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会计核算的发展8篇

时间:2023-10-10 09:49:19

会计核算的发展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1

新时期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一方面,新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提出更高要求。原先的会计核算方法并不能反映医院资产的实际变动情况,不利于公立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医院对管理费用的核算只是根据人员比例在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分别摊销,这对医院成本核算和经营成果都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医院长期以来缺乏成本意识,成本核算基础薄弱。所以新时期医院必须重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化,经济效益的创造对医院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公立医院虽然是非盈利性质,财政拨款是医院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但医院也必须重视成本核算,努力创造经济效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生存和发展,为扩大经营规模、改善服务质量提供有力的资金。因此,会计核算的发展是新时期医院改革工作的一项重任。

二、新时期医院会计核算工作发展的举措

新时期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应着力推进以下举措:

第一,改进会计科目体系。医院应按照新制度的规定,积极推进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改进会计科目体系。新制度下医院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树立成本意识,会计人员要根据新制度的要求,结合医院现有的经济条件和经营需求,重新设置会计科目,集中对医院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反映。同时医院应尽快增设“成本核算”科目,加强对医疗成本的核算。会计人员要定期汇总分析全院成本,全面开展对各部门的成本管理,对于不合理的资金使用行为严格追查。

第二,规范医院支出的会计核算。医院各项支出是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为规范支出核算管理,医院首先应从预算管理入手,根据医院年度经营和发展目标,科学编制预算计划,明确各项支出的标准,然后将预算落实到各个部门,建立责任人机制,各部门支出都应确立相关责任人,避免资金随意划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个流程的负责人应做到相互分离。会计人员应定期开展支出核算,检查各项支出是否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资金审批、经办、付款等手续是否符合规范,一旦发现问题,医院应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三,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医院首先要增设“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折旧方式进行核算。由于长期以来医院未能深入开展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因此,医院应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系统的盘点清理,并定期对固定资产维护保养,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医院可设立“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对资产可能出现的损失提前做好预测,如果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则应计提减值准备。另外考虑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资产报废、出售、捐赠等情况,医院可设立“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以便于因固定资产发生现金流动时的会计处理。

第四,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分离不仅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医院应努力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会计人员在处理每笔经济事项时,通过信息共享,使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融为一体。成本核算是医院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效益及成本指标进行综合科学评价的有效方式,核算一体化将有助于医院提升成本意识,提高综合效益。因此,医院应积极推进会计信息化管理,建立一体化核算系统,在会计核算信息产生时同步生成成本信息,由系统自动完成成本核算。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2

关键词:林业;会计核算;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

一、引言

经济的飞速发展势必带来一些不可逆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会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一直在努力通过一些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督促各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生存的可持续发展。早在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以下称《决定》),明确了加强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并做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等多项重要决定。林业发展不仅仅是提升林业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提升林业在保护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林业会计工作也将出现新的挑战和考验,也逐渐显现出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林业发展的需求,甚至可能制约林业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林业会计核算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目前,林业相关经营单位和企业以《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称《准则》)中的相关条款为基础,主要执行4套会计核算制度,分别是:森工企业执行的财政部制定和颁布的《关于森工企业贯彻执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有场圃贯彻落实的《场圃制度》;公益林建设项目采用的《公益林核算办法》,以及林业企业中天然林保护工程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实施的《天保经费核算办法》。《准则》中有关林木类生物资产的分类主要是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和林木类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类。这些制度显现出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核算范围过窄,对区别于这些类别以外的部门和资产、资源缺乏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容易造成一些林业企业或者单位核算混乱、会计工作难以开展的局面。此外,对其他林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的缺失,导致林业产业价值体现不全,仅能依靠经济价值来衡量林业资产和资源,限制了林业资产和资源生态潜能的发挥,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开发、改善和保护。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决定》中就已经下达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和深化林业体制改革的决定。突出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生态旅游、竹藤花卉、森林食品、珍贵树种和药材培植以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新兴产品产业,增加林业经济增长点。这些增加的新兴产品产业有不同第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在会计核算方面也会出现差异化。而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显然无法完成如此种类繁多的会计核算主体的核算要求。采用陈旧的核算制度和核算体系必然出现一些问题。林业产业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受到旧会计核算制度的影响,忽略了需要将森林资源和生态相关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事实。这样不完整的会计核算制度,容易导致林业产品成本比实际消耗成品低,而林业产品收益大于实际产生的林润,也容易滋生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节制开发行为,最终导致不可恢复的生态破坏。另一方面,一些林业项目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比如说沙漠造林项目,这一类的林业项目几乎不产生经济效益,然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客观存在的。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无法考量其中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能造成未来政府财政资金扶助偏向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不利于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林业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

