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8篇

时间:2023-10-18 10:14:51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1

一、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顺应国家人才发展战略需要。在金融海啸爆发和我国产业转型等复杂背景下,国家制定了新的人才发展战略,实现建设人才强国的目标。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换,是一次质的飞跃和提高。国税系统教育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体现了建设人才强国的切入点。虽然,当前基层国税系统人才数量并不乐观,但是,在世界和国家其他行业都在建设竞争人才环境下,很难想象国税系统在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上不作为将是怎样的国税形象。质量互相转化,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对于国税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性的。

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更符合教育培训效率原则。长期以来,国税系统教育培训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是受制于国税系统人员结构,教育培训的效率打了折扣。这体现在几方面:一是年龄结构,当前基层国税系统人员“老龄化”偏重,区局在职人员平均年龄43岁,35岁以下人员只占15%,绝大部分人员在学习上存在消极的观念和态度;二是第一学历结构,这里强调第一学历,是因为当前国税系统超过九成人员第二学历的取得,没有经过基础教育那样的严格保证,并不能充分体现第二学历应有的基础水平和技能。区局第一学历在中专(不含中专)以下的占66%。第一学历偏低,基础知识薄弱,融会贯通能力差,学习费时费力,导致出现厌学情绪;三是专业结构,中高等教育类似财税专业毕业的人员,比例不超过50%,这些人特别在学习会计课程时,感觉像“听天书”,学习很困难。更严重的是,上述三种结构因素往往融为一体,教育培训事倍功半,效果难如人意。相比之下,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具有较多优势。选拔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需要具有先进的学习理念,基础知识扎实全面,学习能力强,这些显然有利于保证教育培训的效率和质量。

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有利于基层国税系统兼职教师队伍发展。长期以来,师资力量薄弱也是制约基层国税系统教育培训发展的重要因素。内部人员综合素质可做兼职教师者寥寥无几,外聘教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过于昂贵,在基层经费紧张情况下只能偶尔为之。委托省税校大规模培训,与日常税收工作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和矛盾,也不是基层国税系统教育培训长效发展的首选。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展培训的确是基层国税系统教育培训的良策。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对其进行授课技能和方法训练后,便可纳入兼职教师队伍,使其承担适宜的培训任务,保证教育培训及时开展,以适应工作需要。

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是高端引领带动的主要力量。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的最重要作用在于日常税收工作的引领带动作用。大量的日常税收工作要取得更高的效率和更优异的成绩,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无疑是中坚力量。新中国初期的原子弹导弹事业、航空航天事业离不开“三钱”,这是事实。国税系统也许用不着那样的高尖端人才,但道理却是一样的。

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途径很多,这些途径应当是一个统一的体系。针对基层国税系统教育培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着重以下途径的选择。

创新人才机制。这是基层国税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要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人过四十不学艺”,传统的消极的学习观念消磨着大多数人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官本位观念消耗了太多的资源和聪明才智,而国税系统治国安邦的党政人才不需要那么多,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更多的应向税收执法等专业人才倾斜。论资排辈产生了能力大、工作量大也未必收获大的现象,“混日子”、“熬日子”很容易,什么都不缺,就是专家又能怎么样?人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时,没有人进行大胆的创新性的实质上的支持人才发展举措,说起来重要像是唱和词。人才机制不创新,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恐怕没有活水之源。

坚持定期培训。注册会计师每年都要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和理论研讨,已经形成了制度。在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上,国税系统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制度和方法。国家每年都有新税收政策规定,已有政策规定也会发生变化,会计准则政策的变化我们国税也要掌握,坚持定期培训完全是必要的。遗憾的是,我们没有。2011年施行的新会计准则和2012年施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统一的系统的培训。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数量较少,由基层县区局组织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培训是不现实的。在培训上,也要打破一些框框,开拓创新,级别不够就没有资格参加某类课程某类院校培训模式不应用于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训上。更有个别培训只突出理论,不注重实践。我们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不应只是理论家,不顾现实的理论产生不了式的马列主义,产生不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立激励机制。富有吸引力的激励制度是对“四个尊重”的具体体现,可以冲淡官本位和论资排辈,能够激发学习动力和热情,促进工作出成绩、做贡献。激励机制的设计包含政治、经济和精神的各个层面。同时,其设计也要大胆借鉴、创新。在激励机制建设上,全市国税系统教育培训管理办法非常值得肯定,办法对于取得“三师”资格的高层次人才,从多个方面采取了激励措施。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还要做得更多,除了一次性奖励措施,可以探索建立奖励的长效机制。这种机制的结果很容易让人尊崇,就像国家的院士称号、或者说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让人一听就会肃然起敬。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2

[关键词]人才层次 课程体系 衔接 “3+2” 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林海亮(1978- ),男,广东高州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比较教育;李雪(1985- ),女,四川成都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管理。(四川 内江 64111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19-03

“3+2”职业教育模式是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它以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衔接为纽带,中职和高职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分学段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及管理,共同完成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方式。①根据制度安排,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获得中职文凭后,可以选择就业或者升学,如果升学,则可以到高职院校继续深造两年以获得高职文凭。从中职到高职的过程,有的学校需要学生参加升学考试,有的学校不作升学考试要求。

“3+2”职业教育模式实施能否成功,除了宏观的教育制度安排之外,课程体系设计也是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3+2”职业教育模式实施以来,在两阶段专业课程衔接上普遍存在问题,导致了学生学习时间得不到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极大浪费,最后也难以实现“3+2”职业教育模式设置的目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在强调中高职教育贯通和一体化的同时,忽视了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差异,忽视了中高职之间的差别和“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把两个阶段的教育混为一谈。面临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建立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是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理论依据

