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产后康复训练培训8篇

时间:2023-11-23 10:11:27

产后康复训练培训

产后康复训练培训篇1

事件

2007年3月5日,中国残联与克里斯朵夫国际防盲协会(简称CBM)合作项目的签字仪式在中国残联举行。项目的内容是,在2007年,中国残联将与CBM合作,共同推进中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的开展。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将投入专项经费,CBM给予150万元人民币资助,通过合作项目,将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培训一支技术队伍,确保3万名盲人得到定向行走训练。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国际部主任陈亚安、康复部副主任曹跃进、盲协副主席李伟洪等作为中残联方面代表参加了仪式;CBM方代表是CBM亚洲部主任Mr.Rolf- Mueggenburg、CBM中东亚区域主任Mr.Rainer- Guetler、中国项目办协调办公室主任蔡迎红女士。签字仪式上,曹跃进副主任介绍了中国盲人定向行走工作,程凯理事长和CBM亚洲部主任Mr.Rolf Mueggenburg在协议书上签了字。程凯理事长表示:“这一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仅将为3万名盲人带来福音,而且将大大提高中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的技术水平。”

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中国/CBM合作项目的实施,中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政策为保障,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广泛参与,国际组织积极资助的工作模式。中国盲人定向行走工作一定会从小到大、由点及面,逐步规范、不断壮大。

背景资料

克里斯朵夫国际防盲协会,英文简称CBM,是一个致力于为发展中国家的眼病病人、盲人及其他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国际机构,其服务对象不分国籍、种族、宗教和性别。同时,CBM也是一个非盈利性国际组织,自1908年成立以来,CBM现已发展壮大成为全球防盲领域中大规模、声望高的防盲机构之一,其成员国遍及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目前,全球“视觉2020:享有看得见的权利”行动正在国际防盲指导组的指导下稳步前进,而CBM则是这场运动最早的提倡者之一。CBM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运动中去,并竭力争取与各大组织之间取得合作,宣传并积极推动视觉2020行动,力争2020年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不再有人因缺乏治疗救治而失明。

CBM的奠基者是德国一位名叫Ernst Christoffel的牧师,他于1908年到土耳其,随后还到达波斯各国,他沿途悉心照料并援助当地的残疾儿童。1955年,Ernst Christoffel去世,此后CBM秉承他的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为发展中国家盲人和其他残疾人提供专业服务的国际性的组织。

1987年,CBM首次涉入中国,并于南京爱德基金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央公共卫生厅正式成立了合作伙伴关系。1989年,CBM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为一个专业的防盲组织。现如今,CBM已在全世界110个国家开展了1000多个项目,其中包括医疗,教育和社区康复项目。

相关链接

中国盲人定向行走工作现状

――1993年,国家教委将盲人定向行走工作纳入了《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从此,定向行走在中国盲校正式开展起来。

――2000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提出在上海、无锡、青岛、洛阳、长沙5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几年来,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共培训训练指导员495名,使2949名盲人掌握了定向行走的技能。

――“十一五”期间,为了实现2015年视力残疾者“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满足广大视力残疾人走出家门的需要,中国政府将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并制定了《视力残疾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提出全面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对3万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特点是:政府行为,多部门协同,中国残联牵头;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是与社区康复相结合的全面康复。采取社区集中训练与家庭面对面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和康复训练与扶贫救助、技能培训、劳动就业有机结合的一体化康复服务模式,实现视力残疾人全面的康复。

中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所面临的困难

1. 中国盲人出门普遍不愿意带盲杖,原因是国产盲杖使用极不方便,存在许多质量问题。有的太重,有的不耐磨容易坏,有的强度不够,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盲杖规格不一,质量不同,影响盲人使用的兴趣。因此,需要补充、完善现有的“中国盲杖标准”,并研制、生产、供应标准盲杖。

2. 中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极其匮乏,全国经过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老师不足100名,并且主要是在特教学校任课,而从事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康复指导师极少。康复指导师培训教材缺乏。为了培养合格的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需要编制训练指导师培训教材。制定“中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任职标准”。