诸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多个国际性环保文件的签署,表明了各国对保护生态环境、解决会影响生态环境的系列问题的决心,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我国,将林业视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生态保护、以及林业产品供应的重要任务。加快林业发展,不仅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更为了实现建设秀美山川的伟大目标。会计工作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要适应发展的节奏,建设拥有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会计人才队伍,总结出一套符合未来林业发展建设的会计核算体系。首先,对林业会计核算方案进行细分,建立符合林业各项产品和产业的会计核算制度。比如,商品林和公益林,从资金来源、运作方式和经营目标等多个方面来看,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无法正确地管理两者的财务状况,从而无法从会计报表中反映真正的产业经营状况,不利于林业商品林和公益林产业的相关管理。对不同的经营产业项目实施会计核算方案定制化,每个核算方案既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一个健全、完善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其次,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纳入林业相关产业的会计核算准则中。过去的林业会计核算制度一直围绕着以“木材利用”为中心的会计核算思想,这样的会计核算思想容易导致林业发展方向的扭曲。现代林业发展明确了要建设生态林业、绿色林业的发展战略,对于林业产业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就不能忽略。会计作为一项管理工作,对产业的经营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像公益林这样的项目,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大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要重视公益林的实际价值,帮助公益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贯彻落实会计电算化在林业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地位。在计算机普遍应用的时代背景之下,会计核算工作也进入了计算机时代。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从业人员从繁重的会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减少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等环节可能出现错误的机率。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林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大量的会计核算工作记录可以完整地保留下来,方便进行审计、核实。第四,未来林业会计核算更加复杂、细致,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将更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会计工作的质量。随着未来林业发展壮大,会计核算工作愈加复杂、细致,不断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林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四、结语

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更承担着生态建设、生态改善和林业产品供应的重要任务。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生态林业、绿色林业,是我国未来林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会计工作作为一项管理工作,对林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依旧以“木材利用”为中心,已经逐渐显现出无法满足林业发展需求的态势。随着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林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细化林业会计核算方案、增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核算、会计电算化的充分运用以及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成为未来林业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一套完善、健全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将更好地服务于林业产业的发展,为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陆蓓,田红娜.林业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J].绿色财会,2004(8):15-16.

[2]张雯,.我国林业会计核算的改革趋势及路径研究[J].会计之友,2012(26):55-56.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3

关键词:会计核算;信息化;法制化;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会计核算信息化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会计核算信息化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组,并在重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资源高度共享,能够主动和适时地报告会计信息。

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核算系统,一方面仍然遵循会计核算基本原理,以会计科目为核算依据,用会计账簿及会计报表作为提供信息的方式,保留了传统核算模式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在总账核算、序时核算、明细核算和会计报表方面大大深化了传统核算模式。会计核算的信息化促进了会计核算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

会计核算信息化不仅能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决策的进一步科学化,还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化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国家适时地提出了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科学论断。会计核算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前提和核心,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全社会信息化重要的和决定性的内容。因此,推动会计核算信息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会计发展的内在要求。

会计核算信息化是时展的要求,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客观要求,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会计核算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会计核算信息化是增强财务透明度,提高会计核算真实性的要求,会计核算信息化使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让企业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随时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测,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会计核算信息化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有关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核算规范化的要求

中国经济加快了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尤其加入WTO后,中国会计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规范会计行为、纯正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人员全面素质、适应国际会计惯例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和步伐,紧跟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及其会计信息的要求,以积极的姿态来推进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1条规定,会计人员提供会计资料必须真实、完整。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规范会计行为,重视基础会计工作的细致性、明确性和规范性,引导人们从过程上严格控制,从源头上杜绝造假行为。会计工作规范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也是加快我国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和会计改革步伐的保证。对会计执业、资格要求、技术标准等行为的规范化。

会计核算规范化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需要,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通过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为改进和加强管理服务。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就失去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就无法提高。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单位账目不清,账目混乱,在这种情况下的会计工作难以在单位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会计核算规范化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工作作保证。会计基础工作混乱无序,必然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往往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造成的。

会计核算规范化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直接对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督促会计人员从会计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加强和完善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对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起直接作用。中国加入WTO之后会计人员的素质将面临挑战。一方面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和国内企业走出国门,需要大批懂外语、熟悉国内外法律法规的高级会计人才;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会计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国会计标准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其技术性将更强,对执业人员的要求将更高。

三、会计核算法制化的规范内容

会计核算法制化实质就是会计工作法制化,即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依法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法制化首先是全面性,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依据会计法规进行。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不仅要依据会计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而且还要依据其他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相关规定,同时,要求会计核算的全部和全过程都要依法进行,而不是指会计核算的某方面、某环节要依法进行。

会计核算工作中,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内容严格执行,如有违反,要追究其责任,即做到会计核算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会计核算法制化,有利于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促进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法制化的实现包括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和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前者是推进会计核算法制化的基础,后者是会计核算法制化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会计改革也在深化,这就需要在会计实践中不断地补充、修改、制定新的会计法规,废止已不适用的会计法规。会计法规要全面,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管理的需要,会计法规的可操作性要强,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再次会计法规要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以便促进会计核算国际化。

完善会计核算法规体系,主要是根据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管理需要,制定新的会计法规,如制定具体会计准则、制度与已有会计法规相适应的条例、实施细则等,修改和补充已有的会计法规,废止不适用的会计法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会计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信息系统或管理工具,以其特殊的功能,在调节市场经济关系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范的会计法规,会计行为可以约束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检查者和使用者。这对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以及国家和投资者权益,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会计核算国际化的规范要求

会计核算的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发展的需要,管理上要求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物中逐步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发展客观要求会计核算国际化。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国际经济交往将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活动将进一步增加。这就要求我国的会计标准在主要方面必须与国际惯例相协调,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外国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便于我国企业在国际证券市场筹措资金。

提高我国会计核算信息质量需要会计国际化。目前,我国会计核算信息质量存在着较大问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通过会计核算逐步国际化,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来规范和指导我国的会计事务,对提高我国会计核算信息质量将产生重要作用。

