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基础护理要点8篇

时间:2023-10-07 08:47:42

基础护理要点

篇1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基础护理落实;难点;管理

优质护理是目前护理的常用手段,由于优质护理能够让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更加舒适,护理依从性更高,因此患者在护理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往往相比普通护理要好[1]。但是在进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基础护理的落实工作较为难以进行,这是因为基础护理工作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步骤较为繁琐,同时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也较大。但是基础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就需要对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基础护理落实的难点进行分析,同时找出相应的管理办法。我院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中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某科室,科室中共有病床63张,收治的患者主要为儿科、外科、内科、妇科等临床学科。主要以无法手术的晚期肿瘤患者以及良性血管疾病患者居多,平均每月收治患者人数为134例次。科室中共有护士25人,其中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为34.21±1.37岁。职称为主管护师4人,护师3人,护士18人。学历为8名本科,17名大专,护龄为1~29年,平均护龄为6.98±1.03年。

1.2 方法

首先需要对基础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的了解,护士长需要将基础护理落实记录单进行相应的整理,其中的内容包括了患者的姓名、床号以及基础护理的各种项目,每日需要由责任护士在下班前进行相应的记录,对已经落实的项目和没有落实的项目作好记录,同时对没有落实的项目做好没有落实的原因,并且需要执行护士长进行签名。通过3个月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发现在本科室中出现基础护理落实困难的原因主要有患者拒绝护理,占72.37%,护士对护理认识不足,占8.27%,护理决策问题,占12.36%以及护理管理问题,占7.33%,同时需要让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表,满分为10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管理上,主要是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改进病区护理管理的方法同时促进患者配合基础护理。

1.3 评价指标

在使用管理措施将基础护理落实的难点进行了改进后,我们需要再进行3个月的记录,记录方法与了解基础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法相同。并且需要在患者出院时让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表,满分为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芎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

2 结果

在经过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后,患者在优质护理过程中基础护理落实的问题有着明显好转,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也有明显的提升,如表1、2所示。

3 讨论

在进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基础护理的落实一直是重难点,同时基础护理对于优质护理工作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基础护理落实工作而言,能够较好地进行是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实行的前提条件[2]。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采用基础护理落实记录单的方式深入了解了目前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基础护理无法较好落实的原因。而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原因主要有患者拒绝护理,护士对于护理的认识不足、护理决策的问题以及护理管理的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且让护理年资较长的护士帮助年轻护士进行管理,并且在护理的过程中为患者讲解护理的重要性,同时在护理中一定要注意帮助患者熟悉护理环境,让患者能够真正的接受基础护理的流程。也需要对护士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工作,让所有护士都能够明确基础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而在护理管理以及护理决策方面,可以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也需要让护士学习伦理相关知识,让护士能够更好的进行护理流程。而在护理管理方面,我们使用了全新的管理办法,针对病房的专业特点来进行管理,同时也对护士进行了分层管理[3]。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使用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对优质护理过程中的基础护理的落实难点进行改进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雪梅,汪前英,黎萍,等.基层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实施基础护理质量控制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3,12(6):569-570.

篇2

关键词:微课基础护理教学应用

基础护理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近些年,随着护理专业各项机制的持续不断完善,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和重视基础护理教学相关工作,但基础护理教学中面临很多问题,如基础护理教学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复杂、零碎,要求理论联系实践,学生接受能力差,课时量设置相对不足等都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以往的基础护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便具有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探析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效果。

一、关于微课特点分析

1.微课是一种创新型、高效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自身拥有很多特点。例如,教学时间短,一般情况下,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录制的视频时间都比较短暂,录制的内容、知识点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重要的难以突破的知识点。大多数情况下,微课录制的视频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这种教学模式和以往的45分钟教学模式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性,不同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效果也存在很大不同。

2.微课教学内容种类少,与以往教学模式相比较,微课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主题突出,能够有效满足广大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知识的实际需要。微课所呈现的很多内容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微课内容要比以往教学模式更加精简。

3.资源容量小,微课整体占用资源量一般都比较小。一般情况下,微课视频格式必须是支持在线播放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流媒体格式,广大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方式顺畅地观看视频,学习更多基础护理学知识内容。另外,学生还可以将微课教学资源下载到自身使用的电子终端设备中以备随时学习观看。