3. 训练不规范,训练效果难以保证。需制定“定向行走训练效果评估标准”。

4. 公众意识非常淡薄。目前绝大多数盲人在行走时仍然需要明眼人导盲。需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CBM在中国

20世纪80年代后,盲人定向行走理念开始传入中国大陆并得以传播。

――1989年德国克里斯朵夫防盲协会(CBM)在北京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批师资和业务骨干。

――1994年,CBM先后在中国东部的宜兴、西南部的云南省和四川泸州、西北部的宁夏灵武开展了残疾人CBR项目。在盲人CBR项目中,对康复员进行了系统的定向行走培训,对2083名盲人进行了定向行走技能训练,使许多盲人走出家门,参加劳动生产,自食其力。

产后康复训练培训篇2

我自从去年5月份任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以来,在社区残联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残联所有工作人员的鼎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进取,认真工作,充分发挥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应尽的义务与职责,在任职以来,我与其它专职工作人员通过走访社区残疾居民家庭,了解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反映残疾人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切实照顾好社区残疾人的生活。做好社区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作。我希望通过努力工作,可以激励残疾人朋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让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评议。

一、积极走访,关心残疾人生活状况

今年,我与社区***、***等两名同志积极走方社区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朋友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我们通过主动走访社区***户残疾人家庭,对**社区残疾人生活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残疾人朋友的需求做了认真的记录,并向上级残联组织和有产部门进行了汇报,确实的解决了**社区残疾人朋友遇到的问题。像**社区里残疾人***、***是一对夫妻,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工作,面且身体上还是**级残疾,家庭生活困难,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了他的困难,后来通过联系塑料花外加工工作给他本人和家人做,增加了家庭的收入,解决了生活问题。通过开展走访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二、加强社区残疾人的康复工作

我们根据社区每个残疾人的不同康复需求,对社区内的残疾居民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使其得到最佳的康复效果。在今年**月,我们接受了残疾人康复训练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这种有效的培训工作,切实加强了我们这些专职委员的工作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残疾人朋友,我们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使残疾人就地就便得到康复训练与服务,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我对自己所管辖区的***名残疾人的康复需求进了深入调查工作,对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残疾人建档立卡。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多种康复服务,我根据残疾人不同的康复需求,为他(她)们提供康复医疗、心理疏导、康复护理、知识普及,同时还对残疾人的亲友进行培训与训练指导,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工作,在平时的康复工作中,我根据社区各类残疾人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康复训练:肢体残疾成年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使用矫形器和训练器具,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对脑瘫儿童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适时选配辅助器具,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交往、生活活动四方面的康复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对智力残疾儿童开展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六方面的能力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逐步开展成年智力残疾人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生活护理等综合康复训练服务。开展盲人在日常生活环境和公共场所的行走导向训练服务。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及视功能训练、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等。同时积极普及康复知识,积极开展康复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三、加强残疾人就业管理

今年,我所管理的社区残疾人中,有**名残疾人在就业问题上遇到了问题,主要问题是部分残疾人朋友因为身体伤残情况严重找不到工作,以及工资待遇过低等两个主要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我将情况反映给有关领导,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开展了以下工作措施来帮助残疾人朋友解决工作问题。

1、加强残疾人文化素质培训。要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强残疾人素质培训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社会资源举办各类短期技能培训班,帮助残疾人掌握生产工作技能,加强就业前培训;又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加强企业内残疾人在职培训,提高残疾人工作适应能力;通过加强创业培训,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同时我还为社区残疾人个体就业提供帮助。

2、加强分散比例安置残疾人工作,这项工作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依法足额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促动用人单位愿意接受残疾人,从而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继续贯彻落实已有的福利企业政策,对现有福利企业切实搞好服务,为福利企业巩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就业。

产后康复训练培训篇3

今年,我与社区***、***等两名同志积极走方社区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朋友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我们通过主动走访社区***户残疾人家庭,对**社区残疾人生活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残疾人朋友的需求做了认真的记录,并向上级残联组织和有产部门进行了汇报,确实的解决了**社区残疾人朋友遇到的问题。像**社区里残疾人***、***是一对夫妻,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工作,面且身体上还是**级残疾,家庭生活困难,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了他的困难,后来通过联系塑料花外加工工作给他本人和家人做,增加了家庭的收入,解决了生活问题。通过开展走访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二、加强社区残疾人的康复工作