1.职业人才具有层次化的特点。社会中每种职业的人才需求和分布都呈现出层次性的特点,职业人才层次化是自发形成的。职业人才层次化现象反映出社会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更有效地促进各种职业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该促成职业人才的分层,帮助学生在初次就业时找准自己的岗位,减少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的损耗。“3+2”职业教育模式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区分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的不同,认为中职和高职两阶段应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且两种不同层次的人才之间是相互衔接、相邻递进的。因此,“3+2”职业教育模式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以职业人才分层为依据,在“3+2”职业教育模式内对职业人才进行分层,同时对分层后的人才进行培养。

2.“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3+2”职业教育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因为“单考单招”的中高职贯通模式,由于中高职对应专业不多,导致无法满足有知识和有能力的学生升学的诉求,也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五年一贯制”的中高职贯通模式,由于把中职生按照高职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来培养,使得职业教育难以培养不同层次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3+2”职业教育模式就是要破除这两种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分层受阻的缺陷,在保留中职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同时,拓宽了中职毕业生升学流向的渠道,让更多有意愿、有能力、有知识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从而把各个层次的人才有效区别开来,实现人才层次化,达成职业人才层次化和提高人才质量目的的职业教育模式。因此,职业人才层次化培养是“3+2”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之一,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完全符合“3+2”职业教育模式的这个本质,能使“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得到全面反映。

3.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是受教育对象,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认同和尊重是提高教育效率的重要前提条件。尽管“3+2”职业教育模式强调中高职教育一体化,但是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却是完全不同的。中职阶段学生年龄介于16~18岁,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智不完善;而高职阶段学生年龄介于18~20岁,是成年人,他们的心智相对成熟。两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价值观、自理能力、思维能力、接受能力等均处于不同的水平上,因此,“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两个阶段培养,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应该分别符合各自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二、“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

1.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差异。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差异是“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课程衔接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谓衔接。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联系是“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课程衔接的基础,没有联系的衔接是不存在的。为了较好地衔接两个阶段课程,“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对两个阶段的差异和联系有较好的认识,并针对当前课程体系衔接混乱的现象,强调两阶段的差异。

“3+2”职业教育模式是中职和高职两个不同阶段职业教育学校之间,建立在两个阶段职业教育的联系基础上的合作。但是该模式的中高职两个阶段又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存在明显的差别。

当前教育者更多地强调两个阶段职业教育之间的统一性以使“3+2”职业教育模式获得合理性。这反映在课程体系上就是片面地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两个阶段的一体化,而忽视了两个阶段之间的差异,这必然会导致中职阶段教育向高职阶段教育靠拢以达到一体化的目的。中职阶段教育向高职阶段教育靠拢,其必然结果是中职阶段培养目标从属于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继而中职阶段课程以实现高职目标为导向。这样,中职阶段教育不仅失去了独立性和独特性,还容易把中职生看作高职生来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误用。教育者片面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最终模糊了中高职之间的差异,瓦解了“3+2”职业教育模式两阶段课程体系衔接的前提,使“3+2”职业教育模式里的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难以实现。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认同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联系,坚持了“3+2”职业教育模式的合理性,同时,针对当前模糊中高职两阶段教育区别、课程体系衔接混乱的现状,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差异,重构中高职两阶段课程体系衔接的前提,这是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与当前课程体系的重要区别之一。

2.强调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是当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导致教育者无法准确地制定课程体系,也无法在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传递培养目标及其定位的信息,最终导致很多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定位不明确――他们不知道接受职业教育之后应该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紧紧盯着那些专业不对口、令他们学非所用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铁饭碗”工作,而那些能让他们学以致用的民营企业、私人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岗位却无法提起他们的就业兴趣。一方面,学生所学难以致用,抱怨学校教育的无用;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又因没有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而导致资源浪费,备受社会批评。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除了与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有关之外,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明,以及由此导致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模糊的错位。

“3+2”职业教育模式职业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要求区分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这有利于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其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能力,使他们体认自己具有潜力去追寻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工作”②,使他们完全依赖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其他的外在困惑。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观念,真正实现其帮助青少年“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功能,减少社会资源浪费,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这既是对青少年负责的需要,也是对社会负责的需要。

3.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目的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方向、步骤、方式和方法,是支配、控制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之一。③课程通过实现课程目标以实现培养目标,是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媒介。因此,“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是课程体系衔接的条件。如果两阶段培养目标的衔接出现偏差,课程体系衔接就不可能实现。

“3+2”职业教育模式的两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应该体现在它们之间的层次性、递进性和连贯性三个方面。层次性是指两阶段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不同层次的人才规格和要求,具体而言就是中职阶段体现较低层次人才规格和要求,而高职阶段体现较高层次人才规格和要求。递进性是指两个阶段教育对同一种技能或者同一方面的教学要求存在高低递进关系,具体而言就是中职阶段要求稍低,高职阶段要求稍高。连贯性是指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该以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为起点,不能脱离中职毕业生的水平盲目追求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只有坚持两阶段课程体系的层次性、递进性和连贯性,才能建构出具有层次性、递进性和连贯性等特点的相互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可能采取符合或促进课程体系相互衔接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目前在“3+2”职业教育模式里,由于教育者混淆了两个阶段的差异,使得中职阶段培养目标从属于高职阶段培养目标,失去了中职阶段培养目标的独立性,甚至直接把高职阶段培养目标应用于中职阶段教育。这不仅不符合两阶段的本质差异,而且违反了人才发展规律,更谈不上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衔接。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在全面认识“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阶段的联系和差异基础上,以人才发展规律为依据,强调两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为课程体系衔接做好条件准备。