4.学习资源结构组成情景化,在使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主题突出、明显,保持相对完整性。5.通常情况下,微课教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师与学生,尤其微课程研发的主要目的是完成教学内容和达成教学目标。为了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充分使用微课开展各项教学任务,相关教师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微课教学的各种特点,保证微课教学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关于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2016级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专业课一段时间,在理论知识方面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具备了辨认机体各部位的能力。在技能操作方面,学习过各种铺床法、出入院护理及运送病人法的规范操作,对普通操作流程有初步认识。在情感态度方面,他们动手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欠佳,自主学习意识弱。微课在课前发布到班级群里,学生学习观看,绝大多数按要求打卡完成观看,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掌握运用程度不够。所以在课中再次播放微课,边观看边引导边训练,在考试前要求学生观看强化训练,达到潜移转化地熟练掌握。

三,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实验方法。观察组采用微课教学方法,即进行讲授、演示、分组训练,并辅以微课视频。首先,选择基础护理学中的重难点章节,如口腔护理、导尿术、注射法及静脉输液等临床常用且较难掌握的技能内容,通过搜索、查阅资料制定微课录制计划并完成制作若干个微课视频,视频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要点、操作难点、操作方法演示及注意事项等,时间在5分钟以内,操作视频近远镜头相结合,操作区域清晰可见。基础护理学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至班级QQ群,方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随时随地观看,利用晚自习时间将学生集中到教室观看,通过QQ群与学生交流指导,了解学生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对微课这种教学方式的感受,及时解决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组织教学、讲授、演示、练习。

2.考核评价方法。两组采用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且临床常用的6项护理操作为口腔护理、留置导尿、药液抽吸、皮内注射、肌内注射及静脉输液。

四,结果

1.两组各项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6项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微课授课相关重点步骤、难点步骤成绩比较。观察组在重难点步骤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五、效果分析

1.关于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基础护理学内容一般比较复杂,知识点种类繁多,很多关键、重要的知识点与广大学生操作水平联系非常密切,这就要求更多教师与学生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积极投入到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通过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知识的兴趣,还能够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另外,基础护理学教师还应该深入、全面了解微课的各方面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应用微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更多基础护理学知识。与此同时,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进一步得到提升,推动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例如,“口腔护理”,教师应该先对“口腔护理”操作目的、擦洗顺序、操作重难点、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全面地分析,然后再有选择性地使用微课对广大学生进行教学,让更多学生能全面掌握口腔护理的要点,在临床上灵活运用。

2.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基础护理学专业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牵扯部门和人员数量非常多。因此,基础护理学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其他各方面因素考虑和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开展教学。除此之外,教师除了讲解基础护理学课本知识之外,还应该讲解其他与基础护理学相关的拓展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知识的兴趣,调动广大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常情况下,基础护理学教学时间大概是在90分钟左右,站在教师这个角度来说,在90分钟时间里很多学生不容易掌握全面的基础护理学知识。因此,在基础护理教学中通过使用微课教学方式,同时充分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在结束基础护理学课程之后去下载“微课”视频资料,利用自身的业余时间反复观看,达到复习、强化训练的目的,调动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男病人导尿”插管方法,使用生动的动画设计明确消毒区域及操作手法;“女病人留置导尿”,对消毒顺序、插管手法等进行分解录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满足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实际需要。

3.微课在掌握重点步骤、突破难点步骤中的应用。基础护理学技能教学中包含的知识量及种类非常多。在以往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广大学生进行示范某些操作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的重难点。另外,基础护理技能在演示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因观看距离过远而导致无法看清楚,演示操作流程时在重难点步骤停留时间不够等,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及教学需要录制的微课视频,着重突出某一个知识点,远近镜头、快慢镜头相结合并配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加深学生印象,达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例如,“肌内注射”,教师可以把“臀大肌位置定位方法”“进针手法”进行详细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制,利用慢镜头将定位手法、进针手法及进针角度等步骤放慢,用鲜明的图形突显定位区域,以加深学生印象,让更多学生能够掌握基础护理技能中的重难点步骤。

