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创新发展的理解8篇

时间:2023-11-21 10:09:42

创新发展的理解

创新发展的理解篇1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必须通过“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的路径去实现。但不能把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分割开来,也不能把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看作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路径。它们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同一种路径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相结合,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根本路径。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解读;时代解读;创新和发展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中共中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理论界更是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归结起来,主要有“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两种观点,或者说,提出了两种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路径。“文本解读”路径有“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或“走进马克思”的提法,力图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真精神,并以此为出发点,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时代解读”路径则力图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和时代本质的研究,把握时代精神,“让马克思走入当代”,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关于“文本解读”

学界同仁大都认为,“文本”即指马克思的文本,不包括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作家如恩格斯、列宁的文本,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本更不包括在内。但是,对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也有一个重新解读的问题,而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则更应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可能是出于马克思的思想与其他经典作家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差别的缘故,人们往往对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作家的文本避而不谈。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在其本真精神上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由于其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别,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以及阐述的重点或侧重点不同,等等,而导致其表现形态的差别。因为他们都是无产阶级的思想家、理论家,他们的理论都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解放服务的;他们的出发点都在于“改变世界”,“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因而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推翻和扬弃“使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因此,“文本解读”的“文本”不应只是马克思的文本,也应包括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构件,其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更何况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最具直接指导作用的应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因此,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决就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最重要的是,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具体结论,而应超越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别而把握其本真精神。这样来理解“文本”,“文本解读”的难度固然是增大了,但却可以减少些“解读”的片面性。

二、“文本解读”与“时代解读”的关系

“时代解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都要立足于时代和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只有立足于时代和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时代解读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当今时代的解读,即对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和时代精神的解读;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形成时的时代解读。而理论界对时代解读的理解主要是第一层含义。实际上,时代解读的第二层含义也不可缺少。如果说,时代解读的第一层含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立足点的话,那么,时代解读的第二层含义,则是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真精神的重要环节,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

解读文本的目的,就其直接意义上说,无非是还文本的本来面目。但任何文本的产生,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既有的思想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因而具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解读他们的文本,就必须了解他们所处时代的时代本质。列宁所处的时代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于列宁所处的时代;邓小平所处的时代与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也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如果不去解读他们所处的时代,就不能真正把握他们思想的本来面目。就不可能真正地“回到马克思”或“走进马克思”。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解读,也必须与时代解读相结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目的,无非是从中判断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和研究的对错得失,从而从中揭示出有益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思想资源。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资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往往都依据本派的理论和方法去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因而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所以,对其进行时代解读就显得更加必要。否则的话,就不可能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因而也就不可能揭示出有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真正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创新发展的理解篇2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解读;时代解读;创新和发展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中共中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理论界更是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归结起来,主要有“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两种观点,或者说,提出了两种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路径。“文本解读”路径有“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或“走进马克思”的提法,力图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真精神,并以此为出发点,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时代解读”路径则力图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和时代本质的研究,把握时代精神,“让马克思走入当代”,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关于“文本解读”

学界同仁大都认为,“文本”即指马克思的文本,不包括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作家如恩格斯、列宁的文本,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本更不包括在内。但是,对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也有一个重新解读的问题,而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则更应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可能是出于马克思的思想与其他经典作家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差别的缘故,人们往往对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作家的文本避而不谈。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在其本真精神上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由于其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别,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以及阐述的重点或侧重点不同,等等,而导致其表现形态的差别。因为他们都是无产阶级的思想家、理论家,他们的理论都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解放服务的;他们的出发点都在于“改变世界”,“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因而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和扬弃“使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因此,“文本解读”的“文本”不应只是马克思的文本,也应包括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构件,其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更何况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最具直接指导作用的应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因此,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决就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最重要的是,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具体结论,而应超越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别而把握其本真精神。这样来理解“文本”,“文本解读”的难度固然是增大了,但却可以减少些“解读”的片面性。

二、“文本解读”与“时代解读”的关系

“时代解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都要立足于时代和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只有立足于时代和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时代解读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当今时代的解读,即对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和时代精神的解读;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形成时的时代解读。而理论界对时代解读的理解主要是第一层含义。实际上,时代解读的第二层含义也不可缺少。如果说,时代解读的第一层含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立足点的话,那么,时代解读的第二层含义,则是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真精神的重要环节,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