我们根据社区每个残疾人的不同康复需求,对社区内的残疾居民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使其得到最佳的康复效果。在今年**月,我们接受了残疾人康复训练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这种有效的培训工作,切实加强了我们这些专职委员的工作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残疾人朋友,我们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使残疾人就地就便得到康复训练与服务,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我对自己所管辖区的***名残疾人的康复需求进了深入调查工作,对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残疾人建档立卡。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多种康复服务,我根据残疾人不同的康复需求,为他(她)们提供康复医疗、心理疏导、康复护理、知识普及,同时还对残疾人的亲友进行培训与训练指导,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工作,在平时的康复工作中,我根据社区各类残疾人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康复训练:肢体残疾成年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使用矫形器和训练器具,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对脑瘫儿童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适时选配辅助器具,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交往、生活活动四方面的康复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对智力残疾儿童开展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六方面的能力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逐步开展成年智力残疾人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生活护理等综合康复训练服务。开展盲人在日常生活环境和公共场所的行走导向训练服务。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及视功能训练、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等。同时积极普及康复知识,积极开展康复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三、加强残疾人就业管理

今年,我所管理的社区残疾人中,有**名残疾人在就业问题上遇到了问题,主要问题是部分残疾人朋友因为身体伤残情况严重找不到工作,以及工资待遇过低等两个主要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我将情况反映给有关领导,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开展了以下工作措施来帮助残疾人朋友解决工作问题。

1、加强残疾人文化素质培训。要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强残疾人素质培训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社会资源举办各类短期技能培训班,帮助残疾人掌握生产工作技能,加强就业前培训;又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加强企业内残疾人在职培训,提高残疾人工作适应能力;通过加强创业培训,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同时我还为社区残疾人个体就业提供帮助。

2、加强分散比例安置残疾人工作,这项工作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依法足额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促动用人单位愿意接受残疾人,从而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继续贯彻落实已有的福利企业政策,对现有福利企业切实搞好服务,为福利企业巩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就业。

产后康复训练培训篇4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自从去年5月份任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以来,在社区残联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残联所有工作人员的鼎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进取,认真工作,充分发挥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应尽的义务与职责,在任职以来,我与其它专职工作人员通过走访社区残疾居民家庭,了解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反映残疾人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切实照顾好社区残疾人的生活。做好社区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作。我希望通过努力工作,可以激励残疾人朋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让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评议。

一、积极走访,关心残疾人生活状况

今年,我与社区***、***等两名同志积极走方社区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朋友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我们通过主动走访社区***户残疾人家庭,对**社区残疾人生活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残疾人朋友的需求做了认真的记录,并向上级残联组织和有产部门进行了汇报,确实的解决了**社区残疾人朋友遇到的问题。像**社区里残疾人***、***是一对夫妻,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工作,面且身体上还是**级残疾,家庭生活困难,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了他的困难,后来通过联系塑料花外加工工作给他本人和家人做,增加了家庭的收入,解决了生活问题。通过开展走访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二、加强社区残疾人的康复工作

我们根据社区每个残疾人的不同康复需求,对社区内的残疾居民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使其得到最佳的康复效果。在今年**月,我们接受了残疾人康复训练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这种有效的培训工作,切实加强了我们这些专职委员的工作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残疾人朋友,我们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使残疾人就地就便得到康复训练与服务,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我对自己所管辖区的***名残疾人的康复需求进了深入调查工作,对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残疾人建档立卡。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多种康复服务,我根据残疾人不同的康复需求,为他(她)们提供康复医疗、心理疏导、康复护理、知识普及,同时还对残疾人的亲友进行培训与训练指导,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工作,在平时的康复工作中,我根据社区各类残疾人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康复训练:肢体残疾成年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使用矫形器和训练器具,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对脑瘫儿童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适时选配辅助器具,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交往、生活活动四方面的康复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对智力残疾儿童开展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六方面的能力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逐步开展成年智力残疾人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生活护理等综合康复训练服务。开展盲人在日常生活环境和公共场所的行走导向训练服务。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及视功能训练、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等。同时积极普及康复知识,积极开展康复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三、加强残疾人就业管理