4.微课对加强教师和学生合作的应用。微课自身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应该依据教学课堂的不同设置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一般情况下,微课学习对象对时间和地点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只要学生打开多媒体终端设备连接上网络服务就能够学习相关的各种知识。学生可以将微课下载到电子设备或者手机设备上进行学习,针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与咨询,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回复、评价,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促进教学相长。

篇3

[关键词]基础护理;优化;改进

1一般资料

我院现展开床位1800张,病房床护比为1:0.49。试点科室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肾脏病科、干部呼吸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及2个监护室,根据科室病人特点及科室规模分别配置辅助护士9~14人,由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组成一个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实施护理,每组负责10~20例病人。

2方法

2.1公示分级护理服务内容

公示各项等级护理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内容及告病人书,以展板形式张贴在病房,加强对基础护理服务的宣传。讨论制订了基础护理服务收费合同书并进行了法律审查,对收费用语进行了规范。

2.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按照《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提出的精神:各级卫生机构要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级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3],2008年,我院研究和实施了“分级管理,按职上岗,按岗施薪”的管理办法,明确了分级管理、分级使用和分级培训的思路,按照综合技能水平(包括护理技术、专业知识、教学、科研水平),将聘用制护理人员聘任为相应技术等级。结合分级管理的具体实施,在前期调研各试点病区护理工作量的基础上,为试点病区普通病房配置辅助护士,负责病人的生活护理,并按一体化的管理培训方式,完成了辅助护士的培训,培训采取理论集中授课,操作先集中演示后,小组合作互助训练的形式,系统训练考核后上岗,以缩短上岗后的磨合期。制订了相应的工作流程、职责和考核方式,使护理人员的总体配置真正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2.3改进基础护理用具

推广使用Y型输液器、简易洗头设备、改良牙刷、防压疮垫、约束手套等护理设备、用具,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各项基础护理安全、有效落实。

2.4建立绩效考评制度

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建立基础护理责任制和各级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对辅助护士实施工作量化管理和绩效考核,以完成的工作量、质量考核结果、病人满意度作为月量化奖金和月绩效奖金分配的指标。

2.5试点经验的推广交流

每周召开工作进度会,督导试点科室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了解试点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对出现的难点问题,集体讨论予以解决。每月总结梳理试点科室好的经验做法,并在全院护士长会议进行推广。组织试点科室互相轮转交流、取长补短,然后安排全院各科室到试点科室轮转,学习好的经验做法,结束后进行集中交流汇报,并制订科室护理管理流程及质量改进措施,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在全院深入广泛开展。

3效果

开展试点工作半年来,引起了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赞扬,“实施分级管理,开展优质服务”的经验在2010年护士节期间进行了全军远程网专题交流,至2010年7月共接待了15批次军队和地方医院同行的参观学习。

3.1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见表1)

表1实施深化基础护理服务前后出院病人满意度比较

3.2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见表2)

表2实施深化基础护理服务前后基础护理质量比较

4讨论

4.1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保证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分工模式,简化护理文书记录等流程改进,增加了护理人员的直接护理时间;贴近临床实际需要改进的基础护理器具,为基础护理的落实提供支撑;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技能,改变了基础护理停留在低水平重复和徘徊的现状,体现了基础护理的专业化水平。提供的各项保障明显提高了护理效果、工作效率,真正让护士回归到病人身边,加强了与病人的沟通,及时了解和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表1结果显示,出院病人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促进基础护理质量提高的根本

表2结果显示,开展深化基础护理服务的活动后,试点科室基础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P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部.卫生部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S].卫医政发[2010]7号.

