取安全知识的占75%,报纸杂志占5%,学校相关课程占375%,家长讲述占375%,其他途径占5%。在对学生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方式的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培训讲座、观看教育录像和其他。从这项调查中可以看出,生命安全教育并没有成为学生一门课程,学生只是通过学校一定的教育手段来了解安全教育的内容。在对学生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15%的学生认为不清楚。从数据上看,八成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学校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对自身的重要性。

(4)大学生接受生命安全教育内容。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接受生命安全教育内容排在前三位的首先是自然灾害方面的教育,其次是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最后是人身安全方面的教育。

二、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联系

1本质上的联系

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其本质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而体育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深入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都要通过身体活动来完成,从而获得身体健康和生命尊严,在团结协作和不断拼搏中实现生命价值。

2教育目标上的联系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身体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自卫防身和基本的逃生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危难面前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综合二者都是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使学生能够掌握应用终身的生活技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

1完善体育教学目标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及校园安全、生命安全教育。为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高校体育课程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目标上,应将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把关注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拓展,与关注学生生存与发展相结合,逐步完善体育教学目标。

2优化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中增加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具备应急避险、自救逃生的体能和技能,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可以更加突出体育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生活化。通过体育课堂学习,在提高学生体能,磨炼学生意志品质,锻炼学生心理的同时,提高学生面对危险的灵活应变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自我救护的本领,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在体育实践课上,向学生普及游泳技能和游泳救护基础知识,使学生在遇到危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另外,在体育理论课程上,除了向学生讲授健康常识、体育运动项目基础理论和体育运动损伤的防治外,可以增加应急避险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掌握一些自救互救的技能,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探索有效体育教学模式

将生命安全教育内容融入体育教学中,需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让体育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情境。在体育实践课时,教师可通过模拟“灾难现场”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应急处理的方法。 如模拟火灾或地震的情形,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学会逃生的技能,并能够在灾难面前互帮互助,迅速撤离灾害现场。

4提高体育教师素养

体育教师是生命安全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使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有效实施,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开拓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有丰富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知识和技能。为此,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学习,才能担负起生命安全教育的重任。

四、结论

目前,大学生在校接受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比较单一,在体育教学中增设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在校接受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使学生能够掌握应急避险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安全教育的认识篇5

一、安全教育内容、形式要多样化

安全教育的内容很多,但重点是安全认识教育、安全基本知识教育、安全技能培训等几方面:

1、安全认识教育。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态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教育。一是通过教育,进一步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安全生产意义的认识,深刻理解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克服有些企业领导重生产轻安全的各种错误认识和观念,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进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觉遵章守纪的重要意义,为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当然,思想认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细致而耐心的教育工作,要密切联系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进行教育。三是利用事故案例和身边发生的事故进行教育,进一步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

2、安全基本知识教育。教育包括企业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岗位技能教育、岗位职责教育、应急处置方法宣传教育等。安全管理知识教育主要针对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认识教育,其目的是使领导者能够认识和履行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岗位技能教育包括各岗位的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这二方面的知识是企业所有从业人员都应当掌握的。也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

3、安全技能培训教育。该项教育主要是在实际操作中开展的,因为有了安全技术知识,并不等于就能够进行安全操作,还必须把安全技术知识转化成安全操作的要求和要领,才能获得安全成效。尤其企业新招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安全意识不是那么强,违章行为较多,事故时有发生。就是因为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加强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保障作业安全。

安全技能培训包括作业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在企业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应先制定作业规范和应急处置标准(作业程序、作业方法等),培训应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达到全员培训之目的。要达到全员真正掌握安全操作技能,还应当将理论上的学习培训和现场安全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该项教育卓有成效。

通过以上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发生工伤事故危害家庭、危害企业、危害社会安定,从而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自觉遵章守纪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安全教育的对象及类型

要根据企业实际,按照不同的培训教育对象,分类指导,培训应针对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新招员工的岗位特点分别进行。

1、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极为重要,对该类人员主要进行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基本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通过教育,使他们摆正生产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从思想上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好安全职责。

