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8篇

时间:2023-10-27 11:04:02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篇1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 伸缩缝 结构设计标准

2002 年由建设部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发了一系列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技术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审查施工图发现,在若干问题上易出现偏差, 特此针对这些问题作出说明和建议。下文分几个方面对问题进行阐释。

一、关注给水排水工程结构特征及其应用标准

国家标准与协会标准的应用根据我国1989 年颁发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实施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类标准。强制性标准主要是针对: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环保方面。推荐性标准的对象是纯技术性的,相当于国外的学术团体标准。 制订这些技术标准都经过科学论证和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极大地解脱设计人员的自我探索精力,很少有人会弃之不用而甘冒风险。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完全不同于民用建筑结构也不同于水工结构。据此,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需要有一系列针对性强的设计标准。自20世纪70 年代原国家建委和建设部开始组织制定这方面的设计标准和相应的施工验收标准。需要强调的是对管道进行结构设计,不能只按产品标准随意选用,需通过结构设计核算后,选定合适的产品。

总之,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应按本系列的标准执行,除在系列标准中说明引用其他标准外,一概避免混用民用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

二、 保证结构耐久性的措施

1. 材料:配制混凝土的水泥品种、水灰比的控制、 碱含量的限定、 强度等级、 抗渗和抗冻等级等要求。

2.构件截面设计:①按弹性体系,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②对中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的构件,需按抗裂度核算,不允许裂缝出现;③对于受弯、大偏心受拉或压的构件,要以控制裂缝宽度进行核算,避免构件内钢筋在开裂部位加剧锈蚀,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3.构造措施:钢筋净保护层厚度的最小值规定;提高构件均匀碳化过程的时间;敞口水池顶端设置加强筋、超长池壁设置变形缝及纵向每侧温度筋的最小配筋率。

三、裂缝宽度计算式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式,在2002年颁发的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系列标准中,仍引用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 84 中的公式。应用此项公式的计算结果以及对受弯、大偏拉、大偏压的衔接计算,与民用建筑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1中的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不相等同,后者通常要大些。所以,应该充分注意到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的重要性,而且钢筋的配置量取决于裂宽的限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是难度很大的,由于影响因素众多,根据现有的试验数据,不裂缝间距,裂缝宽度的离散性一般都很大,若要由此建立一个较精确的计算式是现实的。对此,英国bs8110标准中已给予充分的表叙,其用词为assessment(估计),区别于其他条文中的calculation。据此,对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还应立足于与工程实践的适应性。

四、关于闭水试验工况

对于贮水构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均需考虑闭水试验工况。主要是针对地下式水池的闭水试验工况,规范规定在强度核算基础上还应进行限制裂缝宽度核算。争议之处,并不在于是否需要核算裂缝宽度,而是在对应的计算式中,裂宽发展的时间效应系数取1 8是否合适。从试验角度,裂缝宽度大部分在不长的时间内形成,在闭水试验的几天时间内,裂缝开展已大部分形成。尽管从理论上可以取小于1 8 的系数,但具体取值尚难以定量。目前只能取1 8 ,待积累经验后,再作完善。

五、关于变形缝的设置与外加剂的应用

对盛水构筑物而言,体量大,在混凝土浇筑成型过程中, 由于水化热的影响经常导致池体开裂,据此规范提出设置变形缝的要求。如英国bs 标准中列有详尽的规定。在国内盛行混凝土的配制中,常以外加剂替代变形缝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为此,《规范》提出了应用的条件,强调了工程实践经验。这里的涵义是多方面的。

不能简单地认为掺入外加剂是灵丹妙药,可以妥善解决池体开裂现象,工程实践已反映了多起构筑物施加外加剂后仍然出现墙体开裂的状况。对此,应该明确《规范》首先强调的是设置变形缝,通常只是在结构上处理比较困难时,才考虑掺加外加剂扩大以变形缝间距,且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间距的两倍。

变形缝处若施工不佳会渗漏水的说法,显然是不合理的。首先,如果施工质量不佳,不论在任何部位都是不能允许的;其次是现行的变形缝构造并不是很复杂,不难保证施工质量。

六、矩形盛水构筑物的角隅应力应予重视

矩形盛水构筑物的墙体拐角处,不论墙体是竖向单向受力还是双向受力,均将受到由于相邻墙体约束引起的弯曲应力,以及相邻墙体传递的边缘反力。从近两年施工情况来看,一般对相邻墙体传来的边缘反力易遗漏。尤其是对于中隔墙,通常视为不受力,实际上其端部要承受与之相连两侧墙体上的边缘反力,应以控制开裂核算。

七、结语

本人根据给水排水结构设计规范和已建工程较经验,提出了一些有关意见和建议,以供同行参考。希望大家在施工过程中多注意积累实践经验,注意细节问题,并加以总结。其目的是使结构设计更加完善,提高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编制组.《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s]

[2]胡德鹿.新规范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j].工程建设标准化,2005年第2期

[3]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构建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s]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篇2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 伸缩缝 结构设计标准

2002 年由建设部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发了一系列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技术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审查施工图发现,在若干问题上易出现偏差, 特此针对这些问题作出说明和建议。下文分几个方面对问题进行阐释。