篇4

我院做为卫生部开展基础护理六家试点之一,既是一种信任,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与责任。基础护理到底是什么?…做为一名临床护士,在经历了近一年的试点工作中,在平日的实际护理工作中,让我对它有了一个“较全面”的理解与认识。基础护理,学科角度的定义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技术和护理艺术,为人们生老病死这一生命现象的全过程提供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服务。而我的理解,从简单而实用的语言来讲,就是除了医生干的大事,其他的相对而言也就是基础的护理了,包括病人不能自理的日常生活,维持昏迷病人的身体机能需要等等,基本卫生,基本生命体征,病情的观察,为了协助医生的手术做的准备工作等等。

做为一名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我自己对基础护理的开展、实施感触颇深:我们科室从科主任到护士长,再到全体工作人员都非常重视基础护理和争创优质服务活动,能够成为医院首批优质服务试点病房,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对我们工作的推动和鼓舞。许多护士都有这样的想法:自己是个大学毕业生,怎么能给病人整理床铺、洗头、洗脸,甚至伺候大小便呢?那可是保姆干的活,让不是大材小用了吗?其实不然,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病人最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是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诊疗效果和危重病人的救治。举个例子,如果因为未做好床单位的整洁而使患者产生褥疮,未做好会阴护理使患者尿路感染等等……这些,都让我们心有触动,于心不安,不仅如此,在重症监护病房,做好基础护理更是至关重要。

我本人做为一名护士,一名监护室的护士,一名监护室的男护士,我觉得基础护理在我们科室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实在这一理念提出之时,我们科就一直在做这些最基本的护理,它的提出让我们的这些护理更规律、更有计划,更明晰了。为了将基础护理的试点工作做实、做细,3月,又试行分层护理来完善和推动基础护理工作。依据我科收治患者和护士排班的特点,将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排班,主管护士,执行护士,助理护士,三层护士层层管理,层层相扣,既分工明晰,又相互合作。eicu实行的是无陪护病房管理,护士排班实行12小时制。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患者的一切都由护士去做,本来就因为病情的危重让家属非常担心,若是因为一些简单的基础护理工作没有到位而让患者家属更加的焦虑,对我们失去了信任,这样就使我们的护患关系更加紧张。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我科每天轮流为他们床上擦浴,洗头,随时修剪胡须、指甲,保持患者的干净,每2~3小时为病人翻身,叩背,协助患者进餐……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沟通困难的患者我们还准备小黑板、特殊的“呼叫器”等以便护患之间的沟通,面对这些特殊的病人,12小时工作下来让你忙碌而又充实,更需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和热心”,我们的点滴付出,都得到了家属和患者的充分认可,今年科室的护理满意度较去年有明显的提升,这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所做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的重要和必要。通过基础护理的实施和分层护理的辅助实施,我的体会是: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还增强了低年资护士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同时巩固了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

我们工作着,收获了快乐;我们辛苦着,收获了心安,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岁月里,在我们的漫漫职业道路上,通过辛勤的努力,奉献爱心,让我们的护理工作越走越远!

篇5

关键词:基础护理;临床护理;护理规范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108-01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2年6月在临床一线工作的425人护理人员为对象进行调查,其中副主任护师25人,主管护师137人,护师33人,护士230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根据卫生部5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6(卫医政发[2010]9号)中的17项内容,设计表格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2个部分:第1部分为17项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落实情况,分3个层次,即目前完全由护士完成的项目、由家属或护工配合完成的项目、完全由家属或护工完成的项目,均为单选;第2部分为17项基础护理服务项目难完成的因素,每项设人员配置因素、工作时间因素、班次职责因素、管理因素、基础护理用品与工具配备因素、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因素6个选项,为多选。

1.2.2 调查方法 召开护士长例会,讲明调查目的、要求。下发调查表格,由护士长负责调查表格的说明、发放和收集。共发放问卷425份,回收有效问卷374份,有效回收率88.00%。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5软件进行统计描述。

2.临床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分析

基础护理工作是护理日常最基础的工作。完全由护士落实完成项目排在前6位的是:留置尿管护理、整理床单位、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及护理、会阴护理、安全管理,表明专业技术含量高和经常抓的基础护理工作多数由护士独立完成。完全由家属或护工帮助完成项目排在前6位的是:足部清洁、床上洗头、协助患者进食水、面部清洁和梳头、协助更衣、温水擦浴。

3. 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受多重因素影响

统计显示,人员(30.67%)、时间(29.63%)、班次(15.67%)、认识(11.03%)、工具(7.98%)、管理(5.01%)是影响基础护理工作落实的多重因素。其中受多重因素影响比较大、排在前6位的项目分别是面部清洁和梳头、床上洗头、足部清洁、温水擦浴、协助患者进食水、协助更衣。

