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毕业设计的成果8篇

时间:2023-11-06 10:59:21

毕业设计的成果

毕业设计的成果篇1

关键词:“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1问题的提出

毕业设计是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最后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管理等方面的一线工作。虽然毕业设计在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最近几年中,在高职类建筑设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时产生了诸多问题。

1.1学生毕业设计意识淡薄

因为社会就业的压力,一些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敷衍了事,投入时间远不够,设计成果利用网络下载拼凑而成。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课程不再有新颖的知识可学,不如到校外的建筑设计院去学的想法,等到相关建筑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时,他们对毕业设计又缺乏进一步思考、探索,对自身缺乏更高的追求,于是整个毕业教学就趋于一种表面形式,管理混乱、松散。所有的这些反映在设计成果上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去甚远,毕业生专业培养目标大大打了折扣。

1.2教材滞后

我院建筑系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筑设计自编教材,已经启用了十多年,一直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近几年,很多建筑设计规范都做了相应的修改与调整,这就使得知识跟不上行业发展;另外,教材对有关建筑法律、建筑规范教学内容的明显缺陷。

1.3毕业设计选题与工程实践脱节

在毕业设计选题设置不够合理,选题与建筑实践脱节,简单重复昨天的故事,一个题目作几届,多年一贯制,未重视因材施教,未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放飞学生的思路,不能很好地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相结合,这样做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约束了学生创作激情,促使学生消极应对毕业设计。

1.4指导形式单一、教师力量薄弱

指导形式单一,都是校内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在高等职业院校难觅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高学历的设计人才,难以形成有效的毕业设计指导梯队。

1.5毕业设计成果评价体系不清晰

在毕业设计最后考核既没有相应标准,成绩评定又不能完全做到公正、客观、合理、科学。对未能达到毕业设计教学要求的学生降低要求,都给予“放水”,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价持宽容的态度,从而使毕业设计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1.6毕业答辩缺导向性

答辩时应对学生没有向导性,学生不能很清楚、准确、有效、富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对自己毕业设计过程的设计思路未能进行卓有成效地梳理,答辩时成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种机械、被动地一问一答的尴尬模式。这样的教学成果仅是让学生简单、初步地了解了整个建筑设计阶段的过程,却与建筑设计院实际工程的建筑设计要求具有很大的差距,致使一些学生临毕业时对建筑施工图尤其是其它专业的图纸识读能力很差,距离高职教育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2解决问题———教学改革

在毕业设计中涌现的问题,迫使对毕业设计的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提出“产学”一体化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即将毕业设计教学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加强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打破传统单一的师生互动模式,转换为与业主、合作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等多方共同参与设计的教学模式,在真实的设计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毕业生符合市场需求,夯实进入建筑师岗位基础。

2.1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市场化

毕业设计教学内容顺应市场要求,符合建筑发展趋势,将最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建筑规范、法规引入课堂,反映前沿动态,跟上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使毕业生一毕业进入市场就能无缝对接建筑设计岗位,较快进入建筑岗位角色。

2.2毕业设计选题真实化、工程化

对毕业设计选题进行改革,打破学生按假定任务书设计的相对静态的传统教学模式。毕业设计选题采用真实、具体工程项目,即“真题真做”方式,与建筑设计院联合,丰富毕业设计选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尊崇学生建筑梦想憧憬,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设计发挥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培养首创精神、提高创新意识,体验真实工程的工作步骤,积聚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经验,达到毕业设计教学目标。

2.3“双师制”和“邀约制”教学模式合作化

毕业设计中积极实施“双师制”和“邀约制”教学模式。,聘请校外建筑设计院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与我校校内教师一同参与毕业设计教学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他们实际工程经验的优势,提高毕业生实践运用能力,此外,邀请业主(建设单位)共同参与设计,使毕业设计过程教学中业主(建设单位)、建筑院建筑师、校内教师、其它相关专业等多方参与,在“真题真做”的毕业设计中,使学生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完成岗前的职业培训,实现从学生到建筑院设计人员的实践能力转换,培养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能力,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

2.4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标准化

为激活毕业生学习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充实学生专业知识、完善专业技能,营造科研生产实践的良性发展,配合“产学”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工程,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客观、公正、合理、具有明确导向性的评价体系,对毕业设计成果采用定性描述、定阶段与定量测评相结合,使评价具有可比性及可操作性;将校外专家、用人单位的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使评价主体具有广泛性与多元性。

