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艺术教育市场8篇

时间:2023-10-18 10:14:54

艺术教育市场

艺术教育市场篇1

传统艺术院校着重培养的是创作方面的艺术人才,与当今社会大环境的脚步相脱离,针对这一现象,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培养模式指明方向,即文化行业应当将艺术与管理相结合,培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了使艺术人才更快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必然要涉及和研究艺术市场与艺术教育的互动关系,也只有在艺术市场中,艺术品才能爆发自身独有的震撼力和价值。

一、艺术市场

1.艺术市场的概念

市场,即商品交易的场所。艺术市场广义讲就是具备商品属性的艺术作品在社会上流通的行为、过程和场所的统称。

2.艺术市场的特点及现状

艺术作品作为特殊商品,其市场必然有与其他市场不同的属性和特点。一是艺术市场具有公允性,任何个人或团体对艺术品的流通交易中必须按照市场特有的规则进行操作;二是艺术品市场具有时尚性,艺术品市场随着欣赏者和收藏者的兴趣本文由收集整理及媒体导向是易于变化的;三是艺术市场具有竞争性,竞争力来自于艺术家及艺术品的共同提升。

当前,中国艺术市场中呈现出国有、民营、外资、合资等各种企业并存的局面,画廊、拍卖行、艺术博览会越来越重视自身在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艺术经纪人在市场中也越来越活跃,收藏品的范围也多角度地扩展,艺术品市场呈现规模化、精品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关的学术研究在市场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面对艺术品交易的日益频繁及其产生的巨大财富,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理性而又务实地分析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基本态势,设立科学而又严谨的发展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法律条文,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呈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此外,一个艺术市场的产生和蓬勃发展要有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基础与外部环境,高校的艺术教育应担当起这一重任。

二、 高校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对接的探索

1.艺术教育的概念及作用

艺术教育是指挖掘和涵育人的艺术文化素质,从而实现意义化生存理想的社会化行为。简单说,艺术教育就是培养艺术认知能力、艺术欣赏能力、艺术文化创造能力、艺术文化传播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艺术文化素养,其主要有促进人的左右脑均衡发展、助于学生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发展人的创造力、提升人的生存质量等多方面作用。

2.高校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对接探索

(1)加快高校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艺术作品都是按照创作作品——参加展出——束之高阁这样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完全没有后续对作品的推广、销售环节,这种思想与方法既不利于艺术的全面发展,又不利于艺术家创造才能的全面释放,更不利于艺术市场的发展。这种观念上的转变首先必须得到艺术教育者的接受才能逐步影响到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全方面的改革与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家生存的价值标准也在商品社会的今天发生转变,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艺术市场的惠泽,利用好这一平台,使艺术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2)推动高校艺术教育体制的改革

艺术市场与艺术教育本身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艺术市场对艺术教育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可以及时敏锐地发现、更新当下的艺术观念、艺术思潮、艺术创造、艺术批评等,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调整高校艺术类培养方案,促进艺术学科的健康有序发展。

以往的艺术教育体制就是单一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的是艺术修为的教育。然而在快节奏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培养艺术大师不再是高校教育的唯一目标,也是很难实现的理想目标,而艺术与技术复合型人才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据估计,全国每年有20多万艺术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在一个容量有限的艺术文化市场中各尽其所、各尽其才,是一个美好而又很难实现的事情,大部分学子迫不得已背离自己所学的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结合艺术市场人才紧缺的现状,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这需要我们按类别培养学生:第一类是艺术作品创造者,界定就是以具有深刻艺术思想、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娴熟的技法展示和具有创造经典艺术作品能力的人。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艺术生源,加之学生的低龄现象和阅历不足,把全部的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是不切合实际的。那么,具有绘画热情,但艺术情感不够丰富的学生如何成为创造艺术的主宰者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在《艺术的涵义》这本书中,奥班恩分析说:“画匠是一个学习过绘画职业的人,一个手艺人。他的职业知识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他们照相般地模仿现实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超越的。……画匠一旦学到了他所掌握的东西后,只有技术上的责任”。虽然奥班恩把画匠缺乏艺术文化的学养和艺术创造性指出来,但也给画匠在技术方面的肯定。所以我们不要按世俗的理念把艺术与技术完全割裂开来,非要分出等级。

艺术教育市场篇2

传统艺术院校着重培养的是创作方面的艺术人才,与当今社会大环境的脚步相脱离,针对这一现象,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培养模式指明方向,即文化行业应当将艺术与管理相结合,培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了使艺术人才更快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必然要涉及和研究艺术市场与艺术教育的互动关系,也只有在艺术市场中,艺术品才能爆发自身独有的震撼力和价值。

一、艺术市场

1.艺术市场的概念

市场,即商品交易的场所。艺术市场广义讲就是具备商品属性的艺术作品在社会上流通的行为、过程和场所的统称。

2.艺术市场的特点及现状

艺术作品作为特殊商品,其市场必然有与其他市场不同的属性和特点。一是艺术市场具有公允性,任何个人或团体对艺术品的流通交易中必须按照市场特有的规则进行操作;二是艺术品市场具有时尚性,艺术品市场随着欣赏者和收藏者的兴趣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及媒体导向是易于变化的;三是艺术市场具有竞争性,竞争力来自于艺术家及艺术品的共同提升。