4.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阶段之间的人才分流。首先,人才分流是人才分层的主要手段。并不是所有“3+2”职业教育模式中的中职毕业生都具备升学的知识、能力和意愿的。不具备这些升学条件的毕业生分流到工作岗位,成为一般的技能人才。具备升学条件的毕业生分流到高职院校,继续接受培训,最终成为高技能人才。没有分流,“3+2”职业教育模式就失去了人才分层的基本功能,将无法实现人才分层培养的本质。其次,人才分流是昭示和维护“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两阶段衔接点的重要手段。当前职业教育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班级授课制强调同一个班级或年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因素应该处于相对一致的水平。否则,教师将无法面对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展开有效教学。因此,中职阶段毕业生应达到的水平、高职阶段入学水平应该是一致的,而这个“水平”应该是“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阶段课程的衔接点。人才分流的标准就是这个衔接点。分流可以使课程衔接点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一方面,使中职课程体系获得明确的目标,保证其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使升入高职阶段继续学业的学生有相对一致的知识、能力水平,帮助高职课程体系获得明确的起点。

现实的“3+2”职业教育模式中,有三个问题是应该考虑到。第一,学生的发展具有生成性,不是所有中职毕业生都完全或者刚好达到中职培养标准,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备升入高职的知识、能力等基本条件。第二,建立“3+2”职业教育模式的目的是要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和满足更多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中职教育而言,它满足了那些有能力、有意愿进入高职院校深造的中职毕业生的需要,对高职教育而言,它满足了高职院校扩大生源、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两种需要之间的张力和磨合,构成了社会与个体对“3+2”职业教育模式的共同需要。第三,职业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中职阶段毕业之后,学生是否升入高职阶段,要看他们自身的意愿。因此,“3+2”职业教育模式两阶段之间需要一次自主自愿的分流。但是,当前多数教育者都希望“3+2”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学生能连贯完成两阶段五年的学习,不愿意学生分流,甚至把学生分流看作是不良现象或者“3+2”职业教育模式没实施好的结果。因此,当前“3+2”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课程体系刻意回避了两阶段之间的人才分流。学生在中职阶段毕业之后,不管其是否达到升学要求、是否愿意升学,全部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这导致了高职阶段的课程设计失去了与中职阶段课程衔接的衔接点,进而出现种种衔接乱象,所以,“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针对当前课程体系回避分流造成课程衔接乱象,强调自主自愿的人才分流,维护了两阶段课程衔接点,保证了两阶段课程的有效衔接。

三、建构“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议

根据泰勒的“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课程设计原理,在人才层次化培养的目的之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才可能建构并实施有效衔接的“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

1.根据职业技能人才层次规格确定两阶段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的灵魂,所以要解决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就得先确定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目标,核心前提之一就是要对社会需要进行研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当前大多数实施中的“3+2”职业教育模式里,教育者对社会需要的认识往往比较宏观,对职业人才层次的认识较为模糊。有些研究者迷惑于“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这两个概念,却对具体某种职业的人才层次及其规格、要求不了解。例如初等教育专业,有些课程体系制定者对小学教师的人才层次不了解,无法区分技能教师和高技能教师,因此,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均为“优秀小学教师”。由于课程目标脱离职业具体实际,也就失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衔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育者在制定或调整课程体系之前,应该加强职业人才层次化的研究,对所培养的具体某个职业的不同层次岗位群对人才层次要求进行详细调查,然后结合本校的办学宗旨、“3+2”职业教育模式的体制特点、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确定两个符合职业实际、相互衔接、相邻递进的人才层次规格作为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确保课程目标在符合职业实际的情况下,体现职业人才的层次性,体现作为培养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和连贯性。

2.根据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确定相互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核心成分,它是根据课程目标来确定的。由于当前“3+2”职业教育模式两阶段课程目标被混为一谈,导致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僭越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大量重复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情况非常严重。为改善这种情况,“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建构,应严格根据已确定的两阶段课程目标,紧扣中职课程的基础性特点和高职课程的提高性特点来建构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中职课程的基础性是指中职课程教学内容应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生通过中职课程的学习,获得就业和高职阶段学习的基本知识、技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中职课程教学内容建构过程中,只有恪守其基础性,才不会僭越高职课程教学内容。高职课程的提高性是指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应能提高学生人才层次,学生在中职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高职课程学习,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提高。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建构过程中,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提高性,才不会随意重复中职课程教学内容。总而言之,只有紧扣这两个特点来建构教学内容,才可能做好两阶段教学内容的衔接。

3.确立两阶段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系。只有适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体系才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才是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衔接得到贯彻的保障。当前“3+2”职业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往往认定,同一种职业的教育,由于其职业要求具有相通性,教学方法也大同小异。这反映了教师没有明确“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未能区分两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这种忽视了两个阶段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行为又直接破坏了两阶段课程体系的衔接。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应该确立两个阶段不同的教学法体系。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标识两个阶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的不同;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教师深刻认识“3+2”职业教育模式的人才层次化培养本质,区分两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在教育实践中,把已经设计好的课程体系按照衔接要求较好地实施。

4.制定两阶段不同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培养目标出发,衡量人才培养效率的主要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中,两个阶段不同的人才评价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通过评价的途径保证“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人才评价体系是课程教学的指南。人才评价体系能很好地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引导,保证两阶段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得到较好的落实。可以说,两阶段不同的人才评价体系是“3+2”职业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良好衔接的保障。

[注释]

①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办学工作试点的通知(京教职成[2012]3号)[Z].2012-04-18.