2.5毕业设计答辩规范化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答辩在毕业设计中扮演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这一环节,我们采取实际工程中的建筑评审会模式,学生自己制作毕业设计PPT演示文件向评审专家答辩组汇报(由专业教师、专业负责人和建筑设计院专家组成),以促使学生能更加敏捷、综合、系统地处理问题,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加快学生适应工作岗位。通过答辩可以了解学生驾驭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毕业设计成果质量。在考核学生毕业设计成果时,坚持标准,以设计图为依据,尽量体现学生真实的设计水平。对于部分学生未完成毕业设计,或有原则性错误,或毕业设计成果不完整,答辩时概念性错误较多者,学校都要严格执行成绩评定标准。

3结语

“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当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开拓学校与企业间联合办学的新思路。与以往内容单一的毕业设计教学相比较,“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对我院建筑系是一次大胆且创新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改革成果初见成效,对未来毕业设计新模式的开拓创新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作者:万莉 彭敏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的成果篇2

关键词:毕业设计模式;高职教育;双导师制

“十二•五”以来,随着教育部一系列有关文件的贯彻落实,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开展毕业设计改革和建设工作,形成了各自工作思路,效果初步显现。综合分析有关研究与实践成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开展水平和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尤其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出现了学生抄袭现象严重、毕业设计(论文)流于形式、质量滑坡等问题。构建一行之有效、适应各自院校特色的毕业设计模式是当务之急。本文从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需求入手,对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在于解决学生就业,这一目的明确后,就意味着学生在学校要学技术、学能力,而不是高深的理论。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掌握理论知识再多,实践能力薄弱,就等于技术学不到手,能力不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与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技能人才短缺,其中计算机类技能型人才短缺更为严重,而高职院校正是培养这类人才的基地。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一种情况,毕业设计工作停留在课题来源与岗位需求脱节,毕业设计效果不尽人意的现状。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迫在眉睫。

2毕业设计新模式构成

产学结合是高职毕业设计实现开放性的最有效途径。既可以引进企业、社会力量参与毕业设计,也可以走出去,到企业、到社会之中去搞毕业设计。要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管理、经营中的现实情况和问题进行选题,设计过程的实践操作环节应尽量安排在企业内完成,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和答辩。本课题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模式进行研究、改革和实践。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与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我院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课题库、历届毕业生实习、就业信息库,整理和归纳研究数据,构建毕业设计工作新模式,注重与社会、与企业实际相联系,形成“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方案”。同时,针对主要数据和信息,并以本院实践为基础,配套开发“高校毕业设计工作监控管理平台”,设计出毕业设计相关文档范本,从毕业设计课题申报、开题、中期检查、课题预答辩到正式答辩各个环节均有相关制度和要求,其中不拘泥于形式的成果展示是该项工作的亮点。总体方案实用性、可操作性强。采用新模式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有利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对于兄弟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1目标体系

毕业设计通常在第5个学期进行,毕业设计的目标任务是在同步项目实践及课程实训的基础上,指导教师结合市场职业需求,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的提供若干个毕业设计题目。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进行一次全面整合,对步入社会进行一次衔接。基于我院计算机类专业建立毕业设计课题库、历届毕业生实习、就业信息库;设计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方案;形成毕业设计相关文档;基于毕业设计工作资料和数据,开发高校毕业设计工作监控管理平台。

2.2内容体系

基于我院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课题库、历届毕业生实习、就业信息库,面向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结合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和尝试毕业设计新模式。主要包含拓宽毕业设计课题渠道、毕业设计过程监控全程化、毕业设计考核评价多元化、加强专兼职指导教师的培养、毕业设计成果的形式多样化等多方面问题。2.2.1毕业设计方案:构建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方案,新方案充分体现毕业设计开放性。毕业课题开放性,毕业设计场所开放性,学生可以带着课题到企业岗位上完成毕业设计。并规范形成毕业设计相关文档,包含毕业设计课题审批表、开题报告、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或报告等。2.2.2毕业设计课题库:开放性、多元化课题库建设。课题来源渠道多,课题来源有历届毕业生毕业设计沉淀下来经典课题,专业导师提供课题,学生自报(来自于企业岗位)课题,做到学生一人一题,量身定制。2.2.3双导师制度:学生申请到企业岗位完成毕业设计,则实施双导师制,学生课题完成由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监督完成,以最大保证毕业设计效果。2.2.4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设计答辩采取分散小组答辩和网络远程答辩相结合,答辩专家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2.2.5毕业设计成果运用和转换,毕业设计成果开放性要求,不同岗位的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形式不限制。经典课题成果直接纳入课题库和项目库,对毕业设计工作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2.3考核体系

毕业设计考核分为教师指导工作考核和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完成情况考核。这些借助毕业设计工作监控管理平台。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监控管理平台,数据统一采集、管理和统计分析,为毕业实习及就业工作打下基础。我们的教育应当为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铺平道路。决不能用单一的模式去对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应以应用为目的建立新的毕业设计模式,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更好地开展毕业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的成果篇3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工程;毕业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4,U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3-011-2