今年,我所管理的社区残疾人中,有**名残疾人在就业问题上遇到了问题,主要问题是部分残疾人朋友因为身体伤残情况严重找不到工作,以及工资待遇过低等两个主要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我将情况反映给有关领导,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开展了以下工作措施来帮助残疾人朋友解决工作问题。

1、加强残疾人文化素质培训。要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强残疾人素质培训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社会资源举办各类短期技能培训班,帮助残疾人掌握生产工作技能,加强就业前培训;又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加强企业内残疾人在职培训,提高残疾人工作适应能力;通过加强创业培训,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同时我还为社区残疾人个体就业提供帮助。

2、加强分散比例安置残疾人工作,这项工作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依法足额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促动用人单位愿意接受残疾人,从而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继续贯彻落实已有的福利企业政策,对现有福利企业切实搞好服务,为福利企业巩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就业。

产后康复训练培训篇5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功能恢复;社区康复

Case Study on the Rehabilitati on Training in Participation of Parents for A Child with Cerebral Palsy

Abstract: Objective A convalescent stroke patient received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his motor functi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abilities , an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plan was made for he, including motor ability , self?care skill , and intervention parents was emphasized. Results After 6 month training, he has improved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rea to different level. Conclusion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is good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Key words:Stroke; Functional recovery ;Rehabilitation;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脑卒中康复医疗通过社会的参与,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脑卒中和其他脑血管疾病的再发[1]。中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约150万,患者总数600万~700万,约3/4存活者有残疾,而目前康复技术资源相对匮乏,社区康复具有资金投资少、服务覆盖广、康复效果好的特点[2]。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病程已超过1 a,若能充分发挥残存功能的代偿作用,加强适应性训练和健肢替代疗法,同样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患者王某,男性,51岁,2006年1月6日在康复活动中心进行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时间为13个月,该患者的诊断符合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相关标准[3]。伴肩关节半脱位、足内翻、画圈样偏瘫步态、无意识障碍、无严重心肺及神经肌肉骨骼功能障碍,自愿配合测评。

1.2 方法 在患者家属的参与下医生与各专业治疗师组成的康复治疗小组对患者进行初期评估,通过评定了解患者的需要,据此选择适宜的活动,在训练过程中随时记录患者的进步情况并随时调整训练活动,注意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诱发正确的精细动作,运动量及幅度由小到大。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坚定信心,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制定康复训练6个月后预期实现的目标,预期实现运动功能、姿势矫正的改善,生活活动能力增强。针对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和困难,依据“训练评估”表确定的训练项目。根据患者障碍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每3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是从培训家属、家庭制作简易训练器械、开展咨询等方面入手。如简易站立架、平衡板、踝关节矫正板,康复中心定期举办讲座,并进行个别询问调查、训练场所中康复机构与患者家庭紧密结合,力争使患者达到较大程度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手法:患肢采用主动与被动训练,综合选用以Bobath法为主的运动疗法,动作由被动—辅助—主动,由粗大?精细,由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反复强化,引导完成动作,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1次/d,40 min/次~50 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家属进行培训后,运动治疗由家属进行,2次/d,20min/次;作业治疗:重点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传授简单的日常生活知识,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针对患者自身特点,进行了清洁脸部训练、穿脱衣服、进食训练等。1次/d,40 min/次~50 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如:小物品摆放、剪纸、书画、中国结、绣花、手工贺卡、园艺、雕刻等,以及其他各种金工、木工等手工艺品的制作。指导患者参与一些使人产生兴趣,能够生产出产品或学到具体的生活、职业技能的活动,同时进行作业治疗康复成果展示、评比,把康复活动融入到的趣味活动中;心理辅导:全面细致的解释病情,让患者家庭认识患者的运动障碍,给予患者的支持与鼓励,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2次/周,3个月为1个疗程;对于康复方法、目的、原则、手法、技巧、家庭训练措施,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让家属在训练场地实际观察学习,使他们对方法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操作,并灵活应用。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循序渐进,避免训练的单调与乏味。评估法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4]、Brunnstrom法[5]、Fugl?Meyer评定法[5]进行评定。