②(美)勒维克.技职教育哲学[M].李声吼,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78.

③夏甄陶.关于目的的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446.

[参考文献]

[1]刘春生,马振华,张宇.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5(10).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3

关键词: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知识体系

在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层次也得到了提升。目前,有关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和学科知识体系建设上,加强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加快现代职业会计教育体系的建设。

一、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从现有情况来看,不同层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着培养模式与课程知识体系脱节的现象,以至于无法实现对不同层次会计专业教育的贯通。按照现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并未实现人才的有差别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目前,各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尽管有一定差别,但仍存在着内容重复和衔接不良等问题,无法达到会计人才分层培养的目标。

二、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落实分层培养

在进行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时,应实现有差别的培养。按照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可以将会计人才划分为三类,即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会计人才、会计管理人才和会计高级管理人才。第一类人才需要掌握报账、记账和算账等技能,并且了解会计法规制度。第二类人才除了掌握基本会计技能,还应熟悉会计核算体系和法规制度,并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第三类人才除了拥有以上技能和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参与企业预测决策,成为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人才。在对这三个层次人才进行培养时,应确保不同教育机构负责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从而落实有差别的培养工作。

(二)实现分层管理

完成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责任的划分后,还要实现分层管理。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上,不同教育机构在专业开设时需要进行有差别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从而进行不同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其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不同层次会计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不同,同时拥有的能力也并不相同,所以还要结合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再者,在会计实践教学上也需要实施层次化管理,确保不同层次人才的实习内容拥有一定梯度,并突出各层次人才核心能力的训练,同时处理好与其他能力的关系,继而完成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最后,在教学考核上,还应形成不同的质量规范,以便对各个学校的教学开展情况进行准确的考核和比较,进而全面落实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

(三)转变教学方式

为实现对不同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还要转变现有教学方式。首先,要一改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重点加强学生思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便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准则中蕴含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完成会计相关问题的处理,从而落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其次,需要采取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确保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调动。为此,教师还要采取启发式、探索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而以问题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继而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最后,为加强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增加实践课程和实习活动,以便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此,不同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到对应工作岗位实习的机会,进而使学生能够从中得到能力的锻炼。

(四)改革评价方式

无论是哪个层次的会计专业学生,都要经历升学、就业或创业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就业,所以还围绕职业能力对学生学业展开评价,从而更好的完成不同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而为实现对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贯通,可以建立和完善学分互认机制。具体来讲,就是先在各层次职业院校进行学分制的推行,并进行相应的课程体系的建立,从而使各层次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在此基础上,则可以在不同层次院校间完成学分互认制度的建立,使各院校相近课程学分互认或得到合理折合,从而实现学分的累计,进而为学生升学提供便利的通道。

三、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学科知识体系

实现对现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后,还应进行相应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才能更好的完成不同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

(一)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

在构建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学科知识体系时,先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才能实现课程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有效衔接。目前,不同层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缺少清晰的界限,以至于培养出的人才能力差别并不明显。在具体进行培养规格确定时,还要结合不同层次就业需求和会计职业标准进行规格的细化。以中职会计专业为例,其培养出的学生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并且年龄偏小,就业岗位主要为出纳、文员、收银等,在人才培养上应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将人才培养规格确立为进行具有合格会计技能和一定会计知识的操作型会计人才。 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通常会在中小型企业从事会计、出纳等工作,需要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有关财经法规,并且能够按照会计处理流程和会计政策完成会计核算。因此,该类人才培养规格应确立为进行具有较高端分析能力及核算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通常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出纳、管理等工作,需要掌握完整会计理论知识框架,并具有财务分析能力、审计监督能力和财务决策能力等多种能力。因此,该类人才培养规格应确立为进行具有创造性能力的决策型人才培养。

(二)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结合不同层次会计人才培养规格,则可以进行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目前,三个层次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基础课程脱节和专业课重复等问题,以至于无法实现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针对这一情况,还应按照不同层次会计人才培养对应要求和职业岗位进行资格证书的融入,并围绕各层次人才能力培养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进而使学科知识体系与岗位能力相对应。首先,针对中职会计专业,应围绕素质培养、基础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这三个目标进行课程设置。为此,应减少专业课的开设,增加人文素质课程和职业通识课程,从而引导学生实现素质水平的提升和掌握会计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会计岗位技能课程开设上,还应进行出纳实务、收银实务等技能训练课程的设置,以加强普通合格会计技能人才的培养。其次,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应围绕务实基础、锻炼技能和强化能力这三个目标进行课程开设,在课程类别设置上可分为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其中专业课程又可细分为职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拓展课程又可从公共拓展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两方面进行设置,公共课程及专业课程中的职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专业课程中的职业能力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拓展课程的开设主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考虑,课程设置上体现会计初级的水平。再者,针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还应实现对课程内容的横向和纵向拓宽,课程设置上体现会计中级的水平,另还可增设诸如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的设置,从而完成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课程的开设需围绕综合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来进行设置。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要进行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落实分层培养、实现分层管理、转变教学方式和改革评价方式重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结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则能完成相应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相信本文对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科知识体系展开的研究,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4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talents multi-level training mode to explore

