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财务风险及防范8篇

时间:2023-10-11 10:03:40

财务风险及防范

财务风险及防范篇1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规避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日本学者龟井利明认为,风险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就是广义风险的概念。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一)客观性。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也就是说,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

(二)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具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四)收益性或损失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因而可以说,收益性与损失性是共存的。在我国企业里,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和条件限制,财务风险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最终可能会威胁企业的收益。

(五)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财务风险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四、财务风险防范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而要真正做到防范财务风险,我们还需要从各项成因出发,对症下药。

(一)化解筹资风险的主要措施。当企业的经营业务发生资金不足的困难时,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或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所需资本。

(二)化解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投资风险主要应该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一般来说,投资期越长,风险就大,因此企业应该尽量选择短期投资。而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应该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选择若干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通过组合中风险的相互抵消来降低风险。在对股票投资进行风险分析中,可以采用β系数的分析方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不同证券组合的风险。β系数小于1,说明它的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的平均风险,因而是风险较小的投资对象。

(三)化解汇率风险的主要措施。

1.选择恰当合同货币。为了避免汇率风险,企业应该争取使用本国货币作为合同货币,在出品、资本输出时使用硬通货,而在进口、资本输入时使用软通货。同时在合同中加列保值条款等措施。

2.通过在金融市场进行保值操作。主要方法有现汇交易、期货交易、期汇交易、期权交易、借款与投资、利率―货币互换、外币票据贴现等。

3.对于经济主体在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折算风险,一般是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来化解。这种方法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各种功能货币表示的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的数额相等,从而使其折算风险头寸为零,只有这样,汇率变动才不致带来折算上的损失。

4.经营多样化。即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其销售、生产地及原材料来源地,通过国际经营的多样化,当汇率出现变化时,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生产、销售和成本的变化趋利避害,增加在汇率变化有利的分支机构的生产,而减少汇率变化不利的分支机构的生产。

(四)化解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措施。企业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是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应该确定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最佳的库存量以及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等。因此企业应该确定一个最优的现金持有量,从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五)化解经营风险的主要措施。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越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确定,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因此企业在确定生产何种产品时,应先对产品市场做好调研,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销售价格是产品销售收入的决定因素之一,销售价格越稳定,销售收入就越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稳定,经营风险也就越小。

参考文献:

[1]钟言.财务风险防“四高”[N].北京:中国经济时报,2005,11,29

[2]朱然.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经济师,2005,4

[3]王小惠.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经济师,2006,3

[4]刘秋萍.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2

财务风险及防范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分析;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9日

一、企业财务风险基本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预测和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行。通过划分可将其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外汇分配风险四个方面。而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需偿还到期债务而引起的融资风险或筹资风险,具有客观性、并存性、全面性、不确定性、隐蔽性等特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在风险降低到最低值时获得最高的利益。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风险。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

4、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也是一种常见的财务风险,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对外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进出口贸易国,所以外汇汇率的微小变动,对中国企业来说可能产生极大的财务损失。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人民币由官方利率逐渐转变为自由的市场利率,中国企业今后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汇率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身处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大体系之中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因此部分企业就出现了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宏观环境的变化难以准确地预见,并且很难发生改变,因此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充满了复杂性和多变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必然为企业带来困难,纵观我国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但是大都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没有科学的预见潜在问题,发生问题反应滞后,解决措施不到位,由此企业产生了财务风险。

1、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一个企业的获利能力最直接的表现在企业未来经营中产生现金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最重要指标之一。实际上,企业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于投资以后所获得的现金流入量,如果投资以后不能获得大于或等于现金流出量的现金流入,就无力清偿到期债务,也就意味着较高的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资金不足,缺乏偿债能力。一个企业适度负债,可以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但过度负债不仅会导致企业信用等级降低,再筹资成本提高,而且会弱化企业的支付能力。而且部分企业债务结构不合理企业的短期债务资金应当用于流动资产,当企业偿还到期债务没有足够的现款时,可将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变现后偿还债务。如果企业短期债务比例过高,或者把短期借款资金投资于变现能力差的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就会降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影响短期偿债能力,将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是一个企业经营好坏的风向标,企业管理者一旦做出不科学的财务决策必将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而恰恰在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因此导致企业经营问题频现,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5、成长能力弱,企业发展停滞不前。企业的资本积累率和销售增长率下降,业务不断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这些现象的出现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风险不断提升并且将迎来企业发展的衰退期,暗示着企业的经营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财务风险不断加剧,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及时做指出正确的决策予以弥补。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对于所有的企业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风险的完全消失是不可能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盲目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风险最小化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因此如何防范化解企业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现从以下几方面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提出若干建议:

