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8篇

时间:2023-11-20 09:57:09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共融;共生;审美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2-0053-02

1、前言

尊重历史传统,传承民族文化,一直是现代建筑设计艺术审美秉承的原则。如何营建基于民族文化又符合时代精神的建筑设计类型,当下的建筑设计似乎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要传承文化,参照传统建筑形式因子,但又担心落入设计俗套,缺乏创新创造意识,没有体现出现代建筑空间的气韵。另一方面,想学习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大胆的技术创新,却又担心流于形式缺乏根基,很多设计师正在身体力行寻求当下的建筑设计文化语言表达方式。

2、建筑设计应当与社会文化共融

现阶段我们也许陷入一个文化健忘的时代,需求的真实性变得模糊不清。作为建筑设计践行者,我们应当把公众对“真实性”的心理需求,以一种文化情绪的方式合理地表达出来。同样,建筑物象应当继续承担起社会文化责任主宰者的角色,继续传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艺术的精髓,并努力挖掘民族核心文化价值观念,朴实自然地把我国特有的建筑文化元素奉献绘社会公众。

我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前人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来思考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历史上,传统园林建筑艺术作为一种鲜活的设计文化形式载体,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环境设计观的典型代表。今天的现代化进程过分倾向于西方文化,西方建筑设计理论得到本土设计师的追捧,现代化国际化的建筑实律究斥着国内城市发展的每一片角落。我们有责任协调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文化差异,深层领悟文化表象下的真正建筑本质内涵,并了解当前社会公众真正的审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形成与时俱进并具有独特新文化思想的建筑设计。这种协调并不是传统文化与现念的中和,而是一种新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样也是人、建筑、自然的整体协调。

建筑设计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艺术形式,它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建筑功能实用的本身,而是在于它所载承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又伴随着社会综合文化背景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和气韵。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社会文化与建筑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其核心点就在于“文化”这一关键的价值属性,它又具有宽泛的社会属性范畴,我们需要将它融合成与建筑物象、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有机整体,而又相对独立地彰显场所氛围和精神气韵。

3、建筑设计应当与社会生态共生

物质的消耗总是与人类文明成正比,当我们自认为越来越高级的时候,却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建筑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背景,任何民族都把自己国家各个时代的建筑当作自己文明的印迹。然而当下的中国,建筑设计似乎在进行着一场复制性的运动。我们应该警醒:建筑设计必须与社会、自然、生态同步协调发展,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应当承担起现阶段的社会责任,并敢于担当,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努力。

在有关环境建筑设计的范畴内,建筑与生态的关联最为密切,建筑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把社会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目标,也是建筑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现代建筑的生态设计则反映了人类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意识和价值观念: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环境建筑生态性原则的核心,在建筑设计中生态价值观是我们必须尊重的设计观念,它应与人的社会需求、艺术与美学的魅力同等重要。从方案构思到细节深入,时刻都要牵系着这一价值观念。以这一观念回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设计与生活的各种行为过程中尊重自然带给我们生命的意义。

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设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走向一个“生态性”的主题上来。设计的“生态性”要求设计师对人与自然这一核心关系更加地关注和关心。人是建筑设计的主体对象,我们创造性的研究物象客体无不是为主体服务的,人的客观需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永远是建筑设计的主旨。正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思想~样,建筑设计与人类社会生态需求的关系显得既辩证又统一,这就需要和谐共生,相互借力,而不是相互产生破坏。

4、基于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现代审美

社会建筑物象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的特殊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建筑元素作为现代文明的城市建筑重要组成,它的设计发展与进步不应停止不前,而应当与时俱进。作为建筑设计从业者的我们,就更加有必要认真地对它进行研究,使传统元素特征与现代文化审美紧扣,其目的是让传统建筑的形态更加俊逸,造型更加优美,物象的典型性达到刚柔相济、淡艳相宜。

建筑设计的审美思维逻辑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扩张和聚合,共融和共生,相互作用协调的结果。笔者建议:在设计实践过程中,有效借鉴国内传统建筑浓郁的文化底蕴,并把抽象的社会内涵具体化和理论化,以便在方案实践中进行把握。建筑设计的现代审美及空间营造既需要宽泛的文化与哲学感知经验,也需要领会设计的基本原则及美学内涵,同时也要限定好物象设计的协调性修饰,只有这样才会更加契合于建筑环境本质及外延的设计共生需求。不过建筑设计与纯艺术创造有所不同,建筑设计创造者需要根据外部的诸多客观条件来达成设计的目标,创造性现代建筑设计的“解题”必须满足“要求的概念”或“有限定作用的定语”,这是现代建筑设计范畴的基本属性。所以,建筑设计现代审美意识思维的探索方向,将是考察要求概念形象生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以及这些有限定作用的定语和整体建筑环境的关系上。以此为基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创造性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水平和思维能力,才能为社会建筑物象的整体和谐创造积极条件。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2

现代建筑又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末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初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西方文明征服、殖民、主宰着世界。直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西欧清新的崇尚知识气氛的躁动,这些价值观才遭到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强烈挑战;在一、二次大战之间,包豪斯宣告成立,它涉猎艺术和建筑的广泛领域。同时,前卫建筑师聚集在一起起草了《雅典》,从而宣告新建筑诞生,现代主义坚定地建立了。怀着极大的自信,勒·柯布西埃和其合作者,为了建立一个具有现代科技优势的建筑新世界而写作,演讲,规划和营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筑和都市化的景象被共同的实践和商业化主义大大地曲解。这导致现代主义的简洁和没文化,即现在众所周知的国际式。这种忽视环境文脉的设计手法对气候条件不感兴趣,没有任何文化指向。

世界各区域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并不同步,以欧洲地区率先萌生了具备现代建筑文化性质的雏型,然后其它各区域都不甚自觉或不自觉地也逐渐感染上这一性质,才基本上形成了世界总体的现代建筑文化。也正是这个缘故,使所形成的世界建筑文化总体不仅发展不同步,而且存在着许多或这种或那种非理性的状况,这也是迄今为止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基本状况。首先是欧洲的那种不甚理性的强权,占有意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成功滋长了这一意识,大有为人居环境的认识的龙头老大之态,基本上忽视了其它各区域客观环境所形成的传统建筑文化观念意识的存在和必然。而宗教的神论,更增强了这一意识。于是相继在美洲、澳洲和非洲沿海的一些文化之力相较落后很多的区域实现了其建筑文化意识的施展;而后也逐渐渗入到文化之力相对较强,文化渊源深厚的亚洲地区等,却难以实现其意识的施展,终于也逐渐对其原有意识有了一定的反思,认识了其不合理性的成份。其次是其它区域对欧洲的简单的建筑模仿意识,机械地认为一种建筑型体或一幢建筑物在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成功就是任何地区成功建筑的标准模型。其实,传统建筑学尚且讲究建筑的环境构成,不同的空间环境、功能需求就必须有不同的建筑构成;何况,建筑的构成也不仅仅是空间、功能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显然 那种对建筑的简单地模仿,机械地移植的指导思想,对向优秀建筑的学习,建筑文化的交流而言,是一种不合理性的东西,但却是现代建筑文化发展至今的一种普遍现象。