解读文本的目的,就其直接意义上说,无非是还文本的本来面目。但任何文本的产生,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既有的思想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因而具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解读他们的文本,就必须了解他们所处时代的时代本质。列宁所处的时代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所处的时代不同于列宁所处的时代;邓小平所处的时代与所处的时代也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如果不去解读他们所处的时代,就不能真正把握他们思想的本来面目。就不可能真正地“回到马克思”或“走进马克思”。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解读,也必须与时代解读相结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目的,无非是从中判断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和研究的对错得失,从而从中揭示出有益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思想资源。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资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往往都依据本派的理论和方法去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因而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所以,对其进行时代解读就显得更加必要。否则的话,就不可能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因而也就不可能揭示出有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真正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创新发展的理解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0-0084-02

新时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也随之迅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弊端逐渐暴露,建筑工程管理已不能适应市场化的发展,因此,为了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必须在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上进行创新。同时,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积极引进新型人才,并对管理体制、技术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1.1 对工程管理不够重视

由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推广时间短,管理人员对工程管理不够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多数只流于形式。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虽然有了一些改善,但是管理工作的重心仍旧是在工程承包上,对管理工作缺乏安排,致使管理工作混乱不堪,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甚至一些企业为了缩减工程开支,在施工中采用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这样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2 信息化程度低

建筑工程涉及到各个部门的数据和资源的交换,而数据和资源的交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创建自己的数据库,并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工程管理中。但目前,建筑工程中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化管理程度比较低,信息化水平不高。

1.3 能源消耗量比较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逐渐增大,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建筑工程能源的消耗量远远高于国外,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要多采用节能、环保材料,不断推广绿色建筑,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的必要性

2.1 创新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需要

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正逐步走向市场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慢慢改变,竞争意识和市场理念也逐步形成。建筑工程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创新项目管理,而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企业与项目关系模糊、责任不明确、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缺点,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使建筑工程管理能够适应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2.2 创新是时展的必然

历史表明,想要进步就需要不断创新。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战略就是“促进改革、发展、创新一体化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应不断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企业文化相适应,从而建立新的工程管理模式。如果企业没有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资本和技术等,那么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创新是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活力,企业在发展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建筑工程建设强大的生命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承包商逐渐进入市场,国内的施工单位要想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并进入国际市场,就需要不断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3 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只有遵循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依照市场机制改革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从而建立适应市场化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系。在探索建筑工程管理的方式时,需要结合市场的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建筑企业中标的大型建筑项目,建筑企业需要建立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等。建筑企业负责项目的监督和评价,而分公司依照相关协议投入资源并进行施工管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对小型项目,建筑企业可以委托分公司进行负责管理,由企业对项目进行安全监督和技术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分公司的施工积极性,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企业要健全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可以对资金实施统一的调配和管理,并要不断强化建筑企业对资金的控制能力。实施项目资金委派管理制,保障资金管理负责人可以独立履行责任,对财务的支出实施严格的审核和管理,做好资金的预算工作,合理安排资金的用途,严格审批招待费用,严禁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3.2 观念的创新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者要重视创新模式的应用,积极培养员工进行理念的创新,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并注重引进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凭借创新思维管理企业。

理者应该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建筑企业中贯彻和落实新的工作方法,同时,企业要把工程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把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建筑工程管理方案的创新,需要探索符合市场发展的工程管理模式,并且要适应建筑企业的管理要求和具体的施工情况。

3.3 技术管理的创新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重视技术的创新,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对专业化的施工技术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和学习,规范技术人员的操作,提高技术人员的施工技能。②提高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能力。建筑企业应该成立工程招、投标小组和项目技术方案管理小组,专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制订施工方案。③积极研究适应企业施工技术的工艺和符合企业技术管理标准的技术。建筑企业应制订工程技术管理标准,实现工程管理流程化。④建筑企业要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等,促进企业的良好运作。

3.4 成本管理的创新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应重视工程合同的洽谈与签订,做好工程投标成本的预算,对合同条款进行细致的分析,规避不合理的合用条款。在合同签订后,对刚性的合同条款,应制订相应的措施,对开口合同条款,制订合理的理赔措施;在合同履行中,加强对施工单位的选择、施工材料的选择和工程预算管理等。在工程竣工后,应做好工程结算工作,尽可能降低成本。对工程后期的管理工作,要处理好客户的投诉和意见,做好工程的维修服务工作,从而降低工程索赔成本。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各个部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适应市场化的发展。同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学习,积极引进新技术,创造出符合建筑工程管理要求的管理模式和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徐丽荣.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j].管理观察,2012,09(35):342-345.