2、工程技术人员的教育

从目前来看,对工程技术人员安全培训教育还是比较薄弱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般不直接参加生产,受到事故伤害的可能性较小,而且,他们又不承担企业领导人那样的安全领导责任,因此往往忽视了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但实践证明,工程技术人员与生产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本企业生产过程所涉及到的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安全要求,使其在设计中考虑到安全的要求,达到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和生产过程平稳的目的。

3、专兼职安全员的教育

企业的专兼职安全员从事具体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应该掌握系统的、全面的安全技术和管理知识。因此,企业领导应创造条件让他们接受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每年至少一次,使他们做到内行管内行,有魄力、有威信、敢抓敢管,当好领导的助手。

4、新招员工的培训教育

针对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的特点,新招员工进企业后,必须接受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有: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基本知识、安全防护知识、企业危险场所、重点岗位、设备设施、防尘防毒、自我保护知识等。使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安全防护、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方法等,确保生产安全。

5、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

由于特种作业是危险性较大、安全要求较高的作业,因此,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极为重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一般采用短期集中培训的方法进行,取证后必须按规定的年限进行复审培训再教育,严禁无证上岗。

三、安全培训教育的方法

安全培训教育的方法,可采取多种形式。利用节假日开工前、检修期间、岗前班后、倒班轮流进行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安全教育科室或安全科,负责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应有专门管理人员抓落实。要逐步添置积累安全教育所需资料、图书、教材、设备,这样才能为安全教育创造条件,才能达到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素质的目的。

2、安全教育要持之以恒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环境的改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员工的经常性安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做到警钟长鸣,防范未然。要有计划地把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培有实效。

3、安全教育的方法多样

可充分利用事故案例和身边发生的事故进行安全教育,使从业人员感到事故发生触目惊心、印象深刻,终生难忘。也可开展安全知识演讲、竞赛活动,激发员工好学上进、爱岗敬业精神,在实际安全操作中检验和体会自我价值,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还可进行现场操作训练、竞赛,使人迅速牢固地掌握安全操作的技能等。总之,要根据企业各个岗位实际情况,开拓进取、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安全教育的认识篇6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在我市教育系统正在开展的“校本革命”、“十个一”活动、“三师”活动中,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社会责任,了解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具备基本的安全防范和避险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自觉的安全意识和自发的安全习惯的公民。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

(三)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全市统一要求与各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二、主要内容: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社会责任,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二)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对不同学段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各校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小学低年级(1—3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1)生命教育:初步培养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初步认识生命现象,喜爱充满生机的世界;喜欢自己,乐于与同学交往。

(2)生活居家安全: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液化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生活用具的使用,学习和认识电、火、日用化学品的使用和危害性,认识与陌生人交往的安全问题。

(3)防自然灾害:了解风、雨、雹、雷、闪电、洪水、地震的基本自然现象及危险性。

(4)交通安全:认识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线,知道如何行路、乘车。

(5)卫生安全: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常识,预防常见食物中毒和疾病。

(6)消防安全:认识玩火的危害,知道发生火灾怎么打火警电话、怎么逃生。

(7)活动安全:知道校内游戏、校外运动、户外活动注意什么,如何上下楼梯、乘坐电梯,公共场合不拥挤,知道躲避危险建筑物。

(8)运动安全:如何安全使用体育器材,体育运动注意什么等。

(9)应急处置:学习110、119、120电话的拨打方法和报警方法,向大人求助的方法。

2.小学高年级(4—6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1)生命教育: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具有主动运动健身的意识;初步认识和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能珍惜生命,学会劳逸结合;了解友谊的意义,懂得同情、关心,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学习与他人合作;了解身体的生长情形,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理解性别认同。

(2)交通安全:避免道路交通伤害,铁路及道通伤害,知道交通安全基本法规。

(3)食品卫生安全:学习食品、饮食卫生知识,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危害、传播和预防措施,了解吸烟、酗酒、的危害。

(4)消防安全:了解灭火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火情的处理和逃生自救互救基本方法。