LiHongJiang nanjing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appeared demand rapid expansion, supply, employment difficult JiongZhuang, the reason lies i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does not adapt to the need of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he existing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existing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scheme similar to load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ways such as single problem. Subdivision talent market can make have different education resources of higher accurate tal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content, educatio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 scheme to construct new design is the key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multi-level training mod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urse structure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Key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Applied talents; Multi-level training mode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供需困局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2010年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中国的经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韦霞,2010)。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江维国,2010)。《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就业还十分困难,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罗旭娟,2009)。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学习内容被压缩,课时被摊薄,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窦建华,2010)。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内容不系统,设施不完备,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王志伟,2008)。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李洪江,2010)。

(三)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一切培养责任完全由高校承担。实际上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难以完全承担人才培养重任。高校实践设施不足,制约了人才技能培养的质量。虽然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养基地等,但大都是基于合作协议开展的,并不是基于共同产权机制。企业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积极态度,大大削弱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应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三、市场细分视角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理论,是企业根据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同把现有的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然后依据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并为之服务取得收益的营销理论(朱明侠,2001)。市场细分主要的特点是可以集中使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目标市场中竞争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它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是独有的,是高校树立特色的基础。同样高校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并没有为所有市场需求服务的能力。利用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为一个或几个目标子市场服务,是高校树立特色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表1是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层次、目标要求和培养机构特长设计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细分区划,对应于不同培养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培养机构优势,树立人才培养特色,可以避免全才式培养模式的弊端。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人才能力可以准确定位。

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国际经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上海商学院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4层次),并进一步规划了该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侯立玉,2008):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熟悉商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三部分组成的。创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创新;在结构设计上创新;在培养主体上创新。在内容安排上,针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加强教材建设。针对目标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教材体系。体现层次需求、反映时代特点,尤其是实验、社会实践教材应大力开发。二是完善英语教育体系。将现有的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体系拓展为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实践英语。三是完善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体系;构建专业认识实习、岗位技能实习、调研设计实习体系。四是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在培养主体上,应建立多主体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途径。

在结构设计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对教育内容要进行相应的安排。在教育内容创新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实现结构设计创新。

如图1所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可按照某一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该层次人才培养。在该模式中,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是一致的,但不同层次人才方向模块设计要体现该层次培养目标要求和特色。可以设计同一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国际商务管理方向;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高级技术人才方向以及一般技术人才方向。仅就国际贸易业务方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课程、技能课程、外语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以及创新能力课程可按如下设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WTO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法;技能课程包括贸易单证与函电、报关报检、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外语应开设专业实践英语;实验课程包括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实践课程进行岗位技能实习;创新课程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这种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五、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优势

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教材建设可以更新知识体系和结构;实践课程的拓展可以提高人才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构建使人才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教育主体机制创新,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克服高校教育资源瓶颈障碍。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构建可以解决人才能力趋同所带来的三个问题,即人才能力趋同、人才能力稀释、人才层次不分。人才能力差异化,可以改变人才供给结构,解决一些层次人才饱和而另一些层次人才稀缺问题。分层次设计模块,围绕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构建该层次对应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所须的课程体系,可以解决人才能力稀释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层次培养人才,可以提高人才针对性,提高人才对各种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最终将提高教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韦霞.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2、江维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罗旭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外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9(4).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5

基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考虑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培养出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双层次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范围比较广,必须对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分析,优化培养系统。在本次研究中将以“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探究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突出的发展,在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分析,结合实践形式和研究标准的具体化要求,采用有效的培养模式,进而促进教育形式有效发展。因此在实践中必须以“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点,根据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具体培养方式落实到实处,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一、“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分层次教学形式应用范围比较广,在高职教育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能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责任感,保证内部教育形式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在具体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将对该培养模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1.适应多元化教育形式的需求。基于现有教学形式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要以已有教学形式为基础,根据研究标准和控制形式的具体化要求,制定动态培养方式,适应高职教育的应用趋势。“双层次多方向”的培养形式改变了原有的单一教学形式,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格局。不同的职业院校对人才标准有不同的需求,同一学校需要及时对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分析,制定不同的质量标准。只有适应多元化的教育形式需求,才能满足人才培养机制的要求[1]。

2.满足社会需求多样化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社会发展格局趋于多样性,采用“双层次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在宏观上对已有研究发展体系分为不同的层次,基于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在后续应用过程中需要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其适应战略发展格局的具体化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从社会需求多样化入手,在教育层次上发挥自身最大化作用,强化区域性经济发展形势,为区域教育和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双层次多方向”的教育形式比较特殊,基于学生差异性和学生的个体性要求,在实践阶段要贯彻落实个性化发展要求,及时对实践形式进行分析,适应具体教学标准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生源与普通本科学校比较,高考成绩普遍比本科要低,而且学生偏科现象严重。在具体教学中应用“双层次多方向”的教学形式,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结合学生的个体化特点,考虑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发挥现有人才培养方式的最大化作用[2]。

二、如何应用“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在实践中需要了解“双层次多方向”的具体要求,落实培养方式,达到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目的。以下将对如何应用“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1.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制定特定的课程教育形式,“双层次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比较特殊,要在现有基础上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基础,根据具体教学形式的要求,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学生根据自己的智力、能力水平对不同方向的课程设计形式进行选择。在课程化设计中需要了解多元化设计形式的具体要求,课程体系的内容包括必修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选修的拓展课程三部分组成,以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