当前,中国艺术市场中呈现出国有、民营、外资、合资等各种企业并存的局面,画廊、拍卖行、艺术博览会越来越重视自身在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艺术经纪人在市场中也越来越活跃,收藏品的范围也多角度地扩展,艺术品市场呈现规模化、精品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关的学术研究在市场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面对艺术品交易的日益频繁及其产生的巨大财富,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理性而又务实地分析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基本态势,设立科学而又严谨的发展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法律条文,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呈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此外,一个艺术市场的产生和蓬勃发展要有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基础与外部环境,高校的艺术教育应担当起这一重任。

二、 高校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对接的探索

1.艺术教育的概念及作用

艺术教育是指挖掘和涵育人的艺术文化素质,从而实现意义化生存理想的社会化行为。简单说,艺术教育就是培养艺术认知能力、艺术欣赏能力、艺术文化创造能力、艺术文化传播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艺术文化素养,其主要有促进人的左右脑均衡发展、助于学生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发展人的创造力、提升人的生存质量等多方面作用。

2.高校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对接探索

(1)加快高校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艺术作品都是按照创作作品——参加展出——束之高阁这样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完全没有后续对作品的推广、销售环节,这种思想与方法既不利于艺术的全面发展,又不利于艺术家创造才能的全面释放,更不利于艺术市场的发展。这种观念上的转变首先必须得到艺术教育者的接受才能逐步影响到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全方面的改革与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家生存的价值标准也在商品社会的今天发生转变,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艺术市场的惠泽,利用好这一平台,使艺术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2)推动高校艺术教育体制的改革

艺术市场与艺术教育本身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艺术市场对艺术教育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可以及时敏锐地发现、更新当下的艺术观念、艺术思潮、艺术创造、艺术批评等,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调整高校艺术类培养方案,促进艺术学科的健康有序发展。

以往的艺术教育体制就是单一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的是艺术修为的教育。然而在快节奏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培养艺术大师不再是高校教育的唯一目标,也是很难实现的理想目标,而艺术与技术复合型人才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据估计,全国每年有20多万艺术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在一个容量有限的艺术文化市场中各尽其所、各尽其才,是一个美好而又很难实现的事情,大部分学子迫不得已背离自己所学的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结合艺术市场人才紧缺的现状,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这需要我们按类别培养学生:第一类是艺术作品创造者,界定就是以具有深刻艺术思想、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娴熟的技法展示和具有创造经典艺术作品能力的人。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艺术生源,加之学生的低龄现象和阅历不足,把全部的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是不切合实际的。那么,具有绘画热情,但艺术情感不够丰富的学生如何成为创造艺术的主宰者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在《艺术的涵义》这本书中,奥班恩分析说:“画匠是一个学习过绘画职业的人,一个手艺人。他的职业知识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他们照相般地模仿现实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超越的。……画匠一旦学到了他所掌握的东西后,只有技术上的责任”。虽然奥班恩把画匠缺乏艺术文化的学养和艺术创造性指出来,但也给画匠在技术方面的肯定。所以我们不要按世俗的理念把艺术与技术完全割裂开来,非要分出等级。

艺术教育市场篇3

【关键词】艺术市场 艺术教育 对接

传统艺术院校着重培养的是创作方面的艺术人才,与当今社会大环境的脚步相脱离,针对这一现象,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培养模式指明方向,即文化行业应当将艺术与管理相结合,培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了使艺术人才更快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必然要涉及和研究艺术市场与艺术教育的互动关系,也只有在艺术市场中,艺术品才能爆发自身独有的震撼力和价值。

一、艺术市场

1.艺术市场的概念

市场,即商品交易的场所。艺术市场广义讲就是具备商品属性的艺术作品在社会上流通的行为、过程和场所的统称。

2.艺术市场的特点及现状

艺术作品作为特殊商品,其市场必然有与其他市场不同的属性和特点。一是艺术市场具有公允性,任何个人或团体对艺术品的流通交易中必须按照市场特有的规则进行操作;二是艺术品市场具有时尚性,艺术品市场随着欣赏者和收藏者的兴趣及媒体导向是易于变化的;三是艺术市场具有竞争性,竞争力来自于艺术家及艺术品的共同提升。

当前,中国艺术市场中呈现出国有、民营、外资、合资等各种企业并存的局面,画廊、拍卖行、艺术博览会越来越重视自身在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艺术经纪人在市场中也越来越活跃,收藏品的范围也多角度地扩展,艺术品市场呈现规模化、精品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关的学术研究在市场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面对艺术品交易的日益频繁及其产生的巨大财富,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理性而又务实地分析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基本态势,设立科学而又严谨的发展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法律条文,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呈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此外,一个艺术市场的产生和蓬勃发展要有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基础与外部环境,高校的艺术教育应担当起这一重任。

二、 高校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对接的探索

1.艺术教育的概念及作用

艺术教育是指挖掘和涵育人的艺术文化素质,从而实现意义化生存理想的社会化行为。简单说,艺术教育就是培养艺术认知能力、艺术欣赏能力、艺术文化创造能力、艺术文化传播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艺术文化素养,其主要有促进人的左右脑均衡发展、助于学生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发展人的创造力、提升人的生存质量等多方面作用。