(5)劳动安全:掌握一般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安全知识。

(6)校外活动安全:了解郊游、游泳、滑冰、集体活动等安全常识。

(7)社会安全:了解应对敲诈、恐吓、害的一般方法,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他人求助的意识。

(8)网络安全:了解网络信息安全,认识黄色等不良信息的危害,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能认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不同;在法定假日以外时间、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拒进网吧。

(9)防自然灾害:进一步了解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的危害,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3.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1)生命教育:了解爱护生命健康的意义,形成运动健身的习惯;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尊重生命;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包括自尊自信、自我评价意识和社会角色认同;能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往;学习调节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承受挫折与压力,钦佩顽强的生命;积极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认识友情,建立自然美好的形象,学会健康的异往;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现象,认识性别差异。

(2)防自然灾害:掌握一定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自然灾害发生时冷静对待、自我保护和逃生能力。

(3)卫生安全:学会预防传染病,事物及饮水中毒基本知识,掌握急救处理常识和简单用药知识。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交通安全:学习道路交通法,懂得分析交通安全隐患,避免骑车打闹及影响他人交通行为,避免违章和交通事故。

(5)社会安全:掌握应对敲诈、恐吓、抢夺、抢掠、害的防范方法,学会在公共场合分析公共安全隐患,拥有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6)运动安全:掌握预防体育运动教学安全事故的知识和技能,遵守实验教学规程,懂得一般实验伤害的救护知识。

(7)网络安全:认识判断网络色情,反动,等有害信息,增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诱惑的能力;正确分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在法定假日以外时间、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拒进网吧。

4.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1)生命教育: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认识生命健康的价值和社会责任,掌握一定的运动健身技能;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用法律和其它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学会正确应对人身侵犯;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与技能,学习应对精神创伤的危机干预技能;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充实自己,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学会妥善处理和认识两性关系中的情绪问题和价值问题,认识和遵守异往的道德规范。

(2)交通安全:学习交通法规的性质及基本原则,掌握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应注意的事项,掌握一定交通事故应急急救方法。

(3)消防安全:了解造成火灾的原因,各种灭火器的使用知识,不同性质火灾的扑救方法,掌握各种场合火灾逃生自救互救技能。

(4)卫生防病知识:掌握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流感等常见传染病及艾滋病的病因及预防知识、基本用药常识。

(5)防自然灾害:基本掌握各种自然灾害自救的技能和紧急救护他人的知识。

(6)社会安全:有效应对敲诈、恐吓、抢夺、抢劫、害事件,掌握保护自身安全的技能,形成在各种状态下自我防范的安全意识,掌握在各种生活环境、公共环境识别安全隐患的能力,有效抵制、防范安全事件发生,学习掌握国家安全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政策和知识,形成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的意识。

(7)网络安全:认识网络交流存在的安全隐患,识别欺骗、欺诈和各种不良诱惑,拒绝上当受骗;认识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不同法律责任;在法定假日以外时间拒进网吧。

三、实施途径

(一)安全课程。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由公共安全教育专、兼任教师,使用省教育厅确定的读本,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公共安全课堂教育。

(二)学科渗透。小学的科学、体育、品德与社会、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初(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地理、思想政治、历史、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安全教育内容。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安全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性的安全教育内容,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

(三)专题教育。结合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游戏、模拟、体验、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来开展安全教育,与消防、交通、公安、卫生、地震等部门联合进行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

(四)实践教学。通过参观交通、消防、治安、疾病防控、自然灾害等展览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师生进行消防逃生自救互救演练,应急疏散演练、模拟地震演练等实践教学进行安全教育。

(五)媒体宣传。利用校园墙报、板报、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营造安全教育氛围,产生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

四、保障措施

(一)学校要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采用专设课程和学科渗透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地方课时进行公共安全课堂教育,每隔周安排1个专设课时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学校校长、主管副校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每学期听课数校长不少于2课时,主管副校长不少于4课时,相关部门负责人不少于6课时。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听课每学期不少于4课时。安排开展每月一次的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

(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开发校本课程。凡进入中小学校的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方可使用。所需费用由公共教育经费支付,不得向学生收费。提倡有关教材循环选用。