2.优化综合实践系统。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比较短,在具体管理中存在定位不清晰、办学经验不足的情况,直接对教育效果造成影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优化综合实践系统,发挥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化作用。在实践系统设计阶段,要提升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对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做好指导工作。高职教学内容比较繁杂,任何一个项目不达标都会对人才培养模式造成影响。在实践中可以以技术设计项目为基础,由教师亲自进行指导和设计,保证项目符合课题标准,进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建设,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平台的设定对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学校要强化和企业间的沟通和联系,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市场运作中,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对学科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要通过项目的设定,结合实验报告的具体化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要为学生提供相关工作岗位,让学生发挥自身最大化作用,树立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3]。结束语基于高等职业教育形式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当前教学现状入手,考虑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以服务形式为导向,掌握就业指导形式的特殊性,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对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06:76-78.

[2]吴瑛.“双层次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学交替实践——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建筑经济,2015,05:110-112.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6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供需困局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2010年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中国的经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韦霞,2010)。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江维国,2010)。《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就业还十分困难,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罗旭娟,2009)。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学习内容被压缩,课时被摊薄,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窦建华,2010)。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内容不系统,设施不完备,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王志伟,2008)。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李洪江,2010)。

    (三)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一切培养责任完全由高校承担。实际上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难以完全承担人才培养重任。高校实践设施不足,制约了人才技能培养的质量。虽然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养基地等,但大都是基于合作协议开展的,并不是基于共同产权机制。企业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积极态度,大大削弱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应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三、市场细分视角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理论,是企业根据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同把现有的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然后依据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并为之服务取得收益的营销理论(朱明侠,2001)。市场细分主要的特点是可以集中使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目标市场中竞争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它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是独有的,是高校树立特色的基础。同样高校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并没有为所有市场需求服务的能力。利用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为一个或几个目标子市场服务,是高校树立特色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表1是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层次、目标要求和培养机构特长设计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细分区划,对应于不同培养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培养机构优势,树立人才培养特色,可以避免全才式培养模式的弊端。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人才能力可以准确定位。

    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国际经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上海商学院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4层次),并进一步规划了该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侯立玉,2008):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熟悉商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三部分组成的。创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创新;在结构设计上创新;在培养主体上创新。在内容安排上,针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加强教材建设。针对目标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教材体系。体现层次需求、反映时代特点,尤其是实验、社会实践教材应大力开发。二是完善英语教育体系。将现有的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体系拓展为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实践英语。三是完善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体系;构建专业认识实习、岗位技能实习、调研设计实习体系。四是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在培养主体上,应建立多主体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途径。

    在结构设计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对教育内容要进行相应的安排。在教育内容创新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实现结构设计创新。

    如图1所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可按照某一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该层次人才培养。在该模式中,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是一致的,但不同层次人才方向模块设计要体现该层次培养目标要求和特色。可以设计同一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国际商务管理方向;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高级技术人才方向以及一般技术人才方向。仅就国际贸易业务方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课程、技能课程、外语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以及创新能力课程可按如下设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WTO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法;技能课程包括贸易单证与函电、报关报检、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外语应开设专业实践英语;实验课程包括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实践课程进行岗位技能实习;创新课程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这种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五、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优势

    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教材建设可以更新知识体系和结构;实践课程的拓展可以提高人才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构建使人才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教育主体机制创新,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克服高校教育资源瓶颈障碍。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构建可以解决人才能力趋同所带来的三个问题,即人才能力趋同、人才能力稀释、人才层次不分。人才能力差异化,可以改变人才供给结构,解决一些层次人才饱和而另一些层次人才稀缺问题。分层次设计模块,围绕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构建该层次对应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所须的课程体系,可以解决人才能力稀释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层次培养人才,可以提高人才针对性,提高人才对各种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最终将提高教育竞争力。

    参考文献: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7

关键词 高职旅游教育 技能+管理复合型 人才培养格局 创新建构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A

笔者通过多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珠海、宁波、武汉等近20个国内大中型城市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联酋、马来西亚等1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近100多家酒店企业的跟踪调研得出:目前酒店行业技能+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大,尤其是既懂技能又会管理的高级技能管理型人才的需求在快速增长。随着旅游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人才的不断流失,技能+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地位也在旅游行业中不断提升。针对以上情况,高职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格局应该立足企业需要,以培养不同类型的高技能型人才为基础,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为目标,全面培养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1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困境

1.1校企合作层次尚浅,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要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是普遍的一种教育模式,基本上在各高职院校、各院系专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然而,现行的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多停留在“单向输出”层次,即学生通过高职院校的订单式或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在大二或大三阶段到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实现由课堂到企业的转变。旅游企业对学校的硬软件输出,诸如行业专家授课、企业参与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等方面则一直较为留于形式,没有形成制度。校企合作模式的单一化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合作层次尚浅,在合作制度的制定、合作机制的创新、合作的保障体系等方面都需进一步探索。

1.2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尚不突出

目前,旅游专业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工学交替”、“定单式培养”、“店中校”、“2+1”、“校企合作”等,这些模式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区域特色、院校特色、专业特色等尚不突出。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较为集中体现在: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虽然以市场为导向,但是在深度挖掘市场所需人才以及细分岗位职能方面还不够全面;二是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够鲜明,较少凸显区域特点、院校优势和专业优势,使得大部分人才培养模式同质性较强。