2.高校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对接探索

(1)加快高校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艺术作品都是按照创作作品——参加展出——束之高阁这样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完全没有后续对作品的推广、销售环节,这种思想与方法既不利于艺术的全面发展,又不利于艺术家创造才能的全面释放,更不利于艺术市场的发展。这种观念上的转变首先必须得到艺术教育者的接受才能逐步影响到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全方面的改革与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家生存的价值标准也在商品社会的今天发生转变,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艺术市场的惠泽,利用好这一平台,使艺术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2)推动高校艺术教育体制的改革

艺术市场与艺术教育本身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艺术市场对艺术教育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可以及时敏锐地发现、更新当下的艺术观念、艺术思潮、艺术创造、艺术批评等,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调整高校艺术类培养方案,促进艺术学科的健康有序发展。

以往的艺术教育体制就是单一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的是艺术修为的教育。然而在快节奏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培养艺术大师不再是高校教育的唯一目标,也是很难实现的理想目标,而艺术与技术复合型人才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据估计,全国每年有20多万艺术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在一个容量有限的艺术文化市场中各尽其所、各尽其才,是一个美好而又很难实现的事情,大部分学子迫不得已背离自己所学的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结合艺术市场人才紧缺的现状,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这需要我们按类别培养学生:第一类是艺术作品创造者,界定就是以具有深刻艺术思想、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娴熟的技法展示和具有创造经典艺术作品能力的人。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艺术生源,加之学生的低龄现象和阅历不足,把全部的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是不切合实际的。那么,具有绘画热情,但艺术情感不够丰富的学生如何成为创造艺术的主宰者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在《艺术的涵义》这本书中,奥班恩分析说:“画匠是一个学习过绘画职业的人,一个手艺人。他的职业知识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他们照相般地模仿现实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超越的。……画匠一旦学到了他所掌握的东西后,只有技术上的责任”。虽然奥班恩把画匠缺乏艺术文化的学养和艺术创造性指出来,但也给画匠在技术方面的肯定。所以我们不要按世俗的理念把艺术与技术完全割裂开来,非要分出等级。

在当下艺术市场的牵引下,教育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深圳大芬油画村就是很好的例证。“大芬”已经开始从一个低端复制品产业基地走向原创、中高端艺术品的生产地、集散地和销售市场。所以,顺应市场的发展脉络,当下做一个技巧娴熟的画匠也未尝不可;第二类是艺术作品鉴赏者,就是通过专业艺术学习,能够识别、鉴定艺术品的好坏、价值高低,有敏锐的艺术视角,能对艺术作品予以评析、鉴别、界论,并负责向广大爱好者、艺术欣赏者、艺术收藏家进行宣传。艺术作品的鉴赏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认知能力,其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感官上,要从表象内容上升到理性高度,同时还要独具慧眼,具备发掘判断能力及良好的道德素养。这一类人才培养是艺术市场建立与构成的重要因素;第三类是艺术作品经营者,是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艺术作品的各组成核心要素,大体能区分出作品的质地和档次,并且能够了解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律,作为艺术作品流通的桥梁和纽带,活跃艺术创新市场,提升艺术市场价值,创造品牌,提速发展。一个艺术市场的建立、完善与有效地运转成功与否,艺术作品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必不可少。

总之,在高校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的对接中,教育者应在做好传统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充分认知和运用发挥好教育和市场之间的互动作用,树立市场意识,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艺术市场对人才及艺术产业和产品的需求来调整教育行为,中国的高校艺术教育就一定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增添亮丽色彩。

(注:本文系2010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扶持共建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黑龙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对幼儿教育的渗透研究,项目编号:10E045)

参考文献:

[1]梁玖.新编艺术概论[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3.

艺术教育市场篇4

关键词 动画艺术教育 动画创作设计 市场化

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就是引进市场机制,使相关动画专业的院校在动画艺术教育的整体运行中具有市场特征,实现动画艺术教育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样既能满足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对动画艺术教育的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推动我国动画艺术教育体制改革,拓宽投资渠道,使动画艺术教育投资体制多元化,加快动画艺术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本文拟从我国动画艺术教育的现状出发,谈谈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的必然性及改进发展途径。

一、动画艺术教育发展市场化的必然性

1.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是当下社会语境里的客观要求

纵观行业历程,动画艺术教育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个别知名动画公司内部的培训开始,在70年代后期才在一些综合性艺术学校成规模地开设了动画专业。动画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如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通过对艺术语言的运用,掌握相应的艺术技巧,来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塑造受教育者心灵的目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动画艺术创作的背后一定要有强大的商业环境和市场支撑。动画艺术与一般艺术最大的区别之一是动画艺术具有浓厚的商业性,所以,动画教育要改变常规教育的观念,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育人模式。

现代动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多元化的边缘、交叉学科。从艺术门类角度来说,动画与“影视”是“血缘关系”,有着共同的表达语言和叙事方式;从艺术属性来看,动画属于视觉传达类型,其艺术手法与绘画手法相关;在信息传递上以文学性、多媒体见长,其艺术价值是大众化、原创性的;功能上由欣赏性向实用性扩展;其专业性质上艺术加技术特点日益突出。因此,从动画艺术的各个本质层面分析,它与市场和受众的关联不容忽视。