道路与桥梁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是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对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复习、综合、运用和提高,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训练阶段,也是学生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过渡阶段。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收集分析设计资料、制定方案、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等方面的能力也是一次全面的锻炼[1]。

我校今年参加道路与桥梁专业毕业设计的人数为165人,明年是154人,该专业每年基本保持五个班级的数量,因此,分析道路与桥梁工程毕业设计的现存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对提高我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道路与桥梁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现存问题

1.1 毕业设计选题程式化,与工程实际脱节

好的毕业设计题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之一。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选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设计热情,降低出现抄袭的概率,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2]。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由于没有足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支撑,缺乏实际工程背景和有关工程资料,导致选题陈旧。目前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主要采用“假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形式,一题多届的现象普遍,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题目设计少,这样就使毕业设计局限在就事论事、纸上谈兵的状态,缺乏工程意识训练,图纸脱离工程实际,同时使学生普遍感到题目缺乏工程真实感,没有积极性和创新欲望,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

1.2 毕业设计的有效工作时间不能保证

常规毕业设计时间为12周,以桥梁结构方面的设计题目是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桥梁结构方案比选;上部结构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的拟定、内力计算、内力组合、绘制内力包络图、配筋设计、施工验算、强度验算、刚度验算、稳定验算;下部结构设计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有类型选择、尺寸拟定、内力计算、强度验算、稳定性验算级抗震等;对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墩台还需要配筋设计;施工方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可看出设计任务繁重,设计时间紧迫。

而现实中存在的实际情况是,由于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本科教学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此期间毕业实习、研究生复试、就业应聘、毕业补考复习等占据了学生相当比例的毕业设计时间和精力,所以有效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是远少于12周。这就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设计进度缓慢,大部分设计任务压到最后阶段匆忙结束,有的干脆缩减毕业设计任务量,比如只作桥梁结构设计中的上部结构设计,或甚至出现抄袭现象。

1.3 过分依赖专业软件,理论基础薄弱

道路与桥梁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中,公路设计中选线任务一般依靠纬地软件,桥梁结构设计一般多采用桥梁博士软件。在使用软件过程中,一味地根据软件操作指南“比着葫芦画瓢”,对相关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不做深刻地理解和分析,导致学生对设计成果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不良后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有的学生毕业设计计算书内容充实完整,而在其毕业答辩过程中对评委老师提出的非常简单基础的设计理论问题却茫然无知。

1.4 毕业设计成果不规范

由于毕业设计属于实践教学,相比较于理论课程教学,容易出现监管不力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毕业设计初期各类表格填写不全,未能按时完成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设计成果不规范等。部分学生对文字排版、公式编辑、图表格式、CAD绘图、科技论文翻译不熟悉,使得毕业设计成果很不规范,毕业设计计算书、图纸和专业文献翻译等多次修改。尤其是毕业答辩前的最后阶段毕业设计成果批改和审查中,绝大多数的返工修改都是由于设计成果格式不规范造成的。

1.5 毕业设计考核评定方法不科学

以往的考核是对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的学习态度、设计成果、答辩情况的笼统考核,只是简单评定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几个等级,很多学生其实并不十分清楚自己何处为优秀、何处为不及格,更有少数学生对老师评定出的毕业设计成绩感到不公平。这样的考核不仅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设计水平的真实情况,而且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评判准则,无法给出令学生信服、认可的毕业设计成绩。此外,这种完全集中一次答辩的方法使得学生根本没有改过的机会,考核方法也不够严格,存在个别学生抄袭、蒙混过关的现象,这就很难保证毕业生质量。

2 道路与桥梁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改进措施

2.1 优化毕业设计题目

选题要尽可能地反映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前沿动态,体现当前科技发展水平,反映时代特点。为此,应争取不断更新题目。另外,选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广度,使学生能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毕业设计的每一个题目都要经过认真而反复的思考,要精心设计,并应按照一定的比例,给出部分真题。真题来自工程实际,所涉及的内容和问题比教师拟定的题目丰富和复杂得多,它会让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压力,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也更有热情和兴趣去做真题。想要得到真题,可与设计院通力合作,真题的获得方法有两种,一是在设计院以往或目前的设计题目中选出适合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这样可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实践检验,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避免纸上谈兵。二是安排少数学生做目前正在进行的设计题目,他们可直接与设计院联系,这样一方面可直接检验他们的设计成果,增强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为相关设计单位做贡献,增强校企之间的联系。这一做法的额外收获是:某些表现出色的学生很可能被设计院看中,从而获得了较好的工作机会。

毕业设计题目在难易程度上应进行分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爱好和专长灵活选择题目。设计要求不能过于刻板,给学生以自由发挥及创作的空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任务,鼓励他们尝试采用新的结构形式,采用新的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2.2 妥善处理毕业设计期间时间上的冲突