国内现代建筑的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建筑除了特别保护的古建筑或特色民居街巷,所有建筑清一色是现代建筑。从20世纪初上海的和平饭店,到20世纪末的金茂大厦,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一点也不逊色亚洲其他国家。但是国内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却是迟缓的;特别是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我国的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是停滞甚至倒退的。但同时却修建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八、九十年代自诩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外来的与本土的建筑构件的组装,这似乎又是一种既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具有依恋的民族情结的改良思想。于是,人们可以将本土传统建筑肢解,取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构件,替换上引进的西方建筑的相应位置上,这既可排除依葫芦画瓢的嫌疑、又似乎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乍一看,确有令人为之一喜的感觉。那么,不同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交融好像就只是混成、组装了,这仍然也是有些简单化了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深刻本质,这同样是一种不甚理性的现象,在现今也甚为普遍。但是,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文化呢?我想其中一点就是要正确理解现代建筑的多元性。

2、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建筑文化的多层次性。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由内到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物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考,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容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大多数建筑是器物性文化,重在功能即使用。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现代建筑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多元性,而不能是一元的,单一的。建筑的作用在于给人类提供活动的场所,而现代人们的活动是多样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要求。现代建筑文化也就不同,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公共性建筑则追求更多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现代建筑也在世界遍地开花。东西方的社会形态结构是不相同的,生活习惯,习俗等等都不相同,社会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也是不同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源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各个民族,地域的衣、食、住、行都的多元的,因此,现代建筑文化也就具有多元性。

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加深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特别是纪念性、公共性建筑物,必须适宜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否则会遭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批评。现代社会随着交通工具,通信通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繁多,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文明的冲突使得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建筑世界也是如此,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想、建筑文化的交流频频,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优秀的建筑思想,建筑文化得到交流,发展。现代建筑在二战后出现了若干思潮,主要有对“理性主义”的充实和提高,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注重高度工业技术、讲究“人情化”与地方主义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等等,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些倾向在全球各地都有体现,北欧的阿尔托设计的建筑体现芬兰的地方性与民族性,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则体现了“粗野主义”和地方性。现代建筑文化是全球性的,它的影响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冲突不少,但它基本适应了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风俗习惯。

3、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建筑文化具有包容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必然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推动着观念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主要是推动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发展,这是最具革命性的力量。它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促使人们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改变,这是深层次的动力。新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新的建筑哲学和建筑理论,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变革。近代科学技术创造了一系列新型的建筑材料,各种先进的建筑设备,科学的结构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再加上建筑设计管理和建筑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几乎可能使建筑师们进行为所欲为的创作。例如:钢筋混凝土的发明,高强度结构钢的生产,钢结构理论的完善,最大限度地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使人们脱离了古典建筑的模式,在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的指导下,建造了大批精美、牢固、合理、舒适的现代建筑,从混凝土框架结构到刚架结构,薄壳、筒体结构,充气结构等可谓应有尽有。这些就正是科学技术在建筑文化第一层次上的影响与作用。

人们在进行现代建筑的实践中,必然也将把科学技术向建筑的规划、管理。法规、创作理论等方面渗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必然会希望建筑的物质属性更符合其基本需要,更富有人情味,更有文化气息。于是有了行为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格式塔理论等的发展。使建筑师们研究探索了这些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建筑环境学,建筑心理学等新的学科理论和更科学更合理的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接纳的现代化建筑。例如: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建筑师利用光学技术使窗花本身还具有宗教曼陀罗的韵律,人们对此充满了虔诚的感情。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建筑发展的历史沿革中,我们明白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建筑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且可以预见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将继续推动未来建筑文化的发展。

商业贸易,国际交流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在现代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作用,更多的是科学的力量,是科学思维观念的发展变革推动现代建筑文化的兴起、发展。尤其推动着建筑风格,建筑文化的大转变,大发展。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观和相对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观,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整体心态,从人的意识深处,即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上,进而全面地促进建筑文化的变革发展。

4、批判地认识现代建筑文化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人工自然物中最富象征性的成果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这种价值观念体系渗透到社会制度、社会习俗、社会心理和人们的思想行为中。建筑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既受到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影响,又对这个价值观念体系产生反作用。建筑是一定时期一种文化的缩影,建筑的发展和整体的文化背景是相应的。那么,中国的建筑师如何体现中国传统的优秀的价值观念又如何批判地认识、学习和发展现代建筑文化呢?

首先,建筑创作要回归原点,要整合我们所面临的文化价值观。从关注建筑的形体塑造,到强调回归建筑的原点,这是当代建筑文化走向有机整合的一个标志。回归原点,作本质上的概括,并随机应变,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加以发展,从流派的纷争和商业主义的文化炒作中解脱出来;从形体塑造作为建筑创作的愿点,到聚居需求、区域文化、技术经济、环境和生态等原点出发,找到建筑创作的原点。

其次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发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传统与创新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传统建筑文化?又如何在建筑创新中融入自身的文化特色?这是中国许多建筑师面临的一个头疼的课题,在经历了片面的“民族化”和“西式现代化”创作之后,当代中国建筑师努力探索“寓传统于现代”的建筑创新之路,力求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建筑文化之中。中国建筑师在努力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观念、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地域性技术与现代材料的结合途径,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创作成就。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3

现代建筑又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末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初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西方文明征服、殖民、主宰着世界。直到第

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西欧清新的崇尚知识气氛的躁动,这些价值观才遭到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强烈挑战;在

一、二次大战之间,包豪斯宣告成立,它涉猎艺术和建筑的广泛领域。同时,前卫建筑师聚集在一起起草了《雅典》,从而宣告新建筑诞生,现代主义坚定地建立了。论文百事通怀着极大的自信,勒·柯布西埃和其合作者,为了建立一个具有现代科技优势的建筑新世界而写作,演讲,规划和营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筑和都市化的景象被共同的实践和商业化主义大大地曲解。这导致现代主义的简洁和没文化,即现在众所周知的国际式。这种忽视环境文脉的设计手法对气候条件不感兴趣,没有任何文化指向。

世界各区域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并不同步,以欧洲地区率先萌生了具备现代建筑文化性质的雏型,然后其它各区域都不甚自觉或不自觉地也逐渐感染上这一性质,才基本上形成了世界总体的现代建筑文化。也正是这个缘故,使所形成的世界建筑文化总体不仅发展不同步,而且存在着许多或这种或那种非理性的状况,这也是迄今为止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基本状况。首先是欧洲的那种不甚理性的强权,占有意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成功滋长了这一意识,大有为人居环境的认识的龙头老大之态,基本上忽视了其它各区域客观环境所形成的传统建筑文化观念意识的存在和必然。而宗教的神论,更增强了这一意识。于是相继在美洲、澳洲和非洲沿海的一些文化之力相较落后很多的区域实现了其建筑文化意识的施展;而后也逐渐渗入到文化之力相对较强,文化渊源深厚的亚洲地区等,却难以实现其意识的施展,终于也逐渐对其原有意识有了一定的反思,认识了其不合理性的成份。其次是其它区域对欧洲的简单的建筑模仿意识,机械地认为一种建筑型体或一幢建筑物在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成功就是任何地区成功建筑的标准模型。其实,传统建筑学尚且讲究建筑的环境构成,不同的空间环境、功能需求就必须有不同的建筑构成;何况,建筑的构成也不仅仅是空间、功能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显然那种对建筑的简单地模仿,机械地移植的指导思想,对向优秀建筑的学习,建筑文化的交流而言,是一种不合理性的东西,但却是现代建筑文化发展至今的一种普遍现象。