1、分析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宏观市场环境,企业管理人员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且对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发现并把握住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水平,培养经营者的财务风险意识。财务风险对于企业而言客观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对于财务风险的估计和防范更多地要靠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经验操作。因此,只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在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使其意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风险意识应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及时准确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建立财务风险防御机制。在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指导下,内部信息流动加快,使财务活动变得简单快捷。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多样的评判标准,不但约束员工的行为,也减少了风险的发生。而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关键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要求各工作部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权责分明,理清各种财务关系,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作用,分散风险。公平分配利益,兼顾各方利益。

财务风险及防范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2-0043-03

财务风险是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与可能。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市场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必须要全面分析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搞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规避,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当前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率风险。企业遇到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企业的盈亏或市场价值与预期值的偏离。公司在负债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的影响,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同时还存在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导致出现汇率风险。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企业进行相关投资时,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定期收取固定的利息。

(三)债务风险,由于负债经营以定期付息、到期还本为前提,如果公司用负债进行的投资不能按期收回并取得预期收益,同时,还存在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致使公司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公司资金紧张,也会影响公司信誉程度,甚至还可能因不能支付而导致企业破产。

(四)流动性风险。企业资产因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可导致流动性风险。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可以区分为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为变现力风险。

(五)贸易保护风险。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贸易磨擦不断。美国的轮胎特保案、欧盟对我国征收的无缝钢管反倾销税等贸易保护行为不断涌现,印度等国家也频频对我国产品发难,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我国出口压力显著增大,我国外向型企业也会因此而导致财务风险增加。

二、企业主要财务风险原因分析

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产生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现阶段,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因为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张过快、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时,必然会向银行借入资金。借入的资金将会产生借款费用,这些费用与还款的压力有时就会构成一定的财务风险。同时,由于生产的需要与流动资本的限制,在生产规模扩张时必然占用供货单位的资金,造成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当供方索债紧迫时,也会给本企业造成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管理相对滞后。企业财务活动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这些环境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莫测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因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其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比如汇率上升有可能对我国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由于企业大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不灵敏,措施不力,就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不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能更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现阶段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四)企业交易安全机制不健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和产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和垫资的方式销售产品、承揽工程。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此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和垫资,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同时,道德风险广泛存在。在市场经济中的各种欺诈、违约、投机取巧等道德风险对企业财务有重大影响。一方面,大量的赊销赊购,使企业的偿债能力依附于其他企业的信用程度上;另一方面,经济合同履约率低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营,增加了商品存货的仓贮成本,造成资金占用过量,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

(五)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缺乏科学性。企业在不同成长与发展阶段所采用的股利政策也不同。其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例如,采用剩余股利政策说明企业处于初创阶段,此时企业经营风险高,有投资需求且融资能力差。另外,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如果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六)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疏于对资产流动性的控制,导致资产的流动性差,资产的流动性差是引起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财务风险与资产的流动息相关。资金匮乏、存货积压等问题是资金流动性不强的表现,也是爆发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如果企业不能以适当的价格变换资产或不能以低于收益率的成本随时获取所需资金,必然引发资产流动性风险,发生财务危机。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只有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实时分析与控制,有预见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企业要综合分析财务管理的制度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与评估,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风险规避方案。根据市场变化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加强资金回收与收益分配风险控制,突出抓好财务风险监测。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然能产生利润,但并(下转49页)(上接44页)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当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同时,要加强收益分配风险控制。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企业股票价值就可能下跌,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因此,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财务风险监测。

(三)加强企业资产管理,增强企业健康营运能力。企业资产对负债能力的影响,从短期看,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尤其是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可用现金流量的多少,决定企业负债能力的高低,因此,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是防范财务风险重要的管理手段;从长期看,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盈利,而非负债资金。因此,企业应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转等措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时,较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往往享有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也使得企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相应使企业有较强的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文俊.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理[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03) .

[2] Miller, K. D.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2,23, 23 :311-331 .

财务风险及防范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措施

2002年的世界500强安然公司就是一例因财务风险而破产倒闭的公司。2006年顺驰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链断裂也是一个因为缺乏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而产生危机的例子。这些都表明了做好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财务风险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

(一)外部原因

1、国家政策的变化带来的融资风险

一般而言,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一国经济或金融政策的变化,都有可能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市场环境和融资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我国加大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央行第四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实行差额准备金制度使直接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商业银行信贷收紧,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首先受阻,融资风险徒增不少,中小企业也因无法得到急需资金而被迫停产或收缩经营规模。

2、银行融资渠道不畅通造成的融资风险

企业资金来源无非是自有资金和对外融资两种方式。在各种融资方式中,银行信贷又是重要的资金来源,但是银行在国家金融政策以及自身制度不健全等情况的影响下,普遍对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使其贷款难度加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内部原因