较多的学生特别是考研的学生因为考研等原因未能联系并落实好就业单位,因此在毕业设计期间,经常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这与进行毕业设计两者间难免会有冲突。这就要求学校在抓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同时,做好这些学生的就业落实情况。我校以学生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新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具体是提前在第七学期期末给学生布置好毕业设计任务,直到他们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好自己的计划,同时在毕业设计期间允许他们因就业或研究生复试外出两次,由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和辅导员共同管理。

2.3 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结构设计软件

学生采用专业软件来做设计会有些盲目,只前没有学习过软件的操作,所以会在学习软件操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时需要指导老师提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设计软件,首先是老师自己要对这些软件有一定的了解,选择学习资料比较全面的软件并让学生知道这些软件的功能。其次是让学生理论知识和设计软件相结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软件操作步骤所依据的基本专业理论、原理和知识点。因为软件的使用中,输入了相应的参数后就直接给出一个结果,如果对一些方法和理论不熟悉,就没有办法考证设计结果的合理性,甚至出现错误。

2.4 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管

毕业设计是一个时间较长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当中应加强监管,在各个重要环节和阶段要严格把关。我校确立了以学校、学校教学督导组、指导教师为主的质量监控机制,主要对开题、中期检查、设计最终成果三个方面进行把关监控。一是在开题阶段,要求学生建立完善各类毕业设计基础资料,如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参考文献、进度计划等,通过加强以上文件的管理,督促学生主动查阅文献、积极思考,对整个设计步骤有较清晰的认识。二是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的依据为毕业设计任务书中的进度计划,检查学生是否按计划完成了设计内容,阶段性成果质量如何,是否存在较严重的错误,为后期的设计奠定基础,故该阶段考核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三是毕业设计成果检查。在进行毕业答辩前,应对学生所有设计成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要突出资料全、格式对、统一对应。整个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各类资料繁多,且完成提交时间不一,有必要检查是否齐全;还要检查各类表格、计算书、图纸是否格式统一;对于设计中途有变更的情况,还要注意最终成果与开题资料是否一致,包括设计题目、设计内容、计算书结果与图纸表达都要对应起来。

2.5 形成考核评定等方面全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

毕业设计成绩应该量化,根据不同题目的难易程度给出其权重,乘上指导教师及答辩委员会给出的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根据平时表现、设计成果质量、答辩表现等按百分制评定方法评定。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是否按进度完成、是否独立完成设计等几个方面。设计成果的检查,着重检查设计图纸和计算书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成绩的评定要按照毕业设计的要求,强调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在答辩结束后,要组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就本届学生毕业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毕业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等进行交流总结,以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此外,答辩方法也应进行改革,可采用答辩2~3次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其修改完善毕业设计。

3 结束语

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是一项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是根据指导道路与桥梁毕业设计的经验总结的,主要是从学生在毕业设计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出发,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的成果篇4

关键词:毕业设计 研究性学习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17-01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重点考核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技能以及创新精神,它是对学生四年大学学习成果的一个最好的检验。然而近几年来,毕业设计质量的下滑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能有效地提升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已经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

1 目前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分析

目前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我们对前几届毕业设计的师生的访谈及问卷调查了解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客观原因

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使得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欠缺,师生比例的不匹配也尤为突出。在毕业设计期间,教师的工作量随之增大,教师精力有限,造成对学生的指导、监督不够。而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多,也导致就业压力加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基本忙着在各地找工作、实习,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所以最终毕业设计马虎应付,得过且过。

1.2 毕业设计评定体系的欠缺

目前的毕业设计评定标准还是承袭了惯有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能力的标准。所以从选题上就呈现出题目的量大、质老的现象。对于一些创新性的课题,教师或怕其工作量的不足、或担心学生完成的效果不理想而舍弃,从而沿用一些老旧的课题。而学生在拿到选题时,也往往担心其最终无法完成而放弃一些有创新性的想法和方案,只求作出成果,所以最终设计流于一般,没有任何新意可言。

1.3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欠缺系统性

对于学生毕业设计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是一脉相承的。而我们在平时的专业学习中缺乏研究性学习的全面开展,缺乏创新精神的系统培养,将平时的学习和最终的毕业设计割裂开来,那么提升毕业设计质量也将是一句空话。

2 全方位开展研究性学习,有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2.1 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样可以改变目前学生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要么一味地等待老师指定;要么在选题上存在不根据自身特点,盲目选题的现象。而通过在日常的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才能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才能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游刃有余地完成设计任务。而如果学生选到的是他不感兴趣或是超出他能力范围的题目,这都势必影响他的设计质量。此外自主性地培养也可以改变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一味地等待教师的方案和思路,而使最终的毕业设计缺乏创新性。