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需要会计核算国际化。加入WTO后,我国将逐步放开资本市场,企业到国外上市和发行证券的规模将逐步扩大,为了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提高我国国际投融资和吸引外资的能力,必须加快会计核算的国际化进程,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国际性和透明度,降低国际投融资成本,从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推进我国会计核算国际化水平,需要尽快建立我国自己的会计原则框架,加快制定新的具体会计准则,继续修改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别的准则。如企业合并、金融工具、所得税、资产减值等。同时,在商品分配方案等方面的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差异,应及时修改,使之与国际会计准则尽量保持一致。加快培育国际化会计人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在会计人员的培养上,既要通过增加国际会计准则、外语、网络技术等新的教学内容和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制度来造就复合型的国际会计人才,又要重视会计现职人员的后续教育,使目前的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知识观念。全面了解国际会计惯例,提高业务素质。同时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职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

总之,会计核算应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发挥其管理经济的作用,使之不断向科学化、高质量的方向迈进,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财政部.会计工作规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陈文洁,巩方舟.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新会计,2009.1.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4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经济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进一步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然而政府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府的购买行为等都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运行。因此,在市场自由发挥的同时,我们仍不能忽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政府可以从经济、行政、法律三个方面来对经济实施干预。从经济干预的角度来说,政府可以通过财政预算、税收、财政投资、财政补贴、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与效率。这就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公平公正的配置公共资源,提高效率,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政府会计核算为资源的配置及使用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政府进行科学决策,也是对政府的行政效率进行监督的基础。完善的会计核算能够提供全面的政府会计信息,然而我国当前的政府会计核算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科学民主决策、政府绩效评价以及审计监督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完善我国的政府会计核算也就成为现代政府会计发展的一个挑战。

二、政府会计核算的内涵

一个成型的组织都必须设置相应的财务部门,他们对组织的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状况进行记录,为组织决策提供数据信息依据,并参与组织决策,以实现组织的长远发展。社会的三种组织――企业、政府、民间非营利组织,因社会责任分工而产生,各自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组织的义务,组织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财务来源按法律规定的途径而形成、使用。国家是一种拥有庞大的资源,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社会组织,依据法律、政策、经验解决问题,取得和使用社会物质资源,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政府的财务收支活动及其结果必须有一个会计部门来实现会计核算和监督,同时,政府一系列活动的决策也都是建立在会计核算数据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因此,政府组织必须有政府会计。

政府会计是国际上通行的称谓。所谓政府会计,是指核算和监督政府单位及其构成实体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在使用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过程中财务收支活动的会计管理体系。政府与社会公众从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委托关系,在政府会计中,我们把所有政府单位及政府构成实体的行政、事业单位看作一个履行受托责任的整体,以这个整体作为财务报告的主体来全面、系统地反映其预算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活动以及财务管理业绩,是政府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宏观调控的信息基础。

政府会计核算是指政府单位及其构成实体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确认、记录和计量,是由会计要素、会计处理方法、信息披露等构成的集合体,形成政府的会计信息系统。其中会计基础是会计核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会计核算的计量单位有望得以扩充。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身份的特殊性,政府一般采取有差别的对内与对外披露范围与制度。

三、我国政府会计核算的发展与弊端

人们普遍认为西周是我国政府会计的起源,然而我国政府会计最早可追溯于商代的“官厅会计”。建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对政府会计进行发展。1951年施行的《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政府会计总称为预算会计,并将预算会计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两大类。1989年,我国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划分为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两条线”,并在原来政府会计划分的基础上加上了专业会计(如:核算收入的国库会计,核算征收预算收入的预算收入征解会计,核算支出的拨款、贷款会计)。1966―1976年,“十年文革”使得会计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至1998年,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框架基本构建完成。

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将发生的所有的经济事项转化为可量化、可比较的数字,进而实现对政府的监督。我国政府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在信息质量要求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然而由于政府会计核算主体的特殊性,他在对会计科目的划分、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上又与企业财务会计存在不同之处。因此,也就产生了对我国政府会计核算的进一步探索。

1、核算目标模糊

会计核算的目标可概括为为两大类,即监管和决策。针对不同主体,会计核算的目标则是有所侧重的。一般而言,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对独立,所有人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经营,因此企业会计核算更重要的是能提供企业相关资金流动、利润的信息,以便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评价与监管。

我国政府的宗旨强调“为人民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府与公民是比较特殊的委托关系。政府的财政资金主要来自于税收,也就是说,政府的收入完全由社会提供,这也是所谓的“取之于民”。而一些社会公共商品则必须由政府提供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此外,科学、教育、卫生防疫、军事等也需要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用之于民”。因此,与企业相比,政府的会计核算应尽可能提供全面的信息,以进行科学决策,最大程度的实现资金使用的高效性。

2、核算范围过于狭窄

作为一中核算工具,政府会计能够为我们提供政府资金来源以及使用的信息。当然,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政府会计所披露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完全的。

随着我国政府从“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全方位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会计的业务活动必须履行其管理和服务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其财务支配必须要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公众的利益,全体人民则成为了政府财务报告的监督者。然而在实践中,不提折旧、不算净值的固定资产的处理容易虚增资产,加大监管难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外债)却不能全面、完整揭示政府财务;社会保险基金施行独立于预算会计制度外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不能全面反映其运行状况。

此外,从科目设置上来说,在建国成立初期,会计科目划分为“收入”、“支出”、“资产”、“负债”以及“资产负债共同类”五大类科目;1966年开始,会计科目则划分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以及“资金结存”三大类;直至1998年,我国开始施行的制度则确立了新的会计要素,将会计科目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以及“支出”五类。从信息的对外披露来看,我国政府会计在会计处理时以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在报告时则采用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也不注重成本的核算,这就使得报告的使用者难以有效地运用财务报告掌握其真实情况,难以有效地评价政府的绩效管理。