3.1 解决认识问题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保证基础护理工作落实的前提。我院积极组织安排全院护士集中学习标准,进行创建认识和工作落实的大讨论,不断转变护士群体观念,提高认识。着重从5个方面入手:理性思考现代护士角色定位。护理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职业,只要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事情,我们都应义不容辞地努力为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内涵认同,要有专业广度。我们反复通过不同的会议向护士讲明,基础护理工作不能仅狭义地理解和等同于卫生部17项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要求,更不能等同于一般生活护理。

3.2 解决排班问题

改变排班模式,调整工作职责是保证基础护理落实的根本。深化整体护理,变功能小组制为责任护士包干制,充分利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将责任组长加辅助护士模式,改为责任组长加责任护士的排班模式,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排班制度,建立我的患者、我的护士的责任关系,落实基础护理质量、落实工作责任、落实优质服务。

3.3 解决落实问题

理顺班次职责,科学安排工作流程是保证基础护理落实的保障。重新界定岗位职责。要求各科室根据科室疾病特点和护理工作重点,对本科室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项目进行重新梳理,做好班次时间安排,责任到班次和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强化责任组长责任,加强基础护理评估,指导和督促小组内责任护士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加强医生沟通与培训,使之正确掌握分级护理标准,医嘱恰当,与病情相符。护士依据护理患者给予、护理患者协助、护理患者指导的原则,尊重患者意愿和需求,依据疾病急危重程度,做好每班、每日、每周常规基础护理。避免机械执行、一刀切的状况。重新修订和完善基础护理工作标准,除传统的基本内容外,加入患者评估、病房巡视、健康教育、排班模式、职责调整等工作指标,融入专业性、实效性和人文性,引导护士多从护理工作落实与患者需求之间的差距思考,主动落实和解决工作难点;依据卫生部护理文书书写要求,简化不必要、重复的护理文书书写,多采用表格式的填写方式,减轻护士文书书写强度,保障基础护理落实时间。

3.4 解决管理问题

锐意改革,贵在深入持久。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的创建,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次活动或者是一场运动,而是优化医院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的切入点。改革是改变旧制度、旧事物,是一场变革和革新。就必然会触及医疗卫生体制深层次问题,必将触及到医院人(优化的护理人力资源)、财(合理的效益分配)、物(基础的设施投入)、利益(适宜的工作劳动强度)、管理(工作流程、全员的服务意识)、业务(医疗技术水平)、体制(护理垂直管理、科主任负责制)等诸多方面。仅靠护理单方面力量是不能够解决的,允许各所医院探索不同的做法,允许医护人员、医院领导和行政主管部门有一定的时间思考和消化,不操之过急,要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稳步推进。护理管理者要积极争取领导和政策支持,解决人员紧缺与临床业务繁重的矛盾,解决文书书写繁重,跑外勤多,工作辛苦,护士待遇偏低等实际问题;解决护理相关的护理工具和用品等实际困难,促进后勤支持系统、支助中心、静脉配置中心、药剂配送中心、后勤配送中心、营养配送中心、陪护管理中心等的建立,减轻护士劳动强度,让基础护理工作持久、专业地落实,做出工作实效。善动脑筋,做出医院亮点和科室特色。在工作中各医院、各科室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点带面,多引导护士做好护理,心系患者、倾注关爱。通过基础护理实质性内容和实际的效果,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切身感受满意。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c)-0128-02

该文随机选取2011年―2015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试题中的基础护理学部分,为今后护理专业学生提供针对性教学和复习方案,促使基础护理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将具体的报道作如下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2015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内容作为该次研究对象,试卷内容以模块的形式体现,重点分为专业实务题和实践能力题,其中专业实务题主要考察学生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操作的熟练情况、护理伦理、相关疾病的病理分析及辅助检查等一些基础性医学知识;而专业实践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各种疾病的掌握和了解情况,具体包含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情况、治疗原则、护理干预促使及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1.2 方法

根据所选取2011年―2015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进行归类整理,按照试题学科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将其分成不同护理模块,对试题归纳并总结了解到所有考试试题中包含基础护理部分、内科护理部分、儿科护理部分、妇产科护理部分等,这些内容具体考察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实务;另一类是实践能力,通过归纳并分析近4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及试题的发展趋势,深入探究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方法,在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提高护士在全国护士执业考试中的通过率[2]。