(三)学校要在核实编制标准范围内,配备公共安全教育专、兼职教师。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专、兼职教师应当品德优良,身体健康,具有相适应的公共安全教育知识水平。各科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挖掘可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将其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学校要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系列和校本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水平。

(四)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校本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探索把公共安全教育研究列入当地课题研究规划。保证经费,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校本研究。

(五)学校和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情况纳入学校考核、教师考核内容。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对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专任教师及安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每年进行一次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专任教师执教能力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继续担任公共安全教育教师。

(六)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日,每学期第一周和最后一周为公共安全教育周,在公共安全教育日、公共安全教育周期间和节假日前,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根据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对学生进行专题公共安全教育。

(七)学校要聘请司法、公安等有关机关、团体的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法制、治安防范、交通、消防、食品卫生、疾病防控等公共安全教育讲座,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八)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安全教育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五、考核办法

(一)考核频次及方式:市教育局每学年组织一次专项考核,各县(市、区)和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专项考核。检查考核采用查看文字影音资料、听取汇报、明查暗访、座谈、随机询问、笔试答题等方式进行。

(二)考核对象及内容:

市教育局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进行考核,考核内容详见《考核细则》

(三)考核结果的使用:

安全教育的认识篇7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措施

1小学体育教育及安全教育结合的现状

1.1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体育教育模式

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措施改革,将各种安全知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安全教育质量。在很多体育教学模式中,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项目中,在安全教育和体育教育之间没有进行有效连接,使学生只能单纯地学习各种安全知识,或者参与体育锻炼。这影响了安全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体育教学方式,在体育锻炼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各种安全隐患。

1.2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缺少安全意识

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开展安全教育,就需要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分析,根据教学需要教给学生各种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安全意识不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足,总是让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项目运动,却忽视了安全问题。部分教师即使开展安全教育,也是以口头形式进行简单警告,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没有较深的认识,甚至造成一些意外损伤。

2在体育活动中参入游戏元素,提升学生对安全的认识

2.1灌输地震知识

让小学生了解地震前一些异常情况及学会地震时的自救等技能。防疏散演习是体育教学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让学生自学有关地震知识:地震前的一些异常的自然现象;地震中如何自救、逃生等。教师创设地震时的情境,结合游戏在训练学生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地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突發事件的应对能力及避险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协调及反应能力的发展。体育教师首先设计紧急疏散训练游戏。学校发生紧急情况,学生按指定路线有序撤离,要做到疏散过程不能混乱,不能出现拥挤、踩踏事件,训练学生的运动能力及反应能力。地震发生后,伴随着暴风雨,学生为了逃生,利用身边的材料组装以交通工具,学生间团结合作、群策群力,向安全地方转移。还有“救护伤员”游戏。偶发事件过程中,会有人受伤,学生间要学会互救,提升学生的自救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2.2引导掌握安全交通知识

根据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游戏在体育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体操、球类、田径等体育活动与交通有关的知识进行整合。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交通知识,确保学生安全出行,提升学生的活动能力。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交通安全基本知识;会认基本道路交通标识;让学生懂得应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紧急情况拨打“110”“120”等急救电话等。增强学生活动能力及自身素质。

2.3掌握消防安全知识

小学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进行安全教育,必须把安全知识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消防安全靠大家”在生活中或人员密集的地方会发生火灾,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等,涉及到消防中应掌握的一些技能,火灾发生后的逃生及抢救被困人员需要速度、力量,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游戏应训练学生的运动速度及力量,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

3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效结合的具体策略

3.1依据学生体育表现,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教师自身不仅要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能够时刻注意学生的身体安全,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可以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因此,在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结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体育表现,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比如,有些学生比较调皮,在运动时喜欢相互推搡,或者做一些恶作剧,在关键时刻吓唬同学,影响其他同学正常运动,从而造成各种意外损伤。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此摔倒而出现安全事故。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或者利用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安全隐患,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起警惕,逐渐树立起安全意识。

3.2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要实现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教师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教育能力,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安全运动。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健康成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学习安全知识,参与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及时了解各种安全案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提高安全教育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创新安全教育模式,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