3、实行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会计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分为“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两种形式。前者是以款项的收到与支出作为确认记录的依据,后者则以事项发生的当期作为确认记录的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决定》、2014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的新《预算法》以及2014年12月31日起实施公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都预示了我国政府会计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化,但距权责发生制在政府部门的全面铺开、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的对外公布仍有一段路要走。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对于政府职能部门,我国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我国政府具有非营利性组织的特征,其资金主要依赖于上级拨款,关注资金收支结余,政府会计主要负责对财务收支状况的核算,一般不进行对成本的核算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考察。因此,在侧重于为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服务时,“收付实现制”基本能够满足国家对预算收支管理的需要,且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式设置科目少、录入方式简单,弱化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难度。这也是在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一直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主要会计核算基础的重要原因。

收付实现制虽然能体现政府当期资金的收付情况,但不利于对其受托责任进行评价。随着人民当家作主观念的深入人心,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民开始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关注投入与产出的有效性,传统的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核算基础难以实现成本与效益的配比,不利于准确揭示政府的财政情况,不利于全面的评价管理者的工作绩效,亦不能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滞后性”和“狭窄性”是其固有的弱点;非现金交易的出现、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不在当期支付的养老金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政府会计在收付实现制的条件下不能提供完整的完全成本信息;机会主义行为者操纵交易时间,易产生财政风险(如为防赤字拖欠工资)。

4、“制度规范”缺乏灵活性

随着法制法规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的会计法规以全国人大制定的《会计法》为最高准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国务院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于1990年12月31日的《总会计师条例》和2000年6月21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辅之调整我国经济生活的的会计关系。此外,财政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为我国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关于企业会计法规的建设比较成熟,关于政府会计工作的法律条例则仍处于不断完善过程当中,2012年12月5日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即为我国对政府会计法制建设的成功探索。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制度虽然形成了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主的制度体系,但现行的制度体系着重强调预算,而随着人民意识的提高,这些制度难以满足政府、社会公众等信息适应着的需要。以“制度规范”为主的模式与国际上的“准则规范”相比则缺乏灵活性与适应性,不能真实、完整的核算和反映新业务。

四、我国政府会计核算的改革建议

1、明确会计核算目标

政府会计核算目标受政府职能的影响,因此明确政府会计核算的目标应当首先明确政府的主要职能,即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满足公共利益与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与此相对应的,政府会计核算的目标应当首先是能够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即决策有用性;其次是能够提供比较全面的信息,以便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行和实现公民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利。

2、正确界定核算主体

核算主体包含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两大类。从会计核算角度来说,记账主体又可被称作会计主体,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与经济事项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主要解决单位业务核算及确认入账的范围问题。西方国家在确定记账主体时普遍采用政府基金会计模式,即以各类基金作为记账主体。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贯彻专款专用原则,使各种具有专门用途的预算资金之间的界限更加清晰,便于加强政府财务资源管理,更好地约束国家预算体系中的各个组织和单位严格执行国家预算,保证各项资源用于法定用途,增强政府会计的透明度,为立法机关和公民进行监督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报告主体建立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主要是对纳入政府财务报告的内容及范围的界定。从财务报告的目标来看,报告主体应包含那些被政府所控制的所有资源,由于政府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这种控制可以看做是财务与经营决策的控制,并根据政府职能设置不同层次的报告主体,以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满足不同层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选择适宜的会计处理基础

我国应进一步将权责发生制引入会计核算。从各国应用权责发生制的深度和范围来说,可以将引入全责发生的进程分为全面引入型和渐进引入型两种。全面引入型是指从会计的处理到财务报告的披露完全以权责发生制为依据;渐进引入型又被称作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是在原有的“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上,逐步将权责发生制引入政府会计核算的各个领域,按照逐步引入的模式可划分为分步推进模式与逐渐扩展模式。

会计核算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针对我国长期以“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政府会计现状,我国应当循序渐进的引入权责发生制。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对于政府会计的核算主要采用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分离的做法,即对于财政资金流量的核算采用基于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对于整体财务运行和财务状况的核算则采用基于不同程度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会计(如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二者相对独立,提供的会计信息各有侧重。此外,还可借鉴香港“双分录”的核算方法,使预算会计和政府会计实现一定程度上结合。

4、完善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是对政府会计核算监督的最具权威、最直接的模式,是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强硬后盾。因此,在实行政府会计核算改革的同时,还应注重政府审计的改革,加强对政府结果的审计以及对政府过程的控制,使政府审计贯穿经济活动事前、事中、事后整个领域。从整体上把握政府财政资金收支情况以及使用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并进一步发展政府绩效审计。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5

关键词:部队;财务管理;集中核算制度

部队会计集中核算是一项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财政资金的管理和调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工作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1.部队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具体做法及优势

部队会计集中核算制,是指将国家财政资金和部队经费纳入到部队会计核算中心账户中,由核算中心严格按照部队财务标准和相应科目统一列入预算,进行调拨和管理的财务办法。实施集中核算制度后,部队下属预算单位取消本单位的银行账户和会计账簿,单位经费纳入财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但保留各预算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该单位仍具有统计职能以及预算编制职能。由各预算单位指定一名报账员专门负责办理资产的收支、登记,日常经费和与会计对账的工作。核算中心在处理分管预算单位的账务之后,还应向其出具经费收支报告表、经费账余额平衡表等各种财务资料。部队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属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集中到核算中心,由专职会计人员通过电算化软件进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细化了财务权限,便于进行财务审计工作,大大提高了财务纪律的约束力和财务工作效率,