现今动画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作设计人才,并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动画艺术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普及化发展。大众化、普及化的动画艺术教育是社会、市场的需要,是为未来的动画设计师将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强调的是知识、技能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动画艺术教育的市场化倾向就顺理成章,十分必要。

动画艺术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的提升、效率与效益的提高,都需要一种新的体制和机制来完善,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的发展会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导。

2.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是中国改革深化的趋势所向

改革的深化使人们不再具有长期的、稳固不变的工作保障,下岗、培训、再就业成为人力资源分配的必然过程,工作就业形势的变化促使人们的就业观、价值观发生转变,社会面临屡次的人力资源再分配,这为动画艺术教育的市场化提供了生源市场。

现代动画行业发生的变化,促使动画行业从业人员向综合素质和高知识结构转化,尤其针对担任主创的高端人才更是如此。动画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机遇,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动画产业和动画艺术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动画艺术教育必将走向市场来接受动画专门人才市场和教育市场的选择。

许多动画类专业的增加,加大了动画艺术教育的市场竞争。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教育、科技体制的改革,教育经费由单一投入过渡为多渠道筹集,并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3.wto对我国动画艺术教育市场的影响

wto加入使我国艺术教育市场将面临全面对外开放,国外艺术学校通过优质的教育模式吸引国内学生到国外求学,或是国外艺术教育机构来国内办学,对我国艺术类院校的招生造成很大冲击,而动画艺术教育首当其冲,因为它是高投入高回报学科的代表;另外,加入wto 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加速,国内产业结构将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这将带动动画艺术教育的结构、专业、培养方向也随着调整。而且,民办高校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产生到现在上规模的民办高校已超过三百所,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开设或正在准备开设动画专业,加上国有高校兴办的二级学院,国内动画艺术教育市场不仅要对外开放,还要对内开放,形成民办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发起对国有大学的夹击,而动画艺术教育直接面临第一战场。

持动画艺术教育不能产业化、市场化观点的人,是没有看到动画艺术教育由于其发展而产生质的变化,这种观点将会严重阻碍动画艺术教育的发展。不论是面临的客观形势,还是本身的属性,都要求我国的动画艺术教育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对原有体制进行彻底的革新。只有这样,国有动画艺术教育才能参与市场的竞争,提高质量、效益,优化结构,以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市场机制要求

现代动画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涵盖面十分宽广,包括了二维、三维、网络、多媒体、影视特技、游戏软件、动态广告、漫画创作以及虚拟现实和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等等,是一个艺术加技术的综合性行业。尤其以电视对动画的推动最为重要,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和娱乐形式,占据了城市人口日常生活平均大约1/10以上的时间,也成为年轻人最直接的娱乐和知识获取来源。有资料表明我国现在的动画片需求会达到100万分钟,而需求的增加会带来巨大的商机,行业的繁荣,也带来人才需求的呼声。

动画艺术教育的大众化问题、质量问题从市场的角度看,都是由于动画艺术教育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国民的巨大需求。国家近十年来进行大规模的扩招, 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现有的体制下,扩招已达到了极限,但在动画艺术教育引入市场机制后,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再者,动画艺术教育是一种服务产品,要高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而解决质量问题,不仅要有现代的质量观,还要有科学的质量标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手段。

5.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办学效益才可以求得自身生存,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保证不了质量。师资队伍建设面临人材外流的严重挑战,也面临人员老化、知识老化的挑战,高校必须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职工的待遇,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来吸引优秀人才,师资队伍建设要面对市场,才有可能保证质量。动画类院校必须以自身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以及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等综合实力去竞争,去吸引生源,满足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增强质量意识。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造就人才,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招生和就业是最基本的两个环节,关系到社会市场的供与求,关系到两者的良性循环,关系到国家动画艺术教育的稳步发展。从市场需求的根本出发,结合教育的本质目标,将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会是高校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有效途径。

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动画艺术教育发展速度快、质量高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断地用市场手段去改革动画艺术教育体制,市场化不断地渗入动画艺术教育各个环节和层面,使其成为市场主导型的动画艺术教育。

目前中国动画艺术教育的规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质量标准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都促使我们的教育一定要面向市场,要与市场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必须有新的体制和机制来促进和制约动画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与市场直接联系并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动画艺术教育。

二、动画艺术教育的改进发展途径设想

1.教学要适应市场的需求

动画专业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的社会职能、专业性质和专业技术的进步,要求行业高端人才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高校动画专业应在有限学时内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使动画艺术教育达到人才素质培养要求。

动画艺术教育的内容要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新的知识、技术、工艺、方法与新的思潮相融合,并不断调整教学大纲内容,使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市场需求为目的,注重传授学生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创作设计制作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的能力。及时学习最新的设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向世界顶尖技术靠近的意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市场的需要。

2.准确定位人才市场的需求

要有整体规划,也要各自特色。各个学校要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分工,要根据各校特点建立自己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建立新学科,要根据不同学生来源因材施教。高校动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要有生命力,就要做好市场人才需求的定量分析,将专业设置科学、准确地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要改变目前许多动画专业的设置与人才需求脱节,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的现象。