3.3利用体育运动项目,渗透安全教育知识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而且自制力较差,在体育活动中很容易出现意外,对身体造成损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活动对学生渗透安全教育,介绍相关的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及时认识各种安全隐患,让学生在运动时加以注意,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单双杠的技巧时,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身体平衡,然后要求学生时刻注意自己在运动时的身体状态,并要求学生周围时刻要有其他学生看护。

安全教育的认识篇8

关键词 青少年 法律安全意识 培育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法治社会环境中,青少年对社会法律安全现象的认识、评价、情感与体验等统称为青少年法律安全意识。青少年法律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整合与互动才能提升培育实效。

1青少年法律安全意识的家庭培育

家庭是公民的诞生地,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一个家庭的法律安全教育是家庭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法律安全共识并采用各种方式让全体成员共同遵循过程的总和,它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安全生活方式和安全生活态度。由于家庭法律安全教育具有亲缘性、情感性、传统性的特点,对青少年的影响足以构成其社会意识的基础。因此,在培养青少年法律安全意识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场所――家庭中,家庭法律安全教育可以通过特定的家庭氛围,以不明确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让青少年获得初步法律安全生活经验的内容和要素,以促进其法律安全意识的逐步提升。要使这一整体过程取得较好的实效,在对青少年法律安全意识进行培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家长应提高法律安全认知水平,增强青少年家庭安全责任感的继承。法律安全认知是社会成员对法律安全理念、常识和行为准则的总体认识,它对全体成员有一种内在的规定性和号召力。只有在全面的法律安全认知的指导下,家庭成员才会树立正确的家庭安全责任感。一个法律安全认知较高的家庭,可以让青少年在温馨和愉快愉快的家庭氛围中,受到家长的言传身教,积累法律安全常识和安全生活经验,提升家庭生活的安全责任感和自我保护的综合能力。

其次,家长应提高法律安全素质,增强青少年社会安全责任感的传递。法律安全素质是社会成员具备的法律安全思维、法律安全知识和法律安全技能的总和,它直接表现了法律安全意识的水平,包括了了解生活安全、公共安全、职业卫生、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法律安全知识,知道危险因素及预防和应对方法,并能通过现代生活的法律安全技能处理危险和事故等问题。

再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职能,适时提升青少年法律安全意识。家庭教育具有亲和作用,是心灵默契融合的一种教育。青少年从他出生之时起,就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于是可塑的个体就逐渐接受了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所能感触到的知识和行为准则,也包括了家长的法律安全认知和素质。青少年会随着家庭教育的经历逐渐提升法律安全意识。

2青少年法律安全意识的学校培育

2.1学校应该重视青少年法律安全意识的培育

目前我国学校数量众多,庞大的青少年群体也是弱势群体,他们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意外事故和不良行为的侵害。作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如何,将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安危。近年来,校园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很多。比如:学生在课间造成伤害;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造成伤害;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造成伤害等,都与青少年缺乏法律安全意识的因素有关联。

2.2学校宜采用多种方式提升青少年法律安全意识

目前,青少年的法律安全意识培育主要采用课堂教育的循序渐进形式来完成。虽然课堂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完整法律安全知识体系的建构,但容易忽视青少年的主体参与意识,难以激发与调动青少年积极主动地提升法律安全意识。为切实提高法律安全意识培养的实效,在坚持课堂教育的同时,还宜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来培育青少年的法律安全意识。

2.3学校应该重视教师法律安全素质整体水平的提升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法律安全教育的主体,教师法律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学法律安全意识培育的成效。为此,要对青少年进行法律安全意识的培育,教师、班主任、校长等所有在校执教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法律安全素质,为青少年法律安全意识的校园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青少年法律安全意识的社会培育

推荐期刊
  • 安全
    刊号:11-2411/X
    级别:部级期刊
  • 煤矿安全
    刊号:21-1232/TD
    级别:北大期刊
  • 核安全
    刊号:11-5145/TL
    级别:部级期刊
  • 安全与健康
    刊号:35-1256/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