国内现代建筑的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建筑除了特别保护的古建筑或特色民居街巷,所有建筑清一色是现代建筑。从20世纪初上海的和平饭店,到20世纪末的金茂大厦,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一点也不逊色亚洲其他国家。但是国内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却是迟缓的;特别是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我国的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是停滞甚至倒退的。但同时却修建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

八、九十年代自诩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外来的与本土的建筑构件的组装,这似乎又是一种既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具有依恋的民族情结的改良思想。于是,人们可以将本土传统建筑肢解,取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构件,替换上引进的西方建筑的相应位置上,这既可排除依葫芦画瓢的嫌疑、又似乎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乍一看,确有令人为之一喜的感觉。那么,不同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交融好像就只是混成、组装了,这仍然也是有些简单化了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深刻本质,这同样是一种不甚理性的现象,在现今也甚为普遍。但是,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文化呢?我想其中一点就是要正确理解现代建筑的多元性。

2、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建筑文化的多层次性。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由内到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物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考,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容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大多数建筑是器物性文化,重在功能即使用。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现代建筑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多元性,而不能是一元的,单一的。建筑的作用在于给人类提供活动的场所,而现代人们的活动是多样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要求。现代建筑文化也就不同,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公共性建筑则追求更多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现代建筑也在世界遍地开花。东西方的社会形态结构是不相同的,生活习惯,习俗等等都不相同,社会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也是不同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源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各个民族,地域的衣、食、住、行都的多元的,因此,现代建筑文化也就具有多元性。

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加深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特别是纪念性、公共性建筑物,必须适宜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否则会遭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批评。现代社会随着交通工具,通信通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繁多,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文明的冲突使得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建筑世界也是如此,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想、建筑文化的交流频频,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优秀的建筑思想,建筑文化得到交流,发展。现代建筑在二战后出现了若干思潮,主要有对“理性主义”的充实和提高,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注重高度工业技术、讲究“人情化”与地方主义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等等,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些倾向在全球各地都有体现,北欧的阿尔托设计的建筑体现芬兰的地方性与民族性,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则体现了“粗野主义”和地方性。现代建筑文化是全球性的,它的影响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冲突不少,但它基本适应了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风俗习惯。

3、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建筑文化具有包容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必然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推动着观念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主要是推动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发展,这是最具革命性的力量。它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促使人们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改变,这是深层次的动力。新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新的建筑哲学和建筑理论,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变革。近代科学技术创造了一系列新型的建筑材料,各种先进的建筑设备,科学的结构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再加上建筑设计管理和建筑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几乎可能使建筑师们进行为所欲为的创作。例如:钢筋混凝土的发明,高强度结构钢的生产,钢结构理论的完善,最大限度地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使人们脱离了古典建筑的模式,在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的指导下,建造了大批精美、牢固、合理、舒适的现代建筑,从混凝土框架结构到刚架结构,薄壳、筒体结构,充气结构等可谓应有尽有。这些就正是科学技术在建筑文化第一层次上的影响与作用。

人们在进行现代建筑的实践中,必然也将把科学技术向建筑的规划、管理。法规、创作理论等方面渗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必然会希望建筑的物质属性更符合其基本需要,更富有人情味,更有文化气息。于是有了行为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格式塔理论等的发展。使建筑师们研究探索了这些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建筑环境学,建筑心理学等新的学科理论和更科学更合理的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接纳的现代化建筑。例如: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建筑师利用光学技术使窗花本身还具有宗教曼陀罗的韵律,人们对此充满了虔诚的感情。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建筑发展的历史沿革中,我们明白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建筑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且可以预见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将继续推动未来建筑文化的发展。

商业贸易,国际交流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在现代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作用,更多的是科学的力量,是科学思维观念的发展变革推动现代建筑文化的兴起、发展。尤其推动着建筑风格,建筑文化的大转变,大发展。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观和相对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观,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整体心态,从人的意识深处,即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上,进而全面地促进建筑文化的变革发展。

4、批判地认识现代建筑文化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人工自然物中最富象征性的成果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这种价值观念体系渗透到社会制度、社会习俗、社会心理和人们的思想行为中。建筑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既受到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影响,又对这个价值观念体系产生反作用。建筑是一定时期一种文化的缩影,建筑的发展和整体的文化背景是相应的。那么,中国的建筑师如何体现中国传统的优秀的价值观念又如何批判地认识、学习和发展现代建筑文化呢?

首先,建筑创作要回归原点,要整合我们所面临的文化价值观。从关注建筑的形体塑造,到强调回归建筑的原点,这是当代建筑文化走向有机整合的一个标志。回归原点,作本质上的概括,并随机应变,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加以发展,从流派的纷争和商业主义的文化炒作中解脱出来;从形体塑造作为建筑创作的愿点,到聚居需求、区域文化、技术经济、环境和生态等原点出发,找到建筑创作的原点。

其次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发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传统与创新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传统建筑文化?又如何在建筑创新中融入自身的文化特色?这是中国许多建筑师面临的一个头疼的课题,在经历了片面的“民族化”和“西式现代化”创作之后,当代中国建筑师努力探索“寓传统于现代”的建筑创新之路,力求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建筑文化之中。中国建筑师在努力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观念、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地域性技术与现代材料的结合途径,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创作成就。新晨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4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灵山秀水的大连总是给人一种灵性的感染,进而酝酿智慧的升华。

大连城市建筑风情万种

感性认知,是理性思辨的基础,尽管感性是有限且片面的,但现实又是必须接受的,品评城市建筑风貌,首先是感性的。

⒈大连城市的剧场效应与景观特色。

漫步大连,城市画面顺序打开,或张或驰,或俯或仰;时而海阔天空,时而辗转缠绵。城市种种,总是在你不经意间变化着,被发现着,赏玩着,让人留连忘返,心移神迁……独特的城市体验令人赞叹,城市建筑因而有了一份独特的剧场效应,城市建筑风貌因而有了别样的风采。

大连城市的剧场效应,源于自然的山海景观与丘陵的地貌特点,源于欧陆风情城市规划所特有的道路网络与广场空间。自然景观资源与规划景观资源的丰富,为建筑风情的展露提供了浪漫的城市舞台。

⒉灵秀、刚健、浪漫――城市建筑风格永恒的基调。

不仅仅是山海情怀,造就了建筑风格的永恒基调;城市人群生存空间的三大主题:生活、工作、休闲,才是建筑不可回避的客观制约。同样,城市的自然品性、社会品性、文化品性,对建筑风格的渗透与影响,更是建筑风格定位所无法回避的大环境。如此对号入座,未免牵强,但细细品之,难道这不是每个城市孜孜以求的么?