[2]马泽强.浅析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方式的创新[j].中国科技纵横,2011,08(13):90-93.

[3]陈曦.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05):67-69.

[4]尹建平.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管理的创新[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6(10):56-57.

创新发展的理解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难题;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产物,又以创新为落实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环节。不抓住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成了一句空话。

一、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这清楚地表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旧的灭亡新的产生。旧的灭亡新的产生就是创新。可以说,发展的实质就是创新,不创新就没有发展。

从生产力与创新的关系来考察,其一,创新就是生产力。当然创新不能与生产力划等号,也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生产力诸要素都存在着创新问题,生产力诸要素的创新,就是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就是生产力的飞跃。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的创新,劳动工具和其他劳动资料的创新,劳动对象的创新,无一不改变着生产力结构和内容,提升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其二,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知识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其中每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引起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创新本身就是发展,生产力因创新而发展,生产力发展又需要创新,促进创新,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生产力不停地前进,不停地飞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创新又是生产力变革的直接体现和根源,所以说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再从社会实践的地位和作用来考察也是如此。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类从自然中分离出来的基础,又是人类与自然统一的基础。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人类实践的历史看,实践的对象在创新,实践的内容在创新,实践的方法和手段也在创新,实践的结果当然也就是创新的产物。因此实践包含创新,实践离不开创新。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把实践分为重复实践和创新实践。重复实践是不停地重复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活动,对人类来说也是必不可免的。但重复只能增加数量,不能改进和提高质量,不能使产品进步和发展,因而也就不能使社会进步和发展。并且重复的东西是前人和别人创新的成果,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是以创新为前提的,没有创新就没有模仿和重复。可见,创新是基础,创新比重复重要,创新实践是人类的根本实践。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创新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表明,正是人类的创新实践活动,推动经济和社会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

二、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标依赖创新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四位一体,指向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当然强调发展、突出发展,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但在发展前面加“科学”二字,就是强调发展要讲规律、讲质量、讲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快”就是要讲速度,争时间,实现gdp较高速度的增长,实现社会各项事业较快的发展。“好”就是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是发展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怎样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答案就是创新,惟一出路就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沿用过去的办法,不创新就谈不上科学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如此,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

一要创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克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惯性思维、唯gdp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现,确立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突出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主体地位,决不能为了某些发展而损害人的生命、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幸福,“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实现人类永恒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要树立的新的发展理念。

二要创新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里着重说说第一个转变。一般总认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我们的出口受到制约,所以才要扩大内需。这种“内需被迫论”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过时的发展理念,是短视行为。我们之所以强调第一个转变,并把消费放在协调拉动的第一位,这主要是由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决定的,是我们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经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满足人民的需要,正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永恒的内在动力。

三要创新发展内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而发展不仅要求有经济数量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更主要的是内涵的大大扩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还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生态的发展。创新发展内容,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提倡五大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五大文明并列。“五位一体”,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缺了任何一大文明发展,就不是真正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要创新发展举措,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当今社会是创新的社会,今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创新力的竞争。因此我们要增加研发投入,开展全方位的创新,不仅要科技创新,还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创新。只有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都创新发展举措,才能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因此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五要创新发展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开明的政治、稳定的秩序、健全的法制、合理的政策、繁荣的经济、有保障的生活、进取的文化、发达的教育、先进的科技,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的竞争规则、宽松的舆论氛围等,都是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环境。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尊重创新劳动,营造创新舆论,保护创新成果,强化创新动力。只有人人都重视创新,参与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创新的失败,形成创新的强大舆论氛围,才能保护创新,推进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关键在创新