2.2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基本的设计技能

在以往的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不会查找专业文献,只会上网“荡材料”;有的学生数据的分析计算、绘图软件地运用不熟练;还有些人甚至连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都不能正确地撰写。指导教师除了进行专业指导外,还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这些基本能力的引导上,势必会影响其有效指导量。而学生也会因为在毕业设计中还要学习这些基本技能,导致工作量增大,从而影响到最终的设计成果。而如果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毕业设计前就已经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技能,可以让其毕业设计时间变得充裕,对于提升设计质量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3 研究性学习可以多角度锤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仅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课程设计中也可以引入研究性学习。在以往课程设计中,虽然做到了一人一题,但选题比较老旧,学生难于发挥自主性,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资料。所以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如果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是将一些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的题目引入课程设计中,组成研究小组,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设计、绘图、编程及撰写说明书等基本技能予以锻炼,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毕业设计制度的完善将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的基础

各个学校关于毕业设计制度的建立都是非常严格的,希望通过各项规章制度有效的监督和促进师生共同搞好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虽然该制度确实对促进毕业设计的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有时这项制度也显得过于死板,对于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有一定的牵绊。

3.1 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的冲突

毕业设计的时间通常在最后一学期,而这往往与学生四处奔走找工作、实习的时间相冲突。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压力也极具增大,这一矛盾也就显得格外突出。如果能将毕业设计时间灵活化,比如将毕业设计时间适当提前,或是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或创新实践活动中的选题进一步深化,将之变为毕业课题,使毕业设计与专业学习同步进行,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将变得充裕,对毕业设计会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可以改善毕业设计和找工作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3.2 从制度上鼓励创新设计

以往的毕业设计一直有工作量的要求,所以毕业设计的选题一般都大而全。实际上毕业设计锻炼的不是工作量,而是思想和能力。所以如果毕业选题有一定的创新意,有学生发挥的空间,那么哪怕工作量略小,也应当予以支持。此外在设计结果的评定上,应该加大创新性的得分。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怕做不出结果,而压抑自己的创新性;或是一味地为了出结果,而过分地去借鉴已有的设计,让整个毕业设计成果毫无新意。我们应该强调和鼓励创新,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毫无后顾之忧地发挥自身的创新性。

4 结语

毕业设计的质量的提高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的促进和毕业设计制度的保障,的确是让毕业设计中涌现更多的创新设计、优秀设计的首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平清伟,马铁成.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

毕业设计的成果篇5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实践教育是根本出发点。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教学进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已成为上级教学主管部门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水平优劣的一项关键指标。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越加重视,各高职院校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但目前为止,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毕业设计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现状,找出质量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完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对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不完善。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成绩仍采用校方主导的毕业设计成果评价模式,采用以答辩成绩为主的毕业设计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已难以对高职教育毕业设计质量作出公正科学的评价,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

2.毕业设计配套管理制度不健全。高职院校虽大多有独立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但缺乏专项的毕业设计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流于形式的情况时有发生。

3.毕业设计监管方法陈旧,过程监管不到位。毕业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教学,它具有环节多、任务重、综合性强等特点,且大多与顶岗实习结合实施,传统的面对面监管无法涵盖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部分环节指导教师无法掌控学生的具体情况。

4.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与反馈主体单一。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毕业设计成果质量的评价反馈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答辩教师等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反馈意见,缺乏行业、企业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反馈意见。

针对目前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各高职院校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大环境下,高职毕业设计教学急需重视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企业、行业、教育职能部门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因而急需制定一套相对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让毕业设计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质量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二、基于互联网的分层多元化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1.分专业制定和完善基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的各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

毕业设计为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的专业必修课,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极其重要的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是对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直接检验[1]。各专业需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本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对毕业设计各环节含课题选择、实施流程、技术规范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一般包含课程概述、教学目标、教学安排与组织、选题、考核标准与方式、课程实施条件等。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色补充相关内容,建立对接产业、服务产业,规范、专业、可行的毕业设计课程标准。

2.构建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分层管理体系

全校毕业设计工作在主管教学副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学校教务处负责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全面指导以及有关制度和规范的制订,负责对毕业设计工作总体的管理、监督和评估。学校成立毕业设计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各学院建立毕业设计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对本学院毕业设计工作并指定专人对毕业设计进行检查,掌握毕业设计质量与进度,协调有关问题;各系部建立毕业设计专项工作执行小组,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工作方案,明确学生设计要求及评价标准,组织实施毕业设计。