3.师资队伍的优化组合

努力提高动画教师队伍的知识构成,与企业进行人才流动与引进,进行再教育、创作实践与生产实践。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质高的人员,优化组合师资队伍。为年轻教师创造条件和扩展空间,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师创作设计制作的实践能力。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培训及学习交流,要走出去,多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扩充和更新知识面,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创作设计理念和教学水平。

4.培养市场意识与抗风险能力

培养市场意识是让学生认识市场的特点与需求,有目的地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发展目标,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争取在毕业后能顺利就业。让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有清醒的认识,使其在压力之下产生动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知道要学些什么。

抗风险能力主要包括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预见市场发展的能力,及时拓展甚至转换专业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在紧跟市场的同时,要注意学科教学的规律,从长远的角度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素质和理论修养、完整的知识结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广博的见识。

5.合理安排社会实践

在动画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努力创造一个足以影响学生视觉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并且能自我形成和自我完善的良好的艺术氛围。第二要利用学科优势,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技术基础,以及能自觉进行学科交叉的意识与能力。要重视实践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应设置跨学期或跨年度的创作和实训课程,使学生从低年级起循序渐进地进入创作状态,在实践中完成每阶段的学习目标。同时应探寻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为学生探求实践和接触行业的机会,提高专业认识、创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把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动画产业开发、动画创作设计制作教育、动画创作信息研究等合作研讨和交流,鼓励学生去校外的公司兼职,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从事动画艺术教育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技能和对市场需求敏锐的洞察力。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动画艺术教育应体现多学科的交融,探索动画创作资源和动画创作设计制作表现的多样化,研究艺术与动画创作设计制作、动画创作设计制作与生活、动画创作设计制作与社会、现代科技的关系,体现动画创作设计制作的新价值,动画创作设计制作时尚的新概念、前沿性,使学生了解动画创作设计制作的实质性意义,学会思考,建立创造性的符合人性化的动画创作设计制作思路,增强动画创作设计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李稚田.影视语言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2] 孙立军.我国高等动画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首届中国卡通产业论坛论文集.2002,9

[3] 姜敏.影视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3,1

[4]〔法〕乔治·萨杜尔著.徐昭,胡承伟译.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5] 张慧临.20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艺术教育市场篇5

高职艺术教育是全体国民教育(大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艺术教育范畴内重要而基础的部分。他一方面延续普通九年义务教育及中等艺术教育中对国民艺术素质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又承担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中对高职艺术人才需求的供给和高等艺术研究性人才造就中后备力量输送的责任。高职艺术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效能是与国家整体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的程度相辅相成的。简言之,高等艺术教育作为以给社会提供精神产品的形式,既催生国民素质的整体优化,又推动国家文化力量建设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还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诸多要求。

(一)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客观上对高职艺教的需求“中国崛起”是近年来在各类报刊中出现最多的热门话题,我国经济连续二十八年的快速增长使我们的综合国力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政治与外交影响力逐步扩大,并正在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但作进一步的剖析,正如四月五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专家撰文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发展也存在严重的‘赤’字”。也就是说,我们在物质力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文化吸引力或者说软力量的建设却相应滞后。物质力量与文化力量的不平衡,或者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差距,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正因如此,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才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创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新理念。和谐社会需要文化振兴来实现,因为没有文明与道德,社会就很难和谐;和谐世界也需要向世界传播我国的“和合”思想。两者的结合就是我国文化力量重建的体现。文化力量建设的主阵地是文化教育事业骨干力量的培养,而隶属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各级各类艺术学校和艺术学院则是造就文化艺术人才的摇篮。努力去适应建立“双和社会”新战略理念的需要,加快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充分满足由于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计算机设计技术的广范应用而孵化出大量与艺术相关的新型行业对人才的极度渴求;强力保障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而凸显的广大农村艺术人才市场的供给,是各类高职艺院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所以在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市场保障的双重平台上,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可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二)高职艺教可发展的专业门类高职艺教培养人才就其功能而言其发展可趋向于六大类型:即辅导型、讲台型、创作型、服务与管理型、表、导演型及设计型。各类型又应涵盖若干专业。辅导型人才主要面向城市社区、工矿企业及农村县(市)乡镇、村,为广大的职工、市民、居民、村民服务;从事公众文娱公益活动的组织,群众文化艺术的宣传、辅导及民俗、民间艺术的挖掘、收集、整理等工作。可开设的专业有:群文音乐、群文舞蹈、群文美术、民俗文化、地方戏曲、地方器乐、民间工艺(挑花、编织、刺绣、雕刻、剪纸、扎染、蜡染、泥塑、篆刻年画、陶艺……)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繁荣社区文化生活,急需这样的人才。讲台型人才则是为幼教、中职艺教及“普九”培养艺术师资的。根据国家对幼教、中小学艺教、中职艺教及厂矿、社区艺普的要求,相应开设高级幼师、高师音乐、高师美术、群文艺教等专业,可使文化力量建设的接力棒代代传承。弘扬先进文化,宣传时代主旋律,需要繁荣创作突出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而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则是关键。人民大众呼唤艺术精品,更呼唤创造艺术精品的人。只有量的积累,才可能有质的飞跃;一批批的艺术创作人才的涌现,才是出艺术精品的坚实基础。艺术公关、艺术导游,文博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图书馆管理等专业的开设,能广泛满足市场对服务与管理型艺术人才的需求,而开设歌舞表演、影视表演、声乐、戏曲(京、越、豫、黄梅)演唱、中外器乐(钢琴、小提琴、爵士器乐、管弦乐、二胡、笛子、唢呐、古筝……)演奏、曲艺小品表演、歌舞剧、儿童剧、音乐剧表演,杂技、节目主持、影视及歌舞剧编导等专业,则能赢得整个艺术表、导演市场。满足与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引导国民追求更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和理想的精神世界,既需要艺术精品,更需要展现艺术精品的人。所以无论是艺术服务与管理型的人才,还是艺术表、导演型人才,都能在文化力量建设的大舞台上尽展风流,从而推进高职艺教事业跨越式发展。设计型人才融合的行业与门类十分广泛,尤其是新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范畴与其它行业嫁接出了株株新苗。就专业发展而言,应立足开设艺术品设计、饰品设计、家俱设计、室内装潢设计、广告设计、产品系列包装设计、企业CIS设计、舞台设计、平面媒体及影视动漫设计、环艺设计等十大专业,并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而推陈出新。