发展难题是发展中客观存在的矛盾。任何国家、任何行业的发展,就必然会遇到许多难题。人类社会就是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前进的。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克服了不少难题,取得了许多巨大的成,但又遇到了许多新的难题。如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物价问题、医改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社保养老问题,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反腐倡廉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司法公正问题、住房保障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三农”问题等,都是我们当前发展突出的难题,是进一步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难题就是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照过去的思路不行,用传统的办法不行,照搬别人的办法也不行。怎么办?那就要创新。实现科学发展,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这些难题。如环境资源问题,是制约我们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难题。我们过去的发展模式是以高消耗资源能源,粗放经营,追求高产值、高速度为特征,结果是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差,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现象。我们现在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思路,就是为了解决资源环境这一发展难题。“两型”社会的提出是发展思路的创新,同时实现“两型”社会的发展更要依靠创新。怎么节约?要有节约技术的创新,如低耗能的汽车、环保型的汽车,就要靠汽车技术的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建立节约型社会。

更主要的是节约不能根本解决资源能源这个难题。经济社会发展总是要耗费资源能源的,因为人类总是追求富裕、舒适,安全。高效的生活方式,人类不可能回到没有多少耗费的原始状态中去,何况我们还要建设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共产主义社会,资源能源消费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而现有资源能源是不可能满足人类不断发展需要的,有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的虽然可再生,但时间却非常长。节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面,但节约与创新相比,节约不能根本解决这个难题,解决资源能源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要发展高科技,不断地认识和开发新的资源能源。我们要明确,这个世界我们人类还只认识了一点点,还只是一点皮毛,许多矿物生物资源我们还没有认识,有的知道了也不是全貌,它或许还有许多新的用途我们不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去创新。

解决资源能源难题是如此,解决其他发展难题也是如此。如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用毛泽东时代的平均主义显然不现实,照搬北欧一些国家的做法,我们只怕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因此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方法创新,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公平的难题,真正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创新发展的理解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难题;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产物,又以创新为落实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环节。不抓住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成了一句空话。

一、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这清楚地表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旧的灭亡新的产生。旧的灭亡新的产生就是创新。可以说,发展的实质就是创新,不创新就没有发展。

从生产力与创新的关系来考察,其一,创新就是生产力。当然创新不能与生产力划等号,也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生产力诸要素都存在着创新问题,生产力诸要素的创新,就是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就是生产力的飞跃。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的创新,劳动工具和其他劳动资料的创新,劳动对象的创新,无一不改变着生产力结构和内容,提升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其二,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知识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其中每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引起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创新本身就是发展,生产力因创新而发展,生产力发展又需要创新,促进创新,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生产力不停地前进,不停地飞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创新又是生产力变革的直接体现和根源,所以说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再从社会实践的地位和作用来考察也是如此。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类从自然中分离出来的基础,又是人类与自然统一的基础。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人类实践的历史看,实践的对象在创新,实践的内容在创新,实践的方法和手段也在创新,实践的结果当然也就是创新的产物。因此实践包含创新,实践离不开创新。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把实践分为重复实践和创新实践。重复实践是不停地重复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活动,对人类来说也是必不可免的。但重复只能增加数量,不能改进和提高质量,不能使产品进步和发展,因而也就不能使社会进步和发展。并且重复的东西是前人和别人创新的成果,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是以创新为前提的,没有创新就没有模仿和重复。可见,创新是基础,创新比重复重要,创新实践是人类的根本实践。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创新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表明,正是人类的创新实践活动,推动经济和社会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

二、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标依赖创新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四位一体,指向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当然强调发展、突出发展,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但在发展前面加“科学”二字,就是强调发展要讲规律、讲质量、讲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快”就是要讲速度,争时间,实现GDP较高速度的增长,实现社会各项事业较快的发展。“好”就是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是发展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怎样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答案就是创新,惟一出路就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沿用过去的办法,不创新就谈不上科学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如此,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

一要创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克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惯性思维、唯GDP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现,确立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突出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主体地位,决不能为了某些发展而损害人的生命、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幸福,“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实现人类永恒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要树立的新的发展理念。

二要创新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里着重说说第一个转变。一般总认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我们的出口受到制约,所以才要扩大内需。这种“内需被迫论”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过时的发展理念,是短视行为。我们之所以强调第一个转变,并把消费放在协调拉动的第一位,这主要是由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决定的,是我们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经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满足人民的需要,正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永恒的内在动力。