3.依托互联网强化分层多元化过程监管

教务处与各院系均要做好毕业设计过程中各环节的检查工作,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采用自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对毕业设计前期安排、中期实施、后期总结等各阶段进行过程管理和督查,并及时公布各阶段检查和抽查结果。同时学校、学院、系部、指导教师、学生均可依托世界大学城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毕业设计专栏,展示毕业设计各阶段的进展和成果,突破时空的制约,及时进行指导、沟通和反馈。教育职能部门对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和成果进行专项检查,开展高职毕业设计相关专题研讨,全面评价各高校毕业设计工作,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促进各高校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4.建立多元化毕业设计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

逐步推行毕业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鼓励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将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任务。加强学生、学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三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学生毕业设计进展和质量。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评价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成果为依据,需综合校内外指导教师的评阅结果和行业企业专家的评阅、答辩意见。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完整地执行毕业设计实施计划,成果评价主要考核其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答辩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设计任务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完善学校毕业设计质量反馈机制,除学校指导教师、答辩专家等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反馈来源外,结合行业、企业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专项抽查的指导反馈意见,形成校、企、政多方联动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

毕业设计的成果篇6

关键词:过程控制;毕业设计;选题;审题;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毕业设计工作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大学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阶段,对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对学员在大学期间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一次全方位考查。

然而,在以往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对其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实施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全方面的改革。笔者结合新形势下军队院校对大学本科教育的新的要求和目标,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过程控制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毕业设计的时间较短,学员投入的精力不足

我校的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之前,必须要参加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毕业实习,主要是在基层单位参观学习,留给毕业设计的时间非常有限,只有一个多月。因此,本科学员很难深入进行毕业课题的研究和设计,而且投入的精力也不足,造成了应付了事的结果。

1.2毕业设计教学的师资力量不够

在校的每一个教员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使得分配给毕业设计课题指导工作的精力非常有限,而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学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教员在毕业设计课题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上给予更多的指导。然而,目前有许多刚刚从大学校门走出的新教员和部分科研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学型教员,这就使得师资力量很难满足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要求。

1.3选题不太切合实际,审题不严格

学员的毕业设计课题一般是由指导教员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选择的,这些选题中不乏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课题,而如果基础较差的学员选择后,就会出现理论知识不能理解,课题研究无法继续下去的窘地,最后只能从网络上借鉴别人的论文成果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这些不太切合实际选题的出现,也与审题阶段不严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审题时,往往只由一两个教员实施,而对学员自身的基本状况不太了解,难免会出现难度很大的课题学员无法完成的现象。

1.4毕业设计过程监管不到位

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查找资料、开题、课题设计、成果鉴定、编写论文、答辩评定等过程,其中许多阶段都是学员自己完成,这就容易产生教员无法掌控学员具体情况的真空地带。这段时间内,学员容易产生疲劳情绪,放松自己,有的在毕业设计的时间打游戏,还有的看电影,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都是由毕业设计过程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

1.5毕业设计的考核方式不完善

由于毕业设计需要编写论文进行答辩,对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主要是由论文的成绩来决定,有些学员虽然把论文编写出来了,但是毕业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自己的成果和收获,在答辩中走走过场,显然这都是由考核方式单一、片面而产生的。

2明确毕业设计的意义,科学选题与严格审题

2.1明确毕业设计的地位,认真重视毕业设计工作

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员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毕业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的内容一般是书本上难以找到的,需要学生使用创造性思维去探索,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学生不再是课堂里的“听众”,而变成了“主演”。通过毕业设计的严格训练,使学员在毕业设计实践中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无论再好的课堂教学也比不上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

2.2科学合理地选题,严格谨慎地审题

毕业论文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因此,必须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命题与选题。在设计毕业课题的过程中,除了允许教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设计以外,还允许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独立自主地设计课题,必须舍弃那些理论性太强、工程实践性很弱的题目,充分考虑到学员自身学习的特点、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差别,设计一些与科研课题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题目。同时,在教员与学员之间建立灵活的双向选择机制,教员可以选择符合课题研究与设计要求的学员,学员也可以选择符合自身学习特点、课题方向符合自己兴趣的指导教员。

当学员选择好毕业设计的课题后,要广泛地查阅文档资料,从而进行开题。此时,由此课题方向学术造诣较高、经验较丰富的教员组成专家小组,对学员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谨慎的审核,将一些与工程实践联系不紧或者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课题剔除掉,为学员能够按时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1毕业设计与相关的课程设计结合起来