1、盲目扩张投资规模

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小企业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仅凭经验判断片面追求公司外延的扩大,忽略了公司内涵和核心竞争力,造成投资时资金的重大浪费。

2、投资决策失误

对企业来说,正确的产业选择是生存发展的战略起点。但一些企业在选择产业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产业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观念,不能敏锐的把握产业演变的趋势和方向。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要具有科学化。

3、投资合作伙伴选择不当

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合作伙伴的资质、信誉、诚信问题以及合作伙伴是否具备承担相应风险的能力。

4、诚信不足

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银行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或投资人要向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就不得不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以提高信息的收集和质量分析。这一方面加大了银行或投资人的贷款和投资成本,另一方面也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困难。能否融通到资金,能融通到多少资金,中小企业的融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5、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6、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

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债权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的使用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电但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地监督与控制。

二、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十分丰富,绝不仅仅是两个指标、分设上下限那么简单。长松咨询专家指出,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1、关注匹配性

债权人和企业首先都应关注金融工具的期限要求与企业现金流产生能力、稳定性的匹配性。不能因为有抵押资产就采用成本低的债务融资,投入现金流不确定的业务。不少陷入财务危机的温州企业并非主业订单减少,而是依靠现有可抵押资产举债融资,从事现金流入高度不确定的业务――包括自身缺乏持续竞争力的技术产业,或者受宏观调控影响大的产业。

2、关注交易结构设计

其次,企业和债权人都要关注债务融资产品的交易结构设计,限制企业将债务资金投向高风险的业务等行为,不能因为企业有抵押就放松限制。例如,湖南浏阳市有花炮企业近1000家,租赁的集体土地,抵押贷款非常困难.于是,国家开发银行设计了“三台一会”的交易结构。筛选出50家左右眼花企业,根据“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参与和认购互助担保基金。每家出资金额30万元人民币以上,目前规模1500万元。出资企业可享受最高不超过出资金额10倍的融资担保,金信担保提供担保提供担保费减半收取的优惠政策以及基金出资的受益权。

3、重构商业模式

可以重构商业模式、改变资产资源能力组合模式。竞争地位强,或者资产规模大的企业,可以把固定资产与技术、管理等软实力分类,采用融资租赁、投资等融资工具,这将使企业资产负债表大为改观,从重资产转变为轻资产,甚至无资产和负债。交易结构中的各方保留自己的核心资产、资源和能力,通过调整交易结构重构契约型组合。

4、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也应为企业创设一个和谐、有力的财务风险管理氛围。媒体记者、分析人员不要因为企业资产负债率高、流动比率低,就轻易预言企业面临财务危机风险。政府监管部门,要减少对信贷规模、行业的直接干预,使优秀的企业不至于因为信贷资金的急剧减少,而陷入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及防范篇5

关键词:研究院 财务分析 财务风险防范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研究院属于事业单位的一种,但是实际运行模式为经费自收自支的形式,同时也是采取的是单位化的管理,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同样会面临诸多风险,尤其是财务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长期困扰着单位的正常运行,严重的情况阻碍了研究院项目的顺利进行,研究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大大降低,对此研究院需要着力加强财务方面的管理,科学、高效的进行科学分析,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防范和控制各项财务风险,由此保障研究院资产产物的安全,推动研究院项目的顺利进行。

1.研究院财务风险分析

1.1 财务风险特点

财务风险主要指的是,各个单位在自身财务活动中,因为内外部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单位遭受各方面损失的可能性。在研究院正常运行中始终存在着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基本可以分为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利益配置风险等。而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一,客观性。这一特性指的是风险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风险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对于风险人们难以回避,更没有办法将其消除,唯有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应对相应的风险,由此规避风险。其二,全面性。这一特性指的是财务风险贯穿于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全过程,在单位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分配资金等各项财务活动中都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1]。其三,不确定性。这一特性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财务风险是否会发生,人们无法精准地确定。其四,损失和收益共存。这一特点指的是单位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和所要受到的效益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未来获得收益也会更高,反之效益也会很低[2]。

1.2 资产负债

从资产负债的角度进行分析,一般有三种,其一,流动资产大多数都是通过流动负债的方式筹集而来,小部分通过长期负债的形式获得;固定资产通过自有资产以及长期负债筹措而来,即流动负债基本都是进行流动资产的筹资,自用资金主要是用于固定资产的筹措,这种资本结构属于正常的,不会面临过多的财务风险。其二,资产负债报表中累计结余红字,这说明研究院的亏损严重的侵蚀了院内的一些自有资产,由此自有资本在单位总资产中的比例大大降低,这充分的表明了财务危机的出现,研究院必须对其加强重视[3]。其三,研究院的亏损已经将单位的自有资本悉数侵蚀掉了,甚至研究院一部分负债也被侵占,这表示研究院已经面临了严重的财务危机,资不抵债,风险程度极高,研究院管理人员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1.3 收益状况