三要创新发展内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而发展不仅要求有经济数量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更主要的是内涵的大大扩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还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生态的发展。创新发展内容,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提倡五大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五大文明并列。“五位一体”,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缺了任何一大文明发展,就不是真正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要创新发展举措,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当今社会是创新的社会,今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创新力的竞争。因此我们要增加研发投入,开展全方位的创新,不仅要科技创新,还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创新。只有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都创新发展举措,才能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因此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五要创新发展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开明的政治、稳定的秩序、健全的法制、合理的政策、繁荣的经济、有保障的生活、进取的文化、发达的教育、先进的科技,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的竞争规则、宽松的舆论氛围等,都是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环境。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尊重创新劳动,营造创新舆论,保护创新成果,强化创新动力。只有人人都重视创新,参与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创新的失败,形成创新的强大舆论氛围,才能保护创新,推进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关键在创新

发展难题是发展中客观存在的矛盾。任何国家、任何行业的发展,就必然会遇到许多难题。人类社会就是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前进的。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克服了不少难题,取得了许多巨大的成,但又遇到了许多新的难题。如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物价问题、医改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社保养老问题,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反腐倡廉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司法公正问题、住房保障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三农”问题等,都是我们当前发展突出的难题,是进一步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难题就是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照过去的思路不行,用传统的办法不行,照搬别人的办法也不行。怎么办?那就要创新。实现科学发展,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这些难题。如环境资源问题,是制约我们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难题。我们过去的发展模式是以高消耗资源能源,粗放经营,追求高产值、高速度为特征,结果是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差,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现象。我们现在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思路,就是为了解决资源环境这一发展难题。“两型”社会的提出是发展思路的创新,同时实现“两型”社会的发展更要依靠创新。怎么节约?要有节约技术的创新,如低耗能的汽车、环保型的汽车,就要靠汽车技术的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建立节约型社会。

更主要的是节约不能根本解决资源能源这个难题。经济社会发展总是要耗费资源能源的,因为人类总是追求富裕、舒适,安全。高效的生活方式,人类不可能回到没有多少耗费的原始状态中去,何况我们还要建设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共产主义社会,资源能源消费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而现有资源能源是不可能满足人类不断发展需要的,有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的虽然可再生,但时间却非常长。节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面,但节约与创新相比,节约不能根本解决这个难题,解决资源能源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要发展高科技,不断地认识和开发新的资源能源。我们要明确,这个世界我们人类还只认识了一点点,还只是一点皮毛,许多矿物生物资源我们还没有认识,有的知道了也不是全貌,它或许还有许多新的用途我们不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去创新。

解决资源能源难题是如此,解决其他发展难题也是如此。如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用毛泽东时代的平均主义显然不现实,照搬北欧一些国家的做法,我们只怕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因此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方法创新,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公平的难题,真正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创新发展的理解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难题;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产物,又以创新为落实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环节。不抓住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成了一句空话。

一、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前国家主席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这清楚地表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旧的灭亡新的产生。旧的灭亡新的产生就是创新。可以说,发展的实质就是创新,不创新就没有发展。

从生产力与创新的关系来考察,其一,创新就是生产力。当然创新不能与生产力划等号,也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生产力诸要素都存在着创新问题,生产力诸要素的创新,就是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就是生产力的飞跃。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的创新,劳动工具和其他劳动资料的创新,劳动对象的创新,无一不改变着生产力结构和内容,提升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其二,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知识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其中每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引起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创新本身就是发展,生产力因创新而发展,生产力发展又需要创新,促进创新,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生产力不停地前进,不停地飞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创新又是生产力变革的直接体现和根源,所以说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再从社会实践的地位和作用来考察也是如此。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类从自然中分离出来的基础,又是人类与自然统一的基础。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人类实践的历史看,实践的对象在创新,实践的内容在创新,实践的方法和手段也在创新,实践的结果当然也就是创新的产物。因此实践包含创新,实践离不开创新。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把实践分为重复实践和创新实践。重复实践是不停地重复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活动,对人类来说也是必不可免的。但重复只能增加数量,不能改进和提高质量,不能使产品进步和发展,因而也就不能使社会进步和发展。并且重复的东西是前人和别人创新的成果,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是以创新为前提的,没有创新就没有模仿和重复。可见,创新是基础,创新比重复重要,创新实践是人类的根本实践。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创新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表明,正是人类的创新实践活动,推动经济和社会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

二、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标依赖创新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四位一体,指向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当然强调发展、突出发展,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但在发展前面加“科学”二字,就是强调发展要讲规律、讲质量、讲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快”就是要讲速度,争时间,实现gdp较高速度的增长,实现社会各项事业较快的发展。“好”就是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是发展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怎样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答案就是创新,惟一出路就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沿用过去的办法,不创新就谈不上科学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如此,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