课程设计是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安排的一次大型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员对所学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课程设计是毕业设计的基础,必须将毕业设计和相关的课程设计充分地结合起来,使学员在课程设计中培养的综合能力能在毕业设计中充分地发挥出来,达到一个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3.2使学员独立思考、认真钻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毕业设计是学员对自身本科学习阶段所学知识的总结归纳与综合应用,实践性非常强,需要多门学科加以支持,有些课题采用所学的知识也解决不了,这就需要学员面对新出现的问题独立思考、认真钻研,广泛收集资料,利用自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方法来攻克它,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对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3.3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科研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多开设一些研究性、创新性或科研专题的讲座,让学员深刻地了解创新的真实含义和重要性,鼓励学员打破常规的思想,唤醒学员的创新意识,在毕业设计中具有坚持真理、敢于创新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4建立基于过程控制的毕业设计监督机制

为了解决毕业设计过程监管不到位、容易产生教员对学员实际情况无法掌控的问题,应建立一种基于过程控制的毕业设计监督机制,由学院、系、教研室、教员四级管理机构组成,从毕业设计各个阶段、每个过程,全方位对学员工作进行监督和掌控,如图1所示。

毕业设计工作从教员命题或学员自主命题开始,由教员与学员之间双向选择,选择完成后,广泛收集各种文档资料,形成开题报告,由教员组成的专家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谨慎的审核,淘汰那些与工程实践联系不紧,或者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课题;在毕业设计正式实施的阶段,教员定期对学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在中期阶段对学员的实作情况进行中期考核;当学员完成毕业设计后,由专家小组对学员完成的课题项目进行成果鉴定,判断其达到的质量,同时,由学员根据毕业设计的实际工作编写好毕业论文;当学员完成毕业论文,准备好汇报材料后,统一安排毕业答辩,由答辩专家对其成绩进行评定,答辩后的论文材料统一归档并及时总结。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学员每一周上交一份当周毕业设计实际情况以及下周工作计划汇报表,同时由指导教员对其工作量和工作态度进行打分,给出当周的考核成绩,一周毕业设计情况汇报表如表1。

5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如果仅仅将毕业论文的成绩作为学员毕业设计的考核成绩,显得非常片面和单一,容易出现对成果和论文进行剽窃抄袭的现象,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这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包括六个部分:(1)开题报告:由教员组成的专家小组对开题报告中的课题背景、课题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关键技术研究等进行严格的审核,并给出开题报告的成绩;(2)中期考核:由专家小组对毕业设计中期阶段完成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其中包括课题成果的完成进度、资料收集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3)平时成绩:对学员每周毕业设计情况的考核成绩进行汇总打分,给出平时工作的综合成绩;(4)成果鉴定:对学员所做的课题成果进行考核,判断成果完成的质量和标准,进行功能和性能上的验证,给出课题成果的鉴定成绩;(5)论文成绩:由于毕业论文是学员毕业设计完成后必须要上交的核心材料,饱含着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成果和心得体会,因此,这部分是毕业设计考核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评阅专家组对其毕业论文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6)答辩成绩:在学员的正式答辩过程中,由答辩委员会根据其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成绩评定。这六部分的考核成绩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综合后,作为学员的最终毕业设计成绩。

6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一种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学员毕业走向部队基层工作岗位后综合能力的发挥和提高。然而,军队院校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建立一种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过程控制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维连,张秀花. 基于过程管理的工科毕业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4):78-84.

[2] 邹汉斌,雷红艳,颜君彪.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6):1270-1271.

[3] 肖亮,韦志辉,吴慧中. 本科毕业设计创新团队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93-94.

[4] 刘必荣. 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2007(8):54-56.

[5] 邹凤楼,吴立军,王瑞金,等. 高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08(6):23-24.

The Thought of Graduation Design Teaching Innovation based on Process Control

WANG Jing, CHENG Jin, SHI Bei-lei, FANG Ku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hool,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430033, China)

毕业设计的成果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 毕业设计 质量

我校对毕业设计质量十分重视,但近年来出现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现象,为保证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在对有关院校毕业设计指导经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问题进行探讨。

一、影响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

1.就业与考研的影响。毕业设计(论文)通常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大四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还面临着找工作、考公务员、研究生复试等诸多问题。所以说学生本身主观上非常想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全部的精力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力求呈现高质量的设计成果。但现实情况迫使学生不得不压缩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

2.指导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影响。目前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生,这部分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均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质量下降。