二、艺术教育市场的开发

(一)对艺术市场的前瞻性认知思于行前。对艺术市场的开发关键在于认知。重视市场才能分析市场,前瞻性地认知才能做到未雨绸缪。对过去的专业作科学的总结与归纳,对当前的专业作精细的研判,对未来的专业作大胆技术革命与计算机设计技术的普及,使其的预测就是前瞻性认知的内涵。我们从事高职艺教工作的决策者们,认识了市场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了占领市场先机的重要性,科学地进行了决策,就占领了艺术市场开发的主阵地。

艺术教育市场篇6

高职艺术教育是全体国民教育(大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艺术教育范畴内重要而基础的部分。他一方面延续普通九年义务教育及中等艺术教育中对国民艺术素质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又承担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中对高职艺术人才需求的供给和高等艺术研究性人才造就中后备力量输送的责任。

高职艺术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效能是与国家整体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的程度相辅相成的。简言之,高等艺术教育作为以给社会提供精神产品的形式,既催生国民素质的整体优化,又推动国家文化力量建设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还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诸多要求。

(一)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客观上对高职艺教的需求

“中国崛起”是近年来在各类报刊中出现最多的热门话题,我国经济连续二十八年的快速增长使我们的综合国力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政治与外交影响力逐步扩大,并正在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但作进一步的剖析,正如四月五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专家撰文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发展也存在严重的‘赤’字”。也就是说,我们在物质力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文化吸引力或者说软力量的建设却相应滞后。

物质力量与文化力量的不平衡,或者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差距,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正因如此,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才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创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新理念。和谐社会需要文化振兴来实现,因为没有文明与道德,社会就很难和谐;和谐世界也需要向世界传播我国的“和合”思想。两者的结合就是我国文化力量重建的体现。

文化力量建设的主阵地是文化教育事业骨干力量的培养,而隶属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各级各类艺术学校和艺术学院则是造就文化艺术人才的摇篮。努力去适应建立“双和社会”新战略理念的需要,加快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充分满足由于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计算机设计技术的广范应用而孵化出大量与艺术相关的新型行业对人才的极度渴求;强力保障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而凸显的广大农村艺术人才市场的供给,是各类高职艺院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所以在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市场保障的双重平台上,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可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二)高职艺教可发展的专业门类

高职艺教培养人才就其功能而言其发展可趋向于六大类型:即辅导型、讲台型、创作型、服务与管理型、表、导演型及设计型。各类型又应涵盖若干专业。

辅导型人才主要面向城市社区、工矿企业及农村县(市)乡镇、村,为广大的职工、市民、居民、村民服务;从事公众文娱公益活动的组织,群众文化艺术的宣传、辅导及民俗、民间艺术的挖掘、收集、整理等工作。可开设的专业有:群文音乐、群文舞蹈、群文美术、民俗文化、地方戏曲、地方器乐、民间工艺(挑花、编织、刺绣、雕刻、剪纸、扎染、蜡染、泥塑、篆刻年画、陶艺……)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繁荣社区文化生活,急需这样的人才。

讲台型人才则是为幼教、中职艺教及“普九”培养艺术师资的。根据国家对幼教、中小学艺教、中职艺教及厂矿、社区艺普的要求,相应开设高级幼师、高师音乐、高师美术、群文艺教等专业,可使文化力量建设的接力棒代代传承。

弘扬先进文化,宣传时代主旋律,需要繁荣创作突出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而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则是关键。人民大众呼唤艺术精品,更呼唤创造艺术精品的人。只有量的积累,才可能有质的飞跃;一批批的艺术创作人才的涌现,才是出艺术精品的坚实基础。