1.3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和功能定位还不准确,且建设水平不高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初衷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习基地,仅着眼于它们本身的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功能,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和功能定位显得较为狭隘。事实上,旅游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着眼于行业全局,面向学生、教师及企业,其功能是多向的、开放的。此外,对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向、建设内容、建设布局等缺乏长远规划,且建设的内涵水平满足不了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1.4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团队结构、评聘、运行、培训和考核机制要进一步完善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一大特色,而且基本上在所有高职院校都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双师化。然而,该“双师化”离真正的双师型队伍还相差甚远,比如许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只是具有行业资格证书但是却不具备实践操作技能、无企业工作经历、对旅游行业和岗位缺乏认识等都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其实,这也是由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评聘、运行、培训和考核机制的不完善造成的。种种机制的功能不全导致运行不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全盘考虑很多相关方面,形成制度化的长效运行机制。

1.5专业社会服务能力较为薄弱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现实情况是,具备较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高职院校酒店专业为数甚少,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在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有的也只是为长期合作的企业提供一些培训资源,社会服务能力在服务区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法等方面均须进一步提升。

旅游专业的职业教育应该为旅游产业行业提供智力保障,为旅游产业行业输送大量的人才,为促进湖北省旅游产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在湖北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过程中,湖北省旅游专业的职业教育和旅游产业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日益明显。具体表现为旅游专业的职业教育和旅游产业体制不协调;人才结构欠合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院校与旅游企业缺乏交流,产、学、研结合机制没有形成;酒店培训工作滞后于旅游产业需求等矛盾。

鉴于此,笔者通过8年的研究以及实践探索,创新性的提出了对高职旅游教育建构 “两个体系、三个层次”的技能+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格局。

2“两个体系、三个层次”人才培养格局构建思路

2.1构建出发点

在现有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三明治”式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构建酒店管理专业“两个体系、三个层次”人才培养格局,旨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统一为突破口,实现教师、学生、企业的“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第二,通过校企合作的国际化和本地化,提高人才培养在国际市场以及区域经济社会中的贡献,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减少区位、生源特点等对人才培养的制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三,实现酒店行业与职业院校间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酒店专业特色更为鲜明,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更为突出;第四,降低换岗率高、离职率高和转行率高的“三高”问题带来的影响,提高专业学生对酒店行业的热爱度,提升毕业生从业的持续性。

2.2“两个体系、三个层次”酒店人才培养格局的释义与内涵

依据行业需求和教育部的“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培养与培训体系中,应该有区别、有层次地推进了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应该突破传统的单一培养方式,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建设,初步形成“两个体系、三个层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格局(如图)。

“两个体系、三个层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格局具体内涵包括两个体系,即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社会培训)。在两个体系中又分别包括三个层次,即学历教育体系下包括:订单班为代表的酒店精英班层次,这个层次在体系中比重要占30%;普通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层次,这个层次在体系中比重要占60%;小微企业创业及经营管理人才层次,这个层次在体系中比重要占10%。非学历教育体系下包括:非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层次,酒店及行业高端人才培训层次,兄弟院校师资培训及技能高考专项培训层次。此格局融合了在校学生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培育中的共性问题,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多选择的起点,提升学生多方位就业的可能性,这也是“两个体系、三个层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格局最直接的目标,其他所有的内涵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

2.2.1学历教育培养体系

从这个培养体系来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历教育。体系包括服务人员培养体系、管理人员培养体系、店长培养体系。在这个体系内,所有的学生培养在这三个层次里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展、完善和创新。

(1)服务人员的培养体系。它是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为培养对象,为高星级酒店培养与输送高素质的优秀服务人员。通过长期的校企合作和深度融合,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成熟的培养模式。因此,培养体系的构建将根据酒店业岗位群的要求,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加大岗位职业技能培训。

(2)管理人员的培养体系。它是以“订单班”学生为培养对象,为国际酒店集团培养和输送管理人员。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订单式,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到学生的校企合作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提升。该模式必须得到了国际酒店集团,例如雅高、万豪、喜来登、香格里拉等的支持与合作,才能达到启动和运作良好。

(3)店长的培养体系。为了服务区域经济,职业院校应该和一些本地微小企业或者经济型酒店合作,如鄂西北旅游生态文化地区的小型茶室、酒吧、餐馆等,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技能、懂经营的创业型旅游企业管理管理人才。比如和一些知名经济型酒店集团合作培养店长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

2.2.2非学历教育培训体系

从培训体系来看,主要是对社会领域各层次相关人员进行非学历教育。体系包括社会人员培训、酒店企业员工与管理人员培训、中职和高职师资培训三个层次。酒店管理专业应该面向市场,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开展了旅游产品规划、酒店员工在职培训、社会再就业培训、中高职师资培训、职业鉴定等对外服务项目,培训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服务的辐射范围,持续推进,为社会提供优质培训服务,提高社会、企业、同行专业院校的满意度。

以酒店在职员工为例重点职业鉴定的岗位有:星级酒店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调酒师。具体可以实施以下培训项目:

(1)面向本土酒店职工,实施岗位适应性培训、转岗培训、师傅带徒培训、技能提高培训等,组织岗位技能竞赛和练兵比武,表彰奖励技术能手。

(2)面向鄂西星级农家乐,开展创业人才委托培训和订单培训。

(3)面向酒店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校企联合培训,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承担实习或见习任务。

(4)面向社会,继续办好酒店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5)面向集团旗下传统酒店,优化酒店经营流程,提升酒店核心竞争力,打造旗舰酒店。