大连城市建筑群体风貌,与大连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心意相通,彰显社会及文化优势,将城市建筑风格的基调演绎得更为充分、贴切和生动,恰如先民“天人合一”生存智慧的实证。

⒊大连城市建筑风貌中的山海意象――自然之道。

大连城市建筑群体错落起伏、聚散相依,城市景观峰回路转、潮起潮落,这一切荡漾着自然之意趣,与自然山海血脉相通并与其雄健妩媚交相辉映,呈现出动态的和谐与共鸣,挥洒着充满诗意的城市家园的风貌。

⒋大连城市建筑风貌中人文意象――文化之道。

历史的成因与现实的保护性开发,以及尊重建筑文脉的创作文化观念,大连城市建筑风貌的欧陆风情富于历史感与时代感,成为大连城市建筑风貌不可多得的人文风景。它叙述着文化交融、嫁接与发展的城市历史,启迪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智慧,展示着人类建筑文化历久弥新的辉煌。大连城市建筑中所蕴含的异国情调,不仅昭示着多元共存的城市浪漫情怀与消化、吸收外来优秀建筑文化的城市文化底蕴,更是谋求城市建筑文化发展、把握城市建筑风格品位的基石。大连是中国城市建筑“欧风运动”的领军城市之一,但不一样的城市建筑文化底蕴,不一样的城市建筑风格定位与发展理念,显然有了品位的高下之分,大连是聪明的自觉的选择。

⒌大连城市建筑风貌中的新经济风尚――社会之道。

与所有高速发展的城市相似:在大连城市建筑群体中,鹤立着众多的经济巨人,如银行、写字楼、酒店、公寓、大型超市,它们构成特有的城市经济高地,彰显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貌;同时招商引资、高新产业发展、城市新经济模式开发所带来的建筑形态,或集中在开放区,或割据城区各处,将城市建筑风貌渲染得山花烂漫;城市住宅房地产热,更是使大规模居住区迅猛地铺装着城区版图,扩散着城市的建筑风情……所有这些都是社会经济繁荣所致,随之而来的新的建筑语言,对城市建筑风貌的冲击,不容回避,只能消化,这是城市谋求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社会必由之道。

⒍大连城市建筑浪漫风情的整体性。

大连城市建筑风貌是个体的特征与群体的和谐共同组成的。

多元的历史、多元的发展与多元的创作来源,使大连城市建筑风格呈多元化的交织状态,并且还在不断地注入新的风格模式。正是开放的观念、开放的市场,使大连拥有超常的建筑风格的兼容力与消化力,只要是精品建筑,有品位的创作,都有机会一展风姿。同时,对多种风格碰撞风险的消化,对过时的、低品位建筑的改造与抑制是大连近十年对建筑风格实施管制,长抓不懈的工作重点,因而可以看到从色彩、建材到造型风格,大连城市建筑群体的和谐共处,显示出大连城市建筑发展的整体水平。在大连,城市建筑的和谐美感,作为城市最高利益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直被精心呵护着。

⒎大连城市建筑浪漫风情的系统性。

大连城市建筑风貌是城市建筑广义内涵的系统展示,因而感受丰满动人。

大连城市建筑的实践概念早已超越了其自身、传统的意义。与建筑相关联的广场、铺地、道路、小品,标牌、围墙栏杆、大门,绿化环境、雕塑等城市要素,都纳入系统的规划设计程序和审查程序,尤其是建筑化的城市标志性小品,如绿山足球、友好广场水晶球等。如同城市环境美化中地面不露黄土的概念,在大连城市景观整治中,建筑概念大大延伸,填补了大量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系统的空白,诸如城市广告、城市标牌的系统规划设计等等。又如城市商业街的系统规划与集中的建筑与环境改造。

大连城市建筑秀外慧中

理性思辨,是破译“庐山真面目”的思维通道,是超越现实的手段,尽管这是个人的、独特的体验性逻辑。但品评城市建筑风貌内在价值也必然如此,是涉及城市品性、建筑品性、创造品性的分析思辨。

⒈城市生态圈与建筑特征。

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清晰地描述着城市系统的生命。不难理解,城市是人类社会目前最典型的生存生态系统。城市生态圈是自然生态圈、社会生态圈与文化生态圈三大系统交织而成,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演绎受制于三大系统的独特作用,其中自然生态圈提供资源的供给与约束,遵守自然法则是城市赖以存在的物质环境基础,相对封闭与稳定;社会生态圈提供资源利用与资源配置,遵守社会法则是城市得以发展的经济主导和社会环境基础;文化生态圈是伴随人类文明进步,历史人文的积淀,而日益成熟的人类智慧,在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建立起不可替代的平衡与调节机制,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人性关怀的职能。文化生态系统遵从文化法则,使人类文明在城市形态中得以延续与发展,是人类生存尊严在城市价值中的最高体现,是城市生命与智慧的核心品性。伴随城市年轮的增长,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健全与良性发展,决定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建筑从属于城市品性,忠实于城市生命系统的构成与运作,并加以物化记述,具体实现城市生命的新陈代谢。建筑的内涵随城市的发展而日益扩大,建筑特性也越发清晰明朗起来。与城市生态圈构成相对应,建筑品性也是由环境特性、功能特性与风格特征有机整合而成,与城市生命一样融铸着人类生命的基因与逻辑。

⒉城市建筑基因学。

城市是有生命的,城市生命的发展轨迹有其特定的生态基因控制,笔者将影响城市发展、左右建筑定位的诸多城市生态因素,称为城市建筑基因,并按生命的逻辑归纳、整合、分析,求解诸多相关因子对于城市建筑发展的客观影响,进而架构起城市建筑基因学的概念。

城市建筑基因学,是通过对城市建筑基因的分析来研究城市品性与建筑品性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城市发展与城市建筑创作发展内在客观规律的城市生命哲学,也是指导建筑创作实践哲学,它超越了科学的界线,更重视人文精神与文化生态。

⒊城市建筑基因的封闭性、开放性与城市建筑发展定位。

宏观分析,构成城市生态圈的社会生态系统与文化生态系统,乃至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地球生态圈的子系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东西文化大融合、乃至全球自然生态观真正成为人类共识,地球生态圈的变化发展,必然冲击城市生态圈,因而城市建筑基因具有相对的封闭性与绝对的开放性。

中国当代的社会实践与改造,积极鼓励开放的城市发展模式,注重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和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从而带动中国经济与文化的腾飞,客观上造就了中国城市建筑基因的开放性和可嫁接性。

大连的城市发展实践所形成的全新城市发展理念,恰恰证实了这一点。粗略地讲,大连城市发展理念包括生态经济、环保经济、展览经济、文化博览会、文化艺术节等,这使得大连城市建筑风貌,无不显示出国际化都市的气质。可以说,开放的城市建筑基因,能博采众长,跟上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快速带动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