艺术公关、艺术导游,文博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图书馆管理等专业的开设,能广泛满足市场对服务与管理型艺术人才的需求,而开设歌舞表演、影视表演、声乐、戏曲(京、越、豫、黄梅)演唱、中外器乐(钢琴、小提琴、爵士器乐、管弦乐、二胡、笛子、唢呐、古筝……)演奏、曲艺小品表演、歌舞剧、儿童剧、音乐剧表演,杂技、节目主持、影视及歌舞剧编导等专业,则能赢得整个艺术表、导演市场。满足与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引导国民追求更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和理想的精神世界,既需要艺术精品,更需要展现艺术精品的人。所以无论是艺术服务与管理型的人才,还是艺术表、导演型人才,都能在文化力量建设的大舞台上尽展风流,从而推进高职艺教事业跨越式发展。

设计型人才融合的行业与门类十分广泛,尤其是新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范畴与其它行业嫁接出了株株新苗。就专业发展而言,应立足开设艺术品设计、饰品设计、家俱设计、室内装潢设计、广告设计、产品系列包装设计、企业CIS设计、舞台设计、平面媒体及影视动漫设计、环艺设计等十大专业,并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而推陈出新。

二、艺术教育市场的开发

(一)对艺术市场的前瞻性认知

思于行前。对艺术市场的开发关键在于认知。重视市场才能分析市场,前瞻性地认知才能做到未雨绸缪。对过去的专业作科学的总结与归纳,对当前的专业作精细的研判,对未来的专业作大胆技术革命与计算机设计技术的普及,使其的预测就是前瞻性认知的内涵。我们从事高职艺教工作的决策者们,认识了市场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了占领市场先机的重要性,科学地进行了决策,就占领了艺术市场开发的主阵地。

(二)顺应市场与引导市场

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按市场的规律办事,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在艺术市场的开发中,同样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去及时准确地捕捉市场的变化。既着眼于相对稳定的市场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巩固,又抓住可能出现的新的市场的契机,引导并促进人们对精神产品的消费;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中,真正做到贴近市场、顺应市场、引导市场并最终驾驭市场。

(三)开发艺术教育市场的措施

建立信息网与数据库。信息是成功之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在艺术人才市场的开发上,及时准确地获得各类信息,才能为后续的工作垫定方向。

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联姻。市场千变万化,同行竞争日趋激烈,院校间、院企间采用科学的协作模式才能双赢。在高职艺术教育的运作中,“订单式”办学模式(以需求定供给),行之有效科学合理。但“供”“求”双方不能仅限于一纸“合同式”的了解,而应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联姻。彼此间有了深深的吸引,深深的情感,深深的需求,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事业联盟。

艺术教育市场篇7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市场机制的成熟与完善,科技教育文化已经完全融汇到经济一体化当中,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成为探讨的话题。国内艺术与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学生每年数以万计,其中大中专毕业生,这主要是在广告,包装设计和室内外装饰设计等行业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大多承担着室内外环境设计与施工,广告行业的人才培养任务,但在职业教育中的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与生产能力的经济需要相缺乏,艺术设计教育的高职院校之间的差距市场经济之间的互动。然而现代产业需要的是知识面广泛,能力强、适应能力优等各方面的素质,而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角色转换过慢,是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无法操作,能力偏低,实践操作非常薄弱,职业能力素养相对较低。因此,找到合适的科学的改革,艺术和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合理的互动方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市场经济、互动

一、高等职业的的作用

高职教育的培训与其他教育不同。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的主体,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扮演者特殊的角色,和培训机构有着不同的地方。培训是由社会上的机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专门的训练。英文training也说明培训是一项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而教育是由教育机构有计划和有目的的培养活动,是传递社会经验的手段,是培养人的一种现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类型是不同的,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类型的鲜明特点,然而职业培训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活动。职业培训是按照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对需要培训的人员进行训练,根据学员的身份进行训练。

二、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几年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依据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学院的“六双”人才培养模式,并采取“123”人才培养运行形式,即:“1”,是指紧紧围绕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的“1条”主线。“2”,是指采取校内、校外“2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3”,是指“3个”阶段层次,第一阶段是在校内的四个学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把学生的理论知识打扎实,动手的操作能力有稳步的提升;第二阶段是实训阶段,参考真实项目案例,结合项目进行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第三阶段是就业前的实习阶段,通过到实习公司和企业进行学习,获得较为真切感受的经验,让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2)实行“一专业、多方向”培养。

根据专业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实行“一专业、多方向”培养。即在前四学期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过程中,对于职业能力通用的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知识模块满足不同学习者需要,构筑专业基本能力平台;第四学期末集中2个月实行“一专业,多方向”培养。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艺术人才的互动性

互动模式是市场经济产生后最经常使用的词语,大的范围包括社会运行的领域,如生产、物流和消费。小的范围指的是人民的日常生活起居等。

1)实现教的互动。

教育目标的培养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实现国家教育总目标需要进行探索。目前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符合社会需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设。1

2)实现学的互动。

培养良好的创意思维是高职艺术设计的教育核心思想。在原有的教育理念限制了创造思维的培养。创新艺术设计具有一定批判性,灵敏度、流畅度和原创性是它的主要特点。“灵敏度”是指具有某种敏锐的观察能力,洞察事物的分析能力,从专业的视角,去分析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原创性”是指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的创造活动,没有抄袭和模仿。

3)实现研的互动。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生产、建设和管理的应用人才。因此离不开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实现校企合作,充分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创造出具有模范式的实习基地有校内和校外两种方式。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过门石,校外实习基地的有效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有着强化的作用。