一、关注给水排水工程结构特征及其应用标准

国家标准与协会标准的应用根据我国1989 年颁发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实施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类标准。强制性标准主要是针对: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环保方面。推荐性标准的对象是纯技术性的,相当于国外的学术团体标准。 制订这些技术标准都经过科学论证和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极大地解脱设计人员的自我探索精力,很少有人会弃之不用而甘冒风险。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完全不同于民用建筑结构也不同于水工结构。据此,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需要有一系列针对性强的设计标准。自20世纪70 年代原国家建委和建设部开始组织制定这方面的设计标准和相应的施工验收标准。需要强调的是对管道进行结构设计,不能只按产品标准随意选用,需通过结构设计核算后,选定合适的产品。

总之,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应按本系列的标准执行,除在系列标准中说明引用其他标准外,一概避免混用民用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

二、 保证结构耐久性的措施

1. 材料:配制混凝土的水泥品种、水灰比的控制、 碱含量的限定、 强度等级、 抗渗和抗冻等级等要求。

2.构件截面设计:①按弹性体系,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②对中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的构件,需按抗裂度核算,不允许裂缝出现;③对于受弯、大偏心受拉或压的构件,要以控制裂缝宽度进行核算,避免构件内钢筋在开裂部位加剧锈蚀,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3.构造措施:钢筋净保护层厚度的最小值规定;提高构件均匀碳化过程的时间;敞口水池顶端设置加强筋、超长池壁设置变形缝及纵向每侧温度筋的最小配筋率。

三、裂缝宽度计算式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式,在2002年颁发的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系列标准中,仍引用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 84 中的公式。应用此项公式的计算结果以及对受弯、大偏拉、大偏压的衔接计算,与民用建筑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1中的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不相等同,后者通常要大些。所以,应该充分注意到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的重要性,而且钢筋的配置量取决于裂宽的限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是难度很大的,由于影响因素众多,根据现有的试验数据,不裂缝间距,裂缝宽度的离散性一般都很大,若要由此建立一个较精确的计算式是现实的。对此,英国BS8110标准中已给予充分的表叙,其用词为Assessment(估计),区别于其他条文中的Calculation。据此,对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还应立足于与工程实践的适应性。

四、关于闭水试验工况

对于贮水构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均需考虑闭水试验工况。主要是针对地下式水池的闭水试验工况,规范规定在强度核算基础上还应进行限制裂缝宽度核算。争议之处,并不在于是否需要核算裂缝宽度,而是在对应的计算式中,裂宽发展的时间效应系数取1 8是否合适。从试验角度,裂缝宽度大部分在不长的时间内形成,在闭水试验的几天时间内,裂缝开展已大部分形成。尽管从理论上可以取小于1 8 的系数,但具体取值尚难以定量。目前只能取1 8 ,待积累经验后,再作完善。

五、关于变形缝的设置与外加剂的应用

对盛水构筑物而言,体量大,在混凝土浇筑成型过程中, 由于水化热的影响经常导致池体开裂,据此规范提出设置变形缝的要求。如英国BS 标准中列有详尽的规定。在国内盛行混凝土的配制中,常以外加剂替代变形缝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为此,《规范》提出了应用的条件,强调了工程实践经验。这里的涵义是多方面的。

不能简单地认为掺入外加剂是灵丹妙药,可以妥善解决池体开裂现象,工程实践已反映了多起构筑物施加外加剂后仍然出现墙体开裂的状况。对此,应该明确《规范》首先强调的是设置变形缝,通常只是在结构上处理比较困难时,才考虑掺加外加剂扩大以变形缝间距,且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间距的两倍。

变形缝处若施工不佳会渗漏水的说法,显然是不合理的。首先,如果施工质量不佳,不论在任何部位都是不能允许的;其次是现行的变形缝构造并不是很复杂,不难保证施工质量。

六、矩形盛水构筑物的角隅应力应予重视

矩形盛水构筑物的墙体拐角处,不论墙体是竖向单向受力还是双向受力,均将受到由于相邻墙体约束引起的弯曲应力,以及相邻墙体传递的边缘反力。从近两年施工情况来看,一般对相邻墙体传来的边缘反力易遗漏。尤其是对于中隔墙,通常视为不受力,实际上其端部要承受与之相连两侧墙体上的边缘反力,应以控制开裂核算。

七、结语

本人根据给水排水结构设计规范和已建工程较经验,提出了一些有关意见和建议,以供同行参考。希望大家在施工过程中多注意积累实践经验,注意细节问题,并加以总结。其目的是使结构设计更加完善,提高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编制组.《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S]

[2]胡德鹿.新规范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J].工程建设标准化,2005年第2期

[3]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构建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S]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篇3

【关键词】结构耐久性 给排水工程 使用的年限 施工质量

一、结构耐久性的重要作用

土木工程特别是排水工程的设计中,结构的耐久性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在环境作用确定的一定条件下,构件可以在使用年限范围内保证安全性,稳定性和适用性的能力。包括化学腐蚀等因素。结构耐久性的对排水工程来说至关重要,它会对工程有着特别严重的影响。甚至对社会来说,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对于公共工程的日常运行都有着长远意义。

给排水结构的构筑物一般都是埋在地下,比如各种水厂,水泵等,所以经常能够直接接触地下水,虽然混凝土的耐久性很好,但是它作为给排水结构的建筑材料,也不能经受地下水和其他化学物品的长时间侵蚀,那使它的性能大幅度下降,并使它的使用年限大大降低,安全性也没有了保障。