单位收益方面的分析主要有三个层次:其一,单位的运行收入扣除项目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工作人员工资等费用的收益。其二,运营收益中去除财务费用就是经常收益。其三,经常收益再加上运营外获得的收益就是期间收益。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对各项收益进行详细的分析,及时发现其中潜藏的风险。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三种情况,其一,假如运营收益呈现盈利状态,但是经常收益呈现亏损状态,这表明资本结构缺乏合理性,单位的负债过大,单位的财务活动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其二,假如单位的运营和经常收益都呈现出盈利状态,但是期间收益却呈现亏损状态,单位可能遭遇一定的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会面临财务危机,必须引起研究院管理人员的重视。其三,假如经营收益已经出现亏损情况,表示单位已经出现一定的财务风险。相反的,假如三方面的收益都呈现出盈利状态,那么单位财务活动状态正常。

2.研究院面临的财务风险

2.1 筹资风险

研究院属于科研事业单位,通常来说,这种事业单位为了维持正常运行或者研发某一项目必须筹资更多资金,研究院经费必须自主筹资,也就是说这部分资金是单位从资本市场筹措而来的。事业单位引入一些资金可以有效地维持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单位获得一定的发展,研发成功科研项目,从而有能力偿还这部分资金,但是假如单位自身所担负的债务太多,一旦外部出现波动,单位的财务活动一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由此酿成财务危机。另外,单位从外部引入资金,这部分资金偿债期限非常有限,但是一些项目研发周期较长,这非常容易出现资金期限错位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会使单位因为无法偿还债务而引发筹资风险。

2.2 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的是事业单位对某一项目投资所获得利益少于预期从而出现的财务风险。通常来说,单位在进行投资前,必然会展开一定的可行性论证分析,但是很多单位所组织的可行性分析常常是过场,过于形式化。现阶段,事业单位开展的投资活动都是内部领导做出的决定,这种没有经历可行性分析的投资往往最终难以达到预期利润。一旦预期回报无法达到,单位必然面临债务无力偿还的风险,由此诱发投资风险。

2.3 运行风险

这种风险指的是单位的组织管理者做出错误的运行决定,从而使企业遭财务危机。一般来说,单位会面临这种风险,主要是因为决策者,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动态化分析不够,从此在进行物资采购时,选择的供应商价格过高,或者部分人员和供应商串通,贪污受贿,导致单位购买了质量不足的材料,使得单位资产遭遇一定的损失,由此引发了财务风险。

3.研究院财务风险防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风险意识不足

由于事业单位历史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研究院内部普遍缺乏较强的风险意识,财务危机观念较差。在日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活动过于简单,并没有给予财务风险足够的重视,财务人员只是进行记账、算账等工作,对单位自身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没有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一旦遭遇财务风险也无力进行应对,使得研究院的财务工作难以顺利地进行。

3.2 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

因为对于财务风险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其重视程度不足,同时单位也缺乏有力的风险防范措施,事业单位内部普遍缺乏较为全面的风险防范制度,单位的风险防控工作非常混乱,基本不存在对于风险的有效分析和预测,而且风险的控制力度不足。所以研究院需要根据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成功经验,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备的风险防范制度,从而可以大大提升单位的风险防控能力,降低单位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项风险。

3.3 风险防控能力较差

长期以来,研究院风险防控能力严重不足,难以有效的预测自身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一旦遭遇财务风险也难以很好的应对,使得挝坏脑诵惺艿搅搜现氐挠跋欤事业单位资产安全面对很大的威胁。这是因为研究院相关财务人员缺乏过硬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研究院的财务人员很多是项目转移过去的,甚至出现一人兼任多职的情况,这些人员对于财务知识基本不了解,这是会简单的会计记账工作,对于财务风险欠缺全面、足够的认识,财务工作本身质量就不足,财务风险的分析和防范更无法做到位,所以单位防控能力不足。此外,缺乏有效的监督,财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会出现一些财务人员在单位账目上“动手脚”的行为,或者事业单位领导对于财务进行过多的干预,最终使得事业单位资产安全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4.研究院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4.1 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

研究院要想进一步的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必须从思想方面着手做起,切实建立较强单位风险意识,在日常的财务活动中切实防范财务风险。单位领导人员给予财务风险防控工作以足够的重视,从而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设置专职的部门,安排职业的人员服务财务风险工作,促使单位财务风险防控能力的加强。此外,切实做好财务基本工作,夯实财务基础,认识自身工作和单位的财务风险息息相关,切实防范各项财务风险。