4)互动的形式。

在当下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的全面化中,高职教育要符合国际标准,找准发展的形式。糟糕的设计、抄袭和雷同的设计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更会带来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恶性循环的结果就使得设计水平下滑。高职艺术设计人才要加强危机意识,建立起良性循环模式。只有这样,发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才符合国际教育的发展潮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高职教育道路。2①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是简单的双证重复性的叠加,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界定为: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一是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二是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实训活动。所以只有教师具有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提升,才能名副其实的建设双师队伍,对于学院的发展起到真正的帮助。②产、学、研一体化。产、学、研深入整合。目前高职设计教育忽视高职教育的社会属性,忽视了专业领域的研究,忽视了新科技的方面。在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方面显得尤为不足。高职设计教育的培养教育不能直接服务于市场经济。要加强之间的有效链接,建立于经济密切的横向关系。建立合作办学机制,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就能实践操作。让学生的作品和成果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着眼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向着“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然选择。随着信阳经济的快速崛起和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艺术设计要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形成互动。信阳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着眼于实际,并关注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探索符合学校和社会的各面的需求,调整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和结构,适应新的学生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手法,打造一个适合市场经济的产、学、研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具有学校型和社会型的综合素质团队,通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探索多样化的管理方式,解决高职与市场的互动关系,在教学中更加有针对性,为市场经济的快速腾飞注入新鲜的活力。

作者:翟翌辉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3.

[2]杨民助.大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2008-06.

艺术教育市场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市场经济、互动

一、高等职业的的作用

高职教育的培训与其他教育不同。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的主体,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扮演者特殊的角色,和培训机构有着不同的地方。培训是由社会上的机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专门的训练。英文training也说明培训是一项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而教育是由教育机构有计划和有目的的培养活动,是传递社会经验的手段,是培养人的一种现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类型是不同的,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类型的鲜明特点,然而职业培训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活动。职业培训是按照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对需要培训的人员进行训练,根据学员的身份进行训练。

二、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几年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依据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学院的“六双”人才培养模式,并采取“123”人才培养运行形式,即:“1”,是指紧紧围绕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的“1条”主线。“2”,是指采取校内、校外“2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3”,是指“3个”阶段层次,第一阶段是在校内的四个学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把学生的理论知识打扎实,动手的操作能力有稳步的提升;第二阶段是实训阶段,参考真实项目案例,结合项目进行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第三阶段是就业前的实习阶段,通过到实习公司和企业进行学习,获得较为真切感受的经验,让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2)实行“一专业、多方向”培养。

根据专业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实行“一专业、多方向”培养。即在前四学期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过程中,对于职业能力通用的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知识模块满足不同学习者需要,构筑专业基本能力平台;第四学期末集中2个月实行“一专业,多方向”培养。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艺术人才的互动性

互动模式是市场经济产生后最经常使用的词语,大的范围包括社会运行的领域,如生产、物流和消费。小的范围指的是人民的日常生活起居等。

1)实现教的互动。

教育目标的培养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实现国家教育总目标需要进行探索。目前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符合社会需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设。

2)实现学的互动。

培养良好的创意思维是高职艺术设计的教育核心思想。在原有的教育理念限制了创造思维的培养。创新艺术设计具有一定批判性,灵敏度、流畅度和原创性是它的主要特点。“灵敏度”是指具有某种敏锐的观察能力,洞察事物的分析能力,从专业的视角,去分析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原创性”是指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的创造活动,没有抄袭和模仿。

3)实现研的互动。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生产、建设和管理的应用人才。因此离不开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实现校企合作,充分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创造出具有模范式的实习基地有校内和校外两种方式。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过门石,校外实习基地的有效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有着强化的作用。

4)互动的形式。

在当下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的全面化中,高职教育要符合国际标准,找准发展的形式。糟糕的设计、抄袭和雷同的设计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更会带来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恶性循环的结果就使得设计水平下滑。高职艺术设计人才要加强危机意识,建立起良性循环模式。只有这样,发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才符合国际教育的发展潮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高职教育道路。①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是简单的双证重复性的叠加,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界定为: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一是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二是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实训活动。所以只有教师具有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提升,才能名副其实的建设双师队伍,对于学院的发展起到真正的帮助。②产、学、研一体化。产、学、研深入整合。目前高职设计教育忽视高职教育的社会属性,忽视了专业领域的研究,忽视了新科技的方面。在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方面显得尤为不足。高职设计教育的培养教育不能直接服务于市场经济。要加强之间的有效链接,建立于经济密切的横向关系。建立合作办学机制,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就能实践操作。让学生的作品和成果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着眼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向着“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然选择。随着信阳经济的快速崛起和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艺术设计要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形成互动。信阳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着眼于实际,并关注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探索符合学校和社会的各面的需求,调整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和结构,适应新的学生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手法,打造一个适合市场经济的产、学、研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具有学校型和社会型的综合素质团队,通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探索多样化的管理方式,解决高职与市场的互动关系,在教学中更加有针对性,为市场经济的快速腾飞注入新鲜的活力。

作者:翟翌辉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3.

[2]杨民助.大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2008-0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