二、结构耐久性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设计理念

如今,人们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认识不强在各个行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强度和耐久性都是混凝土结构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但是很多人设计工程的时候只注重强度,而对于耐久性却缺乏认知。也不会根据实际状况采取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据调查,一般情况下,工业建筑的使用寿命为25-30年,在恶劣环境下只有15-20年,民用和公共的建筑在使用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在50年以上,可是室外的露天构件由于环境相对较差,寿命仅有30-40年。更加严重的是桥梁等其他基础设施工程,因为混凝土上面的保护层稀薄,很快就会出现腐蚀,开裂等现象。海港和码头的混凝土十年左右就会因为开裂而进行大规模整修。据统计,到1998年有743座因侵蚀被损坏的铁路和隧道,是总数的13.2%。从八十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建立污水处理厂,可是大多都没有达到50年就被腐蚀而无法使用。构筑物的保护层脱落侵蚀是普遍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工厂还因此导致停产。比如,有一个北方的污水厂在2003年建立,因为设计人员对混凝土被地下水侵蚀的状况考虑不周,导致污水厂不到五年就被硫酸严重破坏而无法正常使用,工程被迫停水加固,损失很大。天津开发区仅仅在半年时间就出现了严重的混凝土开裂现象。

2.设计的规范有待改善

给排水工程耐久性目前的主要规范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工业建筑物防腐蚀设计规范》等,而《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是最主要的规范,它没有主要阐述耐久性的要求,而是在其他材料、构造规定等其他方面做了详细的要求,没有说明环境和使用年限这些重要的因素,表达不是很明确。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在环境类别划分以及耐久性要求上却有一些不同,导致很多设计人员不知应该怎样适从,造成了诸多不便。

三、对于耐久性的设计提出的建议

最根本的要提高设计人员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认知程度,在实际工程中对结构耐久性重视起来。要意识到,不但要提高强度,结构的耐久性也同样重要。在设计中要对工程结构进行详细精确的计算和测量,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在结构耐久性方面也要做好充足的设计。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结构的耐久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使用的年限

一定条件下,用混凝土建造的建筑使用寿命应该在50-100年。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规定,房屋和其他建筑物使用寿命应该是50年,重要建筑和纪念性建筑应该是100年。但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给出了房屋等建筑的使用寿命,可在排水构筑物等建筑上面没有提及使用寿命。但是通过其他行业的标准规范,排水结构的使用寿命应该为50-100年,至少不能少于50年。现在各种建筑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排水行业作为投资的主体,越来越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着,而混凝土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应当越来越被政府重视,所以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应当在50年以上。还应该在合约中规定,特许经营期结束之后要对使用年限重新限定。

2.环境的类别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都对环境的类别进行了分类。在2010年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把环境类别分成“一、正常的室内环境;无侵蚀环境;二、潮湿的室内环境,非寒冷的露天环境;三、干湿环境,严寒的露天环境;四、水位变动的冬季或严寒环境,湿冷环境;五、海水环境;六、盐渍土环境;七、受侵蚀影响的环境”一共七个类别。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环境上面的分类却与之不同,有一般环境,氯化物环境等五类,并且还在腐蚀程度上做了划分,一共有轻微到严重等六个等级。给排水结构因为长期与水接触,构件经常会收到液体的腐蚀或者是地下水及其他外界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只是在普通混凝土上面做了规范,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对于排水设施的环境类别划分才是合理的,它除了在环境类别上做了分类以外,还对侵蚀程度做了六个等级上的划分,所以更加规范化。还有一些配合之间脱节的现象,这些在设计中不是很容易被察觉到。大多数情况下,工艺专业只提供尺寸,外形等条件,但是对于腐蚀情况并不是很关心,结构专业同样也不注重这一点。这样一来,可能被腐蚀的混凝土会误认为安全而投入使用,对今后的工厂正常运作埋下安全隐患。在工业污水比率较高的工厂中,这种安全隐患能够更加的凸显出来它的可怕性。所以,《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中应该在以后的整编中在这些方面做一定的要求,使其更加全面和规范化。

3.混凝土的结构要求

混凝土的抗冻等级等诸多方面上都属于结构耐久性设计的要求范围。在《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中,这些方面只做了简单的阐述,没有详细的给出各种环境中材料的要求。而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给出了各种环境下乃求性的要求,但是抗冻和抗渗方面应当遵从《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混凝土构造的要求有很多方面,关于保护层和裂缝宽度的要求在《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的6.1.3和5.4.3都有详细的规定,可是还是没有在不同环境下时的要求,但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有着相关规定。

4.施工的质量

在建筑中,施工质量对耐久性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检测材料保护层的厚度,良好的保养措施都对耐久性至关重要的因素。《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都没有对其进行规定和要求,《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及验收规范》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虽然是常规规范,可是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有一些特殊的附加要求,在施工质量上可以作为耐久性的设计参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耐久性作为排水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施工要求,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很多行业把其作为重要的行业规范来执行。排水工程是我国环境建设上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如果《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中能对耐久性和更加深入的规定和要求,使其更加规范化,这更会引起国家工程结构耐久性的设计高度重视,并且对排水工程的发展也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排水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篇4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 构筑物设计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其构筑物设计也是关系到给排水工程能否充分发挥效能的重要前提。因此为了寻求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构筑物设计。