2.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从几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部队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运行较为平稳,进展比较顺利,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管理意识淡薄

相对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制度,集中核算是比较新的财务管理办法,基层预算单位领导和财务工作人员在对该项制度的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配合度及支持度不够,这也给核算中心工作人为的设置了难度和障碍。部队基层预算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单薄,他们认为,会计业务由核算中心负责,就与本单位无关了,不需要再做什么;还有一些基层预算单位的出纳人员,工作状态松懈,认为只要能够按时记账、处理业务、提供会计报表和票据,其他一概不过问,很少与核算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更不要说会主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了,以上这些都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2.2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是指预算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等形式向财务管理部门或财务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的各种财务数据。在部队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独立于预算单位,不是十分了解基层预算单位财务工作的真实情况,在审核和监督该单位经济行为的过程中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凭借直观印象判断会计单据和账务的合法有效性,对于财务管理实际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掌握和纠正;再加之,一个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分管若干个预算单位,工作繁杂、工作量大,工作人员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也间接造成了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失察。

2.3核算中心财务工作监管力度不足

部队财务管理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相对有效地对预算单位财务进行了很好的监督,但核算中心的监督工作并没有受到重视,对于如何杜绝核算中心财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财务腐败和其他问题,需要政府财务审计部门和核算中心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

3.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几点策略

    相对于传统的部队财务管理模式,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财务管理办法,但仍存在一些缺失,可以通过以下几点策略加以完善:

3.1加强核算中心与预算单位的沟通协调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部队顺应时展所进行的财务管理改革,由核算中心与基层预算单位共同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并没有削弱该单位的财务管理权,基层预算单位的领导仍是会计法律责任主体,仍要承担其搞好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要加强二者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基层预算单位对核算中心财务工作的配合度。可以尝试定期进行核算中心与基层干部及财务工作人员的交流会,及时反馈和交流财务信息,共同就基层预算单位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听取来自基层的意见,使财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2提高基层报账人员素质

基层核算单位报账员负责基层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资产管理、会计信息的传递、记账等具体财会事务,其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可以通过参加业务学习班进行集中学习,或到核算中心进行短期培训等形式,提高基层预算单位报账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觉悟,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原则办事,把好财务管理的第一道关口。

3.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通常来说,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审批制度、制约制度、内控制度等等。凭借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会使核算中心和基层预算单位的各项财务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遏制和纠正了财务管理腐败问题,提高了部队财务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会计集中核算是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在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方面有明显成效,是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部队是国家特殊的武装集团,立足部队会计管理现状,结和当前财务改革内容,针对集中核算制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改进,使会计集中核算制不断完善和发展,为部队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6

【关键词】 政府会计 会计核算 改革

一、引言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经济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进一步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然而政府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府的购买行为等都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运行。因此,在市场自由发挥的同时,我们仍不能忽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政府可以从经济、行政、法律三个方面来对经济实施干预。从经济干预的角度来说,政府可以通过财政预算、税收、财政投资、财政补贴、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与效率。这就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公平公正的配置公共资源,提高效率,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政府会计核算为资源的配置及使用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政府进行科学决策,也是对政府的行政效率进行监督的基础。完善的会计核算能够提供全面的政府会计信息,然而我国当前的政府会计核算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科学民主决策、政府绩效评价以及审计监督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完善我国的政府会计核算也就成为现代政府会计发展的一个挑战。

二、政府会计核算的内涵

一个成型的组织都必须设置相应的财务部门,他们对组织的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状况进行记录,为组织决策提供数据信息依据,并参与组织决策,以实现组织的长远发展。社会的三种组织――企业、政府、民间非营利组织,因社会责任分工而产生,各自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组织的义务,组织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财务来源按法律规定的途径而形成、使用。国家是一种拥有庞大的资源,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社会组织,依据法律、政策、经验解决问题,取得和使用社会物质资源,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政府的财务收支活动及其结果必须有一个会计部门来实现会计核算和监督,同时,政府一系列活动的决策也都是建立在会计核算数据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因此,政府组织必须有政府会计。

政府会计是国际上通行的称谓。所谓政府会计,是指核算和监督政府单位及其构成实体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在使用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过程中财务收支活动的会计管理体系。政府与社会公众从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委托关系,在政府会计中,我们把所有政府单位及政府构成实体的行政、事业单位看作一个履行受托责任的整体,以这个整体作为财务报告的主体来全面、系统地反映其预算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活动以及财务管理业绩,是政府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宏观调控的信息基础。

政府会计核算是指政府单位及其构成实体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确认、记录和计量,是由会计要素、会计处理方法、信息披露等构成的集合体,形成政府的会计信息系统。其中会计基础是会计核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会计核算的计量单位有望得以扩充。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身份的特殊性,政府一般采取有差别的对内与对外披露范围与制度。

三、我国政府会计核算的发展与弊端

人们普遍认为西周是我国政府会计的起源,然而我国政府会计最早可追溯于商代的“官厅会计”。建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对政府会计进行发展。1951年施行的《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政府会计总称为预算会计,并将预算会计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两大类。1989年,我国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划分为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两条线”,并在原来政府会计划分的基础上加上了专业会计(如:核算收入的国库会计,核算征收预算收入的预算收入征解会计,核算支出的拨款、贷款会计)。1966―1976年,“十年”使得会计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至1998年,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框架基本构建完成。