不能否认,城市建筑基因的相对封闭、稳定,是城市从容打造建筑文化特色,嫁接城市建筑文脉,赋予城市由内而外的自我认同与深层的文化尊贵,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未来的城市生存竞争重心,将从经济延伸至文化。城市的文化尊严与品位,将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基因的封闭与开放,既对立又统一,对城市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只有处理好两者关系,使封闭与开放平衡有序,才能真正解决城市建筑发展的定位问题。

⒋城市的生命意志与城市发展理念。

一座城市的发展,经济增长指数固然是主导性、革命性因素,但城市文化生态圈的健全与活力,给人性以充分的文化关怀,所形成的强大的人力资源保护与开放能力,更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城市文化生态圈的良性循环,能有效削弱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引发的社会震荡等不利影响,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是城市发展理念应有的灵性与智慧内涵,它是人类生存智慧与灵性的化身。

城市的生命意志,正是智慧化的城市发展理念的表达,是城市建筑风貌形成与发展的内在生命意志。

“百年风雨洗礼,北方明珠生辉”

大连城市发展理念的智慧之光,深深印迹在“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精神中,这是大连城市的生命意志,是大连城市建筑风情万种背后的智慧财富。

浪漫:诗意的创造

探索规律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大连城市建筑风情的幕前幕后,向世人演绎着充满生命灵性的城市交响诗,认识生命、认识灵性,才有人生的浪漫,才能鸣和城市的浪漫。

⒈学习型城市:大连城市永续浪漫的追求。

城市外在的迷人风韵与内在的理性智慧,终究是由人来打造的,如果“浪漫”与“诗意的创造”同义,那么,城市真正的浪漫,必然建立在人性浪漫充分发挥基础之上。虽然大连已有“浪漫之都”的美誉,但纵观其建筑,真正令人叫绝、富有创意的作品,实在少之又少;行内行外,人们对建筑品评的文化热情也相对温度偏低……毋庸讳言城市的缺点,知耻而后勇,过去的十年,大连人发奋图强,宣示了城市发展的高品位、高起点的追求,新世纪大连人,当更有勇气弘扬城市精神,再造辉煌,让浪漫之都名副其实。

⒉人的生命特质与人生舞台需求。

给人才充分发挥的城市空间,以追求城市发展永续的浪漫,必须重视城市文化生态圈的开发建设,如积极的学术研讨,必要的政策引导,相应的舆论配合等。说易行难,真正打造人才的城市舞台,首先须探知人才发挥的特质与需求。

人的生命特质是由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文化属性共同构成,人的生命因尊严的存在而有意义,因创造的实现而有价值。人生的理想实现,就是通过创造性实践,不断自我发现、自我认同、自我超越的过程。

人的生存追求,因其特定属性而呈递进上升的三个层次:自然人、社会人、文化人。其中文化属性与文化人追求是人类尊严的最显著特征,是人类灵魂、灵性存在的价值,是别于其它生命智慧的自在与“神性”的体现,是人生最高层次的追求。完满的人生如器,注水而满,自下而上。传统文化素有君子不器之说,概倡导道德修行之比。自然之道、社会之德合成文化生态观即道德,文化人之求即君子之求。现实人才,以器比之,当视为尊重、爱护而人道。由此看来,人才对于城市生态圈,尤其对其内在城市文化生态圈的认同,是人才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

⒊本末主义生命法则与天堂钥匙。

人的三重属性并非先天所得,而是伴随年龄增长、阅历增加而逐渐形成的。初生之人,禀赋天地之灵性,随人生的发展,自然人及自然灵性必须满足、适应社会生态与文化生态的要求才得以生存,因而人必须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的创造性活动,经历灵与肉分离的痛苦,修炼其社会及文化属性,从而达到灵与肉的再次和谐,感知生命的完整,获得生命的尊严与肯定。

本末主义生命法则即:人生无所谓本,无所谓末,而在于生命灵性的创造性展示,从而获得社会与文化肯定的过程,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

本末主义生命法则告诉我们,创造性活动是普遍意义的人生存的本质需要,具有普遍的积极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本末主义生命法则,推崇创造活动中个体灵性的展示,视之为成熟社会与文化智慧,融入社会与文化,并成为促进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因而诗意的创造,是人生的浪漫,也是城市浪漫的本质。

以本末主义生命法则来看,人具有永生的创造动机,创造活动是符合人类天性的最能给人痛苦与快乐的行为,创造活动,牵动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互动发展,因而从城市发展来看,社会生态圈与文化生态圈的健全与进步,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价值生态观,是引领创造活动积极活跃的必要前提条件,城市的浪漫的永续追求,正是应当以此为起点。

总之,以生命为本的自然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天堂梦想的摇篮,以人为本的社会及文化生态价值观,是人类打开天堂之门的钥匙。

感悟城市建筑风貌深层的丰富内涵,探求建筑创作的浪漫特质,进而创造城市的浪漫,打造城市天堂,是本文思辨的主题。我相信,智慧与灵性的结合,成就诗意的人生;诗意的人生,成就诗意的城市。她,才是城市永恒的浪漫。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5

关键词:历史建筑;活化;保护;制度;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178-03

历史建筑是文化,是记忆,是生活,保护历史建筑是使命,是职责,是文化传承所需,是大众心灵所托。保护历史建筑是社会和民众共识,拆除历史建筑是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现实,保护与毁掉历史建筑是现实的矛盾,此矛盾的症结点是,历史建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要有价值,有经济价值,要超越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不要成为经济发展所累。激发或创造历史建筑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活化保护是解决保护与毁掉历史建筑矛盾之思路之途径,对历史建筑的活化保护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是善用,是对历史建筑“保而不用”“保而僵用”旧思路的“扬弃”,是在国内文物界、政府逐步形成的新共识。“活化”保护历史建筑取得“善用”成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制度构建。

一、构建政府主导的历史建筑活化保护制度

历史建筑的历史性、文化性、生活印记决定政府是历史建筑保护的最重要主体,是历史建筑保护的主导者。建立政府主导历史建筑活化保护制度是理所应当,势在必然。

政府主导的历史建筑活化保护制度是确定政府在历史建筑活化保护中的主导地位、主导权能等。主导地位指政府是历史建筑活化保护中引导、规范、助力。主导权能是引导的权能、规范的权能、助力的权能。引导权能是政府制定历史建筑活化保护规划,政府制定历史建筑活化保护方案,进行招标;政府提出历史建筑改造项目,审核批准投标者提出的项目活化保护规划,活化保护方案。建筑物、建筑街区改造使用的方向要有利于历史建筑价值的保有,建筑蕴含的历史风貌、历史风情的保有;改造的建筑物要具有经济使用性、文化使用性、社会使用性等功能,为民众所观赏、所体验、所生活,所生产,所经营、所教益,在服务社会、服务民众中获得尊重、保护。良好的活化保护会产生经济收益,此收益不能由投资者、改造者独享,应当让建筑物所在地的社区分享一些利益,应当让建筑物所有者分享一些利益,使建筑物相关者都收益,减少利益纷争造成的建筑物损害,政府要对建筑物相关者的利益进行合理平衡。规范是划定建筑物改造的可为与不可为,可为的范围,对建筑物改造的程度、开发者经济利益获取程度、改造中的保护措施、改造后的利用性保护。防止开发商、经营者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对建筑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文化价值、风情风貌价值的破坏。助力是资金助力,是协调。政府要设立活化保护基金,投入改造资金,启动改造工程,助力开发者进行改造;或者给开发者便利的融资条件,有资金接续。市县级政府要积极主动与建筑物所在地政府部门协调,为项目建设、经营提供条件,政府与建筑物区域居民协调沟通,使建筑物内居民同意改造,改善环境,为开发者的活化保护提供条件。