1.3 统计学分析研究

该次研究中,对所有相关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计数资料使用检验,用%具体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平均值±标准差),用t 进行检验,当P

2 结果

通过分析近4年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内容并将其围绕专业实务题和实践能力题两大类试题展开讨论,最终结果显示:基础护理部分有35道专业实务题,内科护理部分有30道专业实务题,妇产科护理部分有6道专业实务题,儿科护理部分有8道专业实务题,外科护理部分有25道专业实务题,其他学科有31道专业实务题;基础护理部分有2道实践能力题,内科护理部分有45道实践能力题,妇产科护理部分有9道实践能力题,儿科护理部分有12道实践能力题,外科护理部分有30道实践能力题,其他学科有37道专业实务题,试题之间的比例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

3 讨论

根据上述分析研究表明:对《基础护理学》教学采取的教学方法,根据无法满足护理学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延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课堂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地位,无法提高护理实际操作问题,此外,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包含: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乏,基础护理学知识比较零散,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方法不灵活等,这些问题导致《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在全国护士执业考试中通过率较低。因此,针对这一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在学习中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技巧,使学生从“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实践能力的目的[4]。

篇7

1.1一般资料

2011-01~07我院妇科住院患者600例,均为女性,年龄21~78岁。其中子宫肌瘤3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01例,宫外孕40例,卵巢癌35例,宫颈癌40例,其它病例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两组年龄、病种、病情、治疗方法、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士每天按照分级护理标准要求及基础护理服务项目适时提供基础护理服务。

1.2.2观察组护士每天告知患者及家属各项基础护理的内容及时间并按照分级护理标准要求及“妇科基础护理时间表”,在规定时段内提供对应的基础护理服务。

1.2.3两组患者均由相同的护理人员提供服务。

2结果

按照基础护理时间表实施护理(观察组)与没有按照时间表实施护理(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部和科室的护理质量考核与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达标例数(达标率)、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达标例数(达标率)及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人数(满意度)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篇8

本科基础护理服务缝隙存在问题:①个别护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骨科基础护理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只停留在病人住院环境舒适、患者清洁等层面上。②不重视入院介绍,使护理服务沟通不畅。③常规的基础护理未到位,如全麻术后第1天未做口腔护理;留置导尿患者只做1次会阴护理,未按要求每日做2次会护理。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①加强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培训。首先明确基础护理贯穿于患者健康护理的始终,是并发症的预防和症状护理的实践活动,是护理人员践行护理程序的具体活动,其质量是实现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的保障。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职业道德的素养,自觉执行质量标准。具体措施:护理人员应备“基础护理工作反思日记本”,将工作中的不足进行记录,每周进行一次基础护理工作交流,从不足中学习提高,避免同一不足重复出现。②优化基础护理服务流程,使各项基础护理工作高效、优质、有序进行。病人生活护理(包括入院介绍、环境舒适、患者清洁)→病情变化的观察(危重、大手术术后、长期卧床病人的并发症,如坠极性肺炎、泌尿系的感染、褥疮、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需求,发现并发症发生的迹象)→基本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健康教育(贯穿于健康的全过程)。③加强质量监控。首先做好一级质控,护理人员自律,自己管理自己约束、提升,将质量意识深入心底,慎独精神渗透到患者健康护理的全过程;其次配合护士长做好二级质控,自觉自愿接受护士长的督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立即改正,同时借鉴他人基础护理工作中的亮点,在具体工作中学习应用。积极配合三级考核,重视院级考核和督查。④开展“基础护理品管圈”活动,护士长为圈长,其他护理员为圈员,每月活动1次,“头脑风暴”法讨论如何夯实骨科基础护理,内容为人员培训、基础护理并发症评估和识别、制定防范计划和措施、明确控制措施等。

2结果

实施无缝隙基础护理管理后,骨科病房患者基础护理高效优质到位。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工作质量意识增强,对基础护理的认识深入到核心,即基础护理工作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保障,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石;同时明确基础护理的内涵,优化基础护理程序,从而夯实病房患者的基础护理。

3讨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