当前城市的建筑规模与人口规模急速膨胀,城市原有基础设施的软肋逐渐暴露出来。加之近年来频繁的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涝更是为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考验。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带成的积水就使城市道路交通陷入困境,甚至导致部分城市路段瘫痪。因此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构筑物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整体规划与实践层面对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从整体规划层面看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构筑物设计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规划设计是宏观层面对其构筑物设计的总体要求,它对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规划;在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因此它要求我们在进行构筑物设计的时候也要有宽阔的眼界视野与系统创新的思维。

在对构筑物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规划,按照承载力的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进行计算,根据需要分别采用作用的基本组合、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基本组合采用的作用是设计值,即作用的标准值乘以相应作用分项系数;标准组合采用的作用为标准值;准永久组合采用的作用是作用的准永久值,即作用标准值乘以相应作用的准永久值系数。对每一种组合均需考虑多种工况,通过计算确定构件截面的最不利受力状态(应力、应变、变形等)。同时核算的工况也要应该结合构筑物的运行功能、敷设条件(地上、地下等)、结构形式(水塔、沉井、盾构等)、施工方式(先浇、预制装配、开槽或不开槽等)、环境条件(温度作用、地面或地下水、浪压力等)等综合考虑确定。

另外,在构筑物管道设计中推广新管材,不仅适应了构筑物设计的要求,也符合市政给排水工程对环保、技术等的规划。在给排水工程中可以推广PCCP管、PVC-U管、PE管、聚丙烯(PP)等新型塑料复合管材,这也正符合了国家以塑代钢的政策。同时管道摩阻小、排水量大、重量轻、施工方便,也受到业主及施工方的一致欢迎。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施工造成管道变形超标的问题,应确保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回填质量,必须分层夯实,使其密实度能够达到9 5%以上。

二、从功能作用层面看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构筑物设计

目前,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构筑物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按照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所处的特定运行环境条件,在设计构筑物时,除了要考虑到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即强度、稳定、抗裂度和裂缝宽度控制等)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功能作用的长久发挥即保证其耐久性与抗震性。

(一)构筑物设计时的所要考虑到的耐久性措施

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中的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考虑抗冻融作用时,不得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骨料应级配良好,水灰比不应大于0.50;对现浇混凝土内宜掺加补偿收缩膨胀剂;通常由明矾石、硫氯酸钙、氧化钙等类型膨胀剂;膨胀剂的掺加量最好不要超过水泥用量的12%;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应控制每立方米混凝土内的碱含量不超过3kg。

其次,给水排水工程的构筑物和现浇的混凝土管道,运行中都将承受一定的水压。因此抗渗是水利工程中构筑物的必要要求。其中混凝土本身就应具有抗渗性能,也可以通过混凝土掺入适量的膨胀剂来填塞混凝土中的孔隙。

再次,混凝土应具有抗冻性能。对于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一3℃地区的无保温措施的构筑物,混凝土本身应具有一定的抗冻性能。为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通常可在混凝土中渗加引气剂,混凝土内的含气量控制在3%-5%。

(二)构筑物设计时的所要考虑到的抗震性措施

1.对结构的抗震验算,应设定合理的计算简图和地震作用传递路线。

2.将大型构筑物划分成多个单元时,每个单元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对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的薄弱部位,应采取加固措施。

3.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应避免剪切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压馈先于钢筋屈服、钢筋锚固先于构件破坏。

4.钢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应防止局部或整体失稳。

5.构件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三、从技术实践层面看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构筑物设计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项目,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诚实人们的住行生活,构筑物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轻者给人们带来烦恼,重则浪费资源。因此在给排水的构筑物设计时,要紧密结合施工技术与实践考虑衔接问题,结合以往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严把质量关、技术关,从根本上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近年来,一方面水工艺要求设计的水工构筑物长度已远超过规范间距,另一方面随着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的改进,又为超长水工构筑物不设缝、少设缝提供了可能。因此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时要根据地基、气温等工程情况,考虑是否设缝及施工方法,认真进行计算并采取适当设计措施。

在对构筑物进行设计时,设计者应尽可能采用无缝设计以满足施工的连续性及减少施工难度。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详尽收集有关资料,针对地基软硬及温差大小,选择伸缩缝的间距。一般水池壁厚≤500ram时,设计不考虑水池热的影响,主要考虑施工阶段的最不利温差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当量温差,保证由于综合温差对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与混凝土相应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之比值符合安全要求,按此条件复核设计假定的伸缩缝间距是否满足。最不利温差一般可采用混凝土入模温度或浇筑时气温与混凝土达到稳定时温度之差。当构筑物及时填土时,由于地下温度一般常年变化不大,混凝土达稳定时温度可近似取当地年平均温度;但如果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可能要越冬后才能回填时,混凝土达到稳定时温度应取当地月平均最低温度。对设计考虑设置伸缩缝情况,建议伸缩缝从基础垫层就断开,这样计算底板伸缩缝间距时,基底土对混凝土底板的约束系数Cx值才切合实际。

另外,当设计较长矩形水池时,设计可采用后浇缝或UEA加强带等施工方法来减少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当量温差及不利温差。后浇缝的设置可避免部分不利的施工前阶段温差及混凝土前期收缩产生的当量温差,从而增大了构筑物伸缩缝的允许间距。考虑施工的难度,建议设计在后浇带垫层混凝土上设置凹槽,这样方便后期后浇带的清理,杂物等可弃置于四槽,冲洗也方便。当设计采用UEA加强带做法时,依靠加强带混凝土较大的膨胀应变,补偿两侧混凝土的温差应变。设计可通过对UEA掺量的调配,补偿混凝土的收缩,使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0,同样达到增大伸缩缝的允许间距目的。

参考文献

1、林佩燕.对话教学: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新理念[J].教育评论,2003(3).