2 结果

患者经过6个月的社区康复训练,Barthel指数训练前30分,训练后69分。Fugl?Meyer评分训练前31分,训练后77分。训练前BrunnstromⅢ级,训练后Brunnstrom Ⅳ级。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等项目提高。下肢姿势稳定性开始提高,肌耐力增强,可完成穿脱衣、洗脸、上下楼梯。经过心理辅导患者自信心增强,能主动的与他人交流,运动功能恢复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具有一致性。

3 讨论

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运动模式已基本定型,废用手功能已无实用性的恢复,残存功能需加强代偿和适应,治疗时间主要是在家里,社区康复在患者康复训练中具有关键的作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重建实用代偿功能。康复医务人员指导全面康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残疾人的预防和康复,重视与有关的社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重视发挥社区在残疾人、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康复中的作用。重视参与社区康复工作,支持残疾人融入社会[6]。将社区康复训练引进患者家庭是对服务机构的一种补充,更是让康复需求者享受家庭温暖、实现心理康复的一大举措。对于康复方法、目的、原则、手法、技巧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家属讲解,让家属在训练场地实际观察学习,使他们对方法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操作,并灵活应用。应把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去,保证患者得到长期系统合理的科学的训练与治疗。在正规康复治疗的同时,家属的参与将利于疗效巩固和提高,也为今后的家庭康复打下基础。康复是一项长期艰苦的过程,病程1 a以上,康复疗效差及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降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了与其家庭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的运动训练计划,并有治疗师进行指正,尽可能改善生活自理。康复知识的教育与运用,不仅局限于医院或康复中心,要扩展到家庭、社区,增强脑卒中偏瘫的康复知识,完善自我管理,同时,医务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学习的愿望,当患者有能力满足自理需求时,医务人员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康复需求,开展多种多样的相关康复活动,并及时给予鼓励,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偏瘫恢复在发病后数天开始,1个月~3个月恢复最大限度,3个月后因“失用综合征”或“误用综合征”等继发恢复减慢,故康复治疗应尽早介入,而偏瘫后遗症期的康复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显然不同于急性期[4,7,8]。脑卒中恢复后期和后遗症期,回到社区和家庭,仍然要坚持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王茂斌,戴红.新崛起的康复医学[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128.

[2] 卓大宏.社区康复与社区卫生服务[J].中国全科医学,2000,3(5):4?6.

[3] 贝政平.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3.

[4]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35,1847?1848.

[5] 黄晓琳,尤春景.康复医学临床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68?369.

[6]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0.

产后康复训练培训篇6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功能恢复;社区康复

Case Study on the Rehabilitati on Training in Participation of Parents for A Child with Cerebral Palsy

Abstract: Objective A convalescent stroke patient received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his motor functi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abilities , an inp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plan was made for he, including motor ability , selfcare skill , and intervention parents was emphasized. Results After 6 month training, he has improved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rea to different level. Conclusion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is good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Key words:Stroke; Functional recovery ;Rehabilitation;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脑卒中康复医疗通过社会的参与,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脑卒中和其他脑血管疾病的再发[1]。中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约150万,患者总数600万~700万,约3/4存活者有残疾,而目前康复技术资源相对匮乏,社区康复具有资金投资少、服务覆盖广、康复效果好的特点[2]。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病程已超过1 a,若能充分发挥残存功能的代偿作用,加强适应性训练和健肢替代疗法,同样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患者王某,男性,51岁,2006年1月6日在康复活动中心进行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时间为13个月,该患者的诊断符合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相关标准[3]。伴肩关节半脱位、足内翻、画圈样偏瘫步态、无意识障碍、无严重心肺及神经肌肉骨骼功能障碍,自愿配合测评。