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将发生的所有的经济事项转化为可量化、可比较的数字,进而实现对政府的监督。我国政府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在信息质量要求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然而由于政府会计核算主体的特殊性,他在对会计科目的划分、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上又与企业财务会计存在不同之处。因此,也就产生了对我国政府会计核算的进一步探索。

1、核算目标模糊

会计核算的目标可概括为为两大类,即监管和决策。针对不同主体,会计核算的目标则是有所侧重的。一般而言,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对独立,所有人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经营,因此企业会计核算更重要的是能提供企业相关资金流动、利润的信息,以便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评价与监管。

我国政府的宗旨强调“为人民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府与公民是比较特殊的委托关系。政府的财政资金主要来自于税收,也就是说,政府的收入完全由社会提供,这也是所谓的“取之于民”。而一些社会公共商品则必须由政府提供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此外,科学、教育、卫生防疫、军事等也需要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用之于民”。因此,与企业相比,政府的会计核算应尽可能提供全面的信息,以进行科学决策,最大程度的实现资金使用的高效性。

2、核算范围过于狭窄

作为一中核算工具,政府会计能够为我们提供政府资金来源以及使用的信息。当然,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政府会计所披露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完全的。

随着我国政府从“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全方位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会计的业务活动必须履行其管理和服务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其财务支配必须要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公众的利益,全体人民则成为了政府财务报告的监督者。然而在实践中,不提折旧、不算净值的固定资产的处理容易虚增资产,加大监管难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外债)却不能全面、完整揭示政府财务;社会保险基金施行独立于预算会计制度外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不能全面反映其运行状况。

此外,从科目设置上来说,在建国成立初期,会计科目划分为“收入”、“支出”、“资产”、“负债”以及“资产负债共同类”五大类科目;1966年开始,会计科目则划分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以及“资金结存”三大类;直至1998年,我国开始施行的制度则确立了新的会计要素,将会计科目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以及“支出”五类。从信息的对外披露来看,我国政府会计在会计处理时以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在报告时则采用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也不注重成本的核算,这就使得报告的使用者难以有效地运用财务报告掌握其真实情况,难以有效地评价政府的绩效管理。

3、实行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会计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分为“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两种形式。前者是以款项的收到与支出作为确认记录的依据,后者则以事项发生的当期作为确认记录的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决定》、2014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的新《预算法》以及2014年12月31日起实施公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都预示了我国政府会计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化,但距权责发生制在政府部门的全面铺开、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的对外公布仍有一段路要走。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对于政府职能部门,我国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我国政府具有非营利性组织的特征,其资金主要依赖于上级拨款,关注资金收支结余,政府会计主要负责对财务收支状况的核算,一般不进行对成本的核算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考察。因此,在侧重于为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服务时,“收付实现制”基本能够满足国家对预算收支管理的需要,且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式设置科目少、录入方式简单,弱化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难度。这也是在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一直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主要会计核算基础的重要原因。

收付实现制虽然能体现政府当期资金的收付情况,但不利于对其受托责任进行评价。随着人民当家作主观念的深入人心,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民开始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关注投入与产出的有效性,传统的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核算基础难以实现成本与效益的配比,不利于准确揭示政府的财政情况,不利于全面的评价管理者的工作绩效,亦不能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滞后性”和“狭窄性”是其固有的弱点;非现金交易的出现、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不在当期支付的养老金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政府会计在收付实现制的条件下不能提供完整的完全成本信息;机会主义行为者操纵交易时间,易产生财政风险(如为防赤字拖欠工资)。

4、“制度规范”缺乏灵活性

随着法制法规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的会计法规以全国人大制定的《会计法》为最高准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国务院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于1990年12月31日的《总会计师条例》和2000年6月21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辅之调整我国经济生活的的会计关系。此外,财政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为我国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关于企业会计法规的建设比较成熟,关于政府会计工作的法律条例则仍处于不断完善过程当中,2012年12月5日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即为我国对政府会计法制建设的成功探索。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制度虽然形成了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主的制度体系,但现行的制度体系着重强调预算,而随着人民意识的提高,这些制度难以满足政府、社会公众等信息适应着的需要。以“制度规范”为主的模式与国际上的“准则规范”相比则缺乏灵活性与适应性,不能真实、完整的核算和反映新业务。

四、我国政府会计核算的改革建议

1、明确会计核算目标

政府会计核算目标受政府职能的影响,因此明确政府会计核算的目标应当首先明确政府的主要职能,即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满足公共利益与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与此相对应的,政府会计核算的目标应当首先是能够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即决策有用性;其次是能够提供比较全面的信息,以便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行和实现公民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利。

2、正确界定核算主体

核算主体包含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两大类。从会计核算角度来说,记账主体又可被称作会计主体,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与经济事项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主要解决单位业务核算及确认入账的范围问题。西方国家在确定记账主体时普遍采用政府基金会计模式,即以各类基金作为记账主体。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贯彻专款专用原则,使各种具有专门用途的预算资金之间的界限更加清晰,便于加强政府财务资源管理,更好地约束国家预算体系中的各个组织和单位严格执行国家预算,保证各项资源用于法定用途,增强政府会计的透明度,为立法机关和公民进行监督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报告主体建立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主要是对纳入政府财务报告的内容及范围的界定。从财务报告的目标来看,报告主体应包含那些被政府所控制的所有资源,由于政府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这种控制可以看做是财务与经营决策的控制,并根据政府职能设置不同层次的报告主体,以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满足不同层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选择适宜的会计处理基础