一要创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克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惯性思维、唯gdp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现,确立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突出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主体地位,决不能为了某些发展而损害人的生命、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幸福,“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实现人类永恒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要树立的新的发展理念。

二要创新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里着重说说第一个转变。一般总认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我们的出口受到制约,所以才要扩大内需。这种“内需被迫论”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过时的发展理念,是短视行为。我们之所以强调第一个转变,并把消费放在协调拉动的第一位,这主要是由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决定的,是我们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经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满足人民的需要,正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永恒的内在动力。

三要创新发展内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而发展不仅要求有经济数量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更主要的是内涵的大大扩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还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生态的发展。创新发展内容,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提倡五大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五大文明并列。“五位一体”,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缺了任何一大文明发展,就不是真正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要创新发展举措,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当今社会是创新的社会,今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创新力的竞争。因此我们要增加研发投入,开展全方位的创新,不仅要科技创新,还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创新。只有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都创新发展举措,才能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因此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五要创新发展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开明的政治、稳定的秩序、健全的法制、合理的政策、繁荣的经济、有保障的生活、进取的文化、发达的教育、先进的科技,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的竞争规则、宽松的舆论氛围等,都是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环境。其别重要的就是要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尊重创新劳动,营造创新舆论,保护创新成果,强化创新动力。只有人人都重视创新,参与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创新的失败,形成创新的强大舆论氛围,才能保护创新,推进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关键在创新

发展难题是发展中客观存在的矛盾。任何国家、任何行业的发展,就必然会遇到许多难题。人类社会就是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前进的。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克服了不少难题,取得了许多巨大的成,但又遇到了许多新的难题。如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物价问题、医改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社保养老问题,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反腐倡廉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司法公正问题、住房保障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三农”问题等,都是我们当前发展突出的难题,是进一步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难题就是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照过去的思路不行,用传统的办法不行,照搬别人的办法也不行。怎么办?那就要创新。实现科学发展,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这些难题。如环境资源问题,是制约我们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难题。我们过去的发展模式是以高消耗资源能源,粗放经营,追求高产值、高速度为特征,结果是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差,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现象。我们现在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思路,就是为了解决资源环境这一发展难题。“两型”社会的提出是发展思路的创新,同时实现“两型”社会的发展更要依靠创新。怎么节约?要有节约技术的创新,如低耗能的汽车、环保型的汽车,就要靠汽车技术的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建立节约型社会。

更主要的是节约不能根本解决资源能源这个难题。经济社会发展总是要耗费资源能源的,因为人类总是追求富裕、舒适,安全。高效的生活方式,人类不可能回到没有多少耗费的原始状态中去,何况我们还要建设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共产主义社会,资源能源消费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而现有资源能源是不可能满足人类不断发展需要的,有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的虽然可再生,但时间却非常长。节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面,但节约与创新相比,节约不能根本解决这个难题,解决资源能源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要发展高科技,不断地认识和开发新的资源能源。我们要明确,这个世界我们人类还只认识了一点点,还只是一点皮毛,许多矿物生物资源我们还没有认识,有的知道了也不是全貌,它或许还有许多新的用途我们不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去创新。

解决资源能源难题是如此,解决其他发展难题也是如此。如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用时代的平均主义显然不现实,照搬北欧一些国家的做法,我们只怕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因此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方法创新,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公平的难题,真正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创新发展的理解篇7

一、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要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而经济的大发展,也必将推动思想的大解放,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辩证的统一过程。而实践永无止境,所以,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就永无止境。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工作。”从解放思想本身看,是一个长远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劳永逸。客观事物不断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也随之不断变化。实践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发展是解放思想的目的。相对于实践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否则,曾经正确的思想、方法、方式也会变成僵化的东西,造成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脱节。因此,解放思想是一个永久性的课题,必须伴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二、解放思想要求我们倡导“三种精神”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一些陈旧的观念禁锢着我们的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制约着我们的发展,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解放思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倡导创业、创新、创优精神,树立市场经济新观念,营造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环境,理清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

一是倡导创业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积极倡导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创业精神,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加快致富,以创业促进社会进步,以创业促进社会和谐。