1、刘明.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07(9).

2、张文颖.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监理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2009(5).

3、罗水金.浅谈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问题分析[J].四川建材,2007(8).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篇5

【关键词】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discuss several common problems in structural design

guo wei-wei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of shanxi jincheng jincheng shanxi 048000)

【abstract】there are many elements of design, specification does not make specific provisions, or provisions of clauses is not comprehensive, so that structural designers is easy to overlook.

【key words】structural design; common problems; discuss

结构设计中有许多内容,规范未作具体的规定,或规定的条文不全面,使结构设计人员很容易忽视。以下为本人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供同行们做结构设计时参考。

1.不上人屋面活载取值问题

平时会经常遇到不上人屋面因落水管堵塞而积满水,又没人疏通,这积水何载也不能忽视。如不上人屋面女儿墙高700mm,若积满水,荷载为0.7x10=7kn/m2。而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4.3.1条中规定不上人屋面活载取值仅为0.5 kn/m2。可见实际产生的荷载与设计规定的荷载相差较大。结构设计若按7 kn/m2考虑,那又给业主带来很大的浪费。为此,本人建议建筑设计人员在不上人屋面女儿墙根部50mm处增设泄水管,万一落水管堵塞,能及时排除屋面的积水。若能采取上述措施,按荷载规范要求,不上人屋面活载仍按0.5 kn/m2设计。对上翻边雨篷也可采取上述措施以确保结构设计不考虑积水荷载。

2.卫生间荷载取值问题

在图纸审查中有人提出,对于有分隔蹲厕的卫生间活载应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中规定的8 kn/m2值进行设计,本人认为不妥。如今的卫生间隔板在建筑设计中都是采用木质板、塑料板或复合板,而非以前的预制水磨石板或砖砌体,因而只考虑蹲坑的重量就可以了。蹲坑一般抬高150mm,采用1:6水泥焦渣垫层(容重为14 kn/m3),垫层荷载为0.15x14=2.1 kn/m2,该荷载为局部荷载,又非全开间荷载,且应按恒载考虑。结构设计时可按原楼面恒载加上该部分抬高所增加的荷载就可以了,活载仍旧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4.1.1条中规定的2.0 kn/m2计取,这样比较合理。

3.后浇带问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1.1条中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5m,而9.1.3条则规定当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或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增大。这两条使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较难把握。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后究竟应控制房屋长度多少而不至于产生裂缝等不良现象呢?本人认为这取决于各地区的温差和施工条件以及采取的措施等等因素。按照温州地区的经验,在55m~70m以内时,采取设置施工后浇带及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而不设置伸缩缝,这在本人长期的工程实践中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多个工程均未产生较大的裂缝。当然,具体过程还应通过有效的分析或计算,慎重考虑多种不利因素,确定合理的伸缩缝间距。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梁柱配筋进行概念上的调整,规范也规定当增大伸缩缝间距时尚应考虑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首先是长向板钢筋应双层设置,并适当加强中部区域的梁板配筋,中部区域温度应力显然是比较大的。当框架结构超过70m时,本人认为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才能不设置伸缩缝,譬如说采用预加应力,掺入抗裂外加剂等等。如果对超长结构,不能有效的分析清楚受力情况,本人建议还是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毕竟建筑上设缝只要处理得当还是不影响美观的。

4.板面设置温度应力筋问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0.1.9条规定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什么区域属于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区域?本人认为对于规则较短的建筑物我们可以在各楼面边跨及屋面层设置相应的温度应力钢筋,而对于超长结构,则建议在超长结构的长向均应设置双层钢筋。其余部位则可因人而异,功能重要的区域设置。

5.钢筋砼水池保护层问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2.1条规定,板、墙在二a类环境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第6.1.3条规定与水、土接触或高湿度保护层厚度为30mm,与污水接触位35 mm,《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第7.1.2条规定与此相同,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4.1.6条规定防水混凝土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本人以为钢筋砼水池砼保护层应按《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进行设计,而地下室等重要的建筑物则要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设计。

以上是本人在结构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的理解,难免有片面性。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应以规范为依据,以概念设计为补充,不断总结,使我们的设计更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4]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篇6

关键词 高层建筑,人防设计特点,给排水设计,通风设计,消防设计

Abstract: Due to the high-level basement of the building of civil air defense construction projects with its specificity, the increasing application of the basement of civil air defense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article aims to correct implementa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 basement of civil air defense construction process should be performed such as water supply drainage systems, ventilation systems and fire protection design, carried out a detailed statement;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some experience of the relevant case presented some of the common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civil air defense design features, drainage design, ventilation design, fi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大多高层建筑物根基掩埋深度较大,考虑到合理充分利用地下建筑空间的影响,地下室的人防工程建设必然成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逐渐提高,许多民用的地下车库也被设计成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建筑,换言之,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人防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建筑物结构空间设计的关键组成环节,这要求建筑工程师人员要对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环节灵活掌握。