我国应进一步将权责发生制引入会计核算。从各国应用权责发生制的深度和范围来说,可以将引入全责发生的进程分为全面引入型和渐进引入型两种。全面引入型是指从会计的处理到财务报告的披露完全以权责发生制为依据;渐进引入型又被称作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是在原有的“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上,逐步将权责发生制引入政府会计核算的各个领域,按照逐步引入的模式可划分为分步推进模式与逐渐扩展模式。

会计核算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针对我国长期以“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政府会计现状,我国应当循序渐进的引入权责发生制。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对于政府会计的核算主要采用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分离的做法,即对于财政资金流量的核算采用基于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对于整体财务运行和财务状况的核算则采用基于不同程度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会计(如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二者相对独立,提供的会计信息各有侧重。此外,还可借鉴香港“双分录”的核算方法,使预算会计和政府会计实现一定程度上结合。

4、完善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是对政府会计核算监督的最具权威、最直接的模式,是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强硬后盾。因此,在实行政府会计核算改革的同时,还应注重政府审计的改革,加强对政府结果的审计以及对政府过程的控制,使政府审计贯穿经济活动事前、事中、事后整个领域。从整体上把握政府财政资金收支情况以及使用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并进一步发展政府绩效审计。

5、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政府会计改革基础。针对我国目前政府会计核算的现状,其当务之急应当进一步扩大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使政府会计的核算能够提供全面有效的数据,更全面的反应政府职能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而要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得到制度的有效支持,使核算活动有制度可依。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人员的行为,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够为会计人员的行为起到预警的作用,规避道德风险,也能够为违规行为的处理提供依据。总的来说,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也应将法规制度建设纳入其中,使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形成制度规范与规则规范相结合制度模式。

【参考文献】

[1] 姚镇:政府会计与政府预算的矛盾及冲突[J].财会通讯,2014(6).

[2] 韩晓明:对我国政府会计核算方法创新的思考[J].财政研究,2012(12).

[3] 刘瑜:对我国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的新思考[J].经济论坛,2010(6).

[4] 东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思路探析[J].中国财政,2011(12).

[5] 裴文英:对政府绩效审计若干问题的探究.审计与经济研究[J],2005(6).

[6] 聂萍、郭理湘、易谷秀:顾客导向型政府绩效审计――以实现增值价值为基础[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6).

[7] 张连江、喻景中:论政府会计的会计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J].财务与会计,2003(10).

[8] 陈骏: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机制研究――基于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辩证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3).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7

医院成本是指医院在预防、医疗、康复等医务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大http://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物资成本——医院设备、物资采购等方面的支出;人力成本——医院内部人员工资及其他的经费支出;资金成本——医院资金投入、负债情况、现金流量等的资金状况;管理成本——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

在市场经济和卫生改革不断深入与发展的同时,医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管理者日益认识到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实施成本核算是医院加强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医院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并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措施。通过医院的成本核算降低成本是提升医院的资本增值能力、增强医院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成本越低,利润空间越大,越有利于医院的发展。如何有效地降低医院成本?下面笔者针对医院成本的四种不同类型分别加以阐述。

一、实行招标采购和定额管理,降低物资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行业也被推向市场。对物资成本实施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充分利用各种物资资源,以有效发挥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医院的物资成本已成为现代医院经营者的共识。

(一)加强对物资供应的审计、监督

对医院物资供应的整个过程,医院内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其合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审计监督。wWw.133229.COm要经常进行市场调查,全面进行比质比价,相同的品种比质量,相同的质量比价格,相同的价格比服务,确保购进质优价廉、符合临床医疗工作需要的物资。

(二) 控制、把握物资采购费用

实行招标定点采购制度,并对招标工作的组织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能够增强采购工作的透明度,保证招标工作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进行,合理让利,所得折扣必须全部汇入医院财务账户,做到从“廉”采购。

(三) 坚持完善物资定额管理

合理确定物资经济采购批量、储备和消耗定额,可以节省采购费用、运转费用和保管费用,减少物资积压和浪费,保持物资资金占用的合理性,从而不断降低占用水平,加快物资资金周转速度,提高医院经营效益。

二、加快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降低人力成本

在医院成本构成中,人员经费占30%左右。因此,加快医院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减少人员经费支出,是降低医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 展开竞争,择优聘用上岗

改善医院传统的用人机制,实行公开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和双向选择,增强医院用工和员工择业的自主权。大力推行合同聘用管理制度,变“单位人”为“社会人”,实现医院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二) 优化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按照 “精简、高效”的原则,结合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内设机构、岗位和职责,实施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清退临时工,分流正式工,引进技术工,可以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形成具有动力和竞争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 完善工资的分配激励机制

要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实行绩效工资与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挂钩,拉开分配档次,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原则。建立起向优秀人才倾斜、向临床一线倾斜、向高效益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体制,用一流的工资吸引一流的人才,用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效益。

三、积极筹集和有效运用资金,降低资金成本

随着医院运营机制的改变,如何筹集和运用资金,合理降低资金成本,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重

转贴于 http://

要内容。

(一)切实增强资金运用的效果

严格控制资金投资方向,把资金http://投入到风险较低,收益率较高的项目上,实施稳健的财务行为,提高医院的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例如:缩短药品、材料的付款周期,可以提高折扣率,增加让利收入;购买利用率较高的中小型医疗设备,可以提高获利能力,增加服务收入。