二、构建政府与民间合作制度

历史建筑是当地社会发展的记忆,是当地居民的记忆,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当地环境的组成部分。历史建筑的活化保护,对历史建筑的改造会影响他们的记忆、情感、环境,会影响当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承担主导作用的政府应当放下身价,充分尊重当地组织、团体、居民对历史建筑的情感,对历史建筑承载文脉、生活的熟知,对历史建筑保护的主人翁地位,理应成为历史建筑活化保护的主体地位,与当地组织、社团、居民等历史建筑保护的民间力量合作,建立政府与民间合作制度。政府与民间合作制度的内容是政府组织成立的区域历史建筑改造委员会、改造方案审核委员会等组织要有当地组织、当地历史建筑保护社团、当地居民代表参加,给民间力量一定的职位,让他们参与领导决策,听取和采纳他们的科学合理意见;公开历史建筑改造方案、招标方案、投标者情况,改造后的利益分享,使当地社区、当地居民清楚历史建筑的保存、保护、利用,是当地居民能参与到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益,成为局中人,增强他们对建筑活化保护的积极性和助力,增强建筑活化保护对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正确性,防止政府政绩观和开发者贪欲所致的破坏性开发改造,减少上级政府与当地政府、当地社区、当地居民、历史建筑所有者、实际使用者、管理者在建筑活化保护中的矛盾。建立政府与民众之间意见互传、沟通、汇集、采纳的便捷渠道与机制;建立上级政府与当地政府互动、官民互动机制,建立历史建筑改造纠错机制,梳理历史建筑活化保护实践中的民众意见、机制,对保障和促进历史建筑活化保护的重要观点、规定、做法、机制可以作为立法内容,形成辽宁省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内容,增加辽宁省历史建筑保护的法治化,形成政府与民间合作、上下互动互助、官民商互动互助的法规制度与现实有效制度,促进历史建筑活化保护的持续、顺畅发展,遂民所愿,文化传承。

三、构建历史建筑普查制度、定级制度

保护历史建筑,对历史建筑进行活化保护,活化保护的优先次序、活化保护的轻重缓急次序,首先需要了解历史建筑的位置、类型、数量、年代、价值等历史真实与现状存在等信息资料,需要进行历史建筑普查与定级,需要建立历史建筑普查制度、历史建筑定级制度。

历史建筑普查制度可从普查范围、普查者、普查的组织协调、普查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普查的范围是各个省内的历史建筑,是留存于各省内城镇、乡村的历史建筑;普查者应当是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建筑研究者和爱好者,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是大学、专业的文化调查机构、资源调查机构;普查的组织者是省文化厅,辅助协调者是建设厅、辽宁省政府办公厅,普查条件保障是经费、普查团队到历史建筑所在的地方人员的允许与支持,提供相关资料与知情人的访谈等。普查可以是辽宁省文化厅委托大学等研究部门组成的专业队伍,也可以是以招标专业调查机构进行。

历史建筑定级制度可以是认同各等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已经确定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认同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对没有确定等级的历史建筑,对没有达到文物保护单位所要求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建筑,我们可以在尊重文物保护单位评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标准是,在考虑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时,可以不拘泥于此三价值标准,可以历史建筑的历史生活价值、历史生活环境、氛围、情境、乡土味、城镇印记、建筑物自身的使用价值、旅游价值、文化价值方面进行历史建筑的等级评定,形成新评定标准的历史建筑评定制度,建立辽宁省历史建筑普查与保护名录,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为历史建筑的活化保护提供更切实有效的次序和方案。

四、构建历史建筑活化保护队伍制度

历史建筑活化保护不是一般的建筑物保护,不是一般建筑物的修缮、改造,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对历史文化的修缮、改造,是需要懂文化爱文化、懂历史爱历史的设计者、建设者,需要构建历史建筑活化保护队伍,需要辽宁省构建历史建筑活化保护队伍制度。

历史建筑活化保护队伍制度是发现、培养、支持有历史文化保护、历史建筑保护情怀的志愿者、研究者,激励性使用有历史文化保护、历史建筑保护情怀的企业家。

历史文化和历史建筑研究者是指当地乡土文化研究者、乡土生活研究者、地方建筑研究者、当地老工匠、老艺人等。历史文化和历史建筑志愿者是历史文化与历史建筑研究爱好者,历史文化传播志愿者、历史建筑保护志愿者。志愿者由于个人爱好、个人兴趣激起的历史研究、文化研究和服务热情,没有非文化的功利追求或者非文化功利小,有忠实于历史原真性的很高真诚度、热情,是历史建筑研究和保护的重要力量,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和发挥历史建筑文化研究和保护志愿者的作用,积极支持和帮助历史建筑保护志愿者开展保护研究和活动,支持和帮助历史建筑保护志愿者组成历史建筑保护研究和行动自愿组织,建立和扩大历史建筑研究和保护志愿者队伍,增加历史建筑研究和保护力量,增加辽宁历史建筑活化保护发展力。

有历史文化保护、历史建筑保护情怀的企业家是辽宁历史建筑活化保护投资的主力,这些企业家是敬畏历史、敬重文化的企业家,是保护性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企业家,是能够兼顾历史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企业家,是能够遵从历史文化利益优先于经济利益次序,不唯利是图的企业家。辽宁历史建筑活化保护开发应当选择这样的企业家,摒弃非此性情的企业家,以防范蛮横企业家对历史建筑的毁坏。以文化旅游开发为名,行破坏文化之实的桩桩痛悔事例,明证和警示我们要重视和培养文化企业家,摒弃蛮横企业家。