由于地下室人防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设计者往往会忽略某些关键部分,从而对人防建设的概念和设计方案存在较多误读和不清晰。本文通过总结多年来地下室人防建设的结构设计经验,就高层建筑地下室人防建设的给水、 排水、 通风、消防系统设计三个方面阐述下本人心得体会。

1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特点

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人防建设不同于地面上高层建筑,因此在地下人防建设结构设计时要充分兼顾地上民用建筑管道等的设计,例如,《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的第3.1.6条[1]规定:与地下人防建设无关的任何管道,都不应该透过人防地下室的围栏结构,因特殊情况必须穿过地下室顶部结构时,只能让给排水、空调等管道(公称外径小于75厘米)通过。而且,任何穿过防空地下室的管道设施都必须进行防护密闭处理。以上规范均是地下室人防建设工程的强制文件,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条例执行。

下面就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的特点总结如下:

(1)同时考虑平战结合,满足突然的战争时期不同的荷载影响,如考虑核武器和较常规的战争武器的荷载效应。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主要重点在三个部分:第一,主要结构建设,包含底基、承重墙、顶部构件的设计;第二,间隔墙壁,包含地下室人防和普通墙壁隔板设计;第三,管口封闭设计,包含给排水管道出入口、消防系统管道口和通风出入口风井等。

(2)结构构件机械强度能升高。比如混凝土强度提高145倍,砌体强度提高123倍,钢材强度提高140倍,即构件综合强度系数[2]。

2通风系统设计

地下室的人防通风系统设计是为了确保人防工程内部的空气流通而建立的机械通风系统,它可以解决除尘问题和过滤毒气的问题,这样就防止了外界的大气渗透和超压,同时工作人员进出地下室时不会把外界的含毒气体带入人防地下室内部。

2.1进风系统

当战争时期敌人使用生化武器或爆炸毒气时,进风系统此时可以对毒气中的灰尘和有害成分等进行清除,确保来自室外空气的新鲜。

一般来说,进风系统的风机和风管布置采用两种方法:(1)滤毒清洁式通风系统配进风机。(2)滤毒清洁式进风共用同种型号的两用风机。

2.2排风系统

排风系统结构设计与进风系统基本一致,分为隔绝、滤毒式和清洁三种方式。排风系统目的在排除人防结构内的毒气,配和进风系统以防止内部超压。

在地下室人防建设通风设计中,除上述内容之外,还需要对以下设备计算,如密闭阀门、防爆波活门等;设置风量调节阀、消声器等配件。

3 地下室人防给排水系统设计[3]

3.1给水设计

给水系统设计一般根据战时需水状况设计,满足掩蔽人员的用水需求和清洗地下室用水,地下室内部都设有储存水设施。地下室人防日常用水根据《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需达到表1所示要求。

表1 战时人员掩蔽用水量

掩蔽人数 每人用水量(L/d) 贮水时间/d 贮水量/m3 消防用水/m3 口部冲水用水量/m3 总贮水量/m3

1200 8 23 110 0.8 5 116.2

250 15 23 40 2.8 5 48.3

3.2排水设计

排水设备与给水设备配套的,通常地下室人防建筑的排水设备是不和地面上的高层建筑物的民用生活用水设备连接的,设有独立的排水设备。它主要用来排放民用日常污水和冲洗地下室用水。

通常,地下室的排水管道该装设阀门避免民用污水的溢流问题。考虑到战争人防建设的特殊性,排水系统应选用防震效果好的排水管道系统,平战时期的排水管道可以通用,在特殊时期,只要更换排水系统的污水泵,即可改变污水流量和扬程。

4消防系统设计

《人防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要求:地下室人防建筑物的面积大于300m2时,要设室内消火栓;面积大于1000m2应设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地下室人防建筑大多在上述范围内,并且复合规范要求。因此,消防管道在平战时期可以通用。

高层建筑的地下建筑不作为人防用时,消火栓管道结构设计连接地上与地下建筑物的。

高层建筑地下室作为人防使用时,消防管道应采取密闭措施,所以尽量缩减穿越人防建筑的管道数目。可以将地下室和地面建筑的消火栓分别设立为环状管,降低防护阀的使用,从而确保人防结构强度和密闭性。

就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而言,其管道布置在人防结构以外的管道,喷淋管侧壁穿过人防结构时,只在人防结构内侧安装防护阀门。

5结论

在高层建筑地下室人防工程建设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在给水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和消防设计等等各个方面正确贯彻执行,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和经验体会,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篇7

关键词:人防工程;给排水设计;平战结合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和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强制性规范对防灾抗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意识也不断加强,我国的人民防空事业也进入了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高潮,作为人民防空事业物质基础的人防工程,特别是作为城市人防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防空地下室的建设总量和规模不断的增大,建设水平不断的提高,对广大工程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防工程设计的特殊性,要设计出“防护可靠、经济合理、平战两用”的人防工程就要求设计人员掌握必要的人防工程设计专业知识。以下对如何进行人防工程的给排水设计,及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加以介绍。

1 给水设计

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给水工程一般包括:饮用水、生活用水、洗消用水、消防用水和设备用水。人防地下室工程的消防给水设计,严格执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1.1 水源选择