4.2 健全财务风险防控制度

从目前单位的财务风险工作情况分析,财务风险防范效果并不理想。单位必须积极的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对其工作人员的财务活动进行有力的约束,防止威胁财务安全行为的出现。同时通过制度的建立,可以对财务防范工作进行细化和明确,财务人员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定期对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分析和检查,及时的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可以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保障单位的稳定运行。

4.3 加强风险防控能力

首先,需要不断地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从而财务人员可以更加有效的组织财务风险防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地进行财务风险活动,及时高效的预测单位的财务风险。同时一旦单位面对一定的财务风险,财务人员可以通过过硬的专业素养更好的予以应对,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遭遇的经济损失,保障单位项目的正常进行。此外,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防止财务人员或者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人为的操控,规避、挪用公款现象的发生,从而可以保护了单位财产的安全。

5.结束语

综上,在当前改革的背景下,研究院要想更好的发展,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获得更加理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科学的分析单位的财务工作,及时发现其中的财务风险,同时针对相关风险,制定科学、高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促使单位财务风险得以有效的控制,最终单位财产才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项目才能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孙宁.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冶金财会,2010,(3).

财务风险及防范篇6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险监管;预警机制

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是由企业借入资金但丧失偿还债务能力以及股东红利产生变动,是由日常经济活动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和难以预料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导致企业在短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收不抵支、生产成本远大于企业收益,最终导致公司经营不当而导致财务出现问题从而破产或倒闭或经济状况大受打击。这种情况的产生大多是由于对财务风险疏忽和监管不善造成的。

一、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

首先财产保险公司在资产再投资过程中存在风险,由于我国保险公司的保费、基金大多采用将其收集保存起来的方法,除去公司日常经营所需费用之外,其余闲置资金通常用来进行二次投资,保值增值的同时提高保险公司的收益。这种投资方式虽然可以增加企业获利的几率,但却也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行为,资金集中管理再加上公司内部资金申请审核和监管机制不完善,很容易出现资金重复使用、规划不合理、违规使用的麻烦,再加上投资本身是带有风险性、不确定性和盲目性的,其中的不可控因素很有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收益无法达到其预期目标,从而导致公司资金运转不畅、产生财务风险;其次是企业自身保险产品定位不准确、定价不合理、售卖情况不乐观等,在产品设计、宣传时忽略了市场状况的变化、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或者是为了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打压其他财产保险公司恶意压低本公司产品价格,最终导致产品售卖实际状况和产品投入资金偏差过大,企业获利极低甚至没有盈利,最终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除此之外财产保险公司还存在着过度看重保费和盲目售卖产品双重原因造成的保险数据不准确、不全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保险市场竞争加剧,许多财保公司为了保证市场地位、提高竞争力,盲目降低保险产品价格,或者是提高理赔待遇标准,造成恶意压价、过度理赔的局面。再加上业务员为了获取中间差价、提高业务量盲目选择受保人群或者是出售不合格的产品,赔偿风险增加的同时也导致公司客户数据收集不准确、不严谨,赔偿机制的不合理、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赔偿金额、公司数据的不准确等成为了造成财保公司财务风险爆发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财保公司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

首先财产保险公司应当加强风险预防机制,通过对财产保险市场的深入调查、客户需求调查、现有保险产品相关资料收集等,准确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的变化,定期和政府监管部门进行交流沟通,保证财保公司无论是财保产品的售卖还是后期的赔偿都能够在可预估的情况下展开,财保公司还需要根据现有的以及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处理方案和规划,结合市场走向并根据企业实际状况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确保保险公司无论是在风险防范还是风险处理方面都能够将对公司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值;其次财保公司应当着重提高公司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有效性,对业务数据信息的收集、归纳与整理进行严格把关和全过程监管,一方面保险公司业务数据信息的管理者在日常信息收集、管理过程中必须秉持严谨认真、公正不阿、谨慎仔细的工作态度,无论是业务数据的来源还是保险信息的经办等一系列的细节都需要详细记录与规范处理,力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财产保险公司业务数据信息真实度与有效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注重业务人员工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定期培训、奖惩措施等杜绝业务人员做出虚假保单、虚假支付等行为,切实增强保险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三是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一方面可以通过风险处理与控制的知识技能培训,增强工作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的判断、预防、分析、处理、评估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聘请财务风险方面的专家带领公司财务人员共同应对处理财务风险,及时引进该方面的人才,保证公司人才队伍能够在风险来临之前做好预防监控工作、风险来临之后做好分析处理工作,尽量将风险到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值。