五、构建历史建筑活化保护与当地社会发展相结合制度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6

1“全球化”背景下建筑趋同现象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体系.在交通工具发达、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等影响下,不同国家民族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交流融合,使得世界正在同化且变成一个整体,这一现象被称为“全球化”过程.“全球化”反映各国的融合与依存关系,人类创造的文明在不同国家民族中传播,为各地区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西方强势文化输入与本土文化的保存发展之间发生了碰撞与冲击,出现地域特色消退和全球文化趋同现象.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生着巨大变革,在全球化进程中融入世界.如何在社会发展进步中保护本土文化及其多元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全球化”反映在建筑上即是趋同性,这体现在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就更为明显,出现了建筑面貌雷同、传统风格逐步消退的现象:一是功能类似造成建筑类型、功能及形式相一致;二是用地、开发资金、效率等因素,促使建筑向高层、大体量发展,由建造技术制约,造成建筑空间及形态趋同;三是来自西方的美学思想和设计理念影响,建筑呈现类似的形式风格(见图1). 对于建筑的趋同现象,许多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工作者进行了探索.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认为:“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乐趣来自多样化和地方特色”.我国建筑大师吴良镛倡导广义建筑学的理论,他提出:对于“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多元文化及地区建筑学具有其重要性.建筑是地区的产物,其发展应立足于各国各地区的地域特性.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与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共同推动世界进步. 传统地域建筑建立在各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差异之中;人对建筑的需求复杂而多元,对于长期居住生活的建筑环境形成了认同感及情感意义上的联系.因此,建筑地域性客观存在于建筑体系中,全球“同质化”的城市模式、建筑形态无法涵盖人类丰富多样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的形成机制和特征,超越“传统与现代”,“地域性与国际性”相对立的二元思维方式,探讨现代化、多元化的地域建筑发展道路是很有意义的. 2传统地域建筑特征及主要成因 2.1传统地域建筑的特征 (1)传统地域建筑的空间布局、外部形态、村落的结构发展因地制宜,与环境融合协调,体现了适应自然的特征; (2)传统地域建筑采用当地天然材料与实用的建造工艺,创造了适宜居住的建筑环境,体现了善用自然的特征(见图2); (3)传统地域建筑反映了历史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体现了人们的信仰观念与生活习俗. 2.2传统地域建筑的主要成因 (1)自然环境是建筑产生、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观察尝试、积累经验,建造起适应该地区地形地貌与气候更替变化,且适宜居住使用的建筑,并在发展中逐渐完善.从早期原始建筑活动中可以看到人类对于自然取其利,避其害的建造观.这种原生态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共生,因此,其中体现环境因素的建筑构成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得以传承,形成传统地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例如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具有地区特色的建筑形式体现了自然的适应.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热少雨、夏热冬寒、温差大且多风沙,当地传统建筑采用厚生土墙和厚草泥屋面,开窗小、空气对流少、居室深藏,适应了气候,形成了新疆民居的特点; (2)在建造中使用的地方性建材及工艺技术是形成传统建筑地域性的必要因素.自然条件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环境资源,传统社会交通不便,经济技术水平较低,采用当地产量较多的建材进行营建是首要选择.地方材料资源丰富,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实用合理的结构方式、精湛的工艺技术,以及独特的建筑形态.传统建筑使用的地方材料取之于自然,具有天然的生态环保性能,保持了自然生态平衡.合理、因地制宜地使用地方建材,适应当地资源与经济技术条件,建造实用、经济、环保的建筑,这种建造模式因诸多优点而在该地区普及并沿用下来; (3)群聚而居,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对自然环境与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共识,由此产生共有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及行为规范.建筑承载历史变迁,包含厚重的地方文化底蕴,它体现了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的关系,也反映了社会组成结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提出人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与自然相和谐的观点.因此,古代宫殿、住宅、村落、陵墓等都按照“风水”的原则选址营建.礼乐教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规范社会领域的宗法制度及等级关系,反映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社会政治思想及主张.在传统民居中,堂屋位于建筑中轴核心位置,供奉祖宗牌位,是举行祭祖、处理家族重要事件的场所.其它居室围绕堂屋布置,家族成员依照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原则居住.父母居正屋,一般位于建筑中轴上.子孙辈处于家庭中的从属地位,居正屋两侧对称布置的东西厢房,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宗族伦理观念. 传统地域性建筑是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创造并逐步完善形成的,其建筑形态及营建技术成为该地区普遍的模式被广泛沿用,其演变方向也由此确立.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并影响人们的意识观念及生活方式.地域建筑所内涵的“场所精神”使人们对所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及归属感.正如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所说:“有一条永恒的建筑之道,它存在千百年之久至今依旧如故”[3].建筑独特的地域特征得以流传,反映了其合理性及可持续性,对于人们的生存及社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但传统建筑的局限性也对其自身发展有所阻碍.因产生于经济技术落后的条件、受社会制度与文化限制,传统建筑体系存在封闭性:第一,对既成建筑形式及营造技术沿袭模仿,使传统建筑处于发展缓慢状态.第二,当受到外来文化强大冲击,因建造理念、技术和审美意识上的差异,地域建筑的稳定状态易被打破,缺乏主动应变性.对于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最为迫切的是在吸收异质要素,更新重组自身建筑体系,实现建筑模式等方面的优化.#p#分页标题#e# 3各国现代地域建筑实践 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在探索现代地域性建筑的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设计的吉巴欧文化中心.设计者汲取当地棚屋的肋架构成方式,运用现代材料与高科技结构表现了传统地域建筑特色,建筑结构考虑抵抗当地飓风和地震的因素.采用被动式通风系统,将主导风引入建筑,改善室内热环境,并且兼顾视听及光照等要求.皮亚诺延续发展当地努美阿文化中“村落”的簇拥空间原型.采用线性方式-道路联系公共空间和“棚屋”形式的三组“村落”,功能空间包括画廊、展馆、图书馆、多媒体中心、青年中心、学校资源等.建筑与环境相呼应,形成了优美和谐的景观.文化中心运用高科技以现代建筑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及地域文化的尊重,成为当地村落文化的新象征.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注重汲取民间建筑形式和建造技术的精华,设计作品体现了历史文脉和文化环境.他的作品中央邦议会大厦为序列空间的组合,隐喻了古代印度宗教的宇宙观,表达了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柯里亚对低技术生态设计进行了实践,创造了适应气候具有节能功能的“开敞空间”及“管式住宅”,解决了采光、通风、和湿度问题,反映了“形式服从气候”的原则.设计者将建筑和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致力于低收入者住区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解决第三世界国家因发展而带来的人民生活问题. 我国建筑大师何镜堂创造性地提出“两观三性”[4]建筑理论体系,在建筑界产生深远影响.他主持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见图3)融合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国家馆以“斗栱”为造型元素,用现代先进技术和建筑语言表现了中国神韵.地区馆的“叠篆文字”主题传达了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中国馆充分考虑自然气候条件,采用高科技建筑结构和建造技术,一系列先进节能措施和环保材料,如被动式节能的空间型体技术设计、架空中庭自然通风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以及绿化屋面、透水砖等,体现了“低碳”的环保节能理念.世博会中国馆是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科技相融合的结晶,象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4对地域建筑发展的思考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建筑的发展和创新,实质上是解决“传统与现代”、“地域性与国际性”的课题,实现地域建筑发展“现代化”与“地域性”相统一. (1)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融入传统建筑文脉是传承地域建筑,显现并发展其优势的重要方式.在建筑创作上,应尊重传统地域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研究建筑深层规律,传承地域建筑文化精华,在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中甄别、吸取积极因素,创新发展具有本土文化认同感的地域建筑形式.因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传统村落建筑之间存在断层,如何实现传统地域建筑的保存、更新和延续,小谷围练溪村改造更新—广州大学城民俗博物馆工程提供了新的思路.该设计延续传统村落文脉,融入城市生活内容,保存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使其成为现代城市结构中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6]; (2)运用现代建筑理念与技术诠释传统建筑形式是地域建筑的创新之路.提炼传统营建经验中仍适用的元素,改进单一的建造方式,重视运用乡土建材;充分发挥现代工程技术优势,将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与传统建筑语汇有机结合,创造适合地方自然环境,满足现代建筑功能和形式要求的新地域建筑.如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采用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节能环保系统,以岭南客家围屋和客家斗笠的传统元素为造型主题,成为新的“惠州围屋”; (3)保护传统地域建筑,研究其蕴含的建筑观、环境观能丰富完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建立可持续发展建筑体系.整合传统建筑中善用自然、与自然融合共生的生态思想,运用现代生态建筑原理,开发并优化传统地域建筑中与自然气候环境紧密结合的生态、节能技术,实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地域建筑体系.例如广东传统客家民居围龙屋精心选址,布局合理严谨,就地取材选用黄土、砂、石灰(或土壳灰)、稻草、纤维加水拌和,用工具填实夯打,筑成坚固耐久的墙体.围龙屋冬暖夏凉,适宜居住,许多建筑历史久远而保存完好,为我们研究传统民居的生态环保技术及文化内涵提供了实物.目前,围龙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并且建立客家文化保护区,使传统地域建筑得以传承发展. 5结语 纵观传统地域建筑形式特征与形成机制,从深层次上认识建筑本质意义与发展规律能得出如下共识:虽然传统地域建筑在很多方面已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但其蕴含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理念,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人们的创造力与生存智慧.通过传统地域建筑研究,能了解传统建筑观、建造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对于完善现代社会的建筑和规划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地域建筑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研究其建筑原型,汲取其科学良好的因素;探寻多元建筑文化的融合,运用先进科技与现代建筑语言实现其体系的更新、重构,我们可以找到地域建筑发展的长远道路.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7