1.2 方法 在患者家属的参与下医生与各专业治疗师组成的康复治疗小组对患者进行初期评估,通过评定了解患者的需要,据此选择适宜的活动,在训练过程中随时记录患者的进步情况并随时调整训练活动,注意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诱发正确的精细动作,运动量及幅度由小到大。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坚定信心,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制定康复训练6个月后预期实现的目标,预期实现运动功能、姿势矫正的改善,生活活动能力增强。针对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和困难,依据“训练评估”表确定的训练项目。根据患者障碍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每3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是从培训家属、家庭制作简易训练器械、开展咨询等方面入手。如简易站立架、平衡板、踝关节矫正板,康复中心定期举办讲座,并进行个别询问调查、训练场所中康复机构与患者家庭紧密结合,力争使患者达到较大程度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手法:患肢采用主动与被动训练,综合选用以Bobath法为主的运动疗法,动作由被动—辅助—主动,由粗大精细,由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反复强化,引导完成动作,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1次/d,40 min/次~50 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家属进行培训后,运动治疗由家属进行,2次/d,20min/次;作业治疗:重点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传授简单的日常生活知识,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针对患者自身特点,进行了清洁脸部训练、穿脱衣服、进食训练等。1次/d,40 min/次~50 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如:小物品摆放、剪纸、书画、中国结、绣花、手工贺卡、园艺、雕刻等,以及其他各种金工、木工等手工艺品的制作。指导患者参与一些使人产生兴趣,能够生产出产品或学到具体的生活、职业技能的活动,同时进行作业治疗康复成果展示、评比,把康复活动融入到的趣味活动中;心理辅导:全面细致的解释病情,让患者家庭认识患者的运动障碍,给予患者的支持与鼓励,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2次/周,3个月为1个疗程;对于康复方法、目的、原则、手法、技巧、家庭训练措施,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让家属在训练场地实际观察学习,使他们对方法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操作,并灵活应用。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循序渐进,避免训练的单调与乏味。评估法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4]、Brunnstrom法[5]、FuglMeyer评定法[5]进行评定。

2 结果

患者经过6个月的社区康复训练,Barthel指数训练前30分,训练后69分。FuglMeyer评分训练前31分,训练后77分。训练前BrunnstromⅢ级,训练后Brunnstrom Ⅳ级。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等项目提高。下肢姿势稳定性开始提高,肌耐力增强,可完成穿脱衣、洗脸、上下楼梯。经过心理辅导患者自信心增强,能主动的与他人交流,运动功能恢复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具有一致性。

3 讨论

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运动模式已基本定型,废用手功能已无实用性的恢复,残存功能需加强代偿和适应,治疗时间主要是在家里,社区康复在患者康复训练中具有关键的作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重建实用代偿功能。康复医务人员指导全面康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残疾人的预防和康复,重视与有关的社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重视发挥社区在残疾人、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康复中的作用。重视参与社区康复工作,支持残疾人融入社会[6]。将社区康复训练引进患者家庭是对服务机构的一种补充,更是让康复需求者享受家庭温暖、实现心理康复的一大举措。对于康复方法、目的、原则、手法、技巧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家属讲解,让家属在训练场地实际观察学习,使他们对方法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操作,并灵活应用。应把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去,保证患者得到长期系统合理的科学的训练与治疗。在正规康复治疗的同时,家属的参与将利于疗效巩固和提高,也为今后的家庭康复打下基础。康复是一项长期艰苦的过程,病程1 a以上,康复疗效差及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降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了与其家庭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的运动训练计划,并有治疗师进行指正,尽可能改善生活自理。康复知识的教育与运用,不仅局限于医院或康复中心,要扩展到家庭、社区,增强脑卒中偏瘫的康复知识,完善自我管理,同时,医务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学习的愿望,当患者有能力满足自理需求时,医务人员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康复需求,开展多种多样的相关康复活动,并及时给予鼓励,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偏瘫恢复在发病后数天开始,1个月~3个月恢复最大限度,3个月后因“失用综合征”或“误用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恢复减慢,故康复治疗应尽早介入,而偏瘫后遗症期的康复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显然不同于急性期[4,7,8]。脑卒中恢复后期和后遗症期,回到社区和家庭,仍然要坚持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王茂斌,戴红.新崛起的康复医学[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128.