财务风险及防范篇7

【关键词】房产企业 防范及预防 财务风险

市场经济为房产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使房产企业面临一定风险以及挑战, 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较晚,规模不大,基础薄弱,资产负债率高,资金回收期长,面临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对房地产行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思考探索,找到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是当前房地产企业不容忽视的事。财务风险是经济风险,它是客观存在的,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因为没有办法控制以及预料因素,使企业财务在预计的收益与实际的收益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很有可能使企业遭受经济方面的损失。在我国,房产业属于支柱产业,占据着重要位置。在房产企业中存在着较为复杂的财务风险,如果处理不好会使房产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因此,房产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以及预防工作,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保障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实现企业在经济方面的效益。

一、财务风险类型

(一)投标风险

目前,在我国房产业中呈现出激烈化的竞争局面,许多房产企业将报价进行竞相的压低,使企业能够顺利中标,中标施工企业仅仅是依靠较低的利润或者是等同于成本价,甚至是低于工程的成本价中标,导致房产企业不能够保障利润,也就谈不上企业效益了,使企业在生产以及经营方面存在许多困难。

(二)合同风险

在房产企业中,合同风险是财务风险根源。在进行合同的签订时,一些业主利用房产企业的心理在合同中附加了许多不平等的条款,使房产企业在施工初期处于不利地位,严重时会出现合同的陷阱,使房产企业承担财务风险。

(三)资金短缺风险

在房产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多的,资金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房产企业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将会产生无法采购房产物资的状况,企业也无法支付施工人员的工资,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严重时会使合同没有办法继续履行,使房产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四)筹集资金风险

房产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主要方法是银行以及信贷的投资。房产企业往往利用土地以及房屋等不动产进行抵押贷款,相对于股权的融资,债务融资可以运用利息的支出进行抵税,财务的杠杆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债务融资过多,将会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大,当银行的利率较高或者是项目的利润率低于银行的利率时,将会使企业财务风险提高。

(五)回收资金的风险

在房产合同方面,业主不能将合同严格履行,通过各种借口拖欠工程款,使房产企业存在坏账的风险。房产企业往往要承担业主转嫁的投资方面的风险以及成本,加大了财务风险。在应收账款的方面,很长时期内不能够变现,使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企业没有办法实现应有的收益。

(六)成本亏损风险

在房产工程中成本是综合指标,包括人员的费用、管理的费用、材料的费用以及机械的费用等等。投标的报价决定了工程造价,在施工的实际过程中因为材料的市场、劳动力的市场以及设备的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或者是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管理,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增加,出现超支现象,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二、预防以及防范措施

面对存在的风险,施工企业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以及防范,使财务风险有效降低,将自身的经济效益有效提升,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施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一)投标方面

房产企业要将风险的评估机制进行有效完善,对施工项目要进行合理的承接。在投标方面,要对招标的文件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对招标的文件要正确理解,将风险成本进行充分的考虑,将图纸进行详细审查,对工程量的复核要全面,将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进行确定,将受益与成本进行衡量,最后将投标的方式以及是否进行投标进行确定,减少投标风险。

(二)合同方面

房产企业要对合同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以及预防。房产企业中管理的人员要将自身法律意识进行有效提高,在签订合同之前,要对相关法律以及法规进行了解以及掌握,将合同中的条款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对合同中缺失的条款要进行及时补充。如果合同中的条款损害企业利益,要及时进行规避。房产企业在进行合同签订时,要将合同的审批权、洽谈权以及批准权进行有效分离,将合同中的漏洞进行避免。

(三)资金的短缺方面

房产企业在资金方面要建立调度体系,在企业中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将原有的收付分散以及资金结算的局面进行转变,使资金的零星沉淀转变为整体的集聚,将资金周转的效益进行有效提高。房产企业可以运用规模的运作,将资金调度进行有效加强,降低整体的资金成本。在对资金进行管理的方面,将会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进行有效明确,建立资金划拨以及预算的制度,将资金的业务流程进行有效规范,使企业能够对资金预算进行控制,对日常的业务进行控制以及对资金支付的风险进行控制,使资金流出以及流入能够相匹配。

(四)资金筹集方面

在房产企业中,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的风险是因为企业举债。房产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采取稳健的战略进行融资,保障项目的利润率要比银行利率高,保障本息的偿还能够按期,使企业增加收益,同时要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充分考虑,将债务的资金与企业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合理确定,将贷款的规模进行有效控制,防范资金筹集风险。

(五)资金回收方面

房产企业要将收款的策略进行合理制定,保障能够顺利地回收债权。企业中的财务部门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及时分析,整理应收账款以及往来的账目,将欠款的详情进行罗列,及时的分析原因,在收款的策略方面要依据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制定,减少企业中存在的坏账。同时,在对拖欠的工程款进行管理时要加大力度,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清欠工作,在经营的考核指标中加入清欠工作,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将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促进清欠的进度。除此之外,将项目部门、计划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预算部门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加强,将工程款及时地收回,防范资金回收风险。