“两个体系、三个层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格局立足于以职业教育“够用、适度”的原则,以核心就业竞争力为导向,“两个体系、三个层次”交互存在,形成“六力合一,知行化育”的人才培养格局。“六力合一,知行化育” 是“两个体系、三个层次”酒店人才培养格局的核心体现,其内涵在于通过“知”(学习领域)、“行”(行动领域)的融合化教育,达到教师教研能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践实作能力、校企合作力、社会服务力、品牌竞争力“六力”协调统一。

3“两个体系、三个层次”人才培养格局实施途径

“两个体系、三个层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格局其根本是以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就业和从业持续力为终点。因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从下列路径开展。

3.1学历教育体系实施途径

在学历教育体系下,第一要增强学生对行业企业的认知度。学生对行业和企业认知的广度和深度非常重要。目前,学生对行业和企业认知程度过低,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往往局限于实习前的招聘过程,在实习实训中的交互也非常少。学校应该在学生入校后,通过选拔、分层教学等手段进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企业的高度参与,直接参与到课程教学或通过参观、讲座实现。企业和学生间的深层交往、互动,将有利于缩短学生对企业的认知、认可时间,也有利于学生尽快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8

针对我国对物流人才多层次需求的现状,分析不同层次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特点,提出我国高级物流人才多层次培养体系的建设构想,及其对高层次物流人才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看法。

【关键词】

高级物流人才;多层次;培养体系;教改措施

要加快我国物流现代化进程,改变企业物流理念平台低、管理技术水平低等落后的现状,必须加速研究高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和教改措施,培养出大量高质量的物流人才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1 高级物流人才培养的层次划分

1.1 多层次高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近来我国物流职业教育和认证培训快速发展,物流师资格认证体系构成了物流作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但我国高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中以知识创新型为主的教育模式还要靠高等学校来实现。在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的物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现行物流教育的特点和现有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兼顾物流业的发展要求,本文提出我国物流人才多层次塔式培养体系,其结构如图1所示。

1.2 “以人为本”建立多层次、多类型教育体系是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高层次物流人才培养方面,重点构建本科—硕士—博士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大学本科主要培养应用型、管理型人才,培养内容以物流基础理论、宽口径的素质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层次要特别注重物流学科建设。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教育分生源不同,主要是培养高层次工程型、管理型和研究型人才。在学科建设中要加强物流实验室建设,以满足管理和研究型物流专业人才对物流实时数据的采集处理、物流流程的优化分析等的需要,为物流实践和供应链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支持。

2 多层次高级物流人才培养的教学与改革措施

2.1 本科是高级物流人才培养的基础

2.1.1 本科层次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在多层次物流人才教育内容中,本科是全面扎实打基础的阶段,要求懂技术、会动手、能管理。本科物流教学改革的目标应是课程体系要反映先进的教学思想,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立体化的先进教材、设施设备,能够保障适应物流现代化需要的基本教学条件;教学内容能够充分反映实践的最新应用成果;教学方法多样灵活,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1.2 本科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思路

本科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除了要突出通用性、基础性以外,还必须突出各校长期教学、科研积淀的专业教育、教学优势。面向整个产业过程设置学科和课程门类,拓宽专业口径。

⑴ 突出物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物流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内容应当加快更新速度,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将物流理论、物流技术和实践发展最前沿的内容介绍给学生。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精简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等措施来不断提高基础教学质量。

⑵ 注重物流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物流是集现代管理理论方法、运输、信息网络、仓储管理、产品后道加工、营销策划等诸多内容为一体的一门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型学科。因此,物流教育应本着服务于社会的目的,打破围绕物流功能要素的课程设置,应围绕行业和产业链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

⑶ 突出物流专业技能的实践性。本科教学应中安排多门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和毕业实习等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这些实践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就业后能快速进入到工作岗位。

2.2 研究生层次是高级物流人才培养的重点

2.2.1研究生层次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硕士研究生突出专深,要求应用型和研究型可分别发展,博士研究生突出创新,高级物流人才培养的硕士、博士层次教学方法是以科研型教学方法为主,直接参与各种科研工作是主要的人才培养方法。

2.2.2研究生物流人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思路

研究生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体现专题性、热点性、前瞻性研究课程,导师在讲课、指导过程中主要是引导研究生形成选择课题、进行知识创新的思路。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⑴ 从研究生教学、指导方法看,其特点表现为教学科研型或科研教学型方法,重点在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因此,要求研究生广泛阅读,掌握丰富的学术信息、把握学术前沿问题、形成宽广的知识基础、自具特色的知识结构;还要求研究生通过各种专题讨论,掌握独立研究和思考的方法,提炼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为以后取得真正的突破打开通途。

⑵ 研究生层次的因材施教,既要体现人的自由发展需要,又要满足物流事业发展需要。诸如,跨专业生源在原专业知识与物流专业交叉形成创新的激发点。使研究生通过学科交叉、专业交叉获得更宽的了解物流管理专业领域视野,拓展物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⑶ 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研究能力,考验和锻炼着研究生独立进行重大课程研究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和导师及其他师友共同合作展开重大课题的研究。

⑷ 通过物流研究实验平台的建设,推动研究生物流科研手段与方法的改革。诸如物流工程与管理实验室建成后,研究生可以熟悉一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实际运作的供应链物流动态监控系统,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为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环境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郭丽环.我国物流人才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6

[2]杨德坤.关于高级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分析和思考.交通建设与管理.2006(11)

[3]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改的启示.教育研究.2002(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