[2] 卓大宏.社区康复与社区卫生服务[J].中国全科医学,2000,3(5):46.

[3] 贝政平.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3.

[4]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35,18471848.

[5] 黄晓琳,尤春景.康复医学临床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68369.

[6]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0.

产后康复训练培训篇7

社区康复是全方位、低成本、广覆盖、又能就近就便为残疾人服务的基础性的康复工作。就中国农村实际来说,开展农村社区康复工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实行社会化工作方式,构建社会化工作体系。

构建社会化工作体系关键是组建三大工作网络,即:组织管理网络、技术指导网络和工作服务网络。

组织管理网络是农村社区康复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农村社区康复实现社会化工作方式的根本保证。省、市、县、镇要成立社区康复领导小组,市、县领导小组的组长由残联分管领导担任,乡镇由镇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在市、县残工委的康复办公室领导下,全面负责组织推动社区康复工作。

技术指导网络是农村社区康复的技术和业务指导(监督)机构。它由残联康复中心、卫生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专业人员组成,全面负责农村社区康复技术指导、康复员培训、康复员康复训练工作的管理(监督)等工作。省、市、县残联可以依托残疾人康复中心建立社区康复指导中心,乡镇依托卫生院的计划免疫网络建立起农村社区康复指导站。省社区康复指导中心负责全省社区康复技术和业务指导。市社区康复指导中心负责社区康复员培训、康复训练效果评估、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康复需求服务资料的整理,以及全市的农村社区康复技术和业务指导工作。县社区康复指导中心负责筛选确定服务对象、挑选康复员、指导管理乡镇社区康复指导站,以及残疾人康复需求表格的整理分类和季度上报工作。乡镇社区康复指导站负责检查、监督、指导家庭康复员的康复训练工作,收集、整理、归类、上报残疾人康复需求报表,填写康复服务记录和登记新发现的残疾人资料。

工作服务网络是为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和康复训练的具体工作运行机制。它以乡镇为中心,依托卫生部门的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又称计免网络)组成两条工作路径:一条是由指导站-村委会,指导站-乡村医生,指导站-卫生院科室(外科、妇产科)多渠道组成的残疾人社区康复需求上报运行路径。另一条是由指导站-家庭康复训练点,指导站-社区(个体医生)康复训练点,指导站-卫生院康复训练点组成的实行按劳计酬的康复训练路径。

把农村社区康复纳入乡镇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网络(计免网络),采取“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组建农村社区康复指导站,建立残疾人康复需求月报制度。

就目前乡镇基层残联来说,残疾人康复工作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无业务人员,无机构。二是无技术资源的支持(包括指导机制和监督机制)。三是残疾人康复需求底子不清,对象不明。为此,我们采取“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采取“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建立社区康复指导站,解决技术指导资源和业务机构问题。

采取“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来解决乡镇没有专门社区康复业务指导机构问题,即通过当地政府发文规定,依托乡镇卫生院计免组建立农村社区康复指导站,把卫生院的计划免疫组(指导站)变成乡镇残联社区康复业务指导机构。指导站与卫生院计免组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两个牌子运作。镇残联理事长兼康复指导站站长,计免组的组长兼康复指导站的康复指导员。康复指导站受乡镇残联和卫生部门的领导,卫生部门负责指导站的人员、场地、技术,残联负责劳务费用。康复指导站既是社区康复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机构,又是社区康复工作的具体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三项工作内容:一是每月检查、指导、监督康复员康复训练工作。二是每月整理、汇总、统计上报社区残疾人康复需求报表。三是填写康复服务记录,登记新发现的残疾人资料。