(六)成本亏损方面

房产企业要将项目人员的责任以及职能进行明确,依据技术资料以及图纸,将现场条件以及工期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施工,使工程的工期能够有效缩短,工程的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成本能够有效降低。除此之外,要对预算加强控制,对责任成本进行管理,在责任成本范围之内控制成本费用,防范成本亏损风险。

三、总结

在房产企业中,存在着较为复杂的财务风险,房产企业要对其具备清醒的认识并高度重视。房产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以及预防招标方面、合同方面、资金短缺方面、资金筹集方面、资金回收方面以及成本亏损方面存在风险,使企业在财务方面面临的风险有效降低,保障企业在经济方面实现收益,促进房产企业的发展。本篇文章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简单介绍,提出相关的方法以及预防的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忠华,夏继强. 财务预警方法评析[J]. 会计之友. 2012(03)

[2]周霞,陈光明. 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分析[J]. 会计之友. 2012(01)

[3]. 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文献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01)

财务风险及防范篇8

关键词:钢铁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及预防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钢铁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不断的加剧,因此,财务风险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2008年后,全球的经济危机使我国的钢铁企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钢价的不断下降,产品的出厂价低于固定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在2009年之后,中国的经济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着,也是钢铁行业的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钢铁企业应该认清局势,全面的对企业发展的方向进行掌控,能对大环境下的企业的经济情况进行有效的剖析,全面的了解钢材产能的告诉释放与需求增长缓慢的不相匹配的情况,认识到市场持续供大于求的局面,在钢材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也能全面的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时,就要求钢铁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从而能进行防范和预防,能真正的从实际出发,真正的规避在市场竞争中的财务风险,保证钢铁企业能不断的发展和壮大。钢铁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障钢铁企业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才能切实的保障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钢铁企业防范财务风险也是国家经济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钢铁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的种类

(一)钢铁企业投资风险的具体表现

在钢铁企业的财务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投资风险是财务风险中较为常见的风险之一。投资风险主要是指钢铁企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分进行的投资项目,而最终的收益和最初设定的收益有一定的差距,或者不能得到收益,会给钢铁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造成钢铁企业的投资风险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者在进行投资规划的过程中,不能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市场的情况,形成了错误的投资方向。在另一方面,发现投资项目出现错误的时候,不能及时的予以改正,造成损失时不能切实的承担责任,使得钢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投资风险,造成投资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出现的不同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收益。一般的情况下,钢铁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越多,就会使实际的投资结果出现不同情况的可能性就越大,使得投资的风险越大,导致投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差距。任何投资都是会有一定的风险的,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钢铁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市场的最新消息,能尽可能的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部分风险,能切实的在企业投资的过程中,使企业赢得最大的收益。

(二)钢铁企业筹资风险的具体表现

在钢铁企业的财务经济发展过程中,另一项重要风险要素就是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预算部门对钢铁产品生产的成本预算不合理,不能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或者是不能对钢铁企业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做出准确的预算,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一旦出现筹资风险,就会使企业的财务出现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举债经营,会对盈利情况产生影响,使企业陷入一个很艰难的情境中。

(三)钢铁企业经营风险的具体表现

钢铁企业的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经营中的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对市场的发展保持着准确的分析,就会严重的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不能促进钢铁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钢铁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是指生产的过程中,发展的指向不明确,不能很明确的进行市场动态的分析,使得钢铁企业生产不足或过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除了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能正确的认识到产品的市场,另一方面,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需要的材料和燃料的市场价格情况,也是控制企业发展的重要的前提和条件,2013年,全球的经济弱势复苏,国内的经济发展缓慢,钢铁行业运行较为艰难,发展的不温不火,供需的矛盾日益激化,行业的收益情况一直不甚乐观。钢铁产业的产量处于历史的高位,但是在2008年以后,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且刚才的出口情况一超过预期的增长,此外,大部分的钢铁企业的分销渠道都以经销商为主,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这些原因,都给钢铁企业造成了财务上的风险,因此,要想保证企业的经营的顺利发展,必须加强对市场情况的严格的监控,真正的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钢铁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危机

(一)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财务风险

钢铁企业目前最大的风险是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合理,由此引起的政策风险是当前钢铁业的主要风险。钢铁行业由于需求的拉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此也埋下了钢铁行业更大的风险。产能过剩使企业产品滞销、价格下跌、库存增加、盈利能力下降,致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钢铁产业布局不合理,生产企业相对集中、生产地与产品需求地不匹配,造成过度竞争、物流成本增加;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产品仍需进口,大众产品过度竞争、消耗能源。为避免企业出现上述财务风险,企业在投资时应充分考虑国家的政策引导,充分考虑目前行业产能布局、产品结构的合理研发储备,避免投资的政策风险。目前国家在控制钢铁产能过剩手段上,采取核准制和名单制,企业在做投资计划前,应充分研究国家产业政策,避免踩到政策地雷。