3.毕业设计成果与实际需求脱节。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为设计而设计的倾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脱离实际,通常只是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设计,从而对工程条件进行不恰当的简化。这样即便学生在某一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 但设计方法单一,考虑实际问题不全面,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毕业设计成果缺乏展示平台,没有进行社会转化的机会,更产生不了行业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二、提高岩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监管机制。学院作为毕业设计质量(论文)监管的二级单位,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统一管理。资环学院按照我校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认真制定本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细则,将监管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主要监管的过程包括:⑴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选题监督;⑵学生开题、实习调研落实情况检查;⑶平时学生、指导教师出勤情况检查;⑷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⑸学生进行预答辩情况检查;⑹答辩、成绩评定;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导效果总结。在建立健全了毕业设计(论文)监管机制基础上,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每个过程都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与企业长期进行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来提高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业务实践或挂职锻炼,直接接触实际工程,边实践,边学习,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方法,把行业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之中,这对于那些毫无实践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来说,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所以说,对于新引进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前,学校应先派他们到实习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技能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应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让学生参加实际题目的设计,使他们处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真实社会活动中,为其提供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锻炼机会。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毕业设计成果进行社会转化,能够产生一定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热情,从而能够主动学习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能够掌握更多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程间的差距,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健全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指导教师的培养等都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今后需进一步加大重视程度,不断进行实践、总结,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供更多的方法、措施。 (王忠福,1976―,男,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章广成.岩土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科学与人才培养,2011(1):163-164

毕业设计的成果篇8

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学会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也需要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和社会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能够在专业范围内解决社会中所提出的新问题。所以,所有的高等院校必须进行毕业设计,并将毕业设计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放在最后各教学环节,并给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留下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甚至大学生若想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毕业设计,这也是保障毕业设计质量的一种方法。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以保证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的目标。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面临着许多的选择,但是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供大于求,所以毕业生的成绩尤其是毕业设计的成绩就显得十分重要,用人单位也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毕业成绩,大部分用人单位都愿意接收获得优秀的毕业设计成绩的毕业生。另一方面,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就必须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国家也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高校的人才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就要求毕业设计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高校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1.对毕业生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资格进行审查学校可以通过审核学生的学分来审查毕业生的资格,如果有4门及以上的必修课不合格或者有12分重修的学分,那么学校就不允许学生来进行毕业设计。高校还应该严格保证指导教师的资格,指导教师必须符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宽厚的专业基础、较强的责任感、良好的工作作风几个方面才能担任,教师职称必须是讲师及以上。一般如果是初级职称或除此对毕业设计进行指导的教师,高校应该安排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和提供一些帮助。

2.建立质量标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提就是建立科学完善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从题目的选定、指导教师的遴选、答辩与评分、过程的管理、优秀毕业设计的评选、规范化管理、经费的使用等方面都要做出详细的规定。不仅如此,还需要建立毕业设计的评估指标,一般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等级指标和指标结论这几个部分组成。

3.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包括毕业设计日志化管理、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查、科学评定毕业设计成绩体系这三个方面。其中,在毕业设计中,学生每周要对自己的毕业设计的进展进行记录,并且在每一段时期做好总结,形成毕业设计日志管理,并向老师进行汇报,目的是将毕业设计按计划进行以便于按期完成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查时,答辩委员需要综合考虑毕业能力水平、设计态度、论文质量来进行评分,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再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的答辩成绩。最后在建立科学评定毕业设计成绩体系方面,教师需要依据特邀评阅人论文评阅成绩、开题答辩成绩、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成绩、中期审查成绩、答辩成绩五项成绩并乘以相应的权重给出最终的成绩,这样就可以公正、客观地给出学生毕业设计的成绩。

4.对毕业设计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对毕业设计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是指对毕业设计进行流程化的管理跟踪,通过流程化的跟踪管理,可以监控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从而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申报方面。教师在进行申报课题时需要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进行申报,还可以借鉴教师正在进行的课题进行申报,然后进行填表。审查人包括由学院组成的毕业设计领导小组人员和由所在系组成的毕业设计指导小组人员。审查通过是选题阶段的前提,否则审查不能通过,教师和学生必须重新进行选题。第二,选题阶段。审查通过的选题首先先向毕业生公开,然后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以及题目要求、自己的实际要求来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

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选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择教师,如果选题不均匀,就需要系主任协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意见,如果两方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可以公布毕业设计分配表。第三,开题阶段。毕业生应当根据毕业设计分配表联系自己的指导教师,及时交流沟通,毕业设计的相关事宜应当及时进行交流以便于以后的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学生应当根据选择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收集资料,并填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随后交给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进行开题答辩,如果答辩没有通过,那么学生就要重新填写开题报告。系开题答辩审核学生的开题,审核通过才可以进行设计阶段,同时,最终论文成绩的评判依据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开题答辩的成绩。第四,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包括前期阶段、中期审查、后期设计。在前期阶段,学生首先要在报告中向老师汇报工作的目标和计划,每周坚持写毕业设计的日志。在中期阶段,学生要填写毕业设计的审查表,中期审查前学生填写毕业设计的中期审查表,只有审查通过才可以进入后期制作,而最终论文的成绩之一就是中期审查成绩。第五,答辩阶段。这一个阶段就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答辩,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必须审查学生论文答辩的资格,审查毕业论文设计是否能够达到论文要求,并根据审查结果给出相应的论文的成绩。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