(二)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需求月报制度,逐级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残疾人康复需求月报制度,即将康复需求表格发放到村委会、村卫生站、乡镇卫生院外科和妇产科等有关科室,有关科室每月将残疾人康复需求情况登记上报到乡镇社区康复指导站。社区康复指导站每月将残疾人需求情况进行汇总、分类、整理报告给乡镇残联理事长(站长)。乡镇残联对能完成的康复训练,由乡镇残联干部、村干部、康复员等开展康复服务工作;对不能完成的康复训练,经材料整理上报县残联,由县残联组织开展康复服务工作;对还没有条件完成的康复服务工作,上报市残联,由市残联开展康复服务工作。这样,全市形成一条逐级上报康复需求和开展康复服务的工作链,使社区康复服务需求清楚,工作内容明确,各级残联的康复服务工作有的放矢。乡镇康复指导站的劳务费用由市、县两级残联按乡镇辖区残疾人总人数,人均3元补助给乡镇康复指导站。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劳计酬,由康复员直接上门开展康复训练。

社区康复训练是农村社区康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很难完成的一项工作。主要由于乡镇能够提供的康复训练资源缺乏,家属的康复意识淡薄,家长难于抽时间为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康复员直接上门服务。具体做法是:

首先,挑选康复员。各县(区)、乡镇残联应根据康复训练对象的具体分布情况,以“就近服务”为原则挑选康复员。康复员必须与乡镇残联签订好聘用合同,确定好劳务报酬。劳务报酬应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康复员实际负责康复人数的多少来确定。

其次,培训康复员。康复员应在市级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中心(或卫生、教育的培训机构)进行分类康复训练技术培训。培训机构对康复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发给《康复员上岗证》和《初级康复员结业证书》。

第三,进行康复对象的首次评估,制定训练计划。康复对象应到市级(有条件的可在县级)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中心进行首次评估,建立训练档案,制定训练计划。训练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康复员保管,作为训练方案,一份交社区康复指导站指导员,作为检查训练效果之用。

第四,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康复员应根据训练计划上门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每次训练必须一个小时以上,同时做到家长同训。训练结束,康复员应填写《康复训练卡》和《康复日记》,陪训的家长(属)在卡上签名确认。

第五,检查评估,发放劳务费。每月月底,康复员必须将康复对象和《康复训练卡》、《康复日记》带到社区康复指导站进行检查、评估。指导站检查评估后,签名确认。镇残联根据康复指导站的签署意见,按合同规定的劳务费和实际工作时间发给劳务报酬。

产后康复训练培训篇8

关键词 骨科老年患者;康复训练;安全问题;对策

康复训练是指患者在进行手术后通过专业的指导,以物理等方法来辅助患者康复,是骨科术后康复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康复训练的主体是患者自身,但是也离不开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和帮助。尽管如此,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实际上患者康复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这在高龄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中是常见的。本文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老年骨科患者78例,给予手术治疗;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72~91岁,平均75岁。

方法:对所有患者在手术后1~10 d进行康复训练,为了防止安全问题引发的更严重问题,对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易发安全问题进行了预防控制。

结果

78例患者之中有1例在康复训练时出现了安全问题,包括头晕、胸闷等症状,在发生这种现象后立即给予急救,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不错效果,得到及时的恢复。78例患者均顺利进行康复训练后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8 d。

讨论

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安全隐患分析:①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强:随着社会发展,各种疾病发生率的增加以及新的疾病的发生,使得医院不得不扩大规模来适应社会对医院医疗能力的要求提高。而医院规模的增大所带来的医护人员年轻化、专业素质不强、经验不丰富等问题,使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时有发生,再加上本身缺乏来自院方的系统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提高培训,这使得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导致护理缺陷问题发生,进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从而引起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不满,引发医疗纠纷。②缺乏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缺乏对于患者的全面评估是跟我国的护理模式息息相关的,我的护理模式长期处于以技术操作为主的技能服务,而不太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病情观察。所以,就不能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以至于评估失真。同时,医护人员缺乏了主动了解患者病情的积极性,观察、判断、分析与解决患者问题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加上老年患者年老体弱,且大多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极易导致老年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发生不良反应。由于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的不了解、评估不全面,指导该老年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推荐期刊