(二)生产成本上涨和产品销售价格下跌造成财务风险

钢铁行业生产成本面临着上涨和产品销售价格下跌是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随着国家在环保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钢铁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也在提高,使得产品生产成本不降反升,而且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水资源成本的提高、物流成本的提高,制约钢铁生产成本降低的因素在增加,但反之,由于产能过剩,企业过度竞争,使得钢铁产品销售价格不断降低,建筑线材从原来最高的6500元/吨左右降到目前的4000元/吨左右,200系列不锈钢热轧板从原来的9800元/吨降到目前的7500元/吨,产品销售价格都出现了较大的降幅,产品降价和盈利能力降低是钢铁行业面临的重大财务风险。

(三)资金筹措、分配不合理造成的财务风险

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需求大,所以资金筹措和合理分配资金,是决定钢铁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钢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原材料占用资金多,这两大因素决定了钢铁行业资金需求巨大。资金筹资渠道的错误、融资成本控制的不得当以及资金的分配的不合理都会给企业财务造成风险。

三、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

(一)从整体体制方面进行改进

要想真正的使我国的钢铁企业避免和防范财务风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切实的对企业整体机制方面进行全面的改进。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还要真正的不断的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能切实的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创新和改革,能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不断的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财务人员能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情况,为企业制定一个合理的财务制度,能切实的根据企业的情况不断的完善开支和预算之间的关系,能使资金分配的更加的合理。在另外一方面,钢铁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家对钢铁企业大力的扶持,使得钢铁企业必须加强对整体体制和企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真正的实现避免和防范财务风险。另外,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机制,使经营者在竞争的过程中,能切实的把风险落实到个人,能真正的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使企业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能真正的在钢铁企业的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切实的考虑到全部的客观环境的影响,调动企业员工的防范风险的积极性,真正的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从改善企业资金结构方面进行改进

钢铁企业要想切实的防范财务风险,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就要加强改善企业资金的结构。例如,钢铁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要对将要投资的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能在最大程度上发现风险并降低风险,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强化企业的监督制度,能不断的依据实际情况,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能做到计划生产,避免造成产品不足或过剩积压的现象出现,能不断的坚持科学生产,引领钢铁企业不断向上积极的发展和进步,能促进企业不断的可持续的发展。而且,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投资资金很大,收益却在不断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就会造成企业负债的增加,使得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造成总体的财务情况失控。此,要根据企业资产的情况,合理的改善资金的结构,使资金的使用流动情况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能真正的进行灵活的安排,能切实的加强资金监控系统,,能使企业的资金的流动情况和经营情况能会促进企业的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不断的健全内部的管理制度,能全面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能保证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情况下,全面提高企业效益,防范出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全面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三)从控制原材料价格方面入手,进行改进

我国的钢铁企业,要想全面的防范财务风险,另一重要的方式就是要全面的控制原材料的价格。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的铁矿石原料大多都是进口的,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的钢铁企业不能决定定价,因此,要想严格的对原材料的价格进行有效的控制,就要不断的对市场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预算,在原材料的价格对企业的起到一定的影响时,要加强实施补救措施。

钢铁企业在进行原材料采购的过程中,要充分对市场情况的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尽可能在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小的情况下进行采购,能保证以最低的价格采购钢铁生产的原材料,能真正的促进企业以较低的价格购入,以较高的价格卖出,的增加企业的收益。在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中国采购一些合格的,质量较好的铁矿石,来满足生产的需要,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减少企业的支出,全面提高钢铁企业的利润,从而降低钢铁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钢铁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钢铁企业在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切实的加强整体的管理,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对于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监督,真正的预防财务风险的产生。要切实的加强对市场经济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真正的防范风险的产生,全面增强企业的效益,促进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能真正的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切实的解决财务方面出现的问题,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预防。能全面的对企业的内部情况造成财务风险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分析,对钢铁企业的整体的体制进行改革,全面的改善企业的资金结构,控制资金的使用情况,并不断的对原材料价格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资金的支出,切实的降低钢铁企业的财务风险,保证能全面的实现经济的效益和社会的效益,促进钢铁企业的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丹.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9

[2]李国发.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东岳论丛,2007.8

[3]魏林斌.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J].冶金财会,2010.1

[4]张晶,张明丽.浅析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J].冶金财会, 2011.9

[5]左英.论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3

[6]李翠玲.浅谈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学术理论,201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