人民防空地下室宜采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用或防空地下室的区域水源供水。在有条件时,可采用自备内水源或自备外水源供水。防空地下室的自备内水源或外水源的取水构筑物宜采用管井或大口井;自备内水源取水构筑物应设于清洁区内。在自备内水源与外水源的连接处,应设置有效的隔断措施;自备外水源取水构筑物的抗力应与其供水的防空地下室中抗力最高的相一致。

1.2 用水量标准

防空地下室生活、饮用水量标准应根据其用途、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防空地下室平时用水量根据平时使用功能,按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用水定额计算。人员掩蔽工程、专业队员掩蔽部、配套工程的生活用水量,仅包括盥洗用水量,不包括水冲厕所用水量。如工程所在地人防主管部门要求该类工程设供战时使用的水冲厕所,其水冲厕所用水量标准由当地人防主管部门确定。

1.3 生活饮用水贮水池的设置

饮用水的贮水池应单独设置。若生活用水贮存在同一贮水池中,应有饮用水不被挪用的措施。其容积应根据防空地下室的水源条件按照《防规》中规定的贮水时间及用水定额计算确定。按此计算的容积中,不包括洗消用水。生活用水、饮用水、洗消用水的供给,可采用气压给水装置、给水设备或高位水池。战时电源无保证的防空地下室,应有保证战时供水的措施。

1.4 给水管道的设计

人防给水从市政给水管道接入时,宜设置专用的水表。各防护单元内给水管道设施要独立设置。人防市政给水管道除接至生活引用水箱外,还应连接至室内人防给水管,以利市政自来水有保证时直接取用。消防管道不得从临战封堵门洞内通过。从临战封堵门侧面或上方通过时,应不影响临战封堵门的安装,必须和门框边保持300mm以上的净距。

2 排水设计

人防地下室战时排水主要为排放战时掩蔽人员的生活废水、进出人防地下室人员的洗消废水、战后各出入口受污染的房间和通道的冲洗废水。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工程的污水通常有以下几种:机械废水、生活污水、消防废水、洗消污水、雨水。排水方式分为压力排水系统和自流排水系统。防空地下室的污水不能自流排出时,宜采用机械排出。当战时电源无法保证时,应有备用的人力机械排水措施。如防空地下室设有自备电站或有人防区域电站,其战时的供电是有保障的,可不设排水手摇泵。

战时生活污水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应包括调节容积与贮备容积之和。在隔绝防护时间内,贮备容积必须满足隔绝防护时间内贮存1.25倍全部污水量的要求,防空地下室不得向外部排水。对于在隔绝防护时间内能连续均匀的向内部进水的防空地下室,方可连续向外排水,但应设有使其排水量不得大于进水量的措施。

排水管尽量避免穿过沉降缝、伸缩缝,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管道受损。人防地下室排水管道的坡度、充满度、流速可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设计,但埋地管道的管径不宜小于DN75。

3 平战转换的设计

为了使工程更好的便于平时使用,又满足战时的使用要求,设计中必须十分注意工程的平战转换措施。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平时和战时的使用功能不一样,给排水系统也有较大的差别。

(1)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中,战时使用的给水引入管、排水出户管和防爆波地漏应在工程施工、安装时一次完成。仅为战时使用的给水管道可以不安装,但必须预留穿墙短管或洞口,以便临战前进行安装。

(2)因平时使用要求不允许设置阀门的,管道穿越人防围护结构,可在该位置设置法兰短管,在15d转换时限内转换为防护阀门。

(3)二等人员掩蔽所内的贮水池及增压设备,当平时不使用时,可在临战时构筑和安装。但必须预埋好进水排水等管道的接口。

(4)当需穿过防空地下室临战封堵墙或抗爆隔墙时,专供平时使用的管道,宜设置便于管道临时截断、封堵的措施。

(5)防止因向外排水造成工程内部产生负压,隔绝防护时,应将工程内部的排水截留至污水集水池,以免外部染毒空气浸入人防工程内部。

4 结 语

平战兼顾设计是贯彻“平战结合”建设方针一个重要环节。人防工程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物,它需要承受的荷载较一般结构大几十倍至数百倍,而且密闭要求很高。人防地下室的给排水设计由于关系到战时人员的供水问题,因此设计要求是否符合显得相当重要。本文对人防地下室给排水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为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的要点及重点注意事项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2]曾文强.浅谈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J].四川建材.2006(01).

[3]牛风民.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7).

[4]雷成就.关于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的一些看法[J].山西建筑.2009(25).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篇8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平战结合;消防设计

中途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阶段,人防地下室多作为车库或者是成为地下商场,战争时期其主要作用是进行人员掩蔽。通常情况下的地下室一般都是按照二等人员掩蔽所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的,规范要求设计时的防护等级为5级、6级,而对于那些重要的人员,也就是一级人员的掩蔽所,则设计时需按照5级进行设防。为保证人防地下室无论是在平时还是战时都能正常使用,其内部给排水系统的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

1.工程概述

以某市某区的人防地下室的给排水设计为例,本工程为附建式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在该建筑负一层,平时用来停车和设备储放。战时为二级人员掩蔽所、五级防空专业队队员掩蔽所及五级人防防空专业队装备掩蔽所。该地下室防水等级为2,并且主要是地下室结构本身防水,该结构抗渗等级为S8。人防地下室使用的人防设备要到国家指定的人防设备点进行购置或者订购,并且由定点人员进行安装。