关键词:礼制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永州传统建筑

“礼制思想”是强调社会秩序性的一种系统的思想伦理,是思想文化社会性的绝佳展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受到我国礼制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建筑具有文化色彩浓厚、内涵底蕴十足的风格,在人类建筑史上形成了个性独特、成就辉煌的建筑体系。笔者通过对中国礼制文化的分析,解读永州传统文化的特色,展示永州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旨在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一、礼制文化

自古以来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并因此闻名于世。纵观我国文化发展历程,“礼”一直是贯穿我国文化发展始终的主线,在遥远的奴隶社会,针对“礼”就做出了诠释,周代将“吉、凶、宾、军、家”五礼作为主流思想,在社会统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达到“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效果。礼制文化作为儒家文化体系的核心,将“礼”的观念逐步人文化、伦理化,在儒家思想中“礼”是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指导思想,历经儒家对礼制的全面锤炼,礼制文化在战国时期形成完整文化体系。自汉王朝统治时期开始,儒家“礼制”文化开始被统治者采纳,迄今为止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经历漫长的封建统治,礼制文化逐渐具体化,实现了礼治和礼法的高度统一,不仅融入了哲学家的思想,同时体现法学家和政治家的智慧。礼制文化是德治梦想的现实化,旨在通过礼治和礼法的深度整合,维护社会安定,维持统治者稳定,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1。

二、礼制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一)礼制建筑类型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思想,讲究尊卑分明的形式,在文化上无处不体现涵盖面和影响力最广的礼制文化。第一,礼制文化将祭作为重要考虑因素,祭分为天、地、祖三个类型,祭祀建筑主要以坛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北京的天坛就是这一建筑类型的诠释。祭祀建筑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思想色彩和纪念色彩,是统治宗法礼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哲学观念的集中体现,涵盖大量社会政治内容,通过具有艺术和审美价值的形式表达。祭祀建筑是在礼制文化的影响下将哲学观念作为设计主题,充分考虑宇宙时空的自然哲学观并将二者有有机结合,使为神圣的功能服务。祭祀建筑在等级上是至高无上的,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特色,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大奇观。第二,礼制文化是制度和观念的统一,是制度和实践的结合,所以礼制文化下的建筑要求不同背景和身份的建筑拥有者要在建筑的功能和表现形式上加以区分。代表统治者意志的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流表现形式,根据统治阶级在地位展现和政治需求上的要求,主要以殿式为主,并通过庞大的建筑群表现出来,具有等级程序化、建筑艺术格式化的特点,在建筑的各个方面具有严格的要求。文化建筑主要是反映士阶层的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呈现朴实、宁静、端庄、典雅的特点,注重建筑环境和人文色彩的高度统一。民间建筑主要反映普通民众的居住要求和审美观念,具有创造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由于广大民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不高,民间建筑主要体现民众的安乐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

(二)礼制建筑规划

礼制文化是我国古代社会统治和社会成员道德规范的主流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群体布局及单体规划影响重大。第一,我国传统建筑群里规划布局中宫成居中,是最高统治阶级居住的地点。以宫城做为城市整体布局的中心,宫城左前方是宗庙,右前方是社稷坛,前方为朝,后方为市,居民根据等级不同向外延伸。所以,礼制文化下我国传统城市布局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第二,在居住用途的建筑群中,民居建筑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按照三纲五常的人际关系展开,相应等级的住宅面积的大小、位置、装饰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别。在传统民居建筑中,明确展示了政治秩序和伦理规范。因此,礼制文化下的传统建筑实现了居住空间规模、体量的等级和秩序化。第三,中国传统建筑在样式、装修风格、色彩运用等方面体现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例如,宫殿的柱子为中国红,诸侯居所内的柱子为黑色,士建筑的柱子为黄色,是对人们信仰和社会关系的展示。所以,礼制文化下各社会阶层住居空间结构和装修装饰具有标准化的区分。

三、品读永州传统建筑

如果说张家界是一幅画,那么永州则是一本书。永州,即原湖南省零陵地区,位于湖南省南部,因其处于潇、湘二水混合地,世人赋予雅称“潇湘”。因其气候温和、盛产香料,素有“香柚之乡”“鱼米之乡”之称,始建于公元前111年,隋朝改名为永州,目前永州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瑶族自治县。永州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体系,主要包括:“舜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碑文化等主流文化。永州传统建筑是在传承中华礼制文化建筑风格下经过悠悠岁月的洗礼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第一,永州传统建筑是民族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载体。永州传统文化受到瑶族文化和礼制思想的共同熏染,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建筑特色,同时具有血缘宗法的特征。如永州江永县沟蓝瑶都的平地瑶建筑全面的体现了永州传统建筑的这一特色。第二,永州传统建筑具有等级制度物态化表现差异的特点。永州传统建筑收到礼制文化的影响在等级关系上拥有具体的表现,但是没有过分的讲究。例如,在永州传统民居中,长辈住正方,但是对于厢房的分配上并没有严格的等级差别。零陵区周家大院是永州传统建筑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第三,永州传统建筑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呈现因地制宜、注重实用性和对自然的改造利用,使建筑与自然浑然天成的特点。如江永县上甘棠村的建筑,巧妙的将美丽的山水融入到南湖当中,使这里的传统建筑呈现世外桃源的感觉,在注重礼制思想的基础上,独具匠心,将自然和人工有机整合,完成了独特的建筑3。

四、结语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8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