(二) 保持合理的医院负债结构

医院负债要坚持适度原则,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40%以内。在医院负债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医院可以增加软负债(如应付款、预收款),减少硬负债(如银行贷款),减少利息支出,降低医院筹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三) 及时分析现金流量动态

医院可以借鉴企业的经验编制现金流量表,及时掌握医院现金流量信息,分析医院投资、融资、筹资对经济运行情况产生的影响,评价医院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以及资金的需求量。通过观察现金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使医院达到既有充足支付能力、又无闲置资金的最佳状态。

四、提高医院经营和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这些费用是附属性的,属于间接费用,要在每月底合理分配到受益的医疗、药品、制剂3个部门。有数据表明,我国大中型医院的管理费用一般占总支出的20%左右。

(一)真正减少坏账损失

根据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对确认已无法收回的应收医疗款项要作坏账处理,在坏账准备中冲销。应坚持病人预交款和本院职工担保制度,实行病人欠费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争取把坏账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提高医院管理效益

推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和科学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指标。如:门诊和住院人次以及手术、治疗和检查人次等,以有效地降低医院的固定成本。同时,要在降低变动成本上下功夫,严格控制水、电、煤的不合理消耗,遏制跑、冒、滴、漏,减少资源浪费。

会计核算的发展篇8

医院成本是指医院在预防、医疗、康复等医务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大http://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物资成本——医院设备、物资采购等方面的支出;人力成本——医院内部人员工资及其他的经费支出;资金成本——医院资金投入、负债情况、现金流量等的资金状况;管理成本——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

在市场经济和卫生改革不断深入与发展的同时,医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管理者日益认识到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实施成本核算是医院加强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医院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并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措施。通过医院的成本核算降低成本是提升医院的资本增值能力、增强医院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成本越低,利润空间越大,越有利于医院的发展。如何有效地降低医院成本?下面笔者针对医院成本的四种不同类型分别加以阐述。

一、实行招标采购和定额管理,降低物资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行业也被推向市场。对物资成本实施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充分利用各种物资资源,以有效发挥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医院的物资成本已成为现代医院经营者的共识。

(一)加强对物资供应的审计、监督

对医院物资供应的整个过程,医院内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其合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审计监督。要经常进行市场调查,全面进行比质比价,相同的品种比质量,相同的质量比价格,相同的价格比服务,确保购进质优价廉、符合临床医疗工作需要的物资。

(二) 控制、把握物资采购费用

实行招标定点采购制度,并对招标工作的组织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能够增强采购工作的透明度,保证招标工作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进行,合理让利,所得折扣必须全部汇入医院财务账户,做到从“廉”采购。

(三) 坚持完善物资定额管理

合理确定物资经济采购批量、储备和消耗定额,可以节省采购费用、运转费用和保管费用,减少物资积压和浪费,保持物资资金占用的合理性,从而不断降低占用水平,加快物资资金周转速度,提高医院经营效益。

二、加快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降低人力成本

在医院成本构成中,人员经费占30%左右。因此,加快医院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减少人员经费支出,是降低医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 展开竞争,择优聘用上岗

改善医院传统的用人机制,实行公开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和双向选择,增强医院用工和员工择业的自主权。大力推行合同聘用管理制度,变“单位人”为“社会人”,实现医院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二) 优化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按照 “精简、高效”的原则,结合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内设机构、岗位和职责,实施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清退临时工,分流正式工,引进技术工,可以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形成具有动力和竞争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 完善工资的分配激励机制

要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实行绩效工资与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挂钩,拉开分配档次,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原则。建立起向优秀人才倾斜、向临床一线倾斜、向高效益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体制,用一流的工资吸引一流的人才,用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效益。

三、积极筹集和有效运用资金,降低资金成本

随着医院运营机制的改变,如何筹集和运用资金,合理降低资金成本,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重

转贴于 http://

要内容。

(一)切实增强资金运用的效果

严格控制资金投资方向,把资金http://投入到风险较低,收益率较高的项目上,实施稳健的财务行为,提高医院的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例如:缩短药品、材料的付款周期,可以提高折扣率,增加让利收入;购买利用率较高的中小型医疗设备,可以提高获利能力,增加服务收入。

(二) 保持合理的医院负债结构

医院负债要坚持适度原则,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40%以内。在医院负债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医院可以增加软负债(如应付款、预收款),减少硬负债(如银行贷款),减少利息支出,降低医院筹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三) 及时分析现金流量动态

医院可以借鉴企业的经验编制现金流量表,及时掌握医院现金流量信息,分析医院投资、融资、筹资对经济运行情况产生的影响,评价医院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以及资金的需求量。通过观察现金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使医院达到既有充足支付能力、又无闲置资金的最佳状态。

四、提高医院经营和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这些费用是附属性的,属于间接费用,要在每月底合理分配到受益的医疗、药品、制剂3个部门。有数据表明,我国大中型医院的管理费用一般占总支出的20%左右。

(一)真正减少坏账损失

根据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对确认已无法收回的应收医疗款项要作坏账处理,在坏账准备中冲销。应坚持病人预交款和本院职工担保制度,实行病人欠费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争取把坏账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提高医院管理效益

推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和科学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指标。如:门诊和住院人次以及手术、治疗和检查人次等,以有效地降低医院的固定成本。同时,要在降低变动成本上下功夫,严格控制水、电、煤的不合理消耗,遏制跑、冒、滴、漏,减少资源浪费。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