二要倡导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更是我们推进各项工作的发动机。因此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新创造,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解放思想、服务于民、创新发展的理念,营造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创业环境,我们的各项事业才会不断进步。

创新发展的理解篇8

关键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改革创新;求真务实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1-0035-03

发展了的思想路线,这是理论界的共识。但在发展的具体内容上却存在着分歧,有的学者认为是提出的求真务实的思想,也有的学者认为是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对的思想路线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是他提出的改革创新的思想。

一、的思想路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

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不断发展的。从的思想路线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它的发展是由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原因推动的。其内在原因就是坚持和实现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为了达到实事求是,必须研究实事求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情况下的实现条件,这些实现条件也就成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必然使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在原因就是在解决事关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时需要的思想路线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建设、改革过程的关键时期,会面临一些需要我们回答和解决的、事关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要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殊情况和时代特点出发,具体地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寻找实事求是、破解难题的新思路、新角度、新方法,从而制定出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这个过程就是思想路线创新的过程,对实事求是、破解难题的新思路、新角度、新方法的概括,就构成了的思想路线的新内涵。以上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原因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的思想路线的发展机制,推动着的思想路线不断发展。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也为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思想前提,随着的思想路线的每一次新发展,的理论创新也都出现了重大飞跃。

上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种种原因,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实行了错误的政治路线,最终导致“”的爆发,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给我们的“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些问题如果搞不清楚,就不会有成功的社会主义实践,因此,这个问题是“”结束后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但在当时,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如果从传统观念和本本出发,就不可能正确地回答以上问题,也就不可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要回答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首先要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而在当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首先解放思想。邓小平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他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可见,解放思想是坚持和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当时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邓小平把解放思想作为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提了出来,发展了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它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我们又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性考验。严峻的形势对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共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的前途命运关键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怎样建设”是我们当时面临的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要回答和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就必须坚持和创新的思想路线。正如指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的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可见,要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建设问题,就必须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正确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怎样建设”这个历史性课题,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提出的与时俱进也进一步丰富了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并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怎样建设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改革创新是的思想路线的又一次重大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上进行新的探索,这是我们在现阶段面临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也必须坚持和创新的思想路线,探索实事求是的新思路、新视角和新方法。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发展、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出了改革创新的理论。他在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号召全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提出了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注入巨大活力,也使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创新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的思想路线。改革创新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革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创立与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新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

推进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提供思想保障。作为思想路线的改革创新与具体工作中的改革创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作为思想路线的改革创新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无产阶级政的根本的认识方法,是的政治路线的基础,是推进的各项工作的思想武器。而具体工作中的改革创新则是在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进行的具体实践,是的思想路线的贯彻和体现。

改革创新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我国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情况下的实现条件。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确立的理论、方针、政策要符合世情、国情和情的实际,而随着世情、国情和情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过去制定的部分理论、方针、政策就会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会限制我们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对那些不符合新情况的理论、方针、政策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使之与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相符合。“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面对世情、国情和情的不断变化,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无视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的理论、方针、政策等就有可能脱离发展变化的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的建设就会削弱。因此,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断革除过时的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制定新制度、创立新观念。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的建设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

改革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根本方法。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而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相联系的结合点就是改革创新,革除那些不适应我国实际和时代变化的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理论,创立与我国实际和时代变化相适应的新观念、新理论的过程,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改革创新的思想是对邓小平、关于改革和创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本经验的总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打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要完成以上任务就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多年的历史就是改革和创新的历史,改革创新是我国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邓小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的角度多次强调了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继承了邓小平、关于改革和创新的思想,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发展、新任务和新要求,从思想路线的角度对改革创新进行了新的阐述,发展了的思想路线。由于改革创新正确地反映了我们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我们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因此,它也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和精华。

的思想路线的内涵由最初概括的实事求是经过邓小平、、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现在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实际上,它是由一个核心和三个实现条件构成。一个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三个实现条件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作为核心的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的直接反映,是的思想路线的基础和核心。但是,要实现实事求是,还需要一些条件的保障,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实现条件也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环节。它们在实事求是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冲破主观主义的束缚,克服思想僵化,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一切从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革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创立与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新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巨大威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三、求真务实是对实事求是的进一步发挥

对的思想路线的发展是多方面的,除了改革创新之外,还包括求真务实等理论,求真务实的提出也丰富了的思想路线的内涵。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