工程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由于战时使用频率比平时使用频率低得多,所以设计时在不影响战时使用到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平时给排水的需求。本地下室设有17个口,每个口处均安装有密闭门和密闭墙。通风口安装防爆悬板活门供战时使用,并且门前安装铁栅。

2.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

2.1给水设计

考虑到人防地下室的使用功能,一般来说给水设计是按照战时给水情况设计的。此时给水需满足所掩蔽人员的日常生活的需求,并且战后应该有清理地下室的冲洗用水。地下室在战争时期使用之前,需将地下室人防专用水箱打满以供掩蔽时期的冲洗使用,地下室内部也设有储水设备,供战时正常用水,其中供掩蔽人员日常饮用的水需达到《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表6.2.7的要求。地下室设有多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都安装有皮带水龙头供室内冲洗使用。战争结束地下室人员撤出之后,需对战争时期受污染的房间进行冲洗,洗消用水主要是从储水池中抽取。并且每个出入口通过皮带水龙头,以储水池中的水作为水源对个出入口进行冲洗。地下室的洗漱间安装有洗漱用水装置,并在给水管道增加管道泵以增大水压力以供战时使用。本工程中地下室设置有180千瓦的发电机,发电机一台为战时使用,另一台做备用。发电机能量来源是柴油,每小时的耗油量为67.2升,柴油存储装备两套,可存储11.5立方米的柴油,可供地下室使用时间为7天。

由于本工程给水设计时按照战时用水需求设计的,所以对地下室战时用水量的计算是给水设计的重中之重。本地下室战时掩蔽人员用水量如表1所示。前四个防护单元用水量为116.2立方米,防护单元5的用水量为48.3立方米,防护单元6和风冷电站用水量为2立方米。

表1 战时人员掩蔽用水量

2.2排水设计

地下室有给水设备就必须有配套的排水设备。人防地下室的排水系统不能和地上建筑物的生活用水排水系统连接,地下室应该有其自己单独的排水系统。人防地下室的排水系统战时主要排放的是生活污水洗消污水以及战后对污染房间和出入口进行冲洗的冲洗废水。上部建筑的排水系统不能穿过地下室的人防区域,地下室的排水管道应装设阀门从而避免地下室污水的回流。排水管的材料考虑到战时的特殊情况应选用抗震效果比较好的水管。

本地下室的设计的排水系统,平时的集水井和排水管道可同时被战时利用。由于战时对污水泵的流量和扬程的要求与平时不同,所以在战时人员入住之前,需将平时使用的污水泵进行更换。出于地下人防的隐蔽性考虑,在隔绝防护时间内不能向外界排水。该地下室战时出入口的密闭门之外的通道均构建有染毒水池,与各出入口和受污染的房间连接。待战后再进行洗消并将废水排出室外。

2.3消防设计

因为人防地下室平时作为车库使用,由《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1997)可知,该地下室必须设消防系统,该系统必须满足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自动喷水。而当地下室作为人防地下室时,根据笔者多年经验,认为其消防系统可通过与上部建筑的消防系统连接从而通用,为了方便进行系统转换其连接出应安装阀门控制器,实现简易操作。这种做法并不违有关规范的规定。

3.平战结合要求

由于地下室不同时期的不同作用,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平战结合的原则,保证给排水系统在不同时期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人防地下室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给排水管道的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预留孔道,并且其管道施工不能进行二次安装以免破坏其整体性和密闭性。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围结构;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不得不穿过防空地下室顶板、临空墙和门框墙的管道,其螺纹大径的基本尺寸应小于150毫米。若管道外径大于150毫米并且不得不穿过密闭隔墙的时候,应该在管道孔处设置防水套管,此防水套管外侧需有刚性防护挡板。此外,为了方便战时封堵平时的给排水管道,管道需比墙体多出的最小距离为30毫米。穿过防护单元隔墙和楼板的管道,应在隔墙和楼板两侧的管道上设置隔断设施。由于地下室通常都为平时使用,所以战时的有些设备可不进行安装,但是需要进行预留以便不时之需。

4.给排水系统管材和连接

人防地下室的给排水系统管材和连接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给排水,笔者结合实际工程,对管材和连接要求进行说明:

①给水管采用内壁衬塑的钢塑复合管,围护结构以内的重力排水管采用防腐处理的镀锌钢管,在结构底板中及以下敷设的管道应采用机制排水铸铁管或热镀锌钢管,集水池通气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供油管采用热镀锌钢管。

②不超过100毫米的给水管直径可以选择螺纹拧接,超过100毫米的给水管直径适合用卡箍接口进行连接。

③当管道穿越人防围护结构时,在人防围护结构的内侧设置防护阀门,当管道穿越防护单元间的防护密闭隔墙时,在防护密闭隔墙两侧的管道上设置防护阀门。

④防护阀门的管材20℃时输水的工作压力应高于1.0兆帕;其适合选择铜芯或全铜材质;人防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近端面应该小于200毫米。

5.结语

由于地下室的特殊性,每个防护单元的战时给排水均为独立的系统,不能与建筑上部空间相连。其给排水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地下室的使用功能。本文以某市某区的某建筑地下人防工程为例,从地下室的给排水、消防设计以及工程中的管道材料及其连接问题这几方面进行了论述,目的在于给其他工程提供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